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对话的作文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描写对话的作文(精选5篇)

描写对话的作文 篇1

“或许成败真的很重要。只有成功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只重结果,无所谓过程。”我说着,荡在秋千上。沉重的铁链滑过地面,发出刺耳的碰击声。刺眼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让人心烦。“不能这么说。”缄默许久,她开了口。“可根本没人注意到我的努力!”“灿,你知道项羽吗?”“当然,他的英雄事迹令人难忘。”“你看,他与刘邦的十年之争,他先败了。可人们最终记起的,却是他努力的过程。”“可……”我一愣,又坚持道:“他终究输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那你更欣赏谁呢?那个年少时立志学‘敌万人之术’,自比秦始皇的他?那个青年时身处绝境却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他?那个最后仍‘力拔山河兮气盖世’,取敌人性命如探囊取物的他?还是那个过河拆桥,虚伪作假的刘邦?”

我一时哑口无言。的确,没人会忽视项羽努力的过程。可为什么琳便能想通,而我却不能呢?低下头,一个恍惚,我想起了她走前的情景。那是一个重要的学校面试,她辛苦准备了很久,在考官面前侃侃而谈,却最终未被选上。后来得知有人透题了,但人选却未再改变。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窜起一股火气。我替她的努力感到不值,为作弊的人感到可耻,但更害怕她自此灰心想不开。我急匆匆地跑去找她,却看见她一边用手机搜查资料,准备着她的新演讲稿,一边在不断地练习着。她脸上没有一丝的不甘与埋怨,只有专注与认真。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令她那专心而平淡的表情变得光彩夺目。

后来我问她,为什么面对失败却可以如此淡然。她只是淡淡地说,无愧于心和努力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而成功反在其次。那时我仍不解,现在看来反倒是我过于执著于一次失利了。

再抬起头,我的挫败已经消失不见。“项羽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了。但我还有!”她笑了。明媚的阳光下,她的笑容是如此明亮而温暖。“要加油!”“好!”

回去的路上,脑中仍想着与她的那段对话。正如她的所言和所行,成与败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为这件事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拼尽了全力,最终的结果让你无愧于心。相比之下,一次的成功或失败,一时的失落或得意又算得了什么呢?想来,一时的挫折,不过是成功路上的一次激励罢了。

提升对话描写的档次 篇2

卖西瓜的说:“卖西瓜了!卖西瓜了!刚刚采摘的大西瓜!快来买呀!”

挎篮子的大婶说:“多少钱一斤?”

卖西瓜的说:“便宜,一块钱一斤!”

挎篮子的大婶说:“这些西瓜甜吗?”

卖西瓜的说:“这是上好的地雷西瓜,不甜不要钱!”

挎篮子的大婶说:“好,给我选一个不甜的。”

卖西瓜的说:“这……”

街头见闻

“卖西瓜了!卖西瓜了!”卖西瓜的吆喝着,“刚刚采摘的大西瓜!快来买呀!”

一个挎篮子的大婶问:“多少钱一斤?”

“便宜,一块钱一斤!”卖西瓜的回答。

“这些西瓜甜吗?”

卖西瓜的保证道:“这是上好的地雷西瓜,不甜不要钱!”

“那好,给我选一个不甜的。”挎篮子的大婶说。

“这……”卖西瓜的哑口无言。

修改后的习作把四种不同提示语的表现形式都用上了,另外,为了避免词语相同,一“说”到底,在对话中,选用了与“说”意思相近的一些词语,如“吆喝”“问”“回答”等,使人物语言更活泼了。下面,我们再润色润色,适当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看效果如何。

街头见闻

“卖西瓜了!卖西瓜了!”傍晚时分,一位头戴草帽的老爷爷推着一车西瓜,来到大街上,扯着嗓子吆喝着:“刚刚采摘的——新鲜的——大西瓜!快来买呀!”

这时,一个挎篮子的大婶走到这里,看着老爷爷的西瓜,随口问道:“西瓜多少钱一斤?”

“便宜,一块钱一斤!”卖西瓜的老爷爷放下了车子,满脸堆笑。

“你的西瓜甜吗?”挎篮子的大婶用手拍着一个个西瓜问。

老爷爷伸手抱起了一个西瓜,一边拍一边说:“这都是上好的地雷西瓜,绝对甜,不甜不要钱!”

