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的造句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避的造句(共10篇)

回避的造句 篇1

1.他们宁愿正视问题而不愿回避问题。

2.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

3.王武宣也不回避,功力用于双掌,迎侯兴国而上。

4.职业顾问们知道这一点, 但几乎所有人都刻意回避它。

5.此地是吐蕃宣慰司与东察合台汗国双方争议之地,由于荒无人烟无法耕作游牧,因此双方的态度是小心回避争端,久之自然而然成了“二不管地带”。

6.这全是他的错,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7.你可以通过人们是否回避我辨别谁是共产党,谁不是。

8.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拴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众僧也各自回避。

9.对他们来说, 中国学生都太严肃, 害羞甚至回避别人。

10.这一问题不容回避,回避意味著投降,投降意味著民治政府的结束。

11.我们回避了智利要求提供一千顶头盔和两千枚夜战用照明弹的问题。

12.在对直线加速器的描述中,我们已经回避了许多问题。

13.已经提到, 《汤姆·索耶》实际上回避了生活的黑暗面。

14.她感到她的朋友回避她。

15.你是怎样设法回避了那个棘手的问题的?

16.还有别头试,考官与地方官子弟亲戚与门客参加解试考时,必须回避,朝廷另派考官别设场屋进行政科考。

17.他回避了采访者所有刨根究底的提问。

18.我们发现他们是在回避问题。

19.你和治疗师工作过吗?你回避他们 吗 ?

20.如果该运动因这一问题被回避而承受无法弥补的损失,那将是何种悲剧。

21.国际社会在面对这一挑战时不应该回避。

22.FSF则回避了一些更棘手的问题。

23.尽管这一话题已经让人感到厌倦,梅特兰若想回避,就只能一无所获。

24.男孩们回避了我们的问题。

25.那外交家很善于回避使人感到尴尬的问题。

26.把某一工程进行分割,是回避《国家环境政策法》的一种手段。

27.整个午饭期间,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房子的话题。

28.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29.期房按套销售并不能回避面积缩水问题。

30.在回避问题的路上,常常回遇见自己。

31.林友柏丝毫不回避他充满戾气的眼神,也看着他说道,我是这片别墅的主人,你有什么话,不如跟我说。

32.死亡这个十分明确的目标,是不必巴望,也不必回避的。

33.正如与收税员,已经越来越难以回避的伊朗人以及其他政府的官僚机构。

34.乔丹·贝克本能地回避聪明机警的男人。

35.这个问题非常紧迫,不容回避。

36.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

37.我们越来越在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选择:或者规范我们的经济,或者失去更多的影响力以及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力。

38.他后来的著作表明他对所回避的批评的蔑视。

39.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40.采用更多有联系作者用的好习惯的时间无所不能回避。

41.论及乡土创作, 阎连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作家。

42.此前,陆少江曾怀疑过父亲的死因和陆少海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关联,头脑里却潜意识地回避着这儿种猜嫌。

43.可以通过回避提及残疾来避免残疾歧视。

44.办公室里的另外几位加上我都已经瞪目结舌了,而且还很不厚道的想等着大头继续说,根本就没有要回避的意思。

45.财政支出一掷千金,回避争议一路审慎。

46.我想这是让我回避一下的好时机。

47.他们故意回避这个论点。

48.他回避记者,从“后门”溜出去了。

49.南宫无奇阴阴一笑,似乎对萧云枫的表现很是满意,右手一摆,一股凝重无比的劲力有若实质般朝萧云枫门面压来,劲力笼括萧云枫周身部位,不给丝毫回避之地。

50.回避,躲避;对指责表示认罪, 但暗示应取消。

51.对这类问题,医疗行业尽量置若罔闻,实在回避不了,就借保守秘密和强调家丑不可外扬掩饰过去。

52.过去人们尽量回避的小乡镇如今发展了旅游业。

53.回避是意志的沉溺和对信心的背叛;忍受是意志的升华和为了使寻求成为永恒。

54.波蒂略先生否认自己正在回避那个问题。

55.帕格用敏锐的眼光打量她, 她并不回避他的目光。

56.必须将数据库置于回避恢复模式下才能重建日志。

57.肯尼科特慢慢地开始懂得,她是有意要回避他。

58.个中缘由固然有战略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不当等因素,但一个不可回避的带普遍性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即如何对企业集团进行管理运作?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笔者认为应以预算管理作为突破口来全面提升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

59.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回避的造句 篇2

可惜,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虚晃了一枪,便偃旗息鼓了,致使不合时宜的“三分格局”继续为害全民医保制度的统一、公平、效率与可持续,继续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无论是有志于中国医保事业的仁人志士,还是长期拼搏于医保工作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无不痛心疾首、焦急万分。在望眼欲穿的时候,总算盼来了2015年12月9日召开的中改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再次作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的决策。迟滞了两年多后,总算盼来了一个说法,给久旱无雨的心田播撒了些许甘露,使焦急的心情得到一些慰藉。

