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练习题(推荐10篇)
酾shī 匏páo 挟xié
2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属(通“嘱”,指劝人饮酒)
横(弥漫,充溢) 纵(任)如(往)
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 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和(唱和)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危(端正) 固(本来)
须臾(片刻) 骤得(多有所得)
曾(竟)一瞬(一眨眼) 适(指享有)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缪(通“缭”,盘绕)
3.①B ②C ③A ④A 4、D 5、D
6、描写作者心情由乐转悲。
7、三国 《短歌行》
8、赤壁之战
9、由古今对比而生悲,由曹操的不可一世写兴亡之悲,起到反衬作用。
10、(1)这,指江水 (2) 流走 (3)享有 (4)消减或增长 (5)凌乱
11、《论语•子罕》 江水滚滚流去, 比喻时间易逝。
1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3、 ⑴
纵一苇之所如(助词,无实义)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
⑵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⑷
笔者以为, 后赋之所以难解, 根源在它的艺术表现。前赋以事说理, 借景谈玄, 重点落在“谈”“说”上, 故事明而意朗, 景显而理著。后赋通篇叙事, 事相和景象几乎承担着全部的表达任务, 读者因事求理, 以景会情, “各以其意逆之”, 故意见纷出, 莫衷一是。正确理解其事相、景象, 实为索解文旨之关键。
一.感情基调及自身形象。从感情基调看, 最能反映情感状态的是开端作者“顾而乐之”的直陈和游兴的生动描绘。作者“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 起初并无复游赤壁之意, “顾而乐之”则写出了因眼前之景而引逗出的游兴, 鲜明地表达了作者随处自适的心境。写游兴, 先着力写月夜美景, 以明缘由, 然后具写谋酒寻鱼, 以事烘染, 将情绪之佳, 游兴之浓尽情写出。第三小节集中写赤壁之游。赤壁之游到底要表达什么?笔者以为, 这里应重点留意作者的自我形象。这一节由“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一句领起, 通过游山和放舟两个方面来写游览之经过, 自我的形象占据了极大的篇幅。先说游山。写游山, 作者特意用“履”、“披”等六个动词来刻画游览过程中的自我形象, 劲头之大, 游兴之高, 自不难想见, 而三字一句的排比所构成的语言节奏, 又呼应出寻幽探胜的急切情怀, 不仅如此, 最后作者又用“划然长啸”来宣示其心灵的纵放, 其沉迷于山水的精神可谓宣示无余。写放舟, 作者用“放”、“听”两字传其精神, 逍遥之乐, 自在之趣, 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前赋“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的描写。作者为何如此痴迷山水?一个刚刚遭受重大政治打击的人又为何能这样身心不二, 进入山水?前赋中的一段关于宇宙人生的感悟值得我们仔细回味:“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非我有”者不当羡, 故不必羡, 惟有“清风明月”造化所形, 天地所赐, “耳得目遇”, 正该我羡。此等襟怀, 何等旷远!回到刚才提到的问题上, 我们是完全可以看到这一感悟对作者此时情绪、心境的主导作用的。金圣叹评两赋此处关系云:“前赋, 是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 后赋, 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 此一段真实了悟, 便是真实受用也。” (《天下才子必读书》) 见解确实非常深到。
二.“二客”的形象。“二客”的形象看似不重要, 其实值得重视。写二客, 作者比较着力的只一句:“盖二客不能从焉。”二客为何“不能从”?是力不从心, 游兴不浓, 还是别有缘故?这一点我们应联系开头来看。从开头看, 无论是过黄泥之坂, 将归临皋, 还是主倡复游赤壁, 二客都是被动的。既游赤壁, 作者自然豪兴勃发, 而二客之所以不能跟上, 游兴不浓之外, 显然没有更多原因。二客为何游兴不高而我又为何会有如此豪兴呢?沿着问题追问, 作者以“二客”做比衬的用意是非常明显的。试想, 一个心陷事境而不能化解超脱的人, 虽美景当前, 又焉能有轻快而自在的脚步?“我”之所以能无事境之累, 心中坦然, 盖其因也。“二客”既在事境之外, 固无切肤之感, 自然无所深悟。“我”能透视宇宙人生, “二客”不能, “我”“顾乐”而生豪兴, “二客”只能陪同作侍, 落后也就十分自然了。作者之所以写“二客”, 目的正在于以勉强衬豪兴, 以豪兴显旷达, 以旷达示彻悟。李扶九以“凛乎其不可久留”数语来解读后赋, 并与前赋中所谓“望美人”的情怀做联系比较而得出“悲”的结论, 实不过断章取义。其实, 前赋中写“望美人”的情怀不过是为写后面那段“真实了悟”做铺垫, 而后赋中“凛乎其不可久留”一段, 也只是作者一路豪兴之下见到的可惊可愕之景而已。而孙琮以“乐”字断前赋, 又以“乐”字断后赋, 也并没有说清“叹”中何以有乐, “使其中坦然, 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此言, 也许最能道出个中秘密。
三.孤鹤及道士的形象。解读后赋, 最费解的是孤鹤和道士的形象, 如果这里能弄清楚, 则后赋的意蕴会随之得到根本的揭示。关于道士的幻象, 潘天宁、李炳勋在其增订注释的《古文观止》里认为, 道士“赤壁之游乐乎”一问意思与“奔走仕途乐乎?”相当, “是道士点化作者, 引其离开仕途”, 而“予亦惊悟”则“表明作者接受了道士的点化”。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笔者以为, 这样的观点不仅缺乏文本的依据, 也缺乏对苏轼创作背景和创作心境的基本了解。从作品看, 道士的形象是孤鹤形象的幻化, 把握道士的形象可先从孤鹤形象入手。孤鹤形象意蕴何在?回到文本去, 笔者认为一个“适”字颇多意味, “适”是恰巧、正好的意思, 为何说是“恰巧、正好”呢?是切合了此时此刻的情境, 还是吻合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心灵?抑或兼而有之?如前所述, 作者此时正放舟中流, 如果说“划然长啸”、“风起水涌”是一种令人惊悸, 令人“悲”、“恐”的审美情境, 那么, 此时的中流自在, 正是一种令人神往, 引人遐思的诗境, 身处是境,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妙处难以言表, 而恰在此时, 孤鹤横江, 掠舟而西, 心有所感, 正所传达, 故所谓“适”者, 正在于悠然此鹤足传悠然此情也!
