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共8篇)
【主讲教师】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校长兼党直属支部书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互动教师】
胡亚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潜能开发部,部长)王巧婧(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刁红梅(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专题讲座部分介绍了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范畴,幼儿社会交往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结合教育实例分析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最后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两方面详细而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策略。互动对话环节中,三位幼儿教师根据以往丰富的教育经验,结合教育案例探讨了幼儿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受欢迎型和不受欢迎型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受欢迎的幼儿走近同伴,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另外,三位老师还探讨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在同伴交往中,除了要引导幼儿积极地与他人交往,还应教会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合理地拒绝他人。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可见,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是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案例分析《不爱理人的乐乐》将带您了解幼儿不愿与人合作的原因及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学习要求】
(一)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幼儿社会交往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学习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理解与认识
1.什么是幼儿的社会交往
2.社会学习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3.认知加工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4.需要层次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5.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6.儿童交往的社会成长价值 7.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 8.什么是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
9.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10.什么是移情能力 11.什么是观点采择能力 1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三)实践与应用 1.结合实例谈一谈,幼儿教师应如何通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举例说明移情能力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
3.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4.当发现幼儿不愿与同伴交往时,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寻找原因?
(四)反思与提高
1.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班级里是否存在不愿或不会与人交往的孩子,你是否分析关注过他们?
2.你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吗?你的哪些做法是可取的?哪些做法还需要改进? 3.班级中有“不受欢迎”的幼儿吗,他们的同伴交往特点是怎样的?试分析他们不受欢迎的原因,与同事探讨恰当的解决办法并写下来。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尝试运用写下的方法,分析效果并记录。
案例评析
【案例名称】不爱理人的乐乐——教会幼儿合作交往的技巧
【评析教师】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案例】不爱理人的乐乐——教会幼儿合作交往的技巧
乐乐性格内向,总是喜欢一个人玩儿。在小区和妈妈散步时,经常遇到跟她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如果妈妈说“去跟小朋友一起玩儿啊!”她就会不停地摇头,拉着妈妈朝其他方向走去。
乐乐妈妈有几个朋友的孩子都跟乐乐年龄差不多,经常互相邀请去各自家里做客。为了丰富她的社交环境,让她有机会与小朋友接触,妈妈经常带乐乐参加这样的活动。当他们别人家里时,小朋友们会主动带客人参观自己的房间,把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可是知道同事和孩子要到他们家里做客时,乐乐会早早地就把房间里的玩具藏起来,客人来了也不许进她的房间,房间里的任何东西都不愿意让别人碰。
乐乐在幼儿园也不太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玩玩具时,她通常会选择一个角落坐下,如果有小朋友想借他的玩具或者想和她一起玩,她就会非常生气,跟老师告状说:“小朋友又抢我玩具了!”有时还会因此打小朋友。
【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乐乐不愿意理人、爱打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乐乐与人交往的环境比较丰富,但是并不愿意与人交往,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同伴交往技巧,或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体验过与人交往的乐趣。而后来乐乐所谓的“打人”行为印证了乐乐缺乏交往技巧这一观点,除了用手推人,她不会用语言表达如何拒绝他人的要求,不会邀请他人加入自己的游戏当中,加之年龄小的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有时出于善意地用手一碰,也容易因为力气过大而被同伴解读为“打人”。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都与乐乐一样,不知道与人交往的好处,没有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怕别人抢自己的东西,不懂得与人合作交往的技巧。【案例反思】
合作,是个体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早在2300多年前,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足见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如今,我们的时代更加强调资源共享,强调“双赢”,强调共同发展。那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过程里,抑或是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学会与周围人交往、合作。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过去的几年间,“421”家庭模式,也就是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也与我们越来越近。这种结构使孩子得到了更多关爱,但如果教育方式不当,会大大限制他们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与小朋友接触多了,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他们自然会形成合作能力。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也有一些家长遇到了和欢欢妈妈一样的问题,进入幼儿园以后,在同一种教育方式引导下,其他孩子都形成了较好的合作交往能力,可是自己的孩子在同伴交往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创造游戏活动机会,引导孩子形成合作意识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合作行为也通常开始于游戏活动。所以,成人首先要创造活动机会,让合作进入孩子的意识。孩子在3岁以前,思维发展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忽视周围的人或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孩子对周围人与事物的探索增多,这就需要成人创造机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当孩子逐渐认识并了解与人合作的意义时,他(她)的合作行为也会随之产生。例如在朋友聚会时,大家可以带上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以增大孩子的活动范围,让他们认识新的朋友,为合作行为的产生提供可能性。
二、选择恰当的游戏内容,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
有了可以合作的人,接下来就该选择活动内容了。不要小瞧活动内容的重要性,恰当的活动内容不仅可以促使合作行为的产生,而且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乐趣。适合培养合作能力的内容有很多:在“过家家”中,大家分配角色,各尽其能;在“藏猫猫”中,大家轮流藏起来,轮流抓人,游戏充满乐趣。我们还可以增大某些游戏的难度:如五岁的孩子一个人就可以完成10块的拼图,但是,对5岁孩子来说50块的拼图难度太大,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和小朋友每人完成其中一部分,最后再把完成的部分综合起来。当孩子从合作中体会到乐趣时,他们再次出现合作行为的机率也将增大。
三、教会孩子运用礼貌用语,为合作创设良好开端
通过故事、聊天等形式引导孩子明白,与人交往时,“我们一起玩好吗?”代表着友好和被接受,而“给我,我也想玩”意味着敌意和被拒绝;在与人一起玩以后,“和你玩真有趣!”代表着接纳与肯定,而“我不爱和你一起玩”则意味着不满意和拒绝。
四、当孩子拒绝与人合作时,描述希望孩子出现的行为而不要急于批评指责
当孩子拒绝与他人合作时,成人应尝试把看到的情况和希望孩子做的事描述出来,如“我看到两个小孩在抢玩具,结果他们谁都玩得不开心!如果他们能拿多一点玩具玩过家家,似乎会更有趣!”描述之后给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成人就会惊奇地发现,两个孩子生气一段时间后,会自己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描述”远比批评和指责的效果好得多!
