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培训工作计划(通用8篇)
培训工作计划
根据***【2012】**号《关于印发<**街道社区干部 学习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全面加强*社区干部“ ”学习,强化各族干部学习“ ”的意识和抓好“ ”的责任,增进民族团结,有效掌控社情,维护社会稳定,推动 **县“稳中求进再跨越、变化变革创一流”,结合 **县街道社区干部队伍现状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明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自治区和地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加强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为主线,通过强化街道社区干部 学习培训,提升街道社区干部 能力,促进街道社区干部更好地发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作用,夯实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为推进街道社区工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总体目标
一是全面落实大规模街道社区干部 培训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健全街道社区干部 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街道社区干部 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大党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师资资源,不断改进和创新 培训方式方法,提升街道社区干部 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构建完善的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重实效的街道社区干部 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基层干部的“ ”培训。不断加大“ ”培训力度, 以街道社区45岁以下在职国家干部为重点。通过 学习培训力争2012年全县50%以上街道、社区年轻在职国家干部都具备基本的 能力:即汉族干部能够用少数民族语言与群众直接交流,少数民族干部能够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日常办公,与群众直接交流。在年底 水平摸底测试中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国家干部身份居委会主任合格率达到70%以上。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汉族干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培训。各街道、社区要制定干部“ ”学习培训方案,明确领导责任,确定工作目标,制定考核标准、水平要求并限定期限,通过开展脱产学、结对学、走访入户学、挂职学、岗位自学等措施,要把提高基层干部“ ”能力情况作为考核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懂“ ”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条件。
(三)主要任务
一是建全机制抓规范。各街道要坚持把“ ”学习作为提升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社区党组织建设重点工作来抓,将其纳入少数民族聚居党建责任制,各街道要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街道社区干部“ ”学习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干部“ ”学习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认真做好“ ”学习培训工作的通知》等,对推进“ ”学习全面系统安排,明确要求与“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县、街道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把培训情况和水平考试成绩纳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考察考核、选拔任用、岗位调整、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目前,社区已形成“ ”学习工作一个抓一个、一个带一个、一个促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以 专题培训促提高。把社区领导班子及驻社区单位及领导干部等纳入“ ”学习培训的范围,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抓紧抓实培训工作。借助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专业教师,精通 干部等力量,采取分班、分时段等形式,在县委党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举办党支部书记、社区领导班子及汉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为主体的“ ”培训班,不少于6期,每期7天,培训结束并进行严格测试。在培训中,创新落实“两学三为主”(结对帮扶学、交流互动学,以日常用语为主、以短句子为主、以确保学习质量为主)培训机制,为学员发放印制简便实用的维语言学习速成教材,通过集中授课、情景对话、交流互学等形式,积极引导并激发参训学员学习热情。社区按照县、街道各级党委统一要求,逐一部署和落实,探索创新学习培训机制,普遍通过召开动员会、举办“ ”培训示范班等形式,切实抓好落实。
(四)抓测试考核求实效。各街道要将工作落实情况与社区党组织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评先选优等挂钩,作为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的重点内容,社区组织向街道党工委汇报述职的重要方面,考察考核社区党组织书记、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和领导班子的重要项目,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县委组织部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暗访与抽样测试等相结合的方式,狠抓督促、检查、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扎实落实。街道、社区党组织重点要针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基层组织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部分工作,专门对社区所有少数民族干部进行测试。社区要积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社区领导班子“ ”水平考核办法,推行月考、季考、年考等模式,以考促学。近期,还将社区领导班子“ ”学习辅助教材发往各工作人员手中,明确社区45岁以下领导干部至少要达到 口语水平能听懂能较好表达水平,尤其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各族干部 成绩统一由街道、社区汇总形成动态台账,以实时动态掌握“ ”学习成效。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街道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 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街道社区干部的 教育培训,引领和推动全员培训目标的实现。以大力开展组织调训和脱产培训为重点,综合运用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相结合、县级培训与街道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结合等方式,全面完成街道社区干部 培训、大幅度提高街道社区干部 水平。按照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全局、科学决策、有效处理复杂局面、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协调利益关系、知人善任、务实创新等能力的要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服务群众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一)领导干部。把“加强脱产培训、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鼓励干部在职自学”结合起来,重点抓好街道、社区书记、主任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宏观决策、驾驭全局、综合协调的能力。
(二)后备干部。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等环节,加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选派后备干部到民族聚居村(社区)、重点复杂村(社区)、艰苦地区、重要岗位挂职,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三)社区干部。充分利用地、县市党校、行政院校等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等渠道,加大以社区干部为主体的社区基层干部和以街道干部为主体的城市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组织部会同街道党工委,认真制定培训规划,以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为重点,将街道、社区干部轮训一遍,着力提高基层干部执行政策、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重视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着力培养街道、社区干部依法办事、做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等方面本领。
(四)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培养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优先安排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各级党校、行政院校主体班的培训和挂职锻炼。对女干部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教育,引导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对非中共党员干部注重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培训,提高他们政治鉴别、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和合作共事的本领。注重选调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参加脱产培训。
