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目标上路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带着目标上路(精选11篇)

带着目标上路 篇1

人生,需旅途,旅途需我们认真对待,认真把握。他需要我们的坚强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因为旅途并不一帆风顺,坎坷不断。但是,就当这艰难重重的时刻,你是否想到如何使自己成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自己寻求一个目标,指引你前进的方向。这个目标要比你高一筹,它使你的人生追求,你追求的对象,应付出艰辛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它,超越它,才有可能成功,但是这个目标也不要太高,否则会使你失去信心,找不到方向,反而半途而废,有时目标要切合实际,这样你才能重整旗鼓,信心十足,赢得挑战。

带着目标上路 篇2

原来, 波西米亚人是要带着灵魂上路。“等待灵魂赶上我们”, 这何尝不是对自己心灵的珍视呢?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 我们行走时总是太匆忙, 常常把自己灵魂远远地抛在身后。难怪托尔斯泰在82岁的高龄时还告诫后人们“人是以灵魂为生的”呢!是啊, 灵魂是人的核心, 失去灵魂的生活是行尸走肉的生活。于是, 人们要带着灵魂上路, 感悟时间, 感悟生活, 感悟生命, 寻找人生的真谛。

带着灵魂上路, 感受人生之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清早起来, 只是为了看海棠花未眠。浅浅而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 他是美的追求者, 又是美的传播者。说他悲观厌世, 倒不如说他容易感伤和忧郁。“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 更觉得它美极了。”仅仅只是无意识地与海棠花的邂逅, 便触及到他内心的灵魂?不是回忆与哀伤, 不是古典与高尚, 而是一种微不足道的东西让他感知灵魂中最真最纯的人性美吗?

透过他的文字, 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感悟别人的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颗不随流俗而清澈的灵魂。然而, 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 有多少人能够带着灵魂上路呢?

于是, 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人们应接不暇。行走的步伐中带着紧张与急迫, 一些琐碎小事便可搅得人们心烦意乱, 惴惴不安, 最后还不知是为何。

何不让疲惫的心灵镇静下来, 等候灵魂的到来?就像一个乞丐与富翁在沙滩上晒太阳一样;就像《彼得·潘》中那个吹芦管的小孩一样, 使生活变得简单、单纯和快乐;就像汨罗江畔的屈原虽满怀壮志却无处可酬, 选择纵身鱼腹, 带着他的灵魂上路, 不愿让它污浊了;就像乌江一役的楚霸王, 宁死也不肯过江东, 只带着他的灵魂上路, 不肯让它被侮辱。

可见, 带着灵魂上路, 是一种心态, 是一种选择, 是一种智慧。再忙碌的生活, 再充盈的人生, 都应该适时地松绑, 适当地休息。在忙碌中品一杯茶, 沁人心脾;在匆忙的行走中, 放慢脚步, 欣赏一下芳草, 心便会怡然自得。就像苏轼带着灵魂上路, 才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坦然;就像贺铸带着灵魂上路, 才会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淡雅和清新;就像柳宗元笔下的老翁“独钓寒江雪”一样, 在垂钓时, 让自己和那片银白融为一体, 怡然自得。或许在刹那间, 就可以与灵魂共舞, 和灵魂进行交流。这是怎样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惬意呢!

人生天地间, 我们常常只顾奔走, 而迷失了自己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行走, 是漫无目的的行走, 就像在迷宫中摸索一样, 一生难以寻找到出口。而带着灵魂上路, 倾听灵魂的絮语, 让灵魂为自己指点迷津, 或许会谱写出人生的华美篇章。

学校:湖北嘉鱼县第一中学

导师:杨广会

带着卫星上路 篇3

2006年开始,随着出行的增加,对于地图索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的巨头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如Google早在之前就推出了地图索引服务,而且微软也推出了Virtual Earth。8月底,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NOKIA宣布收购地图软件公司gate5等,而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巨头早已捷足先登,先锋、索尼、Alpine、Delphi、惠普、三洋都有相应的终端上市。这一切都预示着导航将成为与大众百姓生活连接最紧密的一部分。而作为用户最容易使用的终端,便携式GPS系统开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06年,全球的便携式GPS开始出现快速增长趋势,需求的旺盛带来价格的下滑。尽管便携式导航设备不会像iPod那样普及,但价格优势和新的功能正在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NPD Group 集团的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共销售了230万台便携式GPS。数据分析,第三季度便携式GPS系统的平均售价为616美元,销售额为1亿美元,第四季度这一数字将翻一番,使得它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价格则相比2005年降低了30%,市场上还有一半的便携GPS的价格低于500美元。

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跟天上的卫星定位系统会有关系吗?实际上,GPS导航系统可以带给你的远不止规划导航线路那么简单。只要通过导航软件,你就可以轻松地找到附近的银行、派出所、风味餐厅、旅馆等,而且可以直接给你提供相应目的地的联系电话和到达路线。你甚至可以定义自己的兴趣点,只要路过符合要求的兴趣点,导航系统会自动提醒你。形象地说,如果你定义的兴趣点是停车场,那么行走过程中只要路过有停车场的地方,导航软件就会给出语音提示。这样一来,即使到了陌生的地方,即使你们言语不通,你也不用担心自己迷路,这种方便远不是以前那种城市黄页可以相提并论的。有了导航系统,你也不用被出租车司机宰了,你甚至可以给他规划线路,在他眼里,你俨然一个“城市通”。

