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捐献倡议书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遗体捐献倡议书(共11篇)

遗体捐献倡议书 篇1

“精神与日月同辉,爱心与天地共存”。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更为宝贵。然而,遗体捐献者却战胜了短暂,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获得了永恒。他们以自愿捐献遗体的高尚行为,为人类攀登医学高峰提供了基石,使一些人获得新生或光明成为可能。遗体和器官捐献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事业服务,也为一些器官丧失功能者提供置换的可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志愿者捐献的遗体或者器官将会全部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或者移植健康器官给他人。捐献遗体,捐献角膜,捐献骨髓以及献血是造福人类,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善举,是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并参与其中,捐献遗体(器官),无论是对于医学教育、疾病研究、救死扶伤,还是对于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节省资源,都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捐献者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境界,这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更有着深远而积极的意义。自古以来,当人们按照自然规律走到人生的终点时,后人便用各种形式来殡葬遗体。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流传着不同的殡葬方式,诸如天葬、土葬、海葬、火葬等。时代发展到今天,由火葬发展到为医学“献身”,实行文明“医葬”,这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创举,是时代发展的又一伟大标志!遗体捐献者的高尚行为,在人类生命的长河中变得更加灿烂光辉,也必将为世人薪火相递,代代相传。

我们在此呼吁,一切相信科学和富于爱心的人,都能够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正确对待疾病和死亡,能够在离开人世以后,把自己最后的、有价值的东西回报给社会,回报给全人类,做出自己最后的贡献!也衷心希望遗体捐赠人的家属能够支持亲人的高尚行为,为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健康出一把力,感谢你们!

遗体捐献倡议书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方法,从济宁医学院的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中随机抽取大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1 323人,平均年龄为21.56±1.60岁。其中,男生444人 (33.56%);女生879人(66.44%)。

1.2调查工具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等);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概念、流程、组织机构、相关法律法规、现实意义等方面的认知状况;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运用构成比、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医学生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认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认知

2.1.1基本知识认知

3.25%的医学生“非常了解”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概念,21.24%“了解”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概念,“大概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占到75.51%;1.36%的医学生 “非常了解”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具体流程,3.25% “了解”,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具体流程,“大概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占95.39%。不同年级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概念的认知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1.2捐献理念认可度

67.42%的医学生“能够接受”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这一理念。不同年级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理念的认可度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1.3捐献法律法规认知

仅1.15%的医学生“非常了解”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法律法规[2],2.12%医学生“了解”,“大概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占96.37%。经调查,明确知道《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颁布实施的时间的仅为35人,占2.65%。

2.1.4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义的认知

92.29%的医学生认为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有意义,3.10%认为“没有意义”,4.61%“说不好”。不同年级医学生在为了获得荣誉、为了获得报酬、有益于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风气、改进传统殡葬文化的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义内容认知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仅在为挽救他人生命的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义内容认知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2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3.73%的医学生“愿意”捐献遗体器官 (组织), 76.27%“不愿意”捐献遗体器官(组织)。以是否愿意捐献遗体器官(组织)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宣传不到位、对此不了解,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点太少、捐献过程太麻烦,家人的反对与不理解、传统观念的阻碍, 整个社会缺乏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氛围,遗体器官 (组织)捐献后遗体得不到尊重、对家人的人道关怀不到位,其他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入选标准β1=0.05,排除标准β2=0.10,检验水准α= 0.05,采用全变量模型,最后发现宣传不到位、对此不了解,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点太少、捐献过程太麻烦, 传统观念的阻碍是影响医学生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愿的主要因素,见表5。

3讨论

调查发现,虽然有过半的医学生能够接受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这一理念,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基本知识及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较低[3],说明我国当前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基本知识和常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不够[4]。不同年级医学生对遗体器官 (组织)捐献的概念的认知、理念的认可度三、四年级高于一、二年级。可能是因为一、二年级学生刚走进大学不久,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5,6],尚未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加之医学专业课程尚未开设,对遗体器官(组织) 捐献知识了解较少,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低年级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的基本知识、捐献理念及法律法规的认知,以促进遗体器官(组织)捐献事业的发展。

