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的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玉楼春》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
1.长亭:秦汉时每隔十里建一亭,故称十里长亭,供行人休憩饯别之处。
2.容易:轻易、随便。
3.一寸:指心、心绪。
4.穷:穷尽、终了。
[评析]
1 影视语言的特点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的中文字幕翻译
影视语言的特点在于其声画统一性、瞬时性、通俗性、无注性和艺术性。由于以上几个特性的存在, 从而产生了影视翻译的特殊要求。下面将从影视语言这几个特点的角度出发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的中文字幕翻译进行具体分析。
1.1 声画统一性
麻争旗教授在分析影视语言的声画统一的特点时指出, 影视作品中的语言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是声画统一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是配音脚本的翻译, 还是字幕翻译, 都具有不完整性。它们都受到语境的制约。也就是说, 影视剧的翻译要与故事、情节、画面、人物等要素紧密的联系起来。声画统一性决定了配音翻译的隐蔽性。因为配音是通过观众的“听”来判断译文的好坏, 译文就必须考虑观众的听觉效果。同时, 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字幕翻译的特殊性, 字幕虽然是让读者观看, 但它与一般的阅读材料不同, 它要与人物的话语在节奏、长短、语气等方面吻合, 即也要对口型, 译文可以让读者在看的同时获得听的感觉。
1) Pi:He’s really doing this.
派:他真背出来了。
这句话是派在给作家讲他的名字的由来时说的。这句话的情景是派在回忆他在数学课上介绍他自己, 并且在黑板上默写无限循环小数“派”, 他写出了小数的后二十位。这时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发出惊讶的声音, 听到有同学说这句话, 在这里他给作家讲述当时的情况。“He’s really doing this.”我们一般将其译为“他真的做到了。”可是如果这里这样译, 就和画面配合的不够贴切, 观众也不明白他到底做到了什么。影片中译者巧妙地将这句话译为“他真背出来了”, 即表达出当时同学们的惊讶, 对少年“派”的佩服之情, 又和画面配合的很贴切, 让观众一下子就看明白了原文的意思。
2) Pi:Wellno, not quite.
派:也不尽然。
派讲完第一节课他介绍自己的名字是无限循环小数后, 作家问他是不是从这以后大家就开始叫他“派”时, 派的回答。“well no, not quite”这句话中的这几个词按字面意思, 译过来为“不, 不很”。这样观众更本不能理解译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但是译者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演员的动作、语气, 把这句话译成“也不尽然”。不仅准确的表达了意思, 而且在音节和口型上也可以和原文基本对应。原文是四个音节, 译文用了四个汉字。而且“quite”的[ai]和“也不尽然”中的音类似, 这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即可以明白意思, 又感到很真切, 真的是外国人在说汉语。
3) The author:I’d assumed your father was a mathematician, because of your name.
作家:光看你的名字, 我还以为你父亲是位数学家。
这句话, 也是派和作家刚见面时, 谈论他的名字时说的。英语的思维方式是习惯将原因放在后面。所以, “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在后。然而在翻译过程中, 没有译为“我以为你的父亲是为数学家, 因为你的名字”, 而是译为“光看你的名字, 我还以为你父亲是位数学家”。这样的语序更符合汉语的思维方式, 把“because”也没译成“因为”, 而用“光”字, 这样译不但口型可以吻合, 译文还更为自然顺畅。
1.2 瞬时性
电影本身的时间就不长, 它的情节总是环环相扣, 观众的心也紧紧跟随其情节的发展, 而且字幕受画面限制的同时, 也受时间的限制, 很快就闪过了, 观众如果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看字幕上, 会错过精彩的片段, 同时也会影响对整个影片的观看效果, 因此影视字幕的译文必须通顺流畅, 简洁明了, 能够让观众一眼看过去就明白, 而且还要满足画面限制的要求。
4) Pi:I hope you don’t mind vegetarian.
