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讲话稿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信息化讲话稿(精选8篇)

教育信息化讲话稿 篇1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泉州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把教育信息化列入数字泉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始于初的“学校上网年”,历经的校校通工程和的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全面建设。

目前,我市计算机拥有量达5万多台,计算机网络专用教室1100多间,多媒体教室650多间,校园网127所;80%以上中小学实现上互联网,其中近百所学校光纤到校,近500所学校采用adsl上互联网;市教育局与各县(区、市)教育局、市直学校实现网上发文和部分数据传送;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正式开通。各县(区、市)和学校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市教育信息化位于全省前列。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实现共享,加快教育教学资源软件建设步伐

要建立统一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今后,要继续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1、办公管理系统。要继续努力构建统一、完整的管理应用体系,逐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公文收发、数据报表的汇总实现“无纸化”。首先公文流转管理与办公信息发布(日程、工作、会议、消息、地址簿、收发文、告示等),其次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即本单位设置、干部与教师的基本信息,如:获奖、培训、所教课程、论文、科研等信息)。第三,资产管理信息等。

2、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安装统一的校园软件管理应用平台,可提供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接口,实现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同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当今主流的大型数据库,设置多级安全机制,提供备份和恢复功能,可集成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文档、目录,使平台的整体功能不断地扩充,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主要有:一是学生学藉信息管理;二是成绩管理,包括各校科目设置、考试维护、成绩输入、统计、分析;三是日常教务管理。

3、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优化、积累、检索和使用。教学资源建设要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便于交流提高。市、县教育局要建设以素材、课程为主的城域网资源共享中心。市教育局已建成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各县(区、市)也要建立相应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但要注意互通有无,避免重复。学校建立要建设课件、校本课程为主的资源库。

一是自主建设,在学校校园网服务器上建立共享教学资源,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上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学校教师每年制作一件优秀课件、撰写一篇优秀论文、编写一课优秀教案和一张试卷。

二是添置购买,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购一些应用软件,也可以购买一些使用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和题卷库,但要注意与已经统一定制的管理软件平台相衔接。

三是网上交流搜集,可以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广东基础教育资源网等网站搜集下载。要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选用反映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充实到地市或县(市、区)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供其他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共享,方便查找各学科教学资源,并进行全市性的网上教研、交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评选教育资源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二、开拓进取,努力构建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

全市已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为构建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提供良好的基础,建设全市教育宽带虚拟专网已是深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迫切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高度共享,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个保护,可以屏蔽掉一些不良信息。

1、继续推进百校通光纤工程。经过全市一年多的努力,已有百所学校通光纤,计划再用二到三年的时间,所有完中(含重点职校、高中)、达标初中、省示范小学(含农村)实现通光纤,基本构建覆盖到所有乡镇教育的宽带虚拟专网,用于承载教育oa系统(办公自动化)及视频会议系统,启动远程教育工程,开设师生自主学习中心,开展教师网上继续教育。

2、推进乡镇城域网络建设。尽快把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广大农村,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信息化重点和难点。要实施扶持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乡镇的学校(农村完小)规模一般不大,要大力推进以乡镇中心学校为中心覆盖乡镇所有学校的乡镇城域网络建设,每所农村学校实际上是若干个终端,联接到乡镇中心学校的网络中心,形成“胖中心,瘦终端”的乡镇城域网络,建立统一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样,就不必每一所学校都建有校园网,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资源难以共享。今年,市政府把扶持20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地应认真抓好落实,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力争在实现全市乡镇学校城域网络建设。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达标、示范学校和优质幼儿园要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加强教科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规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普及,提高整体教育现代化水平。今年,我市报送省级实验校有13所,计划评选市级实验校30所。

三、注重实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市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1、开好信息技术课程。要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要求,积极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底前,所有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底前,所有小学基本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2、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资源,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积极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和研究。

首先,从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示范课、教法研究课、优质课评比等作为应用多媒体技术切入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广大教师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扩展和提高。其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推进信息化,是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手段。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支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课题研究。达标、示范学校每年都要有科研计划,落实课题研究。

3、开辟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开放电脑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让它们成为学生的“网络自习中心”,并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一是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到互联网及校内资源库查阅相关资料,运用全市资源共享中心的cfed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情景,为学生探究和体验提供条件。

4、建立学校网站。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建立网站,并以此来推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开通“校务公告专页”和运用“内部论坛”等版块,把适合对内或对外公开的校务和教育信息分别在网上发布,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沟通。建立教师个人主页,开辟网上考试、网上作业、网上教学调查统计、网上心理咨询等栏目,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学习需要,从中获得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我测试、专题指导、第二课堂、模拟实验、问题咨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等方面的支持,使每个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可在网络上就某个问题与其他同学及教师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网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应用水平及技术队伍的开发能力。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师生在教与学中应用校园网的常规,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及评价指标使师生的应用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进一步抓好师生的计算机培训,提高应用水平。一是与一些高校或计算机培训单位联系,让骨干教师通过培训、交流、考察等形式加强学习;二是与部分省内外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相促进与提高;三是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强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四、开设网络课程,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我市是“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试点地区”,我局与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实验,准备用两年的时间,运用远程教育手段,选用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推荐的课程资源——“国家级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试行)”,共7类33门,在我市试行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这是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与实验。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3643名中小学教师报名参加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其中中学2072人,小学1571人,他们将从6月1日起至7月20日,完成首批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任务。

参与本次实验,旨在以开展教师教育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实验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水平,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创新型的培训模式,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国家级的`优质课程资源,辅以创新型的培训,着力化解多年来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工学矛盾突出、办学条件差距较大等问题,从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师教育的新路子。

我市承担全国性教师远程网络教育课题实验既非常荣幸也很艰巨,需要各县(区、市)教育局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各县(区、市)教育局应予高度重视,结合各自的实际,采取必要的措施,抓紧做好相关的工作部署。各有关学校应及时做好组织发动,为教师参与培训创造条件,认真组织教师报名。市、县二级机关干部、各中学(学区)校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要各积极参加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国家课题实验研究,我们将免费提供其注册、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参与考核,但必须在网上发表意见,如增删修改意见。

因为试行的网络课程教材,特别是其链接的资源库参考资料尚不完善,某些内容可能比较陈旧,可能会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可能有悖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精神,个别甚至可能会有谬误之处。我们将吸取精华,把网络课程修改成为地方性课程,通过二年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使之成为第二轮远程培训可用之课程教材。

教育信息化讲话稿 篇2

过去的一年, 全省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创新思路、优化举措、狠抓落实, 扎扎实实做好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各项工作, 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规模总量保持领先。预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5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左右, 约占全国比重11.4%, 总量和占比继续位居全国之首。二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23%, 其中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200亿元, 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6%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100家。三是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3%, 其中企业投入增长20%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017家;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一, 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62万亿元、技改投入1.26万亿元, 增幅均达到20%左右;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0.83。四是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预计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万亿元, 同比增长14%;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占比首次超过50%。五是节能降耗扎实推进。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5%以上, 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和序时进度任务。

回顾一年的工作, 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强运行调节, 全力稳增长。制定并实施以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改推进、增量培育、市场扩销、要素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一个计划、四项行动”。二是推进结构调整, 加快促转型。编制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 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示范项目建设, 推进新兴产业迅速做大规模、增强实力;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升级改造, 提升产品质量, 创建知名品牌, 构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建设, 全省各类集聚区工业销售占比达70%;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强化技术进步, 提升竞争力。滚动实施“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加快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组织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百千万”工程。四是狠抓节能降耗, 推进低碳化。及时分解年度节能目标任务, 严格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加强节能降耗运行监测力度, 对进度滞后地区及时预警;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 组织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加快推进节能改造等五大重点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 树立一批清洁生产标杆企业。五是完善服务体系, 不断优化环境。在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基础上, 根据我省经济运行情况和转型升级实际,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重大项目、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规范涉企收费、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 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扎实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 组织实施“百千万”服务行动计划。各市也围绕“一个计划、四项行动”的总体部署, 因地制宜出台和实施了一批政策措施, 有力推动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各项工作, 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进一步明确2013年经信工作的思路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对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去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收入均增长10%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工业是江苏经济的主体, 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 要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工业必须挑重担。我们在全面分析研判形势的基础上, 确定了今年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 高于GDP增长2个百分点, 继续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支撑作用。

