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实录(精选12篇)
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时刻谨记课堂上是学生在学,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促使每个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行建构文本意义,促使学生对课文获得自我感悟和独特体验。 教学目标:
1.理解“千山、万径、绝、灭、踪、孤、蓑笠翁”等词意思,理解“独钓寒江雪”的倒装句式,在想象画面中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可为现代诗或散文)表达对诗歌的想象性理解。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3.了解古诗“诗中有画、诗言志”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并用现代诗的形式写出来。
2.体会环境的冷寂,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和不屈的精神,通过朗读表现其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它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写的(出示柳宗元图像),题目是“江雪”,顾名思义,也就是江上雪景。这江上的雪景究竟是怎样的呢?(出示古诗),请你自由读一读这首诗。
二、正音,读准诗句 1.要求
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听清楚要求:自由朗读,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 指名试读,纠正字音。
评价语:你读得真好,字字正确。比如山是翘舌音,他读准了吗?径是第四声,他读准了吗?孤是生字,他读准了吗?蓑是平舌音,他读准了吗?
师:哪个同学再来读一读?
三、读出“凄凄雪景”,挑起诗语情场
师:读古诗,我们能读正确,读得有节奏,只能算是朗读能手,如果能读出诗中词语或句子的画面感来,那就是朗读高手了。比如“江雪”这个题目,怎么读,才读得有画面感?雪的大小不同,读得也就不同。 比如:
1、如果是轻轻飘落的几片雪花,你该怎么读?
2、如果是觉得江雪的雪花很好玩,很调皮,你会怎么读?
3、如果是鹅毛大雪让你觉得很寒冷,你会怎么读? 总结:读诗就要争取让别人听了你朗读的词语或句子,仿佛能看到一幅幅画面来。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这首诗。(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同学们,注意听,你听了别人朗读的词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重点指导:千山、万径、蓑笠翁。 千山、万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蓑:蓑衣。笠:斗笠。
师:读着“蓑笠翁”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真是朗读高手!刚才一位同学读到“独钓寒江雪”,我有一个疑问。这位蓑笠翁明明在钓鱼,怎么说他独钓寒江雪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在古诗当中,为了让诗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倒置”的方法。在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做必要的调整,你看——(出示:独钓寒江雪——寒江雪独钓) 师:现在,谁再来说说“独钓寒江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同学们真是朗读高手。你们不仅能读出画面感,有些同学还能听出画面,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四、悟出“万般孤寂”,建构儿童言语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现在,请大家听听朗读,想象这首诗的画面。(播放任志宏朗读的《江雪》)
师:听了这段朗读后,雪中老翁垂钓的场景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用自己的话把第一句诗的场景写出来了,大家看——(出示) 师:也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后面三句诗的画面写下来。(播放古筝音乐)
五、总结读法,读写结合
1、将学生作品展示
《江雪》是一篇精读课文, 是唐代柳宗元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诗的前两句描写雪景, 此为整幅画的背景。后两句刻画了一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 此为整幅画的主体。诗人柳宗元创造了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艺术境界, 表现了诗人拔流绝俗、孤傲高洁的品格。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教学中教者着眼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把小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学习的兴趣、转化为求知的欲望, 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 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把握古诗的整体意境, 进而品味出其中蕴含的独特情感。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 而是在更广阔的时空学语文、用语文, 把生活看成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意境,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拓宽知识面。
教学重点
体会《江雪》的音韵美及意境美。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诱发情趣
不少同学可能都曾有过钓鱼的经历, 垂钓之风由来已久, 有人以垂钓为业, 有人以垂钓为乐, 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垂钓与众不同, 用的不是弯钩而是直钩, 所谓“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正是由此而来, 其实, 姜太公钓鱼, 其志不在钓鱼, 而在功名。
一千多年前, 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也曾写下了关于垂钓的著名诗篇, 那他又在其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呢?今天, 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精品——《江雪》。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 教者努力开发利用资源, 调动学生的情感和阅读期待, 为进入文本作准备。
二、初读古诗, 了解大意
1.自读古诗, 完成自学要求: (1) 自读古诗, 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 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或联系诗句、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
2.反馈交流:
(1) 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1) 指名读, 注意“径”和“蓑笠翁”的读音。
(2) 齐读。
(2) 通过自学, 你解决了哪些词语呢?我们一起来交流。
(1) “千山、万径”都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教者引导学生理解)
(2) 联系课件理解“蓑”“笠”“蓑笠翁”。