挎篮子的大婶眼珠儿一转,咯咯笑道:“好,给我选一个不甜的。”

“这……”卖西瓜的老爷爷瞪眼看着她,哑口无言。

描写人物对话的作文 篇3

“妈妈,这本书好看吗?”我好奇地问。

“嗯,蛮好的。看完代序心灵为之震撼!”妈妈边说边看,眼睛还是不离书本。

“你现在看了有什么感受?说给我听听呀!”我摇着妈妈的手说。

“我被作者母亲的行为深深感动,感到这位母亲的无私和博爱。有其母,必有其女,我相信作者也同样有这份爱!”

我眨巴着眼睛问妈妈:“看了这本书有什么启发?”

妈妈摸摸我的小脸蛋:“妈妈突然觉得肩上有千斤重担。”

“千斤重担,在哪儿?”我朝妈妈肩上左看右看,百思不解。

“它是一份责任,一种奉献。作为妈妈应当爱护自己的孩子,鼓励自己的孩子,引导自己的孩子,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共同编写成长之书!”妈妈意味深长地说。

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妈妈,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喜欢其中哪个故事?”

“很好呀,赞一个!是一本用心灵和爱编写的好书。我最喜欢(做一个最好的你)这个故事,努力了,拼搏了,一生无怨无悔。妈妈告诉你,我一定做最棒的妈妈,陪伴你共同阅读《黑马》,最一个最好的自己,你也要加油哦。”

对话描写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实录 篇4

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于永正

师:(显示大屏幕)这儿有,你们的讲义里有,同学们看,这是从一篇很著名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当中选的一段,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写得非常棒。请咱们班朗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读一读,以前没有读过,拿到手就去朗读,有点难为你了。

生:(朗读)又一次,在伯父家里,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吃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胡唇上的胡子一动一动的„„

师:(纠正)嘴唇,嘴唇上的胡子,再读这句话。生:(朗读)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晓得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捧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您怎么碰壁呢?是不时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那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师:有趣吗? 生:有趣。

师:很有趣,你读得也很好,刚刚拿到一篇课文,就读得那么棒,真是难为你了。幸亏你的朗读水平高,不然的话就读不好。同学们看,这篇课文是写周晔到鲁迅先生家作客的一件事,你看这篇短文,作者写得最多的一篇是人物的什么呢?

生:(齐声)对话。师:(板书:对话)除了最后一小节,其他的都是人物的对话。所以阿,学会写对话,相当重要,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过程当中进行的。对话完了,事也就结束了,所以我们要写好人物的对话。再说啦,人物的语言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人物的性格,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非常重要。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如果你发现写的作文字数不够,我有个诀窍:字不够,对话凑。(笑声)脊柱没有?不要跟别人说阿,这是诀窍,发现字不够,就写对话!东扯葫芦西扯瓢,说就是了。张三说,哈哈,我今天真高兴,玩得多痛快阿,你知道我在什么地方玩的吗?在什么什么地方,一说一大套,三说两说,三行五行就下来了。于老师跟你们开个玩笑。不过也可以试一试,不纯粹是玩笑。周晔在写对话的时候,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我认为她写的对话加了人物的神态,还有动作。师:交代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那叫什么,知道吗? 生:这叫人物的神态、动作。

师:老师告诉你,这叫提示语,记住它。(板书:提示语)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交代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作者写提示语变化很多,它们在说的话的什么地方,迅速看课文。比如说第一自然段的提示与在什么位置?

生:在前面。

师:在说的话的前面。一起把这句话念一念。生:(朗读)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师:对了,这是一个发现,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呢?再看。生:有的提示语是在后面的。师:在什么后面? 生:在说的话的后面。师:找一句,读一读。生:(朗读)“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师:还有呢,再找。

生:还有的提示语放在说的话的中间。师:找一句读一读。生:(朗读)“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根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师:读得好,看看,提示语镶嵌在说的话的当中了,还有,没有提示语的,哪一句没有提示语,一起读。

生:“那怎么——”

师:这一句省略了提示语。为什么可以省略呢?因为不写谁说的,大家业务知道是谁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省略提示语。这些发现对于我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再迅速的看一看提示语的位置,看得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这个“说”后面用什么号,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快。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后面,“说”后面变成什么号?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当中,“说”后面一般用什么号?