带着目标上路作文 篇4

六月,是我们的第一目标,是我们创造奇迹的一个月,中考是我们最大的关注。人生是一艘扬帆的小船,为了跨越那浩瀚的海洋,我们要风雨无阻、乘风破浪。从现在起,我们因追赶成功而不懈努力。

学校现在开放实验室,我们拥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一开始,我也是小心翼翼,但是当我踏着沉重的步伐进入实验室时,那儿真宽阔,每个实验台上都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药品与溶液。当老师说:“下面,我们开始做实验。”听完这句话,我们班的同学都像炸了锅的蚂蚁,迫不及待的开始做实验,只有我,做了几次都不成功,但是,我心里又非常清楚,放弃了当前的,以后也就没有太多的机会了。因此,我没有放弃,而是努力进行实验的操作,努力追赶着成功,最终,我把实验圆满完成了。

带着目标上路学生作文 篇5

到了放学的时间,同学们都三三俩俩、高兴的往家走,而我呢?我却迟迟不愿回家。对我来说,这次考试是多么的重要、是有多么的大的含义,而我却……唉……

在这悲伤而又凄凉的时候,多么需要一个人的抚摸和安慰,可是,迎来的却是一阵无情的寒风。终于,我拖着沉重的双脚迈进了熟悉的家门。刚一进门,一抬眼皮又望见妈妈瘦弱的身体和爸爸两一头的黑发中掺咋着几根白发,我在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眼泪就一滴一滴的留出呀,爸妈见后,一下子明白了就来安慰我。

晚上,看着灯光,我忽然想起一本书中有这样一段:在学上,一劳永逸是永远行不通的,对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研究思考不可蜻蜓点水,而要入木三分;对立与自己但又电光石火的时机要当仁不让,否则失之交臂自怨自艾也是徒劳无功的。生活在荟荟众生中,要取长补短,不要自惭形_,更不可孤苦自赏,要不自卑,积极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进入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接受科学文化的洗礼。

是啊!只要努力的掌握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就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向着心中的那个目标翱翔,翱翔于无边无垠的苍穹中,邀游与波澜壮阔的海洋上!

远大的目标,可以唤起人们百折不挠努力,追去和奋斗。人的理想和信念给予的伟大的力量,才使我们执着地追求奋斗。

理想一旦确立,目标已经选定,就要勇往直前,为之奋斗终生。让我们扬起出征的风帆,让理想放出光辉,照耀着我们奋斗的道路前进!

带着理想上路 篇6

也许你是一旅行者,也许你是一个探险家。也许你曾带着梦想涉足过一望无际的碧草原,也许你曾带着信念攀登上了巍峨的山峰。理想是如此强力。理想如同连绵春雨,滋润着默默无闻者的心。理想如同夜月苍穹般深远无际,令追求者不得不竭尽全力地追。理想如同雨后的百花,娇艳绝色,睥睨万芳,只要执着者突破那重重雨帘,就能找到深埋在雨后那娇艳的花朵。

理想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如果没有执着追求目标的狂热,哪里会出现坚强的意志?多少人曾经深处绝境,几乎无法脱身,濒临死亡。但只因为一个执念,一个理想、一个愿望、一个目标,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挺了下来,他们没有向死神屈服。

理想是创造奇迹的基本条件。在以往,有太多功成名就者创造了奇迹,甚至盘踞在社会下层的普通人都有创造奇迹的力量。这一切,归功于理想。如果有理想,就有目标;有追求目标的决心,就有坚强的信念;有了坚强的信念,也能够创造奇迹。

人类的精神力是浩瀚,其中理想就占了一部分。有理想的人,多数敢于奋斗,向着理想执着追求,比庸人成就的可能多一份,为社会的奉献也多一份。没有理想的缺陷者,何来成就?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内心始终是空虚的。他们从不奋斗,因为他们没有目标。他们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没有成就,没有可取之处。相比之有理想的人,他们缺少了的不止一点。

让我们带着理想上路,遨游在这有限而需奋斗的生命。

带着目标上路 篇7

数字校园将教育和网络这两个推动我们当今时代前进的重要因素交织融合在一起, 绘制出一幅无疆校园的美好图景。当数字校园的理想逐渐成为现实, 我们发现, 诸如区域统筹规划与协调、对其内涵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平台信息“孤岛”的解决之道等核心问题始终萦绕左右, 不容回避!我们特邀研究学者和北京、上海、江苏扬州等地区的行政领导齐聚圆桌, 共话数字校园发展的若干核心问题。

点击关键词:区域统筹 规划协调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参加我们关于数字校园的深度探讨。早些年, 在中小学, 数字校园仅仅停留在一个较为概念化的名词上。近年来, 我们看到, 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所行动。

[背景资料链接]

◇2006年, 江苏扬州启动区域性整体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在扬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 “以数字校园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被列为重要建设项目。

◇2007年, 北京市朝阳区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数字校园试点校建设。2009年7月, 北京市教委召开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启动大会, 决定从2009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开展数字校园的实验工作。

主持人:从以上这些事件, 我们不难看出, 随着校园网络和软硬件设备的日趋成熟, 中小学数字校园渐成气候, 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整体推进的态势。数字校园是一项需要统筹协调的系统工作, 对于区域而言尤为如此。那么, 区域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统筹、协调数字校园的建设工作呢?

