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共10篇)

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 篇1

东新乡东新小学

田贵红

目前, 对教师评价比较注重对教师某一方面或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单项评价, 如教学态度、教学成绩、班主任工作, 或者一堂课、一个教学单元、一次家长会等, 一些学校甚至用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指标。在这种评价机制的驱使下, 教师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 而是为了获得领导、同事、社会、家长的认可以及职业升迁, 甚至为了可怜的奖金和表扬, 拼命加班加点, 搞题海战术, 限制了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这种教师评价体系既是“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 又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得以强化和巩固。同时, 现行教师评价也忽视教师的个体差异, 用统一的标准规范, 要求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的教师, 不但抹杀了教师的个性, 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创建特色。

我认为对教师应从学校、家长、社会、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一、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教师的教学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其创造性发挥的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阶段评价。为使教师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师的评价应是全面的,主要应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教师评价的标准是从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科研能力、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几方面综合进行评价。

(一)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应基于对教育事业的进取心、职业热情程度;对学生的爱心、公正程度;对教师自身的正直诚实性、健康心态情况进行评价。

(二)学科知识:是否正确掌握学科知识中的有关概念、定理等;能否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否了解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是否熟悉教学的基本体例;是否能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能否顺着学生的思路探究问题并准确判断该思路的可行性。

(三)教学能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教师是否将学科知识通过精心计划、有趣儿而又有效地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又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持续而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进步情况,准确找到学生学习学科问题的“闪光点”,并能采取有效的和创新的措施来巩固评价的成果;是否拥有出色的学生管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纪律,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的、自然的、无隔阂的师生交往,赢得学生的尊敬,激励学生超越自我。

(四)文化素养、科研能力评价标准:教师应具有热爱学习、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能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并可灵活地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热爱祖国的文化,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水平,丰富的非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人品。

(五)交往能力评价标准从以下方面考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心理互换,对学生真诚、善意、民主;能机智地扭转出现问题的师生关系,消除交往中的障碍;与学校领导、同事、家长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同事中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六)自我评价能力评价标准:能够通过自我评价,有意识听取有关人员(学生、同事、家长、领导等)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的个人计划随时调整。

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自然十分关心自己孩子在校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促进家校协同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是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家长评价教师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育人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能力、家访情况。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敬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

评价标准:教师能够根据学校的要求认真上课,上课及时,穿着整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教学环节紧凑合理,体现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准确、及时、到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三位目标的落实,让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价值观、思想觉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提醒、帮助、引导、辅导学困生,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分发展;堂堂清测试题设计详细、全面,体现层次性;学生达标侓高,教学效果好。

(三)教师的育人水平:

评价标准:教师在课堂上、课间要认真辅导学生,发现学生弱点与不足,要及时恰当处理;教育学生方法得当,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不弃视差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发现学生优点,运用表扬、鼓励、暗示等方式教育学生,及时辅导学科知识,查缺补漏,完善教学过程。

(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能力: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具有具有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所教班级学风浓,班风正,教学成绩优秀,教育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五)家访情况:教师能够根据学校的安排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家访,家访时态度和蔼、诚恳,反应学生问题符合事实,解决问题方法得当,注重与家长沟通,给家长讲解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与方式,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深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具有较好的家访效果。

三、社会对教师的评价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民族和人类的未来,教师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而光荣的职业,社会对教师就有一定的职业要求,这些要求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形象,决定着对于教师的评价。

(一)社会对于教师的职业要求

1、对待学生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对待自己上,严谨治学,学而不厌。

3、对待教育事业上,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4、对待教师集体上,团结协作,勇于探索。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

1、教书育人的角色教学角色──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教育角色──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

2、管理的角色

3、心理辅导的角色

4、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

5、学生家长的代理者

6、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能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在教学中,重点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总评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教学态度: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彩、完整,不迟到、早退,不随意调课;讲课富有激情,不照本宣科,注意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关心学生课下学习,认真辅导答疑。

教学内容:课程计划安排合理,快慢有序,条理分明;每堂课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信息量适中。

(二)教学方法:讲课富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课堂气氛活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对重点难点讲述清楚、突出,注重归纳总结;批改作业认真,既有全班总结讲评,也有个别辅导。

(三)教学效果:通过教师的教学,我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教师的教学,我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总评 对该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水平的总体评价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对老师的评价,给每一位教师建立一个档案,同时对老师近两三年的工作进行纵向比较,了解老师的成长和发展轨迹,因为教师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工作中的任何成绩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晶, 绝非一朝一夕的产物, 仅仅依靠

一、两次的单项评价, 不可能真实反映教师工作的整个发展过程, 也必然导致评价结论与教师实际工作表现的偏差。由于教师在个性心理、职业素养、教学风格、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评价应根据这种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以及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每位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计划等。所以,对于教师评价应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 篇2

一、评价主体要转变

由单一的老师评价变为学生自己、同学和老师三种主体来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 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老师被放在至尊的位置上, 老师的话就是圣言, 这种不平等身份, 决定了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失真性, 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新课改, 在肯定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以往的评价方式, 把学生这个主体也加入到评价中, 充分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学会自评, 真正地了解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 才能因优点而更加自信, 因缺点而不断改进。在学生的自评语中,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话:“我记忆速度很快, 但忘得也快。在学习中我还要勤复习、多动脑。我相信, 付出就会有回报的”“我写得很潦草, 某某同学的书写就很好看, 以后, 我要多加练习, 争取也能写出一样好的”等等。这一句句发自学生肺腑的话, 让我看到了自评的可贵。除此之外, 还要引导学生互评、师生互评。这种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评价方式, 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互相欣赏、互找不足、教学相长。学生自主地参与评价, 使评价真正发挥了肯定、激励、鞭策的作用。

二、评价语言要真实

新课改下, 大多数专家都提倡“多表扬, 少批评”“赏识你的孩子”“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等等。为了配合新课改的形式, 一些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真可谓字斟句酌, 生怕哪句话触及学生的痛楚。大篇的溢美之词呈现在学生的评语中。教学评价出现“忽悠”的现象。学生看了这些无关痛痒、全篇一律的“团结同学、品行端正、聪明活泼”之类的评语后, 一笑置之。教学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教学评价语言要真实, 切忌空话套话, 要说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我在班上经常强调要说真话, 这才能真正地帮助自己和他人。很多学生在给他人的评价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其不足:“你的书写太不规范”“你不太团结同学”“你要懂得分享”等等。还有学生直接给我提意见:“老师, 你能不能讲得再慢点”“老师, 你讲得再大声点”“老师, 你对我们要求要严格”等等。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话, 真正起到了鞭策的作用。所以, 只要充分尊重学生, 情真意切地教导学生, 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就会感受到这份爱。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三、评价内容多角度

