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现对北京市房山地区开展了居民养老方式调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然而就在人们尽情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的规模继续增大,老龄化的弊端就开始暴露,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从目前北京市社区居民养老方式的现状及老人所存在的需求入手,对北京市房山地区居民养老方式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问卷法与访谈法从对居民养老的了解程度、日常生活照料状况、医疗卫生需求与精神慰藉四大方面进行了困境分析,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政府、社区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北京市社区居民养老方式的几点建议。使养老问题得到更完善的改进。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时间

本人于2011年2月6日至3月7日,历时一个月,进行相关调查。

(二)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北京市房山区。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界地带,北邻门头沟,南与河北省涿洲市接壤,东部和东北部同大兴县、丰台区毗连,西邻河北省涞水县。位于东经115°25'~116°15',北纬39°30'~39°55'。全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以100米等高线为界,山区面积132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5.7%,平原面积691.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4.3%。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这次居民养老方式的调查,基本摸清了房山区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房山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据资料显示目前北京市北京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已经达到226万,占总人口的18.2%,城市老龄化及北京市养老设施问题也日显突出。

(一)调查现状

对选择养老方式的了解,在调查的房山区老年人群体中,在居住情况方面,家中老人现在住敬老院和依托社区养老的比例很小,两者相加也仅占参与调查者的1.2%,中国老人养老还是更多的依靠家庭。而在期望的养老方式选择上,53%参与调研者希望能够依托社会机构居家养老,入住养老机构和自聘保姆养老的分别占了24.6%和22.4%。从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房山区绝对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问题首选的是社会保险制度。在城市,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养老方式即依靠子女养老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冲击。

(二)服务需求

我们将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要求分为精神赡养和日常生活照料。

1.精神赡养是最需 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最强烈的,40.44%的人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赡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险面逐步扩大以及子女的经济扶养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享受。从这项调查显示,在房山区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居住在家中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因为家庭是其成员享受亲情、实现感情寄托的地方,老人们更渴望情感上的关爱,企盼心灵上的充实。

2.日常生活照料需求 我们询问了房山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困难,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30%的人认为吃饭是个问题,70%的人认为吃饭不成问题。目前自己做饭的占总数的80%,由子女、钟点工、全职保姆做饭的分别占10%、2%、2%,到社区助餐点、与他人搭伙、叫快餐或去饭店吃饭的分别占0.63%、0.33%、0.11%,其它方式占0.81%。由此可见,目前老年人自己做饭的占绝大多数,这与68.51%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或一般,87.98%的老年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情况相符合。从中可以看出,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务。现在社会节奏加快,子女大都忙于工作,不在父母身边的情况比较多,没有时间料理老人的生活,所以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务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推测,今后家政市场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将会起到一定作用。

在这次房山区的调查的对象中,了解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项目主要有哪些,其中问及是否了解日托,有33.26%的老年人听说或了解日托所,66.74%的人没听说或不了解,可见老年人对日托所也不熟悉。通过阅读问卷上有关日托所的介绍后,在被调查对象中,有59%人会考虑去日托所,这说明日托所在我市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日托所,即“老人之家”,像小孩入托那样,白天到日托所,晚上回家。老人在日托所可看书读报聊天,也可打牌弈棋,或开展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还可以就餐,日托所的优点在于收费低于养老机构,对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

理。由于日托所对于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理,所以对于10.26%的生活半自理人群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愿意进日托所的老年人中,有47.66%的人是因为年龄较大且无人照料,24.30%的人是因为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22.80%的是因为身体欠佳,5.24%的是因为日托所收费低于养老机构。

四、满足市区居民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关爱“空巢老人”,重视精神赡养

全社会都要来重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家庭成员要负责,年轻人要多承担体力劳动,给足老人生活费用,抽空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们精神慰藉。社会服务功能要强化,社区要为他们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要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空巢不空,独居不孤,欢乐常伴。

(二)提高养老金待遇

尽管我市已连续几次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但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总体生活水平不高。加上近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快,因此,要继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

(三)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及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确保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上门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四)大力扶持,多形式发展社区家政服务

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家政服务业,吸引家政服务的相关企业加盟,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援助服务对象范围,完善送时服务机制和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偿、低偿和无偿的家政服务。

(五)加快各级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

加快市、区及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按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和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形成档次不同、面积不等、配套事宜的梯次排列格局。增加室内活动场所和室外活动设施,方便老年人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度过幸福的晚年。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物美价廉的旅游线路,开拓老年旅游市场,满足老年人出游需求。积极兴办老年大学、学校,发挥市和各区老年大学的示范带动作

用,抓好街道(镇)和社区(村)老年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完善老年教育4级办学网络,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求学需求。

五、小结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篇2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 该市坚持本着“把好事办实办好, 让人人体面养老”的理念和“前三批试点抓巩固提升, 第四批试点抓一步到位”的思路, 紧紧抓住强化领导、宣传政策、制定细则等重要环节不放松, 确保了工作落实。

1. 领导重视早谋划, 增强开展工作主动性。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市委书记路国贤,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等领导多次强调, 要切实抓好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把这项最大的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副市长贾书君直接靠前指挥, 及时给予指导。该市印发了《焦作市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方案》, 在工作资金上给予充足保障, 在工作力量上配强配硬。各县市区分别制定了相应措施, 严格按照时间节点, 扎实开展工作。

2. 形式多样广宣传, 增强相关政策渗透性。

制定了《焦作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宣传活动方案》, 利用宣传横幅、LED显示屏、搭建咨询台、出动宣传车、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在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等方式, 大力宣传参保政策, 现场解答问题。印制明白卡, 以表格的形式详细列出了16—59周岁人员不同缴费档次、不同缴费年限以及到年满60周岁可以领取的养老金金额, 形成了广泛动员、深入动员、热议参保的浓厚氛围。

3. 严格责任抓落实, 增强全员参与自觉性。

各县市区成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 作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办和基金管理机构。各乡镇设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所, 实行垂直管理。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大学生村干部为协管员, 做到机构、场所、人员、职责、经费五到位。实行日调度、周通报制度, 以及“市领导约谈县领导, 县领导约谈乡镇领导, 市局领导约谈县局负责人, 乡镇领导约谈村负责人”等做法, 层层加压推进。切实加强专项督察, 现场解决问题, 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4. 因地制宜定细则, 增强政策地域特色性。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 注意政策平衡衔接, 制定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实施办法和细则。侧重关注三类人群。不仅关注一般群众的利益, 而且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利益, 对计生对象、烈属、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给予优惠补贴。高标准确定了普惠性政策标准, 基础养老金为70元、72元、75元三个标准, 在全省属上中等水平。做好生存信息认证工作, 建立举报监督机制、协调机制和集中核查认证机制, 采取每月对到龄人员待遇领取资格公示、实行零报告制度和利用数码照片识别的方法, 对60岁以上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核查, 最大限度避免冒领、多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 防止基金流失。