(3) 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这首诗, 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弄懂诗的意思)
(1) 引导学生讨论理解诗意的方法。 (朗读品悟法、串词连句法、查字典、找资料……)
(2) 我们就“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自己试着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A.学生试讲, 教师巡回倾听。
B.集体交流诗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读诗, 自己逐字理解, 自己意译诗句, 自己体会诗的意境。教师的职责仅仅在于指导先学什么, 后学什么, 如何学, 怎样启发点拨。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既要注意答案的正确与否, 更要注意答案得来的思维过程。教者要追问其理解思路, 以启发其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让学生训练的主线贯串始终。
三、细读古诗, 体悟情感
1.江雪顾名思义就是江上雪景, 诗人用了寥寥20个字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颇有意境的山水画, 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 用心倾听, 想象当时的画面。 (欣赏课文配乐朗读)
2.谁来说说,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随机板画, 结合形象的画面让学生体会环境的寒冷、孤寂和渔翁的孤独、坚强, 从中学生获得了真切的情感体验。)
3.面对这样的画面, 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交流。
4.是啊, 老人一人独钓寒江雪心情肯定孤独寂寞, 但又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坚强不屈, 这正是诗人柳宗元的精神写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多媒体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5.要更深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就让我们成为诗人柳宗元, 时光倒流, 来到那时那地, 亲身去感受一下。 (出示此诗的Flash动画欣赏) 学生跟随画面吟诵。
6.正因为诗人有了这些坎坷经历, 所以眼前的一景一物都勾起了他无尽的感慨, 所以即兴吟诵了这首诗。让我们全体起立, 齐读古诗, 感受诗人蕴藏其中的真挚感情。
设计意图: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 也就是说没有惟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 正因为它可以作多种理解, 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 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 文化背景的差异, 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尊重多元解读, 又要重视价值取向, 这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两个侧面。在“这么冷的天, 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上, 教者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 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 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会只有一个,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那么多的答案, 教师不能简单地全部肯定, 而宜加以引导分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示柳宗元的简介, 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文本, 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四、知识超市, 延伸情感
1.同学们, 诗人通过短短的四句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寒江独钓图,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坚强。其实我们学古诗目的有三点:一是为了了解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为了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三是要学会正确运用, 提高语言能力。下面让我们来看这两道题目。 (多媒体出示)
拓展练习:
(1) 山道上空旷无人, 俱寂无声, 颇有一种:“_____”的感觉。
(2) 虽然不被人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希望在向我招手, 诗句“_____, _____”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2.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写了一百四十余首诗, 下面让我们来看这一首: (多媒体出示)
入黄溪闻猿
溪路千里曲, 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 虚作断肠声。
(1) 你又是如何明白诗中蕴涵着凄凉、苦愁与悲伤呢?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杂思。
(2) 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知识超市的设置, 结合语文特点,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以“课本为桥梁”构建大语文体系, 实现课内外相结合, 缩短“大社会”与“小课堂”的距离。“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指导书写, 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字词, 描红。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 右边是“瓜”不是“爪”。
翁:部首是“羽”字底, 第五笔是横折钩。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2.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在注重中年级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培养的时候, 生字教学指导切不可忽视。当然, 在课堂上, 教者的指导不需面面俱到, 但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1. 同学们,在湖南永州,有一位诗人家喻户晓,他就是——唐朝的柳宗元。(板书:柳宗元)
2. 今天,我们就学习柳宗元写的《江雪》,它是唐诗中的一首精品。
二、 感受诗境
1.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画,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诗中的画面。(师配古琴曲朗诵)
2. 学生描述自己想象出的诗中的画面,师边听边画:首先是被大雪覆盖的群山万岭,条条小路已被大雪覆盖。寒冷的江面上,一只孤零零的小船,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正在垂钓。
这是我们看到的画面,在这个画面里,你听到声音了吗?(学生交流画面寂静无声)
4. 如果说“千山鸟飞”“万径人踪”,那是什么样的场景?添加上一个“绝”和“灭”之后呢?