专题讲座
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一、什么是幼儿的社会交往
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1】【2】
幼儿的社会交往包括幼儿与成人(父母、老师等)的交往,以及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两种基本 形式。
二、关于幼儿社会交往的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着重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及三者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班杜拉在谈到同伴交往时认为,儿童通过强化和模仿习得与同伴的交往,即儿童看到了其他儿童的交往行为并从中受到启示,自己也逐渐开始了与同伴的交往。与此同时,成人也强化和鼓励他们这样做。儿童受到了提示或指导,他们的同伴关系便在榜样和强化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对父母来说,这些见解、反馈、指导、鼓励和移情可能是经常的、自发的、自然的。正是这种经常的、自发的、自然的与孩子进行交谈,才对他起到了一种强化作用。这种方式不仅鼓励和指导了儿童之间的交往,还使得他们能够比较恰当地与同伴交往并保持下去,甚至能够形成友谊。
(二)认知加工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际关系是典型的社会思维,社会知识也就是交往知识,包括或涉及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 而这些关系正是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的。如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习近平等关系,并通过不断的平等合作,逐步建立起他们能够一起进行活动的规则。儿童通过学习如何进行交往而理解人际关系并获得交往的知识。皮亚杰在阐述儿童的“自我中心”时认为,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在交往中学习交往知识并理解社会规则;二是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表现为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越来越能看到或理解他人的观点。大量研究表明: 幼儿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他人各种不断交往的过程中, 建立起与父母、同伴、教师之间的社会性联系。在这些联系中,不断发生着幼儿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幼儿的社会性理解和个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与理解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又称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种属于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学龄前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和同伴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幼儿有着强烈的社交欲望,他们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伙伴的互爱和认可。同时,他们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获得归属感和关爱。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及和谐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四)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他将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由里到外依次分为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大系统。家长、教师以及与儿童最为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即所谓的小系统,小系统中的人会对儿童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中间系统是由“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包括诸如家庭、学校、邻居和日托中心等抚育儿童成长的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外系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最外层的大系统是由文化、行为规范、法律等影响和支持儿童发展和成长的东西组成。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幼儿园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小系统,家长、教师、幼儿同伴构成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生态系统环境的主体,且这些环境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3】
三、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
(一)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70年代提出了“学会生存”,80 年代提出了“学会学习”,到90年代又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张,这不仅体现了儿童发展与教育观念的变化,同时更重 要的是,“学会关心”凸显出了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和态度的重要性。一方面,“学会关心”更加关注自身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学会关心”的核心是,不仅要学会关心自己,更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与他人和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学会关心”在技能层面之上更加关注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及其“态度”和“情感”。因此,“学会关心”的实质,包含着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对他人、环境的态度和情感,它体现在个体现实生活的交往活动中。
(二)儿童交往的社会成长价值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儿童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则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其中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与成人或能力强于他的同伴交往是使他进入下一个发展区的最好方法。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指出,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儿童和中介人(父母、教师)之间交往互动的质量。因此,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儿童处于一种不断交往的生成状态中, 交往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对儿童的社会化成长不可否认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交往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作为独特存在的个体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到“ 我是什么样的人”,包括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特征状况、能力个性、与他人关系、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等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以及在认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对自我的控制。【4】 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是在封闭的自我中自然生成的,它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中初步建立起来的。对于儿童来说,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为他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和衡量标准,对他们确立自我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交往中,儿童学会了使用“我”“我的”, 获得了关于自身与他人关系的各个方面自然而真实的反馈, 学会了认识自己。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孩子才能协调好各种关系, 正确认识、评价自己。【5】 2.交往促进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儿童在交往中学习交往知识并且理解规则;二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越来越注意到或理解他人的观点。规则意识和规则能力是交往的核心能力【6】,而儿童的早期社会性认知,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同伴交往,正是在同伴交往中掌握了游戏规则、物理经验、社会常识、学习方法,在不断的合作交流行为中,学会平等相处,关注、比较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才可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达到彼此理解与交融。3.交往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依恋对儿童的情绪情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良好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他人的信任感、安全感,是积极性情绪情感得以成长的最初的基石或前提,从而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一旦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儿童则易形成冷漠、孤僻、不信任、焦虑等心理缺陷,造成人格的发展障碍。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则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要、归属需要。在和谐或冲突的交往互动中体验着快乐、悲伤、痛苦、愤怒等情绪,推动了情绪情感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与其社会行为之间显著相关,而且儿童情绪理解(表情识别除外)能显著正向预测其亲社会行为;情绪归因能显著负向预测其攻击破坏行为。幼儿情绪理解能通过影响社会行为进而对其同伴关系产生影响。【7】
(三)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影响重大