深研细读《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以下简称“意见”),发现此次“整合”的具体内容只是实现“六统一”(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建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改革目标上看,应该说是明确而正确的,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从改革的内容、实施主体和途径上看,则不免有些模糊与含混,甚至有故意回避主要矛盾、避重就轻之嫌。这里所指的“主要矛盾”就是全民医保的管理体制(这是制度整合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六统一”的主体和“牛鼻子”,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才可能解决)。恰恰是管理体制这个主要矛盾,《意见》的用词谨慎而含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理顺医保管理体制,统一基本医保行政管理职能”。什么叫“有条件”?如何“理顺”?谁去“理顺”?往哪里“理顺”?等等,则语焉不详,给人们留下了各自去领会、想象、解读甚至争议的“无限空间”,其结果必然“见仁见智”,很难形成共识,更别说“统一意志、统一步调”了。管理体制本质上就是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一项政策举措不明确实施主体,就没有人(部门)负主体责任,到时候没有“整合”“统一”好,也就追究不了任何部门的责任了。因此,相较于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和国务院在2013年3、4月间的决定,《意见》似乎是“进一步又退一步”之举了。

措辞的谨慎而含混,折射出此次“整合”,改革的路数并不清晰,方向不够明朗,底气也不够足,决心也不够大,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敢于“攻坚克难”“涉险滩”“啃硬骨头”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政策性文件的遣词造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导向性。倘若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就会给政策的贯彻实施造成极大的困惑、麻烦、障碍、阻力、混乱。今年以来几个月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一些部门和地方正是利用了《意见》上这些灵活有余、导向不足的措词,“脑洞大开”、各取所需,大展拳脚,他们并没有在“六统一”上用真功夫,恰恰是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理顺医保管理体制、统一基本医保行政管理职能”的模糊表述,试图按照其固有的价值取向和思维逻辑,“理顺”为“一手托两家”或回归改革前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管理模式。

面对当前“整合”的局面,不少人有困惑、有迷思、有忧虑、也有担心。中国医保改革进行了20多年,何以出现这种“公婆之见”的不堪局面?!避开管理体制谈整合、统一,能真正整合、统一得了吗?!行政管理体制有个形象的比喻叫“蜂窝煤理论”——必须上下贯通。“下动上不动,越动越被动”,地方早就吃够了苦头,此番又是鼓励地方自己去“理顺管理体制”,能理顺得了吗?!很可能是“斩不断、理还乱”。说实话,老百姓并不关心该由谁来管医保,他们所关心的是参保、缴费、保障、服务更实惠、更便捷、更高效、更可靠、更持久。此番“整合”不明确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六统一”能否真正实现,令人担忧乃情理之中事,如果到头来“雨过地皮湿”,未“统一”,也未“理顺”,依然“山河依旧、面貌如初”,恐怕谁的板子也打不着,因为找不到责任主体。可是倒霉的仍然是老百姓,浪费损失的还是国家的资源,受损失的还是医卫和医保事业。

面对“整合”的两难局面,作为一个经历与见证医保改革20余年风雨历程的“老医保”好像又遇到了“新的世界性难题”(应读作“中国式难题”),产生了诸多匪夷所思乃至百思不得其解的迷思与迷惘。孟子曰:“心之官则思”,于是不得不对“整合”作深度思考。自忖一介黎庶之思,不过一曲微芒而已,不可能有大用场,更不能“悬壶济世”,但自信“思无邪”,应尽“以言报国”之责。遂将八大迷思布列出来,自思自忖、自解疑团,亦祈诸公教正。

迷思一:“整合”缘何如此艰难?

改革历来就是“好事多磨”。因为改革在本质上就是革故鼎新,是对旧制度、旧体制的纠错与匡正;是旧的游戏规则的废止、新的游戏规则的确立;是旧的利益主体、利益格局的解构,是新的利益主体、利益格局的构建。改革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虑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都要考量是否能达到“三个有利于”的目的,都要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等等,看似简单的一项改革举措,背后深藏的纠结与矛盾并不简单,可以说都需要用系统论的思维作指导,当作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实施方能奏效和成功。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这些一般性的道理大家早已谙熟,而陈旧观念的束缚、旧体制的惯性、固化的利益格局的藩篱等等,对改革形成的障碍和阻力,虽然深藏不露,但阻挡改革前行的力道不可小视,这些年似乎变得越来越强劲,使一些领域和环节的改革举步维艰,这些年在“整合”上的表现就尤为突出和奇特。

按常理和常规,既然“整合”是社会保险制度统一性、公平性、便捷性和持续性的内在要求;既然“三分格局”(即制度分设、管理分割、资源分散)造成的“三重复一浪费”(城乡居民重复参保、财政重复补贴、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有目共睹;既然十八大以来中央已经提出要求;既然在2013年的“两会”上作出了庄严宣示与承诺,并在“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的方案”中列出了“整合”的时间表……概而言之,“整合”是大势所趋已成共识,“整合”的方向已经明确、路径也很清晰、先行“整合”的成效已然彰显,“整合”的决策业已作出,为什么还如此艰难,拖了三年多依然是“整”不动、“合”不了呢?!好端端的“铿锵玫瑰”硬被拖成了“明日黄花”,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思忖再三,这个“难”,并非“整合”这件事本身有多难,也并非难在客观条件上,而是难在体制内,难在上头,是人为的难,这又反证了“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那句名言。古时讲“乱自上作”,如今确乎存在“难自上造”。本人从事医保工作,先后经历过六位分管医卫与医保的高层领导,深感他们都是深明大义、处事大气、顾全大局的仁者智者长者,尽管改革中对一些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和争论,但他们都能秉公而断、大道中行。譬如当有的部门提出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主张时,就能鞭辟入里地直指要害:“你这个部门不能成为‘总医院’,你这个部长也不要当‘总院长’”;又譬如有的部门不同意由劳动保障部门主持制定医保目录时,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不能既当会计又当出纳”“谁埋单就由谁点菜”,支持由劳动保障部门主持制定医保目录,等等。当年改革的条件、改革的经验都远不如今天,但改革却是风生水起、呼啸前行,从事改革的人们也都心齐气顺、苦中有乐。现在,条件好了,经验多了,反倒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了。恐怕问题就出在,有的人将分管的工作部门化、将部门“领地化”,加上“先入为主”“真理在握”的思维定式,把不同的意见视为“话外之音”充耳不闻,更是难以入耳入脑的,这就形成了整合路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诸君以为如何?!

