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5-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6篇)

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篇1

1、“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的公正 B.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 D.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2、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3、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4、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

5、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 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

6、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

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7、钱穆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冲破了旧有的官吏来源 B.标志着贵族权力的丧失

C.完善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D.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局限

8、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9、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民族文化影响制度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

10、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

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

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11、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公民的身份特权 B.公民的义务责任

C.公共事务的意识 D.参政议政的权利

12、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说:“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 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现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下面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相同的经济基础

B.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强硬的政治手段来实现

C.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一定偶然性

D.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13、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这段话认为古希腊罗马

民主的实质是()

A.主权在民的民主 B.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

C.城邦式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14、“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 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B.创制过程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C.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D.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15、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A.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十二铜表法》成文化

16、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 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C.“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17、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18、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19、“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这实质上说明()

A.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B.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

C.美元对英镑有重大依赖性 D.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20、美国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以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之一切条约,均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A.共和主义 B.集权体制 C.宪政主义 D.联邦主义

21、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①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 ②总统和内阁之间

③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 ④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主要()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

23、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 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24、1871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宪法,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最能从政治上反映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A.内阁的建立 B.议会的产生 C.国家的统一 D.联邦的形成卷Ⅱ

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5、(25分)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 职相

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

材料二(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

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獨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四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 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9分)

(2)材料三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8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8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改革科举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亲眼看到欧美、日本等国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的作用。1910年,也就是废除科举的五年之后,他明确说:“夫科举非恶制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梁启超评价科举制度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7、(15分)史料研究、史论探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同学在学习欧美近代民主政治时就是运用了这种学习方法。

史料:

下列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两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上述两部文献对国家权力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规定?有什么共同影响?(4分)

史论:

材料三 民主要真正实现必需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原则民主”体现了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程序民主”体现了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主实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主要表现。(4分)你是如何理解“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4分)

(3)综合上述史料研究和史论探讨,欧美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特征?(3分)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A. B.A. 6—10 C.A.C.D. B. 11—15 A.C.D. B.A.

16—20 C.D.A.A.D. 21—24 B.A.A. B.

二、非选择题

25、(1)内容:汉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派遣刺史监察郡国。(4分)

明朝: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监察官 员可风闻奏事;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3分)特征: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2分)

(2)制定:克利斯提尼。(2分)

特点:公民监督(自下 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目的:维护民主政治。(2分)

(3)原因:美国政府主要由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构成;新闻媒体通过引导公众舆论和动员民众力量,对政府行政施加影响。(4分)

不同:前者以监察官员为主体;后者以公民大众为主体。(4分)

26、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1: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

论证: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不断更新,提高了国家官员队伍的素质,成为中華帝國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科举制度,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选拔国家行政管理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

由此可见,科举制对中国、乃至对欧美的社会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示例2:不赞同梁启超的科 举非恶性制的观点。

认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科举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鴉片战争以来,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西学进一步传播,当时中国要救亡图存、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新式教育,培养实用人才,而科举考试内容完全排除科学技术,扼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1905年,科举制度 被废除,说明这一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中的一种文官选拔制度,其考试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其弊端非常明显。

由此可见,明清以来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示例3: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科举有进步性,也有消极性,应一分为

二、辩证地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

1、示例2的内容。且一定要论及欧美国家文官选拔。

示例4:梁启超 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应把科举制放在具体的时空下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

1、示例2的内容,按古、近、中、外科举制的利弊进行论证。

(观点2分,论证8分,总结2分。若只有观点,没有论证不得分。论证内容与观点完全脱节,只给观点的分数。)

27、(1)材料一界定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材料二界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完善,(4分)

(2)原则民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程序民主:三权分立,互相制衡。(4分)

理解:学习英国的议会制;成功地实践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等学说。(4分)

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篇2

1.关于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可知,B与F成正比,与IL的乘积成反比

(B) B的大小与IL的乘积无关,由磁场本身决定

(C) B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区域叫匀强磁场

(D) B的方向与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相同

2.—个小磁针挂在大线圈内部、磁针静止时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当大线圈中通以图1所示方向电流时,则()

(A)小磁针的N极向纸面里转(B)小磁针的N极向纸面外转

(C)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左摆动(D)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右摆动

3.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和r,当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4.关于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是假想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B)描述电场的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C)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没有力的作用

