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精选10篇)
作者:学科专家发布时间:2010-11-26
作者:周明莉
自然是不等同的。
首先,从两者的范围来看,信息技术是大大地大于计算机课程的。信息技术是人类以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储存、舆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等。而计算机课程则着重于专业性质和内容,其涉及面包括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等,因此它的重心在于专业,比如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计算机编程知识、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等等。从上可以看出,计算机只是信息技术的其中一个部分而已。
一、弱化理论, 强调操作教学理念
现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书中往往有不少的硬件原理等理论知识, 由于现在的中职学生基础素质越来越差, 对于理论性强的一些知识, 一是不想学, 二是学不懂, 因此讲理论的效果和不讲没有多大的差别, 而且中职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高技术人才, 而是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 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就能满足社会中的岗位技能的需求。因此大胆地弱化理论, 尽量少讲理论, 对于难懂的理论可以不讲。理论讲解简单化, 把重点放在操作的示范讲解上和实训上。把一些纯理论作为阅读材料处理。尽量把课堂从教室移到实训现场, 讲要多从实物、实训现场讲, 少在教室讲。采用任务驱动法, 在完成任务中教, 在完成任务中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更新发展的能力教学理念
采用两种方法培养学生:一是网络学习, 不仅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更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更新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上网学习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学习。二是市场调查研究学习法, 在电脑市场上往往能看到最新的电脑硬件, 学到最新的电脑技术知识和技能, 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更新, 因此在学校的组装与维护教学中, 通过下任务, 教方法、组织市场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市场调查学习的方法, 学会从最新硬件的说明书中学习最新的知识。
三、集中实训
课程结束时安排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实训, 分小组进行, 采用最新的硬件系统, 熟悉并能够识别计算机各种配件, 按要求组装计算机并在组装中排除硬件故障, 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 确定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 学会通过直观检查法、拔插法、交换法等进行故障判断。对计算机几种常见的故障, 通过检查进行判断并找出故障的原因。并通过光盘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系统安装等, 实训内容与毕业后实际工作情况大体一致。彻底弥补了平常练习的局限性。
四、学习评价的改革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
TP3-4;G642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课堂教学在这种大背景下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进行了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微课程模式开始被引入课堂教学,在课程教学当中发挥出更广泛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一、实施微课程教学的现实价值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当中的主次地位认识不清,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置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日益下降,而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凸显计算机课程教学在目前高校课程当中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从教学模式上着手,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而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将短教学视频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随身进行携带,包括平板、手机和MP4当中,随时随地都能够对教学视频进行查看,自我学习相应的课程知识。而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不断普及,高校中的教师也应该愿意采用这种模式来进行教学。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计算机教学的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因而在高校当中应该提倡采用微课程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当前对于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对微课程当中所用教学视频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教学当中的措施进行研究。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其他工具来丰富视频的内容,吸引学生反复进行观看和学习,而学生也能够打破传统的学习方法,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优秀品质,减少学习滞后性的出现。由此可见,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的应用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高校教学当中的主要模式之一,因而应该加强对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应用的重视。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微课程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选题
教师在录制视频之前应该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来选择相应的题目,围绕题目来进行视频录制,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录制视频前应该选择计算机课程当中的重点知识和操作难点来作为视频录制的主体,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创建真实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反复打开视频进行学习,反复按照视频中的内容进行练习,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主题时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任务,让高素质的学生能够去挑战,这样能够满足素质较高学生对于学习成就感的追求,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能够有信息继续深入下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
(二)制作教学视频
在微课程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都是从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视频来进行学习的,因而教学视频的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视频创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视频内容,视频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达到微课程教学的目的;二是注意收集计算机教学的相关资源,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讨论、网络上的其他资源参考来确定教学视频内容,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录制难度程度不同的视频,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视频掌握到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三是视频的时间应该控制好,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一般是在十几分钟,因而每一段教学视频的时间也应该控制在十几分钟左右,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高注意力情况下完成学习,提升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
(三)科学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应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指标,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相应的指标进行练习和检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这些网络上的练习来增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时了解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不会太过单一,能够科学综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增强合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教师组织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探究和协作等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充分得到锻炼,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计算机学习当中的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分小组来进行微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就教师布置某一任务或是微视频中的某一问题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在小组当中积极发言,并且分工合作,共同来解决某一问题,并且能够有机会向其他学生学习,彼此共同进步,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提升,增强计算机教学效果。
三、結语:
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够让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促进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诸晓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0):102-103.
[2]宋诗海,王兰兰.高职院校微课程的开发模式初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0(2):88-91.
[3]白香芳.高职“微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建设为例[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90-93.
[4]廖俐鹃.高校微课程设计的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J].电子测试,2016,(5):71-72.
