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课文复习

2025-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下课文复习(共9篇)

四下课文复习 篇1

1.自然风光(P1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

2.诚信名言(P33):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富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毛泽东

(P33)说“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名言)

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教育鞭策的话叫(格言)写在书前的话叫(前言)规劝告诫的话叫(箴言)

分别勉励的话叫(赠言)公开宣告的话叫(宣言)有所寄托的话叫(寓言)随便嬉笑的话叫(戏言)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婉转表达的话叫(婉言)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诽谤攻击的话叫(恶言)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欺骗说谎的话叫(谎言)临走写下的话叫(留言)不守诺言的话叫(食言)

自言自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 三言两语 流言蜚语 闲言碎语

冷言冷语 只言片语 豪言壮语 寡言少语

3.农谚(P50):

(气象农谚)鱼鳞云,雨淋淋。

(农谚)春不种,秋无收。

4.与战争有关的成语(P80):调虎离山

笑里藏刀

顺手牵羊

金蝉脱壳

5.生命感悟的名言(P9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范仲淹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6.田园乡村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7.精神、意志的成语(P136):(坚定)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不坚定)朝三暮四

见异思迁

三心二意

虎头蛇尾

8.歇后语(P16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竹篮打水——一场空

9.成语故事(P97、137):手不释卷(典故 吕蒙和孙权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10.对联(P162):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戏夕多

长长长长长长长

行行行行行行行 11.读书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海伦.凯勒 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杏林子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12.课外古诗:

描写山水风光的:诗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词《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

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描写田园风光的: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3.课文内容复习第一单元:

《独坐敬亭山》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

全诗的大意: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诗人以轻快地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全诗的大意: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忆江南》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怀恋。《桂林山水》描写桂林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的水的特点是:奇、秀、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描写了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过程。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写出窄小的特点

《七月的天山》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第二单元:

《中彩那天》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母亲的话是: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行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万年牢》中三处“万年牢”,表现了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①工艺好、品质高②生意兴旺③诚实可靠的人品。

《尊严》使我们懂得了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将心比心》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

第三单元:

《自然之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使我们懂得了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雷达的“天线”=蝙蝠的“嘴”; 雷达的“无线电波”=蝙蝠的“超声波”; 雷达的“荧光屏”=蝙蝠的“耳朵”

中心: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第四单元:

《夜莺的歌声》一文写了歌声诱敌、麻痹敌人、诱敌深入、传递敌情、歼灭敌人、继续战斗几个部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份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①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②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第五单元:

《触摸春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八岁的盲童安静奇迹般地捉住了一只蝴蝶,并且在细细地感受到春光后,安静又把这只蝴蝶给放飞了。这给故事所给予孩子们的真切的感受是: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懂得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

①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悄然”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灵性”是指智慧、聪明才智。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孩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是蝴蝶被盲女孩拢住,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捉。

②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张望”是向四周或远处看。这里用来描写双目失明的安静,不仅表现出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也表现出她对飞翔的向往。“弧线”是指圆周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这里用来形容安静心中想象的蝴蝶飞走时的画面。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

③“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使我们懂得了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得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永生的眼睛》本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生命 生命》用飞蛾求生、瓜苗砖缝生长、倾听心跳三个事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花的勇气》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第六单元:

《乡下人家》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通过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院落晚餐、月夜睡梦六个画面,描绘了一幅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村活,表现作者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

《牧场之国》中心:让我们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乡村四月》翁卷,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朝的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渔歌子》作者张志和既是诗人还是画家,他通过这首词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麦哨》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让我们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欢乐、无拘无束。

第七单元: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使我们懂得了对权威要尊重,但不要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神贯注》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告诉我们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鱼游到了纸上》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中心:让我们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父亲的菜园》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

第八单元:

《纪昌学射》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使我们懂得了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基本功入手。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扁鹊治病》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使我们懂得了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文成公主进藏》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接着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

《普罗米修斯》本文就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四下课文复习 篇2

课文复习一般始于高三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初, 历时三个多月, 是六种课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型之一.它涉及高考考查的所有基础知识———词汇、词组、句型和语法, 还是培养高考考查的各种能力的依托, 大多数学生也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进行有效的复习, 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而不仅仅是高一和高二知识的重复.新课标下如何上好课文复习课, 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高考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目前课文复习课方面存在的误区

1. 孤立讲解, 忽视内容.