三、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

(一) 着力保持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 继续深入推进“一个计划、四项行动”。一要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 及时分析研判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运行动态, 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二要积极培育增量经济。组织实施“113”重点增量培育计划, 抓好100个结构优、附加值高、效益好、且新增利润1亿元以上新增长项目, 确保新增利税300亿元;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 完善要素帮扶、政策倾斜、银企对接、难题专办、进度考核等工作机制, 确保尽快达产达效。三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继续举办江苏产品万里行等各类展销活动, 及早筹划香港精品展, 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引导企业抢抓国家扩内需的政策机遇, 加快开发消费热点类新产品新服务, 抢占新兴消费市场。四要积极做好要素保障。当前, 统调最大用电负荷已达6000万千瓦, 预计今年夏季统调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7300~7500万千瓦, 电力供给处于紧平衡状态, 要超前谋划, 切实保障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稳定供应, 最大限度满足全省生产生活需要。要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化改革、电煤价格并轨等新政策产生的影响, 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深度推进银企对接、融资洽谈活动, 千方百计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二) 切实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围绕“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目标, 更大力度推进转型升级,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 强化关键重大技术协同攻关,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突破一批核心技术, 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建设一批特色基地, 切实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二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继续深入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和“百项千亿”技改工程, 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三要推进集约集聚发展。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加快培育一批国际化大企业大集团,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建设, 着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四要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 积极扩大国内市场, 加快企业现有产能消化;推动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 积极拓展和融入国际市场,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步伐, 整合提升现有产能。特别要围绕建材、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 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主动提前淘汰相对落后产能。五要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加强统筹规划, 落实扶持政策, 推进军民融合工业园、产业基地建设,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船舶制造、新材料等具有优势的军民融合产业。

(三) 不断提升企业技术进步水平。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方位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一要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推动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 力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1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200家以上。深入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工程,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 继续组织实施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工程, 提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功能,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二要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组织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百千万”工程, 全年推广应用百项关键新技术新工艺、千个重点新产品, 带动全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2万个以上, 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超过万亿元。及时发布我省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信息, 加大对首台 (套) 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制应用、节能惠民产品推广的支持力度。三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 发挥重点项目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着力抓好一批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四新”技改项目, 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升级改造, 加快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四要着力提升质量品牌建设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质量信用体系, 鼓励企业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抓好品牌设计、传播、提升、推广等工作, 推动我省更多品牌由江苏名牌向中国名牌、世界名牌跃升。

(四) 扎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适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需要, 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步伐, 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集成应用,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一要加快企业两化融合步伐。深入实施企业两化融合“百千万”工程, 大力推进“百项信息化关键核心技术”示范项目, 加快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制造绿色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服务定制化, 促进江苏工业由加工制造向智能制造再向智能创造转变。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推进两化融合示范区、服务产业园和“数字企业”创建活动。二要提升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电子制造业和软件业创新升级, 进一步做大信息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三要统筹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围绕提升拓展信息化服务能力和领域, 推进三网融合等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更高层次推进南京“中国软件名城”建设, 加快苏州、无锡“中国软件名城”的创建步伐;加快实施江苏腾云计划, 建设为全省服务的江苏省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消费培育力度, 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网络文化等新兴消费热点。四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全面覆盖, 推进落实全省“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加快实施“一线入户”、信息管线集成建设、基站共建共享等重点工程,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需求。加强无线电、通讯、网络等安全系统建设, 提升信息安全防控能力。

(五) 全面加强节能降耗和绿色制造。

认真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 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一要严格落实责任。尽快下达今年节能目标任务, 落实到市县和重点企业。组织2012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及时向社会公告考核结果, 兑现奖惩措施。二要加快推进节能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电力等主要耗能行业节能改造, 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 深入推进“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促进企业提升节能水平。全面推进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 开展十大节能减排专项行动,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成全省能效监测和统计分析平台, 强化节能监察。三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工业园区循环改造、再制造产业化等为重点, 实施一批示范工程, 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和清洁生产审核, 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四、切实加强对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如何提高国旗下讲话的教育实效 篇3

话题应可感

国旗下讲话相当于一堂面对全校师生的公开课,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讲话稿,或者话题不吸引人,讲话内容脱离学校实际,就很难吸引学生,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话题可大可小,可以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大局,可以围绕社会的热点和师生关注的焦点,也可以围绕学生生活、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常规问题来谈。有的学校结合节日选择对应的话题,也有的学校制定一年的德育话题,逐周演讲。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年前顾炎武写的这副楹联恰好为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作了绝妙地注解。

当然有一些国旗下演讲话题也不错,但是却过于空洞,流于玄谈,缺少例子或者未能结合实际。学生听则听之,没有往心里去,这就没有效果。真正受学生喜欢的应该是一些切近学生实际、具体可感的话题,倒不在于话题的大小,关键是能否打动人心。对此可以总结为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比如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齐悲,亿人伸手援助,这样的话题既重大又有学生实际参与,效果就比较好,再比如节水节里谈节水,就容易将生活中的细节上升到责任高度,让学生明白节水的意义。这样的话题学生喜欢听,教育效果自然显著。

演讲须精彩

国旗下讲话不是简单的发言,应该是一场演讲,应该从演讲的高度去审视和衡量国旗下讲话。首先,是演讲者的确定。很多学校习惯性地安排学校领导讲话,也有安排老师或学生讲的,通常是根据话题选合适的人,除了领导、老师、学生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花木工人、校友、社会人物等谈相关的话题;也有因人而确定话题的,比如对师生有教育意义的特殊嘉宾、重要校友等。演讲者切忌老面孔,要常换常新。其次,是演讲者要重视演讲活动,要作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演讲稿要准备好,才能口若悬河、慷慨陈词,如果照本宣科,与观众缺少交流,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学校一律要求演讲者先试讲,有经验的老师可以自己试讲,没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必须公开试讲,以确保演讲成功。再次,要尽量提高演讲水平,力求精彩。每学期国旗下讲话作为全校性的集会屈指可数,而且又是早上这样的黄金时间,要是敷衍一下,这种经济成本就太高了。更关键的是作为劳师动众的校级活动,大家期望值都比较高,众目睽睽之下,评价往往只有两种——“好”与“不好”。一旦不成功,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领导的威信和学校的风气。所以说,演讲精彩是教育高效的关键。

演讲是一门艺术,做好有难度,但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却很有必要。诸如外在的形象、衣着、姿势、表情等,声音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与节奏等都要考究。有的演讲者满口方言;有的动则训斥学生,揭露批判不良行为,尽管用心良苦,但只会激起学生反感抵触,自然没有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演讲水平,有的学校还专门对国旗下演讲进行评价,邀请学生代表、老师等对演讲的主题、形式、语言、演讲技巧以及演讲者的仪表等打分评议,使得人人重视,个个上心,这样对国旗下讲话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形式务新颖

升旗仪式有简单的程序,但国旗下讲话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谁规定必须是一个人讲话大家闭嘴敬听。作为每周一见数十年不变的老套形式,学生早就看腻了。如果不创新,光从形式看,听众就已经失望了一半。有许多老师创新出不少新的形式,比如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演讲来宣传英语学习,有的安排两个人演讲,有的组织几名同学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代替演讲,也有的安排一个团队进行诗朗诵,效果都很好。演讲过程中有的老师穿插讲一些笑话、谜语什么的;高明一些的老师演讲时适时抛出一些话题给学生回答的机会,从而调动全场,形成上下互动的情势;更有一些老师随身带一些图片、实物等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比如有位老师进行“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演讲时,他从虎门销烟的背景讲起,讲鸦片的特点、对人体的危害,然后取出随身带来的图片,展示鸦片对人体的侵害,对人性的扭曲,对人生、家庭的改变等,图文并茂,情真意切,全场学生无不感动。

当然,形式不需要太过花哨和烦琐,必须为内容也就是演讲主题服务。原本是利用心理上的“喜新”而行的破冰之举,一旦变成哗众取宠,喧宾夺主之举,则画蛇添足过犹不及,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演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10分钟以内,而就整个升旗仪式来讲,也应该务求简洁,力擗繁琐冗长,以简洁的形式烘托演讲的宏富和精彩。

氛围要创设

演讲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创设,而环境最起码的要求是净、静二字,此外就是空间适宜、音响设备良好。一个整洁安静、气氛和谐的环境能给演讲者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也能给听众以舒服愉悦的心境,也惟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使观众更专注、更深入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演讲者形成共鸣。

有时为了特定主题的需要,演讲现场需要适当准备一些布景道具。比如有一所学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里演讲时,事先准备了电影短片、《屠城血证》一书和小红旗等,演讲者情绪激动慷慨陈词,场下观众挥舞小旗积极互动,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环境氛围的适当营造并非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就像要备一节课就要准备适当教具媒体一样,当我们把国旗下演讲当作一节课去准备;把它当作一场灵魂洗礼,做些工作也就无足道了;如果真的有一个或者几个甚至更多学生因为这一场演讲而彻底改变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理想,奋发图强,最终成为国之栋梁,做点劳动岂值得一提?又有谁说国旗下讲话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当然,若非主题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也以简单便捷为宜,适当点缀渲染即可。

教育当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各组织共同合力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效果。国旗下讲话也需要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环,也以自己为中心,串联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一周、一月、一个学期学习生活的总动员,或者成为一项活动的开幕式;可以是一项主题教育系统中的一环,协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也可以以国旗下讲话为先导,引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定好计划后,就在某月开始的升旗仪式上演讲发动,各班级则利用晨会夕会、进行具体的教育培训,中途安排适量的文明礼貌实践作业,月底举行主题队会,最后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总结。这样的教育就比较系统深入,真正让学生沿着知、情、意、行一路走来,效果比较好。