刘荣:扬州在区域推进数字校园的过程中, 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培训、统一进度。在平台建设方面, 扬州市教育局采用统一的数字校园管理平台系统, 逐步构建全市统一的教育管理数字化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在培训方面, 我们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 分层分级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应用群组、开发人员、教育管理队伍、学科教学团队五支队伍。市电教馆统一组织开发了符合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C E L T S-3标准的资源系统, 汇聚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资源, 实现共建共享。市教育局还整体统一时间进度, 分别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创建动员会、建设研讨会、建设推进会、建设现场会和成果展示会, 通过简报宣传、专题网站、集中成果展示及授牌仪式等形式, 加大建设宣传力度, 用示范校、样板校的典型做法引路, 形成推进的合力。

李奕:对北京而言, 数字校园区域推进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我们希望, 北京数字校园的建设既要注重各部门的统筹和协调, 又要充分彰显学校的特色, 强调学校建设的个性化。数字校园不应千人一面, 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主流文化和核心业务。区域推进更多的是重塑、深化对数字校园内涵的理解, 倡导数字化育人的思路和理念。

陈晓冬:上海徐汇区首先选择软硬件条件较好、教师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校长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的学校进行试点。试点的方向是教育教学管理、校内教研平台、校本资源建设和数字化环境的搭建。信息技术应该像空气一样隐没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虽然看不到但是离不了。因此, 我们要求学校先从管理入手, 改变现有的工作流程, 使数字化与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相融合, 提高效率。同时, 要使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 运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共同体的搭建。徐汇区在保障制度方面建立了区域激励机制和校内激励机制。

陈天华:说到区域整体推进, 2007年, 我们在组织实施《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功能与效益研究》课题的过程中, 上海市闸北区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闸北区教育局调动全区各校的优质资源, 首先加强信息技术进课堂, 实现“教学通”。同时, 教育局为每所学校配置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 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制作教学资源, 使全区的教学资源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且彼此共享。随之而来的是拓展学习时空, 开展信息技术进家庭活动, 营造校园文化, 建设家校互动平台。说到区域推进数字校园, 我觉得除了制度的有力保障外, 区域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力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强有力的领导意识, 才能使纸上的规划真正地落到实处并发挥效用。

黄荣怀:区域管理者在制定数字校园的规划时, 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分析现状、明确建设目标、确定重点建设内容、制定保障措施、评估数字校园等方面。对现有经费、软硬件设施、人员队伍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分析, 是建设数字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把握了现状, 才能更好地确定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数字校园建设目标可以结合各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需求来设定。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应该紧紧围绕有效支持教与学, 促进提升管理效率来展开。保障措施也是数字校园规划的重要内容, 保障措施能否全面到位, 直接影响到数字校园建设的质量, 要从人员、经费、政策制度等方面予以保证。

主持人:刚才黄教授提到了数字校园评估的问题。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工作的时候, 通过评估, 可以及时发现数字校园建设中的问题, 及时给予学校指导意见;对于其他尚未建设数字校园的学校而言, 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扬州市在2006年就出台了《扬州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标准》和《扬州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细则》, 2008年再次对《标准》和《细则》进行了修订。

刘荣:我们始终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在《细则》的4大类44项指标200分总分中, 教学应用这一类占18项, 共计70分, 占总分值的35%。譬如, 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第9条规定“教师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 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优化教学设计,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教学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开课课时不低于学期总课时的3 0%。城市和县城区及农村完中学校教师能有效利用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教学”。这条细则给教师教学发展带来方向性的指引。

陈晓冬:目前徐汇区没有正式发布数字校园评估标准, 但该项工作已经启动, 三易其稿, 形成了初步的评估标准, 大致分为组织与领导、环境与建设、应用水平、实地考察、人员培训、综合指标等6大类。

黄荣怀:根据实际情况, 对评估进行调整, 是很有必要的。我认为, 在数字校园发展中, 动态评估数字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要重点关注领导力、数字化环境、数字化资源、对教与学的支持、应用特色等内容。在不同的数字校园建设时期, 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的重点内容应有所侧重。对不同层次学校的数字校园, 重点评估内容也存在一些差异。评估中要关注中小学数字校园是否真正发挥了效益, 是否真正支持了教育教学改革, 是否真正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点击关键词:教育诊断 流程再造

主持人:之前, 我们曾经以专题形式探讨过数字校园的内涵问题。很多人也已认识到, 数字校园应该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信息化, 而是信息化全球背景下一种新的育人环境, 与我们传统的校园存在着“天然”的“不同”。这种“不同”如何体现?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怎样的改变?