派:我吃素, 你不介意吧。
派在给作家讲故事时, 他们一起共进午餐。派是个素食主义者, 所以他告诉作家, 请他不要介意。Vegetarian这个词是“素食主义者”的意思, 这里译者直接译为“吃素”使译文简单明了。比译为“我希望你不介意我是个素食主义者”更加贴亲切, 简洁。可见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了瞬时性和空间限制性。译文字数少且意思清楚。
1.3 通俗性
影视作品是文学作品的一种, 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不同, 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同。就观众而言, 影视剧的观众范围更加广泛, 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因而, 影视翻译语言就要雅俗共赏, 通俗易懂。
5) Pi:I would like to be baptized.
派:我想受洗。
这是派和父母谈论关于他的宗教信仰时派说的一句话。这里“baptize”的意思是“洗礼”, 是指一种宗教仪式。这里直接译为“受洗”有所不妥, 一些观众可能会不理解或有误解, 这里译为“接受洗礼”会更为贴切, 同时与原文在音节上也更接近。因而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影片的受众面, 让语言尽量的通俗易懂。
1.4 无注性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 当遇到读者难以理解的地方, 或者文化负载词时可以在后面加注释。但是影视作品由于画面的限制因素和其观赏性是不可以加注。在影视语言的这个特性中, 钱绍昌教授特别提到了两种比较难译的情况, 并且根据其多年的翻译经验也提出了一些有效译法。这两种情况:一是, 因中外观众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而造成的难点。二是, 双关语和文字游戏。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发现, 确实如此。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6) Twenty Questions and Eye Spy
打发时光
Twenty Questions和Eye Spy都是在美国孩子们玩的小游戏。这几个词是出现在派和老虎被困在太平洋上时, 他想了一些办法让自己能够在大海上生存, 其中一条是自己要找点事情做, 但是又不能太耗费体力, 所以他觉得这两种游戏是不错的选择。这里没有直接翻译出来, 而是翻译成“打发时光”, 这里译者翻译的很贴切, 人们玩游戏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 消遣。在没有人迹的海上派可以通过游戏来打发时间。如果直接译成两个游戏的名字, 肯定有很多观众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译文, 简单清楚, 观众就一目了然。
7) Thank you, Lord Vishnu!
谢谢您, 毗湿奴。
Lord Vishnu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其中一位。一般译为“毗湿奴”。这里译为“毗湿奴”, 略显不妥。一些不信教或者不了解印度文化的观众可能就不能理解这个毗湿奴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观众就会去猜测。这里直接将Lord Vishnu译为“我的神”, 会更好一点, 这样观众一看就知道, 这个Vishnu是一位神。
1.5 艺术性
影视剧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因而, 译者在翻译影视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思, 而且要译文“有味”。这里的“有味”即指生活化, 风格化和戏剧化。更具体的说, 就是影视作品不仅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获得一些知识, 更重要的是想引起观众的共鸣。这就需要译文生活化, 就是要贴近生活, 让观众感到这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风格化, 就是要考虑到作品的风格, 考虑到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等;戏剧化, 就是译文要生动有趣, 有美感。
8) So unceremoniously.
就那么走了。
这句话是派和老虎到了岸边得救后, 老虎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走了, 而派却伤心的像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的时候说的。这句话如果按其字面意思译是“这么没礼貌”。这样译的话, 观众肯定会有点儿不知所云, 而译者将其译为“就那么走了”, 意思不但清楚, 还表达出派对老虎的依依不舍之情, 不管怎么样老虎陪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这样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感受到派当时的情感。
9) Mother:That is true.
妈妈:这话在理。
这句话是在吃饭时, 一家人在谈论派的宗教信仰问题时, 妈妈同意爸爸说“科学在几百年间让人们对宇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而这是宗教所比不上的”时的一句话。这句话要是译为“那是真的”, 不但不能达意, 而且显得生硬。译者很巧妙的译为“这话在理”, 就感觉很贴近生活, 让观众感觉到这种家庭成员在一起吃饭聊天时的氛围, 让观众有一种亲切感。
2 结束语
影视翻译研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而且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 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 再加上中外文化及语言差异, 让影视翻译更加难。目前, 我国的配音翻译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配音演员。而字幕翻译却不尽如人意, 一些市面上的影片字幕粗制滥造, 这不仅是因为字幕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同时, 还因为对字幕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我国大多数的字幕都是字幕组翻译, 没有正规的体系规范。然而, 现在由于字幕省时省钱的优点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而且, 它为很多想学习外语的观众提供很大帮助。因而, 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管使用哪种字幕翻译还是配音翻译, 译者都要使影视作品既保持其原汁原味, 又要符合译入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译者就必须要掌握影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同时不断钻研和总结影视字幕翻译的规律和经验, 力求保持原作品的韵味和风格, 让译文传情达意, 从而让观众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艺术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 2000 (1) .
