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教案(推荐8篇)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四合院建筑吗?它是一种带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样式。四合院讲格局、重款式、要气派,又不乏传统,足以彰显中国人爱面子、好讲究、重规矩的特点。院外是高墙青瓦,封闭得严严实实,院内则是四面房子中间开,又将中国人好热闹、重视全家团圆的家族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北京四合院吧。
二、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解决字词。字音
雅致(zhi)
地域(yù)
融洽(qià)
凝聚(níng)疏远(shū)淡漠(mî)窄小(zhǎi)饶有风趣(ráo)走廊(láng)赋予(fù)压抑(yì)有识之士(shí)
释义
(1)雅致:(服饰、器物、房屋等)美观而不落俗套。(2)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3)街坊:邻居。
(4)归属:属于;划定从属关系。
(5)冷漠:(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6)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7)赋予:交给(重大任务或使命)。
(8)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9)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2.解题,介绍作者。
北京,点出地点。四合院,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代表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题目交代了说明的对象。赵济众,1950年生,科普作家。
3.作者主要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哪些特点?
明确:结构上,符合人性心理;文化上,保持中国传统;社会功效上,维护融洽的邻里关系。
三、研讨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一部分(1~2):指出北京的四合院最具特色,引出说明对象,总体概括北京四合院的特点。第二部分(3~5):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北京四合院是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第三部分(6):剖析现状,指出高层建筑及城市发展的方向。2.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四合院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它具有哪些特点? 明确:四合院建筑雅致,结构精巧,数量众多。
(2)“或处于繁华街面,或置于幽静深巷之中”突出了北京四合院的什么特点? 明确:星罗棋布,遍布各处。(3)作者认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要具备哪些要素?
明确:有良好物质条件;符合人性心理的发展;能与周围的人彼此联系、共同生活。3.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如何理解“北京的四合院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这句话?
明确: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以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四面房屋各自独立,既有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彼此之间又有游廊连接,院落宽绰舒朗,方便起居。在以房屋围合的形制中,装载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这种内向封闭而又温馨舒适的院落空间,曾经滋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性情。(2)文章第4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高层建筑与北京四合院放到一起,从人际关系、社会网络形成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突出地说明了北京四合院更符合人性的发展,更能营造和谐的氛围。
(3)“国内外的事实说明”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从人们生活中的事实出发,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同时也为下文举菲律宾和丹麦哥本哈根的例子作铺垫。
(4)这里举菲律宾和丹麦哥本哈根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里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菲律宾和丹麦哥本哈根的建筑师设计类似四合院式的建筑,具体地说明了现代居住环境一定要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北京四合院符合人性心理的建筑特点,能弥补现代高层建筑社会功能的缺失,并且受到国内外建筑师的关注和推崇。4.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作者对未来的建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明确:高层建筑应保持传统的四合院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符合人民的居住习惯,把室内外空间不断地拓展延伸,使其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谐的住宅。
四、小组探究
(1)探究本文的中心思想。明确:本文作者别出心裁地从北京四合院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说起,详细介绍了北京四合院在凝聚力量、营造和谐气氛、保护社会安定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指出北京四合院是符合人性发展的良好住宅,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当今城市发展的一些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同,也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作者说“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认同。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承载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反映了封建礼教制度中长幼尊卑的宗法制度。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词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犹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3)你心目中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建筑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明确:(示例)我心目中的建筑应该是“绿色建筑”。伴随着人们对绿色世界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
采用高新技术,用仿生和智能化的建筑设计,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使建筑更加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给住户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且更具人文性,注重对人性的关怀,邻里沟通更方便,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需求,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五、课堂小结
本文不仅对北京四合院的数量、规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而且对北京四合院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内涵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认识到北京四合院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通过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让我们对北京的四合院有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案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社会文化内涵。2.掌握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3.树立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弘扬传统文化。[教学重点] 掌握举例子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北京四合院的社会文化内涵。[教学方法] 讨论发现法,师生探究法。[教学时间] ①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小院,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安居乐业”,居所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北京的四合院不仅是前人通过探索、遴选、实践创造出来的优秀建筑形式,更体现了一种历史悠久的京城住宅文化,它传承了北京几代人的居住史,记载了老城几百年来兴衰更替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非常具有京味儿特色的北京四合院。
二、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结合书中注释,解决生字词。
采取学生互助的形式,老师适当板书个别字的注音及释义。字音
雅致(zhi)
地域(yù)
融洽(qià)
凝聚(níng)疏远(shū)淡漠(mî)窄小(zhǎi)饶有风趣(ráo)走廊(láng)赋予(fù)压抑(yì)有识之士(shí)释义
(1)雅致:(服饰、器物、房屋等)美观而不落俗套。(2)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3)街坊:邻居。
(4)归属:属于;划定从属关系。
(5)冷漠:(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6)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7)赋予:交给(重大任务或使命)。
(8)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9)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2.明确说明对象及特点。明确:说明对象——北京四合院;特点——建筑雅致,结构精巧,数量众多,且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3.理清说明的思路。
