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10篇)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钟面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新 课标第 一 网
四、具体复习安排
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1课时)
教材中安排了4道题,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4课时)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第98页的第5题。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图中的素材比较丰富,除了蝴蝶和蜻蜓外,还有不同颜色的小花。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说。
3.“元、角、分”的复习。(2课时)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复习时没有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对已学的元、角、分关系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
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几时几分”的复习。(2课时)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看着钟面说是几时几分就可以了。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看钟面,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看的。可能每个人看钟的习惯不同,但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说正确即可。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5.“位置和图形”的复习。(1课时)
第100页第10题是本学期所学有关位置的“上、下、左、右”等概念的综合复习。题目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提供一个楼房住家的情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住的位置,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
范文网【】
第100页第11题是数物体的题目。图中所摆的正方体有部分的遮挡,学生数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如果学生看图确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摆成图中所画的形状,然后再数一数实物。最后,对照实物和图,让学生讨论,哪部分是开始没有数到的,以后在看图时应注意什么。
6.“统计”的复习。(1课时)
本学期统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101页第12题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的事”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图找出所需数据,并根据数据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复习一遍。
五、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9人,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或是由于年龄太小,或是由于基础、智力、学习行为习惯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尤其本学期已经涉及到了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对于一些计算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还有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另外,对于时间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位置的认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新 课标第 一网
六、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一、开展全面的学情调查与分析,确定复习的重难点和关键
我们要做到期末复习的针对性,必须做好期末复习的一些重要工作,即对本学期教材的再梳理和再认识,对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再审视。此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复习前要对全班同学本学期的学情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从而确定接下来复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如果我们平时能注意收集和记录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那就更好了。我们可以对本学期一个一个知识块的所有错题进行搜集、整理、统计分析,弄清是个别性错误、偶尔性错误还是普遍性错误,如果是普遍性错误,要弄清错误率,还要和教师指导后,学生练习时的错误进行对比,看正确率提高了多少。如果是普遍性错误,还要分析和反思错误的所有可能性,还应当再次翻阅前面每个单元测试的具体情况:错误率统计和分析,特别是对错误率比较的高知识点,我们必须重点加以关注和再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可能情况,并还要与后来的补救性练习后,学生的错误情况进行比较,了解学生的提升程度。
我们教师必须弄清,有些普遍性错误可能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学生就能掌握了,如,一些计算性知识,但有的数学知识是需要学生长时间地练习、运用、感悟,才可能理解和掌握的。如,“比多(少)”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数的意义等。
2. 针对期末复习前测结果进行重点分析
只对学生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的统计和分析还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在某一时间节点学生对某一个认知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了解,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多个知识的叠加,再与以前的学习内容相互交织,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可预测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原来学生不会和不理解的,由于受到新知识的启发和影响,现在学生可能会了,理解了。而原来学生会的和理解的,由于受到新知识的影响和干扰,或长时间不复习、不应用,现在又模糊了,又开始生疏了,不会了,产生误解了。
因此,在期末总复习前有必要根据学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上面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分析,进行一个全面的期末复习前测,前测内容要全面,难度在中等偏下,要将学生平时和单元检测时错误率高的知识点重点考虑进去。检测后,要对前测进行全面的统计、整理、分析,要分析小学生对各块知识的目标达成情况,对教学重点的知识掌握情况,对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要认真考虑学生平时和单元测试中高错误率知识点的现在状况。
最后,制定期末复习计划,确定复习重点、难点、关键点。弄清楚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理解,还需要教师帮助,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理解,还需要加以训练和巩固,哪些知识学生已完全达标,不必纠缠它了,腾出时间去解决学生普遍性存在的问题。当然,还应当考虑,今后哪些数学知识可以在本学期末复习中进行渗透和铺垫。