[2]麻争旗.影视剧翻译方法谈[J].现代传播, 2012 (3) .
《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前言】
《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送别时依依难舍的心情和离别后无穷无尽的离愁的词作,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上片写春景春恨,“楼头残梦”一联,“五更钟”“三月雨”言怀人之时、怀人之景,“残梦”“离情”言怀人之情,二句属对精工,情景交融。过片深进一层,从无情立笔,反衬出多情的恼人,并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为千万缕。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全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展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注释】
⑴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
⑵长亭路:送别的路。长亭:古代驿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白帖》:“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⑶年少抛人:人被年少所抛弃,言人由年少变为年老。
⑷残梦:未做完的梦。
⑸五更钟、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时候。
⑹一寸:指愁肠。还:已经。千万缕:千丝万缕。比喻离恨无穷。
【翻译】
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侣轻易地抛下我就登程远去。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
【赏析】
此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阕从饯行的酒席上开始写起。古人远行时祭祀路神的仪式叫“祖”,于足后人即用“祖席”来指代送别时的宴会。 “长亭”是指古时修建在大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建筑,饯行的酒席一般都设在这里, “离歌”即送行之歌。可见,开头两句是同义分说,作者这样写,用意在于强调送别的场面。下句“香尘”足指落花满地,使尘土也染上了花的芬芳。隔着漠漠的`香尘,旅人频频回首。“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桌依波转”把同一时间的两个不同镜头相互对比,居者伫立在林旁,马儿长嘶哀鸣,行人在船上随船远去,顺着曲折的河流,越走越远,终于看不见了。
下阕是写居者送别旅人,独自回到家中的情景。 “画阁”、“高楼”在宋词中都是家中常用的景物,登高望远怀念远人,盼望离人归来,却只见水面映着残阳,直到远方。 “斜阳只送平波远”一句倍受后人推崇。收尾两句与上句衔接非常自然,目光望向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发出两句真诚、火热的爱情誓言:“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此语由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化出,而情调更为缠绵、深沉。
关键词:“三美”论,诗歌翻译,赏析,对比研究
托马斯·纳什 (1567—1601) 作为莎翁的同龄人, 曾是伊丽莎白时代“大学才子”之一。今天人们认识纳什, 多数始于他的诗歌, 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春》更是闻名于古今中外。而如何将《春》译得美妙, 学者们也各有见解。
“积60年中英法文互译的经验”的许渊冲先生在诗歌翻译界中颇有建树, 尤其是他提出的“三美”论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先生的“三美”学说脱胎于鲁迅的观点[1]。后来, 在翻译毛泽东诗词的过程中, 许先生将“三美”论具体到了诗歌翻译中的“三美”, 即音美、意美、形美[2]。
“在三美之中, 意美是放在第一位的, 音美是放在第二位的, 形美是放在第三位的”[3]。“意美”指译诗要保留原诗的意境美, 通过意象, 使译诗和原诗一样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音美”指译诗要有韵律, 读起来押韵、悦耳, 富有音乐美感;“形美”指译诗在形式上尽量与原诗保持一致, 衔接自然, 对仗工整[4]。在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理论中, 渗透着翻译美学的特征, 体现了许先生对翻译美学的追求, 同时, 也让读者提高了对文学翻译的追求[5]。本文将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视角下, 赏析托马斯·纳什的《春》, 并从多个译本中, 选取了两个较为典型的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1 对原诗的赏析
