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职业资格考试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育婴师职业资格考试(共8篇)

育婴师职业资格考试 篇1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幼儿园教师中要逐步实行持双证(幼师证和育婴师证)上岗,努力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人员专业素质。

【简介】育婴师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颁布的新兴职业,是一门专业化护理与教育职业,其职业定位是0-3岁的婴幼儿和母亲提供服务和指导了,0-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的智力发展,性格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培训内容】根据《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培训内容主要为:孕产妇护理、婴幼儿发展、0-3 岁婴幼儿生理发育、饮食、心理发展特点、营养、日常生活护理、脑神经科学理论、个性化教育、技能训练与感觉统合等培训。授课内容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突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授课专家】拥有省内育婴师职业培训最权威、最专业的师资队伍。聘请的授课专家不但拥有多年的授课经验和实操经验,也是育婴师国家职业考试考评员、审核成员,有很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鉴定对象】

1、在幼儿园、亲子园等机构从事早教的教学和管理人员

2、拟开办幼儿园、亲子园等早教机构的投资创业人员

3、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母婴护理、家庭入户或社区指导的育婴职业工作人员

4、希望获得婴幼儿科学照料、护理、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准)父母、(准)祖父母等

【资格证书】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鉴定时间、统一证书核发。凡考核合格者,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通用。

【申报条件】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申报须知】

1、填写《福建省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2份、黑白照片2寸3张

2、身份证复印件1份、学历证书复印件1张、工作证明1张

育婴师职业资格考试 篇2

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紧扣《纲要》精神,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模式,构建新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模式,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一、传统的育婴师职业资 格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目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使用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教材是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教材《育婴员》 ( 四级) ,主要分为生活料理、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及教育实施三个部分,包括职业道德、婴儿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遵循“理论 + 实际操作”的模式,充分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顺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训时,也尽量把基本理论知识与真实的婴儿保育教育情境结合起来,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外加场地和操作材料的限制,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2. 存在重考试、轻实践操作能力的倾向

目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都是集中在较短时间内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学生还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只想尽早拿到证书,对于是否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则不很在意。

3. 职后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几近空白

目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都是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几近空白。学生入职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很多必要的知识能力,在培训中并没有学到。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院校育婴师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探索校企之间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新模式,切实把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二、构建育婴师培训新模 式的作用与意义

1. 校企双向兼职, 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培训队伍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培训队伍是职业院校开展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坚实基础,而校企合作为构建“双师型”培训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培训教师深入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顶岗实践,有目的地了解育婴师职业技能需求,有利于教师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把握培训的重点知识与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培训实践技能。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早教、育婴专家参与培训课程开发和直接从事教学,能补足职业院校培训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的短板,在培训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实践优势,提升育婴师培训的实效。

2. 校企共同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促进育婴师专业化的发展

职业院校的培训教师深入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与早教、育婴专家共同设计育婴师职前、职后的培训课程,可以使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课程体系更加系统、全面和科学。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育婴师职业向专业化的方向转变,引领育婴市场健康发展。

3. 校企共建专门化的育婴培训实践基地,实现培训与实践零距离结合

校企应共建专门化的育婴实训基地,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摆脱了学校实训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局限,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

将育婴师培训课堂搬到专门化的育婴实践现场,使育婴师培训得到“全程实践培养”,让学生直观感知育婴活动的基本特点、类型、过程等,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活动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做既有利于校企合作对外经营,又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即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共同体”,实现“双赢”。

与此同时,还应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与岗位要求,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构建育婴师培训新模 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构建校企合作“双师型”培训团队

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是职业资格培训长足发展的必然保证。职业院校应有系统地安排校内培训教师深入到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采取“培训 + 实践 + 调研”的模式,让教师进行顶岗进修。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早教、育婴专家走进校门、走进课堂,一起参与培训课程开发或直接从事培训教学。