[5]黄皓.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学习系统”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5):55-59.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的社会,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计算机人才的竞争也是其中相当激烈的部分。当前社会,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阶段的各个阶层,计算机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已体现在方方面面上,计算机人才才是最需要的人才。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积累,我简单地谈谈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一、尽量让学生多上机,多实践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都是“百看不如一练”。当教师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演示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理解的时候,能不能让学生将这一还比较模糊的概念转变成自己思维体系中固有的,较清晰的认识;能不能使学生对这一比较陌生的知识逐渐熟悉起来,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实践,从实践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有部分学生当老师讲解时像雾里看花,怎么想也不清楚,但是自己一上机一操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尽量概括得简明、精要,再把上机要掌握的内容列在讲义上,尽量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上机,而我在学生上机时,起引导作用,在学生上机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归纳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
二、上好第一堂课
①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刚进校的职业学校学生,他们还不能很清晰地了解计算机的真正概念及应用。他们只是无意识地感觉到现实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多了,认为计算机是一种既实在又新奇的事物,还不能真正明白计算机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还不能真正明白随着计算机学科对其他各学科不断渗透之后,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计算机这个辅助工具所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熟练计算机或者说不精通计算机。这门学科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②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性,很多学生开始对计算机课都怀着好奇兴奋的心情,非常想着学计算机,认为学电脑可打游戏、好玩,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大量去记忆或机械重复地训练,内容枯燥无味,难度也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降下来,因此,我提前给学生打预防针,让他们了解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性,提早做好心理准备,有利于他们有始有终地学习。
三、计算机备课的特殊性
课前备课是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计算机学科教学也一样,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出详尽、周密的备课。所不同的是,教师不但要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探索、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在计算机上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推敲、验证、演练,以使得这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因此,我要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就必须构造一个小实例,并由此实例在计算机上的推演过程和结果来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最后用一个大实例把很多个知识点归纳进行推演,我认为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消除学生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感性认识。另外,在对知识点进行实例构造时,我还特别强调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全面考虑。在备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各种理解、各个击破,以加强教学环节的严密性。总结起来,可以说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备课,我是对人、书、机三者有机结合的备课,是使书本知识向操作知识转化的基石。
四、重视计算机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是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①悬念法:
上课时,我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如在教word文字处理时,我先给每人一份跟教学内容有关的稿子,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如何实现稿中的格式。如果想改动稿子
中的某种格式,又该如何操作?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述稿子的实现方法和步骤,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②比喻法: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有方法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这就比较理想。于是,我就想到了一个比喻法,但首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中适宜用比喻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设法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也可从学生学过的知识中找到实例。形象的比喻的方法最容易为学生接受,如我在讲解系统软件(windows98和xp)与应用软件(word或xp,excel或xp等)之间的关系时,我就把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98和xp比喻为一个舞台,而把应用软件比作一个个演员,他们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又如用外国人的名字来比喻文件名与扩展名。学生会感到所学的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这种方法我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作者:admin 发表日期:2010-12-23 已经有365位读者读过此文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
摘要】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需要把最课程体系中,我们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了如何推进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词】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需要把最新的计算机知为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以实大配套设施投入,狠抓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提升本专业核心竞争力,为课程改革提供保专业特点决定了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需要形成一定梯度,要紧紧贴近市场,并确定开设的建设更是要不遗余力的加大投入力度。根据计算机专业方向来设置实训室的功能与数设实训教学的配备要求(一般最少同时满足40人/班),例如计算机专业设置为计算算机软件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三大方向,在投入建设中可以构建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训室作为公共基础技能实训室,网络综合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作为计算机网络技实训室,软件开发测试实训室作为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专项技能实训室,多媒体制作训室作为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专项技能实训室,有了这些专用实训室就可以满足该专下来根据专业人数,再确定实训室的数量。
训中心能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实习工位充足,设备配置合理,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定、生产于一体,并向教职工开放,以利于教师业务提高。
地区,各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的学生相对比较多,但建有网络综合实训室校并不多,这些设备的投入也比较大。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实投入多产出。在现有的条件下,除投入少量的路由交换机设备,其它可用公用计算机路由交换机配置用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Linux、Windows2003等服务器的配置用以解决网络设备不足,做到在虚拟环境中学习,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到真实环境中动
就轻车熟路,节约了设备的成本。
二、内培外引,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重心,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人才支撑 培养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熟悉IT行业最新技术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规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作为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和有效提升专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具体做法如下:
