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党内监督条例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解读党内监督条例(共7篇)

解读党内监督条例 篇1

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新经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予以固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版2016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文内容,欢迎阅读。

聚焦“2016年最新修订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通道入口点击进入↓↓↓)

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党内监督主要监督谁?怎么监督?

最新升级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有何新意?

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学习最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心得 体会

最新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文】

(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监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条 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解读党内监督条例 篇2

该版本是于1999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 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共计六章四十八条, 除去第一章总则和最后一章附则, 主体内容比较笼统, 尤其是针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被糅合在一个章节里。随着条例执行之日起, 十多年来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 进口器械的数量不断增加, 国内自主研发的器械数量更为繁多, 划分更加细化, 所以现行的医疗器械监管条例逐渐不能满足监管要求。

二、2014版条例

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共计八章八十条, 除了格式和条款顺序的区别外, 新版对医疗器械提出了新的监管理念, 同时细化了很多监管环节, 对于之前版本中较笼统的地方也给出了具体操作方案。

新版本的优越之处有:

(一) 对医疗器械的定义

旧版本将医疗器械定义为: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 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4.妊娠控制。新版将体外诊断试剂 (IVD) 和校准物业纳入概念之中。虽然IVD产品早已纳入医疗器械的范畴进行管理, 但这次新条例首先从概念上加以明确, 做到有法可依, 清晰明了。

(二) 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

旧版针对医疗器械一、二、三类的描述中使用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两词, 但人们往往很难把握何为安全、有效, 而新版对风险程度加以精炼, , 并说明“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 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指明了评价方向。同时, 风险管理的理念也更能深入人心, 通俗易懂。同时, 对各类医疗器械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给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第一类医疗器械改为产品备案管理,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继续实施产品注册管理。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改为备案管理,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继续实行审批管理。放开第一类医疗器械的经营, 对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经营改为备案管理, 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经营继续实行许可管理。

(三) 新版本规定“已注册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其设计、原材料、生产工艺、适用范围、使用方法等发生实质性变化, 有可能影响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性, 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发生非实质性变化, 不影响该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应当将变化情况向原注册部门备案。”较之旧版而言, 如果仅仅只是生产地址发生变更, 则无需重新申请产品注册证。这一点使得企业搬家或开办新的厂址时, 只要保证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将避免重新注册,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物力。

(四) 新版本统一了所有医疗器械 (含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的注册顺序, 即先申请产品注册证, 后申请生产许可证。这样做的好处是, 在申请产品注册证时, 无需前期投入资金搞生产场地, 节省资金。

(五) 新版本详细规定了各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途径, 其中包含了需要准备的各类资料, 并按类别指明如何提交产品检验报告以及临床报告。

(六) 新版本将原先注册证有效期四年调整为五年, 与许可证有效期时间一致, 方便企业对两证的管理, 统一了企业在后期换证时的时间节点。

(七) 新版本加大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控制责任, 详细规定了生产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强化了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体系, 以及后期产品说明书、标签及包装标识的要求。

(八) 新版本强化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职责, 规范延续注册、抽检等监管行为, 健全管理制度, 主要表现为增设了三个制度: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2, 已注册医疗器械再评价制度、3, 医疗器械召回制度。同时还详述了需要重点监督检查的内容和项目, 强化了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 细化了监督内容和细节。

(九) 新版本对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也提出了要求, 强化了销售环节台账、检查验收制度和索证义务, 新增了使用者建立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建立经营和使用环节的进货查验及销售记录制度, 增设使用单位的医疗器械安全管理责任。

(十) 在法律责任方面, 通过细化处罚、调整处罚幅度、增加处罚种类, 增强可操作性, 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新版本规定:“违法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 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而老版本则是:“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 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 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两相比较, 新版本加大了处罚力度。同时详细描述了在生产、经营、再注册、临床实验、检验检测、技术审评以及广告发布等过程中违法处罚项目和金额范围。