国旗下讲话既可以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比如主题班会、晨会夕会、实践作业等;也可以与教学相结合,比如联系科学社会学科谈环境教育,联系语文学科谈阳光阅读等;还可以将学校最近的重要活动,比如校庆、创建开放日、友谊赛等结合起来做动员。总之,国旗下讲话要能将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以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国旗下讲话是一种仪式庄重、气氛肃穆的集体教育形式,与其他德育载体相比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要充分挖掘利用乃至创新这一德育资源,将其建设成为让学生喜欢乃至热爱的校本德育课程,使国旗下演讲这一神圣的仪式回归应有的地位,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而不再是形式和累赘。

教育信息化讲话稿 篇4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讲话稿

w w 5 k J.Om 9 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在郑州轻工业学院现场观摩了智慧校园建设情况,大家都应该有所收获,受到启发。选择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召开观摩会,主要是该校有先进科学的信息化发展理念、运行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较为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支撑有力的建设运维队伍,学校信息化工作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很多模式、很多经验可以供各地、各高校借鉴参考。

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部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署要求,进一步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推动全省网络安全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创新发展,加速实现从信息化1.0到2.0的转段升级。

刚才,xx科技大学等5个单位从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角度分别介绍了信息化工作的特色和经验,省教育信息安全监测中心分析了网络安全的形势与任务,通报了2017年网络安全概况,讲的都很好,请大家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增强自信,全面总结教育信息化工作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快速发展,在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支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模式、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统筹力度增强

2017年初,省教育厅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细化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形成了“集团式”的工作机制,避免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地、各高校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应用导向,狠抓工作统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升到全新高度。如焦作市专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许昌市把2017年定为教育信息化提升应用年,南阳市印发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巩义市出台了《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全省24所高校通过设立信息化管理中心、信息化办公室、数字化管理办公室等职能机构,实现了信息化规划、项目、资金的统筹管理。统筹有力、权责一致、分工协作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二)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明显改善

截至2017年底,全省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为x%,较2016年提高9%。其中安阳、鹤壁、焦作达到100%,郑州、新乡、许昌、三门峡、济源、巩义、兰考、汝州、长垣、新蔡超过90%。全省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为x%,较2016年提高x%。其中郑州、焦作、鹤壁、三门峡、济源超过90%,洛阳、安阳、许昌超过x%。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共支持8所学校开展了示范性的“智慧校园”建设,92所学校开展了达标性的“数字校园”建设,推动了中职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快速改善。全省134所普通高校已基本完成数字校园建设,x%的高校建设了校园无线网络,42%的高校部署了对人员、车辆、危险品等位置轨迹和校园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监管的智能感知系统,30%的高校开展了校园私有云建设,全省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已由传统网络提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升向构建基于智能感知的数据终端体系转变。

(三)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与供给服务水平快速提升

在基础教育领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教育内部和外部两个资源生成主体的作用,通过购买引进、汇聚整合等多种方式,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学科教学资源;众筹型资源共享联盟逐步兴起,各类学科资源网站和教学服务平台得以广泛应用,市场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作用充分体现。如三门峡市组织6000多名乡村教师参加了友成基金发起的“全国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建立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发展联盟。开封市借助民盟远程教育“烛光行动千校计划”,将北京四中网校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本地。郑州一中网校已有加盟校48所、超过2.6万名学生通过同步课堂方式,在线学习郑州一中优质课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成效显著,全省共有x万人次中小学教师参加活动,完成晒课x万节,获得教育部部级优课x节;参与教师数、晒课数连续3年居于国内前列。全省高校已建成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9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00门。2017年,新增省级在线开放课程75门、成人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5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0个,对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四)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依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教育事业经费,通过逐年添置设备方式,省教育信息中心配合有关处室,完成了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中职学校学籍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等14个国家级信息系统的部署应用,为学生资助、营养餐改善、控辍保学、学生流动监控、精准扶贫数据比对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2月,省发改委对“xx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予以立项,12月,省政府同意开展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平台的立项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省级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分散部署的现状,在有效承载全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为各地、各高校管理决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可靠支撑。

(五)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不断涌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各自需求,因地而宜、因校而宜探索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在扩大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应用典型。如郑州市举办了首届创客教育文化艺术节,围绕“放飞梦想、智创未来”主题,以创客教育为主线,组织学生开展“创之学”、“创之说”、“创之赛”、“创之展”、“创之做”等系列活动;焦作市利用网络空间学习的平台,组织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与名校名师一起备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课、一起教研,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三门峡市因地制宜地确立了线上视频、远端互动“双线”教研培训模式,有效解决了小规模学校,尤其是一人承包一门学科教师的备课问题,极大提升了教研效率,彻底告别了传统上“百里奔波开大会”的教研模式。xx科技大学、xx工业大学、xx财经zd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xx城建学院、周口师范学院、黄淮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黄河水利职业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综合评价、精细化管理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成为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郑州大学、xx大学、xx中医药大学、省电教馆、省教育信息中心等26个单位牵头承担了省发改委45个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建设任务,成为推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xx财经zd大学、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洛阳理工学院、xx城建学院、xx科技学院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xx财政金融学院(龙子湖校区)、xx省实验小学、郑州二中、洛阳55中、许昌实验小学等6个单位被教育部评定为信息化试点工作优秀单位。

(六)信息化专项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顺利实施,通过短期集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省教育厅牵头组织50多名厅机关干部和市县教育局长、40多名职业院校校长、420名骨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干教师参加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委托省教科网网络中心开展了两期高校和市县网管员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网管和安全技术人员260人次;联合xx移动邀请26位国内信息化领域知名专家,对全省各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信息化推进部门负责同志、校长代表等570多人开展了集中培训,效果显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通过培训考察、调研学习等多种方式,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有效提高了信息化领导力、规划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七)信息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教育厅先后资助12个贫困县开展了“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资助4个贫困县开展县域教育云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组织引导相关企业开展了一系列资源平台和教学终端的捐赠活动。各相关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深化“专递课堂”建设、开展网络合作教研、引入公益性资源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基于信息技术的精准扶贫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如洛阳市通过推进“农村教学点视频点播课堂”、“城乡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等五大课堂建设,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差距。三门峡卢氏县统筹利用县域教学平台和网络开放平台,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引进学校,推出了可供教学点选择使用的同步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等多种资源服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有序、高效、务实的教育扶贫道路。《光明日报》、《中国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教育报》、《xx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省教育精准扶贫事迹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为教育系统专属服务的信息安全监测中心,建立了覆盖所有省辖市、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厅直单位的网络安全应急联络员队伍,印发了《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构建了体系化的网络安全日常监测、预警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目前纳入监测范围的网站和系统总量近6000个,全年共发布安全预警1200余起,处置高危漏洞750多个,初步实现了网络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置。组织开展了以“治乱、堵漏、补短、规范”为主题的网络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和电子邮件系统专项整治活动。举办了第二届高校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共有75所高校1800多名学生参加竞赛,成为全国教育系统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在“勒索”蠕虫病毒爆发期间,由于预警及时、应对有力,全省教育系统未发生病毒感染事件。“十九大”期间,面对黑客攻击和滋扰,全省教育系统未发生一起重大网络安全问题。总体上说,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完成了由被动处置、负重起步向主动监管、昂首前行的转变。

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些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地方和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持观望、等待态度,工作中存在着职能错位、缺位现象。二是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资源供给服务水平不高。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统一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教育资源分散、凌乱现象未能彻底改变,距离满足师生对优质资源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教育信息化“重建设、轻应用”的状况依然存在。一些市县和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推进机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无法做到应用驱动。网络空间人人通应用较为滞后,教师、学生空间开通率分别比全国低14%和16%。四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急需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大部分还停留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层面;部分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不足、技术能力不强,信息化设施设备缺乏有效管理和维护。五是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建设、应用与运维投入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六是网络安全任务依然较重。网络安全定级备案、等保测评工作进展缓慢,部分单位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防范措施不足,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风险依然存在。

二、提升认识,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形势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步广泛10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以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机遇不容错失。

(一)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信息化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谁在信息化发展中占领制高点,谁就能取得信息社会发展的主动和优势。我们要承担起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新部署和新要求,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陈宝生部长讲:从十九大开始,教育的主题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我们将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教育部提出了要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全省教育系统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上来,贯穿到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各个环节。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高度重视信息化对教育未来的革命性影响

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信息社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也给教育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化改变了教育环境。传统的校园、课堂等教育环境转变为由网络架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所组成的新型教育环境。信息化改变了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传统学校、网络学校、虚拟开放课堂等共同构成教学场所;受教育者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面授方式获得知识,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足不出户接受教育,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在一个虚拟的教室中进行课程学习和讨论。信息化改变了教育评价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以知识拥有量和知识运用能力为判断标准的人才观将被素质型人才观所代替,素质型人才观更加注重人才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协作精神。这些变革正重塑人们对教育的理解。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一轮世界信息化发展机遇,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新成果转化为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

