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思想汇报(共11篇)
思想汇报
——读《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感
敬爱的物流与运输学院党总支:
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此至今,改革开放就成为当代时期中国的主旋律,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刚刚从文革期间过来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创。改革开放的实行,是中国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起点的一次伟大的跨跃。改革开放使得当代中国能在社会主义中摸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明确。
面对改革开放初的新形势、新挑战,在新进步上更加好的推行改革开放的成果和高举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更加需要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动力去驱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把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基本的目标,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必要前提。只有把握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的共同富裕,关心农村贫困家庭,城市贫困户口,才能逐步完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更加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低收入人群,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来缓解不同地区之间和部分人群收入分配差距大的趋势。
三是更加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直接反应中国社会现代的情况。只有在人民群众最根本的问题——生活问题上入手,才能跟上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才能使得人民群众更加快的接受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挑战。我们要解决好交通、住房、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问题来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利益。
四是更加强调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建共享的社会。我们需要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激发创造活力,使社会劳动、知识技术等资源,使共建共享得到促进。真正形成促进社会主义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主义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使得社会人民群众之间更加容易和谐相处。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书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人文到经济再到社会的整体建设,从历史到现代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社会形势到现代面对的世界格局的挑战。都是现代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去努力的方向和发现的方向。真正做好自己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献身,实现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伟大进步和飞跃。
恳请党组织给予批评与指正。
汇报人:***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明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专题化教学改革, 将其调整为三大部分、九个专题。第一部分为概论, 即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从总体上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与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为毛泽东思想专题,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主要讲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理论探索和取得的理论成果。第三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为八个专题进行讲解,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主要让学生了解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探索改革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的来说, 这样的专题设置可以使框架内容更加清楚, 有利于组织系统化的教学。
新教材教学要紧跟形势, 与时俱进, 要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与内容贯穿到教学环节中。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这一专题, 可以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思想, 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深刻内涵和彼此联系, 突出党在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要让学生明白,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不能以子孙后代的健康为代价, 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生态文明建设, 营造“天蓝、水静、地绿”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在讲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内容时,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梦”提出的背景与内涵, 更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只有青年学子精于学业、敢于担当, 从自身做起, 从今天做起, 才能共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特色理论”课程, 在教学中应摆脱过去“说教式”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增加“互动”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行“点菜式”教学, 能契合学生关注的兴趣和话题;“让学生讲”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更好地领会教材中的知识点。不能一味“填鸭式”教学, 要做到边讲解边沟通。在“互动中, 要相信学生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 可以挑选一些学生关心的话题, 让学生们自己去讲。比如, 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专题时, 完全可以发动学生去组织材料, 制作电子课件与动画。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一个转变就是成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特色理论”课程所讲解和涉及的知识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讲原理, 还讲政策, 将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政策讲解给学生。所以,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角色转变首先是“宣传员”, 不仅要向学生宣传为什么西方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我们为什么要实现中国革命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更要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及时、详细地讲解给学生。同时, 还要向学生讲解党和国家进行政策调整的背景、领导人讲话的深刻涵义。
第二个转变是向“沟通者”转变。过去我们的理念中“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思想, 使得教师的角色固定于教书, 上课时激情澎湃, 下课后卷书走人。教师本人不能总是端着架子, 一副高高在上、难以接近和沟通的样子。古人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学其实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老师可以向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电脑技术和电子课件制作技巧;可以向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知识。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学生也可以称为老师的“老师”,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 要与学生多接触, 主动地去了解他们。所以, “特色理论”课程的教师要加强沟通, 正确引导学生。
第三个转变是向“知心人”转变。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要了解学生真正想在课堂上学些什么, 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 了解学生想知道和想了解什么?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波动。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 感触青年学生的激情与热血, 对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关注的热忱。所以,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讲授的知识, 要与学生关心的话题相结合, 可以穿插讲解一些学生关心的、想听的话题, 这可以称之为“点菜式”教学。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1. 指导思想的改革与创新