你看,添上一个字,境界大不同,这就是古诗语言的魅力!
5. 同学们,我们一直在说雪,诗中哪里写到雪了?除了诗题和诗的最后一个字,在其他诗句里,你能找到雪吗?
6. 小结:诗中没有具体写到雪,却让我们感到处处都有雪影,处处都有雪迹,这就是诗人高明的地方。这样的一个冰天雪地、人鸟无踪、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意境,给你什么感觉?
三、 体味心境
1. 其实,诗境也是诗人的心境。这首绝句,绝不仅仅是为了描绘一幅江乡雪景图,还蕴藏着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而要了解诗人的心境,就必须穿越千年,走进柳宗元的内心世界。(出示资料,配乐介绍):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做官以后,关心百姓,大胆革新,可是革新不到半年就失败了,柳宗元被贬到了永州。那是个十分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面对当权者的打击报复、母亲去世、女儿夭折、朋友们的杳无音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柳宗元写下了《江雪》这首诗。
2. 想一想,从热闹繁华的京城长安,到千里之外荒凉偏远的永州,自己的才干不能施展,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各一方,又失去亲人,诗人的内心会是什么样的呢?
3. 这样的孤独和寂寞恐怕我们常人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把每行诗开头的字连起来读,是什么?(红色显示:千、万、孤、独)顺着读是“千万孤独”,倒过来读是“独孤万千”,变个顺序读是“万千孤独”,不管怎样去看,诗人要表露的都是“十分孤独”!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失落呀!座座苍山能明白他的心思吗?条条小路能理解他的心境吗?那片孤舟能承载他的希望吗?陪伴他的只有“千万孤独”了。请大家把这种孤独读出来!
4. 同学们,这个渔翁,他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独钓于众人不钓之处,任凭天寒地冻,他坚守在寒江小舟之上,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渔翁?(体会诗人的孤傲、坚毅)
5. 是呀,我们看不清渔翁脸上的神情,但能想象得出他的眼神一定是坚定、刚毅的!这就是当时的柳宗元,孤独而又孤傲。再读,读出诗人的孤傲!
6. 同学们,表现孤独和孤傲可以有多种方式,柳宗元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寒江独钓”的方式呢?
7. 人们不禁要问:“蓑笠翁”为什么要在冰天雪地里独自垂钓呢?他能钓到什么呢?(让学生自主创设多元答案)
8. 同学们听说过姜太公钓鱼吗?昔日姜太公钓鱼,鱼钩是直的,鱼钩离水面还有三尺,那不是钓鱼,为的是钓取功名;而今天,柳宗元的垂钓,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的是一种情操、一种气节,钓什么已无关紧要了。“寒江独钓”本身就已经表明一种态度了,那就是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
9. 其实,人生难免不失意,失意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只有这样,才可以拥有一身铮铮傲骨!
10. 请带上诗人的这种心境和情感,再来读这首诗。
四、 吟唱诗文
1. 这样的一首千古流传的好诗,已经不足以表达诗人的情感,那我们就来吟唱吧。(放音乐)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江雪》。请同学们仔细听听永州地方的百姓是怎么唱的,同学们可以边听边学。(放曲子)
2. 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曲子实际上也是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谱曲的,这样的唱也可以说成是“吟”,吟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吟唱《江雪》。
设计意图】
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从我们蹒跚学步,咿呀学语起,古诗便开始伴我们一路成长。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古诗都有哪些了解(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根据一首诗有几行,可以分为绝句和律诗,根据每行有几个字,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我知道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其中李白和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我还知道“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唐代诗人韩愈和柳宗元。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是很多诗篇还是为我们广为流传。
今天这节课咱们共同到18课《古诗两首》中去学习一首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下《江雪》 这首古诗历经千年,仍被广为流传,是古诗中的精品。
二、新知
1、这首古诗我们课前已经要求预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回顾一下课前预习的内容。
2、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3、检查读古诗(1)、指名读,师(要想把一首读得有滋有味,就要读出节奏来。出示画停顿的古诗)
(2)现在借助大屏幕上的停顿自己试着再来读读这首诗。(学生练读)(3)展示读诗(师生分句读)
同学们读得可真不错,老师也想来读一遍,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在老师读诗的时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古诗。
3、千山鸟飞,多么热闹的景象,可是一个绝字让这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万径人踪多么繁华,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个灭字,把这一切都化为了乌有。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此时此刻,哪个词在深深地敲打着你的心坎?(孤独)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千万孤独)现在让我们把的千万孤独在放进诗句,再来读诗。
此时,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柳宗元吗?(你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没有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的孤独呢? 这位渔翁生活贫困,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钓鱼(因贫困而孤独;因寒冷而孤独。)
4、同学们,尽管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但是他有没有被贫困吓倒?有没有被寒冷征服?