⒈对教师围绕课程改革--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开发使用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如开发《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⒉建立建全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安排教师在寒、暑假到电脑公司、软件公司锻炼等。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
⒊每年安排部分专业教师参加省“四新”培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及出国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双师型”教师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紧跟IT行业发展,充分保证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及专业教学的质量。
三、加快和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式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岗位为主线,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具体做法如下:
1、重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考虑为:专业群—专业链—专业科—专业目—专业课,也就是项目式—模块化—子模块—任务式—子任务。同时在评价上还充分重视学习者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差异、潜力和兴趣爱好,重视学习者的独特需要,使学习者以一种自己所熟悉的方式学习和内化不熟悉的知识,防止把知识机械地“加”到学习者的身上。
2、科学设置课程。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科与学科缺少横向联系的弊端,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吃力,效果也不好。此次课程设置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并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将理论课有机地贯穿于整个项目式教学中。除此之外,有统有分的课程设置也为系统教学奠定了基础。这种理实一体化、综合化课程让学生彻底摆脱了枯燥的说教,学起来更轻松,更有趣。
3、调整教学内容。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一些知识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迫切需要一批紧贴市场行情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实。学校应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将时代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其中,以保证学生的学习。
4、改进教学方式。(1)采用交互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加强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观念。(2)建立模拟环境,增设真实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的任务,从而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5、建立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课程,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形成“能力构建——评价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国家劳动与社
会保障部提出的八大模块为最终目标,其主要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新理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分为: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行为导向→活动探究→活动评价,通过六个方面的循序渐进,构成学生螺旋式上升的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
四、深化产、教、研结合,加强合作交流,推进课程改革纵深开展,全面提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计算机专业办学始终要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努力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积极寻求行业、企业持续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课程模式创新,增强办学活力。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课程优化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校应成立产、教结合领导小组,使产、教结合工作有规划、有措施、有成果。利用专业实训基地的优势,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化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专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
总之,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式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岗位为主线的设计思想,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第一章 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0的使用
1、创建简单文档
2、编排公文
3、表格制作
4、处理长文档
5、美化文档
知识点:了解word2000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理解编辑、排版、图形处理等操作的作用,掌握文档的基本操作以及制作表格等的知识。能力点:知道如何使用word2000处理各类文档,会用高级编辑、排版技巧处理文档及使用各种方法美化文档,掌握基本的编辑、排版、打印操作及表格的制作。
第二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的使用
1、建立和编辑工作表
2、格式化工作表
3、公式与函数
4、制作图表
5、管理数据清单
知识点:了解Excel2000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理解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及数据清单的管理,掌握创建和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操作以及制作图表 能力点:知道如何使用Excel2000处理各类表格,会使用公式与函数进行简单计划,学会管理数据清单的方法,掌握工作表的编辑、排版
与打印操作以及如何建立、编辑、修饰图表。
第三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2000的使用
1、创建幻灯片
2、编辑和处理幻灯片
3、幻灯片中的对象的动画设计
4、幻灯片放映
5、保存、打印演示稿
知识点: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演示文稿、幻灯片、对象和版式等 能力点:熟悉powerpoint2000的工作界面,掌握一份完整的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学习创建、编排和打印演示文稿版方法。
第四章 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0的使用
1、创建web站点
2、网页中的文字效果
3、网页中的图片效果
4、在网页中使用表格
5、在网页中创建链接
6、制作框架网页
7、制作表格
知识点:了解web站点的导入和发布、实现动态效果的组件的使用以及表彰的制作;理解web站点的创建及基本操作、框架网页的制作;掌握网页中文字效果和图片效果的制作、表格的创建及使用、超链接的创建。
能力点:知道如何导入和发布web站点、使用组件制作动态网页、制作表单网页;会创建和管理web站点、制作框架网页;掌握制作文字效果和图片效果、创建和使用表格、创建超链接的操作。
第五章 信息和通信管理软件outlook的使用
1、电子邮件管理
2、建立联系人名单
3、使用日历
4、使用日记
5、使用便签
6、使用任务
知识点:了解电子邮件、联系人、日历、日记、便签和任务等项目的相关选项的设置;理解电子邮件的答复、转发、管理和重发以及其他各项目的各种视图查看方式及格式设置;掌握电子邮件的答复、费时设置;掌握电子邮件信息服务的设置、邮件的创建、发送、接受和阅读、其他各项目的创建、编辑和使用。
能力点:知道如何设置电子邮件、联系人、日历、日记、便签、任务等项目的相关选项;会答复、转发、管理和重发邮件、使用各种视图方式查看各个项目及设置视图格式;掌握设置电子邮件信息服务、创建、发送、接受和阅读邮件、创建、编辑和使用其他各个项目的操作。
第六章 网页动画制作软件flash5.0的使用
1、flash5.0绘图工具的使用
2、flash5.0符号的创建与编辑
3、简单的动画制作
4、Flash层的应用
5、导入声音和发布作品
知识点: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flash的帧、关键帧、符号、flash的层、逐帧动画、过程动画等
能力点:熟悉flash5.0的使用界面,掌握简单的flash5.0动画的制作过程,学习创建符号、应用层产生特殊的动画效果、声音的导入和网页发布等具体方法。
第七章 信息处理设备
1、微型计算机
2、笔记本电脑
3、打印机
4、扫描仪
5、数码相机
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常规维护和故障处理方法。了解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掌握扫描仪的连接、操作方法。了解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数码相机的操作方法。
第八章 信息传输设备
1、电话机
2、传真机
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话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电话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了解传真机的基本原理,这姑娘我传真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传真纸的特点及保管和使用方法,了解传真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第九章 信息复制设备
1、复印机
2、刻录机
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复印机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复印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肤阴洁各类耗材的特点掌握安装方法,了解简单故障排除方法。了解光盘刻录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刻录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简单故障排除方法。
第十章 其他办公辅助设备
1、投影仪
2、照相机
3、摄像头
4、碎纸机