(生回答,略)

师:把这些记住了,对你写对话很有帮助,这又是一个发现。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还有什么特点?

生:动作。

师:动作是提示语的一个内容,它说错了,说错没关系。生:是一问一答。

师:一问一答,作者写的时候怎么样啊? 生:分段(板书:分段)

师:对啦。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是分段写的,分段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它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第二,读者眼睛不疲劳。当我们读完一段,比如说,读到这个地方,“就是有一点不像”,(在屏幕上指示)不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个短暂的休息过程,所以,我们的眼睛读这样的文章不疲劳。还有个好处,不要跟别人说,显得文章很长(生笑),老师不是让你写三页吗,一分段,三页就变成四页啦。最重要的是清晰,读者读起来很省事。这个发现对我们写好对话也很重要。看,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们知道,写对话很重要,好多是在对话的过程当中进行,对话完了事就没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同学们,可写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了。只要早上一睁眼,就跟爸爸妈妈说话,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题目就叫《早晨》;回到家爸爸妈妈要跟你说话,写篇作文,题目就叫《晚上》;中午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要跟你说话,写篇作文,题目叫《中午》„„有说话就有作文。咱们下面看看能不能掌握周晔写这篇短文中对话的要求。拿出自己的作文本来,听写两个人的对话,一个老师和一个同学的对话,做好准备。我的要求:第一,要分段,也可以不分段,但我希望你们能分段。第二,希望你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相当的重要。开始了。(师读)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休息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王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听见没有?

生:听见了。师:开始记了。(语速放慢)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注意,开始空两个字,分段哦。王老师关切地问。注意这个“地”阿,说,、问、道、喊、叫,这些词前面如果用“地”的话,大多数是土字边的“地”,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注意下面这句话怎么写,在什么位置写,“休息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写好了吗?(拿过一生的作文本)好,写好的举手,(多数人举手)同桌互相交流,互相检查一下,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还有问题,请你指正。好咱们看这个同学写的。(把作文本放到投影仪下)王老师关切地问,冒号,前引号,你们休息好了吗,问号,后引号。另其一行,空两个字,休息好了,叹号,两头加引号,同学们齐声回答,句号。后面变成句号了,这个同学完全正确,格式也符合老师的要求,和他一样的请举手。(多生举手)太棒了,到底是育才小学六(1)班的同学!看来写好对话对你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下面请大家听段录音,这段录音有几个人在说话,通过听他说话的声音,你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子,表情啦,动作啦。再想象一下这几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的,如果你再加个结尾,就是一篇作文了,想不想听啊?好,大家听听。(放一段录音)

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你挤着我了,你!男:来劲了是吧!

老人:算了算了,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师: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几个人在说话? 生:三个。

师:说说他们都是什么人?

生:我认为是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一个老人。师:老人可以,女人、男人不好听,换一个词。生:一个妇女。师:一个妇女。生:和一个年轻人。师:哦,年轻男士。(请另一生)你说说看。生:一个女士,还有一个先生。师:一位女士,一位先生。生:还有一个老者。

师:老者,长者,你看,多会说话。是不是她说的更好听一点?你看,到处都有我们的老师。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她说的就中听,她改的也中听。你想象一下,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呢?我想每个同学脑海里一定出现一幅画面。再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表情、动作。再想象一下他们两个年轻人听到老者的劝告以后,他们二位又会如何呢?事情怎么结束的?想好了吗?注意,加个开头,加个结尾,他们说话时加上提示语,在写对话是如果能够做到分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是一片好作文呀,拿起笔来,暂时不要起题目,写好以后再起题目,好不好?快,抓紧时间写。要不要再听一遍?