此时的柳宗元,因贫困而孤独,因天寒地冷无人做陪而倍感孤独,他还会因什么而感到千万孤独呢?让我们到那篇《无边的孤独》中去寻找答案吧!(大屏出示《无边的孤独》
他,21岁便高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他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不仅偏远,又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何以抒发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何以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只有在那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江雪中垂钓。方能让世人知道我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瞧!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毅然垂钓的渔翁形象,不正是诗人坚持自我,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面对这位貌似卑微的老人,一股崇敬之情骤然而生,令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配乐读
此时此刻,你可感受到了柳宗元的千万孤独是因何而来。(被贬)让我们再把这种千万孤独带到诗中,用情地再读这首诗吧 在感受到了他千万孤独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柳宗元身上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5、全体起立,咱们齐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总结板书: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淹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柳宗元,将那份千万孤独寄于孤舟独钓中。
将那份顽强不屈寄于孤舟独钓之中。
同学们,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同样的千万孤独,相信那时的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柳宗元,相信你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那首《江雪》生配乐齐背
1、读懂古诗《江雪》,并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氛围。
1、赛诗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喜欢唐诗的人,往往能够从画中感受到诗歌里面流淌尚着的情感,那么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同学们,再一起走进一首诗。
PPT1:看诗人画像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1、过渡: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PPT2:布置学生自由读诗。
3、谁来读一读、试一试?
指导:“径”不读第一声,应该是第四声。
理解:“径” 和“万径”的意思。
指点: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首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这样的手法?
理解:“千山”、 “蓑”和“笠” 的意思。
5、我们一起来把整一首诗读一读。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
(三)、试讲诗意:感受寒江独钓的氛围
1、PPT3:欣赏朗读,想象画面。
2、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3、引导: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其实已经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这首画面,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试试看。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1、过渡:同学们,诗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我们读懂了画,还要感悟到这首诗的情。下面请你听老师来朗诵。你在听的时候,心里对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PPT4:欣赏朗读,感受意境
2、你的心中有什么样的感觉?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寒冷“?
板书:寒冷
着重体会:绝 灭
4、还有什么样的感觉?从哪里可以体会出来?
板书: 孤单
着重体会:孤舟 独钓
5、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为什么蓑笠翁坚持独自垂钓呢?让我们走进诗人的经历,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PPT5:了解柳宗元的经历
6、指名朗读:读出孤单
配乐朗读
7、面对政治上的暴风雪,柳宗元屈服了吗?诗中哪些句子暗示了我们?
板书:不屈
8、朗读:读出不屈
9、总结三次背诗:寒冷 孤独 不屈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2、PPT6: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3、 学生自由读
6、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7、小结: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景色也不一样。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怡然自得的。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读书,自己想像,自己感受学会了这两首诗,了解了一首诗有一首诗的意境,一个人有一个人不同的心境,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的时候多收集一些古代的诗歌,运用同样的方法去读,收获肯定不少!
板书设计: 江雪
font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8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江雪》,并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江雪:江上的雪。柳宗元(唐代)学生补充作者的简介。
二、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1、千山:周围的群山。绝:断绝
诗意:许多山岭看不到一只飞鸟。
2、万径:数量很多的道路。踪:脚印。灭:消灭,消失(没有了)
诗意:条条道路上都不见人走动留下的脚印。
3、孤舟:孤单单的一条小船。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诗意:孤单单的小船上,有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
4、山:寒冷江面上。
诗意:独自一人冒着满天飞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四、说古诗,读古诗,背古诗。
五、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六、整首古诗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学生交流(凄冷、孤傲……)
七、学生质疑:解决问题
八、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九、作业
平湖市实验小学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江雪)
㈠、预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
3、理解诗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㈡、预设重点、难点:
1、体会诗的意境,明白诗词的“借景抒情”和“借诗言志”。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诗的方法。
3、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体悟诗歌的意境和韵味。㈢、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来欣赏这几幅画,想想这是哪首诗描绘的场景?
