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宣传工作计划(共8篇)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宣传思想工作的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镇宣传思想工作网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直接抓,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局面。
1.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管党书记为副组长,党委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金鱼镇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宣传思想工作的部署、指导、协调、分析、总结,解决宣传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工作考核奖惩。
2.成立以镇党政领导为组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宣传思想工作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各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和指导。
3.成立以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支委员为成员的村宣传思想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村宣传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坚持理论学习,努力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1.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心学习组通过开展“四个一”的读书活动,把同农村工作、巩固基层组织政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结合起来,同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我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发展综合能力、农民增产增收等问题进行分析、解剖并提出工作建议,特别是对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基层。党委中心学习组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全年集中安排学习不少于4次,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每月自学不少于两天,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有督促检查,有经验交流,促使党委成员理论素质、法律法规、政策水平、驾驭工作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坚持周五机关干部学习。认真开展机关干部学习活动,进行机关工作作风整顿,通过周五例会学习和平时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机关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机关作风有了明显的改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意思得到了不断加强。
3.建立思想文化工作与年终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镇每年进行一次思想文化工作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鼓励人人争当思想文化工作宣传员,人人都是思想文化工作工作者,为全镇的思想文化工作作出贡献。
三、深入贯彻学习宣传广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市党代会结束后,我镇采取多种形式,统一思想,快速行动,及时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中,重点学习了毛君甫书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让广汉人民更加幸福自豪》的报告,尤其是“五个一”总体要求的剖析解读和深刻领会。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讨论活动,通过出板报,张贴标语、发送飞信等形式,着力营造氛围,广泛扩大宣传影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对照我镇党代会提出的思路目标,认真解读,分解落实,切实把大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
四、以建党九十周年庆祝活动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今年是“5.12”汶川大地震3周年、建党9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年。我镇在6月下旬举办了“金鱼镇第三届农村村级文艺调演”,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家乡、歌颂幸福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通过艺术形式展现我国改革开放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5.12”大地震后三年建设取得的变化,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在“七一”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举行了各种庆祝宣传主题活动,并表彰了一批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支部”评选活动,在全镇营造了先进学习,比学赶帮,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另外,在春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各村、企事业单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的文艺汇演活动。