(五)行政事业人员。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分级分类开展 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社区国家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学习创新、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六)重点领域干部的培训。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和重点领域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从服务群众和维护政治大局稳定出发,重点抓好社区政法干部、群团干部、民族宗教统战干部、意识形态领域干部和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把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和驻区单位中高层领导干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统一纳入县党校主体班培训计划。
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保障措施,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以《干部教育条例》为基本依据,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干部 教育培训工作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申报制度、参训人员审批制度,实行干部教育培训情况总结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和干部调训情况通报制度。注重及时把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总结转化为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的权益保障、竞争择优、考核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培训机构建设。逐步构建以党校、行政院校为主体、其它培训资源为补充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加大对县、街两级党校建设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办学实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按照 “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目标,推进整合培训资源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地、县、街党校联动机制,盘活现有资源,使培训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培训重心要向县乡基层倾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积极探索加强街道党校培训资源的整合路子,围绕社区党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工作需要、特点,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和电教设备等载体,播放通俗易懂,科学适用的“乡土教材”。
当前, 我国社区教育仍处于成长探索时期。构建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独具区域特色、能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社区教育, 离不开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综合性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由于社区教育学科尚未列入《学科分类和代码》国家标准, 因此, 社区教育工作者目前还没有官方的统称。本文中的社区教育工作者, 泛指以社区教育为个人职业的, 统筹规划区域性社区教育发展的组织机构的领导者或管理专员 (未涉及从事于社区教育具体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 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市、区政府 (含街道、乡镇) 主管或分管社区教育的教育行政工作者, 社区学院 (大学) 和社区学校等教育实体分管社区教育的院长 (校长) 和各级工作者, 中小学、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分管社区教育的校长和专业工作者, 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单位和社团主管或分管社区教育的职能工作者等。本文所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 是指全部职责或主要职责是从事社区教育管理的“专职”工作者。
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保障的提供, 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有赖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社区服务指南》的规定, 社区专职教育人员的基本要求有: (1) 热爱社区教育, 具有良好的品质, 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吃苦精神; (2) 较好掌握社区教育专业及其相关知识, 包括社区理论、社区教育学、社区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 (3) 具有较强的社区教育基本能力, 包括教育教学组织、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开发、社会沟通与协调、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 (4) 需经过有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岗位培训, 持有上岗证书或相当的专业证书。概言之, 社区教育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必备的基础理论、管理知识和社区教育专业知识, 以适应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然而, 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还比较薄弱, 多数社区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品质;近40%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和65%的社区教育兼职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超过1/3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和近50%的兼职人员从事 (参与) 社区教育工作时间不足3年, 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良莠不齐, 年龄偏大, 理论水平偏低, 业务能力差, 已成为制约社区事业发展的瓶颈, 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大批在社区一线从事服务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的管理和发展。在我国, 由于社区教育是新生事物, 后备专业人才匮乏, 导致社区教育人力资源极为稀少。换言之, 随着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社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社区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和科学化, 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科学管理工具, 而这些均可通过再教育培训完成。因此, 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尤为必要, 探讨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价值取向及模式极为迫切。
二、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的价值遵循
在社区教育大发展, 社区教育理论不断深化, 社区教育管理工作日益精细化的背景下, 唯有建立起以培训能力为核心、以社区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培训模式, 才能适应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新形势的需要。结合我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当前管理队伍整体水平, 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的探索应围绕如下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
(一) 注重“学员为本”取向
“学员为本”要求培训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培训活动设计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
调查发现, 社区教育工作者已具备了相当层次的文化基础, 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丰富的阅历, 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自主能力。这就要求突破传统意义上“教师中心”范式, 转向“学员中心”, 在具体的培训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尊重、发挥参训者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建立起新型的教学关系。在教与学互动上, 培训中参训者和培训者兼有多种身份。培训者既是教员, 也是组织者、激励者、促进者和服务者。参训者既是学习者, 也是设计者、参与者和接受者。培训者和参训者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对话式的, 是相互理解和合作的, 培训是双方经验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这应该是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中第一价值取向。
(二) 注重“因需施教”原则
“因需施教”的“需”包括两个方面: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成长与发展的需要。这两者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 在培训实施中应最大限度地掌握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多样需求, 跟踪其工作实务, 以促进个性发展。同时, 将满足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参训者自我的需要结合起来。笔者认为, 具体而言, 社区教育之“因需施教”的“需”包括:了解有关社区教育改革的最新精神;了解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的需要、意愿以及他们参加培训的态度;了解他们在日常社区教育管理工作中性质与特点;了解先进社区教育的实践;了解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