迷思二:常识性的问题缘何成了似乎谁都不明白的尖端难题?

常识告诉我们,医患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患者得的什么病、应该如何诊治,医者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和诊治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患者都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人类的聪明和智慧就在于,为了遏制医疗服务供方可能出现的无效诊治、过度诊治等不当行为,维护患者的权益;平衡医患之间的利益关系,寻求医疗、医保事业协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时便引入了一个“制衡机制”——第三方(即医疗保险主办方)治理机制。国际社会医疗保险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一机制是必要的、正确的、可行的、有效的。大凡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也都认同、采用了这个治理机制。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第三方治理机制已然成了国际社会的通识和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常识(实施国家福利计划的不在此例)。

所谓常识,就是在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再加以证明的知识(丁肇中语)。换句话说,常识也就是最起码、最基本的知识。有位英国学者在论及现代治理时说得更直白,现代治理就是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常识进行治理。常识反映的是常理和常规,是不容罔顾、不容违忤的。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第三方治理机制”这个既是常识也是通识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却成了争论不休、不得其解的尖端难题:部门之间、专家学者之间,又是进行各种调研座谈,又是举办各类论坛研讨论证,甚至动用外交资源(驻外机构、媒体)满世界求证,看别的国家的医保归谁管,折腾的动静不可谓不大矣,最后还是莫衷一是,无果而终,无端地耗费了社会资源,失掉了宝贵的改革机遇。

迷思三:第三方治理机制缘何要异化为“一手托两家”的“一肩挑”?

医保的第三方治理机制遵循的是制度模式决定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则要适应制度模式并反作用于制度模式这个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常识还告诉我们,凡属客观规律,只能遵循,不能违背,违背是要受到惩罚的。然而,有人硬要与这个基本原则较劲,悍然否定第三方治理机制,将医保管理体制异化为“一手托两家”的“一肩挑”。宣称由主管医疗的部门管理医保,实行“一手托两家”的“一肩挑”,可以充分发挥其懂医管医者管医保的“双重优势”。

殊不知,持此论者至少犯了三个常识性、逻辑性的错误:一是医疗与医保是有一定联系而又是属性迥异的两个范畴。“术业有专攻”,懂医疗者未必懂医保,管医疗者未必能管好医保。二是管办不分的医卫旧体制与“四分开”的改革方向相悖,如果再来个“一手托两家”,岂不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既当“会计”又当“出纳”吗?岂不成了没有外部监督的“自拉自唱、自卖自买”的“内部人控制”了吗?!明明是监督缺乏的弊端与劣势,何来“双重优势”?三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决定必须由第三方(社会保险主管方)实施管理这一基本原则和国际通行做法岂不被颠覆了吗?

迷思四:只讲制度统一而回避管理体制的统一,缘何要“进一步退一步”呢?

“整合”被搁置了两年多后,能做出“六统一”的决定,说明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值得庆幸。细想起来,又觉得有些“不解渴”,缘何只整合制度、不整合管理体制呢?相较于两年多前在全国人代会上的庄严宣示不是有些后退吗?!

多少了解一些当下决策过程的人们都明白,协调是决策的基础和前提,能协调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决策到什么程度,协调只有八成,决策也只能八成,绝不可能是九成、十成。回避管理体制,就说明这个问题仍未“协调”下来。既然谈不拢,也就只好不谈,先搁置下来。

先行“整合”的实践证明,统一管理体制是统一制度的必要前提,好比“四两拨千斤”“一统一撬动六统一”。如果不统一管理体制,就等于没有明确制度统一的主体(即由谁去实施统一)、统一到哪里去等关键问题,结果必然是“整而不合”“统而不一”。

“六统一”,不光是个出台政策的问题,最关键最核心的还是实施运行和经办管理问题。而医保运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则是基金筹集、待遇标准、保障服务和基金管理等几个关键环节。如果不是由一个部门统筹规划、统一实施、集中掌控,则会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局面,别说实现更加公平、便捷、高效(参保者仍然会在不同主管部门之间疲于奔命),恐怕连个统一、客观、准确的信息、数据都难掌握!

迷思五:高层已经作出了决策,缘何有些人依然故我,不是上“折子”就是写“条子”呢?