在活动中,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知识,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我镇改革开放的成果,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寓教于乐。在“3.8”、“5.1”“5.4”“10.1”重阳节等各种节日由镇妇联、团委、文化站牵头组织文体比赛,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围棋、演讲、文艺汇演等活动,活动中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广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增强人们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愚昧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努力在全镇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强化思想文化工作宣传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宣传阵地是思想文化工作得以落实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宣传教育功能,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政府的工作目标、要求传达到群众中去,不断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近几年来,镇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着力建设镇文化广播站、文化活动中心、各村文化活动室、电
教播放点,镇、村、社宣传橱窗,宣传墙报。形成了以镇文化广播站为中心,村文化室、宣传橱窗、墙报为支撑点,村社务公开栏为前沿阵地的三级宣传网络,做到了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致富信息便利快捷,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保障,不断提高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参与的意识。今年,我镇新建了粮食基地科技广场,并重点打造了青棡村、凉水村、月湾村及黄家店村等六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广场和活动中心内绿化美观、场地宽阔、健身器材齐全,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场地保障。
五、针对热点难点,加强排查调处,确保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镇积极开展思想文化工作排查,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调解了纠纷,化解了矛盾。对环境污染、土地纠纷等群众反映大的问题,镇领导亲自给群众做工作,并与国土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积极联系,按有关政策落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尽最大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近几年来,由于我镇宣传思想工作及时、到位,农民群众普遍表示认同和积极配合,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事件发生,促进了我镇工业、农业、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实现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镇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现,宣传工作针对性不强,方法和手段滞后,覆盖不到位,制度不够落实等问题在我镇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我们相信,有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有上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困难我们将一个一个去克服困难,一个一个去解决问题,争取在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中做出贡献。
兴镇系统是二黄灌区新兴建的灌溉系统, 担负灌区蒲城、富平县5个乡镇15个村的农业灌溉补给任务, 面对分配水量不足、旱象加剧、灌区需水量增加的严峻局面, 作为灌溉管理单位如何将有限的水量发挥到极致, 确保均衡受益, 是摆在水量调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 灌区情况及系统设施现状
1.1 灌区情况
东雷二黄灌区是陕西省最大的电力提水灌区, 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渭北旱塬台塬区, 灌区所在地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干旱, 夏季多暴雨, 冬季严寒干燥, 雨雪稀少,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9~553 mm, 5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7—9月, 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年蒸发量1 700~2 000 mm。
灌区人口稠密, 耕地面积较大, 具有丰富的光热和土地资源, 但耕地平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数的31%, 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因而干旱现象十分普遍。在农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干旱少雨, 产量低而不稳, 广种薄收是该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灌区投入运行后, 灌溉效益逐年显现, 灌区经济作物迅猛发展, 作物复种指数很快提高, 生产效益与受益前形成鲜明的对照, 且促进灌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系统设施现状
兴镇系统位于蒲城县兴镇附近, 属二黄灌区的中下游, 从北干渠纪村分水闸向北引水, 分别设纪村4级泵站、良村5级泵站、万家6级泵站、督福扬7级泵站、李家8级泵站共5座泵站。共安装抽水机组19台 (套) , 装机容量5 901 k W。设计抽水量3.99 m3/s, 灌溉设施控制面积0.75万hm2。