5. 分类指导多协调, 增强解决问题针对性。

一是通过试点观摩示范推进。先后在孟州市、温县等地召开现场会, 围绕硬件建设、经办机构建设等重点推广基层的经验做法。二是通过多方协调联动推进。市里协调公安、民政、计生、残联等部门及时准确提供相关人员信息, 做到人数清、底子明。三是通过业务培训指导推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法制等部门, 选派专人参与各县市区实施办法的制定, 参与县市区组织的听证会, 对各县市区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协调、随时解答。市县乡广泛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活动, 提高各级经办人员的政策、技术和业务水平。

6. 温情征缴重服务, 增强群众参保积极性。

从温情服务入手, 根据每个村、每个家庭、每个人的不同情况, 用最直观、最生动、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居民进行动员, 开展好“面对面”的政策解读和参保服务活动, 让群众明明白白地自主选择, 顺顺当当地参加保险, 坦坦然然地享受实惠。比如, 全市信息采集参保登记全部免费, 对于特困户发动党员干部捐款代缴;实施登记、参保、缴费“一条龙”的办公方式, 组织群众填写登记表并缴纳保险费;金融合作服务银行积极延伸服务, 让群众参保缴费、待遇领取不出村, 真正实现经办在基层、服务到家门。目前, 修武县、沁阳市、孟州市服务网点全部延伸到村, 其中沁阳市329个村全部建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

二、主要成效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做到了政策制度清晰, 补贴资金拨付及时, 个人账户管理规范, 业务工作保障有力, 工作成效十分明显。

1. 做到了群众自愿、应保尽保。

由于组织得当、宣传到位, 农民群众自愿参保积极性高, 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比如, 沁阳市农民提前补办身份证, 复印相关证件, 在外打工人员主动把身份证复印件寄到家里随时参保, 部分家庭全家选择高标准缴费。目前, 孟州市和温县城乡居民参保率已达99.6%, 其中温县有40个村参保率达100%。

2. 做到了运作规范、发放及时。

各经办机构严格按照新农保经办规程经办各种业务, 严格规范参保缴费程序、待遇审核拨付程序和基金管理程序, 每月经过审批发放的养老保险金, 及时从财政专户转入基金支出户, 委托银行在月底前打入领取人账户, 并将养老金发放信息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 做到了县乡村三级审核、两榜公示、阳光操作、社会化发放。

3. 做到了四级联网、信息安全。

全市统一使用河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软件, 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实行信息化管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终端通过专网实时连接到省数据中心办理业务, 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全部依托信息系统进行建账、记账、管理、结算与查询, 实现了全业务通过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办理, 各种数据的上传和查询全部使用专网操作。为了保证数据安全,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操作完全实行实名制, 具有操作资质的工作人员全部申请了账号, 确保一人一账号, 信息化业务经办和服务日益完善。

4. 做到了政府放心、群众满意。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 通过内抓管理、外树形象, 凭借着先进的硬件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理念、高效的工作业绩, 取得了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预期效果。农民群众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称赞道:过去农村日子变好是说“种地不缴税, 上学不付费, 看病不太贵”, 如今自己老了也有人管了, 不再拖累孩子, 农村老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群众还自发编歌赞颂:“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照到群众心坎上, 照得城乡都一样。”这些话语不仅体现了参保农民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满意度, 给农民带来的观念变化, 而且也说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弘扬爱老敬老风气、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促进了职能转变、作风改进。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的实施, 摸清了城乡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就业状况, 克服了以前存在的人口底子不清、有的死人变“活”, 有的活人变“死”等现象, 助推了社会管理与创新, 延伸了部门工作领域, 增强了服务农村、农民和服务城乡基层意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人力资源变化和需求情况, 主动安排技能培训, 合理组织人力资源供给;财政部门主动安排预算, 调整支出结构, 留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来, 群众宽容心增强了, 信访量减少了,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几点启示

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必须坚持已有做法, 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改进方式, 持之以恒推进。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搞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前提。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做到了政策制定到位、工作安排到位、跟踪服务到位、问题解决到位, 为这项工作扎实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 立足现实、统筹谋划是搞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础。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 是社会保险制度从城镇到农村的重大突破和发展。该市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 制定了区域内城乡养老保险金基本平衡政策, 做到了既用活用足政策, 最大幅度让利于民, 又不越线越轨, 避免相互攀比现象。

3. 强化机制、落实责任是搞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保证。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牵涉到方方面面, 工作繁琐而具体。该市从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入手,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和严明的责任体系, 做到明确目标、责任到人, 形成了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4. 政策引导、群众参与是搞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关键。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3

调查地点:河南省新郑市

调查的内容:利用暑假在家里待的周时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和同学一起调查了各自村里现行的养老保险模式,并通过网络查看了河南省各地现行的养老保险模式。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了解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情况,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些稍微合理的建议和改善办法。

经调查发现,农村现行的主要养老模式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同时出现了集体养老、土地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养老模式,现在河南各地80%以上的符合投保条件的农村村民都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90%以上的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农村老人每月都能领取到一定数额的保险金,养老保险金的数额各地因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而不同,我们新郑市农村村民每月养老金是60元。

近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问题的热点,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根据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在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始不久,河南省也开始了新农保的实施工作。自2010年1月1日起,凡河南省农村村民年满60周岁,只要其符合新农保投保条件的子女投保新农保,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由各地政府财政及中央财政共同拨款,根据各地生活水平及经济水平给予不同数额的养老保险金。

家庭养老以血缘为纽带,由子女及其他亲友向年老的长辈提供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顾。受几千年来儒家“孝”文化的影响,赡养老人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一种道德责任和意识,再加上在农村盛行的“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具备建立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家庭养老似乎必然会成为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是,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四二一”家庭及无子女家庭,这更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养老保险的压力。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在老龄化冲击着整个世界的今天,解决好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也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关键。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建立和完善覆盖我国全部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解决我国老龄化的当务之急。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展开了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及家庭养老都不能彻底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的养老问题。