(三)充分认识信息化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这是党中央站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让每个孩子都能接1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就是要真正推动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培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群众需要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新的时代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体制。如果没有紧迫感,在信息化社会中不走在社会前面,就会有负于我们的使命。所以,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抓下去,将信息技术从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引发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三、抢抓机遇,全力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新任务

陈宝生部长在今年2月召开的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指出,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核心就是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口号就是“让教育信息化2.0成为现实”。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就是要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安排,以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全: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着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师生信息素养;一大: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目标,推动实现从教育专用资1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源向教育大资源、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三个转变”,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关于今年的工作,教育厅下发的《2018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已做出部署和安排,在这儿,我着重强调几点。

(一)强化支撑,全面推进教育管理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省政府、省发改委关于我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批复要求和关于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的部署安排,教育厅将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加快系统整合和迁移,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根据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安排,构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省级枢纽环境,按照“数据中心上移、服务应用下沉”的原则,加快省级平台与市县既有平台的整合,按需为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虚拟平台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围绕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需求,牵头构建数字校园云基础环境,部署统一的网络教学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教育评价系统、生活服务系统、门户网站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适用面广、学校急需的普惠性平台及系统;支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引入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加快属地中小学校数字校园部署应用,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补牢短板,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今年全省中小学要实现互联网全接入、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教师教研备课用计算机数量须满足实际需求;教师和学生网络空间注册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这是一个硬任务,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前提。在资源建设层面,各地要按照“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原则,综合利用购买、汇聚、引进等各种方式,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为学校和师生提供优质、适用、体系化的资源应用服务。支持各地、各学校组建资源共享联盟或参与其它形式的资源联盟,支持特色、优质学校开展多种样式的资源输出。继续开展“互联网+教育” 精准扶贫试点,继续深化“三个课堂”建设,大力推广“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点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推进农村学校的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省厅将利用督导、通报、约谈等行政手段,加大对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监督指导。

(三)构建特色,提升高等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水平。以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立项建设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以智慧校园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校园无线网络和感知网络建设,提升对学校人员、1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车辆、危险品等位置轨迹,学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及环境安全的信息感知能力。以高校数据治理工作为重点,推进数据资源在各组织机构部门的共享,以接口方式提供多种形式的数据服务,挖掘数据的价值、支持决策分析。加快IPv6普及接入,实现门户网站、电子邮件等应用系统及服务平台的IPv6改造,提高IPv6覆盖率。切实使教育信息化成为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四)创新引领,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省教育厅将按照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思路,分期培育10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县(市、区)、100个智慧校园示范(试点)校、1000个示范性中小学数字校园。以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展示为抓手,加大先进模式、成熟经验的宣传推广。推动环龙子湖高校园区、白沙职教园区高校校际之间数据开放共享。开展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活动,协助和指导高校找准差距、摸清短板、加快发展。打造了一批示范典型,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同时,我们鼓励各地也搞一些试点,加大典型案例培育力度,加强对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指导,结合自身的优势,在信息化应用上闯出新路子,形成新特色。省教育厅将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学校试点经验与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单位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五)抓牢关键,继续做好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一是强化教1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育行政管理干部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组织高校、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和厅机关干部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信息化专题培训。二是持续提升校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支持教师决策、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发展性测评,加快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建设。组织中小学校长、职业院校校(院)长、骨干教师参加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班。三是开展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培训。以市县教研员、电教工作人员和网站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举办6期专题培训班。

(六)深化服务,全面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落实省政府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要求,加快厅政务服务平台和网上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实现服务事项的分类导航、办事入口的汇聚引导。同时,整合升级协同办公平台,推动数字档案馆二期项目建设,构建全省教育视频会议系统,配套建设网络直播和视频访谈系统,增强政务服务能力和便民服务效率。

(七)兜牢底线,全力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在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各地各单位都向教育厅提交了网络安全承诺书,这份承诺责任很重。作为拥有5.7万多所学校及教育机构、2700多万教育人口的大省来说,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任务艰巨、压力很大。我1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们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清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把网络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认真抓紧抓好。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防范措施,对长期不运行的网站和系统,该关停的关停,对于漏洞风险较大的该加固的加固,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要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规定,全面推进重要信息系统定级备案、等保测评和问题整改。今年上半年各地各高校要抓紧完成教育网站和重要系统的定级备案工作,下半年教育厅将组织开展等保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要以电子邮件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和其他关键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为重点,继续开展网络安全整治活动。在这我要强调一点,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网络安全联络员队伍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始终保持联络畅通,接到安全漏洞、安全威胁通知后,要迅速行动,及时反馈整改情况。

四、再接再厉,努力开创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一)注重党建,强化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实保障,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党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引领、驱动和保障作用。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融入到网信工作全过程,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上下真功、出实招、见实效;要做到层层负1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责、人人担当,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要加强网信干部队伍建设,把对党忠诚、善于创新、精通业务、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队伍中来,切实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抓实抓好。

(二)完善组织,健全机制。网络安全和教育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推进实施。各地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切实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健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技术部门的分工协作、一体化的工作推动机制,提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统筹力与执行力。要全面落实首席信息官(IO)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均应指定一名学校领导作为本单位IO,在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指导下,具体负责全校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搞好教育信息化,光靠我们教育行政干部不行,必须要依靠专家。去年教育厅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今年将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库,对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分工进行细化。专家委员会就是为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各地各单位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寻求专家们的支持和帮助。

(三)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各地各学校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教育厅2018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要求,积极承担起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主体责任,加强顶层设计,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统筹规划、1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系统部署、协同推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牵头推进、沟通协调工作,推动市、县政府研究制定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措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弱点和难点是在区域统筹上,各地要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格局。

(四)重点突破,创新发展。率先完成“三通工程”建设的地方,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探索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新模式。当前落后的地区要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深化网络空间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引领全省信息化发展的艰巨任务,要加大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创新实践,为全省“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及智力支撑。

同志们,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做好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教育信息化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需要全体同仁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认准方位、做好本位、争创首位、谨防缺位,为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加快全省教育现代化进程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教育信息化讲话稿 篇5

在全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5月 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一下去年以来全县的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当前教育宣传信息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任务。刚才,对2009涌现出来的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通讯员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县教育局,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优秀通讯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优秀通讯员,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育宣传信息工作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没有受到表彰的单位和同志,要以先进为榜样,比学赶超,奋起直追,积极争先创优,努力推动全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下面,我根据教育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的意见,着重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9全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9年,我县的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对全县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作了及时、深入地宣传报道,为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回顾一年来的教育宣传信息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一年来,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教 1 育宣传信息工作,教育局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对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调度,坚持每月一次对全县教育宣传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一次对全县教育信息情况进行通报,加大了对教育宣传信息工作的考核力度。各镇街教管办、县属各学校对宣传信息工作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领导力度不断加大。绝大多数单位都成立了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坚持亲自抓,并安排懂业务的同志具体负责,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真正将宣传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有些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如城关街道教管办的安立忠主任、柳山镇教管办的杨洪林主任、九山镇教管办的周吉果主任、县朐阳小学的王孝贵校长等,还亲自撰写新闻稿件,为广大通讯员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同时,各单位狠抓了通讯员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如九山、冶源、东城、辛寨等镇街和部分县属学校先后举办了通讯员培训班,使通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大部分单位还结合实际,修订并落实了考核奖惩制度,及时兑现奖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重点突出,工作扎实。一年来,围绕全县教育工作中心,宣传信息工作突出了以下十个重点:一是对全县教育改革创新进行了大力宣传;二时对全县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艺术教育进行了大力宣传;三是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大力宣传;四是对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进行了大力宣传;五是对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的捐资助学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六是对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了大力宣传;七是职业教育发进行了大力宣传;八是对高考和中考的组织工作进行了大力宣传;九是对一批优秀教师典型进行了大力宣传;十是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 2 行了大力宣传。广大通讯员紧紧围绕以上重点,撰写发表了一大批教育宣传信息稿件,促进了全县教育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成绩显著,收效良好。一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共编印《临朐教育》13期,制作播出临朐电视台《临朐教育》栏目25期,全县共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00多篇,其中在省级以媒体上发表60多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等都相继报道了我县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仅《现代教育导报》就刊登了我县30多篇长篇通讯文章。我县在全省推出了山东省人民教师宋作爱这一重大优秀教师典型,推出了农村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县教育局记者站再次被评为全省优秀记者站,站长王万刚再次被评为全省优秀记者;在去年11月4日至5日,在济南召开的山东教育社全省教育宣传信息通联工作会议上,我县作了典型发言,并被表彰为全省教育报刊“学用评”先进单位。由于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成绩突出,在去年市政府对我县教育督导中,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被“一票肯定”为满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宣传信息工作不平衡,个别单位领导不够重视,措施不够得力。从现实情况看,个别单位组织管理的力度不够大,宣传骨干队伍建设滞后,宣传信息工作开展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随意性大,宣传稿件数量少、层次低,镇街之间、学校之间差距较大。二是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正面宣传、正面引导不够。一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对教育宣传信息工作的 3 认识不到位,缺少起码的新闻敏锐性,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迫切需要提高。三是少数通讯员工作积极性不够高,不注意钻研业务,写出来的稿件水平不高,很难被采用。四是对外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在市级以上媒体上发表的宣传稿件相对较少,有影响力,有深度的稿件较少,等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存在的这些问题,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全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新局面