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会懂得,2013年3月国务院相关负责人在全国人代会上所讲的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管理职能交由一个部门负责,显然不仅仅是国务院的意向,更不是某负责人的意见,而是根据十八大的要求和社会保险法的授权作出的有关政府机构职能改革的重大决策。

按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项重大决策在研究论证、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本着对国家、事业负责的态度,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哪怕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意见),都是允许的,都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所需要的。但一经中央在广泛征求意见、深思熟虑基础上作出决策之后,各级各部门都应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不折不扣地予以贯彻执行(在执行中如果遇到了始料不及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向上级反映,也是正常的、允许的)。然而,有的人明知中央已经决策,却罔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非但不贯彻执行,而且变换身份、变换手法,不是上“折子”,就是写“条子”,依然故我,固执己见,这不是干扰、搅局又是什么?!还有的人对地方政府按照中央要求从体制上制度上全面“整合”的改革横加指责、设置障碍,甚至以取消某些专项经费相威胁,等等。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凡此种种,无论是从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高度,还是从鼓励支持地方积极进行改革探索的角度,都讲不通,都站不住脚。这类做派,在前些年鲜有发生,而在强调讲纪律、守规矩的当下却能横行无忌而得不到规治,实在不可理喻。

迷思六:先行整合的地方成效显著,缘何有些人视而不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耳熟能详,判断改革的举措正确与否的核心标准是“三个有利于”(邓小平语意),也已深入人心。先行“整合”的地方如天津、宁夏、重庆、广东、山东等九省(市、区),以无可置疑也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整合”不仅是必然的、正确的、可行的,而且成效十分显著。一是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增强了制度同一与公平;二是降低了制度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挤出了5%~10%的重复参保的水分,节省了财政大量的无效支出(山东一省一年就减少8.3亿元);三是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山东省整合后,医保用药由1100多种增加到2400多种,报销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四是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不但能信息共享而且数据准确了;五是提高了基金统筹层次,增强了基金共济和抗风险能力,使制度运行更可持续,等等。群众对“整合”额手称赞,满意度与获得感大为增强(山东东营市民调显示,群众对“整合”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在政府近年实施的惠民举措中雄居榜首)。足以证明“整合”是大得民心的善举德政。

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对“整合”取得的显著成效非但不赞一词,却对明摆着的事实硬是视而不见,偏说“整合”造成了“负面效应”,使“农村居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城市居民占了农村居民的便宜”,是“穷帮富”,等等。这些人的价值取向和内心逻辑就是,不管“整合”的道理多正确、多充分,“整合”的成效有多好,只要是没有按照他们的意志办,没有“整合”到他那股道上去,就是不正确、就是不好!“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信哉斯言!

迷思七:明明是医卫体制改革乏善可陈,缘何总拿医保说事?

2000年提出的“三医联动”(亦称“三改并举”)的改革方略,2009年确定的医卫体制“四分开”的改革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贯彻执行不力,特别是以“四分开”为要旨的公立医疗机构等改革,至今还没有破题,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些年,基本上还是在取消药品加成、政府对药品进行“双信封”式招标采购、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以及让医患双方签订不送、不收红包的协议等一些非重要领域、非关键环节上用功发力。这就使得新医改乏善可陈,只好把医保的快速推进、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日益提高当作骄人的成绩,在各种场合展示。这些年医保取得骄人的成绩是不争的事实。也不必深究是谁人之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令人不解的是,当谈到医改存在的问题(诸如“看病贵、看病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重”“分级诊疗制度没有建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依然存在等)的时候,有的人不从自身找根源,不从医卫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到位上找根源,而总是拿医保说事,不是埋怨医保支付制度没有跟上去(没有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或“合规费用”报销,对医疗机构的改革成本补偿不到位,对不同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报销没有拉开差距等),就是指责医保报销水平太低(甚至诬称社保部门宁可让几千亿的医保基金花不出去,也不肯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等),这些诛心之论,除了耸人听闻、蛊惑人心,激起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医保政策的不满情绪,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吗?!“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无端的诟病的真实意图,无非是为不让社保部门管理医保造舆论罢了。

迷思八: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医保本是改革的产物,缘何要“借壳上市”回归旧体制呢?

但凡了解一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沿革的人都知道,由国务院主管社会保障事务的人社部门管理各项社会保险工作,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公费、劳保医疗管理体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毫不夸张地说,由社会保障部门(人社部)统管包括全民医保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工作是天经地义的——既是改革的产物,又是社会保险法的授权——不应有任何动摇、懈怠,更不能折腾、颠覆。

然而,恰如坊间所言:“回头路不能走,复旧梦确实有”。闻悉有人早就放出狠话,医保管理体制即使做不到“一手托两家”,也要另成立一个机构来管理(潜台词是“反正不能让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否则“死不瞑目”。足见决心之大!

