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教学设计(精选12篇)
2、以《贝多芬传》片段阅读指导为例教给学生阅读《名人传》的方法。
3、从名人苦难坎坷的经历中,感知他们伟大的心灵和崇高的品格,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热爱阅读,能以苦难为生命的养分,健康坚韧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偶像,说说你心中的英雄。作家罗曼·罗兰心中的英雄又是谁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家、作品。
1、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初,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接连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长篇小说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为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2、主要作品:《名人传》又叫《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小说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而成,被高尔基称之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也是这部小说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走进名人,感悟英雄
本环节选取《贝多芬传》的若干片段,对学生作阅读指导,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走进《名人传》。(因为七年级下册同学们学过何为《音乐巨人贝多芬》,对他有一些了解。)
1、忆说贝多芬
(1)说说你心中的贝多芬。
(2)教师补充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成就。(多媒体投影)
(3)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片段,学生欣赏、感受。
2、片段赏析,走近贝多芬
(1)贝多芬被称为“音乐巨人”,在维也纳的第一个十年里,他已经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可他在26岁时,贝多芬发现自己的听觉有了故障,且日益严重;临近老年时,他的耳朵全聋了。作为一个音乐家,面对这样的灾难,贝多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感知伟人的痛苦。
(片段1贝多芬遗书节选,片段2一八二二年《菲岱里奥》预奏会的惨痛经历。)
a、学生自由阅读这两个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b、再读这两个片段,关注贝多芬的内心独白及对他的细节描写,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贝多芬心情的语句找出来,多读几遍,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全班交流。
c、学生能感受到贝多芬内心的痛苦,但由于受阅读能力和生活经历的限制,领悟可能不够深刻,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感受人物内心深沉的痛苦和绝望。
d、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并转入下一环节。
通过同学们刚才认真的阅读和讨论,我们已经感受到贝多芬面对生命中巨大的苦难的时候,他和常人一样充满了痛苦、挣扎和绝望。从这方面讲,他是可怜的、令人同情的。但是,在罗兰看来,贝多芬又是一个伟人,一个英雄,贝多芬的伟大体现在哪儿呢?
(2)阅读下面三个片段,来感受英雄的伟大并理解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片段3贝多芬一八0一年致韦格勒书节选;片段4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贝多芬在维也纳成功举行《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的相关内容;片段5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评价。)
a、学生自由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
b、教师多媒体出示《贝多芬作品列表》指出其耳聋年限,让学生直观了解他的作品绝大部分是耳聋后完成的。
c、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师生点评。
d、朗读赏析“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造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深刻理解贝多芬在苦难的重压下,不断抗争所焕发出来的那种生命的激情和力量。
