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的父母美文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情的父母美文(精选10篇)

无情的父母美文 篇1

看过一个视频,里面很有可能是一个女人所拍摄的,因为她对自己的丈夫很不满,觉得自己丈夫的感情并没有多少了,只是勉强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共同有了自己的孩子。本来是因为想要离婚的,因为孩子的存在,所以不得不这样将就地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说,因为孩子成为了一个纽带,维系着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个女人也说,是不是天下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夫妻都是这样维系着?都是因为孩子的存在而没有离婚?

事实上,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孩子的存在,所以才会这样维系着他们的生活,否则,许许多多的家庭,或者说许许多多的婚姻都会因此而破裂的`;毕竟婚姻就是婚姻,而不是电视剧,也不可能会是电视剧。看电视剧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婚姻的忧愁,或者说是因为婚姻里面的一个小小的矛盾,就开始离婚,就开始夫妻各走各的路。但是,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会存在,毕竟夫妻在一起不容易,并不是简单的说分开就分开的。但是,很多时候,也不可能会一言以蔽之,因为也有对婚姻不重视的,不愿意负责人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他们对婚姻就像是儿戏一样,说分开就分开,说离婚就离婚。

我的邻居,是一个女人,曾经有一对夫妻离婚。他们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孩子大约是五六岁了,却因为感情的问题,开始离婚。不说其它纠葛,只说孩子。因为他们并没有别的夫妻一样对孩子进行纠葛的,因为两个孩子,一家一个,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而女方并没有在意自己的孩子,也许是生活的压力,也许是别的,所以就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她的姥爷,然后就开始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好像是问题解决了。但是,这是孩子问题的开始。

因为这个女人的问题,对孩子不管不问,而她的父亲,就是孩子的姥爷,对这个孩子也不大关心。还有,姥爷的身体并不好,经常住院;而孩子的舅舅也没有结婚,也可不能会做饭给自己的外甥女吃,只能是一个人吃饱了,就不管别人,因为这个舅舅后来结婚后也离婚了,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何况是别人?所以,姥爷、舅舅都不管这个孩子,孩子有没有钱,应该怎么生活下去?但是,很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孩子活下来了。五六岁的孩子,在没有人管的情况下,还是活着的。这不可能不说,这个孩子的聪明,也说明这个孩子的厉害。

但是,姥爷出院了,很惊讶地发现了自己的外甥女还活着,边对外面的人说,她怎么还活着?后来才明白,因为有罐头,这个孩子就大罐头吃的。所以,这个孩子才活下来。后来,这个孩子的奶奶看不下去了,就把自己的孙女接走了;而另外的一个孩子,也在她身边。或许,故事就到这里。但是,事实上,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的。

抒情美文多情总为无情苦 篇2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多情总为无情苦,无情总被多情误。

——洪都烟客《无题》

花开不败,绿树成荫,春风十里不如你。当大竹峰黑竹林里的野花开满之时,那个唤作张小凡的少年是否会想起曾经深深埋藏在他少年记忆之中的灵儿师姐?这一种感情很难用语言来说明,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对小师妹岳灵珊的那一份牵念一般。

或许在这人世间,有些人只能深埋心底,有些情只能止于唇齿,有些爱只能掩于岁月。《诛仙》里张小凡对田灵儿是这样,万剑一对苏茹是这样,万恶的兽妖对巫女娘娘玲珑也是这样。

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一直觉得《诛仙》这本书虽然以仙侠类的玄幻小说为题材,可书中所述种种就如同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主人公张小凡长相平庸,资质平平,并且家庭又突遭大难,当真是一无所有。可最终就是这样一个不为任何人看重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各种不同寻常的际遇,最终成为天地间唯一一个身兼佛道魔三家真法的第一人。

现实生活之中,有很多如张小凡一般的人,这其中可能家庭会比他更好一些,为了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可,面对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忍受着万千的寂寞,一个人一颗心一腔抱负,全力以赴的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就如同这本书的作者萧鼎一样,虽然自幼喜欢写作,可大学毕业之后,因为专业以及社会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一度沦落到靠父母救济的地步。可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写作的热爱,对更高作品的追求。特别是他在完成《暗黑之路》,并撤你成功在台湾出版之后,更坚定了他继续写作的决心。