林崇德(1995)认为,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同伴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幼儿的发展:一是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 尊重的需要;二是同伴关系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三是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四是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此外,林崇德(1995)还发现:不良的同伴关系会使幼儿成长受阻并可能出现下列问题:(1)退学(或逃学);(2)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它心理障碍;(3)加入不良团伙乃至犯罪。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在自我意识领域的发展包含着独立性的发展,即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谁以及自己能做什么。一个自信的幼儿对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相信没有什么可以难倒自己,如果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会积极向大家求助。哈佛大学的小儿科专家贝瑞·布雷佐敦以一个简单的测验测试婴儿的人生观。贝瑞拿两块积木给8个月的婴儿看,告诉他如何拼在一起。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的反应是:拿一块积木来咬一咬,放到手中前后摩擦,然后丢在桌子上,看看你会不会帮他捡起来。等你捡起来了,他才愿意完成拼积木的任务。这种孩子在生活中由于不断受到大人的赞许和鼓励,面对人生的挑战自然是充满信心。因此,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并学会愉快地提问,鼓励他们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经常夸奖幼儿,如“你很棒”,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这样幼儿自然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其次,应创建气氛良好具有安全感的环境,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纠纷,让幼儿充满自信地成长。第三,要引导孩子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提供协助。
(二)培养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
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的享受,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延迟满足。延迟满足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1960年,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对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有名的糖果实验,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中学毕业。实验内容是,让4 岁的孩子作如下的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事,如果你能等他回来,可以得到两块糖果;如果你想立刻拿到糖果,则只能得到一块。这个实验很快看出孩子的性格特质,由此暗示了孩子的人生走向。十几年后两种反应的孩子在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差异很大。4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自控型孩子到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很强,充满自信心,人际关系较好,经得起挫折,能面对压力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易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候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而冲动型的孩子则约有三分之一缺少上述自控型的特质,表现出的特征是让人觉得难以与人接触、顽固、优柔寡断,遇到困难和压力容易退缩,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这些孩子中学毕业后又一次接受评估,自控型孩子学习能力较强,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优。糖果实验显示的是幼儿时期貌似微不足道的小行动,长大后往往扩散成个体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方面的能力。杨丽珠等研究显示: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儿童在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总体发展也好,其遵守规则与执行任务能力、与教师交往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社交情绪发展水平都显著高于那些在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低的儿童; 反之则差。【8】可见,从小培养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是多么重要。
(三)重视移情训练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促进作用
移情又叫感情移入,即我们平时常提到的情绪感染与共鸣。让幼儿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移情可以使主体内部产生某种感情共鸣,有利于促进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移情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帮助幼儿自觉发生分享、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帮助幼儿认识与接受自己,从而帮助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心理品质增进其心理强度。【9】
有实验表明: 在接受一段时间的移情训练后,大多数幼儿的同伴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 孩子由于能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而避免了同伴间小磕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四)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 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它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张文新与林崇德认为,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还有助于改善同伴关系, 受同伴欢迎的儿童在观点采择能力测试上的成绩高于受同伴拒绝的儿童【10】。有研究表明,6岁左右的儿童即开始初步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但在利用有关情景线索准确推断他人的观点或视角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在5一6岁幼儿同伴交往中,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学会区分自己和同伴的观点,使幼儿意识到自己和同伴想法的不同,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协调自己和同伴的想法,引导幼儿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中的问题。
(五)训练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引起幼儿情绪反映的社会化动因逐渐增强,幼儿逐渐萌发了自尊、自信的需要。因而,可以通过对幼儿进行一定的行为训练,使幼儿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到自己的行为方式中,从而提高幼儿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能力。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行为训练法对4岁幼儿社会交往的提高比6岁儿童效果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儿童已有行为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习惯化,对其行为进行矫正会越来越困难;二是随年龄增大,儿童认知能力在不断发展,其行为更多地受到认知的调节,单纯从行为上加以训练已不再可能大幅度改善同伴交往水平。
所以,对于小点的孩子,家长可以运用强化法来促进幼儿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以说理的方式消退幼儿以不友好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同时,还要给予幼儿自行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机会。在幼儿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过程中,成人应该是支持者,而不应是包办代替者。另外,榜样示范也是行为训练的方法。家长要注意在幼儿面前保持良好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积极的方式来解决同伴交往问题。
(六)形成安全的亲子依恋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系或情感连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由于这种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系或情感联结,婴儿在感到不安时就会趋近这个人;如果强迫婴儿同这个人分离,婴儿就会表现出不满、哭闹。依恋在本质上是一种融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进化与发展的基础是未成熟、弱小的儿童趋近父母的需要,其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安全感等生存的“必需品”。早期母爱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认知、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影响,甚至到了成年,他们还会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特征。
吴放、邹泓通过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依恋对幼儿与同伴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安全性高的依恋关系是建立在成人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反应基础上的, 在与成人长期交往的过程中, 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行为, 用成人对待自己的同样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同伴。反映到在幼儿园与同伴交往的行为上, 通常表现为攻击性低、乐于助人等。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也会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反馈和强化, 例如受到同伴的喜爱、得到成人的夸奖等。这更有助于幼儿保持与母亲、老师良好的依恋关系。更重要的是, 受到强化的良好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会反射到幼儿的内部行为模式中去, 成为潜意识中指导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扩大社会交往范围的主导因素, 建立起了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可以看到,对于幼儿生活中的主要看护人的家长来说, 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多么重要。