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投影机的原理、分类、性能指标,脏我投影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掌握照相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摄像机的原理和主要格式,掌握摄像机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碎纸机的重要
如今,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要轻点鼠标, 整个世界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并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再加上现如今年轻人的工作极为繁忙, 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及工作领域的不断扩大, 很多年轻人的工作地未必是和父母处在同一个城市, 有的甚至已经走出了国门。为了方便与儿女之间的亲情沟通, 互联网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它不但能传递声音, 还能通过聊天软件观看视频影像, 有效缓解了老年人对儿女的思念之情。对于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说这个方式也更为经济划算。电脑的学习、互联网的应用也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 快乐地度过个人的业余时间。对于老年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以更有效更方便地获得更多或是更新的信息, 使得没有儿女陪伴的时间不再是灰色的, 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互联网使老年人的生活圈子不再局限于小区内、早市上。生活不再是固定的几点几线的“图形”, 而是变成了更为绚丽色彩的“图画”。
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或是缺少耐心, 在家通过儿女教授学习的老人很少, 社区教育则是作为老年人学习电脑的一个重要途径, 且社区教育对于老年人来说更为方便。社区组织的教育课程实施多数在居民来去比较方便的培训场所, 并且社区教育本着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大方针, 在经济上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所以面向学习的学员一般都是免费的, 从某种角度上讲也减轻了老年学员的一些心理压力, 间接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成效。通过社区教育进行培训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 还可以结交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1. 课程实施的理念。
本课程是针对于本社区从未接触过电脑和刚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的中老年朋友。为了帮助老年朋友轻松地操作电脑, 让电脑更有效地为中老年社区朋友服务, 让老年朋友学得轻松, 学得快乐, 本着充分把握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及接受程度的理念组织课程实施。
2. 课程内容的选择。
考虑到中老年朋友的实际需求, 课程可以选择大众实用而且操作相对简单一些的内容, 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初步认识, 键盘鼠标的学习, 网上冲浪及应用下载, QQ聊天软件的应用, 网络购物, 电脑的安全防护。 (1) 计算机的初步认识。在学习使用电脑之前, 了解电脑的结构很重要, 这些是使用电脑需要了解的常识问题, 如家用计算机每个部分的名称, 包括有哪些主要的硬件等。了解了这些常识后, 对于后期遇到的一些常见的电脑问题, 也便于中老年朋友自行解决。系统操作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只有学好系统操作才能更好地应用其他的生活娱乐常用软件。 (2) 键盘鼠标的学习。键盘是电脑必须的外部设备, 它是我们向电脑输入文字和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 熟练掌握键盘的操作, 不仅仅是文字录入的基本要求, 也是学习电脑的最基本要求。鼠标同样也是电脑的重要输入工具, 在Windows系统下的大部分操作都是通过鼠标来完成的, 所以了解掌握鼠标的使用方法是电脑初学者的必会技能。 (3) 网上冲浪及应用下载。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电脑网络。在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 学会了网上冲浪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 可以进行信息查询、读书看新闻、娱乐等。而应用软件的下载则会让老年人的网络生活或是现实生活更方便、更丰富。 (4) QQ聊天软件的应用。QQ聊天软件是现在比较常用的聊天沟通软件。也成了目前人们网上交流的主流方式。中老年朋友除了可以与子女或亲友方便地进行在线的文字、语音、视频聊天, 也可以结识很多网上的新朋友, 扩大交友范围, 丰富业余生活。 (5) 网络购物。网络购物这项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充满了诱惑与好奇, 所以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好奇心设置了这块内容。如果能熟练掌握, 网络购物则能为老年朋友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但是由于现在一些网络管理的漏洞, 网络购物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对于这块课程的设置是主要来满足老年人的好奇心, 为他们揭开网络购物的神秘面纱, 对于实际应用则因人而异。 (6) 电脑的安全防护。中老年朋友可能从儿女口中或多或少了解电脑病毒的危害及一些表现。虽然并不太清楚这些病毒与日常生病的病毒的区别, 却非常担心这些存在于电脑、网络中的病毒会给自己带来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失。对于想学上网、经常上网冲浪的中老年朋友来说, 了解一些病毒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实施形式与效果。
计算机课程培训实施场地主要是利用机房进行面授, 为了方便中老年学员的学习, 课堂不仅安排了主讲老师, 每堂课还安排两位教师辅导学员操作。课堂实施的进度会随着学员的学习状态与效果, 随时进行调整。针对中老年人的学习特点, 利用教师机对学生机进行控制同时也利用投影仪进行操作讲解, 让学员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演示过程。在学员进行课堂操作时, 三位老师流动的为每一位学员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对于老年人不感兴趣或是通过电脑操作无法体现出乐趣的课程及时做出调整。每个模块所用时间多少的安排则根据学员们实际接受的效果进行及时调整。
培训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中老年学员的学习热情很高, 态度认真。不管这些中老年学员曾经获得过怎样的荣誉, 在课堂上遇到他们不明白的问题时都谦虚得像个小孩。对于学习上的任何困难都努力克服, 不管是天气如何都不会影响学员们的到课时间。当遇到课程与社区工作冲突的时候, 这些可爱的学员都会很认真地亲自跑到学校请假。课程培训的理想效果不是期望将每个来上课的学员培养成电脑高手, 只是想通过计算机培训让中老年朋友觉得电脑的乐趣无穷。同时, 也希望电脑的神秘感远离中老年朋友, 敢于自己动手操作, 为老年人的电脑使用提供初步帮助。
三、课程问题分析与建议
1. 消除老年人对电脑的“恐惧”。
培训过程中发现中老年学员对电脑似乎都有种莫名的“恐惧”, 都不太敢下手操作。使用鼠标时手指都极其僵硬。也许这种恐惧来源于平时家中年轻人的“吓唬”;也有可能是对于东西的爱惜, 总是怕自己一碰就坏, 不太敢动。面对这种情况, 在授课过程中不断鼓励老年学员们要敢于动手, 勤于动手。对于不太清楚的问题, 可以多问问年轻人。鼓励学员多向孩子学习请教, 消除老年人对电脑的“恐惧”, 也想让学员认识到电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2. 重视细节的讲解, 基础知识的学习很重要。
三期的培训使我发现基础操作和细节的讲解是很重要的。在第一期的时候没有把重点放在最初的基础知识上, 对于一些细节例如鼠标的握法都有所忽略。结果反应在学员身上是鼠标操作困难导致一些错误操作, 通过询问老师得到了解决。对于某些学员来说在心理上会有一些压力觉得电脑很难学, 后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细节不容忽略, 因为这些细小的问题极有可能会导致后期讲课时候学员不明白无法跟上进度, 使得最终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一部分老年学员未学过拼音, 这个造成了现在主流的输入法无法起到效果。为了方便教学及其他学员的学习, 目前采取的是使用搜狗拼音法中的扩展手写功能, 利用鼠标实现汉字手写式输入。不但解决了文字输入问题, 同时也加强了鼠标操作的练习。后期学校将会配上手写板来方便学员们的学习。
3. 多鼓励, 用耐心为学员们建立信心。
老年人在学习电脑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记忆方面有着明显的困难, 对于电脑操作步骤忘记得很快。学员们也知道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听课的时候会主动用笔记录下来。对于这个问题则是多鼓励学员操作, 并鼓励学员大胆操作。当他们操作正确的时候会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学员从而加深操作步骤的记忆, 也加强了学员学习电脑的信心。根据学员特点, 针对一些关键重要的问题会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强调提示。在实际操作中也会边操作边提示。例如鼠标的左右键的作用, 每当讲课时候遇到这个问题都会提示一遍左右键的用法各是什么。重要的基本知识从头强调到尾, 不让学员反复提问以免打击学员的学习信心。当感觉有学员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问题, 则会在课堂上再重复一遍该知识点, 使学员感觉不是自己一个人存在的问题, 从而不打击该学员的自信。
4.“理论”联系“实际”。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某些学员对电脑网络的理解上还是存在一些困难, 无法理解这个电脑的本质及原理。面对这种情况在不影响学员学习效果的情况下, 将一些理论知识和专业名词列举成生活中会用到的物品, 对于一些操作比喻成平时会做的一些动作或事情, 帮助学员去理解记忆, 更有效的掌握电脑的实际操作。
四、收获与总结
培训过程不仅仅是对社区居民的帮助, 培训教师也收获颇丰。对老师的付出学员们会给予鼓励和认可。这是一个教学与学习的过程, 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培训使培训教师注意到了不少平时忽略掉的细节。学员们会把自己平时在家里练习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在帮助学员解决问题的同时, 教师自身也学习到了不少平时极少涉及或是从未注意的方面。丰富他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
参考文献
[1]前沿文化.中老年人学电脑操作、打字与上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2]九州书源, 朱非, 常开忠.学电脑就这么简单 (中老年人)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技工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整合策略;现状