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 提高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数据分析、人际交往表达、调查报告写作等方面的实际能力。“特色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思想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理论加实践, 思想不断线”, 实践教学是对“特色理论”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的补充和检验。实践教学活动要把握针对性, 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来确定, 避免出现脱离教育教学以及思想实际的现象;要把握时效性, 即实践活动要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 实践活动要紧跟时代步伐, 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把握实效性, 即在实践教学活动中, 必须始终把如何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自身行动的指南作为判断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2. 实践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比如传统的课堂讨论、辩论或演讲活动, 可以采取“大班动员, 小班实践”的形式, 这样有利于教师在宏观层面进行动员, 在微观层面加强指导。实践证明, 将每个班分为若干小组, 有利于进行合理分工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好动员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采取分数奖励、推优推先等方式推荐表现优秀的小组实践活动。好的开场对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非常重要。除此之外, 实践教学活动的话题除了紧扣教材相关知识点, 更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密切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讨论、辩论或演讲活动, 可以让学生先把题目呈交上来, 由老师进行筛选, 目的是在方向性上有一定的把握, 不至于离题太远或选题不恰当;但总的目的是把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出来, 仔细聆听学生对一些事件、一些问题的看法,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变过去用一张试卷来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 要摆脱过去饱受诟病、不受学生欢迎的、死记硬背的应试性考试模式, 可以采取普遍受欢迎的、多种灵活的考核方式。可以拍摄、放映学生学习生活和身边好人好事的微电影;可以组织“讲课活动”, 以课堂的形式将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组织调研活动, 调研的主题和范围不拘泥于校园相关话题, 要积极走出校园, 到社会上去调研, 去了解社会主义新型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新景象和取得的突出成就。调研论文由学生选出小组代表与老师共同参与打分, 既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写出有分量的“精品调研文章。通过各种不搞“形式主义”“接地气”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 亲身感受和深入思考, 可以达到普通考核方式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较以前版本有了较大变动。不过, 从目前的教育教学环节来看,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师角色转换及实践教学环节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 仍需加大力度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1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体现,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探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法治思想的本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国,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由列宁等继承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在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源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观点提出不是国家与法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在人和法的关系上,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在民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这就科学地回答了法学的根本问题——法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正确阐述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其主要表现为:(1)统治阶级的意识,“不受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单个人的任性所左右”;(2)国家意志即法律,就是说只有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才是法律;(3)统治阶级归根到底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他们还明确指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共产党宣言》中,在揭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法的本质,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2]这指出了法的阶级属性和物质属性,即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自《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实践斗争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升华。马克思又在《资本论》(第1卷)、《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使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成为严谨的科学体系。
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法制建设思想,包括“法制统一”思想,加强法律监督,彻底废除旧法,以及党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等等。这些思想传播到中国,给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来有益的借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尤其是中国产业工人力量的壮大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到了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的激烈交锋与理论展示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展示了对改造世界的理论魅力,展示了其理论自身的先进性并确立了它在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不仅继承了他们的基本思想和观点,还对其法治思想做出了创新和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支配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进。在法律思想上,毛泽东重点对法的本质做了通俗而明确的阐释,他指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他发表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这就是新中国的国体,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共和国的性质,并有中国特色,为新中国的政权与法制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看待民主法制问题,密切地结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实际,坚持民主法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这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体现了时代特征,如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改革、发展与稳定必须结合起来等等都对我国的治国方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5]。他指出并阐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依法治国是个巨大的推动,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
胡锦涛同志继承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在其统领下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法治思想。他总结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和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号召全国人民贯彻执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地将“法治”纳入到当前和未来全国人民长期坚持的价值观思想体系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等等,这一系列理论和举措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完善。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建议
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应该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在这里,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阐释等等。在国家与法的问题上,论述了法的来源与本质,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国家依旧是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改造中,在伟大的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革命的经验及教训时阐发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和阐释这些原理。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意愿的理论及学说。我们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馬克思主义法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首先,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不同的民族与时期,有不同的形态。我们必须从中国实践出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其次,要合理借鉴中国古代和西方法学某些合理的东西,要继承与发扬世界法治文明的精华,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最后,要与时俱进,使其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三)加强我国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普通民众才是法治的直接受众。但我国普通民众的法治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这与法治宣传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例如现如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以德育和政治教育为主,法治教育普遍不受重视,中学教育仅仅涉及一些肤浅的法律知识,高等教育原来开设的法律基础公共课也被并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导致整个社会因法治“缺课”而难以形成法治文化。所以我国的普法宣传教育应当面向社会,要加强学校教育,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并应由“法制宣传”转向“法制宣传”,能够更好地发挥“围绕法治和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应有作用。不仅向民众宣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宣传法治观念,正如萨维尼所说的“法律乃是‘内在地、默默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之中,源自普遍信念、习惯和‘民族共同意识。”[6]重点培育民众的法治意识并使其内化到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会军,李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溯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思想的认识与思考[J].思想理论研究,2013(11):39-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0.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9.
