郑振铎猫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郑振铎猫(精选9篇)

郑振铎猫 篇1

课标要求及解读:

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要:养成默读习惯,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针对以上要求,我将目标设计为让学生通过默读寻找文中三只猫的外形、性情、在家里的地位等信息,并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设计了“概括文章内容”的问题,本文故事情节比较容易理解,为了挖掘文章深层次的含义,我设计了“假设同样的事发生在第二只猫身上,‘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一问题,并让学生用第一人称与同桌交流,最后推文及己,拓展了“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误解别人或被人误解,说说你的经历和看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有一个更为主观的理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不欺凌弱小、善待生命、遇事不主观臆断的主题。

重点:通过默读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难点: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不欺凌弱小,善待生命、遇事不主观臆断的主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谜语导入和语言导入。

谜面:像虎比虎小,日夜勤操劳,最爱捉老鼠,捉到就喊喵,打一动物。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先生,他家就是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却永不养猫,其间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郑振铎的文章《猫》。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不欺凌弱小、善待生命、遇事不主观臆断的主题。

齐读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猫》《欧行日记》《海燕》等。

学生朗读。

四、检查预习

文章重点字词:怂恿sǒng怅然chàng蜷伏quán叮嘱zhǔ惩戒chéng芙蓉鸟fú róng妄下断语wàng畏罪潜逃qián

开火车读,学生读错时予以纠正,读完齐读。

五、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快速浏览全文,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提示:人物+事件+结果

预设:“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和感受,最终决定永不养猫。

六、再读课文,体会细节

默读文章,将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带给我的感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来,或自己概括总结.

结论:我对三只猫的情感是不同的,对前两只猫的情感是“喜欢”,对第三只猫的情感是“讨厌”,但文章却略写前两只猫,详写第三只猫的故事,第三只猫的亡失带给“我”的感受也更难过的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它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七、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我”对第三只猫并不喜欢,但它亡失后,“我”却“更难过的多”,为什么?下面我们情景再现,细读芙蓉鸟事件,并思考以下问题,探究原因。

1.案发现场什么情况?

2.“我”为什么断定凶手是第三只猫?

3.“我”怎样惩罚第三只猫的?

二生朗读:15-29段,全班齐读30-34段。

1.案发现场什么情况?

预设:“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 “我”为什么断定凶手是第三只猫?

预设:案发前:花白猫“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案发后:“嘴里好像吃着什么”。

3. “我”怎样惩罚第三只猫的?

预设:“我”拿起门旁的木棒打了它一下。

4.我们大胆猜测第三只猫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预设:被我打伤致死。

所以,第三只猫死亡以后,“我”更难过的多的原因是。不仅是因为我看到芙蓉鸟死亡时,妄下断语,冤枉了它,惩罚了它,导致了它的死亡。

5.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小组讨论,三分钟后发言交流。

预设:“我”不会怀疑第二只猫,就算真的是第二只猫吃的,“我”也不会用棍棒打它。

因此,造成这桩冤案的根本原因是,我对第三只猫存在偏见,这导致了“我”妄下断语,冤死了第三只猫。得知真相后,“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因此“永不养猫”。

八、总结全文,理解主旨

联系全文,你从本文悟出了什么道理?

预设: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九、畅所欲言,推人及己

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误解别人或被人误解呢?说说我们面对类似事件时,应该怎么做?

学生举手发言,班级共同探讨。

教师寄语: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尊重他人,善待他人,你会收获更多,让我们怀着平等和宽容,善待一切生命。

作业布置:随堂一、二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三个目标基本达成,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做了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很快就能找出三只猫的特点。

郑振铎猫 篇2

●备课伊始

6月初,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可选择的课文只剩下第6单元,这一单元选编了5篇描写人类的伙伴——动物的文章,它们是郑振铎的散文《猫》、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诗人牛汉的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马》和蒲松龄的神奇故事《狼》。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试图从动物的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思量再三,我决定讲授郑振铎先生的《猫》。作为描写动物的文章,这篇课文抒情议论性语句多,易于学生把握体会,对小猫的刻画细致入微,融入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是学生由学习写人像到写物的过渡。针对以上分析,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展示各种小猫的图片,顺势引入课文。

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解析三只小猫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品味情感。体会作者在3只小猫身上融入的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体会作者对人性的解析。

四、拓展延伸。你想对生活中的弱者说些什么?