绝大多数的医学生认为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有意义,在为挽救他人生命、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方面的认知率均在80%以上,有益于科学研究的认知率在70%以上,可见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义的认知水平较高。但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愿意捐献遗体器官(组织),提示我们如何让认为捐献有意义的群体更多地加入到愿意捐献的群体中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多因素分析发现,宣传不到 位、对此不了 解,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点太少、捐献过程太麻烦,传统观念的阻碍是影响医学生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愿的主要因素[7]。提示我们应唤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宣传、支持和资 助,加大遗体 器官 (组织)捐献体制机制建设 力度、增设捐献 点数量、简化捐献 程序, 发挥各种传媒的正 面引导作 用,营造一个 有利于遗 体器官(组织)捐献者及 其家属的 社会舆论 环境,利用各种媒体和宣 传工具向 群众普及 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让捐献遗 体器官(组织)捐献的善 行深人人心。

爱心老人捐献遗体 篇3

乐观开朗的钱小林将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一大爱好。一天早晨,正在晨练的钱老看到踮着脚尖奋力铲着牛皮癣广告的合肥好人杨庆兰,便主动走上前去攀谈,想为她提供一些帮助。经过一番了解,钱小林才知道杨庆兰不仅是志愿上街铲牛皮癣广告,还是一位遗体捐赠志愿者,此时的他也萌生了遗体捐献的想法。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而我却认为,应该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人死了什么都做不了,我就想把遗体捐出来,这样也算做了一辈子好事。”钱小林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想做什么事,我从来不拦着他。”听说钱小林想要捐献遗体,他的老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在家人和省红十字会遗体捐赠安医大附院接收站负责人付杰的见证下,钱老正式将自己的“遗体”捐给了国家。

对于这些值得尊敬的遗体捐献志愿者,医学界给了他们一个最高荣誉称谓:“无言良师”。在钱小林的身边,和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吴荣坤、冯春余等十几位老人。吴荣坤老人住邮电新村,2012年小区有位“遗体捐献志愿者”去世,他在帮忙料理其后事的时候,心里也萌生了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的想法。他忐忑不安地将这个心愿说给老伴听,本以为她会有什么不同意见,没想到,行医几十年的老伴听了吴老的自述,不仅没有发脾气,反而比吴老看得还开。这样吴老才放心地走进省红十字会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没多久,老伴在他的劝说下也加入了志愿捐献遗体的队伍中。

后来,钱小林、冯春余、吴荣坤等相互较为熟悉的老人,自发成立了“遗体捐献志愿者协会”,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行为感染更多的人。

用鲜花向遗体捐献者致敬1范文 篇4

5月4日,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实验室,30余名师生向无语体师--解剖教学用遗体敬献鲜花,用鲜花凭吊和缅怀这些以自己的遗体,为人类攀登医学高峰提供基石,使医疗工作者能更好地掌握解剖结构,更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更成功地挽救别人生命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们。

师生们身着白衣,手持菊花肃立,对遗体表示深深的敬意和哀思。09级临床医学专业一班程朝飞代表广大同学表示:珍惜给予的宝贵财富,刻苦学习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诊治水平,具备对事业高度执着的献身精神,对科学勤奋不倦的追求精神,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救死扶伤,恪尽职守,一生济世。

解剖学刘俊文老师深情的说,通过研究人体标本,会激发同学们对人体的崇敬之情;不经过解剖研究,光靠书本图画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的。是这些遗体捐献者在为医学事业奉献,在成就你们这些未来的医生,也在帮助你们这些未来医生手术刀下的生命,他们的所为是勇敢、伟大的。

器官捐献倡议书 篇5

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生老病死循环不息,仅因车 祸而失去生命的每年就在10万人以上,我国的人体解剖教学资 源不可谓不丰富,但实际情况呢?

据山东省红十字会统计,截止到20**年12月31日,山东省共 有3348人报名遗体捐献,但其中仅有381人实现了遗体捐献,遗 体资源非常缺乏,远远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每4名学生解剖一具遗体,但由于解剖教学 遗体严重不足,有的学校20名甚至40名学生才能分到一具解剖 遗体,有的学校因遗体严重不足,甚至已取消遗体解剖内容,仅 让学生看看已经解剖好的标本、录像及图片,读书5年无缘解剖 一具遗体。

而在美国,一个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配备四五具遗体进行实践! 而我们却无奈的,眼睁睁的看着无数宝贵的遗体、器官资源化 为灰烬,随风而去!

您不觉得惋惜?您不觉得该干点什么吗?