明确:引出说明对象,总体概括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北京四合院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这个特点,最后结合现状,指出高层建筑及城市发展的方向。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高层建筑与北京四合院放到一起,从人际关系、社会网络形成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并列举菲律宾和丹麦哥本哈根的建筑师设计类似四合院式的例子,突出地说明了北京四合院更符合人性的发展,更能营造和谐的氛围。2.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示例)“如果人造环境不符合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在缺房的情况下会暂时感到满足”一句中的“在缺房的情况下”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明确:保持传统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符合人民的居住习惯,生气勃勃、协调而多变的住宅。
4.你是如何理解“这是人民对建筑师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建筑师的义务和责任”这句话的?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建筑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高层建筑中保持传统的四合院建筑风格,把人们从压抑的室内空间里“解放”出来,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更深层次的意思是每个建筑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建筑设计中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
四、课堂小结
1北京四合院保护中的问题
1.1 人口密度过大,居民生活条件恶化
自建国以后,北京的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原来只住一家人的四合院内,盖满了住房或小厨房,住户达到了两三家甚至几十家。原来古老的四合院在残破中走向衰败,院子消失了,只剩下莫名其妙的大杂院了。由于房间数量缺乏,四合院原本基础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居民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大杂院内的居民生活相对困窘,导致许多建筑年久失修,危旧房数量增多,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
1.2 胡同、四合院遭到大量拆除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为了改变旧城内破落的城市面貌,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对北京旧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此期间,北京城区内的胡同、四合院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减少。1949年旧城共有建筑约2 000万m2,其中平房四合院1 300万m2。至2003年,这些还保留着历史信息的建筑总量已不足1949年的1/4,拆除的部分很多是价值较高的房屋和院落。1949年旧城共有胡同3 050条,至2003年,道路宽度在20以下的胡同街巷仅剩1 600条,其中1990年~2003年胡同拆除近1 000条。[1]
1.3 不正当修复产生的人为破坏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四合院的价值时,在修整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人为的破坏。北京四合院的设计反映了浓郁的礼制文化,清朝《大清会典》中就有明确规定:“公侯以下官民房屋,台阶高一尺,柱用素油,门用黑饰”。但有些修复工程并没有遵循原始的建筑设计,把台阶砌得高高的,把门油饰成鲜红色,门楣上苏式彩画特别鲜艳,有的还挂上了黄色的琉璃瓦。四合院本是传统民居,却按照达官贵人的宅门风格进行修复。这种不合理的修复不但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也让人们的审美水平变得廉价而肤浅。
2北京四合院保护取得的进展
2.1在城市规划中明确了保护思路
2004年,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城市规划中明确提到了旧城保护的内容。新规划提出,旧城是指明清时期北京护城河及遗址内的区域,未来要疏导不适合在旧城发展的职能和产业,鼓励发展适合旧城保护的危房改造模式,在保护旧街道机理的前提下,完善旧城区域交通系统,制定符合旧城风貌的市政建设模式。[2]由此可见,政府已经开始将传统民居的保护思想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避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其他工程割裂。
2.2探索胡同、四合院的“有机更新”方针
20世纪70年代末期,清华大学的吴良镛教授提出了胡同、四合院保护的“有机更新”方针。所谓“有机更新”是指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来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进行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3]。北京市文物部门成功地将这项理论运用到了菊儿胡同、国子监历史文化街区和烟袋斜街的保护之中,既让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也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风貌,是对胡同、四合院保护的一个成功的探索。
2.3梳理四合院文化,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近年来,博物馆、档案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举办了许多宣传老北京文化的活动,让民众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四合院的文化情结和保护意识。由北京市档案馆和社区居委会合力推出的胡同文化展,以展板的形式,串起了居民在胡同、四合院里的生活、婚姻、事业和情感故事。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巧妙地用老北京的一户“四合院人家”,串连起人生礼俗的种种事项。活动期间,居民看展览了解文化,逛胡同、四合院考察历史,在讲述和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保护四合院,传承老北京文化的美好愿望油然而生。
3对四合院保护的思考
3.1强化四合院保护的法制建设
健全的法制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保证。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中国只有文物保护法,没有文化保护法。”胡同、四合院作为传统民居,不在保护之列。在2011年4月,位于陶然亭粉房社区的梁启超故居及30余家会馆就因不够文物保护级别,面临着被拆迁的威胁。所以,国家要尽快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并在其外延制定单项法规,为四合院等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直接、有效的法律支持。另外,中国民众保护意识的淡薄,有关部门对法律的执行力不够也是北京四合院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在法律制定完成后,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让有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接受群众监督,对违反行为严格查处,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此外,还要加强对社会大众的普法教育,让公民认识到四合院保护的重要性,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2四合院保护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建筑是承载文化的符号,而不是文化本身。四合院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居形式,堪称“京味儿文化”的重要标志。但文化的传承者不是四合院,而是这一方土地养育的百姓。因为有北京的百姓,胡同、四合院才有不散的灵气。
因此,四合院的保护必须考虑到历史街区人民的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关部门要考虑到胡同区居住人口多,居住环境不理想等问题,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维修四合院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尽量将老北京市民留在胡同中居住。否则,没有北京人的胡同、四合院恐怕只能是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
3.3运用新媒体宣传老北京文化
文化保护工作光靠政府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动员。目前,老北京文化的宣传大多停留在传统媒体上。例如:央视曾拍摄了三集专题片《老胡同的述说》,许多文化工作者也在报刊上撰写胡同、四合院保护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随着媒介的发展,我认为未来网络媒体将成为普及四合院文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重要阵地。首先,可以在网络上播放老北京文化的宣传片或广告,既能扩大受众范围,又节省了大量资金。由于网络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有关部门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了解人们的意见和看法。另外,可以在开心网、人人网等网站上建立公共主页,发布有关四合院保护的最新信息和成果,利用网络的巨大传播力,在潜移默化中唤起人们的文化情怀。
3.4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到四合院保护中
国外的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民间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以社团的形式负责文化遗产的维护、宣传和咨询工作。我认为在四合院的保护中,北京市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心人士成立相关的民间组织,并参与到四合院的保护、维修、宣传及居民的维权工作中来。这些民间团体可以在文保专家的指导下,大量招募各大高校的学生和社会热心群众担任志愿者。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营,其资金来源可以来自政府拨款,社会募集和自身盈利所得。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已经存在这样一个公益组织———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2009年梁思成故居面临拆除时,经该组织的文保志愿者提出申请,并向国家文物局提出行政复议,终于将故居认定其为不可移动文物,这也是民间组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
摘要:结合北京四合院改造、保护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概述了北京四合院保护中的问题,总结了保护取得的进展,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四合院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保持老北京的建筑风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胡同,传统民居,四合院,保护
参考文献
[1]吴良镛.总结历史,力解困境,再创辉煌——纵论北京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C].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333.