以往,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处于一把尺子的状态, 学生的成绩是老师最看重的。这会忽视对学生“德、体、美、劳”等方面的评价, 造成学生发展的缺陷。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受到了压制, “高分低能”成为“一把尺子”评价下的通病。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美, 积极地进行鼓励和赞赏, 使学生成为五彩缤纷的主体, 而不是仅表现为一种颜色。如在课堂上, 我会鼓励朗诵好的学生, 表扬记忆好的学生, 欣赏思维能力强的学生, 称赞唱歌好的学生, 夸奖乐于助人的学生等等。这种多角度的评价方式, 使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更加富有活力和朝气。

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 篇3

关键词:教师绩效管理以人为本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在国内外企业已有一定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将其应用于我国学校教职工的管理则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促进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学校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有必要对学校教师的绩效管理进行探讨。

一、教师的基本特点

教师是知识型员工中的一类,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品质,所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工人。

(一)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含量。教师受过正规化的高等教育,掌握较高的学识,具有较高的学历、开阔的视野、积极的思维、强烈的求知欲望、较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其它方面的能力素养。

(二)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欲望。教师通常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热衷于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渴望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金钱和晋升等传统的激励手段退居次要地位;而且教师特别注重他人、组织、团队和社会的评价,希望得到认同与尊重。他们更看重工作的成就,期待自己的工作对所在的群体和组织有所贡献。

(三)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工作自主性。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依靠自身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断产生新的知识成果。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自我管理与自我调节。

(四)双向选择性。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终身雇佣关系已经被打破,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表现决定是否聘用该教师,而另一方面,教师也有权决定自己是否留下来,一旦现有的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他们也可能会寻求新的职业机会。因此,教师更多的是对自己专业职业的承诺,而不是对组织的承诺。

(五)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

1、劳动过程复杂。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脑力劳动过程,以无形思考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劳动规则,劳动监督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2、劳动考核复杂。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才,但培养人才的工作仅靠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这需要广大教师的通力合作。因此,教师的劳动成果通常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考核难度增大。

3、劳动成果复杂。教师的任务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于他们最终在社会上能够生存下来,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看得出来的。因此,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滞后性,而且影响劳动成果的业绩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劳动成果相对不容易衡量。

二、教师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的定期考核,而非系统的绩效管理

很多学校的绩效管理往往只有单一的定期考核,缺乏对教师的绩效实施辅导和及时的绩效反馈,同时缺乏对教师的职业指导,因而不能体现考核对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目标的价值。而且,绩效管理过程中,缺乏充分及时的绩效沟通。上下级之间的绩效沟通常常只有考核后的正式的绩效反馈。而这种正式的绩效反馈一个学年才一次,根本不能及时地反馈教师的绩效状况,在反馈时上级领导的注意力也常常放在绩效考核的结果上,鲜有对绩效结果的解释、原因分析及相应的改善建议。另外,由于正式的绩效反馈传递的信息往往直接影响教师的薪酬和晋升,因而难以让员工与其上级领导能非常坦然地充分、深入沟通。

(二)绩效管理中缺乏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关注和指导

大多数学校在绩效管理中,无论是绩效指标的确定、目标的设定、绩效计划的制定,还是有关绩效的沟通,都只是围绕学校的教学成绩,而缺乏对教师个人的职业目标及职业发展的关注,更不用提学校领导对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了。关注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当然无可厚非。但忽视有着强烈职业成就需要的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无疑不能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三)考核结果只跟教师薪酬挂钩

单一的直接跟薪酬挂钩的绩效考核,不可避免的导致教师产生“考核就是秋后算账”的感觉。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学成绩好的给予奖励,对教学成绩差的给予处罚,似乎符合强化理论的观点,能使合乎组织需要的行为趋于重复出现。但即使按照强化理论,由于奖惩强化的不及时,事实上定期的考核评定及随后的“论功行赏”很难使人把考核评价及奖惩直接与导致这种结果的行为联系起来。教师是知识型员工中的一类,根据麦克莱兰的激励需要理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知识型员工,渴望得到怎样进行工作情况的及时反馈,简单的“奖优罚劣”很难激发其工作热情。

专家研究发现,事实上,知识型员工很在意自己在跟什么样的人合作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相对于报酬,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更注重与同事的关系及来自同事的评价、信任、尊重(Jeffrey Pfeffer,1998)。调查显示,让知识型员工感到满意的工作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有较多的锻炼成长机会”、“工作环境和氛围好”、“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说明薪资只是基础性问题,而成长则是知识型员工关注的根本性问题。(“中国职业发展现状”,2004,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四)绩效考核唯量化的结果指标是尊

有的学校在绩效考核方面陷入了片面追求所谓“客观”的误区,以为只有可以量化的指标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教师的业绩。事实上,教师工作的相当部分是很难量化甚至不能够量化的,勉强量化的结果要么是考核时舍弃掉不能量化的部分,要么是选择的指标并不能反映绩效的真实情况,甚至会引导教师产生错误的行为。

这种唯量化的结果指标是尊的倾向一般源于考核体系设计者内心中对“绝对公平”的追求,认为只有用数量指标考核才能完全避免考评主体的主观误差。然而,即使是所谓“用数字说话”的数量指标,其真实客观性仍有赖于考评主体的观察、记录以及取舍——这些实际上都离不开考评者的主观判断。

这种做法还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教师的工作中相当部分是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而个人在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中的贡献很难精确地度量。片面追求量化评价往往只看到人的共性,忽视了个体的特性。这是与强调个性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与追求个性的学校文化相悖的。

三、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师的绩效管理

针对上述教师的特点,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师的绩效管理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那就是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尊重教师、发展教师、服务于教师。具体的原则有:

1、展现教师个性特长的原则

“以人为本”理念提出要以组织成员全面自在的发展为出发点,要求组织在

成员的岗位安排、教育培训等方面均以有利于人的特性潜质发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按其特点、特长进行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据此,“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就要坚持展现教师个性特长的原则,把如何弘扬教师的个性、发挥其特长以及寻找教师岗位和个人能力、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作为管理的主要目的,强调发展教师的个性特长,用好教师的特长。

