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2025-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精选10篇)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篇1

(江阴澄江中路5号东都大厦8楼问鼎教育)

江阴成人高考培训学校,是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大型综合性民办学校,隶属于江阴问鼎教育,是一所集江阴成人高考培训、江阴网络教育培训、江阴远程教育培训、江阴成人大专培训训、江阴成人本科培训于一体的培训学校,江苏地区最早的专业从事成人学历进修培训的教育机构之一,建校以来,社会反响良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切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实战技巧,并以优良师资、培训效果、就业率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信赖。

培训对象

1、在职青年。

2、中专、职高、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

3、其它需要取大专学历的所有人士。

4、外省本省均可报名,户籍不限。

报名条件

1、户籍不限

2、年龄不限

3、至少初中毕业

课程特色

双休日或者晚上上课,工作学习两不误;

专业设置

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人力资源管理、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等。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篇2

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及由福建师大的潘新和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问世。这两部书都站在知识更新的立场上,对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两部书自出版以来,被国内师范院校广泛采用,受到了较好的评价。

然而,这两本书对于新课标的理解、阐释,对各类语文教学的态度及在编纂的内容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这里试从两书的写作教学的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书对于写作教学观的不同态度,进而提出了对写作教学未来发展的期望。

一、写作教学过程的比较

作文教学过程,一般指一个单元(一次作文)的过程。学生作文成效如何,往往与教者对作文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有着很大的关系。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这本书将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讲评,互相沟通。这四个阶段包含师生之间的关系,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紧扣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

潘新和主编的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一套写作教学过程,但从书中列举的两个经典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十分关注写作教学过程。通过对比,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更注重写作教学过程的体系,而且偏重教学理论与原则方面,而潘新和主编的书更注重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法对写作教学过程的贡献与指导,偏重于指导实际操作。

二、写作训练方法比较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这一工程顺利进展,就一定要采用一些适当的训练方法。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这本书非常注重写作训练,认为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七种作文训练方式,有单项作文训练、命题作文训练等。

潘新和主编的书中也提到了写作训练的一些常见方法,具体归纳为讲授式、讲练式、评改式等。“讲、读、写、议、评、改”是写作教学教法的常规要素,它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写作教学宽广的可能性及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更强调多练,意在给教师们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潘新和主编的这本书则更强调写作训练的具体操作实际,意在帮教师打开思路,让教师们有更多灵活的选择。

三、写作批改的比较

写作批改亦称为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具体内容则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修改意见及努力的方向等。潘新和的这本书指出了我国传统写作教学的“精批细改”存在的弊端,即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来评价,容易误导学生,极大地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对素材的运用,损害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在阐明写作教学过程中,就叙述了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讲评,互相沟通的写作评改过程。书中指出,每一次的作文批改,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等,而且要注重写好作文批语。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王文彦、蔡明的书看重作文批改的实效性、育人性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潘新和主编的书则更看重如何用作文评改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等。

四、对写作教学的展望

新旧世纪更替之际,我国语文教学界呈现出一派争鸣迭起、理念创新的活跃的学术景观。其中,作文教学所迸发出的深层次和多侧面变化更是格外令人注目。通过这两本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书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关于写作教学过程的研究还比较片面。王文彦、蔡明的书中虽然明确提出了写作教学过程的四环节,对传统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有所改革与发展,但是依然呈现出一种直线的发展过程,没有体现各个阶段、各种因素的复杂交错的关系,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这样的教学过程由于教师指导贯穿了整个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因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次,作文训练缺乏明确的训练要求及系统的训练内容。提出的作文训练方式虽然多种多样,却都没有密切联系各个年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更没有考虑一个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训练内容,这就会给老师们带来困惑,虽然方法五花八门,却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与使用。最后,作文评改方式虽然指出了“精批细改”的弊端,认为其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是书中所提倡的方法,对教师要求都普遍过高,具体可实践操作性并不强,依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看到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更应该认真思考作文评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程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6-0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经在中学基本站稳脚跟,如何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向深层次发展,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规范信息技术教学行为仍然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的。在学习了李冬梅老师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后很受启发。这里结合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对信息技术新课程设计的原则进行一些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最基础的工作。要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路,而教学思路必须遵循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原则,这样才能把知识、教材和学生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才能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搞好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实践的蓝本,要搞好教学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与传统文化课程的差异