二、真正落实主体和主导地位,让学生先复习教师后指导
上面只是根据平时学情和前测情况的主观判断,复习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我们要做好提高复习质量的准备,还应当根据复习中随时出现的情况随时调整复习计划、复习内容、复习进度和复习策略。
1. 学生先整理,教师后帮助梳理
期末复习中,教师要有计划地让学生首先对一类知识复习整理,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因为复习的所有数学知识,都是学生前面学习过的,不是陌生的。让学生先进行复习整理,给学生重新进行知识重组提供机会,给那些还不太理解,掌握得不太熟练,或理解不太全面等情况的学生再学习和再认识的时间,给那些理解和掌握较好的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提高学习信心的机会。当然,更给我们教师自己再次了解学生的机会,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重建知识组块、找准切入点做好了准备。
2. 学生先练习,教师再进行点拨
期末复习,更多的是让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更优化,让点状的知识组成线,让线状的知识组成网,是为学生以后在运用这些知识时容易提取,便于应用。所以,期末复习时组织学生练习(应用)极其重要。让学生先练习,教师再进行点拨,和前面提的让学生先进行整理一样,学生先行练习,在练习中,我们有时间巡视,容易发现普遍性问题,为后面针对性的指导提供帮助,也有利于我们教师发现学生的个别问题,为特殊的个别辅导提供时间和空间。
不论是学生先进行整理,还是先行练习,紧接着的都应该留给学生互动、展示和提问的时间。学生交流、学生展示、学生质疑,生生互评,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还为学生创造了“巅峰体验”,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当然,更多地也为教师更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提供契机。
摘要:小学数学期末复习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不少复习课要么讲风太盛,要么题海战术,要么以考代练,要么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特别缺乏复习的针对性。期末复习必须具有针对性,要做到复习的针对性,就要了解学生平时和现在的学习状况,还应当重视复习的策略,并随时关注学生复习中的状态。
关键词:期末复习;教材;学情;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18-01
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就像是在做一个“木桶”。期末复习,就是要找到“木桶” “短板”,是换掉,还是补齐?看看有没有“缝隙”(遗漏知识)要堵上?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数学的期末复习,必须提高数学“期末复习”的针对性:个别“短板”能换的要换掉,能补的要补上,否则它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些小“缝隙”也要及时堵上,不然,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的。怎样才能做到期末复习是有针对性的?
一、对教材的再研读和再研究
期末复习前,教师应再读《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册内容的的学习要求,重新研读相应《数学教师用书》,进一步弄清教材的编写者,编写本册数学教材的意图,以及对数学教学目标的设定。然后,再进一步研究每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最后,从全册来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重点知识具有极强的迁移作用,普适性极强,而且,它们可能包含着一种数学思想,有极强运用价值,是学生必须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数学基础的基础。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确实都有重点的知识。但是,当学生理解掌握到了一定程度后,我们就不把它们作为复习的重点了。像“数一数”、“比一比”“认识10以内的数”等很显然,期末复习时,我们不会把它们当作重点内容复习的。可是“分与合”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则不同,它们将会作为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
因为“分与合”可能不少学生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它是后面学习10内加减法的基础,更是20内的加减基础。同时,有序的分与合操作,不但有利学生记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只有有序操作内化后才能有序思维。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们在下面“难点”里再谈。
2、难点。数学知识成为学生学习难点的原因一般有:第一,学生原有的认知中,缺少“嫁接”这一知识的“砧木”。换一句话说,学生原有的认知中,没有能生长出这种知识的生长点,即,学生的原有认知中没有能同化这种知识的图式,也即奥苏柏尔所说的,学生认知中缺少学习这种新知的“组织先行者”;第二,这种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思维的转折点;第三,学生智力水平发展还不够。这种情况较少,因为,教材都是一些数字教育专家,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编写的,适合本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第四,由于教师引导的不当,而使知识变成了难点,等等。
如,上面提及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就应该是期末复习的重点。因为它是学生今后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多位数进位加法”等基础的基础。部分学生10以内的加法还是很不熟练,要紧接着要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生手指头不够了。在学生”凑十法”时,学生先要一个加数分出一个数,而且要保证能将另一加数正好凑成10,再用10和分后剩下的数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心里要进行一次有规则的“分”,还要进行两次要记忆的“合”的过程。这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心理操作能力,记忆能力,还考验了学生智慧。
3、选择练习内容。教师要研究本册“期末复习”中题型和配套《补充练习》中习题各种题型和体系,从中选择反映重点的题型,或是难点的各种题型,以供复习之用。
二、对学情再回顾和再分析
要做到数学期末复习的针对性强。我们只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还远远不够,必须全面地、准确地掌握全班每个学生的平时数学学习情况。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回顾和分析:
1、对平时的学生表现分析。教师要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如果我们习惯好的话,经常写教学反思,并对每节课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记录,特别能对一些特殊学生学习观察记录,那就更好了。
2、對学生平时作业分析。了解每个学生作业的书写是否认真、规范、整洁,以及学生思维状况的分析。可以将学生作业,总体上分成几类,以便分层对待。
3、对收集的学生平时错题的分析。
4、对每个单元的检测的再分析。了解学生平时检测中,哪些知识易错,哪些知识易混,哪些知识易忘。
4、让学生自已回顾。组织学生回顾,并组织交流“本学期,你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最棒?你觉得哪些掌握的还不好?”