为了你,为了他(她),为了子孙,更为了我们自己,行动起 来吧!勇敢的破除千年以来人死“入土为安”的风俗,打破封建迷 信的紧箍咒,树立唯物主义的生死观,移风易俗,以“人道、博爱 、奉献“的精神境界,为医学“献身”,实行文明“医葬”,给予 他人生的希望!

捐献旧衣服倡议书 篇6

大家好!

当秋风扫落片片落叶的时候,我们下意识地裹紧衣领时,冬天,它就已翩然而至了。也许,面对转冷的天气,我们只需找出换季的衣服穿上,甚至挑拣出过时的搁置箱底,但我们可曾想过,在某个地方住着这样的一群人吗——那里的生活物资极其短缺,儿童光着脚还要走十几里山路上学,老人家看不起病,衣服残旧不堪,他们正为如何熬过这艰难的日子而叹息……我们都也是普通人,我们没有多大的经济能力可以消除他们的贫穷,我们没有精神能力让他们都过上跟我们一样的生活,但是,作为丰衣足食的我们,是否能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去做点什么呢? 来吧,用这些衣物,温暖那深山里、寒风中那一个个颤抖的身影!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热情和爱心,让他们以后冬天充满温暖!请检视一下您的衣柜,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款式不再十分入时,颜色不再那么鲜亮,而被您置于箱底,不再穿着,却又弃之不舍的?现在,让它们都派上用场吧,用这些旧衣,来温暖那深山里寒风中一个颤抖的身影,来温暖一颗渴盼着一个暖冬的心。请大家行动起来,收集起您的旧衣、旧裤、等,我们一起把它们送给最需要的人。

区区旧衣,仁爱不尽!或许您捐出的一件衣服,不足以让一户贫苦人家,摆脱贫困的艰辛与无奈,但您弥足珍贵的爱心,一定能令那遥远身陷困境的一家人,感受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带来的温暖与祝福!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的温暖将通过它们传递,我们的真情将通过它们表达.在此,代表美术与设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倡议:捐一件衣物,献一片爱心!这个冬天,因为有爱,让他们以后的冬天都不再寒冷。

倡议人:XXX

遗体捐献倡议书 篇7

而他们两人也承诺会将遗体捐献这条路进行到底!

宝宝降生带来惊天噩耗

“1998年的冬天,亮亮的出生带给我们一家人的只是短暂的幸福,孩子出生不久就被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这对我和孩子他妈来讲,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亮亮爸爸

命运对这个襁褓中的婴儿是那样的残忍。亮亮在妈妈腹中孕育到31周时就停止了发育。出生后不久,他总是哭一声就不哭了,气若游丝……

新生命降临,李乐春夫妇无暇享受片刻的喜悦,便忙于应付接二连三的意外。然而当接到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书”时,他们还是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令人安慰的是,亮亮住院17天后奇迹般地转危为安,呼吸渐渐正常,全身的肌肉也停止了抽搐。

医院让李乐春夫妇把亮亮接回了家,可谁曾想,3个月后,亮亮突然又双眼发直、口吐白沫、全身痉挛。李乐春和妻子赶紧抱着儿子赶到儿研所,在医生的抢救下,症状才有所缓解,但医生们却查不出亮亮究竟得的是什么病……

从那之后,李乐春夫妻两人带着儿子开始奔波于北京的各大医院,而在数次辗转中,亮亮也被多次误诊……

在一家医院,医生给亮亮做了脑CT检查,说孩子大脑发育不良,然而在懂医的妻子的质疑下,那位大夫又说自己查不出来,无法解释孩子的抽搐情况。之后,在儿童医院,专家看孩子抽得厉害,发怒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做脑电图呢?我治不了,你们快去某妇幼医院做微脑电图先确诊再说吧……”到了某妇幼医院后,在照过微脑电图后被告知,孩子得了皮肤神经综合征鱼鳞病,肝功能不正常,而且说孩子的病肯定是癫痫,需要使用酸性的德巴金给予治疗。可在用药的过程中,孩子抽搐反而加重了……用药显然不对症……

在数次误诊之后,李乐春在一位杨大夫的帮助下,把亮亮的血和尿寄到台湾和日本进行更进一步的化验,最终确诊为丙酸血症,这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死亡率极高,我国尚无确诊技术,而且在北京是首例。