“因需施教”要求根据多方面的综合性需求来开展培训教学活动, 也就是要求将组织需要、事业需要和个人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 应该结合参训者“表面需求”和人才成长与发展规律综合考虑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需要”, 尤其处理好一般需求和优势需求的关系, 共性 (组织) 需求与个性需求的关系等, 从而满足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需求, 调动其积极性, 以促使培训目的达成。从社区教育工作者多层次、多类型的现状出发, 着眼于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从而最大限度地加快我国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三) 注重“反思性思维”培养
“成长=经验+反思”, 是美国著名心理学波斯纳提出的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公式。鉴于反思在个体成长与发展中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关能够促进反思策略的培训、反思能力的培养、反思方法的探索日益为人力资源培训研究者所青睐。“反思性”主张者力图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培育起“反思”意识, 通过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建构, 从而获得包括专业在内的全面个性的持续成长。
培养社区教育工作者自我反思意识, 使他们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不仅要求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 更要求在培训中练就他们的反思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反思中成长, 在实践中反思。诚然, 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摆脱传统意义上知识灌输式的培养方式, 而采取一些全新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研究成果的教学技术与方法。
(四) 注重参训者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的问题, 其意在于能力发展是任何学习活动的主题, 注重知识创新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 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发展性的培训, 因为它着眼于对工作者个人素质的提升和角色价值的开发与拓展。这种可持续发展取向, 既是社区教育工作者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客观要求。针对社区教育事业发展和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需求, 培训工作要从实现社区教育工作者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 优化配置培训资源, 加强培训管理机制建设,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全面协调、整体推进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上述四个培训价值取向出发, 当前需要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模式进行理性思考, 认真分析与研究适合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培训模式, 扬长避短, 确保培训工作的高质量运行, 构建能满足社区教育工作者成长与发展需求的培训模式。
三、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的理论探索
培训模式服务于培训目标, 不同培训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 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样, 不同的培训模式对培训资源有不同的要求。培训模式既是培训理论的具体化, 又是培训实践的概括, 丰富的培训模式有助于高效地达成培训目的。因此, 培训模式的应用具有条件性。
(一) “知识本位”接受模式
该模式在基础教育的师资培训中应用极为广泛, 其价值取向源于理论至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 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知识需求。一般而言, “知识本位”接受模式的构建路径以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背景分析和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论需求分析为基础, 确立培训目标, 根据目标组织核心培训课程, 整合和聘请优质的师资资源, 实施培训活动。
这种培训模有助于理论素质亟待提升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群体快速地掌握社区教育专业知识和管理科学基本理论, 掌握社区教育工作运行工序。鉴于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水平, 此模式较为适合刚到岗的和已在岗但理论知识缺乏的工作者, 使其达到任职要求。但是, 这种模式不但由于纯理论过强, 使参训者相对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而且也由于与日常工作实情实景相距较远, 而对实际工作能力提升作用有限。笔者认为, 这种培训模式在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中不宜占主导地位, 但仍可与其他培训模式交叉使用, 以发挥其高效传递知识、信息之功能。
(二) “案例中心”研讨模式
该培训模式注重参训者的参与性, 着眼于提高参训者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复杂情景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构建的路径为:社区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确立培训目标, 围绕目标精选培训案例, 组织实施培训活动。
这种培训模式较为适合于在实际工作中遭遇困惑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群体, 例如社区教育业务管理者。该模式关注在问题情景中获取知识、获取知识与知识应用的协调以及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 提高了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性, 唤醒主体意识,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培训模式优质的案例的选择极为重要, 同时, 案例本身蕴涵问题的复杂性和开放性, 对培训师资水平要求甚高, 普通培训者往往无力驾驭研讨活动。笔者认为, 案例培训模式能够快速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配备一定条件方可广泛使用, 当前宜与其他培训模式穿插使用。总之, 以案例为中心的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其案例的选择及案例的系统研究为实施该培训模式的关键所在。
(三) “课题研究”研修模式
较前两者而言, 此模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突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着眼于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与业务工作能力。研修模式的构建路径为:围绕培训目标, 从培训的针对性出发划分培训层次, 从培训的需求和实用性出发设计课程, 从培训的有效性出发选择培训方式, 从参训者的主体性出发确定学习方式, 以研究为主线, 以参训者为主体, 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发展, 达到参训者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协同, 从而共同成长。
由于该培训模式的关键是课题的开发与研究, 即要求培训者和参训者善于挖掘课题, 以课题研修带动培训效果, 继而促进组织与个体发展, 因此, 实施好“课题研究”模式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 培训者是主持者、策划者而非主讲者, 在课题选择和研究中给参训者以有效指导, 注重引导参训者独立思考、主动探究; (2) 对参训者的课题论文写作严格要求, 避免流于形式; (3) 把握培训中三个基本要素:信息、思路、观念。课题研究培训中需要提供大量新的有效信息, 需要多角度分析问题, 转变参训者观念, 提高参训者能力。“课题研究”无疑将将成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助推剂, 但该模式费时费力, 目前仅能在少数培训中组织实施。
(四) “诊断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是四种培训模式中极为理想化的模式, 它倡导实践导向, 注重组织发展, 着眼于在提高社区教育机构 (社区学院、社区大学等) 整体办学水平的过程中, 提升参训者的专业素养, 其构建路径为:立足组织办学现状, 组织专家现场诊断, 针对主要问题, 共同研究, 寻找对策, 制定改进方案, 在实施改进方案的过程中提升参训者的专业素养, 促进组织的主动发展。可见, 此种培训模式以培训促进组织发展, 在培训中寻找组织发展的新方向, 即现场诊断→制定组织发展规划→分析组织发展主要问题→制定解决问题方案→跟踪指导→组织工作持续改进→达到发展规划的目标。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可结合遇到的问题组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与个别指导, 使培训持续支持组织的工作推进。诚然, 这是一种对培训者、培训机构要求甚高的培训模式, 但对于一些社区教育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和立足于长远发展的社区教育机构而言, 结合自身优势有的放矢运用该培训模式是可能的。
综上所述, 我国社区教育处于起步、开拓阶段, 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工作也处于尝试、摸索过程中, 在组织培训工作中我们唯有大胆创新, 认真思考, 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运用多种培训模式中能快速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诚然, 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没有最优模式, 上述四类培训模式各有独自的优势及局限性。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要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特点, 对培训模式进行选择和优化, 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摘要:培训是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 提升其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培训模式与培训效果直接相关。当前, 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应遵循“学员为本”取向、注重“因需施教”原则、注重“反思性思维”培养、注重参训者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以此探讨四类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 以期能为社区教育后续研究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45-48.