5.—根通有电流I的直铜棒用软导线挂在如图3所示匀强磁场中,此时悬线中的张力大于零而小于铜棒的重力.欲使悬线中张力为零,可采用的方法有()

(A)适当增大电流,方向不变(B)适当减小电流,并使它反向

(C)电流大小、方向不变,适当增强磁场(D)使原电流反向,并适当减弱磁场

6.MN板两侧都是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如图4,带电粒子从a位置以垂直B方向的速度v开始运动,依次通过小孔b、c、d,已知ab=bc=cd,粒子从a运动到d的时间为t,则粒子的荷质比为()

(A)

7.过量接收电磁辐射有害人体健康.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某个临界值W,若某无线电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为P,则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到该通讯装置的距离至少为()

8.—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5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A)动能减小(B)电势能增加

(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9.如图6所示,AB间电压恒为11 V,R为阻值较大的滑线变阻器,P为R的中点,用一只0~5V~15 V的双量程电压表的“5 V”档测PB间的电压时,电压表恰好满偏,若换用“15 V”档测量,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A) 5 V (B) 5.3 V (C) 5.4 V (D) 5.5 V

10.如图7所示,两平行金属板中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带正电的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从两板中央垂直电场、磁场入射.它在金属板间运动的轨迹为水平直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若使粒子飞越金属板间的过程中向上板偏移,则可以采取下列的正确措施为()

(A)使入射速度增大(B)使粒子电量增大

(C)使电场强度增大(D)使磁感应强度增大

11.把金属块放在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里外两侧面向外,如图8.金属块中有电流通过,设金属上下表面电势分别为U1和U2,则()

(A) U1>U2 (B) U1=U2

(C) U1

12.如图9所示,一根不光滑的长竖直绝缘杆,套有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球,匀强电场E与匀强磁场B互相垂直,E和B都与杆垂直,当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后()

(A)小球加速度不断减小,最后为零(B)小球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为零

(C)小球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为零(D)小球动能不断增大,直到达到某一最大值

13.在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阻为12Ω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

(C)灯泡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D)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

14.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图1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绝缘线与左极板的夹角为θ.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a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夹角为θ1;当滑片在b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夹角为θ2,则()

(A)θ1<θ2,I1θ2,I1>I2 (C)θ1=θ2,I1=I2 (D)θ1<θ2,I1=I2

二、实验

15.(15分)某学习小组要描绘一只小电珠(2.5 V,0.5 A)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供选择的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为0~3.0 V,内阻约为2 kΩ)

(C)电压表V2(量程为0~15.0 V,内阻约为6 kΩ)

(D)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1Ω)

(E)电流表A2(量程为0~100 mA,内阻约为2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 kΩ)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电流表应选择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②为提高实验精度,请你为该学习小组设计电路图,并画在右侧的方框中.

③表1中的各组数据是此学习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该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④由图13可知,该电阻的变化特性是温度升高,电阻______.

三、计算题

16.(14分)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电压为U)加速后,垂直进入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E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测出该粒子离开场区时的速度大小为v(不计重力),求粒子离开场区时偏离原方向的距离d.

17.(15分)在如图15所示的空间区域里,y轴左方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跟y轴正方向成60°,大小为E=4.0×105 N/C;y轴右方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0 T.有一质子以速度v=2.0×106m/s,由x轴上的A点(10 cm,0)沿与x轴正方向成30°斜向上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射入电场,后又回到磁场,经磁场作用后又射入电场.已知质子质量近似为m=1.6×10-27 kg,电荷q=1.6×10-19C,质子重力不计.求:(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质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质子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到达y轴所经历的时间.

(3)质子第三次到达y轴的位置坐标.

高二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B)(C) 2.(B) 3.(D) 4.(C) 5.(A)(C) 6.(D) 7.(D) 8.(C) 9.(B) 10.(A)(D) 11.(A) 12.(A)(D) 13.(A)(C)(D) 14.(D)

二、15.①(B)(D)(F)②③④增大

三、16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 篇3

1.美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长期以来与世隔绝,把它与世界联系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远航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达·伽马远航D.迪亚士远航

2.有关《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其颁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C.具有反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性

D.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完成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地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示的发明()

5.新航路开辟后,在连续300多年的“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

A.欧洲B.亚洲C.美洲D.非洲

6.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由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B.这次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C.在改革中,农奴获得解放的时候可以无偿地获得一块土地