2、促进教师发展的原则

“以人为本”理念提出要创设一个能让人全面发展的环境,引导他们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努力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利于组织成员的个性化发展和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干以及进行自我管理。据此,“以人为本”的教师绩效管理就要坚持促进教师发展的原则,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正面肯定,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发展的可能性并不断进步。当然,学校也应根据绩效考核中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通过绩效反馈和面谈,跟教师商讨如何对绩效结果进行改进,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培养教师的终身就业能力,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

3、倡导教师间、教师与评估者间平等和谐关系的原则

“以人为本”理念要求组织中的所有成员放弃由岗位特别是职位带来的特权,平等友好地互相协调,使组织成员凝聚在一起,谋求各自的发展。据此,“以人为本”的教师绩效管理就要坚持倡导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者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原则,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不能互相猜疑,或者引起排斥、敌对、嫉妒心理,导致关系紧张,而应强调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以提高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的程度。

4、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原则

“以人为本”理念提出人与组织共同成长的原则。要求组织的发展不能脱离组织成员个人的发展,不能单方面地要求组织成员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来适应组织,组织要参与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管理,将员工的个人发展纳入组织管理的范畴,从而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据此,“以人为本”的教师绩效管理就要坚持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原则,在关注教师个人绩效时也注意关注教师所在组织的绩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增强全局观念和集体观念,使教师意识到个人的高绩效与学校的高绩效相关,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也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应为学校实现目标做出贡献,在学校的发展成长中自己也得到发展、成长。

下面将根据上述原则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对教师实施绩效管理。

(一)以系统的绩效管理来取代以往单一的绩效考核

如图所示,教师的绩效管理应遵循系统的绩效管理流程,即按照制定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面谈一次循环进行。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员工和上级主管双方的积极参与。

1、制定绩效计划

每个学期初,教师和其上级校领导一起讨论并制定本学期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教师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怎样实现目标达成共识。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明确的知道了学校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将用怎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绩效,从而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以人为本”,应具有以下原则:①目标经过教师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②目标对教师和管理者而言都是清楚明了的,则教师可以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管理者可以评价教师的优劣;③目标是经过教师和管理者双方协商而制定的,双方都认为目标公平合理。

2、绩效实施与辅导

绩效计划制定以后,教师就可以按照计划努力工作。在这个阶段,学校领导不能听之任之、只等到时“验收”,而应该适时地辅导和督促,提供必要地指导,以帮助教师。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单凭个人之力就能完成,需要团队合作,这就要上级领导及时了解计划进展情况,并帮助教师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这种跟踪辅导还可以让上级主管及时记录教师的工作态度、行为和业绩,并及时记录。只有这样的绩效实施与辅导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3、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实施分类考评。“没有分类就没有管理”。首先,对于不同岗位的教师,应分别进行评估,制定不同的评估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因为岗位不同,需要考核的内容就有所不同,自然标准也不同。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岗位,显然是不科学的。其次,对于不同等级职务的岗位,评估的具体设计也是不同的,如对讲师和教授,不同考评内容所占的权重就不同。再次,不同项目(如德、能、勤、绩)的考评也要分别进行。可见,实行分类评估,既应有可信的绝对值,又应有在相应岗位中的相对值,便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更重要的是,分类评价,使不同岗位的教师能够突出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特色,这是学校特色的基石。

第二,要开展适应性评价。适应性评价是对人岗匹配的评价。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和潜力,做到人岗的最佳匹配。在这一点上,西门子的做法值得借鉴。对那些一时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西门子不是把他们打入另类,而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换一个岗位,让他们试一试。许多时候,考核为“不称职”的教师通过调整,找到自己的位置,会干得与别人一样出色。这是学校管理者应该切记的。

4、绩效反馈面谈

在绩效反馈的过程中也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组织目标。评价者必须向教师反馈评估的结果。对个人行动效果的反馈,对于表现高效、明确的角色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在学习、动机理论研究领域里早已为人所熟知。从根本上说,激励人们达到工作目标的最有效管理措施,就是向人们提供他们已达到或未达到预定目标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教师才能了解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才能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改进工作的具体做法,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教师的绩效评估应突出教师的职业发展导向

作为有着强烈自我成就需要的教师,帮助其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获取终身就业能力,是对其最好的激励,最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

1、绩效考核要兼顾学校(部门)目标和教师个人职业目标。教师的绩效目标要与其职业目标紧密相关,而不能只强调学校的业绩。即在制定绩效指标、目标及绩效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职业发展及其个人职业规划,使得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协调一致,教师在努力追求个人职业成功的同时,也促成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同时,由于教师的工作很多还需要与其他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绩效考核也要兼顾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

2、考核结果的使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应突出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即帮助教师寻求提升能力、弥补缺陷

和不足、改善业绩的办法。

绩效评价不是目的,因此应当特别注意评价结果的运用。教师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可以运用到以下几个方面:工资津贴、奖金、评优、职务晋升和职称、培训教育。其中,应特别强调培训教育,要在绩效考核和适应性评价后,根据教师在某个方面的能力与潜质以及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培训是一种激励手段,培养是学校留住人才的法宝。那些成就感强的教师看重的是学校能否给他们一个开拓未来的机会。

学校应当让教师感觉到绩效管理的主要目是帮助其实现职业目标。当教师绩效未达到目标时,上级领导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帮助其分析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上,而决不能仅仅进行所谓“按章处罚”。

3、沟通应始终贯穿于绩效管理全过程。一般,教师是知识型员工中的一类,知识型员工对沟通的需要比较强烈,希望能让同事(包括上级)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同时也希望能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尤其是各级主管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他们讨论、分析绩效状况和职业发展,并鼓励他们及时主动地反映工作中和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当教师切实感受到上级愿意倾听并乐意帮助其实现职业目标时,绩效考核及整个绩效管理才会真正有效。

相比正式的沟通(如定期的书面报告、专门的绩效面谈和正式会议等),非正式的沟通(如非约定的谈话、偶遇时的聊天)更容易,也更频繁。正式沟通毕竟次数不多,如果没有非正式沟通的补充,绩效的反馈就不能做到及时且针对性强。事实上,主管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对教师做得好的方面应及时肯定与鼓励,而发现教师工作有不当的地方,尤其是明显偏离绩效计划时,应该适时地指出并辅导其改进,而不应视而不见,或等到定期的正式沟通时才提出。否则,就难以让教师认为考核是关注其跟工作相关的行为并以帮助其提升能力、改进绩效为主要目的。而且,非正式沟通更容易让教师觉得轻松,从而减轻教师的紧张和抵触情绪。

此外,学校还应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领导平时不仅要关心教师的工作,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好个别教师生活上的困难,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教师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绩效。

总之,借助于系统有效的“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学校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其努力工作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及学校的目标,达到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双赢。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 篇4

课堂提问要使全班幼儿都能参与思考,但不同幼儿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有差异,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符合不同认知水平的,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要求。无论哪个班,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某些问题分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向这些幼儿提出。总之应尽量使每个幼儿都有回答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科学活动《光滑的玻璃制品》,所设计的提问“看看桌子上的东西,找找哪些是玻璃做的?是干什么用的?”这是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你还知道哪些是玻璃做的?是干什么用的?”“你们摸摸、看看这些玻璃制品,它们是怎样的?”是针对大多数幼儿的:对能力教强的幼儿可以问他们“我们来看看、摸摸,比较一下,玻璃制品和我们认识的塑料制品有什么一样或不一样的地方?”