2 存在的问题
2.1 需水量增加, 分配水量供不应求
导致灌区需水量增加的原因有2个:一是由于该系统原设计未考虑灌区内井灌面积, 工程运行后, 由于抽黄水中含大量的腐殖质和无机肥料, 对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颗粒结构、促进作物高产稳产有独特的作用, 加之井灌设施年久失修, 使灌区灌溉面积剧增, 这些规划设计以外增加的面积给灌区灌溉运行造成一定的压力, 给配水工作增加了难度[1]。二是灌区系新建系统, 运行时间短, 缺乏节水灌溉意识, 配套的措施和技术不到位, 灌溉时大水漫灌及跑、冒、滴、漏情况严重, 导致超定额用水现象普遍。
由于近年来工程运行效益显著, 系统需灌面积在原基础上增加近0.33万hm2, 根据灌区作物种植夏、秋2季连作的现状, 平均用水量在3 150 m3/hm2以上。按渠系水利用系数0.81折算, 用水量增加近1 300万m3, 还不包括超定额灌溉部分。根据近年来运行情况, 由于受河源引水及上级工程机电设施影响, 纪村4级站的抽水水源极不稳定, 前池水位1 d内可变化在1.0~2.0 m范围, 有时4~5 h在1.2 m以下运行, 而正常运行水位在1.5~1.7 m的机组才能达到额定的抽水量, 这样就导致首级站抽引水量严重不够, 使配水工作难以平稳进行。
2.2 泵站机组不匹配, 区间流量不能满足需求
抽水灌区的流量调节主要靠调节机组运行状况来完成, 由于个别泵站机组不匹配, 区间各支、斗口流量不能满足计划需求。该系统良村5级站装置4台机组两大两小, 最大出流量为2.88 m3/s, 万家6级站4台机组出流量为2.24m3/s, 而督福杨7级站的出流量为2.24 m3/s, 督福杨以上的西四、西五均为灌区的用水大户, 加上东五、东六2条支渠最大可以消化督福杨泵站所抽的全部水量, 由此导致良村至督福杨区间的东三、东四、西二、西三4条支渠水量严重供水不足, 而这4条支渠也是灌区用水量较大的支渠, 其中处于5级站和6级站之间的东三、西二支渠的最大输水能力为1.33 m3/s, 而6级站与7级站之间的东四、西三的输水能力为1.03 m3/s。因此, 系统在实际进行水量调配时, 综合系统各支渠的用水情况及泵站机组的出流现状, 往往对下游支渠进行限量供水, 致使在大流量运行时万家以前因流量太大而消化不了大量排水, 使水量浪费甚至损毁工程设施和农田, 而系统大量用水的西四、西五支渠因受良村和万家站制约, 水量上不去使水量分配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导致当地抢水事件时有发生, 涉水人员矛盾重重, 调度工作难以平衡[2,3]。良村和万家设计缺陷成为阻碍系统用水量发展的“卡脖子”工程。
2.3 水量调配方式落后, 计划和方案不能及时优化
抽水灌区的流量调节主要靠调节机组运行状况来完成, 二黄灌区水量调控方式主要是人工调节。在系统内, 总站调度组根据各支渠上报的用水计划和局配水站所分配的抽水流量来决定各支渠的配水流量及支渠量水偃的读数, 然后根据泵站机组的抽水能力来决定开机台数及所开机组号数, 将配水计划通知调度值班人员, 这一系列操作都是根据配水人员的经验来掌握,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由于受机组出流和淤沙情况的影响, 渠道运行区间水位不稳, 各支斗口流量变化大, 造成实际配水量与计量水量存在差异, 而且往往还需要进行实地测流并与支渠配水人员沟通进行确认。这种方式不仅造成水量损失严重, 而且操作难度大, 容易使配水人员与支渠管理人员之间产生计量矛盾[4]。特别是在误差大、需要动用机组调节时, 需要上下游人员同时观测, 如果调配不当或观测不及时, 就会造成泵站水位变化剧烈, 上下游水量严重失衡, 不仅大大降低配水效率, 而且增加耗能, 降低机组使用寿命。
灌区配水的依据是配水计划, 但目前的用水计划多为静态的, 难以指导实际用水管理, 实际的用水过程总是随着当时的气象、墒情及作物需水情况而变化, 只有实施动态优化的配水计划, 才能更好地指导用水实际。由于现在的流量、水量主要靠人工统计汇总来实现, 没有专门的用水管理系统和水量调度决策系统, 计划的变更和运行方案的优化不能及时实现, 人为因素较大, 影响灌溉效率。
2.4 渠道淤沙严重, 难以准确计量
由于渠道比降与引水流量小且灌区运行多在高含沙汛期进行引水工程等原因, 使系统各支渠引水流量实际上多数时间都不能在设计状态下运行, 造成渠系淤积特别严重, 特别是东二、西二、东四这3条支渠。由于运行状态的变化, 导致无法用量水偃来计量水量, 在水量调度时只能根据经验大致确定一个量水偃读数, 然后通过测流和了解管理员给各斗渠配水情况来综合确定, 这种方式既造成水量不能合理利用, 又给各级管理人员造成矛盾。
2.5 渠系工程设计先天缺陷, 工程管理粗放
系统内个别支渠由于设计缺陷和管理粗放, 工程设施存在“卡脖子”现象。在用水高峰期, 渠道的输水能力、渠系建筑物的过水能力明显不足。系统内的东二支渠, 由于取水口位于节制闸前, 加之渠道比降较缓, 淤沙随配水流量变化极为频繁, 在配水流量小于0.16 m3/s时, 淤沙迅速增加, 但因受支渠建筑物过水能力限制又不能大流量运行, 所以配水流量只能在0.16~0.24 m3/s范围, 而支渠设计流量为0.4m3/s。这种情况造成支渠经常在小流量高水位状况下运行, 渠道淤积增加迅速, 有效过水断面大幅减小, 糙率大幅增加, 输水能力严重衰减, 运行时需要间隔性地冲沙或人工清淤, 否则就会由于溢渠而损毁灌区工程设施及附近群众的生产生活设施。
3 采取的措施
由于抽黄灌区引水渠道长、渠系建筑物多, 且受上级抽水站抽水量和泥沙限制, 加之用水的时效性, 水量调配难度较大。近年来, 遵照“水权集中、分级负责;先远后近, 先难后易;集中水量, 分片轮灌;流量包段, 水量包干;自我调节, 自求平衡”的原则。在水量调配上探索了一套较实用的灌溉水量调配模式, 不仅提高用水效率, 保证输水安全, 而且扩大保浇面积, 稳定用水市场,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5]。
3.1 战略上提高思想认识, 进一步规范调度
对于二黄灌区而言, 水量调配工作是在该系统区域范围内, 考虑资源配置和市场经济的规律, 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 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满足需求, 使供水效益最大化。因此, 作为水量调配人员, 必须做到坚持公平公正、统筹协调、高效可持续利用、综合平衡的原则, 合理调配系统内的有限水资源, 协调和平衡各支渠用水要求, 使系统内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效益达到最大化, 使水资源配置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相协调, 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由此看来, 灌区的调度岗位是整个灌溉工作的重点, 是运行的中枢, 每一个决定、每一条指令既牵动灌溉操作系统的变化, 也是总站在灌区群众心目中形象的体现。
3.2 提高水量调配水平, 多项措施保运行平稳