e、师生讨论,明确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师明确: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伟大的人,那些在患难中永不屈服,不断成长,拥有伟大心灵和伟大品格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英雄,与成败无关。
四、分析作品风格,指导后续阅读。
1、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来说说《贝多芬传》的语言风格和我们之前读过的散文、小说是否一样。
2、教师分析文体风格,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1)体察情感,关注评论。
(2)从真实的史料中去触摸巨人的灵魂。
(3)独立又统一的结构。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完成了《贝多芬传》中若干片段的阅读,共同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也对《名人传》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有了大致的了解。苦难对“名人们”的折磨和“名人们”对苦难的抗争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的精神,承担痛苦的伟大勇气,正是这种坚韧顽强才成就了英雄,正如我国先哲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希望同学们能以书中的英雄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阅读中的困难,成就伟大的自己。
六、布置作业
1、制定阅读计划,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人传》全文,做好读书笔记,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心得。
《贝多芬传》的作者德国作家菲利克斯·胡赫无疑是真诚的, 他让贝多芬的生活再现在我们面前。胡赫怀着一颗虔诚、敬仰甚至是膜拜的心情写了贝多芬的一生, 他用细腻的笔锋、犀利的眼神和敏锐的思想描述了贝多芬充满磨难的生活。我们甚至能感受到贝多芬正行走在路的前方, 我们有和舒伯特同样的感受:“我们愿意跟在他身后呼吸着他的呼吸”;“他使音乐充满了他的呼吸和精神, 一切凡是能激动人心的, 他都要尽量表达出来, 要比语言所能表达的更明白、更直接, 他已经把音乐提高为全人类通用的语言。”[1]P528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贝多芬还是生活在痛苦的深渊里, 尽管他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音乐上做了不朽的改革, 但是他的音乐却不能为封建主义卫道者所接受, 他们批判他, 压榨他, 让他一刻也不能停止痛苦的折磨。贝多芬向往美好的爱情, 但是却一次次的遭到拒绝, 仅仅因为他不是贵族, 说到底, 在资产阶级眼里他只是个艺人, 地位的悬殊使他最终不能和上流社会融合起来, 包括他和贵族们的友谊, 因为立场的不同也不得不一次次的中断, 甚至伟大的诗人歌德, 两个人虽然在艺术上相互倾慕和欣赏, 最终却因为对待皇后的态度而分道扬镳。贝多芬受不了歌德对皇后的奴颜婢膝而愤然离去。
贝多芬是崇尚自由的射手, 他喜欢自由的空气, 愿意和广大劳苦大众站在一起, 但他要生活却又不得不依附于贵族生存, 这是他痛苦的根源。尽管他尽可能的拒绝贵族的馈赠, 但是贫困的生活又不得不玷污他那纯洁的灵魂, 所以他常常咆哮, 如同《暴风雨》的来临。他把他那来自宇宙深处的《热情》献给了佛朗茨·冯·布龙斯维克伯爵, 而贵族们回报他的却是越来越深刻的心灵和肉体的折磨。他热爱自然也想过《田园》一样谧静的生活, 他喜欢浪漫也向往《月光》下的安逸和美丽, 可是贵族们不会给他机会, 他们想从贝多芬身上听到更多上帝的福音, 他们尽可能多的压榨贝多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向贝多芬索取着上帝馈赠的礼物, 而贝多芬为了《命运》只好不屈不挠的斗争着, 表面屈从, 内心愤怒!有些理解他那饱受煎熬灵魂的贵族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地位, 他们能做的仅仅会给一点施舍。贝多芬不是《英雄》, 作为一个战士, 他遭受了太多的《悲怆》。
正是在这首著名的《c小调奏鸣曲》 (“悲怆”OP、10) 中, 贝多芬已经用他特有的低吼开始了他艰苦的斗争。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 他在这首作品中植入了真确而丰富的内容。由于在第一和第三乐章具有粗犷激烈的热情, 具有英雄式的反抗精神及阴暗的严肃气氛, 有人称这首作品为“小悲怆奏鸣曲”。而与之相对应的“大悲怆奏鸣曲”即贝多芬的第八奏鸣曲 (OP、13) 。在这首作品中, 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小三度在第一乐章中的运用。“一般来说, 古典主义作品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是4度和五度的关系, 而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首次运用了小3度关系, 即由c小调的主部主题 (第11-27小节) 转向降e小调的副部主题 (第51-88小节) , 由此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2]P 205