三、解读

新版本的条例没有新的许可, 并将原条例规定的16项行政许可减至9项, 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以风险管理为基础, 取消了第二类医疗器械临床实验审批, 取消了医疗机构研制医疗器械审批, 取消了第三类医疗器械强制性安全认证。同时, 将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改为备案, 将非实质性变化由重新注册改为备案。二是加强了医疗器械全程的监管, 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分别提出了要求, 并从检验、评审、不良事件监测、日常监督等方面加以规范各类企业的行为, 即放手让企业自主发展, 又强化了监督力度, 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群众用械安全。

老版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规范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活动, 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促进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器械产业的不断壮大, 在实行分类管理、强化企业责任、创新监管手段、推进社会共治、严惩违法行为等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 启动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2014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改历时六年, 一共八章八十条, 新旧版本时隔十四年, 十四年里医疗器械行业飞速发展, 新版条例的颁布使得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如何把握分寸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做到依法而行同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对新版条例继续加深理解, 不断研读。

参考文献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

解读党内监督条例 篇3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通过为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提供了有效遵循。要确保党内监督落实到位,就必须拿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激发党内监督内生动力和强大威力,铸造一支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一、强化党内监督面临的现实考验和困境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全面深化,党内监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1、认识防线的弱化。正确认识是一切行动的前提。一旦认识防线弱化,束缚就会冲破牢笼,不受控制。在党内监督认识上还存在几大误区。一是思想认识上不愿监督。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加强监督,既会影响班子内部的团结,还会影响关系,不利于开展工作,因此不愿意监督,持放任态度。二是行为共识上不敢监督。一怕得罪领导,给自己找麻烦;二怕影响晋升,给自己找问题。在很多问题上不敢去主动承担监督职责。三是行动意识上抵制监督。在一些干部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共同利益链条,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同质化、同构化现象严重,出于共同的利益而抵制监督的介入。

2、监督体系的淡化。完善监督责任体系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金钟罩”。但目前在一些掌握重要环节和關键领域上的重要部门当中出现“天高皇帝远”,陷入“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越到核心领域,越到神经末梢,监督体系就越发显得薄弱,上面吼一吼,下面紧一紧,上面松一松,下面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监督缺位、滞后、软弱,监督责任体系形同虚设,导致“弱监”、“空监”、“虚监”等问题层出不穷,党内监督“只打雷不下雨”。

3、惩处机制的虚化。加大对违反党内法规的惩处力度是确保党内监督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有制度无执行,有机制无人守,有规定被虚化。尤其是对一些把持重要权力的“关键少数”,由于他们手中握有绝对的权力,出现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一言堂、一支笔、一句话仍然存在,滥权、越权、特权等问题依然存在。正所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惩处机制成为了无法得到切实执行的“空头支票”,给腐败的衍生扩展提供了温床。

二、要把党内监督责任摆在重要位置

1、从强化监督设计着手,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抓好民主集中制渗透化。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监督的核心,尤其是要把民主集中制全面贯穿于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对于重大决策、重要决定以及关键问题,组织开展党员联席会、党员大会以及民主生活会等,将权力集中于整体,而非个人手中,严厉杜绝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而滋生的腐败。二是抓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多面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实打实,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不顾情面、不讲脸面,建立反馈跟踪机制以及巡查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内团结。三是抓好纪律建设常态化。正确行使好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紧紧牵住“牛鼻子”,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强化纪律意识,重点推动纪律督查、纪律监管、巡察、倒逼的制度化、全面化和系统化,让纪律建设成为带电高压线,营造党内监督良好氛围。

2、从细分监督责任切入,形成多元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党来说,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还在于强化自身监督。”因此,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层层落实与细化,把责任落到具体事务上,确保党内监督不走样。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全覆盖监督责任体系。全面形成从党中央到党员一体化监督模式,健全由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大格局,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全方位监督。二要充分调动多种监督形式形成监督合力。《条例》中提出,“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由此可见,既要注重自身监督,又要注重外部监督,既要加强上下级监督,又要加强同级监督。实现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优化监督资源,搭建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监督合力。三要重点抓住《条例》中的“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提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首先从这部分人抓起”。因此,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重大责任认定书,加强各项事务性公开、透明,成立由纪委人员+本部门党员+群众代表+媒体人员的审核小组,让领导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社会舆论共同监督,防止权力过分膨胀,确保党内监督不留空白、没有死角。

