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培双带总结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双培双带总结(共6篇)

双培双带总结 篇1

中共永登县城关镇委员会

城关镇地处永登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共辖6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826人,其中:农业人口11096人。镇党委下辖18个党(总)支部,分别是6个行政村党(总)支部,4个社区党支部和8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共有党员525人,其中:农民党员199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30元。是省级文明乡镇,市级小康镇、双拥模范镇、无毒乡镇和“五好”标兵乡镇党委。

自市委提出在农村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农村党建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载体,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经验、新办法,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双培双带”工程建设。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双培双带”工程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我们坚持抓住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不放松,努力打造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领导核心。一是选好配强支部班子。完善“两推一选”方式,推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真正使一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的人选进基层党组织班子,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二是完善党组织各项工作机制。结合村级制度规范年活动,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制度25项260多条,明确了党支部的职责定位,理顺了关系,实现了班子结构合理化、支部领导制度化、决策机制民主化、村务管理公开化。三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抓好党员“冬训”、班子成员经常性学习的基础上,注重为农村党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与县委党校积极联系,推荐15名村级在职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学习班,让大家更新知识和进行“充电”。目前,全镇已有5名同志获得大专学历。

(二)积极构建农村党员培训新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党员素质。一是以党员需求为导向,精心设置培训菜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结构的不同需求,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走访、座 谈,确定新农村建设、农业种养殖、市场经营等内容,分层次、分批、双向互动进行培训。二是坚持以社会化培训为依托,整合培训资源。从提高培训质量的实际需要出发,选聘专家教授、乡土人才、致富能人,确立镇党校、党员活动室、农业示范基地等培训基地,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组织农村学习“短平快”的致富技能。三是坚持方便务实为宗旨,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改变以往集中单一的培训方式,创设党员“田间课堂”、“基地观摩”、“季节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把培训搬到党员家门口和田间地头,方便了党员学习,增强了党员致富能力,而且提高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搭建“双培双带”载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镇党委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搭建“双培双带”载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建设“智囊服务型”支部和培育“技能创业型党员”,推行“支部加协会、基地带农户、党员帮群众”的工作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实施“党员产业化先锋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开展以“培养一批党员各项产业带头人”为内容的“党员产业化先锋工程”,党员带头示范,致富带头人结对帮带,基地联户带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这篇大文章。各村党支部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选择和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对一些市场前景好但群众心存疑虑、不敢大胆去试的项目,党支部动员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和村组干部先干起来,把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先担起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示范成功后,再无偿传授种养殖技术,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通过近几年的示范带动,红砂川红提葡萄基地、鲑鳟鱼养殖基地、绿农生猪养殖基地、满城蔬菜种植基地、高家湾日光温室蔬菜基地、东坪蛋鸡养殖基地等各类种养殖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对全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上述基地又被镇党委确定为“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基地建设,架起了村党支部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进一步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目前,全镇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0%以上,新发展的农村党员中致富能手占80%以上。

2、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广“支部+协会”的运行机制。随着农业产业经济的逐渐壮大,各类基地在产品质量监管、市场经营、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现,给“双培双带”示范基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镇党委发现这 一问题后,决定“支部牵头建协会,依托协会建基地,规范运营促发展”,走“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专业化、产业化路子。当前,“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已成为产业村发展农业产业的连接点。全镇共发展农民营销组织和协会6家,其中:村支部委员担任会长的有3家,村组干部和党员担任协会会长的有2家。“支部+协会”的运行机制,带动农户达1500多家,使广大农户尝到甜头。“支部+协会”运行机制的推行,对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管理、扩大党的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支部+协会”的模式为“双培双带”工程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支部的“培”“带”能力,创新了党组织的设置形式,为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3、拓宽工作思路,搭新农民增收新平台。随着县城基础设施步伐的加快,我镇南、北街村部分农民已成为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及就业渠道等问题,已迫在眉睫。两村党支部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依托县城,以商活村”的思路。投资1818万元,全面完成了北街市场二期扩建工程,启动了市场三期扩建工程,修建南街商贸一条街,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为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设岗定责,实现党员与群众互动帮带。为使党员的亲民意识和为民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树立党员的新形象,镇党委要求各村,从实际出发,为农村党员设立实用技术培训、经济发展咨询、市场信息采集、产运销联络,民事纠纷排解、村组事务监督等岗位,由党员选岗定户,支部定岗定责,结对帮扶。广泛开展“一联三帮”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和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联系一名贫困、流动、困难党员和群众,给他们帮学习、帮生活、帮发展,使他们尽快走了致富路。如:满城村党员荣琦,在自身致富后,主动带领本村群众发展红提葡萄产业,无偿为群众做示范、讲前景、授技术、跑销售。外地客商以年薪20万元聘请他做技术顾问,被他婉言谢绝。在红提葡萄种植中,荣琦带动了一批群众成为有技能的致富能手,带富了一批共同发展的群众。2006年,红提葡萄产量达8万多公斤,产值达170余万元。仅此一项就为该村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

