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散文生活(精选4篇)
我最喜欢《小白船》一文,因为它把我们小孩那种纯洁善良、简单的心灵通过一段段简短的对话,一个个小小的动作表现了出来。它不用“之乎者也”、“子曰”之类的词句,而用的是通俗易懂的句子,让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似乎是叶圣陶爷爷在给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但作文不一定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也不一定就是只有一段一段的旁白语言,也可以把歌曲、诗词加进去,如第9自然段的《鱼儿歌》,它只是一首儿歌,却把孩子们不想残害任何一个生灵的思想写得淋漓尽致。
看看文中两位无忧无虑、天真无睱的主人公,再看看我们这些标准的“现代版山顶洞人”;看看那里清可见底的小河,看看黄色的萍花,看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再看看长江、黄河以及辽阔的大海现在变成了什么样?
关键词:生活作文,习作教学,生活素材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能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 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 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 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
以上是叶老关于“生活作文”的部分论述, 这些精辟的论述阐述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凸显了叶老“生活作文”思想的核心, 学习践行这一作文教学思想, 对当下的习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几年来,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 我们以叶老的思想为指针, 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 注意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引向学校生活、引向家庭生活、引向社区生活。指导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热爱生活, 以生活素材进行习作训练,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以社会为背景,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 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 我们十分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 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及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表现, 如交警指挥交通、退休老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营业员为顾客周到服务、教师关心热爱学生、爷爷奶奶勤劳简朴、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辰、小河田野、瓜果蔬菜……通过这些观察, 既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又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为学生的习作做了材料的铺垫。
二、以活动为载体, 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让学生积累典型的习作材料, 不仅关系到习作教学的成功与否, 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 深化学生习作的主题。为此,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现实生活, 一是组织学生亲历生活, 二是引导学生设计生活。
1. 组织学生亲历生活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大都有着农事农活的经历。据此, 在农忙季节 ( 如春耕秋收等) 我们便组织学生来到田间地头、来到农民中间, 通过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观察农民伯伯耕种或收割, 在实践中体验劳作的艰辛, 在活动中积累习作素材。
2. 引导学生设计生活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 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 我们还经常为学生创造契机, 让他们自己设计生活,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为习作创设生活情境。
(1) 设计人物角色
我们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未来的教师、医生、工人、解放军、农民、科学家……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社会、生活、工作、成果……结果, 学生在作文中的每个细节, 都是未来社会的格局, 想象之丰富, 令人惊叹。
(2) 设计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怎样搞才能更有趣味性、生动性、艺术性, 我们让学生出谋划策, 大胆想象。于是从主题到行式、从内容到过程, 一份份活动方案构思奇妙、新颖别致, 让人看了拍案叫绝;一篇篇习作言之有物、通顺流畅, 使人耳目一新。
