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挫折教育主题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抗挫折教育主题(共8篇)

抗挫折教育主题 篇1

一、教学目的

根据初三学生的实际和认知特点,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题为“战胜挫折

走向成功”的主题班会,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抗挫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形式

集体讨论、游戏、个案分析。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资料(歌曲、游戏用具、名人名言、名人战胜挫折的故事)。

2、学生写出自己认为受挫折的事例以及心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班会

1、情感导课

讲贝多芬创作《命运交响曲》创设一种意境和氛围。

2、提问导课

师:这是谁的作品?曲名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贝多芬17岁那年,母亲去世。沉重的家庭负担从此压在他的身上。当他32岁时,耳病越来越严重。几年后耳病终于夺走了他的听力。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是多大的打击啊!可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不断地鼓励自己,始终顽强地生活和创作。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辈子吧!”

生活中谁没有不顺心的事?有的同学遇到一点挫折就意志消沉,抬不起头来。今天,我们就通过《战胜挫折

走向成功》这个主题班会,帮助大家战胜生活中和学习上的挫折,在今后两年半时间里,更健康地成长,愉快地迎接高考的到来。[多媒体显示:《战胜挫折

走向成功》主题班会]

(二)结合学生实际探讨挫折感出现的原因

1、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挫折呢?请你说出来。

①考试时,分数不理想,[多媒体显示:你生活中的挫折],心里很烦恼。

②作业没做好,受到老师的批评。

③体育测验,很努力,但就是不过关。

④来到新学校,很难与同学交往。

⑤上课想发言,又怕说不好别人笑话我。

⑥一学生口吃,痛苦不堪。

⑦不愿和成绩不好的同学交往。

⑧英语老记不住单词。

教师归纳:我们必须承认挫折,它是人生的常规。[多媒体显示:挫折是人生的常规,必须承认它的存在]

2、根据学生感受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多媒体显示:引起挫折的原因]

(1)外部原因 这种外部原因又可以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原因。

(2)内部原因

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强;没有抗挫折的经验。

(三)要正视挫折 [多媒体显示:要正视挫折]

1、怎样看待挫折。(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挫折会给了带来痛苦、压力。对人的肌体是一种打击,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损伤,造成人精神上的痛苦,甚至给人的生活道路造成曲折,对一些懦弱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这是挫折的负面效应,但是,我们更多地应看到,挫折有正面的推进作用。

2、观看有关名人对待挫折的录相片断。

A、一代伟人邓小平

①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一生的经历? ——三落三起。

②邓小平一生中经历了三次严重的挫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当盛年的邓小平被党内的错误路线无理排斥,无情打击,面对这样的挫折,他是怎样做的? ——不气馁。

③作为新中国的创立者之一,眼看着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把人民共和国搞得乌烟瘴气,甚至剥夺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邓小平有没有被这样的打击所击垮? ——没有。

④70高龄的邓小平刚刚走出第二次挫折,正准备大干一场,又被莫名其妙的撤消了一切职务,但他还是没有被挫折击倒。又第三次奇迹般地复出,而且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从他的这段话中找到答案。齐读。[多媒体显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⑤这段话表现了邓小平内心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归纳:正是有这种对国家、对人民无比热爱的感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信念,邓小平才能在多次挫折中磨砺自己,岿然屹立,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B、郑智化坐在轮椅上演唱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水手》。[多媒体播放郑智化唱《水手》一歌画面和音乐]

①郑智化一上场为什么马上会赢得掌声?《水手》这首歌反映了郑智化怎样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谈郑智化的人生经历)

由于郑智化的努力,“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经过思考斗争,使得悲观消极的情绪转化为奋斗有为、争取上进的积极情绪和心态。

3、举出名人对待挫折的事例。(学生事先搜集,这里讲述梗概)

司马迁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记》 屈原在流放期间写出《离骚》 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中写出巨著《红楼梦》

吴敬梓在贫困的寒夜写出了《儒林外史》„„

4、学生结合录相和故事,谈谈应该怎样正视挫折。[多媒体显示:怎样正视挫折]

①要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具有普遍、客观性。面对挫折时,要通过坚强的意志战胜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坚定地走向成功。[多媒体显示:挫折不可避免,通过坚强意志战胜]

②要看到挫折并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给人以打击,给人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只要你吸取教训,不被困难吓倒,就能重整旗鼓,在新的起跑线上搏击,去夺取新的胜利。[多媒体显示:吸取教训,重振旗鼓]

③要善于进行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摆脱挫折感。[多媒体显示: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

(四)探讨对战胜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多媒体显示:战胜挫折的技巧]

1、当挫折来临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心理调节。

其一,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多媒体显示: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

其二,学会暂时的搁置,忘却不愉快,离开你所厌烦的情境。[多媒体显示:忘却不愉快]

其三,学会转移注意力。“忘我”地去热衷于你开心的事。[多媒体显示:转移注意力]