解读党内监督条例 篇4

全文)

有料 有度 有责中国纪检人的阅读管家按住二维码轻松识别关注 投稿邮箱: wesword@qq.com 追击小编中国剑客 微信号 wesword007《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五大亮点解读文︱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任进,本文刊于《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2016年第44期,原题《党内监督条例亮点纷呈》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条例深入总结党内监督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制度遵循,对于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六中全会强调,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

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

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条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突出关键少数,不仅明确党内监督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应坚持的原则,还规定了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和主要内容、主要制度和监督保障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作为全面规范和强化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 修订条例正当其时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下文简称“条例(试行)”),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试行)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有些规定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够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中共中央2013年决定修订条例(试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依规治党,为修订条例(试行)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各级党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修订条例(试行)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修订工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

中央政治局2016年7月26日召开会议,决定六中全会议程之一是修订条例(试行)。会议认为,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中央政治局9月27日召开会议,听取条例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会议认为,党内监督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些都为条例(试行)的修订提供了重要指针。修订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主要把握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民主集中制和务实管用等原则。2 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条例分总则、党的中央组织、党委(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整改和保障、附则八章,共47条。条例最大看点在于,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既深入总结了党内监督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党在长期监督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又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以及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突出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条例明确党内监督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内监督,要坚持依规依纪,体现民主集中制,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坚持在党内监督面前人人平等,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坚持信任激励与严格监督相结合;实行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条例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突出了关键少数。通过党内监督,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监督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及宪法、法律的遵守,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遵守组织纪律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以及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3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在党内监督体系中,党中央实行统一领导,党委(党组)负责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负责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进行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日常监督,党员进行民主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部署。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对党组(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作出部署,明确了选好用好干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做好廉洁从政的表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条例规定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条例明确党委(党组)负责全面监督,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纪委的监督职责,主要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各级纪委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条例还明确了党的工作部门要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要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党员要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4 完善党内监督方式党内监督主要方式有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其中,有的是传统方式,有的是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方式。

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组织观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

通过民主生活会,有利于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加强监督,增进团结。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应针对自身存在的政治、组织、廉洁、工作、群众、生活纪律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党员、群众、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组织提出的意见,负责任地作出检查或说明,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党员、干部必须严于自我解剖,对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

各级党委、纪委通过信访处理,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实施监督,及时研究来信来电来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例如,中央纪委设立了党风政风监督举报平台(“12388”举报网站)、中央组织部设置了“12380”举报网站。六中全会强调,对涉及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对党员反映的问题,任何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不准隐瞒不报、拖延不办。涉及所反映问题的领导干部应该回避,不准干预或插手组织调查。

按照有关规定,中央和省级地方党委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向党中央和省级地方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巡视办为其日常办事机构。党中央和省级党委设立巡视组,承担巡视任务,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并报告工作。巡视组组长根据每次巡视任务确定并授权。巡视组依靠被巡视党组织开展工作,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正常工作,不履行执纪审查的职责。巡视了解工作结束后,巡视组应形成巡视报告,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应及时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经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同意后,巡视组应及时向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分别反馈相关巡视情况,指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被巡视党组织收到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应认真整改落实,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和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情况报告,报送巡视办。

诫勉谈话,主要针对被发现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函询主要是针对群众反映的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用书面形式向被反映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解。5 党内监督重在落实

六中全会要求,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

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逐条学习领会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守。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条例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等方面作出新的努力。

各级党委(党组)要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对党的事业和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使条例的规定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各级纪委(纪检组)要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大查处违反条例行为的力度。

各级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要适时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要将条例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贯彻实施结合起来。

按中央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要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监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条 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第四条 党内监督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第五条 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一)遵守党章党规,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模范遵守宪法法律情况;

(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全党令行禁止情况;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原则情况;