●试讲之后

本以为这篇文章简单易懂,学生分析起来应该得心应手,可课堂的效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学生的分析生涩、粗糙,不能切近作者的情感,只是浮在课文表面,没能体会到作者对3只小猫的不同情感,甚至都没能抓住小猫的可爱之处,这是我始料不及的。痛定思痛,我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作为课堂的主导,我在干什么,我的指导体现在哪里?我只起了“领”的作用,却没有很好地“引”,我的课堂流程中没有关注学生的感受,也没有方法的指导,只有简单的问题,只重视了形式,却忽视了内容。教授描写动物的文章应该和写人的文章一样,抓住特征,体会情感,都应该分析具体的语句,不能脱离课本说文章,说体会。既然找到了问题,那就重新再来!

●重新备课

虽然这是一篇写动物的散文,学生没有赏析过,但是学生会赏析写人的文章,由人到物,都应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我敲定的教学重点是分析文中对小猫进行描写的语句,把握小猫的特点。由人及物,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在对小猫的描写中自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呢?我要求学生必须将分析落到具体的词句上,这样学生的分析就切近课本,有例可援了,我又设计了新的教学流程:

一、字词检测。

二、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2.小组朗读;3.个别朗读。

三、内容研讨延伸。

(一)明确写作对象;

(二)课文内容我会说。

1.读▁▁▁,我看到了一只▁▁▁的猫。

文中有依据:(第▁▁▁页第▁▁▁段第▁▁▁行)这里的值得品味,因为▁▁▁。

例如:读第一只猫,我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

文中有依据:第203页第1段第4行,“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里的“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值得品味。

这一处对猫的动作描写用朴素的语言呈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唤起我们的想象——小猫逗玩的情态栩栩如生,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读(第▁▁▁页第▁▁▁段第▁▁▁行),我看到了一个▁▁▁的人。体味到作者的▁▁▁之情。

例如:读第208页第31段,“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我看到了一个勇于认错的人,虽然小猫不能说话,不能为自己分辩,但是我却能反思自己,责备自己,体味到作者的愧疚自责之情。

(三)写作特点我总结。

(四)走进作品我想说。

那些小猫,那个我,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对于他们,你有什么想表达的?

(五)走出作品我会说。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再次授课

又一次的奔跑,必然引领新一轮的成长。再次上课,学生的分析细致而准确,对情感的把握深入而细腻,他们精妙的语言、充满自信的回答让我看到了课堂的改变,更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理念的改变。在这一次授课中,同行们首肯了课堂上我让学生的分析落在具体词句上这一方法,指出这种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理解,并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教知识更教了方法,让3只小猫活灵活现,如在眼前,随作者或喜或悲,感同身受。

授课结束了,我却开始了新的思考,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在教学这个不断更新的大道上一定要不断钻研,不断思考。有效备课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备课时多方面解析学情,多角度解读文本,以此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式等,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要求并能很好达成目标的教学环节,多为学生创造体验文本、理解文本、自我感悟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才是自然、生动、有效的。

●课堂回放

师:百草园里的迅哥儿顽皮可爱,小学毕业时的英子成熟懂事,五岁时的方仲永天资过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那样鲜明,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猫会是什么样的呢?一起去聆听他家养猫的故事吧。上节课大家已经朗读了课文,还根据研学案进行了自主学习,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师: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什么?

生:猫。

师:课文中写了几只猫?

生:3只猫!

师:分别是什么样的猫呢?结合课文内容,来说说你的理解吧!

生:读第一只猫,我看到一只可爱、调皮的小猫。文中有依据:第203页第1段第3行:“有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这里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值得品味。

因为这一处对猫的动作描写,刻画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更重要的是能唤起我们的想象——小猫玩乐的情态,栩栩如生,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说得真好,但是老师觉得我们可以更细致,将点放在词上,更能突出文章的表现力。谁再来试试?

生:其中的“花白”写出了小猫的毛色,“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小猫黄白交杂的毛色。

生:我也可以说说,“滚来滚去”是对小猫的动作描写,通过“滚、来、去”3个动词,写出了小猫的活泼、好动。

师:说得真好。

生:我要说说第2只小猫。读第2只猫,我看到了一只非常调皮、可爱的小猫。文中有依据:第204页第3段第7行,“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这是一段动作描写,通过“跃、跑、晒”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淘气、可爱,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你还加上了情感体验,真好!