现行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由于缺少经济条件的支持,必然不能成为解决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模式的对象毕竟只是少数人,而且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扩大,不少农民的耕地都被征收征用,这也冲击着土地养老模式的推行。相较于老农保而言,新农保更能满足我国农村养老的客观需求,更有利于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但是任何一项制度不经过实践的验证都难以完善,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动,新农保试点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新农保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体系不健全,与其他相关法律不能衔接;新农保制度设计不够完善,新农保规定的起始参保年龄为16岁,年满60岁后方可领取养老保险金,交保年限过长,对年轻人缺少吸引力;新农保没有规定参保档次,各地参保档次落差很大,造成保险金的明显差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仍以县级统筹为主,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通过存入银行、购买国债来实现保值增值,而近年来,我国银行的存款利率一直都比较低,债券的利率也不断下调,再考虑到这些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因素,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利用银行利息来获得保险金的收益其实很低,甚至可以说已经出现了缩水贬值,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的的实现——保障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生活需要上的资金供给,所以也就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由于新农保制度本身极为复杂,农村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因此,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们要在总结近年来开展新农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现有的体制本身去寻找新农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我国的新农保制度不断完善。针对新农保现在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来完善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法律体系

我国近年来对新农保制度的探索研究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其实施,而不仅仅是依靠社会政策的形式来实施。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革,尽快制定并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对资金来源、运用方向、增值渠道甚至保障标准、收支程序等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规范其操作行为,以法制的形式将农民的这项合法权利确定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

(二)完善新农保制度的不足

首先要拓宽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渠道,可以广泛争取社会的意见、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比如发行新农保福利彩票、允许农民以农保基金作为担保贷款用于农户发展生产、子女教育、基本

医疗等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重大事项。其次,做好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工作,为农民工及失地农民的转保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简化转保手续。最后,修改关于起始投保年龄的规定,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减轻农民的压力。

(三)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建立家庭与社会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几千年来传统的、最主要的养老模式,相对农村现行的其他几种养老模式而言,家庭养老模式有着极其的优越性和无可替代性。而且家庭养老可以减轻社会的压力,因此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的同时必须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加强对我国居民的道德宣传,提倡敬老养老思想,并表彰和鼓励在敬老养老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同时,还应该提倡商业保险,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可以推行商业养老和集体经济组织养老保险模式,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模式,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一项宏大的关系到社会民生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牵涉到很多方面,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要不断的总结已有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实现新农保的全覆盖,确保农村老人和城镇老人一样“老有所养”。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081

姓名:刘飞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篇4

纺织学院2012级 社会实践时间:2014/07/20—2014/07/30

社会实践地点:

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地点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镇),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叉叉位于叉叉处,辖叉叉个行政村,总人口有叉叉人,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是叉叉人,其中50-60岁的人口总数是叉叉人。本次调查以叉叉60岁以上居民为主体,50-60岁居民为辅助调查对象,对全村48户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以即将享受该政策的居民为辅助调查对象,以个人访谈方式进行调查。

二、社会实践过程和数据

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我们对全村抽样调查的48户居民中,符合领取条件的人数总计78人,其中补助已满四年的有31人,满三年的有20人,满两年的有16人,满一年的有11人,有95%按月月领取每人每月55.00元的基础养老金,5%当按规定缴纳过养老保险费,到60岁缴纳和补缴完成,领取超过基本养老金。本段为实例大概三百字。我自己编的就删啦,哈哈哈。

三、新农保政策面临着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首先我们说领取问题,我们了解到这个县新农保的领取都是到储蓄银行,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领取有些不便。据我们了解,有的地方设立了新农保点,有的地方超市设立了新农保领取点,这样出门就可以领到养老金对于年岁较大的居民来说既方便又贴心。

建立参保电子档案,长期妥善保存,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及时更新和对死亡的进行注销。

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有关部门内部健全财政会计制度。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

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

四、新农保政策的实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养老问题的解决,无疑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首先,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保”按照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缴费方法,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对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贴,在农民60岁的时候可以领取至少55元的基础养老金,并按照渐进原则,逐步提高其待遇水平。尽管现阶段的保障水平较低,但相比之前的“老农保”已有很大进步,成功向社会养老迈进,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子女的经济负担,使农民养老无后顾之忧,增加其消费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其老年生活提供了保障。

其次,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通过对农村居民推行普惠制的养老保险和之前的“新农合”双管齐下,有助于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统一保障体系的链接,从而有益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非农收入,减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剪刀差,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进而实现城乡统一发展的社

会经济目标。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篇5

关于小口子迁移村居民社会保障情况的汇报

市政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联合社会保障组的各成员单位于6月5日-25日,通过走访、座谈、入户调查等方式,对小口子6个迁移村的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综合详细的调查,并研究提出了下步工作的初步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迁移村人口情况。截止到2008年5月16日,前小口、后小口、渔池、曲家园、湘子门、石板河6个村居总户数1364户,总人口3676人(男1724人,女1952人),全部为城镇户口。其中:前小口子居委会556人,后小口子居委会613人,渔池村居委会775人,曲家园居委会539人,湘子门居委会185人,石板河居委会1008人。六个村总人口中,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377人,占10%;劳动年龄段内人口1982人,占54%;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段人口1317人,占36%。

(二)迁移村就业状况。被调查的6个迁移村居中,在劳动就业年龄段(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内的1982人中,男1081人,女901人。有稳定收入的就业人员241人,占就业年龄段总人数的12%,自谋职业218人,占就业年龄段总人数的11%,剩余1523人呈无业状态,主要靠农业、海水养殖、海上捕捞、外出打工获取经济收入。

(三)迁移村居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被调查的6个迁移村居 中,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有14人,占总人口数的0.38%,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有445人(含218名自由职业者),占总人口的12%,参加被征地农民和成建制转非村居民养老保险的有1740人,占总人口的48%,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2795人,占总人口的76%。达到退休年龄并享受保险待遇的有1000人,其中,企事业单位退休29人,农村养老保险970人。

