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记叙文(通用11篇)
It seems that Hainan Island has not automn . After a hot summer ,I thought it will become comfortable ,but it turn cold so quickly . The freeze wind make my hand moves clumsy to write well . All my classmates do not want to go out of dormitory. In spite of I sleep well at night , I feel sleepy all the time . I miss autumn of my hometown , it dry and comfortable and not like here so wet and cold ! I hope the winter holiday arrive soon, then I can go to to my hometown.
海南岛就像没有秋天一样。在炎热的夏天之后,我认为天气会是舒适的,但很快却变冷。冷风使我的手变得笨拙,以至于字写的很不好。所有的同学都不想离开宿舍。尽管晚上睡得很好,但我一直感到困倦。我想念家乡的秋天,干燥和舒适,不像这里那么潮湿和寒冷!我希望寒假快点到来,这样我就可以回家了。
高中英语写作记叙文
首先,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训练严重不足,许多学生不能写出合乎规范的记叙文, 缺乏从现实生活中选材的感受力和敏锐性,不能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其次是学生记叙文叙事能力严重不足,叙事情节单一,平铺直叙,长于概述,短于描写,不善于营造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形象。造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有高考指挥棒的引导,有教材编排的缺陷,有传统作文教学知识体系的滞后,有作文课课时不足的限制等原因。以人教实验版教材必修一为例,第一单元是现代抒情诗,第二单元是古代记叙散文,第三单元是当代叙事散文,教材中设计的四个作文训练目标分别是写触动心灵的人、叙事选好角度、写人凸显个性和记事有点波澜。第二单元的古代记叙散文的篇目无法与叙事选好角度相对应。第三单元与写作训练写人凸显个性方面则不是很匹配。再者,语文教材记叙文写作部分指导性不强,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记叙文教学部分,涵盖了记叙文写作的几个重要方面,给语文老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却缺少必要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力的教学和学习的依据与指导, 写作教学就变成了完全依赖教师知识积累和教学能力, 教学质量的优劣的偶然性较大。因此,要提高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由于小学和初中记叙文教学未能很好地完成课标的任务,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强化,导致学生写作素材匮乏,情感表达不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体验过往的生活,学会选材的方法:要求学生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要对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即艺术加工,要合情合理,只有用真实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感染力; 要抓住感情的触发点,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抓住事理的感悟点,训练学生能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 但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就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教师指导学生多阅读,特别是读一些经典小说,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曾经撰文《小说和记叙文》认为小说是记叙文的升华和深化,它是学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最佳范本,小说综合了记叙、描写等多种表达手法,依托社会或自然环境描写,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些正是高中生在记叙文写作中需要掌握并且欠缺的能力及技巧, 以小说阅读促进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合理而有效。此外,记叙文写作教学要注重整体性,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包括写作前的观察与感受、写作、写作后的修改。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作文至关重要的前期的源头与后期的反思修正进行指导。
二、教给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技法
1.训练学生掌握记叙文构思技巧。记叙文常用构思技巧有巧设悬念、抑扬、亦张亦弛、铺垫蓄势等方法,巧设悬念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运用“抑扬”方法,可以欲扬先抑,也可以欲抑先扬,通过前后对比造成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杨朔的著名的散文《荔枝蜜》就是采用这种写作手法。写文章要讲究“亦张亦弛”。“张”,是指相对激烈的情节与场面;“弛”, 是指相对舒缓的记叙与描写,采用“亦张亦弛”法,易取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蒲松龄的《促织》就是一篇张弛交错、波澜起伏的佳作。铺垫也称铺叙衬垫, 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要教会学生掌握记叙的顺序,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插叙、补叙、倒叙等手法,记叙顺序的转换处,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使文章眉目不清。