更值得玩索的是鹤的文化含义。关于孤鹤, 苏轼在《帖赠杨世昌二首》中有一段真实的记载:“十月十五日夜, 与杨道士泛舟赤壁, 饮醉, 夜半, 有一鹤自江南来, 翅如车轮, 嘎然长鸣, 掠余舟而西, 不知其为何祥也。” (《苏东坡全集》第六卷) 这段记载与后赋的描写几乎一模一样, 唯多出了“不知其为何祥也”一句。鹤的出现, 在苏轼这里为什么会引发出一种关于祥瑞的猜想呢?笔者以为, 这可以从“鹤”的文化含义上得到解释。“鹤”较早出现于《诗》《易》。《诗》以“鹤鸣声闻”喻贤士身隐而声名犹著, 《易》以“鸣鹤在阴, 其子和之”喻君子“言善”必有其“和”。苏轼深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而这一影响又深刻地影响着他对自然现象的文化理解。“乌台诗案”横遭打击, 现在被贬黄州, 处境与鹤之“在阴”“于野”何其相似!孤鹤的出现既暗合了作者此时的处境, 祥瑞的猜想也就顺理成章了。东坡以旷达之怀处穷, 自然会更有可能以乐观之想展望。故所谓“适”者, 更在于翩然之鹤足传翩然之思也。
苏轼以旷达的襟怀面对当下, 更以乐观的心态展望未来, 虽然未来难以逆料, 但遇鹤之事却不能不令他遐思存想, 于是很自然地入了梦境。这样, 道士的幻象也就不难理解。道士是孤鹤所化, 由孤鹤而道士, 即由现实入梦境。现实引发梦境, 梦境折射现实, 现实梦境, 两相映照, 表达的无非是赤壁之游的自在之乐、悠然之趣和那种面向未来的积极乐观的情怀, 说孤鹤点化作者, 以“引其离开仕途”, 直有无中生有之嫌了。
“开门视之, 不见其处。”是作者篇末对梦境描写所做的一个收煞, 这个收煞初看好像是幻象的破灭, 其实不然。从叙事的完整性来看, 必须有这个收煞;从事理上来看, 道士既是孤鹤所化, 又幻入梦中, 如何能够见实?如果开门视之, 见了道士, 就不免虚妄, 而鹤所兆示的某种祥瑞也尚在不可知之数, 故只有“不见其处”也才能表露作者某种程度上疑惑的心迹;从表达上看, 这个收煞使叙事更显得飘渺空灵, 从而更能激起读者联翩的浮想, 收到亦幻亦真的艺术效果。
四、作者基本的人生态度及其独特的生活视角。苏轼的整个人生观是取达观一路的, 尽管有时候也有非常孤独凄苦的作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他的达观精神却为一般作家所难及, 有时甚至达到了让人钦羡的地步。“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这首诗题为《初到黄州》, 是作者初到黄州时所作。惊魂甫定, 江鲜山笋就立刻进入了视野;前途未卜, 眼下的处境反觉得满足, 甚至还有些过意不去, 这是怎样的胸襟!与诗作同时的还有给李端叔的一封信, 其中有这样几句:“得罪以来,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 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余秋雨先生以为这几句写出的是苏轼内心的凄苦 (见《苏东坡突围》) , 依笔者看, 这段话正有着和《初到黄州》一样的襟怀和精神。“自喜”、“自幸”云云, 虽不免有些苦涩, 但与宦海九死一生的巨浪相比, “推骂”、“冷落”的遭遇又何尝不值得庆幸!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为纸本,墨笔,卷轴(纵29.5厘米,横560.3厘米),现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根据苏轼在宋神宗五年(1082年)重游湖北黄冈县赤壁所写赋文创作的故事画。根据拖尾赵德麟于宣和五年(1123年)八月初七的跋文推知画作的创作年代应早于1123年(图一)。
乔仲常按东坡文意依情节描写,在尊重原文立意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分九段把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景物,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巧妙地组织在一幅画面上。
第一段,图写元丰五年(1082年)的十月十五,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到临皋亭去,和两位客人一起经过黄泥坂。其时“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清朗明净的月色所表现的朦胧情调与赋意颇为贴切。此处的三人身后淡淡的影子,是中国绘画上难得一见的对于人影的描绘,但是不同于西方绘画要素上“光影”的概念,乔仲常只是在尽可能准确地阐述苏轼原文的情景(图二)。
第二段,描绘客人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一条形同四鳃妒的大鱼,但是到哪里去弄酒呢?于是引出“归而谋诸妇”,东坡回草舍于妻子处拿了美酒。图中即画这个情节:东坡一手拿酒,一手拎鱼从家中走出,妻子在门口送行。后房有马厩及山石树木。妇人作揖相送,旁有侍童跟随,室内马匹栓立,马夫正在磕睡,门口有一似看门人憩坐于屋檐之下。既突出主体人物,又重视细节描写(图三)。
第三、四段的画面题为“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和“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两段,是全卷着意写山比较精彩的部分。在第三段中写东坡与客饮酒赋诗盘坐于平坡之上,人物顾盼有情,神态闲逸。平坡以干笔侧卧勾出,是非常随意的笔道。人物背景的岩壁以及对目而视隔岸的层崖,皆是由密集线条组成的方折形的造型,显示了水成岩结构的真实地貌(图四)。