闫红欢
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有些吃力。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读过关于思想史的书,我不能很清楚的明白思想家们所信仰的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到底是怎样的。
在这里我只是简单谈谈我看完这本书的一点感受或者说想法。
一
通过这样一本书,我认识到了一批中国新闻史上的自由主义者。他们的思想各有各的特点,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在他们的思想里都有两样东西:自由、救国。
其次,他们的命运都是悲剧,只是悲剧的结局不同,有的抱着遗憾终老,有的被专制者杀害,有的转变了思想。
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困扰和冲突”。“在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和国家未来的命运时,他们没有一个人真正能从这种悲剧境遇中逃脱出来”。
确实,对于自由主义者来说,无论怎样的结局,只要不能继续坚持自由主义了这就是一种悲哀。
然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转变思想,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归宿。
王芸生、陈德铭、邓季惺、徐铸成是出现在第八章《“文人论证”与自由主义的终结》中的几位自由主义报人。抗战胜利后,他们都曾坚持“第三条道路”,后来“向走转”。作者认为他们的悲剧在于“他们作为自由主义最后的牺牲,亲自目睹了自由主义和他们自己的全军覆没,以及被藏入历史坟场的整个凄怆的过程。”
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不得不说坚持“第三条道路”、带着一种“乌托邦幻想”的自由主义思想者是如此的勇敢。他们不依附于任何党派,只是用一支笔描绘一种理想,并希望它被接受。比如,王芸生出于维系“国民党为中心”的立场和和平主义反对一切武力的立场发表过《质中共》,遭到《新华日报》的谴责,也由于“多年与‘党国’较劲”被“三查”。
然而,事实证明“两面讨好是不可能的,两面不讨好是最不‘现实’„„”。面对国民党的“愚蠢野蛮驱赶”和共产党的“聪明友好的迎纳”,王芸生“几夜没睡好觉,辗转反侧,考虑了很久。最后他终于决定——投奔解放区,参加新政权”。
王芸生这位自由主义者亲自埋葬了曾经信奉的思想。
然而,在那样的时代,王芸生先生所做的选择也许是最明智的,对于他来说也是最好的归宿。因为“在寻求‘国家制度重建’的历史进程中,全能主义政治注定要比自由主义更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地位,因而更能得到特定历史的支持。”也就是说,自由主义在那时的中国被提及出来是“超前的”,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来说第一位的是“国家制度的重建”。而重建国家只有两个选择:国民党或共产党。第三条道路行不通了,自由在这个时候必须被放下,“投奔解放区”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
二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于读书的意义有了进一步了解。很多时候,读书是为了学习或了解一种思想、一个故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体会到很多其他的东西。
比如,作者呈现出的那一行行精致的文字。
用精致这个词似乎有些笼统,但我找不到一个更适合的词,因为我觉得用“生动”、“简洁”这样的具体的形容词来形容这里面的一些文字并不恰当。
比如,“汪康年并不是天真浪漫的乌托邦主义者和脱离中国国情现状的傻瓜思想家。” 比如,“这个笃信佛学,迷信道德救世的怪异人物(章太炎)尤好标新立异、独来独往。” 比如,“1918年,这个具有燕赵豪侠悲剧气象的思想界明星(李大钊),突然决定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好好读点书”
这些对人物的描写,既生动又简洁,还带着一种哲理的气息。可以让人在比较轻松地心境下理解作者所传达的信息。
类似这样的精致的语句还有很多,在欣赏的同时,我不禁会想,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样的语句呢?
