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诚信为本(精选9篇)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耀眼的伦理范畴和取向,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诚信思想贯通古今,对人格塑造、品德的培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系统考察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特色对孔子诚信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找寻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人类学的角度解读孔子的诚信观,孔子诚信观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
在这里,我就简单谈一下孔子思想道德修养中的“诚信 ”,以及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一.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到“民无信不立”
首先,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仁”是其核心思想,“信”则是其重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也是孔子一生中用以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关于诚信的地位,孔子从多个方面作了论述。其中有一点是“信”是“仁”的必然要求。孔子的伦理思想,“信”是这一道德标准的必然要求。仁者、贤者必然具备“信”这种道德品质,而试图通过修身以“成仁”“成贤”者,在人际交往中也就必须努力做到“信”。孔子提出,做人要“主忠信”,即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他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便通过孝、悌、信、爱等品质的培养而迈向“仁”的境界。对于古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的重“信”作风,孔子推崇、赞叹不已。
在此之外,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他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輗与軏虽然只是车上的一个小小的木销子,但它们锲嵌在车辕前面的横木上,起着关联固定作用,因而是车的一个关键部位。缺少了这个部位,车就将无法行走。“信”对于个人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但它在人的言语、行为中同样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言语是否符合实际;行为是否符合言语。因此,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自己也作为诚信的典范,让弟子以及后人们得益匪浅。在对待朋友的时候,孔子坚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对待自己的承诺时,孔子坚持“言必信,行必果”.他还以这种思想劝诫当时的统治者他强调“民无信不立”即他提出“兵”、“食”可去而“民无信不立”的政治治理主张。
孔子的诚信思想不仅给他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曾子杀猪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子,不仅他的一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被今天广为传颂,而且曾子杀猪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影响深远。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这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作为统治者,要想赢得民心就更应该信守自己,只有信守自己的承诺才能赢得威信。战国时,商鞅辅佐秦国,决心改革政治以充实国力。“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他就想了个办法,在都城的正门前放了一根粗原木,上边贴了一张告示:“将此原木搬至北门者,赏黄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谁也不肯去搬。商鞅将黄金增至五十两。这时,一个男子半信半疑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他马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五十两黄金。围观的人后悔不已。这以后,商鞅很快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变法得以顺利推行。在这里,商鞅看到了“民之信”对于变法的极端重要性,因而采取策略获得了这宝贵的“民之信”。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从而变法取得成功。荀子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心的向背是政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孔子要求代表官府形象的官员“慎于言,敏于事”,“言思忠,行思敬”,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从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立体完整的诚信政府的形象。
孔子的这种诚信观,曾经对秦汉以降历代王朝的治国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历代皇帝也都出言谨慎,而且“君无戏言”。臣子则往往以“民无信不立”来规劝皇帝信守诺言,如唐贞观年间。大臣魏征就曾上疏唐太宗,提醒他“诚信”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意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信是任何一个政府取得民众支持与信任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古今中外,概都如此。
二.孔子的诚信思想对现实生活起到的影响
1.诚信对人格塑造起到的作用
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与诚信相对的是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弄虚作假、口是心非。我们当然不要做这样的人。我们要做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的人。说到这儿,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身边的故事,有的同学考试作弊,自欺欺人;有的同学不懂装懂,满嘴谎言;有的同学以欺骗和捉弄别人为乐;有的同学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瞒天过海,为偷懒找出种种借口,或者在老师面前信誓旦旦,看我以后的表现怎样怎样,可一转身就把自己的承诺忘记得一干二净。这种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警醒!诚实守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要求。孔子向来追求人格的完美,而完美的人格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要素。诚实守信即其中之一。孔子认为,善人即是信人,他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这里所讲的“成人”,正如朱熹注解所言,是“全人”之意,是一种典范性的人格。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全人”呢?孔子特别提出,若能做到诚信也就可以算是“全人”了。由此可见诚信在人格完善中的重要意义。后来的思想家孟子也十分重视人格中的诚信问题,他说:“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一。在儒家伦理思想中,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2.诚信对人在社会关系中起到的作用