(七)选择适当抚养方式,妥善处理夫妻冲突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综合方式。这种综合 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比较有影响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Maccoby&Matin,1983)是根据父母的控制和温情两个维度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类: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其中,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划分,放任型又可分为沉弱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父母对儿童较多温情、要求明确、能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比较费时费力但最有效;专制型父母对儿童要求高,但对儿童反应少、缺乏热情,用较绝对的标准约束儿童,强调儿童的顺从,表扬奖励少,有明显的强制色彩;放任型父母对儿童要求少、期望不高,他们或者溺爱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对儿童的纪律要求不一致,不主动指导儿童,对儿童有中等程度的热情。
如果儿童处在和谐、欢乐、紧张而有秩序的家庭气氛中,并从家庭中获得安全感,他们就更可能顺利适应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并解决自己遇到的其它问题;而如果家庭气氛粗暴惩罚、混乱冷漠、过分的严厉,则儿童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大,他们的亲子关系的发展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父母婚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挑剔冲突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消极情感就较多,其子女表现出的攻击、犯罪行为也较多。冲突状态下的家庭,常常导致孩子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胆怯、不安,心灵受到严重创伤。
(八)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为幼儿交友创造条件
一、培养幼儿社会性的主要目的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一个人的人格、心理健康、智力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当今社会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当具有健康的身体、聪明的智慧、丰富的社会经验,而且更应具有良好的人格、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培养幼儿社会性是为公民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二、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基本内容
幼儿社会性形成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方式方法、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过程涉及的基本内容。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形成的关键。幼儿社会性形成固然依赖于一定的社会认知,但认知只是一个基础,它与最终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尚无必然联系,因此在幼儿自主观察、体验、实践基础上的情感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此外,幼儿社会性发展主要受制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的生存与交往环境、幼儿自主活动的质量及所受教育的全面性。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也离不开其品质的发展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它们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十分有效。
三、培养幼儿社会性的主要途径
1.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包括师生、亲子、伙伴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首先要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关心爱护不同类型的幼儿,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做到和蔼可亲、正确引导幼儿行为。同时,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精神面貌,一言一行,幼儿都将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转化就是一个社会化过程。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应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良好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都市化的生活日益普及,幼儿的伙伴越来越少,“自我中心”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良好的伙伴关系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健康发展。
2. 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幼儿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不同行业的人的社会生活,学习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他们会通过不断的观察、模仿学习社会上不同角色的人相互交往的经验和技能,在幼儿园与家庭的正确引导下,形成自己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是非观。
为幼儿创设实践活动场所,是帮助幼儿将学习的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与自身的实践行动联系起来,有效实现幼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让幼儿在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的过程中,进行情感迁移,进而使同情心、责任心得到发展,逐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3. 家园共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力保障。
幼儿园与家庭一致要求,共同培养、共同引导,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一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法,使家长了解到用正确方法适时地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巩固。同时,也可通过“家长园地”沟通家园联系,使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得以在家庭活动中延伸。家长也要积极参与配合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帮助与陪伴幼儿成长。
与此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前提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学习同伴的长处,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培养合作的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关键词】日本;幼儿园教师;幼儿间的纠纷;社会性培养;访谈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7/08-0088-0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年轻女性的学历不断提高,就业率不断上升,不过伴随而来的晚婚晚育现象也日益严重,〔1,2〕从而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少子化现象,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和近邻中同龄孩子的数量逐渐减少。〔3〕也许与少子化原因有关,许多家长容易过度干涉、保护自己的孩子,导致日本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所下降。众所周知,通过解决自由玩耍中产生的同伴纠纷,幼儿会逐渐懂得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不同,不断提高忍让程度,从而与同伴继续友好相处。〔4-8〕正因为如此,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引导幼儿通过自由的同伴交往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负有重要的责任。〔9〕本研究通过调查日本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纠纷的看法,包括如何看待纠纷的意义、如何选择介入纠纷的方法等,深入分析日本幼儿园教师是如何通过处理幼儿纠纷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的。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日本4所公办幼儿园的10名骨干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半结构式的个别访谈。访谈程序如下。
第一步,就幼儿间发生纠纷的意义进行访谈。提问:“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对幼儿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那么对幼儿成长的哪些方面有帮助?”
第二步,请教师观看幼儿间发生纠纷的录像。本研究采用的是研究者在幼儿园3岁班拍摄的录像片段,反映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发生的纠纷。这一题为《发卡》的录像符合研究的需要:幼儿围绕玩的东西发生了纠纷,很清楚谁是当事人,很清楚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责任所在,纠纷发生时有其他幼儿在旁边观看。教师观看从幼儿间发生纠纷到教师介入纠纷前的录像片段。观看结束后,研究者问教师会如何介入幼儿的纠纷:“如果你遇到录像中的场面,你会怎样介入?”
第三步,请教师观看录像中教师介入纠纷的片段,然后对教师进行访谈。“你认为录像中教师的介入怎么样?”