生:不要。

师:写吧,动作快啊,我给大家七分钟的时间。(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师:你们的讲义后面有文中的对话,可以参考。把你们想象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写出来,暂时不要写题目。(看一生)一天早晨„„在这位同学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公交车上。(看另一生)他想象的这件事发生在公交车的车站里,没上车。我看有没有不是公交车的?(拿起一生的作文本)在这位同学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菜市场,早上卖菜的地方,菜市人当然多了,熙熙攘攘的。我看这边有没有想别的地方的,哦。上班的路上,好的。(来回巡视)抓紧时间,快,加油。有的同学想象人物的动作非常好,看谁写的又快又好。大家都分段了,而且注意提示语的变化,这很好i。写好的请举手,一二三四五„„好,放下,最后给大家再延长两分钟,写好的同学各人读各人的,放声读,开始。没写好的加油。(部分同学开始读出声来)都好了吧,检查完啦,写好的同学给文章加个题目。咱们交流一下,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水的作文写得漂亮。(请一生)这位男同学的作文我一直没看,咱们看他的作文写得怎么样,注意听,由题目马?

生:(摇头)有一天,一位先生和一位女士在商店里买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争吵。师:注意,在他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商店,继续读。生:妇女说:“嘿,你挤着我啦,没长眼啊?”“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先生说。妇女说:“哎,你挤着我了,你!”“来劲了是吧?”先生说。老人说:“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一听,他们俩脸红了。

师:听老人这么一说,两位年轻人脸红了。两大优点:第一,对话分段显得很清晰。第二,提示语交代得明白。还有你光说,谁说啊,女士说,老人说,交代这个话谁说的,这是最重要的,你等一下注意听别人写提示语,除了交代谁说的,还要交代他怎么说的,你到座位上去听好吗?谁来读?

生:在公交车上。

师:题目是《在公交车上》。

生:一天早晨,是上班高峰,在公共汽车站,一位女士生气地说:“哎,挤什么挤,没长眼哪?”那位先生一听,火了。

师:(指刚才男生)你站起来,那位先生一听,火了,这就是想象出来的,听见没有?坐下听。

生:“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哎,你挤着我啦,你——”说完,女士又挤了过去。

师:看,又加了动作,那位男同学注意听,“哦,你挤了我了,”女士说,又挤了男士一下,(做挤人状)这个动作想象得多好啊!往下读。

生:“来劲了,是把?”先生越听越生气。“算啦!算啦!一位老人和气地调节他们。师:接下来提示语在当中了,“算啦!算啦!”一位老人和气的调节他们,逗号。往下读。生:“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听完老人的话,女士和先生的火气都降了下来,排队上车了。

师:听见没有?提示语除了交代谁说的,还要想一想他怎么说的,什么表情,什么动作。谁愿意读?你来,先读题目。

生:《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师:用文章中人物的话做题目,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

生:早上,一位女士、一位先生和一个老人,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过了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女士和先生都挤了上去。

师:真是的,老人都不顾了。生:“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女士凶巴巴地说,两眼瞪得大大的。听见没有?你加上去就好了。

生:“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说完,先生把女士往旁边一挤。师:哦,又挤了一下,应加个“又”字。生:又挤了一下。女士又开口了:“哎,你挤着我啦,你——”“来劲了,是把?”先生大声吼道。

师:大声吼道。多形象啊,不是一般的叫。生:大声吼道,眼睛瞪得比女士打两倍。(生笑)师:听见了吧?你瞪得大,我瞪得比你还大,(生笑)有个词叫以牙还牙,现在是以眼还眼。(生笑)(拍该生肩膀)你光看人家笑自己不笑,真是沉着老练。

生:“算啦!算啦!”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两位年轻人听后,脸顿时红了。

师:从他们脸红就知道,他们接受了老人的劝告。同学们,他们的作文有三大优点:第一,对话分段。第二,标点符号用的正确。第三,提示语写得好。刚才阿,我们是听一段录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根据声音想象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声音想象人说话的表情、动作,这是一种想象。下面呢,我想请一个同学跟我合作一下。你们推荐一个男同学,善于表演的,我想请同学们看一个哑剧。顾名思义,哑剧只有动作、神态,没有语言,你就根据我们二人的表演,想想我们会说些什么,刚才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现在是只见其人不闻其声,如果这个练习你做好了,我可以肯定地说,你写对话绝对不成问题了,今后写作文,你一定会把对话写得很精彩。