2.写出事件的波澜。无论侧重写人的文章 ,还是侧重写事的文章,都少不了写事件。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写出事件的波澜常用的方法有:突转法、悬念法、巧合法、误会法、抑扬法、一波三折等。这些作文的技巧,很值得学生模仿。各种艺术手法都源于生活, 叙事之所以有波澜、有曲折,不仅仅是为了扣住读者的心弦,切不可单纯为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故作惊人之笔。
3.学会神态、语言、动作 、心理等各种描写手法。训练学生拟题、开头、结尾的常见方法,文章开头要新颖漂亮,引人入胜,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开门见山、介绍写作动机缘由、倒叙开头、用故事开头、用名人名言或者诗歌开头、景物描写开头、议论开头,等等。文章结尾要刚劲有力,精彩的结尾对文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最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自然性结尾,二是总结性结尾,三是启发性结尾,四是抒情性结尾。
4.以鲜活的语言取胜 ,学生习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语言通顺”,写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词汇贫乏,则句式单调;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连篇,则毫无趣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使语言变得鲜活:锤炼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等;巧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引用名言警句,可以获得理性思辨之美;综合运用整句和散句,可以形成整齐、错综之美;巧用文言词汇,可以营造庄重典雅之美。各种手法综合使用,能让作文焕发出亮丽的光泽。
记叙文写作考查学生叙述和描写能力,是检测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考查手段。虽然高中生已经学过较多的记叙性文章,也获得一些写作技法的指导;但是在写作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作文能力不强,写出的记叙文不够优秀。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记叙文写作 问题分析 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为主的一种植根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且表现生活情感和思考的一种文体。记叙文不仅要结构清晰,内容充实,还要有一定的真挚情感。这是我们学生应该掌握和能够写好的文体,但是我们高中生所写的记叙文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生记叙文写作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写人,或是记事,或是写景或状物;我们高中生所写的记叙文较多的是写人记事的。但是,我们学生要么是流水账写作,内容平淡;要么是文体不清,议论抒情比比皆是。
1.结构布局凌乱,少文体意识
记叙文有六要素,在作文具体写作中至少需要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我们学生没有处理好记叙的结构,导致记叙散乱无章。如我们学生在记叙文开头不知道迅速入题,在“美在心中”为题的作文练习中,有学生所写的记叙文开头就是一段议论: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因为一花一木皆有美,无论夏花之绚烂,还是秋叶之静美,都是不同的美,我们感受美需要善于发现和感受,如果我们不用心、不用情,那么,美丽都在别人的心中,我们内心就缺少美。如此议论为哪般?记叙文上来是交代事件缘由,而不是定基调。有的学生在结尾知道照应题目和开头,但是却还是用议论或者抒情结尾。这样,造成文体不清。当然,较多的学生缺少线索,缺少必要的详略;也使得文章结构不够严谨、内容不够集中、中心也很难突出,记叙的人物不够鲜明。
2.记叙重点模糊,缺少典型性
我们的作文是写人记事为主的,但是我们在记人和记事上还是有侧重的。我们是在事件的叙写中刻画人物,但是有的同学写父爱,过多的将事件来龙去脉写的详细,结果冲淡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如“感动”为题的一篇习作,写作者本想通过父亲的那种不张扬的爱来表现父爱,结果大段写父亲做的早饭多难吃,还逼着自己吃,导致父子之间的争吵,自己带着气上学,早读课下却看见父亲提出买来的早点站在门口。这样,先抑后扬写法运用的比较糟糕,父亲的形象和性格前后变化太大,显得别扭。其实,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在开头结尾都重在写人,并且记事是为记人服务的,是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当然,学生写的事情缺少典型性,高中生了写老师都是小学初中的,写生活感受都是小学生时候自己犯错改错,少有贴近时代和高中生的生活气息。
另外,我们的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缺少生动的细节和灵活多样的叙事方法。当然,语言表达乏力,表达情感不够深刻也是重要原因。
二、针对问题有效指导提升记叙能力
我们学生记叙文写不好,一方面是没有很好的知识储备,也就是没有重视生活感受和体悟;再就是在没有审清题目的前提下就匆匆写作,没有构思好匆匆下笔,导致所学的记叙文没有较高的质量。
1.提高审题能力写作立意精准起来
我们江苏高考的作文一般都是新材料作文,我们能够写好记叙文的前提是学生能够审好题目。如2015年江苏高考卷是关于智慧的材料作文看上去审题没有多少难度,但是有学生竟然立意为“爱国是智慧”,这样的文题不是很好的记叙文的题目,而且即使写也将爱国作为重点了,偏离材料主旨。我们要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和精准立意的能力。还要在拟题之后,审体裁、审范围、审题眼、审人称等,在写作之初要精心谋划,思考布局。如“变化在我身边”这个题目,先要明确写作重点是“变化”,那么,是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影响,这会是一件什么的样的事情?其次,变化在“我”的身边,那么,变化不是我的变化,但是和“我”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这种变化可能是因我而起,我做了什么而使得周围发生了变化;最后这篇文章写作应该是我的变化改变了周围的人和氛围,相对而言,写我身边、周围的变化是重点。
