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趣味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语文趣味(通用8篇)

高三语文趣味 篇1

河南沁阳市第一中学

王琳琳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因。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高三的语文课,大多老师只重视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从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和激情的激发,致使教学枯燥、冰冷、丧失生机、缺乏趣味。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变成生动有趣的课堂呢?本文针对高三语文复习课堂沉闷的现状,提出趣味复习的观点,并利用生动的故事、真实的事例、巧妙的学习方法阐述了具体的做法。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关键词]

高三语文 复习课

趣味性

兴趣是点燃人们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真理的动力。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但是高三的语文课,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从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和激情的激发,致使教学枯燥、冰冷,丧失生机、缺乏趣味。其实,高三语文课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应该是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那么怎样把高三语文的专题复习课上出情趣,让课堂充满生机呢?笔者根据前两年任教高三的做法,试从几个方面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插入故事,让课堂充满生机

高三阶段语文教学主要是复习文言文和讲练习,几乎每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所以有些学生就觉得很枯燥,个别学生甚至趴在桌上睡觉。为了活跃气氛,激发兴趣,我经常讲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逸闻趣事或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比如在讲授文言文片段时,文段中涉及到石崇的一段史实。我就给同学们讲了石崇、王凯争豪比富的故事。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我就顺势启发学生这两人比富的做法可以用在什么样的作文话题中,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可以谈奢侈与节俭。有的同学说做人要低调,不可太飞扬跋扈;还有的同学联系现实,谈了生活中的攀比之风……一则小小的历史故事不仅使一节习题课妙趣横生,还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历史知识、积累了作文素材,锻炼了表达能力。

当然,故事也可以用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如讲成语时,可以适当地讲讲成语故事,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成语的来源,又掌握了成语的含义和字形。讲诗歌时,可以穿插作者或创作背景的小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可以穿插谜语、小故事、歌曲等,这样都可以让专题复习课拥有情趣。学生困倦时,不妨猜两三个谜语,好奇和好胜心理会让学生积极动脑,驱走疲劳。最重要的是一扫课堂的沉闷,让语文课变得妙趣横生。

二、巧学巧记,让学习轻松有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卢梭在谈教师之于学生的影响时曾经说过:“教师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高三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窍门。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轻松之感。

如在复习字形这一专题时,如果都让学生查字典记忆,那么学生一定会备感枯燥,教师可以因词而异,有的可以采用读音来识记,有的可以采用形旁来识记,有的甚至可以采用趣味记忆法。比如:在记忆“真知灼见”这个成语时,可以把这个词语理解为“闪烁着智慧火花的见解”,如此一来,“灼„字就不会写成”“卓”字了。还有就是典故记忆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可让学生采用典故记忆法:相传战国时墨翟其人善于守城,很有名气,因称善守为“墨翟之守”,或“墨守”。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思想保守,固执老规矩不肯改变。字要记住这个成语和墨子有关,就不会记成“默”了。这样,变单一为灵活,从而形成生动活泼、有情有趣的学习气氛,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学习文言文时,免不了要背诵120个常见实词的含义,可是每个词的义项都很多,很难记住,我就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实词多个义项间的关系。例如“兵”,它的甲骨文是两手持兵器,故本义是“兵器”,由兵器引出拿兵器的人----士兵;再由士兵引申出“军队”义,再由士兵、军队打仗引申出打仗时的谋略战术----“兵法”义,以此则环环相扣,深切理解意义群。

此外,我会把某词的常见义项调整排序后编成一句容易记忆的话。比如“卒”有以下几个含义: 兵; 死亡;完毕、最终;通“猝”,突然。我就让学生记住一句话:“小兵/最后/突然/死了”;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背诵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于是我又顺势引导他们去总结记忆其他词语含义的妙招。如文言实词“莫”的几个义项,连起来就是一句顺口溜:没有谁/日落的时候/不要/疾病。而“假”的几个含义,我们可以编成这样一句话:如果/凭借/宽容/(就会有)非正式/ 假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复习文言文专题,除了要记忆一词多义外,还要总结“一义多词”,比如在做题中我们碰到 了不少词语翻译成“到、往”,于是我们就开始总结有这个义项的词有很多——“至造 往适诣之于”(谐音:制造往事一只鱼);常见的表示赞赏意思的古代词语:“ 多、嘉、称、赞”。这些方法巧记的办法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一点点总结出来的。用这种方法记忆,学生非常感兴趣,印象自然也就特别深刻。