传统文化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更新,但就总的知识体系而言始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知识系统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教学设计模式也就难有根本性的突破。无论怎么思考,知识的量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都是相对稳定的。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普及现代科技的学科,有它建立的基础体系,但这个系统是不需要普通信息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普通信息技术人员重在对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我们原来选用的广东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就侧重了前者,而我们现在选用的人教版的教材就着重体现了后者,因此我们感觉到人教版的教材更适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和学。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不能把信息技术设计成理论课,它的特点就是应用。如果一堂信息技术课走进了传统文化课的设计思路,既失去了课程开设的意义,也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是对现代教学设备的浪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跳出传统教学设计的思维范畴。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基本目的应该就是在中学阶段普及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传授基本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由此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基本信息理论的介绍,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指导学生对基本信息工具的应用。注重体现“学习——理解——应用——创新”的基本教学设计思路。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喜爱QQ聊天,喜爱玩游戏等等,就是体现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的兴趣。学生对教师按计划准备的教学内容没有兴趣,就是还没有深入到教师所设计的环境。如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喜爱接受的形式,还要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教学设计还要能体现允许学生接受知识的差异,体现学生吸收知识的兴趣。

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本课程的发展特色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最大的特色,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发展和突破的学科。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说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完善,也许今天传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明天就要被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所取代,就会成为历史。就连最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存有生命力的只是信息技术的原理,这点现实已经证明了,很多过去的信息技术知识就已经淘汰。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性,要体现指导学生思考原理,而不要过分强调学生对已有信息技术知识的死记硬背。要注意引导学生设想知识的延展性,这同时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中学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结合中学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组织。首先是要充分考虑学校信息技术硬件基础条件,一个脱离了基本硬件条件的教学设计,只能是一种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很好落实的。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是中学,城市和农村就存在极大的差异,同样是农村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教学大纲有要求,但落实起来同样要因地制宜,不能按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要求学生。

五、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灵活的评价方式

高尔夫培训版块培训总教学大纲 篇4

圣·安德鲁斯国际高尔夫专业球童培训课程《版块培训

(理论、场地)》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 1拥有过硬的球童服务技能和专业技能  2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服务意识  3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知识面宽广  4拥有自主、积极掌握新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 5 熟悉、了解球场的运作流程,对球会结构有一定了解。

二.课程基本机构: 1.介绍本课时授课内容 2.示范

讲解 3.纠正

辅导 4.总结

学员下场培训要求 精神饱满,积极上进,全身心投入培训 2 有团队精神,互相信任,有良好的协助能力 3 能吃苦耐劳,有恒心,有毅力 4 能主动、自主的学习动作快捷、态度诚恳、笑容灿烂、衣着干净整洁。最佳球僮标准

1、礼节礼仪,仪容仪表方面。

2、专业用语(包括日语、英语或韩语)掌握方面。

3、球场设施、环境、背景等资料的了解方面。

4、球道造型、走向、障碍、果岭的快慢等知识的熟悉程度方面。

5、是否能帮客人选杆,建议好的落球点,击球方向,提供好的建议帮助客人打球方面。

6、掌握球僮服务技能技巧的灵活性方面。

7、了解整个球僮服务程序,紧随球局进行方面。

8、和其它球僮的相互配合方面。

三.培训方法:

1、场地培训操作模式分为:背包服务、手拉车服务、球车服务三个版块。

2、采取专题课程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球童场地服务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专题教学。以主教练(GCG培训部)为主,聘用教练为辅助的师资配给模式完成场地培训。

四.教学内容:

一.球场维护意识的培养以及实际操作 二.球具的清理

三.如何管理好你和你球员的时间 四.各种击球情况下的站位 五.各种击球情况下的球道介绍 六.看球落点以及找球速度 七.如何选择球杆 八.果岭看线(4—5天)九.下场前与回场的工作 十.规则的熟悉与应用 十一.记分卡的使用 十二.整体服务流程 十三.果岭服务速度 十四.球童之间的配合 十五.球场违规处理程序 十六.服务动作规范

十七、距离的测量 五.时间安排

1.08年 月 日---08年 月 日 六.人员安排: 1.所有学员

七.课程安排及课程时间安排: 1.见课程安排表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篇5

主讲教师:姜国均 张伯尧 潘丽萍 毕建权 等 ;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与简介负责人:张伯尧

课程号:101C0010(原101101060)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 周学时: 4.5-0 学分:4.5 课程类别:大类课程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面向对象:非电类专业本科生 教学方式:课堂面授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课程遵循强弱结合、模数结合、电测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电子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电路、电机、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后续电工电子学实验;了解和使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电工、电子设备;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应用。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相互贯通,并着重加强电子技术的应用及一些新技术的介绍,内容包括电路和电路元件,电路分析基础,分立元件基本电路,数字集成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波形产生和变换,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功率电子电路,变压器和电动机,电气控制技术。