2.精心选择提炼素材让内容充实起来
写好作文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记叙内容即素材很重要。我们学生不知道留意生活,不懂得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合理表述和内涵意义的挖掘。如写“困惑”为题的作文,我们较多学生会写学习上遇到困惑,这是大路货,大家都写,高下一比较就明显了;也难有新意。我在讲评指导中,就让学生思考除了学习之外有什么困惑或者遇到什么难题。如班干可以写班级管理中管理班级的困惑。修改后,团委书记就写了一次班主任安排收钱结果最后少了20多元钱,是自己贴,还是用班费,班主任没有明确自己很困惑。这样的素材不是每个学生都遇到的,如果这位同学能够合理组织内容和语言,我想是一篇很能反映学生真实生活和情感的记叙文。
另外,我们还要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和中心凸显的方法。如记叙文写作要重视结构,即良好的运用“凤头”“猪肚”“豹尾”的写作方法。如一篇“美在心中”为题的作文,学生在第一段写到“君子兰不曾开花,父亲买来一盆君子兰却邀我一同养花。”这样,简短的开头就让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写作内容,也生出阅读兴趣。
总之,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要让学生形成文体意识,能够秉承化叙述为描写,能够让叙述方法多样起来,使得文章灵动有新意。只要重视指导,加强学生修改和反思的能力,在不断训练中提升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记叙文。
【参考文献】
【1】储艳.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5(04)
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
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
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
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
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人物的肖像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肖像刻画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人物的动作描写要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见到人物的真性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则要做到洞幽烛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的神韵,必须抓住景物的层次和主要特征有序描写。场面描写要突出场面的特点,要把人物置于场面之中。
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
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2008江苏卷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好奇心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我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 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点评: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成功的秘诀在于从“我”独特的视角探求老人的内心世界。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能在“尺水”中“兴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这是2008年高考记叙文的拔尖之作。
踮起脚尖
从春到冬,母亲踮起脚尖迎接新的一天;从小到大,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题记
想起母亲,便想起她很多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里,母亲的姿势都是踮起脚尖。她踮起脚尖卖力地踩着打禾机;她踮起脚尖把一筐筐的稻谷放进高高的谷仓里;她踮起脚尖摘下树上的桃儿、桔子,挑到几里外的集市上卖;在集市的人堆里,她高声叫卖,那姿势仍是踮起脚尖……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
五岁那年秋天。四里外的赵村放电影。母亲说好要带我去看的,可等她把碗洗好,把猪草剁好,装到大荷叶锅里后,我们匆匆赶到赵村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更重要的事:晒谷坪上早就聚集了很多人,连两旁堆起的草垛上也是人。我们挤不到前面去,站在后面根本看不见,我急得直嚷嚷。母亲迅速地把我架在 脖子上,“哎,好!还差一点!看不完整。”母亲又调整了一下身体,这下我能完全看见了。当时,也没有去想,只知去看并不看得太懂的电影。许多年后,我回忆起童年来,便明白了那晚,我能看到电影的原因,是我一直骑在母亲的脖子上,是母亲一直踮起脚尖,踮了一个晚上。而她看到的却只是别人的后背。
十五岁那年夏天,我中考。(那时,时兴考中专,特别是我这样的农村孩子,跳出农门,有份工作,就是长辈最大的心愿。)记得6月18号那天,考完语文,我走出考场,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母亲。她正踮起脚尖,探出半个身子,向这边张望呢!我跑过去,轻声责备说:“妈,你怎么来了,咱家正在割麦子呢,忙都忙不过来!”母亲笑笑,从塑料袋里拿出两张鸡蛋饼,还有几个鸡蛋,塞给我说,“我送这个来给你吃,你最喜欢吃的了!天太热,没弄太多,怕坏,饿了吧!快吃”我接过,低头看见母亲头上还粘着几根小小的麦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好!