我简单总结了两点:一是,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一是,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深刻理解。
我想,这得益于作者平时的练习和对学问的深入研究。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读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读过很多不同角度的阐述,作者才能对某个人、某个事件以及某些思想有更加深刻而且全面的理解。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化》,由李喜所编著,全书共八百四十八页。由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1日出版。此书为2003年在天津召开的“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对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研究。关于梁启超研究的首次国际学术会议,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共有一百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内地学者一百多人,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学者三十多人,梁启超的后代二十多人。会议收到论文138篇,涉及梁启超的生平、交友、政治活动、价值取向、社会关系,对外交往、家庭生活、晚年走向、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文化思想、教育思想、新闻思想以及史学、文学、伦理、佛学、女性解放等,有关梁启超的学术文化的论文更多,也更具深度。总之,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将梁启超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梁启超,(1987——1929),汉族,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子、哀时客。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代表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对中国近代文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书共十六章,分别介绍了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政治和法律以及对中国传统的墨学,儒学,佛学和中庸之道等的深入研究,很值得一读。要了解中国近代文化必须要了解梁启超。梁启超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在政治方面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学者普遍认为, 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实质 中西调和 论。梁启超的文化观是以中国文化为本位调和中西文化的健全、先进的文化观。他站在心物调和的文化立场上, 即中西文化相互吸收, 批判继承, 不可盲目排外, 更不可一概接受。当然梁启超最传奇地方并不仅在于这些地方,其在子女培养方面尤为出色。梁启超有9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先后在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次女梁思庄,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著名的经济学家 ;三女梁思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女梁思宁,光荣的革命军人;五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要求及参考题目
一、要求
1.题目也可自拟,或者在原题目前加上某某地、某某人群等。整篇不得低于2500字。
2.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日期、班级、学号、姓名)。
3.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即判为不合格,如相互抄袭,都为不合格。
4.Word文档格式要求:
标题:小三宋体加粗;导语、正文:小四宋体;调查报告、论点标题:字体加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为单倍行距;英文字母公式:Times New Roman;参考文献:五号宋体;
6.最好打印出来,如果手写,务必用A4纸或稿纸誊写清楚。
7.上交时间:期末随堂考查前。
二、参考题目
1.当代大学生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认知度调查及分析
2.我国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查与分析
3.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4.农民贫困户致贫原因调查与分析
5.当前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调查分析
6.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调查
7.大学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观调查
8.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
9.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10.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11.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对策
12.连云港市民环保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13.连云港历史文化资源调查
14.连云港革命斗争历史调查(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15.社会诚信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卜秋霞(497607431)21:40:25
15周周五前上交社会调查报告随便几个人一起做,但是分析必须不同 16周一个小时随堂考试
《概论》课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成果, 又全面而生动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探索的一系列历程, 而这一切都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中国的国情、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 另外更是包含了对中国现代国家与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的介绍, 有着庞大而丰富的体系。介于该课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对《概论》课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我也亲身参与到了学校的《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之中,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对该课程的一些体会。
一、《概论》课程的宏观性、时代性与实用性
政治理论课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意识形态和政治观点的灌输, 其实,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在于人群的社会生活, 而且是人类追求精神和道德取向的一种探索, 其中最本质的问题诸如社会、国家、民主等基本的问题, 也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不断孜孜以求和力图超越前者的美好向往。于是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看来, 政治学应当是一切学问之至善。既如此, 我们就应该知道政治理论课程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传播政治理论, 更不是把政治理论强加于人, 而是让受教育者结合中国的国史、国情, 认识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原因, 认识到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作出方针、路线和政策的现实依据, 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看待和分析政治问题, 形成独立、全面、客观地思考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而从中外政治教育的经验来看, 我们对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必须坚持学术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而且要以学术性统领意识形态性, 让意识形态性寓于学术性之中, 从而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看, 涉及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军事、社会等,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贯穿其中, 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进而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论述;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作为实践重点, 结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 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解读;联系时政和国际、社会现状, 探索社会民主制度改革、国家重大政策和国计民生的相关问题———所以该课程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性和很强的实用性, 任课老师要对各相关学科进行广泛涉猎, 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和提升, 上升为一种宏观的认识, 这其中也融入了教师自己的理解。那么学生在学习《概论》课的同时, 既获取了丰富的知识, 又从教师的讲授中体会到了政治理论和政治精神的内涵。教师的言传身教, 让政治理论课同时成为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时代意识, 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 最终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只有教师一方面的主导作用是不够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受。”过去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传教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需要,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推进, 全社会的教育理念不断发生变化。在《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我们也应该体现出开放式的教学思路,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 使其真正自觉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 以主体的身份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思考, 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挖掘出每一个学生内在的潜力, 并将青年学生的热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体现出来, 让学生在政治理论课上真正有所收获———不仅获得知识, 而且得到锻炼与培养, 更塑造全面的人格。