其四,学会宽容。[多媒体显示:多一点宽容]

其五,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多媒体显示:做事善始善终]

2、做一个小游戏来开扩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使他们认识到坚强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在战胜挫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男生在一分钟内做二十个俯卧撑游戏)

3、由名人名言来勉励学生战胜挫折。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个未知数。吃一堑,长一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4、总结学生发言,给予学生战胜挫折的理论指导。

(五)通向理想的道路是充满挫折和困难的,请同学们结合本次班会课的内容,谈一谈你将怎样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取得成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抗挫折教育主题 篇2

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 到处都伴随挫折。虽然学生的经历较浅显, 但也会遇到诸多挫折。由于学生的经验浅, 抗挫折能力弱。因此, 教师应告诉学生, 每个人的生活绝非一帆风顺,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使学生明白, 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 可能是一个漫长、曲折和艰难的过程, 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 在生活、学习中不怕困苦, 不怕挫折;使他们懂得, 只有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 勇敢面对挫折, 才能够实现其目标。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抗挫折能力会逐渐提高。

教育学生必须有不怕挫折的气概

要勇于面对和克服挫折, 就必须具有不怕挫折的精神和勇气。这种精神的形成, 需要教育工作者采用某种形式来教育培养。

1.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们通常以一些具体的人物作为其模仿对象。在一个特定模式的形象感染下, 学生可以加深对挫折的理解, 引起抗挫折的内在热情, 然后进入“自我发展运动”。挫折的普遍性决定了榜样的丰富性。学生的“挫折容忍教育”可模仿的榜样, 一般可分为三类。

(1) 以国内的同龄英雄为例。赖宁, “自造”逆境, 锻炼自己;成洁, 虽然他失去了双臂, 却谱写出新的生活篇章;杨云和, 通过其文盲祖母养大, 住在6平方米的小阁楼里, 却在国际信息学竞赛中两次获得金牌;全国十佳少先队高吴梅、周婷婷、季洪波也是身处逆境却能自我独立的典型。

(2) 以国外著名的克服挫折的例子为榜样。让学生了解, 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 我们必须努力克服困难与挫折, 才能发展、进步。在历史上优秀的科学家都有顽强的意志力。19世纪20年代, 俄罗斯年轻的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在创造非欧几里得几何———几何罗巴切夫斯基新理论的过程, 受到许多人的嘲笑、攻击, 说他“疯了”“古怪”。然而, 他对自己所遭受的侮辱、诽谤漠不关心, 继续向前, 继续他的研究, 终于取得成功。因此, 意志坚强与否, 对个人的学习, 甚至对其人生造成极大影响。

(3) 以我们周围可以看到的战胜了挫折的实例作为价值尺度。注意寻找学校、学生的亮点, 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某所小学的一个学生, 自幼丧父, 母亲也相继去世, 但她不愿消沉, 勤奋进取, 在全市的数学和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可以以“抗挫折明星”为题进行主题活动。当学生能够自觉地用“英雄事迹作为衡量标准”时, 挫折将成为其前进新的起点, 新的台阶。

2.在近现代史的广泛范围中渗透抗挫折教育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使学生可以形成对近现代历史立体、全面的了解, 使他们认识到:一部近现代历史是中华民族挫折与困难, 充满泪水与苦难的历史, 当然, 更是在挫折中抗争, 记录了刚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改革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失败, 南京、天津、烟台、伊犁、马关丧权辱国的20多个条约的签订, 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挫折, 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 中华民族没有被挫折压垮, 而是愈挫愈勇, 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个历史的、形象的、宏观的教育背景下, 进行抗挫折教育, 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立足点高, 当然成效会更显著。

指导学生如何战胜挫折

要克服挫折, 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技巧。

1.自我扩散。学生面对挫折, 常常自责:“我为什么会这么笨呀?有什么脸面见父母、老师、同学?”这种情绪是很不利克服挫折的。因此, 教育学生面对挫折, 要善于自我排解, 保持良好的心态, 转换和调整自己沮丧状态。具体来说做法如下。

(1) 选择性忽视, 有意转移自己的挫折和精神痛苦的注意。对悲惨的事情不感知, 不接触, 不回忆, 不思索。应该指出的是要正确面对, 避免或尽量不采用被动措施。

(2) 选择性注意。即特别注意自己的优点、成就, 乐观地用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短处比较, 恢复自信。再努力向上, 以优异成绩来弥补自己的精神创伤。

(3) 改变在遭受创伤时的满足方式。选择能够获得满足的其他方式。例如:积极参与娱乐活动、体育及其他活动, 寻找一种爱好兴趣。

(4) 降低自己的理想、愿望和要求。即以符合自己的实际或低于自己的实际来要求自己。例如:在过去要求自己的成绩的总体是排入前10名, 现在要求自己排入前20就可以了, 在其他时间培养一种兴趣。