[2]石玚, 卓思廉.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32-38.
[3]叶忠海.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5.
[4]杨建荣.多样化校长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 (11) .
[5]江涛.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培训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6) .
[6]张振助.构建21世纪社区工作者素质教育工程——对“无锡市社区工作者素质”的调研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5) .
正由于看到企业学习市场在壮大,4月中旬,美国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Saba宣布位于北京的中国办事处成立。Saba为企业提供企业学习、绩效管理和企业沟通解决方案,全球有1900万用户,中国已有近百家用户如中国电信、海尔、中粮集团等等。就在中国办事处成立的当天,Saba还发布了企业协作平台Saba Live和Saba Centra套件。
“为什么现在进入中国市场?一是中国市场正在迅速壮大,在国际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二是全球化趋势明显,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人才管理理念、业务流程优化、合规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三是中国企业需要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它们对绩效管理、团队规划和人才管理的需求很迫切。”Saba全球运营总裁Jeff Carr解释说。
Saba全球渠道高级副总裁Olivier Ghezi认为,企业利用社区网络是未来的趋势之一。原因在于,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学习模式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一家企业中服务一辈子。其次,这些年轻人依靠电子设备长大,需要更快捷方便的沟通交流工具。所以,企业应该提供更好的,更符合员工培训、成长的人才管理平台。
作为一名今年新招录的社区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市XX区社工委组织的社区工作者入职培训。正值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清风送爽。我们新招录的工作者齐聚一堂,接受为期三天的培训课程。课程的设置别具匠心,既有心理学指导,又有政策讲解,有对工作的介绍,也有对人生道路的建议,可谓荤素搭配,正解了我们这些新人的当前渴,为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的学习,甚至为我们的愿景、为我们的人生上了生动一课。
一、开班典礼,振奋士气
9点半,为期三天的培训正式开始。社区办的XXX主任为我们主持了开班典礼。尽管是新入职培训,但参加的同学大都已经在社区工作了1到2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也对新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家正迫切需要这样一次机会。介绍完这次培训即将展开的内容,同学们都十分振奋,对培训充满期待。
二、心理阐释,深入人心
下午,社区办邀请了XXXXX,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田国秀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一场题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的讲座。教授从事社会学教育20余年,有着丰富的社会工作教育经验。她的例子深入浅出,讲解入情入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田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人的几种社会人格,帮助我们更好更清晰的认识我们的服务对象,同时也帮助我们再一次认识自己。此外,田老师又特别指出了沟通的重要性,指出沟通的真谛在于任清关系。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在沟通,难在沟通。老师的很多精辟的见解对我们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下课后,同学们感觉余音仍绕,有的在回去的路上还在讨论着老师的课。
三、成长教育,醍醐灌顶
随后,应社区办的邀请,区委党校的校长为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校长讲座的题目就是“青年人才成长”,对于我们新入职的工作者,尤其是像我
1一样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有着非凡的意义。正如王校长所说的,成才的要素主要在于“组织的培养、环境的熏陶、时代的造就和个人的努力”,王校长结合他的亲身经历,指出青年成长需要磨练八种气。立志气、御灵气、树正气、展才气、练静气、聚人气、强体气、扬朝气。八种气齐聚,才是成才正道。勤奋正直、宠辱不惊是他对我们这些新人的建议,一场讲座下来,满座皆是热烈的掌声。
XX街道于20XX年3月9日举行了为期2天的社区工作者培训会。时间虽短,但选题广泛,内容充实,受益匪浅。
区老体协的Ⅹ主任给我们讲解了社区工作方法与技巧。社区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说话,对群众的话听之于心,关键要建之于情,切实把批评当动力,把表扬当鞭策,把呼声当命令,把牢骚当监督。社建科的蒋科长为我们讲解了文明礼仪服务规范,在与群众日常接触中要主动、耐心、虚心、细致。街道Ⅹ主任为我们讲解了公文写作知识,指出了日常公文写作中的错误。随着小区的成熟,社区工作经常要与物业管理打交道,区城管科的吴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知识。x社会工作学院的齐教授讲解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最后,x师范大学的李教授为我们讲了心理健康与调适。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新了思想观念,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一是在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强学习。二是在业务上,勤练内功,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
2、树立意识,优质服务。首先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计划生育新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家。更新观念,大胆工作,作为一名基层计生工作者,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准,努力做到送“四百进万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3、从自身做起切实落实工作效果。注意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照好镜子,把好尺子,找准差距;工作上牢固树立争一流的思想,对个人要求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让上级领导放心。
社区工作者培训总结精选模板【二】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新了思想观念,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做社区工作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社区工作就是群众工作,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就无从谈社区工作,无法融入到群众中去。在工作中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一颗真心认真对待群众,才能换来群众的认同。只有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才能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各项工作。
2、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社区工作是基层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中坚持群众工作无小事的原则,我们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才能真正的聚民心,暖人心。
3、工作中要有团结意识。在社区工作中团结意识很重要,要团结同事,在社区工作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来完成。工作中要坚持原则,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同事间讲信任、讲理解、讲谅解。在研究问题时,要本着对工作、对事业、对群众负责的精神,积极发表个人意见。