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4.5学时,共16周72学时。主要内容(打*为选讲内容)

第1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7学时)1.1 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 1.3 独立电源元件 1.4 晶体二极管 1.5 双极型晶体管 1.6 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

第2章 电路分析基础----------------(11学时)2.1 基尔霍夫定律

2.2 叠加原理与等效电源定理 2.3正弦交流电路 2.4 三相交流电路 2.5 非正弦交流电路 2.6 一阶电路的瞬态分析

第3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6学时)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3 共源极放大电路 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

第4章 数字集成电路---------------(12学时)4.1 逻辑代数运算规则 4.2 逻辑函数的表示和化简 4.3 集成门电路 4.4 组合逻辑电路 4.5 集成触发器 4.6 时序逻辑电路 4.7 半导体存储器 4.8 可编程逻辑器件 *4.9 应用举例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7学时)5.1 集成运放的组成 5.2 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 5.3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5.4 集成运放在模拟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5.5 集成运放在幅值比较方面的应用 5.6 应用举例

第6章 波形产生和变换-------------(5学时)6.1 正弦波振荡电路 6.2 多谐振荡器

6.3 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

第7章 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7学时)7.1 电量测量

7.2 非电量电测法和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7.3 有源滤波和测量放大电路 7.4 模拟开关和采样-保持电路 7.5 数模转换器 7.6 模数转换器 *7.7 非电量测量系统举例

第8章 功率电子电路--------------(6学时)8.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8.2 直流稳压电源

8.3 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变流电路 8.4 功率器件的触发和驱动电路

第9章 变压器和电动机------------(4学时)*9.1 磁路

9.2 变压器 9.3 异步电动机 *9.4 直流电动机 *9.5 控制电机

第10章 电气控制技术-------------(7学时)10.1 常用低压电器

10.2 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10.3 可编程序控制器 *10.4 异步电动机的电子控制 10.5 安全用电

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1.采用现代多媒体和传统方法结合进行教学; 2.实验课电工电子学实验单独设课(48学时); 3.每次课后布置作业,作业量一般3~5道题。

考试方式及要求:

一般按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课程的成绩。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

1.《电工电子学(第二版)》,叶挺秀 张伯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业务员培训课程大纲 篇6

步骤一 如何做正确的事——思考力 1、4段营销公理;

2、销售的七大原则;

3、营销人员具备的态度;

4、正确心态的建立。

专业销售五大能力测评 正确心态的建立 正确心态的建立的十大步骤

步骤二 如何把事情做正确——执行力

1、营销员的职责;

2、营销员的七项素养;

为什么必须成为专业的超级营销人员? 超级营销人员的成功途径: 营销人员7大素养

OINJV 步骤三 修炼建立陌生关系——自信力

1、自信力的训练;

2、目光的训练;

3、如何处理拒绝;

处理拒绝为什么有拒绝? 拒绝的本质

如何处理客户的拒绝?——调整自己的心态

4、如何化解客户提出的难题

5、如何快速高效开发新客户

计划与活动:计划我们所做的,做我们所计划的。顾客开拓

如何寻找;寻找潜在客户的原则:

接触前的充分准备(资料准备工具准备形象准备行动准备心态准备资料准备情绪调整)

步骤四 发现和满足客户需求——理解力

1、客户的类型;,如何应对

2、销售流程;

3、掌握临门一脚的方法:顾客购买了产品,并不是销售的结束;

步骤五 让客户说“是”——影响力

1、如何塑造产品的价值;调动对方情绪

产品说明的方法 产品说明的步骤 产品说明的步骤 产品介绍的八大技巧及注意事项 提出解决方案(FAB)

捕捉客户的购买信息成交的时机:客户在购买时发出的信息与信号

(你塑造的产品价值在得到客户认同后)提出购买建议(解决方案)

2、如何解除客户的抗拒点;让对方认可你及产品

客户通常的抗拒点 什么是抗拒点 客户七种最常见的抗拒种类 客户抗拒的本质:解除抗拒点的方法解除抗拒点的公式 解除抗拒点的成交话术设计思路 解除抗拒点原则 解除客户抗拒的技巧

处理抗拒点(异议)的步骤

3、成交 为什么成交

a 成交的三最 b 成交的三个重要观念 c 成交的三大关键 d.成交的信念 成交技巧 成交的注意事项 实战训练:

步骤六 持续的愉悦服务——取悦力

1、营销员良好的第一印象、形象;

2、营销人员礼仪技巧

3、如何快速建立信赖感;