在伊丽莎白时代, 英国的文艺复兴步入了繁盛时期, 诗歌的创作更是达到了顶峰。众多经典诗歌涌现, 犹如璀璨的明星, 徇丽多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托马斯·纳什创作出了《春》, 原诗如下:
1.1 意美
诗人讴歌大自然, 勾勒了一幅春回大地的美丽画卷。“Then blooms each thing”描绘了百花齐放的盛景, 而每一节最后一行的拟声词分别是布谷鸟、夜莺、田凫和猫头鹰的叫声, 可谓百鸟齐鸣, 与前面的百花齐放对应,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沉浸在这醉人的春景里, 一边是欢快舞蹈的美丽少女们, 自由食草的羊群, 约会的情侣, 吹笛的牧童, 坐晒太阳的老妪等动态景象;另一边是竞相绽放的百花, 围绕村舍的棕榈和山楂, 田野上飘香的雏菊等静态景象, 动景与静景融合, 互相映衬, 具有意境美。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脉搏, 是一首诗的生命所在。全诗通过“blooms, maids, birds, palm, lambs, field, daisies, lovers”这些意象[7], 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田园画, 表现出春之美, 以及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钟情和向往。同时, 这些意象使读者有了听觉、视觉和嗅觉上的触动, 一霎时, 将读者置身于生机盎然的春天了。
1.2 音美
原诗的韵式整齐, 韵律为抑扬格五音步 (Iambic Pentameter) , 节奏自然流畅。韵脚也很明显, 第一节是aaab, 第二节是cccb, 第三节是dddba。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行内韵, 也叫中间韵, 就是每一行除了最后一个音节押韵以外, 中间还有一个押韵词。诗的每一节前三行都使用了行内韵, 风格欢快明朗。原诗的第一小节的韵脚分别是“spring, king, ting, ring, sting, sing”, 第二小节的韵脚分别是“may, gay, play, day, aye, lay”, 而第三小节的韵脚分别是“sweet, feel, meet, street, greet”, 尾韵和中间韵完全一致, 这样使每一行从音韵上都充满了美感, 使人读起来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 仿佛将读者带入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意境中。同时, 这种押韵又转而强化了诗歌本身的节奏感和弹性度,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诗歌的可读性和可鉴赏性, 为该诗增添了强大的生命力[8]。另外, 每一节最后一行的拟声词也有着巧妙的尾韵, 如同精心排练过的合唱团, 为读者演唱着一首优美的春之交响曲。值得注意的是, 鸟儿们的叫声贯穿全诗, 每一节最后一行的重复构成了一种复调, 使人读起来充满乐感回音, 将春天的清新美好演绎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9]。全诗用语简洁、明练, 格律优美、平整, 节奏欢快、鲜明。
1.3 形美
全诗的总体构架优美, 如同歌谣形式。该诗的首句和尾句一致, 即“spring, the sweet spring!”, 前后呼应, 可谓点睛之笔, 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意象, 给人以春天般甜美的感觉。在诗的开头, 诗人吟诵着美好的春光, 在诗的结尾, 诗人同样是重复着赞春之句, 如同诗人发自内心的赞叹还有万语千言一般, 对春的喜爱之情是无穷尽的, 同时, 也把读者带入了对春的无限遐想中。另外, 每一节的最后一行采用反复的手法, 即重复这一句拟声词“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一共重复了三次, 这种整齐的节奏和拟声词的音韵, 增加了诗歌的乐感, 增强了诗歌所要传达的欢快气氛。同时, 这四种拟声词的重复使用, 分别与每节第三行中的“birds do sing, birds tune, these tunes”相互呼应, 各种鸟儿一齐高歌, 与前文意思连贯, 达到了音和形上的和谐, 使诗歌浑然一体。鸟儿们的反复歌唱, 不仅娓娓动听, 读起来朗朗上口, 更使诗歌增添了一份活泼热烈的氛围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形式上, 诗人重复使用拟声词的这种布局, 使得全诗的每一节构成了对称, 衔接巧妙, 从而具有结构美。
2 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春
春, 甘美之春, 一年之中的尧舜,
处处都有花树, 处处都有女儿环舞,
微寒但觉清和, 家禽争着唱歌,
啁啁, 啾啾, 哥哥, 割麦, 插一禾!