D.它加快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7.1931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病重期间,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A.瓦特B.法拉第C.爱迪生D.爱因斯坦

8.下列史实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是()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

B.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9.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而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在中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A.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

B.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C.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11.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D.《五国海军条约》

13.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14.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苏德战争爆发③太平洋战争爆发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5.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其中有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A.1952年B.1959年C.1960年D.1990年

17.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18.右侧漫画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与这一政策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9.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变过程,这三种格局的相同点有()

①合作与对抗并存②大国作用举足轻重③带有大国强权色彩④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endprint

A.平等、包容、协作、互信的亚太伙伴关系

B.互利、安全、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C.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D.民主、互谅、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12分)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散去,但它留给世界的伤痛和教训永远存在。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

(1)材料一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什么特点?(2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面对法西斯的肆虐,世界人民走向了联合,1942年1月1日建立了共同抗敌的组织。此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向反法西斯一方转折直至走向胜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材料二中共同抗敌的组织指什么?(1分)请举出各国通力合作的典型事例。(两例即可,2分)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1分)材料二认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三(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材料四二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战争有何危害?(2分)为此,你有何感想?(1分)

22.(14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其中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是谁?(1分)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日益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2)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3分)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3)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二、三中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相同因素是什么?(1分)

(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五

(5)材料五中的四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怎样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2分)

23.(16分)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历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

【正面印证】

(1)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二战中的典型史实加以说明。(要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作答,2分)

(2)战后的西欧在政治、经济上密切合作,促进欧洲一体化的措施是什么?(2分)产生了什么作用?(2分)

(3)1991年,我国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此后一直积极参与该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2001年和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该组织会议。中国积极参与和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反面对比】

(4)写出图一示意的两个组织名称。(2分)两个示意图反映的信息分别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感悟启示】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和启示?(2分)

24.(18分)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大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小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综合比较探究,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美国崛起】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1930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冷落,失业人数猛增:1930年达420万;1931年攀升近一倍;到1933年,竟然有1500万~1700万工人失业。还有很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穷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分别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它们分别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表明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现象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1分)面对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它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日本腾飞】

材料四“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endprint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

材料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大量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每年将全部财政的20%以上投入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日本产品的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4)材料四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弃旧图新”指该国实行了什么措施?(1分)该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5)材料五和材料六说明了什么?(1分)

【综合探究】

(6)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美日崛起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2分)这对我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A2.B3.C4.B5.D6.C7.C8.A9.C10.A11.C12.A13.D14.D15.B16.C17.A18.D19.A20.C

二、21.(1)范围广、破坏性大。(2分)影响: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分)事例: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等。(2分)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原因: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1分)

(3)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的困苦。(2分)感想:战争危害巨大;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22.(1)新航路的开辟。(1分)哥伦布。(1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汽船。(任举一例即可,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报、电话。(任举一例即可,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任举一例即可,1分)

(3)生产力的推动,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相同因素: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分)

(4)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2分)

(5)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分)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分)

23.(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或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国东西受到夹击。)(2分)

(2)成立了欧共体,后来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2分)作用:促进了欧共体(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2分)

(3)对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扩大了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对世界: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等。(4分)

(4)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2分)图一后果: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图二:德、意、日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二战的阴云逼近各国人民。(2分)

(5)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反之阻碍各自发展,给人类带来灾难,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国家间要加强合作,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学生要树立正当的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正当合作;等等。(2分)

24.(1)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国内战)。(2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1分)措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意义: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改善、巩固和发展。(2分)

(4)日本。(1分)实行了明治维新。(1分)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2分)

(5)说明了日本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的腾飞。(1分)

高二英语期末考试试题 篇4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往返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To the farm.B.To the factory.C.To the hospital.2.What time is it now?

A.8:00 B.9:15 C: 8:4

53.When will Mary go out with David for a meal?

A.Tonight B.This Aftenoon C.Tomorrow

4.How did Mrs Brown get the sweater?

A.He husband bought it for her.B.She made it herself.C.She bought it in a shop.5.What’s Tony’s phone number?

A.021—63535171 B.021—63535261 C.021—6353626

1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ere did the woman leave her hanbag?

A.In a shop.B.In the police office.C.In a taxi.7.What’s in her handbag?

A.5,000 dollars.B.Her ID card.C.5,000 dollars and her ID card

8.Who found her handbag?

A.The officer B.The taxi driver C.The policema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9.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m to get there?