…………

师:第2只小猫确实很可爱,那还有一只小猫呢,没有人想说说它吗?

生:读第3只猫,我看到了一只可怜的小猫。文中有依据:第206页第15段第1行,“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可怜的小猫,毛色花白的,但并不好看,有很瘦。”这是一段外貌描写,“冬天的早晨”说明天气已经很冷了,“蜷伏”可见小猫很冷,可能已经冻僵了;“很瘦”可见这只小猫吃得不好,甚至吃不饱,身体瘦弱。“不好看”可见这只小猫不招人喜欢,所以我觉得它是一只可怜的小猫。

生:读第3只猫,我看到了一只邋遢的小猫。文中有依据:第206页第15段第10行,“有一天,他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了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这里的“毛被烧脱了好几块”更值得品味,写出了这只猫更难看、怕冷的特点。

师:你找到的这一段很有代表性,但是老师不太同意你对这只小猫的评价。“邋遢”的意思是不整洁、不利落。用来形容这只小猫,好像不太合适。针对这一段描述,谁能再来分析一下。

生:这是一只惹人怜爱的小猫。为了取暖,他钻到火炉底下,烫脱了皮,很可怜。

师:补充得很好。

…………

师:虽然文章重点是写猫,但是处处都能体会到“我”的情感,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读第204页2段第1行,“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辛酸,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我看到了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体味到了“我”的痛苦惋惜之情。

生:读第205页第4段第1行,“某一日清晨,我起床后,披了衣服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我看到了一个关爱小猫、细心的人,体味到了“我”的焦虑之情。

生:读第207页第27段第2行,“我想,他一定是在吃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通过这段心理描写,我看到了一个妄下结论的人,体味到“我”的愤怒之情。

…………

生:读第208页第30段第1行“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亦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看到了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体味到“我”的愧疚、自责之情。

师:3只小猫或失或亡,都拨动了我们的心弦,为什么“我”对于第3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生生讨论、交流。)

生:“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

生:“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们:第2只猫丢失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3只猫死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生生交流。)

生:第2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偷走小猫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

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

生:第3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师: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好久不”强调时间长;“永不”则体现“我”的决绝。“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3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为了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作者笔下的猫或者可爱,或可怜,都是那样生动,如在眼前;文中的“我”或欢乐,或难过,或愧疚,让我们感同身受,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吗?

生:抓住特征对小猫进行细致的描绘,和我们讲的写人的文章一样。

师:很好,能够温故知新。

生:融入情感,以情动人。

师:这就是我们体味到的“我”的情感,很不错。(屏幕展示:写作特点——抓住特征,细致描绘;融入情感,以情动人。)第3只猫的死勾起了我们深切的同情,到底是谁杀死了它?作者又是根据什么妄下断语的呢?我们每个人都来当一下法官,来审判一下这个案件。(大屏幕展示。)

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犯罪嫌疑人:花白猫(第3只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3)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4)案件定性:冤案。(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5)案件反思:

A.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冤案?

生:“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便轻率地作出了判断。

B.对于文中“我”妄下断语,使第3只猫枉死的事件,你会说些什么呢?

(1)请用“对于作品中的‘我’,我想说:▁▁▁。”

生: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

生:对人对事不能有偏见,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生:动物不能用语言说出他们的感受,但是它们的一举一动都是由心而发的,我们不能欺负那些同样珍贵的生命。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生:我对第3只小猫说:要正视自己的弱点。

生:我对第3只小猫说:如果你活泼一些,也许会受到人们的喜欢,不再被冤枉。

生:我想对第3只小猫说:如果你能让自己更可爱一点、更讨人喜欢一点,你就会幸福了。

师:说得太好了。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生:我说一个被别人误解的小事吧。我和一个同学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看了另外一个同学一眼,那个同学以为我们在议论他,就因为这件事很久都不理我。后来我们3个人聚在一起,说了那天的情况,才解开了误会。所以,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多几分信任,多几分包容,即使产生的误会,也要及时想办法解决。

师:能够对生活中的小事留心积累,很好。听完之后,老师觉得多沟通也是不错的方式。

…………

郑振铎猫课件 篇3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每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四、研习课文第—部分:第—只猫的故事

1.学生齐读课文第—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只描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是自身的形态,刚宋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五、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口寸,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题。