(5) 学会自我激励。多和积极乐观的人交往, 并给予自己心理健康的暗示, 使自己能保持“士气”, 并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主动寻求外部激励源, 多看令人振奋的书籍, 听取积极的报告或讲座, 多听积极向上的歌曲, 并通过交流等手段达到自我振奋的目的。

2.寻求帮助。在一些人看来, 遇到挫折时请求帮助是很可耻的, 所以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西楚霸王项羽作战英勇、技能超群, 但他失败后拒绝他人的帮助, 最后只得在乌江自尽。事实上, 人们面对挫折时往往感到沮丧、不自信、无所适从。这时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的分析, 往往能对症下药, 抓住关键, 使自己幡然醒悟, 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因此, 要教会学生遇到挫折时, 勇于寻求帮助。

3.积累经验。“吃一堑, 长一智”对走出困境, 战胜挫折,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是至关重要的。因而, 要教育学生总结战胜挫折的教训, 积累克服挫折的经验, 事情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活动中锻炼, 在环境中熏陶

抗挫折能力需要在行动中磨炼, 通过恰当的活动,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1.小学生喜欢参加课外活动,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确定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抗挫折的目标。安排好时间、地点、辅导老师、辅导内容, 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活动环境中锻炼抗挫折能力, 措施如下:

(1) 结合班团队活动、学科活动进行教育。例如:有计划地远足、野餐、军事训练、参加农业生产等集体活动,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田野, 从追求简单、方便和舒适到勇敢的承担责任转变, 在“困难”的活动中体验“困难”, 从而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依靠集体的力量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2) 举办“今天我值班”“绿色小天使”和“清洁小卫士”等活动, 将推动学生从身边的小事情开始, 让他们经受锻炼, 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生存能力。

(3) 积极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方面可以加强和巩固学校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 也可以让学生拓宽知识面,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4) 坚持参加社会团体组织的面向少年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少年雏鹰行动”“竞争实践活动”等, 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 提高整体素质。

2.创设抗挫折教育的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 板报、海报、广播等形式都可以渗透抗挫折教育。高度重视环境氛围对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如在校园内设置抗挫折教育专栏, 展示学生克服困难的事迹图片;在教室内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名言警句, 以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的教育。

3.遵照规律, 目标恰当。在抗挫折教育活动中, 要制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科学计划, 遵循规律,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一步一步来。目标过高, 孩子难以达到, 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目标太低, 孩子不需要多少努力就能达到, 容易使他们感到成功轻而易举, 在他们前面没有真正的挫折。这样抗挫折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加强心理疏导

通过心理咨询, 可以缓解心理紧张和冲突, 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为此, 我班成立了一个“心理咨询角”, 邀请不同老师在固定地点、每周的固定时间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平时还通过公布自己的电话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疏导。这不仅可以交流学生遭受的挫折, 提供心理发泄的场所, 而且还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认识挫折和了解战胜挫折的反应策略。

青少年“抗挫折”教育有新招 篇3

这让陈女士有些手足无措,她只想到一个办法——天天接送女儿。女儿自己,则想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共青团长春市委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不断涌现的外界压力,部分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却没有“同步提升”。 在11至17周岁的青少年中,心理健康差与较差者的总体发生率为19.1%,比例居高不下。

要让青少年更加“抗挫折”,各地团组织有啥新招?

既是麻烦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

只要老师不在,王凯(化名)就表现得有些夸张。在夏天,他喜欢脱了衣服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非常强壮。他是重庆市某职业高中出了名的“小霸王”,只要与同学一语不和,就会对人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这个“刺儿头”,让他的班主任也无可奈何,既管不了他,又不想管他。

其实,王凯的家境令人同情。他的父亲因为盗窃罪被判刑,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平时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照顾他。就连他上学的费用,也是亲戚资助的。平时,王凯从来不和同学提起自己的家庭,遇到不开心的事,也只是到没有人的地方,偷偷地流泪发泄一下,但在同学面前,总是装作没事。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是重庆一所中职学校,在该校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校团委黄林波老师认为,不少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较弱,与“他们自身没有受到足够关爱”直接相关。

“我们学校学生的年龄分布为14~18岁,很多学生都是曾经的农村留守儿童,有的班级中有50%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家庭的不幸,导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非常弱。”黄林波表示,“我们遇到过类似的案例,有的女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意外怀孕了之后怕家人知道,也不敢告诉别人,发生过自我伤害的案例。”

类似情况不止出现在重庆。

根据《长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受测长春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显示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者15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0.7%;心理健康良好者1 01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70.2%;心理健康较差者22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5.3%;心理健康差者5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8%。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个别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群体性特征明显。比如,面临升学考试的九年级青少年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达29.8%;正值青春期发育阶段的14周岁和15周岁青少年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为24.6%和27.6%,父母离异青少年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大幅度高于家庭完整的青少年群体。

如何发现“自尊心”背后的“玻璃心”

青少年一方面处在充满变化的过渡期和动荡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水平的矛盾,导致他们容易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变化更易导致青少年心理失衡,让部分人的心理问题雪上加霜。

面对这些,各地团组织如何发现“自尊心”背后的“玻璃心”?

