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病变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病变(推荐7篇)

心理病变 篇1

主要概念;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 心理平衡 心理病变 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 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 心理失衡 心理昏乱

一心理健康

何调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其说甚多,现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

“心理健康 (xmental heallh)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热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个心理健康概念仅仅描述了心理健康的有关现象,尚未把握到心理健康最一般的规定性。

下面再看(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健康的论述。该书没有专设心理健康的条目.只在“心理卫生”的条目中顺便论及心理健康的问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虽为一极常用的形容词,但确极不易为之作一明确的界说。以”无病”为健康似应毫无疑义,但若干人常不自觉疾病之存在,若干疾病或尚无法诊察;所以并不易确定谁为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更不易确定,因心理疾病症状之诊察更较为困难的缘故,因之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各别症状之有无。约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好恶等)。

(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 决,而不企图脱逃。这个心理健康标准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人在心理健康状态下行为的一些特点;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避而未答。

概念上,上述文献末分心理与意识,其所谓心理健康,实际所指的就是意识健康。下而论述笔者的心理健康观。 笔者的心理健康观可称之为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健康是自觉平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四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

第一.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矛盾概念是心理病变或心理疾病。这两个概念共同的最邻近的属概念是心理状态。明确了这三个概念间的种属关系就可以和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心理状态的理论联系起来了。心理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规定性在于健康;这是由定义包含着的以下三点内容来揭示的。

第二,心理健康的独特规定性就在于自觉、平衡.统一。自觉、平衡与统一这三个规定因素是从不同维度上进行概括的结果。它们之间有着以统一为核心的内在联系。“统一”是从心理的全局说的;“自觉”是人心理的统一形成的高层次的综合功能;“平衡则是心理各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的态势。下面,我们先看心理的统一。

心理的统一是在人整体整合下的根源于各心理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心理整合状态。心理作为人整个机体的一个第一层次的要素,它也是由各系列,各亚层次的心理要素共同构成的。这些要素以结构与功能逐层递变的关系共同构成人的心理。心理作为一个第一层次的要素统一着各亚层次的心理要素,形成相对独立的整合。这种整合形成的内向作用力控制着并在一定范围内觉知着各内在构成要素;其外向作用力则是买现同肌肉、骨骼、皮肤、内脏、腺体等要素的相互结合,共同参加到人整体的整合中。因而,所谓心理的统一即在人体整合统一下的根源于各心理构成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心理的整合,是根源于心理各层次要素作用力又在人整体统一下的心理力的网络体系。心理的构成要素甚多,从心理的全局来看有意识和意下心理两大部分,从心理过程模式的角度看,有不同系列的操作过程、感知过程、拮抗过程和反射过程;就意识的全局看,有意向、认识、情感三大部分.从另外的角度者则有智能、意志、情感三大部分;就人的观念而论,有自我意识和关于外部对象的意识,现实对象的意识和虚拟对象的意识等。这些不同的心理要素都有其独特的规定性,都有其结构与功能,都会这样那样地参加到心理的整合中,统一为心理,并在心理的统一下存在和发挥作用。在心理的统一中还包含着意识相对独立的统一。在个人的控制和感知上,意识的统一首先就是感到自己有一个以各种思想观念为核心,以自己感知和想象到的时空为范围的主观世界。这个主观世界的诸种过程、观念等都是观念的主体“我”的;“我”控制着它们,了解着它们,随“我”调遣,任“我”使用。通过意识的统一。人们了解着自我与外部客观世界,控制着自己的观念和肢体,把意识谱构成要素结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识体系,与意下心理一起参加到人整体的整合中,协助整体的整合,把人各层次的构成要素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人的生活行为。具有统一性是心理建构的根本规定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规定因素就是自觉。自觉是意识统一形成的综合功能。所谓自觉即在人整体统一下的意识相对独立的整合对人自己的意识、肢体与整体的生活行为自控、自知、自塑、自正的作用规律。这种综合功能集中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其一,自控,即意识的以现实为基准的自我控制作用。人诸多意识过程的行、止都在意识的控制、掌握之中。人对自己整个的意识状态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节与控制。人在生活行为中形成了大量的可以实证的现实意识:也形成了众多虚幻意识。一个心理健康 的人,总是以现实意识为基准来控制自己的生活行 为。其二,自知,即人以现实意识为基准对自己的观念、意识过程、相应动作和行为过程形成某种直接觉知和思维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观念、意识过程、相应动作、相应行为过程展开的具体状况和品质上的优劣。其三,自塑.即人根据对自己知识、品德、能力等方面实际情况的了解;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展开相应的学习,训练、修养,以便发展自己的德、识、学、能及身体素质。这就是所谓自我塑造。其四,自正或自我校正。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意识、动作、行为 中的偏差、疏漏、缺陷,即会进行新的努力。通过学习、训练校正其偏差、弥补其疏漏.纠正其缺陷。自正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自己一旦陷入心理失衡状态,则努力进行自我调节,抑制某些观念或建构某些新的观念,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平衡。。自正是自觉的一个重要表现。总之,自觉是人意识统一而形成的综合功能,是人心理健康的根本规定因素。 第