《猫》郑振铎读书笔记 篇4

它身子圆滚滚,头和尾巴都是深棕色,身上是黄色的,像穿着一件黄外套。腰上有一圈棕色的毛,像系着一根皮带,可帅气啦!我喜欢狗,它们是人列最忠成的朋友。我尤其喜欢它们的性格。我的狗十分的神气,他是众狗的领导者,所有狗遇到他都得退让三分,不敢惹到他和身为它的主人的我。一次,外来的凶狗突然跑来想我汪汪大叫,附近的狗都惧他三分,同时也嘲笑它。我忠实的伙伴一下冲了上来,它立马被吓走了。

我的伙伴最喜欢和他的老鼠“朋友”一起玩,当老鼠一只只发动时,我就在老鼠身上摆些牛肉干,他身手敏捷总是能为自己夺得牛肉干吃。谁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的伙伴就没有多管闲事,他是在为自己填饱肚子呢。

不久,噩耗传来了,我再也见不到我的伙伴。我从学校一回来,就发现了我的伙伴不见了,我连忙到处询问,邻居说:“我看见那只狗被一个外地人抓走了,好像是要吃掉!”我伤心极了,诅骂那个夺人所爱的家伙!

从此,我再也不养狗了!

1.读《我是猫》有感

2.读书笔记大全:小学生读书笔记例文

3.读书笔记是什么及读书笔记的种类

4.《道士塔》读书笔记

5.《复活》读书笔记

6.《论语》的读书笔记

7.《红字》读书笔记精选

8.把时间当朋友读书笔记

9.小时代读书笔记

郑振铎《猫》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及结局。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平等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揣摩字里行间理解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首先出示一则谜语(课件呈现),引导学生来猜: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打一动物)

在学生猜出答案后,师随即出示一组可爱漂亮的猫的图片(课件呈现)让学生欣赏,触发学生爱的情感。

猫是一种非常乖巧、可爱的小动物,正因为如此,很多家庭都曾经养过猫。作家郑振铎先生家里就养过猫,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聆听、感受作者笔下一家人养猫的喜怒哀乐。请同学们把书本打开。(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呈现)

1、熟读课文,了解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及结局。

2、体会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3、形成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平等对待生命的态度,感受生命之美。

三、读读写写(课件呈现)

怂恿 怅然 蜷伏 虐待 惩戒 安详 懒惰 冤枉 畏罪潜逃

四、明确学习方法

今天咱们学习这篇课文,采用的方法是说读。(教师板书:说读)什么叫说读呢?就是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咱们就是采用这种边说边读的漫谈式的方法,来了解课文。咱们说读的话题主要有两个,分别是:说猫、说人、(教师板书:说猫、说人)咱们首先进行的是第一个话题:说猫。说猫的什么呢?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五、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默读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在五分钟内完成。(课件呈现问题)

1、认识作者笔下的这三只猫。他们特点不同,命运各异。同学们可从来历、外形、性情、结局等方面说说三只猫的情况。

教师示例:第一只猫是我们从隔壁抱来的,它很活泼可爱。它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三妹做游戏。可是不久,它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它在两个月以后离开了我们。

教师预设答案: 第二只猫:

(1)它是从舅舅家抱回来的,它比第一只猫更加活泼可爱,晚上还帮作者捉老鼠,但是它最终还是被别人抱走了。(2)它会爬树,还会去晒太阳。

(3)它不怕生人,而且有时还会去捉蝴蝶。第三只猫:

(1)是冬天在我家门口被捡到的流浪猫,很瘦,不好看,而且它也没前两只猫那么活泼,好像天生具有忧郁性。

(2)有次,它因天冷,钻到火炉底下,毛被烧脱了好几块,更难看了。

(3)有一次我误会了它,还打了它,两个月之后它死在了邻居家门口。教师小结

来历、外形、性情各不相同的猫,它们的命运最终都是亡失。所以在整个的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因为它们的命运都是亡失,让我们不禁为其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而感叹,(板书:生命之美、命运之悲),因此课文整体上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六、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了解了猫的生存状况后,让我将目光转移到作者身上,说说人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1、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呢?摘录或概括填空,最好形成一组排比句。

养猫之乐,乐在让我感受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养猫之乐,乐在让我享受到夜晚睡眠的安宁 养猫之乐,乐在让我领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情

2、划出作者抒发失猫之痛这种痛感的句子。三只猫遭遇不幸后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教师预设