王敏(化名)是长春市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一向学习不错的她,最近感到有些厌学,成绩也一路下滑。有一天,她找到班主任,说出了自己“想辍学打工”的想法,这让班主任感到有些意外,无奈之下,班主任求助于共青团长春市委。

“我们单位就派了一个懂心理学的同事,与孩子聊天,发现孩子厌学的原因是今年2月份,她的父亲出狱了。父亲回来导致家庭结构发生了大改变,让王敏有些接受不了。”共青团长春市委权益部副部长嵇佳斌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们想了一个办法,让王敏参加团市委的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让她有所改变,最后,她放弃了辍学的想法,学习成绩也有所好转。”

嵇佳斌进一步介绍:“根据我们的调查,80%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存在心理问题。这类孩子非常特殊,需要更多关注。”

为此,每年年初,共青团长春市委就会与该市司法局沟通,拿到新的服刑人员的家庭联系方式,通过志愿者逐个打电话联系他们的未成年子女,问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在嵇佳斌看来,这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结构的缺失,非常容易“学坏”。另外,他们也承受着种种社会压力。“因为他们的父母曾犯罪,他们难免会被同龄孩子指指点点。因而,他们需要团组织的格外关注。”嵇佳斌说。

面对留守儿童学生多的现实,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团组织也在发力。

记者了解到,该校专门为这些青少年设置了一门课程——《当意外发生时》,除了老师上课,还会给学生播放一些教育片,告诉孩子遇到各类突发问题时该如何处理。

“上课的时候,我们就明确地告诉孩子,万一要发生类似意外,不妨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老师不会因此歧视他们,会想办法第一时间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黄林波介绍说。

挫折教育需要青少年“去自我中心化”

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韩三奇认为:“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是家庭的中心。可是,社会不会像家长一样宠着孩子,孩子需要一个‘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要逐步学会沟通、妥协与共赢。”

在韩三奇看来,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家长该如何处理,是以暴制暴,还是忍气吞声?这些都在考验着家长抗挫折教育的能力。

“受欺负后,孩子会感到有压力。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求孩子还击,反而给孩子施加了新的压力。”韩三奇说,以暴制暴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以选择推开他们,既让那些孩子感到你不好欺负,也能避免以暴制暴,这是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一个方法。”

韩三奇同时表示,在这方面,共青团组织大有作为。“对于特殊群体的孩子,比如服刑人员子女,除了对他们物质层面的帮助,也要进行心理层面的帮助。共青团组织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团体活动,会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

《长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在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上,也提出了对策:要打造一支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社会工作队伍,吸纳高校学者、临床医师、一线咨询师等心理专家,以及社区工作者、青少年工作者、志愿者、家长代表等其他相关力量,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个角度,强化社会教育的工作力量。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刚从专科升为本科学校,团组织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式有所不同。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沉迷于游戏,对待生活不太积极,有的同学到了工作单位后,不太适应。我们就针对这一情况开设了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赞美他人、抗压能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团委书记马洁表示,“通过讲座和团队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充分参与进来,从而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去年一年,我们学校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的学生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起恶性事件,没有一个学生自杀。”

四川外国语大学开展的抗挫折教育有些特别,通过一个叫“梦想屋”的活动,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吐槽”。

“我们通过时事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的团委老师作为‘引梦人’进行引导。”该校团委书记丁欢介绍道,作为团组织不应回避当下的热点问题,“事实上,现在有一些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比较偏激,这也是抗压能力弱的表现。我们希望在学校构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目前,“梦想屋”活动已经举办了20期。

抗挫折教育主题 篇4

课题可行性论证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25日)的精神,我校在前期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开展以抗挫折教育为核心的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课题研究,为使课题能够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体验,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心理学上认为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可以说,一个青少年的生活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就越容易敏锐地感受到挫折。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抗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抗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前不久,有研究人员对一些地区的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孩子的心理素质呈降低趋势,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有的孩子甚至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发生心理扭曲,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个别孩子还因此而逃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越来越多的专家、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一味地为孩子提供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可在学校和家庭中该怎样进行挫折教育?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挫折教育?到目前为至,大家都还在探讨中,并没有形成比较权威的研究成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

当代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坚强意志、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承受能力较差。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挫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和正确疏导,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尤其是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发展,在他们不断向周围生活环境进行自主探索时,会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矛盾,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时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及课题创新点(1)研究现状

随着历史的进展,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人们愈加认识到抗挫折教育的重要,以致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一定要下大力气培养下一代抗挫折能力,要让他们经受磨难,让他们承受压力,让他们经受误会。外国有的学校,甚至把学生送入孤岛,老师们离去,让学生学会死里逃生。许多理论家发表了成千上万篇论文,论证“抗挫折能力”、“磨难教育”、“压力教育”、“淬厉教育”、“死里逃生教育”的必要性。在国内抗挫折教育的研究对象,既有针对中小学生的,也有针对大学生和幼儿的。

