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解读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周易解读(共8篇)

周易解读 篇1

------------------

发表日期:2004年12月23日

出处:网络

已经有263位读者读过此文

几年前,有感于国外《周易》热,而有些同胞却误解《周易》,在继承上存椟弃珠,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的学术上缺文少辞,一直想写篇关于对《周易》看法的文章,由于自身的惰性也实因工作繁杂而没能提笔。如今,当我触及这颗闪耀着绿色灵光的神奇瑰宝时,不禁被一道博大精深的智慧源泉所沉醉,深感这是一部伟大的圣典,是一座有待开发的神秘的精神宝藏。

几千年来,《周易》一直被认为文字古怪、深奥难懂。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 “《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因为它自已是由一些神秘的砖块------八卦------所组成。这座殿堂一直到现代都还发着神秘的幽光。”《周易》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最终破译它所包含的巨大的精神魔方。

其实,《周易》并非突然横空出世的天书,最初是源于农事和军事的需要,朝庭专门设置一批官员,研究和捕捉天文、地理、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异常征兆,预测其发展变化的大规律、大法则和大趋势,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上千年的总结、归纳、分析、类比、抽象、演译、验证,最后由《夏易》、《商易》升华成《周易》。即“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归藏》和《周易》有很大差别,后世易学主要是指《周易》。

虽然我们的先哲们生活在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各个方面极不发达的古代,然而,他们凭借着自已朴素、直观而又敏锐的眼光,利用着自已在那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铸成的灵感力量和理性力量,在探索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力量的奥秘方面闪现了耀眼的智慧光芒。他们的这种能力和行为,就是拿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也无不为之赞叹。可以说《周易》是我国先哲们创造的一种精神和智慧的珍品。它表现出的一种在总体上把握宇宙规律和世界发展模式以及探知物质世界未来发展的神奇性,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一连串不尽的思索和不竭的启示。

《周易》的精华所在在于其思想,而其思想则主要寓于64卦的结构之中。

一、《周易》的辩证思维

《周易》处处展示的辩证法的风彩是无比绚丽多姿的,只要翻开《周易》,其中辩证的警句、名言、寓句、喻句、词句随处可见,信手摘取如下:

“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物极必反,阴盛阳衰,盛极必衰”;

“祸福相袭,居安思危”;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友,发于事物,美之至也”;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倾后,先否后喜”;

“无为而治,天地无为而无不为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寒暑相推而岁生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生利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也崇德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也”;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结,其要无咎,此之谓道也”;

“君子以制数度”;

“推而行之存于通”;

“儒其首,厉”。

以上所列之言,无不体现了辩证法的精髓。这些辩证思想贯穿于《周易》的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及其先后相继相演的整个过程之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至今仍使人们惊叹不已。

二、《周易》的管理思想

《周易》的思想是全息的和全方位的,笔者简要列出其中几十条,就可感受《周易》管理思想的高智慧含量。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简则易从,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

“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旁行不流”;

“乐天知命”;

“曲成万物”;

“通变之谓事”;

“崇德广业”;

“观其会通”;

“以其功下人”;

“知变知神”;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唯深能通天下之志”;

“变通趣时”;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成器而动”;

“危者安其位”;

“无交而求则民不与”;

“明于忧患与故”;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三、《周易》的整体论

《周易》系统而显明地揭示了事物往往是以整体的形式而存在的规律。太极的每一卦,每一爻,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反映了整体要求,太极八卦图似一动态整体:显示了阴阳相合、负阴抱阳之势;而六十四卦图呈两图相合,外圆内方之态,并显示了一个和谐而有序,变动而又完整的易图,这幅构思精巧,蕴含万千的易图宛如织网,相互交错,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序列整体。整体思想是《周易》的一个基本思想。

四、《周易》意言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云雷屯, 君子以经纶”。

“山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云天需,君子以待阴阳结合”。

“天水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地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水地比,君子以建万国,亲诸侯”。

“风天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天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天地泰,君子以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天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火天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地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雷地豫,君子以作乐崇德”。

“泽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山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泽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风云观,君子以省方观民设教”。

“电雷噬嗑,君子以明罚敕法”。

“山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山地剥,君子以明盈虚消长之律”。

“雷地复,君子以静致动”。

“天雷无妄,君子以动机纯正赢得四方”。

“山天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山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泽风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水洊至,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明作离,君子以继明照于四方”。

“泽山咸,君子以虚受之”。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山天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雷天大壮,君子以非礼勿履”。

“火地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地火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风火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火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山火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雷雨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山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泽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天风姤,君子以施命浩四方”。

“泽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下虞”。

“地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泽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水风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泽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火风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山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雷泽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雷电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火山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随风巽,君子以申令行事”。

“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风水涣,君子以享于上帝立庙”。

“泽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风泽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雷山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水火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火水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古往今来,这些至理格言,激励和孕育了成千上万中华民族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政治家,成为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五、《周易》确为神明之典

当我们翻开《周易》这部宝典,那些珍贵的思想就犹如一个人走入一座宝藏见到了耀眼的光芒一样: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九成”;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味”;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兴也”;

“君子以言有物,行有恒”。

--------

这些思想,难道不值得人们永远学习吗?