近年来,我镇先后建成各类“双培双带”示范基地15处,带动村民2000多人。各村党支部先后将13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有技术特长、有创业精神的党员,将65名党员培养成有技术专长和生产经营本领,能够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致富带头人。

5、发展集体经济,夯实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镇党委始终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的重要任务,四年来,帮助各村协调资金、引进项目、提供信息,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目前,全镇5个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3个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有了实力后,各村为群众修路、打井、架线、发补助,群众得到了实惠,基层组织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成为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引航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1、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部分党员不适应,导致党员党性、服务意识淡化。

2、部门党员年龄老化,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3、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落后,党员工作、生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进一步深化“双培双带”工程的对策

1、建立农村党员教育长效机制,促进党员永葆先进性。要适时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日”活动,坚持完善党员定期集中学习培训制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媒体、电化教育的作用,宣传一批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用先进事迹和身边的 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宗旨观念。

2、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一是深入开展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赋予“培”字新的内涵,扩充“培”字工作外延。二是深入开展党员服务群众活动,组织党员定期不定期帮助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三是深入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根据党员自身条件,开展“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活动,提高党员帮扶力度和带动能力。

3、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严把党员入口关,积极从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农村致富能手中,把先进分子吸纳到党内来。要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时,重点考察政治思想、文化程度、年龄、致富能力等因素,逐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与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双培双带总结 篇2

一年以来,村党支部按照“把先进性体现在致富上,把方向定位在农业养殖上,把发展依托在人才上”的思路,继续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产业化中找位置,在奔小康中看作用”的党性实践活动和“联培帮带”活动,依托本村资源优势,城关街道党工委及时制定提出了“双培双带”实施方案,建立由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支部书记牵头负总责,党支部委员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将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招商引资等各项重点工作与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年终总结评比,兑现奖罚政策,形成责任促动、利益驱动和上下互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并建立创先争优机制,将“双培双带”工程的落实情况纳入党员干部评议、创先争优的主要内容,鼓励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创先争优,共同致富。

一、固本强基,把工程建成的长远战略建立在党员干部队伍培养管理上。认真开展“双向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起来”的办法,组合全村党员干部以及致富能人到周边县市和乡镇参观学习,达到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发展致富的信心和能力。同时,村党支部力邀其他地区产业大户、农广校的理论教员到村现场授课,对农民党员侧重培养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重在掌握产业知识和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对致富能力侧重培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剔除“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引导他们“攀穷亲”,带领其他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坚持培养与纳新相结合,在致富能人中发展党员积极分子14名,新发展党员4名。

二、建强班子,把工程建设的“抓手”放在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上。坚持把办项目、兴产业作为衡量村班子执政能力的主要方面,下大气力解决村班子成员不懂项目、不会用发展理念指导经济建设的问题。先后组织“两委”班子主要成员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构建“能人型”村班子,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办法。

三、培强载体,把工程建设的切入点置于不断加强项目建设上。村党支部坚持把项目建设、产业开发作为深化“双培双带”工程的有效载体和抓手。依托项目建设,大力依靠已经成功的养殖户,辐射周边群众,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以党员干部和养殖、种植大户牵头,让更多的群众加入进来,把现有的好的项目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优势,加快农村产业开发步伐,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协调运作,齐抓共管,整合发展。坚持“五个结合”:党建工作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小康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与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相结合、与村级班子建设相结合,协调、聚合党组织、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工作格局。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探索新的思路,更新完善支部的阵地设施及设备,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的活力,促进了“双培双带”工程的全面落实。