(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情况;

(六)坚持党的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情况;

(七)廉洁自律、秉公用权情况;

(八)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情况。

第六条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第七条 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第八条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强化自我约束,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第九条 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第二章 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

第十条 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听取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监督中央政治局工作,部署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任务。

第十一条 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定期研究部署在全党开展学习教育,以整风精神查找问题、纠正偏差;听取和审议全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汇报,加强作风建设情况监督检查;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汇报;听取中央巡视情况汇报,在一届任期内实现中央巡视全覆盖。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对照检查和党性分析,研究加强自身建设措施。

第十二条 中央委员会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现其他成员有违反党章、破坏党的纪律、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行为应当坚决抵制,并及时向党中央报告。对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意见,署真实姓名以书面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向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或者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反映。

第十三条 中央政治局委员应当加强对直接分管部门、地方、领域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定期同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就其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谈话。

第十四条 中央政治局委员应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如实向党中央报告个人重要事项。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违规经商办企业,不得违规任职、兼职取酬。

第三章 党委(党组)的监督

第十五条 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党委(党组)履行以下监督职责:

(一)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实施各项监督制度,抓好督促检查;

(二)加强对同级纪委和所辖范围内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检查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

(三)对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党委委员,同级纪委、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四)对上级党委、纪委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开展监督。

第十六条 党的工作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既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监督,又强化对本系统的日常监督。

第十七条 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其政治立场、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执行党的决议,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责任担当、廉洁自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上级党组织特别是其主要负责人,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平时多过问、多提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领导班子成员发现班子主要负责人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向其提出,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党内一定范围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第十八条 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掌握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党的领导干部应当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正视、深刻剖析、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对同志的缺点错误应当敢于指出,帮助改进。

第十九条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巡视党的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尊崇党章、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执行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选人用人情况。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发挥从严治党利剑作用。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巡视工作的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当推动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使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第二十条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民主生活会应当经常化,遇到重要或者普遍性问题应当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领导干部应当在会上把群众反映、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接受组织监督。上级党组织应当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第二十一条 坚持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发现领导干部有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有关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及时对其提醒谈话;发现轻微违纪问题的,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对其诫勉谈话,并由本人作出说明或者检讨,经所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上级纪委和组织部门。

第二十二条 严格执行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全面考察德、能、勤、绩、廉表现,既重政绩又重政德,重点考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表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情况。考察考核中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对班子成员实事求是作出评价。考核评语在同本人见面后载入干部档案。落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在干部选任、考察、决策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对失察失责的应当严肃追究责任。

第二十三条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在党委常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述责述廉重点是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执行廉洁纪律情况。述责述廉报告应当载入廉洁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四条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当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及时报告个人及家庭重大情况,事先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者工作所在地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抽查核实。对故意虚报瞒报个人重大事项、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一律严肃查处。

第二十五条 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发现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司法活动等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第四章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承担下列具体任务:

(一)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

(二)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执纪审查工作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执纪审查情况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三)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纪委发现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下级纪委至少每半年向上级纪委报告1次工作,每年向上级纪委进行述职。

第二十七条 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坚决纠正和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欺骗组织、对抗组织等行为。

第二十八条 纪委派驻纪检组对派出机关负责,加强对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其他领导干部的监督,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派出机关和被监督单位党组织报告,认真负责调查处置,对需要问责的提出建议。

派出机关应当加强对派驻纪检组工作的领导,定期约谈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派驻纪检组组长,督促其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派驻纪检组应当带着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定期向派出机关汇报工作,至少每半年会同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专题研究1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能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是渎职,都必须严肃问责。

第二十九条 认真处理信访举报,做好问题线索分类处置,早发现早报告,对社会反映突出、群众评价较差的领导干部情况及时报告,对重要检举事项应当集体研究。定期分析研判信访举报情况,对信访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置意见,督促信访举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部门查找分析原因并认真整改。