贝多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作品中运用小三度作为“大悲怆”第一乐章的结束, 而且似乎只有用小三度结束才更能体现悲怆的感觉。这是他在作品中创新的转折, 也是他思想叛逆的闪现;这是向古典主义音乐大胆的挑战, 也是向封建势力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迈出了音乐史上艰难而伟大的一步。
贝多芬向往“自由、平等、博爱”, 是他早年曾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结果, 他憎恨封建压迫, 反对陈旧, 希望革新, 这些进步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俯首可见。如果说《c小调奏鸣曲》是战斗的准备, 《第八奏鸣曲》 (“大悲怆”) 是战斗的序幕, 那么他的《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则是战斗的开始。
《第五交响曲》 (“命运”) 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音乐作品。和《第三交响曲》 (“英雄”) 、《第九交响曲》 (“合唱”) 一样, 都具有战斗主义的精神, 体现了“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信念。这首作品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各乐章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整个作品气势宏伟, 情绪激昂, 富有清冽的艺术感染力。这部作品共有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是明亮的快板, 酷似敲门声的音型强烈地震撼着每一根听者的神经, 音乐的层层级进同时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巨大的洪流, 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进攻。乐曲一开始在c小调上由弦乐和单簧管奏出由四个音组成的富有动力的音型, 这个贯穿整个作品的基本音型推动着音乐不断发展, 形成充满豪放和英勇的气质不断向前冲击的形象概括:贝多芬紧紧扼住了命运的脖子!他吹响号角向命运发出了挑战。
号角的节奏和音型贯穿整个乐章, 先是主部主题以号角的形式奏响, 而后副部主题在号角声的基础上派生出来;展开部是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号角声的进一步变化发展, 作者在展开部巧妙的运用了模仿、对比复调的手法, 以频繁的转调, 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 使音乐织体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结束部是曲子在主、副主题时而分开, 时而融合的交织中推动发展而来, 形成充满豪放和英勇的气质。再现部基本上与呈示部相同。在这一乐章庞大的结尾中, 两个主题再次汇合, 音乐的气氛锐不可挡, 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第二乐章是稍快的行板3/8拍子这一乐章是用双主题变奏曲式写成的, 就是把两个不同的主题依次轮流加以变奏, 以加强乐曲的对比。先是并列式变奏, 后是成组式变奏, 其结构关系是:AB﹏︳A1B1﹏︳A2A3A4︳间奏段︳B2︳﹏A5A6结尾。
第三乐章的诙谐曲调性又回到了c小调, 是动荡不安的, 像是艰苦的斗争仍在继续。它是通向第四乐章的过渡和转换。
第四乐章的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以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开始, 音乐建立在与原调 (c小调) 具有鲜明对比的C大调上, 表现出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作者在曲子的尾声又安排了光辉灿烂的凯旋进行曲, 表现了人民经过命运的无数次战斗的挣扎, 最后获得了胜利的喜悦心情。
“窥一斑而知全貌”, 通过以上对《第五交响曲》的简单分析, 我们对贝多芬的创作思维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纵观贝多芬所有作品, 他继往开来, 荡古典之风, 开浪漫先河, 用音符向世人昭示了他不屈灵魂的进程, 以毕生的精力为世界文化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书作者菲利克斯·胡赫这样总结贝多芬:“他一生是艰苦的, 永无停息的斗争, 一场同不断压迫着他的异常困难作的斗争;一场对不理解他的世界作的斗争;一场为了爱如自己的骨血的灵魂而所做的斗争;一场和自己受到耳聩的命运作的斗争;一场在内心和各种黑暗实力拼搏的斗争;一场为他的艺术使命而作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在每一部作品里都重新燃起的, 为了使作品达到内心所想象的已经――这是最可怕的、最富磨难的斗争, 足以使创作的人成为全人类的殉道者”[1]P529。而这一切其实毋庸多言, 贝多芬用他的音乐向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感谢上帝把这样的天使送到这个世界, 让我们也有幸从他的音乐中读懂天堂;感谢上帝把他送到人间, 因为他的到来上帝明白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也感谢德国作家菲利克斯·胡赫, 他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贝多芬!