1、小学阶段:例如,江苏海安县教育局教科室对小学生耐挫能力进行研究,认为从交往指导的角度看,必须顺应青少年儿童交往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师生交往、亲子交往为重点,要高度重视交往中的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并提高其自我接纳水平。上海闵行区浦江二小探索在农村地区,如何形成从课内到课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并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泉州第二实验小学认为,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要认真贯彻《小学德育纲要》,要通过说理和强化训练相结合的手段,在以往研究学生认知风格与因材施教的关系的基础,继续深入地在道德教育领域开展这类研究和探索.继续深入对学生耐挫能力培养的研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要通过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开设心理讲座,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途径进行。龙游县实验小学则以四、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中学阶段:例如,内蒙古二中对中学生耐挫能力进行研究,认为孩子心理耐挫力的培养要有一定的过程,父母应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指导,培养孩子稳定、成熟、开放的心理状态,以立足现实、适应社会,成为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3、大学阶段: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承受力的现状及教育疏导机制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成果,《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1月出版。该书重在回答一个问题:当某一个大学生遭遇某一种类型的挫折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应对这一种类型的挫折?大学生又该如何自我调适?

4、幼儿园阶段:例如,浙江金坛市实验幼儿园开展“挫折教育与幼儿的自主性活动”相结合的研究。旨在引导教师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真正关注幼儿,积极利用挫折因素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增强他们的意识和坚韧的耐受力等,培养他们能吃苦、谦让、合作、能吃亏,具有参与竞争的能力,教育幼儿认识挫折、驾驭挫折、战胜挫折。(2)本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

1、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自编一套抗挫折教育的校本教材。并结合校本视听课程,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抗挫折教育的视听教材,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

2、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抗挫折教育立体网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抗挫折教育的师资队伍。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开展抗挫折教育要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为主阵地。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情境体验、磨难训练、活动竞技、模拟探究等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同时,借鉴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自编一套抗挫折教育的校本教材。结合校本视听课程,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抗挫折教育的视听音像教材。

(2)开展抗挫折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品德、语文、数学、音乐等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渗透抗挫折教育,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

(3)以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为主,打造一支抗挫折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实施抗挫折教育中,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是十分必要的,它对矫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正确施教,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是不可缺少的。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心理辅导老师的培训,建设“心语屋”(心理辅导屋)。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4)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抗挫折教育立体网络。与家长联系,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与教师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在家长学校把耐挫折教育作为重点内容。

2、组织家长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杂志、书刊。

3、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心得,探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另外,学校要大力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教育的模式逐步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 发展性为主模式是将全体学生作为“抗挫折教育”的对象,针对学生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同时兼顾少数有障碍的学生心理的治疗与行为的矫正。抗挫折教育要从心理调查工作开始,从解决学生心理障碍入手。但随着教育的深化,必须认识到“抗挫折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步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发展为主、治疗为辅。

2、教育的对象逐步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学校环境

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辅助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无论是研究内容、培训课程,还是工作重点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然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教师、学校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身的挫折心理调适能力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将影响到众多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抗挫折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也要关注教师,这关系到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大事。同时家庭心理健康、全民心理健康也要日益受到学校重视。

3、教育的领域逐步从人格辅导扩展到学习辅导、生活辅导 目前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心理障碍的防治,虽然涉及到学习指导和个人发展指导,但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针对在学习、生活中的“抗挫折教育”辅导尚不普遍。因此,教育的领域要不断拓宽,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样的服务和指导。

4、教育的内容逐步从心理适应教育转变为潜能开发 “抗挫折教育”课题研究开展初期教育内容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减少心理疾患。但随着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受到重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抗挫折教育”的内容将会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心理潜能开发、健康自我形象的确立、情绪管理压力处理,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让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较高的正相关。因此,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将成为学校“抗挫折教育”的重要内容。

5、教育的方法逐步从个别辅导为主转变为团体辅导训练为主

“抗挫折教育”要先从个别辅导入手,而后逐步进行团体辅导与训练。团体辅导注重团体成员的互动,做到实践性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适用面广,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外活动、班级和团队活动都加以应用。因此团体辅导与训练将要成为协助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方法。例如:社交技巧训练营、自信增强小组、做情绪的主人团体训练、压力处理工作坊、领导才能拓展小组等。

6、教育的队伍逐步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取决于队伍。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所以必须经过专业培养或专门培训才能胜任。由于这项工作还是新生事物,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学校心理辅导员水平层次参差不齐。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开展,学校要重视师资建设,提出培训要求。经过努力,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使学校“抗挫折教育”课题研究更加有效地开展。