4、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原则。我在大成社区,属于老旧社区,而且多是老年人,他们更需要关爱和帮助及照顾。所以我们社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的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的心坎上,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5、工作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工作中要坚持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社区工作者培训总结精选模板【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区委七届四次全会会议精神,按照保增长、扩内需、重民生、保发展的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为重点,为全面推进街道党建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总体思路:围绕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中心,抓教育强素质、抓基础促发展、抓队伍转变作风、抓全局统筹兼顾、抓创新出成绩。
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目的,以建立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为抓手,通过教育培训,激发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活力,提升整体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培训对象:
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人员。
三、教育培训内容:
1.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
2.学习业务技能。结合社区服务业务技能的要求,学习社区服务业务专业知识、社会事务业务知识、社区群团工作知识,社区党员干部电视远程教育、电脑技能操作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3.学习法律法规。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学习《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与社区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本专业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坚持依法行政,清政廉洁,增强社区服务职能,提高法律素质,提高办事效率,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4.学习经济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管理,科技知识,信息发送传递,发挥城市社区的区位优势,积极举办社区服务业,拓展社区服务,健全社会化服务网络。
四、培训方法:
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培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集中培训与平时自学相结合,坚持脱产培训和在职学习相结合,坚持共性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坚持统一必学内容与学习部门专业知识相结合。要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各自的需求,有计划地对社区干部进行培训,试行社区专职工作者采取先培训后上岗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社区专职工作者要以过专业化职业培训、考试合格,方可获得社区专职工作者任职资格。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委会主任商请县委党校、县民政局等部门培训为主,其他人员由镇党校及相关专业部门培训为主,每年脱产培训不少于7天。和县委党校联合举办开设社区专职工作者本科、大专学历培训班,参学人数50人以上,学费采取政府贴一点、单位支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不断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文化水平。
1.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学。由镇党委和社区工委、街道办事处按照不同岗位制订下发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
2.坚持学习日制度。每周六下午为社区学习日,由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学习。
3.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围绕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社区文化、共驻共建、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平安社区、社区普法、机制创新、社区经济、社区居民自法等重点,举办专题讲座,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思维理念。
4.抓好业务技能培训。根据社区工作不同类型、不同业务(如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与社会保险、群团工作、社区老龄工作)进行专项培训,原则上每半年培训一次。
5.开展读书交流和竞赛活动。组织专题读书演讲活动,开展专题知识竞赛,进行读书笔记交流,切实推动各社区的学习活动。
社区工作者培训总结精选模板【四】
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和同事们在丰台区委党校的礼堂参加了2011年9月5日举行的社区工作者入职培训,参加这次培训的各街道的社区工作者大约300多人,每个人都怀着既好奇,又期待的心情来参加这次培训活动。
三天的入职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还是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不断学习,也离不开外界对他的不断鞭策。通过社工委领导和老师对社区工作的介绍、指导和鼓励,我们了解和学习了社区工作的内容、认识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让我对社区工作者这样一个岗位有了全新的了解。各位领导的鼓励使我对自己的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也激励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上午第一堂《丰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课程当中,区社工委的王书记为我们做了详尽解读,使我们全面明确地认识了丰台区对社会建设工作的重视。下午来自社会建设处的刑桂丽处长为我们讲了关于“新形势下的首都社区建设工作——社区规范化建设与社区公共服务”的一些主要内容,这让我认识到x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的新趋势,随着x市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工作,新型服务型社区在转型和不断建设的同时面对着各种问题和社区治理特点的转变。通过王书记和刑处长的讲述,我们对社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x产业,社区工作是艰巨而有意义的,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可以磨练我们更快地成长起来。我们作为一支年轻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程度还很低,所以在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应该尽快适应自己工作的新角色、不断提高自己社区工作的专业素质,更好地为社区服务工作和社区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第二天上午的培训当中,来自首师大政法学院的田国秀老师为我们讲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从她详尽的讲解,我们知道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了解人的性格和心理,其次,要去倾听,要用心去听他们讲述,一定要听明白他们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不要凭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而随意去打断他们。最后,就是要很好的去沟通,要善于沟通。这样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在下午来自丰台区发改委综合科的关明博副科长为我们解读了丰台区十二五规划,丰台区地广人多,要努力去建设和发展丰台,打造一轴、两带、四区。紧接着区委党校李副校长的讲课让我受益良多。他讲课的内容是《青年人才成长》,李副校长结合自身的成长发展为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八点重要的建议:要求我们要有志气、育灵气、树正气、展才气、炼静气、聚人气、强底气、扬朝气。