(3) 设计美化校园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 怎样使校园绿化、美化, 我们发动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环境, 针对地形位置, 构画创建方案。画廊的安排、花坛的装点、假山的式样、花木的种植……学生的设计充满了情趣, 充满了现代气息。而由此所产生的习作更如百花齐放, 各具特色。
三、以实践为契机,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在教学中, 我们从教学的需要出发,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 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鱼虫鸟兽, 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性; 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活动, 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 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此外,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后所获得的成功的喜悦, 做了好事所受到他人赞扬时的欢乐, 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 受到责怪、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素材库”。
又一片褐得发黑的秋叶被风扯落下来,佝偻着满身疮孔的身躯完成了这短暂生命旅程中最后一次悸动的。近旁的树,表皮已被冻得干裂外翻,残存的几片叶子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树枝无力地向前伸着,像老人饱经风霜的手,仍在耗尽最后一滴气力延续着同样衰老的树叶的生命
目睹了这自然界中最普遍的更替,他抬起比天色还要灰暗的眼睛,仰望天空,天空似乎冻住了一样透着逼人的寒气。他长吁了一口气,呵气在空中凝结,又逐渐散去。他再次低下头来,凝视着铺满树叶残骸的毫无生气的广阔大地。
他继续向前走着,这次他尽量避开那些叶的遗体,继续着刚刚被秋叶打断的思绪。他仿佛感觉到冬天的脚步在步步逼近,他不喜欢这种迫近感,像他那阴郁的生活,使他无法呼吸又无力摆脱。
又一阵风掀起了这残叶地毯,将它在空中撕成碎片,散落在他身上劈啪作响。他下意识的紧了紧衣服。突然,几只麻雀从树林里窜出,拍打着翅膀随风远去。他吃了一惊,不禁后退了几步,险些跌倒。他踉跄了几步后僵在那里,一动不动,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活像一尊雕塑,只有衣服被风摆弄着贴在身上又迅速跳开,反反复复,好似在嘲弄着他的无力与懦弱,头发也像枯草一样,散乱的随风四散。
劲风从他的眼里带走了他在曾经最珍贵的东西,那晶莹夺目的泪珠在秋风中演绎出凄凉的美,似长河落日,又像大漠孤烟。
一滴,两滴,那泪珠一时间如断了线般涌了出来,浸湿了他愈发憔悴的脸,他再也无法抑住那早已积於在心底的愤懑,将愁云化成泪雨倾泻而下,也将他在社会打拼多年虚假的外壳一并击碎。碎成一片一片,一滴一滴,洒满了同样悲伤的秋天。那哭声已从哽咽变成了嚎叫,撕心裂肺,直逼长空,回响在这秋天苍凉清冷的天际。
当一切又恢复平静,空气中只有秋风刮卷落叶瑟瑟的声音,那属于秋天的悲凉的声音掩住了他微弱的喘息声。他累了,可却有种说不出的轻松。他瘫倒在地,躺在落叶上,舒展成一个“大”字,让风吹过他的身体,此时他感觉到的不是清冷而是那种甘甜的酣畅感。
他如释重负,从苍虬的枯枝缝隙中仰望苍穹,如此高远,如此清澈,浮云悄悄滑过这碧蓝的湖面,不留痕迹。这种惬意的感觉只能追溯到儿时,天真烂漫,无拘无束,躺在秋天的田野里仰望着同一片晴朗的天空。长大后,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都成他全部的生活,来之不易的闲暇时间也在睡觉中度过,根本没有时间来享受生活中哪怕如此简单的快乐。可如今他失业了,却体会到了以前看来如此奢侈的享受,这在他看来是极大的讽刺。
秋风仍不知疲倦的刮着,拂过他的脸颊时,那僵硬的脸上竟多了一丝久违的笑容,这是自他工作以来极少出现的表情,因为这是发自心底泰然的笑,甚至连他都不记得上一次出现是什么时候了。平日的应酬交际已在他脸上刻下了“笑容”的模板,随用随取,方便得很。但在这千人一面的笑容下面,却有一颗已枯萎凋谢如秋叶般,无奈的等待着被冰冻命运的心。
他起身,弹落挂在他身上的落叶,每个动作都优雅轻缓,在他曾习惯的快节奏的生活中这奢侈的优雅便是做作。他抬起头,看着前方的路,似乎没有尽头,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树木错落有致,远处的山也已涂满霜红,这些都是他曾匆匆而过遗失掉的风景。
他的眼神突然被什么东西所牵绊住了,那是一条通往丛林深处的幽深小路,在秋的背景下尽显神秘。可以说,这条大路他在这三年间走了不下几百次,却从未注意过这林中小径。不知道他在为生活奔命。2之时错过了多少美丽风景。
有人问我:为何这般喜欢读书写字?大千世界,琴棋书画诗酒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呀,我为何这般喜欢读书写字?我在心里默默问自己。
凡所经行,花开依旧。读自己喜欢的书,在每一个朝颜绽放的清晨,在每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尤其冬日暖灯下展书而读,于我是一种美美的享受。能够点亮一角暗梦,我在阅读,我看见阅读。是信念,是坚守,是梦想,更是我春韭一样剪复生剪复生的希望。
一页一页书翻过,衣袂飘飞的我恍若骑着一匹白马,纵情驰骋于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风中飘过我哼唱的歌:我的心中有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风儿吹去春又来。
这样一朵自由行走的花,你说,可好?
