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精选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语名句精选(共11篇)

论语名句精选 篇1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巧言令色,鲜矣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朽木不可雕也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乡原,德之贼也

礼,与其奢也,宁俭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不学诗,无以言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有事弟子服其劳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指导高中生品读《论语》名句 篇2

[关键词]论语 名句 品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013

虽然高考涉及《论语》名句默写,但是由于它没有作为教材统一使用,内容又比较多,想让学生比较全面了解《论语》是困难的事情。加之学生课业繁忙,升学压力大,尤其是一些理科班的班主任非常不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抽出时间让学生品读《论语》便是奢想。为此可以制定一个长远规划。

一、设定目标

根据高考要求并结合今天喧嚣浮躁的社会现实,设定两个教学目标:能够熟练背诵《论语》中重要句子,并能正确默写;能够正确理解《论语》中重要句子的内涵,学习用儒家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堂导入

用几张幻灯片:华美的席梦思床垫里面填充着黑心棉;无良开发商用瘦身钢筋,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然后总结道:“农民说,我种的菜你们去吃吧,我不吃。工人说,我生产的产品你们去用吧,我不用。建筑商说,我建的楼你们去住吧,我不住。作家说,我写的书你们去看吧,千万不要让我的孩子看到……也许你会说,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怎么了?其实我们只是陷入了一场精神危机!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将儒道佛三种文化比作三家店铺。佛学像百货店,偶尔去逛逛。道家则像药店,只有生病了才去。儒家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今天我们要去儒家那里找寻精神的食粮。”

三、讨论交流

选取学生最能理解并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六组句子,先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然后讨论《论语》中告诉我们的为人之道。这六组的内容分别是夫子之道、求学之道、君子之道、孝悌之道、为政之道、仁者之道。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笔者将自己总结理解的意思展示给学生。

夫子之道:通过夫子之道,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又可爱的儒者形象,他孜孜不倦,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他能够安贫乐道,但是不排斥富贵,“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他也乐意去做,但是“不义而富且贵”,对他就像浮云;他志向很简单,“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但是又充滿了仁者之爱。

求学之道:孔夫子自己敏而好学,特别赞赏勤奋好学的学生,像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关于学习,孔夫子也有许多好的建议,比如学习要善于温习;应注重思考;学习态度端正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时要不畏艰难,更应持之以恒,不可功亏一篑。

君子之道: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论语》中一百多次提到君子,特别是君子与小人的鲜明对照,更让我们印象深刻。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君子为人坦荡,不慕名利,做事勤奋敏捷,言语谨慎,可以托付给他六尺之孤,可以承担百里之命,面临大节而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君子不忧不惧不惑;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孝悌之道:对儒家来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所谓孝,就是善事父母;所谓悌,就是善事兄长。弟子应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真正的孝应该是对父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真正的悌应该是孔怀(孔,很,非常)兄弟,因为同气连枝。

为政之道:在儒家看来,为政者是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德服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样老百姓才会有羞耻之心,并且能够自我约束。即使百姓有错,那也是自身有错在先,“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们看到,为政者“其身正,不令而行”。但是今天,作为一个法治国家,除了为政者的高尚人格,更需要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仁者之道: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仁。“仁”的境界是很高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样高远的境界,是不是就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了呢?其实,孔子也强调,“我欲仁,斯仁至矣”,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做,而且能够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四、热点评论

选择有违孝道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这则现象是:《今日说法》报道,北京市通州区张辛庄村,80多岁的老人柴玉吉,一生含辛茹苦养育了5个儿子。老人的最后结局是被活活饿死。根据法医结论,柴玉吉老人在被发现死亡的前半个月,就已经饿死了。法医对记者说:“老人营养不良是长期吃不饱,饥饿导致的。老人的口唇已经风干,指端、足都已风干。”

五、总结寄语

总结了课堂重点,并且以一段寄语,与学生共勉:我们要听得见来自心灵的声音,明确人生方向。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丰盈我们的心灵,重铸我们的灵魂。我们要感受到来自时代的呼唤,肩负历史使命,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厚我们的底蕴,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要认识到来自世界的冲击,捍卫民族文化,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影响世界的文明,展示中国的魅力。

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篇3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2、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

1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1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论语经典名句翻译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4.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古代论语名言名句 篇4

2)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4)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9)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2)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1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17)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8)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9) 当仁,不让于师。 (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论语中的名句 篇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学礼,无以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朝闻道,夕死可矣。当仁不让于师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德不孤,必有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后生可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敬鬼神而远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礼之用,和为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于事而慎于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讷于言而敏于行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巧言令色,鲜矣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食不言,寝不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四海之内皆兄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良恭俭让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9 言必行,行必果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有教无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欲速,则不达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尽善尽美)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75 礼之用,和为贵。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朽木不可雕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92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9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9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9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10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国学经典之论语名言名句 篇6