参考文献
[1][德]菲利克斯·胡赫.贝多芬传[M].孙则明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关键词: 傅雷 《贝多芬传》 翻译文学经典
一代翻译巨匠傅雷,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一直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译作以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作品为主,在其众多译作中,傅雷自认为最传神的是罗曼·罗兰。而罗新璋曾在《傅译罗曼·罗兰之我见》中指出,罗曼·罗兰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正是得益于出色的傅译,“傅译效应”使得罗曼·罗兰在我国的知名度远远大于其在本国的影响。傅译《贝多芬传》从出版时至今日,深深感染着一代代中国读者,堪称翻译文学经典。
1.傅雷与《贝多芬传》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傅雷具有多重身份。其中取得成绩最突出的是对于法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工作,他的译作在中国翻译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傅译罗曼·罗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上,而作为傅雷早期译作的《贝多芬传》常常被忽视。事实上,傅雷翻译罗曼·罗兰的作品就是从阅读并受到《贝多芬传》影响开始的。傅雷初次读到《贝多芬传》就被其深深感染,后来,傅雷想通过《贝多芬传》给处在彷徨期的中国青年以启迪,“把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他坚信,能带给他巨大震撼的作品必能感染更多中国读者。
1934年,傅雷初译的《贝多芬评传》在《国际译报》上发表,傅雷在“译者附言”中说道,因受到编者的嘱托,《贝多芬评传》的篇幅受到压缩,其实是《贝多芬传》的“精要”。同年11月,《文化》1卷10期又经过精炼,以六页篇幅转载了这篇文章。这也是傅雷最早翻译的罗曼·罗兰的作品。当时的出版社坚持该书已有杨晦的译本而不愿意再次出版,傅雷的初译本就此被搁置。到了四十年代,罗曼·罗兰的作品在译介逐渐成熟,1944年,桂林明日社出版发行了两个译本,即贺之才翻译的《悲多汶传》和陈占元翻译的《裴多汶传》。1942年,傅雷也开始重译《贝多芬传》,“把少年时代幼稚的翻译习作一笔勾销”①,并在译文后面附加了一篇介绍贝多芬作品和精神的文章。1946年4月,上海骆驼书店出版了傅雷重译的《贝多芬传》,11月又再版了2000册,1947年和1948年又两次再版,1949年,上海的三联书店也出版了该译本。至此,傅译本中富有激情的文字使得它逐渐取代了别的译本,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再版次数最多的罗兰的传记。
2.从《贝多芬传》看翻译文学经典
2.1经典与文学经典的定义
什么是经典?法语用canon表示,该词来自于希腊语的kanon,其原意是用于度量的一根芦苇或棍子,后来意义延伸,用来表示尺度。在西方,经典最早专指宗教典籍尤其是《圣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典的概念被逐渐扩大到各个学科领域。笔者将其定义为具有典范作用的著作。的确,在各个知识领域中都有堪称“经典”的存在,艺术经典,比如美国的乡村音乐,比如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哲学经典,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自然科学经典,经济经典,等等。
文学经典是我们谈论最多的一类经典,关于文学经典的定义,国内外很多学者发表过观点。荷兰比较文学家佛克玛认为,“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而“文学经典”就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②。罗森格林给文学经典的定义为:文学经典包括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这一定义也是把文学经典当做文学批评的一个标杆和尺度,他的观点和佛克玛的观点相似,都更接近于经典的原意。童庆炳则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③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著作《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指出:“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赢得经典地位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陌生性,这种特性要么不可能被我们完全同化,要么有可能成为一种既定的习性而使我们熟视无睹。”④
纵观这些学者对于文学经典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文学经典必然是在文学领域中具有无法复制的代表性,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得起考验的佳作。
2.2翻译文学经典:傅译《贝多芬传》经典性解读
翻译文学经典,首先它必然是外国文学,但一定是外国文学经典吗?答案是否定的。其次,它必须经过译者的翻译。没有译者和译者的翻译,就没有文学翻译,更别说翻译文学经典了。查明建曾给翻译文学经典下过一个定义,他认为应该包括三种含义。一是指翻译文学史上杰出的译作,比如朱生豪译的莎剧、傅译《约翰·克里斯多夫》、杨必译的《名利场》等;二是指翻译过来的世界文学名著;三是指在译入语特定文化语境中被“经典化”的外国文学(翻译文学)作品⑤。第一种含义对于译作的质量要求很高,第二种含义强调原作本身就需要是文学经典,第三种含义是我们最常提到的翻译文学经典。笔者在留法期间发现,不少我国家喻户晓的法国文学名著或者法国作家,法国人却不知道或者并不特别了解,我想这完全得益于翻译,译作在目的语国家甚至超过了原作在本国的知名度,外国文学在目的语国家被“经典化”。