四,心理健康是心理自觉平衡的统一状态,这里引入了心理平衡的概念。在学术界已有心理平衡说:

心理平衡(psychologic

al balance )个人在认识上达到主客观统一.人们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保持着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群体里每个人都认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意义。而心理不平衡则是受歧视、侮辱、有压抑感甚至产生自卑、羞耻、绝望、抱怨、不满等消极情绪。这段话未给心理平衡下一个科学定义,仅仅描述了些有关现象。因而,对我们的研究来说还是不够的。何谓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心理的各主要构成部分间协调一致的关系态势。这个定又包合以下两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其一,心理平衡是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态势。所谓关系态势是由诸构成部分组成的关系格局和动态的发展趋势。在心理平衡统一的关系态势下.各构成部分间具有协调一致的格局,具有某种稳定的积极的变化趋势。其

二,心理平衡所指的诸构成成分间的协调一致。首先是意识与意下心理间的协同一致。其次是各系列的意识过程的协门一致。各种操作过程、感知过程都根据人生活行为和外部情境的需要及时展开,适时停止:各司其职,各尽其脱有主有从地恰当展开,达到诸意识过程间协调一致。再次,知、意、情三大范畴的协调一致。三者的一致主要指自己认识到的自身状况、生活环境、外部对象与自己意识倾向一致,引起肯定、接受的态度.诱发相应情感。还有,智能、意志与情感的协调一致。意志的控制坚持体用受智能过程肯定、协调.情感过程受智能过程约束,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也支持智能过程;从而使人的生活行为合理又坚定地进行下去。最后是不同观念的协调一致。这样,心理平衡就有了上述五个维度的协调一致。平衡是发挥自觉功能的动态平衡。

上面.我们分四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密统一说。具有自觉平衡统一状态的心理,是为健康的心理。上面,是对心理健康的正面论述。为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还须把它与心理病变相对照。请看下1一节的论述。

二心理病变状态

当明确了心理健康后,就可进而讨论心理病变状态或心理疾病了.什么是心理疾病?首先看我国学术界代表性看法。

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由各种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心理或行为障碍,常损及患者的社会功能、人际关系和生活能力、可大致划分为:神经症(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两大类。临床表现各有不同,神经症患者常存在各种心理冲突。焦虑、抑郁等不愉快的内心体验和躯体不适、但与现实环境仍有较好接触,多主动求医,迫切要求治疗。而精神病患者有较严重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紊乱,不能正常适应社会环境,现实检验能力往往受到损害,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求医,甚至拒绝治疗。

有的研究者把心理病变称为心理变态。何谓心理变态?张伯源、陈仲庚二位教授编著的《变态心理学〉是一本很好的教材。该书未给心理变态下定义.但概括了学术界常用的划分常态与变态的四个标准 1.以检验作为标准;2.杜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3.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4. 统计学标准.对这些标准.张、陈二位也认为并非十全十美。变态标准应该根据心理病态的根本规定性而提出. 看来,判定心理病变状态的根本规定性乃是第一位的研究任务。

从方法论上看,判定心理病变首先要根据心理病变的各种经验事实;其次则需与心理健康的经验事实相比较;其三,心理健康观是判定心理病变的主观参照系;其四是运有恰当的定义揭示心理病的包含着种种差异性的特有共性。上一节,我们提出了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论。以此理论为参照系,进一步提出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心理病变是在人心理、社会文化、生物等原因作用下形成的昏乱失衡统一的心理 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六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 第一,心理病变是一种昏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在上一节我们已论述了心理的统一。心理的统一可以是健康的统一,也可以是病变的统一。后一种统一即统一的某种心理疾病。心理病变的统一.又集中地规定于如下两点: 第二,心理病变首先是一种失衡的统一。平衡与失衡是从诸心理要素间的关系态势上来着眼的。心理失衡是心理的诸内在构成要素的关系态势上的失衡。健康的人也会有心理失衡,但经过人自觉的调节,可使其心理恢复平衡统一的状态。心理变态者的失衡则难平复,形成某种失衡的统一,统一为某种心理疾病。病变的失衡首先是从心理的全体上来讲的,任何局部的失衡都会造成整个心理结构态势上的失衡。但具体到每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其失衡又是具体地存在于特定心理范畴内;在失衡的那部分心理要素之外,还有众多未曾失衡的部分。究竟什么是心理要素失衡,还须又具体分析。从心理疾病的具体症状来看,失衡可发生在许多范围内。 其二,意识与意下心理的失衡。