要想使“双培双带”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就必须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坚持走以养殖为主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不动摇,坚持把招商引资办项目作为提升创建档次的主要手段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加快干部作风建设和思维方式转变不动摇。

2011凌河村“双培双带”年终总结

友好村双培双带工程汇报材料 篇3

党群齐心奔小康

—记临泽县板桥镇友好村党支部

友好村有9个合作社,289户,1182人,2700亩耕地,村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2个产业党小组),有党员45名。近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始终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程,按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的目标,以百倍的信心,十足的干劲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着力提高了全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0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元,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8万元。村党支部先后多次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红旗村党支部”和“五好村党支部”。

真带实干赢民心

友好村北靠合黎山,南依黑河,地形狭窄人均耕地少,在加之近年来,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给全村经济发展致富奔小康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村党支部一班人整天“冥思苦想”想办法,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依靠科技,立足制种,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组织动员全村干部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制种产业。村上先后与省农

科院和市农科所签订番茄、辣椒杂交制种项目,由于投资多,风险大,搞不好就赔本,造成群众不愿种,情绪大。为了及早使杂交制种产业在友好村安家落户,村党支部书记张振中积极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挨社逐户,召开群众会议宣传引导搞培训,并号召支部班子和党员及致富能人带头搞制种,在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及种植业能人的带动下,当年最终落实了精细蔬菜杂交制种面积50亩,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不懈努力下,群众实干,干部党员实帮,年底收益下来亩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群众交口称赞“一亩精细制种田,可顶十亩吨粮田”。较高的经济效益不仅从经济上回报了农民,也从凝聚力上为支部赢得了民心。在此基础上,支部一班人因势利导,继续以干部包、党员帮、致富能人带的措施,带动周围群众逐年扩大精细制种面积。二社党员陈永红自己积极制种,成了全村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而且积极给该社群众做工作,宣传制种收入高,手把手传授制种技术,使该社成了全村精细制种面积最大的社,并且被树为全镇制种示范社。现全村的粮经比例由原来的80:20调整为30:70,基本实现了制种多样化、种植科学化、生产效益化的“三化”目标,结构调整实实在在给全村群众带来了经济上的丰厚回报。今年村上积极把玉米、辣椒、番茄制种面积扩大到了2200亩,预计全村就制种业增收200多万元,户均增收70多元。同时涌现出了辛元海等20名靠制种发展起来的致富带头人和毕进成等90名靠制种富裕起来致富能人,从而使村上在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中,呈现出了典型示范带动的良好势头。

头雁奋飞带群雁

友好村党支部深知“打铁先要自身硬”的道理,他们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村党支部以瓜菜、玉米制种基地为依托,以党员开展活动为载体,丰富和深化党性实践活动,建立了辣椒、西瓜、番茄、玉米制种2个产业党小组,参与党员25人,其中党员致富带头人20人,辐射带动农户80多户。按照“七统两分”的目标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在区域化种植,产业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员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致富中保持和发扬党的时代先进性,“双培双带”工程开展以来,村产业党小组共为群众提供信息25条,咨询服务500多人次,办实事、好事60多条,辐射带动四大产业,230多户农户,为全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友好村五社青年季金山由于家中有70多岁的老母,耕地少,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对此,村产业党小组积极奉献爱心,为其扶持资金500元并贷款2500元,帮助其种植玉米制种2.3亩,番茄制种1亩,实现收入10000余元,一年脱贫,使其重新鼓起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拓宽渠道谋富路