(1)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2)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3)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第一只猫:难过(酸辛)

第二只猫:愤恨(怅然)

第三只猫:自责(难过)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9—33小节,圈画出直接抒发作者痛悔心情的句子。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

因为自己的主观猜测,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与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七、感悟道理,拓展延伸

师在学生对第三只猫屈死感到不平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谈自己学到的收获或领悟到的道理、启示。(课件呈现设问)

1、学习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妄下断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以免伤害无辜。

善待生命,同情弱小,关爱动物。人的个性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对缺乏正义的事,不应不闻不问,要勇于站出制止,学会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2、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误会过别人或者被别人误会?能不能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听?(作为课下作业,下节课课堂交流)

八、课堂总结

这篇散文记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写出了“我”与家人亡失小猫后的痛惜、痛悔之情。尤其是对第三只小猫的歉疚之情,体现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品味作者笔下那妙笔生花的语言文字,赏析文中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以便在今后习作中加以借鉴,提升写作水平。

九、小练笔

对于生活中的“可怜猫”,我想说......十、板书设计

郑振铎

第一只猫:愉悦——难过 酸辛 第二只猫:快乐——怅然 愤恨

郑振铎与图书馆 篇6

一、早期图书馆利用

郑振铎在总结一生治学经历时说:“我的学问是从图书馆里来的。”[2]五四前夕, 郑振铎在北京求学期间曾花整个暑假抄录唐刘知几的《史通》。他嗜书如命, 几乎在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里度过了全部课余时间。他仅用两年时间, 把馆内庋藏的有关本世纪出版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籍全部读完了。在那里, 他结识了瞿秋白、耿济之, 并受他们的影响开始接触大量的俄国文学名著。利用馆藏与耿济之合译了第一本书———契诃夫的《樱桃园》。青年会的学习为郑振铎打下了扎实的文学艺术基础, 也奠定了他终身热爱图书的淳厚感情。1927年, 郑振铎远赴欧洲, 他在给自己定下的旅欧四项计划中就包括“能走遍各国大图书馆, 遍阅其中之奇书及中国罕见的书籍, 如小说、戏曲之类”[3]。抵达巴黎的第二天, 郑振铎就去巴黎国家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当借到一本敦煌抄本《太子五更转》时, 他竟然激动得双手发抖, 为能看到这样的稀世文物而感渭。在巴黎逗留的一个月里, 他几乎整日泡在图书馆里, 把许多国内罕见或散迭的小说、戏曲书, 如伯希和从新疆、敦煌偷运走的经卷图籍, 大致看了一遍。在英国伦敦, 郑振铎又成了大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阅览室的常客。那里也收藏着大批从中国掠夺去的敦煌石窟的经卷和佛教艺术珍品。由于当时该馆规定, 一切善本只能看不能抄录, 他只好背熟一段, 然后悄悄到吸烟室里默记下来, 一个人干太慢, 他又动员老舍等友人来帮忙, 轮流背诵和默写。