以上所述,都是《周易》向我们展示的思想,毫无疑义,这些思想具有超时空意义,具有永恒的价值。

六、《周易》之神

《周易》之易传中多处涉及 “神”,过去不少学者据此直言神鬼,而断言《周易》是唯心的,实则不然。在先秦哲学中,“神”除了指神灵和精神作用处,还有指微妙变化。《周易》之神有四种含义:其一,“神”是控物体与生物演化的,人们只能感知,而不可确见的东西和力量,即 “神无方而易无体”;其二,“神”是人们对尚难以认识的变化规律及神秘奥妙现象的一种称谓,即 “阴阳不测之谓之神”;其三,“神”是对实践中达到高度智能领域的一种称谓,即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咸用之谓之神”;其四,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通过微观、隐蔽的征兆、信息,能预感或预测未来的谓之神,即 “知几,其神乎”。总之,《周易》之 “神”是对客观世界观察到深处而体验出的真实存在,是透过事物表面现象而探寻其本质的思索。

七、《周易》与科学

作为一种世界观,《周易》曾经广泛地影响了中国古人的思想,当然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思想。由于把现代科学发现和《周易》相联系,一些人把《周易》奉为我国古代科学的渊薮和发展动力。然而也有说,《周易》乃是我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哲学的过错不足以构成科学发展或停滞的主要动因。科学发展历史表明,新的科学发现,不是逻辑导出的结果,主要靠科学实践。

中国古代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创造,其中也包括《周易》。不论《周易》是否包含现代科学的内容,也不论《周易》对古代科学是有益还是有害,它都有自身的价值。除了科学的价值还有理论的价值;除了现实的价值还有历史的价值;除了实用的价值还有审美的价值,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价值就应存在于各个方面。

从内容来看,《周易》是我国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于一身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哲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思想方面多数重要成就,如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天文历法、中医、兵法、地理等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周易》都有密切联系,是它们的理论源泉之一。《四库总目提要》指出: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

八、国外的《周易》

自然科学家莱布尼茨曾提出,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应当相互学习,他还意料不到他发现的二进制会在中国《易经》六十四卦图中早有表述和使用。他在钦佩之余,还写信给当时的康熙皇帝,要求加入中国籍。

哲学家黑格尔在自传中说自已曾根据中国的《易经》阴阳消长的道理,阐明了正、反、合的辩证逻辑定理。

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是量子学说的创始人,认为《周易》的太极反映了互补的思想,当他因科学成就而被封为爵士时,他选中了太极图作为他的盾形纹章的主要图案,以此象征中西文化的融合。

欧洲哲学权威C.G捷恩YU说: “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吟诗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廷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美藉华人李政道博士曾说: “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有关看法,和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的学说有相似的地方------”。

英国生化学家李约瑟(J。Needham)说: “中国传统科学的成果已经注入到西方近代科学中,在现代科学中将发挥出更为杰出的作用。”

美国卡普拉(F。Capra)把《周易》一些基本概念与现代物理学中基本概念进行比较后,认为: “《周易》是人类最古老的一本智慧的书------”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普里高津指出: “现代科学的发展,近十年物理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整化群,分支点理论,都更符合中国《易经》的哲学思想”。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确定与不确定论、简单与复杂、进化与退化、稳定与不稳定、有序与混沌等,都无法在西方自然观中容纳。然而,以《周易》的观点来看,都是很自然的。

九、《周易》是什么?

《系辞》曰: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周易》固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周易》仍享有 “群经之首,万道之源”的崇高地位,依然当之无无愧应被视之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精华。

《周易》是一座智慧的宝库。

《周易》是一部辩证哲学的经典。

《周易》是人类崇高的道德典范。

《周易》是宇宙精神展示的伟大作品。

《周易》是一部神奇的未来学著作。

《周易》仍然留下了无数难解之迷-------

1、赵四小姐从十六岁开始跟张学良。跟一年,属奸情;跟三年,算偷情;跟六十年,便成为千古爱情!

此事的重要启示:很多事情不看做不做,而看你做多久。

2、民国初名妓小凤仙,如果跟了民工,就属于扫黄对象;她跟了蔡锷,则千古留芳了;倘若她跟了孙中山,那便可能成为**。

此事的重要启示:不在于你干什么,而看你跟谁干。

3、女浴室起火,里面人乱作一团,赤裸身体往外跑,只见大街上白花花一大群,一老者大喊“快捂住”,众裸女突然醒悟,但身上要紧部位有三处,手忙脚乱捂不过来,不知所措。这时老者又大喊:“捂脸就行,下面都一样!”

此事的重要启示:在特殊情况下抓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

4、少妇报案:“我把钱放在胸衣内,在拥挤的地铁内被一帅哥偷走了…”警察纳闷:“这么敏感的地方你就没觉察到?”少妇红着脸答:“谁能想到他是摸钱呢?”

此事的重要启示:“让客户的钱在愉快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被摸走,是商业模式的最高境界

5、组织几个人收保护费,那是黑社会。朱元障组织几百万人抢下王位,就是伟大的皇帝。武则天睡了公公睡儿子,虽属乱伦,但乱的够大,故成为女皇。此事的重要启示:不在你干没干坏事,而在于干多大!

6、一公司在小便池上贴上条:“往前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后来公司认真吸取教训, 重新设计成:“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结果地上比以前干净许多。

此事的重要启示:给客户的投资建议一定要具体,确切,中要害.7、某日,女秘书神色凝重地说:王总,我怀孕了。王继续低头看文件,然后淡淡一笑:我早结扎了。女秘书楞了一会媚笑道:我和您开玩笑呢!王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喝了口茶说:我也是。

此事的重要启示:在江湖上混的人,遇事不要慌,先让子弹飞一会。

8、男子去提亲,女方家长:请自我介绍。A说:我有一千万;

B说:我有一栋豪宅,价值两千万; 家长很满意。就问C,你家有什么?