2、提问后应给予幼儿一定待答时间。

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 篇5

——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心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学生也如是,所以班主任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犯错误也就是正常现象了,而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也是每一个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自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后,许多学生都认定了老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并且因为普九,不管学生成绩好坏都可以升级,所以有些学生便渐渐放肆起来。加之现在的独生子女多,很多学生在家里被宠坏了,所以有时教师批评重了,学生或学生家长还会找老师算账。有一位教师就曾经因为在课堂上批评了一名学生,后来那学生竟纠集了一帮社会小混混在学校门口把老师拦住打了一顿。正是因为这些,造成了现在不是学生怕老师而是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的怪现象。所以,怎样对小学生们进行批评教育就成为教师非常头痛的问题了,一些老师不敢管学生,许多老师不肯当班主任。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怪现象呢?

本人自认为在教书之前脾气还算是温和的,但自从教书后感觉自己脾气越来越大了,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并且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实际上学生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妥协,心里却是不服气的。于是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我慢慢摸索出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并对如何批评教育犯错的小学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注意批评的原则

一是要端正态度。因为批评本来就是一种惩罚的手段,是用它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的一种手段。不能因教师的生气程度而说过火的话,做过头事,这样反而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灵。

二是要把握心理。由于学生时期正处于心理的成长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也十分重视自己在同龄群体中的形象,十分重视同学、父母、师长甚至是异性朋友对他们的态度、评价,这都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和情感,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如有的学生可以采取公开和热烈的方式,但有的学生就需要采取委婉含蓄的方式。

三是要公正合理。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能带有偏见,不能有优等生、差等生之分,批评的程度应该一视同仁,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过失情节、性质和后果要同等看待。

四是要真诚关爱。批评学生并不是一味地指出错误,同时还要从关爱学生、理解学生的角度进行亲情教育,用自己的真心来感动他们,让他们吸取教训,提高认识。

二、注意批评的方法

一是口头批评。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交流方法。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用严厉的语言口头呵斥等方法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制止学生进一步犯错。但切忌用挖苦、嘲讽的态度。

二是书面批评。针对学生犯错时可能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我们可以采取书面提醒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指出错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危害,让他意识到自己犯错的事实,并提出改正的措施。

三是谈心批评。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回避了在大庭广众下对学生进行批评,不致产生逆反心理的对抗意识。在谈话中,教师要态度温和、说理充分、不包庇不护短。

三、注意批评的尺度

一是要防止批评过头。要防止在批评学生时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一断乱批,把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夸张、渲染,这样脱离了实际情况,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带来消极作用。

二是要控制批评频率。不能不管错误大小,带着偏见经常对一些差生或纪律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或者对某些学生身上存在的固有缺点常常进行批评,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产生惯性批评。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地课堂评价 篇6

您在工作实际中是怎样进行有效课堂评价操作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者困惑,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与探讨。(字数不得少于800字,字数过多,可采用附件上传并确定上传成功。)

我认为课堂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经验,对事物的特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判断和估计。课堂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课堂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教学中我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青睐”政治。有位教育专家这样说:“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你要学会评价学生。”

下面就自己就怎样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表扬要适度、有效,批评要幽默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该表扬时,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谓“有度”,就是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也就是说,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在学生需要时及时表扬,在学生在乎时及时表扬。当然,批评与表扬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不可缺其一。但这里所谓的批评,不是板起脸孔的呵斥,不是令人无地自容的挖苦,更不是贬损人格的辱骂。批评同样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批评需要智慧,批评要讲究艺术。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以下两种方式的批评效果很好:一是幽默式批评。幽默式批评即寓批评于诙谐之中。比如,有的学生对布置的任务不好好完成,人数又较多,这时我学着《天下无贼》里葛优扮演的黎叔口吻说:“老师很生气,效果很严重„„”即达到对他们评价批评的目的,又没伤及面子,学生很容易接受。二是自省式批评。“批评的智慧在于让学生成为自我的批评者。”自省式批评的最大优点是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往往比较持久。

二、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是小组间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有合理的应用评价的方式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保证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

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此时,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等。总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让我们实施科学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努力。

三、评价语言要生动、巧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常常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有时学生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说:“哦!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细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四、适度的肢体语言评价

即用特定的身体态势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以此达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评价的效果。教学中我经常用肢体语言配合前面几种评价方法来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授课时面对微笑,回答得好用点头、OK、跷拇指、做V形的手势、鼓掌等积极的体态语言加以评价,实践证明这种评价起到了激励的效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 篇7

研讨话题一:体育课考核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体育课考核的内容、方法有哪些?

体育课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教学效果,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意义在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有利于促进体育教育教学, 使教师、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

——安徽李厚余

考核, 一方面是由于上级行政考核、评价的要求;另一个方面主要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反馈教师教学落实的情况, 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反思的素材。体育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体能、技能。笔者所在的区里是统一考核, 第一学期抽测本学年体能, 第二学期抽测技能类项目。但有一个前提是需制定本区域不同水平段学习的具体内容, 如, 必学内容;选择性内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等。体育考核可以采取月考制度。

——浙江陈通海

笔者认为, 体育课考核目的不仅仅只是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所取得的成绩和对教师工作态度与质量进行检查和评定, 而是科学有效地收集信息, 对体育教学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 通过考核, 及时发现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上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更好地调节体育教育教学过程, 以促进其发展, 最终使之实现目标。

——甘肃张进宝

体育课的考核目的、意义:对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给予客观评价;学生通过考核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从中找差距, 更好地激励学生拼搏进取;体育课的考核是过程性评价, 如果运用恰当, 不但能提高教学效能, 而且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内蒙古常德玉

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等, 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 以此改进教师各方面的不足,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学生体质。

——山东穆乃国

体育考核作为考试只是一种手段, 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笔者学校在体育考核方面实施的是综合性评价, 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优势领域等。