二十五岁那年冬天,我失恋了,我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冻了,都塌了。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冷冷的风里,万念俱灰!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米渣子(冰雹),我不管;又不知过了多久,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我还是没管。后来,不知怎么的,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家。母亲见到我从单位回来,又惊又喜,连忙帮我拍去身上的雪花,“头发上也有,别动,妈妈帮你弄下来!”母亲边说着,就踮起脚尖,张开双臂,去弄我头上的雪。刹那间,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温暖弥漫全身,这一刻,我明白:就算我失去了整个世界,我还拥有母亲,还有母亲暖暖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地生活呢?
我正准备午睡的时候,听到客厅里窸窸窣窣的声音,过来一看,是母亲,她正踮起脚尖,蹑手蹑脚的,“妈,什么事呀!”“呀,把你吵醒啦!”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没事,我送点青菜过来!顺便看看,你们有没有要洗的衣服!„„噢,快去睡!快去!”我没能拗过母亲,她硬是把我儿子换下的脏衣服拿走了。
这一年,我三十五岁,母亲五十七岁。她在我所在的学校食堂做临时工,一份几百块钱的工作,她却比谁都看重,都珍惜。空余时间,还在食堂后面的空地上,种了菜,时不时地来帮我做做家务„„
1、 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 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 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一、题目:1)可以是一个名词短语。Eg: An unforgetable thing
2)也可以以 The story between A and B......或者An experience about....等为标题。
3)也可以用doing sth做标题.Eg: Having a pleasant harvest
4)也可以用一个句子做标题.Eg: The love from mother is priceless.二、记叙文的具体结构
采用三段式的结构。开头一定要引人入胜,而且主题明确。而在第二段要用一个精彩的故事来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不要偏离主题。结尾一定做到升华主题,并给人以启示。
三、每段的具体写法
第一段:用一般现在时直接引入所记叙的人或事物,具体方法如下。
1)开门见山法:
第一步:一般先用一、二个陈述句进行正面的面的描述。切忌语言不要啰嗦。要言简意赅。常用的句型有:Everyone......,some........,others.....等等
第二步:直接引出你所继续的人或事物。常用的句型有:My....is.....Eg:每个人都有最好的朋友,有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和他们的朋友进行交谈。有的能和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学习。而哦最亲密的朋友是我的同桌。他就像我的大哥哥一样照顾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me people can have a deep___________ their friends when they _________________,others can _____________ their friends,.__________________ is my deskmate.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问法:
第一步:一般采用谚语或一、二个陈述句进行正面的面的陈述。
第二步:然后进行设问。通常用的句型有Have you ever done sth或Do you know....第三步:引出话题。通常用的句型有If not,you can`t miss my story.和Well, I`d like to share my experience with you.Eg:常言道:快乐和幸福在奉献的条件下才能增长。它说的是如果我们奉献于别人,我们才会有快乐的时光。作为中学生,你曾经为你的家乡做贡献了吗?如果没有的话,不要错过我的故事。
As a saying go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nder contributions”.It means that we`ll _____________________ if w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others.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have you ev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 hometown? If no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排比法:
第一步:先用两到三个陈述句或复合句(如时间状语从句或者条件状语从句)对文章所继续的人或事物进行正面的描述。切忌谚语不要偏离主题或中心事物的特点。
第二步: 接着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总结,一般也不要偏离事物的中心特点。
第三步:可以用过一句话直接引入所继续的人或事物。
Eg:如果你是花,老师将是辛勤的园丁,如果你是小树。老师将是最明亮的阳光。他们不仅教我们知识,而且还照顾我们的生活。我将永远不会忘记我和老师相处时的一件事。
If you are flowers, teach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ardners;If we are small trees,teachers will be ___________________.They not only _____________________, but also _____ ____________our life.I will___________________ a thing when I _________________my teacher.★★第一段用来引入所记叙人或事物结尾的句子有:
1)He∕She is...2)Please share my story with me together.3)Now I want to share one experience with you.4)I will tell you about my story.5)There`are many stories about..., but there are one that I can still remember till today.6)Let me tell a story about him ∕her.7)If not,you can`t miss my story.和Well, I`d like to share my experience with you.第二段:也就是用第一人称“我”,用过去时记叙意见已经发生的事情,一定通过所记叙的事情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因此所叙述的事件的中心思想不要偏离主题,并且为第三段的总结升华做好铺垫。
★★陈述事件时要注意六要素(5W和1H)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How
第三段:紧扣主题曲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要做到首尾呼应。一定要提出自己从这件事中的体会或感悟是什么,要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并且争取做到I never forget it.★★具体写法:
1)结尾可以用一个谚语,也可以直接用概括性语言进行总结。(This is....)