三、关注社会,让学生增长见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他认为,知 识来源于生活。只有来自生活的知识才是真知,也只有把知识用于生活才有意义。在教学中,应该让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从而激发求知的欲望。高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这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也是提高作文成绩的关键。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每节课前5分钟轮流做演讲,让他们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并且对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布。如日本地震、利比亚战争、重庆打黑、伦敦奥运、刘翔退赛、北京涝灾、铁道部天价宣传片、中国的岛屿争端……在这样的新闻汇报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还从各类新闻中感受到了世间万象、众生百态、人情冷暖。听完新闻后,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对此事的看法和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悟。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同时这些新闻资讯也可以成为学生作文中最新鲜的素材。真可谓一举多得。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每周组织一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或是“专题辩论会”。一年下来,我们举办的专题辩论会有“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高中生假期补课有无必要”,“早恋该不该禁止”,“大学生卖猪肉是不是资源浪费”等。学生们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的准备参考资料,编写具体的提纲,辩论的过程中唇枪舌箭,通过这种辩论的方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加注意将同学们的视野由课本引向课外,让同学们在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增长见识。

四、加强朗读,让教室书声琅琅

高三复习课一般是纯知道的讲授,所以总是给人总是枯燥、沉闷的感觉。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受到比默看更强烈的刺激。大声朗读,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此外,大声朗读还能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高三学生,生活、学习本来就紧张,各种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惜时如金,走路如风,没有时间聊天、谈心,于是造成心里压抑。而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调节课堂沉闷的气氛,而且可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早晨读:是人一天中记忆力最强的时候,我会建议学生背诵名句名篇或是大声朗读复习资料上的成语、文言文、精美散文、作文素材等。大声读,可以强化记忆效果,加强积累。晚自习阅读,鼓励学生读好书并推荐《时文精粹》、《意林》、《读者》等杂志上选取短小精美的散文,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给学生听,给全体学生让他们齐声朗读,感受美文的熏陶,然后稍作分析点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还积累了一些作文素材。此外,在复习课的各个环节中,都不可离开一个“读”字。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我们必然会接触到大量的古典诗词,这可是绝好的朗读材料。大凡诗歌,都讲究押韵,富有节奏,具有声韵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到诗歌的美,必须反复诵读,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这样,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种享受,是默读所体味不到的。

因此,在指导诗歌鉴赏时,所提供的诗歌材料,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反复朗读,领会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从整体上形成初步的感知,激发情感,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五、展示才艺,以魅力感染学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爱因斯坦也曾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的确如此,语文教师应该博览全书,掌握广播的知识,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知识积累,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纵观古今,横贯中外,才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活力四溢!学生才会因崇敬教师而对语文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才艺,不仅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容易在学生中心中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我喜欢读书、朗诵和写作。有时候在课前,我会给学生朗诵一些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段落,甚至是一两个经典的句子。记得有一个午后,我给学生念读一首情诗----六世**仓央嘉措的情诗: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生/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我抒情的朗诵伴随着缓缓流淌的轻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一种自然深邃又情谊绵绵的境界中,过了一阵,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作文课上,我就把自己的写作心得和学生交流,有时,也秀秀自己的作品。或许是因为这种熏陶,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喜欢上了写作,喜欢上了语文。

高三语文趣味 篇2

一、点点突破, 前后联系, 巧导课, 激发兴趣

好的导言, 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 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一节课刚开始时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牵住学生的思维, 立疑激趣, 促使学生情绪高涨,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导语至关重要。课堂伊始, 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诗词, 既可丰富教学内容, 又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教学过程, 加强生动多样的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可使知识具体化, 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理解知识。对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来说, 语言叙述不如实物、标本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感知那样鲜明、具体、完整。

巧用一切有实效的教具, 如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插图、板画、图表、实验、多媒体等形式辅助教学。学生的认识从总体上讲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三、善始善终, 做好课堂总结

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 但完善精要的结尾, 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 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设计结课时, 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工夫, 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 有趣味, 使学生乐学, 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谈高三语文复习课的趣味性教学 篇3

关键词:趣味性;高三语文;复习课

高三的语文课,因为是复习,因为要高考,所以大多老师只重视知识的梳理、能力的训练,而忽略情感的培养和激情的激发,致使教学枯燥、冰冷,丧失生机、缺乏趣味。其实,高三语文课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应该是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

一、利用生动故事的渲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故事生动、有趣,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讲诗歌炼字的时候,就用下面的故事引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一则故事把学生引入了情境中。

當然,故事也可以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如讲成语时,可以适当地讲讲成语故事,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成语的来源,又掌握了成语的含义和字形。讲诗歌时,可以穿插作者或创作背景的小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高三语文课堂上,讲一些简短的故事是很必要的。故事本身有很强的启发性,丰富的哲理性,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课堂气氛,同时还是不错的作文素材呢!适时恰当地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巧妙的讲解激发兴趣

语文复习课不应该是枯燥的,语文课的兴趣就看老师如何用好的方式来表达。我在总结一些复习的知识时,就用了一些口诀和歌谣来提高同学们的记忆力和辨别力,学生看了以后觉得特别新颖。