对话——作文教学的艳阳天 篇5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敏锐性 情感性 真实性 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最怕的就是作文。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导下,培养学生适当的对话能力,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同学、教师等多向互动的桥梁。受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影响,过去我们忽略了学生这种对话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削弱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扼杀了一些有创新灵感的对话、作文。对话教学冲破了传统作文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了一块自由交流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真情的净土,一片灿烂的天空。

实现与身边的环境对话:对话的敏锐性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教学就自然而然地应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教师从生活环境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到作文的乐趣。当然,根据年级段的不同,教师为学生选择对话的对象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因为认知能力差,可选择一些粗浅、直观、带有漫画性质的事物;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对一些事物能较直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自主、独立的愿望不断增强,教师可让他们自主选择对话的对象。如低年级小朋友看见学校墙壁上的画会感到很惊奇,情不自禁地去抚摸它,这时,在说话课上,教师可引导、组织学生去和壁画对话。由于此时学生尚不具备设计对话话题的能力,教师应为他们设计诸如“我想与漫画说什么?漫画会对我说些什么?”等话题。高年级学生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设施等会有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可鼓励他们自主地与校长及当事人对话,然后让他们整理对话记录,写一篇访谈记录。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当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对话应贯穿到每个年级的作文教学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将对话的语言再逐步引向规范、准确。

实现与教材中的人物对话:对话的情感性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已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论证,毋庸置疑,无需多谈。如何让阅读中所获得的怀感体验得以在作文中加以延续,我认为实施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文章后对文中的人物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时能及时地组织学生与教材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阅读的材料,更可以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延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往往阅读归阅读,作文归作文,这样就达不到情感延续的效果。如在学习完《我的战友邱少云》后,在作文教学时,我就摒弃了教材中规定的作文任务,转而决定让学生和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我让学生扮演邱少云和“我”,要求扮演者想好其他同学可能与他们对话的话题,然后组织他们分别对话。学生对话时的话题相当宽泛,以至于两位扮演者无法再与他们继续对话。最后,我只好临时客串表演了一番。对话结束后,学生即开始作文,教室里出奇地静,作文效果也出奇地好。

实现与周围的同学对话:对话的真实性

现在的学生作文中让我们感到可怕的东西太多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那么一针见血;学生表达的语言是那样的成人化;学生的个人观点在作文中是那么难以寻觅……这固然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不说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悲哀。作文教学中鲜活事例的缺少,儿童化语言的缺少,真诚交流的缺乏是导致作文教学产生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设一些生生互动的情境,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效的交流、对话。学生们大多是纯真、善良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是互不设屏障的,他们对话的语言也是儿童化的语言。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愿意交流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在作文教学中常常碰到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等写人的文章,我就引导他们相互对话,在交流中了解对方的爱好特点,心中的烦恼与快乐等,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素材。当然,仅仅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之间对话,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与每天的生活联系,组织他们相互对话,在对话中的深友谊,提高作文能力。

实现与自己的老师对话:对话的主动性

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师生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教师既要为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又要起引导、点拨作用,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形成互动氛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敢也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因为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比较远。如何改变师生交流过程中这种不对等的现象,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主体。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营造一种由师生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平等对话。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师生对话的情境,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上对话,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与教师对话的信心,发挥自己在对话中的主动性;其次,教师应积极地转变观念,主动地向学生介绍自己,融入到學生中间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平时的小练笔中,可以增加一些师生交流的话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悄悄话信箱”,“我向老师提建议”,以此来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交流;最后,教师应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问、自想、自读、自悟、自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乐意的事。教师应注意作文前与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对话。作文前应及时了解学生想写或不想定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不想写的内容,不管是教材中要求的,还是训练项目所提供的,教师都要有大胆舍弃的勇气;作文时,对于学生所遇的困惑,教师也应及时发现,与之交流。教师只有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学生才愿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

对话作文教学,让教学充满创造色彩,充满灵性和文化底蕴,会使主体得到充分体现,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使作文教学步入艳阳天。

上一篇:海市蜃楼观后感下一篇:分析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