这样一个芜杂烦扰的尘世,有书可读,有书能读,别无所求。每天,每天,我都愿意做这样一件外人看来很不屑很不以为然很孩子气的事情。我坚信,每天都做同一件事,那件事一定是自己最喜欢最认可最想做的事。
你看见窗外的大树,一天天站立在那里,你看见的是枝叶婆娑是鲜花坠树,我看见的是深埋在地下的根一天天在坚持生长,在积蓄力量。这些,不如一枚一枚树叶风摇动时唰啦唰啦清脆悦耳,也不如一朵一朵花儿倏忽绽放时明媚芬芳,但就是这样的不易觉察,注定了一定会有变化悄然发生。
我不敢说自己聪慧,但是愿意从书的字里行间觅得俗世生活中渐行渐远的魂灵和禅意,重拾,洗刷,蓄积,充实,累加,积淀,还有升华。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知不觉中抛弃了自己的灵魂。”现在,寻觅它,也不晚。法国诗人马拉美的那句诗,我一辈子都喜欢念叨:世界的存在是为了一本书。此刻,这本书,在我的手中,一页一页,凡所经行,花开依旧。
花开两朵呢,我的枝头还有一朵写字花。用汉字码成一座城堡,你可以拥有可爱忧伤的小王子,你可以同倾心的公主秉烛夜谈,你也可以跟随时光马车穿越世界的尽头,只要你愿意,一切皆有可能。这样的城堡,有山有水,有植物的芳香也可以谛听清晨窗外小鸟天籁一样的歌声把睡梦中你的耳朵叫醒。叫醒世界的花开,你就是三月桃花天,你就是梁间燕子呢喃,你就是林清玄笔下那全心全意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存在的美丽百合。
时光堆砌,旧事无数。读书写字于我,木材的清香隔墙犹嗅。一个字一个字读,一个字一个字写,看似无剑似有剑,看似无招似有招,看似无形似有形。
看招——
摘叶飞花。
凌波微步。
撒豆成兵。
接招——
蛟龙出海。
凤舞九天。
袖里乾坤……
读书写字,让我欣欣然召唤千山万水来到我的面前,和我终日交谈。布衣性格,草木性格,星月性格,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一点,我竟然与凯撒大帝有共同的心声:“在活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必需的、正当的生活乐趣。”生活的路一一走来,有人捡拾最大的贝壳,有人搜索最美的贝壳,而我,只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枚贝壳。要知道,最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最喜欢的。当我终于找到那枚最适合自己的贝壳时,我也有幸欣赏到了最漂亮的海滩。
我找到了一朵花,也遇见了最美丽的春天。
一朵一美啊。
我听到了一曲天籁,也终于与云端之上的`自由把酒言欢。
一曲一陶陶啊。
我咽下一粒米,清芬萦心。
一粒一香啊。
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快乐就有忧伤。人近中年的我,并不是步步莲花,有时不完美,有时不如意,有时不酣畅,但只要有书可读有字可写,那我迈出的每一步就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像长辈常常训导晚辈的那一席话:“你对得起爹娘,你对得起你吃的饭吗?”欣慰的是,此处,我,有肯定的回答。
读书写字的我,只有一颗简单快乐的心。
用单纯和清澈来面对生活的风雨洗礼和雷电交加。云在青天水在瓶,是那样的自由并保有永久的晴朗温润。
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高山上云,深深涧底水。正如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落在花瓣,盈在草尖,只待我凭栏观赏。
扬眉读书,清风自来;低眉种字,繁花满树。从容生活,万物归仓。有书,有纸,有笔,还有你,遇见了,就一起走吧,一直一直走到世界的尽头你我也都十指相扣莞尔浅笑。
趁阳光正好。
【叶圣陶散文生活】推荐阅读:
叶圣陶名言11-03
叶圣陶简介01-30
叶圣陶成长故事02-11
叶圣陶阅读习惯说01-07
叶圣陶《瀑布》教学设计09-30
叶圣陶:园丁一样的爸爸11-28
叶圣陶的旅行家启示06-09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10-12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11-18
论文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