榆柳呀山楂, 打扮着农舍人家,
羊羔嬉游, 牧笛整日在吹奏,
百鸟总在和鸣, 一片悠扬声韵,
啁啁, 啾啾, 哥哥, 割麦, 插一禾!
郊园荡漾香风, 雏菊吻人脚踵,
情侣坐对成双, 老妪坐晒太阳,
走向任何通衢, 都有歌声悦耳,
啁啁, 啾啾, 哥哥, 割麦, 插一禾!
春, 甘美之春!
——郭沫若译[10]
春
春光, 好春光, 一年欢乐春为王;
催开百花放, 少女翩翩环舞忙,
风停刺骨凉, 艳鸟枝头高声唱;
咕咕, 啾啾, 噗喂, 吐—喂特—呜!
棕榈绿, 山楂美, 村舍融融顿生辉,
羊羔乐相追, 牧人笛儿整日吹;
鸟唱歌声脆, 声声入耳人陶醉;
咕咕, 啾啾, 噗喂, 吐—喂特—呜!
田野上, 香气飘, 雏菊亲吻人双脚,
情侣频频邀, 老妇沐浴阳光照;
鸟鸣遍街道, 唱得人心乐陶陶,
咕咕, 啾啾, 噗喂, 吐—喂特—呜!
春光, 好春光!
——李云启译[11]
2.1 意美
郭译的“处处都有花树”, 描绘出了春天山花漫野, 树木茂盛的景象。“榆柳呀山楂, 打扮着农舍人家”是一幅郁郁葱葱的果树将农家屋舍环绕的画面, 体现了山林野地中乡村的富饶。“羊羔嬉游, 牧笛整日吹奏”和后面的“一片悠扬声韵”都体现出人们的生活无忧无虑, 以及乡村的宁静祥和。“雏菊吻人脚踵”中的“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充分体现了人类亲近自然, 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李译把“blooms each thing”译成“百花放”, 把“dance in a ring”译成“环舞忙”, 使视觉意象和动觉意象合二为一, 描绘出春天百花绽放, 少女们欢乐地舞蹈的情景, 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同时, “百花”“少女”“牧笛”“羊羔”“田野”、“情侣”等这些意象, 使读者感受到了欢乐、活泼、幸福、和谐。“棕榈绿、山楂美”表达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之美。“融融”一词体现了村民们相处和睦, 欢乐自在, 亲如一家。景美、人和, 使得村舍“顿生辉”。人和景交相辉映, 村舍熠熠生辉, 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 富有意境。
通过对比, 在“意美”上, 原诗的“palm”是指棕榈树, 郭译为“榆柳”, 意义上有点欠妥。另外, “gay”作形容词时一般译为“快乐的”, 郭译的“打扮着农舍人家”并未完整地体现出这份欢乐之情。李译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好, “棕榈绿, 山楂美, 村舍融融顿生辉”中的“棕榈”和“山楂”忠实于原诗, 且“融融”一词把“gay”译的很巧妙, 恰有“其乐融融”之意[12]。因此, 李译更有意境美感。
2.2 音美
郭译押了行内韵, 第一小节的韵脚为“春、舜”, “树、舞”, “和、歌”, 第二小节的韵脚为“楂、家”, “游、奏”, “鸣、韵”, 而第三小节的韵脚为“风、踵”, “双、阳”, “道、耳”。郭译的前两小节前三行长短句相间, 读起来抑扬顿挫;而第三小节前三行的句子长短一致, 节奏欢快, 铿锵有力。郭沫若先生将前两个拟声词译为“啁啁, 啾啾”, 两个叠词, 体现了鸟声的轻快悦耳。后面的“哥哥, 插一禾”, “哥”和“禾”是押韵的, 而这一句拟声词重复出现在每一节的最后一行, 正好使每一节的节奏感更加鲜明。
李译不仅押了行内韵, 还押了尾韵, 在韵脚上与原诗保持着一致。第一小节的韵脚为“光、王、放、忙、凉、唱”, 第二小节是“美、辉、追、吹、脆、醉”, 第三小节是“飘、脚、邀、照、道、陶”, 衔接自然, 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李译的“春光, 好春光”, 重复“春光”一词, 点明诗的咏春主题, 抒发了愉悦之情, 押韵且具有民谣的美感。李译的“咕咕, 啾啾, 噗喂, 吐—喂特—呜”是由原诗的拟声词直接音译出来的, 忠实原诗, “咕”与“呜”押韵, 使全诗似歌, 处处体现了韵律的美感。
相比而言, 在“音美”上, 李译既押了行内韵, 又押了尾韵。但是, 郭译只押了行内韵, 并未押尾韵。对于原诗的拟声词翻译, 李译是直接由原诗的拟声词音译过来的, 读起来自然流畅, 与原诗风格相近。但是, 郭译是按汉语拟声词译出的, 原诗的拟声词一共四个, 郭译有五个, 多出了一个拟声词“割麦”, 且这一词与其他四个拟声词也不押韵。因此, 李译更具音韵美。
2.3 形美
郭译在形式上与原诗大致相似, 即首句和尾句相同, 且每一节的最后一行重复使用四种拟声词。另外, 郭译的第三小节的前三行的字数保持了一致, 结构自然, 句式美观, 更有中文诗歌的形式风格。
李译也保留了原诗的形式特点。令人欣赏的是, 李译的第二、三节的第一行均为三字, 三字, 七字;而每一节的第二、三行则均为五字, 七字, 全诗句式规律, 长短一致, 对仗也十分工整。另外, 拟声词的音译字数也很恰当, 且与每一小节的前三行的句式相互照应, 从结构上很好地修饰了全诗, 使全诗具有形式之美。
对比而言, 在“形美”上, 两个译本在整体形式上都与原诗大致一样。但是, 通过细致比较, 李译更胜一筹。郭译的第三小节前三行的字数虽然保持了一致, 但其前两小节前三行的字数并不一致, 长短不一。巧妙的是, 李译的第二、三节的第一行的字数一致, 而每一节的第二、三行的字数也保持了一致。李译在字数上的这种特点, 使得全诗句式齐整, 在衔接上相得益彰。因此, 李译更具有结构美。