(四)迁移村民政抚恤情况。被调查的6个迁移村居中,城镇低保人员126人,优抚对象31人,现役军人3人,残疾人106人(有36人享受城镇低保待遇)。

二、迁移村应解决的问题

(一)迁移村居社会保障问题。小口子6个迁移村居男年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的年龄段所占比例较大,共计有1066人,所占总人口数的29%,这部分人基本上都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并办理了退休手续,每月享受待遇185元左右。由于待遇标准过低,迁移后难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迁移前这六村居虽然都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但迁移后这种保险性质也同样不适应迁移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迁移村居整体搬迁后就业问题。小口子六个迁移村居在劳动就业年龄段内的居民共计有1870多人,已有工作或自谋职业的约有459人,大约有1400多人呈无业状态,这部分人现在靠租用部队用地用来农业种植、海水养殖、海上捕捞等手段来取得经济收入。但这6个村整体搬迁后,现有的生存环境、取得经济收入的手段和来源都被打破,居民现有的劳动技能也不适应就业需求,要实现就业再就业,需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组织 专场劳动力供求洽谈会或指导其自主创业等手段来促进就业或再就业。

(三)迁移村居委会集体经济受到影响。由于整体搬迁后,原村居集体经济基础消亡,短期内无再生经济能力,原先需居委会集体所承担居民福利、补助、补贴等也将无力承担,需在迁移期间及迁移后一定时期内,考虑解决其上述所需费用问题。

(四)六个迁移村居民迁移期间生活问题。六村居居民迁移期间及迁移后的一定时间内,居民将失去原有创收的手段和途径,其收入来源也将中断,为保障其生活,需按一定的标准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三、初步建议及对策

(一)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迁移村居民社会保障问题。目前看,解决迁移村居民社会保障问题,关键是将迁移村居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范围,重点是达到或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居民,应积极争取政策为这些老居民按规定补缴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按现行规定只能补缴这两险),补缴后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进而将这部分居民纳入城镇退休职工管理,彻底解决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对不在补保范围人员,按国务院《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国发[2005]38号文件要求,按规定为其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手续并落实有关待遇。具体思路是:

1、按城镇职工最低退休待遇标准,切实解决迁移村居民养老保险问题。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城镇职工退休,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投缴养老保险15年以 上,即可定期享受退休待遇,其缴保时间最低须满180个月;二是达到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或丧失劳动能力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其病、伤、残达到四级以上。根据上述规定,建议按以下办法解决迁移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问题:

(1)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以上的居民,按规定为其补缴15年(180个月)的养老保险,补缴到位后再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退休待遇。其退休待遇额按今年标准测算约每人每月480余元,其后其待遇额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逐年按规定予以调整增长。

(2)对男45周岁、女35周岁以上迁移居民,按自愿原则,动员其从迁移时间起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对距达到退休年龄时参保时间仍不足15年(180个月)的,其不足的投保年限要在办理参保手续并第一次缴纳保险费时予以补缴。对不愿意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居民,建议以补保15年(180个月)应实际缴纳的全部保险费额为标准,发给居民一次性社会保险补贴。

(3)对男45周岁、女35周岁以下人员,按补保15年(180个月)实际应缴纳的全部保险费额为标准,给予一次性养老保险补贴。对要求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迁移后按规定为其办理参保手续。

(4)不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领取养老保险补贴必须通过个人申请,所在村居同意并由迁移领导小组批准,签订发放一次性领取养老保险补贴协议后方可发放。

4(5)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人员(14人)和已享受机关事业、企业离退休待遇人员(29人),不列于本次参保补贴范围。

2、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办法,切实解决迁移村居民医疗保障问题。根据《青岛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176号),男性职工退休享受医疗待遇,其缴纳医疗保险费年限须满25周年,女满20周年。对退休时缴保年限不足的,应在其办理退休手续前一次性补足。根据上述规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及以上的居民,应在其办理退休手续前分别为其补缴25年或20年的医疗保险。

(2)对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迁移居民,按男补缴医疗保险25年、女补缴医疗保险20年实际所需费用为标准,给予居民个人一次性医疗保险补贴。

(3)按现行政策规定,迁移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必须同时参加医疗保险。其养老保险费与医疗保险费应同时按规定补缴或缴纳,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居民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4)一次性医疗保险费补贴的发放,须通过本人申请、所在村居同意并由迁移领导小组批准,签订一次性医疗保险补贴领取协议后方可发放。

(5)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人员(14人)和已享受机关事业、企业离退休待遇人员(29人),不列于本次参保补贴范围。

3、按有关政策规定,切实解决迁移村居民失业、工伤、生育保障问题。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 及省、青岛市生育保险管理的有关规定,迁移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的同时,必须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具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及以上的迁移居民,只补缴养老、医疗保险,不再补缴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对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迁移居民,应按规定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对不符合参保条件或不愿参加上述保险的,按每人缴纳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所需实际保险费额为标准,给予迁移居民一次性保险补贴。

(3)一次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补贴的发放,须通过本人申请,所在村居同意并由迁移领导小组批准,签订一次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补贴领取协议后方可发放。

(4)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人员不列于本次参加补保范围。

4、按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办法解决迁移居民养老、医疗保障问题,将突破现行劳动保障政策规定,主要是对达到或将要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居民补缴养老、医疗保险问题,按现行政策是不允许的,但也不是没有操作的可能。需要由政府出面做工作。并以胶南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向青岛市人民政府提出书面请示,争取青岛市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的政策支持。

(二)立足长远,切实解决迁移村居民就业问题。对迁移村劳动力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培训,使有求职愿望的居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自身就业能力。同时,通过举办迁移村专场劳动力洽谈会,积极组织缺工企业进场招聘,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实现双向选择。针对年龄 较大、就业比较困难的“4045”人员,积极通过开发政策扶持性岗位为其实现就业,解决居民基本生活保障。

(三)从稳定大局出发,切实解决搬迁期间居民生活保障问题。因搬迁期间居民将暂时失去生活来源,建议按照城镇失业职工的标准为居民发放不超过2年的生活补贴,以保障迁移村居民搬迁期间的基本生活。

(四)民政抚恤问题。仍按原途径标准予以管理、发放。

四、所需资金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中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及国防工程所划拨土地无使用收入的实际,六个迁移村居迁移前后所需的以下几项劳动保障安置费用均需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一)养老保险费用。

按2007年青岛确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06元固定数测算,基数1606元,缴费比例28%,补缴15年,总参保补贴人口3633人(总人口3676人-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14人-已享受企事业保险待遇29人),共需29406万元(1606×28%×180个月×3633人)。