如近义词记忆的口诀:“夺回失地用克复,战胜困难用克服;神圣之地用圣地,风景优美用胜地;留给后代用留传,事件流传用流传;披览阅读用披阅,阅读批注用批阅”等。这样学生一看到以后立刻见效,在晨读中争相诵读,学习兴趣陡然增加。

在讲解古代文学常识知识时,我打印了文学常识歌谣100句,让学生用顺口溜口诀记忆。在元代散曲的记忆上如“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其余三家郑马白,还有西厢留美。”学生读到这样的歌谣,书声琅琅的氛围油然而生。

还有诗歌意象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如何和感情思想相联系学生比较生疏。我在学生晨读时给学生分发歌谣段子,如“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松竹梅兰君子范;杜鹃啼血话凄凉;蝉鸣高洁虫悲切,鱼传尺素鸿雁忙”。这种种记忆口诀歌谣的方法如在枯燥的季节吹来一道清凉的风,让学生趣味顿生,使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掀起了学习语文的新高潮。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想一些有趣的办法加强记忆。

再比如向学生介绍古文字时就利用形象的手法。有这样一个例子:《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话“项王按剑而跽曰中跽”,为了让学生了解“跽”的意思,我就在黑板上画出古代人的这一个动作形象,并和跪做了对比,学生立刻见分晓。

三、利用学生的真实事例逗起兴趣

学生的真实事例富有说服力,对学生启发和感悟都很大。例如,有一天,复习字形,就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件小事导入:前天我在班上的公布栏看到了我们班班费开支一览表,其中,有一项是:缕子:8元,请问同学们,这“缕子”是什么呀?教室里就泛起了阵阵笑声,有个学生甚至到公布栏去看。我接着解释:“缕”字是“纟”旁,从线,如细针密缕,千丝万缕等,“篓”字从“竹”,篓子最早是竹子编的,现在依旧有很多竹编篓子,所以同学们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注意字形的规范。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了。

学生的练习、作业、试卷、作文都是鲜活的例子,例如有一次要我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谈起自己的理想是当一个高级官员,有一个说到自己家现在比较贫穷,等自己将来发迹以后一定要怎样怎样等。针对这一种情况我引用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励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来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四、利用竞赛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进行语文知识竞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例如把语基试题、文学常识,古文知识等综合起来制成试卷,在成语复习时开展小方面的成语接龙,对联知识的讲解时让学生对对子比赛,还开展“我爱诗歌”朗诵会,“故事材料”大比拼等好多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活力,这样学生的知识容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举行的一次“故事大赛”,有一个学生在讲名人故事时有深沉的语言,有形象的手势,配上动人的眼神,故事精彩不断,掌声不断,颇有小沈阳之风,最后夺得冠军,赢得“郭沈阳”的美名,故事会结束后还让人回味无穷。

实践证明,语文复习课,采用竞赛形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是语文课堂从沉闷走向活跃的简单易用的好形式。

五、利用教师自身才艺引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才艺,不仅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容易在学生中心中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学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学生容易模仿。

趣味语文 六年级 篇4

一、辩言语,填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

6、随口乱说的话:

2、说了很多的话: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

3、自己对自己说: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

4、豪迈雄壮的话: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

5、像蜜糖似的话:

10、虚假而动听的话:

二、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1256789 2 3 3.5

10

9寸+1寸=1尺

三、写出动物的名称

()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扑火——自取灭亡()哭()——假慈悲

()屁股——摸不得 热锅上的()——团团转

()过街——横行霸道()尾巴——长不了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上树——全靠一张嘴

骑()看唱本——走着瞧

四、根据成语典故,在横线上填写历史人物的名字。

1、()煮豆燃萁。

2、()精忠报国。

3、()铁杵成针。

4、()大摆空城计。

5、()四面楚歌。

6、()断案,铁面无私。

7、()背水一战。

8、()身在曹营心在汉。

五、填写12生肖歇后语,并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排队。

1、()坐轿子——不识抬举

2、()肠刮油——有也不多

3、()吃辣椒——抓耳挠腮

4、()王靠边——人定胜天

5、()尾搓绳——用不上劲

6、()皮蒙鼓——遭受槌打

7、()进书房——咬文嚼句

8、()撞篱笆——进退两难

9、()死狐悲——物伤其类

10、()鬃刷子——又粗又硬

11、()进竹笼——自寻死路

12、()吃蚂蚱——小菜一碟

顺序:()

六、歇后语连线。

十五只吊桶打水——()

千里送鹅毛——()王婆卖瓜——()

八仙过海——()

包公断案——()

人门缝里看人——()万众一条心——()

神枪手——()

七、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完整。

1、病从()

2、铁不锻炼不成钢,(3、(),忠言逆耳利于行

4、书山有路勤为径,())

5、(),骄傲的人落后

6、冬天麦盖三层被,()

7、有志不在()

8、春雨贵()

9、瑞雪兆()

10、()--满肚子话说不出

11、老虎挂念珠--()

12、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3、擀面杖吹火--()