五、开展抗挫折教育的条件分析

自2002年起,我校连续四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并开展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三年来,实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成果、论文、教案、优质课在省级、局级评比中有40多人次获奖,并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表。每周每班一节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支持,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校本课程之一。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考核中,该项工作得到了高度评价。本课题主持人和主要成员都有多年从事教育科研的经验,濮阳市油田第十四小学是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教育科研先进学校,主持人杨献坤是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曾完成的课题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河南省重点课题、中原石油勘探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小学生创新学习和心理素质培养研究》,其心理健康教育子课题《小学儿童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研究》《小学生自尊心的培养与研究》《分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等均获2005年河南省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六、完成本课题的科研手段、研究阶段和成果形式

从2006年9月开始正式展开研究。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兼用调查法、案例法等。整个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收集有关抗挫折教育的资料。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举行开题会。

⑶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问卷调查,前测,为心理辅导确定重点。

2、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7年12月)

⑴实验教师依据研究方案,设计编写心理活动课辅导教材。⑵自拍或选择抗挫折教育的视听教材。

⑶记录研究过程,采集课题有关数据,收集课题资料。⑷开展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活动。

⑸利用“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过程培训和跟踪培训。⑹定期召开“教研论坛”,组织实验教师交流实验体会,推广实验初步成果。

3、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6月)

⑴通过研讨、座谈、问卷、测评等形式广泛收集课题信息,对课题进行后测和终结性评价,完善课题档案。⑵完成本方案“研究内容”中规定的各项研究项目,写出研究论文和结题报告。

⑶完善抗挫折教育的校本教材,争取能够出版。

4、经费预算

包括教材印刷费、资料费、调查费等,预计10000元。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课题研究报告。

2、抗挫折教育的校本教材。

3、抗挫折教育心理活动课课例或课堂实录。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问:王明平(课题论证指导)组

长:杨献坤(校长、课题开发论证)副组长:曹福建(副校长、课题教师、家长培训)

成员:贾

彤(教科室主任、方案设计、教材编写、心理辅导教师)

苏永枝(教导处主任、校本教材的编写、心理辅导教师)

李志华、牛江华(心理辅导教师)

挫折教育主题演讲稿多篇 篇5

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思,曾几何时,妈妈总是说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但何时却换了一句话?

回想起那个真正让我长大的秋日,那一天,正如往常般等待着父母,可推开家门,只见到了阿姨。

心中一片失落,随后家门外竟是一阵笑声。钥匙转动的声音传来,终于见到了我期盼的父母,但不解的是妈妈手中竟抱着一个宝宝。想明白了便知道那是我的弟弟,不知为何心中又一阵失落感,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的感觉,便是这种感觉让我对着新弟弟喜欢不起来,可看着他闭上双眼,两只小手紧握着放在身旁安静的陷入梦境时,却又讨厌不起来。

就这样,我从未表现出一丝丝我对这弟弟的喜欢,心中甚至有个声音叫嚣着,他一来,爸妈便不会对我提的要求百依百顺了

为何要喜欢他?可这样的想法却在那时烟消灰烬,他醒来时我清楚地记得他那充满好奇的双眼,他用那小手紧抓着我不放

这时,我便知道我再也不是小孩了,再也不是那个可以随意撒娇的人了。我应该,必须,学会长大!为自己,也为了弟弟。

回过神来,嘴角仍挂着一丝回忆的笑容,仍记得那次之后,我的确长大了,学会了照顾人,不再任性了。

提高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 篇6

中学时代是一个热你成长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人从依赖、被保护的少儿向独立负责的成人转变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里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积极热情,勇于展示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挫折,而挫折,用心里学家的话来说,是因为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以一种消极情绪状态,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做某事,却因为种种阻碍而失败的。

一、原因分析

1、生理方面原因:

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间出现了个体差异,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人事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从而造成比较重的心里负担。

2、心里方面缺陷

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人事,自我评价过高,从而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由此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总觉得教师给别的学生的分数与评价比自己高,怀疑教师的不公正,有偏见,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胜

任一等,比赛中总以突出自己,表现自己为中心,而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同学的肯定,面对这些内心的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的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学习时心里的极不稳定。

3、学习挫折

由于学习上的失败和偶尔失败而给孩子造成的心里障碍,a.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挫折,这类学生平时成绩突出,在学习正有威信,老师偏爱,家长喜欢,他们对失败往往缺乏必要的心里准备,一旦失误即产生强烈的挫折感,b.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挫折,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很想把学习搞上去,但由于基础薄弱或自我控制能力差原因,往往事与愿违,自尊心受挫,他们自卑、抑郁,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4、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得愉快感情体验的途径,但有些孩子却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和恐慌,产生交往挫折。

5、情感挫折

由于父母利益或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使家长和孩子产生沟通的障碍,或是与异性交往又受到老师的批评阻止而产生挫折。

二、对策

逐步培养学生的挫折能力

挫折能毁掉一个学生,从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人生的经历,让人理性,让人产生心灵感,在挫折、困难面前是悲观失望,一蹶不振,还是勇敢的面对,以顽强的意志客服它,或者变换策略,都有赖于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挫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各种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模拟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折的能力,对中学生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挫折的存在性,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里上做好准备。