三、进行“期末复习”前的摸底检测
对本册数学教材的再研究和再分析,准确地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我们教师的一厢情愿。另外,学生平时学情的统计和分析,更体现学生原来的个性差异上,而且时过境迁,难点可能变成非难点,原来学生会的,现在又可能不会了……要提高全班整体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必须了解全班学生的现状。要做到期末复习的针对性强,就要知道全班学生整体优势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到把有限的复习时间用到刀刃上——解决普遍性问题上来。
因此,在进行期末复习前,要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全册数学知识掌握的全面检测,测试题难度要在中等偏下水平。
完成所有的知识点和过程性的知识的测试后。要进行统计、归类、分析,掌握全班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学困生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为制定有效复习计划做准备。
四、制定有针对性的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数学学科的目标,数学学科特点,特别是内在逻辑联系,以及从学生思维来考虑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2、根据平时了解的优生、学困生、中等生的大体情况来制定有针对的复习计划。
3、从全班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更多地是关注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情况,特别是在“摸底测试”发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考虑复习计划。
本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比较喜欢数学,有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课堂上一部分同学状态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一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基本上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理解能力较弱,且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计算能力差,不会检查,不及时改正错误等等,学习时间保持不能长久。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解决问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问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姣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二、复习内容:
1、大数的认识;
2、三位数乘两位数;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4、角的度量;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统计;
三、复习目标:
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进一步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②熟练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2、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②能比较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③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②正确地、熟练地进行带有中括号、小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③能灵活地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计算中的一些计算,使计算简便;
④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①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②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量指定角的度数。
2、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②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
①会正确地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②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综合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地运用,鼓励学生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复习重难点:
1、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复习方法:
1、抓住复习重点,有针对性、防止不分轻重,各个内容都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针对各自班级薄弱环节和教材的重要章节确定复习重点。先进行分类复习,再综合复习。
2、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指导。
3、区分易混概念。抓住意义方面比较,分析,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
4、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先审清题意,再做。做题的过程中仔细、认真。
六、具体措施:
1、针对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各个班级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注重基础性练习。
3、加强口算,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4、加强应用题的基本训练,掌握常见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在解答题目的同时进行比较、归纳,形成一种有序的思考方法。以扎实的灵活的解题能力来应对千变万化的测试题目。
5、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重视课内补差,使他们尽快缩小与班级同学的差距。
七、复习课时安排:(13节左右)
1、大数的认识:1课时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与笔算:1课时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与笔算:1课时
4、积的变化规律与商的变化规律:1课时
5、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1课时
6、角的度量:1课时
7、平行四边形与梯形:1课时
8、统计:1课时
9、典型错题分析与对应练习:2课时
10、综合练习:2课时
11、机动课时:1课时
杨恩泽
一、学情分析
我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
二、复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5、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
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与搭配中的学问,这两部分内容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安排一课时复习。
三、复习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
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
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
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
度的发展。
四、复习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精讲多练,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 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六、复习时间安排
六、复习时间安排
1、万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2、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2课时
4、四边形…………………………………………2课时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2课时
6、分数的初步知识………………………………2课时
7、数学广角………………………………………1课时
1、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习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四块进行整理。
2、加强集体备课的作用,做到四统一。(上课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课件统一、练习题统一)。
3、复习阶段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
4、复习内容分析:
⑴测量: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⑵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⑶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⑷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⑸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⑹时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⑺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⑻可能性和数学广角: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时间安排