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文字转录,然后进行归类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幼儿纠纷意义的看法
受访教师普遍认为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对幼儿的成长有帮助。说到对幼儿成长的哪些方面有帮助,教师的回答如表1所示。
教师A:非常有帮助。正是因为发生了纠纷,幼儿才会努力了解对方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会想办法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幼儿在处理纠纷时,有时候需要忍耐,有时候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情。幼儿就是这样逐渐学会如何与别人打交道的。
教师B:幼儿间的纠纷对幼儿的成长有好处。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认为,幼儿只有发现了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他才会知道原来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是不一样的。通过解决纠纷,幼儿可以掌握与别人打交道的本领。
从访谈结果看,教师们普遍认为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所有受访教师都提到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可以让幼儿了解别人的感受,提高协调性”。幼儿要解决同伴间的纠纷,“有时候需要忍耐,有时候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情”。幼儿正是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学习与他人打交道的方法的。
2.教师对介入幼儿纠纷方法的看法
录像片段如下。
A女孩与B女孩分别戴着不同的发卡①。一起玩的时候,A女孩想要B女孩头上的发卡。她什么话都没说,直接伸手去B女孩的头上取发卡,拽了几下没拽下来,却把发卡拽坏了。两人发生了纠纷。B女孩拿着被拽坏的发卡去找教师了。
对于“如果你遇到录像中的场面,你会怎样介入”的问题,教师的回答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在介入幼儿纠纷时,受访教师几乎都是先了解幼儿的感受并表示理解,然后再采用一些重视和满足幼儿心理需求的方法去介入的,如给幼儿准备相同的物品,或引导幼儿承诺明天把玩具借给对方玩,或引导幼儿遵循按拿到东西的先后顺序玩的规则等。
教师C:先让两个孩子知道对方的心情和感受,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想想该怎么办。如果A女孩还是觉得B女孩的那个发卡好,那么让她想一想并说一说为什么觉得那个发卡好。如果那个发卡对A女孩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那么就试着让两个女孩交换着玩,或者试着帮她们找到相同的发卡玩。
教师D:我可能会先对发生纠纷的两个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然后再找一个相同的发卡给她们玩。我会对孩子说:“这样可以吗?”不过我想,如果找不到相同的发卡,A女孩还是想要B女孩的那个发卡,那怎么办?我也许会让先拿到发卡的B女孩先玩一会儿,然后引导她和A女孩交换着玩,或者是对B女孩说:“今天你用这个发卡,明天借给A女孩,行吗?”就算A女孩说“我想要B女孩的发卡”,我想我也不会马上让B女孩把发卡借给A女孩。
从对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介入幼儿纠纷时几乎都会先对当事幼儿的感受表示理解,等幼儿的情绪平稳后再采用一些方法解决问题。教师会和幼儿商量,一起想办法,最终用让双方都满意的方法去解决纠纷。也就是说,教师认为双方各有各的想法,正是因为双方的想法有分歧,才会产生纠纷。
3.教师对录像中教师介入幼儿纠纷的看法
教师观看录像的后半部分,即教师介入的片段。内容如下。
教师问拽发卡的A女孩:“你为什么拽发卡呢?”A女孩回答说:“B女孩戴的那个发卡好,我也想要。我还一次都没有戴过呢!”教师对A女孩说:“如果你想要的话,为什么不跟B女孩商量,两个人换着戴呢?”教师花了很长的时间介入调解,但是始终没有对拽发卡的A女孩的感受表示理解。在旁边观看的幼儿纷纷对A女孩说:“我的这个好,我借给你吧!”最后B女孩也愿意把发卡借给A女孩,可是A女孩却不想要了。这时,收拾整理玩具的时间到了,介入也就结束了。
对于“你认为录像中的教师的介入怎么样”的问题,教师的回答如表3所示。
教师E:我认为作为教师,这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情和感受,表示理解。这比评价谁对谁错更重要。在录像里,拽发卡的女孩向教师申辩了理由。在孩子自己还没有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前,教师已经把解决方法说出来了。如果是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让幼儿先自己考虑该怎样解决,引导幼儿商量解决办法。
受访教师都不赞成录像中教师的介入方法,因为录像中的教师没有对拽发卡幼儿的感受表示理解。“作为教师,这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情和感受,表示理解。这比评价谁对谁错更重要。”可见,受访教师非常重视理解幼儿的感受。
三、结论与启示
访谈发现,日本幼儿园教师都认为可以利用幼儿间的纠纷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在幼儿自己能解决纠纷的情况下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在介入纠纷时,教师应按一定的介入顺序去介入,即先对幼儿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共鸣,等幼儿情绪稳定后,再鼓励幼儿思考解决办法;教师重视通过纠纷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教师认为,当幼儿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后,会有能力自己解决纠纷的,教师不要过早或过多地干预幼儿。可见,在日本,教师重视通过纠纷让幼儿体验与同伴相处时需要遵循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他们认为纠纷能使幼儿明白自己和他人有着不同的想法,这是让幼儿考虑如果想和同伴玩下去,自己该怎么做的一个好机会。〔10〕唐泽真弓等人的研究证明,在日本幼儿园,在幼儿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教师很多时候都选择不干预幼儿的纠纷,这反映了在日本普遍存在的利用幼儿之间的纠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文化观念和实践方法。〔11〕
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给予回应是日本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家庭结构和幼儿的家庭人际关系日趋单一,使得这一优良传统在逐渐消失。〔12〕许多家长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当代日本幼儿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因是在家里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体验。成人过多的干预会扰乱社会的复杂性,让幼儿无法了解真实的社会。〔13〕在日本公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较少。从早上9点幼儿入园开始,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幼儿都在和自己喜欢的同伴自由玩耍。〔14〕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介入幼儿间的纠纷,或者说通过纠纷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从而为幼儿日后进一步发展更复杂的同伴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30余年,城市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幼儿在和同龄幼儿的相处中会遇到困难,难以维持与同伴的良好关系。另外,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电脑等设备日益普及。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将电视、电脑等当作幼儿的“保姆”。又因为居住在高楼大厦,由祖父母养育等原因,许多幼儿缺少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机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和日本一样,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让幼儿通过和同伴自由地玩耍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显得日益重要。然而,中国的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习惯通过说教或者训练的方式教幼儿一些社会规则。为了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常常在幼儿间即将发生纠纷时制止幼儿,或者是在介入纠纷时像裁判一样明确告诉幼儿谁对谁错。这些都说明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让幼儿通过处理纠纷学会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以致错过了许多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经验,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第一,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同伴自由玩耍。第二,在不会发生危险的情况下,不过早制止幼儿之间的纠纷。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幼儿间的纠纷,让幼儿亲身感受人际交往的失败经验,从而更加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关心他人。第三,在介入纠纷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谁对谁错,而是要先对双方的感受表示理解,在幼儿情绪稳定后,鼓励幼儿自己去思考解决纠纷的办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劉海紅,倉持清美.集団保育の役割について中国の保育者の考え方―日本の保育者との比較から―〔J〕.日本家政学会誌,2009,(12):987-988.