“予乃摄衣而上”一段,东坡形象被置于岗峦清朗和林木秀密的环境之中,人物虽小但显得十分突出,迎着幽径跨步直上,确有“履巉岩、披蒙茸”的一种姿态(图五)。于两石疏间中迈步于丛密的小道有效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境。而写“江流有声”一段,东坡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则景色空旷,富于野趣,晴嶂耸立,远水盘曲萦回浸溢。
第四段“踞虎豹”,即原文写东坡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的野草蹲在宛如虎豹的山石上,行走在盘曲古老的树林中间。但在图中乔仲常采用虚写的手法,没有直接描绘东坡形象,通过树林的描写表现一个特定的环境,着意在树法的表现上,在树丛深处绘以可资小憩的方石构成一种“踞虎豹”的意境(图六)。
第五段原赋为“登虫龙,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写东坡爬上鹊鸟建造高巢的崖壁,俯身下看水神冯夷之的深宫,两位朋友不能跟东坡一起攀登,表达了惊险恐怖的地势环境,使东坡“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可能是由于不适于表现的缘故,画家只在环境中作了间接的交代。把原文摘录在了石头上(图七)。
第六、七段,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画家让小船漂浮在江心随其自然停留而休息,表现出一种超然自在的心境,画面四周望去寂寥空旷,一只孤鹤尖声高叫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面飞来擦过小舟,一直向西,正是“栩如车轮玄裳镐衣”(图八)。在第六至第七段中画家处理空间结构非常自然空阔,引人遐想。东坡和客人处理成悠然自得而闲逸的神情,和环境的组合使意境表达较为完美。到这两段画面有树丛、山石的实景转入空蒙的虚景在节奏上给人以悠然的满足感。
第八、九段是最后两段,写客人归去,东坡也睡了,梦见道士经过临皋,问东坡赤壁玩的是否高兴,东坡“问其姓名,俯而不答”,于是想起昨夜情景,通过道士化鹤的幻觉给赋文笼罩上一层缥缈虚茫的气氛,也流露出作者消极出世超脱现实的人生态度。画家只能用形象加以交待描绘屋内东坡卧睡,二道士在侧(原文为“梦一道士”,画作为二道士)。最后画面“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表现出东坡有些怅然的顾盼,留给观众去想象(图九)。
乔仲常用白描式山水画法来表现,手法单纯,似李公麟。画中山水的特征,多用方笔描绘,没有采用当时山水画中常用的皴法,用不同的色墨来表现层次、体积感。
总体上讲,宋代绘画重视认识和熟悉对象的审美情趣,多侧重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创造艺术形象,追求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从“写其真,得其神”,衍化为倾向于“写其真,求其韵”。乔氏此图也反映出宋人求“真”的绘画观念。整幅绘画,使人看后有如在此山中之感。
赤壁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2. 山川相缪( )
3. 举酒属客( )
4. 举匏樽以相属(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白露横江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义:______________
2. 凌万顷之茫然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古义:______________
3. 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今义: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古义:______________
斗牛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古义:______________
4. 望美人兮天一方
今义:美貌的女子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之
哀吾生之须臾( )
顷之,烟炎张天( )
耳得之而为声(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2. 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3. 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歌窈窕之章( )
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3. 侣鱼虾而友麋鹿( )
4.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
5.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6.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7. 不知东方之既白(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2. 而今安在哉?( )
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4.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参考答案
一、1. “冯”通“凭”;2. “缪”通“缭”;3. “属”通“嘱”;4. “属”通“嘱”。
二、1. 白茫茫的水汽;2. 旷远的样子;3. 徘徊,停留;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4. 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三、1. 助词,的/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代词,它们/动词,到;2. 动词,攻占/名词,与“上”相对;3. 从/被/在/到/对于。