3 结束语
托马斯·纳什的《春》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赞歌, 把美丽的大自然当作有生命、有感情、有灵性、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存在, 与它共生相处, 融为一体。整首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春意, 欢乐之情含寓其中, 跃然纸上。全诗主要是描写春天的景色, 用语并非字字珠玑, 但我们可以在通俗中见其妙处, 在无华中见其纤秾, 在白描中见其含蓄[13]。意境清新优美, 音韵流畅悦耳, 结构巧妙自然。“音美”“意美”“形美”相协调, 内涵与外延相统一, 音、义、形俱佳的行文风格, 足见诗人之匠心独运, 不愧为英诗中久传的精美之作。
当代女作家谌容的《活着的滋味》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寥寥数百字,道尽世间百味,引人深思。致力于将中国当代文学介绍给英美国家的著名女翻译家朱虹,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英美国家的读者为中心,将这篇简练的小杂文承载的思想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翻译的归化策略本身就是为了尽量做到神似,而不拘囿于形似。朱虹的译文着眼点是针对英语语言国家的读者,译文的字字句句都是在努力用另一种语言让读者感受到原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最早将“神似”与“形似”这两个概念引入翻译领域的是茅盾,此后翻译界出现了形似与神似之争(郑庆珠2011)。传统文学翻译批评常常从文艺美学的角度评析译文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和自然,是否与原文对等,尤其是能否达到美学最高境界的“神似”。然而,由于“神似”的概念模糊,因而对“神似”的评论也往往比较随机、感性,且常采用印象式的评析,因此,无法对这种效果所产生的原因作出相对理性的、连贯的解释。近十多年来,翻译批评借助文体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等手段,为更精细地理解“神似”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兴起,为翻译评论的视角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其中的经验主义认知观、原型范畴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等理论令人耳目一新,为“神似”的理解另辟蹊径。
一、经验主义认知观与翻译
经验主义承认客观存在的现实性,但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来自与外在实体的对应,而是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语言的意义不仅限于语言的内部,而且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识,来源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王寅2007)。如,对汉语的“脸色”的客观认识为,面部的光彩和色泽,以及隐喻人的面部表情。而现代汉语对“脸色”的认知经验是:一个人的脸色可以反映出喜怒哀乐的情感和精神面貌。汉语中有“察言观色”,就是根据脸色判断别人的好恶,以免得罪别人,从而讨好别人。“脸色”的翻译是否神似,取决于译语能否引发相似的认知经验。译文将“看别人的脸色”译为change of mood,即“脸色”就是mood,已经将“脸色”的精髓译出。英语国家的人们可以根据mood看出一个人的情绪状况,由此得知此人的喜好,但没有讨好别人的类似联想。幸而译文还有一句always trying to please弥补了mood所不能引发的认知经验。
朱虹的译文中对“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同事、为人哥儿们、为人‘喽喽’、为人‘头头’”这句话的处理也充分地引发了英美国家读者的相似体验。她的译文是“as somebody’s son,somebody’s husband,somebody’s father,somebody’s colleague,somebody’s buddy,somebody’s underdog,somebody’s boss”。针对原文中并列的七个由“为”字构成的动宾结构的短语,译文中巧妙地用由somebody构成的七个并列的所有格结构短语来翻译。而对于汉语中的“为”字,她只用了一个同样简单的as来表达。英美国家的读者读到这句话时,能够理解“这是作为各种不同的人生角色”,还能品味到由七个并列的词组构成的语言表达风格。这样翻译,既能做到达意的“神似”效果,又能实现“形似”。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认知经验也存在差异。林语堂提出“绝对忠实不可能”“艺术文不可译”,从认知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让译文完全引发与原文相同的认知经验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尽可能地引发相似的认知经验”。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我们依然至臻完善,力求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斟酌译文的遣词造句,让读者能在自己的语言氛围中体验相似的情境。