不管怎样,翻译文学经典至少应该具有文学经典的一般特征,尤其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童庆炳曾提出了六点建构文学经典的要素,包括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⑥。当然,区别于原创文学经典,翻译文学经典也有一些特性,比如“译本的非唯一性、译本的变动性、译本的时代性和译者作用的独特性”⑦。
总的来看,傅译《贝多芬传》之所以堪称“翻译文学经典”,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翻译文学经典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特征,语言使用恰到好处,结构形式得体,情节合理,等等,总之,文学经典在审美上应该经得起推敲并且独树一帜。在《贝多芬传》中,罗曼·罗兰三次将贝多芬比作狮子,让我们看到英雄非凡的“体格的力”和“精神的力”。罗曼·罗兰善于抓住凝聚英雄精神气质和个性的相貌,鲜活地展现了贝多芬强烈的人物个性和钢铁般的意志。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是一只以痛苦为灵魂的“音乐雄狮”。总之,原著《贝多芬传》的描写热情洋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法国本土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不愧为文学经典。
第二,翻译文学经典应该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罗曼·罗兰写《贝多芬传》是为了援助那些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的心灵。他在序中曾经提到:“《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它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在苏生与振作之后感谢救主的。”《贝多芬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傅译《贝多芬传》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翻译文学经典,正是因为它满足了当时的时代需求。当时的中国被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民众与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无疑,《贝多芬传》正是那个时期的精神食粮。另外,翻译文学经典还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并能推动本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比如但丁的作品之于意大利语,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于英语。
第三,翻译文学经典必须能满足大部分读者的审美期待,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正如第二点提到的,原著《贝多芬传》在当时的法国,受到了几百万人的争相阅读,鼓舞了处在彷徨期的一批批法国青年,毫不愧对文学经典的称号。同样,傅雷的译本很好地再现了贝多芬的精神,傅译《贝多芬传》也满足了大部分中国读者的期待,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青年。
第四,一部外国文学著作在同一个目的语国家必然会产生不止一部的译作,译者水平高低不一,译本的质量当然有好有坏,这使得被建构为“翻译文学经典”的译作的地位更加牢固。原创文学经典形成尤其出版以后,就不再可能变动,而译本的变动性就相对活跃许多,同一部外国文学在不同的译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风采。现在,《贝多芬传》有多个复译本,即使《贝多芬传》是傅雷最早期的译作,它依然是广为流传的译本。傅雷扎实的汉语和法语功底、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造诣,以及饱满的翻译激情,使得《贝多芬传》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代中国读者,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经久不衰。
3.结语
傅译《贝多芬传》能被建构为翻译文学经典,首先得益于罗曼·罗兰原著的经典性;其次,译者的作用在其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中极其重要,傅雷拥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写作能力。没有译者,便没有翻译文学经典。
注释:
①傅雷.名人传·贝多芬传.译者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5.
②佛克玛,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0.
③童庆炳,陶东风(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9.
④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⑤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M].200(2):87.
⑥童庆炳,陶东风(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0.
⑦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M].长安大学学报,2011,VOL13(4):115-120.
参考文献:
[1]佛克马,蚁布思.俞国强,译.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傅雷.名人传·贝多芬传.译者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哈罗德·布鲁姆.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J].长安大学学报,2011,VOL13(4).