一般说来,意识与意下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意识是自觉的心理意下心理是自主的心理。后者不须人自觉控制而由低级植物性神经中枢按节律自由地展开。意识可通过随意运动感情影响意下心理,但不直接控制意下心理这就是二者平衡统一的状态。某些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某种观念可直接控制意下心理,形成某种躯体症状。如痉挛、阳痿、呕吐、厌食等。此时,通过自我暗示的作用,自觉的意识越过意识功能的界线延伸到常人不能的意下心理功能范畴;形成一种意识越位的意识与意下心理的失衡统一。

其二,意识的失衡。意识是由多系列的意识过程和多种观念统一而成的。从意识全局来看,意识的平衡统一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意识过程行止上的平衡或失调。在平衡状态下,各种意识过程的行止都在“我”的自觉控制之中,即自认为该行则行,该止则止,行止自如,行止有度。在失衡状态下,往往该行不行,该止不止,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意识过程,形成许多强迫性的观念或动作。如强迫洗手、强迫检查门锁、强迫性仪式动作等。二是现实意识与虚幻意识的平衡与失衡。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关于现实对象的意识是大量的,也是占主导地位 的.当以.他也会幻想,也会建构许多虚幻意识。但他了解自己的观念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他绝不会以虚幻意识为根据来处世为人。在病理状态下,患者往往把虚幻意识当成是真实的,并以虚幻意识为基准来统一其现实意识。如有人把自己角色幻想成的虚幻角色(总统、大元帅、地球王、宇宙王等)当成是自己的真实身份。以自居的这种角色为基准来对待生活现实.形成以虚幻意识为主导的虚幻意识与现实意识的统一。统一为某种精神分裂症。三是自我意识与外物意识的平衡与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自我意识与外务意识各有相对独立的存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各安其位,各发挥其特定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平衡的统一。在病理状态下,患者往往混淆自我意识与外物意识,把自我当成外物或把外物当成自我,这种失衡的`统一,统一为某种独待的癔症。上述失衡是意识全局的失衡。分析地看.又表现为认识的失衡.意向的失衡、认识与意向关系的失衡、情感与诱因的失衡等.下面分述之.

其三,认识的失衡.众所周知.认识有直接认识(感知觉)与间接认识之分。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的平衡统一,是认识范畴的健康的表现。但二者也有失衡的状态。认识的失衡又分为三种。一是直接认识(感知)的失衡。在正常状态下.适宜的内外刺激引起人相应感知觉。感知的失衡则在有感知而无相应刺激,或感知与刺激背离。如幻听、幻视、幻嗅、幻触及种种病理性错觉

。感知上的失衡就是感觉对象与感知觉的对应性关系上的失衡。这种失衡的统一形成种种幻觉或病理错觉,二是思维的失衡,待别是表现在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上的悖缪。三是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关系上的失衡,如运用语词的抽象概括与相应感知经验的背离。这背离情况下的统一。形成某种虚妄、错误的观念。

其四,意向的失衡。意向是专司人心理和生活行为中定向的意识体系,人们都是以其自我意识的核心、以一定的立场为出发点、以系列的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为方向、以种种规范途径和方法共同组成人生活行为的定向体系。在意向体系中,集中表现的生活 行为方向的就是一系列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间接追求是经抽象和形象思维建构起来的观念形态的行为目标;如需要、理想、目的、计划、兴趣等。直接控制是人在生活行为中根据即时的情境对自己肢体和感官的控制。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各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意向的平衡首先是间接追求与直接控制的平衡,间接追求技一定方向组织、支配直接控制;直接控制则具体体现着某种间接追求,意向的失衡则有多种表现。一是间接追求的失衡。把理想当成现实者最常见。如文革前某赵姓知识青年自居为赵教授,并在胸前挂上书有“赵教授”的牌子。二是直接控制失衡,即失去恰当的目标。如一患者从背后受到攻击后,不去攻击身后的攻击者,而是攻击他前面的人。三是直接控制与间接追求的失衡。如二战期间,有的士兵为逃避上战场则希望自己瘫痪。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直接控制的肢体运动不会因个人希望瘫痪的观念而真地瘫痪起来。但对某种癔病患者,在瘫痪的自我暗示作用下,瘫痪的观念导致了直接控制系统真的出现了瘫痪。形成了间接追求越位的间接追求与直接控制的失衡统一等。意向的失衡是多种多样的。

其五.认识与意向的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认识与意向是平衡的统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控制与感知的统一