4、信赖感的5大原则; 建立信赖感的三原则

快速与客户建立信赖感的五大策略: 初次接触要诀

建立信赖感的沟通技巧

步骤七 让我们和客户走得更近——沟通

1、沟通的信念

2、沟通的策略

3、说话的技巧

4、沟通三要素

5、发问的技巧之聆听

6、沟通技巧之赞美

7、沟通技巧之发问

8、设计问题的原则

9、问题类型实例:

10、分清客户类型,确定沟通策略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篇7

一、关于中职女生女性主体意识的调查研究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 对本校学生女性主体意识进行广泛调研。课题组利用德育课程教学,每个班级发放30份问卷(涵盖中职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共计4个班级),对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总样本为120份,回收问卷118份,回收问卷率为98.3%;其中有效问卷115份,有效问卷率为95.8%。利用SPSS17.0进行处理,调查分析如下:

1.中职生女性意识淡薄。学生受媒体影响大 ,将女性价值限定在容貌、年龄、体型上,将女性生存空间限制在家庭领域。所占比例为被调查学生的73%。

2.中职生女性独立意识弱 , 缺乏人格平等意识和经济独立意识。大多数女生对某些行业的高回报充满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幻想; 将改变人生命运寄希望于婚姻或不切实际的高额工作回报。所占比例为被调查学生的51%。

3.中职生对女性社会角色理解片面 , 对女性个体价值认识不足。女生从事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低于男生。所占比例为被调查学生的89%。

4.中职生中存在女性男性化意识 。 单方面强调女性 ,割裂男性、女性的天然联系。 所占比例为被调查学生的32%。

此外,调查设计了关于婚姻观和性观念的开放性问题,学生的问题反映出性观念不成熟和刻意回避的态度。发展、培养中学生的现代女性意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有助于中职生克服女性心理狭隘、人格依赖;有助于激发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有助于女生自我觉醒和自主意识复萌,全面成人。德育课程作为女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女性主体意识培养的主课堂。课题组结合本校 实际 ,组织德育 组5名教师 ,开展女性 主体意识 教学实验。

二、《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开展的教学实验

(一)目标定位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求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实验坚持结合理论知识点,联系社会现实,培养中职生女性主体意识,教学目标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二)方案设计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及本班级学生情况,结合教材,选取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这四个方面是:独立的人格培养、爱情观及性意识培养、美意识培养、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培养。

(三)实施步骤

1.学前测试

实验前进行开放性测试,学生完成一篇自我认知文章,作为学生成长记录。

2.教学设计

将四个模块的培养目标融入《哲学与人生》课程的五个单元。总计教学课时32,比教学实验前增加2个实践学时。

3.教 学过程

(1)独立人格培养。在问卷调查中发现51%的中职女生独立意识缺乏,具体表现在“人格平等意识”和“经济独立意识”两个方面。大多数女生依赖性强,缺乏人格独立意识,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一定是家庭,认同男性在事业上强于女性,女性应当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责任, 认为女性一旦开始婚姻关系,可以专职家庭,不再继续工作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9%。这也反映出中职女生大多缺乏独立的经济意识。教学计划中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紧密结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增加自我认知测试、“霍兰德人格测试”, 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分析性格,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将性格类型相似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引导学生分析男生、女性在完成同一任务过程中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同时, 结合教学案例,参考教材中出现的素材,补充介绍医护行业中的优秀女性工作者、职业能手的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和强烈的情感认同。使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获得独立人格,超越自我,

(2)爱情观及性意识培养。中职生大多处于14岁至18岁 ,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课程缺少对学生爱情观和性意识观念的教育。这一时期,青年学生产生对性的渴望和幻想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教育的关键是要疏和导而不是防和堵。使学生理解性是成年人的权利和责任。青年女性要学会独立思考,既不恐惧性,更不对其持无所谓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单元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既训练学生思维,又了解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盲点。使学生自尊、自爱,学会自我保护,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美意识培养。从古至今 ,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中职女生阅历少,人生经验浅,往往简单地将“美”与容貌、金钱相联系 ,容易受到媒体、网络、他人等周围环境的影响。调查显示,将女性价值限定在容貌、年龄、体型上,将女性生存空间限制在家庭领域的学生比例高达73%。教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美意识,结合教材中“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4)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培养。人生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的培养,是中学阶段总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应当蕴含在每一门课程当中。发展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的最终考量就在于自身价值的实现,课题组成员在教授最后一个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时,设计了“价值观澄清”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发现最重要的价值观。同时,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题组成员担任所在班级的兼职导师。兼职导师的设立旨在密切师生联系、及早发现和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和认识。兼职导师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从学生生活入手,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及时解答学生疑惑。一方面课下的生活素材用做课堂教学的活动课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德育课程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容易接受,不觉得枯燥。另一方面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价值观现状, 易于开展教学,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明显。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进行突破和创新。课题组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百分制打分)与开放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回看课前撰写的自我认知小论文。评价结果显示,学生除掌握《哲学与人生》课程的理论知识,对自身价值有了明确认识,尤其对两性关系、美意识认识深刻。