李副校长说:“人品是做人的根基,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善待他人、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这一番话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只要能够放平心态,坚持做到这些,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们都一定会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会牢牢记住李副校长给送给我们的这几点忠告,并且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做人做事。在第三天下午的社区工作者经验交流,有干了一段时间的老社区工作者,也有和我一样刚入职的社区工作者,我从他们工作经验的讲述中受益匪浅,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社区作为基层组织,一头连着政府各部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培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主动与他们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社区工作者,不光要管理社区内的一些日常小事,更重要的是要系统的、全面的、多层次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总的来说,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牢固树立“居民群众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的观念,真正从思想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自觉做好服务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在社区生活中,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居民群众的情绪为“第一信号”,把居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需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要坚持把居民群众是否高兴、是否满意作为社区工作者发挥作用的最高标准。
第二,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责任重于泰山,无为则殆。”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这次培训,使我更清楚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社区工作是基层工作,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只有自己做好了,群众才会信任你,更好的开展工作。
第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在社区里很多工作都是大家共同协作完成的,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同志之间讲信任、讲理解、讲谅解,要本着对工作、对事业、对群众负责的精神,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一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第四,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努力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第五,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日新月异,不学则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为了百姓着想,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我们做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工作方法,使居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让阳光照亮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社区工作者培训总结精选模板【五】
社区的工作多而杂,因为社区的居民充满了不确定性,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学习到很多关于管理和建设方面的知识,在其他人传授经验时也在思考自己会怎么做,也看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这次的培训还带领我们去往实地进行参观,让我对于社区的工作有很多新的想法,也让我有很强的紧迫感去做好我的工作。
在培训中让我感受新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地方还很多,不论是在加强自身的学习,还是锻炼自己的能力都是非常迫切的。首先是在学习上,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前进,我们对于很多方面的经验总结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够确定是否合适在工作使用,还有很多新的知识在更新我们的观念,我们只能不间断的学习,通过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其次是在工作中,我们自己在工作上不能懈怠,但是对于居民要细心做好解答工作,因为社区的工作也是服务工作,就是在为社区里的人服务,所以我们做事应该讲究灵活的处理,同时将居民的.困难摆在第一位,及时的找到解决的办法,让人感受到社区工作者的温暖,做到有质量的服务,有效率的服务。
最后就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的任务是简单易操作的,但是也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将每一个环节都保证能够执行到位。在工作中将自己在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列出表格,做好工作计划,当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回顾自己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收到赞扬的工作做好标记定好标准。例如在宣传关注社区的卫生,做到文明礼貌每一个人,要通过多种形式引起社区居民的关注,从实际出发,从大家的利益出发。还有是建立每一个家庭的档案,了解基本情况,关注弱势的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
首先,很感谢中宣部、民政部以及武汉市百步亭社区,为我们安排这么高标准、接地气的学习培训。我想,我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一样,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培训时间很短,但学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不管是平面的、立体的、动态的、还是静态的知识,应该说我都从有限的时间里,学习了很多,获得了很多。
几位老师生动的讲课,也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学员,受益非浅。对照百步亭经验,再反思自己的社区,感触很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压力,百步亭社区建设,挥洒可泼毫。面对现今各种复杂多样的社区环境和居民越来越高的需求,如何发挥好基层组织作用、如何发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是我们这些社区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样的课题,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对于如何开启新的社区工作思路,提出了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任务。
谈责任
总书记视察湖北期间,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工作是社会的稳定剂,家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和谐了整个社会才会和谐。作为一位社区负责人,我为能从事这样的工作而感到自豪,同时我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沉甸甸的责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谈学习
学习最核心的是学理念。人们常说,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而社区是一棵树,政府就是阳光和雨露,我们就是那拨开树叶让阳光渗透的辛勤园丁。百步亭社区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强化“红色引领”、培育“红色头雁”、激活“红色细胞”、打造“红色物业”,个个细微具体、务实管用,将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好总结出来的经验,如何把党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谈服务