(二)医疗保险费用

1、男性村民补缴25年,男性1694人(男性总数1724人-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12人-已享受企事业保险待遇18人),基数1606元,缴费比例9%,共需7345万元(1606×9%×300个月× 1694人)。

2、女性村民补缴20年,女性1939人(女性总数1952人-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2人-已享受企事业保险待遇11人),基数1606元,缴费比例9%,共需6726万元(1606×9%×240个月×1939人)。

六村居民共需医疗保险费约14071万元。

(三)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用

1、失业保险:缴费基数1606元,缴费比例3%,补保时间15年(180个月),补保人数2345人(总人口3676人-男60女50周岁以上人员1317人-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14人),共需失业保险费2034万元(1606×3%×180个月×2345人)。

2、工伤保险:缴费基数1606元,缴费比例2%,补保时间15年(180个月),补保人数2345人(总人口3676人-男60女50周岁以上人员1317人-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14人),共需工伤保险费1356万元(1606×2%×180个月×2345人)。

3、生育保险:缴费基数1606元,缴费比例0.9%,补保时间15年(180个月),补保人数2345人(总人口3676人-男60女50周岁以上人员1317人-已参加机关事业保险14人),共需生育保险费610万元(1606×0.9%×180个月×2345人)。

以上三项其需保险费约4000万元。

(四)技能培训费用

按有关规定,需参加培训人员共1982人(其中:男16-59周岁共计1081人,女16-49周岁共计901人),其培训费标准按人均2000元计,约须培训费2000元/人×1982人=396万元。

(五)迁移期间生活补助费

按每人352元/元,享受时间为2年(失业职工标准),共需补助金额为(352×24个月×3676人)3105.5万元。

(六)民政部分

包括:优抚对象优抚金12.01万元/年,现役士兵优待金额2.718万元/年,城市低保户保障金18.456万元/年。六个迁移村每年计抚恤保障额为33.2万元,如测算期为5年,共需经费166万元。

以上六项总计所需劳动保障费用约51144.5万元。

五、其它需解决的问题

(一)以上所需资金是按2008年5月16日在六个迁移村登记人口数为基准测算。不含六村现有服兵役人员,这部分人是否纳入,需进一步确认。

(二)对六个迁移村居民中,因病、伤、残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待保险政策确定后按有关规定予以办理。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篇6

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 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国务院决定, 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 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 甘肃省在2009年10月通过了《甘肃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行办法》, 并将榆中、武山、会宁、华亭、民勤、金塔、环县、临泽、漳县、阿克塞等10个县作为国家首批新农保政策试点县, 开展新农保的试点工作, 已参保142.63万人, 平均参保率为95.72%。2010年9月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复甘肃省红古区、皋兰县、嘉峪关市等15县市区为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 已参保145.07万人, 平均参保率为87.76%[2]。2011年, 甘肃省将安定区列为全省31个新农保和65个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但是安定区经济欠发达,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发展较慢。基于此, 对安定区凤翔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1 安定区凤翔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调查

1.1 安定区凤翔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概况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地处安定区城郊, 东接青岚乡, 南邻团结、李家堡镇, 西连内官、西寨镇, 北靠巉口镇, 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是市、区两级政府所在地, 陇海铁路、310国道、312国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流域面积279.27km2, 耕地面积8878.48hm2, 退耕还林至少2400hm2, 荒山造林至少1866.7hm2多。共有行政村27个, 村民小组223个, 总户数11393户, 总人口45948人。其中, 城区有友谊、永定、东河3个村3181户10672人, 川区有西廿铺、北廿铺、柏林、福台、中川、李家咀、石坪、景家店、景家口、张家庄10个村4705户19818人, 浅山区有南廿铺、安家坡、口下庄3个村909户3746人, 深山区有义安、永安、吴家川、丰禾、花坪、中岔、李家岔、小西岔、榆河、上台、响河11个村80个社2459户11712人。2010年全镇年人均纯收入为2918元。

2012年度凤翔镇27个行政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7408人, 符合参保条件的人数为28524人, 缴费金额为2297000元, 参保率为61.03%。其中农业户口人数17399人, 缴费金额2295100元, 非农业人口10人, 缴费金额1900元。农业人口补缴人数为2760人, 补缴金额335800元。其中符合政府代缴的农业人口中计生两户为2720人, 政府代缴金额为272000元, 一、二级重残人数为78人, 政府代缴金额为7800元, (见表1) 。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安定区凤翔镇统计所.

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抽取安定区凤翔镇100户村民进行调查, 采取问卷+入户访谈法收集资料。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对政策的认知情况、参保情况及参保意愿等情况方面来评价试点村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现状, 分析影响当地农户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各种因素, 并试图寻找完善其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问卷100份, 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此次调查受访的村民共100人, 其中男性占60%, 女性占40%。受访者的年龄分布情况:16~29岁占6%, 30~44岁占20%, 45~59岁占50%, 60及以上占24%。由于调查区域为农村地区, 从受访者的学历分布上来看, 学历层次普遍偏低, 小学及以下水平学历层次比重占到33%, 初中学历层次占到51%, 高中 (含中专) 以上占16%。从参保基本情况来看, 70%村民已参保, 30%村民未参保, 参保比例较低。而在参保人群中, 选择的缴费档次人数由多到少, 依次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以上, 农民普遍选择较低缴费标准。

2 影响农户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分析

2.1 政策宣传力度对农户参保的影响

据调查数据统计, 导致农户没有参保的众多原因中, 选择“对政策不了解”的被调查者占到了总数的20%, 担心政策会变的占13.7% (见表2) , 可见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整体上了解不足, 对参保还有一定的抵触性。凤翔镇主要是通过村民会议宣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宣传方式不够完善。调查发现, 通过村民大会了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农民占总人数的65%;通过其他渠道, 如广播电视、亲友告知等方式了解的只占35%。而村民会议的宣传方式又受到基层农村干部能力有限、农村地区宣传媒介落后等条件的制约, 致使很多农民对政策的整体了解不够,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政策的顺利实施[2]。上述数据表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凤翔镇的试点过程中, 其政策的意义和制度的具体内容在该地区宣传的还不够。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