——上海何祥国

笔者认为, 体育课考核目的不仅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所取得的成绩和对教师工作态度与质量进行考核, 而且也对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解, 便于补充。体育课考核的目的和意义包括:1.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2.反馈教师教学的落实情况; 3.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思的素材;4.一次终结性考试为定论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 5.多角度、多层面 (如立定跳远考核:技术评定、成绩评定、进步空间评定等) 考核; 6.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7.通过考核学生来考核教师;8.阶段的业务检查。建议体育课考核的内容可综合为平日表现、出勤、技能、参加代表队及教师评价几项内容。

——山东杨清妍

体育课考核的目的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检查教师的教学成果。体育课的考核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体能、技能及奖励四个方面。

——浙江李明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 的指导下, 现在的考核应该是多元化、多角度的。考核的目的和意义也包括:1.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与表现, 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2.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并改进教学;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 并鼓励与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浙江任维娜

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考核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其意义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江苏张震伟

体育考核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考核内容的确定至关重要, 不仅要关注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 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同时还应关注个体, 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帮助学生表现自己, 拥有自信。

——河北葛卫增

体育课考核的目的是一种检查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也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不断地变化情况, 及时发现教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河南赵卫东

体育课考核是为了鉴别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体育

群英荟萃:

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与学,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江苏仇小进

体育课考核的目的在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 也能反馈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案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体育考核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提高教学实效。

——湖北马金莲

现在的体育课考核都采用结构考核和综合评定的方法, 结构中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部分”所占比重较大, 单一、统一标准考核已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忽视了身体条件较差、体质较弱的这部分学生, 从而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上海何祥国

笔者认为在设置测试内容时, 应含两个方面:素质类和技能类。素质放在期末, 技能考核与平时教学相结合, 教一项, 测一项。

——江苏张震伟

笔者认为, 考核的内容从体育课类型分为理论课考核与实践课考核。实践考核: 体育课成绩分为出勤率与课堂表现、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与技巧等方面; 理论考核: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等。

——山东杨清妍、安徽尹涛

笔者认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学习态度、参与治理、动作要领、完成效果等。体育考核方法可以是阶段性考核, 教一项考一项, 以测试成绩评价或技能等级评价为主, 然后结合日常的行为表现, 出勤等方法做终结性评价。

——浙江王志强、浙江任维娜

考核方式可采用阶段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运动技能的考核可将: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动作要领、进步幅度、团队合作、他人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价。

——安徽尹涛

体育考核时应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

——河北葛卫增

体育应从体育知识、技能、体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等方面去考核。

——河南赵宏伟

体育课考核可以分技术评定、技能评定、成绩考核等, 还可以参考学生建议和家长建议进行评价。

——山东杨清妍、浙江任维娜

考核的内容从体育课类型分理论课考核与实践课考核;从体育课的目标来分有锻炼学生身体, 增进身心健康, 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提高基本运动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从体育课成绩分出勤率与课堂表现、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与技巧等。

——甘肃张进宝

体育课考核标准的制定, 可根据摸底情况将学生分为三类:优生、中等生、学困生。考核标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优生, 重在考察该生保持高水平的能力和时间—要保持并择机提高;中等生, 重在考察学生的进步幅度和练习的态度—要投入并持续提高;学困生, 重在考察学生练习的投入程度, 侧重该生纵向提高的幅度—更多的是与自己比较, 吸引学生投入练习。

——山东杨正伟

考核的内容有:运动技能考核、体育基础理论考核、体育保健基础知识考核。方法有:计时法、测距法、技术评定法、提问法、笔试法等。

——安徽李厚余

考核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习,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诊断上。

——江苏张震伟

研讨小结:体育课考核对于学生来说, 是为了鉴别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体育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师来说, 是为了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考核内容主要有理论、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等, 考核的方法很多, 如技评打分、计时等。

——江苏仇小进

研讨话题二、举例阐述对某一运动技能考核时如何组织、安排?

如, 跳绳考核可以通过“完成动作质量高、姿势正确、动作协调、自然等”来评定;以单位时间计算;也就是说可以从动作质量和数量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湖北周相进、河南赵宏伟

以小学一年级跳绳的考核为例, 小学一年级没有跳绳基础, 学生学会跳绳有快有慢, 一节课、两节课的考核是不够的。笔者将考核从课堂上贯穿到课外, 具体如下: 1.课堂上, 在下课前10分钟, 安排一个环节为展示时间, 请全班学生围成圆圈坐下, 然后分组由小组长带领请学生们在全体学生面前进行展示。2.在课外或课余时间, 可以随时找教师进行“挑战”, 从连续10个开始挑战, 挑战成功, 发给一个奖品;第二天挑战成功者在前一天挑战成功数量的基础上增加10个, 挑战成功者再发给一个奖品; 以此类推。这种考核, 使每位学生都有盼头 (这些奖励的处理方法属于班级管理范畴) 。3.以笔者教学内容确定每个小队的队长及体育委员, 也就是这个内容做得最好的学生做教师的小助手, 队长的荣誉就是他的队伍以他的名字命名。

——湖北马金莲

以排球垫球为例, 设定考核等级, 规定垫球次数、动作质量, 在体育课堂上分小组进行考核。

——青海马占刚

如立定跳远的考核, 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然后组织学生完成测试, 由学生自己记录测试成绩。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动作要领的效果和远度进行量化评价, 动作要领的完成效果可以看准备姿势、动作协调、起跳、收腹、屈膝缓冲等。

——山东杨清妍、浙江陈通海、浙江王志强

一般来说, 很多技能考试, 教师都会测试多次, 综合考虑。如400米跑, 教师可以这样操作:月初测一次, 记录成绩, 月末再测一次, 再记录成绩, 将两次成绩的差距、进步的空间作为评价成绩的一个指标。

——浙江任维娜、江苏仇小进

如, 篮球项目。教师可对学生掌握篮球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参与的态度、合作意识和情谊表现等进行评价, 每一个项目都可从以上四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单项成绩, 但这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体育成绩。

——河南赵红伟

如, 100米考核:可看学生成绩达到的等级标准;可看学生跑的动作;也可让学生自己当裁判, 从起跑的反应能力、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四个方面进行计评;还可以成绩为准, 然后结合日常参与情况考核态度等。有些项目学生可自己测, 如, 立定跳远、投掷项目等, 因为这些项目自己可以进行测量;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河南赵红伟、浙江任维娜