C答: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孩子,在你女儿肚子里。AB无语,走了。

此事的重要启示:核心竞争力不是钱和房子,是在关键的岗位有自已的人。

9、[中~央~党~校教学案例]一男干部怕吃苦不愿援藏,谎称眼睛突然失明。领导闻听,出面让一美女脱光站在他面前,问“看见了吗”?答:看不见。领导飞起一脚给他臀部:狗日的,老二都直了还看不见?收拾行李,明天进藏。

周易解读 篇2

关键词:《周易》,美,乾坤,大和,变化,阳刚,阴柔

《周易》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 神秘的形式中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智慧。初萌芽于上古至殷商, 成形于周代, 故称周易。内容包括重叠八卦而成的六十四卦, 每卦有六爻 (爻的顺序由下而上, 依次称为初、二、三、四、五、上) , 爻分阴 (以“六”来表示) 阳 (以“九”来表示) 。

《周易》产生后, 大约从春秋战国至汉代, 出现了一些解释、阐发易理及卦辞、爻辞的专题论文, 重要的有七种十篇, 故称《易传》, 相应的改称原本的《周易》为《易经》了, 后人又将《易经》和《易传》合称为《周易》。《易传》主要包括《彖传》和《象传》。

《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太极, 是因为大到极点, 就称之为“太极”。物极必反, 太极了, 就会出现分化, 故阴阳分离, 形成了天与地。阴阳分, 两仪成。它以阳 (—) 代表天, 以阴 (——) 代表地。这 (—) 和 (——) 两种符号, 也有人说代表男女的生殖器官。这一阴爻, 一阳爻, 就是组成八卦的最基本的符号。

《周易》的核心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上的密切结合。也包涵着文学、艺术, 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活动, 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对中国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的美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这里就其中所蕴含的美的表现、中和之美、变化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等方面来阐述《周易》中的美学思想。

一、美的表现

《周易》是从天地产生万物这一基本观念来看美的。没有天地就不会有万物, 从而也不会有万物的美。因此《周易》的美的观念是同天地观念及生命观念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故认为美在生命中, 生命即美。其中美的表现侧重于天、地、阴、阳的交感和神奇的变化。天为阳, 地为阴, 天地交感也就是阴阳相交变化。即是既要知道它彰明卓著的变化, 更要探知它隐幽细微的变化;也就是既要掌握它矛盾的质的突变、飞跃, 又要体察它渐变和量变的过程, 以及矛盾的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当然《周易》免不了时代的局限, 不可能完全排斥鬼神的存在。“易数”本身是一种占筮的方法, 具有先天的神秘性,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讲到“天佑”、“神佑”之类的神秘观念。

二、大和之美

美的最高表现即是“大和”, 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 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事物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 “和”字之用是有其确切内涵的。矛盾双方的“大和”状态又叫作“中”, 所以“大和”又作“中和”。这不同于一般所说的“和”之美, 而是囊括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大和”之美。当然, 这又很容易与政治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从生命之“大和”通向社会人伦道德的“大和”。只有在“大和”的状态下, 生命才能获得最顺畅、最理想的发展。以“大和”为美, 是中国美学的一个很重要而古老的观念, 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关于美的核心思想。

三、变化之美

《周易》所讲的变化首先是指天地的变化, 并且特别重视与万物的生成、生长不可分离的四时的变化, 雷霆风雨、日月运行、寒来暑往的变化。根本上是指宇宙万物生命的变化, 但又与人事的吉凶祸福、事业的兴衰成败密切相关。虽然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这种认识最初不是针对美与艺术提出的, 但恰好又能直接地通向审美与艺术创造。美不能脱离、违背生命的规律, 而在生命的规律中, 就他的运动变化来看, 与美有明显而直接的关系的, 是生命运动的节奏, 是“阴阳变化各正性命”的结果, 它正是存在于阴阳的永不止息的变化运动的节奏之中。

四、阳刚之美

《周易·说卦传》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即指天地万物有阴有阳, 因而创立阴阳两类卦象以象征之。阳为刚, 阴为柔, 万物有刚有柔。对阳刚之美和阳刚之象进一步阐发为《周易》中“乾为天, 为阳, 为刚”。《周易》所说的阳刚之美或刚健之美, 是生命坚强有力的表现。它所说的“刚健”的美, 正是表现在义无反顾, 如斩钉截铁般的“直”“方”上。相反, 道家所追求的气势力量之美倒是一种无比自由的运动着的曲线之美。从《周易》的整个思想来看, 它对阳刚之美是十分重视的。

五、阴柔之美

对阴柔之美论述最详的, 是在对坤卦的解释中。坤为地, 具有纯阴至柔的特点, 因此坤的美, 也当是阴柔之美最集中的表现。首先是无私地抚育、照顾子女的母亲, 以及负载万物使其顺利生长的大地。因此, “阴柔之美”也即是宽厚博大的母爱和崇高的道德品格的表现。“阴柔之美”指的是一种包容广大的、内含的美, 也是一种含蓄的美;是一种柔顺的、静态的美。其表现是平和、柔顺、安稳、平静。但《周易》中所讲的这种阴柔之美并不是一种软弱无力的东西。因为《周易》中所讲的“坤”之美或阴柔之美, 其基本精神是执着于现实人生的, 而且同样也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在至柔、至顺、至静中又表现出刚健的力量, 这是《周易》所讲的阴柔之美的重要特点。

总之, 《周易》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启迪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从美学角度来分析, 它包括了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伦理美, 并勾勒了美与自然、美与审美、美与真善等的关系, 把自然、真实、光明、秩序、和谐、整一、变易、生化等作为美的基本条件。对《周易》美学思想的探索研究对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和艺术风格、审美思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映逵:《周易解读》[M].黄山出版社, 2007.

[2]王效平:《周易》[M].蓝天出版社, 2006.

画家周易周易印象记 篇3

大约是1996年,省文联原执行主席、戏剧家范正明引来一位年轻俊朗、略显腼腆的小伙子,他介绍自己叫周易,在湖南旺旺食品公司做企业文化工作,业余画些花鸟山水,写些评论文章。

后来,又听说他是孙其峰、黄绮、焦俊华、贺远征等的学生,对他更多了一份关注,我与孙其峰先生颇有交情。

周易一直关注湖南艺术事业,为我也多次撰写过评论文章和我与人交往的传记性文章,还为我的画展整理过学术研讨资料,在各种刊物发表。我住到普瑞温泉后他亦多次来探望,在他身上可看到年轻人难得的温雅谦和之美。