对于技工学校来说,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发现专业课与基础课联系的更加紧密,课程之间的融合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对技工学校发展的现状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过于滞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出现生硬的结构,表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方面较为死板和滞后。技工的基础性知识都是在依照大纲的要求逐渐实行的,教师没有做任何相应的调整,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长期以往,教学效果较差,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必须将计算机教学内容加以更新,多加入时代的内容,真正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成为社会中有用的技术型人才。
(二)计算机师资力量结构单一
在技工学校中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少之又少,在当前技校计算机课程中大多是计算机教学担任授课,这些教师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很是扎实,对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和软件知识轻车熟路,但是对技工专业技能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差,无法将专业技能与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一些专业的技工教师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很擅长,但是对计算机知识较缺乏,无法独立承担此专业技能的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时,无法受到良好的教学指导,难以深入了解计算机技能。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的策略
(一)从计算机基础设置中实现整合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日渐凸显,使得学生无法受到更好的专业教育。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的应用和网络基础等等,这些内容大多是办公自动化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些内容已无法满足其他专业课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需要不断将计算机应用课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改革,调整相应的课程内容,加进一些符合要求的课程内容,特别是多结合专业知识的要求来教会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使用。例如图像的设计,动画设计和简单的网页设计等,都需要将其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里,把这块内容单独设计在一个章节,锻炼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
(二)专业知识案例相结合实现整合
在计算机基础软件学习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从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础性操作知识之后,在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开展实习工作,学会将计算机技能与所学专业设计应用结合,并在课堂中挤出一些时间开展专业设计。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单独依赖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学习,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甚至有可能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充实使得学生没有学好计算机知识。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与专业知识的应用,就离不开计算机软件里各种功能的使用,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将专业知识成功应用到计算机中。此外,还需要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将更加丰富的内容成功应用到专业问题中。这时,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汇总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和沟通,教会其他学生,进而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Photoshop这个软件时,教师可以提前去网站里搜索相关的视频教学,之后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将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然后给学生介绍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操作之外,结合专业知识,完成广告设计,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更有氛围。
(三)从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实现整合
在开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专业课程上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进而研究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比如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统一作为演示教学,建立一个学科专题的网站,在网站上留出一篇空地,上面有丰富的本地资源,供学生下载和学习。在这些资源提供中,教师可以将资源加以分类,按所学的学科进行分类,方便学生找到自己的专业课。此外还可以建立学习论坛,给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教师子啊这个平台里可以把典型的问题加以归类,以便学生和其他教师查阅,这样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所学的办公软件功能,多制作出一些学习有关的电子作品,并上传到网站上,供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以课程实效为取向来衡量整合
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鼓舞学生更加努力学習知识。当然,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教师设置的课堂任务是否合理有效,特别是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确保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合作精神,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是可以为将来从事的专业提供帮助的,让学习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必然要求,也给教师和技校带来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此外,我们需要看到计算机基础和学生的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开展这项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有耐心有毅力的解决问题。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珊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化建设. 2015(12)
[2] 龚静,曾建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微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01)
A.传输介质
(1)双绞线: 2/4对,3-7类、双绞, STP/UTP, 抗干扰, 发/收, RJ-45, 10BASE-T/F(2)光纤:单/多模,距离,速率高,抗干扰,光--电(3)无线:wifi/卫星
B.(因特网)网络的组成
1.共享集线器组成的网络
(1)物理上是星型,逻辑上总线:CSMA/CD,碰撞域,均分速率1/n。
广播信道
10BASE-T级联4级,级连碰撞域不变 100BASE-T/FX,减少碰撞域距离
1000BASE-T/X,碰撞域距离与100BASE相同,采用载波延伸和分组突发(2)MAC帧:字段作用,最小帧原因 2.交换机组成的网络:
全双工:没有碰撞域,根据转发表转发,距离没有限制(加中继器),总容量 m对和。
3.无线网络
AP,BSS,ESS
802.11,通过桥接,可以与以太网802.3转换。3.广域网
点对点信道,PPP帧及其特点
实验时s0/0连接的网络,HDLC(PPP是它的简化版)
4.路由器网络互连
三层交换机 5.自治系统
ISP IGP:RIP,OSPF EGP:BGP-4
5.接入因特网(1)个人接入
通过ADSL:单机,小网络,无线网络(2)本地LAN接入
NAT,代理服务器 DHCP:
(3)连接本地LAN VPN:
C.设备工作原理和配置
1.原理和配套
主机: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自动获取IP地址,DHCP服务器和DHCP中继
自动获取DNS,DNS服务器和DNS中继 交换机:
IP地址,转发方法:自学习形成转发表
VLAN:好处(减少广播域),应用场合,配置方法(端口、MAC地址)路由器:IP地址(以太网口,串口:协议-PPP/HDLC)
一个网分成几个网(子网,地址块CIDR)
静态路由表:构成,动态路由表:形成过程(IGP:RIP,OSPF),BGP 2.用本校实验室设备进行操作
D.数据传输
(一)主机端发送:层传递
1.应用层: 应用程序,应用数据,包装后的应用数据 2.运输层: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套接字)、校验和,TCP:面向连接可靠: 3次握手建立连接,双向释放连接;发送窗口/接收窗口/滑动窗口,确认、停止等待协议/连续ARQ,字节流;多应用进程复用/分用, 捎带
UDP:无连接不可靠
3.网络层:IP数据报,源IP地址(本机)、目的IP地址(整个网的单(ABC类)/组(D类)/指定网广播),协议号
IP地址(全局地址: A,B,C,D类,本地地址(192,10,),子网掩码,网络号(地址块表达CIDR)ICMP, Ping ARP 4.数据链路层:
(1)广播信道:以太网,无线网
帧:802.3 源MAC地址(发的主机的48位网卡号),目的MAC地址(本网单/多/广播), 类型(IP数据报,…),FCS:实现,计算(CRC)
网关ipARP网关MAC地址
同步传输:一次传输一个帧。
(2)点对点信道
通过ADSL上网:
PPP: 协议:LCP,NCP,IP数据报;
串口(异步传输):帧分成1个1个字节传; 5.物理层
功能,接口:网卡,串口(1)数字信道:比特流编码(曼彻斯特编码,50%,,4B5B, 8B10B, …)数字信号(2)模拟信道:调制(调幅/频/相,QAM:一个码元传输多个比特位)
(二)网络内传输
(1)发送时延:数据块(B)X 8 /发送速率(100Mb/s)(2)传播时延:距离/电(光)在传输介质速度 处理时延
(三)网络间传输:路由器转发
目的IP地址目的网络号,查路由表,得到下一站的IP地址
IP地址ARPMAC地址
目的IP地址错误:ICMP报告发送主机