第20周: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21周:四边形;时分秒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复习课的目的意义。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开篇首章首句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意思是说:“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 不也高兴吗?”“学”的含义是学习与教学。“学”并不仅仅包含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 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我们认为, 孔子的这句话, 体现了其科学的学习和教育思想。又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广泛地熟读典籍, 复习所学的知识, 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 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上好复习课, 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 发展思维能力, 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漏, 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 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整理, 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先学习时, 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 经过一段时间, 会逐渐模糊, 出现遗忘。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由浅入深, 由此及彼, 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往往需要有反复。所以, 通过整理与复习, 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 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 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 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增进持久记忆。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 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课的重要性。
2. 联系实际, 激趣导课。
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搜索回忆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如:整理和复习几何形体的体积 (容积) , 教师上课时打出投影—为小金鱼搬家,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鱼缸和一个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水瓢, 给鱼缸加满水, 请同学们估测一下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水瓢倒几次能将圆柱体鱼缸加满水?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 纷纷提出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如何计算体积。学生积极参与, 情绪高涨。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并不陌生和抽象, 同时也感受到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因此, 教师在复习课前要善于搜集日常生活中, 新闻媒体上学生感兴趣的实例, 激趣导入复习内容, 这样就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3. 梳理知识, 形成知识概念系统化。
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 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 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 在一定的阶段, 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 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 连成片, 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以便记忆和运用。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 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 互助评价, 开展辩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 体验成功,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4. 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 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 进行温习补救,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 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
5. 精心设计练习,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课上的具体题目设计, 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只针对一些学生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复习, 学生上课时会产生厌烦情绪;太难,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做而生烦;太浅, 容易产生松懈怠慢心理, 也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培养。所以, 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复习, 习题的设计十分关键。
在复习课上, 也应注意学生纠错的习题安排。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总有一些常犯的错误, 因此, 在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应恰如其分安排一些学生重点练习的题目, 包括学生已经做过的练习。对学生来说, 并不是做了题后, 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有些题目需要经常练习, 才能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不然, 很可能导致复习课表面热热闹闹, 实则学生一无收获。
6. 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应注意以下两点。
6.1 练习题的设计体现针对性、挑战性。
如:在复习中安排这样一道题:“老师家中挂了幅圆形装饰画, 它的底板是一块三合板。这个圆是从一块长10分米, 宽6分米的长方形三合板上切下来的一个最大的圆。请你描述一下, 这幅装饰画有多大。”学生从个人的知识经验出发, 有的用面积来描述, 有的用半径来描述, 有的用直径来描述, 还有的灵光一闪用周长来描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思维活跃, 积极性高, 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挑战性。
6.2 练习的思维过程要具有独立性。
关键词 复习 兴趣 效率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62-02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巩固,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教师也可以通过复习对平日教学进行补充和延伸。然而,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学生厌烦,令老师头痛。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对此,教师需要对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总结规律,并且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再次感受文化之旅的魅力。我认为做好小学语文期末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复习的意义
复习有三个意义,1.复习是一种强化。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学完之后就能记住和理解的。复习则是一个克服遗忘、强化理解的过程,复习的越及时、越连贯、越系统,学过的知识就巩固得越扎实。2.复习时一种升华。 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平时学到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认识。3.复习可以弥补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对平时没有讲明白的地方或者在某个环节出现疏漏的地方进行查缺补漏。
二、认真制定复习计划
期末总复习时间比较紧,而复习的内容又比较多,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突出重点,全面复习,我们必须认真地制定复习计划。照计划进行复习,能使我们的复习条理更清楚。复习计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制定复习进度时间表,明确在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内容。第二,明确复习内容。复习什么?怎样复习?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该如何达到这些目标?这些问题在复习前学生都必须心中有数。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精心设计复习教案
复习阶段教案的设计要偏重知识的系统性及相互之间融合,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学。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在期末总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要认真找出知识之间的关联,建构知识体系,组建能够涵盖教材知识的网络图,以点连线,以线结网,使语文复习形成系统化、网络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起来条分缕析,应用起来开阖自如。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摸清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学习的基础各不相同,为了更有效率的进行复习,教师必须首先摸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教师应该在复习课前采取测验、考查、提问,或通过座谈、个别了解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如:在复习时教师可提示:本册教材你自己认为哪个单元学得较好,哪个单元有点问题?哪个知识点你还是感到困惑?让学生在复习前就做到心中有底。根据反馈来的信息,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复习课教学方案。
五、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摸清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之后,我们就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做好辅差工作。同一复习内容,对低层次学生,教师不仅改进教法,还指点学法,清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对高层学生启发诱导,以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不停地向新知识领域迈进。教师评价学生不能只用“一把尺子”,而应该因人而异,给他们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胆怯的学生要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对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要适当的“泼一点冷水”,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
六、多侧面地讲解相关知识