(四 )实施效果

本学期,学生完成了深刻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效果较好, 有的学生写道:“这个课让我第一次懂得人生有很多可能性,自信自强才是人生的真谛。”全年级参加实验教学的两个班级, 在各类大赛、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班级。在全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上,共有12名同学积极参与,3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4名同学获得优秀奖。

三、结语

女性主体意识是中职女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础。这种意识实际上是倡导中职女生的自我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女性主体意识一旦形成,将是一个人生活的基点,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行为,也是一种良性的生存风格,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引导作为女性主体意识教学的重要平台,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条件。以学生为中心是所有教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德育课程。

第二,教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关键,大量知识补充和传播代替空洞的说教。教师的形象与能力往往对学生产生直接的教育效果。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三,制度是进行教学实验的必要支撑。改变以往以识记考核为主的单一化考评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全方位、全程化的考评制度。

第四,规范课程类型与要素,适当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本学期设置两个学时的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

摘要:结合中职女生女性主体意识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开展教学实验。实验内容涵盖独立人格意识、爱情观及性意识、美意识、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四个方面,教学效果明显。德育课程教学应成为中职学生女性主体意识培养的重要方式。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公安院校;在职培训应用;写作教学设计

D631.15

近年来,公安部一直高度重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自第20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以来,在职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已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在各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全国公安院校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目前民警培训教育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培训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写作训练项目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而公安应用写作能力是公安民警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也是全国在职公安民警培训计划中的必训课程。由于我国的民警培训工作尚处于“全员岗位培训、全方位知识培训”的阶段,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理论脱离实际,忽视实战技能训练,教育培训的质量不高,效果不佳。因此目前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

教育是一项具有明确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是兩种内涵不同的教育活动,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要有效提高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

一、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把握的三个要素

1.强调对在职民警学习需要的分析。在职民警的学习需要是指在职民警培训前的学习、能力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能力、水平状况之间的差距。对在职民警学习需要的分析,有助于形成课程总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培训民警在公安应用写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以利于在“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设计中确定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以确定优先解决的教学设计课题。只有准确、充分地分析了各层次、各警种民警的学习需要,才能准确定位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总之,通过对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避免人、物、财资源的浪费,确保培训质量及目标的实现。

2.注重对“公安应用写作”学习内容的分析。教学系统方法要求根据实际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为达到教学最优化而保证内容效度。在组织实施培训之前,教师应对各层次、各警种民警的岗位职责、终点能力(即通过教学以后形成的能力和培养的态度),对学习者起点能力(即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认识与态度)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或能力及其上下左右的关系进行详细剖析,以确定“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确定学习内容范围的最关键因素是课程目标和学习结果,这两个要素决定了学习内容分析的结果。各层次、各警种民警因其岗位职责和能力的差异,期望通过培训达到的目标各有侧重,因此,应对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学习对象进行分类培训,教学内容可按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进行分层,以确保学习内容确为受训者所需。

3.强化对受训对象的分析。对受训对象的分析是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设计前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的是了解在职民警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等提供依据。

对受训对象进行分析,要求教师完全从受训学员的现实需要和具体情况出发来确立教学目标及学习内容,科学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有效突出受训学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分析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受训民警进行应用写作培训之初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公安应用写作的认识水平、态度;二是分析对受训民警在公安应用写作学习训练时产生影响的社会心理特点,包括年龄、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等;三是分析受训民警在学习公安应用写作时感知不同刺激并对此做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包括焦虑、习性、对视觉或听觉学习的偏爱等;四是分析受训民警的岗位和职级。

二、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

1.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培训目标,准确评价教学效果的保障与依据。

根据美国教育界知名学者布卢森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层次分类,一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六个层次: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与公安院校统招生教学目标不同的是,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认知领域较高层次能力的掌握,包括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获得。对在职民警的教育培训应着眼于专业技能也就是说技能培训重于知识传授。在设计总的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在职民警的先行知识储备,科学定位通过培训所要达到的应用写作能力。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切实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目标,其特点是:(1)必须与学生的认知前提相衔接的、需要学生通过新的学习才能掌握的教学目标;(2)必须置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的新的教学目标。能力要求过低,培训就会成为形式;能力要求过高,民警会因为目标难以实现而放弃努力。笔者认为,仅仅知道与领会公安应用写作的相关理论即是过低的目标,要求所有受训民警熟练掌握公安工作中所有应用文的写作也是不可达到的过高要求。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注明学习或写作行为的条件以及评定培训民警写作能力、写作水平是否合格的标准,以便于教师或受训学员都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教学效果。