(四)目的端接收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帧:类型/协议号),网络层:IP数据报(协议号),运输层:TCP/UDP(端口号),应用层:应用数据,应用程序
多播:IGMP(本地)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E.应用
1.DNS 什么时候用,如何变换 2.WWW服务
IE:客户,IIS:服务器
URL,DNS, HTTP1.1(GET …),TCP,无状态 持续连接 代理服务器 HTML网页
3.E-Mail服务
UA(SMTP)/网页(HTTP)发送邮件服务器SMTP接收邮件服务器 POP3/IMAP UA(SMTP)HTTP网页
MIME(SMTP):base64,quoted-printable: 4.FTP服务
控制进程,数据传输进程(多一对一客户):并发方式 5.TELNET 虚拟终端NVT格式 6.SNMP 网络管理功能,管理程序/代理程序,SNMP、SMI、MIB,TLV F.网络安全
密码体制:对称(DES),非对称(RSA 报文鉴别: 报文摘要,数字签名 网络控制:防火墙 G.其他
SAP,IPV6,OSI,ISP,协议 网络协议3要素 分组交换,多路复用:T1/E1,…
1.目的:本大作业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将课程上教授的理论内容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加以印证,理解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基本内容即可。
2.方法: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情况,观察所在单位(或家庭、网吧等有网络规划的地方)的网络设计情况。具体内容有:1.要搞清楚所观察对象(单位、家庭或网吧等)的网络能够实现什么功能?这个也就是第二章需求分析的内容。2.然后理解网络是怎么连接起来的,即第三章网络拓扑结构的内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大作业
题 目: 秦皇岛教育学院校园网设计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1609批次 学生姓名: 王红霞 学 号: 086606
2017年 11月
目 录
第一章 综述.............................................................................................................................................4
1.1网络设计背景分析..........................................................................................................................4 1.2网络设计采用的方法和原则..........................................................................................................4 第二章 用户需求分析...............................................................................................................................6
2.1网络功能性需求分析......................................................................................................................6 2.2网络非功能性需求分析..................................................................................................................6 2.2.1网络拓扑结构需求分析..............................................................................................................6 2.2.2网络综合布线需求分析..............................................................................................................6 第三章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8
3.1网络拓扑结构..................................................................................................................................8 3.2网络硬件结构..................................................................................................................................8 3.3网络地址规划..................................................................................................................................9 第四章 网络物理设计.............................................................................................................................11
4.1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11 4.2网络综合布线设计........................................................................................................................11 第五章 网络应用.....................................................................................................................................13 第六章 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15
第一章 综述
说明: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搞清楚所在单位(或家庭、网吧)网络设计的背景信息,以及设计的时候应该采用的原则和方法,这些教材上都有,目的是要理解这些原则和方法即可。
1.1网络设计背景分析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学校管理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网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具体而言这样的设计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等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因此,寻求合理、优化、弹性、稳定和易扩展的布线技术,成为建设者的当务之急。
本次的课程设计以秦皇岛教育学院为背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重新设计校园网网络架构,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加强各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整个校区资源的共享。
1.2网络设计采用的方法和原则
本课程设计以网络的实用性、拓展性、可靠性、安全性为基本原则,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在保障各学院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对现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拓展,极大的降低了设计失败而产生的风险和损失。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特殊性,网络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系统的先进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配合度、与外界网络的连通性以及建设的成本等问题。
1、选择高带宽网络设计
校园网应用具体要求决定了网络必须采取高带宽网络。多媒体课件包含了大量的声音、图像和动画信息,需要高带宽网络通信能力的支持。在构建校园网时,不能由于网络传输速率不足,而影响整个网络的整体性能。所以要尽可能的采用最新的高带宽网络技术。
2、选择可扩充的网络架构
校园网的用户数量或者服务功能是逐渐提高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一般情况下,校园网的建设资金用量非常大,对于小小来说,办学资金相对紧缺,所以在校园网构建方面,适合采用当时最新的网络技术,结合学校的财力,实行缝补实施,循序渐近。这就要求在网络架构上选择具有良好可扩展性能的网络互连设备,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投资,并可持续发展。
3、充分共享网络资源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网络用户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实现文件共享、数据共享,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设备的共享,如打印机、扫描仪等。
4、网络可管理性
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是网络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环节。只要在网络设计时选用支持网络管理功能的网路设备,才能将来降低网络运行即维护成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5、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整和
校园网构建了学校内部数据的通路,为应用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了基础。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要能够很好的融合,才能发货校园网的效率和优势,构建校园网的目的并不是只为了人们浏览Internet的方便。校园网要能够为学校图书资料管理、网络考试、档案管理、学生系统等提供技术的支持和帮助。应用系统能在网络平台上与硬件平台很好的集合,才能发挥出网络的优势。
6、建设成本
考虑校园网工程在建设方面都希望成本较低,整个网络系统有较高的性价比,所以在设备选型等方面选用性价比较高的网络产品。
7、高可靠性
网络要求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足够的设备冗余和备份,防止因局部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避免网络上出现单点失效的情况。所以在网络干线上要提供备份链路,在网络设备上要提供适当的冗余配置。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安全运行。
第二章 用户需求分析
说明:这部分的目的是,搞清楚网络设计的功能有哪些?能够做什么事?这是网络设计的首要任务,不同的需求直接影响后续的设计工作。对需求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咨询所在单位的网络管理人员,也可以咨询网吧管理人员或电信服务维修人员等,或者自己观察。
2.1网络功能性需求分析