没有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只单纯讲解重点词汇、词组、句型, 完全脱离了句子和文章内容, 忽视了“词不离句”的原则, 记忆理解效果差.一轮复习后, 学生不能根据话题积累相关的语言素材, 极大地限制了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2. 讲解过多, 面面俱到.

总以为只要是老师讲过的, 学生就一定能掌握.只要学生背得多、记得笔记多, 单词、词组、句型就自然能记住了.于是, 每天听写, 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不仅要求其在限定时间内记住, 甚至有时以罚写单词的形式进行惩罚, 结果适得其反, 使学生心中充满怨恨情绪, 逐渐讨厌学习英语.

3. 教师主讲, 学生被动.

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总想抓住每一分钟串课文、讲知识点, 总是不放心越俎代庖的梳理知识, 让学生仅仅做了陪衬, 一个典型的听众, 只是被动地听, 被动地记笔记, 常常抓不住重点一头雾水, 或者不过脑子, 以前没记住的依旧如此, 甚至昏昏欲睡, 使复习收效甚微.

4. 缺乏指导, 局限课堂.

教师只执著于课文中基础知识的复习, 只对课堂上的文章进行讲解, 忽视学生全面的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深层次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些知识能力, 既不能靠一朝一夕突击而成, 也不能单靠几本书去解决.

二、解决策略

1. 课文重组, 积累话题材料

复习课文很重要, 因为课文集词汇、语法于一体, 所以一定要重视课本, 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牢记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学生到了高三, 需要把过去两年多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比较, 以便加深理解和实际运用.在总复习的过程中, 简单的重复课文和知识点达不到有效复习的目的;采用话题重组的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 夯实基础, 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高复习效果.

打破课文分册顺序和模块顺序, 按话题模块重组全部课文, 即把相关或相近的话题重组成一个话题, 按话题的内容集中复习.《英语》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1-5和选修6-9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 可重组成15个话题模块.

(1) Friendship话题模块:Book 1 Unit 1 Friendship.

(2) The media话题模块:Book 5 Unit 4 Making the news和Book 9 Unit 5 Inside advertising.

(3) The health话题模块:Book 3 Unit 2 Healthy eating, Book 5 Unit 5 First aid和Book 6 Unit 3 A healthy life.

(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话题模块:Book 1 Unit 4Earthquakes, Book 7 Unit 1 Living well, Book 7 Unit 3 Under the sea, Book 7 Unit 4 Sharing和Book 7 Unit 5 Traveling abroad.

(5) Geography, history, cities and countries话题模块:Book 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 Book 5 Unit 2The United Kingdom, Book 8 Unit 1 A land of diversity和Book 9 Unit 3 Australia.

(6)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nature话题模块:Book 2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 Book 6 Unit 4 Global warming, Book 6 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和Book 9 Unit 4 Exploring plants.

(7) Music话题模块:Book 2 Unit 5 Music.

(8) Culture and cultural traditional话题模块:Book 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Book 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 Book 6 Unit 1 Art, Book 6 Unit 2 Poems和Book 8 Unit 5 Meeting your ancestors.

(9) Great people of China and of western countries话题模块:Book 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Book 4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Book 5 Unit 1 Great scientists和Book 7 Unit 2 Robots.

(10) Science and future话题模块:Book 2 Unit 3 Computers, Book 3 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Book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 Book 8 Unit 2 Cloning和Book 8Unit 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11) Language and education话题模块:Book 1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12) Sports话题模块:Book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和Book 9 Unit 1 Breaking records.

(13) Cultural relic话题模块:Book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14) Travel话题模块:Book 1 Unit 3 Travel journal, Book 4 Unit 5 Theme parks和Book 9 Unit 2 Sailing the o-ceans.