2.2 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农户参保的影响

在对“您没参加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调查中, 40%的农户认为费用太高 (见表2) , 无支付能力, 这部分农户年人均收入多集中在2000元以下;在对“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大障碍”的问题调查中, 60%农户认为是收入水平;总体上看2010年凤翔镇年人均收入仅为2918元, 而甘肃省年人均收为3424.7元, 所以其收入水平较低。在所有参保农户中, 选择的缴费标准都比较低, 大多集中在100元的缴费档次上, 这部分参保人员中占到总参保人数的80%, 其中50%的收入介于2000~3500元, 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缴费水平也越来越高 (见表3) 。

经调查发现, 安定区凤翔镇镇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有:

1) 传统农业收入, 主要来自种植马铃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经营收入和养殖业及其他副业收入, 此类家庭占被调查者的52%;

2) 二是外出打工收入, 而且出去务工的时间多为农闲时期, 常年在外打工较少, 此类家庭占被调查者的41%;

3) 三是其他收入, 此类家庭占被调查者7%。可见, 农村有许多家庭仍以传统农业收入为主, 辅以打工收入, 收入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具有不确定性, 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

2.3 养儿防老观念对农户参保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只有23.33%的农民认为有儿女养老, 自己没有必要参加;调查发现有30%的农户认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大的障碍是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束缚。这部分农户多是老年人,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易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 仍沿袭着家庭养老、子女养老、土地养老的习俗。表4显示, 参保农民中49%是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 这部分人员多为30~44岁的青年农民。可以看出, 青年农民思想观念有了进步, 易受到新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熏陶, 有了现代养老意识, 这无疑有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推出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老年农民将会对养老金养老充满信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将得到有力实施, 农村地区养老方式将发生彻底改变, 农民老年生活将得到彻底改善。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

2.4 教育文化程度对农户参保的影响

凤翔镇农民文化程度多在高中以下,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本次调查中, 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农民占到总人数的84%, 文化程度明显偏低;调查涉及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人数分别为33人, 51人, 16人, 参保人数分别为16人, 40人, 14人, 参保比例分别为48.49%, 78.43%, 87.5%。可以看出, 其文化程度越高, 参保比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文化程度的影响, 对于养老政策的了解受到限制, 认识上也有了误区, 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2.5“捆绑式”缴费制度规定对农户参保的影响

所谓“捆绑式”缴费是指新农保制度实施时, 已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用缴费, 可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表4显示, 24%的农户参保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能领到养老金。这部分农户大多是中年人, 上有老下有小, 消费开支较大, 主要考虑子女教育、婚嫁等问题, 为了让自己的父母每月能领到55元,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往往选择最低缴费标准。可见, 这一规定在制度实施初期对于扩大新农保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6 周围人的行为对农户参保的影响

由于被调查的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对新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不强, 缺乏长远眼光, 易受邻居、亲朋好友的影响。表4显示, 19%的农户因为看到别人参加了, 自己也跟着参加。

3 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参保率的高低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功与否的关键, 安定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宣传应分为自上而下的3个层级“县区级-乡镇级-村级”, 层层负责, 层层培训。同时应给重点对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政策培训,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村干部应挨家挨户宣传讲解, 尤其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费的筹集原则、筹集比例、政府的补贴标准、养老金的领取年龄和领取标准等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加大宣传, 让农民了解并掌握其基本模式和程序, 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另外, 由调查发现, 农民从众心理较严重, 笔者认为, 可以拿农民身边那些参保并且已从中获得益处的事例进行宣传, 最好不要用书面文字讲解, 而是由具体的负责人把农民召集起来进行口头讲解。在选择宣传人员时, 最好选择那些较为大家所熟悉的而且其家庭成员没有政府背景的人员, 以增加农民对制度的信任。

3.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经济贫困、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参保率低的直接原因。从调查结果可知凤翔镇年人均收入在2000~3500元的家庭占到农民家庭总数的51%, 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9%, 生活相当贫困。因此, 安定区凤翔镇应给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部署, 全力抓好劳务输转、产业开发、土地流转等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提高农民收入, 增强农户的参保缴费能力。首先, 各级政府应给全力抓好劳务输转工作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性产业, 加大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力度。其次, 各级政府应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重点发展马铃薯产业, 力争在良种扩繁和精深加工上取得新突破, 扩建原种扩繁基地、二级种扩繁基地, 引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畜草产业着力在养殖规模和链条延伸上下功夫, 增加规模养殖户和养殖专业村。现代旱作高效农业以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为主, 新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再者, 各级政府应给着力推进土地流转经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平台, 积极对接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对接, 促进土地集中向种养大户进行流转, 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 使农民财产性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最后, 各级政府应给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按时足额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各项惠农补助资金, 全面落实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力争增加农民人均补贴资金。

3.3 认真贯彻落实“捆绑式”缴费制度

农村居民对养老认知的调查报告 篇7

中国矿业大学课题组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学

摘要:近年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养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精神生活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认知,我们对徐州市下属各县市不同职业的农村居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的选择、子女赡养状况以及居民对于外来人员介入的态度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提出了提高居民的养老认识和完善社会养老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居民、农村老年人、养老、认知

中图分类号:D

当前,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据2007年的人口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1.53亿,超过全国人口的10%,其中农村老年人占70%以上,而且增长速度要比城市快得多。然而,绝大比例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至今没有可靠保障。他们的养老保障也逐渐从家庭层面上升为社会问题,从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社会稳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种经济尚不发达、家庭功能弱化、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再加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以及近年来浮现的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如何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没有出现一种能够替代家庭养老的养老制度方式,家庭养老还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一些居民对养老的态度和认知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那么,现阶段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有哪些认识?农村居民主要依靠什么方式进行养老?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对社会养老的认识?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为了了解农村老人养老服务的需求状况以及更好的构建农村养老的社会工作体系,我们于2009年9月13日至20日对徐州市下属各县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9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1.1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202位居民中,农民人数占总人数的44%,学生、个体经营者和教师分别占样本总体的17%、13%和13%。其中,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占61%。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53%和31%的居民将支出优先用于基本生活和教育,仅有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养老。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与其职业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国家公务员和个体经营者因为有较高的稳定收入,对养老问题关注较少,由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和巨额的教育、医

疗等消费开支,使多数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养老便成为困扰农村居民的主要因素。

1.2 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知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徐州市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认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民对养老认识缺失,医疗保健意识较差。

据调查,67%的农村居民选择依靠自己或子女来养老,仅有9%的居民选择依靠养老保险养老。其中,国家机关公务员和教师希望依靠养老保险来养老;个体经营者和学生更强调以后依靠自身养老;而农民对于社会养老没有认识。