14、狗拿耗子--()

15、孔夫子搬家--()

16、八仙过海--()

17、孔明大摆空城计——()

18、一个巴掌拍不响——()

19、十五只吊桶打水——()

20、司马昭之心——()

21、关云长败走麦城——()

22、大水冲了龙王庙——()

23、关羽降曹操——()

24、孙武用兵——()

26、孙悟空七十二变——()

27、佘太君挂帅——()

28、王婆卖瓜——()

八、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看看你填的是哪些人名和地名。

1、人定胜()()津乐道

6、投桃报()一穷二()

2、人才济()()征北战

7、宁死不()()形毕露

3、语重心()()暖花开

8、无()不入()虚乌有

4、声东击()()居乐业

9、()冠李戴 光()()落

5、至高无()()底捞针

10、近()者赤,近()者黑

九、谚语使我们懂得各方面的知识。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适当的谚语。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住机遇。()它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它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它告诉我们如何种好庄稼。()

十、在下面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谚语。

1、他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主要是因为()。

2、他自从从监牢中放出来以后,就()了。

3、俗语说(),只要你肯努力工作,你也可以成为一位专才。

4、这位老公公的年龄已达六十,但他仍不断向人学习,这种()的 精 神,值 得我们学习。

5、()所以保卫国家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十一、北宋文学家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了流传千百年的诗《题西林壁》,被人们广为传诵。诗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特意游览庐山,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正验证了谚语()所说。

十二、你能说出下面这些以数字顺序打头的歇后语吗?

1、一根头发系石磨——()

2、二齿钉耙——()

3、三手指捡田螺——()

4、四两棉花十张弓——()

5、五脏六腑抹蜜糖——()

6、六月天穿皮袄——()

7、七斤面粉调二斤浆糊——()

8、八字写了一撇——()

9、九牛一毛——()

10、十点才到九点半——()

十三、将下列三国故事中出现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曹操下江南——()

张飞使计谋——()()——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

十四、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再按提示归类。

1、八月的核桃——()

2、门缝里看人——()

3、砌墙的砖头——()

4、司马昭之心——()

故事类(4)

谐音类(1)

喻物类(3)

喻事类(2)

十五、把下面的六句话组成三句谚语。

1、交人交心

2、蛇出洞才好打

3、就怕手脚不动

4、草出土才好锄

5、浇花浇根

6、不怕天寒地冻

1、(成语、俗语、歇后语均可)人们常说,我们若能预先做准备,那将会避免很多麻烦。但是现在有些人做事没有计划,到最后,往往是

,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2、(成语)例: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 最宽阔的胸怀—

; 最反常的天气—

; 最怪异的动物—。

3、(成语、格言、谚语、俗语、歇后语均可)①学生正直学知识、长身体的花季时节,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本是新时期教育的天职;如果整天用

来束缚他们的身心,他们怎么能健康成长!②俗话说:“

。”贪婪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弱点,贪婪使我们为获得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甚至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我们被内心的欲望所蒙蔽、所困扰,人生不能没欲望,但过分的纵欲而毫无节制,那将是

。③这些人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太高,每次督察或者训导,都非常苛刻,有时甚至到了_的地步,简直让人觉得无所适从。④所谓科学,就是要弄清事物的真相。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容不得胡说乱讲。⑤他的口供吞吞吐吐,一会儿承认贪污受贿事实,一会儿又矢口否认。对此,办案人员经过深入细致地取证,终于使这位犯罪嫌疑人打消了疑虑,坦白了犯罪事实。

⑥警长果断地说:“先不要打草惊蛇,让他们再表演一番,看看还有什么后台任务出现,嘛,急什么!”

小学语文试卷常考的趣味语文(1)(答案)

一、辩言语,填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寡言少语

6、随口乱说的话:胡言乱语

2、说了很多的话:千言万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冷言冷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自言自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流言蜚语

4、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污言秽语

5、像蜜糖似的话:甜言蜜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二、数字猜成语

12345609(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3(接二连三)

3.5(不三不四)

10(一五一十)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三、写出动物的名称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猫)哭(耗子)——假慈悲

(老虎)屁股——摸不得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兔子)尾巴——长不了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啄木鸟)上树——全靠一张嘴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四、根据成语典故,在横线上填写历史人物的名字。

1、(曹植)煮豆燃萁。

2、(岳飞)精忠报国。

3、(李白)铁杵成针。

4、(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5、(项羽)四面楚歌。

6、(包拯)断案,铁面无私。

7、(韩信)背水一战。

8、(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五、填写12生肖歇后语,并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排队。

1、(狗)坐轿子——不识抬举

2、(鸡)肠刮油——有也不多

3、(猴)吃辣椒——抓耳挠腮

4、(龙)王靠边——人定胜天

5、(马)尾搓绳——用不上劲

6、(牛)皮蒙鼓——遭受槌打

7、(鼠)进书房——咬文嚼句

8、(羊)撞篱笆——进退两难

9、(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10、(猪)鬃刷子——又粗又硬

11、(蛇)进竹笼——自寻死路

12、(虎)吃蚂蚱——小菜一碟

顺序: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六、歇后语连线。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人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万众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神枪手——百发百中