水量调配程序:根据配水站分配的年度和灌季引水指标, 按各支渠的需灌面积、种植结构和输水能力将任务逐级分解到各支渠, 支渠按照同进度“均衡受益”原则配水到斗。
3.2.1 科学测算, 统一分配。
为做好灌溉水量调度工作, 最大程度地提高用水效率, 系统实行灌水量统一分配制度。即开灌前, 由各支渠按实际用水情况统计出具体用水流量及用水天数, 总站调度组按照上报情况汇总出系统的区间用水量, 并按照配水站的配水流量, 统筹考虑水情、墒情和用水需求, 科学测算系统水量分配方案, 确定各泵站开机台数及号数, 然后根据泵站的实际出流情况确定各支渠的用水量。
3.2.2 分级负责, 蓄水保稳。
为保证灵活准确地进行水量调度, 从管理局到总站、支渠管理员、斗管员, 实行层层负责, 分工明确, 严格管理。系统配水权集中于管理总站, 总站调度组负责整条分干渠上各支渠的水量调配, 支渠上由水工管理员负责统一调配各斗渠的用水量[6]。为确保输水稳定, 一方面, 按照“均衡配水, 集中供水”的原则, 考虑工程安全和渗漏损失, 合理制订各段渠道供水规模。另一方面, 采用“集中配水、集中供水、总干渠蓄水、各节制闸控制”的方法, 进行水量调度。在纪村前池水位高抽水流量充足的情况下, 在东二节制闸和各段分干拦蓄水量以备在纪村前池水位降低出流量欠缺的情况下保证泵站及支渠运行平稳。同时, 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测算水量损失与各节制闸水量—水位关系, 保证灌区平稳用水。
3.2.3 打好时间差, 提高灌区用水量。
二黄灌区的各二级站均位于总干渠下游, 由于与东雷一期抽黄共用1条总干渠, 所以灌区在用水上不仅受黄委会对取水流量的限制, 而且有时还受总干渠输水能力的影响, 尤其是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 一黄处于用水高峰期, 用水量可达25 m3/s左右, 而总干渠由于泥沙淤积, 总输水量有时仅为40 m3/s, 这就造成水源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 管理局决定在2月上中旬就提早开机, 打好时间差, 保证满足各系统的用水。在水量调配方面, 系统在对分干渠高水位大流量输水阶段的风险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在水量平稳时采取“高水位、大流量、多输水、保灌溉”的措施, 同时要求在良村、万家4台机组满负荷运行时, 站领导、渠道安全巡视人员、水量调度及泵站运行值班人员、闸工等都要明确岗位责任, 昼夜监视输水干渠上的险工险段及水情变化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通过高水位大流量的运行, 不仅使轮灌周期缩短, 抢占了用水市场, 而且减少了输水损失, 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 保证了灌区作物在生育期适时灌水, 提高了产量。
3.2.4 依法管理, 系数评判。
在灌溉用水过程中, 坚持依法管水、科学调度, 着力打击偷水、抢水等破坏供水秩序的行为, 维护好用水秩序和广大用水户的合法用水权利, 为灌区正常灌溉创造良好环境。在灌溉期结束后, 及时组织灌溉资料整编, 依据各渠道灌溉流量监测和实际调度情况, 分析计算各类灌溉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 并据此进行奖罚考核, 与个人利益挂钩。同时, 认真分析灌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相应对策, 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3.3 强化管理, 提高调度人员业务水平
水量调配工作作为系统的运行中枢, 要求工作人员除了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外, 对业务能力的要求也很高。首先, 调度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系统的基本情况, 如各泵站的机组配置、运行状况、出流能力, 支渠的取水口位置、过流能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影响输水能力和计量的情况, 甚至各支渠的作物种植结构、用水时间等基本情况, 掌握管理局的水调配管理制度、该系统的管理细则及运行应急预案实际水量调配操作规程等内容。
同时要求调度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四心”:一用心:即调度人员要有宏观的调度思路, 长远考虑, 用心调度;二专心:即在调度工作中, 应做到坚守岗位, 严格执行调度指令, 冷静细致处理各种用水矛盾及各类突发事件, 勤观测、多思考、善沟通;三省心:即协调好各级关系, 调度是灌溉工作的中枢部门, 是水情信息的收集和传达者, 这就要求调度人员应注重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 便于工作的开展, 避免矛盾的发生, 做到热情服务、轻松调度;四放心:调度人员是发布调度指令的执行者, 要求调度人员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 使水量调度工作达到“稳、准、均、灵”的要求。
二黄灌区水量调配工作在近年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区域农业在关键需水期的用水要求, 提高了用水效率, 稳定和扩大了用水市场, 实现了节水与增产双赢。同时, 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锻炼了管理队伍, 提高了人员素质和工作主动性, 也增强了群众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 促进节水技术的应用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摘要:分析水量调配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供水能力与用水需求不配套时采取的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灌溉要求, 提高水利用率。
关键词:灌溉管理,水量调配,兴镇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志宏, 马俊永, 高林森.河北省未来农艺节水的途径与关键技术[J].华北农学报, 2003, 18 (F9) :17-19.
[2]毛金梅.宁夏扬黄灌区发展节水型高效生态农业的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 2008 (6) :147.
[3]李广敏.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节水农业水平[J].华北农学报, 2003, 18 (F9) :14-16.
[4]崔粉玉.发展高效农业与节水灌溉有关问题的探讨[J].吉林蔬菜, 2010 (2) :96-97.
[5]郑昭祥, 杨忠, 陈红.山区节水农业发展思路探索[J].华北农学报, 2006, 21 (F12) :108-112.