“诚信”这一道德要求,从其本质上看,是应当贯穿于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但在诸种人际关系中,最需强调诚信的则是朋友关系。孟子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五种,即“五伦”,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相对而言,朋友关系是人一生中数量最多、最宽泛,但也最松散、最易变动的一层关系,因而也是最适宜和最需要强调诚信这一道德规范的一层关系。可以说,广义的“信”应运用于所有人,而狭义的信”则主要针对朋友。当然,这里的朋友应宽泛地理解为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之间产生了一定关系的任何人。
诚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是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而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则是朋友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认为贤者不会轻易去怀疑别人。孔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指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主张要与正直、诚实、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孔子与颜回、子路谈到了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一条就是使朋友相互得到信任。而子路也着着实实地 履行诚信,作到了“无宿诺”,连打官司的人都不愿去欺骗他,从而“片言可以折狱”,受到了孔子的赞扬
人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相互交往,互相依赖,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对于这种社会关系,人们必须真实地肯定、反映和自觉地加以维护;这也是在肯定、维护和完善自己的本质,因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为此,在人际关系中必须坚持诚信,这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社会秩序将变得混乱,整个社会将陷入互相猜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人自危、无法生存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是人的本质的客观需要:没有诚信这一人际交往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系将趋于萎缩,人将面临退化。这也正如傅玄所说:“君不以信御臣,臣不以信以奉君;父不以信教子,子不信以事父;夫不信以遇妇,妇不信以承夫,则君臣相疑于朝,父子相疑于家,夫妇相疑于室。大小混然而怀奸谋,上下纷然而竟相欺,人伦于是亡矣”。
3.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起到的作用
孔子的诚信思想不仅对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一个人的事业的成与败有一定的作用。每个人在事业上应当是“义以为质,礼以成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在以道义为原则的基础上,靠诚信来完成。这正如南唐谭峭所言:“信者,成万物之道也”。诚信是成事的关键,是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因为有了诚信的态度,就能脚踏实地,真心实干,实事求是,不自欺,最终了解事实的真相,发现真理。而且,诚信能够使人得到真正的朋友和帮助,为事业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所以,欲成就一番事业者,一定要真取做一个诚信的人。反过来,“自古以来,未有不信其言而能有大功者。”
孔子指出,是否有诚信的态度,做事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言忠信,行 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所以,他要子张将“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时时刻刻牢记在心,“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依于衡也”,认为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终至事事成功。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诚信,同样在现代代市场经济中,诚信也同样重要。现在企业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伪劣商品随处可见,充斥着市场的每个角落。假冒伪劣商品种类之全、数量之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隐秘的假货经济体系,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危及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如2001年11月的“河源毒猪肉”事件、随后的南京冠生园的“黑心月饼”事件、2004年4月震惊全国的阜阳特大劣质奶粉事件,所有这些事件无不反映出不法商人和失信厂家利欲熏心,不仅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昧着良心做生意,甚至到了“谋财害命”的地步。
我们不会忘记在2008年9月,由媒体率先曝光而后真相大白的“三鹿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甚至惊愕世界。仅仅初步统计,三鹿有毒奶粉就造成了3名婴幼儿死亡,多达3万多名婴幼儿身体受到损害。在随后进一步的检测中发现: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多达20多家,其中不乏享有免检待遇的著名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等。婴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饮用的奶制品竟含有毒成分。人们不禁要问:不法商人的良心何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诚信何在? 可见,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占据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想到孔子所提倡的“诚信”思想。我们不禁惊醒,诚信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也影响着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诚信缺失有损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企业诚信缺失有损商品形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有的企业以次充好,甚至将假冒伪劣商品卖到国外,损害国外消费者利益,败坏中国企业的声誉,损害中国商品的形象。
孔子曰“人无信,而不立”同样,企业没有了诚信,也一样树立不起自己的形象,最终会被激烈市场竞争所淘汰。每个企业都应该将诚信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4.诚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诚信是一张身份证,诚信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责任。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时时刻刻以诚信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生活上,做到乐观坦然,不自欺欺人;在与他人交往中,真诚相待,相互信任,不口是心非。面对社会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握诚信着张盖有特殊印迹的身份证。
一、孔子认为个人发展要讲究诚信