这样的结果对李乐春夫妻两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亮亮妈说:“多少个夜里,不知流过多少眼泪,眼泪要是能够积攒在一起,都能把我自己淹死了。”然而生活就是这样,亮亮带给家人的幸福和不幸、希望和绝望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考验着他们……

坚强父母决定捐献遗体

“经过5个月的求医问药,我们饱尝了为人父母的苦涩与甘甜。面对孩子健康的每一次转机,我们都忘不了那些医生的帮助,忘不了丰富的医学知识的重要。于是,当有一天我从报上看到遗体捐献接受站成立的消息时,我对妻子说:‘我想把遗体捐献出去。’”

——亮亮爸爸

亮亮妈在医院上班,听到李乐春这么说,她告诉丈夫,自己也已经在心里想了很久这个事情。她说:“我当初在护校上解剖课时,全班同学都围着一具尸体,看老师的解剖,根本没有机会动手,所以我很早就有了捐出遗体的想法。”这对年轻的夫妻在商量之后,他们决定不但要捐出自己的身体,而且,如果孩子生命一旦出现危险,他们也会把亮亮的遗体捐出去,孩子的病是罕见的,因此他的身体更加弥足珍贵。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李乐春还曾到协和医院去看医院里科研用的尸体,看到已经泡了4个多月的尸体被用了一次又一次,李乐春不禁感叹,我们的医学怎么发展?而医院的人告诉他说,这具尸体也是求爷爷告奶奶,才经民政部门同意给的。

1999年,李乐春和妻子领来了遗体捐献的申请表,他们安静地在上面认真的填写,那一刻是那么神圣!

表格清晰地坦露着这对年轻夫妻的朴素心灵——当中有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感激,有对现今医学的期盼,有对医学因缺尸而发展缓慢的焦虑,当然也有他们期盼儿子快快好起来的美好夙愿……

在一次次医院的误诊与考验面前,这个年轻的家庭开始变得坚强,并因此走向了遗体捐献的圣殿。

19次病危时刻想着捐献

“从1999年到2009年,10年的时间里,亮亮经历过19次病危,每次在伤痛之余,我们都会想着捐献的事情。这条路,我们走得很辛苦……”

——亮亮爸爸

亮亮的10岁生日是在医院过的,当医护人员把礼物送到亮亮面前祝他生日快乐时,李乐春和妻子哭了。

亮亮也哭了,他有着本不是这个年龄孩子应该有的坚强。同龄孩子都在无忧无虑地享受自己的童年,他却要与病魔做斗争,每天身体都在不停地扭动,睡觉时不能平躺,只能半坐着睡,所有的食物都要打碎后才可以吃,瘦弱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亮亮妈说,在做康复的过程中,亮亮觉得再疼也不会大哭大叫,只是哼哼几声,咧咧嘴,或者闭上眼睛默默地独自忍受。抽搐过后,他总是会以灿烂的笑容看着他眼中的世界,好像他又得胜了似的,“可这个时候是我心里最酸楚的时候。”

2009年,亮亮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严重的肺部感染使痰液增多,无力咳出,只能依靠护士不停地拍背、吸痰,以免痰液堵塞,抑制呼吸。

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亮亮睡得很踏实,生命体征也很平稳,他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凌晨3点,值班护士照例每半个小时去巡视病房一次,看到一切平稳后,刚要离开病房,亮亮开始出现抽搐,并且心率从每分钟130次下降到40次左右。医生、护士立即给予抢救,两个小时后,亮亮的血压、心率一直往下走,但医护人员仍然在努力挽救着孩子的生命。

李乐春深深地给医生和护士鞠躬,哽咽地说:“谢谢大家了,我知道亮亮快走了,我们想让他平静地度过最后的时间……”

静静地守候在病床前,看着亮亮慢慢闭上了眼睛,停止呼吸……

李乐春说:“自从孩子来到人世间,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他们为我们捐钱、捐物,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医生和护士把我们当做自己的亲人,这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亮亮是个被爱围绕着的孩子。世界各地的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也要回报大家、回报社会。亮亮的遗体不会火化,我们要捐献给国家,而这也是亮亮生前的意愿。”

nlc202309040604

毕竟,亮亮临终前最后的检验报告已经不支持他的原发病诊断——丙酸血症了,这证明亮亮的各项治疗包括量子治疗在内都在治疗他的原发病时起到了正确的积极的治疗作用,遗憾的是亮亮的感染最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10年捐献路辛苦煎熬

“遗体器官捐献,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选择……但亮亮的遗体捐献路走得并不容易,在亮亮过世之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捐献的事情才最终定下来。中间磕磕绊绊,最难的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孩子的意愿是要捐出自己的身体,可怎么就那么难呢?”