相信提起贝多芬这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大家都不会陌生。或许在你的眼里,他仅仅只是乐师罢了。可恰恰是这一位乐师,用他的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首首光辉乐曲。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他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女仆,性情温和。
艰苦的童年,使他饱受折磨。人生于他不过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把他当做神童般炫耀。()贝多芬的父亲常把他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贝多芬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中年失聪。耳聋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是多么残酷。他有过失落,有过彷徨,有过绝望……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就这样,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不仅是他所创作的作品里的人生力量,更是他的坚强。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只有经历地狱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留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每每读到这句话,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他——贝多芬。
与其说贝多芬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不如说他是一位不朽的英雄。罗曼罗兰说:所谓英雄,并不是那些靠自己的思想和威力取得了胜利的人,而是那些具有伟大灵魂的人。贝多芬的人生就是一段忧患困顿的征途,义无反顾地献出毕生精力为创造流传千古的杰作。
贝多芬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不聪明且酗酒的男高音歌手,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钢琴;母亲是女仆,在贝多芬17岁时就去世了。他不得不过早的挑起家庭重担。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把“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信条深植进了贝多芬的思想。1792年,23岁的贝多芬背井离乡,到了维也纳,并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光。
贝多芬的一生中没有几天宽裕的日子,由于他桀骜不驯,对贵族嗤之以鼻,虽然名声在外,却一贫如洗。30岁开始听觉失灵,病情不断恶化,动过几次手术也无济于事,最后完全失聪。晚年的贝多芬穷困贫寒到了差不多要行乞的地步。然而,即使生命如此折磨这个顽强的人,他还是凭着自己超乎寻常的毅力完成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月光奏鸣曲》《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交响曲》„„这些作品中都传达了他对人们要不屈从命运安排,积极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的告诫。其中《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后一支交响乐,这其中包含了他毕生期待的《欢乐颂》。而后1827年3月26日,这位与命运搏斗到人生最后一刻的英雄,终于抛开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把美丽、欢乐奉献给了人类„„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的序言中曾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话——“通过痛苦,得到快乐”。也许在我们看来,贝多芬悲剧的一生似乎没有快乐可言,但毕生都在倾尽所有献身艺术的他,一定有他心里的那片伊甸园。贝多芬说过:“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么幸福啊!”即使艰辛的在荆棘路上被拌的遍体鳞伤,他也一定会在他的成功中,得到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慰藉和动力,那便是他内心的快乐和感动贮藏的地方„„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曾听过这样一段话:“幸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投身海中葬身鱼腹的人;一种是见到海后转身就走的人。不幸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在海边徘徊不定的人;一种是没见过海而终生抱憾的人。”这样看来,贝多芬也许是幸福的,因为他的义无反顾,因为他的无怨无悔,因为他的坚毅顽强„„
看过了《名人传》我常庆幸自己的平凡,正因为我们拥有如此平凡的一生,即使我们不做葬身鱼腹的英雄,起码也应该勇敢地努力去看见海的样子,好让自己此生无憾,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摔入低谷”到“站起来了”
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渴望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却遭受失败,曾几度被抛弃,他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以顽强的毅力投身于音乐创作中去,写出一系列辉煌、闻名于世的作品。但命运又在与他开玩笑,让他耳聋,要知道,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觉,那将是多么惨的事情。但他没有放弃,他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他是一个不幸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但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
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音乐巨人――――――贝多芬。
不朽的作品