如, 考核耐久跑, 可以采取分组进行, 每组8~10人, 安排没有参与考核的学生人盯人, 教师记成绩;考核体操类动作时, 可以组织大家观摩、教师打分、以考促学。武术、广播体操、健美操等教材, 可以采取小组考核, 由学生集体打分。

——辽宁姜军

运动技能考核先讲解考核注意事项、要求, 指定好裁判、记录员, 强调考核规则, 再进行分组, 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做好准备工作, 以迎接考核。如, 考核立定跳远时, 先讲解考核规则、要求按顺序进行, 指定两名学生拉皮尺 (另外指定两名学生替换) , 指定一名学生记录成绩, 然后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负责指导、监督。

——安徽李厚余

有关水平一 (二年级) 立定跳远考核的教研课, 教师在课内教给学生跳远理论及测量方法等, 让学生明白跳远是用远度来衡量比赛的, 并教会学生们如何用米尺测量跳远的远度。每个组都有一把米尺, 学生们学习跳远时每次课都测量一次, 看看自己这一次课进步了多少。

——湖北马金莲

考核的组织形式要以考核内容为依据, 可以成立考核小组, 分清职责, 团结协作。对于单人轮流的考核内容, 注重技术的评定, 侧重成绩达标, 兼顾品行态度。对于分组考核, 以成绩为主, 兼顾态度。

——河北陈利路

研讨小结:如何组织与安排好学生的运动技能考核, 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案例进行了周到而全面的阐述。作为一线体育教师, 我们的主阵地在体育课堂上, 在课堂中进行了运动技能的教学, 为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们就必须进行考核。如何组织与安排好体育课的考核是关键。首先, 向学生宣布考核的规则与评分要求, 接着讲解考核的具体安排, 如人员的分工等; 其次, 重点强调考核时的注意事项, 要让每位学生明白什么能做, 什么不能做, 在考核时要将所有学生纳入到自己的视野范围内, 全程测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江苏仇小进

研讨话题三:同一班级不同身高、年龄、体质的学生某项运动技能考核时如何进行考核、评价?

如, 400米跑作为体质测试项目来说, 它是有一定标准的, 但对于不同体型的学生来说就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总之, 对于不同项目、性别和体质的学生来说要做到:因人而异, 区别对待, 激励为主, 客观评价。

——浙江任维娜

笔者认为, 应选择一项学生最好成绩的项目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但前提是其它成绩最起码能够达到及格标准。笔者常常把队列的考核作为一项标准, 学生基本都能够达到优秀的标准。体能方面最少要进行两项测试, 选择其中一项最好的项目作为最终成绩。

——河南赵红伟

如果教师想在各方面综合考核的话, 可以比赛的形式来考核, 有些项目是综合性很强的运动, 每位学生的特点不同, 有的善于投篮、有的善于防守、有的善于突破, 但它是个集体项目, 需要通过大家的努力, 齐心协力来完成, 如, 有的学生能力很强, 但不注意与其他学生配合就难以取得好的成绩, 所以团队意识应该加强; 可以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来给学生定成绩。笔者所教授的班级就有个例子, 其中有一组从各个单方面来说都不出众, 但是他们组织得非常好, 而且集体合作也很协调, 最后他们小组循环比赛成绩最好, 能获得高分与当今的团队意识、集体的力量强大等理念相匹配。

——河北万立江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兴趣,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除了教师公布评价结果外, 同时还可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价, 还可动员家长提供评价建议作为参考, 真正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民主化。

——四川段莉

学生在某项运动中的进步程度可以作为评价的一个因素, 其专注程度和兴趣程度也应该作为评价的一个标准。

——浙江任维娜

笔者认为应该按照标准来评价, 在其他方面的评定上可以利用积极性评价。成绩的测试也要考虑那些成绩好的学生, 如果只看表现不看测试成绩, 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就会觉得练不练都无所谓, 练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云南李洋

如果是运动员成绩达到满分, 但常规习惯不好, 不会和同学合作, 综合成绩就不能评为优秀, 要下降一个等级甚至降低两个等级。

——河南赵红伟

对于同一班级不同身高、年龄、体质的学生某项运动技能的考核, 不能只看终结性评价数据, 还应看到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身高、体质占优的学生要以侧重终结性评价, 相反, 身高、体质相对较差的学生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河北陈利路

研讨小结:不同身高、年龄、体质这个常态化的现状差异永远会存在, 我们应该更多考核过程, 只要他们有进步的愿望, 而且比较刻苦努力, 就应该给其一个好的成绩, 我们更应该注重每个人在原点的水平, 然后多看进步幅度, 当然进步幅度的分数也不能超过自然能力的分数, 否则就有失公平, 学生时期变数很大, 尽量多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达到应有的目标, 也是素质教育的理念。

——河北万立江

群英荟萃:研讨话题四:体育课考核应注意哪些问题?

体育课考核首先应该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做好防受伤措施;严格考核规则, 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检查学生的伤病情况, 对一些剧烈项目 (如短跑、中长跑) 等更应该注意不能让有慢性病 (如心脏病) 的学生参加, 以防意外发生。

——安徽李厚余

1.比如说考试有压力时会紧张, 动作就会走样, 学生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原有水平, 教师应多给予安慰、放松其心情, 多给机会;2.考试安全问题, 有的学生因为考试就不顾自身安全, 与平时的能力不匹配这就很危险, 也就有可能出现长跑“猝死”现象; 3.考试中公平公正的问题, 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但我们尽量要做到公平、公正。

——河北万立江

落实考核课实施的安全应合理地进行有效组织是关键;关注特困生的考核成绩与对其正确客观的评价;对于特殊项目的考核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与鼓励。

——江苏吴爱军

理论课考核和实践课考核都要注意防止学生作弊 (在考核学生100米时, 因为教师在终点, 有的学生趁教师不注意时把起跑线向前移动了几米, 致使测试成绩不准确) 现象的发生。作弊能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 对其他学生也是不公平的。所以, 要在考核中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安徽李厚余

体育考核要注意:1.考核内容要清晰; 2.考核规则要详实;3.分成小组, 由骨干学生辅助教师考核;4.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5.安全贯彻始终。

——安徽尹涛

体能评价根据评价标准要客观评定。考核要全面, 要以学生进步程度为主。

——河南赵红伟

因项制宜, 因人制宜, 以督促为目的, 以掌握为要求。要注重过程, 淡化结果, 避免为应试而完任务的现象发生。

——青海马占刚

评价考核的几点建议:1.场地设置讲究实用安全;2.组织形式体现灵活、多样;3.实施操作做到权力下放;4.评价方法务必务实、宽松。

——浙江王海明

教师要在课内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体育课的评价成绩不只是看某一项成绩好。教师也会对其他方面进行评定, 这样每一名学生都会在知道评价内容的情况下,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弥补。最终教师还是要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 以进步为主, 从而达到评价促个体发展的真正目的。