2010年,是我县经济大发展、大突破的一年,也是教育工作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奋力跨越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宗旨,以让临朐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主题,围绕深入推进“五化”工作目标,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坚持面向学校、面向师生、面向家长、面向社会,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服务好教育发展的大局,服务好深化教育改革的大局,服务好教育稳定的大局,不断扩大教育宣传信息的覆盖面,丰富教育宣传信息内容,改进教育宣传信息手段,创新教育宣传信息形式,提高教育宣传信息水平,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宣传信息工作的紧迫感。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教育 4 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宣传舆论的支持,同时也要求不断加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正确应对新形势,顺利完成教育工作任务,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

一是引导社会舆论,求得社会理解,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舆论引导首先是观念的引领。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最大的困难还在人才观、教育观上的束缚,社会功利倾向日益严重,我们有时候往往屈服于外部的压力,转向功利。教育新闻宣传既要面向全体教育工作者,也要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着力倡导健康的舆论,改变陈旧观念,在教育的内外部贯彻国家意志,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群众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需要的是教育公平,需要的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和高质量的教育。虽然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显得不足。这就需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来求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

二是争取社会支持,鼓舞人心士气,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办好教育必须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要通过教育新闻宣传,让全社会深入了解教育部门所作的努力与贡献,深入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理解教育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从而凝聚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要加大对教育事业中先进经验、典型人物、辉煌成就的宣传,激发教育工作者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励、动员和带领广大教育工作者团结拼搏、争创一流,以更大的热情、更高的士气投身到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中去。

三是提升教育形象,维护社会稳定,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教育宣传信息和信息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关系着千家万户。能不能充分发挥好教育宣传信息的作用,正确把握好、引导好教育宣传信息的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影响到教育行业的社会形象,影响到社会大局的稳定。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开展得好,社会各界就会更加关注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我们的工作就容易开展;反之,我们的工作就有可能会遇到阻力。当前,我县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广大学生“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新的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新的矛盾。在新的历史阶段,教育面临的各种矛盾都在转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正在全面显现。这些问题既有教育内部的体制性障碍,又受到教育外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系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采取新的对策、新的举措。我们只有认真及时地做好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让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客观及时地了解掌握教育的最新政策,理解教育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支持教育改革,维护教育稳定,才能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鸣锣开道、保驾护航,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因此,各单位要从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宣传信息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宣传信息工作当作全局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以宣传树形象,以宣传创氛围,以宣传促工作。今年我们年初重新修订下发了《2010年临朐县教 6 育教育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和《2010年临朐县教育教育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新的考核办法,认真学习,细致研究、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教育宣传信息工作。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营造声势,鼓舞斗志,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凝心聚力。要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把握教育宣传信息的重点。今年,我县的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重点:

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创新的宣传。改革创新,是教育宣传信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推动教育宣传信息事业发展的关键。今年是我县提出的为期三年的“教学改革创新年”活动的最后一年,县教育局把今年确定为“教育改革创新提升年”。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县今年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积极围绕课堂改革、特色教学、学生学习方法等改革重点,深入挖掘,精心撰写,努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好稿件。

二要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宣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意义,引导各级政府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学生成才观,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强化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三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宣传。追求教育公平,实现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施高水平义务教育的必由之路。我们围绕我县今年提出的加快实施学校标准化、校舍安全化、校园信息化“三大工程”,大力宣传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好做法,宣传各单位迎难而上、加快学校发展的好经验,以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四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宣传。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实现全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我县采取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加大教师培训等多种措施不断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年,县教育局围绕深化用人机制改革、搭建专业成长平台等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我们要围绕这些新举措,重点对我县得优化干部教师队伍结构、积极探索开放性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搭建好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发挥好名师引领作用、突出抓好职业道德建设等工作重点进行大力宣传,以促进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五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管理的宣传。学校管理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问题。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命运,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到学校每个人的身心发展,无事无处不需要学校管理者的智慧。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一大批办学理念先进、管理富有特色的学校不断涌现出来。我们要认真总结他们的办学特色和管理经验,特别对在改进办学思想、8 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内涵发展意识、狠抓严细科学管理等方面取得实效的一些先进典型,进行深入地进行宣传报道,以促进全县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宣传。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县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校企合作、技能训练等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先进行列,去年又两所学校跨入了潍坊市技能大赛十强校行列。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温家宝总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怎么描绘也不过分”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宣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要围绕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学生应用能力建设,广泛动员并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等重点任务,开展深入的宣传,努力营造全党全社会重视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七要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宣传。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事关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在前些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中,学前教育发展是最为关注的热点内容之一,同时国家也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将学前教育发展提高到了空前的历史地位。近年来,我县的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一大批高标准的、现代化示范园、中心园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还有一些投资规模较大的乡镇中心园正在规划建设中,我们应围绕幼儿园规划建设、办园理念更新等进行大力地宣传,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八进一步加强对教研教改的宣传。教研教改工作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开展实施了众多的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如“三级学案”教学模式、“三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一体化大课堂等。下一步,我们要及时总结我县教研教改中的新探索、新成效,突出特色教师、校本研训、研说教材、问题研究、学法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大力宣传,以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九要进一步加强对尊师重教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大张旗鼓地宣传尊师重教的先进典型,特别是宣传好党和政府为教育办的好事、实事,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光荣的浓厚氛围,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更大支持。

十要进一步加强典型人物的宣传。典型人物是体现一个系统、一条战线精神风貌的重要方面。用典型引路,宣传塑造英雄模范人物,是我们开展教育宣传信息工作的行之有效的形式方法。我们党历来就非常重视对典型的宣传,善于通过典型宣传来推动工作开展。实践证明,典型是榜样,也是力量。没有先进典型,工作就没有“刚性”、没有“亮点”;有了典型不去用心发现和培养,不及时宣传和推广,就难以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因此,各级和学校领导干部都要把发现典型、推广典型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深化、提高工作的重要措施,加强研究,加强指导,善于用典型推动工作。在我县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党员和教师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全 10 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深入发掘推出有影响力的重大典型,达到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宣传目的。去年我们推出了山东省人民教师、山东省师德标兵宋作爱这一重大典型,今年我们争取再发掘推出1至2名这样的优秀典型,进一步树立临朐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外宣传水平。搞好对外宣传对于扩大临朐教育影响力,打响临朐教育品牌,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近年来,市教育局加大了对各县市区对外宣传的考核力度,每季度一次通报,年终进行评选表彰,并且纳入全市教育综合督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在各单位的领导重视和广大通讯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外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外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得力措施把对外宣传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一要进一步密切与上级新闻媒体的联系。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县教育局制定的《考核办法》,按照县教育局列出的考核媒体范围,加强与新闻界朋友的沟通与交流,主动同记者、编辑交朋友,善于把教育工作的特色、亮点与各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宣传素材,制造宣传效应,努力争取上大报,上头条。

二要进一步加强对新闻宣传的策划和挖掘。各单位要多开展富有创新精神的活动,搞好活动的组织策划,加大对表面工作的挖掘力度,不断推出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系列报道或深度报道,形成有利于提高全县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舆论环境。

三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宣传信息和信息时效性的认识。以前我们也有许多比较好的做法之所以没有宣传去,很大一个方面就 11 是错过了宣传的最佳时机,今后各单位都要加强对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社会性事件要要及时与县教育局编辑部和办公室联系,比较重要的信息要当天上报,一般动态信息要在三日内编报,要坚决杜绝迟报、漏报重要信息现象的发生。

四要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广大通讯员要注意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新闻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注意研究媒体风格与喜好,注意新闻写作与工作总结材料写作的区别,不断提高新闻敏感性培养,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四)强化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机制。宣传工作涉及教育全局,各单位都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中,要落实好以下六项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政治工作,各镇街教管办、县属各学校、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机构,形成和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具体工作专人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教育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教育宣传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不仅要做教育工作的指挥者,同时要做教育宣传的策划者,教育舆论的引导者。要加大新闻宣传投入,为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规划、月度教育重点工作的宣传,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宣传水平的高低。做好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归根到底靠队伍、靠人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教育宣传信息队伍建设,要按照高标准要求,努力建 12 设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强、作风好的宣传队伍,有计划、多形式地加强通讯员的政策培训和业务培训,引导认识新闻宣传特点,把握新闻宣传规律,不断提升通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广大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者,要热爱本职工作,加强学习和锻炼,发扬优良传统,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增强教育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探索教育宣传信息规律,研究教育新闻报道的艺术,自觉地加强业务学习和理论修养,做到多学习、多奉献。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不断挖掘新的新闻素材,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争取写出高水平的新闻稿件。