他除了一直在各种媒体任职外,另在一些刊物主持类似于“文艺副刊”的栏目,用自己的阵地为艺术家服务,同时他以自己的识见与理解写过不少艺术家的评论评介文章,他认为宣传艺术家其实也是对他们作品心领神会的解读,有思想,有见地,有高度。因此,我也不遗余力地褒奖这位有为的年轻人,郑重地为他写推荐信,让他到全国各地采访著名艺术家,信息反馈良好。他的美术文集在广州出版,我一口气为他题了两幅字,一幅是“文章雄世”;一幅是“文章千古事,风雨百年心”。这些都是我对他内心的赞赏。

最近,他把拟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彩样给我看,殊不知周易还做了如此细致的功夫,更让我刮目相看,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取法乎上。周易直取石涛,学习他的法度、他的精神,尤其是取法他青壮年时的工笔式山水《黄山图卷》系列,笔笔不苟,件件精到。

二、兼融并蓄。除石涛外,周易还取法了蓝瑛、郑午昌、张大千、陆俨少以及现当代一些画家的笔墨之法,慢慢融汇自己对于山水或花鸟画的一些理解。

三、自出机杼。这见于周易的一批表现性的山水画,纵横百家外,他开始区别于某家某派的一种尝试,有自己的收获,有自己的语言,有一种清新明丽之美,强调个人主观。希望他在前述取法中再有机整合折衷,再到自然中吸取客观物象,体味真山真水,真正走出自己的路来。

周易正年轻,以他的识见、他的学养,以及他的艺术感悟,他的艺术必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2013年11月于三无堂

周易全文 篇4

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愓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初六.履霜.堅冰至.六二.宜方大.不習無不利.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括囊.無咎無譽.六五.黃裳.元吉.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

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

如舍.往吝.**.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

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困蒙.吝.六五.童蒙.吉.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1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初九.需于郊.利.用恆.無咎.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貞吉.上六.人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訟.有孚窒.愓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ㄕˇㄥ.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九五.訟.元吉.上九.或錫之帶.終朝三榹之.師.貞丈人吉.無咎.初六.師出以律.否藏凶.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六三.師或輿尸.凶.**.師左次.無咎.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六二.比之自內.貞吉.六三.比之匪人.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上六.比之無首凶.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九二.牽復.吉.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有孚.血去愓出.無咎.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初九.素履.往無咎.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

人為于大君.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九五.夬履.貞厲.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泰.小往大來.吉亨.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

中行.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

恤其孚.于食有福.**.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六三.包羞.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上九.傾否.先否後喜.同人.同人于野.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初九.同人于門.無咎.六二.同人于宗.吝.九三.伒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上九.同人于郊.無悔.大有.元亨.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九四.匪其彭.無咎.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上九.自天祐之.吉無不利.謙.亨.君子有終.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鳴謙.貞吉.九三.勞謙君子.卑以自牧也.**.無不利.撝謙.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豫.利建侯行師.初六.鳴豫.凶.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六三.盱豫悔.遲有悔.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六五.貞疾.恆不死.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隨.元亨利貞.無咎.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六二.係小子.失丈夫.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九五.孚于嘉.吉.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蠱ㄍˇㄨ.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裕父之蠱.往見吝.六五.幹父之蠱.用譽.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初九.咸臨.貞吉.九二.咸臨.吉.無不利.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至臨.無咎.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上六.敦臨.吉無咎.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六二.闚觀.利女貞.六三.觀我生.進退.**.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噬嗑.亨.利用獄.初九.屨校滅趾.無咎.六二.噬膚滅鼻.無咎.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無咎.九四.噬乾胏ˇㄗ.得金矢.利艱貞吉.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無咎.上九.何校滅耳.凶.賁.亨.小利有攸往.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六二.賁其須.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上九.白賁.無咎.剝.不利有攸往.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凶.六三.剝之.無咎.**.剝床以膚.凶.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上九.碩困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初九.不遠復.無祗悔.元吉.六二.休復.吉.六三.頻復.厲無咎.**.中行獨復.六五.敦復.無悔.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初九.無妄.往吉.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九四.可貞無咎.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初九.有厲.利巳.九二.輿說輹.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童牛之牿.元吉.六五.豶豕之牙.吉.上九.何天之衢.亨.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六二.顛頤.拂經.于仕頤.征凶.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無攸利.**.顛頤.吉.虎視耽耽.其欲逐逐.無咎.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初六.藉用白茅.無咎.九二.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九三.棟橈凶.九四.棟隆.吉.有它吝.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

譽.上六.過涉滅頂.凶無咎.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凶.九二.坎有險.求小得.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九五.坎不盈.祗既平.無咎.上六.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凶.離.利貞.亨.畜牝牛.吉.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六二.黃離.元吉.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

嗟.凶.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

咎.咸.亨.利貞.取女吉.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九五.咸其脢.無悔.上六.咸其輔頰舌.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初六.浚恆.貞凶.無攸利.九二.悔亡.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九四.田無禽.六五.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上六.振恆.凶.遯.亨.小利貞.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也.九五.嘉遯.貞吉.上九.肥遯.無不利.大壯.利貞.初九.壯于趾.征凶.有孚.九二.貞吉.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六五.喪羊于易.無悔.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六三.眾允悔亡.九四.晉如鼫鼠.貞厲.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上九.晉其角.維用化邑.厲吉無咎.貞吝.明夷.利艱貞.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家人.利女貞.初九.閑有家.悔亡.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富家.大吉.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上九.有孚威如.終吉.睽.小事吉.初九.悔亡.喪馬勿遂自復.見惡人.無咎.九二.遇主于巷.無咎.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

有終.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

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初六.往蹇來譽.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九三.往蹇來反.**.往蹇來連.九五.大蹇朋來.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

吉.初六.無咎.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

利.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初九.巳事遄往.無咎.酌損之.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亨于帝.吉.六三.益之用凶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九二.號.莫夜有戎.勿恤.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甫.若濡有慍.無咎.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牛悔亡.聞言不信.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上六.無號.終有凶.姤.女壯.勿用取女.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九四.包無魚.起凶.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上九.姤其角.吝.無咎.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