七、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完整。

1、病从口入

2、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虚心的人进步,骄傲的人落后

6、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7、有志不在年高

8、春雨贵如油

9、瑞雪兆丰年

10、有苦难言--满肚子话说不出

11、老虎挂念珠--假慈悲

12、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13、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4、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15、孔夫子搬家--全是书

1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7、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8、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19、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1、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22、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打自己人

23、关羽降曹操——重情重义

24、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26、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27、佘太君挂帅——朝中无人

28、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八、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看看你填的是哪些人名和地名。

1、人定胜(天)(津)津乐道

6、投桃报(李)一穷二(白)

2、人才济(济)(南)征北战

7、宁死不(屈)(原)形毕露

3、语重心(长)(春)暖花开

8、无(孔)不入(子)虚乌有

4、声东击(西)(安)居乐业

9、(张)冠李戴 光(明)(磊)落

5、至高无(上)(海)底捞针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天津 济南 长春 西安 上海 李白 屈原 孔子 张明磊 朱墨

九、谚语使我们懂得各方面的知识。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适当的谚语。

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住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它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它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三人行必有我师)它告诉我们如何种好庄稼。(瑞雪兆丰年)

十、在下面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谚语。

1、他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主要是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他自从从监牢中放出来以后,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3、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肯努力工作,你也可以成为一位专才。

4、这位老公公的年龄已达六十,但他仍不断向人学习,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 精 神,值 得我们学习。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保卫国家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十一、北宋文学家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了流传千百年的诗《题西林壁》,被人们广为传诵。诗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特意游览庐山,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正验证了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说。

十二、你能说出下面这些以数字顺序打头的歇后语吗?

1、一根头发系石磨——(千钧一发)

2、二齿钉耙——(三下五除二)

3、三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

4、四两棉花十张弓——(从何谈起)

5、五脏六腑抹蜜糖——(甜透了心)

6、六月天穿皮袄——(不是时候)

7、七斤面粉调二斤浆糊——(糊里糊涂)

8、八字写了一撇——(还差一半)

9、九牛一毛——(莫自夸)

10、十点才到九点半——(还差半点)

十三、将下列三国故事中出现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十四、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再按提示归类。

1、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

2、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3、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故事类(4)

谐音类(1)

喻物类(3)

喻事类(2)

十五、把下面的六句话组成三句谚语。

1、交人交心

2、蛇出洞才好打

3、就怕手脚不动

4、草出土才好锄

5、浇花浇根

6、不怕天寒地冻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

2、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最反常的天气—(六月飞雪);最怪异的动物—(虎头蛇尾)。

3、(1)紧箍咒

(2)人心不足蛇吞象,作茧自缚

(3)鸡蛋里挑骨头(4)实事求是

(5)前言不搭后语

趣味语文教案 篇5

1.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兴趣。

2.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素养。

3.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主培养语文读写能力的习惯。

学习重点:

词语典故、成语积累、知识面拓展。

学习过程:

一、由故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确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马虎”的来历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二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2.一字拾趣

一字家书。60年代初期,大作家赵树理收到大儿子赵广元要钱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精炼:“钱!”没想到赵树理的回信不仅快而且同样精炼:“O!”他认为儿子既已自立,就不该再依赖父母,可见赵树理教子有方。

一字嫁妆。我国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在得知女儿备办嫁妆后,便特地从京城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儿春梅打开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来箱内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大字——“勤”。小夫妻很快领会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一字嫁妆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铭。

一字回信。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写了一封信给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我知道你现在的身价是一字一金,现在附上一块美金,请你寄个样品来看看。”海明威收下美金后回信说:“谢!” 一字座右铭。鲁迅先生12岁时,就读于故乡绍兴的“三味书屋”。一次,因为帮母亲做事,上学迟到了,严厉的寿镜吾老师狠狠地责备了他。为了牢记教训,从严要求自己,他用下刀在书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一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早”。

一字小说。美国某大学曾经举办过微型小说征文比赛,结果一篇《第一封情书寄去后》的小说获得最高奖,该小说只有一个字:“等……”真令人回味无穷。

师小结: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懂得许多道理,它引导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大步朝前走;同样,在生活和工作中准确巧妙地运用语文知识可以使自己变得睿智,赢得人们的赞誉!