秦皇岛教育学院校园网的用户为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需要高速、无阻塞的访问网络。满足教师办公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应用质量。满足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可管理性。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连接校内所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机房中的PC机;(2)同时支持约2000用户浏览Internet;(3)提供丰富的网络服务,实现广泛的软硬件资源。
2.2网络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网络非功能性需求为网络本身的需求,即和用户之间没有关系。对于本校园网系统需要有网络操作系统、校园网数据库系统以及客户端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8 Server作为网络操作系统,具有性能可靠、支持完善、升级稳定、维护方便、界面友好、配套软件多、易于学习等特.Windows 2008 Server操作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文件共享、打印共享以及系统中的账户管理。
2.2.1网络拓扑结构需求分析
秦皇岛教育学院校园网系统的架构为,各主要楼节点的交换机分别用光纤与网络中心的中心交换机相连,构成校园千兆以太网主干网络,各节点交换机至桌面采用超5类双绞线100Mbps交换。整个网络设计采用分层的结构,主要为核心层和接入层。2.2.2网络综合布线需求分析
一、线路繁多,检修困难。电话系统使用传统音频线,闭路电视使用同轴电缆,不同的电脑系统使用不同的网络电缆,这些线路标准不一,施工动作重复,建筑物内线路繁杂,检修、维护十分不便。
二、互不兼容,缺乏灵活性。电脑和电话的线路互不相关,网络电缆各不相同,如果办公室改变用途,只能重新拉线,这对已完成装修的大楼是无法接受的,不但消耗人力物力,更加剧了线路混乱,造成故障隐患。
三、设计封闭,缺乏扩展性和统一标准。由于各类系统独立设计,无法统筹,应用新技术只有另起炉灶。当代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年大计和保持领先不可兼得实在是建筑艺术重大的遗憾。
四、故障繁多,缺乏可靠性。各系统无统一标准,导致互相干扰。据统计,大型楼宇 70% 的日常故障因线路而起,“三日一小修,半月一大修”,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何况损失惊人。北方电讯 IBDN 改变以往不同系统线缆的不一致性,统一采用62.5 / 125 多模光缆、8.3 / 125 单模光缆以及专门设计的无屏蔽双绞线(UTP)作为传输介质,仅 UTP 在传输带宽及抗干扰性能方面就比传统的双绞线和细缆有了极大的提高,它可以支持高达100M bps 的数据传输,五类线缆更全面支持 155M bps ATM 与622M bps ATM 数据传输。由于 IBDN 将不同系统的传输介质统一起来,从而提供了真正面向未来、技术先进的模块化、灵活及完整的布线系统。
第三章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说明:这部分的目的是,把网络抽象出来是个什么样子的形状?星型还是网状?它们分别都有什么优缺点,这些内容教材上都有,目的是你要搞清楚所在单位(或网吧、家庭)的网络连接形式,理解这种连接形式的优缺点,同时给出网络是用什么硬件连接的,什么型号、类型等,网络IP地址是如何规划和分配的,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咨询所在单位的网络管理人员,也可以咨询网吧管理人员或电信服务维修人员等,我们这个课程的目的是能够理解书本上的内容,学以致用即可。
3.1网络拓扑结构
针对需求分析以及网络接入点数目流量分析对网络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采用吉比特以太网组网方案。根据层次化网络设计原则,在链路方面核心层与分布层之间链路带宽达到1000Mbps,部分链路中,如网络中心至主教学楼,网络中心至学生宿舍区应采用1000Mbps*2的链路带宽。分布层与接入层之间采用100Mbps链路带宽接入方式,部分流量集中接入点采用1000Mbps链路带宽。设备方面,为了保证网络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核心层采用世界第一大网络厂商Ciso Catalyst生产的6500系统高档多层交换机6504-E。分布层仍然是大量数据集中点,所以采用Ciso Catalyst 4500系列中档三层交换机WS-C4506,接入层因为数据相对较少,采用性能比较好的WS-C2960-48TC-L交换机。具体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网络中心 WWW FTPE-MAIL 交换机 交换机交换机 交换机 交换机 交换机 交换机 路由器 路由至其它校区 外网 教师宿舍 教学区 学生宿舍 图1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采用星形结构,2台CISCO的6500系列交换机作为局域网的主干交换机,6504采用千兆级以太网体系结构。双引擎,双电源,多个扩充插槽,这种体系结构交换容量达到96Gps,吞吐量高达72Mbps,因而可以提供建立大型交换机内部网络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冗余性。
3.2网络硬件结构
核心层设置一个核心节点,建在中心机房。核心交换机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不仅是网络的核心,还是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核心交换机,应该具有高性能的吞吐量,线速的交换能力,强大的应用功能,还要有足够的扩展能力。
本方案建议采用一台核心交换机,都能够提供不小于64Gbps的无阻塞线速交换能力,达到48Mpps的包转发能力,提供至少4个接口模块插槽。有多种高带宽接口模块选择。配置至少12个多模千兆光口,分别连接接入层节点交换机。每台配置一个24口100Base-T百兆以太网接口模块,用于连接应用服务器、防火墙等。接入层共有12个接入节点,每层2个,分布在各个楼层,接入层交换机应具有线速的交换性能,千兆上联端口,并且能支持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应该有足够的10/100M端口。根据接入节点接入端口的需求不同,可分别提供24口或者48口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的交换机。
下面是每个接入节点的具体配置。
(1)一楼
一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67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二台48口交换机,提供96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两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分别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2)二楼
二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102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一台48口交换机,提供48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同时再配置一台24口和一台48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3)三楼
三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120 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一台48口和一台24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同时再配置一台48和一台24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4)四楼
四楼接入终端设备采用多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中心节点交换机,需要150 个10/100Base-T端口。配置二台48口交换机,提供94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同时再配置一台48口和一台24口交换机,提供70个10/100Base-T接入端口;配置一个1000Base-SX短距离多模千兆光口,上联中心区汇聚节点交换机。
3.3网络地址规划
秦皇岛教育学院校园网络属于区域性的网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建议在网络内部采用 10.0.0.0—10.255.255.255,或者192.168.0.0-192.168.255.255网段保留地址。IP地址分配的原则
1.简单性:地址的分配应该简单,避免在主干上采用复杂的掩码方式。2.连续性:为同一个网络区域分配连续的网络地址,便于采用SUMMARIZATION及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技术缩减路由表的表项,提高路由器的处理效率。
3.可扩充性:为一个网络区域分配的网络地址应该具有一定的容量,便于主机量增加时仍然能够保持地址的连续性。
4.灵活性:地址分配不应该基于某个网络路由策略的优化方案,应该便于多数路由策略在该地址分配方案上实现优化。
5.可管理性:地址的分配应该有层次,某个局部的变动不要影响上层、全局。6.安全性:网络内应按工作内容划分成不同网段即子网以便进行管理。IP地址的规划 从管理、运营维护方面考虑,根据不同的用户分配不通的IP地址段,对于不同应用的用户或不同权限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网段。例如,需要访问Internet的用户分配10.x.x.x网段的IP地址,不需要访问Internet的用户分配192.168.x.x网段的IP地址,这样非常容易区分和控制这些用户,采用对此网段的限制即可限制用户的访问。再如网络设备的互联IP地址和管理IP地址采用单独的一个IP网段,加强了网络设备的安全性。下面以10.x.x.x网段为例,说明划分IP地址的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对不同的用户换用不同的IP地址网段。
将IP地址10.X..X..X划分出三个部分:
(1)网络设备和设备互联IP地址段,网络设备包括核心节点设备、接入层设备、服务器等。共有一个核心节点,20多个接入层节点。考虑将来的网络的扩展。核心层的VLAN地址为对应VLAN的第一个地址,比如10.1.1.1等等,依次类推。接入层设备的IP地址为对应VLAN的最后240后的IP地址,比如10.1.1.254等等,依次类推。
(2)服务器和管理员IP地址段,考虑将来的网络的扩展,预留服务器和管理员网段10.1.0.0-10.10.0.0(3)××天各单位的IP地址段,××系统内部单位较多,考虑将来的发展。小的单位分配1-2个C类地址段。大的单位分配4-5个C类地址段。分配地址段为10.11.0.0以后的网段。
按地理位置和网络拓扑结构,以每个接入节点为一个区域,将各单位分厂的用户IP地址段分成5个部分。保证以每个核心节点为中心,接入设备和接入用户的IP地址有一定的连续性。
第四章 网络物理设计
说明:网络的物理连接是如何连接的?采用的什么传输介质?网络的综合布线是如何进行的,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在单位的同学可以咨询所在单位的网络管理人员,也可以咨询网吧管理人员或电信服务维修人员等,总之目的是用自己的话说,搞清楚网络在物理上是如何连接的。
4.1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
无屏蔽双绞线 UTP(Unshield Twisted Pair)可用于所有配线子系统,可传输 70V 以下几乎所有的弱电信号,包括数据、语音、控制和图像信号等,是结构