——亮亮爸爸

亮亮去世之后,因为年龄太小,很多医院都不愿意接收他的遗体。

“当时,要不是北京电视台某栏目的跟踪报道,亮亮的遗体也不会那么快找到接收的单位。”最后还是首都医科大学破例接收了亮亮的遗体。

回想起来,公证处的冷漠相待曾让李乐春伤透了心。“他们做得真的很不到位,各方面也不健全,给亮亮遗体捐献的公证内容都是错的,连公证书上面我妻子的身份证号都给写错了。那段时间,我们为了捐献的事情不停地奔走,到了这个部门,说需要到别的部门办手续,走了一圈下来,心力交瘁。”

在捐献的这条路上,李乐春和妻子尽管走得极为辛苦,可他们从来都没有过放弃的打算……

李乐春说,在捐赠这方面,孩子和老人这两大人群越来越难。老人有捐赠的意愿,但是他们的孩子可能不同意,在老人过世之后,儿女就不承认老人有这样的想法。而对于孩子,公证部门会认为孩子的意愿并不能明确地表达,因此在捐赠上也是困难重重。

小亮亮离开后近两个月,捐献的事情才最终定下来。从1999年12月1日在捐献书上签了字到2009年夏天,他们整整走了10年。

之后的日子,李乐春开始从事帮助有遗体器官捐献意愿的家庭,然而有件事情一直让他对自己耿耿于怀。当时他在泰国,接到了毛毛(去世的一个孩子)家人的电话,他们想把孩子遗体捐出去,但是根本没有人接收,想找有些经验的李乐春帮忙,而身在国外的他想帮却没法立即赶回来,最终那个家庭的夙愿未能实现,这成了那个家庭永远的痛,也成了李乐春心里一块无法抹去的伤疤……

将遗体捐献进行到底

“真的很想我的孙子,但我要坚强,我不能再给我儿子和儿媳添麻烦,他们已经够不容易的了。我支持孩子们去做遗体捐献,就是担心一件事情,如今我孙子已经没了,等儿子儿媳将自己的身体捐给了国家,国家在用完他们的身体后,怎么才能善始善终呢?医学不用了遗体该咋办?”

——亮亮奶奶

说完这些,老人家的泪水开始吧嗒吧嗒往下掉……这些也是李乐春的担心,他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想让儿子亮亮的遗体在科研用完之后能有个好的归宿……

亮亮妈说:“捐献用过的遗体该怎么处理?谁都不知道,我就在想,能不能在园林里种上一棵树作为纪念……这样我们也会感到无比欣慰。”

每年4月4 日清明节到7月17日亮亮的忌日,这段时间是李乐春和妻子最难受的时候。“我常常梦到亮亮,而且都是在好事发生的时候,最近一次梦到亮亮是自己单位发了奖金的那个晚上,梦里的亮亮总是很开心地笑着、闹着……或许是亮亮在保佑着我们。为了亮亮,我也想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但是真的很难!”说到这儿,李乐春再一次哽咽。

40多岁的李乐春和妻子决定不再要孩子,这在李乐春看来是出于一份责任,“如果要了,等到孩子20岁的时候,我们都已经60多岁了,那样我们还能很好地照顾他吗?”

现在,李乐春和妻子都把姐姐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真的很亲,可是还是不一样,平时每次看到一些小朋友冲着我微笑,我也会露出甜甜的微笑去逗孩子们开心。”李乐春说。然而,在这暖暖的笑容背后饱含着儿子去世带来的痛楚和对儿子的思念。

2009年,亮亮离开的时候,李乐春整整40岁。由于平时要时刻照顾儿子,那时的他已经脱离了社会11年之久……

在办妥了亮亮的后事之后,李乐春开始找工作,最终他选择了保险行业,他说这也是出于一份责任。“我会在客户当中传达捐献的理念,3年来,有很多爱好公益的人积极响应。”而平时,李乐春总是在网上帮助那些和曾经的自己有着同样困惑的人们,与他们一起交流取暖……李乐春说:“我和妻子的捐献意志也一定会进行到底,这一点从未改变过!”