调查中发现,尽管大多数老年人感觉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57%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而且定期做检查或治疗的仅有22%。虽然有97%的农村老人加入了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受到保障低水平和高限制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这样的现状更加深了农村居民“靠人不如靠己”的养老观念。

2、对于由谁赡养,农村居民存在偏见。

近30%的居民选择应该由儿子来履行赡养义务。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和盖房上,而不是用来储蓄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使农村老年人生活非常艰难,只能靠“养儿防老”。而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压力更大,甚至只能依靠配偶。

3、对精神慰藉认识淡薄,农村老人闲暇生活单调。

34%居民认为给钱给物就是孝顺,而42%的老人对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满意,他们普遍认为很少与子女进行交流,尤其是面对面的交流。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迁移,直接导致了农村老年父母身边子女数减少,虽然这些流迁人口仍能在经济上接济父母,但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受到了较大影响。

当前农村老人的闲暇生活以消遣娱乐为主,大多是传统的休闲方式,如看电视、串门聊天,或搓麻将、玩扑克,几乎没有现代科技的踪迹。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农村老人文化程度偏低,不能正常地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第二缺少必要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器材;第三缺乏组织和引导。

4、农村居民对敬老院“敬而远之”。

56%的农民认为子女健在却将老人送敬老院是不孝的表现,会受到亲戚邻居的嘲笑。更有72%的老人选择在家养老,不希望到养老院。这其中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有儿有女,到养老院去是给自己和子女脸上抹黑,怕儿女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者有的居民经济条件较好,不符合政府规定的到养老院养老的条件,另一些人则认为养老院条件和服务水平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不愿选择养老院养老。

5、对外来介入人员认知的偏见。

在解决赡养老人问题时,往往需要有一些外来人员参与进来。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以及外部介入工作效率的低下,人们对外部介入人员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和不信任。

受调查居民的态度表明,他们不希望邻居或熟人介入自己的家庭问题,可接受的外部人员主要是政府工作人员、亲戚和社会志愿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老人寻找物质支持,提高老人的精神生活水平如陪老人聊天、组织老人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以及关注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健康知识和医疗保障)。而不

希望“外人”去调节家人关于养老的矛盾或解决无人赡养等问题。外界介入的仅仅是一些“面”的工作,没有“质”的深入。

二、调查体会及思考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居民在养老方式的选择、精神慰藉的认识以及对待外界介入人员的态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社会养老认识的缺失、农村老人经济缺乏足够支持、对精神慰藉的忽视。这种情况说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和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之所在。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一个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程度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密切相关,而且农村经济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社会和家庭养老的质量。虽然政府会在农村养老上投入一些资金,但这只是治标而不治本,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资金不足的现象。因此,用好用足国家的惠农政策,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政府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第一要务。要加大力度,深化“多予少取放活”惠农政策,对农村尽最大限度地予以政策、资金倾斜和提供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二)发挥农村土地和家庭所应有的养老保障辅助功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举。虽然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于计划生育政策、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转变和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共同引发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核心化、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惑。然而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经济根源和思想道德基础,根据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水平、社会服务状况和传统文化等的实际情况,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基础,应该在巩固原有家庭养老模式的前提下,在农村大力推广社会养老,建立“家庭养老保障社会养老,社会养老促进家庭养老”的养老格局。

(三)强化政府责任

明确政府责任,完善与之相应的政策、法规在构建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过程中,国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责任主要是政策制定和财政支持。政府必须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和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对农村尽最大限度地予以政策、资金倾斜和提供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第一,政府鼓励与支持专业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商产生。

第二,打破由政府主导的模式,适当引入一些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进而使服务快速覆盖到更多老年人。第三,鼓励和扶持街道与社区开发属于自己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如:培养居家养老护理员、日托中心、社区医院等。

第四,对特困老人适当提高资助额度,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质量。

第五,简化现在的一些行政执行程序,让一线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去发展服务商和监督服务质量。

(四)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法制化,以法律的形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以规范。目前,大部分农村社会养老体制尚未确立,社会养老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无法可依。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必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立法工作,依法建立社会养老制度。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革,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对基金构成、保障标准、收支程序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社会养老问题。

(五)关注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老年人的文化贫困状况不容忽视。首先,加大力度搭建农村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平台。加大工作力度,在巩固现有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室)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功能完善的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站,为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构筑坚实的平台。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加强老年学校学制、教学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充分利用老年教育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内容健康的老年人培训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农村曾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品的发源地。目前,全国各地的许多优秀的文化精品还流传于农村,其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传承于农村。要保持开展经常性的老年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和城乡文化互动活动,举办大型的乡村老年文化艺术节等精品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展示才艺和精神文化交流的舞台。同时,广播电视音像制作部门、文化部门要多深入农村,源于农村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中提炼和创造出老年文化艺术精品,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

(六)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养老满意度。

首先要引导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正确的认识养老问题,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和优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帮助他们真正的“俏夕阳”。同时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机构,为老年人调节家庭矛盾、寻求物质支持等提供帮助,并且提高老人的精神生活,如组织当地老人开展活动,开办老年协会,促进更大范围内实现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为了给养老机构的老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极力改善乡镇养老机构的设备和环境。首先,要搞好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服务,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通过社会福利保障机构和乡镇医疗点,为老人提供健康知识,提供医疗保障,帮助他们预防和应对老年性疾病,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要保证每个养老机构都配有合格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以及必备的医疗设备,做好医疗保健服务。其次,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对已经上岗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仅针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培训,还要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对老人负责。

参考文献

[1]李宏,单学勇.农村养老保障从家庭到社会[J].经济与管理.2004(9):10

[2]陈玉荣.我国社会保障的缺陷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4)

[3]刘志诚.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困境及思考[J].中国审计,2003(2)

[4]朱凤丽.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障探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9)

[5]栗志强,姚兆余.农村老年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J].南方论坛.2009(2):72

[6]曹云清,张占平,李斯.和谐社会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9(3):26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方军,汪雷.转型期中国农村行政伦理研究:基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2):179

[9]张腊梅.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

[10]崔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J].社会调查:2008(5):46

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 篇8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以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60-79周岁的1名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样本分布在17个区县,调查有效样本2248个。其中,60-69岁占58.7%,70-79岁占41.3%。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表 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二、老年人基本生活状况得到切实改善