四、1. 歌,名词用作动词,吟诵;2. 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3.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4. 正,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5. 西、东,名词做状语,向西、向东;6. 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7. 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五、1. 判断句 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2. 宾语前置句 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3. 状语后置句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停留。
我于是提着衣角上山,爬过险要的山岩,拨开繁盛的草丛,登上形同虎豹的石头,攀着形同虬龙的古树,直登到鹰隼筑巢的高处,俯瞰水神所居的深渊。两位主人都跟不上我了。我放声长啸,草木为之震动,山谷间发出反响,大风骤起,波涛涌现。这时我也不由得心生难过,感触震惊和恐惧,寒意顿生,以为不克不及在那边停顿。于是我们回到船上,在大江中任其漂泊,停在那边就在那边休息。超好听的网络歌曲工夫曾经是快到子夜了,环视周围,寂寞冷静,刚好有一只孤鹤横飞过江面,向东飞来,翅膀像车轮那么大,就像穿着黑衣白裙,发出尖厉的.长鸣,掠过我们的小舟又向西—飞去。过了一下子,主人告别拜别,我也昏昏入睡了。
月色洁白,清风吹拂,如许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主人说:“本日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那边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老婆探讨,老婆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好久,为了应付您忽然的必要。” 就如许,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于是我与主人们带上酒和鱼,又离开赤壁下面游玩。江中流水不停地发出巨响,江岸悬崖有千尺之高。山岭高峻,月亮显小;江水退落,礁石露出。曾几何时,江山的面貌曾经不克不及辨认了。
我梦见一位羽士穿着羽衣蹁跹而来,从临皋下经过时,向我拱手施礼说: “在赤壁玩得纵情吗?”我问他的姓名,他抬头不答。
后赤壁赋》译文与赏析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主人追随着我,一同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曾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仰面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高兴;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下子,我叹惋地说:“有主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峻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低落,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几多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登陆,踏着险要的山岩,拨开庞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主人都……
其实,我觉得他没必要逃的,留下来体会一下一个人的孤寂反而更美好。人都是孤独的,平日里周围有很多过客,很多幻影,繁华喧嚣湮灭了那种孤独的本质,当你一个人处于万籁俱寂的黑暗中时,你就会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彻底孤独的感觉了。如果那时苏轼仍然留下来,品味一下夜的孤独,当忍受了许久的孤单,终于看到阳光的那一刻,那种感觉会很美妙,肯定比和一群人看日出有感觉……如果真是那样,或许我们会看到另一篇更美好的、更有意义的《后赤壁赋》吧!但,仅是“如果”二字,便注定这只能是一种遗憾了,苏轼最终输给了自己的孤独。
然后我又想起了阮籍的诗,那个“穷途而哭”的男子,却也有一首乐观豪爽的诗,虽然略带忧伤——“夜中不能寐,起坐独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伤我心。”睡不着有什么关系?睡不着就让自己醒着嘛!听听歌曲,想想心事,像阮籍一样弹弹琴、听听鸟叫,顺便写一首小诗,抒发抒发心情,多好啊!孤独的时刻真是太好了!孤独使我们不再是面对别人,而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辽阔的苍天与大地。
我喜欢孤独。所以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爬山,一个人独来独往。刘墉说过:“一个人登山,不必看别人的脚跟,不必因为后面有一群人,明明想停下来看看,也不得不走。一个人登山,不必聊天,不用管别人,于是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真正的山。“我终于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长只画一个人,高高地站在山头上,看山。我很喜欢刘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中,一位身披斗笠的老翁,独坐在一叶扁舟上,垂钓。他钓的不是鱼,也不是雪,而是自己的心灵。
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从小就有这样一个梦想:“一人、一背包,行遍天下,做一名无所顾虑的背包客。我要在普罗万斯那一片薰衣草田中,看日出日落,吟赏烟霞。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那世界之巅。我要去百慕大三角探险,研究轮船飞机失踪之谜。我还要去亚马逊热带雨林,拍食人花的照片。我要去独身漫步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看夜景……一个人多好啊!不用跟着来去匆匆的旅游团,踩点即过,直讲数量不求质量,这种快餐式旅游早已湮灭了旅游的实质。旅游的意义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而不在于你去没去过,去过的地方多不多。说到一个人旅行,当旅途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还会觉得兴奋。可是如果和同伴一起,我会觉得内疚,会尽可能事先想周全一点儿,可这样也就少了那种无知无畏的自由。