化布线的基础介质。UTP 采用先进的平衡式传输方式,利用差值传送,减少了外界的干扰,与以往的同轴电缆和屏蔽双绞线相比大大提高了抗干扰能力。UTP 分 3类和 5类两种。3类 UTP 支持 10M bps数据传输和语音、低频控制信号,5类 UTP 支持 155M bps ATM 数据传输,目前最高支持 622M bps ATM 数据传输。光缆(Optical Fiber)主要用于建筑群间和主干子系统。与UTP相比,光缆传输信号的特点是:高带宽(最高可达 Multi-Gigabit 几十亿位每秒);适用范围广(支持各种网络包括 10Base-F、令牌 网、FDDI、100Base-FX、100VG-AnyLan、ATM、1000Base-FX);超长传输距离;高可靠性、保密性、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安装、维护、管理;使用周期长,可通过更换光纤复用设备可不断提高光纤的使用周期 电缆配线架∶分多种系列和型号,设计完善,使用颜色编码,容易追踪和跳线,体积小,比传统配线箱节省50%空间;快接式跳线易于管理、维修。配线板系列使用模块化接口,可直接端接各种网络设备。
光缆配线箱∶模块式结构,易于扩充插接耦合装置,接续容易。
分埋入型、表面型、双孔、单孔等多种型号,适应于墙面、家具表面或地面安装。标准RJ45的8芯接线符合ISDN标准。
4.2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八十年代以来,有线电视、消防报警、安保监控、计算机网络、X.25、DDN、无线通讯等技术在大型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现代建筑早已超出了传统“挡风遮雨”的范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中心。弱电系统象神经网络一样遍布每个角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线路繁多,检修困难。电话系统使用传统音频线,闭路电视使用同轴电缆,不同的电脑系统使用不同的网络电缆,这些线路标准不一,施工动作重复,建筑物内线路繁杂,检修、维护十分不便。
二、互不兼容,缺乏灵活性。电脑和电话的线路互不相关,网络电缆各不相同,如果办公室改变用途,只能重新拉线,这对已完成装修的大楼是无法接受的,不但消耗人力物力,更加剧了线路混乱,造成故障隐患。
三、设计封闭,缺乏扩展性和统一标准。由于各类系统独立设计,无法统筹,应用新技术只有另起炉灶。当代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年大计和保持领先不可兼得实在是建筑艺术重大的遗憾。
四、故障繁多,缺乏可靠性。各系统无统一标准,导致互相干扰。据统计,大型楼宇 70% 的日常故障因线路而起,“三日一小修,半月一大修”,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何况损失惊人。北方电讯 IBDN 改变以往不同系统线缆的不一致性,统一采用62.5 / 125 多模光缆、8.3 / 125 单模光缆以及专门设计的无屏蔽双绞线(UTP)作为传输介质,仅 UTP 在传输带宽及抗干扰性能方面就比传统的双绞线和细缆有了极大的提高,它可以支持高达100M bps 的数据传输,五类线缆更全面支持 155M bps ATM 与622M bps ATM 数据传输。由于 IBDN 将不同系统的传输介质统一起来,从而提供了真正面向未来、技术先进的模块化、灵活及完整的布线系统。
第五章 网络应用
说明:网络有哪些用处?你都用网络做了哪些事情?比如FTP,WWW等,请举例说明,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说明网络的特点、优点和缺点。这部分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精力放开了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关键是要放开思考。网络的特点:
一、即时性.即时性是指网络新闻传播时效性比较全,不管是网络新闻,还是社交媒体都让我们随时随地接受到最新的信息。
二、海量性.体现在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及易复制、易存储等特点。谷歌、百度等专业搜索引擎及一些网站自有的检索工具,使网上查找新闻变得十分便捷。读者可以通过拷贝粘贴、下载、收藏、打印网页等方式复制、存储所需资料。
三、全球性
网络媒体的传播范围远远大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全球性的。
四、互动性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
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
五、多媒体性
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它使网络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网络的优点:
1、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相应的信息.人们对使用互联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获取更为广泛的课外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上网搜索学习资料以及视频,来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2、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重要,那么此时,网络这个活的东西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我们在休闲时间可以利用手机及电脑进行网上阅读,随时随地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等放松人们的心情,让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
3、可以促进人们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大交友聊天网站已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掌上明珠,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在使用不同的社交及聊天工具,包括微信,QQ,微博,博客等等,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写一些东西在上面,包括自己的日常生活,旅游,小说等等,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文笔,摄影,也可以促进发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4、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是当今各大互联网企业共同追求的一个主题,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共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实施“互联网+的”的行动计划,要发展分享经济,“互联网+”中的+是指传统行业中的各行各业,而互联网经济是要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形成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互联网的缺点:
1、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
2、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有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3、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4、信息也易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迷上了网络游戏,成天在网络游戏里。
5、网络的隐蔽性会造成青少年的道德感弱化,走上犯罪的道路。
6、网络的高科技特征易造成青少年单一的技术崇拜。
7、个人隐私问题受到威胁。
8、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身体生理机能失调等。网络对我的影响:
网络对我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懂得问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者搜索相关的视频进行学习与解答,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知识。网络对我们就业也增加了一门渠道,可以在网上投递简历,电话邀约面试,更方便省时。对我们提升学历报名各种资格考试也提供了便携的通道。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网上购物,通过网络来缴纳水电费,购买火车票或飞机票,在电子银行进行理财、转账等,也为个人或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商机。在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交友聊天,加强了我们与家人朋友老师间的交流与沟通,也给我们带来多种娱乐方式例如,k歌、录制小视频等。我认为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只要我们利用好网络的这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缔造出一个真正美好、和谐的网络社会!第六章 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经过努力,终于结束了本次课程设计,使我从中学会了好多东西,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尤其是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与了解及应用,又提高了一大步,并且学会了如何去设计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步骤。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来进行连接。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对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有了很深的体会,也学会了很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认识到了网络系统的一些应用情况,以及一些方法和原理。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教学中学不到的东西,从中增强我的动手能力,并让我们认识到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是多么重要。这为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打好铺垫,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计算机课程】推荐阅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12-25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06-05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11-09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11-26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总结06-06
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10-15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01-07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论文05-26
我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看法07-06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习参考题目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