A.Eight hours.B.Half an hour.C.Two hours

10.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bout the reserve(自然保护区)?

A.It’s an area that proects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animals.B.It’s an area that potects many kinds of plants.C.It’s a beautiful place.11.What clothes is the man going to wear?

A.Camera.B.Strong shoes and raincoat.C.He hasn’t decided.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3题.12.What subject do English people always talk about?

A.The club.B.The family.C.The weather.13.Why doesn’t Peter get enouh practice in English?

A.English people hate to speak to boys.B.Peter’s English is too poor.C.Peter never speaks to English people first.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14.When is the birthday party going to be held?

A.On the Wednsday.B.On Friday.C.On the weekend.15.How old the boy?

A.Sixteen.B.Thirteen.C.Fourteen.16.Where is the birthday party going to be held?

A.On Shindy Street.B.At the London hotel.C.At home.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17.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age?

A.Some social customs in Britain.B.Some social customs in Canada.C.The weather in Britain.18.What do the British hardly talk about?

A.the weather B.Dogs C.Money.19.What should a man do when he is walking with a woman?

A.Ask her age.B.Follow me.C.Hold a door open and let her in first.20.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A woman who tells you her age will tell you anything.”?

A.The woman will tell you nothing.B.The woman will pass her secrets to you.C.The woman is very honest.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Jane wasn’t in when Jack came, was she?

---________, but she left a few miutes later.A.No, she was B.Yes, she was C.Yes, she wasn’t D.No, she wasn’t

22.There are only ___________ natural resources as there were thirty years ago.A.as half much B.as half many C.half as much D.half as many

23.The best wa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go to the country and learn it from ____ speakers.A.mother B.excellent C.real D.native

24.---Did you write to Grace last summr?

---No, but I ______ her over winter vacation.A.will be seen B.will be seeing C.will have seen D.will have been seen

25.There was a lot of fun at last night’s party.You ____ have come, but why didn’t you?

A.must B.might C.need D.should

26.Every time she tried to argue with her bother, she would ______by crying her eyes out.A.keep on B.stay up C.end up D.benefit from

27.I’d like to know the way you think of _____ your handwriting.A.to improve B.improving C.how to improve D.improve

28.---How soon will he leave for South Korea?

---________.A.Every three weeks B.For three weeks.C.Three weeks later D.In three weeks’ time

29.I _______ you for sixteen years and I still don’t know what goes on in your mind.A.have married B.have got married to

C.have married with D.have been married to

30.He sat quietly in the room, listening to the rain _________ against the window.A.beating B.hitting C.striking D.knocking

31.She often helps the students _____ she thinks are not good at English.A.whom B.which C.who D.when

32.Francis Presto Blair, Jr ______ born in Kentucky, lived and worked in Missouri.A.was B.he was C although D.which was

33.---What else did you do _______ sending e-mails?

---I watched a TV series on CCTV-1.A.besides B.except C.except for D.except that

34.---I didn’t mean ___________ her.---But talking like that means _______ her.A.to hurt;to hurt B.hurting;hurting C.to hurt;urting D.hurting;to hurt

高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试题 篇5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粒子沿着水平方向向右飞过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N极将()

A.向纸外偏转B.向纸内偏转

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由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

B.由B=知,当通电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放置时,B与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F成正比,与通电导线I、L的乘积成反比

C.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放入电场中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且其大小E=

D.洛伦兹力方向一定与电荷速度方向垂直,磁场方向不一定与电荷运动方向垂直

3.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A和2.0V;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时,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A.32WB.44WC.47WD.48W

4.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

A.若微粒带负电荷,则A板一定带负电荷

B.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一定减小

C.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动能可能减小

D.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机械能可能增加

5.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A.电压表读数减小

B.电流表读数减小

C.质点P将向上运动

D.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6.目前有一种磁强计,用于测定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磁强计的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路有一段金属导体,它的横截面是宽为a、高为b的长方形,放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导体中通有沿x轴正方向、大小为I的电流.已知金属导体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电荷量为e,金属导电过程中,自由电子所做的定向移动可视为匀速运动.两电极M、N均与金属导体的前后两侧接触,用电压表测出金属导体前后两个侧面间的电势差为U.则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电极M、N的正负为()

A.,M正、N负B.,M负、N正

C.,M负、N正D.,M正、N负

7.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点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d点和e点位于等势线a上,f点位于等势线c上,等势线b为中垂线,df平行于M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f点时,该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点处放置的是正点电荷

B.d点的电势高于f点的电势

C.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完全相同

D.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e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8.如图所示,在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ab是圆的直径.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a点射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当速度方向与ab成30°角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且为t;若相同的带电粒子从a点沿ab方向射入磁场,也经时间t飞出磁场,则其速度大小为()

A.B.C.D.