我们这里是盛产经验的国度,又有创造经验的传统。不是有句话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吗,上边需要什么样的经验下边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经验。因为有那么一些人天生就具有善于揣摩上边意图的基因和特长。真是“不巧不成书”。南方某市的“另一个管理机构”的经验,便恰逢其时应运而生了。据说此经验一经问世就“好评如潮”,并冠之以“××模式”强势推广。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模式”,仅就其医保的管理体制而言,并非什么新鲜玩意儿,不过是个“借壳上市”的把戏,或者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古法——假改革创新之名,行回归旧体制之实——改革前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管理,就是由卫生和财政部门主导、主管的。“××模式”的“改革创新”就在于它比计划经济时期更加强化了卫生、财政管制权力罢了(不但要管医保基金,还要管医院的经费、人事任免、绩效考核、分配奖惩等等,与“四分开”的改革方向显然不搭界)。笔者对“模式”一类的东西向来不感兴趣。任何经验一旦成为模式,就必然死板、僵化,或者成为束缚人们创新的框框。“模式”还会使人变懒,成为照抄照搬的“文抄公”“搬运工”。太史公有言:“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西方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古谚。事实上,几乎没有听说过当今先进的国家推出什么什么模式的。反观我国曾经推出的模式,真正立得住、推得开、行得远的有几个?远的且不说,就说2009年新医改以来推出的“神木模式”“湛江模式”“太仓模式”“高州模式”等等,哪一个站住了脚?哪一个不是昙花一现、热闹一阵,便成泥牛入海了?!实践一再昭示我们,凡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东西,无论打着什么旗号、冠以什么光鲜时尚的名头都是长久不了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鉴,难道还不应该从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角度对“模式热”作一番冷思考吗?!难道对符合第三方治理机制的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全民医保的体制——这一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不应该牢牢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三不”方针吗?!

迷思重重,终得有结。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孟夫子“天下定于一”那句名言在当今仍具有启迪意义:城乡居民医保必须“定于一”,只有管理体制先“定于一”,医保制度才能真正“定于一”。质言之,只有在统一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度的“六统一”才可能顺利推进、真正实现,全民医保制度只有真正“定于一”,才可能实现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宏伟目标。

未可“回避”的收获 篇3

“可不是吗?人教版中这篇文章是被安排在二年级,我半课时就‘解决’了。而且,我上课时生怕学生会问我问题!”

一进办公室,就听到张老师与夏老师在谈刚刚上过的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

“怕问什么?”我不禁答腔问道。

“我怕学生会问:下雨时,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让给了萨沙。为什么爸爸不直接给孩子萨沙?”

“再说,爸爸、妈妈都没有把雨衣让给托利亚,这托利亚当时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啊?”吴老师皱着眉头补充道。

“嗯,是个问题,这些我真没想到!”

铃声响了,我带着忧虑、担心与不安走进教室。

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接下来概括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假日,萨沙一家人去森林度假,突然下起了雷雨,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让给了萨沙。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一切顺利。可好景不长,读第1自然段时,学生就开始提问:老师我有问题——既然他们是一家人,为什么不直接说:父亲、母亲、姐姐托利亚和弟弟萨沙,而特别指出: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

我无言以对,留下这个问题继续阅读。

“老师,我有问题!”思维活跃的T同学举手了,“为什么爸爸不直接把雨衣给萨沙,而是先给妈妈,妈妈再给萨沙?”

果然,学生提出了我事先担心的问题。

“我知道!”K同学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如果直接给萨沙,就不好说‘最弱小’的了,那就不会引出萨沙的疑问与妈妈的对话,也就不会有下文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了!”

“对!”同学们异口同声,深表认同。

我惊诧——自己深深担心不解的问题,K同学从作者构思与表达的角度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且“深得人心”。

“是的,看来作者是——”

生齐答:“精心安排!”

“巧妙构思!”我补充道。

“我还有一个问题,那爸爸为什么不把雨衣先给托利亚,再给萨沙?这样也是三个人之间的传递呀,萨沙还是最弱小的?”T同学不依不饶地追问。

“托利亚也是小孩子,她说不出妈妈那样的话!”L同学回答道。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借妈妈之口说出来是最合理、最恰当的!托利亚毕竟和萨沙一样是小孩子,这样才合情合理嘛!”我不禁借题发挥,慷慨陈词。

“那么,最好应该是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给托利亚,托利亚再给萨沙,这样不是更好吗?” T同学打破沙锅问到底。

“不需要了,第1自然段中特别指出‘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说明了萨沙是一家人中最弱小的,直接由妈妈传给萨沙就行了,再经过托利亚就显得累赘了,不简洁了!没有必要这样写!”

学生连连点头。

“哦,对了!再想想第1自然段中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说姐姐托利亚和弟弟萨沙,而特别强调‘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现在你知道了吗?”我趁势追问。

“就是要告诉我们托利亚比萨沙大。”

“这是为下文——”

“打基础。”“作铺垫。”“埋下伏笔。”……同学们纷纷说道。

“那么,像这样在文章的前面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的巧妙构思的地方在文中还有吗?”我兴奋之至。

“有!有!第1自然段中‘天气闷热’就是为下面‘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埋下伏笔。”

“否则,后面写下雨,就显得太突然了!”我补充强调。

“还有第2自然段写野蔷薇的句子,这样为最后萨沙把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打下基础。”

“是啊,第2自然段描写野蔷薇的句子,一是为下文埋伏笔,同时也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森林的美好!”

“还写出了当时萨沙一家人非常快乐!”

“说得好!第2自然段写野蔷薇这一处描写可谓一箭三雕!妙!”

“好,假如你就是萨沙,文章最后一句——你会怎么说?”(出示填空题)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地问道。

“神气”、“骄傲”、“自豪”、“理直气壮”、“自信”……同学们的答案脱口而出。

教师课前深深担忧的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还是在课堂上被学生真实地提了出来,这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的教学过程,也是文本特点客观存在使然。这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外,意外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那样的顺利与轻易,远没有教师课前所担忧的那样“难办”。原因何在?