【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6.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7.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9.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10.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论语读书心得精选 篇7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在中国教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场白。意思是说,孔子说:“学习而且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好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我明白了孔子在学习中,很注重温习,也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巩固起来。我在学习中,不应该学过就忘记了,也要向孔子学习,注重温习,这样知识才能巩固起来。同学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也不和同学争吵,这样我才是一个受欢迎的好学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做事小心而诚实,对人要有爱心,亲近有道德的人,做完这些后如果还有空闲,就用来学习吧。”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要好好学习,听父母的话,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在外面要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做任何事情要诚实守信,对人要有爱心,要亲近有道德的人。还有空闲,不应该沉迷电脑游戏,就用来看书学习。

《论语》不仅使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学习、做人。《论语》这本书,为我们打开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大门。

精选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 篇8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离的,而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悟:君子和小人在论语里似乎永远都是对立的。那么做人的境界里有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即无能做君子,又不屑做小人。我觉得应该有吧。比如,我们身边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既不算计别人,也不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想自己应该想的问题,欢乐着自己的欢乐,悲伤着自己的悲伤。也许,这就是性情中人吧。

《论语》读后感300字精选 篇9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了解到孔子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实行“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教育学生从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拿十条干肉作学费,他没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他开创了私人教育的先河。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愧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学习和思考的论述非常精辟,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便会疑惑不解。说明“学”与“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精选论语读后感300字 篇10

在《论语》这本书中,“仁”字出现过104次,它能够统率全书,也统率了我的思想。然而很多人会问,什么是“仁”?在《论语》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将:“仁”字融入到了全文的不同阐述中。而总的来说,就是提倡人们用礼让与克制的态度去对待与调和社会矛盾。

在平常的生活中,“仁”字更是不可缺少。而因为“仁”字引发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仁”的第一点,便是以个体自学的道德修养去达到“仁”。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此人,他们会路踩到别人的脚时,自觉地弯腰并说出对不起;他们会在人满为患的公交车上,自觉地让座位给老人;他们会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自觉地帮助别人,舍己为人。他们便是做到了“仁”的人。然而也会有一些人,他们会在旁人没有注意时,伸手偷走别人的钱包;他们会在众目睽睽的街上,公然地碰瓷;他们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冲进金店里抢劫。这些人则是没有做到“仁”的人。“为仁由已而由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的没错,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才能达到自我的“仁”的境界。

而“仁”的第二点。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仁”。也就是“仁者爱人”的思想。有我们铁生活中,你一定会接收或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而你又会怎么做呢?有的人会自己收下这个棘手的事情,以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一点点地将这个事情化解,不求外人帮助或不让外人知道这件事;有的人会求助于身边的一切力量,以团结的力量,以自己与帮助者的人力物力,将这件棘手的事情化解,在这过程中学习做事又加深了友谊;有的人则会在求助他人之后,在大家齐心解决问题时,自己却躲到了一边,让别人做事,自己跑路;还有的人会将这件棘手的事情强加给别人,直接让别人完成自己本应完成的事。相比之下,前两种做法是对人“仁”,后两种做法则是对人不“仁”。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别人,我们才能达到这种对人“仁”。

“仁”的最后一点,是为政者与君王对臣民的“仁”,也是理想的充满仁爱的社会的当权者“仁”。大家应该还记得李世民曾提出的观: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行舟,亦能覆舟。正是有了这种观点,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体贴百姓团结各民族,不仅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又赢得了“天可汗”的美誉。还有的就是当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他用道德治理国家,“打老虎”,精准扶贫等等都是他不朽的功绩,这也带领我们走向了全面小康,民族复兴的道路。相比之下,历史上的商纣王、秦始皇、秦二世等等君王,正是因为为政不“仁”,才让朝代走向衰弱与毁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也是当权者行政的基础-----为政“仁”。

在《论语》之中,还有很多很多让人受益匪浅的话语,这些话语也深深种到了我心里,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

《论语》的读书心得600字精选 篇1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部《论语》道出了多少面对生活的态度; 一部《论语》道出了多少做人的道理; 一部《论语》道出了多少人生的哲理。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作,便出自孔子这位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的大师,一个教育家,一个哲学家。这样一个传奇的人;这样一种传奇的思想;这样一部传奇的著作,却曾经被数次的抛弃,否定。

秦始皇时期,正统的儒家思想,却因秦始皇害怕政权被推翻而抛弃。“焚书坑儒”的做法否定它的同时,也恰恰的肯定了它的价值。儒家思想被抛弃,我不敢说它是秦朝覆灭的主要原因,但它至少也算一条吧!之后,儒家思想再次被推崇,延续着它的光荣。我本以为它会被一直推崇下去,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时期,它再次被抛弃了。当时提出了“加强新文化的发展,鄙弃旧文化”的文化发展方针,直接而又错误的否定了它。这仅仅是因为它含有封建主义思想,不利于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仅仅因为这可笑的一点,人们拆孔庙,烧书籍,使儒学站在了众矢之的,完全的否定了它。

两次可笑而又可悲的否定没有使它失去应有的光芒,而使它更加耀眼夺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上至于下愚不移”多少名言,句句经典,句句深刻。这一句句话,都从孔子嘴里一一“曰”出。这不应该被否定,应该被发扬,被学习,被传承。

上一篇: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范文下一篇:《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