牲吉.利有攸往.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

笑.勿恤.往無咎.六二.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九四.大吉無咎.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上六.齎咨涕洟.無咎.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初六.允升.大吉.九二.孚乃利用禴.無咎.九三.升虛邑.**.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六五.貞吉.升階.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

凶.無咎.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

其妻.凶.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

祀.上六.困于葛藟.万臲.曰動悔.有悔.征吉.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廿廿.汔

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

並受其福.**.井甃.無咎.九五.井洌.寒泉食.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初九.鞏用黃牛之革.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上六.加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鼎.元吉.亨.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心鬯.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九四.震遂泥.六五.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婚媾有言.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艮其身.無咎.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上九.敦艮吉.漸.女歸吉.利貞.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無咎.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寇.**.鴻漸于木.或得其桷.無咎.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歸妹.征凶.無攸利.初九.婦妹以娣.跛能履.征吉.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

袂良.月幾望.吉.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六二.豐其蔀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

若.吉.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肱.無咎.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六五.來章.有慶譽.吉.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凶.旅.小亨.旅貞吉.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

于易.凶.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九三.頻巽.吝.**.悔亡.田獲三品.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

三日後庚三日.吉.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兌亨.利貞.初九.和兌.吉.九二.孚兌.吉悔亡.六三.來兌.凶.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九五.孚于剝.有厲.上六.引兌.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初六.用拯.馬壯吉.九二.渙奔其機.悔亡.六三.渙其躬.無悔.**.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節.亨.苦節不可貞.初九.不出戶庭.無咎.九二.不出門庭.凶.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無咎.**.安節.亨.九五.甘節.吉.往有尚.上六.苦節.貞凶.悔亡.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初九.虞吉.有他不燕.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月幾望.馬匹亡.無咎.九五.有孚攣如.無咎.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初六.飛鳥以凶.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初九.曳其輸.濡其尾.無咎.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繻有衣袽.終日戒.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

其福.上六.濡其首.厲.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初六.濡其尾.吝.九二.曳其輪.貞吉.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

于大國.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

读周易有感(定稿) 篇5

学号:0605012036

班级:06市场营销(2)班

读《周易》有感

《周易》是中国经学中最深高的一门学问,堪称群经之首;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路,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的方法的一门学问。“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它成书的时间从上古伏羲始创八卦到近古孔子(及弟子)作《易传》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周易》,由此可见它是多么来之不易,“如果你要问世界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周易》。”

八卦是我们祖先发明的,是举世无双的国宝。那么八卦是如何产生的呢?《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因为大到极点,就称之为“太极”。物极必反,太极了,会 出现分化,故阴阳分离,形成了天与地。

阴阳分,两仪成。两仪就是天和地。它以阳(—)代表天,以阴(——)代表地。这(—)和(——)两种符号,也有人说代表男女的生殖器官。这一阴爻,一阳爻,就是组成八卦的最基本的符号。如八卦图中的阴阳鱼,白色的为阳,黑色的为阴。有的人把阴阳鱼比着太阳和月亮,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阴阳相环抱,表示阴阳交合。

从《周易》的“三才之道”我学到了什么?

所谓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它反映的信息也很多,每个人对它的解读和发挥都不同,我们可以看成: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关系进行发挥,只有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关连点。我们也可以看成:天格、地格、人格三个关系考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信息。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人生的三个层次,就像佛学中的三重境界,禅学中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与《周易·说卦》中的:“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我们还可以看成三种做事思维、三种思考模式、三种情感状态等等。《周易》的这种多用取象的言辞,我们暂称为软性思维模式,它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空间和多种判断空间,大大的激发了我的大脑,从而能够使我思考问题变得具体、透彻、联系实际中的方方面面,使我的判断更加准确。

八卦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的,把天地万物用阴阳二个爻来表示。阴阳是万事万物矛盾两个方面的体现,这样万事万物都有阴阳,都有矛盾,都有统一性。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数学上的正与负,电学上的阳极与阴极,总之无事无处不有阴阳。阴阳符号不仅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还说明一个事物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一个辩证法的观点。就人来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就身体来说,头为阳,身体为阴,手背为阳,手掌为阴……如八卦图中的阴阳鱼,阴鱼中有一点白为阳(象鱼眼),阳鱼中有一点黑是阴,就体现了事物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观点。八卦也如此,乾卦为阳为父亲,坤卦为阴为母亲,震卦为阳为长子,巽卦为阴为长女,坎卦为阳为次男,离卦为阴为次女,艮卦为阳为三男,兑卦为阴为三女。

周易导读教案 篇6

《周易》原本是西周时期形成的占筮典籍,即算卦用书。在后来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春秋时期开始,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形成了“易传”和“易学”两大部分。当我们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时,所谈的是指周易系统的典籍,包括后人对它所作的种种解释在内。在我国历史上,解释《周易》的著作有两三千种,目前流传下来的就有近千种。

一、周易系统的内容和范围

1、经、传、学共同构成一个知识系统

“经”是指西周时期形成的典籍,即原本《周易》,汉代尊之为经,即《易经》。经有恒久不变之义。汉代对儒学尊奉的典籍,《诗》、《书》、《礼》、《春秋》等皆称为经。

“传”是指先秦时期形成的解释《易经》的十篇著作,即“十翼”。“翼”是辅助的意思。

“学”是指汉代以来的经师、学者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之所以称为学,是因为从汉代开始,凡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皆称为学,即经学。

2、易学是一涵盖广大的学术思想体系 围绕《周易》经传的解释,形成了一个以阴阳变易学说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到人文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中去。依其对易学原理的理解可考察社会的治乱、王朝的兴衰、人生的顺逆、做人做事的原则、道德修养的境界、审美的准则以及经世治国的策略,依其易理可考察天文气象、生命、地理和物理等现象的变化。总之,易学所研究的领域涉及到文字学、哲学、宗教、政治、历史、人伦、天文、数学、物理、医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想体系。