李奕:数字校园带给我们三个典型的“不同”。第一是课程资源观的不同。传统教学环境下, 教师所占有的课程资源可能仅仅是数量有限的教材或教辅;数字校园背景下, 教师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资源环境, 教师的视野也得以拓展。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地区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采取了哪些不同的教学策略, 甚至国外教师如何应用资源的……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传统教研环境下, 教师备课时多是采纳教研员的传统经验。这种师徒结对式的教研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人经验”的风险。在信息化背景下, 教师可以获取更为丰富多元的教学经验。在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依靠食物链彼此联系;食物链越丰富, 生物个体越能呈现出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的发展。“教育生态”同样如此。教师的“食物链”更复杂一些、多元一些, 其自身发展的空间也会更扩大一些。教师的独立价值就在于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后, 重塑自己的教育价值体系和教育教学风格。我们鼓励教师穿越传统的教育边界, 到数字空间中去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第二是学习方式的不同。传统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现在, 我们经常提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能够在数字环境下得以实现。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 我们在教学中都要传递给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过滤、组合和表达的方法, 让学生具备信息化时代所必需的视野和意识。只有掌握了处理信息的规律和方法, 学生才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我看来, 数字校园的理念与新课改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 数字校园要更强调研究性学习和同伴互助的合作式学习。

第三是考试评价的不同。过去, 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考试的具体分数。数字校园背景下, 我们通过某次测试能够得到更为丰富的数据, 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去做课堂教学的“化验单”, 对教育教学的成效进行全面诊断。教师能够借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过程控制、问题诊断、变量评价。在过程控制中, 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班的成绩进行统计, 积累数据。在问题诊断中, 我们让数据说话, 对某一个班级、某一位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教师甚至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不同的班级对同一道题会出现差异性的选择。这样, 在讲评试卷时, 教师就可以“因班而异”, 从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开始讲起。这对于毕业年级的总复习是很有效率的。在变量评价中, 教师会发现每个孩子成绩的增量在哪里, 是正增长还是负增长。这样一来, 既对学生的成长有了客观而准确的评价, 又能据此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

刘荣:我对李处长说到的三点“不同”感同身受。在扬州建设数字校园的过程中, 我能感受到新的改革气息扑面而来。一是学校办学理念有了提升。校长们普遍意识到现代化的学校必须也必然处于强烈的信息场中, 学校的各项工作只有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才能有质的飞跃。二是教育管理方式有了改变。例如, 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 校长、班主任随时可以掌握学生是否到校学习、是否进入宿舍。通过网上家校互动平台, 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三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改变。通过开展电子备课、网络教学、网络测试、网络教研, 建立学科网站、个人教学博客, 教学应用已形成百花齐放的态势。四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改变。通过网上校本课程系统, 学生能自主学习校本课程, 网上心理健康超市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网上学生博客、网上聊天室等交流方式, 架设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

申军霞:与传统校园相比较, 数字校园延伸了校园的时间和空间。数字校园中的“人”都需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需要什么信息来教学?学生获得哪些信息利于自我调整?家长获得哪些信息帮助学生成长?管理者需要什么信息提升管理品质?北京朝阳实验小学在数字校园建设项目中, 开发了作业诊断系统和考试分析系统。作业诊断系统内存储了许多“作业”的电子版。教师在孩子们完成作业后, 将结果录入系统, 系统自动产生一系列的分析和判断数据, 给孩子们提供一份个性化的错题本。系统会根据错题所对应的知识点自动生成个性化作业。考试系统则可以帮助教师分析考试数据,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历次考试情况的在线查询, 帮助管理者系统了解每次考试各班级的成绩情况, 及时指导教师调整教学。数字校园对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大有裨益。

陈天华:应该说, 数字校园体现的是建构主义的信息化教育理念, 改革了传统的人才观、知识观, 打破了过去对教学管理和评估的教条做法。比方说, 我所接触到的西安3 8中启用了网络文件存储共享无纸化办公平台, 节约了行政成本, 提高了办公效率, 扩大了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的渠道。安徽芜湖鸣凤小学通过探索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下文化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互动互促关系与内部规律及其现实途径, 构建鸣凤小学特有的教育教学文化新模式, 自创开展全校性的网上班级博客, 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 有效地实现了联动学校、学生、家长的功能。无纸化办公也好, 数字班级也好, 这些都是传统校园所不能实现的。

主持人:刚才各位在描述数字校园与传统校园的差异时, 都列举了很多具体的事例。这让我们对数字校园的理解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但是, 许多一线教师在具体实施时仍感棘手。是不是有了校园网、有了“一卡通”, 就能称之为数字校园呢?

申军霞:对于数字校园的认识, 确实需要上升到理性认知阶段。我们所理解并倡导的数字校园绝不仅仅是“校园网升级+软硬件采购”, 绝不仅仅是建设若干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平台就能完成的, 也绝不仅仅是“一卡通”。毕竟通过“一卡通”, 只是实现了数字校园的一小部分功能。我们所倡导的数字校园, 其一, 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统一设计, 注重对学校核心业务的支撑与引领。其二, 要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 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的提升, 服务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建设数字校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

李奕:使用校园网和“一卡通”只是数字校园的表象动作。我们更看重的有三点。

一是, 借用企业ERP理念, 紧紧围绕着教师、学生的主流业务活动, 进行数字化的流程再造。我在前面说到的师生资源观、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伴随着数字校园的到来而发生转变。面对这种转变, 教务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如何检查教师的教案、如何设计集体备课、如何安排师徒结对、如何检查教师的工作成果、如何组织期中考试和月考……一切的业务工作流程都需要做集成化的整合和调整。学校的流程再造一定要找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核心主体。先把这两个核心主体抓住了, 再来对学校的各项业务工作进行分条缕析地梳理。

二是, 改造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学校应该是最有知识的地方, 但是知识管理却很少被谈及。我们要借助数字化手段, 将知识、资源、信息汇集成各种数字学习内容, 将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都固化在教学、管理的岗位上, 固化在学校内, 才能保证学校的持续发展不会因人而异、因人而变。数字校园关注的是“活”的资源, 关注的是资源流, 要让资源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课程与教学价值。因此, 我们还要多考虑学校显性知识怎么管理、隐性知识如何挖掘、个人与组织的知识管理如何汇聚。这不是类似校园网或“一卡通”的信息化设备实体能够解决的。