2)接着用一个陈述句表达出不偏离中心特点的总结。
3)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悟。通常使用的句型有I know I will...或I believe I will...)
4)最后升华主题。通常使用的句型有I hope...或If...或I never forget...Eg:这就是我的父亲,他善良而勤奋,我相信我爸爸在我心里是最伟大的人,我爱我爸爸,并且我以爸爸为自豪。
一、记叙文写作现状
据了解, 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是以记叙文教学为主, 照理说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应已初步成形, 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无需再从头开始引导。因此, 高中语文老师在这一能力点的训练上自然就有所放松。两次作文训练后, 我发现学生的素材还是停留在初中甚至是小学时所接触的人、事、物上。也许我在本文中要提到的体 验式作文在小学和初中实行得还挺好, 学生啃啃老本还行, 但是雷同的素材, 写多了学生自己也没有感觉, 抒写的时候不会产生新的独特的感悟, 而阅卷老师也定会产生审美疲劳。
或许是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重大失误, 没能延续小学和初中的良好的写作教学训练, 才会出现学生叹气锁眉的痛苦状态或是不动脑筋地去写些较为幼稚的文章, 如“回忆小学时或幼儿园时与好朋友之间的小矛盾”;再如“假期中自己偷着打游戏被老妈发现的情形”;再如“儿时与伙伴一起钓鱼虾”等等, 假设学生在描述此类事情时语言精彩, 情节跌荡, 倒也是挺有生活趣味的, 只是事与愿违, 情况实属不理想。看到这样的情形, 教师不得不认真反思, 到底该给学生怎样的训练, 才会让这种写作状态有所改观?
二、根本问题所在
我手写我心, 面对一个作文题, 有太多的生活细节要去抒写, 有太多的感悟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一位教师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也常跟学生说这样的话, 每天精彩的生活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而学生回应我的却是, 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就是家、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 他们每天眼中的风景当然都是一样的, 无精彩可言。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有生活体验, 但无思索。
散文大家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完美的结合, 是散文写作的最高境界。而我们学生面对的常常就是有体验但不感性, 过于理性而不思索。他们不会在简单平实的人与事, 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挖掘出细微的感情。而有的学生的情感细腻, 对生活有很强烈的感知, 即有“感性体验”, 但可惜他们没有个性化思索并形成文字的习惯, 因此很多绝好的素材就从他们的指间溜走了。
三、体验式作文教学对策初探
屠格涅夫说:“弹旧调不管弹得多么热情, 总有一点学生练习本的味道。即使愚笨也好, 但必须是你自己的!要有自己的气息, 自己固有的气息, 这一点最重要!”这无非想说明自己的东西才是独特的, 才具有他人不可匹敌的思想性。就算我们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 在处理一个间接的“体验”时, 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形成文字, 相信也会诞生闪烁着思想光芒的个性化文章。
(一) 重视每一次活动
体验式作文, 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益, 在活动中学会表达。让其学会体验生活, 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很多活动, 比如3月爱心节让学生们做一件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意义的事情并写随笔。有很多学生写了自己洗衣服, 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她最爱吃的糖果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作文的绝佳素材, 每次活动后, 总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习作诞生。
(二) 深究每一篇阅读
对于体验, 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有独到的理解: “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 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 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 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 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 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中最重要的, 也是最感动人的地方。”写作是一种生活, 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 有感不发不畅, 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 写作就应把这种“本真”的东西展示出来。