农民是最讲实际,最讲实惠的,没有亲眼所见,亲自

所感,他们一般不敢也不愿冒各种风险。只有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能真正让群众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近年来,村党支部在认真分析,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开发平沙墩荒地资源建设综合开发区”的构想。“一片不毛之地变良田,那得花多大的代价?”面对群众的疑虑,村党支部层层召开会议,反复宣传,算帐对比,让群众懂得开荒造地,造福子孙的道理,明白“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政策,同时积极发动党员和群众当中的致富能人、积极分子,带起头来搞平沙墩荒地开发,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村党支部带领村社干部和20多户党员和群众当中的致富能人全力投入平沙墩荒地开发建设,在开发建设的第一年,村社干部起五更、睡半夜,风里来,雨里去,是常有的事,他们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给群众树立了样板,亮明了形象,广大群众户看户,村看村,发家致富看支部,这种效应一传十,十传百扩散开来,形成了开发平沙墩的强大全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开发建设,村上先后争取投资100多万元,动员组织群众投工投劳1万多个,在平沙墩开发荒地1800多亩,栽植各种防风林20万株,154亩,经济林200多亩,同时,开发区内全面架通了高低压线路1.5公里,增设了变压器1台,打机井3眼,开挖衬砌引水|U型渠3.5公里,修建衬砌堤灌坝450米,完成节水灌溉工程管灌500亩,滴灌1000亩。同时,村上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机遇,争取农电网改造资金和斗、农渠衬砌基础上,改造更新全村高低压线路4.9公里,新增设变压器2台,立项衬砌斗渠2.1公里,农渠3.5公里。为全

村经济发展创造了硬环境。开发区的建成,即起到了带动辐射农民的作用,又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群众对支部的信任,同时更进一步拓展了致富能人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的渠道。十社农民伊杰积极在平沙墩开发区带头承包荒地,种植酿酒葡萄和矮化密植红枣5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已有20多户农户户均在开发区上种植酿酒葡萄和矮化密植红枣30亩以上,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5亩以上的农户20户。

凝聚力量促发展

友好村党支部注重从思想上、根源上牢牢为群众把脉。他们坚持标准,适时地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村上组织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党的有关知识,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党的先进性,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村支部严格考核,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不看财产多少,而是看思想意识好不好,对社会贡献大不大来衡量其是否具备党员的条件,坚决杜绝了降低标准发展党员的现象发生;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教育他们牢记党的宗旨,要求他们在自己致富后,不忘家乡父老,树立“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思想。六社社员任吉聪,多年来积极发展养殖业,不但自己靠发展养殖业、黄牛配种等方式成了当地致富能人,而且还利用空闲时间向周围农户传播发展养殖业的技术和方法,还经常利用自己平常在实践中学到和摸索到的兽医技术免费为当地群

众所养的畜禽治病、防疫,堪称当地的“土专家”。去年七月,任吉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党员致富带头人。

任桥镇双培双带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篇4

新农村建设进程

——任桥镇“双培双带”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任桥镇位于固镇县北部边缘,距县城15公里,与宿州市芦岭镇搭界,区域面积136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个党(总)支部和46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1608人。

近年来,任桥镇党委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定思路,结合本镇实际,紧紧抓住“双培双带”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双培双带”活动在全镇上下蓬勃开展,已取得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李许、吴庙、欧圩养猪,沟南、宋庄、杨罗蔬菜种植,官沟、三义蛋鸡养殖等“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应运而生,同时涌现出王永高、李明节、李红群、孟涛等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双培双带”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既有效提高了全镇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又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

一、认识在提高,氛围已形成

为使全镇“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活动更加扎实有效地顺利开展,镇党委在全面分析了形势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过去我镇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活动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及时理思路、定措施、谋发展。首先是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文件精神,调整充实了领导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党委书记、分管领导、组织委员和村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为开展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活动夯实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基础;其次是充分发挥广播、公开栏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向全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宣传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和发展能手积极参与的自觉性,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培养帮带促发展,农民收入在增加。

在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上,我们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不断强化他们的致富意识,教育他们牢固树立“自己不致富不能当干部”的思想,要求他们掌握至少一门致富技术,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要结对帮扶,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致富。我镇集北村党支部书记王永高充分发挥支部带头人作用,投资1800万元,筹建了任桥永高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正式投入生产,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带动就业110多人;在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上,我们要求村党支部平时有针对性的经常与村里的致富能手谈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一人富不算富,还要入党当干部带动大家共同富,宋庄村青年许双前刻苦钻研大棚蔬菜种植技术,通过种植蔬菜致富后,把自己所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其他农户,带动周围11户农户共同致了富,2008年许双前被镇党委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被表彰为全县“双培双带先进个人”,目前担任县政协委员职务。通过双培双带活动的开展,党员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三、基地在拓展,示范带动较完善