三要加强工作创新。改革创新是教育宣传工作的动力源泉。实践证明,要搞好宣传信息工作,没有好的素材不行,要有好的素材,工作就必须创新。要大力推进教育宣传思想观念的创新,我们必须进一步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就宣传抓宣传”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上级部署要我做的被动宣传观念中解放出来。各镇街教管办、县属各学校、单位都要树立“教育要发展,创新是关键”的思想,把改革创新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紧密联系各自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创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管理机制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育人方法创新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积极争创一流,使我县的教育工作充 满后劲和活力。通过工作创新,来促进教育宣传信息工作的创新。四要加强考核奖惩。近年来,县教育局对各单位的宣传情况一月一通报,信息情况一季度一通报。宣传信息采用情况在对各镇街的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占有重要地位,县属学校累计积分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局机关科室、事业单位的累计积分作为评选机 13 关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纳入绩效考评。各单位也要进一步制定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舍得投入,不断加大奖惩力度。要在向通讯员压担子、交任务的同时,解决好所必需的工具器材、交通等实际问题,落实一些得力措施,多为优秀通讯员办实事、办好事,要在评选优秀教师、晋升职称、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为通讯员兑现稿费或奖金,以此来保护好、发挥好广大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要严肃宣传纪律。宣传信息工作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发挥“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各单位在宣传信息工作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严格遵守领导审核把关制度。我在这里再重申一下,凡涉及县教育局工作的宣传,必须报县教育局审查,未经教育局审核把关的稿件不能冠以“临朐县教育局”的名义进行宣传;请记者来学校采访时,必须报教育局及宣传部门批准;上级记者主动来学校时,必须立即向县教育局汇报,方可接受采访或提供相关资料。

六要高度重视舆情研判工作。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宣传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挑战。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信息的搜集、整理,要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及时掌握广大师生和基层干群对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搞好那些具有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的研究,及时搞好各种信息的综合研判。要特别关注和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发现重大舆情信息要及时上报教县育局,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把舆论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上,及时妥善处臵好各类突发性事件,切实维护全县教育良好形象。

教育信息化讲话稿 篇6

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

陈德平

(2012年2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与交流2011年全省电教系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成绩及经验,表彰一批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部署2012年全省电教系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工作。等会,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同志和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同志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为不断加快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1年主要工作成绩及经验

2011年,省电教馆、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全省电教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我省建设教育强省的总体目标和教育厅的中心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形成了以“应用”为核心,以“应用”促进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和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对全省电教系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管理、研究与指导,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应用导向,不断提升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建设效益

加快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切实加强全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是2011年全省电教系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一年来,我们以优化平台、资源开发、推广应用为主线,让省资源网走进了全省广大中小学校,省资源网建设效益日益显现。2月21日,湖南日报以《教育信息化的又一里程碑》为题,以专版的形式报道了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与应用情况。

一是资源管理平台进一步优化。为不断完善省资源网的运行环境,资源平台全年完成软件平台四次迁移,两次优化,新开发了在线备课、数字课堂、网络大赛、资源研发等模块,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平台的各项性能,访问速度不断提升,用户使用更方便、更快捷。去年11月,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通过专家评估验收,正式向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开通。目前,网站实名注册教师达46.3万人,全省教师注册率达95%,张家界、邵阳、湘西自治州、株洲教师注册率达100%,怀化、永州、郴州注册率达95%以上,省资源网已逐步成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重要平台。

二是资源开发体系进一步完善。编制了资源建设目录,制定了资源开发标准,从解决学科重点、难点入手,提高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年来,组织专家研制了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开发标准;建立了集中采购、立项开发、网络海选的资源开发机制;组织湘西、常德、衡阳、道县等地开发了湘少版小学英语五六年级教学资源;通过政府招标,集中采购了高中地理等11个学科急需的教学资源;组织开展了第一届湖南省中小学优质资源网络征集活动,引导与鼓励教师自主开发、上传资源,逐步形成教师上传、专家评审的网络海选机制。2011年,全省中小学教师累计上传资源70万条。邵阳、张家界、株洲、湘西自治州、常德、长沙、郴州、娄底、衡阳、岳阳均完成了资源上传任务,其中邵阳市隆回县教师上传资源总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建立了由近2000名资深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的资源建设专家库,推行资源评审网络化管理,专家申报、审批授权、资源评审等环节均在网上进行,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资源质量。

三是省资源网应用进一步普及。为加快省资源网在全省中小学校及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组织开展了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校园活动。活动覆盖了14个市州、122个县、近1万所学校,培训骨干教师1万余人,并通过骨干教师培训教师达30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全省中小学教师人人知晓会用、人人参与建设,促进了教师学习、工作、教学方式的转变,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湘西自治州、邵阳、株洲、益阳等10个市州培训活动开展扎实,效果很好。娄底为加强省资源网的推广应用,下发《娄底市应用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行继续教育并登记学分的实施办法》,利用省资源网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并登记学分,丰富了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也是推广应用省资源网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一大举措。目前,省资源网已成为全省中小学教师获取优质资源、互动交流、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二)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建设稳步推进。实验县市区建设,是我省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2011年,按照教育厅的部署,我馆采取网络征集意见和集中讨论等形式,重新修订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评审细则,认真组织开展了实验县市区申报及评审工作,对新申报的北湖、临武、岳阳楼、石峰等县区进行了检查评审,四个县区均因工作扎实、成效显著,通过了教育厅的评估验收。去年12月26日,教育厅专门在隆回县组织召开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现场会,会议考察并全面推介了隆回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建设工作和成功经验,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建设工作进行了进一步部署和动员。

二是第六批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成效明显。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是我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突破口。2011年,按照教育厅的要求,我们采取委托市州复查与省馆抽查的方式,对2006年创建的第六批102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评估,省教育厅抽查的53所实验校全部通过复查验收,有42所被评为优秀。总体来看,各实验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逐步完善,软件资源不断丰富,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大幅提高,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趋于常态化,应用研究成效明显,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了办学水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为全省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坚持培训研究,努力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2011年5月,省教育厅印发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部署会,举办了8期省级主讲教师培训班,培养了400余名主讲教师,完成了覆盖全省中小学14个学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者培训任务,为我省全面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打下了基础。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积极推进。

二是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不断深入。“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全省365个省级立项课题、30个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完成了结题鉴定,并召开全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十一五”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展示和推广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全省共收到参评成果1398件,其中怀化、常德、湘西、长沙、衡阳等地区报送成果数量较多。2011年,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十二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印发了《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和《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指南》,确立了“十二五”时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466项课题被确立为“十二五”教育技术专项课题,其中有12项重点资助课题、52项一般资助课题。郴州、长沙、湘西、常德、衡阳等地区课题申报数量多、质量高。目前,各立项课题正陆续开题,课题研究工作正按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三是专项培训及各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组织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郴州、岳阳参训愿望强烈,积极申请培训指标,配合我馆先后在湘阴、岳阳、汝城、宜章、安仁、资兴等县市组织举办了6期培训班,完成了国家级主讲教师5名、省级主讲教师245名的培训任务,并通过他们对504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举办了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培训,参训教师近千人,为全省中小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能手;举办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共收到作品2千余件,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进步的平台;举办了第五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得到了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尤其是邵阳、湘西、衡阳、湘潭等地区参评作品数量多、质量高,“三优联评”活动已成为全省各市州中小学教师展示、交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应用成果、共同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方法、模式的一项重要活动。

(四)坚持活动抓手,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 组织全省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第十二届湖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有近9000所中小学校、近20万名中小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制作各类电脑作品近10万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竞赛,荣获4个一等奖、21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其中,高中作品3件获一等奖,11件获二等奖,这14名高中学生获得高考保送或加分资格,创历年来最好成绩,人数排名居全国第三位,省教育厅被授予最佳组织奖,邵阳、衡阳、郴州、永州、株洲、岳阳、益阳、湘西等市州精心组织、专人负责、赛前有计划、赛后有总结、参赛作品多,获奖人数多。另外,还与现代教育报合作,共同举办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有32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初赛和复赛,15幅优秀作品入选全国总决赛。这一系列的竞赛活动,促进了全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也培养与选拔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专门人才。

(五)坚持精益求精,努力完成学考和电子学籍相关工作 自2009年开始实施的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厅基教处负责管理,省电教馆协助实施。2011年,全省共有32万多名学生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我馆承担了考试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报名、考务管理、考场编排、试卷扫描与评卷、成绩统计发布、成绩查询等工作。由于组织严密,工作到位,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全省105万多名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完成了36万多名高中毕业生的规范审核及发证管理工作。这些新业务的开展,拓展了电教事业的新领域,为电教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六)坚持宣传引导,积极营造电教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教育信息技术》刊物影响日益扩大。借助杂志平台为广大中小学开展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提供服务与指导,及时宣传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信息技术》杂志已经成为了基层教师了解教育信息化政策、理论的重要窗口,成为了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发表信息化教研成果的重要园地,成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渠道。各市州也充分利用这一载体,总结与宣传本地区、学校的电教工作经验及做法。尤以郴州、益阳、湘潭、长沙、常德、衡阳等市州突出。