孔子认为,一个人对待自己作出的承诺,应“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对于说过和承诺的话语,就一定要想办法坚守原先的信用,力图完成和办到所承担之事。在孔子看来,人一定是要讲究诚信的,“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子的处世原则。对于那些缺乏诚信的人,孔子对其的评价则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他认为缺乏诚信的人,即便暂时取得了财富也往往是过眼云烟和不能长久的,人要是缺乏诚信,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特别是对于那些张口谎话、食言而肥的人来讲更是可耻的,因为其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独立尊严的人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基础,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失去了社会的支持,最终自然也就不能实现个人的伟大抱负。
孔子认为,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应该以诚信为本方才能有所进步与发展,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告诫说为人做事虽然强调勤奋敏捷,但说话做事一定要谨慎小心。孔子为什么要强调“慎于言”呢?这也是出于诚信的最大考虑。孔子认为一个人说过的话和承诺的事是必须要按时按期完成的,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因此,对于不能够确认必定完成的事,在孔子看来是万万不能轻言承诺的。对此,宋代思想家朱熹在理解孔子的诚信思想时点评非常到位,他批注说:“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专门叙述为“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从因由层面说明了孔子有关诚信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1]。
孔子认为,一个人在学问追求上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意思是对于知道的事情就说知道,对于不知道的东西就说不知道,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才是明智之举。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个人诚信的充分表现。按照孔子的观点,对于古代先贤文化知识和其他各种社会知识,人们应该虚心、刻苦学习并尽可能地加以掌握,但是即便一个人的知识再怎么丰富多样,也总有一些自己不甚明了的问题,对此就应该以诚信为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体现出个人的良好品质和精神素养。有这么一则故事。据说有一次,孔子与学生子路等同行外出,走到一个村庄农户家中借宿。子路到井台打水准备做饭时,因找不到水桶,只好用一只两头小中间大的陶罐到井中打水,但当水打满之后一放到地上,陶罐就倾斜了,水自然也就流走了。正在发愁无奈时,只见孔子走上前来,他把陶罐放到井中,只汲取了一半井水就提上来,这时放到地上,陶罐就稳稳当当不倾斜了。孔子对弟子们说:“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容器是一种古老汲水器,它容易汲水,但是不能汲满,一旦汲满它就要倾覆,只有汲半罐它才不会倒。”孔子又感慨地说:“做人就是要和这陶罐一样,不能骄傲自满,自满就要倾覆。世界上还有我们并不知道和了解的许多事情,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能算是最为聪明智慧之人。”
二、孔子认为人际交往要讲究诚信
孔子认为,人际交往时信守诺言、处世实在,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他认为,在与朋友相处时,彼此要以真实的言语和感情进行交往,知心坦诚、肝胆相照,不要存在任何涉及欺骗、诡诈、自私的成分;在对待朋友时,一定要讲究真实与坦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必须尽力办到,若实在无法办到,就要及时向朋友说明和解释缘由;朋友之间不能只讲义气而失去正气,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以实际作为来评判一个人的个性品质,他特别反对与人交往时采取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趋炎附势、口是心非的做法,非常珍视诚信的重要作用。对此,宋代朱熹评述说孔子“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充分肯定了孔子的诚信教育思想内涵。
孔子认为,人际交往时还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君子通晓天下事理、讲究诚信规则,故待人接物处世就如同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浓重而常为物质小利所拖累,故狡诈突变、患得患失,常含戚戚之心。对此,宋代程颐曾评论说孔子的思想是:“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论语集注》)正所谓“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荀子·子道》),而“忧”与“乐”最大的区别在于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否遵循诚信道德原则。另有一则故事。某日,孔子的学生子路身着军士戎装,见到孔子后便拔剑起舞,并同时问道:“夫子,古时之君子,也是常用宝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之君子,常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将仁爱视为自己的贴身护卫,尽管足不出户,却知晓千里之外的大事。如遇到不善之人,就通过忠厚诚信来感化教育他;如遇到暴乱侵扰之人,就采用仁义来使他们内心安定。如此这样,又何必动用宝剑、使用武力呢?”孔子认为,人世间的是非高下之风,均来源于人们内心当中不平的心境。人的内心是贪恋和欲望的根本,即便未真动刀枪,但如果内心每日处于不平之中,每日都试图算计自己的对手,那么无论如何是建立不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只有真心相对、以诚信为本,将各人言语和所作所为渗透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之中,才能摒弃以往的仇恨,结交真正的朋友。由此可见,诚信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2]。
三、孔子认为国家治理要讲究诚信
孔子认为,与人的自我发展、交际朋友的道理类似,治理国家时也是需要讲究以诚信为本的。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来源于一则典故。某一天,子贡拜求孔子讨教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非要舍弃掉其中一项,那么在这三项当中要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那么就舍弃掉军备吧,饭还是要吃的。”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再舍弃掉一项,那么在这两项当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那么就舍掉粮食吧。”子贡追问缘由,孔子回答说:“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也不过就是饿死罢了,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来说,如果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那么就肯定是要垮掉的,就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按照孔子的观点,诚信在国家治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足可以胜过军备与粮食。同时,孔子还认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就是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既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地办理政事,又要严守信用;既要节约财政开支,又要爱护民众;要按照农时的忙闲情况去役使人民,而不能横征暴敛。此番言语,又一次强调了孔子的重要观点,那就是国家治理时必须要注重做到慎重对事、严守信用,以诚为本[3]。
参考文献
[1]魏佐国.孔子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南方人物, 2007 (2) .