2.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主要包括合理安排及选择教学活动序列、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

(1)在教学策略的设计方面,应依从总的教学目标和子目标以及从属目标来确定,要符合在职民警先行知识积累、心理特征、岗位职责要求、职级层次、学习时间长短、教学设备等条件来进行。利用学前测试的方法摸清学员的先行知识积累,为制定教学策略奠定基础。通过学员现身说法或工作案例充分展现公安应用写作能力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调动受训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进其学习欲望,增加学习行为内驱力。

(2)在教学组织的设计方面,需认真思考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例如,“例文呈现—评价优劣—知识要点—写作素材展示—练习—讨论—评价”与“知识要点—例文示范—写作练习—评价”就是两种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适合不同学习条件下的应用写作教学。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组织策略,应以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为主要教学模式,突出受训学员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员进行学习训练和相关问题的处理,并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学员远迁移能力的增强,逐渐减少直至停止指导,达到教学目标。

(3)在教学程序的设计方面,对公安院校统招生的应用写作教学,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比较常用,而对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来说,由于受训学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先行经验储备,因而布鲁纳、杜威等人提出的“问题教学法”更为适合。“问题教学法”,即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论,更加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教学难点在于需要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受训学员的学习现状创设一个认识上的困难情境而不是仅仅呈现经过处理后的简单文字材料,使受训学员在诱发性的假设中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并提出各种写作思路,形成殊途同归的应用文,并在验证、结论阶段获得认可和感悟。当然,教学程序的设计应服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没有一种教学程序可以最有效地达到所有的教学目标,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程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4)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可供选择的常见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习练习法等。由于在职民警个体的知识储备差异较大,適当讲授学科理论知识、讲解写作思路等是必要的,“度”的把握是关键,“够用”即可。试图通过一个讲座就能显著提高在职民警应用写作能力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基于在职民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用写作素养,讨论法可作为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应用于真实的案例分析点评、写作提纲的拟定、习作的评价等;练习法是应用写作课程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可利用多媒体提供多种形式的写作素材,亦可结合情境教学法,根据受训学员工作和生活实际,把要解决的问题显现在情境中,让学员在模拟的情境中按虚拟身份设计应用写作提纲,完成写作内容。重复训练非常适合时间有限的在职民警培训,这种重点突破而不是贪大求多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受训学员的记忆和迁移能力,切实提高受训学员的应用写作能力。对在职民警的应用文习作应杜绝铸模式的学习评价,充分调动受训学员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要特别尊重在职民警的情感特征、个体体验,高度评价受训学员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拓展写作思路,实现教学相长,力争教师和每一位培训民警都能有所得。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运用实习练习法,待培训学员培训结束回本单位后,根据工作实际,完成一个“自主选择式”习作再回寄,以获得该课程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5)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体现因材施教。

根据《中共公安部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公安应用写作”教学内容应随参训对象的差异和需要而改变,即做到因材施教。对在职民警的应用写作能力进行培训之前,课程教师应对各层次、各警种民警的岗位职责要求、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参训民警应用写作能力的现状及其相关知识的积累程序等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还应编写专门的培训教材,以保证学习内容确为受训者所需。

3.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课程教学媒体设计。

恰当使用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在职民警“公安应用写作”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各种媒体都有自身的劣势与不足。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媒体,“使用不当的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不用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更糟”。

公安应用写作教学常用的媒体主要有板书、纸质材料、图片、幻灯片、网络、影像资料、影碟、多媒体等。教科书、卡片、报刊、黑板等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收录机等听音设备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DVD、大屏幕、投影仪、PPT、影视资料等主要作用于人的视听觉器官的媒体,在培训时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各种媒体的特性和功能教学条件以及培训时间的长短加以慎重选择,不可将媒体的重要功能简单图解为电子板书,应充分发挥媒体在提供事实性材料、创设困难情境、典范示例、引导受训学员拓展思维空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当然,媒体的选择关键在于教师对媒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深刻领会和基于对受训学员学习状况的深入了解,也受制于教师对各种媒体的运用能力,更需要公安应用写作教师加强这方面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洪波,警察职业教育培训的创新与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4期

[2]王桂胜,公安院校对在职民警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7)