主要原因是受教师的思维惯性与教学定势的影响。教师担心的不能求解的问题是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出发,是仅从对文本内容解读的角度提出的问题。聪明而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是从作者写作的角度,从文章构思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这恰恰符合了文本的“文学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如我们解读《愚公移山》时思考“为什么愚公非要移山,不搬家”一样——也是未能从作者构思立意、表达主旨的角度去思考!

笔者以为,上面的案例提示我们,关注语文自身的角度。语文课要回归本体,不仅要关注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内容的“表达形式”,要让学生习得语文,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公务员的任职回避 篇4

《公务员法》是事业单位考试当中的一个常见考点,尤其是近两年的事业单位考试,对此考点的考察比重逐渐加大。今天华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公务员法》当中的“任职回避”。

考点一:应回避的亲属关系 1.夫妻关系。夫妻是男女双方以感情为基础、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依法结成的伴侣。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的双方,即丈夫和妻子,互为夫妻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夫妻关系限于有效的夫妻关系,即曾经是夫妻关系而现在已经离婚的,不属于任职回避的范围。

2.直系血亲关系。直系血亲关系是指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他们和自己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等。鉴于人的寿命的有限性和公务员任职年龄的限制(18周岁以上),直系血亲的链条中同时担任公务员的人所分属的辈分并不会太多

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旁系血亲,即非直系血亲,但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同源于外祖父母的姨表或舅表兄弟姐妹之间以及不同辈份的叔、伯、姑、舅、姨与侄(侄女)、甥(甥女)之间关系。

4.近姻亲关系。姻亲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姻亲关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血亲的配偶,如儿媳、女婿等;二是配偶的血亲,如岳父岳母等;三是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以及血亲的配偶的血亲,如妯娌之间,或者与儿媳之父母等。

我们来看一道事业单位考试中的真题:

下列亲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任职或从事公务应当回避的是: A.小姨子 B.同学 C.老丈人 D.干兄弟

这道题当中,小姨子是妻子的姐姐或妹妹,因此是近姻亲。老丈人是妻子的爸爸,也是近姻亲,因此这一题选择A和C。

考点二:应回避的职务

1.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隶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2.不得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

3.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人事、审计、财务工作。考点三:地域回避

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即不得在原籍任职。我们来看一道事业单位考试的真题: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情况违反回避制度的是()A.李某为教育局审计科副科长,其姐夫为教育局局长

B.张某为某市档案局普通公务员,希望组织将其妻子调入本局工作 C.王某为青山县人,现任该县委组织部长

D.赵某为县地税局局长,其子在某乡税务所任税务员

A选项李某与其姐夫是近姻亲关系,并且李某从事的是审计工作,其姐夫是领导。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施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C选项属于地域回避。B、D两项中关系人之间并不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张某及其妻子可能分别隶属于档案局不同部门领导,而赵某之子则受乡税务所所长直接管理。故该题选A和C。

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美文 篇5

世人对未知和秘密的事都充满好奇,别有用心的人甚至把秘密作为筹码或交换条件来处理人际关系;而智者,则不会以这种卑劣的目的来探寻别人的秘密,也不会将自己的秘密辗转传播给那些喜欢探密的人。

生活的烦恼,并不是我们在生活里遭遇了什么真实的困难,而是我们在烦恼面前缺失了信念,甚至是对生活产生了消沉与沮丧,生命的希望就在于保持自我的信心和向前的勇气,去对生活产生推动和促进的改善,对于那些不确定的烦恼,浮云来去,相怨不如相忘。

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篇6

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核心内容:回避制度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某一案件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而避开或者退出对该案审理的法律制度,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相关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回避制度】

第一,回避主体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对于审判人员的范围,《若干规定》明确为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其他人员包括人民陪审员、执行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

第二,回避方式和程序

《民事诉讼法》粼5条规定,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可见我国回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并用。自行回避即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时,应主动退出该案件的审判及其他相关工作;申请回避则是仅属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申请,说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三,回避事由

《民事诉讼法》粼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可作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但是《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利害关系”、“其他关系”、“可能影响”等较为模糊的词语具体规定。学术界中,一般认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主要是指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涉及相关人员的利益;“其关系”是指在前两种情形之外的某种关系,诸如老上级、老部下、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等;有可能影响秉公办案的,但是必须以“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为前提条件,不能不加分析的一律回避。”除了这三种情形,《若干规定》还增加了若干种情形,如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诉讼代理人的;审判人员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同时还规定了参与五种不法行为的审判人员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和其他人员也必须回避。虽然这些情形也可以概括为“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但是更为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司法实践的统一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同时,这些补充性质的规定,也为完善民事诉讼回避事由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第四,回避的法律后果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该案的工作,除非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但被驳回申请的当事人申请复议的,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该案的工作。关于“紧急措施”的范围,法律缺乏明确的界定,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主要是指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回避的另一个法律后果,是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后,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已完成的有关工作是否有效。对此,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有学者认为对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已完成的诉讼行为应当一律规定为无效,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区别情况对待,若审判人员被决定回避,则由审判长或更换后的审判长对该回避人员所作的诉讼行为进行审查,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才被认定无效,但鉴定行为一律无效。”笔者认为两种思路各有利弊,本文将在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五,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在第153条、第179条涉及上诉案件、再审案件的法律条文中有如下内容“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由此可见,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案件由于程序的不合法,效力也是有瑕疵的。但是在上诉案件中,如果仅违反法定程序,而未影响案件实体判决、裁定的,并不在发回重审的范围之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理念。庆幸的是,这种做法在《若干规定》中被修正过来,《若干规定》第6条对违反法定程序、不执行回避的情形作出了“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规定。

老师,请不要回避学生的问题 篇7

【情景再现】

这位老师教学的是四年级的《倍数和因数》,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 根据所摆成的长方形写一道乘法算式。学生说出摆法和算式后, 老师要求学生自学课本, 画出重点,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 为了方便,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为什么呢?”老师说:“你问得很好, 至于为什么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再研究。”听到这里, 我当时一愣。既然是这节课出现的问题, 并且学生又提出来了, 为什么不当堂解决, 而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再研究?