2013年的清明节就要来了!李乐春和妻子又开始为了逝去的爱子忙乎起来。“每年的清明节,我和妻子都会到北京郊区放一盏孔明灯。”灯上写着:“亮亮,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这盏灯带着李乐春和妻子的思念越飘越远,却离儿子越来越近……

新闻链接:

遗体捐献 先过家人那道关

遗体捐献条件:

捐献遵循自愿、无偿原则,只接受完整遗体,不接受单纯器官。

捐献时需直系亲属同意签字,捐献后骨灰不返还。

本人临终时,直系亲属或委托人应尽快通知接受单位,由接收单位派车接收遗体,并向家属核发《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书》。

为了保证捐献的遗体健康卫生,不致造成各种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人的遗体不列入志愿捐献遗体范畴,如鼠疫、病毒性肝炎等。

遗体捐献流程:

首先,捐献者从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领取一式三份的登记表填写,对登记表进行公证,然后将公证证明和填完的登记表交回遗体捐献登记站。

等遗体捐献者去世后,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将遗体运回,医学院校将遗体做防腐处理,在专用药水中浸泡2至3年。

经防腐处理的遗体用于教学解剖使用,周期一年左右。

最后,医学院校将使用过的遗体送至火化场火化。

新闻观察:

遗体捐献缺口巨大

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约有15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受器官制约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一万例,供需比是1:150。就器官捐献率来说,中国与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相比差1000倍。

而从遗体捐献角度来讲,对学医的人来说,解剖是基础,只有学好解剖才能学好以后的生理机能课程,进一步了解异常的人体结构,这对医生的临床极为关键。

采访中,首都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站主任王卫向记者介绍,由于尸体匮乏,首医大的解剖课要10个学生才能合用一具尸体,结果就是有人操作,有人在旁观摹。虽然现在接收到的尸体在逐年增加,一年能有30具到40具,但是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这样一来,科研就会受到影响,以至直接影响到医生的临床诊治。

改变现状更需制度进步

捐献器官可以拯救那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人,捐献遗体可以供医学院教学与科研使用。但是,受到观念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遗体捐献面临着很多困境。

死亡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点,在传统观念中,老百姓都崇尚“入土为安”。就公众而言,遗体捐献中的“自愿”比较好理解,作为公民有处理自己遗体的权利;而面对“无偿”,不少人心存疑虑,他们觉得把身体或者器官捐给医院,可医院在对器官移植上却是收费的,还有人会担心遗体会不会被挪做他用……这一切都增大了遗体器官捐献的难度。

相对于殡葬形式的变化,捐献遗体不仅需要人们在思想上有更大的突破,也需要制度本身的健全。

让身体化为灰烬,还是让它别样延续,这是一个选择,只是这种选择还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本刊记者 陈业雷

关于捐献器官的倡议书 篇8

你知道遗体(器官)捐献吗?想知道遗体(器官)捐献是怎么一回事吗?

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的、无偿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为了我国的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服务,也为一些器官丧失功能者提供置换的可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延续生命。捐献的遗体(器官)将全部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的解剖使用、病理解剖研究、器官移植。与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样,捐献遗体(器官)是造福人类、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善举,是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正在积极地参与其中。2月19日,世界伟人邓小平身后捐献眼角膜,感动了华夏儿女,起到了良好的垂范作用!

目前,人体(器官)来源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角膜病致残者约400万,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万例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对那些器官衰竭患者及角膜病致残者来说,(器官),角膜移植是延续生命及传递光明的唯一希望,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患者承受着与生死搏斗及失明的煎熬焦急地苦苦等待着,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患者未等到移植便离开了这个可爱的世界与家庭......

在此向广大群众及志愿者发起倡议并呼吁:一切相信科学,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人都应该行动起来,抛弃传统落后旧观念,树立科学人生观,正确对待生,老,病,死,能够在离开人世以后,让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延续;让逝者的心脏在他人胸膛中继续跳动;做到太阳落山了,却把光明留给了月亮;同时也衷心地希望,捐献者的亲属能够深明大义满足支持捐献者的高尚行为,只有让能够活着的器官,继续活下去,才是对逝者的最好慰藉!衷心地感谢您,永生的勇气!及您所有的亲人!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爱心和奉献让生命得到持续与传承!