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在波恩。酗洒之父强逼他长时间地练习键盘乐器,希望儿子成为莫扎特似的神童,11岁缀学,13岁任宫廷乐队羽管键琴手,14岁任宫廷第二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的.中提琴演奏员,1792年去维也纳跟从海顿学习。18,他钟情于朱丽埃塔q圭恰迪妮,为她题赠了《月光奏鸣曲》。贝多芬耳聋后,作了《英雄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这两首曲子,象征着他不曲服于命运,勇敢奋进,向往美好!也指引了无数堕入黑暗的年轻人找到方向。贝多芬本人崇拜德国诗人席勒,席勒在《欢乐颂》这首诗中表达出了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而贝多芬深有体会,所以把《欢乐颂》谱成了一首意境恢宏的钢琴曲。
贝多芬与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是一位伟大的雕塑家,他和贝多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米开朗琪罗是天才的工具和牺牲品,他想雕刻整个一座大山峰,费几年时间到石厂去挑选石块,他想独自一人建造宫廷和教堂。他没有时间吃饭和睡觉,40多岁精神属于迷乱状态。他的意志不是英雄式的,危险来临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动作是逃避。但经过一番磨难后,他反而要强制他的肉体和精神去忍受危险,极其矛盾。他不如贝多芬惨,他非常富有,却十分节俭,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贝多芬呢?他是勇于与命运抗争的人,不会被轻易打败,音乐是他的精神支柱,他会把自己所忆、所想、所悟全部写到音乐中来表达。所以即使命运对贝多芬如此不公平,他也可以体会到快乐,而米开朗琪罗不能。我想:如果米开朗琪罗是音乐家,贝多芬是雕塑家,他们都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个叫贝多芬的音乐天才,是在两年前的语文课本上,传说贝多芬为了弹曲子给一位姑娘听,即兴创作了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课本上将这首曲子描绘得栩栩如生,想听听这首曲子,于是我打开网络。当乐曲徐徐漫开时,我才发现,原来声音也可以这样地闪光,这样地将一个人带往另一个空间。我于是开始在心中描摹这个伟大音乐家的形象:高高的个子,笔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端端正正的眼镜,说话的音色也如这美妙的音乐一样迷人,令人沉醉。
当然,读了《名人传》中第一章节《贝多芬传》后,我才知道,贝多芬原来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帅气,而是矮小臃肿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惊恐,即便如此,我却越来越崇拜他。
他以全身心的力量去投资音乐,在他肉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打击下,他依然选择坚强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音乐人生,因为他知道自己放不开,一放开就会像一块石头一样,被无情地推入悬崖,然后被摔得粉碎。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于是,他的执着使他交付于后人上百首钢琴奏鸣曲,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四重曲,协奏曲,交响曲和宗教音乐,然后他就去参见了神明,从人间走向天堂。
几百年过去了,岁月可以带走人的生命,但它绝不能向我们索要他们曾经留下的财富。贝多芬的音乐财富,成了千古绝唱,没有人能够唤醒他的天赋,没有人能够继承他或者超过他。他爱音乐爱得痴,爱得野,爱得疯狂!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像是在暗示着一个音乐符号,一个跳跃且激情狂奔的音乐符号,它们就这样占据着他的心脏,血液甚至于每一块有感觉的地方。
然而,历史的伟人始终都只能停留在历史。当我们几百年后重新温习经典,才发现创造财富的最高者竟然是时代,时代创造了贝多芬,创造了贝多芬的音乐。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时代不是看中了贝多芬,而是当它在人群中穿梭的时候,贝多芬高高举起的手引起了时代的注意,于是时代选择去塑造贝多芬。
然后就是,“用痛苦换来欢乐。”
贝多芬闯过了时代给他设立的一个个关卡,虽然每次都是伤痛累累,但他却表现得毅然决然。然而,在最后一个关卡,也是最难过,最能显露人本色的关卡面前,贝多芬终于倒了下去。并且,再也没有爬起来,原因就是他那难以割舍的亲情,他一次又一次地为它差点送命。他没有愤然,反而表现得心甘情愿,于是时代结束了他的生命,遗憾地将他交付上帝,一个即将果实累累的大树就这样被一群小蚂蚁咬断了,倒在地上,只剩下一声巨响在空气中萦绕。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很小的时候就显出他卓越的音乐才能。可是他父亲早早加入了失业的行列,整天只知道酗酒,家里连吃穿都成了问题。悲苦无助的贝多芬幸运地得到内弗先生的帮助,得以继续练琴。十多岁的小贝多芬咬牙挺过来,在内弗先生的帮助下,小小年纪就给人当家庭教师,承担起帮助家庭的责任。期间他到维也纳拜师,虽然历经挫折,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功,名扬整个欧州。可是老天太不公平了, 正当他的音乐事业步入腾飞时期,耳聋开始折磨他。他指挥不了乐队,听不到自己创作的美妙的音乐……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听力是何等的重要,而贝多芬却偏偏失去了听力。造化弄人,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坚持着,坚持着,坚持着!终于,他在无声的世界里寻觅到了通往音乐殿堂的心灵之路,创作了一曲又一曲激动人心的乐曲……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免不了会碰到困难。意志懦弱的人往往被挫折和困苦所吓倒,从此一落千丈;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从挫折和困苦中汲取人生的智慧,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面对生命历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乃至意想不到的毁灭性打击,贝多芬选择了勇敢面对,最终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音乐奇迹和生命奇迹。
和顽强的永不言弃的贝多芬相比,我感到惭愧。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的学习条件相当好,能够安心地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能够经常向知识渊博的老师请教,生活无忧无虑、吃穿不愁。有时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就会冒出退缩的念头。这可不行!