在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活动中,为真正把全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好党员、好干部,镇党委要求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四个一”,即:每人应掌握运用一门以上致富适用技术,领办、创办一个以上示范项目,结对帮扶一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联系带动一批农民增收致富,不断拓展“双培”思路,重点从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目标出发,强化农组示范服务基地建设,做到以基地为依托,代培代训,增强“双培”力度。因此,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通过肉鸡大棚养殖示范基地、群立单击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的培训,使全镇农民党员有453人(占农民党员总数37%)参加了培训,增强了致富能力。同时通过有效的培训,全镇64名农村发展能手被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其中有26人发展成党员,发展能手中有2人被培养配备为村干部,有16人被培养成为村后备干部,实现了培训计划。在认真做好“双培”工作的基础上,镇党委狠抓“双带”不放松,通过示范基地带,党员示范服务带,农村发展能手带等多种形式的帮带活动,带动214户当年受益,摆脱了贫困。

同时我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户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如官沟村主任李红群从事蛋鸡养殖,2009年7月份成立了群立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该社区养殖1500只蛋鸡,产鸡蛋7万公斤,带动周围近30名群众发家致富。站北村党支部书记周道山,带领村干部和创业能人进行花生加工,在101省道边建立了由20多户组成的花生加工销售市场,同时成立了花生加工销售协会,负责花生加工、销售工作,每年为任桥镇提供财政收入50万元,站北村人均年收入净增加200多元。马圩村支部书记孟涛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使马圩村肉鸡大棚养殖示范基地发展壮大,年销售肉鸡额达20万元左右,并相继涌现出王怀远、王怀礼、邱峰、等一大批养鸡技术能手。

四、扎实推进,促进了发展

双培双带总结 篇5

提升党员整体素质

中共平阳县委组织部(2005年1月21日)

近年来,平阳县绝大多数党员在建设现代化新平阳中都能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业绩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当前全县党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党员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从2003年开始,平阳县委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实施“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科技能人,把符合条件的致富能手、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计划,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做法

1、摸清“三情”,精心制定方案。2003年4月中旬,为确保“双培双带”活动顺利开展,我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通过走家串户,了解情况、调查摸底。首先是摸清村情,掌握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是摸清民情,把握村民的思想状况,掌握致富能人、科技能人的总体情况,进行登记造册,目前全县在册的不是党员的科技致富能人共有2684人。再次是摸清党情,对党员发展状况、农村党员的基本情况、能力强弱、优势特长等进行分析归类。全县共有党员科技致富能手2987人,其中从事养殖专业457人,从事种植专业410人,外出经商务工985人,私营企业主586人,从事其它行业549 1 人;在认真分析和充分掌握村情、民情、党情的基础上,2003年4月底,我们选择榆洋镇进行了“双培双带”试点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探索,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7月份,县委组织部在全县印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计划和建立“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的通知》,在全县全面实施“双培双带”活动。

2、坚持标准,广开渠道选对象。在确定“双培双带”对象的过程中,我们既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又注意广开渠道、不拘一格,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一是严格定位个体素质。按照“党性强、综合素质高、科技意识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基本条件,选拔培养致富能手、科技能人,我们重点选择了那些思想觉悟较高,群众基础较好,工作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致富能手、科技能人作为培养对象,其中有884人被确定为入党培养积极分子。二是多种渠道选拔培养对象。在确定把致富能手、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时,在确定培养对象环节上,我们采取了“二推二荐一确定”的办法即组织推优、群团组织推优、群众联荐、个人自荐等四种方式公开推荐,由支部最终讨论确定后,统一列入乡村两级“发展党员后备库”。这种举措既拓宽了组织确定培养对象的视野,也保证了党员发展对象确定过程的公正、公平、择优。全县31个乡镇都建立了“党员发展后备库”,截止到2004年12月份,共储备科技致富能手2684人,其中已写入党申请书1048人,已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有584人,已确定党员联系培养的582人。三是注重结构布局。在培养致富能手方面我们充分考虑了各村生产条件、人口、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相应培养对象,从而防止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现象发生。在培养致富能人、科技能人入党的同时,我们也抓紧做好了从其他领域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3、夯实基础,多种形式抓培训。抓好教育培训工作是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的基础。我县在把优秀致富能手、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时,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培训:一是集中培训。两年来,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了12期集中培训班,分批分次给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科技能人上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党课教育、农业技术、产品经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农村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参加培训人员达2800多人。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基层党校和村级电教网络等阵地,组织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集中培训。二是基地示范教育。我们发挥了各乡(镇)“乡村干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做给农民党员看,带着农村党员干,引导农民党员发展富有地方特点的名牌产品,从而引导和帮助比较贫困的农民党员脱贫致富,活动实施以来,共帮扶贫困党员1597人。三是鼓励自学。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自编或购买各类党建、科技书籍送给致富能手、农民党员,使他们学有教材。如:榆洋镇委自编了800多册《农村政策简易读本》小册子发给全镇每位农村党员和致富能手,保证他们手中都有学习资料。同时还引导致富能手、农民党员参加农函大学习和实用技术远程教育等,以提高他们整体素质。