笔者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绍给学生阅读, 如《清明》《窗外人生》《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 好的文章, 不仅用来阅读还可以进行作文教学, 学生可以很快理清文章思路, 从而试着去模仿。
(三) 捕捉生活小镜头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就是以激发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 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 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创作, 让作文回归生活, 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在教学必修三专题三时, 让学生们搜集一组家庭的新老照片, 以“昨天和今天”为题, 写一写照片上的故事, 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全班分组交流。
每次课前分享学生作文时, 都有学生表达遗憾之情, 问我, 老师能不能让我重新再做一遍来分享?老师我没交, 下次做了交行不行?笔者为同学们的作文不断地鼓掌, 因为我看到的是一种绽放的独特的姿态, 也许语言不是特别精美, 但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 所以平淡的文字就变得有味起来。
(四) 摘评随笔
若只是自己写, 没有与人交流, 估计写的欲望就不会很高, 但如果能与教师或同学一起分享阅读, 分享思考, 他就不再孤单。摘闪着思想光芒的语句, 摘美如月光下流水的文字, 或评论, 或感悟, 或联想, 或仿写。有的学生不太会写, 多摘录自己喜欢的文句, 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是能提高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周都有字数要求, 让学生养成写的习惯之后, 就可以没有字数的限制。
【关键词】记叙文 微写作 写作教学 高中语文
记叙文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成了形式多样、结构严谨的文风,主要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记叙文围绕学生的真情实感灵活组织篇幅,既可以是一句话的微型小说,也可以是多达几百万字的长篇宏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记叙文写作却陷入了“怪圈”:老师们不断要求学生多写作文,却不太喜欢教作文;学生们明白写作的重要性,却不敢甚至畏惧写作文。在学生中间甚至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高中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最怕写作文。着实叫人啼笑皆非。所以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引导学生爱上写作,这应该需要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不断摸索。
一、当前高中记叙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中生的思想和思维已经进入了相对独立和成熟的阶段,他们对世界早有着自己的见解。但因为我们的作文训练环境、内容、评价标准都不允许他们自由不羁,他们很少将自己的价值观倾诉在高中习作。最近一项权威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有超过85%的学者在关心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但却只有7.4%的学者对记叙文的教学情况有所关注。
1.脱离真实生活
一般在我们对写作的基本停留在对特定题材下的教学模式,而很少真正把视野投向教室外的广阔空间和学生平日的日常生活;写作的教学过程也被窄化为“教师命题、学生动笔写作、教师批改、讲评”这种单向的模式;写作过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学生在两节课之内的动笔用,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写作就是正确语法下的闭门造车,是课堂上、考卷里的文字活动,而写作前期投入工作诸如学生对生活体验、观察思考、阅读积累则无关紧要。这些往往导致学生对真实的生活无动于衷,其直接反映到高中生作文出现缺乏源头活水、内容较为空洞、所引用材料流于简单枯燥等问题。
2.忽略记叙文写作训练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总负责人何永康教授多次强调高中生要多写记叙文,作文的教与学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但是每年阅卷发现仍有大量华而不实的议论文批量产出。对此,何教授认为这样的作文属于那种教师好教、学生好套,只要记住一些典型事例、背一些名言警句、应付一篇高考作文不费吹灰之力。
3.内容重复雷同
近几年的高考卷,考话题作文的比较多,相当比重同学选择写议论性散文。但令人费解的是学生平时积累的典故素材不尽相同。
4.功利化教学
一线教师早就发现这样的事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文本里立意肤浅、空洞无物、言辞寡味、感情失真;可是在他们的日记本、小纸条、QQ空间或个人博客等地方,他们写的文字却可谓语言精妙、表达老练、感情率真!