——河南赵红伟

研讨小结:体育课考核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考核之前的准备工作; 二是考核过程中的实施工作。考核之前主要注意:教师所制定的考核标准是否合理、科学;要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要向学生讲明考核的标准与注意事项;要培养好体育小骨干为考核服务;学生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考核过程中要注意:考核时要禁止学生作弊, 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要关注体育特困生。

——江苏仇小进

“群英荟萃”子栏目第二十期话题研讨综述: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教学进行有效考核的策略

一、厘清考核的目的与意义, 才能进行有效考核

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师的主阵地,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 考核便成了我们必须进行的一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体育学习好与不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也是对教师工作态度与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定, 对体育教育教学中的教与学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通过对其科学的考核, 及时发现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上、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激励了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其意义在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使教师、学生都得到进步和提高。

二、掌握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才能进行有效考核

根据体育教育教学的特点, 依据《课标》, 体育课考核的内容从体育课类型可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从体育课的目标可分为锻炼学生身体、增进身心健康, 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提高基本运动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从体育课成绩可分为出勤率与课堂表现、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与技巧等方面。其考核的方法主要有计时法、测距法、技术评 定法、提问法、笔试法等。因此, 体育教师一定要科学掌握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考核课的开展实施。

三、狠抓考核的安全性问题, 才能保证有效考核

体育课考核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考核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二是考核过程中是否注意相关细节。考核之前教师所制定的考核标准是否合理、科学; 要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要向学生讲明考核的标准与注意事项;要培养好体育小骨干为考核服务;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考核过程中要注意:要禁止学生作弊、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要关注体育特困生;全班所有学生要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 时刻注意每名学生的一举一动。在考核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是体育考核课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

四、关注特困生, 更能体现有效考核

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特殊体质的学生, 如身高矮、体弱、肥胖生等。对于这些特殊体质的学生在考核时要有针对性。不同身高、年龄、体质, 这是个常态化的现状存在的客观差异。在考核时, 我们应该多注重考核过程, 对于体育学习有进步的愿望, 而且比较刻苦努力, 我们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 这样的过程评价更加能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每位学生的原点水平, 然后多看进步幅度, 当然进步幅度的分数也不能超过自然能力的分数, 学生时期的变数较大, 尽量多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达到应有的目标, 也是素质教育的理念。

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评价;有效性

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课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给学生指出他们自身的优势,学习中的不足,以及日后在自我学习时,应该如何去做的措施。对学生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取得更高效的学习效果。根据教师在评价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简要探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师对于评价性教学所具有的作用认识并不深刻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从不或者很少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即便是那些经常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数学教师,在有效性方面也是十分有限的。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认清评价性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教师给予的评价很难做出正确的应对,与其在课后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有针对性的评价,倒不如仔细设计课堂教学,去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大部分教师的这种想法,忽视了教学的长远性利益。

比如,在《小数》一节的课堂练习后,笔者就花费了一下午的时间,仔细批阅每一个学生的作业,然后结合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其这一天数学学习的表现作出评价,然后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在下午放学前,笔者将作业本分发下去,并在本中强调,每一名学生都要仔细阅读教师的评价,回顾自己数学课上的表现,在下一节数学课上让教师看到你们的进步。教师只要重视起评价性教育,很容易就能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认识,要重视教师的评价,从而形成一种评价效应,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很少将学生放在和自己等同的地位,体会学生的情感

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学生还没有步入校园,就被教育要尊敬教师,长久以来,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形象是严肃的,师生间存在有巨大的鸿沟。这种认识上的差距不仅学生有,在教师的心中也普遍存在。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往往以一种高姿态来看待学生,将学生看成孩子,认为学生什么也不懂,学生应该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否则,就不是一个好孩子。正是这种思想,没有将学生和教师放在等同地位,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忽略了学生主观意识对于教学的影响,在对学生评价时,也以指错为主,这种评价极其容易打击学生幼小的心灵,进一步拉大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教师的进一步教学。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以称赞和鼓励为主,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尽量以一种缓和的方式给予指出,不要过分凸显教师的权威性而导致学生敬畏教师。

比如,在《应用题与未知数》这一习题课上,笔者就在黑板上给出”小明每年能的压岁钱100块,他今年六岁,有300块钱的积蓄,问小明的积蓄达到700时,他几岁?”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让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笔者发现,该学生方程列的很好,但对于应用题来说,他没有写”答”,这是一大扣分点。因此,笔者在课堂中对其评价道”你的解题思路,以及对于设未知数解方程这一方法的运用也很正确,可是不要沾沾自喜就忘了写’答’哦,应用题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答’语,就像没有了鞋,如果你不穿鞋子来上课,是什么感觉呢?”笔者的话把学生都逗乐了,那名学生也立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教师不好意思地笑笑。当教师将学生和自己摆在同样的地位后,就会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师评价上的情感体验,从而对评价的话语进行一些思量,最终能够提高评价性教育的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现阶段的小学教师对于评价性教育的应用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无非就是教师口头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这种单一的方式,刚开始使用效果较好,但时间久了,学生对于评价就失去了敏感度,降低了评价性教育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评价性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和其他学生合作进行评价,或者让学生先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对其进行补充和进一部分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提高评价性教育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小学数学的评价性教育略显稚嫩,存在着多种问题,想要提高评价性教育的有效性,小学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肯定评价的作用,然后将自己和学生摆在同等位置,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小学美术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 篇9

古蔺二小王叶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重视课程的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学科正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作为美术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八年的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有效教学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实施:

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首先,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第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兴趣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的思维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

其次,关键在于改变教学方法, 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谁画的像谁的分就高。这些传统的,错误的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只能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的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形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类比联系的方法进行教学。类比联想是指由这一事物的形象联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比如在上《各种各样的线》的时候,我出示了一幅画满了个种线的风景画,然后让学生们联想你觉得像什么,学生们积极动脑筋,一会儿各种答案出来了,像下雨一样,想蚂蚁搬家,想小蝌蚪,像树纹,像塞车。。。我高兴的说太好了,非常棒!