〔2〕鄭金洲.日中社会変化発展と発展環境―少子化と発展環境の変化―〔J〕.神戸大学発達科学部研究紀要,2004,10(3):98-99.
〔3〕劉海紅,倉持清美.日本と中国の保育者の保育観〔J〕.東京学芸大学紀要:総合教育科学系Ⅱ,2010,61:51-64.
〔4〕岡本依子,亀井美弥子,菅野幸恵.公園デビューと地域子育てにおける公園の役割-育児中の親および育児非経験者への面接を通して-〔C〕//日本保育学会.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研究論文集.东京:日本保育学会,2002:390-391.
〔5〕倉持清美.幼稚園の中のものをめぐる子ども同士のいざこざ-いざこざで使用される方略と子ども同士の関係-〔J〕.発達心理学研究,1992,(3):1-8.
〔6〕高坂聡.幼稚園児のいざこざに関する自然観察的研究:おもちゃを取るための方略の分類〔J〕.発達心理学研究,1996,(7):62-72.
〔7〕朝生あけみ,斉藤こずゑ,荻野美佐.いざこざ場面における2~3歳児の方略〔C〕//日本教育心理学会.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第33回総会発表論文集.东京:日本学会事務センター,1991:93-94.
〔8〕本郷一夫,杉山弘子,玉井真理子.子ども間のトラブルに対する保母の働きかけの効果―保育所における1~2歳児の物をめぐるトラブルについて-〔J〕.発達心理学研究,1991,(1):107-115.
〔9〕〔10〕劉海紅,倉持清美.遊び場面における中国の保育者の子どもへのかかわり方〔J〕.日本家政学会誌,2010,(8):453-461.
〔11〕〔13〕唐泽真弓.日本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变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93(11):11-13.
〔12〕约瑟夫·托宾.学前教育中的文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93(11):2-3.
〔14〕斉藤こずゑ,木下芳子,朝生あけみ.仲間関係〔M〕//無藤隆·内田伸子·斉藤こずゑ.子どもの時代を豊かに:新しい保育心理学.東京:恵友社,1986:59-62.
Cultivate Children’s Sociality through Dispute Intervention: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Japanese Preschool Teachers
Liu Haihong
(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anyang, 712082)
【Abstract】The researcher studied the video of Japanese teacher’s intervention of children’s dispute and interviewed the teacher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sociality through dispute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rviews revealed that the teachers believed that the disputes were helpful for children’s growth.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the teacher would first show understanding for children’s feeling. And when they calmed down the teacher would encourage them to think about the solutions. The teacher put emphasis o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and empathy through handling disputes. The Japanese practice offers inspirations for us.
11月6日晚上8:30在“呱呱视频”上观看了高东辉老师主讲的《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讲座》,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自信、独立地度过幼儿生活,并成长为各种能力都较强的未来社会人呢?我深感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很重要。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呢?
一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是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它当然是我们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对此不可有过高的期望,应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孩子多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们说出想说的话,这对提高幼儿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二重视游戏活动。幼儿的活动能力十分有限,交往的圈子也小,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去现实生活中接受磨练,而游戏活动则为孩子们提供了这种磨练的机会。在游戏中孩子们用童心构筑着他们的社会,这个社会充满了真善美的东西,当然也有假丑恶的一面,但它并不能伤害孩子们,反而激起了他们对恶的憎,对美的爱,获得了对人的爱与憎的情感。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课题: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目标:
掌握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含义,了解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重点:
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难点:
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课时
过程:
一、社会性及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1.社会性:
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
2.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儿童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完美的人格对一个人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对其事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
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人的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其未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建立
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
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指幼儿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二是幼儿与同伴的关系。
(二)性别行为的发展
性别行为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及道德行为。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或倾向。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四)攻击性行为
也称侵犯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小结:
作业:
1.什么是社会性发展?
2.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发展有什么意义?
3.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哪些内容?
课题:
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目标:
了解亲子关系对幼儿的作用,儿童依恋的发展的阶段以及亲子关系的类型。
重点:
儿童依恋的发展的阶段以及亲子关系的类型
难点:
儿童依恋的发展的阶段以及亲子关系的类型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课时
过程:
一、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
1、亲子关系的含义:
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
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2、亲子关系的作用:
1)早期的亲子关系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好,就比较容易跟其他人建立比较好的关系。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满足了孩子爱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而实现的。
2)父母教养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一)依恋关系及依恋行为
1.定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2.形成时期:
6-7个月时,“认生”
3.依恋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3个月):无差别社会反应的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4.儿童依恋行为的类型:
1)回避型
2)安全型(较好的依恋类型)
3)反抗型
5.早期依恋的儿童发展的影响的表现: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
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6.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依恋
1)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2)父母亲对孩子所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并给予一定的照顾。
(二)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亲子关系的类型: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2.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民主型。
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
(2)专制型。
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放任型。
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自命不凡、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3.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婚姻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规模与出生顺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亲子关系。
小结:
作业:
1.儿童依恋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依恋发展对幼儿健康发展有哪些作用?
2.亲子关系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如何?