复习课要重温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为复习要体现拔高的原则,所以这种重温又不能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而应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向外拓宽。平时的讲读课教学由于受教学内容和目标、时间的限制,不能随意拓宽,而复习课上因为经过多篇课文教学、多个知识点的讲解,已具备了拓宽的条件。
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在复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给予自主复习的机会,坚决摈弃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思考结果。教师划定复习范围或确定复习项目,学生依据课文、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料,确定复习重点,列出复习提纲,自行复习,让学生在复习中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自主掌握学法。其次,不搞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复习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复习的时间上和复习次数上,不搞一刀切,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的见解更加多元,体验更加深刻。
八、精选习题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复习课必须要有适当数量的复习资料,这是搞好复习工作的物质基础,但现在的复习资料铺天盖地,我们不能一味拿来。而必须要精心挑选,否则,学生如果不加选择地做题,做得越多越糊涂,头脑越乱,反而不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其次,教师要养成自编资料的习惯。编写的原则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要摸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掌握差的知识要优先编入资料中。
九、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小学语文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是复习中一个突出的矛盾,为了减轻工作大力,提高复习效率,应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科组内集体定计划、备课和编写复习资料的教研活动。集中众人的智慧,提高了资料的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争先为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献计献策多作贡献,形成了教师群体的整体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学校各班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对计算部分完成得较好,这也是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学生在作业上,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解决问题列式结果单位括号只写一半等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复习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计算教学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以及第六单元)。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内容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习。
(1)通过实验例子和操作复习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习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习练习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习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习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习,为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表内乘法
(1)乘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
(2)乘法应用题,复习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习。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习“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弄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习。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四、复习目标
(一)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习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二)复习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复习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5、复习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五、复习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六、复习难点
1.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
3.厘米和米的复习
七、复习方法
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
4.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5.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八、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困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转困措施
1.对各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转化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学困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临近期末,学生比较浮躁,所以复习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静下心复习,非常重要。大部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比较低,知识很单一,缺乏各知识间的联系,复习中既要注意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率;既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使学生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既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二、复习内容
数学期末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在复习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精选题例,突出基础,通过复习,使学过的零散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网络。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使学生的数概念、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进一步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也得到增强,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计算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2、3、5倍数的特征;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5、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五、复习策略及措施
1.复习“因数与倍数”时,首先需要让学生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因为质数、合数等概念很难脱离因数、倍数的概念来单独认识和理解
2. 复习“分数意义和性质”时,教材首先通过教科书第138页第3题的实例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数(或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3、复习“分数加法和减法”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和归纳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弄清这些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在完成总复习的第6题之后可请学生用所学的验算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
4. 复习“空间与图形”时,可结合总复习第7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和旋转。
5. 复习“统计”时,首先可结合练习二十七第13题复习众数,请学生总结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的区别,特别要结合实例请学生说一说用哪个数描述两个班的成绩更合适。
七、复习中的注意点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2、注重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设计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复习例题,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4、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八、学困生辅导安排:
1.落实口算天天练,提高计算能力。
2.有针对性地自己出题让他们做,然后立即讲评。
3.继续采取“一帮一”的方式,请其他学生负责督促,辅助检查。
4.多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学生。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07-17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9-2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11-08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复习重点09-11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计划怎么写11-24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12-0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11-07
初三数学期末复习计划05-23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期末复习教学计划06-20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