;即在正确感知的指示、监视下进行相应的肢体控制,从而统一为准确的系列动作和恰当的行为。但在心理病态状态下,感知和动作可能失衡。如有病理错觉的人把很远的东西看成很近的东西,便动手去拿;二者的失衡统一为不准确的动作和有失误的行为。二是间接认识与间接追求的平衡统一;即以正确的间接认识为根据来规划、决策自己的理想、目的、计划,恰当地决策自己的生活行为。但在病理条件下,其间接认识会发生种种错误,如自居为”地球王”、 某某人要迫害我等。以此为据来决策自己的生活行为,使其间接追求背向其生活现实。二者的失衡统一为系列妄想和悖缪行为。

其六,情感与诱因的失衡。情感是由某种观、感知与心理结构中相应观念相综合形成的情结所诱发的反应与体验统一的心理过程。即时的观感是情感的直接诱因。即时的观念、感知以既有知识结构为据被理解。其价值与既有意向相综合形成某种新观念。这种新观念是诱发情感反映与体验的情结。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诱因(即时的观感)与情感有内在的一致性;如与人意向一致的事物的观感引起肯定的情感,与人意向背离的事物引起否定的情感等,情感与诱因的平衡统一为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情感。在病理状态下,诱因与情感往往失去平衡;肯定的诱因引起否定的情感,否定的诱因引起肯定的情感等。二者的失衡统一为一系列悖缪的情感。

其七,记忆的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识记、回忆、认知等记忆环节是平衡统一的。识记时储存下的信息一致,能实现相应的再认。在病理条件下则可能产生识记与回忆、再认的失衡,表现为遗忘症、再认错误、回忆混乱等。识记与回忆、认再的失衡统一为不同的症状。 上面,我们简述了心理失衡的主要情况。心理失衡形成心理不同要素相互关系态势上的混乱,是心理病变的重要规定因素。

第三,心理病态的另一重要规定因素即混乱统一。混乱统一是相对于心理健康状态的自觉统一而言的。 。自觉与混乱都是从心理的总体格局或心理结构上来说的,平衡统一与失调统一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在心理结构方面的规定因素。自觉统一与混乱统一则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在心理功能范围内的规定因素。关于自觉统一,上节已述。混乱统一则是一种变态的统一。所谓混乱即人心理和相应行为上的失控、失误、倒退的功能状态。失控即人失去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恰当、合理的控制,形成一系列悖缪的控制或强迫性控制、强迫性观念。失识即对自己心理与行为以及对相应外部对象失去应有的正确的认识,而形成某种偏执的、错误的认识。倒退即不能积极地塑造自己,而在能力上、人格上后退、昏乱即其观念和行为上失去正常秩序,陷入某种无序状态。失控、失识、倒退、混乱的功能统一为一系列特定的心理疾病症状.这些症状与失衡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失衡是心理结构范畴上的混乱;混乱则是心理功能上的失衡。概括地说,心理病变就是混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

第四,心理病变状态一般是由心理健康状态转化来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心理病变呢?关于发生病变的原因,已在心理病变的定义中指出了心理、社会文 化、生物等几方面。这里首先讨论造成心理病变的心理原因。一般说来、心理疾病的心理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心理追求、偏见、低下的挫折承受力、不良的心理习惯易受暗示性。其一.不良的心理追求是对自己有害的心理追求。如有人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关心自己的健康本身是好事,但一过分,便易出现偏差。一遇不适便怀疑得了某种绝症,夸大、自我恫吓、形成相应焦虑、恐惧,并想方法消除之;从而导致某种神经症。再如钟情幻想,但若沉溺于幻想,到幻想中寻求心理满足而逃避现实。则往往成为某种变态人格的契机。其二,偏见是由于意向上的好恶而规定的扭曲对象的偏颇的认识倾向。人们难免有偏见;但导致心理病变的偏见是笃信躬行的偏见。为了证明自己的偏见,往往挖空心思,努力从自己的观念内或现实中寻找、编造根据。久而久之,导致自己的某种心理病变。其三,低下的挫折耐受力使人经不起挫折,形成对诱因的夸大倾向和逃避行为。其四,不良的心理习惯积累着病变的诱因。其五,易受暗示性导致自我扰乱等。这些心理原因不见得会导致心理疾病,但心理病变往往离不开这些心理原因。