三是, 依托有效的数据分析, 使基础教育发展的研究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中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往往会被某些经验主义左右, 缺乏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技能。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有足够的数据积累, 需要有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数字化手段为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提供了可能。因此, 数字校园对于教育科研也是带有长远战略意义的。

刘荣:学校特色是其独立精神的标志。学校形成特色是否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 如何做到既有特色和模式, 又不容易被模仿和复制……这些问题对学校来说还需要再深入挖掘内涵、提炼思想、总结经验。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数字校园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异构系统, 其各子系统、信息流和相关技术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 客观上讲难以同步更新, 不能全部推翻重建, 只能借助补“短板”、换“新板”, 实现新旧系统之间的深度耦合。此外, 就是文化与生态问题。学校注重了软硬件的投入与建设, 关注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但往往忽略了信息文化的建设。没有文化的长期积淀, 没有信息化的广泛支撑, 学校的信息文化就难以建立, 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就缺乏精神和气质。

黄荣怀:当前, 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 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 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在开展数字校园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学会从两个方向进行思考, 即“课程整合”和“创新应用”。前者关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如何迁移到网络化、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后者关注网络化、信息化环境对教育教学的新影响, 关注教育教学流程中各类教育要素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扩展、放大, 关注对已有教育教学流程的优化。在数字校园建设的过程中, 应综合应用这两种思考方向。

主持人:李处长和黄教授都提到了“整合”的概念。我们通过实地采访也了解到, 有些学校在数字校园的建设初期缺乏一定的全局战略和整体规划, 诸多系统平台来自不同的供应商, 这导致系统之间出现信息“孤岛”。现阶段, 如何避免这一问题?

李奕:信息“孤岛”可以算是数字校园发展必经的阶段。我们现在多倡导以学校为单位来进行业务整合, 先帮助学校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 搞清楚数字校园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到底能够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便利、不同的对象和不同职能部门都要用到哪些平台。

申军霞:要避免数字校园的应用坠入“数据坟墓”, “整合”是必要的手段。李奕处长所谈到的围绕学校的核心业务来做整合和围绕服务对象来做整合, 我很赞同。由此, 我也联想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做法。学校在规划数字校园的时候, 将学校的核心业务进行了整合, 集中在了四个主体方面, 即课程中心、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心。这“四个中心”依托学校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社团的组织结构。

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个应用的情境:新教师进入学校之后, 学校管理人员进入服务中心, 注册新教师的相关信息, 将新教师的档案存档。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 需要使用到课程中心调用资源, 安排课程, 利用教学资源备课, 并进行网上教研。教师按照课程任务筹备研究性学习的相应课题, 发布到课程中心上, 利用研究性学习平台, 与学生共同研究。发展中心为教师进修提供肥沃的土壤。教师进入发展中心完成继教教育培训课程。教师通过指导中心辅导学生德育, 指导学生学业,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协助学生规划成长蓝图, 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按照学生成长路线来看, 入学阶段, 学生在服务中心报到注册, 教师为学生建立学籍档案。学生可以得到精心编排的入学教育。在校学习期间, 课程中心为每位学生提供课程管理的信息和研究的空间。发展中心规范记录学生在校内外的风采并予以有效的存储。学生数据经过科学准确的分析, 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的依据。学生在高三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 制订生涯规划, 为自己未来做好打算。

点击关键词:绿色 可持续

主持人:在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校园建设道路上, 有地区开始倡导“绿色”数字校园、“环保”数字校园。这不但使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多了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对数字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荣:数字校园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绿色”理念。“绿色”不仅代表了硬件设施的节能降耗, 更加需要在新技术采用、资源应用、人才培养、协作创新以及保障机制上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将“绿色”理念融合到数字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 让每一个“绿色”数字校园创造出教育信息化“绿色”大环境。

申军霞:数字校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绿色”融合到数字校园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 需要与学校的前期规划结合在一起考虑。我们在让数字校园项目校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时, 就强调要将可持续发展问题考虑在内。我们要求学校预留发展的空间, 要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不能将过去建设的全部推倒重来。从维护成本来说, 如果运行起来很困难, 耗费人力、物力是不可取的。总之, 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考虑设计合理, 切切实实地满足用户体验、满足学校发展的扩展性要求。其次, 在维护方面, 要让中小学校能够维护得起的, 适合学校的才是最好的。

黄荣怀:数字校园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具备四个条件:第一, 是否有持续性建设经费。第二, 是否有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且资源的可用性强, 能持续更新。第三, 是否具有有效的管理。第四, 是否能够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数字校园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教与学, 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数字校园只有能够为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我国的数字校园是从高校起步的, 真正在中小学校应用只是近几年的事情。那么, 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可以从高校数字校园的实践中借鉴哪些相关经验呢?