二、幽默语文,体会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

1.幽默故事。

测字

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兵临北京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祯皇帝惶惶不可终日。

一日早朝,崇祯问文武大臣:“寡人昨夜梦见十八个小孩爬城墙,不知是福还是祸,谁能圆此梦?”有位文官奏道:“十八个小孩,是众臣民;爬城墙是进城勤王,此梦兆福。”崇祯闻后,心里有些高兴,又有一位大臣奏道 :“十八合起来是个„木‟字,小孩是个„子‟字,合起来是个„李‟字。爬城墙显然是要强行进京,此梦兆祸。”崇祯帝立即心情又焦虑不安起来。

散朝后,崇祯帝微服出宫散心。忽见一测字滩,招牌上写着“鬼谷再世,铁口占测”八个大字。为解梦中之疑,崇祯上前测字,测字先生问:“您是问国事还是家事?”崇祯道:“鄙人爱杞人忧天,为国事而测,就请测朋友的„友‟ 字吧。”测字先生道:“若测国事就不太妙。这„友‟字,是反字出头,定然有反民拥戴的首领要夺大明江山。”崇祯惊得脸色青灰,忙改口道:“不是这个„友‟ 字,是有无的„有‟。”测字先生摆摆头说:“这个字更不妙,„有‟字上部„ナ‟是„大 ‟字缺半边,下部„月‟是„明‟字缺半边。这分明说,大明江山,已去一半。”崇祯闻后倒吸一口冷气,忙提笔写了一个“酉”字,说:“我测的是„酉‟字。”测字先生叹道:“此字大凶,学生不敢多言招祸。”崇祯催促说: “只求实言,先生不必隐讳,我非告密求荣之辈。”测字先生压低声音神秘地说:“我只讲给客官听,切勿外传。看来,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位居至尊的皇帝列在眼前。您看这„酉‟字,乃居„尊‟中,上无头,下缺足,字形暗示,大明皇帝将被砍头断足。”崇祯听罢,魂飞魄散,他恐怕李闯王杀进京城真会身首异处,第二天就在煤山(今景山)上吊而死。

原来那位测字先生是闯王手下的一位谋士,特意潜进京城,向崇祯 “攻心”,瓦解其斗志。

评:可悲可笑至极,一代帝王竟相信测字算命之说,反误了卿卿性命。汉字本是作为符号用于人与人的交流,是为人服务的,怎么会左右得了人的命运呢?荒唐!

2.绝妙对联: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里酸

上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下联: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改对: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三、趣味语文知识试题:

趣味语文知识试题

一、成语反义词连线:

粗茶淡饭 流芳百世 井然有序 精雕细刻 雪中送炭 伶牙利齿

(锦上添花)(杂乱无章)(山珍海味)(笨嘴拙舌)(遗臭万年)(粗制滥造)

二、成语填空:

()服()服()牙()牙()计()计

精()()精()欺 欺()日()()日

三、怪体诗如何读?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读:

四、数字猜成语:

12345609(七)1256789(丢)1+2+3(接二333 555(三五)7÷2(不 三)5、10(一五 9寸+1寸=1尺(得寸)

五、“如”字成语:

守口如()爱财如()一贫如()胆小如()挥金如()对答如()用兵如()视死如()

六、古诗之最:

最快的行船:(李白)两岸

最长的瀑布:(李白)飞流

小学趣味语文测试 篇6

(一)1、请你选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语气。

A.表示反问 B.表示停顿 C.表示疑问 D.表示催促 E.表示请求(1)今天王老师来吗?().(2)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吗?().(3)你喜欢呢,就买下;不喜欢呢,就别买。()..(4)快回去,修理修理吧!().(5)王老师,这件事就让我去吧!

().(6)这座楼房是新盖的吧?(). 答案:(1)C(2)A(3)B(4)D(5)E(6)A

2、“回文句”是一种句型。一个句子如果正着读与倒着读的意思一样,就可以称为“回文句”。如:蜜蜂酿蜂蜜。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吗?聪明的你,快来试一试吧!这可有点难度啊!会写说明你是最棒的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井出井水 孙子传子孙 丝蚕吐蚕丝 奶牛挤牛奶 牙刷可刷牙

门锁能锁门 球拍能拍球

球网能网球

风扇能扇风。

3、“打”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A.建造、修筑 B.编织 C.考虑、计划

D.举、提 E.买 F.做某种游戏 G.采取某种方式

下面句子中的“打”字应取哪种解释?(1)我本打算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2)房子已经盖完了,工人们正在房子四周打墙。().(3)妈妈给我打了一件漂亮的毛衣。().(4)同学们正在操场上打球。().(5)我到粮油商店打了二十斤油。().(6)下雨天,同学们都打伞上学。

().