[2]王杰康.孔子诚信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 2009 (13) .
诚信是儒家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有关其记载在儒家的书籍中颇多。《论语》一书中,孔子教导学生时提倡四教:文、行、忠、信,当中的“信”即是诚信。虽然在《论语》中,孔子对诚信的阐述非常简单,但不可否认诚信是孔子十分重视的品德。戴圣在《礼记·儒行》说“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可见诚信在儒家思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北大教授于丹在她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中写道:“诚信是试金石,验证着人品的高下。”一个有修养的人,必定会有诚信。诚信之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别人的尊敬与信赖,因为成功的关键都掌握在诚信者手中。一名事业有成的商人之所以那么成功,是因为他的诚信,顾客才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购买产品,甚至帮他免费宣传,使生意越来越好。孔子也是因为生活中处处表现诚信,才会受弟子们的敬重。孔子以他的诚信流芳百世,至今他的精神依然为人们所仰望。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诚信,在生活中好好应用诚信。
但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里,有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不惜典当自己的诚信。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不肯用功,却想得到好成绩,坐享其成,于是冒着被记过的风险,用尽方法来作弊;也有些商人瞒着自己的顾客卖“黑心”产品,危害群众。以上的这些人有诚信吗?《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们做任何事情时应当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诚信,不然,自己的名声就会因此受损,遭到所有人的蔑视。因此,如果世人肯向孔子学习诚信之道,世上就没有欺诈,没有人深受其害;如果世人肯不再欺骗,世人之间就不再会互相猜忌,天下就会和谐、太平。
有些人以玩笑的名义,抱着侥幸的心态,以为玩弄诚信是一件无伤大雅的事,结果搞得自己不再有信誉,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得不到别人的肯定,落的悲惨的下场。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一名留学法国的大学生在法国半工半读时,发现法国车站与他国的不同,不设检票口,没有检票员,因而沾沾自喜,此后抱着侥幸的心态常常逃票。有时也会因被发现逃票而感到愧疚,之后却故萌复态。大学毕业后,他到公司应征,却每每遭到拒绝。他对此事深惑不解,直到其中一个公司告诉他受拒是因为逃票受罚的记录。从逃票记录显示他没有诚信,而诚信是每个公司所重视的。这时的他才感到懊悔,为什么当初自己要把诚信当做玩笑。
从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得知,缺乏诚信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正如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各大企业都将诚信当作聘请员工的首要条件。所以,世人应该谨记,学习孔子,学习他的诚信,这样才能在充满竞争的国际舞台中大展拳脚,有所作为,为自己及国家争光。
然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所说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正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实践的。孔子周游列国,途中认识了不少朋友。若他言而无信,岂会受朋友的敬重?我们与朋友之间应当坦诚相对,说过的承诺一定要兑现,才能互相信任、互相了解。倘若交朋友时不应用孔子的诚信之道,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渐渐被周围人疏远,知心朋友将会越来越少。
要治理一个国家,该国领袖也需要讲诚信。一个国家想做到诚信,应该如何呢?一是清廉反腐,二是秉公执法。这不禁令我想起薛福成《猫捕雀》中的一句话:“乃有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者,何也?”如果那些国家的领袖肯学习孔子的诚信,那么领袖就不会眼巴巴看着人民因贫困而吃不饱,穿不暖,自己的口袋却越来越饱胀。西方著名哲学家吉诺曾提出:“信任是国家唯一的支撑物,也是国家稳定的维持物。”如果国家领袖不肯像孔子那样表现出诚信,那么只会越来越不得民心,政府倒台将会是迟早的事。
看过《论语》一书,孔子不仅在强调“信”字时表现出他的诚信,在他的其他学说中也表现出诚信。孔子提出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其实也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孔子说那句话时,已经贵为弟子们敬仰的老师,也是所有人眼中的圣贤,但面对浩瀚的宇宙,孔子深知自己所知道的事其实是非常少的。孔子选择不以自己作为贤人的身份卖弄学问,反而诚实的告诉别人自己会些什么,不会些什么。相比一些人硬要咬文嚼字、班门弄斧,孔子的这番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诚信好比人们心中的一把锁,每个人都必须坚守着这把锁。一旦锁被撬开了,里面的东西便会一扫而空,一夜之间将会一无所有。因此,我们应该仰望孔子,向他学习诚信,以免自己的信誉遭受破坏。诚信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秩序的基础,唯有学习孔子,诚实不欺,才会打造一个安宁和谐的社会。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出处:《论语·为政》
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它靠什么行走呢?”