2. 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是提高培训质量,办出职业特色的基点。目前,育婴师职后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几近空白。职业院校的培训教师应根据《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深入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与早教、育婴专家一起对育婴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 ( 态度) 进行认真、深入分析。明确育婴师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再进行分析整理,共同设计出育婴师职前、职后的相应的理论培训内容和实践培训内容,并最终实现对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 1) 要注重针对性,即针对育婴师相关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发培训课程。学生取得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将来即可以进入亲子园或幼教机构担任0 ~ 3岁婴幼儿的全职主课教师或咨询师等。同时应针对育婴师相关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发培训课程,使学生通过培训后,既能有助于通过育婴师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又能真正掌握育婴师相关职业的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从而实现“我会做什么,而不只是我懂什么”。

( 2) 要注重实践操作性,即培训课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又要突出实践操作性。育婴师课程内容既要包容0 ~ 3岁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 ( 婴幼儿护理、营养、疾病预防、医疗卫生、生理、心理、亲子教育、早期智力开发等基础知识) ,又要突出婴幼儿护理和亲子游戏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训练。

3. 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专门化育婴实践培训基地

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要为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进行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课程改革就应该紧扣学前教育行业这一发展方向。立足于 学前教育行业发展新形势,力争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和提高的作用。基于此,有必要搭建更高的教学、科研与实训平台。在这一平台上,高效合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早教中心等机构合作在校园内建设专门化的育婴实践培训基地,并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实训要求、考核标准等内容,实现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目标与实际岗位需求同步,培训内容与亲子班、早教中心等机构教学任务同步。与此同时,校外也要与学校合作的早教中心等机构紧密合作,成立专门的育婴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见习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科学的锻炼。

育婴师职业资格考试 篇3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独生子女队伍的壮大,家长对下一代的教养也更加重视,尤其是对0-3岁宝宝的早期护理和教育,因此,高水平的专业育婴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需要和年轻父母的欢迎。若能利用医学院校的优势,加强护理、助产专业育婴员职业资格培训,指导学生考取育婴员职业资格等级证,不仅可以提高育婴员工作水平,增加社会影响力,也可以为护理、助产专业毕业生开拓一条新的就业通道。

【关键词】育婴员培训 护理 助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27-02

育婴员,是指专门从事 0-3岁婴儿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职业[1],育婴员职业将保健和教育两种工作结合起来,既承担儿童的保健工作,又担当教育工作,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或游戏,开发婴幼儿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满发展[2]。目前一些医学院校虽已将《育婴员》这门课程作为职业技能鉴定课程培训,但因为培训费较高和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参加《育婴员》培训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目前接受育婴员职业资格培训的人员多为下岗职工或进城务工人员,他们选择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谋生,因他们文化水平低且,学习能力有限,在上岗工作时,工作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不能更好的满足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提出应利用医学院校的优势,指导护理、助产专业学生考取育婴员职业资格等级证。

一、社会发展对育婴员需求迫切,有必要加强护理、助产专业育婴员职业资格培训

1.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约2000万左右,受婴幼儿年龄特点的制约,3岁以下婴幼儿90%以上在家中进行养育,入托率很低,家庭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中妈妈是主要承担照料婴幼儿的人,但大多数妈妈因年轻、第一次当母亲,缺少经验,而且现代社会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女性都有她们自己的职业,不可能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全程陪同抚养,因此大部分家庭需要老人或聘请的保姆协助抚养,这些协助抚养的人育儿经验、习惯各不相同,有些传统的喂养方法及理念甚至不合理,而0-3岁这个阶段正是一个人的身体发育、智力形成、习惯培养、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对他们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应该有专业人员指导家长科学的对孩子进行生活照料、保健与护理,保证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由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中生育孩子数量少,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在这种“421”结构的家庭中,一个孩子被视为掌上明珠,更被给予了更大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非常迫切,特殊的家庭结构使孩子在养育和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因此,在这种家庭之中,家长更期待有相关专业人员在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使孩子一开始不输在起跑线上。