课后我与这位老师提到的这一问题。这位老师说以前的教材有倍数、因数的概念, 并且这一概念是建立在整除概念的基础上的, 现在的教材没有给出概念, 只是让学生感知概念, 而且又没有教学整除的概念, 因此无法向学生讲清为什么0除外。听了这位老师的解释我不禁有了更大的疑惑:讲不清就可以回避学生的问题, 用一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再研究”来敷衍学生吗?我又进一步的反思:在教学中我又应该怎样处理这一问题呢?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概念讲得浅显易懂呢?

【我的做法】

首先要求学生分小组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并用乘法算式把不同的拼法记录下来。在学生充分操作的基础上, 直观描述不同的拼法, 并把相应的乘法算式及时板书出来。结合板书的“4×3=12”, 具体说明“12是3的倍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然后让学生仿照老师的表达, 结合另两道乘法算式再说一说。这样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 初步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这时,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底注“为了方便,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有了前面的操作和算式, 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自然数”。至于为什么“指不是0的自然数”学生很疑惑。因此, 教师接着教学“你能根据乘法算式写出除法算式, 并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写出除法算式。通过交流感知:在写出的除法算式中, 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 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这时, 教师紧接着问:“你知道为什么指不是0的自然数了吗?”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因为0不能作除数, 因此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完善认识、深化理解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我的思考】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起始概念”有很多需要教师告知学生, 但告知也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比较抽象, 并且教材中没有给出倍数和因数的抽象定义, 学生产生疑问在所难免。有疑问是好事, 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积极性。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展开教学, 帮学生排疑解难,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在教学中, 如果经常回避学生的问题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学生会受到心理暗示:遇到问题就回避, 遇到难题就逃避。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各种各样的, 有时甚至是教师完全想不到的, 教师又怎么来应对呢?

(1) 要重视学生的提问, 不要怕影响教学进度, 但实际上却是在向着教学的终极目标迈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不要怕被学生问住, 要摒弃狭隘的师道尊严, 确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抱坦诚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对自己不会的, 教师就不妨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 但我可以去寻找答案, 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去查查书或上网搜索, 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然后我们再来一起交流。”这样的做法就将问题摆在教师与学生的面前, 将其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 使学生认识到, 只要去学习与探究, 我们就能够由不知转为知, 并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3) 对待学生的问题也是有一些技巧的。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能回答的, 自己最好“让位”, 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一定深度的, 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稍作一定的引导。

那段无可回避的记忆 篇8

那是罗纳尔多初登意甲的时代,那是罗纳尔多激情四溢的时代。他那风驰电掣般的带球,他那令人眼花缭乱,花样选出的过人,他那雷霆万钧的射门,以及他那胜利后憨憨一笑露出的可爱兔牙,不知倾倒了多少球迷,征服了多少观众!在梅阿查球场的米兰德比,他以一记“中国功夫”式的挑射而技惊四座,在巴黎王子体育场的联盟杯决赛上,他又以自己的独门绝技“钟摆式过人”而蜚名江湖当时很多人断言:他,才是球王的惟一继承人从那时起,我便深深地爱上了罗纳尔多,也深深地爱上了罗纳尔多身上的那件蓝黑间条衫。

永远不能忘记2001-02赛季意甲倒数第二轮联赛,当时国米位居积分榜首。只要战胜最后一个对手拉齐奥队,球队就可以一尝夙愿,夺回失去十三年之久的联赛冠军。然而,又有谁能想到,这竟是罗纳尔多身披蓝黑球衫的最后一场比赛!这最后一场比赛又是那么不完美l在这场事关夺冠大局的比赛中,罗纳尔多与他的队友一样,紧张得根本就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实力。国米输了……国米的老对手尤文图斯后来居上夺取了冠军。早早被替换下场的罗纳尔多坐在替补席上哭得一塌糊涂,那一刻,相信所有人都会为罗尼的眼泪所感动,所有人都会随罗尼的悲伤而悲伤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时空的轮盘转到了2007年。时间流逝的魔力使得这世界变得物是人非。昔日的“球星黑洞”国际米兰已不是那支一到关键比赛就掉链子的“软柿子”了,而罗纳尔多却已经巅峰不再,当初的凌云壮志、鸿鹄伟愿在锦衣玉食的奢糜生活中被一点一点地消磨,没有了莫拉蒂慈父般的关怀与库珀严格教导的他在弗罗伦蒂诺的纵容下尽情地享受,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与梦想。昔日那个在球场上无所不能的“外星人”终于坠落人间,只能在场上挺着大肚子,迈着慵懒的脚步,不断陷入对方后卫的防守陷阱,一次次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终于,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那个曾经的天才被皇马无情地扫地出门,750万欧元的转会费对于曾是世界第一球星的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2007年3月11日,米兰德比。这是历史上第266攻米兰德比,又是和以往绝不一样的米兰德比!只是因为这是罗纳尔多重返米兰以来第一次站在那些曾经挚爱过他的国米球迷的面前。那个迷途少年终于又一次站在了这个大舞台上表演,但是这一次,却是以对手的身份!在这场世人瞩目的世纪大战中,虽然罗纳尔多表现得十分努力并攻入球首开纪录,但他不再是十年前那个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的他了,他已经失去了决定比赛的能力,AC米兰还是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