第五,导致心理病变的还有一系列社会文化原因。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是一定社会关系与社会利益的承担者。在长短不等的社会生活钟,通过学习劳动、创造吸收社会文化,按照社会文化的要求组织自己的生活,来建立种种社会关系。人社会生活中,既能建立协调的社会关系,也会形成某种对立的失衡的社会关系。在后一种情况下,则会承受来自社会的打击、压力。对来自社会上的打击、压力,个人可能合理地加以统一。但若一系列生活事件接踵而来,当社会压力超过人的承受能力时,也可能产生焦虑、恐俱等反应甚至导致病变。总之.社会关系上的失衡、社会压力的超量,是导致心理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导致心理病变的还有某种生物的原因。众多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于同病律(前者为25----40% ,后者为5一15%)的调查和其他调查都肯定了 信; 心理疾病与遗传大有关系。其中智力落后和精神病与遗传的关系更大。非遗传的先天原因.如妊娠中毒、胎儿营养不良、出生创伤等,对新生儿的大脑脑及感官均有影响.神经系统和感官解剖结构上的缺陷即是心理结构上的病变,也规定了相应心理过程的病变。此外.或作为原因。或作为结果,神经生化物质的比例与代谢

的失调,在心理疾病患者身上也都相伴而行。甚至药物、毒品、不良物理环境筹,也会不同程度地危害人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心理病变。

心理病变 篇2

一、长期的经济压迫使范进的生理不堪重负。

范进出身寒门,从小投身科举,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 除了满脑子功名利禄之外,身无长物,家徒四壁。而他殚尽竭虑所学的书本又不能帮助他赖以谋生,生活的窘迫,经济的拮据可想而知。好在他自小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教育,这成了他聊以自慰的精神鸦片。尽管他常常衣食不继,过着半饱半饥的生活,但他认识到:只要坚持科举这条道,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一旦放弃了科举,现实不仅不能改变,而且会雪上加霜,所以,自始至终,除了坚持科举一条道走到黑,他别无选择。 范进的贫穷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单从他考中秀才胡屠户为他贺喜时所说的话里,读者可以略知一二。女儿嫁给范进十多年,“不知猪油可吃过两三回?”范进背着老丈人去参加科考,不料回到家中发现已断粮两三天,老娘饿得发昏,差点没出了人命。胡屠户骂范进“尖嘴猴腮”,并不仅仅是对他形象的贬损,更多的则是道出了他身世的辛酸和生活的艰难。生活中的任何不平静因素都可能使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坍塌,从而诱发他的疯狂。与其说他在困难面前是坚强的,不如说因为他对科举的狂热使他强撑不倒,但他的生理早已发生了严重病变,发疯只是时间问题。

二、世俗社会的摧残使范进的精神行将崩溃。

科举制度一方面通过考试的方式让极少数幸运者跻身上流社会,另一方面让绝大多数失败者沦为社会底层的贫困者。人们对科举成功者青眼相看,奉若神明, 极尽胁肩谄笑逢迎巴结之能事; 对失败者则百般奚落,万分鄙视。 范进从二十岁起屡试不第,直到五十四才考中秀才。在几十年的科举生涯中,不知遭了多少白眼, 受了多少冷嘲热讽。长此以往,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性格。他见了所有的人,无论高低贵贱,都唯唯诺诺,谦卑有加,可是所有的人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他变成了社会的多余人。家里断粮多日,无人问津,即使是自己的丈人胡屠户对他的困难也视而不见,还经常在他的伤口上撒盐。范进考中秀才那天,胡屠户名为贺喜,实为摆谱训人,颐指气使,语言粗俗不堪,不是开口讽刺,便是闭口责骂,让范进唯唯连声,无地自容。本指望胡屠户解囊相助,熟料相助成空反被骂了个狗血喷头,范进在如此冷漠势利的社会中,孤独无助地生活着,其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他整天失魂落魄,其病态十足,只是隐而未发罢了。

三、对科举的痴迷和利欲熏心使范进最后的疯狂。

心理病变 篇3

【关键词】心理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20-02

糖尿病是一类由胰岛素分泌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本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由于机体长期保持高血糖水平,易引起机体器官组织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即为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该病呈进展性,损害患者的视功能,造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DR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定、抑郁、暴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加速病情进展。因此在积极采取临床治疗手段的同时,更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次研究选取于我院眼科就诊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旨在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入院后患者均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诊,诊断依据为2002年美国眼科学会所制定的DR国际标准。排除机体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无精神病史。包括男45例,女53例,年龄42~71岁,平均(54±4.19)岁,入选患者中包括3例Ⅰ型糖尿病,95例Ⅱ型糖尿病,病程在1~18年,平均(11±3.74)年。患者的DR分期为51例I期、23例Ⅱ期、12例Ⅲ期、6例Ⅳ期,其中I~Ⅲ期为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Ⅳ期为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一般情况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严控血糖及血压、采取糖尿病饮食、规范药物应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

1.2.1 DR 患者心理分析 由于DR一般病情严重,视力减弱,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加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出于对自身病情、治疗的痛苦及预后情况的担忧而往往表现为恐惧、害怕、不安;DR 患者多为中年,认为患病后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表现出内疚、抑郁、消极,情绪低落等,严重者出现自杀;由于治疗效果达不到患者的要求,加上治疗费用多、治疗过程比较痛苦,部分患者表现为抗拒用药,不配合治疗的心理。