二、家族相似性与翻译
根据维基斯坦的“家族成员相似性原理”,所有的games都是由一个重叠交叉的相似性网络联结在一起的(林新华2005)。这种“家族相似性”原理揭示了语义范畴具有原型成员,与原型成员相似性较低的即属于非原型成员。语义范畴的多义词现象并非随意形成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如隐喻和转喻,从原型发展而成的。
道口烧鸡是由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义兴张”烧鸡店所制,创于清顺治十八年,是河南省著名特产。其制作过程大致为:将炸好的鸡放在锅里,配上老汤,兑好佐料,先后用武火煮沸,文火慢煮;然后,将鸡捞出,使其骨肉分离,并用支架撑起。道口烧鸡色香味独特,被称为“四绝”。(出自《活着的滋味》)中文的一个“烧”字,有诸多与之概念意义相似的词语,如炖、煮、煨、煎、炸、蒸、焖、烤、熏等。而对应的英语中的cook的家族成员也有stew,boil,braise,fry,steam,roast,toast,bake,cure等,这些成员之间的语义也各有重叠交叉。如boil是煮沸,stew比较接近用文火慢慢煮,braise是用文火煨,但是,一般先用油把食材炒黄,然后用有盖子的容器放少量的水煨。这三个词的意思都是“煮”,其不同体现在煮的细节上。综合道口烧鸡的制作过程和“烧”的家族成员,译文所选用的braise最为贴近道口烧鸡的“烧”。因为道口烧鸡装盘的状态是汤汁较少,接近中国人日常说的红烧,而braise就比stew更接近这里的“烧”。
三、语义场理论与翻译
语义场的研究始于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Trier)。根据语义场理论,所有意义相近的或相关的词构成一个语义场。语言不同,语义场构成也不同。译者如果不了解源语和译语在语义场上的差异,在对应词的选择上就会出错。但有时因为译者除了要考虑语义对应外,还要考虑使用频率的问题,这时译者就不得不选用语义对应程度略低一些的对应词。
汉语中的重复现象比较常见,有时是强调,有时只是习惯。源文中,第六个人四次说到社会责任感,是汉语的一种习惯,用在这里不是嗦繁琐,只是简单地重复一个词组。但是在英语中,一个并非专有名词的重复是不合乎英语的语言习惯的。译者将几个“社会责任感”分别译为social commitment,civic virtues和public-minded,显而易见,social commitment是语义对应程度最高的词,而后两个词的语义对应程度相对偏低。译者这样处理既避免了重复,又较为贴切地表达出“社会责任感”的语义,不失为好的译作。
《活着的滋味》汉语原文中提到了八个人,也有八个“说”。译者对这八个说的译文处理十分巧妙,先后用了“say(说),chime in(插话),protes(t反对、抗议),step in(介入),expostulate(告诫、规劝),say(说),sum up(总结),is going to say(将会说)”来翻译原文中的“第一个人说,第二个人说……第八个人说”。这八个“说”也是汉语中常见的简单重复,而与“说”语义上最接近的英文单词是say。但是,英语的行文习惯不好重复,促使译者不得不进行再创作。译者根据每个人说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采用了不同的英语词汇。前两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比较消极,译者翻译第二个“说”只用了chime in(插话);第三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前两者相反,译者直接用了protes(t反对、抗议);第四个人的态度又属于消极派,译者用一个略带贬义的step in(介入),也是完全可行的;第五个人在传递正能量,译者用了expostulate(告诫、规劝),也是合情合理的;第六个人的话语很中庸,译者再次用了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say(说);第七个人的话仿佛是总结陈词,译者用sum up(总结)表达,显得十分中肯;至于第八个人,由于没有后文,因此译者用is going to say(将会说),也非常应景。尽管say与“说”在语义上对等程度较高,但从原文的整体内容来看,译者在艺术性再创造的基础上所选用的词汇虽语义对等程度低,却让英语读者更直接地感受到了不同人在发言时的态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认知语言学中的经验主义认知观、家族相似性原理与语义场理论可以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和解析译文的艺术性,同时也为译文的“神似”程度提供了一种标准。经验主义认知观强调译文需要引发读者相似的体验,家族相似性原理启示我们对译文的选词需要关注同一家族成员词汇的异同,语义场理论提出语义对等程度高低的概念,使译者在选词过程中多了一份考量。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译文,翻译批评中的“神似”可以细化为:译文所激发读者的阅读想象和认知经验是否与源文所引发的想象和经验相似;是否关注了词的家族相似性;是否选择了语义场中最接近源语的译语。