第三十条 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洁意见回复”关,综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实事求是评价干部廉洁情况,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第三十一条 接到对干部一般性违纪问题的反映,应当及时找本人核实,谈话提醒、约谈函询,让干部把问题讲清楚。约谈被反映人,可以与其所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一同进行;被反映人对函询问题的说明,应当由其所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上级纪委。谈话记录和函询回复应当认真核实,存档备查。没有发现问题的应当了结澄清,对不如实说明情况的给予严肃处理。

第三十二条 依规依纪进行执纪审查,重点审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执纪审查应当查清违纪事实,让审查对象从学习党章入手,从理想信念宗旨、党性原则、作风纪律等方面检查剖析自己,审理报告应当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反映审查对象思想认识情况。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开除党籍的,严重失职失责被问责的,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恶劣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第三十四条 加强对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发现纪律检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反纪律问题的,必须严肃处理。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内控机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受到严格约束。

第五章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第三十五条 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履行下列监督职责:

(一)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二)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批评和意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发现党员、干部违反纪律问题及时教育或者处理,问题严重的应当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第三十六条 党员应当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履行下列监督义务:

(一)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

(二)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揭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三)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领导干部活动,勇于触及矛盾问题、指出缺点错误,对错误言行敢于较真、敢于斗争;

(四)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坚决反对一切派别活动和小集团活动,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

第六章 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第三十七条 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有关国家机关发现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规党纪、需要党组织处理的,应当及时向有关党组织报告。审计机关发现党的领导干部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应当向同级党组织报告,必要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按照规定将问题线索移送相关纪律检查机关处理。

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再移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处理。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立案查处涉及党的领导干部案件,应当向同级党委、纪委通报;该干部所在党组织应当根据有关规定,中止其相关党员权利;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或者虽不构成犯罪但涉嫌违纪的,应当移送纪委依纪处理。

第三十八条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各级党组织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完善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机制。

第三十九条 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发挥警示作用。

第七章 整改和保障

第四十条 党组织应当如实记录、集中管理党内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及时了解核实,作出相应处理;不属于本级办理范围的应当移送有权限的党组织处理。

第四十一条 党组织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整改结果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必要时可以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并向社会公开。

对于上级党组织交办以及巡视等移交的违纪问题线索,应当及时处理,并在3个月内反馈办理情况。

第四十二条 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应当加强对履行党内监督责任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党内监督职责,以及纠错、整改不力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 党组织应当保障党员知情权和监督权,鼓励和支持党员在党内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倡署真实姓名反映违纪事实,党组织应当为检举控告者严格保密,并以适当方式向其反馈办理情况。对干扰妨碍监督、打击报复监督者的,依纪严肃处理。

第四十四条 党组织应当保障监督对象的申辩权、申诉权等相关权利。经调查,监督对象没有不当行为的,应当予以澄清和正名。对以监督为名侮辱、诽谤、诬陷他人的,依纪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监督对象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党章规定提出申诉。有关党组织应当认真复议复查,并作出结论。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相关规定。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党内监督条例体会 篇5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于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监督条例》,应当在“四个突出”上下功夫、见实效。

突出“快”,坚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强化纪律建设,要既教又诛。贯彻落实《监督条例》,首先要从强化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入手,深入抓好学习宣传,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加大对《监督条例》的宣传力度,使之入脑入心、付诸行动,紧紧跟上中央要求和步伐。要把《监督条例》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必修课,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讲活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法规制度意识,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迅速对表,迅速落实,压缩适应期、过渡期,做到快学快懂快用,真正以看齐的高度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监督条例》的权威尽快立起来。

突出“效”,坚持在以上率下上下功夫。“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作示范,是党的以来党风廉洁建设的鲜明特点,是党内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确保《监督条例》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必须担负起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必须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全面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深刻领会中央意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主动、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在思想上自觉认同、坚决拥护,在政治上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在行动上对表紧跟、坚决服从,在贯彻执行《监督条例》中自觉把自己摆进去,积极主动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推动《监督条例》落地生根。