[6]任道霞, 唐效群.浅谈田庄水库北干渠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J].山东水利, 2009 (411) :75-76, 80.
(一)创新学习机制,促进学习效果。一是继续推行“五个一”学习制度(一个领导班子成员带一名政府干部、一个政府部门和一个镇直单位负责人,负责集中学习一个月),形成一种领导带头,全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二是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实践之中,保证学习效果,其中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人员达到400人次;同时分片领导分别到所联系的片、村,深入到村组进行辅导学习、调研,增强创新服务、效能服务的能力,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办事效率,确保学习活动真正见实效。
(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内外宣传取得新成果。一是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第二届感动沿渡人物评选活动,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评选出22名感动沿渡人物候选人,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土气的目的。二是抓好典型宣传。注意发现和总结各方面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来自最基层老百姓的先进典型,加大典型宣传的力度,树立榜样、塑造楷模,引领社会潮流。三继续加大投入,搞好长江巴东网的维护与更新。同时,政府投入资金4万元购置摄像机一台,极大地改善了新闻宣传的设施设备。四是对外宣传稿件从数量、质量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截止目前,全镇共上稿670件,其中国家级5件,省级100件,恩施日报头版头条2条,视点新闻头条2件。
(三)文化艺术工作精彩纷呈。一是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对“堂戏”、“皮影戏”等民间艺术班子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自主创作剧本,并在多个村进行了演出。在纤夫节期间,我镇还献上具有土家特色的地方节目《肉莲响》,深受中外游客好评。二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间文艺演出的热情高涨,广场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孔堡村、红砂村自建的文艺演出队吸纳了全镇社会各界的优秀文艺爱好者,为各种节庆活动义务演出十几场次。三是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截止目前,已有10个村的农家书屋投入使用。
(四)强化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根据全镇实际,年初调整了党委中心报道组成员,在去年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通讯员队伍,并从制度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加大了通讯员的培训力度,完善奖励制度,共兑现20**年新闻宣传奖励资金3万多,重奖新闻宣传的有功之臣,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通讯员的写作与创作热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基层政府财力有限,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对“堂戏”“皮影戏”等民间文艺的保护、培养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更谈不上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抓好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一是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做到“八有”:有学习计划、有考勤记载、有活动记录、有专题研讨、有中心发言、有读书笔记、有体会文章、有总结交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落实“学习一个专题、开展一次调研、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项工作”的要求。二是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平台,带动全镇干部群众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对宜巴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及招商环境的系列报道,进一步增强全镇上下的`项目建设及招商意识,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氛围。二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新型农民、树立农村新风尚等方面的组织宣传,集中报道全镇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为新农村建设宣传造势。
(三)要进一步加强外宣工作。对外宣传是提升地方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要通过对外宣传沿渡的亮点、看点,来展示沿渡最靓丽的一面,从而树立沿渡和沿渡人民的良好对外形象,提高沿渡的知名度。一是要抓好新闻队伍建设,对上报道的数量上要有增加,在质量上要有飞跃,在机制上要有创新。二是要有效把住网上舆论关口,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完善“异乡人说沿渡”等栏目,及时更新网上信息,统一对外宣传口径。
(四)深入开展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一是加强镇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举全镇之力办好第二届感动沿渡人物评选活动。二是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掀起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建设的新高潮。
2010年萨尔布拉克镇外宣工作在县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目标,深入挖掘萨镇特色,打造萨镇知名度。大力开展对外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萨尔布拉克镇的知名度、树立萨尔布拉克镇新形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保稳定促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了外宣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大外宣格局。通过邀请县电视台记者,采取新闻外宣报道、信息上报和开展各种外宣活动等方式,大力对外宣传我镇的发展战略、投资环境、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等,全面对外展示萨镇的整体形象,增进外界对萨镇的了解。2010年共通过电视新闻和上报信息160余条。并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在宣传部门的引导下,把握舆论导向,突出工作亮点,积极认真地开展好对外宣传工作。尤其在2010年我镇在扩大萨镇知名度的同时,强化宣传我镇的投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二是强化外宣队伍建设,夯实外宣基础。惠远镇成立对外宣传领导小组12人,定期举办宣传写作培训班,借助州、县记者来我镇采访之机,邀请他们对外宣小组成员和新闻爱好者进行外宣工作培训,增强他们对外宣意识,掌握对外宣传的业务知识,提高业余通讯员采写新闻的能力。1
三是针对惠远镇特色,积极策划各种采风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围绕县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选题,选准切入点,制定采访方案,邀请上级主流媒体记者组团到我镇采访,积极向他们提供资料,促使他们对萨镇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文历史、资源优势等进行多角度强势报道,提高萨尔布拉克镇的影响力。
四是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建立投稿采用奖励制度。对被州党委、州政府采用的每条奖励20元;自治区采用的每条奖励50元;国家级采用的奖励100元;调研信息采用的在此基础上加10元。
五是突出主题,注重特色,开展对外宣传。在“民族团结教育年”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中及时将我镇在主题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报道宣传出去,在全镇营造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局面。
中共萨尔布拉克镇委员会
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镇“两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工作大局,结合实际、贴近群众,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着力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努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切实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会议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