参考文献
林新华.2005.从“字神”看文学翻译中语义认知和艺术效果[J].中国翻译,(4).
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由伤春而感伤自己年华流逝。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精心化好妆容缓缓走下阁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来到庭院中数着那开得正艳的花朵,蜻蜓飞到了玉簪上头。
注释
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蜻蜓:暗指头上之香。
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鉴赏
此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别人赏识,只能百别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花别致情景。全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花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她心裁,富有韵味。
白居易原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禹锡和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花心情也点她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艳艳春光使她暂时忘却了心中苦恼,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朦胧花希望。
刘禹锡诗花第二句是说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从诗花发展看,这是承上启下花一句。
诗花三、四两句是进一步把这个“愁”字写足。这位女主人公下楼花本意不是为了寻愁觅恨,要是早知如此,她就不必“下朱楼”,也不必“新妆宜面”。可是结果恰恰惹得别端烦恼上心头。这急剧变化花痛苦花心情,使她再也别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数花朵”花原因当亦有对这别人观赏、转眼即逝花春花,叹之、怜之、伤之花情怀。就在她在默默地数着时,“蜻蜓飞上玉搔头”。这是十分精彩花一笔。它含蓄地刻画她她那沉浸在痛苦中花凝神伫立花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花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花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而且也意味着她花处境亦如这庭院中花春花一样,寂寞“锁,别人赏识,只能引来这别知花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负。“为谁零落为谁开?”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她了人愁花愁一院愁花主题。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陈衍说起二句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安石的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过许多。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上了。
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阴”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谧,在葱茏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此时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显示于言外。
《半山春晚即事》创作背景
【《玉楼春》的翻译及赏析】推荐阅读:
《玉楼春·春景》原文及赏析06-08
李清照诗词《玉楼春·红梅》12-02
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06-29
墨梅原文的翻译及赏析06-06
除夜翻译及赏析06-11
观潮翻译及赏析12-02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07-25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06
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