(15) Fantasy literature话题模块: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和Book 8 Unit4 Pygmalion.

高考对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求很高, 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限时阅读各种体裁的材料, 其中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书信、便条、通知、广告词、对话等.只有抓好课本复习, 分类训练, 对一些标志性的语言进行强闻博记, 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

2. 精讲精练, 巩固重点难点

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知识储备, 因此复习课使用归纳法和自主学习完全符合其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熟读课文后, 结合平时所做练习, 找出文中的重点词汇, 阅读高频短语和本单元的主要句型、语法.教师适当给予补充, 对于易混淆的难点, 可引导学生填充“形似”句后作比较, 弄清区别.

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 人类有记忆, 也有遗忘, 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要求学生在回忆总结知识点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以后还要安排进行周期性复习纠错.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要求出好课堂练习:一要及时, 力争让学生边总结边练、边练边反馈;二要高效, 即习题必须经过精选, 针对性强.趁热打铁, 方可熟能生巧.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操练, 除了题型丰富外, 课堂活动组织方面可采用两人操练和四人小组讨论等.

3. 提倡合作, 打造高效课堂

课文复习课中渗透新课标精神就应该强化合作意识, 课文复习教学离不开合作———“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 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 途径有: (1) 实施启发式教学, 创设学生“动”的前提, 教师应提炼教学语言, 特别注意提问技巧.变多讲为多提问, 可避免学生的厌烦情绪, 使学生大部分时间成为积极的参与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 自由地想象和创造, 从而愉快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复习效率. (2) 精心设计多种练习形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眼、动笔、动口, 调动学生的每一种感官, 触动学生的每一根神经, 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 能培养思维能力,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 (3) 保证学生“动”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 教师的讲是始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 因此不能迷信教师的讲解, 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讨论从而得出结论, 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查漏补缺, 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 学法指导, 提高综合能力

高考英语主要考查学生全面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深层次的阅读写作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 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这些能力, 不能靠一朝一夕突击而成, 而必须做到课内延伸到课外, 学科内延伸到学科外.课内课外, 家庭社会, 处处都是学习英语的天地.英语教学要向生活开放, 向媒体开放, 要让我们的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生, 真正领悟语言与生活的关系.高三的复习课也不能忽视这种开放性.近几年的英语高考试题在选材上涉及了许多媒体的热点和生活中大家关注的大事, 所以在备考过程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阅读报刊, 收看电视新闻, 摘录积累相关素材;要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大事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谈看法, 把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课前开展五分钟说话训练, 或者背诵名句名篇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使学生在英语的积累中具备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感悟能力.

如何复习课文《滕王阁序》 篇3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复习哪些内容?重要文言字词、背诵默写(尤其警句)、骈文(对偶、用典)、探究作者观点(处逆境而不消沉)

一、重要字词积累

这里罗列了一些字词解释,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大家下去自己整理整理,我现在只强调部分成语。

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钟鸣鼎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近义成语:食前方丈、炊金馔玉

反义成语:箪食瓢饮、粗茶淡饭。

二、背诵课文第2、3、4段

三、品析警句(对偶、用典)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先回忆本文的段落结构。

(第1段):扣“洪府”,述宾主之美。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地概括了江西各地的繁华富庶,后者形象地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

(第2、3段):扣“秋日登阁”,绘山川之美。角度:近景、远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乃千古绝唱。这里动静组合、颜色组合、光线明暗组合: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落霞,孤鹜,一红,一白,相映生辉,“长天”“秋水”上下相接,一派迷蒙,难辨何者为天,何者为水,于是乎,构成了一幅绝妙好图。景色优美,句式也对偶。

(第4、5段):扣“饯”,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怀才不遇,不甘沉沦。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此句,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第6、7段):扣“别”,自叙遭际,叹知己难遇。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从这些名言警句中,你能看出什么特点?A、(形式上)对偶。B、(内容上)用典。

四、探究——读罢此文,我们为何为王勃自豪并被他折服?