1、加强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各党(总)支部理论学习为基点,以党校培训教育为主阵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专题,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注重学习方式和实效。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在全镇党员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以读一本书(党员读本)、作一次理论辅导(班子成员上党课)、写一篇调研报告(理论文章)为内容的“三个一”活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2、强化理论普及工作,集中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学习上级会议精神为主题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构建理论宣讲平台,充分发挥“新农民大课堂”、为农服务讲师团、农民信箱、广播、镇报等作用,深入宣传形势政策。有效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调研撰写理论文章。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前瞻性与指导性相统一,围绕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大工程、重要舆情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以案例推进理论学习,及时总结推广条线工作典型经验与成功做法,展示理论学习成效。
二、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核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1、强化主题宣传。组织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十八大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我镇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各项举措,反映镇属各部门以会议精神为指导,着力抓好当前经济工作、推
进改革创新、培育新增长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抓好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做好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宣传正作风、树形象、抓发展、促和谐的生动实践。大力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
2、做好中心工作宣传。围绕镇二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定位,拟定全年宣传计划,强化统筹,加强策划,开展“两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基础建设等系列化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为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组织好各项创建宣传,重点做好创省级体育强镇,打造城镇品牌、提升城镇品位,着力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宣传。
3、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机制,健全工作预案,完善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研判及时、处置得当。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社会调研,密切关注论坛,并结合实际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关注可能影响安定团结的苗头现象,及时组织宣传相关政策,切实做好解惑释疑工作,化解不利因素,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促进社会的发展稳定。
4、加强镇外宣传工作。完善镇宣传工作报道中心组工作,健全宣传信息考核机制,调动信息员工作的积极性;依托县级及县外媒体,做好外宣工作。开展对各村各单位通讯员及宣传委员的培训,进一步健全信息采集质量和制度,并充分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加强整体联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条线和单位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搞宣传”的工作大格局。
三、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目的,着力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推进系列文明创建。
1、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参与结合“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宣传我镇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开展以推荐好人、争做好人,向道德模范学习的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抓手,引导干部群众在传统节日中增强爱国情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展“迎
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宣教实践活动,以“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和诚信教育活动,传播文明礼仪规范,培养文明有礼意识。大力开展窗口行业“文明岗”、“文明之星”等评比活动,深化文明示范窗口创建。
2、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推进平安村、卫生村、生态村以及绿色家庭、生态庭院等多种形式的环境建设活动。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榜”等形式,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乡风评议”活动。以开展“文化示范户”、“科普示范户”、“文明家庭”等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通过新居民文化艺术节、新居民宣传服务月等载体,进一步活跃新居民文化生活,推进新居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文明素质。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巩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五老”队伍建设,参与“暑期万名学生进社区(农村)”、“家庭教育城乡行”等品牌活动。全面深入推进“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创新“春泥计划”活动载体,在各村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春泥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开展“春泥之星”、“春泥书屋”等活动,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四、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扎实开展农村九项文化工程,推进全镇文化事业发展。
1、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载体,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开展以喜迎十八大为主题的重点文艺展演活动,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挖掘通元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开展摄影及书画展,以展示通元镇的新旧变化。继续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同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深入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九项工程,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深入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九项工程,探索在新社区建立
“农村文化会所”,着力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区分功能,完善设备,发挥好文化主阵地作用。打造特色文艺团队,带动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3、抓好图书馆分馆的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全镇的“蓄电池”。加强图书馆分馆的内部建设与管理,策划设计各种活动,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发挥团员志愿者文化服务队作用,充实分馆管理人员,健全各项制度,以制度管人,实现分馆良性运作。开展送书下企业,送书进农户活动,切实发挥图书育人作用。
4、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优化企事业的创业创新环境。建立企事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县文化指导员的作用,组建企事业文化联谊会,开展专题培训、组织观摩、评先评优等活动,积极引导企事业开展以核心价值和精神塑造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帮助企事业提升文化竞争力。同时,加强扫黄打非活动,净化我镇文化环境。
五、提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文化繁荣提供人力保障。