二、高中微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1.培养微写作兴趣
兴趣第一导师,对于文字驾驭能力在800字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是负担,如果长篇大论对于学生来仅只是假大空,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鼓励学生微写作呢?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令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入公众的视野,与之衍生的“微写作”随之广泛微写作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写作样式之一,微写作以明显的交际特征成为了一种日常化的、最接地气的写作样式。
2.利用新媒体手段
近几年,移动终端等新媒介迅速进入大众的生活。众多媒介不断向我们传播各种形式的文字符号和视觉符号,它们对我们的写作过程产生深刻的变革。在新媒介的全面覆盖下,写作主体的思维得以发散,写作活动的交互性、即时性为写作内容和形式的变幻提供了某种可能。
3.加强人文关怀,贴近生活
学生没有写作欲望,说到底是教育者不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成长规律,只是专横独断地要求学生按规定办事的结果。叶圣陶先生曾有言:“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新课标向来倡导学生人文关怀、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可为记叙文微写作教学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契机。
一、教会学生找到记叙文的“写作点”,通过一个点来展开
比如,学生可以把车票、钢笔、玩具车等实际的物品作为一个点。再如,车站、教室、超市等地点类“写作点”。又如,冬日、春雨等时间类“写作点”,让学生学会自己设置作文的线索,在时间、地点、对象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限制。
二、记叙文写作应该是写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要求学生写作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能涉及科幻、神话、穿越等内容,胡编乱造不行,脱离实际不行。
三、感受生活,写出人生的真精彩
1. On July 27th , Friday, we 18 classmates, including John from Britain, Sinba from India and Keith from the USA, went to Lee Farm to help the farmers. We started off at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and after an hour’s ride on the bus, we walked for another 15 minutes. Lee Farm is about 60 kilometres northwest to our school. A few days ago it was hit by a strong tornado, and many apples were blown onto the ground, so we helped to pick up the apples and put the good ones in the baskets. We felt very tired after the work, but all of us thought it was a great help to the farmers.
2. Last Wednesday I gave a lecture about China’s culture and history to the 7th students from 9-11:30 in the morning.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gave a lesson, so I felt very nervous and great pressure. I presented for one and a half hours, introducing from the dynasties in ancient times to the revolutionary in recent times, but I spent a lot more time on present China, the renovation, the open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ollowing hour we exchanged ideas and had a good discussion, but I was sorry to find that they knew little about China and raised a lot of strange questions. I think we need more cultural exchange of this kind, because we can get more practice and the foreign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more about China.
为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高中写作教学工作,我们对高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进行了跟踪调研,并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对集中的归类,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做法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高中记叙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表达方式单一
我们发现学生在日常习作中,在表达方式上会出现诸如只会正叙、永远第一人称、缺乏细节描写、没有详略意识等明显问题,表达方式的单一会让我们感觉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如记流水账,甚至把原本有趣的内容写得味同嚼蜡;有的学生为了凑数,进行一系列堆砌,以致文章内容枯燥、情感匮乏,毫无生气可言,更无情趣和思想。
针对此类问题,可以利用高考作文进行示范检验:
如2013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错误,是包装过的礼物》作者匠心独运地选材构思,选取了那些最能拨动心弦的人和事,通过运用言行、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细腻而传神地描绘了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让学生通过范文查找自身不足,明确自己文章的问题所在。
(二)语言不够生动形象
学生语言叙述枯燥生涩,缺少必要的修辞,缺乏对文字的锤炼,造成表达生涩,内容空洞,情感匮乏的现象。
再以高考作文为例,如2010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背负青天》一文,语言凝练生动,意蕴丰富。文章叙述精彩,如“当年求学之路的选择是你日夜掺白发,旱烟凝皱纹替我争取的”,有些地方颇有韵味,朗朗上口,如“贫困没有错,幸福却有家。苦咽下,芬芳的是你给我的天下”。在叙写考试一节时,着墨不多,但父女之间的心有灵犀却展现出来。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还得益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锤炼,如“记忆的竹筏”之类比喻的新奇,文中“苦”与“甜”亦对比鲜明。
(三)不能灵活使用表现手法
在写作中常见如下一些表现方法,运用得当会大大提升作文的表现力,如想象、联想、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虚实结合等。