二、与国家图书馆的渊源

1929年, 国立北平图书馆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组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其后每年于国庆节日都要举办图书展览会, 并且印有展览目录[4]。“二十年 (1931) 秋, 以南省水灾奇重, 特提前于九月十九日及二十日两日举行, 除陈列本馆旧藏及新购珍本外, 并承平、津藏书家如傅沅叔、朱翼庵、周叔弢、邢赞庭、朱遏先、郑西谛、孙伯恒诸先生之赞助, 以其藏书加入展览。二日共售券资五百余元, 又承孙伯恒先生以送来陈列之古书十种全部出售得价四百元, 一并助赈。加以零星捐款共得款千元。本馆并印有筹赈水灾图书展览会目录, 以资纪念焉。”这是现知最早的郑振铎和国家图书馆发生的联系, 联系的纽带是赈灾义展。1933年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称, 1932年以来先后向本馆赠书的重要人士和机构, 有“郑振铎、蒋复、刘复璁、刘节、黎锦熙、谢国祯、丰子恺、谭新嘉、苏宗仁等。赠书机构主要有工商部等。”这次郑振铎所赠, 乃是两部他自己所著《中国文学史》。1934年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续称, 1933年以来向本馆赠书的重要人士和机构, 有“郑振铎、臧克家、瞿熙邦、爨汝僖等。赠书机构有上海市政府等。”这次郑振铎所赠乃是《清人杂剧初集》一套十册。这既是当时群贤共有的义举, 也是郑振铎谨遵图书缴送制度而践行的公益行为, 迄今仍然值得称道。《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还载, 1947年6月10日及7月15日袁同礼馆长曾两次致函郑振铎, 对其赠书表示感谢。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 下设文物事业管理局, 负责管理全国文物、博物馆、图书馆事业, 郑振铎任局长, 王冶秋任副局长。与此同时, 原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奉命撤销, 原属其管理的北京图书馆移交文化部, 置于郑振铎所职文物局的直接领导之下, 开始形成了新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陈清华 (1894—1978) , 字澄中, 祖籍湖南祁阳。收藏宋元本珍贵古籍、金石善拓、明清抄校稿本等, 有“北周南陈”之谓。1951年, 陈氏生活出现困难, 欲出让部分珍贵藏书以度难关。消息传出后, 美国人、日本人都想染指收购, 这批珍贵善本流失海外的风险日渐加大。时任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的郑振铎闻讯后, 会同当时北京图书馆版本目录学家赵万里先生最后敲定, 终于在1955年购回第一批陈氏藏书104种。郑振铎提议, 这批善本图书用专车由香港运至广州, 然后由广州乘火车软卧包箱运回北京。不但保证了这批书的途运安全, 从此也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制度, 迄今国家图书馆善本书购回或外出, 仍沿用此例。

三、兼任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

1935年, 国民政府教育部委任原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何炳松为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曾与郑振铎同在编译所工作, 私交甚笃, 且对郑振铎的学识十分赞赏, 故请郑振铎到暨南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 以协助他进行改革。同时, 何还委任郑振铎为图书委员会、编译出版委员会等会议和委员会的成员, 并兼任图书馆馆长一职。郑振铎在任职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的管理实践中, 对图书馆在文献搜集购置、分类整理、管理制度、学术研究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5]。如文献收集购置工作, 郑振铎在关于图书的采购、访求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 提出了图书采访应主动积极、多渠道地搜集。他在《漫步书林》中谈买书、访书, 认为图书馆有限的购书经费必须用在针对读者的需求采书, 采书人员需对所采学科有一定的了解, 而不是漫无目的地乱采一通;在采书渠道上, 尽量从多种渠道访求, 不拘泥于形式;要主动出击访书, 而不是被动等待。

郑振铎在学校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尽量压缩图书资料人员的人事编制, 增加图书购置资金。他通过多种途径, 广泛收集文献资料, 并且主动了解各院系专业学科发展的需求, 购书注重实用, 为用而藏。这些措施促进了暨南大学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受到了师生广泛欢迎, 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文献采访专业水平的提高, 开启了暨南大学图书馆采访工作密切联系各院系的先河, 保障了文献采访的科学性与实用性。郑振铎重视发挥图书馆作为理论研究阵地的功能, 他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 为此创办并主编了全校性的《暨南学报》和《暨南大学图书馆馆报》, 为教师提供了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郑振铎经常鼓励本馆员工发表研究论文, 自己也带头在《馆报》撰写了大量文章, 大兴学术之风, 以推动图书馆的学术研究。《暨南大学图书馆馆报》的创办不仅为图书馆工作人员, 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暨南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研究水平。《暨南大学图书馆馆报》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界最早的几家馆报之一, 是学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 在高校图书馆发展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四、关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946年, 抗战刚胜利, 郑振铎即在《周报》上发表题为《怎样处理汉奸的财产》的文章, 文中指出“中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还在萌芽时代, 正在惨淡经营之中, 这些汉奸的文物图书恰足以补充其一部分的需要。所以必须特别注意, 以期无漏无偷地全盘拿出来分配。”并对如何保护文物、图书列举不少生动例子。新中国成立后, 郑振铎出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 主管我国文物、图书馆事业, 倾注了他全部的智慧和精力。他首先提出各省、市、自治区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图书馆, 坚持向群众开放, 并为各类专家、学者提供便利。他认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他还认为不能把图书馆仅仅办成消极的图书保存单位, 应该打开大门, 面向群众, 为他们服务。1950年, 郑振铎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制订出新中国第一部比较科学的图书分类法, 并为其写了前言。1954年, 他还亲自主持了全国第一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训练班。1954-1955年, 郑振铎率团出访印度、缅甸和印度尼西亚, 除完成文化代表团的任务, 参观图书馆、博物馆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重视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