4、建章立制,规范培养机制。在把致富能手、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的过程中,另一个重点是探索并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的有效机制,实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和作用发挥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这一工作思路,我们重点抓了几大 机制的建设。一是建立后备力量培育机制。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高度出发,建立了党员发展人才库,从而拓宽了党组织发现人才的视野,促进农村党员发展的工作稳定、协调、有序的开展。二是建立发展党员质量监督机制。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暂行条例》规定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对发展党员质量监督管理作出4个方面的规定:(1)建立发展党员公示制。规定发展党员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将相关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2)建立党员发展预警制度。对违反上级党委有关规定发展党员、党员结构不合理或是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支部,要予以预警,并发给书面预警通知书。(3)建立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制定上级党组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办法加强监督,并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凡发现发展党员工作不符合规定和有关发展党员标准的,并且主观故意或过失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情况严重的给予党纪处分。(4)建立外出党员管理制度。规定外出党员必须按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定期汇报外出情况,长期外出的要参与当地党组织生活,并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列入年初党建工作责任书,规定各支部每季度向乡镇党委汇报一次流动党员管理情况。

5、创新载体,强化双带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双带”工作整体水平和综合效应,各乡镇都在发挥党员作用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如:榆洋镇深化实施“末位帮扶制”,把它作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促使党员在项目、资金、市场信息方面给予贫困群众以支持和帮助,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真正做到“在 社会主义道路上,不让一个农民掉队”。该镇自实施这项制度以来,已有32位贫困农户得到了救助,部分对象已彻底脱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顺溪镇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先富帮后富和先进帮后进”活动,做到了“五帮”即帮开拓思路、帮经营管理、帮信息技术指导、帮生产经营项目、帮产品销路。在“双带”过程中,我们就怎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在充分掌握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制定了《关于实施党员先锋责任制的决定》、《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手册》,明确了党员先锋责任制的六大内容和两项形式,收到了显著成效。同时在开展“双培双带”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开展评选“党员示范岗”、“科技示范户”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广大农村党员中营造了颂先进、学先锋的浓厚氛围。

二、主要成效

(一)增强了农村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实施“双培双带”活动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作为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感到肩上有责任,工作有载体,行动有目标,党员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联系户做一个好村民,自己必须先做一个好党员。根据党员平时的表现,党支部定期进行考评,表现优秀的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这样,党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主动想事干,自觉找事干,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如在2004年抗击“云娜”台风时,全县农村党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履行职责,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尤其是当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危险时,党员义不容辞地肩负 起责任,伸出援助之手,使在灾难中的群众感到党组织的关怀。南麂镇国姓岙村村支书接到外出拖船的2名渔民打来的电话求救,告知因风浪太大,他们两人所在的船难以靠岸,请求村里派人施救。在接到电话后,该村村支书马上带领村民奔赴事发地,当时由于风大浪大,一行8人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半个小时的施救,终于使船顺利靠岸。一些党员说,以往自己村里的事情心没少操、活没少干,应该算得上好干部了,可对比“双培双带”活动中对党员的一些要求,发现差距很大,只有自己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通过实施“双培双带”活动,农村党员思想认识提高了,观念转变了,学技术、上项目,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自觉性大大增强。