[2]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Z].
之所以称之为四合院是由于这样的院子是由正房(北房)、倒座房(南房)、东厢房、西厢房从四面围合而成, 中心的庭院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北京四合院的组成部分有大门、影壁、屏门、垂花门、廊、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厅房、后罩房、群房、园林、围墙及便道。无论大小,每一宅院总是四面合围,自成独立体系的,一个宅院住一户,并非现在的大杂院。
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大约始于元代。元代大都(即现在的北京)的城市规划是十分严谨的,当时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称赞大都的城市地面规划整齐,街道有如棋盘。这棋盘式格局的形成,是由于整个城市是由若干大街、小街、胡同切割而成的,而且街道的宽度亦有严格规定:大街宽24步(约37,2米),小街宽12步,胡同宽6步。街道和胡同都是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胡同两侧便是民居,所以北京的四合院十分规整。另外,北京四合院内的布局也十分讲究,它能全面体现中国人传统的居住观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人们往往把北京的四合院作为中国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构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门槛、门簪、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等等,四合院的大门就由这些零部件组成。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虽有必须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各不影响。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墁地,青石作阶。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房。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臵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进取大。
北京四合院的组成部分有大门、影壁、屏门、垂花门、廊、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厅房、后罩房、群房、园林、围墙及更道。最简单的一进院可仅由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大门及围墙组成,这种格局是因为宅基地较小。有些更小的院落甚至只是三合院(即仅有三面房屋),但无论大小,每一宅院总是四面合围,自成独立体系的。
房屋之间是独立的,居住十分方便。宽敞的院落中可种植花草,饲养鱼虫,堆建假山,使四合院充满恬静和温馨的气氛。一家有钱,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南北相连。再有钱的`人家摆阔气,可以建设三个或四个合院,亦为前后相连。在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合院小者,房层13间,打者一院或二院,25间到40间,房屋都是单屋。厢房的后墙为院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表现出一种防御性。全家人在合院里,院中住的人十分安适,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静,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在北京的老城区,有着独具地方特色的四合院。走进四合院,你就会体会到了北京的独具风味。 四合院是指四个住户的房子围起来的“小广场。”走进四合院,你就会发现:虽然四合院很小,只有一个出口,但是四合院周围都是一些花草树木,仔细的闻一闻,还会闻到一些果实的清香。 四合院的中间是一盆体型较大的植物。春天,人们可以看到树上有很多鸟儿在欢快的歌唱;夏天,人们可以在树荫底下乘凉;秋天,可以看到树上结的金灿灿的果实;冬天,这里就是雪白的世界。 四合院里一般你有四户人家,人来人往,十分熟悉对方。这似乎人家全部非常团结,只要一家要帮忙,其余三家就会出钱出力,毫不吝啬。如果一家搬走了,四合院就会举办小型的欢送会,只要有人搬进来了,人们也会十分欢迎。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特色;东南西北,家家都和谐相处。这就是北京的住宅—四合院。四合院还起着春暖夏凉的作用。四合院地方小,夏天风很容易进入到这里,使人们很凉爽,冬天的时候,因为地方小,不容易散热,所以比较温暖。 这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凝聚着北京人的新训和聪明才智的艺术品。
四合院, 作为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它承载了古都北京几千年的文化和积淀, 也记载了历代北京人恬静的合院生活。由一座座四合院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老北京胡同, 以及由一条条胡同构成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体系, 形成了秩序井然而又气象万千的老北京城市风貌。
“合院”这种建筑模式和空间格局形成的相对安静的内向空间、良好的交流模式、深厚的邻里关系以及无可替代的文化底蕴, 是现今趋同化居住建筑所不及的。因此, 如何在满足当代居住高容积率、家庭结构小型化、生活条件现代化的同时, 在城市历史街区中更好的传承传统民居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1 传统四合院空间格局的价值
1.1 四合院的空间格局
传统北京四合院多为南北向布置, 大门开在东南角, 面向胡同, 形成密闭式住宅, 具有很强的私密性。按照地位等级区别, 四合院的空间格局有所不同。一般百姓家的四合院, 都是由四边房屋围合成院:北为正房 (左右带耳房) , 南为倒座, 东西为厢房, 各房之间由抄手游廊相连, 共同围合成中间的院落。而地位稍高的人家则会在主院前增加一进前院或在后增加一排后罩房, 甚至把几座这样标准的四合院纵向或横向相串联, 从而形成一座大型的四合院建筑。
1.2 四合院空间格局的价值