2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3
《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教学方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德以育人 启发诱导 诲人不倦 言行一致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学行结合 温故知新 虚心好学 实事求是 以学为乐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回望历史,瞻仰先人,涓涓的智慧与哲思的长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崇高的灵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古代圣贤们的智慧结晶在现代化的今日同样闪闪发光,为社会的长足进步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尤其在政治、人文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奠定了巨大的基础。在这些古人当中,尤为突出的是家喻户晓的孔圣人。他以及与他相关的著作《论语》在当今的政治、教育、社会道德等方面发挥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摘自《百度文库》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摘自《百度百科》
谈及孔子则必定会谈到《论语》,《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语录体,是流传下来的语录体的汇编。可谓汉语文章的典范。
孔子的成就之伟大和绝妙,千年以来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和推崇,这得益于其儒家文化的巨大社会价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孔子就像现代人一样活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方面给予世人指导和教育。他所倡导并总结的理念与精神于今时今人有着非凡的影响。作为学生的我,学习、为人处世、教育是我从孔圣人哪里所学之中的主要部分,因此也自然感受到一位“老老师”的意味。
我心中的孔子,是一位杰出的老师,教人以明理善辨、导人以知行尚仁、育人以良习远志。相信很多人有相同的看法,这位谦逊的老教育家以其和蔼,委婉的方式教育三千弟子时的场景在今天正无声的上演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的基本方法,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深刻的去践行这些话的本质内涵,将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今后才能更好立足于自己的领域。而知识与道德的提升应该并重,所以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巧言令色,鲜矣仁”等言论时刻告诫我们,并促使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增强区分善恶是非的能力。孔子在说理的同时同样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种知行结合,崇尚仁爱的教育方式使人切身感受并验证了理论的可靠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学仁做仁本是一体,我们肩负这样的重任,也要在实践中考验自己和真理。而孔子的弟子当中就有这样的典范,他们是其他弟子也是我们的榜样。
孔子教人的结果是培养一种统一精神内涵下的因人而异的特殊个性和志向,他犹如一盏明灯,人人都能看见,而从不同角度看的结果是影响各异,然殊途同归:仁爱之本,君子之道,礼乐之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诸多论述品性的经典语录中不难看出,孔子的教育更加注重性格的塑造。
我们从孔子的教育中学到了仁的精神,君子的道,这些是我们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也能够借鉴其中的道理,以此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当今社会仍需要这些看似古老而实际现代的训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有涉及,“礼义廉耻信”皆有阐述,“温良恭俭让”皆有谈论„„孔子或直或曲的告诫着他那个时代的学子们,未曾料想到于千年过后使我们也受益匪浅。然而圣人是有如此预见能力的,而且真理来自于广泛实践并经得住考验,孔子的不朽与其文化本体和精神本质的传承乃是冥冥之中的事。
孔子于今天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今天在接受和运用其思想理论时也会产生细微的变化,这是适应当代社会的必然改变,也是在接受古代思想时应具有批判精神的体现。总结与反思在多元多变的科技和知识时代里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孔子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文化思想的提升、道德品质的塑造,当然,这是为人的本质要求。我们既要达到这些要求,也要培养和形成适合时代形势的个性与特性。这是值得思考并需努力践行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有教无类”, 是孔子博大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孔子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有力体现。孔子“有教无类”教育信念, 是在对教育价值、作用的深刻理解及对人性的深入分析基础之上建立的。
一、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是对教育作用和
教育价值的有效阐释, 是现代“受教育权利平等”思想的发端。
孔子对教育价值和教育作用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认为, 兴办教育, 培养人才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他提出“庶、富、教”的理论, 这是对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对国家重民教民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孔子认为教育是支撑国家大厦的梁柱, 一个国家即使其君主昏庸无道如卫灵公, 但只要有文治武功各方面的人才, 这个国家便不会丧亡 (《论语·宪问》) 。而培养造就文治武功人才, 完全离不开教育。《学记》把教育的重要性提升为: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君子“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 反映了儒家学派及孔子对教育职能作用的深刻认识。