就是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百步亭社区志愿活动的服务理念、服务温度和服务创意,让我惊叹不已。通过学习,我深刻总结了我们与百步亭社区的差距,不仅仅是在一些服务意识和服务模式上,更大的是在服务方式上,关爱无缝隙、服务无间隔,真正做到了“四个有”,即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喜有人贺,让邻里关系更和谐、社区生活更温暖。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2年7月—8月, 在常德市长庚路、西郊、芙蓉路和北站4个社区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不同职业的115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69人, 女性46人;20~30岁19人, 31~40岁32人, 41~50岁38人, 51岁及以上26人;文化程度:小学11人, 初中28人, 高中 (含中专) 39人, 大专及以上37人;职业:小区保安34人, 物业部门人员42人, 居委会工作人员16人, 志愿者及保洁员23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有: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第二部分为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 共由20道题组成, 其中1道填空题、17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第三部分为培训需求现状, 共由6道选择题组成, 其中3道为多选。在结果录入时按照计数资料处理。问卷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填写、现场收回的形式, 共发放问卷115份, 收回有效问卷115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 经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社区工作人员接受培训情况
经调查, 被试者中未经过急救培训的工作人员有73人, 占63.5%;经过急救培训的工作人员42人, 占36.5%。在问及常用急救处理方法时, 参加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回答正确率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人员 (见表1) , 对两组工作人员院外救护技能掌握情况进行t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31, P<0.001) 。调查显示, 不论是否参加过培训, 被试者关于院外救护技能中常涉及的相关问题掌握情况不佳, 均<50% (见表2) 。
2.2 院外救护态度及行为现状
2.2.1 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态度
在问及社区工作人员是否愿意学习急救知识时, 100%的工作人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84.7%的工作人员认为开展急救知识相关培训可使社区居民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不仅能挽救患者生命, 同时也是城市院外急救体系的有力补充。
2.2.2 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行为选择 (见表3)
2.2.3 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培训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 50%以上的社区工作人员选择在双休日进行院外救护培训。在问及培训时间需求时, 经过急救培训的工作人员和没有经过急救培训的工作人员的选择均无明显差异。59.5%的工作人员倾向于选择以8小时作为其急救培训时间 (见表4) 。
3 讨论
3.1 普及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
只有开展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宣传教育活动, 才能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对院外救护重要性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 不论调查人员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 90%以上的工作人员均明确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家庭发生煤气中毒或触电, 处理方法回答正确率均≥64.4%, 这说明我国公众的急救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 我们从事急救工作的人员应继续扩大宣传范围, 向更多的人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以提高大家的应急能力。
3.2 配备院外救护人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100%的社区工作人员有意愿掌握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 84.7%的被试者认为在社区开设急救培训班对于社区居民的健康将起到促进作用。因此, 应该根据社区工作人员的特点对其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配备院外救护员。这和邹晓平等[2]提出的在社区每60~100人中应有1名不脱产的急救员, 做好院外救护工作, 同时作为医院人员不足的临时补充的观点一致。
3.3 建立社区急救培训体系
我国在公众的院外救护培训上还存在着非标准化的问题, 没有统一的院外救护教材, 也没有统一的考试考核方法[3]。目前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都承担着培训公众的职责, 但两者在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 培训机构可考虑借鉴国外院外救护培训中已经取得的成果, 再结合我国在急救培训实践中的经验, 建立标准化的院外救护培训体系, 这将有利于我国院外救护培训的发展。
3.3.1 统一培训时间
在我国, 不同城市红十字会和急救中心的院外救护培训时间也有所不同。上海市红十字会的院外救护培训主要由两种组成, 一种为救护培训普及班时间 (8小时) , 另一种为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班时间 (16小时) 。部分城市急救培训分为3级:即初级急救培训16小时;中级急救培训32小时;高级急救培训40小时[4]。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数有参与院外救护的意愿, 但他们也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为保证他们工作的正常进行,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 对比国内外的院外救护培训时间, 可以将8小时的普及性培训作为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培训的基础, 对有进一步要求的人员进行16小时的急救培训, 从而形成统一的标准, 有利于我国院外救护培训体系的建立。
3.3.2 统一培训及复训制度
据报道, 培训结束后如果不进行强化训练, 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也会在培训后6~12个月减退。因此, 应制订完善的复训制度或计划, 原则上在第一次培训后, 可每两年复训一次, 也有学者认为需要每年复训一次, 同时也要避免部分人员缺失培训机会, 而部分人员反复接受培训的现象。
3.3.3发挥师资优势, 建立梯形培训队伍
在培训师资方面, 大部分的被试者希望由学校从事急救教学的教师、120急救中心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医护人员来进行培训。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相比, 二、三级医院医护人员, 120急救人员, 医学院校从事急救教学人员在临床急救教学中具备更多的理论知识。据调查显示, 结合我国目前培训现状及不同师资特点, 可建立梯形培训师资队伍, 由医学院校从事急救教学的人员, 120急救人员, 二、三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理论教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实践指导。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社区工作人员的院外救护能力及培训需求, 探讨普及院外救护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德市4个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的社区工作人员有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意愿, 59.5%以上的工作人员愿意选择8小时作为其培训时间。结论 可通过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配备院外救护员、建立社区人员急救培训体系来实现院外救护培训。
关键词: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Canesn MF, Timermans S, Marques F, et al.“Time is life”-a duty ofawareness on sudden death[J].Arq Bras Cardiol, 2005, 84 (5) :1119-1126.
[2]邹晓平, 秦红.社区居民现场急救的态度、知识、行为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 (12) :2404-2405.
[3]吕传柱.中国院外救护的标准化问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13 (8) :571-572.