9.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速度减小到最小值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0,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B间的距离为

B.在点电荷甲产生的电场中,B点的场强大小为

C.点电荷乙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D.在点电荷甲产生的电场中,A、B间的电势差UAB=

10.如图,线圈L1,铁芯M,线圈L2都可自由移动,S合上后使L2中有感应电流且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b,可采用的办法是()

A.使L2迅速靠近L1

B.断开电源开关S

C.将铁芯M插入

D.将铁芯M抽出

11.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做成ab、cd二种形式的导线,先后放在电阻可忽略的光滑金属导轨上,并与磁场垂直,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外力使导线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且每次外力F所做的功的功率相同,则()

A.ab运动的速度较大

B.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同

C.它们每秒产生的热量相同

D.cd受到的外力较小

12.如图所示,在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空间中取正交坐标系O-xyz(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能忽略)从原点O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场、磁场分别沿z轴正方向和x轴正方向,粒子只能做曲线运动

B.若电场、磁场均沿z轴正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若电场、磁场分别沿z轴负方向和y轴负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电场、磁场分别沿y轴负方向和z轴正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平抛运动

二.实验题(共16分)

13.(8分)指针式多用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时,若选择开关拨至“25mA”挡,指针的位置如图(a)所示,则测量结果为mA.(保留一位小数)

(2)多用电表测未知电阻阻值的电路如图(b)所示,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调零电阻,Rg为表头内阻,电路中电流I与待测电阻的阻值Rx关系图象如图(c)所示,则该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I=;

(3)下列根据图(c)中I﹣Rx图线做出的解释或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函数图线是非线性变化的,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小右大

B.欧姆表调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R0使Rx=0时电路中的电流I=Ig

C.Rx越小,相同的电阻变化量对应的电流变化量越大,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密右疏

D.测量中,当Rx的阻值为图(c)中的R2时,指针位于表盘中央位置的左侧

(4)根据图线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14.(8分)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又能同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D.滑动变阻器R(阻值10Ω、额定电流4A)

E.小灯泡(2A、5W)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后发现:若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则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1)请将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在图甲的虚线方框中补充完整.

(2)每一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1,U1)、(I2,U2),标到U﹣I坐标中,经过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Ω

[:]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

15.如图(a)所示,MN是长为a倾斜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倾角为37°,MNP构成一直角三角形.MP中点处固定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杆上穿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自N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随MN上位置x(取M点处x=0)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E0、E1、E2为已知量,取sin37°=0.6,cos37°=0.8,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不得使用Ep=﹣)

(1)求势能为E1时的横坐标x1和带电小球的质量m

(2)已知在x1处时小球与杆间的弹力恰好为零,求小球的电荷量q

(3)求小球运动到M点时的速度大小.

16.如图(a)所示,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水平放置,间距L=0.4m,导轨右端接有阻值R=1Ω的电阻,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导体棒及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间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d连线与导轨垂直,长度也为L.从0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同一时刻,棒从导轨左端开始向右匀速运动,1s后刚好进入磁场,若使棒在导轨上始终以速度v=1m/s做直线运动,求:

(1)棒进入磁场前,回路中的电动势E;

(2)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F,以及棒通过三角形abd区域时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

17.如图所示,在一底边长为2L,底角θ=45°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内(O为底边中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后,从O点垂直于AB进入磁场,不计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影响.

(1)粒子经电场加速射入磁场时的速度?

(2)若要进入磁场的粒子能OA板上,求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计划策略 篇6

二、在做题时要注意技巧,把握的题目,要做到言简意赅,不把握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全面撒网。

三、绝对不留有空白。考试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拿起试卷来,有的题稍稍有点印象,但不知道从何答起,有的题印象颇深,但把握不好到底答不答这个要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本着这样的宗旨来做:“不会的尽可能地得分,会做的尽可能地得满分”。什么样的题目都要答上,不能留一点点空白。

上一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500字下一篇:流程优化与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