3.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关注,孩子出生的头三年,处于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研究发现 3 岁以下婴幼儿正经历心理、神经及其他个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对婴幼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婴幼儿人格、智能以及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这一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除了先天因素外,通过外界有效、良好的教育、影响对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3],所以,良好的早教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育婴员培训课程的内容详细的涉及到教养环境的规划,不同年龄阶段玩具的选择,婴幼儿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练习,语言与感知、认知的开发,良好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培养等婴幼儿早期教育方面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科学有趣的游戏对0-3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智能的开发。

4.随着毕业大学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学历层次较低的大专及中专院校的学生,因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鼓在校学生,在毕业时拿到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书”。一些高职院校的护理、学前教育等专业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育婴员培训。因此,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参加育婴员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掌握一项实用技能,而且能使自己在就业时多一个重要砝码,提高就业成功率[4]。

由此可见,育婴员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育婴员既不同于家庭保姆,又不同于托幼机构中的保育员,她们是在家庭、社区和早期教育机构中为0-3岁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指导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育婴员的职业活动满足了家长对婴幼儿照顾的需要,满足了科学育儿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满足为自己谋生获取报酬、自给自足的需要。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在医学院校中数量大,医学专业知识扎实,素质较高,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高,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更能满足社会对育婴员的需求。

二、加强护理、助产专业开设育婴员职业资格培训的优势

1.有相关医学课程打基础,培训效果好。

育婴员培训课程内容包括育婴员职业道德、婴幼儿生长发育、心理发展,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婴幼儿教育及家庭教养指导。一期育婴员培训学时80个左右,一般情况下,在有限的80个学时之内要将这些知识讲的很全面、很透彻难度很大,而护理、助产专业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解剖学》、《生理学》、《预防医学》、《基础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内容与育婴员培训课程内容许多知识点一致,这为育婴员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仅有利于育婴员培训课程的学习,也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对这些课程加深理解。

2.在校期间培训,学校可提供便利的技能训练条件

育婴员的工作实践性很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有赖于育婴员的日常操作,这就要求育婴员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育婴员培训中很多是关于 0-3岁婴儿的实际技能操作,要达到最佳培训效果,操作课程需要在实训室、教学医院进行,尤其是一些妇幼保健机构,而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的儿护实训室及教学医院或实习医院,这就为学生练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3.培训时间有保证,费用低,考试通过率高,

作为全日制的校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大学阶段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最强,又有充足的培训时间可以保证,因此,考试通过率高。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培训,学校不用考虑交通、教学场地及带教老师等问题,培训费用低,大部分学生的经济能力完全可以承受。

4.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对育婴员培训兴趣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护理、助产学生基本全为女生,女性有喜欢孩子的天性,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女生对这门课很感兴趣,而且护理、助产职业的素质要求使她们从一进学校就不断培养爱心、耐心、细心及责任心,这和育婴员职业资格的基本条件是完全相符的。此外,育婴员的工作职责要求除照顾婴幼儿的生活外,还包括进行婴幼儿的日常卫生保健、和婴幼儿一起游戏,与婴幼儿家长交流及沟通等,护理专业学生有相关医学知识基础,并且对于各种病患,能够根据医嘱进行日常护理。此外,青春有活力,思维敏捷,游戏花样多,沟通能力好,也更容易被婴幼儿及家长所接受,工作水平高。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育婴员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就业市场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育婴员需求量大。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利用医学院校的优势,特别加强护理、助产专业育婴员培训课程的开设,指导学生获取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不仅可以节约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医学院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护理、助产专业学生育婴员培训好处的宣传,并适当的降低培训费用,使更多的在校生获得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育婴员[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2]丁昀.育婴员(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3] 林广起,谷梅,王宏丽.婴幼儿早期教育对智能发育影响效果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 ,2012(2):164.