想起前年暑假,我自己一个人跑去苏州的北寺塔。那是南宋时建的塔,塔高九层,为江南第一塔。每层塔由下而上面积逐渐减小,塔内乌漆抹黑,连一盏灯也没有,楼梯很窄很难走,每走一步总担心会踩错而掉下去。许多游客在中途就放弃登楼,而他们的同伴也大多只能无奈地陪他们放弃了。而我没什么好牵绊的,于是继续在黑暗中摸索,最后终于爬到最顶层。站在最顶层外面那窄小得仅容一人通过的走道,望着塔下密密麻麻的建筑物都化作零星点点,有点恐惧又有点自豪。突然间,恐惧与孤独来袭,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好渺小,好孤单。走道底边的墙壁上刻着许多“XX到此一游”、“XX,我很想你”、“我害怕”、“好孤单”等留言,同是天涯孤独人啊!突然看到一个“1889”的字样,应该是某人100多年前来这里游玩留下的纪念。这个人很聪明,如果刻下的是人名,那么除了你自己,没人在乎你曾经来过,而刻下时间,却能让后来人无限唏嘘感叹,原来肉身只是渺小微茫的存在。相比宇宙的永恒与孤寂,自己这点小孤独算什么!
孤独没什么可怕的,相反的,它很美好。孤独的时候,我会选择做一些更孤独的事: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歌、倾听雨声、独赏风景、望着窗外发呆……当孤独挥发的淋漓尽致,孤独到极点时,你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忍受黑夜的孤独,收获黎明时看到阳光的欢愉;忍受一个人旅行时的孤独,收获千辛万苦终达目的地的欣喜。孤独过后,总会有许多不期而遇,或者使人,或者是事。那种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让我在享受孤独的美好中无法自拔。
享受孤独吧!孤独是如此美好。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 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 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 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 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 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 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 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 研讨法, 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时, 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时, 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时, 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 浪淘尽”时, 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 不同的人生经历, 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 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 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 (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 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 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 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 形象绚丽, 规模壮阔动人, 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 铺也;铺采摛 (chī) 文, 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 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 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 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 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 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 即明写泛舟宴乐, 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 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 (1) , 凭吊古今 (2-3) , 阐述哲理 (4-5) 。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1) 举酒属客 (属-嘱) (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3) 山川相缪 (缪-缭) (4) 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 活用词: (1)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跳舞, 使……哭泣 (使动用法) (2) 顺流而东也东:东去 (名作动) (3)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 以……为朋友 (意动用法)