二是电教工作宣传渠道不断拓宽。去年,我们创办了《湖南电教信息》内部交流刊物,重点关注全省电教工作动态,宣传重大电教活动,推介典型经验,加强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目前,已编印4期,刊登各类电教信息50篇,较全面地记录了全省电教工作的重大活动。郴州、湘西自治州等地区投稿踊跃,及时报送地区电教工作信息。另外,注重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宣传形式,充分利用中央电教馆的《信息交流》简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湖南教育网等宣传载体,加大对我省电教工作的宣传,积极为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同志们,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电教系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要的一年;是全省电教工作者不断迎接挑战、开拓创新的一年,也是积极进取、不断收获喜悦的一年,全省电教系统为我省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创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为教育信息化做贡献的过程中,电教系统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能力,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的主要参与单位、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共享的主导单位、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推动远程学习模式的执行单位;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应用示范的组织管理单位;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单位。刚才,大会表彰了2011年度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表彰了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专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也为新创建的4个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区颁发了铜牌。在此,我代表省电教馆、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向获得表彰的单位及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关心与支持我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中央电教馆领导、省教育厅领导、各市州、各县市区的教育局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斗在第一线的全省电教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

2012年,省电教馆和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教育厅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积极做好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和中小学校试点组织工作、深入开展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和实验校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应用示范研究,发挥全省电教系统协作的整体功能和优势,重点突破,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做出新贡献。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规划,扎实做好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和《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立足于推进教育的现代化、服务于教育的改革创新,力争用5年的时间,建成覆盖全省中小学、多种方式接入、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网络运营及安全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按照不同的类别学校标准,加快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大幅度提高我省中小学校生机比;实施“班班通”工程,使所有初中建成卫星接收或宽带接入的多媒体教室,所有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

二是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应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组织与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评比活动,不断推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要积极创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引导与指导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逐步建立覆盖全省所有中小学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切实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广泛普及。

(二)创新机制,努力实现我省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体制改革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地位,通过机制创新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定我省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全省电教系统共同引领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启动各市州参与的同盟资源建设模式;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探索市场资源开发和应用新模式;引导和鼓励一线教师开发资源,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二是创新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机制。以我省各级电教系统技术骨干为基础,建设我省高水平的专家队伍,构建省、市、县、校四级教育技术服务网络平台,为全省中小学提供及时、便捷、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可扩展性的技术保障与服务,为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可选择的数字化校园和多媒体终端设备解决方案,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三是创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机制。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国家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省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际,突出应用为核心,全面评价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学校信息化保障体系等各方面的工作,促进各市、县和学校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真抓实干,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是深入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2012年,我们要夯实省级研发基地,探索我省资源开发新路子、培养省级资源开发人才,充分发挥省资源中心的引领作用;编制小学语文等11学科共计5000课时的开发目录和标准;组织一线骨干教师开发初中数学等8个学科的资源;对初中化学学科做网络定向征集试点,即在网络上公布开发标准,征集根据开发标准制作的资源,个人和单位均可参加,选出同一内容的资源最优者入库;组织好网络资源大赛,引导中小学教师上传资源,通过评审选出优秀资源供全省教师共享,力争教师上传资源100万条,入库优质资源10万条;购买高中英语等非人教版

1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培训基地遴选方案,把培训基地建在中小学校,让教师培训教师,让培训走进中小学课堂,帮助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和疑点问题,切实为师生减负,努力为打造高效课堂服务;第二,认真组织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各级培训者培训;第三,研究实施面授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训、混合式培训的培训模式和方法;第四,做好远程培训平台和各学段、各学科网络课程及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第五,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管理,规范资源使用,确保培训质量;第六,组织好考试与认证工作。

四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行动。2012年要出台《湖南省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分类制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信息化设施建设与应用标准,规范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应用效率。要协助基教处做好全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和合格学校建设多媒体设备专项的标准制定、招标采购工作,确保项目专款专用。

教育信息化讲话稿 篇7

国家层面——推进发展同时关注教育公平

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我国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并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莅开幕式现场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分享了目前我国“三通两平台”的发展成果,肯定了教育信息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与“学”变革,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表示教育信息化能够汇聚海量知识资源,是人类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一行莅临展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现代技术对于发展有质量的、公平与包容的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实现新的世界教育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并高度赞赏中国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伊琳娜·博科娃总干事、刘延东副总理与小学生互动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丰富与扩展。基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现状,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电中,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致辞中均将信息化应用的关注点落脚在“公平”二字之上,希望在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协作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地方发展壁垒,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青岛宣言》——指出具体路径实现教育公平

在本次大会的中,各国教育代表大家通过教育和信息技术领导者论坛、部长级圆桌会议及一系列全会和分会,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确保学习质量”“有关包容性和适切性的终身学习”“普及有质量的学习内容”以及“监测评估与筹资”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最终通过了标志性成果文件《青岛宣言》。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宣言》关注到了信息化时代造成教育不公平的“新问题”——“技术和在线内容的不易获取正在增大长期存在的学习鸿沟”。在抛出这一时代问题的同时,《青岛宣言》也为实现教育公平目标指明了具体的路径与方法。

第一是打破信息壁垒,在硬件、资源、能力三方面全力发展,突破局限。在硬件壁垒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2030年前所有学生有机会获取连接数字设备和相关数字化学习环境。在资源壁垒方面,立足共建共享,开放教育资源,为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在获取“开放教育期刊资源”方面提供便利;同时开放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充分评估免费开源软件和开源标准的潜力。在能力壁垒方面,《青岛宣言》阐明,有必要在小学和中学教育课程中融入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素养。

小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机器人模型

第二是改革教师教育模式。《青岛宣言》指出:在信息时代,教师要充当技术支持的创新先锋,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加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发。而政府和学校还需要对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进行改革,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广泛的系统支持,以激励教师创新,并制定让教师分享经验和方法的网络和平台。

第三是打破传统教育的制度局限。《青岛宣言》对于“在线教育”高度关注,认为其在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上有潜力打造新的学习途径,因此建议政府、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一步考虑和利用在线学习创新带来的机遇。对于“在线教育”目前面临的“质量保证”和“社会认可”两大瓶颈问题,《青岛宣言》也提出了解决思路:一是加强数据挖掘、分析,提升研究大数据的潜力,提高网上学习效果,增强我们对学生行为和学习的理解,提高网络课程的设计和组织。二是变革认证模式,对于通过网上学习获得的学习成绩和合格资质。

第四是加强国际协作。《青岛宣言》强调,要致力于通过建立全面的国家监督和评价制度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建立和维护教育数据信息全球存储库”,主办出版《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提供在教育信息技术上的定期全球监测数据。并鼓励政府、行业、民间组织通力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创建公平、动态、负责和可持续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生态系统。

全国应用展览——分享具体案例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国际信息化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于同期举办,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公平、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包括地区主题馆和中外企业在内的92个展区。其中,地区主题馆展位共计43个,包括31个省 ( 自治区、直辖市 )、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展览内容分为战略决策、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应用、职业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应用、继续教育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7个方面;以展板、大屏播放、触屏互动或上网体验的方式呈现。

北京主题馆以“关注获得均等公平精准教学——信息化支撑下首都教育的新常态”为特色,分享了该地区持续打造的“地面一张图、撑起一棵树、空中一片云”的发展格局,综合展示了首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果。

北京主题馆

上海主题馆以“创新应用深度融合”为主题,统摄“教学创新、课程创新、评价创新”3个模块18个典型案例,展现上海基础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立足教育改革,顺应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趋势,通过主动而为、积极创新,逐步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并由此带来的对上海基础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川主题馆以“探索、创新、实践”为主题,主要展示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的成果、四川省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化应用成果、成都市创新“六动”工作机制、绵阳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和教师网上学习平台、甘孜州“智慧甘孜教育”以及部分学校教学信息化应用实践成果。

四川主题馆

为反映教育信息化装备的供方发展水平,为需方提供更好的采购选择,本次展览还邀请了五十余家从事教育装备生产、教学资源开发的企业进行了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各种创新解决方案的展览展示。从本次企业展览中不难看出,大屏展示设备、互动教学终端等展品仍是最热门的产品,几乎所有硬件生产厂商均有涉及;而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也逐渐走入主流产品行列,其产品外形、整体功能、应用方式得到快速而有效的丰富;教学资源库等教育软件类产品、整体解决方案也有了更多体现,但相较信息化硬件产品仍属稀缺状态;可穿戴技术及产品、3D实感技术应用等成为本次展览的新亮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开发,将推动这些技术更新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进程。

与会观众体验图书阅读领域的信息化应用

为全面了解企业参展情况,我刊特设计了一份微调查问卷面向所有参加本次展览活动的企业发放,共收到有效反馈问卷26份,其中包括英特尔、四川长虹、北京中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微调查中,企业针对本次展览的特点、亮点进行了反馈,其中有76% 的企业认为本次展览具有“层次高、规模大、覆盖全”的特点;有65% 的企业认为本次展览对政、校、企三方的平台沟通作用明显;有52% 的企业认为本次展览的亮点在与“应用”,将信息技术产品与地区实际应用案例相结合,让产品特性、功能展示的更直观、生动。