十五年前的那个时候,在某种程度上电脑还并没有得到完全意义上的普及,电脑也并未走进千家万户。萧鼎每天都要跑到网吧里去更新章节,以便能够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诛仙》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高超的文笔,描写的细腻感情,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使它真正成为一部后金庸时代的伟大作品。

也许是因为萧鼎在社会所遭遇的种种,再加上他与妻子真实的感情经历,才有了书中张小凡为碧瑶叛出青云,直至沦为魔教妖人。由此而后,他更改名于鬼厉,以魔教血公子之名为鬼王宗攻城拔地。也许他也只是为了报答碧瑶为他挡下的那足以毁天灭地的诛仙一剑,才毫无怨言的.为鬼王默默付出的。

若不是心中对碧瑶的这一分愧疚,相信张小凡也不会叛出青云,更不会与陆雪琪在经历了那么多坎坷之后,才共结连理比翼双飞。也许在那一口满月井里,张小凡看到的那个人影根本就不是碧瑶,而是那个身穿一袭白衣,冷若冰霜的陆雪琪。

也只是为了感念碧瑶的那一份恩情,也只是为了还鬼王的那一个愿望,也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心好过一些,所以才有了鬼厉后来对小白、小环、金瓶儿等一干美女的敬而远之,才有了无数次石室之中那个孤独而又落寞的身影,才有了鬼厉与小灰无数次感人泪下的对白。

甚至那个一直以黑衣蒙面的女子幽姬,在某个瞬间也爱上了这个痴心不改的鬼厉,还是说眼前的这个男子正如同多年以前那个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万剑一?只是自见他一面之后,这个冷漠的女子从此便不能忘怀,直到终老一生。

最喜欢书中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周一仙,他表面看来,鹤骨仙风,却酷爱钱财,整日招摇行骗,是一个荒诞不正经的算命小老头。但是他眼光之高、阅历之广、见识之多,俱非寻常人可比。他嬉笑怒骂,了无拘束,参透红尘。他上穷碧落下黄泉,说尽天下英雄事。他浪迹江湖,游戏人间,潇洒自在。

他是能“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式人物。但是他与庄子不同的是,庄子追求的是逍遥,而周一仙除了逍遥,更多一份悲天悯人。真的希望自己每一天都能像他一样活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只是让我好奇的是在他的背后,是不是也隐藏着一段如张小凡与陆雪琪般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清风一缕西南荡,风铃响,仙乐扬。碧水霓裳,共与灵犀晃。月映残鬓忆以往,襟又湿,欲断肠。

探首出窗望迷茫,青云上,黑竹旁,翠影依依,拂袂试晨霜。笑语欢声起心浪,同心结,不能忘!

来生,愿做一朵蒲公英,无牵无挂,无欲无求,起风而行,风静而安。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因为多情总为无情伤,无情总被多情误。也许在现实生活中,那一段话还是有道理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强极则辱,情深不寿。

无情的父母美文 篇3

转眼之间女儿己经长成小姑娘,出落的如出水芙蓉.老两口整日笑不停.可女儿已经长大,要展翅高飞,老两口兴奋之余又不免伤心泪落.但能怎样,小鸟大了总要飞上蓝天,老两口为了女儿,只好忍痛割爱,流着汨送她南下打工..

女儿很乘巧,总是隔三差五打个电话,说南方这好那好,等有钱了就接老两口去玩,老两口逢人就夸,女儿有孝心,谁知好景不长,女儿电话少了,老两口心想女儿工作忙要体谅女儿,有时偶尔来个电话,也是匆匆说几句.谁知后来竟无音讯,老两口天天守着电话暗自落泪,不知她女儿何去何从,不知她在那里可愁吃穿.

老妈妈整日以汨洗面,不久就哭瞎了双眼,老爸爸更是年迈古稀行动不便,还要照顾瞎眼的老妈妈.更为女儿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些长年在外的儿女们看看,不要忘了家中的父母亲等儿归来.

他们不再乎儿女有家财万贯,只要儿女平平安安,他们就觉得他们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别让为我们操劳一辈子的亲人再伤心汨落,这就是我们做儿女的罪过.