班组长培训课程大纲目录 篇9

班组长培训

课程大纲

张涛涛

培训讲师: 张涛涛

西部电缆有限公司

班组长培训类 课程1

金牌班组长培训

培训目的

班组中的领导者就是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和组织者,也是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属于兵头将尾,是一支数量非常庞大的队伍。班组管理是指为完成班组生产任务而必须做好的各项管理活动,即充分发挥全班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使班组生产均衡有效地进行、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指标。培训对象

企业基层管理者 课程内容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讲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讲

班组长的现状 第三讲

班组长的角色认知

第四讲

班组长的权力和管理原则 第五讲

班组长应具备素质

第六讲

班组职业道德建设 第七讲

学习型班组建设 第二篇

现场管理篇

第一讲

现场管理每天的核心工作

培训讲师: 张涛涛

西部电缆有限公司

第二讲

现场管理的基础----6S 第三讲

设备与材料管理 第四讲

作业标准管理 第五讲

成本管理

第六讲

质量管理 第七讲

环境与安全管理

第三篇

管理务实篇 第一讲

有效沟通技巧 第二讲

时间管理技巧 第三讲

激励技巧 第四讲

会议管理技巧 第五讲

员工培训技巧

第六讲

班组工作的文字表达方法

第七讲

班组创新管理 第四篇

团队管理篇 第一讲

认识团队 第二讲

团队运作 第三讲

团队精神

第四讲

团队冲突

第五讲

常见团队缺陷及消除

培训时间:4天(每天6小时)可根据企业要求进行内容的删减。培训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

培训讲师: 张涛涛

培训课程大纲目录

课程2 “五型”班组建设及班组长胜任力提升

培训目的

1、掌握最新的“五型”班组模式建设方法,分享最佳新型班组建设案例成果

2、掌握卓越班组长必备的管理技能,帮助一线生产主管提升领导能力

3、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安全事故,创建优美、和谐的环境 培训对象

企业基层主管及班组长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五型”班组建设

一、从优秀走向卓越——认识“五型”班组

1、五型班”班组管理的内核

2、当前各种班组长的画像

3、卓越的班组管理的特征

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型”班组

1、用系统的方法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热望

3、改善心智模式:新眼睛看世界

4、团队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三、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型”班组

1、“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

培训讲师:张涛涛

培训课程大纲目录

2、班组长的安全责任

3、现场安全监控

4、安全生产管理实战技巧

四、人造环境,环境育人——“清洁型”班组1、6S管理创建清洁型班组2、6S日常管理内容3、6S管理的展开步骤;

4、6S实施的技巧

五、杜绝一切浪费-——“节约型”班组

1、班组长中浪费的现象

2、分解成本指标到班组、员工

3、“库存是万恶之源”

4、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六、同心同德,协作奋进—“和谐型”班组

1、自我心态调整

2、班组之间成员如何有效沟通

3、个人与班组的和谐--班组团队协作精神的创建

4、冲突问题的来源

第二部分 “五型”班组创建的基础——班组长胜任力提升

一、如何有效地辅助上司

1、与上司处好关系的三个原则

2、怎样接受与执行上司的指示

培训讲师:张涛涛

培训课程大纲目录

3、怎样说服上司

4、怎样赢得上司的赏识与依赖

二、如何有效的激励下属

1、下属有哪些需求 ?

2、有效激励下属的方法

3、表扬员工的技巧

4、批评员工的技巧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1、缺乏时间管理意识的征兆

2、为什么说一线生产主管必须做好时间管理

3、有效的时间管理的技巧

4、生产主管究竟应该如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时间?

四、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沟通

1、沟通的重要性

2、沟通的六大特征

3、如何与上级沟通

4、如何与下属沟通

5、如何与平级同事沟通

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流程

1、现场管理人员应有的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3、PDCA问题解决流程

培训讲师:张涛涛

培训课程大纲目录

4、问题的分析方法及解决问题方法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师: 张涛涛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篇10

一、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员职业技能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制定而成的。以现代儿童生理卫生保健科学、现代儿童心理科学和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为先导,立足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紧密与托幼园所的实际相结合,包含了完整的保育婴幼儿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课题式结构,组合成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一体化的培训课题,分技能与理论两大部分,各个部分内视需要设置若干个二级课题----章级。

二、教学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保育员这一职业的人员。

三、培训目标: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能够达到以下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五、四、三级)

1、系统地掌握现代儿童保健科学及儿童教育理论知识。婴幼儿各系统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小儿生长发育及体格锻炼,掌握小儿营养基础知识与合理喂养、微生物基础知识与消毒隔离、小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