二、多种教学手段的探索与运用
(一) 案例教学和专题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典型案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
专题教学法则是指针对难点、重点、热点、焦点和考点设置专题, 从一个问题出发, 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 结合历史、时政和社会热点等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阐述, 剖析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与背景, 为学生展示出认识问题的思路与过程。
《概论》课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内容丰富, 为实行专题和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教学不拘泥于原来的教材体系, 突破原有的章节和框架。不论是案例教学法还是专题教学法, 都是从教学内容本身出发而设置的教学方法, 属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这两种方法都非常适合《概论》课的教学, 而且在目前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 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良好素材, 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等问题, 都是与学生耳濡目染并与之休戚相关的问题, 通过讨论与思考, 能够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 案例和专题的设置又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同时也要适当结合章节体系的教学, 做到既尽量涵盖课程的全部内容, 又不可生搬硬套, 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案例和专题, 使其充分发挥实效。
(二)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针对工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了解较少的实际情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学习效果,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授课中使用了这种方法。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教研室将多位教师的课件和教学大纲进行了统一的整理, 汲取了每位教师的特长, 把众多的经典个案汇集起来, 加入了充分的材料和案例, 形成了一套水平较高且行之有效的课件, 并且在教学实践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 大量影像、视频、图片、资料等素材被运用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给学生在视觉、听觉和感官上形成刺激和感染, 调动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领悟和接受程度。比如, 在介绍伟人的同时, 一些优秀的纪录片, 如《走进毛泽东》、《小平十章》使学生更真实、更亲切地了解伟人的生平与经历;在讲述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课程时, 则可以结合纪录片《改革开放三十年》, 结合安徽凤阳小岗村、“瓜子大王”年广九的故事, 等等。总之, 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且丰富具体, 也有助于更好地贯彻《概论》课程“精, 新, 实”和“加大信息量”的原则,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各高校对《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都在不断深入着, 但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有了各种教学方式、手段的辅助, 但形式归根到底还是要为内容服务———教师把课讲授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这也只是完成了教学的一个方面, 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深, 乃为善教者也。”此时更重要的工作是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启发、引导学生方面, 因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在于提高教学实效,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实现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要让当代大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仰, 增强自立意识、民主法律意识, 并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充分融入每个学生的观念之中, 最终形成独立化、个性化和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屈宏, 荆蕙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案例教学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一、目标价值的人民性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也决定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目标指向即始终围绕“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与发展。“发展为了人民”与“发展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要义,且更具化为普惠性、自主性和民主性。
普惠性。民生是人们生产生活最为普遍的基本需要,关切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关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中国共产党历来把民主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要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提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使这些目标“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地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这一普惠性,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拓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
自主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征程中民群众是最大的动力,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前行中,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特别强调:“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中,也正是这一“自主性”,才激发和调动了我国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才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坚实基础。
民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在本质上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主这一政治范式,成为民生问题有效解决的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坚持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民主的实现与发展问题。因此,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民生政治”这一小康目标。党的十七大更是视“人民民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促进民生发展具体的实践中,诚如习近平特别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来进行。”“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而如何真正体现民生的民主基本特性,党是十八大报告做了较好的诠释,报告强调:要“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不仅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民生事业发展的决策者、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正是依托这样的指导思想,才汇聚了浩大不竭发展动力。