A.有勇气。古人云:“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气盛);有才就要展示,“棒打出头鸟”,宁可被打死,也不愿憋死。

B.有才智。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王勃此文因其真情实感和纯熟的艺术技巧,充分调动文字形式的积极因素,犹如一个高明的舞蹈家,全身戴着枷锁却能跳出优美的舞姿。写骈文能展示文学才华,好用典能寄托自己理想。

C.有储备。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强调了灵感对作文的重要性。那么灵感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从自己平时深思熟虑中来!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他在失望中充满希望、在痛苦中不断进取追求的精神是激励后人的文化瑰宝。

D.作者观点(处逆境而不消沉)。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抒发自己宦途坎坷的感慨,表明自己虽报国无门但不坠青云之志的执著态度,接着由关山难越到英雄失路,借怀才不遇的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

随后“所赖”、“老当益壮”等词,勉励同仁,振聋发聩。接着以“大鹏”表壮志,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明信心,同时,反用“贫泉”“涸辙”、阮籍等典故,表达自己处逆境而不消沉的观点。作者就是这样,既展示了其追求与痛苦的情感发展轨迹,又披露了其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滕王阁序》是一首青春之歌,青春的生命会有感伤但绝不会沉沦,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现在是一个张扬个性、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应该像王勃那样,好好学习,精心储备,处逆境而不消沉,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五、课外阅读训练

1.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垿撰 岳阳市岳阳楼联

A.“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____________。

B.“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____________。

C.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上联写_________________,下联写_________________。

四下语文望岳课文翻译 篇4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下面是四下语文望岳课文翻译,请参考!

四下语文望岳课文翻译

望岳(岱宗夫如何)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评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科教版四下科学复习题 篇5

2、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 直流 )电,家里用的电是( 交流 )电,( 220 )V的电是足以引起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3、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4、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短路 )。

5、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6、蚕豆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 水分 )和(氧气),适宜的( 温度 )。

7、植物的花蕊中(雄蕊)产生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种子)。

8、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9、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指甲)、(钥匙或回形针)、(小刀)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10、食物中所含的营养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11、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苏教版四下期末复习提纲数学 篇6

1、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两个数的差(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解法:

①(和-差)÷2=小的数 小的数+差=大的数

②(和+差)÷2=大的数 大的数-差=小的数

注:3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8个(假设)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首先明确:大数拿8个给小数是大数比小数多8个吗?不是,大数应该比小数多2倍的8个(也就是多2×8=16个),只有这样拿8个给小数,自己还有一个8,两个数,才会一样多。(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

解法:

一、①(和-2×8)÷2=小的数 小的数+16(注意不是加8)=大的数

②(和+2×8)÷2=大的数 大的数-16=小的数

二、倒推法先假设大数已经拿8个给了小数,两个数已经一样多了

总数÷2=平均数

小数变成平均数是因为得到了8个,要求原来的,那应该把8个减去

平均数-8=小数

大数同理应该加上8个

平均数+8=大数

3、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几倍(假设7倍),把大数拿一些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应该先画出线段图,看大数应该拿多的倍数的一半(如果多6倍,那么应该拿给小数的应该是3倍),两个数一样多,再看一半倍数所对应的量是多少个,从而先求出一倍的量(一般情况下是小数),再求出大数。

4、已知长或宽增加了多少米,面积就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

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画出示意图

可以先根据增加的面积和长或宽增加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

5、已知长或宽减少了多少米,面积就减少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

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画出示意图

可以先根据减少的面积和长或宽减少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

四下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第六单元)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 +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连乘形式)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6、连减:a—b—c=a—(b+c)

7、连除:a÷b÷c=a÷(b×c)

注意:前面是减号或除号时,添去括号都要变符号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如:1+2=2+1 1+2+3=2+3+1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结合连除)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 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 =a×c + b×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a-b)×c =a×c - 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合连减)

a÷b÷c=a÷(b×c)

四下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七单元)

一、三角形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1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1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1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13、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4、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底和高一定要对应。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2、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性)。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如:(电动伸缩门、铁拉门、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无数条)。

5、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

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修改后四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7