1.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2012年,本市根据《社会保险法》要求,建立新型农村养老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居保”),加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以“城保”、“新农保”、“城居保”为主体,适应城乡不同群体需要的养老保障体系。2012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保”、“新农保”、“城居保”养老金的人数分别为249.07万人、37.33万人、5.07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和农村“五保”对象得到有效保障。2012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获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分别为0.8万人、0.9万人,农村五保老人数共计0.3万人。调查中,逾六成受访者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对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缩小城乡老年人养老保障差距起到积极作用。

2005年以来,本市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2年1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2012年调整本市新农保领取养老金人员养老金的通知》,首次出台了新农保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办法。调查中,99.1%的受访者经济来源为退休金、养老金。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处于“没有负担,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业余爱好中”,“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工作,发挥余热”,“操持家务,为家庭操劳”,仅3.7%表示“生活负担较重,经常为生计担忧”。

2.养老床位快速增长

面对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本市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02年以来,市政府每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实事项目,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满足大众需要为原则,扶持发展普及型养老机构,确保困难老人、普通大众的养老服务需求。2002-2012年,本市养老机构由417家增加至631家,增长51.3%;养老机构床位数由3.34万张增加至10.52万张,增长2.14倍。2012年,本市每100位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有2.9张养老床位。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广

2000年以来,本市从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出发,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多种服务,逐步形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并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和困难老年人的补贴机制,享受到政府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本市17个区县共有231家社区助老服务社,平均每个乡、镇、街道1家;有3.2万名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为27.2万名居家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占本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的7.4%,并为25.1万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12.6万名老年人经评估得到养老服务补贴,占服务人数的46.3%,补贴资金总额2.9亿元。2012年,本市拥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13家,为1.1万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92家,受益老年人5.4万名。

4.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不断拓展

在原有“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上,本市为老服务内容不断延伸与拓展。2012年,新增“为10万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项目“老伙伴”计划,由低龄老人定期为80岁以上的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以互助关爱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目前共有10.55万名高龄老人成为受益人。同时,开展了为“1000个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室适老改造服务”项目,又称“适老性改造工程”,从安全性、无障碍、整洁性等方面帮助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改善居住环境。第一批“适老性改造工程”在本市10个区县实施。截止2012年末,共改造竣工1005户受助家庭。调查中,受访者表示,“老伙伴”计划和“适老性改造工程”等项目,根据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自理能力和不同喜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提供的服务具有针对性,从精神和物质上帮助老年人,让老人得到实惠。

三、本市老年人的养老意向

1.近七成受访者倾向家庭养老

尽管当前城乡居民家庭小型化形态基本形成,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但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仍是他们的首选养老方式。调查显示,有67.3%的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21.2%倾向“社区居家养老”,另有11.1%和0.4%则倾向“机构养老”和“其它方式养老”。从区域看,有74.7%农村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高出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调查中,有36.2%农

村受访者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子女的补贴,比重明显高于样本总体平均水平,可见子女供养仍是农村养老的重要模式。从年龄看,高龄老年人更渴望家庭关怀,更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调查中,70岁以上受访者中70.9%选择“家庭养老”,比重高出60-70岁群体6.1个百分点。从收入水平看,有74.1%月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倾向于“家庭传统养老”,高出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见图1)。表明,经济条件也是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12.“纯老”家庭对社区居家养老意向更高

此次调查,“纯老”家庭超过半数(53.8%)。其中,老俩口家庭43.7%,独居家庭7.5%,两代老人家庭2.6%。调查显示,“纯老”家庭老年人除了选择传统家庭养老,对社区居家养老意向较高,有24.7%的受访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比重高于样本总体平均水平。这表明,老年人普遍希望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调查中,受访者认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可以不离开熟悉环境”,“对家人照顾不到的地方进行补充”。另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多元化”和“费用较低”也是他们选择这一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3.选择养老机构时最关心服务质量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调查显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有41.3%的受访者将“服务质量”、39.7%将“收费水平”列为最关心的因素,两者合计为81%

;“设施、环境”和“品牌信誉”的选择比率分

别为6%和5.8%(见图2)。这表明,老年人不仅关注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更关注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24.“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同时“以房养老”获得广泛支持

“养儿防老”观念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根深蒂固。调查显示,有42.3%的受访者表示“赞同”,45.2%的表示“较赞同”,两者合计87.5%;12.5%表示“不赞同”。尤其是农村地区,“养儿防老”依然是一致认同的养老模式,94%的农村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养儿防老。

在老龄化、少子化现象日益突现的社会环境中,采用反向抵押的按揭方式“以房养老”,成为老年人减轻养老负担的一种可能途径。调查显示,有73.1%的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以房养老”,26.9%表示“不赞同”。受访者不赞同的主要原因是:“‘以房养老’容易激发家庭矛盾”、“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不需要‘以房养老’”。对于农村地区老年人而言,“农村宅基地不允许买卖”,无法实施以房养老。

四、加快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仍有期盼

1.希望进一步缓解养老机构供需矛盾

2012年,本市养老机构床位数与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比例为2.9%。但调查显示,有11.1%的受访者希望在“机构养老”,尤其是“纯老”家庭中的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1.1%

表示倾向机构养老。可以预见,随着本市“纯老”家

庭和高龄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养老机构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显突出。受访者反映,条件稍好或者公办的养老机构要预约排队等候1年左右才能入住,对身体状况差、没有人照料的老人可能因为排队老人太多而住不进去。如何确保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需求,有关部门应及时研究并尽快解决。

2.希望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养老不离家,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可以减轻老人的孤独和绝望感,因而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部分受访者反映,社区老年助餐点离家较远,希望能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解决他们的用餐问题。但助餐点由于服务人员少、无正规送餐工具、食品卫生要求高等原因,无法为这部分老人提供服务。调查显示,有9.2%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助餐服务与需求还有差距,希望及时改进服务。

3.希望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由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多为“4050”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缺乏,只能从事一些助餐、居家清洁等生活照料服务,已不能满足的老年人迫切需要的精神慰藉、医疗康复、社交帮助等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工作。调查中,有养老服务机构反映,少数服务人员不能完整记录老年人一天的生活轨迹,增加了管理难度和风险。因此,定期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意识也是许多养老机构和老人的迫切希望。

上一篇:我的理想3分钟演讲稿下一篇:梧桐山之旅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