如何开展教育?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的本意是指教育不分等级、种类。春秋以前, 教育的局面是“学在官府, 民间无学”, 文化知识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 平民没有资格接受教育。春秋中叶以后, 由于战争频繁, 阶级关系的变化, 以及社会生产对文化知识的需求, 以致原来的知识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的局面被突破, 开始了“文化下移”的新纪元。孔子为适应时代的潮流, 创办私学, 广收门徒, 将以往深藏在秘府的典籍, 解放出来, 加以传播, 使“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格局被打破。孔子的私学, “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 七十有二 (《史记·孔子世家》) ”。我们可以想见孔子办学规模是宏大的, 教学内容是多方面的。他的办学方针是什么呢?孔子自己说是“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又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汉代经学家马融解释说:“言人所在见教, 无有种类。”只要自备十条干肉作为学费而来受教的, 孔子总是不分贵贱、贫富和地域, 对于他们一律加以教诲。
孔子的有教无类, 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 学生无论贵贱, 均可接受教育。孔子的弟子中有贵族, 如南宫适、司马牛;也有贱人, 如子张;有善于货殖的富豪子贡, 也有瓮牖绳枢的贫民原宪。可见, 孔子破除了受教育者的等级界限。其二, 不论品行高低, 均可进行教育。孔门弟子中品类很不齐一:有的原来是性格粗鄙的人或者是行为不端正的人, 有的甚至是盗贼。他们经过教育培养, 都能去恶向善, 成德达才。《荀子·法行篇》记载:“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 欲来者不距, 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 檃括之侧多枉木, 是以杂也’”。既云杂, 可见是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的。其三, 不分地域国别, 广泛招收弟子。据记载, 孔门弟子的地域籍贯, 包括了鲁、卫、齐、宋、陈、蔡、郑、薛、吴、楚、晋、秦各国, 他们年龄悬殊极大, 大部分来自平民阶层。可见, “有教无类”确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和教育信念, 他也真正做到了对凡来求教的“未尝无诲”的地步。孔子的“有教无类”, 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它不仅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的大量人才, 促进了文化下移, 而且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 开创了教育公平之先河, 是现代“受教育权利平等”的思想发端。
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信念, 来源于对人性的剖析, 体现了“教育以成人”、“教育以达人”的人本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的信念, 来源于他对人性的剖析。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 孔子认为人们的生性本来是相近的, 只是由于习染和教育的不同, 使人彼此间的差别悬远了。因此, 教育和环境对人的作用远远超过遗传。他认为人们虽有良好的素质, 但不能自发成才, 必须经过学习与教育, 才能有所提高, 日进不已。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的一段对话, 深刻地阐明了这种观点。子路曾问:“学亦有益乎?”“南山有竹, 弗揉自直, 斩而射之, 通于犀革, 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 镞而砥砺之, 其入不益深乎?”子路心悦诚服地说:“敬受教哉!” (刘向:《说苑·建本篇》) 。
孔子还进一步论述一个人虽然具有爱好仁德、爱好聪明、爱好信实、爱好率直、爱好勇敢、爱好刚强种种优良品质或倾向, 但是如果不爱好学问, 不接受教育, 便会产生愚昧受骗, 放荡不检, 伤身害义, 褊急操切, 捣乱撞祸, 轻率狂躁等流弊 (《论语·阳货》) 。要避免和纠正这些流弊, 只有从事学习, 接受教育。“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 ———“学习才不会受蒙蔽”正是这个意思。可见,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 塑造人, 完善人。“教育以成人”、“教育以达人”正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
孔子推重教育的作用, 对教育的作用作了正确的阐发。在他的思想深处, 认为只有通过教育, 才能使个人的才能品德得到更充分、更完善的成长。在他的教育活动中, 隐含着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能教育、需教育的人本理念, 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成人, 这是“有教无类”命题的前提。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 “仁”的本质含义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 尊重人、爱人。孔子认为爱人的重要内涵就是教育人、勉励人去努力获得教育。他说:“爱之, 能勿劳乎?忠焉, 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 可见, 孔子的人本主义的基本精神立足于人们获得教育。他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庶、富、教”的理想, 兴办私学的实践, 无不基于这样的精神[1]。
三、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蕴含着平等和谐的人文内核, 对当代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 矛头直指“学在官府”, 它同“氏所以别贵贱”、“氏所以别智愚”相对立, 从而在宗法等级制度的樊笼上打开了缺口[2]。“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是他实行“有教无类”的有力证明, 蕴含着受教育权利平等的人本思想。
有教无类, 本质上就是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 这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它要求我们在“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 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施教和面向全体学生。孔子认为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学生, 学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差异是显著的,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分析学生的主客观条件, 注意学生的个性和成长背景, 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去吸引学生, 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 用深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中用“六艺”以教, 长于“叩”、“问”, 在教学时机上提倡“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这些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独到之处。