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塞上曲顾况,塞上曲的意思,塞上曲赏析(精选3篇)
塞上曲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体裁:五言乐府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 ①空桑林:指桑叶枯落的桑树林。
②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③幽并:幽州和并州。
④游侠儿:指好交游、逞意气而轻生死的人。
⑤矜:自尊自大。
旌旗荡野塞云开,金鼓连天朔雁回。
落日半山追黠虏,弯弓直过李陵台。
(1)一、二句是如何描写战场气氛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后两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士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运用夸张的手法, “旌旗荡野 金鼓连天”从正面,“塞云开 朔雁回”从侧面两相结合 描绘了塞外荒野紧张激烈的`战前气氛。
2、黠虏 即狡猾的敌人。追黠虏突出了将士的智慧。弯弓直过 突出了将士的飒爽英姿,这两句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士形象。
旌旗:军旗。
荡野:飘荡在平旷的原野上。
塞云开:边塞上空的云层打开。
金鼓:军鼓。
朔雁:北雁飞回。
黠虏:(xiá ) 狡猾的敌人。
李陵台:李陵 的墓。
【译文】
军旗飘荡杀声震天把塞云惊退,
鼓鼙连天回响山野使群雁惊回。
日落燕然山腰时敌军慌忙逃窜,
——《使至塞上》赏析
《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于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途中所见所感。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
首联交待诗作缘由及写作的地点。
颔联紧承上联,转入对塞上景物的描写。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写法上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
颈联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这里用了一个“直”字,一个“圆”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亲切喜悦的感觉。“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之感; “圆”字准确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苍茫壮阔中尽显柔和温暖。尾联以事作结,顺其自然。
【塞上曲,塞上曲顾况,塞上曲的意思,塞上曲赏析】推荐阅读:
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03-28
中考诗歌赏析之《使至塞上》10-03
王维《使至塞上》全诗赏析与翻译09-07
使至塞上 古诗10-03
使至塞上--王维01-02
塞上听吹笛01-10
使至塞上语文教案设计06-15
王维诗《使至塞上》原文鉴赏09-26
王维诗《使至塞上》教学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