1.2.2心理护理干预内容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DR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有组织、有计划的向患者及家属讲授发病机制及病程特点相关知识,实现患者"知、信、行"[1]。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及DR病因、特点、临床治疗方法、日常注意事项等。打消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怀疑和对自身疾病的恐惧,培养治疗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延缓病情进展[2];②营造良好的环境。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环境是患者坚持治疗的重要支撑,因此应加强对家属的教育,引导家属耐心细致的与患者沟通,充分理解和鼓励患者,不能让患者感到自己的疾病难以治愈,是家庭的负担。指导患者多与DR治疗后病情缓解的患者进行交流,分享治疗心得,增强治疗信心。社会上应多给予DR 患者关怀,提供就业便利;③宣泄治疗。鼓励患者把心中的疑惑和不良情绪宣泄出来,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应保持耐心的态度,倾听患者倾诉,积极安慰和引导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④认知治疗。待患者发泄完内心不良情绪后,逐步告知患者目前病情及未来治疗方向,使患者正视自身病情,清楚认识到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治疗方式的多样性,对该病的控制和症状改善都是可以达到的,使患者调节心态,接纳治疗;⑤制定生活和治疗计划。在接受治疗的同时,给患者安排适当的工作、学习、运动,参与到社交和社会活动中,丰富患者的生活,排解不良情绪。

1.3疗效判定 以《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为根据,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評价。该模式包含四类评价依据,包括:视功能改变方面、身体机能方面、精神状态方面、社会活动方面,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高显示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á=0.05为检验水准,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单项生存质量评分、总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功能、身体机能评分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视功能及身体机能无显著改善作用;观察组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评分及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见表l。

3 讨论

作为于眼科就诊的一类特殊群体,DR患者在遭受视力损害的同时,还需忍受基础糖尿病的折磨。由于病情不断进展,患者的视力逐渐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出现对黑暗的恐惧、对治疗效果的怀疑、对家人的愧疚、对自身的自卑,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轻生。因此在积极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更需重视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护理,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存质量是患者对生理、精神和心理、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的自我评价[3]。本研究证明,我院通过采用健康教育、改善家庭及社会环境、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疾病、科学规划患者的生活和治疗计划等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后,患者的视功能、身体机能改善不明显(P>0.05),但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和社会活动能力显著改善 (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医患配合治疗,最大限度的延缓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DR患者的紧张、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DR患者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淑琴.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 1490.

[2]徐灵莉,高丽,刘晓玲,等. 483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医学,2013,42(36):4390-4394.

心理病变 篇4

1.粘膜白色病变 常发生在口腔、子宫颈及外阴等处,有的可转变为鳞状细胞癌。

2.乳腺增生性纤维囊变 乳腺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增生伴导管囊性扩张,较易发生癌变。

3.结肠、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往往有家族史,40%~50%可发生癌变。

4.皮肤慢性溃疡 长期、经久不愈的小腿皮肤溃疡,有可能变为鳞状细胞癌。

5.子宫颈糜烂 由于慢性炎症过程使柱状上皮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在糜烂愈合中,增生及化生的鳞状上皮可演变为鳞癌。

6.慢性胃溃疡 因溃疡周围粘膜增生引起癌发,发生率约为1%。

(二)非典型增生

非典型性增生指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浓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增多但多呈正常核分裂象。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