一、高点站位,深入挖掘地域优势文化资源
“五千年看新密,三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这是2003年中国古都学会在新密市召开黄帝古都轩辕丘学术研讨会时,有关专家提出来的学术观点。2008年,新密市被中国民俗协会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2009年,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将中原文明的历史起源推到了一万年以前。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新密市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提供了良机。新密市深入挖掘地域优势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域内的伏羲女娲文化、黄帝文化、岐黄(中医)文化、溱洧文化、诗经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梁祝文化、陶瓷文化、玉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社区教育内容纳入特色文化发展的大战略中,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目前,初步形成了超化镇“超化吹歌”表演艺术、黄固寺舞龙表演、白寨镇雕塑艺术、大隗镇梨园春戏剧艺术、岳村镇书法艺术、米村镇寺沟村广场舞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文化艺术培训品牌。
二、依托“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开展特色文化培训活动
“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是新密市201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育系统内工程,即职业学校、成人社区学校、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之间携手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共育人才、共同发展。该工程实施以来,新密市职教中心、雕塑中专等职业学校于每年的3~5月,向各初级中学毕业班派出专家、学者和教师,除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外,还开展国画艺术、服饰文化、剪纸艺术、雕刻与佛教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培训6期,参训初高中毕业生3万余人。“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的全面实施,对于全市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文明程度、民生幸福指数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2014年12月17日,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经济蓝皮书(2015)》发布全省各县市幸福指数,其中新密市民生幸福指数最高,位居全省108个县(市)第一名。
三、结合地域特色文化活动,加快推进农村成人学校向社区学校转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密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新密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主动调整思路,鼓励成人学校向社区学校转型发展。在年度目标责任的安排上,新密市要求各成人学校在搞好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结合辖区文化特色,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全市各成人社区学校积极尝试、不断探索,在完成技术培训的前提下,尝试与所在村(社区)党员活动室、文化大院联合,举办法制教育、科普知识、卫生健康等专题讲座;还举办了戏曲、舞蹈、象棋、书画艺术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初步实现了农村成人学校向社区教育的顺利转型。岳村镇成教专干郑建设凭借书法专长,成立了岳村镇 “建设书法协会”,每年都举办书法艺术培训,参训居民300多人次;大隗镇成教专干孙烈江是一名戏曲爱好者,曾多次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剧表演擂台赛,并取得过较好成绩,在他的推动下,大隗镇成立了大隗梨园春俱乐部,利用周末开展戏曲演唱培训和比赛活动;纸坊村新村社区成立了大隗镇舞蹈俱乐部,并于每周二、周三开展广场舞、交谊舞培训;大隗镇振北回民小学成立了大隗镇乒乓球俱乐部,免费为该校师生和当地群众开展培训。上述系列培训年参训群众上千人。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大隗镇大隗村、袁庄乡靳沟村、米村镇寺沟村、超化镇王岗村等成为远近闻名的“广场舞村”;城关镇楚沟村、曲梁镇下牛村、超化镇王岗村村(社区)成为小有名气的“书法村”;超化镇黄固寺村、岳村镇桥沟村成为群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戏曲村”……
四、借力“全民学习活动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溱水和洧水是新密市境内两条历史名河,被有关学者誉为中原的“两河流域”。溱洧文化是新密独有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热爱家乡的新密人投身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2009年以来,新密市每年都要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2014年9月,该市举办了首届“新密市百姓学习之星”评选推荐活动,通过个人申报、群众测评、单位推荐、组织考核、命名表彰、事迹展示等6个环节,层层把关,评选出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榜样示范作用的百姓学习先进典型,其中,50名热爱学习的普通群众被评为新密市2014年“百姓学习之星”。其中,有以学为乐,策划并参与羲皇文化等景区建设的新密市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杨建敏,有致力于研究新密羲皇文化的市委党校校务委员张怀州,还有曾参与普查新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参与编纂《新密县衙文化》《新密民俗志》《新密地名传说故事》等书籍的退休干部王衍村老人,等等。新密市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的宣传和表彰,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让终身学习之风吹遍新密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
五、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地域特色文化繁荣发展
新密市既拥有伏羲文化、黄帝文化研究的专业协会,也拥有民间文化团体;市职教中心编著了《溱洧婚俗文化》社区教育培训教材,并开展了相关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新世纪学校创立了新世纪文学沙龙、屏阳诗社、高克勤书法工作室和刘书深、李宗银美术工作室等文化团体,创办了《屏阳诗苑》杂志、《世纪风》文学报等刊物;在新密市第二中专,书法美术工作室和装裱培训班也很有特色;设立在郑州市通达汽车中专的新密市书法协会每月都会举办一次书法展,该校的烹饪协会每年都会在春秋两季举办烹饪技能大赛;雕塑中专和通达中专也都结合各自优势积极举办雕塑艺术文化展、雕刻技能大赛等活动,还积极参加新密市政府举办的蓝领工人技能大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这些特色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校的师生,还有来自政府、企业的人员,以及民间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真正实现了全民学习、人人参与的目标,取得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良好效果。
六、开展地域特色文化和专业培训,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密市一是围绕打造千亿级耐材基地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程中心工作,聘请了中科院院士钟香崇以及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开展耐火材料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成人中专、广播电视大学配合市委组织部,计划开展十期“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培训班已举办8期,共培训学员500多名。二是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服务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密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尖山风景区金银花种植、白寨镇蜜香杏栽培与管理、城关镇大雁养殖、大隗镇核桃种植等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类培训项目,以及超化镇耐火材料、曲梁镇服装制作工艺、大隗镇造纸技术工艺、白寨镇石雕、牛店镇煤矿安全培训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工业技术类项目培训。三是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开展了市成人中专刺绣、服饰和武术表演等传统文化专业建设,在雕塑中专完成了石雕和玉雕专业的升级转型,同时也实现了通达中专红木家具雕刻专业的顺利开办。四是立足于域内羲皇文化历史遗迹众多,大力宣传和推介黄帝宫、新密县衙、伏羲大峡谷、天爷洞、打虎亭汉墓、超化寺、岐伯(中医)系列文化遗址和南泉寺、助泉寺等旅游文化资源,并开展社区教育特色文化培训工作,不断服务于本土特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对于实施“融入郑州、对接航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发展战略,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平安和谐、公平有序”的新密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培训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社区工作者培训心得11-15
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培训11-17
社区教育培训工作总结06-26
社区学院培训内容10-13
社区学校培训亮点总结06-06
社区矫正急救知识培训05-28
社区卫生知识培训讲座07-27
社区书记培训心得体会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