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初中教研汇报材料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龙山初中教研汇报材料(精选4篇)

九龙山初中教研汇报材料 篇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现在我把九龙山初级中学近年来的校本教研工作汇报如下,请批评指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而不学,工作就将平庸;教而不研,教学就会凝固。尤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校本教研则更显出它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举措,是促进学校内部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提升办学品味,实现育人目标,我校紧抓课改契机,以研促教,以研兴校,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网络,确保教研机制的畅通运行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教科室——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教研网络。以教科室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我们深知,有了搞教研的领导,才会有一个热心教研的教师群体,领导如不沉于教研之中,教师也很容易袖手旁观,或者蜻蜓点水,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我们根据我校行政成员的不同学科特长,人人分包教研组,参与并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包教研组的一切教研活动。学校出台了关于校本教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三级教研网络中的每个主体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并把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和学校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挂钩。

二、落实九项制度,完善校本教研模式

1、学习制度

学校把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三节作为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以课题研究与实验、集体备课与评课、试后学情分析、观摩专家讲座、看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示范录象等形式,学习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的内容。

2、集体备课模制度 集体备课是我校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之一。它以课改为载体、以校本为依托,以科研为导向,以教研为保障,以上课为形式,以评课寻差距,以反思促发展,使教研、科研和校本教研真正结为一体。我校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采用专题讨论式、中心发言式、重点研究式等形式,备课组活动中强调“四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讲人;有记录、有检查、有考核;树立课程意识和设计意识,落实主讲人主讲、同组人质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分析、确立教材处理的目标和教法设计上,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上,放在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而如何用好教材上,从而有效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极大的调动了组内教师的沟通、合作、交流、探索、创新,而全校大规模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实事求是的评课,更是给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与共享、情感交流、互相促进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从而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3、推门听课制度。

随机推门听课制度,可以让我们了解教师日常的上课情况,督促每位教师每堂课都有认真准备,杜绝上课的随意性。

学校的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均要组织力量采取分散式“推门听课”的方式,真实了解、掌握教师平时的教学态度和授课水平。课后即评,由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向授课人反馈授课评价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4、汇报课与示范课制度。

凡是新参加工作教龄未满3年的教师,或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更改所教学科未满2年的教师,我们要求每学期上2节以上汇报课,由学校听评课小组和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听课,课后要对该教师的课进行详细的评估。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各教研组组长每学期要上1节示范课,新教师及相关学科的教师要参加听课。这样在每个学期都要掀起一个比、学、赶、超的教研高潮。

5、初三教学研讨课制度。初三是学校出口质量的窗口,三年级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口质量的好坏。我校每期都要开展一次初三教学研讨课,各组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初三教师,就中考的某个知识点,围绕考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期达到育人提质的目的。

6、听、评课制度。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听、评课16节以上,平均每周一节,教研组长、年青教师(参加工作未满3年)要至少在20节以上,听课后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取长补短,评课不可流于形式,授课亮点当然可以提,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却不能避而不谈。要求评课做到“三个一”,即: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给出一个“金点子”。

7、自我反思制度

我校要求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8、学情分析制度。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得不到提高,教研所做的一切只能是空谈。因此,我们更注重对所教授对象的分析,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在课堂、自习、作业完成、单元测试中的表现,年级组要从横向来分析本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教研组则要从纵向分析本学科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讨论、研究后要拿出一个具体的措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

9、期终量化考核制度。学校把教师的校本教研情况,经过量化后纳入到了期终教师考核中,使校本教研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由教科室记录教师的日常教研情况,如:对教师的听课节数、献课的质量,是否上公开课,教学经验论文发表情况,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学习心得、笔记的完成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登记,然后在期终时向学校提供原始的数据,学校将根据这些原始的数据合成具体分值,记入本人的期终考核成绩中。

三、强化师资培训,搭建校本教研平台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校本教研的客观因素,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要使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永立潮头,不被淘汰,并且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搭建学习的平台。

1、抓好教师读书工程。

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前提下,为每位教师订购了一份学科杂志,并新近购买了上万元的课改书籍和电教软件,供老师们借阅和使用。《走进新课程》、《敬畏教育》、《走进校本教研》、《不朽的智慧》等理论专著或刊物,是学校要求教师必读的内容。我们还创办了《教师学习园地》、《九中手抄报》,以便老师们及时了解前沿信息,关注教育动态,开阔教学视野。老师们每人每学期完成一本学习笔记,上交一篇读书心得,学校定期检查,量化评比。