二、发展理念的公正性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中,这一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于发展权利的公平、发展规则的公平和发展结果的正义。从生产与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和发展中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出发展权利的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的“发展是硬道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发展的目标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小康民生的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通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基于对中国国情与民生发展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对保障和改善民主作出了精辟论述,他强调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本质:就是人的生活、生计、生产,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把发展权利公平作为了社会公正的底线,作为社会公正最基本的前提来认识和实践的。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出发展规则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邓小平以战略家的视角强调了按劳分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在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进一步强调了要完善分配制度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概言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民生发展道路选择和制度选择,这种制度选择体现了规则公平,从而夯实了社会公正的基础。
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出发展结果的正义。结果公平是社会公正的必然要义,是社会公正的最终评判。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公正正义价值追求蕴含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突出强调了结果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报告把这一目标实现具化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奋斗目标,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核心目标要求,目的就是要“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过程,这一结果正义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三、内涵范畴的发展性
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内涵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既有民生思想的继承,更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在继承上的发展,是在实践上的创新。由此彰显出其高度的实践性与效能性的统一。
继承上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首先具有鲜明历史继承性,并紧紧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直接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先后创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改善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实践上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不仅具有继承性,更具有实践上的创新性。具体呈现为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就量来说,主要是范围领域的扩大。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硬”的“两个文明”建设到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建设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拓展为“五位一体”。“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成为时代新任务。从质来看,更强调了品质的提升与价值的追求,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归位,即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观。不仅强调人民对国家的贡献,更注重国家对人民群众的保障和帮助;不仅关注国家和集体利益,更关注个人利益、整体协调地推进。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侧重点日渐关注于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和高层次性。特别是它不仅关注人民群众生存,更关注人的生活尊严;不仅强调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和保障,更重视人民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四、战略路径的持续性
民生始终贯穿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的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在发展中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凸显出了发展战略的系统考量与路径方法的可持续性要求。这,可以从发展观念的理性诉求、发展方式的集约选择、发展环境的天人合一等三个方面具体体现。
发展理念的理性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发展,是日益走向理性、成熟,整体的通盘考量与统筹的协调推进是最为重要的观念。就整体的通盘考量来看,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整体布局。内容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实现战略上,既有“三步走”的构想、“两个百年”的目标和“中国梦”,又有五年计划、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决策等等;从实践力量,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大众内在统一。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思想的独特个性。从统筹的协调推进来看,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好发展中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统筹好中央和地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等利益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理性的发展观念,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有序发展。
发展环境的天人合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的基础条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形成“五位一体”,并深深融入道他们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深信,这些目标定会在发展不断地良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2]:《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175页。
[4]《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5页。
[5]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试卷二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做出《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正确的政策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是()A、参议会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多党合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5、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论联合政府》
6、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7、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论十大关系》
B、《不要四面出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8、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
10、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最主要的特点是()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11、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D、中共七届五中全会
12、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3、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C.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D.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1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B.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
C.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6、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18、现阶段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A.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进行下去 B.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D.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19、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2、简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3、简述我国统一战线的涵义和基本任务。
三、材料题(20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2011年4月温家宝)问题:
(1)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其现实意义。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具体到现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2.试论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黄来慧
初读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这本著作,自己从内心觉得:要想深刻领会这本著作的思想,真的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慢慢品读。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一些启发从我的脑中油然而生。
对于《中国思想史》这部书而言,主要分为两卷: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而在这两卷中,是以唐作为一个思想史的分期,而在唐以后,又进行了一定的分期,每一编就是一个思想史段,每一编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如:百家争鸣、新儒学、佛学等等。由于在看这本书内容之前,看了目录,所以对此书的写作大致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以后看的时候,格外的注意和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理解,不然就会看了后面而忘记前面。假如前后不能有效的结合,进行一定的整理、思考、要想完完整整的通过阅读此书而了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些片段,真的是难上加难。
葛兆光老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是一部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而编著的书籍,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它所论述的内容,由于着重了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说明,所以又会显得比较复杂。虽然我是一名文科生,读的书籍不算少,但是初阅此书,的确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密密麻麻的字,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这本书到底说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更不明白书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时间的积累,自己的思想开始“生根发芽”,逐渐的可以领会其中的一些道理,内涵:本书突出思想发展的主线是“史”。所以在这本书中很难找到具有某个人的思想,所以,即使看完这本书,也只能让你把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过程基本偻清楚,要想进一步的学习,还需要再找一本中国哲学史或者其他人所写的中国思想史,而不会因为一些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影响了我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而这一点,也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阅读文章,不能只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说法。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看、所听、所想的那样,是需要客观事物、历史考查而得到的。在这个社会上,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有情感的,只不过人的情感更丰富一些而已。正因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在评价一个事物时,往往都会加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从而“左右”他人。
在文学界中,文章的写作有很多结构、手法,例如:总分总,总分等等,而这本书的所有章节则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也包括每一段,都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它的一章一节一段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能是它的开始段。也有可能是它的开始句,而后面的内容全是围绕这个主旨来写的。说到主题,这就让我想到了中学时代,做阅读理解时,语文老师经常性的对我们学生说一段话:在做阅读理解或者读文章时,一定要把握好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思想所在,是全文的核心,找到它的所在,你就基本对这个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通过其他内容的辅助,读懂这篇文章就轻而易举了。假如你连文章主题都把握不好,那还何谈读懂文章、拿高分了。是的,主题是文章的精髓,是打开一扇“大门”的钥匙,是一个人的“死穴”,如果这些你都把握了,那还何愁读不透文章?开不了“大门”?不能置人于死地?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当你明白它要表达的意思后,也就是找到主题,读懂之后,后面的那些围绕主题而展开的阐释性话语就可以直接一扫而过了。这样,一段弄清楚之后,一节的主干也就把握住了,一章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这本书有千页之多,刚拿到此书时,为了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我大致看了一下目录,发现:本书前言写到:什么是历史?如果说,历史就是曾经在过去的时间中出现过的人、事与物,那么它确实已经随着过去的时间的消失而消失了。过去的铁马金戈早已是断戟残矢,往日的辉煌气象已经只剩下萧瑟秋风,东窗下也罢,萧墙内也罢,尽管有种种阴谋阳谋,如今也只剩下几页几行的痕迹、、、、、、可是作者认为:真正缠绵至今而且实际影响着今天生活的,有两样东西:一是几千年来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前人的智慧和辛苦积攒了许多生活的知识与技术,使后人得以现成享用,也使后来的人们可以把前人的终点当做起点,正是在这里,历史不断向前延续;一是几千年来反复思索的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多少代人苦苦追寻的宇宙和人生的意义,多少代人费尽心思寻找的的有关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观念和方法,影响着今天的思路,使今天的人依然常常沿着这些思路思索这些难解的问题,正是在这里,历史不断的重叠着历史。在作者看来,如果前者属于技术史,那么后者就属于思想史。是的,那些金戈铁马、往日的辉煌气象,只能属于往日,只能代表当时的一种繁华盛景,影响当时,而不能影响以后。可是那些耳濡目染,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朽话语,观念与思想,着实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乃至后人。科林伍德曾经把思想史看做唯一的历史,可是他的这一说法,遭人批判。但是结合现实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影响我们现在生活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技术史,而是一代代思索的问题和思索的方式,是那种思想史。
本书第一章写到:“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而这一点也是这套书里加入了一个其他思想史没有的东西,这也是本套书的一个亮点以及具有很大争议的地方。我个人认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不但存在于中国历史中,而且是贯穿中国历史始终的,在知识、思想与信仰平庸的时代可以用它来表示那个时代的思想,在思想激荡的时代则被影响力巨大的思想所淹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写一部中国“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史出来。本书还提到思想史对于精英与经典的历史性的位置确认,由于这是一种事后的“回溯性确认”,“传统的思想史依据的是怀有某种意图的官方或控制着知识和思想话语权力的精英的历史记述,这些历史记述并不一定切中思想世界,尤其是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本相,在任何一个时代的档案和史书中,都可能存在‘有组织的历史记载’和‘有偏向的价值确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放大或缩小精英人物的个人形象及社会影响的现象,甚至是武断地给某人在思想史上处以极刑。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回溯性确认”所依据的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并不易把握,如果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研究者就会不自觉地扭曲精英人物的形象与思想;二是这种“追认”会受到研究者本人主观情绪的影响,有时会走向极端。比如在“文革”年代,学术几乎都是为政治服务,“一棒子打死”式的“尊法批儒”运动使得思想史研究一塌糊涂。因而,只有扎根于“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才会使我们的思想史成为美妙多彩的“山水画”,而不是冷峻单调的“群峰图”。
书中中间写到:“佛教征服中国?”和“西洋新知的入侵”。大概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一开始,佛教在人们心目中只是类似于道教的一种宗教,佛教的故事、仪式以及观念主要是通过一些很世俗的方式在下层人民当中渗透,其之所以能够在民众中迅速流传是因为他们信仰背后隐含的对现实生活、自身命运、家庭前程的关心,促使他们通过遵循佛教的道德与伦理规范来为自己和家人甚至是国家祈福。到了四世纪初,佛教开始进入上层社会,虽然看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但实际上是由于佛教教义理论的传播使得老庄思想中某些精神凸显,而经过提炼的老庄玄学初步具备了一种形而上的哲理系统,它的内容最接近佛教,所以成了最初理解佛教的语境。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使佛教在不断翻译解释中加入了中国的玄思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但是从五至七世纪的思想史进程中看,并不是佛教征服了中国,而是中国使佛教思想发生了转化。在佛教教团与世俗政权,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伦理、佛教精神与民族立场三方面,佛教都在发生着静悄悄的立场挪移。在中国这个拥有相当长的历史传统的文明区域中生存,在中国的专治集权主义统治下,他们只有无条件地承认传统的合理性,政权的合法权威性,才能够得以在皇权下存在,在中国的汉民族 本位立场及其强烈的情势中,佛教也常常需要委婉地说明佛教与中国的因缘,用种种比附的或比喻的理由回避民族情绪的强烈对抗,于是,佛教在慢慢融入中国思想世界,其思想也汉化了。而对于古代中国来说,虽然与异域的交往并不少,但除了佛教进入中国之外,外来的文明对在中国思想和信仰方面影响都不是很大,可是随着明清两代,西洋知识、思想和信仰的入侵,中国才又一次的真正感受到根本性的文化震撼,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在我看来,这种西洋文化的传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明朝,唐朝的丝绸之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西洋文化,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而在清朝时代,清政府自认自己的国家地大物博,闭关锁国,断绝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但是历史的潮流是不允许的,要想生存,要想永久的发展下去,必须接受他人的思想。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孤雁难飞。这里所说的“孤”,指单独的思想,而“飞”指生存。