3、周易的价值在学而不在术

《易经》包含“学”和“术”两方面。“学”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之道;“术”指的是用蓍草算卦的方法。前者引申出有关天地人生的种种道理,从而形成了易学;后者引伸出五行变化、阴阳生克的算命方法,从而形成了术数。孔子言“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即少犯错误,不是为了占问个人的吉凶祸福。他认为懂得易理,用不着去占卜,所谓“不占而已”。荀子将这一学易的原则概括为“善为易者不占”。这是儒家一以贯之的立场。

二、易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方法:

第一,必须的入手程序,是扫清文字障碍。

第二,学习期间,不鼓励不经选择地乱看参考书。

第三,记认熟习卦爻名称和形状,能随时画出并作各种排列组合。第四,弄清一卦的含义,再研究另一卦;明白一爻的含义,再研究另一爻。最好学一卦背诵一卦,学一爻背诵一爻。第五,学习过了基础阶段后,可自己为某些特定事情作点占筮,记录下来,留待日后验证。

第六,学“易”之人,做事须为君子之所为,方能体会“易”中真义。“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第七,“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学易者需修身养性,澡雪精神。研究途径:

第一、从源溯流。易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是《周易》经传,故研究者首需熟习经传本文,考明《左转》、《国语》所载古筮例;其次,研读汉魏古注(李鼎祚《周易集解》);再次,观六朝、隋唐诸家义疏(孔颖达《周易正义》);最后,参考宋、元以来各家之经说。不从古注入手,是为迷不知本源。

第二,强干弱枝。《周易》源本象数,发为义理,故当以象数、义理为主干;外此而旁及者,如天文、地理、算术等,皆其枝附。不由主干而寻枝附,是为浑不辨主客。

第三.在明确经传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基础上,应当以《易传》为解经的首要依据。

第四,应当掌握六十四卦表现哲理的特殊方式:象征。《易》之用虽在占筮,《易》的本质内蕴则为哲学。而“象”与“理”的结合,正是《周易》卦形、卦爻辞“象征”特色的体现。掌握了“象征”规律,有利于熔“象数”、“义理”于一炉,较完整地挖掘《周易》的内在思想。

第五,应当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切实可行的易学条例。如六爻居位、乘、承、比、应等规律。

三、周易学习的目的和主要参考书

目的: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当代文化,体悟天地人三才之道,建构中华民族共有之精神家园。

主要参考书“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3、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

4、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易经

第一节 周易考释

一、“周”字训解

1、周全完备:《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东汉郑玄释:“《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2、周代之名: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歧阳地名。《毛诗》云‘周原膴膴’是也。”

二、“易”字训解

1、阴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意即“易”字上半部是日字,下半部是月字,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易”表示阴和阳。

2、易有三义:《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又云:“‘易’者,其德也。光明四通,简易立节,天以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张列,通精无门,藏神无穴,不烦不扰,淡泊不失,此其‘易’也。‘变易’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移,能消者息,必专者败,此其‘变易’也。‘不易’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东汉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又云:“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此言其“易简”之法则也。又云:“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此言顺时变易,出入移动者也。又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

3、占卜:尚秉和:“吴先生曰:易者占卜之名。„„简易、不易、变易,皆易之用,非易字本诂。”(《周易尚氏学》)

三、周易大义

易理至明。庄子曰:“易以道阴阳。”阴阳之理,同性相敌,异性相感。否泰往来,剥复循环,天道与人事,无二理也。包括万有,孕育深宏,凡哲学无不根源于是。而居易俟命,与时偕行,尤学易之准则。

第二节、周易的由来与构成

一、由来:班固在《汉书》中谓《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孟康注:“《易·系辞》曰:‘《易》之兴其于中古乎?’然则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易》之演变由远古之圣人伏羲画八卦,周文王继之重八为六十四卦,并在六十四卦之下各系属了相应的卦辞。周公则尊照父亲文王之意,析诸卦之爻而各系附以相应的爻辞。而生逢周道衰微之春秋乱世之孔子,又五十学《易》,苦力究心,最后述三圣之奥蕴,而作十翼。经以上数圣之作,众述所成就的《周易》一书,涵盖了一切天人宇宙之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典。上古时把周易称为羲经,共计二万四千七百零七个字。

二、构成:《周易》一书由经、传两部分组成。通常称之为《易经》和《易传》。《易经》全经分上、下两篇,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六爻组成(爻即阴阳符号),共计三百八十六爻(本三百八十四爻,因乾卦和坤卦各多一用爻,故为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又包括卦象(也叫卦画)、卦名、卦辞和爻辞四部分内容。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的爻辞,是《周易》的“经”的部分。“经”分上、下两篇,上经由乾卦到离卦共三十卦,下经由咸卦到未济卦共三十四卦。

第三节、周易的性质

一、卜筮之书:宋朱熹《答赵提举》:“大抵《易》之书本为卜筮而作,故其词必根于象数,而非圣人己意之所为。其所劝戒,亦以施诸筮得此卦此爻之人,而非反以戒夫卦爻者。近世言《易》者殊不知此,所以其说虽有义理而无情意,虽大儒先生有所不免。”

浅析《周易·节卦》 篇7

节卦是《周易》的第六十卦, 节卦的卦型是兑下坎上, 象云:泽上有水, 节。坎为水, 兑为泽, 泽有蓄水的功能, 可以想象水流到了沼泽等那样的地方就暂时止住的画面, 节卦的覆卦是涣卦。《序卦》云:物不可以终离, 故受之以节。《杂卦》云:涣, 离也;节, 止也。节“字”在《说文解字》中:节, 竹约也。古人把竹板刨开, 各持一半为据, 合以取信, 这种竹制成的合同契约就是节。而“节”的甲骨文就象人跪坐的形状, 而跪坐是古代的一种礼节, 即跪拜大礼。孔颖达曰:“节者, 制度之名”, 彖云:“节以制度, 不伤财, 不害民”。综合各注节卦的节的主要含义就是节制、礼节的意思, 而礼节也是从节制中来的, 所以节卦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关于节制之道的。