感恩父母的感人美文:俺爸俺妈 篇4

我出生在吉林蛟河一个叫“爱国”的小村庄,我的爸爸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强调令人尊敬呢?因为那时爸爸经常在放学后给学生补课,绝对是义务的,他一直这么认为那都是他应该做的份内的事儿。宁肯先把家里的活放一放,也要把学生的课先补完。我的妈妈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家庭主妇,虽然没有文化,可是她对孩子的爱绝对是伟大而无私。 爸爸有文化,妈妈却没有,这样的组合在当今社会很是鲜见,可在那个年代却是屡见不鲜。那个年代讲究“成分论”。那还是六十年代,爸爸的成分不好——地主,所以即使爸爸特别聪明,学习特别好,而且高中毕业已经考上大学了,却因为成分而止步于大学门槛外,我爸一气之下下乡做了知青,一九六五年下乡到爱国村。两年知青生活后,同期的知青陆陆续续都返城了,而俺爸依然因为成分问题回不了城,并且那个时候爸爸已经二十七岁了,在那个年代这个年纪不结婚的已经非常少了,我爸依然是因为成分不好而娶不到老婆。我妈比我爸小七岁,因为小时候得过癫痫病,所以身体不是很好,而且智商也有点受到影响。经人介绍他们相识了,一个成分不好,一个身体有毛病,就这样他们互相将就成为了一家人。

爸爸妈妈一共养育了我哥哥、大姐、二姐还有我四个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爸爸为了养家砸过石头,下过煤矿,扛过木头……在我二姐出生之后的一九七五年,爸爸成为村小的民办教师,之前也是因为成分问题而迟迟不被重用,后来是因为当地的教师水平太差(连小学高年级的课程都教不明白),只好让我爸当老师,来优化当地的教师队伍。即便是爸爸有了一个月三十来块钱的工资,家里的生活还是捉襟见肘。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天天吃玉米面饼子,妈妈经常去邻居家借粮,常常吃不饱;我从来没有新衣服穿,就是捡姐姐们穿小的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我上中学。因家里实在没有钱供我,我只好中学没读完就辍学了。经历这么多,我从来没有埋怨过父母,反而更加心疼他们。

知道为什么心疼爸爸妈妈吗?主要是源于他们没有共同语言的婚姻。妈妈没有文化就算了,而且智商还因为身体原因有点低,爸爸和妈妈根本没有共同语言,用当下的话,就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因此我特别能理解爸爸的不易,现在更加理解为什么我小的时候我爸除了工作时间就会打牌打麻将,那时候很多人还会说我爸没有正事儿,其实他的苦恼有谁理解呢!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要感谢我爸,没有和妈妈离婚,让我有一个完整的家,这样的婚姻换成现在可能早就结束了。

而我妈虽然没有文化,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无私的爱着她的孩子们,一直到我长大了成了家,我们还依然享受着妈妈无私的爱。有时候我回娘家赶上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妈妈恨不得衣不解带地守护着我!我要说俺妈比任何妈妈还要伟大,天下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别人的妈妈百精百灵的,为孩子做什么不会觉得太吃力,而我妈要比别人妈妈多付出太多的辛苦才能带好我们。我妈不光要带孩子还要承担伺候老人——我的爷爷奶奶,甚至我奶奶的爸爸都是我妈养老送终的。我奶奶在我家生活不能自理整整十年,都是我妈伺候的!妈妈用她善良和孝顺的举动,无数次感染着我!让我感受爱,传递爱!