2、出示《静夜思》画面。
3、出示《山行》画面。
4、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唐朝诗人柳宗元写的诗歌——《江雪》。那么,读这首诗,我们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板书: 江雪]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布置要求:要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放声读。指名读,评价正音。
3、再指名读。评价节奏。
4、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再读古诗,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一首诗,一幅画。
[板书:——画。] 读这首诗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古诗,边读边想,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
2、交流。
★ 同学们,如果让你来画,你想画什么?(我要画一个人在小船上钓鱼。)(1)请你上来画。
(2)你为什么只画一个人、一条船?(点红理解“孤”和“独”)
(点红理解“蓑笠”:从字型上就可看出,“蓑”是用草棕编成的,“笠”是用竹子编成的,专门用来防雪防雨的工具。出示蓑衣图和斗笠图。)(点红理解“翁”:是一个老翁,他披着蓑衣、戴着斗笠。)(3)能用朗读读出画面吗?评价。
★ 你还想画上什么?(我还想画上很多山,很多条路。)(1)请你上来画
(2)你从哪里看出有很多山的?(点红理解“千山”)
(3)还有一处写法和“千山”写法一样,是?(点红理解:万径)(4)生画纵横交错的路。
指导:你们觉得他画的路怎么样?(太宽/太长)应该怎么画?(明确“径”是指山中的小路。)请学生修改。
★ 你还想画上什么?(我想画雪)
(1)示范画。这样画行吗?(几片——多些——全是)(2)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的雪?请细细读一读古诗,从字里行间找一找好吗?(“独钓寒江雪”“蓑笠翁”看出雪很大)
(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也可以看到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害怕寒冷不出来了。)(3)你是从哪两个字中发现原来漫山遍野全是飞雪?随文点红理解“绝:绝迹”、“灭:消失”
[板书:漫天飞雪]
(4)喔,原来这两句虽没有直接写雪,但“绝、灭”两字却告诉我们鸟儿绝迹,人迹消失。
(5)谁能读好这两句,读出这漫天的飞雪?
3、同学们的作品完成了,谁能看着我们的作品。读着古诗,完整地说一说诗意? 同桌说,指名说。
4、了解诗意后我们再来读读古诗,读出我们见到的画面,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配乐)指名读,评价:宜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四、三读古诗,感悟情境,读出诗情。
1、过渡:读诗,我们不仅要读出画面,还要读出诗情。下面让我们来听录音读,听着诵读,看着画面,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孤独”——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其实这份孤独就藏在诗中,能找到吗?——(点红: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万千孤独在一身”啊!请你用朗读让我们感受这份孤独。
[板书:万千孤独]
★“凄凉”——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灭。多么空旷凄凉啊!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2、一首诗,一份情。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万千孤独就是这首诗的诗情啊!齐读。
[板书: ——情] 五、四读古诗,简介作者,明白诗志。
1、同学们,古诗学到这儿,我们的目光不由地再次聚焦到这位老渔翁身上。古人云:“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这个漫天飞雪中独自钓鱼的渔翁之意在什么呢?这个渔翁他可能是谁呢?(柳宗元)
2、简介作者生平。
由于柳宗元一心救国救民,参加著名的永贞新政,触怒了当朝皇帝和权臣,被一纸诏书贬到了数千里之外的永州。在永州,他无职无权,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得在寺庙中借宿,一住就是好几年。在永州,他无家无室,有时,甚至连说话的人都没有。然而还是在永州,他曾给朋友写下这样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两句话:(出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江雪》,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3、此刻,让我们放声读这首诗,走进柳宗元的内心,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钓鱼?你读出的是一个怎样的柳宗元?
4、生自渎、交流。
(是呀,天气虽然恶劣,环境虽然艰苦,但柳宗元虽身处逆境却顽强不屈,虽困难重重却无所畏惧!)