卦义解析

《周易》拥有的独特的八卦符号是如《系辞》所说是通过“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的思维活动得到的, 是古代人历史经验的总结, 借住阴爻、阳爻这个符号把信息表达出来, 其外延可无限扩大。《周易》这部书, 用其简明概括的符号语言系统推求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 最终是要落实到为人生提供现实指导, 正如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中作的总评说:“《易》之为书, 推天道以明人事也”, 了解《周易》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对节卦进行解读。

《周易》节卦的卦义总论主要是由卦辞、彖辞、象辞来阐述的。节卦的卦辞:亨。苦节不可贞。意思就是节卦亨通, 如果过分节制、苦守不变, 就不可以守正持固。节卦的亨通可以从卦变及爻的当位得中所体现, 节卦有阴爻阳爻各三个, 此点与泰卦同, 泰卦里三个阳爻位于下, 三个阴爻聚于上, 泰卦的九三与六五交换位转置这样就变为节卦, 可见节卦是由泰卦而来, 刚柔阴阳交流, 中位又都是刚健之爻, 所以亨通。彖辞从几个方面也对卦辞作了说明, 彖云:“节, 亨, 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 其道穷也。说以行险, 当位以节, 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 不伤财, 不害民。”意思是节卦通, 阳爻与阴爻群体分离而阳爻中位, 苦苦节制不能正固, 因为道穷。喜悦行险, 居于当位来节制, 中正而通顺。天地有节才形成四季。用制度来节, 不浪费财物, 不伤害民力。象辞主要从上下卦象的组合和易理上来解释节卦, 象云:“泽上有水, 节。君子以制数度, 议德行。”意思是大泽上有水就是节卦, 君子从中得到启示, 要制定数量上的限度, 评议人的道德行为。节卦的各爻爻义是按爻位顺序进行解释, 包括爻辞和爻象辞, 作出吉凶判断, 从初九是节制的开始到上六节卦最高一位节制的极端表现展示了节制的各个阶段。总之, 各爻爻义及总卦义的阐述就是节卦的总义。通过了解总义来深刻理解节卦对人生的重要启示。

一、以礼节之、

凡事“以礼节之”是节卦的节制之道的具体表现方式。

礼是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原则。礼是从节制中来的, 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 是源于人之根本德的传达。“在诸中为德, 发于外为行”, 意思就是说德是内在的休养, 行是德的外在。象辞所说“君子以制数度, 议德行”, 就是可以按有没有节制来评议人的德行。儒家将节制、礼节看成是五德之一, 即是仁义礼智信的礼。孔孟以礼为人际交往的总原则, 也子要使人际关系“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说明了了礼的重要性, 孟子:“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 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 子夏:“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 说明以礼存心, 以礼相待, 与人和平相处, 能够获行别人的尊敬进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对于大自然的恩惠要“取之有度, 用之以节”, 人的文明之礼是对自然的尊重, 也是人类真正适宜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把天、地、人并称为宇宙间的三才, 《周易》认为, 人之所以为人者, 是因为人具有参天地之化育, 与天地合德的能力能够穷理天性, 在行为上与天地合其德, 节卦彖辞:“天地节而四时成”, 是说天与地的运动因为有所节制而不是极而不反, 这样才能形成井然有序幕的一年四季。指出节制是自然的正理, 万物皆然, 推广到人的行为上, 天地都要有节制, 人有与天地合德的能力, 理所当然要作到效法自然, 以礼节之。节卦的节制之道对于摆脱当代人的困惑, 重铸人与自然的关系很有借鉴意义。

二、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是节制在言行上的体现。《周易》中对言行表现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系辞传》:“言出乎身, 加于民;行发乎迩, 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 荣辱之主也。言行, 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 可不慎乎!”意思是言语出于自身, 要加给百姓, 行为发于近处, 远方的人也能看见, 因此, 言行犹如君子“门户”开关的机要, 机关开启好象人生中或荣或辱的关键;言行是用来鼓动天下万物的, 怎能不慎重呢!《系辞》:“出其言善, 则千里之外应之, 出其言不善, 则千里之外违之”, 所以君子“或默或语”, 应有所节制而不失其礼。节卦初九爻爻辞:不出户庭, 无咎。象云:不出户庭, 知通塞也。意为不走出门户庭院, 是知道闭塞与通达的时势。不出户庭可以引申为不要超过界限。户庭又可以比喻成言语, 不出户庭可以引申为能保守秘密, 不把话传到门外, 无咎就是没有咎害。《系辞》里子曰:“乱之所生也, 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 臣不密则失身, 几事不密则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这里孔子认为祸乱的产生, 常常是以言语为阶梯的, 君子能做到谨言慎行是不会招致祸害的, 指出了祸患源于口的道理, 即人们常说的“祸从口出”。《坤·六四》:括囊, 无咎无誉。以束紧囊口为喻, 说明谨言的原则。人之处事, 如果信口开河, 没有节制, 容易为自己埋下祸患。

三、俭以养德

节俭是节卦的节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种节俭是对自身无厌欲望和超越本分的行为进行的节制, 是居安思危的意识展现, 是用以修养品德的方法。不管人类如何发展, 前景如何光明, 总会有人欲的阴影伴随着, 如何在欲望中保持清醒和节制, 这也是人类的矛盾之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 “一饱之需, 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 安用千门万户?” (《史记·孝武本纪》) ,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务维艰” (《朱子家训》) , 这些都是告诉人们应有忧患的意识, 生活应有节制, 不要浪费, “俭, 德之共也, 侈, 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 “君子以俭德避难, 不可荣以禄” (《易传·否》) , 这是说节俭是德的一种, 具有俭德可以避免危难。“麻冕, 礼也, 今也纯, 俭, 吾从众” (《论语子罕》) , 意思是用麻料制作的帽子是古代的礼制, 但现在改用黑丝来做, 比用麻料节省了, 我便跟随大家。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也是在说人要清心寡欲, 有所节制。