申军霞:和高校比较, 中小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同, 对数字校园的需求也不同。有些中小学校直接从高校“拷贝”现有经验, 注定是要失败的。高校提供的是一个社会小环境,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中小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的互动较多, 学校工作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四个方面。同时, 中小学校缺少专业的管理及维护队伍。因此, 我们必须探索和研究适合中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模式和建设内容, 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当然, 高校提出的“整合”和“服务”的观念值得中小学借鉴。

刘荣:高校数字校园有许多经验值得中小学数字校园学习和借鉴。一是信息化设施设备不求一步到位, 而是逐步投入、梯度更新;二是领导重视与需求驱动相结合, 既有行政推动的力量, 又有应用拉动的优势, 推拉结合, 形成合力;三是信息渠道畅通, 知识管理到位。高校之间信息化交流频繁, 学术活动的开展能够有力地推动数字校园建设。

黄荣怀:中小学校要由学校的校长 (或主管副校长) 负责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数字校园建设管理与服务队伍;以面向服务的理念架构中小学数字校园, 重点关注中小学数字校园的服务能力;应用系统的建设不必面面俱到, 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建设最需要的几个关键应用系统, 而且应用系统应该整合在一起;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不能只强调资源的数量, 更应强调资源的可用性和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提供对于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真知灼见!数字校园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也是我们探索未来学校的新型教育范式和创新性教育的助推器, 是一项全新的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程。在探索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不过, 我们相信, 这些都是推动数字校园继续向前发展的助力。我们将带着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继续上路, 共同期待数字校园新时代的到来!

带着沙砾上路 篇8

在餐厅里,他遇见了一个平日就对他很有成见的纽约音乐人。因为第二天,两个人将在同一个舞台上献艺,那个音乐人感到很不“爽”,便冷嘲热讽地评论起杰克逊演唱过的歌曲,接着又含沙射影地讽刺他的肤色。

杰克逊身边的伴舞们气愤了,有的甚至要过去和对方理论。而这时,杰克逊却示意大家坐下,自己则不紧不慢地吃着盘中的美餐。

回到酒店,杰克逊笑着安抚伴舞们:“尊严不是斗气就能斗来的,明天舞台上才见真功呢。”

第二天,杰克逊刚登台时,台下气氛并不热烈。可是,杰克逊和他的伴舞演员们很快就以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让现场的观众陷入了癫狂!出众的天赋,加上充足的准备,使得杰克逊的演出大获成功。

演出结束后,迈克尔·杰克逊来到那个音乐人身边,对方以为他要来报复自己,于是慌忙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两手捏成拳头。然而杰克逊只是冲他笑了笑,然后凑在他耳边说:“昨天那顿饭吃得不太成功,你愿不愿意陪我重新吃一次?”

之后,这个音乐人成了迈克尔·杰克逊一生的朋友。很多年后,当全世界的崇拜者都在仰望迈克尔·杰克逊所取得的成就时,已经年迈的音乐人说出了自己对杰克逊成功的看法:“他一生遭遇了无数的麻烦和非议,然而他从没把这些看得太重,他把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最大的努力、最惊人的才华都放在了对艺术的追求上,而不是那些无聊的争斗和解释上,所以他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带着勇敢上路 篇9

勇敢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我总是会这样,一遍遍地问着自己这个问题。可是,当我忙碌时,我又会把这个问题给搁下,然后匆匆地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让我能够真真实实地扪心自问:“勇敢,到底是什么呢?”

小时候,由于我笨手笨脚的,不是被什么东西给绊倒,就是不小心自己摔倒。每当这时,我总是会哇哇大哭,谁都劝不住。慢慢地,等我的哭声变小,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摔倒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你不能哭,你要勇敢。”于是,当我渐渐长大后,我就明白了,摔倒了不能哭,要勇敢。

在我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个关于冒险闯关的综艺节目。当我看到一个人豪不畏惧地往前冲的时候,我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他们都不害怕呢?”妈妈说:“因为他们很勇敢呀!你以后也要做一个勇敢的人!”哦,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原来毫不畏惧地向前冲就是勇敢。

六年级时,学校要举行一场演讲比赛,我也报名参加了。我每天回家,都认认真真练习演讲,可真正要上场比赛的时候,我还是感到紧张万分,原本准备好的演讲词都忘记了。大脑里一片空白。终于该我了,我紧张地走上讲台,可当我拿起话筒时,大脑像被激活了一般,我完美地完成了演讲。

今天,我终于明白,勇敢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要镇定地去面对它,不慌张,不害怕。

在人生路上,我们要带着勇敢上路,这样我们才能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最美的风景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旅游,我见过的美丽的风景自然也多。不过,我认为的最美丽的风景,就是从交通局往下,经过我的小学,再到我家的那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路。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学时间,这条路是忙碌的。来来往往的人们,步伐凌乱,匆匆忙忙。有的是起晚了的上班族,吃着面包喝着牛奶,提着公文包,急急忙忙挤公交;有的是赶着上学的小学生,由上班的大人领着,去随便吃点包子豆浆或面包。早餐店的人们忙得不亦乐乎,面带微笑地招待每一位张望的顾客。菜贩子们在路边的木板上摆好了新鲜的蔬菜。老爷爷、老奶奶们在路边认真地挑选着自己所需的蔬菜,或给家里人买点早餐回去。尽管大家都忙忙碌碌,但都充满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放学的时候是快乐的。小学门口站满了家长,个个都翘首以待,都希望能快点接到自己的孩子。每到一个班放学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蜂拥而出,家长们也会急切地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没有家长来接的孩子,都会成群结队,有说有笑地回家。这时,学校附近的商店以及小吃摊都挤满了孩子,挑选着自己想吃的零食。等到人群渐渐散去,就是大人们的下班时间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想着马上就能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觉加快了脚步,赶紧往家走。