2、意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的结果一半带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心里的痛苦,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以给人以教益与磨练,中学生应该看到挫折的两重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挫折。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行动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和支配作用,事实证明:意志顽强的人,其抗挫折能力强;而意志薄弱的人,抗挫折能力也弱。

《1》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中学生只有胸怀远大,才能在

学习,生活中迸发出火一般的热情,才会在挫折,失败面前不低头,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不已。

《2》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从小事做起,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勿以恶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逐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努力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4、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负起责任

对学生而言,自己去发现错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行为,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找他谈话的时候,不要说;你犯了怎样的错误,而应该说:你自己反思自己所说的所做的,有哪些不妥当的地方让学生亲自体验,自我发现发现错误后,不要推卸责任,这样才能总结教训,反思自己,这样在面对挫折时就不会怨天尤人,抱怨问题无法解决,而是学会用正确的错发用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自己应该负哪些责任,学生在学会为自己做的事负责的同时会感受到应该用自己的肩膀去承受,这样他们的翅膀才会越来越强壮有力,应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他他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鼓励引导学生敢做敢为,用于承担责任,不给学生逃避责任的机会,一面淡漠学生的责任感。

5、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断的调整

个人的心态目标。

中学生风华正茂,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梦想,对生活、学习抱着很高的期望,但对自己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求胜新切,对困难估计过低,致使困难失败,失败到来时,心灰意冷,痛苦流涕,因此,老师要对哪些争强好胜,但现有水平、能力不高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教育他们客观,冷江的评价自己,做事不要感情用事,学习目标不要定的过高,要循序渐进,要承诺股份考虑前进道路上肯那个遇到的困难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引导他们通过其它途径达到目标。

6、注意交流,多方施治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学生会情绪化家长和教师应多找学生沟通,减轻学生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给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用自身的行为和行动机器他们潜在的上进热情,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别致的系统工程,对今天的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是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对于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抗挫折教育主题 篇7

关键词:抗挫折教育,人格塑造,必要性,影响

我国一直都在寻找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法。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形成学习习惯和人格习惯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其物质生活的满足与家人之间的溺爱很可能会使小学生养成不好的三观。而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将会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一旦小学生养成了不谙世事的性格,其在日后遭遇了挫折,将无法自我排除负面情绪。

一、小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思维与中学生不同,其年龄小的特性促使其具有与极强的可塑性。小学生的日常经历能够使其快速地学习到生活的技能,并了解各种文化知识。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时期是人的性格启蒙时期,也是心理素质的初级阶段。在该时期以教育的形式增加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的很多教育学家都已经确定了抗挫折教育对小学生的具体作用,并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近年来,我国的家长在教育小学生的理念上出现了偏差。孩子数量的减少使家长越来越宠溺孩子,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加甜蜜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无不答应。但在学校当中,教师对孩子的称呼与家长不同,孩子也将被称为学生。学生需要遵循学校的纪律,不能像在家里一样随性。小学生需要融入学校这个集体之中,受到学校制度的约束,并接受学校方面的考察和评估。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生需要面对学校方面的挫折和压力。而小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需要自我处理人际交往问题。而现今状态下的小学生早已经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面对学校的压力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挫折,从而造成其心理的脆弱甚至崩溃。抗挫折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家长和学校完成对小学生的教育任务的。完善的抗挫折教育能够根据小学生已经养成的心理习惯进行纠正,经过逐渐磨合和转换,小学生将培养成更为坚强的心理特性。

二、抗挫折教育对小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1. 积极应对生活压力

一些家长在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认为所谓的抗挫折教育就是让小学生吃苦。一些学校为此还专门组织了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吃苦锻炼的夏令营。尽管吃苦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但小学生认为夏令营只是一种形式,在短时间内自己可能吃苦,但在未来的生活里,自己未必会面临这些困难。该种方式已经无法达到培养小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效果。学校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小学生在不经意间面对生活的挫折,并由教师引导小学生处理已经遭遇的挫折,培养其积极的性格来面对人生的遭遇。

2. 乐观处理人际关系

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决定其做事情的态度以及能否获得成功。如果一个人拥有的都是负面情绪,在面临挫折时就会采取悲观的态度来应对挫折,进而被挫折打败。家长与学校都不希望小学生在日后变成一个悲观的人。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抗挫折教育,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真实面临的挫折来教育小学生,磨炼其意志。从其经历过的痛苦和挫折为其讲解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走出挫折,不对生活中的压力产生逃避心理。教师根据每个小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一一引导,家长也配合着教师的抗挫折教育,不会因为教师的一些教育方式来心疼小学生,进而阻止教师的教育行为。小学生在抗挫折的教育中逐渐学会独自处理人际关系,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从而将挫折看做普遍性的东西,成功塑造健康的人格。