“合院式”的格局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中适于户外活动的时间较长, 合院式住宅正好能为这一行为提供场所。其次, 北京的冬季日照角度斜, 合院能够使得住宅之间互不遮挡, 确保阳光尽量多的照射到各个房间。此外, 北京春季风沙较大, 四合院这种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格局形式有利于阻挡沙尘暴的袭击。而在精神生活上, 内向型的院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静、安全、有归属感的“室外客厅”;同时, 这里也是人们行为产生交集, 形成交流的场所, 使不同的家庭成员在此产生深厚的邻里情感, 并最终形成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合院”情结。
2 从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看合院空间格局的传承
2.1“新四合院”的空间格局
为了沿袭北京旧城的空间肌理, 菊儿胡同的改造采取了肌理插入的方式, 即根据原有的合院肌理在局部进行“以新代旧”。“新四合院”的体系是在南方“里弄”和北京“胡同”两种特征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合院之间的通道作为骨架, 南北方向发展形成若干“进院”, 东西方向扩展出多个“跨院”。合院单元的格局是以传统四合院作为原型, 每一个合院由三个院落单元组成, 并在每个院落单元的中心设置一个10m×10m的庭院。“新四合院”除了传承北京老四合院的空间格局外, 同时兼收了现代社区单元楼的特点:住宅均为2-3层, 每单元设置成一梯两户的单元格局。住宅增高了, 为了不使住宅围合成的中心庭院有“天井”的感觉, 还特别在院子的四周设置豁口作为每个“合院”单元的出入口, 既增加了合院内部的通透性, 又为相邻院落之间的联系提供了通道。
2.2“新四合院”空间格局的优势
“新四合院”这种新旧兼得的空间格局较之当今普遍的住宅空间格局而言, 具有很多优势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历史街区的尺度感
在北京旧城这样一个敏感地带, 现代化高楼的拔地而起严重的破坏了历史街区的传统尺度, 而菊儿胡同这种“新四合院”的空间格局则是一种在保护传统“合院———胡同”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四合院”为了满足高容积率的住宅要求, 虽然采用了2-3层的单元式形制, 但为了和传统的单层住宅保持和谐, 在建筑立面和空间上都进行了精心的处理。一方面, 胡同和老庭院中保留下来的大树, 为削弱建筑的体量感提到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 为了使垂直高度增加了的庭院采光更好, 建筑的内立面处理极其简洁, 加之楼层间错落有致的布局, 共同营造出了合院良好的比例和尺度感。因此, 虽然“新四合院”的尺度和传统四合院有着本质的差别, 但新的尺度同样能够和谐的融入历史街区中。
2.2.2 安全感与领域感
现代社区都是通过高高的围墙或护栏将住宅和内部的活动空间与周边隔离, 并配有人力和电子器械的实时监控, 试图给居民带来安全感与归属感。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居住在高层的居民, 由于距地面的活动空间纵向距离过大, 因此从心理上并不认为那里是属于自身的领域, 从而导致他们依旧缺乏对社区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与之相比, “新四合院”每一个院落组团都没有围墙, 而是依靠建筑自身围合而成。建筑最高为3层, 使得居民与合院空间的纵向距离缩短, 减少了空间隔离的感觉, 增加了居民的归属感。而且, “合院”的存在会使其成为一个居民必经的“室外客厅”, 有了归属感的人们, 就会自觉形成对该领域的保护行为, 于是在院落活动的人就会起到一个对陌生人的监控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四合院”的安全感。
2.2.3“合院情结”
当今社区一个个单元住户之间的距离和冷漠是与北京老四合院甚至是胡同中存在于邻里之间的那种开放的环境、家庭的透明度无法比拟的, 当人们回忆起过去四合院生活的场景时, 那份温暖的、割舍不去的“合院情结”永远令人怀念和向往。而“新四合院”这种空间格局, 却正能够较好的延续这种传统的邻里交往方式。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 他们较之年轻人更喜欢在中间的庭院中活动、交流。在现今的菊儿胡同里, 居住的更多是年轻的上班族和外国人, 因此“合院”的空间格局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邻居提供了一个行为可供发生交集的场所。
2.2.4 街坊体系的开放
菊儿胡同规划的一个重点是整个街区向城市开放, 沿街没有任何形式的围墙, 街区内部通过鱼骨式的小巷贯通, 使人们可以自由、方便的到达每个院落单元内部。开放的街坊体系在交通方面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于车行交通, 在车流高峰时期, 部分机动车可以分流到平行的胡同中, 虽然速度不快, 但却能保证顺畅的通行。可见, 胡同进行交通分流远比单纯的拓宽马路要有实效的多。对于步行交通, 街坊里的步行道相互贯通, 并且和城市人行道之间相互联系。对于居民和行人来说, 不必绕行大街区的外围, 可选择性的从街区内穿行, 从而有效的缩短自己到达目的地的路程。而且, 非本社区的居民穿行其中, 也意味着开放的街区会有更多市民共享这里的资源, 这是普通社区所实现不了的。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新四合院”空间格局的分析以及对其与普通社区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 菊儿胡同作为北京传统四合院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运用, 它的空间格局的确比当代普通社区具有很多人性化的地方, 这些地方也正是当代居民在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的今天仍然向往的生活品质, 同样也是在这个大城市日益失去传统文化符号的社会最需要找回的城市记忆。因此, 北京四合院作为北京传统民居甚至整个古老北京城的记忆, 应该在当代住宅的发展中保留住其最具特色并将永远为人所需的价值, 一直传承下去。
摘要:本文着重从四合院的传统空间格局着手, 并结合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的空间模式, 探讨当前这种传统民居空间格局的价值传承与未来发展。
关键词:新四合院,空间格局,价值传承,菊儿胡同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李瑞君.北京四合院式居住环境的嬗变[J].装饰, 2008 (180) :84-86.