四、节制有度

节卦提倡的节制之道是有原则的, 是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的。“节而能中”, 此处的“中”与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无非是要“无过, 无不及”。九二爻辞:不出门庭, 凶。象曰:不出门庭凶, 失时极也。意为不走出门户庭院凶, 是极端丧失动的时机。初九是“户”, 是小门, 这里是“门”, 是大门。初九是事物初始的阶段, 而九二是已经居中的阶段, 九二是该出大门而不出, 象辞的“失时极也”指九二在正应六五牵动的时势下, 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死待在家里, 所以会凶, 是一种消极的懈怠, 拒绝机会。上六爻辞:苦节, 贞凶。悔亡。意为苦苦守节, 正固不动有凶, 如果知悔而变, 凶可消亡。象辞说:苦节贞凶, 其道穷也。指上六处在全卦的最上位, 道穷路极, 仍不知通塞的时势。苦苦守节, 所以有凶。九二与上六所传达的是节制的两种极端表现:拒绝接受机会和苦守不知变通, 都是凶的。六三爻辞:不节若, 则嗟若, 无咎。象曰;不节之嗟, 又谁咎也。意为不知节制造成的悲叹, 又能归咎于谁呢?六四爻辞:安节, 亨。象曰:安节之, 承上道也。九五居上, 六四在下相承, 是顺承于上的象。从取义上说, “安节”是安于守节, 也就是顺应上级的政令教化。九五爻辞:甘节, 吉。往有尚。象曰:甘节之吉, 居位中也。意为甘节吉祥, 是因为居于中位。九五是全爻的主爻, 正如彖辞所说的“刚柔分而刚得中”、“当位以节, 中正以通”, 又守中, 又得正, 这个时候的节制当然是最适中的节制, 以上就是对节卦各爻的分析, 从而得知节制是存在一个度的问题, 极端的节制是节卦极力反对的, 违反常理, 超出了度的范围, 也会因走向其反面而导致凶险。总之, 节制是有自己的适度原则的, 反对违背天道的人心的人为苦节, 倡导守正、适中的节制。

综上所述, 《周易》的节卦给人生很多启迪, 有如一股甘泉滋润着心田, 让人久久回味。

参考文献

⑴李镜池:《周易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⑵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1995。

⑶胡道静:戚文《周易十讲:增补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周易》浅述 篇8

《周易》是神秘的古籍,是一部传世悠久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的渊薮,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据说伏羲始作八卦,神农氏重六十四卦称《连山易》,轩辕氏重六十四卦称《归藏易》,周文王重六十四卦称《周易》,周公写卦辞、爻辞。《周易》是通过卦爻、象数、占筮的方式,表达其慎密的思维和玄奥的义理,集抽象性、灵活性和适用性为一体,被称为卜筮之学、天人之学、自然之学。实际上《周易》分《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是《周易》的基本素材,“形成于殷之际或西周前期”。古今学者认定,《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要说明的是“卜”和“筮”并非一回事,殷商时期问事主要用“卜”,周代求神主要用“筮”。古时人们每有事情,都以“卜筮”的方式,先问天神和祖先灵鬼,求示吉凶祸福,以决策行为。殷人盛行龟甲之卜,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是明证,周代盛行占筮,史料亦有记载;“卜筮”是当时有文化人主持的一种神圣的活动,而在朝廷则设有专门官职执掌。《易经》又是以卦象表现其演变形势的文化形式,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形成六十四卦的体系。《易经》将“天、地”,亦即“乾、坤”或日“阴、阳”表现为爻:“-”或“--”两种符号,以作为道体来认识,《经》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是为太极之形态,是形成四象(乾、坤、坎、离)、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乃至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前提和基础。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爻又表示变动和交错的意义;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而八卦为单卦,称为经卦;两卦相重,亦即六爻变化互动,可得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为重卦,称为别卦。《易经》中的八卦、直至六十四卦,起源于文字发明前的结绳记事,今天人们才认识到这是最简单的二进制数字符号的组合;“八卦”又是古人用以象征天道运行、“天人合一”和人事变化的八种符号,所以《易经》最初又称为《易象》。八卦与六十四卦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八卦”象征天道运行、人事变化、自然方位、身体脏腑、五行气象等不同情况和内容。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在物象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在五行分别代表:金、金、火、木、木、水、土、土;在节气分别代表:立冬、秋分、夏至、春分、立夏、冬至、立春、立秋;在人事分别代表:父、少女、中女、长男、长女、中男、少男、母;在方位分别代表:西北、西、南、东、东南、北、东北、西南;在属性分别代表:健、悦、丽、动、入、陷、止、顺;在阴阳分别代表:老阳、少阴、少阴、少阳、少阴、少阳、少阳、老阴;在动物分别代表马、羊、雉、龙、鸡、豕、狗、牛;在人体分别代表:首、口、目、足、股、耳、手、腹;在内脏分别代表:肺、大肠、心脏、小肠、肝、胆、肾脏、膀胱、胃、脾等等。

《易传》对于《易经》而言,是对《经》的注释、说明和阐述;虽然许多人认为《易传》是儒家解经的典籍,但专家认为“并非只是阐发孔孟两家的思想,而是吸收了战国以来许多哲学流派的观点,”并说“其内容和思想,颇受道家和阴阳家的影响。如‘阴阳’这一范畴,既不见于《论语》,也不见于《孟子》,而见于《老子》、《庄子》和《管子》以及阴阳家的有关文献。”《易传》“乃哲学著作,借用古代易学家的话说,乃穷理尽性之书,既言天道,又讲人事。”《易经》的作者是谁?《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认为《易经》是经历了夏、商、周三代,人物经过了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易传》的过程。也有人提出神农、夏禹、周公等人,当代史学界考证认为《易经》确非出自一人一时。借用当代易学专家的话结论:《周易》所以影响后世,不是由于占术,而是基于《易传》所提出的理论。

东方微巨研究中心提供

上一篇:舞会活动总结下一篇:无奈失落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