以前生活不好,爸妈始终没享过什么福,现在日子好过了,可是爸爸妈妈却食不甘味了。爸爸患多发性脑梗已经快十年了,以前还能拄着拐棍自己走路,从春节后病情加重了,彻底不能行走,现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且脑萎缩的严重,除了老人老事儿能记得,好多事情都弄不明白,以前的爸爸脑算比计算机还要快,可是现在……,甚至有一天居然说我妈是他妈妈,抱着爸爸我哭了。看着他我真是好心疼,他真的成了“老小孩儿”了,我会用对待孩子的心用心地伺候他的。

妈妈肝癌晚期已经三年多,现在每天都靠吃止疼药抵御疼痛,她也知道自己的病很严重,经常会说:“我的病很严重啊!不是什么好病,死不怕,就是放心不下我老姑娘,心疼我老姑娘。”妈妈嘴里的老姑娘就是我!写到这里,又一次泪水模糊了双眼,觉得自己好不孝,这么大人还让父母惦记!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

感谢上苍赐我平凡却无私地爱我的父母,感谢爸妈一直陪我到现在,感谢爸妈教会我善良、孝顺!我们一定要注重善的延续,孝的传承!不论你多么贫穷或富有,多陪陪老人吧,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而心生遗憾!

美文:父母之恩 篇5

这个世界上谁对你最好?我想,是你的父母,和妻子及后代。

亲戚、朋友对你也好,但也不如父母、妻子、后代那样对你好。而父母比妻子、后代更对你好。

从小时候到长大,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吃了几万顿饭。亲戚、朋友、同学对你再好,也只是给你吃过几十顿几百顿饭。而父母,给我们吃了几万顿饭。

大多数人小时候,吃的每一粒米、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父母种,或出钱买的。多么大的恩啊!

我们每个人结婚,亲戚、朋友、同学再好,通常也只送几百块,几千块。而父母,出了更多的钱。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孝顺父母,报父母恩!

而妻子、后代、亲戚、朋友、邻居、乡亲、同学也对你很好,也应该珍惜和爱护、尊重。

父母面前别失信美文摘抄 篇6

类似的事情多得很,秋容母亲的新布鞋、内衣裤,父亲的老花镜、保健品,秋容的许诺很少及时兑现。虽说每次回家探望老人都带了礼物,却没有哪次是带着上次许诺过的东西回来的。久而久之,老人就对秋容有了意见,觉得这女儿嘴里有心里没有,对老人的事不够上心。

很难说,秋容不是个孝顺女儿,她心里也装着对父母的爱,但她常常忘记自己向父母许诺过什么,难免会让老人心中不快。

我身边有个同事,某次单位临时聚餐,那同事却非要回家吃饭,只因为她答应了母亲,晚上一起吃饭。那同事的母亲我见过,慈眉善目,见了人不等说话先堆上了笑,那笑容铺在脸上美得像花,处处洋溢着幸福。

同事说,父母渐渐老了,变得像小孩子一样需要子女的关爱,只要是向父母许过的诺言,她都会及时兑现,这样可以给父母足够的安全感。

我把同事的事情讲给秋容听,秋容恍然大悟,她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在努力地爱父母,却总是无法让父母开心,原来症结在这里呀。

秋容记性不好,为了不失信于父母,她不再轻易许诺,而是变以前的说了未必做为做了再说。有时向父母许诺后,她怕自己忘记,就专门存到手机备忘录中,并写到家里的日历上。现在,秋容的父母再也不抱怨秋容不够关心他们了。

无情的父母美文 篇7

头等舱发耳机的妈妈:“温润如玉”是母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微博看到一则暖心的消息:昨天,在宁波飞西安的航班上,一位妈妈给在头等舱的其他旅客每人发了一份小礼物,并附卡片:“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刚一岁半…独自带我的妈妈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您,这里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你的困扰……”

不仅是头等舱的旅客为妈妈的细心感动,连空姐都说这样为他人着想的乘客是第一次见到。

而我的感觉是:这位妈妈有如此的修养,在她的影响下,她女儿将来一定会有最好的教养。

这不,原本妈妈以为因气流颠簸可能会导致宝宝哭闹的,结果宝宝表现异常乖巧,全程安静,一句都没有哭。

按理说,一岁的孩子是好奇心最强,注意力也最不集中的时候,可为何这孩子在如此密闭的,又局限的环境下,能这么安静的坐满全程呢?因为她受了妈妈的影响,并在配合母亲的行为。

卡片上指出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坐飞机,那么过往或许的确有过不安静的时候,于是妈妈为了避免再次打扰到其他乘客,所以这次提前做足了预防措施。