先有四合院,后有北京人
作为北京人基本和主要的居住样式,四合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当时居住在西辽河上游的契丹人,男子个个能征善战,契丹首领很早就觊觎着城池繁华的幽州首府蓟城。公元938年,契丹的军队攻入这座城池,将其改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从此,燕京由地区性的行政治所开始向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转变。
当时皇上办公的地方在燕京城的西南方,宫殿林立,堂阁栉比,四周有高大的围墙,东西南北都有重兵把守的门户,跟后来的紫禁城在格局上很相像,当然规模要小得多,根本无法相比。
除了皇上办公的地方以外,契丹的统治者还建设了相当多的平房民居,为下层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居住。这些民居排列在街巷的两旁,一个一个形成院落,每个院子自成一统,有南房和北房,还有的民居除了南房、北房以外还有东房、西房,每个院子都有门户通向街巷。这实际上就是北京民居——四合院的雏形。
当时为了便于管理,整个燕京城的民居被分成了二十六坊,每个坊都有专人管理。燕京城的坊巷布局,横平竖直,井然有序。
1206年,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随后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不断地跑马占地,1215年,强大的蒙古军队攻占了燕京。忽必烈于1264年颁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蒙古帝国的陪都。八年以后,忽必烈索性离开了自己的老巢,带着所有的马匹辎重浩浩荡荡开进了中都。从此北京就成了蒙古王统治下的大中华版图的政治中心,中都也被忽必烈改成了大都。这就是元大都的来历。
既然中都变成了大都,大兴土木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忽必烈已经完全统一了中华版图,为了打造大一统国家首都的泱泱气魄,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和顶尖的木材石材源源不断地被调集到元大都。大都的规划气势雄伟,建筑辉煌,外城呈长方形,周长达60里。建造了11座城门,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四隅建有高大的角楼。城墙外挖了宽达十几米的护城河,可以通船。
在建筑元大都城池、水泽的同时,街道和民居的建设也开始了。中都的街道比较窄,房子与街道的衔接不是很流畅。元大都的城市建设较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许多道路都拓宽了,取直了。全城街道的走向跟棋盘相似,横平竖直,纵横相交。东西和南北各有九条大街,街宽二十四步。在九条南北向大街的东西两侧,小街和胡同纵向排列,小街和胡同的宽度不足大街的一半,一头连着东边的大街,一头连着西边的大街。居民的住宅都沿着胡同两侧排列,南边的门户对着北边的门户。几乎全是方方正正的四合院,每个院落占地八亩,一溜南房,一溜北房,还有两侧的厢房。
这种庞大恢宏的街道及民居的布局让意大利旅行家兼商人马可·波罗极为赞赏,他在《马可·波罗行记》中写道:元大都“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善之极,未可言宣”。
当然,能住进新城里这些四合院的人绝不可能是一般的百姓,他们多是蒙古官吏或贵族,有幸进入新城的汉民,也都是跟蒙古新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不就是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这些人借助国家政权的更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北京人。
明清时代的四合院
明朝建立以后,对元大都的城市格局没作太大的改动,还将北部的城墙向里面缩立了5里,撤掉了两个城门健德门和安贞门,由原来的11个城门变成了九个城门。内城的改造也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来内城的四合院和街道基本都没有动,只是进行了整修和粉刷,改换了标志。比较大的动作是在内城闲置的大片空地上,建起了大量的四合院民宅。明朝统治者先后在钟鼓楼、东四、西四、朝阳门、宣武门、阜成门、安定门、西直门附近的空地上建设了数千套民宅,以适应人口大量激增的需求。
明朝期间北京的四合院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样式也更加灵活,打破了四合院只能方方正正、占地八亩的限制,建筑的高度、屋脊的样式、门户的大小和走向,显得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居住的需求。四合院里居住的人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限于达官贵族和富商大贾,相当多京城的土著和应召来京的工匠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四合院。
满清统治者占领北京以后,基本认可了元明两代的城市格局,没有作特别大的变动。清初实行旗民分住,内城被辟为八旗兵驻地,原来居住在内城里的汉民要全部搬到外城去,主要迁往南城一带。内城里的八旗兵按照传统的规矩排列,其左翼: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其右翼: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镶蓝旗聚居宣武门内。