和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贝多芬相比,我更感到惭愧!在家里举步为艰的情况下,小贝多芬毫无怨言,抽出时间给人当家庭教师,给母亲治病,支撑整个家庭;当同样贫困的李斯特向他求学时,他给予了最大的帮助,使李斯特最终成长为一代音乐天才。而我有空往往选择看看电视,玩玩闹闹,有了零钱就去购小娃娃和工艺品。我很少为家庭考虑,没有经常去主动帮助别人,唉!
和乐观的挚爱音乐的贝多芬相比,我感到惭愧。记得刚刚学弹钢琴时,遇到难弹的曲子我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而贝多芬哪怕在饥饿中也没有忘记对音乐的追求。他对音乐的挚爱深深感动了我!于是我开始学会静下心来去弹奏曲子,每每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贝多芬失聪后依然醉心音乐创作的画面。我坚持了下来,现在我不但会弹奏不少钢琴曲了,而且也学会了欣赏音乐,走进了音乐的世界……
贝多芬出生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脾气十分的恶劣,母亲是一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生活十分的困苦,还经常遭到父亲的打骂,可是他却有惊人的音乐才华,他渴望爱情,可是却终究没有得到,最可怕的是耳聋。
尽管命运对贝多芬如此不公,可是,贝多芬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尽一切作文/办法坚持自己的.音乐之路,贝多芬从不向命运低头!表现出高贵的人格,他死后,全部财产也不过一千多法郎。
一生清苦,艰苦童年,爱情失败,恶疾缠身,艰难困苦,命运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戏耍了他,但是,这也难以抹去他对音乐的疯狂热爱,耳聋意味着世界就此空白,这是多么的可怕,对音乐家贝多芬来说就像天塌下来一般,可是,他并不屈服,以顽强的意志力与命运抗争到底。
在他知道自己有一天将会失去这世界上唯一能永远陪伴自己的音乐时,他绝望了,可是他很快便再次振作了起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烈的性质。他的心在这一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膨胀,音乐将他的血管燃烧至沸腾。
但是世界永远不会根据人的意志来运转。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在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
贝多芬的一生,是苦难的,但却也是最幸福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的奋斗了,虽然最后天不遂人愿,但是他那激昂的斗志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弦之上。
轻轻的将书合上,静静的思考着。贝多芬在生命将要终结时那不甘的眼神,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他这样一个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人尚能如此,我们这些幸福的人们却每天都在抱怨着,总是觉得上天对我们不公,要不就是在祈祷着,希望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机会。可是谁又为那些残疾人想过,他们每一天都在努力着,都在奋斗着,从不肯放弃自己。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一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贝多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所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是乐坛的巅峰之作,使人们听了之后,无不赞叹的歌曲。但是,自从我读了《贝多芬传》这本书之后,我认识到,不只是贝多芬的歌曲令我们赞扬,更为可贵的是,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贝多芬传》从贝多芬不幸的童年开始,详述了贝多芬坎坷多难的一生。贝多芬出生于德国一个平民家庭,父亲管教严厉。由于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贝多芬从8岁起就登台演出。成年后,贝多芬风华正茂。然而,厄运突然从天而降,他的双耳失聪了!但坚强地贝多芬经受住打击,最终战胜了不幸。
贝多芬,多少人在赞颂他!他是音乐家最杰出的榜样,尽管他处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中,可他却能谱写出一个又一个悦耳动听的音符,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令人歌颂的生命乐章!
贝多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勇气,是无人能敌的,是命运也不可抵抗的!贝多芬,一个耳聋的音乐家,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
一生备受疾病、贫困和情感折磨的贝多芬,一直在不断与命运抗争,保持着对音乐的激情。他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越挫越勇!他用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
有哪种胜利能与贝多芬的这场胜利相比?这种胜利是用精神力量换来的!是不同凡响的!一个穷困潦倒、残疾而孤独的人,一个世
【贝多芬传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名著《贝多芬传》读书感想07-01
《贝多芬传》的读后感06-10
贝多芬传的高中读后感10-20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反思06-27
小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0-12
七年级语文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05-27
贝多芬的名人故事07-21
谈谈贝多芬的艺术成就09-08
贝多芬读后感800字09-17
贝多芬读后感500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