(二)解决了农村发展党员渠道不畅、视野不宽的问题。通过组织、群团、群众、个人四种方式推荐各方面人才,建立“党员发展后备库”,使普通群众、群团组织甚至申请入党的群众个人、企业职工都能参与到发展党员工作中来,改变了以往发展党员由党支部少数人说了算的状况,提高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群众参与度,使农村、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处在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切实做到群众推荐和党内表决有机结合,有效杜绝了一些村和非公企业在发展党员中出现的“近亲繁殖”和“家族化”倾向。如我县榆洋镇南门村主任各方面表现一贯较好,在群众中威信也较高,近年来曾多次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入党心情非常迫切,但由于长期受到党支部书记的排斥,一直以来,都不能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自从该村建立“党员发展后备库”后,由于推荐党员发展人才的途径多样化了,该同志经群众联名推荐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三)解决了农村党员素质不高、后源不足的问题。面对市场经 济发展的新形式,很多党员不能适应要求,农村中出现的党员老化、能力弱化现象比较严重。虽然近年来农村党员数量增多了,党员队伍宠大了,但是党员的整体素质却没有明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反而趋于弱化。通过“双培双带”,我们把培训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加以落实,使原有的党员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我们把农村各方面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中来,既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又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通过内训和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数量不断得到充实。同时,由于群众、群团组织的参与,一大批优秀青年被纳入党组织的视野,党员发展工作得到了加强。如:晓坑乡下岭头村过去7年仅发展3名党员,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后,已有15人已经进入了村党支部的视野,其中5人已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四)解决了农村党员发展无序化、党员管理混乱的问题。在“双培双带”活动中,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的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建立党员发展公示制,强化了党员发展党内党外双向监督机制,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透明度,从源头上解决了党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如:2003年10月昆阳镇前宕村党支部将支委通过的3名发展对象报镇委审核,镇委在公示过程中发现群众对其中一名发展对象意见较大,经查实后,镇委责令村党支暂缓对该同志的发展,群众对此反映良好。他们普遍反映,以前,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何时发展成党员一无所知,现在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后,不仅知道,而且群众都有了发言权,他们认为农村发展党员这种公开的形式很好,经过公示,群众信服、优秀的人入了党,他们举双手赞成。已经实施的党员发展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党员发展工作的正常开 展,加强了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监管力度。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的推出,强化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监督和管理,使流动党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正常的组织生活,有效遏制“三不”党员的出现,同时给流动党员设岗定职,使流动党员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五)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把致富能人、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都进一步使村级组织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高,“你上项目我领路,你有发展我服务,你有困难我帮助”,大大增强了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强化了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树立了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双培双带总结 篇6

发布时间:2005年08月13日 09:

53来源:《求是》期号:2005.1作者:中组部研究室

2003年以来,甘肃省委在全省农村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了旨在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双培双带”工程。前不久,我们赴甘肃调研时鲜明地感受到:在甘肃农村,“双培双带”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

一、尊重基层创造,形成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的工作思路

甘肃是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甘肃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摆在甘肃省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甘肃省有19000多个农村基层党组织,47万农民党员。他们是农村改革事业的主心骨,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这些年来,甘肃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特别是面对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广泛变革,农民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三低一高”现象: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低,年龄偏高。与此同时,在改革大潮中,全省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解放、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致富能人,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的率先实践者。面对这种现实情况,甘肃省委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省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推动农村的改革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定西地区临洮、定西等县从2001年开始,就开展了“把党员

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双培富民”工程。活动开展一年后,一批兴办产业、力促共富的基层干部崭露头角,一批追求进步、扶贫帮困的致富能人经培养合格后加入了党组织,一批村庄加快了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步伐。

这一创造性的实践,得到了甘肃省委的高度重视。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条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好路子,决定把这一经验推向全省农村,并最终把活动名称确定为“双培双带”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

2003年2月,甘肃省委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的意见》,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通过实施这一工程,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培养一批党员致富能人和优秀基层干部,催生一批小康乡镇、小康村和小康农户,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在带领群众共同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党建工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保证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在省委的号召下,“双培双带”工程迅速在陇原大地开展起来。

二、抓住“双培”这个关键,在推动农村发展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甘肃省委认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以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为依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民党员的先进性,首先要体现在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上。为此,他们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紧紧抓住“双培”这个关键和基础,在激活“细胞”,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

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是事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党员队伍能否成为发展农村生产力先进群体的重要问题。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以来,甘肃省大规模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党员特别是青年农民党员作为培训重点,着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与此同时,各地

对尚未致富的党员农户分类排队,逐户落实脱贫致富项目,并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目前全省已涌现出7.4万多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占党员总数的15.7%。