八旗兵进驻内城,并没有采取激烈的驱赶汉民的政策,当时清政府出台了一个通告:“凡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其原房屋拆去另盖或贸卖取价,各从其便。让户部、工部详查房屋间数,每间给银四两,作为搬迁费用,并限来岁岁终搬尽。”——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官方拆迁布告。
城内汉人的房子腾空以后——当时很少有汉人将原来的房子扒掉以后异地重盖,都采取的是贸卖取价,拿钱走人——八旗兵及其眷属就住了进去,他们对四合院似乎很欣赏,住在里面乐不思蜀。级别高一些的将领和贵族,把原来的四合院翻新改造,院子里搞起了花园,大门里新建了影壁,使四合院更加富有情调。清政府还仿照四合院的格局在北京西北郊修建了大批皇家园林,供满族的达官贵人居住。
搬出去的汉民在拿到了政府的补偿后,在南城也大量建造各种各样的四合院,以满足栖身需要。由于土地的紧张,加上补偿款的不足,汉人新建造的四合院大多很简陋,占地也很小,远不像内城政府建造的四合院那样“院落宽阔、屋宇高宏”。当然也有少量有钱的汉人,他们建造的四合院跟内城的相比毫不逊色,有的富人还建起了二层小楼,底下做买卖,上面住人。有一些汉人在朝廷里做官,但他们也不能住在内城,所以南城也出现了一些高端的四合院。康熙年间官至刑部尚书的著名诗人王士祯就住在南城虎坊桥一带的保安寺街,当时人们称其住所是“龙门高峻,人不易见”。
南城的街道好多也不是笔直的,内城里面街道横平竖直的情景在这里并不多见。前门、大栅栏一带尤其典型,许多胡同干脆就以斜街命名,如铁树斜街、樱桃斜街、棕树斜街、杨梅竹斜街等。汉民当时属于二等公民,清政府对外城管束并不严格,对于街道的杂糅和住宅建设的无序,都任其发展。
政府的无为而治倒使南城一带的商业很快繁荣起来,尤其是前门、大栅栏、珠市口、天桥一带,店铺作坊、酒楼戏楼、商号银号、集市庙会,不一而足。这些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外城的街道布局及房宅式样越来越适应商业的需求,所有的临街四合院都被改造成店铺和商号,著名的瑞蚨祥布店、内联升鞋店、都一处烧卖馆、正阳楼饭庄、同仁堂药铺、张一元茶庄,就是临街的四合院改造而成的,最终成了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
北京现存的四合院,基本都是清代保存下来的,明代的四合院也有一些,但元代的四合院已经很难见到了。至于辽金时代的四合院,基本上已经消失。民国也建了不少四合院,其中有些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权贵人物。解放后基本上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翻新改造,有的四合院不仅是新砖新瓦新屋脊,还引进了市政管线,包括自来水、天然气、排污管道,四合院里面有了跟楼房一样的厨房和卫生间,许多知名人士就住在这样的四合院里。
四合院衍生的老北京礼数
北京的四合院自元代出现以来,就和中国传统的家族宗法制度遥相呼应,一座四合院就是一个微型家族宗法制的小社会。老太爷(祖父)是家里最重要的人物,因此住在内宅的正房(北房)内,其长子、次子住在东西厢房内,后罩房是家里未出阁的女孩子居住的,称为闺房。前院(外院)是看门的人和其他杂役居住的房屋,门房和杂役是不能进入内宅的(除非主人邀请)。内宅就形成了以老太爷为主的三世同堂的宗法制大家庭,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老太爷说了算。别的人按照辈分依次排列,长幼有序,长者为尊。如果一个大家庭有了曾孙,那就是四世同堂,有的老太爷寿命长,活到八九十岁,还能够赶上五世同堂,看到自己的玄孙。个别的老爷子还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玄孙娶妻生子,玄孙的子嗣被称为“耷拉孙儿”,那就是六世同堂了。六世同堂是很少见的,五世同堂都不多,一般的都是四世同堂。过去的老人寿命都不是很长,很少有活过80岁的,连皇上的寿命都很短,五六十岁就一命呜呼了。
但过去的人结婚早,一般60岁左右就能赶上四世同堂了。活到八九十岁就能赶上五世同堂了。过去四合院里面讲究活个人气,人丁越兴旺越好。当然子孙多了,需要的房子也相应要增加,即便是三世同堂,一进的四合院也住不下,两进的四合院还差不多。至于四世同堂,最少也得两进四合院,要是想住得舒服些,那就得三进或四进四合院。有钱人盖得起三进、四进四合院,没钱的人就只能凑合了,两代人住在一个房间内,挤挤巴巴连夫妻生活都不敢过。
但即便住得拥挤,老辈人也对多子多孙情有独钟。尤其是院子里的老太爷,看着满院子的子孙围着自己问寒问暖,那种人生的成就感、幸福感是现在的人很难理解和体会的。
在四合院里面,年龄越大的人越受尊敬。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族里面,曾祖父母是最受尊重的,曾孙、曾孙女早晨起来——通常是鸡叫时分便起床——洗漱完毕以后,穿着整整齐齐去曾祖父母那里请安,可以下跪请安也可以鞠躬问候;然后去祖父母那里请安,去完祖父母那里就去父母处请安,然后才能去干自己的事情。晚上睡觉之前,也要按照这样的程序走一遍,除了请安以外,对身体不好的长辈还要侍奉他们安歇,比如打来洗脚水,帮他们铺被褥,揉揉脚捏捏肩,待长辈们都歇息了自己才能入睡。
跟长辈在一起说话聊天的时候,长辈不让走不能擅自离开,如果真有事,要向长辈请假,长辈同意了你才能离去。跟长辈在一起坐着的时候,如有别的长辈或宾客经过,小辈人要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现出谦恭的样子。受到长辈或其他比你年长的人的批评、呵斥、指责,对的要马上认错、改正,不符合事实或不全面的也不要争辩,因为人家毕竟是长辈。小辈不跟长辈争,这是四合院世代传承的处事原则。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等同于逆来顺受,跟长辈不争论不意味着小辈人不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小辈人可以跟长辈人讲出自己的道理,但要和颜悦色。如果你讲的道理不能说服长辈人,那就要以长辈人的意见为准。