育婴师职业道德与法律 篇4

育婴师职业道德与法律

育婴师是专门从事0——3岁婴儿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职业。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构成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不雅念;二是行为规范。核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手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评价尺度:善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社会主义公德是指使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是所有社会成员认同并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特点:具体明确、简单易行。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的职能与特点:

1)职业性

2)从属性和强制性

3)稳定性和继承性

4)实践性和适用性

5)多样性和具体性

职业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前提:没有分工。

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万人左右。

育婴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优良服务

2。热爱儿童,尊重儿童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公民的基本权利:

1。维护国家同意和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机要,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保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按照法律纳税;

6。其他方面的义务。

《母婴保健法》的相关知识

1。婚前保健

2。孕产期保健

3。行政管理

《未成年人保***》的相关知识

1。未成年人享有的人身权利

人身权利是指与公民的人身不能分离的、没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位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份,享有如下人身权利。

(1)生命安康权

(2)姓名权

(3)肖像权

(4)名誉权

(5)荣誉权

(6)隐私权

(7)受抚养权

《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知识

基本理念:儿童最年夜权益的原则。

四年夜原则:

(1)儿童最年夜利益原则。

(2)尊重儿童生存发展权利的原则。

(3)无歧视的原则。

(4)尊重儿童不雅点的原则。

四大权利:

(1)儿童的生存权

(2)儿童的受保护权

(3)儿童的发展权

育婴师复习材料 篇5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1.()是营造良好进餐氛围的主要方法。

A、尊重婴儿对食物的爱好和兴趣

B、强迫或哄骗婴儿进餐

C、婴儿如果不吃饭就批评他

D、对饭菜不用介绍,直接让幼儿吃就可以了

2.婴儿居室空气污浊,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婴儿()。

A、智力

B、呼吸道功能

C、消化系统

D、心理健康

3.测量婴儿()采用卧式测量仪。

A、身长

B、体重

C、胸围

D、头围 4.给婴儿洗头时要注意()。

A、脱去衣服

B、不要脱去衣服

C、室温在28度

D、深切地注视婴儿的眼睛

5.婴儿经常发生外伤、器官异物、中毒、溺水、触电、烧烫伤等我们把它称为()。

A、偶然伤害

B、无意伤害

C、意外伤害

D、有意伤害

6.()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儿童期的界定范围。

A、0~3岁

B、0~6岁

C、0~1岁

D、0~18岁

7.哺乳期的母亲患有哪些病不能给婴儿亲自喂奶:()。

A、结膜炎、关节炎

B、心脏病、乳腺炎

C、沙眼、牙周炎

D、高血压、感冒

8.属于培养婴儿社会交往能力有效的方法是()。

A、让婴儿只与最亲近的人在一起

B、婴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成人要及时干预

C、不带婴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

D、让婴儿学会与人交换、分享和等待等习惯

9.()是开始训练婴儿大小便自理的前提条件。

A、只要婴儿会走就可以了

B、控制大小便排泄的中枢神经是否发育成熟并且是否有接受训练的心理愿望

C、婴儿是否会自己擦干净

D、婴儿长的身高是否够标准

10.婴儿()时期是练习儿歌或歌谣的最佳年龄。

A、3—9个月

B、0-2岁

C、1.5岁-3岁

D、新生儿-1个月

11.一般来说婴儿2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倍。

A、3倍

B、2倍

C、5倍

D、4倍 12.防止婴儿行走时经常摔倒主要是从()等方面来进行的。

A、单臂支撑、双手支撑、训练蹲下站起来

B、训练蹲下站起来、左右晃动头部、走坡路

C、练习跨越障碍、用脚尖走路、走坡路

D、推小车走路、扶东西走、走坡路 13.()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A、0~6岁

B、0~5岁

C、0~10岁

D、0~3岁

14.()前尽量不给婴儿吃整粒的豆类、花生米、瓜子等不易嚼碎的食品。

A、1岁半前

B、2岁前

C、3岁前

D、4岁前 15.婴儿认识具有()的特点。

A、直觉、思考、抽象

B、想象、操作、具体生动

C、直觉、幻想、抽象逻辑

D、直觉、行动、具体形象 16.()不是意外伤害的学习内容。

A、器官异物的预防

B、掌握个别化教学的方法

C、器官异物的处理

D、掌意外伤害的处理和预防 17.()是婴儿学习分类的正确方法。

A、家长替代婴儿进行物品分类

B、婴儿无需家长指导自然就会分类

C、看图分类

D、让婴儿逐步按物品的表面特征或按用途进行分类

18.帮助婴儿建立与人分享的能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让婴儿学会与人分享食物和玩具