1、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县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力量选优配强工作。推进新闻舆论人才、农村文化志愿者、民间文艺人才等队伍建设,完善宣传文化人才网络结构。继续开展以“五问五改五提升”为主要内容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宣传文化条线干部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升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本领。、加大培训力度。抓好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举办全镇宣传文化条线培训班,指导各村、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宣传业务工作的培训活动。通过邀请上级宣传部门老师授课、横向交流、参训学习等方式,不断加大宣传条线干部的工作交流和实践锻炼。探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大宣传文化条线干部业绩考核力度。
3、完善机构设置。抓好综合文化站机构设置落实工作。文化站单设,从社会事业中心脱离出来,并重新组建。办公地方也完全独立。在去年调入1名专职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再努力商调1名,同时争取1名文化指导员落实到位,文化站长实行专职化。
一、主要问题
(一) 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建设滞后
财政管理机构设立单一化, 当前乡镇财政管理队伍还有人员配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存在年龄结构偏大、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等问题, 与当前高水平、高要求的财政管理工作不相适应。
(二) 乡镇财政债务控制难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最终基层乡镇是各项新政策实施和落实的落脚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医疗、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在新农村建设、惠农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不断加大的过程中, 乡镇财政支出压力日益突出, 乡镇财政债务很难受到控制, 影响和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 乡镇政策预算约束力弱
虽然乡镇财政预算不断规范, 但整体的综合质量不高, 大多流于形式。在执行预算过程中, 大部分乡镇都没有严格按照年初的预算目标要求, 预算执行未严格按照预算项目、资金用途和账务处理的要求使用资金, 导致预算运行脱轨, 财政调配财力、缓解经济压力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 致使部分乡镇当年财政收支预算失去控制, 乡镇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隐性赤字有增无减。
二、原因分析
(一) 内部控制不健全
乡镇一级没有配备专职监督机构和人员, 导致乡镇财政监督“缺位”。同时内部管理制度化不够规范, 职责分工十分不明确。有些岗位未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岗位规则标准, 再加上人员短缺、执行不力等不同原因, 很难做到管理与监督职权分离。有些乡镇即使进行了基础工作的内部相互捡查, 但总是充当“老好人”, 碍于情面, 也只是走过场, 没有真正起到实质的、有效的监督作用。
(二) 外部监督不到位
对非财政渠道下发的各种资金很难监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乡镇财政所对这些资金的监管不力。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监管困难。由于乡镇中的行政执法权大多掌握在上级相关的职能部门手中, 乡镇财政所无法对非税收入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对乡镇单位的国有资产部分监管难。有的基层乡镇单位购置资产是不是采取经政府采购手段, 处置资产往往也只是履行销账程序。对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监管难, 乡镇财政所对预算单位开支的的真实性无法真正掌握, 仅通过审查票据是否违规是不能全面了解基层单位的真实情况。对乡镇财政的监督和审计也主要是采收抽查和访问等方式, 属于事后监督, 缺乏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这两方面监督, 对整体的、宏观的财政监督则显得鞭长莫及, 不能考虑到方方面面。并且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使得有些检查事项无法可依, 缺乏执法权, 种种原因, 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
(三) 财政队伍不匹配
作为财政系统最基层的乡镇财政, 工作覆盖面广, 服务事项多, 而对工作程序和标准又要求较高, 致使基层财政工作人员的工作十分繁忙、任务十分繁重。虽然最近几年财政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高学历的人才不断补充, 但是也存在着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浮躁不实的现象, 财政业务工作质量整体不高, 与建立规范化财政所和标准化业务操作流程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对策和建议
(一) 强化乡镇财政机构建设
按照国家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标准要求, 逐渐适应乡镇财政职能调整的新形势和方向, 不断建立完善乡镇财政机构, 配齐配强乡镇财政管理人员,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同时, 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干部激励和培训机制, 提升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 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组织收入, 着力于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办法, 财力分配向乡镇倾斜, 为乡镇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必要的财力基础保障。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原则, 通过优化和再造内部运行流程, 切实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建设, 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建立预算编制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风险、岗位利益冲突风险等专项风险管理办法, 健全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抓住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环节, 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 将内控制度嵌入业务流程。对财政业务运行流程进行持续的监督、评价和优化, 实现指标流、资金流、业务流的流程统一, 形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 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的完整体系。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严格实行分类管理制度,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 加强行业监管。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 建立大数据平台, 最大限度减少财政业务和内部控制的人为操纵因素, 构建运行高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在乡镇层面构筑财政管理的“安全网”。
(三) 建立健全预决算管理、资金分配、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以制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化
主动配合上级检查, 科学合理对待和利用检查、审计结果, 对年度经费预算、重大开支项目的执行情况、经费收支情况、内部稽查情况应定期进行通报, 使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乡镇人大要加大对本级财政预决算的审查力度, 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 逐步探索建立新型乡镇财政管理机制, 定期开展检查, 全面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效能。
四、结语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地方乡镇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 地方财力不断壮大, 各地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也呈现规范化发展。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 乡镇的收支矛盾突出, 财政增收乏力, 财政平衡问题非常困难, 严重影响了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种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一步步加以解决。要做好乡镇财政管理工作, 必须充分发挥乡镇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积极作为, 不断优化乡镇财政管理工作, 促进基层财政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康, 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经济研究, 2002 (2) .