2、建立教师帮扶结对。

为了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我校除了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间结成帮教关系以外,还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和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帮助新教师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促进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入教师角色,胜任教学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加之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走入了课堂,我们把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接收掌握比较快的年青教师,与年龄稍大的教师结成互助对子,帮助、指导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这样,我校就形成了“以骨干带普通”、“以老带新”、“以小帮老”的帮教网络,形成了你帮我,我帮你的互帮互助的教研氛围。学校教研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从“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3、邀请专家来校指导。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但我们认为它决不能只局限于本校,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学术支持与专业引领,校本教研会产生低水平反复的危险,自然很难得到理论的提升。因此,我校曾先后邀请进修校宋定科校长、陈廷海主任等专家来校讲座。专家们的指导帮助老师们揭开了校本教研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解开了不知从何处入手开展课题研究的困惑,进一步加深了我校教师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坚定了老师们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的信心。此外,我们还诚聘进修校李佐乾老师为我校教研员,教研室的参与无疑可以为我们的校本教研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理论支持,能给同组研究人员以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4、派遣教师外出培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们深知一所学校要发展,光有几个骨干教师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扩大了培养范围,拓宽了培养对象,将全体教师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之列。迄今为止,我校共花费6万多元,先后派出30多名业务能力强,善于研究的中青年教师赴北京、上海、重庆、万县等地学习考察、接受培训。而且凡是外出学习的教师归校后都必须当好“二传手”,要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详细的汇报,说认识、谈体会,将外地先进的教育理念、课改经验为我所补,为我所用,从而做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实现资源传导和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校本教研上台阶。

课题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必须有课题研究才能上水平,上台阶。我校积极参与县、市、国家级课题研究,本着“教研有目的,人人有课题”的原则,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科研课题,以科研促教研;我们成立了科研小组,专门负责学校的科研工作,使这项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我校市级科研课题一个:《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策略研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一个:《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研究》,再加上各个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确定的校级科研课题,学校每位教师都有一个研究任务,这样就更好地做到了校本教研有的放矢。

五、校本教研成果及反思

近年来,我校校本教研硕果累累:我们的老师获得国家级成果共6项;市级和县级成果共100多项;学校先后多次被县教研室授予科研先进单位;学校每年出版一期校本读物《教研求索》,有2篇校本教研论文在《电教世界》刊发;有10多人次在县上组织的青年教师赛教中获奖,同时在每年一次的“进城考试”中,我校已有6名优秀教师成功进城;国家级课题《 》、市级课题《九龙山中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效果测试研究》顺利结题,市级十一五基础课题《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干预策略研究》正在研究中。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校的校本教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角色的转变、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校本教研广泛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再如,随着学校班级数量大增,教师数量不足,负担过重,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尚且吃力,开展校本教研更是困难重重。还比如,真正有成果的研究往往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校本研究的成果又往往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以某种论文、论著等可见形式呈现,如何衡量研究所付出的劳动及取得成果,并且在升级、评优等方面体现出来,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也是今后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中应探索一个重点。

九龙山初中教研汇报材料 篇2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与规范管理及监督下,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九龙学校综合楼的全面竣工验收,现我代表公司将本工程的基本施工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做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公司承建的综合楼建筑面积4870m²,框架结构,基础为人工控孔桩基础。本工程于2010年7月15日开工,(2010年10月日桩基验收,)2010年11月13日办公楼部分基础中检,2010年12月8日教学楼部分基础中检,2011年5月28日主体中检,于2011年8月18日进行了竣工预验收,对于预验收中提出的问题,现已整改完毕。

二、原材料送检

本着原材料进场先检后用的原则,所有原材料进场我们先查验产品合格证,然后在监理见证下取样送检测中心复验,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退出场。本工程共送检:钢材26组,钢筋焊接16组,水泥3组,MU10页岩砖3组,河沙2组,碎石2组,C25混凝土试块16组,C30混凝土试块23组,M5.0混合砂浆5组,M7.5水泥砂浆1组,其中有3组C30试块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经检测中心现场检测,都达到设计要求。

三、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抓质量的同时也重视了安全文明施工,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预备了专职安全员,确保安全施工,虽然施工现场条件差,在业主没有支付安全文明措施费的情况下,我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并投入了不少资金,确保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没有发生任何大小安全事故。

四、差距与不足

当然,我们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力度不够,技术保证措施不到位,技术交底内容落实情况不到位的情况。但是在监理等指出后,我们都在最短时间内整改到位。

本工程施工资料齐全,并经公司检查验收,自检结果符合设计变更和规范要求,未违反强制性条文,自评结果:合格。现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改进,更好地在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校本教研汇报材料 篇3

扎实推进 全面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五大连池市和平中心校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研究的活动,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研究推广和成果转化,以达到改善课堂生态、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近年来,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些体会与做法,向各位领导及同仁做一简要的汇报。

一、加强领导,完善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建设。

为了切实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结合全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分校校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组建了八个校本教研小区,构建起了信息畅通的校本教研网络。我们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采纳基层领导、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做到领会实质,挖掘内涵,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并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时行定位,确定出校本教研主题,出台校本教研管理组织制度和实施方案。在管理工作中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共建,双向并举,突出实效。