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 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揭示了求学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因此,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育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要善于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实施教育和教学, 如果只把教育看作一种职业而非一门艺术, 不研究教育对象和教学方法, 一厢情愿地只问耕耘而不问收获, 那么教育目标就很难达到。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 还存在着一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愿意把眼光放在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上, 对那些所谓“朽木不可雕”的“差生”, 则常常是鄙视和冷落, 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教育的终极目的, 是要所有的学生得到发展, 使每一个人在经过教育与努力之后, 成为真正有用的人。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应该追求的理想, 也正是“有教无类”的本质所在。
孔子竭一生之精力从事教育实践活动, 在他博大深厚的教育思想体系中,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蕴含着他思想深处平等和谐的人文内核, 反映着人文关怀的诉求, 是孔子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有力体现。孔子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和谐师生关系, 他在教学中“无隐”、“不倦”、“善诱”、“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以身作则、不惮改过、尊贤容众、忠于职守、热爱学生等师德品质, 成为我们今天教书育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我们当前开展素质教育, 实行全人教育, 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要素和前提。教育家孔子的教育风范, 应当成为当今教师汲取教育智慧、丰富教学思想、提高自我素养的不竭源泉, 成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育人效果的有益观照。
孔子的人文思想深邃而厚重, 史学界认为, 它是继殷周以来神人关系、天人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重心是探讨人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以及保持独立完整人格等重大问题, 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 对后世的教育实践影响深远[3]。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核, 他所倡导的教育对象不分富贵贫贱、品行善恶的教育实践, 开创了教育公平之先河, 对强调教育公平、公正, 实现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当代教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景刚, 赵霞.“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思考与启示[J].沧桑, 2008, 3:155.
[2]阮巧玲.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及启示[J].探索与争鸣, 2005, 12:51.
【关键词】《论语》;评价;孔子;人物形象
《论语》是一本经历无数次的加工而成的书,其中包括了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时人对孔子的评价以及孔子对他人的评价,其中评价的标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也鲜明的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通过分析这些评价,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性格非常丰富的孔子,他并非一味道貌岸然。而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活人。所不同的是,孔子既有如常人般的可爱性情,又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作为圣人的优秀品质。
一、行为评价——谦谦君子
在孔子时代,君子不是社会身份,而是拥有美德人格的人,这种人格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修养出来的。同样能力的人,因取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君子和小人。而孔子就是一位谦谦君子。
1.谦虚的胸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这一章节主要记述了孔子对于自己行为的评价,即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认为,自己只是在爱好古代文化的同时传承者古代文化,并没有打算开创的意思。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清晰地定位以及谦虚谨慎的胸怀。在《述而》中还有一篇“子曰:‘若圣与仁,则岂敢哉!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这一章也是孔子对于自己的评价,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或者仁人,但是对于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及诲人不倦的性格却十分认可,从这一章中我们也同样看出,孔子的谦虚和自我定位。
2.坚毅的精神。孔子是没落贵族的后裔,但先辈显赫的贵族血统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优越,更没有给他提供跻身上流社会的台阶与捷径。他的家庭贫困,但是他不怨天尤人,童年的卑贱凄苦生活并没有埋没他的上进心。现孔子执着坚毅精神的在《述而》中写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一章是孔子对于自己智力的评价,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上等智力的人,不是那些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他之所以成为知识丰富的人,在于他喜爱古代的文化,并凭借刻苦的精神努力学习的结果。
二、性格评价——性情中人