[板书:不屈不畏]
5、他真的在钓鱼吗?他到底在钓什么?(点红:钓)
6、齐读。你们不愧是柳宗元的知音。《江雪》正是他志向的表达!
[板书:——志]
7、让我们来深情地背诵这首古诗。指名背,齐背。
8、播放录像(机动)
六、小结拓展。
1、今天,老师向你们推荐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另一首诗歌(点击出示): 渔翁
bànɡ jí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ǎi nǎi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zh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夜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过夜;清晨,他从湘江里打上清水又燃起楚竹做饭。等到烟销云散旭日初升,却看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回身一看,只见青山绿水之中,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的白云在相互追逐。
2、范读。此时,这青山绿水中泛舟天际的渔翁和寒江独钓的蓑笠翁相比,少了几分孤傲与凄清,多了几许飘逸和悠然。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齐读)
3、同学们,今天的课上完了,老师布置两个作业(任选其一):(1)吟诵《江雪》,绘制“寒江独钓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投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1.师范读课文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
自主交流
听老师配乐朗读,在脑海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
**说
播放音乐,指生描述: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小组合作学习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像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七册24课《古诗两首〈江雪〉》 教学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
2、理解诗句,熟读古诗;背诵、默写《江雪》。
3、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2、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使学生在课始时,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学会课外预习,课堂上通过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及时表扬、肯定的方法进行激励,让学生树立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与自信。再通过质疑,为学生排除字词方面的拦路虎,以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诗句,为想象诗的意境,扫清障碍。】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①诗句去除“绝、灭”想画面,说体会;并与原诗句进行对比。②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上远景。这样的环境给你怎样的感觉?(板书:冷寂)③师范读,指名学生读,齐读1、2句诗。
【设计意图:诗的题目是《江雪》,但是诗句中没有一个雪字,读来却让人感到寒气逼人。教学中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绝、灭”,引导学生想象漫天大雪覆盖一切,人鸟绝迹的画面,从而体会自然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①指导观察近处画面。
一位渔翁,独自一人,在这江上默默垂钓……你能体会出这位渔翁此时的心情吗? 板书:孤独 指导书写:孤
②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孤独寂寞?(孤舟、独钓)指名有感情读诗句。③这是一份怎样的孤独啊?大家自由地读读全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④同学们,这是一首藏头诗,我们读一读每一句诗开始第一个字:“千、万、孤、独”。体会一下,这是一般的孤独吗?这是非常非常的孤独啊!学生齐读“千万孤独”。
【设计意图: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把学生引入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教学中,我通过抓关键字、让学生看图、音乐渲染、感情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渔翁的孤独,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在学生的脑海中。】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①创设情境: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渔翁都快成为一个雪人了,但他还是不肯离去。从渔他身上你还能读出点儿什么?(板书:坚强不屈)②此时此刻,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这位渔翁吗?
③是呀,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来看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吧。课件出示,生读柳宗元的资料。
④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⑤诗人柳宗元借渔翁寒江独钓来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自己坚强不屈的决心。这种写法就是:借景抒情。(生读:借景抒情)⑥激情引读:
改革失败了,政敌们放火烧了他的住所,他无家可归,只好寄身寺庙,但他坚强地活着,依然在孤舟上——(独钓寒江雪)
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兴国之志,即便朋友、母亲、女儿个个先他而去,他仍坚强地活着,依然在孤舟上——
无论命运多么不公,无论内心多么孤独,他还是坚强地活着,依然在孤舟上—— 国忧、家祸、困苦集于一身,这寒的不仅仅是永州的山、水,更让他心寒的是什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是不到位的。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这种感情学生不容易体会。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对渔翁的行为进行质疑,引出学生对诗所表达的深刻含义的思考,再进行引读,层层递进,深入体会。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与诗人所处的环境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所以质疑后以教师的导为主,点到为止。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四、写法迁移,描述诗境
1、古人云: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吧。如果还能写出画面中人物的心情,那就更棒了。
2、写写诗句描绘的意境。
3、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古人云:诗中有画。让学生在学习完这首诗后,积极鼓励学生结合画面,融进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描绘出来。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会,还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尝试运用,加深体会。
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是为了了解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旷无人,寂静无声,颇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2、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设计意图:古诗是中华瑰宝,身为中华儿女,不仅要会诵古诗,更应该要会运用古诗。因此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古诗的活学活用。】
六、拓展学习,体会不同
1、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悠闲自在、轻松快乐的钓鱼诗。出示: 清朝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2、指名读。说说你从哪体会到渔翁的满心欢喜、悠闲自在?