答案:(1)C(2)A(3)B(4)F(5)E(6)D

4、同学们,下面16条成语都分别缺少一个字,请你把它们补充完整后,再组成8个小学课程名称,好吗? 甜言蜜()()质彬彬

不计其()()无止境 驰名中()()无伦次

弦外之()()极生悲 浑然一()()人天地

照本宣()()而不厌 谨小慎()()变如神

顶天立()()正不阿

答案:语文 数学 外语 音乐 体育 科学 微机 地方

5、语文课上,老师出了几道数学题,奇怪吧!快来算一算吧,你是最棒的哟!例:六神无主×九霄云外=五湖四海 验算:6×9=54 ....()鸣惊人×()嘴()舌=()上()下 验算: ____________()面()方 ÷()面楚歌=()清()白 验算: ____________

横()竖()-()干)净=)()大顺

验算: ___________()令()申 +()日()秋=)通()达

验算: ____________

()家争鸣×()万火急=()载难逢 验算: ____________ 答案:一鸣惊人×七嘴八舌=七上八下 1×78=78 四面八方÷四面楚歌=一清二白 48÷4=12 横七竖八-一干二净=六六大顺 78-12=66 三令五申+一日三秋=四通八达 35+13=48 百家争鸣×十万火急=千载难逢 100×10=1000

6、猜谜游戏。读下面的诗句,照样子把诗句中带引号的字改正确,再猜出以诗句为谜面的成语。考验你的时刻到了,快来试一试吧!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暗”月何时照我还?(明)(弃暗投明)(1)人“头”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近”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3)千里黄云“黑”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4)平明寻白羽,没在“水”棱中。()()(5)北斗“八”星高,哥舒夜带刀。()()(6)“天”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答案:(1)面 改头换面(2)远 舍近求远(3)白 黑白颠倒

(4)石 水落石出(5)七 七上八下(6)日 偷天换日

六、博览群书。(请根据你课外读书知识填空。)(20分)(1-3题每空1分,4-7题每空2分)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

》,《

》,《

》,《

》。

2、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房四宝是:(),(),(),()。

3、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

4、甲、乙、丙三人都说地上的水多,说得最形象的是()

A、甲:地上真湿 B、乙:地上的水真多 C、丙:哈哈,地上可以行船了

2、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打一动物)()

3、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打一生活用品)()

4、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打一字)()

5、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打一生活用具)()

四、指点迷津(读谜面,猜名著人名,把上面的人名填在相应的谜面后面。)(9分)

孔明 关羽 张飞 鲁智深 宋清 元春 袭人 迎春 时迁

凿壁偷光──()花香扑鼻──()粗中有细──()

斗换星移──()孔雀收屏──()正月初一──()

七、博览群书(完成下面的填空。)(30分)

1、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唐诗

元 明、清

2、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___。

3、《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 》,书中的主要人物有、等。

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_____ ”“ 大闹 ____________ ”、“ 真假____________ ”、。

五、动物聚会(写出动物的名称)。10分

()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扑火——自取灭亡

()哭()——假慈悲

()屁股——摸不得

热锅上的()——团团转

()过街——横行霸道

()尾巴——长不了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骑()看唱本——走着瞧

四、两两相对(写出相对的字、词)16分

有()同享,有()同当

()有所思,()有所梦

()无双至,()不单行 当局者(),旁观者()

()则改之,()则加勉

()枪易挡,()箭难防

五、填省、市名称读成语(9分)

照样子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所填的字应组成我国省、市的名称

重于泰(山)(东)山再起

同舟共(济)(南)征北战

人山人(海)(南)辕北辙

五湖四(海)(口)是心非

跃然纸(上)(海)阔天空

人定胜(天)(津)津乐道

掌上明(珠)(海)市蜃楼

一技之(长)(春)华秋实

口若悬(河)(南)腔北调

万古长(青)(海)枯石烂

(明)争(暗)斗

(左)顾(右)盼

(大)惊(小)怪

脑筋急转弯:

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作文时,给大家读了一篇小明同学写的作文《我的爷爷》,作文道: “我有一个可爱的爷爷,整天密穿着碎花小裙子,扎着两个 小子,可漂亮了”大家一下子笑翻了天,只有小明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请问小明为何写成这样的一篇作文?

高三语文趣味 篇7

一、教学语言趣味化, 打造听觉盛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不经意的话语, 可能就会影响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情绪, 尤其是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可凸显教学者的睿智、才华、情趣, 更充满人格魅力, 感染学生, 引发积极情绪。反之, 如果教学语言生硬、枯燥、呆板, 就如一道未加任何调料的菜肴, 即便富含营养, 吃起来却淡而无味, 甚至难以下咽。这样, 学生又怎会热情高涨, 怎能积极参与。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由教学语言入手, 讲究趣味化、生动性, 给学生制作一道鲜明无比的美味佳肴, 打造一场听觉享受的知识盛宴。