B、避免婴儿与比他大的孩子玩

C、不要把婴儿与别的婴儿放在一起玩玩具

D、不要与婴儿抢食物或别的东西 19.婴儿(),是学会与人沟通的最佳时期。

A、6岁以前

B、3岁到5岁

C、3岁以前

D、3岁以后

20.()是为婴儿选择纸尿裤时应注意的事项。

A、尺码要大一些

B、尺码要小一些

C、只要是名牌大小均可

D、尺码不能过大或过小 21.不属于新生儿常见病的是()。

A、脐带发炎

B、鹅口疮

C、皮肤异常

D、脑膜炎 22.五个月内婴儿与稍大婴儿在一对一教学中()。

A、五个月内婴儿需要重视其认知能力,稍大婴儿重视其交往能力

B、五个月内婴儿注重生活护理,稍大婴儿注重早期教育

C、五个月内婴儿可据其特点来教学,稍大婴儿需要与其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

D、五个月内婴儿只需要一对一教学,稍大婴儿需要团体教学和一对一教学相结合 23.()时间婴儿会出现心理反抗期。

A、1岁半到2岁半

B、1岁左右

C、新生儿期

D、半岁以前

24.水是细胞的主要成份,婴儿体内的水含量约为()。

A、50-55%

B、55-65%

C、60-70%

D、70-75% 25.为了使婴儿获得对一些疾病的特殊免疫力,必须按时让婴儿接受()。

A、体检

B、大运动训练

C、吃药、打针

D、预防接种,预防漏种或重种 26.婴儿擦伤表皮清洁伤口后,用()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A、75%酒精由下到上

B、75%酒精由外到里

C、75%酒精由上到下

D、75%酒精由里到外

27.预防接种是通过()药物使婴儿获得对一些疾病的特殊抵抗力。

A、外用药

B、针灸

C、吊针

D、注射或者口服

28.在暖和无风的日子里,让婴儿多晒太阳,这是为了()。

A、提高认知能力

B、预防婴儿缺钙

C、让婴儿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D、促进婴儿的精细动作快速发展 29.练习跪、()等游戏是婴儿爬行训练中的下肢训练。

A、两腿交叉训练、四肢协调爬行训练

B、两手交叉训练、两腿交叉训练、四肢协调爬行训练

C、单臂支撑训练、双手交叉训练

D、俯卧抬头、爬行游戏

30.在()增长幅度上,每个婴儿的差别比较大,偏差30%都属于正常范围。

A、体重

B、头围

C、胸围

D、身长 31.依据人体测量学要求给半岁以内的婴儿可以三个月测一次()。

A、血糖

B、肝功

C、身高

D、发质 32.()才能使一对一入户教学在时间的安排上更合理化。

A、在凉爽的时间段里去客户家里

B、按约定时间准时到达婴儿家庭,注意避开婴儿睡眠时间

C、避开家庭中亲子交流的时间

D、随时都可以

33.婴儿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的游戏有()等。

A、创作性游戏、语言游戏

B、操作性游戏、抽象性游戏

C、数学游戏、思考性游戏

D、操作性游戏、创作性游戏 34.()是婴儿观察判断事物的途径。

A、自由想象

B、抽象思考

C、抽象思维

D、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35.()是按婴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玩具的正确的做法。

A、1-2岁可增加拖拉玩具、推行玩具

B、1岁内可选择跳绳玩具

C、2-3岁可增加柔软的绒毛玩具、可悬挂的视觉玩具

D、1岁之前可选择拼图类、剪贴类的玩具

36.婴儿接受()的意义,是使婴儿获得对一些疾病的特殊抵抗力。

A、生长监测

B、健康咨询

C、疾病护理

D、预防接种

37.抬头、翻身、()等组成了婴儿大动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A、坐、抓、爬、走、敲、插、拼