常见于皮肤或粘膜的被覆上皮及腺体上皮。

根据异型性程度和累及范围分为轻、中、重三级。

心理病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为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范围在35~64岁, 平均年龄为 (52.3±6.2) 岁, 病程为2.9~5.5年, 平均病程为 (4.2±1.2) 年。 (1)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患者在意识方面比较清楚, 并且能够借助文字方式、语言方式同研究者进行沟通交流, 对本次研究持赞成态度的患者; (2) 排除标准:有精神科病史患者;长期使用抗焦虑剂者 (连续3个月服用安定类、β受体阻滞剂或者是服用其他抗焦虑时间在1周以上)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教育, 而实验组则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患者进行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需要对宫颈癌早期表现以及检查方式有一定了解[3,4,5]。 (1) 关注年轻妇女宫颈癌早期的表现, 早期宫颈癌并无明显症状, 但身体会出现异常:出现血性白带往往是宫颈癌信号;宫颈癌的症状是阴道异常出血、接触性出血、不规则出血等。 (2) 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将宫颈癌危险因素告知患者。当前, 宫颈癌与长期服用避孕药、吸烟、高危男子 (如患者阴茎癌及前列腺炎、前妻患有宫颈癌) 有着密切联系。因而,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长期进行卫生教育, 促使患者对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等做到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有早婚早育现象、多产现象、婚外性行为现象的出现, 性生活之前需要保持干净。 (3) 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临床调查表明, 负面情绪的产生促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对已患有癌症患者而言, 不健康情绪对癌症发展状况产生了影响。宫颈癌患者在心理特征表现上主要有自卑、忧虑、焦虑、抑郁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应当进行积极鼓励, 并且做到仔细指导, 耐心倾听患者烦恼, 促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抒发, 提高治疗效果。 (4) 定期体检, 体检旨在提高患者健康意识, 35岁以上妇女每隔3~5年需进行一次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而高危人群隔1~2年就需检查1次。 (5) 宫颈癌预防, 应当进行早期检查、诊断、治疗, 若是发现有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需要及时开展治疗, 着重向患者介绍疾病发展阶段, 采用这种方式促使患者对宫颈癌前病变认知有所增长, 并且需要向患者解释宫颈癌可以治愈, 减少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消极情绪。 (6) 预防癌变原则, 早期的宫颈癌并无明显症状致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因而, 需要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患者健康意识, 积极配合治疗宫颈炎症, 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在日常生活当中, 女性需要保持阴部的清洁、干净, 应当使用干净、消毒卫生巾, 男性需要保持包皮清洁, 包皮过长需要及时开展手术治疗, 随访临床异常患者。

1.3 统计学处理:

对有效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 建立数据库,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对病情知识掌握程度一般, 患者有抑郁、焦虑等情况。而实验组对病情知识掌握比较好, 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情绪波动, 对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很高, 两组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前病变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 进而出现了血压升高状况、失眠状况、心率加快状况、食欲下降状况等, 部分患者出现了消极情绪, 不愿积极配合治疗, 甚至有自杀等行为出现。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有以下几方面特点[6]: (1) 大部分患者进行妇科检查时, 医师建议患者做宫颈细胞学筛查, 而患者对此检查方式不甚理解, 所以拒绝检查, 认为不需要进行细胞学筛查。 (2) 在宫颈疾病方面的认识不够,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无明显感觉, 大部分患者是在听从医师建议, 进行宫颈筛查之后才发现了宫颈病变。 (3) 患者在宫颈癌治疗过程方面、基础知识方面、治愈后认知度方面有所缺失。针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征, 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对患者需要有同情心、耐心, 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 认真倾听患者心声。同时, 需要让患者明白, 健康情绪能够对患者机体免疫机制有所改善, 进而提高其抗病能力, 获取最佳治疗效果。除此之外, 好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抗病信心增加上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良性循环基础之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因而, 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宫颈疾病知识的讲述, 采用这种方式促使患者对国内外宫颈疾病的治疗情况有充分了解。医院可利用同类病患现身说法, 转变患者消极情绪, 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到积极配合, 同时, 还可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 使其参与到康复护理阶段中, 促使患者对宫颈癌前病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文采用健康教育形式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教育, 对照组对病情知识掌握程度一般, 患者有抑郁、焦虑等情况。而观察组对病情知识掌握比较好, 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情绪波动, 对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很高,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较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到积极配合, 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使患者内心不快得以抒发, 对负面情绪及时予以纠正, 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到治疗过程以及护理计划当中, 对宫颈癌前病变有充分认识、了解[8]。

总之, 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较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到积极配合, 值得更加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帮助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对病情有正确认识、了解。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教育, 实验组则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患者进行教育, 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 对照组对病情知识掌握程度一般, 患者有抑郁、焦虑等情况。而观察组对病情知识掌握比较好, 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情绪波动, 对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很高,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较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到积极配合, 值得更加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宫颈癌前病变,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叶倩, 饶金, 郜红艺, 等.754例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19) :3068-3070.

[2]黄伟莲.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9 (9) :439-440.

[3]顾红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6 (16) :325-326.

[4]黄伟莲, 黄琼娟.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8:439-440.

[5]古里给娜阿布都热西提.健康教育与南疆维吾尔族宫颈癌认知程度的关系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 2013.

[6]郑冬燕, 陈菊, 李丽.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4) :48-50.

[7]晋生, 解胜兰, 王冬梅, 等.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社区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17:3244-3247.