2、婴幼儿心理发展与保育、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婴幼儿游戏、学习、运动中的保育。

3、托幼机构意外伤害的预防及初步处理、托幼机构常用护理、托幼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及应用。托幼机构设备、物品的保管与环境工作,以及保育员专业技能。

4、熟悉托幼机构的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明确托幼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具备一定的道德、业务、身心素养。并能根据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教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与求,独立地开展婴幼儿的各项保育工作。

5、具有熟练的,与婴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高级保育员能对初、中级保育员进行保育工作指导。

四、培训内容与培训要求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要求,保育员培训中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有关保育员职业道德、婴幼儿生理、心理、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够及时发现幼儿身体的异常状况,及时处理小外伤类别以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保育员(基础知识)》 第一章: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职业、职业道德的概念,了解保育员职业道德的内涵,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主要内容】:

1.职业的概念、特征,职业道德的概念。

2.保育员职业道德内涵,作用,基本要求,及职业守则。

第二章: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教育、学前教育的含义,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明白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目标及遵循的原则。

【主要内容】:1.教育的含义、学前教育的含义。

2.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3.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4.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

5.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原则。

第三章: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明确保育工作的职责任务要点。

【主要内容】:1.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特点。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3.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四章: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目的要求】 :使学员初步掌握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特点,掌握婴幼儿各系统的卫生保健 羊城职业培训网

【主要内容】:1.婴幼儿运动系统:腕骨、脊柱、关节、肌肉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2.婴幼儿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与支气管、肺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3.婴幼儿循环系统:血液、心脏、血管、淋巴结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4.婴幼儿循环系统:血液、心脏、血管、淋巴结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5.婴幼儿消化系统:乳牙、恒牙、口腔黏膜、唾液、胃、肠、肝脏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6.婴幼儿泌尿系统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7.婴幼儿皮肤的特点及保育。8.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9.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0.婴幼儿视学器官:眼睛,耳朵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掌握婴幼儿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育要点,重视婴幼儿心理保健,掌握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

1.婴儿动作的发展及规律。

2.婴儿语言的发展。

3.婴儿的认知活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六章: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点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掌握幼儿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育要点,重视幼儿心理保健,掌握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

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因素,掌握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特点及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

1.幼儿感知觉:视、听、触、知觉、观察力的发展。

2.记忆的概念、意义、特点及培养幼儿记忆力的原则。

3.想象的概念和要素及作用,幼儿想象的特点,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原则。

4.思维的概念和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基本过程及特点。

5.幼儿思维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6.注意的概念及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7.幼儿注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8.语言的作用及幼儿语言的特点。

9.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及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第八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情绪的特点,幼儿基本情绪的培养。

【主要内容】: 1.情绪的概念和地位、作用。

2.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

3.幼儿基本情绪及情绪的培养。

第九章: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和对幼儿社会行为的指导。

【主要内容】:

1.幼儿与同龄伙伴、成人的关系。

2.幼儿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

3.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第十章:幼儿个性的发展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和对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能力给予指导。

【主要内容】:

1.气质的概念和影响,幼儿的气质类型及特点,幼儿气质的发展,幼儿的 气质特点与教育。

2.性格的概念和特征,幼儿性格的发展,幼儿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幼儿性格的培养。

3.能力的概念和分类,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幼儿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第十一章: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

【主要内容】:

1.生长发育的概念,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评价,婴幼儿的健康检查。

2.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及矫治。第十二章:婴幼儿的膳良和营养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热能,熟悉各年龄婴幼儿的喂养。

【主要内容】:

1.六大营养素的功能和来源,热能。

2.各年龄婴幼儿的喂养。第十三章:婴幼儿的疾病预防

【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常见病和寄生虫病、传染病的预防。

【主要内容】:

1.婴幼儿常见病和寄生虫病:上呼吸道感染、腹泻、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龋齿、肥胖症、蛔虫病、蛲虫病的常识与预防。

2.婴幼儿传染病的常识与预防措施。

3.流感、水痘、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护理预防措施。

第十四章: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处理意外事故。

【主要内容】:

1.常用护理技术:测体温、喂药、滴眼药、滴鼻药、滴耳药、高热护理、测脉博和观察呼吸。

2.婴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3.婴幼儿意外事故:小外伤、挤伤、异物、鼻出血、惊厥、蚊虫咬伤、中 暑、冻伤、头部摔伤的处理措施。

第十五章: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育

【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学前教育应该完成的最重要任务。

【主要内容】: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目标、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2.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的概念、发展目标、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3.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含义、目标及内容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4.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5.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第十六章: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上一篇:企业风险评估报告范本下一篇:驾校学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