执教教师:陈玲峰

指导教师:叶秀清 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奇观。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易错字、多音字指导,成语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词。

2.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回顾积累的描写山水的好词、佳句、名段,体会课文中词句的优美。

3.感受大自然的的美好,进一步感受作者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积累的本单元描写大自然山水的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并完成复习卡片。

2.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字词闯关

同学们,昨晚大家对第一单元进行自主复习,看大家信心满满的样子,相信你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一单元的复习,让我们走进第一环节---字词闯关(板书:字词闯关)。本单元有许多易错的字,谁来友情提醒一下同学。

学生发言,提醒同学易错字的注意点。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本单元生字的掌握一定更加扎实了,现在老师想挑战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推选两名代表上台,其他同学在自己本子上听写,准备好了吗? 1.听写词语。

2.幻灯片出示正确词语,学生自行核对。

3.易错字“蜿、蜒”板书范写。(可适时总结字义与偏旁的关系)4.交流课前收集的多音字。5.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总结。

过渡:刚才同学们对本单元的汉字掌握得不错。本单元以写景为主,所以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特别多。

6.成语复习。

(1)成语填空,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朗读。

过渡:看来大家对这些词语已经很熟悉了,相信你们在课外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交流补充课外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

老师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些成语,让它们闪亮登场吧。(幻灯片出示,朗读)过渡:会读写成语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运用,这叫活学活用,看谁有这一项本领。

(3)灵活运用,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句子中。

过渡:刚才我们对本单元的字词进行了复习,大家的表现真的很棒。现在我们进入今天复习的第二环节“诗情画意”。

二、复习句子,领略诗情画意

过渡:诗句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第一单元有许多自然风光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复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主要是日积月累和古诗词三首)。(1)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幻灯片出示,朗读)过渡:这些诗句老师很喜欢,老师也找了几句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但一不小心老师把它们打乱了,哪个聪明的孩子能帮老师恢复它们的顺序。

(2)找一找,连一连。

星垂平野阔

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月松间照

月涌大江流 泥融飞燕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历历汉阳树

沙暖睡鸳鸯 无边落木萧萧下

清泉石上流

师总结(根据诗句对仗、对偶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字字相对来连线)

2.复习诗歌内容并填空。

师过渡: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你们,(1)诗人白居易回忆起美丽的江南,吟诵了著名的诗句。

(2)乘着竹筏游荡在碧绿的九曲溪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犹如置身山水画中,真是。

(3)。既描写了敬亭山的景色,又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4)一个深秋的夜晚,小明漫步至东风水库,此时皓月当空,月光洒在水面,是那么和谐,他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三、再次走进课文,加深感受。

1.导语:刚才我们掌握了本单元的字词和句子,你们的表现让老师感到惊喜。现在呀,让我们呢一起再次走进本单元的课文,感受祖国的千山万水的多姿多彩,感受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大好山河,一齐感受山水的壮丽和大自然的美好。本单元的课文是《 》《 》《 》《 》(课件出示)

2.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了祖国山水壮丽美好,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来再现课文内容:

(1)《古诗词三首》描写了()()()三处的景色。《望洞庭》中的比喻句是(),分别把()比作(),()比作()。

(2)桂林的水的特点是()()(),山的特点是()()()。(3)《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详细描写了()-()-()-()-()。

(4)作者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的感情。3.在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你最喜欢那篇/哪句呢?

我最喜欢,因为。

四、仿写句子,妙笔生花 1.根据“漓江的水真静啊„„一块无瑕的翡翠”仿写句子。(根据老师给出的材料自由选择一个进行仿写,仿写一个排比句。)

2.师生交流。

3.师总结: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排比句式突出景物的特点,让景物的特点更加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让我们的作文的言辞显得更加优美,可谓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字词闯关

诗情画意

课文再现

四下课文复习 篇8

运算顺序一样的举绿牌,不一样的举红牌。①3×6÷2②(34+16)÷

(18-8)③240÷20-53+6÷2(34+16)×(18-8)

240×(20-5)()()()