这就是老北京四合院里面的家风,每个人都要尊重比你年长和辈分比你大的人,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他们的情绪和面子。当然,作为老辈人也要付出很多代价,首先你要下力做事,才能挣下一座房产,然后给每一个儿子准备彩礼,给闺女准备嫁妆,如果要迎娶多房太太,那就要挣更多的钱。除了太太们的消耗以外,每个太太都要生出一堆子女,作为老太爷,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呀!其次,作为一家之主,你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所有人的关注,你要做出榜样,行为上稍有闪失,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自己的权威性也会削减。比如你不希望子孙们赌博、逛窑子,那你就要率先垂范。
四合院由于居住空间的特殊性,老辈人所追求和渴望的长幼有序、家庭和谐、儿孙绕膝的场景在四合院里得到了最完美的演绎。因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四合院是他们最宜居的居住样式,是他们精神最愉悦、心情最放松的地方。
四合院内宅(内院),即垂花门里边的院落,不管是一进四合院还是多进四合院,正房及东西厢房的房门是不锁的,院子里面的人可以随意进出,尤其是平辈之间,推门就可以进去。房门一般都是敞开的,有的房门看似关着,实际是虚掩的,用手一推就开了。平辈上长辈那里,讲究一些的家族要敲门,得到允许以后再进去,一般人家尤其是平民百姓家就很随意,推门就进。门开了,小孙子“滋溜”一下跑进来,爷爷奶奶看着心里就舒坦。长辈到晚辈房里,那更是容易得很,尤其是老太爷,想进哪间房就进哪间房(后罩房除外),进去以后晚辈还得站起来迎接,让出最好的座位让老太爷落座,然后毕恭毕敬地聆听长辈的教诲。
四合院里门户的开放性对上年纪的长辈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很喜欢这种居住习惯,认为是四合院的一大优点。长辈们睡得早起得早,夫妇年事已高也没有什么私生活可言,他们的关注点都在儿孙身上,他们希望能随时了解儿孙饮食起居的情况,及时发现儿孙的缺点以便予以纠正。这出发点是无可厚非的,每一个老人都有这样的愿望。
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情况多少有一点不同。对于成长在四合院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已经接受了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尊老爱老的家风,并把它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唯一感到不方便的是私密性受到了干扰,尤其是刚刚结婚的年轻人,在四合院里他们不能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年轻的夫妇只好将自己的私生活大大压缩,这除了使夫妻生活的质量大打折扣以外,也使年轻夫妇的精神世界平添了很多抑郁的成分。
四合院向大杂院的现代流变
大杂院是四合院的一种现代存在形式。民国的时候,四合院就已经呈现出一些大杂院的特点,一些破了产的房主为了生存的需求,将自己宅院的部分房屋出售给外人,于是四合院就变成了不同家庭、不同姓氏之间的合住院。不过那时候合住院落还不多,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真正形成气候的是在解放以后。
1958年,全国范围内的大跃进浪潮,对四合院向大杂院的过渡至关重要。当时北京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四合院的公有化尝试。当时城市里的四合院多是私人拥有产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呼应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北京城近郊区四合院的私房主都开始向各级房管部门交出产权,变更为公有。私房主自己居住以外多余的房产,由各级房管部门有组织地向城市里的缺房户分配。这样,四合院就由大家庭的居住单元开始向多姓氏、小家庭的居住单元演变。
除了所有制形式导致的变化以外,人口也是四合院向大杂院转变的一个因素。为什么过去穷人也能住得起四合院呢?并不是过去的GDP比现在高,而主要是当时的人口远远比现在少。解放前北平刚一百多万人,后来北京城每年都要增加几十万人,新建四合院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北京的决策者就只好把目光放到了建造居住密度大的楼房上面,即便盖平房也以排子房为主。排子房就是兵营式住房,一大排平房连在一起,密密麻麻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居住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早就看出人口问题会成为制约新中国发展的瓶颈,于是提出了节制生育、提高人口质量的“新人口论”。但他的超前理论未受到重视,中国的人口生育呈现无节制的发展。北京也不例外,一家五六个孩子是很普遍的现象,孩子小显示不出来什么,稍大一些居住的问题就显现出来。我们看过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张大民一家住房困窘,一间十几米的房子里摆了好几张上下床,这是相当多北京人的真实写照。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也是北京城市人口增多的原因,当时奉行“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指导方针,北京在东郊、东南郊大规模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包括化工、冶金、机械制造、汽车摩托车、酿酒、造纸等门类齐全的工业样式,大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批外地劳动力,但也给北京人的居住空间带来巨大的压力,四合院里拥挤不堪,一间房子里几代同堂的现象越来越多,胡同变得越来越窄,老百姓都在胡同里盖起了煤棚子和堆放杂物的仓房,这时候的四合院已经失去原来的面貌。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人口和居住的矛盾已达到难以调和的地步。许多年轻人结了婚也不能同居在一起,甚至有了孩子也只能住在单人宿舍里。于是群众开始自发地在四合院里用砖头、油毡搭建临时房屋,被称为自建房。北京的自建房越盖越多,几乎所有的四合院都失去了原来的格局,变成了大杂院。