二、学习借鉴,强化校本教研的素质能力培养。

在准确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和重点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着沿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1、深化学习活动,提升教研素养。我们先后组织全镇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论、教学论和国家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校本研究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还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张向奎的《教育心理学》、马云明的《课程与教学论》,引导教师研究卢威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名著以及肖川、魏书生、窦桂梅、朱永新等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把每

互补与整合,借助集体备课这一载体,由同年段的多名教师上同一课题的课,让教师体验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和不同教学风格所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在比较中由教学程序的“执行者”向教学“研究者”转变,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3、集体备课。反思以往的备课状况,我们逗留在三个误区:一是重“形式”轻“实效;二是重“教法”轻“学法”;三是重“预案实现”轻“教学生成”。这样的备课形式显然难以适应当前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校成立了中心教研组,建立了两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备课中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分析,备课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畅谈个人见解,博采众长,形成“共案”,然后再根据教师自身和班生特点做增减,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体现了同伴互助、优势互补,提高了备课质量,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课后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书面形式形成“教后案”。

四、课题研究,深化校本教研的内涵发展。

1、科学筹划,专家引领。我校利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良好背景,规范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根据学校发展所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选择科研课题,制定科研培训计划,边研边训,即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通过网络下观看专家讲座录象,聘请五市二中校长杨林同志来我校做学洋思、促教改专题讲座,结合小教部教研员的以课代训及时捕捉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促进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2、广泛参与,探索吸纳。挖掘学校教育研究资源,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我校的省级子课题《教师心理危机对中小学生影响的研究》已通过省级验收,黑河市“十一五”课题《乡镇学校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和《分层异步导学的研究》正处于研究阶段。通过对课题的听、说、议、评等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与研究的平台,为教师在校本教研和教育创新上增添了强劲动力,找到了新的途径。

3、成果共享,拓展领域。学校借助课题研究阶段总结,积极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通过课题研究的教案、典型课例、实验反思和行动研究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以报告、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推广研究经验,发挥课题研究辐射功能,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激发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科研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构建、再造与批判能力,使教师在评价、思考状态下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

2、矫正反思过程中的不良倾向。教学反思是随课改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行为,教师在理解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常常出现重数量轻质量、没有触及课堂实情、没有深刻内心体会、泛泛而谈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定期查阅、调研教师的教学反思手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不同层面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调教师要以自身的真实体会作为反思素材,以课堂有效教学为目标开展反思。为鼓励、表扬典型教师,我校定期在每次常规检查中把好的教学反思汇编成册,以供交流和分享。

3、加大执行与行为跟进力度。针对教学反思中凸显出来的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无论是个体的,还是普遍性的,一经印证认可,便将其列为校本教研的热点问题,引发争辩,达成共识,一旦意见统一就形成我校业务常规要求,敦促落实整改。为强化跟进执行力度,学校还组织各教研组做好跟进执行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树立典型,推介经验。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由于我校注重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使教师队伍得到迅速成长,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稳步提高,办学特色得到了不断增强。现拥有地级骨干教师8名,区级评优课、研究课4节,先后有80余篇论文、案例赢得了黑河市级以上奖励,有四节录像课荣获市级一、二等奖,中心校还被评为市教科研先进集体,中心小学被评为市一类学校,五名老师被评为黑河市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几年来通过校本教研所形成的各类儿童作品,如:绘画、剪纸、手工等作品达3000余件,在2007年迎国检时,受到国家督学于芳同志的高度评价。

历史教研会汇报材料 篇4

9月21日我去昌乐中学参加了历史教研会,先观摩了一堂历史公开课。从中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今后的历史教学提供了经验。然后由历史教研员进行评课,对讲课老师给予肯定,对与会教师提出了要求。

中考优胜单位做了典型发言,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听后受益匪浅。最后历史教研员对2011年中考试卷做了分析,指出了答卷中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此次教研会使我感悟到:

1、自己要熟练,精准地把握教材。

2、把提纲精心设置好。

3、教师要设计好各环节的组织和衔接。

4、教师要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了解学情,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5运用教学智慧,及时有效地解决课堂突发情况等。

只有做到秩序井然有序,气氛张弛有度,节奏快慢有致,思维识记训练有方,师生配合默契,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如行云流水,引人入胜。反之,如若调控不好,课堂上不是混乱糟糟,就是死气沉沉,激不起感情的波澜,擦不出思维的火花,结不出收获硕果。课堂上,有的老师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洗练精当,引导过渡自然。则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中,心领神会,顺着教师的思路,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个教学目标。

汇报人张吉琦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战胜困难作文下一篇: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办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