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是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扩大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的重要举措。这是“双培”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十多年前,甘肃省张掖市一位名叫宋有年的致富能人申请入党,引起了很多争论,直至1994年他第三次提出申请,党组织经过慎重研究后才批准他入党。而在“双培双带”工程实施以后,致富带头人入党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目前全省已从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万多名,其中5400多人加入了党组织。

当然,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入党,决不是以金钱划线搞“嫌贫爱富”,而是通过党组织的培养,使他们“思想红起来,能力强起来,信心足起来”,达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甘肃省委界定的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是指不仅在致富方面起带头作用,能够带领群众致富,而且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人。在具体工作中,各地按照省委要求,普遍对致富能人进行摸底调查,对其政治表现和思想状况进行分析排队,把其中政治觉悟高、带动能力强的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通过动员他们捐助公益事业、大搞生态建设、发展龙头企业等,教育他们致富不忘回报人民、回报社会,从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与党员结对子、吸收参加党组织的有关活动等,使他们增加对党的了解,加深对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做好吸收他们入党的工作。

“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目前全省农村35岁以下党员人数,占党员总数的1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8.3%。一大批农村党员走在了致富队伍前列,一大批年富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被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逐步显现出来。

三、突出“双带”这个主题,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能力

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具体实施中,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双带”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带动模式,把“双培”的效果体现和落实到“双带”上。

一是项目帮扶带。项目帮扶是聚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在“双培双带”工程中,全省已累计投资2.6亿元,确定帮扶项目2424个。县乡村党组织与扶贫、信贷部门紧密配合,逐村逐户落实帮带项目,由党员和致富能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帮贷款、帮管理、帮销售,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二是产业党小组带。近几年,甘肃各地出现了一大批种植、养殖方面的专业经济协会。各地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普遍推行了“支部加协会”的管理模式,按照党员所从事的产业或所在的行业划分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上。这一做法改变了沿袭多年的以自然地域划分党小组的做法,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把“同行”的党员集中在一起,加强与同一行业、同一产业致富能人、普通农户的联系交流,引导帮助致富能人不断追求进步,指导和带领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党员致富带头人依托产业党小组,已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00多个,带动36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

三是党员和致富能人带。在“双培双带”工程中,甘肃一大批农村党员带头打破传统观念,带头变革生产方式,带头承担创业风险,带头为群众开辟致富门路,兴办产业园区,领办重点项目,成为带动发展的“明星户”、“示范户”。一些地方采取“结对帮带”的模式,党员和群众结对子,富裕户和贫困户结对子,尤其强调发挥致富能人的作用,教育引导致富能人在结对帮扶中施展才干、回报社会。很多地方还开展了“无职党员示范岗”活动,让农村党员在特定岗位上施展专长,发挥带动作用。一年多来,全省农村共确定党员致富明星户2.8万户,产业化经营带头人3.9万户,党员和致富能人结对帮扶贫困农户14.5万户,收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落实帮带措施,关键在于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各地着眼于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大力培养新型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积极竞选村干部,通过“两推一选”,把一批自己率先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据统计,在“双培双带”工程实施过程中,全省各地共选拔2.4万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和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党员致富带头人和致富能人占到了67%。

“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农民纯收入都比“双培双带”工程实施之前有了明显增长。2003年,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在10万元左右的村达到40%,无集体经济的“空壳村”较上年减少了20%。党员干部集中精力抓发展,农民群众一门心思走致富路,农村社会呈现出祥和、稳定、文明的新气象。

四、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为抓手,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长效机制

甘肃省委认为,“双培双带”工程是一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程,也是一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程。它不仅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党组织领导能力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双培双带”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就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中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通过对农村共产党员和致富能人的双向培养,提高他们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抓项目、办协会、搞带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双培双带”工程把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具体化,使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了有效服务和坚强保证。

第二,探索了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有效载体。甘肃省委把“双培双带”纳入“三级联创”的整体目标,以“双培双带”丰富和深化“三级联创”的内容和形式,把“双培双带”的实施情况作为考核县区和乡镇党委履行“党要管党”职责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区)、“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的重要条件。各级党委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县市区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的制度,层层签定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制,集中考核,年终评比,兑现奖罚,与干部任用挂钩,有力地推动了“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上一篇:音乐教案-走进中国民乐奇葩-----二胡音乐下一篇:节目三年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