在我们每个人的眼中,孔子是一个圣人,我们把他看作道德的君子、可敬的导师、博学的学者,在这样的光环下,他显得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去掉这些光环,他也是一个普通人,跟我们每个人一样有血有肉,也有喜、怒、哀、乐。
1.谦逊平实。孔子作为一名学者,德行兼备,但是他却没有丝毫自以为是的成分,孔子本人从来不以仁圣自居。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在生活中,孔子是一个谦逊平实的人,如子贡对他的评价,夫子“温、良、恭、俭、让”,(《学而》)这是对孔子性情的准确概括。“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乡党》)孔子满腹经纶,能言善辩不在话下,但他在本乡的地方上非常恭顺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只是因为他是一个谦逊的人。
2.幽默诙谐。作为圣人,孔子的品德自有其可敬之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孔子的性格也不乏可爱之处,有时甚至是极懂幽默的。“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这一章主要的说明了孔子对别人评价的态度,有人评价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对此孔子说我还是通过学习驾车来成名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说话的轻松幽默以及自我解嘲的意味,说明了孔子的幽默诙谐,也是一个极具生活趣味的人。
三、才干评价——渊博学者
孔子在人们心中可以有不同的形象,人们常说,他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他思想的核心即“仁”、“礼”以及他教育的成功,几乎尽人皆知。时人太宰评价孔子为“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罕》)从太宰与子贡的对话中,太宰评价孔子会的技艺很多,从中我们就可以得出,孔子学识的渊博、覆盖面非常广泛。孔子的弟子颜渊也很全面的概括出了孔子的学识渊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此句记述了颜回对孔子高深学问的敬仰,颜回认为自己老师的学问与道德高不可攀,自己努力去追赶,怎么也追不上。这是对其师学问高深的由衷赞叹。
孔子博学多才并非是“生而知之”(《述而》),而是刻苦学习所得,孔子的学识与他好学是分不开的。孔子自己曾坦诚的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学,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这句话概括了孔子一生求学的态度,爱好学习、乐于学习也是他学识渊博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李观政,论语诠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10.
[2]邹广胜,谈《论语》中围绕孔子展开的各种评价[J],文化艺术研究,2010,第3期,8-12.
[3]吴竹芸,《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李林元、谭兴华、陈英明,试论孔子对弟子的评价视角及其对当今教学实践的借鉴意义[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第4期,52-55.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
3.孔子周游列国(14)年。
4.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
5.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孔子只有(3)岁,父亲便亡故了。6.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就〈诗经〉来说,他乃是第一个予以系统批评的人。
7.孔子(15)岁时已经立下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愿望。
8.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
9.孔子 在二十六七岁时,才做过一两回小官。一回是(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一回是(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他做得都非常出色。10.孔子说:我到了(30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了主意了。11.孔子所教的学生大多是(士)这一社会阶层的。也就是多半是有钱人。12.孔子在(30)岁时,有了第一批弟子。
13.孔子见老子,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孔子说他像 龙 一样。14.孔子的第一次政治活动是在齐国,由于(晏婴)的反对,失败了。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6.孔子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17.鲁国的政权被季氏把持。季氏三个最有实力的家臣:仲怀梁、阳虎、公山不狃。
18.孔子最终没有帮(公山不狃)。
19.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循循善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耻下问…… 20.孔子在(51)岁时真正从政,在鲁国当了(中都宰)。
21.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鲁定公举行(夹谷之会),鲁国、孔子在(外交)上胜利了。22.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是受了晏婴的启发。
23.齐国用(美人计)离间了孔子和鲁定公,孔子离开了鲁国,来到了卫国。24.孔子在卫国得到和鲁国一样的待遇,但受到监视。仅仅在卫国几个月。25.孔子从卫国走时,被人嘲笑为(丧家狗)。在(匡城)被卫国贵族(公孙戌)拘留。
26.孔子没有到晋国去,是因为:晋国发生了内乱。只好 又回到了卫国。27.孔子过了(14)年漂泊的生活,又回到了鲁国,已经(68)岁了。28.孔子唯一的儿子叫(孔鲤)。29.孔子认为(颜渊)比自己聪明。30.子 路死在(卫国)。
31.(哲人)是孔子最后对自己的形容。32.孔子死的时候是(73)岁,葬在(孔林)。33.《孔子的故事》的作者是(李长之)。
34.孔子周游过的国家有: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没有到晋国。
35.孔子63岁时,在(陈蔡之间),师徒被困绝粮,后被(楚人)所救。36.孔子性格特点:德高望重、虚心求学。37.孔子编写了(《春秋》),整理了《诗经》。38.孔子的学费是(十条肉干)。39.鲁庄公给孔子送了(鲤鱼)。40.孔子在(宋国)受到了的迫害。
【孔子的诚信为本】推荐阅读:
孔子的语录11-02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07-17
孔子的生态美学论文09-30
孔子勤奋好学的名言10-29
孔子拜师的课堂实录11-29
关于孔子的励志签名01-13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05-24
介绍孔子的演讲稿09-18
孔子的洒脱阅读练习答案09-29
分析孔子仁的思想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