突出“准”,坚持在抓准抓实上下功夫。《监督条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贯彻执行上要防止散光、跑偏、缩水的问题,要对准“靶心”,抓准抓实。要紧盯监督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要紧盯遵守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进行监督;要紧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同时,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依纪依规进行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全力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真正做到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对那些不愿意接受监督,认为监督就是不信任、会增加麻烦、影响公信力的认识和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篇6

(中发 〔 2003 〕 17 号

2003 年 12 月 31 日)

一、填空题

1、党内监督要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党的各级组织和(),应当自觉接受并正确对待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2、党的各级委员会要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

3、()要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4、党的各级委员会要对()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

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监督()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6、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工作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对进行监督。

7、()对所在委员会、同级纪委的常委、委员 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负 责人进行监督。

8、()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9、党的地方各级纪委和基层纪委在()领导下,在党内监督方面履行职责。

10、纪委对()实行统一管理。派驻纪检组按照有关规定对驻在部门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

11、()对所在委员会及其派驻机构、派出的巡视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

12、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内容,根据需要以适当方式()通报。

13、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需要将有关决策、重要情况向()通报。

14、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按照集体领导、()

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15、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支持领导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维护和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

16、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应当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保证决策科学、民主。

17、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部人选,必须负责地()。

18、对于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除遇紧急情况外,应当区别情况追究()的责任。

19、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一般应当向()通报,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20、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会议的内容和本地区的重要情况,根据需要以适当方式()通报或向本地区的党组织和党员通报。

21、党组织对于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以及重大问题,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向()报告或请示。

22、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应当针对()问题以及党员、群众、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组织提出的意见,负责任地作出检查或说明,积极开展批评和自 我批评。

23、地方各级党委、纪委和()领导班子成员,除参加所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外,每人每年应当参加一个以上下一级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了解情况。

24、各级党委、纪委通过信访处理,对()实施监督,及时研究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对重要信访事项的办理,应当督促检查,直至妥善处理。

25、巡视组可以根据巡视工作需要列席所巡视地方的党组织的有关会议,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召开座谈会,()了解和研究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有关领导干部的重要问题。

26、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任职谈话,应当把()、廉政勤政方面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

27、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

28、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有权对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29、(),有权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要求罢免或撤换所在委员会和同级纪委中不称职的委员、常委。

30、(),有权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要求罢免或撤换所在委员会不称职的委员、常委。

二、选择题

1、有权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要求罢免或撤换所在委员会和同级纪委中不 称职的委员、常委的是()。

A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B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C 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

2、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A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B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C 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

D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

3、()对派驻纪检组实行统一管理。

A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B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

C 党的各级委员会

D 纪委

4、罢免或撤换要求应当以()提出,并有根据地陈述理由。

A文字形式

B 口头或书面形式

C 书面形式

D 书面形式署真实姓名

5、有权对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或质询的是()。

A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

B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C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D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

6、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任职谈话,应当把()、廉政勤政方面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

A 党的建设

B 改善民生

C经济建设

D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7、对开好民主生活会负责,并承担制定和落实领导班子整改措施领导责任的是()

A 领导班子

B领导班子负责人

C 党委(党组)

D 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三、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了哪几项制度?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了十项党内监督工作制度,即: 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

2、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职责是什么?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职责有:(1)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2)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3)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4)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 会和基层委员会监督上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有何职责?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履行如下职责:(1)协助同级党的委员会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2)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3)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4)向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依照权限组织起草、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5)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

4、《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对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的领 导班子报告工作情况有什么规定?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中央纪委常委会向中央纪委全体会议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分别向 委员 会全体会议每年报告工作一次。

5、《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对党委和纪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述职述廉工作有什么规定?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中央各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地方各级党委、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届中和换届前一年在规定范围述职述廉一次。基层党委、纪委,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每年在规定范围述职述廉一次。述职述廉时可以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会议。在届中和换届前的述职述廉后,上一级党组织应当结合当年的考核组织民主评议或民主测评。

6、与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谈话应了解哪些内容?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各级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应当不定期与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和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谈话,主要了解该地区、该系统、该单位落实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实施党内监督的情况和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廉政勤政的情况,提出建议和要求。

7、《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对诫勉谈话有何要求?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该领导干部提出的诫勉要求和该领导干部的说明及表态,应当作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后,由组织(人事)部门或纪律检查机关留存。

8、《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的询问和质询制度的主体及内容是什么?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有权对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或质询。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有权对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或质询。有关部门应当作出说明、解释或答复。

9、对不负责任地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的如何处理?