3. 塑造健康、自信的性格

在学校中有很多的教学理念都符合抗挫折教育的要求。很多学科中的知识都具有说教意义,在教导小学生面对挫折时以学科知识来引导小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事实上,学校方面对于小学生的抗挫折教育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学校利用学科中的一些积极向上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故事中的主人公;另一方面,学校需要采取实践行动,为小学生营造一些具有压力的环境,使小学生亲身的面对挫折,进而教师再对其一一引导。而抗挫折教育下,小学生已经逐渐习惯了挫折,也习惯了在学习中将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在其未来的学习中将挫折当成一种习惯,采用比较积极的心理去应对挫折。笑对生活中的磨难,形成更为自信的性格。在抗挫折的教育下,小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磨难,甚至会在逆境中爆发自身的潜能,赢得与挫折抗争中的胜利。小学生能够拥有自信的理念来面对社会中的各种事情,其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将获得更多的成功。

综上所述,学校以及家长都需要认识到抗挫折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抗挫折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小学时代开始。学校方面需要挖掘抗挫折教育的相关资源,在课堂上为小学生传授正面能量,督促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家长也需要给小学生营造抗挫折的教育环境,使小学生了解到自身的责任。家长与学生从多层次的角度来展开配合,从而培养出小学生高素质的人格,促使其在生活中坦然面对挫折,积极应对困难,笑着迎接生活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胥丽.用音乐点亮学生的心灵世界:浅谈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44.

[2]王旭丽.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塑造的核心内涵及基本途径[J].中州学刊,2010(6):125-129.

抗挫折教育主题 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 抗挫折能力 展示自我

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基础教育正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轨,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形成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中必须重视的一大环节。体育是德、智、体三育中的一大组成部分之一,既担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体魄重要任务,又应义不容辞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发展学生的健康心智添砖加瓦。然而,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往往为突出技术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和培养,造成体育教学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和失调发展。与此相对应的现实是,我国独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渐增大,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与环境的优越以及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缺陷,导致了学生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如怯懦、自卑、自负等等,他们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和胜利的掌声,以至于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甚至走上绝路。那么如何使体育教学走出误区并解决现实问题?最关键的钥匙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以锻炼身体为基本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教育,同时还要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活动以及个性特点,都表现的极其直观、具体、生动、鲜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作用。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折的恢复力的教育。是使学生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不甘人后,永不言败,自找快乐的本能。这样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才能心态平和,处之泰然,克服困难,永远乐观。挫折未必总是产生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同样的挫折可以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也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奋发向上。这种决择就由挫折教育来完成。教师可以在学生面临挫折时适时的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扑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他们每次成功。通过肯定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幫助他们战胜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

具体来讲,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在其心理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使他们在心理上逐渐增强抗挫折能力,以尽快走出心理低谷,增强心理调节平衡能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形成了过于自负、自以为是的心理特点,而他们的父母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事必躬亲,甚至帮他们做值日做功课,也造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心理特点。他们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和虚心向别人学习,而且他们也经不起失败和竞争,失败后更是无法从中摆脱出来,最终成为被淘汰者。有这种心理特点的人,我们平时应训练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批评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手段之一,在他们心理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经历一些挫折,使他们能够看清在学习和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坎坷和困难的,而且有很多人在很多反面都强于自己,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学会尊重他人,虚心的向他们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竞争中成为一个强者。

二、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言传身教者先行。体育教师本身要转变观念,注重挫折教育的价值。以前,人们认为体育棵无非就是跑跑跳跳,玩玩闹闹。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深入,人们的观念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师也要从单一的教书匠向专家者型教师转变,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即教书又育人,把培养健康的有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首先要弄清学生的性格类型。体育课上,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聆听他们的谈吐,判断学生性格,根据学生的性格分组,进行施教。

(三)背景辅助。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一定会全部遇到的,也不在固定的时间和情况下出现,具有很多的变动性、随机性、突发性,教师可以依据自身生活经历创设一些相似的挫折场景,锻炼学生的抗击能力,正所谓见多识广后不怕。例如在跨栏训练中可分为三步:

1、情景导入,激发情绪。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差异,在场地上摆设了几个不同高度的栏,课中让学生选择适宜自己能跳过的栏,练习中可以看到学生兴趣非常浓,积极性很高,在学生的参与中可以察觉到学生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学生态度。

2、稳定情绪,提开兴趣。让跨过低栏的学生自由选择高一些的栏,此时要加强保护和帮助力度,预防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产生伤害,教师不能因学生害怕跳不过栏产生畏惧的心理而降低要求和难度。只要教师恰当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必要时亲自来保护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会感到安全,学生会信心十足,勇气大增,同时施以适当教学方法,学生畏惧害怕的心理就会消退。战胜挫折中体会成功带来的愉悦,在一次次的失败、成功中完善学生的人格,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3、展示自我,享受成功。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能发挥自己个性特色的栏进行练习,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展示个性,相互鼓励,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上一篇:父亲节短信搞笑下一篇:有关于个性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