这是妈妈的进步,而宝宝的进步则是在亲眼目睹了母亲所做的努力之后,悄然发生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动调整与母亲同频的能力。比如妈妈爱笑,她也爱笑,妈妈爱哭,她也爱哭。而这位妈妈非常尊重他人,孩子就自发的用安静来协助妈妈完成对他人的尊重。

这叫情绪传染,也叫情绪吸纳,而且孩子越小,吸纳得就越快。

显然,这个孩子是非常幸运的,她有一位待人细心体贴,又具备反思能力的妈妈,那么将来这些品德,也必将在她的身上熠熠发光。

2

高跟鞋母亲一脚踢飞的,不仅仅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再来看另一则消息,本月19号,在广州某个小区里,一个两岁的孩子被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一脚踢飞。原因小到不值得一提。

一个叫微微(化名)的两岁女孩在母亲的陪同下,拿着从邻居家借来的玩具到小区花园玩耍,这时一个与他同龄的男孩跑了过来,也想要玩这个玩具,微微拿到这个玩具不久,当然舍不得与他人分享,因此她一边护住自己的玩具,一边轻轻的推搡了一下这个男孩。

没想到,就这一推,却换来了她人生中最猛烈的一击:男孩的母亲见自家孩子受“欺负”了,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抬起穿着高跟鞋的脚对着微微直接揣了过去,猝不及防的微微当即被踢出了一米之外。

旁边微微的妈妈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如同经历噩梦般的惊慌,等她缓过神来奔过去将女儿抱起,已经发现女儿的腰部有了很明显的淤青。

且不说微微会不会留下生理的后遗症,就这样的经历,足够作为一道伤疤永远的印刻在她的记忆里。而她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也或将因此发生巨大的改变:外面是不安全的,陌生人是凶残的,我是不受欢迎的。

对,她才两岁多,无法做出这样的表达,但是她的内心一定会因此形成这样的认知,纵然她过去在家庭的庇护下,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感,也将在这暴力发生的一瞬间,立即崩塌。

而那个施虐女人的儿子呢?她在亲眼目睹了母亲这样的暴行之后,会因为妈妈的彪悍而感到自豪或者更有安全感吗?

当然不会,母亲本是温柔宽厚的象征,而他母亲这样猛如野兽般的行为,正好摧残了他对母亲的信任与依赖。

他甚至会认知混乱,我的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可以对其他小孩这样,是不是也会对我这样?

因此,高跟鞋女人这一脚下去,伤害的远不止那个被她踢飞的微微,也在同时伤害着自己的儿子。

一个对两岁孩子都零容忍的成年人,她要么是反社会人格,亦即对整个社会都充满仇恨。

要么有被迫害妄想症,她的内心里充满着焦虑和恐惧,觉得生活中哪里都是不安全的,谁都是不可靠的,因此谁都可能是她的假想敌人,谁都可能是那个引发她猛烈攻击的无辜者。

而她的病态,很有可能在她儿子的身上原原本本的传承下去。

无情的父母美文 篇8

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外面的世界复杂又精彩。

可在家的爸妈,心里只有一个期盼,等你早日回家团圆。

爸妈最期盼的,却是儿女能常回家看看,一起吃顿团圆饭。

爸妈准备了一桌好菜,你夸一句好吃,他们就会喜笑颜开;饭后聊聊工作和生活,再琐碎的事儿,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疼你、最关心你的人,他们不图你的回报,却始终处处为你着想。

在异乡,总是不自觉想寻找一份家乡味,一人在异地,酸甜苦辣独自品尝,吃上一份家乡味,兴奋之余还多了几分安心感,就好像,自己也有了一份来自亲人的挂念。

来时欣喜,走时伤感,再次离家时,总是不忘让你带上家乡的味道。塞得满满当当的行李箱里,都是爸妈沉甸甸的牵挂和爱。

之前,我都不曾好好吃饭,在外加班时间也不规律,久而久之胃也容易出现问题,有次和父母提起,每次电话总是叫我好好吃饭,虽然这句话听腻了,却实实在在能感受到他们的关爱,甚至父母以为你只是敷衍了事,一心又扑在工作上去,不会寄快递的他们询问邻居怎么寄东西、如何网购,就是为了让你好好吃饭。