调查显示,参展企业依据自身特点与服务理念进行了方向和侧重不同的展览展示,可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技术创新展示类,代表企业英特尔等。作为全球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领袖企业英特尔重点展示了3项未来可以用于互联网 + 教育领域的最新技术及解决方案,包括:英特尔无线充电技术、实感技术以及可穿戴技术。据英特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技术将很快在国内的中小学校进行试点应用。二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推送类,代表企业四川长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闻数媒科技 ( 北京 ) 有限公司、成都凌云诺亚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川长虹在展览中精心搭建了由一体机、教学平板终端等装备组成的未来教室,向大家整体展示未来教学中互动场景的信息化成果。三是与地区主题馆联动展示实际应用案例类,代表企业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大鲁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告别“各自为战”地独立展示,中庆基于STEM智能教室方案同新疆等多个地区主题馆联合开展了互动课堂的演示。

展览现场的信息化互动课堂

通过微调查不难发现,参展企业普遍对本次展览有较高评价。成都凌云诺亚舟认为本次展览规模宏大,强调成果与案例,尽量弱化技术。各参展省市、企业都展出了自己最具特色的产品,传统企业逐步进入电教行业,使大家深刻地体会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重大影响。奥威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规格较高,无论是场地布置还是安保等细节,都比较严格、规范。到现场参观有很多各地区的领导,从推广角度来说,让更多领导知道和了解企业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天闻数媒提到:“本次展览是在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背景下举办,因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人士参加,助力各参展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世纪超星负责人表示:“参观本次展览的嘉宾专业性都很高,展览安排较集中,围绕信息化主题,涉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讲话稿 篇8

面对“前无古人”的教育信息化之路,北京海淀教育信息中心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理念、全球化的视野,提出“教育信息化不等于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信息化一定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基于这样的理念,北京海淀教育信息中心将美好的愿景付之于现实的点滴积累:从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到软件资源开发应用,从课堂教学整合到干部教师技术培训,从网络校园生活到数字政务办公平台,构建了一个全方位、新理念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使海淀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密集,教育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所包含的先进科技和思想进入校园,快速深刻地影响改变着每一位校长和教师、家长和学生,海淀的基础教育正在逐步跃出传统、封闭的校园围墙,走向真正意义的教育自由。在这样一个由信息技术搭建的优质新型教育环境中,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到知识与资讯的惠利,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种种方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育教学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生长出遒劲的新枝。

这里,我们不能抽丝剥茧,为你还原彩蝶的美丽蜕变,只能撷取几朵小花,用几个关键词管窥海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无限春光。

关键词:数字校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学校呈现出“校园数字化、教学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崭新风貌。实施数字校园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海淀数字校园建设,是为了把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技术,与校园的教育、管理、课堂、交流、研讨、娱乐、生活全方位深度融合,出现的新型、智能、全息的现代化大校园。

海淀全力搭建完善的硬件设施环境,构建高速便捷的校园网,为教育工作者创设出全方位的信息环境。为了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深入地开展,海淀为全区中小学一线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基本实现了人手一机。专任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笔记本电脑在一系列创新平台上进行研讨、课件制作,同时接入互联网,进行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在信息化基础建设稳步发展与完善的同时,海淀教育信息中心自主研发了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海淀教育网、行政办公网、北京市海淀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英语口语考试无纸化平台、北京市海淀教育网络考试系统、海淀终身学习平台、教育教学视频点播直播系统、海淀教育网邮件系统、海淀教委可视平台、海淀教育信息发布平台、海淀教育系统综合资源统计平台、海淀教育博客网。

软硬件及环境建设构成了数字校园的基础。在数字校园里,学生随身佩戴一张电子卡便可完成入校签到、作业传输、食堂购餐、书籍借阅等功能,所有在校信息通过智能采集与发布系统,同步发送至校方与家长,实现学生、家长、学校三方的即时连通。

教育教学资源全部数字化,教室打破原有的传统格局,可触控的显示设备替代传统黑板;中控智能系统完成所有的电子课桌升降、环境控制、虚拟场景调控;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课堂学习生动有趣、活泼开放,上传、下载、调取、作业、考试、判卷等功能通过网络实现。

通过数字技术,海淀将校园与社会完美地接驳在一起。各个学校互通有无,形成整体品牌连通世界,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大众,实现全民共享的终身学习大格局。

关键词:未来教室

有人这样说:100年前的医生到现代,肯定不能使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做手术了,但100年前的教师来到现代教室,却可以再次走上讲台。海淀教育信息中心创新推广的新概念互动教室,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教室的理解,它是一种全新的形态。

自2006年起,新概念互动教室经过对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多方探讨,海淀教育信息中心进行了人员组织、任务分工、模块环境搭建等多项核心技术研发实验。又经过三代互动实验,升级换代,最终形成了环境监测、系统节能、无线集成、移动互联、阳光场景等实验模块。为快速、高效推广该项目,海淀教育信息中心在2011年挑选50所学校直接进行第三代实验建设,进一步扩大实验成果的应用,快速提升海淀科学办学和效能办学的整体实力。

新概念互动教室突破了传统黑板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代替投影幕、鼠标等设备,直接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同时,电子化学习平台的搭建,引领了学习方式变革,真正实现了学生桌机合一的无纸化学习过程。在互动教室中,中控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学互促,加大了课堂互动密度和深度,拓展了新的互动空间。同时,教室独创学习场景创设功能,利用声光电手段,实现教学场景变换,产生相应的情境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课堂录播系统实行全面自动课堂实时录制,实现了网络直播、点播等功能,使学习模式更加灵活,同时也给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012年初,一条 “海淀将有30所学校拥有电子互动教室……”的微博成为了焦点,由于用平板电脑搭建电子互动教室在国内鲜有先例,海淀的这一举措使得新概念互动教室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再次领先全国同行。另外,将平板电脑引入新概念互动教室,更加方便了教师和学生操作,将大大提高师生互动的效率。目前,海淀已经有学校建成基于移动终端的互动教室,互动教室的应用彰显了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以及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师利用互动教室授课,突破了信息技术“辅助”的身份,使得课堂教学完全成为一种新的形态,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现代化需要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他们应具有高度创新的能力、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将引发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及以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为了提高全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海淀教育信息中心编写了专项培训的专用教材。教材主要包括《中小学校园网网管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同时,海淀教育信息中心先后举办了多期多类初级和中级培训,培养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网络管理骨干教师队伍。

目前,海淀100%的教师掌握了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85%的在职教师可独立制作课件,所有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能够独立制作课件,90%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另外,在不断加强一线教师培训的同时,海淀加强了对全区中小学校长、主任的信息技术培训,组织区内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电子政务培训,全区80%的校长、主任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办公管理。

信息技术有没有真正为广大教师所应用,有没有真正和教育教学整合,很大程度体现在教师自己动手设计教学课件的能力上。海淀教育信息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全区教师课件大赛,要求全区所有年轻教师参加,大赛每年都能收到近千件作品。课件大赛已经成为全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展示和交流平台。近几年,得益于区域的整体规划与推进,海淀师生在国家级、市级的各项信息技术比赛中,屡获嘉奖。

关键词:学生体验

21世纪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一句话,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当前,我国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并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少年儿童、校园生活、现代科技、创想创意、动手实践、交流评比,将这些词联系在一起,会让你想到什么?各式各样的学生体验活动。是的,海淀正是通过“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北京数字夏令营活动”、“网络征文”、“精品书吧”、“假期网络安全”等体验活动,鼓励中小学生结合学习与生活实际,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创新,致力于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自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开始,海淀教育信息中心就启动了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和组织中小学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还成立了“电脑评选活动核心小组”,负责全区的电脑作品征集、评选、研究以及指导等组织工作,该团队成员积极组织各校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针对每年上交的作品开展研讨交流,品评甄选,对优秀作品进行逐一细致的指导,并且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海淀中小学生的电脑作品制作水平从整体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海淀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评比中多次获得奖项,总计达到400余项。其中,“机器人活动项目”不仅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充分彰显了海淀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在这样的活动中,专属于少年儿童的创想力、关注视角、实践精神,盛放在青青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将所思所乐、所梦所想,通过一件件作品传达与诉说。这些稚嫩、简单、青涩的作品,为我们展开的是一幅幅关于未来世界、理想社会、内心追求、希望与梦想的蓝图。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融合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交流与共享,支持知识重构与创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与效益,培养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合格人才,促进教育系统性变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海淀教育信息中心充分依托各种社会力量、资源和人才优势,充分调动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协力、不断进取,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直以来,海淀教育信息中心倡导创新意识、科学发展,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海淀教育信息化发展奇迹,使得海淀的中小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愈加广泛和深入。可以说,随着对教育信息化应用领域的不断探索和拓展,在教育教学的每一处都渗进信息化的影响力,使海淀的教育教学在信息化的助力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上一篇:《分数的认识》说课稿下一篇:《庖丁解牛》读后感800字左右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