五、抢救图书耗中年

郑振铎一生素志恬淡, 唯书是好。早年他的收藏还仅限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抗战时期为了抢救古籍善本的流失, 才扩大了搜书范围。为使那些中华文化的精华不至于散落海外, 他不惜倾家荡产, 四处奔走呼吁, 甚至还从购得的废旧书中挑出不少好书。例如《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一书, 被认为是创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迹, 此书现已庋藏于国家图书馆。八年抗战, 郑振铎除自己从事搜集、抢购图书文献工作, 还和许多有志之士共同敦促政府拨专款。由郑振铎、张元济、何柏垂、张咏霓等在上海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 抢救了大批珍贵的图书文献。抗战胜利后, 他亲自组织一批学生作整理、登录工作。郑振铎以数十年的精力, 蓄书1.7万余部, 近10万册, 小说、戏曲、弹词及历代版画的收藏尤为丰富与珍贵。如1931年购得的从宋元到明代嘉靖年间的古刻本佛道200多种, 填补了中国木刻画史资料的空白;1937年收藏的《邹式金杂剧新编》包含近40种明清之际的杂剧, 是文学上的重大发现;1939年买入的明万历年间彩印本《程氏墨苑》系海内孤本。郑振铎还利用数十年所积累的古籍精华, 主编了《古本戏曲丛刊》、《中国绘图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北平笺谱》、《中国版画史图录》、《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古本戏曲丛刊》等图书。1958年郑振铎遭遇空难, 他的家属遵照其生前遗愿, 将全部藏书捐献给了国家。

参考文献

[1]陈福康.郑振铎传[M].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4.

[2]郑尔康.郑振铎书话[M].北京出版社, 1996.

[3]殷皓洁.读书.藏书.用书——郑振铎与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 1997 (3) .

[4]李致忠.郑振铎与国家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9 (2) .

《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篇7

1、认真阅读课文,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4、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一种小动物,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个片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

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视频:(出示猫图),这是什么?(生:猫)板书(15、猫)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猫的古怪,(投影)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这样的猫你们喜欢吗?(生:喜欢)

2、质疑:说说预习中不明白的地方?

师: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起看看课文。

二、品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师生互动,赏析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三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学生默读圈画)

2、师生互动,交流感受。(投影出示第二段内容)相击点出:

生:汇报。

a.它要是高兴啊,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b.跳上桌来,在稿纸上彩印几朵小梅花。

c.丰富多腔地叫唤。

d.自己解闷。

e.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生:我喜欢第三自然段,它什么都怕……遇到蛇也敢斗一斗。

②重点品析以下句子:

师:老师也想读读喜欢的句子,请你们听一听。(投影出示)

师读:“它要是高兴啊,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碰(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爪印(朵小梅花)。”

生:(议论纷纷):老师读错了!把“蹭”读成了“碰”把“小梅花”读成了“小爪印”。

师:哦?“蹭”不就是“碰”“摩擦”的意思,“小梅花”不就指“小爪印”吗?不是都一样!

郑振铎的《猫》教学设计 篇8

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明确自学要求。

⑴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⑴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任凭 无忧无虑 尽职 稿纸 抓痒 丰富多腔 遭殃 蹭 责打 折腾 枝折花落

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

⑷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⑸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做好本职工作。

遭殃:遭受灾殃。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无忧无意:没有忧虑。

4.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⑴自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⑵交流。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1.自学第四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教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教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教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3.教师归纳:

⑴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真是一只

⑵老舍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⑶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⑷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可爱的一只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比一比,组成词。

耍( ) 虑( ) 稿( ) 淘( ) 踩( ) 贪( ) 跤( )

要( ) 虚( ) 搞( ) 陶( ) 彩( ) 贫( ) 绞(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真实具体地进行描写。借助课文内容与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说说课文第四自然段讲了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指名回答。(讲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写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教师: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4.教师:你喜不喜欢老舍先生家的猫?为什么?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平时见过(或养过)的猫没有老舍先生家的可爱,那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了。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要求。

⑴自由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⑵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自学。

3.自学反馈。

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⑵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

(说它老实可是又贪玩 说它贪玩可是又尽职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它什么都怕,可是很勇猛)

三、研读品味

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老实的猫、贪玩的猫、尽职的猫,哪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过渡: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猫,才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很具体。作者不但描写具体,写法也独到,请比较两组句子。

A句能换成B句吗?为什么? A.说它老实吧 B.它很老实

A.说它贪玩吧 B.它很贪玩

4.学生讨论。

(A句是通俗的说法,同时还包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5.教师:你喜欢老实的猫、贪玩的猫、还是尽职的猫呢?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读,请同学们听听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还有哪些地方没注意到?