父母从家乡里捎上来的,大米很重,运费肯定也不少,但他们就是怕我不吃饭,固定一段时间就寄一袋过来,之前,我是因为不想浪费大米,所以久而久之竟然养成规律吃饭的好习惯,杜绝外面一日三餐的外卖餐馆,自己煮的饭,除了比较费时间但省钱卫生又健康。

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优秀美文 篇9

小的时候我们老是在外面淘气惹事,给父母惹了很多麻烦,总以为惹了事父母会处理,可小时候的我们哪会知道父母帮我们处理惹的祸是对我们爱的一种体现,那时候的我们总是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的,不理解父母对我们的这种爱护。

我们上学以后,父母对我们更加爱护,每天早上给我们做好早点,叫我们起床,晚上做我们爱吃的饭菜,陪我们一起复习功课,因为我们那时候还小没有能力,父母的辛苦我们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现在的我们已经毕业离开父母的身边,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每年和父母相聚的日子少之又少,我们总想着挣多多的钱然后孝敬父母,让她们过上好的生活,用最好的东西,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父母需要的是这些吗?其实父母最需的就是能看到我们常回家,常和她们说说话,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的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她们就心满意足了。

无情的父母美文 篇10

我考上了沈阳的大学,父亲去送我。在车站,火车都快开了,父亲又挤到我身边,叮嘱我:“有时间就出来转转,找找你姐,要是遇上了,就告诉她,爸不阻拦她了,她要是喜欢,就和那人结婚,只要她能常回来看看我。”我忽然心中一酸,父亲是个脾气暴躁、骄傲自负的人,对姐,父亲很少发脾气。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姐的母亲去世早,父亲在她五岁时,又娶了妻,生了我。姐与母亲的摩擦一直未断,父亲左右为难。姐初三没毕业就自行出走,投奔沈阳的.大姑。

我去大姑家找她,大姑说,她已经几年都没有音讯。我去她工作过的医院、饭店、夜市,留意过超市的服务员、街边摆小摊的大姐、菜市场的小贩……都没有她的踪影。我想,她是不是和那个男人一起,去别的城市了?

大二那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我和同学考完试后一起去吃馄饨,谈论着考试内容。一个清瘦的女子把馄饨端上来,我接过筷子,正要吃,突然就看到了她。她正把另一碗馄饨往同学面前放,她脸色蜡黄,眼窝深陷,漂染过的头发胡乱地扎在脑后,像一蓬枯萎的荒草。我一把抓住他细细的手臂,失声叫出来:“姐。”

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叫她姐。她怔了一下,手里的碗“哗啦”一声掉在地上,眼睛里已没有我记忆力的倔强,上下打量我好久,才叫我:“璐璐?”

她已经结婚了,从一个端盘子的小工做起,后来遇上和她在同一家饭店打工的一个吉林小伙子。他人很老实,心眼儿也好——两个人把行李搬到一起,和饭店里的同事吃了顿饭,就算成了一个家。结婚后两个人辞了工作,摆了这个馄饨摊,勉强维持生计。她生了个小女孩儿,还不到两岁。

我责怪她:为什么这么久都不跟家里联系?你不知道爸爸多为你担心啊。她不说话,泪凝于睫。

父亲接到我的电话,第二天就来了。我带他去那个馄饨摊儿,隔得老远,父亲停下,远远地看着在摊前忙碌的她,忽然就蹲在人行道上,像个孩子似的呜呜痛哭起来。

她看到父亲,呆了半天,嘴唇嚅动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一个小女孩儿趔趔趄趄地走过来,稚声稚气地问:“妈妈,你怎么哭了?他是谁啊?”她赶紧拉过孩子,走到父亲面前,说:“叫,快叫老爷……”

父亲抱起孩子,脸上早已老泪纵横。

后来,她跟我说,不养儿不知道父母恩。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才知道父亲其实是那么疼爱她。这么多年来,她的厉害,她的任性,只是害怕父亲在有了我之后,会忽略她。所以,她才会用那些极端的方式,来时时提醒父亲宠爱她。

上一篇:提升林业生产动力机制的探讨下一篇:汽车电子技术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