课题:
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目标:
学习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了解同伴交往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知道如何帮助幼儿改善同伴关系。
重点:
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
难点:
同伴交往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如何帮助幼儿改善同伴关系。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课时
过程:
二、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幼儿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
第二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作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
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了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为常见,出现了互动或互补的角色关系。
(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①3岁左右的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②4岁左右的儿童,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的游戏形式;
③5岁以后的儿童,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④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
女孩更明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在游戏中的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三)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同伴交往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四)交友关系中的问题儿童
存在交往困难的儿童分两种:被忽视型幼儿、被排斥型幼儿。
帮助在幼儿期交往困难的儿童要做到: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怎样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小结:
作业:
游戏中幼儿的同伴交往是如何发展的?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课题:
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目标:
了解男女间的性别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知道如何看待儿童的性别行为,学习游戏中幼儿的性别行为的主要表现
重点:
男女间的性别差异的主要表现
难点:
游戏中幼儿的性别行为的主要表现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课时
过程:
一、性别差异
1、身体、动作和感觉的发展方面
女孩出生时身体和神经方面较发达,较早学会行走和达到青春期。男孩出生时肌肉发展较成熟,肺和心脏较大,对痛的敏感性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在需要力量和大动作技能的活动中占据优势。
2.认知发展方面
幼儿期女孩在言语能力上占优势,这种优势在中学阶段显著增长,包括词汇、阅读理解和言语创造性。
3.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方面
男孩更多地成为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特别是身体上的攻击,即使在早期社会性游戏中也是这样。
4.特殊发展方面
男孩容易出现学习问题、阅读困难、言语缺陷和情绪问题。
二、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
1、含义:
1)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男女两性是由遗传造成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2)性别行为:
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3)
男女同一化:
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
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愿意献身(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
2.如何看待儿童的性别行为?
1)帮助儿童形成性别角色,发展性别行为是成人的任务。
2)正确确认性别角色和相应的性别行为是儿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同一化相联系的。
4)过分划分两性不同的作用会妨碍男女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
5)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同一化性格是有利的。
三、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
1.幼儿期已经表现出一些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明显体现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
2.幼儿期已经开始有了个性方面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小结:
作业:
游戏中幼儿的性别行为有哪些表现?如何对待幼儿的性别行为?
课题: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目标:
掌握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了解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学习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重点: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如何形成的难点: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课时
过程: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1.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为前提的。
2.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
3.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移情的基础上,产生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行为。
v
移情
v
1)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
v
2)移情的作用:
v
3)移情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方面,而由此产生的同情心是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具体体现。
v
4)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可以作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亲社会倾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可以看到,如对他人的困境表示或做出哭泣反应。关于早期分享的研究发现,将玩具出示或递给不同的成人(母亲、父亲或陌生人),在1岁半的儿童中是很常见的行为。并且,这种分享活动不要求鼓励、引导和奖赏。1岁半左右的孩子,不仅接近有困难的人,而且提供特定的帮助。
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表现为从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在幼儿的同伴交往中,这种现象也很明显。
小结:
作业: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如何发展的?
课题: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目标:
掌握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重点:
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难点:
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课时
过程: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1.含义: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2.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父母的惩罚
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攻击性行为。
2.榜样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还能影响儿童的态度。
3.强化
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等于对侵犯行为的强化;成功运用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会增加和加强他以后的攻击性。
4.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
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同时,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二)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任性、依赖性强、自私、不合群、胆小等问题,这给幼儿教育及其他阶段教育带来很大挑战。
(三)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形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独生子女家庭中典型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和过分保护。
(四)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
1.给孩子充分的活动的自由,培养独立性。
2.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限度,不能无原则地满足不合理要求,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3.给孩子提供充分的同伴交往机会,使孩子逐渐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
4.幼儿园要加强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家园配合,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发展。
小结:
作业:
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幼儿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有什么特点?
2.我国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教育?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同伴交往
一、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当幼儿开始进入幼儿园生活,就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时时处处都是爷爷奶奶、父母来包办代替了,很多事情开始需要幼儿自己学着来做了,比如自己学习吃饭,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大小便等等。这些独立性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幼儿逐渐获得能力上的发展,为幼儿提供独立做事的机会,减少对成人的依赖性,有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有益于入园后的学习生活。当然在幼儿园里,我们还要尽可能的为幼儿创造一些让幼儿独立做事的机会,如:在生活上让幼儿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叠小被子、自己摆放餐具、收拾碗筷、收拾床铺、收拾玩具图书、学习用品等等。
二、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在幼儿园里,不管在生活、游戏和学习中都会出现许多任务须由自己来做,比如自己般小椅子进入活动区、自己拿玩具、学具、自己拼搭积木、自己画画、自己剪纸、粘贴等等,通过实践,发现不断有意识的强化幼儿的任务意识,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积极态度非常必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重幼儿从短时间的任务培养向长时间的任务培养慢慢过渡,还要注意由易到难的过渡,并注重让幼儿学习用图示表征各种任务。比如对小班幼儿的任务意识的培养就要简单并且易于幼儿自己能独立完成;而对中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就可以逐渐增强,特别是大班幼儿,要让他们尝试在跳一跳后才能完成任务。
三、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对幼儿来说,特别是小班幼儿,幼儿园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想要在这个“小社会”中和平融洽地相处下去,就必须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因此我们要让幼儿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接受规则,并逐步做到维护和执行规则。所以首先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规则,对于小班孩子,教师可以把规则营造成一幅幅美丽的信号图,如:在小椅子和小杯子上贴上水果和动物的标记,识别各自的小椅子和小杯子,避免争抢而引起的麻烦。
对于中大班幼儿,我们可以用一些不同的口头指令或一些音乐节奏等帮助孩子理解规则的含义。只有在幼儿充分理解规则含义的基础上,才能把规则意识贯穿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如:集体排队喝水时不推挤、不争抢;外出时不掉队;集体游戏时须遵守游戏规则;阅读图书要安静;学具玩具玩过后,要归类放好;到区域活动不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美工活动要保持桌椅地面的整洁等等。
其实,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并见效的,它需要老师平时做个有心人,对幼儿进行长期、反复的引导,只要能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幼儿将各种规则逐步化为心中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生活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应指导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广泛的进行交往活动,增加社交面,扩大朋友圈,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比如:在进行“文明交通”的活动中,当老奶奶(老师扮演)拄着拐、弯着腰刚上公交车时,小朋友立即起身给老奶奶让座,我刚想表扬孩子的举动,没想到周围的小朋友都迅速站起来围到了老奶奶身边,都想让座给老奶奶呢。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文艺作品,故事《小熊请客》、故事《金色的房子》、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等,让在幼儿熟悉故事的同时参与角色扮演,可以让他们带着头饰表演故事中同伴友好相处、友好交往的良好行为,通过语言和动作等进一步巩固社会交往中的礼貌语言和行为表现。
家长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孩子的伙伴来玩,家长要帮助孩子善于和敢于交友。给自己的孩子多创造一些交往的机会。如:给孩子开生日晚会,一起结伴去野外郊游、一起旅行等,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对比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鼓励孩子多学别人的长处,这对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十分重要。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案例:观察实录:大班幼儿,性别:男,年龄7岁。今天我们班上了《京剧脸谱》的活动,京剧脸谱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深受幼儿的喜欢,小C小朋友的思维、分析、判断及绘画能力都是十分优秀的,在活动中对称图案和色彩是自制玩具的重要环节,怎么才对称呢,他先把纸进行了对折,打量一番后,有顺序地画眼睛、嘴,然后打扮花纹,做得有条不紊,最后用剪刀把眼睛剪掉,又在耳旁挖洞,在穿线打结的环节出现了困难,先是与同伴协助,戴了一下后还是不够牢固,就找我请求帮助,在我的帮助下,最后完成后他满意地戴着京剧面具和同伴一起游戏了。
分析与评价:在游戏中可以发展幼儿的合作性,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教师可以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和心理的需要。好动顽皮的孩子鼓励他多参与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坚持性、持久性。
二、培养幼儿学会倾听的习惯
案例:观察实录:大班幼儿、性别:女、年龄7岁。语言集体教学中,老师问:“谁能单独看着图谱说一遍儿歌?”小B第一个主动完成任务,老师奖励给她一个小贴花。小A举起手,站起来说儿歌:“夏天的歌,在哪里?咯咯咯,……”老师提醒:“不是咯咯咯,而是蝈蝈蝈”。小A继续说儿歌:“在青青的草丛里……”老师提醒:“是绿绿的草丛。”小A开始不说话,低着头,用力眨眼睛,慢慢脸变红,哭了起来。B幼儿劝说小A,没有关系的,我也说错了,老师也提醒我了,继续说完了就有小贴花。小A没有继续说下去,低头不开心。
分析与评价: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儿童行为,从小A的表现以及与同伴的冲突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幼儿,自尊心强,希望自己做得更加完美,特别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明显不足,遇到问题会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沟通。孩子发音不正确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常见问题,教师家长的随机指导和帮助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当孩子口齿不清楚时,父母和老师都不要急躁,慢慢练习,不要急于求成,循序渐进让孩子多练习发音。可以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让孩子听懂和理解故事的情节,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爸爸妈妈也要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并参与其中。在平时可以请小伙伴和她交流,提供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老师和父母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平时多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她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三、培养幼儿的表现创新能力
案例:观察实录:大班幼儿、性别:男、年龄7岁。在美工区给幼儿提供了各种自制的蔬菜印章以及印好的蔬菜印章图案、油画棒等。小C对我准备的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玉米皮等大量的材料,非常感兴趣。小C认真地制作起来,通过画剪贴任其所能,流露出对艺术的迷恋,尽情享受艺术美的熏陶,同时激发小C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去创造美表现美。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小C幼儿选择不同的蔬菜印章在大的图画纸上随意盖章,体验着蔬菜印章的乐趣。幼儿进行有规律地印章,一个青菜印章接着一个藕片印章,体验着图案排列的美妙。小C一会儿在排列,一会儿又在印好的蔬菜图案上进行添画,让它变成小狗、小鸭、小鸟等可爱的动物形象,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分析与评价:对照大班幼儿的社会表现发展目标,小C能主动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主动承担任务,遇到挫折,学会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做错。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采用赏识教育,当老师发现小C发现在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优势,激励他平时乐于和同伴交往,看到同伴也在进步,自己也要有好的表现。
四、培养幼儿学会分享
老师和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分享。要用心去解读孩子,只有理解和尊重了孩子,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就会与你交朋友,就会乐意听小伙伴和老师家长的话。家园配合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用科学有效的观察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自身分析反思、解决幼儿个性差异的能力,做个细心有效的观察者。父母平时要多鼓励幼儿,积极开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和成人交往。让孩子在获得各种社会交往规则与技能的同时,逐渐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推荐阅读: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征07-07
幼儿的社会现象教育07-23
幼儿园社会课件10-21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小班社会《我爱小脸》07-21
幼儿园社会活动评析06-22
幼儿中班社会说课稿:窗花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