从巴萨到国米到皇马再到米兰,罗纳尔多的人生也经历了从20岁到30岁的转变,他的绿茵生涯就在这从西班牙到意大利的来来回回中快要走到尽头。尽管这些年里,他留下无数精彩的进球,但是最先被我们记起的,依旧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代,他的一次次长途奔袭,一次次将球送入网窝。对我们而言,那个时代的罗纳尔多,才是真正的罗纳尔多!

亲属回避制度 篇9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管理,确保公司各项决策、管理的公平、公正,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三、相关定义

1、本制度所称亲属回避是指有亲属关系的员工在公司规定的需要回避的工作岗位范围内实施回避。

2、本规定所指亲属关系是指:血系亲属与社会亲属。

1)血系亲属:夫妻、三代以内直系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外)孙子女)、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侄、甥)以及配偶、近姻亲亲属(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2)社会亲属:战友、同学、原同事、朋友以及以上关系的血系亲属。

四、回避原则

1、公司财务、融资、经营、物流和化验部门领导的亲属不得在其管辖的部门工作。

2、其他职能部门和各子公司员工的亲属不得和自己在同一个部门或车间的班组工作。

3、出现需要回避情形时,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当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单方有职务,无职务的一方回避;双方均无职务的,非业务骨干的一方回避。特殊情况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后上交经营团队讨论,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任何员工的亲属在招聘入公司时应写明其亲属关系,凡不申报或未经报批入职者,在入职后被查出的,将对该员工同时做辞退处理。

五、回避纪律

1、在本制度实施之前已存在亲属关系的员工或与公司有亲属关系涉及公司业务的外单位人员,应主动到人力资源部做好备案,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经综合考察后,酌情处理。

2、员工在从事各项工作时,凡涉及到其亲属的,都应主动回避。如当事人不主要动提出回避,负责主持该工作的领导要劝其回避,回避后工作方可进行。对未进行回避的,其所议定的事项结果取消,并重新进行。

3、人力资源部在员工引进、晋升和调配工作中要严格审查,发现问题后要妥善处理。

4、公司全体员工对员工回避行使监督权,对于应回避而未回避的,可以直接向人力资源部或监事会举报。

法官子女任职回避 篇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试行)

法发〔2011〕5号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二○一一年二月十日 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防止法院领导干部及法官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其配偶、子女在其任职法院辖区内从事律师职业的,应当实行任职回避。

本规定所称法院领导干部,是指各级人民法院的领导班子成员及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本规定所称审判、执行岗位法官,是指各级人民法院未担任院级领导职务的审判委员会委员以及在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监督、国家赔偿等部门从事审判、执行工作的法官和执行员。

本规定所称从事律师职业,是指开办律师事务所、以律师身份为案件当事人提供诉讼代理或者其他有偿法律服务。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不得将具备任职回避条件的人员作为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的拟任人选。

第三条 人民法院在补充审判、执行岗位工作人员时,不得补充具备任职回避条件的人员。

人民法院在补充非审判、执行岗位工作人员时,应当向拟补充的人员释明本规定的相关内容。

第四条 在本规定施行前具备任职回避条件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主动提出任职回避申请;相关人民法院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按照有关程序为其办理职务变动或者岗位调整的手续。

第五条 在本规定施行前不具备任职回避条件,但在本规定施行后具备任职回避条件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应当自任职回避条件具备之日起一

法官子女回避

个月内主动提出任职回避申请;相关人民法院应当自申请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按照有关程序为其办理职务变动或者岗位调整的手续。

第六条 具备任职回避条件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在前述规定期限内没有主动提出任职回避申请的,相关人民法院应当自申请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按照有关程序免去其所任领导职务或者将其调离审判执行岗位。

第七条 应当实行任职回避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的任免权限不在人民法院的,相关人民法院可向具有干部任免权的机关提出为其办理职务调动或者免职手续的建议。

第八条 因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而辞去现任职务或者退出审判、执行岗位的法院领导干部和法官,应当尽可能按原职级待遇重新安排工作岗位,但在重新安排工作时,不得违反本规定第二条、第三条的要求。

第九条 具备任职回避条件的法院领导干部及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酌情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一)隐瞒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情况的;

(二)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规避任职回避的;

(三)拒不服从组织调整或者拒不办理公务交接的;

(四)具有其他违反任职回避规定行为的。

第十条 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在本规定所限地域范围内从事律师职业的,该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不实行任职回避,但其配偶、子女采取暗中代理等方式在本规定所限地域范围内从事律师职业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或者将其调离审判、执行岗位;其本人知情的,还应当同时给予其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上一篇:永丰乡卫生院廉政建设工作下一篇:flash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