周末的时候,这条路是悠闲的。老人们总是喜欢在街边小花园的长椅上,坐着聊天。一些棋艺高超的老爷爷,总是会在空地上铺下纸“斗棋”,围观的人们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围在里面。小孩们总是在小花园里追来追去地玩,高兴地“咯咯咯”地笑。有时还会碰上一些卖杂货的叔叔阿姨,那酸酸甜甜的软糖是孩子们的最爱。

我喜欢这条小路,尽管它并没有高雅的环境,没有华贵的人们,它只是千千万万条小路中的一条。但是,它就是由这么多朴实且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们构成的,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我喜欢的一节课

我喜欢的一节课,是陈老师给我们上的一节语文课,让我一直受益非浅。

记得在那次语文课上,陈老师开门见山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就用左手来写一写难忘的第一次这几个字!”

听了这句话,我们都睁大眼睛,疑惑地看着陈老师,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平时我们都用右手写得好好的,为什么今天要用左手写呢?可是,看着微笑不语的陈老师,我们还是陆续提起了笔。

我仿照右手拿笔的姿势,用左手握笔,小心翼翼地写了起来。

但是,我这才发现,原来用左用写字,真是一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我拼命地想把字写好,可是写出来的字却是歪歪斜斜的,就像一条条盘绕在格子里的蚯蚓,蜷缩着身子,怎么也舒展不开。我越是想把它写好,它就越是难看。笔在我的左手里也不听话了,它一直在不停地扭动着,一个劲儿地想挣脱我的手。它就像一个小孩,不,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我往东它偏西,我往西它却要往东。就这样,我和它舟旋了几个回合,字倒没写几笔,自己倒累得气喘吁吁了。休息了一会,我又提起笔来。可是,我却觉得我就像一条锂鱼。无论我多努力,终是不能逆流而上,跃过瀑布变成了一条龙。当我好不客气写完了这几个字,把自己的字和同桌相比,才发现我写得还不是那么糟。

这时,陈老师笑着说:“孩子们,你们觉得用左手写字不容易吧!”我们连连叫苦。这时,陈老师又说:“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同学说:“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缺乏练习吧!”陈老师用赞许的眼光看了一眼那个同学:“对,就是因为你们平时缺乏练习,才会用左手写得那么糟糕。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只有平时多加练习,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听了陈老师的话,我豁然载朗。这真是一件有意义的课,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平时多加练习,就一定能把它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会有让你意不到的收获。

读懂奶奶

从小,妈妈对我很严格,她总是想让我考得很好。所以,每当我被妈妈所批评而伤心委屈时,奶奶就是我的庇护伞。

就像所有的奶奶一样,我的奶奶对我也很好,我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满足我。但是,我的奶奶也像别的奶奶一样,有着唠叨的特点。

我的奶奶在年轻时,也是一位小学老师,她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可是,我的奶奶一点也不严厉,她是一个温和的人,从来不批评别人,只会给别人讲一些大道理。

在我小学二、三年级时,当我经常因为想玩而不好好学习的时候,她总是会拉着我,给我讲一些大道理,什么好好学习,不学习就怎么样的话,我听得多了去了。我经常会嗯嗯地回答,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我因为没有做好作业而被妈妈教训得泪眼朦胧的时候,她意是会安慰我,并开导我,让我的心里不再那么难受。

在五、六年级这个阶段,本该努力冲刺,争取考入好的初中的我,却和同年级的所有女生一样,迷上了看小说。奶奶发现后,也没有生气,也只是语重心长地说:“这个时候最好不要看小说,一量被迷住了,就没有心思学习了。”我只是不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继续看小说,心里却想:“哼!你懂什么!就看看小说而已,又没有不认真学习。”结果,当我因上课小说被老师发现而告诉妈妈后,我被狠狠地揍了一顿。她也没有骂我,只是说:“没关系,以后不要再看小说了,真的对学习不好。”

现在,我上了初中,奶奶因为要照顾我姑姑的儿子————我快满一岁的弟弟,所以没有其它的心思来照顾我,我为此还耿耿于怀了好久。可是奶奶却对我说:“上了初中,你的学习压力也大了,但是,不要对学习有恐惧心理,认真地学习就够了。还有,你想吃什么,就告诉我,我给你做好吃的。”听了这段话,我觉得很感动,也为自己的自私感到羞愧。原来,奶奶一直都是爱我的。

其实,一直以来,奶奶这个名词,都被贴上了溺爱子孙的标志。可是,我的奶奶是不一样的,她不仅爱我,还在我的学习上积极鼓励我,她不仅爱我,霃在我的学习上积极鼓励我,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奶奶。

我爱我的奶奶,我也读懂了爱我的奶奶。

初中生活印象

不知不觉,小学六年就像火车,呼啸而过,而我,也进入了初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时代。