纠缠千年的病变 篇6

斑块 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凶手

动脉硬化是一种发生在动脉血管中的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等三种类型,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表现就是血管管壁增厚、变硬、变脆,管腔变狭窄。我们不禁要问,原本好好的动脉血管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答案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出现。

很久前医生们就在尸检中发现,大部分冠心病、脑梗塞患者的动脉血管内壁上分布着一片片白色、淡黄色的隆起物,彷佛一层干结的粥附着在上面一样,这种病变因此被叫做动脉粥样硬化,淡黄色的隆起物则被称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斑块可以逐渐生长增大,破坏血管壁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降低血管弹性,使血管壁变得越来越硬、越来越脆,而且随着斑块的逐渐增大,血管腔也变得越来越狭窄,引发动脉硬化。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凶手。

从“蛋白质毒性”到“脂质核水饺”

斑块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二十世纪初期,“蛋白质毒性”学说风行一时,认为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含量过高,就会损害人体健康,加快衰老。在这一学说的影响下,很多医生都相信是蛋白质导致了斑块,1909年,更有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给家兔喂养大量富含蛋白质的肉、鸡蛋和牛奶后,其动脉内壁出现了类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这让人们更对“蛋白质导致斑块形成”的说法深信不疑。但第二年,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就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自己在研究人体尸解标本时发现,粥样斑块内沉积着大量的胆固醇,是正常血管壁胆固醇含量的20~26倍。温道斯还由此大胆预测,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个潜在原因,这从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蛋白质导致斑块形成”的传统观念。

道斯的研究结果意义非同寻常,却并没有被当时的科学家和广大医师所关注。直到3年后,俄国病理学者阿尼茨科夫效仿过去用蛋白质喂养家兔的实验方法,改用从蛋黄中提炼的纯胆固醇来喂养家兔,70天后解剖发现,纯胆固醇喂养家兔的主动血管内壁布满了脂质条纹,这正是粥样斑块的早期形态,无论是外观还是显微镜形态,都和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形态高度一致。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温道斯“胆固醇导致斑块形成”的观点,人们对斑块的认识也由此逐步走上正确的轨道。

如今,动脉硬化斑块已不再神秘,走出“蛋白质毒性”误区的人们发现,斑块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血压、生活方式、情绪、年龄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如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血脂含量过高的时候,血脂就在血管壁上沉积,一开始只是动脉内膜上的一个小黄点,后来慢慢变成黄色条纹,人们把它叫做脂质条纹,随着脂质的不断沉积,脂质条纹进一步发展形成斑块,脂质沉积的越来越多,斑块的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形象地把粥样斑块称为“脂质核水饺”,饺子皮是斑块表面覆盖的一层纤维帽,饺子馅就是以甘油三酯、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脂质核。所以说,血脂过高就是促使动脉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引发动脉硬化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血液 在斑块间艰难前行

就像苔藓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一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有偏爱的生长位置。研究表明,硬化斑块最喜欢在血管分支的地方生长,因为那里血管内皮承受血流的冲击力比较大,容易受损导致血脂沉积,非常适合斑块的形成和生长。从整个心血管循环系统来看,最容易出现斑块的血管就是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其次就是四肢、肾脏、肠道的动脉血管。我们知道,冠状动脉是心脏血液供应的主要通道,脑动脉是脑部血液供应的主要通道,这两个地方一旦出现斑块,势必会影响血液正常流动,对心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导致三种病变影响血液流动,第一种就是血管弹性下降、破裂,血液溢出血管。很多脑溢血患者之所以脑血管破裂,就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管弹性,使血管变脆,承受不住血流的冲击而破裂。

斑块造成的第二种病变最为常见,就是血管管腔变窄,阻碍血液通行。要知道,正常的血管内皮就像马路一样光滑平整,可以把血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降到最低,但其表面一旦形成突起的斑块,就会变得和丘陵地带一样凹凸不平,使血液流动的阻力变大,血流速度变缓,不能及时供给器官组织足够的血液,可以引发心肌缺血、脑缺血等慢性缺血性疾病。

第三种病变就是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这是因为随着血脂的不断沉积,斑块的“饺子馅”逐渐变大,“饺子皮”纤维帽变得相对越来越薄,最终破裂。破裂后留下的脂质、纤维帽碎块以及血液中的血小板等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完全堵塞住血管管腔,彻底切断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梗塞、脑梗塞等急性心脑事件发生。

怎样对待“癌前病变” 篇7

癌前病变是指一些与其他病变相比,容易癌变或有可能癌变的疾病。但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也不是癌症的早期。因为在任何癌前病变中都查不到癌细胞。所以,不能把癌前病变看成癌或癌症的信号。

绝大多数的癌前病变不会演变成癌,仅有极少数的癌前病变有癌变的可能。各种癌前病变转化成癌的几率不同。有的癌前病变还可以治愈。例如被视为“癌前病变”的“肠腺化生”,常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身上,尤其是常见于老年患者身上。但只要治疗措施得当,“肠腺化生”是可以治愈的。

专家们提出“癌前病变”的概念,是要唤起人们对癌症的高度警惕,并及早加以防范,以去除生活中容易诱发癌症的心理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

上一篇:“拒绝校园欺凌,争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下一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