一、说说运算顺序,再口算。36÷9×4=3

×7 + 9=5×(12 - 8)=0÷(78 + 2×3)=0

(59 + 21)×(96÷8)(75 + 240)÷(20 - 5)=80 × 12

=960 =315 ÷ 15 =21 3.先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写出综合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15 24 220 22 4840 360÷(20 -5)=24(370 -150)×(8 +14)=4840 老板向

他们介绍: 1.小美先买了5枝郁金香,又买了1枝马蹄莲,她共花了多少元? 小朋

友到花店买花 康乃馨 每枝3元 满天星 每枝1元 马蹄莲 每枝12元 红玫瑰

每枝6元 郁金香 每枝4元 4×5 +12 =20 +12 =32(元)答:她共花了32元。

老板向他们介绍: 1.小美先买了5枝郁金香,又买了1枝马蹄莲,她共花了多少元?

小朋友到花店买花 康乃馨 每枝3元 满天星 每枝1元 马蹄莲 每枝12元 红玫

瑰 每枝6元 郁金香 三枝12元 12÷3×5 +12 =4×5+12 =32(元)答:她共

花了32元。=20 +12 老板向他们介绍: 2.小英带了50元买一束花,你准备怎

样帮她搭配着买? 小朋友到花店买花 康乃馨 每枝3元 满天星 每枝1元 马蹄

莲 每枝12元 红玫瑰 每枝6元 郁金香 每枝4元 只要花的钱不超过50元都可

以。一套3本共36元 一套2本,每本15元一套《格林

name=baidusnap0>童话》和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共要多少钱? 100

元买2套《格林童话》够吗?一本《格林童话》 和一套《十万个为

什么》 共要多少钱? 注:同一套书中每本价格相等 1 36+15×2 36 ÷ 3+15

×2(2)强强每分钟能打70个字,妮妮5分钟能打300个字。强强每分钟比妮妮

多打几个字? 560÷8-300÷5(3)强强8分钟能打560个字,妮妮5分钟能打

300个字。(1)强强8分钟能打560个字,妮妮每分钟能打60个字。强强每分

钟比妮妮多打几个字? 70-300÷5 560÷8-60

五上课文复习要点 篇9

一、字

1.课后生字表

(二)150个字 2.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

猜字谜 谐音 仓颉造字 字与字的关联 汉字演变 甲骨文 错别字 赞汉字 爱汉字 3.多音字

二、词语

1.用词准确

“推敲”的来历

P43 P117 2.体会词语的内涵 P143 3.成语(描写英雄)P133 成语故事P155 4.词语盘点的“读读写写”

三、句子

1.比喻句 《窃读记》 P122 体会好处 仿写比喻

2.体会心理描写的好处 《窃读记》《钓鱼的启示》《地震中的父与子》 3.理解句子的含义 《窃读记》P61 P67

4.归纳、概括句子的意思 《走遍天下书为侣》P10 5.中心句 P96

6.重点句P96(反复出现的作用)7.体会外貌描写的好处P96

四、课文资料袋.P43 2.P67

3.P133 4.P137

五、标点符号

六、日积月累 P18 P37

P55 P74 P112 P154

1.诗词 P21《古诗词三首》P136《七律·长征》

七、阅读

1.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2.说明文结构(从几方面写 从特点和作用去写)3.说明方法

4.非连续文本的阅读P49选做题 5.找出文章线索P61

p122 6.概括文章内容

7.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8.体会对比写法的好处P117 9.概括小标题

10.体会详略得当 11.记叙顺序

八、常识 1.科学常识 2.人文常识

3.文学常识 P56课外书屋

九、习作

1.我的读书故事(访谈录 记一次辩论赛)2.想象作文——20年后回故乡 3.介绍一种物品

4.生活的启示(事情 座右铭

名言警句

漫画)5.父母的爱

6.读后感

7.写一个场景(梗概)

十、课文背诵

1《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七自然段

2.《“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最后一个自然段 3.《圆明园的毁灭》第三、四自然段

上一篇:竞选大队干部演讲下一篇:社团研究所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