初中和小学的课程有着大大的不同。语文、数学和英语倒还不好说。可是,这冒出来的地理、历史和生物就是个难题了。

地理老师有点儿婑,有点儿胖,整天把笑容挂在脸上,不清楚的人可能会以为他和善极了,是个温柔的老师。可是,在我们班上,他却落得一个“笑面虎”的称号。地理老师上课时给我们讲的课有点儿公式化,很多同学都听得半懂不懂的。可偏偏还喜欢搞突袭,经常在上课前抽同学们起来回答问题,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回答得好的同学,他就会鼓励一句,然后很和善地请你坐下,至于没有回答出来的同学,他就会让你站着,等到下一节地理课,他便会抽你起来回答问题,直到你答对为止。所以,在上地理课前的抽问时间里,我都会提心吊胆的,生怕老师一不留神就抽我起来回答问题了。不过,地理老师的这种方法也蛮有效果的。为了避免回答不出问题的尴尬,我们班都保持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前认真复习的好习惯。

再说历史老师吧!他可是有着满腔热情和激情。因为历史老师是教我们历史的,自然会涉及到很多历史故事。每当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都在上面讲得滔滔不绝,眉飞凤舞,我们也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整个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我们的生物老师也很漂亮,我们已经去生物实验室做了两次实验,都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而且,生物老师还用了许多浅显的道理,让我们慢慢地学懂了生物,慢慢地对生物产生了兴趣。

带着微笑上路 篇10

老师,您是清晨的第一道光,融化了夜的愚昧与无知……

说到老师,在我的记忆中,让我永远忘不掉的是我二年级时的数学老师——朱小珍老师。朱老师很喜欢笑,尤其是微笑。她那甜美的微笑似乎有魔法:如果有同学在课堂上说悄悄话,做小动作,老师看见了,就对着那个同学微微一笑,那些同学就立刻改正过来了;如果有的同学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老师就对那个同学送上鼓励的笑,同学们立刻就振作了起来……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是一个十分自卑、胆小的小女孩。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我胆小如鼠,因此我十分自卑,连上课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敢。老师们平时也不注意我,同学们也不跟我玩。下课了,大家都到操场上去玩,只有我孤零零地呆在教室里,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追逐玩闹的身影,我的心里就酸酸的,有一种说不出口的感觉。

过了不久,朱老师来接我们班的数学课。上了几节课后,老师了了解了我的状况,明白我是一个胆小自卑的女孩。老师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到我的桌子前,对我微微一笑,那种微笑,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感动,好像让我站了起来,之后,老师用她那悦耳的声音轻声对我说:“放学后,来我的办公室一趟,好吗?”这是我第一次与老师谈话,竟变得不知所措,看着笑盈盈的朱老师点了点头。

“铃铃铃……”下课了,同学们都背着书包陆续走出教室。朱老师向我走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给我一个甜甜的微笑,这微笑让我全身充满了动力。我迅速背上了书包,跟在老师的后面,进了办公室。这时候,我的心跳得出奇的快,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朱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紧张,对我又笑了笑,这笑是让我自信的笑,鼓励了我,让我看着老师,好像不再那么害怕了。之后老师给我讲了一个《带着微笑上路》的故事,其实是讲了一个自卑女孩靠着微笑来鼓励自我,激励自我,最后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开朗的女孩子的故事。朱老师还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遇到困难时,鼓足勇气,以微笑来应对,没有什么困难能呀到人的。你在平时,多多微笑,情绪就会变好。只有你自信了,坚强了,才会取得成功。你要记住老师的一句话——带着微笑上路。”说完老师便叫我回家了。

从那以后,我以微笑来鼓励自我,激励自我,慢慢地自信起来了。上课也用心举手回答问题,成绩变得更好了。在班上我也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我在遇到困难时,就以鼓励的微笑激励自我;当我还有什么烦心事时,我也甜蜜的微笑让自我开心;当我失败时,我就以下次必须会成功的微笑为自我加油……总之,我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的女孩。这都要归功于朱老师啊!

带着勇敢上路 篇11

有一天,妈妈从外面抱回来一只小狗,我吓得连忙躲到房门的后面。妈妈放下小狗,来到我的身边,抚摸着我的头说:“你很怕狗狗,对吗?”我点了点头。妈妈拿起一根木棒说:“来,用这根木棒敲狗狗的头,再敲它的屁股,你会发现,狗狗会害怕得跑掉。”

妈妈给我木棒示意我去敲打那只小狗,我深吸一口气,慢慢走向那只小狗。在和它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我把手中的木棒扔向它,然后转身躲到妈妈身后。我发现那只小狗并没有因我向它扔木棒而咬我,还是原地不动地蹲在那儿。我再拿起木棒,敲了一下它的屁股。咦!它真的往前跑了一段。我走近一看,原来它是一只超大的玩具狗。

真奇怪,从那以后,我觉得自己没有以前那么怕狗了。过了两天,妈妈又抱回来一只稍大点的狗,又让我用木棒敲。不就是只玩具狗吗,有什么可怕的,我想。于是我走到它跟前,用木棒一敲。没想到它竟一跃而起,边叫边跑,一直跑出了家门。

我着实吓了一跳,怎么不是玩具狗?妈妈将有点发抖的我揽到怀里,说:“你从前不是很害怕狗吗?现在你战胜它了。知道吗?只要勇敢一点,就没什么可怕的。”

随后妈妈带我来到对门那家那只狗的旁边。妈妈对我说:“去,勇敢地战胜它。”我于是克制住恐慌,抓起一块小石头扔向它。那只狗立即被惊起,双眼紧盯着我,好像随时准备向我扑过来。我马上再抓起一块小石头,那狗见状立即转身跑回了家。

从此,那只狗见了我就跑,我也不再害怕狗了。

上一篇:党员谈话制度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如何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