㈡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渎。

2.品味蹭字: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蹭的动作?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蹭的意思是摩擦。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就像孩子在向大人撒娇。)

3.A句和B句哪句更好?为什么?

A.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黑点。

4.教师:那么,大花猫在主人写作时给主人画上几朵小梅花,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用大花猫的口气说说。

5.学生模仿猫的各种叫声,理解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等词语。

6.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

教师:这些都是大花猫高兴时的表现,它要是不高兴时就一声也不出。这只猫的性格可真是倔强呀。

㈢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大花猫什么都怕,可是它却非常勇猛,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2.以我们家的大花猫的确(实在)勇猛为中心句说一段话。

3.学生说。

四、领悟写作方法

1.默读全文,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抓住猫古怪的性格和淘气这两个特点?

2.追问: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真实具体?

3.教师:学了这课后,你学到了哪些写作知识?

学生畅谈。

五、课堂小结

1.结合板书,要求学生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长大了也一样讨人喜欢。从老舍的真实具体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喜爱自己家的猫呀!我想,不仅是猫,只要是小动物,他都会因为他有一颗爱动物的心。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1.郑振铎猫教学设计

2.《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3.《猫》教学设计

4.原创《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5.《猫》优秀教学设计

6.老舍《猫》 教案教学设计

7.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8.《我们家的猫》教学设计

9.《掩盖过失的猫》教学设计

郑振铎的猫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篇9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猫是我们熟悉的小动物。在你的印象中,猫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

生: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师:可爱,可爱在哪呢?

生:它会假装睡觉。

生:很尽职,一有老鼠的动静就去守候着。

生:猫是一种调皮的动物。

师:请具体说说。

生:只要一根毛线,它就可以在那里玩个没完没了。

生:它是只贪玩的猫。出去玩的时候就得出去一天一夜。

师:原来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这只猫是尽职的、贪玩的、调皮的,那老舍先生笔下那只猫又能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好好地把课文读一读,注意把生字和词语读准,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

(点评: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亲切自然。)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同学们读得投入、认真,个个都做到了专心致志。特别是下面这几个同学。请你站起来。郑琦雯同学是这一边读书中坐得最端正的;刘允条同学是这边读书中读得最投入的,不但声音有高低起伏,而且表情有变化。让我们用掌声让这两位同学表示鼓励,同时也请同学们向这两位同学学习,请坐。

师:词语能读对吗?

生:能。

师:好,让我们来试一试。这几个词语是课文里的多音字,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就见过面了,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

师:哪个同学愿意给大家来读一读。请你读。假如他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两遍;他如果读错了,我们就鼓鼓掌,感谢他坐下,好不好?

生:好。

指名读词,特别指导多音字“屏”和“折”的读法。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个词。有哪些地方是很容易写错的或者很难写的,请你给同学们提醒一下。来,你。

生:“踩”的“木”字。那一竖不能写得太长。

生:贪玩的“贪”上面的“今”字,有时候我们会多写一点。

师:多有价值的一个提示。你来说。

生:“凭”字的两横,上面一横应该写长一点,下面一横应该写短一点。

师:对不对?我们就来写写这个字。“凭”字上面是个“任”,下面是个“几”。

(教师板书“凭”字,一边书写一边分析)

师:“任”字的右边有两横,上面一横长一点,下面一横稍短一点。特别提醒下面那个“几”字,一定在写在“任”字的中间,这样才能把这个“凭”字牢牢地装起来。请同学们拿出笔把这个字书写两遍。

(学生练字)

师:大家注意了,刚才那位女同学提示的那个点写得比较漂亮。我一直跟我们班的同学们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你的第一张脸不漂亮没关系,因为是父母给的。但是你的第二张脸一定要漂亮,因为是自己给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写好字。

【郑振铎猫】推荐阅读:

郑振铎猫优秀教案05-29

上一篇:中考化学成绩分析下一篇:博弈学社申请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