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对于没有列举具体事例,不负责任地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的,给予批评教育; 对于捏造事实陷害他人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10、如何鼓励、支持、保护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在党内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

 答: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规定,对署真实姓名反映问题或检举、控告违纪违法行为的,党组织和有关人员应当为其保密; 对泄露的要追究责任。对检举、控告党员或党组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经查证属实的,给予表扬或奖励。对打击报复监督者的,对以监督为名侮辱、诽谤、诬陷他人的,以及在监督中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一、填空题

1、党员领导干部

2、同级纪委

3、党的各级委员会

4、下一级

5、上级党委、纪委

6、所属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

7、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

8、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9、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

10、派驻纪检组

11、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2、在一定范围通报或向全党

13、本次党的代表大会代表 14、民主集中

15、主要负责人

16、议事规则

17、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18、主要责任人

19、下属党组织和党员

20、在一定范围

21、上级党组织

22、自 身存在的廉洁自 律方面的23、党委组织部门

24、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

25、与有关人员谈话

26、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27、诫勉谈话

28、询问或质询

29、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

30、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二、选择题

1D

2A

3D

4D

5D

6D

浅谈党内监督工作 篇7

党内监督是指党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根据国家的法律和法令,以及党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党员和党组织履行义务、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方面的监察和督促。党内监督对于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党支部工作中,一定要健全党内监督制度,拓宽党内监督渠道,做好党内监督工作。

1 党内监督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就决定了在我们党的手中,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党和国家的权力。这一方面为我们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被权力所腐蚀的危险。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是腐败的权力,因此要加强党的防腐拒变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一、加强党内监督,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客观要求;

第二、加强党内监督,是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第三、加强对党员和党组织的监督,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2 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

党内监督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工作。做好党内监督工作,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在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针,这样才能达到监督所应达到的基本目的。

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在党内监督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坚持这些原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内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党内监督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从监督者来说,要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反映情况,监督要以事实为基础,做到监督准确。不能脱离事实、违背事实,更不能以监督为名,捏造事实,进行诬陷。从被监督者来说,要有错必纠,自觉接受监督,当监督者提出的问题与事实有出入时,可以加以说明和解释,绝对不允许文过饰非。

二是人人平等原则。即任何党员,不论职位多高,功劳多大,都一律平等地享有监督权,可以对其他党员和党的组织进行监督;同时,所有党员又都一律平等地被党的组织和其他党员监督,具有被监督的义务。因此,在党内监督面前不存在任何没有监督权利或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

三是民主公开原则。在党内监督中,要尊重和保护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经常对党员进行党内监督的教育,使广大党员了解党内监督的依据、内容、意义,创造党员能监督、会监督、敢监督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员民主监督的作用。

四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党内监督的目的,是使党员和党的组织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增强党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因此,在监督中要施教于先、执法于后,从团结愿望出发,经过党内监督,达到团结的目的。

五是从严治党原则。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党的监督工作中,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切实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党支部在党内监督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上基本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党内监督工作,以使每个党员都能够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模范行动带领周围群众,为完成本单位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3 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做了严格规定。这对做好党内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

党内监督应当是全方位、全时空的监督。但是任何时期都有与这一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的重点工作,做好了重点工作,其他工作也就会得到极大的推动。党内监督工作也是这样,当然,党内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正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在总则当中所指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

二是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

三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四是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

五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六是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

七是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党支部要在监督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辟新的途径,以提高党内监督的效果,使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领导干部成为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带领群众团结战斗的党的事业的骨干和人民公仆。

摘要:阐述了党内监督的意义和基本原则,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

上一篇:我的理想作文军人优秀下一篇:给学校的有关低碳环保的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