3、对比《题秋江独钓图》与《江雪》异同。
4、齐读《题秋江独钓图》。
5、小结。
6、回读《江雪》。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有三度——深度、广度、温度,但是广度决定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我设计了拓展阅读另一首“独钓”诗,让学生通过对两首诗的对比,进一步感悟渔翁,让渔翁的形象更加丰满。更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经历不同,诗人写作心境也不同,写出来的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相同。即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默写《江雪》。
2、描写垂钓的古诗非常多,搜集2首,读一读,背一背。
3、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搜集2首,读一读,背一背。【设计意图:加强课内外的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
指导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同学们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同学们进行评价。
2、同学们自学
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同学们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同学们出示生字卡片: 绝 径 踪 孤 舟 翁 钓
(2)指名让同学们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同学们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同学们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同学们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同学们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同学们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同学们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同学们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朗读提示: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绝、钓”两个字让同学们自己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千山()()(),万径()()()。
()()蓑笠翁,()()()()()。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柳宗元)
难字: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与“经”字的区分。
水城县钟山小学:张娟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顶峰。学习唐诗,研究唐诗成为我国一千多年来世代相传的风气,从未衰落。因此,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领悟教材,确立目标。
《江雪》出自西师版第三册第六单元。此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江雪》就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诗,又像是一幅画,仅20字描绘出了一幅“寒江垂钓”的画面。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上雪景。它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老翁,正是诗人不屈不挠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立足于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二是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想像诗中描写的画面。三是有感情地吟诵,体会诗歌的意境。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意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诗境,感悟诗情是难点。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经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感悟诗情只要学生明白老渔翁不畏严寒的精神即可。至于诗人借彼喻己,不必多讲,点到为止。今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对该背景的深入了解,自然而然就能体会了。
二、注重发展,选择教法。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在课堂上,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方式,教给学生古诗有平仄声,平声要读长一点,仄声要读短一点。再让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则来朗诵,逐步地在头脑中浮现诗歌的画面。最后通过吟诵领悟诗情、诗境。这样,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诵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吟诵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四、训练思维,优化程序。
本课时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古诗吟诵激趣引入课题。
出示学生已经学过的古诗《春晓》,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五言绝句,接着播放春晓的吟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清楚什么叫做吟诗,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学古诗。
3、检查自学情况。
(三)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1、讲解古诗的平仄。
2、请学生用铅笔给这首古诗标上平仄,3、课件出示正确的标调。
4、学生按照正确的标调进行朗诵
5、逐句进行品读,赏析。
6、当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进行吟诵,进入诗歌的意境。
(四)举一反三,迁移到学过的古诗中。
1、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有方向感。
2、请学生按照今天学习《江雪》的方法,出示《悯农》其二标出平仄。根据平长仄短的规律进行吟诵。
五、扩大容量,注重积累。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促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而我们本次研讨课的目的。不仅在课堂上教会学生阅读,还要教会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在课外也能轻松阅读。在一个班里,一两名的学生爱上课外阅读,那是孩子的天赋,只有让班上大多数的学生都爱上阅读,才是老师教得有方法。所以我也要求学生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下去继续学习其它的五言绝句,相信学生对这种吟诵的方式会比较喜欢。
六、板书设计、画龙点睛。
我的板书紧扣此次研讨的主题“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途径”。用四个字“平长仄短”来揭示本次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之一,紧扣板书来进行朗诵。一个“吟”字,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从板书中就让学生清楚明了地知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并能把这种阅读方法拓展到课外的五言绝句的学习当中去。
【江雪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江雪说课稿11-01
二年级语文上册 江雪教案 西师大版09-25
《劝学》教学实录06-02
桥教学实录07-04
春联《教学实录》07-07
观潮教学实录10-02
鸟语教学实录参考06-07
《荒岛余生》教学实录06-16
番茄太阳教学实录07-02
习作教学课堂实录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