(3) 特殊句式: (1)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2)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3)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4) 寄 (如) 蜉蝣于天地, 渺 (如) 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 省略句) (5)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6)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 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 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 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 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 突破重难点品味景色之美, 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 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 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 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 清风徐徐吹来, 波光粼粼。茫茫月色, 茫茫江水, 境界开阔而空明, 意境澄沏而朦胧, 如梦似幻, 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 露珠与水色辉映, 幽雅而宁静, 苍茫而朦胧, 真是风月无边, 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 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 仿佛凌空乘风而行, 简直就要脱离人世, 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 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 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 带来美的感受, 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品读情感的变化, 研讨以下问题:
(1) 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 (2) 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 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 在良辰美景之中, 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 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 品味文中之“悲”。 (1) 指导学生朗读本段, 注意情感的把握。 (2) 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 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 (3) 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 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 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 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 情感跌入谷底, 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 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 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而“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以蜉蝣与天地, 沧海与一粟对比, 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 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 却报国无门, 又怎能不悲, 怎能不哀, 此二悲也――人生短暂, 事业无成;人生短暂, 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 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 让人生永驻, 岁月常在, 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然而,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 此三悲也。 (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说明:三组对比, 由远及近, 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全面的展现作者悲的内因。通过分析, 以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
5、齐读第四段, 品味文中的“水与月”。画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 并思考:本段从什么角度写水与月的?首尾都写“乐”, 内蕴是否相同?明确:本段转换角度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 围绕“水与月”阐发议论。变:天地宇宙变幻不定。水, 昼夜不停, 奔涌向前, 月盈亏有序;不变:我与万物永恒。结合全文看, 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三个阶段的水月: (见板书设计)
由此可见, 虽然都言乐, 但内蕴不同:开头的乐是因眼前的美景、美事产生美感而乐, 是山水之乐, 诗酒之乐;而经过人生的思考后, 终于从失意的阴影中走出, 回归理性, 走向成熟, 表现出旷达之乐, 所以才喜而笑。喜是发于内心, 是内心的释然, 心情的豁朗;笑是发于内心, 是心理的豁达, 心情的欢畅, 乐以忘忧。
四、再读课文, 延伸拓展
1、齐读文章相关段落, 感受文章的情与思。2、研讨以下问题:文中的主与客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吗?如何理解文中的“美人”意象?
明确:从全文看作者选用主客两个对象, 实际是一个整体的两个层面。客人之所以“悲”, 在于触景伤怀, 有感于人生短暂。作者采用抑客扬主的方式反映出其内心消极和积极对立的两种心态, 是过去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一次辩论;而文中的“美人”则是作者倾心的对象, 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表现作者的政治感慨。遭遇贬谪后, 作者仍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沉沦的情怀。
3、比较前后《赤壁赋》在写景方面的异同。
五、总结课文
这就是苏轼,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个瑜伽修行者……” (林语堂语) 文章就是按照先写月夜泛舟大江, 饮酒赋诗, 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当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写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 感到人生短促, 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 阐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 表达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的思路展开, 把情景理有机结合, 抒怀以言志, 真可谓:宠辱不惊任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看天上云卷云舒。何等的洒脱! (说明:经过前面分段落对文章进行解读, 学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其建构起来的知识是零散的, 而设计这个环节主要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六、作业布置
1、多数人认为, 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 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 不过随时行乐, 惟“美人”二字, 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 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课下收集古代士子失意后的表现与作者对照进一步了解其人格。板书设计:
赤壁赋苏轼
(乐) 欣赏风月———现实水月 (实) ———柔和之美 (景)
(悲) 吊古伤今———历史水月 (虚) ———苍凉之意 (情)
(喜笑) 体悟人生———哲理水月 (虚) ———变与不变 (理)
政治斗争往往你死我活,非常残酷。普通老百姓对政局随便发点牢骚一般无所谓,因为起不了多大作用,可苏子却是才高名重。王安石开始变法了,新势力正在发展需要扶持,他却指出了变法措施中不合理的地方,于是被贬出去了;司马光们好不容易扳倒了变法派,正在论功行赏且都考虑到了曾经“有功”的苏子,调他回京,正是飞黄腾达的好时候,他却又不合时宜地说,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合理的地方呀,你们怎么全给废除了呢?司马光们当然不爱听,于是,刚被捞上来的苏子又被贬出京城去了。这位只合在政治清明时期施展抱负的巨子,却一次次挫折在政治斗争的漩涡,能不伤感!好在他能看开,不仅能看开,而且一下子看开出了前后《赤壁赋》等一系列不朽的诗文名篇。
正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率性与狂放,正如李白“醉后”做文之“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才华已然绝世招嫉,却还要一而再地招惹新旧权贵,于是,便是硬生生一个“乌台诗案”。虽是保住了这颗高贵的头颅,但终被远窜。
此时的苏子,有话还能直说?此时的苏子,有话还敢直说?可是,心中的块垒若不尽吐,难保不会郁抑得吐血。于是,苏子在泛舟于怒卷千堆雪的辽阔江面,在倾吐千古慨叹时,竟不惜“堆砌”典故。
就人而有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孟德。东汉末年,起于战乱,唯才是举,迅速崛起,掩有江北,孙刘联手,方可勉强与其战个平手。那时的曹操,论文领建安,论武“故一世之雄也”,论政则“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如此成就与功业的一代枭雄,亦有赤壁一战的灰飞烟灭,且“而今安在哉”!联想自己,映射自己,折射自己,心中不能不释然:区区“乌台诗案”,就算是自己遭受了蚊虫的无情叮咬,一旦想开了,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地而有故垒赤壁。这个昔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曾经演绎过多么雄壮的英雄故事,而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安静得一如这恒久的岁月。滔滔长江水尚且如此,更何况我区区苏东坡呢?