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节内容: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试问,1895年是什么时期?那个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我想大家都知道: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后战败,于1895年的4月17日,签下“马关条约”,可是这一签字,让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不仅是文人书生,还是文武百官,仿佛都饱尝到了当年韩信的“胯下之辱”。在以前,国人从来不会把“日本”这个“虾夷”岛国放在眼里,面对这个比自己国家小很多的岛国,不足为惧。可是当1895年签下条约之后,所有人的思想因此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或许从这一刻,人们才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当年犯下的错误,而这一认识,也充分的印证了本书前言中科林伍德把思想史看做唯一历史的这一说法。
思想史是一个承上启下而不断创新的过程,它是一时间为界限,来阐述思想史的发展。在看它的时候,如果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也就是看到某一段的时间把它与它之前的思想联系起来做个比较,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你对思想史的理解,也会跟好的帮助我们理清思想史的脉络及其发展。
读完此书,我发现这本书里通常是用年代而不是朝代来标记时间。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经历了很多朝代。虽然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后代,要想完完全全的把这五千年的历史弄清楚,了解各个朝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相信,不是专门学历史的人,可能对这些历史只是简单的认识而已,并非深入的了解。所以,如果能够把各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写在书的首页或者尾页,作为一个工具,供读者参考,这样会更加有利于读者对这本书的理解,对中国思想史的领悟。
其实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深刻的曲折,从明末清初不同知识分子面对西洋新学天文算学的重视和对西洋学术的习惯蔑视,到一些人试图在算学上超越西洋学问,无论是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还是张之洞等人的“中体西用”,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都坚持在“传统中变”,但是到了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著名人士说过:“ 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要寻求的正是思想过程。一切历史都应该是思想史。”
深读此书,不禁赞叹、折服、惊讶、疑惑、感慨、遗憾、彷徨、憎恨、不解、唏嘘„„每翻一页,思想就会激起一层波澜,应和着他们的思想一起起伏。书合上之后,内心却难以平静。
一、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创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过程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是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的。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理论,是在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首先,邓小平同志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统一认识,团结了全党,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局面。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再次,在总结新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理论概括。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并且对它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基本思想做了科学的阐述,特别是提出并阐明了这一理论核心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他反复强调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指明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这些思想,反映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这一理论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他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结合新的实践和解答新的历史课题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作为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阐述,对我国现阶段诸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以及经济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科学的分析和阐明。这些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反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真理性认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继承、发展并成功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了21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科学发展观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继续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指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提出,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和谐世界构建等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主线,贯穿着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一系列战略思想,在认识上,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在实践上,体现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今天,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将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概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并明确界定了作为我们今天的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完善,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前进了一步。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也体现了在贯彻落实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思想主线。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开拓、展开并越走越宽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逐步形成、拓展、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在改革开放的号角越吹越响亮的胜利进军中高高飘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离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本动力仍然在改革开放。十七大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把改革开放的号角更加响亮地吹了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高地举了起来,这不仅对于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2]靳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及逻辑结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7, (5) .
[3]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7.6:112.
【《读《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思想汇报】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09-1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1-08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划分07-02
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07-06
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经济06-04
中国自改革开放的成就06-2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巨变10-03
党员思想汇报改革开放07-06
改革开放40的思想汇报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