2012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黎明是黑暗铸就的辉煌》此文作者托物言志,堪称佳作。文章构思新巧,视角独特,作者写了一颗松子的成长过程,通过一颗松子成长为一棵劲松阐释主题,采用了童话故事的形式,以“一颗松子”的口吻,写秋天松子的飘落、被埋,写冬季的孕育、发芽到破土而出长成劲松,最后画龙点睛写出自己的感悟,形象地阐明了“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的道理。
(四)不注重谋篇布局
开头太直白,或者太罗嗦;结尾有的太平淡;文章缺乏层次感或者逻辑顺序不合理;不会使用伏笔、铺垫等手法,造成文章单薄而紊乱。
依然以高考优秀作文为例,2011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这世界需要你》,文章开篇用一句精彩至极的话语作为题记,展现父亲的宽大胸怀;结尾用我的长大、柳树的成才,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这世界需要父亲”的主题,在结构布局上独具匠心;再如2012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钢的琴》,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起到很好的效果。
(五)缺乏真情实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好的记叙文往往能够做到情感真挚,以情动人。“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
从语言上讲,质朴的语言往往更能打动人。2013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错误,是包装过的礼物》文章质朴而意蕴丰厚的语言表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题目“错误,是包装过的礼物”是亮点,形象、新颖、有内涵。结尾句“这是错,是不能再走第二遍的路……,这是母亲教给我的”,作者真切感受,酣畅地表达了感情,形象地展示了文章的主旨。
二、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建议
(一)加强记叙文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
当前的记叙文教学,从教师的角度看也有改进和提升的必要。教学随意性大,缺乏整体的规划,时间上不连贯,内容上无关联,缺少应有的层次性和梯度性,比如教材中有“写作”模块,但这部分内容基本被忽略,不少教师只教“课文”,不管“写作”。
教学中要强化记叙文的文体意识,要学会抓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叙的六要素;贯穿一两条线索,如某种思想感情、某个事物人物、某种行动,使文章结构完整;选择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加精彩;运用肖像、语言、行动、环境和心理等描写方法,使人物栩栩如生;运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擒故纵、点面结合,使文章波澜起伏。
加强学生习作评改的针对性,一是要利用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改作文,在评改中回顾反思,学习借鉴,进而提升写作水平。如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如下量表:
二是加强作文升格训练。我们选择学生习作,然后统一印发进行升格修改训练,内容越具体越好。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做法的成效很好。如高三十七班的李靖宇同学的《山林》
当那片山林被留下来,他也算是尽了责如了愿……
63年前,他出生在山林下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三十几户人家组成的一个小村庄。村里通向外面的道路仅有一条曲折蜿蜒的小路,来供村民们谋生。在这里,最珍贵的东西山上那片林地,村里的人会到山林里寻找一些草药,打几只野兔或山鸡,运送到外面换些生活的必需品,就依靠这样的方式,村里的人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下去……
三个月后,从村外又来了一拨人,拿着一本证书交到了他的手中,他捧着那本证书,泪水缓缓流下……
我们就要求学生从立意、表达、结构、细节描写等几个角度进行升格修改练习,然后集体讲评,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作文教学的集体备课与写法指导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读必修教材“表达与交流”环节对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在集体备课时,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方向,指导好学生的写作。
我们以记叙文的情感、情节、细节运用、环境描写四个角度作为重点,展开写作训练。
比如,训练学生重视环境描写,让学生认识到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往往能妙笔生辉,增加文章的亮点;合理的景物描写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都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我们要形成“重视环境描写”的自觉意识,“任何一个故事都可以发生在有月亮的夜晚”。久之,学生环境描写的意识就会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逐渐形成。
3.借鉴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写作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等同,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多从身边的文学作品入手,认真品读与借鉴,学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勤于动笔,“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想不练永远不会提高,哪怕开始写得拿不出门去也无妨,注重提高和进步,坚持下去自会水到渠成,下笔如有神。
记叙文写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反思,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加强日常训练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坚持不懈,稳扎稳打,相信一定会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J].济南:山东省考试院,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9月刊.
[2]张西久.高中序列化写作教程[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
[3]刘晓婷.我手写我心[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9.
[4]于雷.高中生书写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曲阜:现代语文,2012,(12).
【高中英语写作记叙文】推荐阅读:
高中记叙文写作提纲03-14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着力点06-28
英语写作训练记叙文03-14
英语记叙文写作方法总结09-15
高中英语写作素养06-29
高中英语写作技巧03-10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06-08
高中英语信件写作题06-28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分析07-21
高中英语写作存在问题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