首先, 趣味语言在于随手拈来诗词、格言、幽默故事等, 旁征博引, 让课堂如行云流水, 让学生如坐春风。或者适当口语化, 自然亲切, 掷地有声。其次, 适度幽默, 或点拨思维, 点石成金, 让学生豁然开朗;或震撼心灵, 融洽师生情感, 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如解释说明时, 适度运用打比方等幽默手段, 变沉闷为活跃,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分析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与不用的区别时, 某教师打比方说, 如果一个人说“我喜欢你”, 听来太普通, 没意思, 而倘若说“我的目光在你身上停留了整个夏天”, 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呢。遭遇突发情况时, 随机应变, 以幽默语言循循诱导, 化尴尬为热烈、精彩。如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时, 读得不整齐、不清晰, 幽默点评:“你们的神奇之处在于每次多重唱之后, 最后竟然可以合为一声了。”这样, 通过幽默语言, 拉近了师生间距离, 让高中语文学习不再枯燥, 而是充满欢声笑语, 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二、教学手段多元化, 营造视觉盛宴

由语文内容看, 其本身蕴含着一定的趣味性, 需要教师善于发掘, 并运用教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灵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发掘, 感受语文学习是饶有趣味的过程。所以, 在高中语文趣味教学中,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与变化教学手段, 给语文课堂增添无限色彩与趣味, 给学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学习热情,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 运用艺术造型板书, 增添趣味。板书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若能灵活变化、精巧构思、科学形象, 同样充满艺术感染力, 给学生以美感、享受, 引发学生联想, 启发学生深沉思索, 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辅助知识理解。所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讲究板书艺术, 形象直观地突出内容要点、知识难点, 给学生视觉刺激、方法指导, 让语文学习更富有趣味。如教学《雷雨》时, 人物关系是学习难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圆形封闭优势, 以直观图示清晰地呈现人物关系, 即将两个家庭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 再根据血统关系画出两者交叉部分, 而节选部分则为交叉部分中人物的一场戏。这样, 通过富有简洁美感的板书, 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人物关系, 学会总结归纳, 形成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2) 运用电教手段, 增强趣味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等现代化电教手段, 拉近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 给学生视觉、听觉多重刺激, 营造充满美感、富有趣味、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喜欢学习, 乐于学习。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 借助多媒体呈现荣国府院落布置示意图, 引导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想象画面, 在头脑中建立有关贾府的环境。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时, 引导学生欣赏电影节选, 将文字与动态画面有机结合起来, 加深形象理解。

三、教学活动趣味化, 缔造思维盛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除了灵活运用趣味教学语言与教学手段之外, 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 组织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 如课前资料搜索;课堂辩论、讨论;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等。诱导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智慧与才能, 缔造思维盛宴。

如教学《边城》一文后, 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形象, 交流讨论:“在沈从文小说中, 人物可爱是特点之一, 他尤其擅长描写女子, 就如文中可爱的翠翠。然而在课文节选中, 关于翠翠的外貌描写着墨不多, 同学们, 那在你们眼中翠翠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倘若让你们当导演, 将《边城》改编拍摄为电影, 会选择一位怎样的演员来饰演翠翠, 又该怎样给她造型。”这样, 通过开放性问题, 可促使学生自由讨论, 使其大胆发言, 语文教师参与其中, 予以点评。如教学《图片两组》后, 引导学生给有关图片写解说词, 相互交流分享, 感受知识运用的乐趣。教学《琵琶行》时, 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 整理保存, 打印出来, 或者制作演示文稿;结合注解预习课文, 疏通词语;探寻适合的音乐, 便于课堂配乐朗读, 或者自己试着录制配乐朗诵;等等, 这些都是有趣的语文活动。

趣味课堂,兴趣语文 篇8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看完这篇报道,我拍手称赞。说实话,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而现实生活中,语文课堂的现状令人忧虑: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语文、不愿学语文。很多学生宁愿捧着一本没有插图的故事书,也不愿去读我们的语文课本呢?面对这样的局面,我觉得,还是应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去找找原因,给学生一个七彩的语文课堂。

一、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我在教学中,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量。

如,学完课文《鲸》后,我布置学生搜集不同种类的鲸的资料,然后以第一人称汇报。这个作业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在图书馆遨游,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第二天的汇报课上,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白鲸,有的说蓝鲸,有的说虎头鲸……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

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位学生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他在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显身手,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以前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这样的语文课我们喜欢。

二、熟备课文,备透学生

试想教者如果连对课文基本内容、骨架结构都不熟悉,这节课怎么可能成功?特级教师于漪在这方面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在其著作《于漪文集》中说:“潜心钻研教材,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等,弄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我校多年来,一直进行集体备课,备课中无一例外地对教材、学情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钻研,力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想学、乐学,使每一节语文课堂都成为他们竞相展示的舞台。

此外,我觉得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牢记朱家珑主编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样一个大语文的观念。所谓大语文观,就是不光吃透课本,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放宽视野,到社会中、生活中去学习。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以来,我不仅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课文,还广泛地拓展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并且定期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这句话就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总之,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渡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给学生一个七彩的语文课堂,将是我们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愿新课标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和语文素养提高的舞台!

上一篇:木工包工包料合同下一篇:关于母亲的美文欣赏:母亲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