另外,关键在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美术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

展,运用电教多谋体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图文并茂来传

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

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美术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标要求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首先,有效的小组学习是建立在充分的学习准备之上。提前预习,熟悉教学

内容,提前准备相关美术材料。经过这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心中有数,有话可说,为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在此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习惯、性格特点等情况合理的组建合作小组。要求小组之间要基本平衡,小

组内部要有一定得互补性和差别。这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

行交流和对比,有利于思维碰撞和相互启发,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另外,教师适时安排合作学习以及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知识引导和学习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知识的引导者,所以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学习安

排。例如,那些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何把握?如何进行有效控制?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正常交流和讨论合作,又要注意课堂的秩序从而避免散、乱、闹的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出

现很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甚至完全对立的观点。或者不敢动手,怕动手的现象。

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启发,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掌握美

术欣赏的方法,敢于动手大胆动手,提高审美素质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总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篇10

盐城市尚庄中心幼儿园 孙加玲

【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家长的积极参与能使我们的各项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会成为我们教师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能提高家长的素质,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 家长 有效沟通 策略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家长的积极参与能使我们的各项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会成为我们教师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能提高家长的素质,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幼儿,还有我们的家长朋友。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 1 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双方心情愉悦,沟通起来很容易,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保证良好的保教工作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加强家、园合作,成为教师的另一项职责。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不再唯马是瞻,他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双方交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反馈教学。有的家长育儿观念会与教师冲突,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因而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交流、注重方式,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首先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

由于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导致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其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甚至有些极端。有些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些家长则主张哄骗。此时,幼儿教师有责任通过不懈的沟通工作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观念转变了,那么家长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会自觉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

要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教师仅仅是转变家长的观念还是不够的,应该通过与家长的长期沟通,让家长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的同时,2 还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只有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家长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其次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作为幼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幼儿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得多,家长肯定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总会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幼儿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关系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

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

一、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要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某某家长,你好,某某小朋友以前吃饭很好,不挑食,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吃饭总是挑食,我也给他讲过了挑食的坏处,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 3 的生长发育,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样沟通家长会立刻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这种关爱,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沟通应该是很顺利的。

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地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这时候,我们要充分对家长观察进行观察,如果家长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因为家长或许有事要急着上班或去做其它事情,即使家长耐着性子处着面子和你说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就可以以后再找时间,如果是简单的交流与沟通,比如说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可以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前,自己心里要明白我们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几分钟以后没有达到共识,那老师要先行结束谈话,可以这样说:“某某家长,这样吧,您先去上班,等您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可以和家长预约下次谈话的时间,在老师和家长时间都很充裕的时候,沟通起来能更从容、详细一些,这样处理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体贴入微,甚至联想到老师对成人都如此体贴耐心,那对孩子就会更好了,这样对今后开展工作更有利。其次是地点的选择。如果是谈论孩子的优点,那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如果是和家长沟通要改正孩子的缺点,那地点的选择就十分的重要。第一、要避开其它的家长,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避免当着其他人的面让家长难看、尴尬,下不来台,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因为有的家长会尽量的避免和老师接触,如果是这样还怎么进行家园沟通达到共识呢?第二,要避开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避免孩子产生老师在向家长告状的误会,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产生良好的师幼关系,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利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产生威信。第三,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

三、选择谈话方式要因人而异。

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以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在家里喜欢做什么 4 事?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等等。这种做首先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还能让家长体会到老师会孩子的关爱。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或者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

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缺点不要一下子都提出来,每次提一两个,这样家长心理上能接受,其它的缺点要等下次再提出,否则提出太多的缺点他难以接受。其次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让家长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提高家长的认识。、谈话时要注意:

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园积极正面的表现,多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提及到孩子时要说:我们的孩子如何如何,我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如你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切记:不要总说你家孩子)

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家长有时会因孩子在园的一点表现而喋喋不休,追问不停。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耐烦,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与此同时还 5 要巧妙答复与引导。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倾听时可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你觉得呢?你觉得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以表示理解和认同,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

在和家长沟通前、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再追着家长谈话,适时的转换话题或结束话题,等家长情绪好转时再沟通,或者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转而去找孩子家中比较通情达理的容易沟通的人进行沟通。比如和爷爷奶奶辈不好达成共识,那就转而找孩子的父母沟通,再由孩子的父母去做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沟通,它的前提是:爱孩子!要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在爱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

四、掌握非言语技巧。

(一)与家长交流事要保持目光的平行交流,就是平视家长,避免用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目光游离说明你不自信,所以你的语言也就不具备说服力,也不要目光炯炯的,不要走两个极端。)眼神要和蔼可亲。

(二)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善意的表情、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他的话题很有兴趣,要让家长感觉到你对孩子的重视及你对解决问题的决心。

(三)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要始终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对方。

五、做家长工作,尤其要注重换位思考。从家长角度看待问题,及时地与家长交流沟通。

当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不满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情绪激动,嗓门很大,则自己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话的就越要温 6 和语速也要越慢。

在交流技巧上要注意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即使你很愤怒,也要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千万不要抢着说话,你只要做到三个字:让他说!还有,要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了解一下情况,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要面带微笑说:我还有别的事。今天就先到这里,以后再谈。

往往家长在发泄一通以后会担心:老师会对他的孩子不好,记住千万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要让家长惭愧,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沟通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沟通除了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对于家长的情况,你也需要了解,这样你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达成共识,人与人的沟通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和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的不同的沟通方式。

(一)故意刁难凭空想象型

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知识,有个性,对待这样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例如有个小朋友的家长每次接孩子时很少进班,每次都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走,如果进来了,肯定是有问题,有一次送孩子时这个小朋友的妈妈说:“老师,你们是不是没有茶给小朋友喝呀?这时老师请她一起来到保温桶看看有没有水,并对她说:“你可以问问我们的小朋友我 7 们每天是不是有茶喝?”他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不用了”自此这位家长渐渐地和老师的话多了,也不再给老师挑毛病了。

(二)过分呵护溺爱型

例如:有一位妈妈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饿着、渴着,所以每天接孩子时总带着吃的和饮料,导致孩子每天下午几乎不怎么吃饭,就等着妈妈来接,然后吃妈妈带来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这个班的老师及时与她妈妈进行交流,先是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拿给她看,然后又找到杂志和有关资料,让她明白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渐渐地这位家长们明白了科学膳食的道理。同时通过他们的沟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教育上,幼儿园和家庭达到了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用教师的爱、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的知识去换取家长的信任,这样家长工作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家长工作就不难做了。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就掌握了世界”,总之,跟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幼儿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症下药,因人而异,真正抱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双方平等进行沟通,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共建互信的桥梁。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民族团结心得体会下一篇:第九章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