倡议人:XXX

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书 篇9

挽救生命

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书

朋友,当我们每天享受惬意生活、感受美好生命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忍受病痛、挣扎在死亡边缘等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等待着万分之一配型成功的生命曙光,更是等待着我们的爱心。

我国现有约400万名血液病患者,仅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4万人。他们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捐献造血干细胞很简单,不是“钻骨抽髓”的概念,和献血的过程一样,都是在肘静脉处采集,几乎没有痛苦,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只是你的一点勇气和一份爱心。

在美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库容量是460万,欧洲是370万,台湾是24万。而在有着13亿人口的我国大陆,目前还不到100万,远不能满足占世界1/4人口华人的需要。透过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是患者在生死线上挣扎,是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和期待。挽救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爱,生命就会因你而精彩。过去我们可能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只要拿出一点勇气,就有可能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几乎破碎的家庭。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使身患绝症的病人获得第二次生命,还可以实现奉献者帮助他人的心愿,是社会文明与道德风尚程度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大力倡导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为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朋友,伸出你的手臂,奉献你的真爱, 用你博大的爱心、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让希望火炬点燃,让生命得到延续,你的生命定会在这造福人类、惠泽同胞的善举中得以升华。

让血脉相融!愿真情永在。

捐献眼角膜倡议书作文 篇10

我是一名残疾人,我自愿身后将自己的角膜献给那些在黑暗中痛苦生活的视力残疾人,让自己的角膜与他们一起享受光明和爱意,能永远伴随着他们生命延续,这是一件光荣而又幸福的事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发起向视力残疾朋友们的捐献角膜的行动。

我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其中视力残疾人有800多万人,他们是残疾人当中最为困难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视力残疾人给予了许多特别关爱,在全国启动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国家确立了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各级残联把白内障手术作为康复的首要任务,每年都有一批白内障患者得到救治。尽管如此,仍有一些视力残疾人由于得不到可做移植的健康角膜,而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

我是一名肢体残疾人,虽然同视力残疾朋友残疾的部位不同,但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共同不幸的命运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有责任彼此互相帮助,奉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点燃爱的火种,通过身后角膜捐献行动,给视力残疾朋友们送去光明。为此,我以一个普通残疾人的身份向社会的爱心人士和朋友们发出倡议:

我自愿在身后将自己健康的角膜捐献给需要角膜移植的视力残疾朋友。献出自己身后的角膜,让一部分视力残疾朋友从此可以看到多彩的世界,如能因为我们捐出健康的角膜,让复明的朋友们欣赏世界的美好,这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我会为此而自豪,为此而幸福,为此而快乐,我的生命也因此而延续!我相信,我今天的倡议会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朋友们的响应,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这项善举而努力。

倡议人:XXX

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书 篇11

当我们享受多彩生活、感受美好生命的时候,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忍受病痛、挣扎在死亡边缘等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等待着万分之一甚至是百万分之一配型成功的生命曙光,更是等待着我们的爱心。

我国现有400多万血液病患者,仅白血病每年就新增4万余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处于花季的少年,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他们生命的最大希望。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亦称“中华骨髓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今已经建立起一个拥有128万余人份的数据库,可是仍远远满足不了临床患者的需要。只有参加捐献的志愿者越多,数据库的容量才会越大,患者找到合适配对的几率才会越高。而你、我,我们每一个18岁至45岁的健康人,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勇气,就有希望重新开启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门,为他们带来生的希望。只要您伸出手臂,抽取5ml的血液供配型检测,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就有可能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几乎破碎的家庭。

如果,您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了解还很模糊,那么,我们告诉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不是人们想象的“钻骨抽髓”,其实和献血过程一样,在肘静脉处采集,采集后的全血再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出10克造血干细胞。成年人拥有造血干细胞3000克,并且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所以捐献后不会影响健康。

让我们积极投身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动”中来,献出您博大的爱心,用您崇高的精神照亮每一个患者的心,给千百万患者一个生的希望!

捐献咨询、登记电话:市红十字会***3;市中心血库83011372;嵊州传媒爱心公社:83115233。

5月8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市献血办、嵊州传媒爱心公社将在市文化广场举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期待您的参与。

【遗体捐献倡议书】推荐阅读:

上一篇:诗经的爱情诗下一篇:保险业务员的年终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