[2]夏月龙.进一步深化乡镇财政体制管理改革的建议[J].浙江财税与会计, 2014 (11) .
今年以来,我们**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宣传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推进各项工作中的先导和服务作用,着力抓好和谐创建和文明创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现将上半年宣传工作情况及下部打算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狠抓理论培训,提高干部素质
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做先锋”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学习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对照检查、整改提高等方式,不断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同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学先进”主题教育,以报告会的形式,用我们党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影响干部、感染群众,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先进典型,擦亮典型的光华,通过典型引导,促使党员干部不断超越自我、永葆先进。今年以来在全镇发现、宣传典型12人。
2、强化新闻宣传,营造干事创业的舆论氛围
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宣传好我镇潍九路绿化、县界公园建设、村级组织补选、工业经济、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尤其是突出了我镇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闻宣传,充分利用好报纸、电视、电台的舆论
阵地作用,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好我镇大樱桃、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努力打响龙岗品牌,为建成“中国大樱桃之乡”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同时,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将优秀大学生村官加入到通讯文秘人员队伍,并进行培训学习,建立健全了严格的新闻报道工作责任制,定任务,出题目,压担子,严格奖惩,切实增强工作积极性。
3、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造和谐社会
一方面继续深入开展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扩大参评面,提高评定比例。另一方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进一步抓好“十件实事”的落实,在中小学校设立警区,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深化法德教育,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4、繁荣文化事业,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一牢牢抓住“文化立镇”的思路不变,**文化底蕴深厚,是临朐“龙山文化”和“尧山文化”的发源地,借此优势,深挖文化根源,找准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最佳结合点,树立品牌,打造特色,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互融互动。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切实组织好春节、元宵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的文化活动展演。春节期间组织的“**之春”文艺晚会,即有群众自编、自演的小戏剧、快板,也有潍坊银河艺术团带来的歌舞、相声等节目,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对全镇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另外,各村
组织的春节晚会、宵夏晚会给群众的生活也增添了不少乐趣。
5、加强文化场所建设,搭建文化发展平台
一是健全 “五大工程”各项规章制度,并全面制成版面悬挂上墙。二是狠抓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镇财政支出计划,做到专款专用。重点投入到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党报党刊征订和文化工程项目。
二、下年工作打算
1、立足统一思想,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引导全镇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期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同时继续落实各项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好镇村干部政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镇村干部的执政水平。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宣传
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宣传我镇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发展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各项工作的新举措,为实施**镇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
一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在全镇学校中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同时利用重大节庆、纪念日,依托各种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同时,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以诚信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整个思想道德建设。
二是以文明信用村评选活动为重点,推进文明村建设。在认真总结创建活动基础上,以净化美化村容村貌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安全五进村组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普意识。
4、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市综治委的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综治委决定三月份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告成、争创最安全乡镇”的奋斗目标,大力宣传执行“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及终共告成镇党委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告成,争创最安全乡镇(*发[2005]17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平安是生产力,平安是竞争力,平按时优势经济意识,大力宣传一批开展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思想清晰,制度创新,机制健全,宣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切实解决问题。
2、宣传月活动采取日常宣传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把“建设平安告成,争创最安全乡镇”而努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一个、标语200条,横幅6条,咨询台1个,法制讲座2次,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基层的落实,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大力弘扬正气,积极参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月活动,形成浓厚的争创氛围,取得显著效果。
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抓细抓实,宣传部门负责宣传活动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工作,镇综治办要切实负起组织实施职责,确保各项活动内容落到实处。
4、通过宣传,使全镇人民更加明确今年开展争创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求真务实,全面争先,共同做好争创工作,使全镇的整个争创工作在整体绩效上达到“五个领先、六个不发生”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确保本次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镇综治办
【镇宣传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镇党建工作宣传方案06-23
镇宣传思想工作半年小结及工作规划06-05
镇2011年禁毒宣传活动工作总结06-05
镇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07-02
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工作方案10-24
镇2014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工作总结11-23
镇202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06-16
镇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培训计划12-09
镇升旗仪式宣传稿07-15
镇机关党支部宣传材料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