在事而有赤壁鏖战。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赤壁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与想象张力的魔方。曹孟德、诸葛亮、周公瑾、孙仲谋,哪个不与赤壁有关,哪个不是充满了传奇成就了功业的英雄,可是,胜了又如何,败了又如何?且这些曾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而今安在哉”!与他们相比,自己所受的这些许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物而有孤月。此时在黄州的苏东坡,与曾经众星捧月,僧俗皆友,开心唱和的昔日相比,孤独窘迫到了什么程度?他以《卜算子》略表心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超凡脱俗,孤悬碧空,却孤而不闭,甘洒清辉于人间——此时的东坡,处境与心境,当与此孤月相同吧?
有出处之词语,诸如“明月”“窈窕”“美人”。 可以认为,“诵明月之诗”中“明月”一典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大致可以翻译为:“月儿当空洒清辉,佳人一如月儿美。身姿柔曼步舒缓,思念不得心躁烦。”也可以认为,“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窈窕”则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美人”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合起来一分析,便可发现,若认可“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这种说法,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因为孟德是从君王的角度抒求贤若渴之情怀的,引用则显然有怨君王“不识贤”之意。与其他的联系在一块儿,思路就清晰了:既有追求美好又恬淡自安之意,又有如屈子般婉转表达出渴望被君王赏识而有所作为的幽怨情怀。所以,“哀而不伤”,还是文中主情调。
至于有出处之佳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除了婉致幽怨,又是全文藉操抒志之有机部分,暗起抒情纽带作用,又与开篇即营造出的空明意境呼应。
玩赏此文用典之妙中,我们在同情东坡的不公平遭际的同时,也暗自庆幸,幸亏东坡有了乌台之不幸——尽管这样庆幸的确有点残酷。人们常说,自古文章憎命达。人们还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我却要说:“乌台洗劫了苏轼,赤壁成就了苏轼。”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23.俯冯(pí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全文以叙事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情意。
翻译/译文
这一年十十五日,我从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吹拂,这样美好的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再次到的下面游览。的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峦很高,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上,把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得很。正好有一只,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注释
1.步自堂:从堂步行出发。雪堂,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边上。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的《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江(现在属上)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23.俯冯(pí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赏析/鉴赏
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此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第一段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增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段乃是全文重心,纯粹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段,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很想从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为主;前赋描写的是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呈现出壮阔而自然的美。两赋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同工异曲,各有千秋。《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哲学,同时也描写了月夜的优色。
★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 赤壁赋原文和翻译
★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苏轼《赤壁赋》
★ 苏轼赤壁赋
★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苏轼《前赤壁赋》作品赏析
【后赤壁赋练习题】推荐阅读:
《赤壁赋》课后练习题10-17
赤壁赋朗诵06-27
前赤壁赋赏析06-08
【语文】《赤壁赋》测试06-10
《赤壁赋》教学实录07-26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06-28
赤壁赋三课时10-19
《赤壁赋》说课稿参考06-19
赤壁赋字词解释10-13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