大杂院的形成暂时缓解了市民的居住压力,但由于自建房的狭小潮湿和居住密度的加大,人们的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都大为下降。随之而来的邻里矛盾也愈演愈烈,原先四合院里良好的长幼有序、和谐共生、互敬互让的传统礼数日渐钝化。大杂院的杂乱及胡同的狭窄已经完全破坏了四合院的美感及舒适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怪异,居住在里面的群众热切地期盼拆迁。
北京市历届政府和区县历届政府在改善市民居住质量上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各级政府报告都把城区危旧房改造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每年都定下完成的百分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四合院遭到了大规模的拆毁,北京古老的居住载体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原因不得不让位给承载密度大且便利舒适的楼房。北京人是怀着复杂的心情住进楼房的,一方面是大杂院的现状让他们无法重温四合院的恬静与惬意,一方面是现代化楼房带给他们的便利与烦恼。尤其是许多老年人,他们觉得楼房不接地气,上楼下楼出行不便,还有邻里之间关系淡漠,这些老年人开始怀念平房院里的生活。
许多文物专家和环保人士也对北京大规模拆除四合院表示感慨和担忧,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更多地关注四合院的历史价值,而在拆迁的实践中确有一些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引起了包括学者在内的社会有识之士的不满。
如何在改善北京人居住条件的前提下,使四合院这一源远流长的居住样式在新时期得以延续呢?80年代末北京东城区小菊儿胡同开始了“四合楼”的探索,“四合楼”实际上是为了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土地上安置更多人口,同时又尽可能保留北京四合院的一些特征。形成规模的“四合楼”出现在东城区海运仓,这是内城第一片整体推进式的拆迁,后来东城区南河沿也盖了一批“四合楼”。建造四合楼的用心是好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花了很多钱建造的四合楼跟过去的四合院相距甚远,而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比原先的大杂院也高不到哪去。住进四合楼的北京人感觉也不好,称“四合楼”是“四不像”,既不像单元楼,也不像筒子楼;既不像四合院,也不像大杂院。居住在南河沿一座四合楼里的高先生说:“一个四合楼里安排了八户人家,每天乱乱哄哄,客厅小,楼梯窄,家具都搬不上去。楼房的私密性、舒适性都体现不出来。”
2004年,北京市公布了25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这为保护北京这座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提供了法规依据。但即便是这25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也存在着危旧房问题。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各个区县尤其是四个城区开始探讨新的危旧房改造的路子,在没有成熟的方案出台之前,四个城区实施了对四合院危旧房的解危排险工程,同时对于破破烂烂的胡同,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粉刷改造,显示了政府工作的灵活性与务实态度。
蓝牌保护模式是对有历史价值需要保护的四合院以政府的名义在显著位置上永久性挂一块蓝牌,挂蓝牌的四合院不许拆迁,保持四合院的原貌,胡同也尽可能保持原来的肌理。第一块四合院保护蓝牌是北京市市长亲自挂上去的,昭显了政府保护“中国盒子”的决心和力度。
东城区2005年开始的“微循环”四合院改造的尝试具有积极的意义,“微循环”改造摒弃了过去一刀切推平头似的危旧房改造模式,不破坏胡同的肌理和四合院格局,同时又改善四合院的居住条件。此举获得了专家学者及老百姓的好评,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市委书记刘淇2007年8月亲自到东城区调研微循环改造的情况,称这是北京市危旧房改造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四合院与北京人的缘分注定是分不开的,好也罢坏也罢,它都是一种抹不掉的记忆!
【北京四合院教案】推荐阅读:
四合院作文07-04
致良知四合院演讲观后感心得体会06-25
北京的春天教案07-06
北京的金山上大班教案07-09
北京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复习教案07-06
一年级语文上册 日月水火 2教案 北京版09-17
高中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 苏教版选修10-28
健康教育 第三册教案、作业 北京出版社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