B、爬、走、跑、跳、攀登

C、坐、爬、走、看、听、说

D、爬、走、敲、抓、跑、跳、攀、投掷

38.婴儿的尿布(尿裤)更换要及时,更换的时间和次数要因人而异,一般新生儿到一岁婴儿每星期大约使用()。

A、新生儿120块,一岁婴儿80块左右

B、新生儿100块,一岁婴儿80块左右

C、新生儿80块,一岁婴儿40块左右

D、新生儿80块,一岁婴儿50块左右

39.给()岁婴儿喂药,需要使用勺子或滴管喂药的方法。

A、0-1

B、1-2

C、2-3

D、3-4 40.婴儿换乳期是指()。

A、婴儿6-12个月左右

B、用食物代替母乳

C、从添加泥糊状食品开始

D、用配方奶代替母乳 41.婴儿学习翻书可以通过()的梯度来进行训练。

A、开始不会翻、能翻好几页、反复训练至翻单页

B、反复训练至熟练、能翻好几页、反复训练至翻单页

C、开始翻好几页、成人协助翻单页、反复训练至熟练

D、开始不会翻、成人协助翻单页、反复训练至熟练 42.混合喂养的概念是()。

A、代乳品与果菜水同进喂养

B、用配方奶与代乳品混合喂

C、在喂母乳的同时增加泥糊状食物

D、母乳不够时,增加代乳品 43.为婴儿自制果水的方法应注意()。

A、水果要新鲜,放开水

B、水果要新鲜,放冷水

C、水果要切碎,放冷水

D、水果可不切,放开水 44.使婴儿获得对一些疾病的特殊抵抗力,是婴儿接受()的意义。

A、治疗方法

B、疾病护理

C、预防接种

D、健康咨询

45.儿童()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

A、夜盲

B、佝偻病

C、食欲差、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腹胀、惊厥、昏迷等

D、干眼病、角膜溃疡、皮肤干燥、毛发枯干等 46.按时让婴儿接受()。

A、前庭平衡训练

B、大运动训练

C、预防接种,可预防漏种或重种

D、体检

47.水可以促进人体内新陈代谢,健康婴儿每天消耗水约为体重的()。

A、5—10%

B、10—15%

C、15—20%

D、20—25% 48.婴儿饮用水应以适宜温度的白开水为主,同时还可辅助制作()以补充水份。

A、汽水、蛋花汤等

B、碳酸饮料、绿豆汤等

C、蜂蜜水、米汤等

D、西瓜汁、绿豆汤等 49.婴儿感到()的主要反应是啼哭。

A、高兴

B、吃饱

C、舒服

D、不适 50.()是铁的主要来源。

A、海澡类

B、乳、蔬菜等

C、肝、蛋黄、血、红枣、瘦肉、桃、杏、黑李等

D、粗粮类

51.()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最基本的手段。

A、日常生活保健

B、日常生活护理

C、人体测量学

D、生长监测

52.水在人生命中的地位,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体需要的第一大营养素

B、水在人体中的地位仅次于蛋白质

C、水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D、水在人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

53.通过()的方法可以提高婴儿认知能力。

A、认识新事物时,成人不要用正规的语言来描述

B、进行综合性感觉训练,将婴儿认识的物品进行分类

C、每次可以教很多件新事物,下一次在进行新事物的认知

D、认识新事物时只是让婴儿知道但不要重复几遍 54.职工对企业诚实守信应该做到的是()。

A、忠诚所属企业,无论何种情况都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

B、维护企业信誉,树立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C、保守企业秘密,不对外谈论企业之事

D、完成本职工作即可,谋划企业发展由有见识的人来做

55.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的最基本手段。

A、人体测量学

B、动物测量学

C、植物测量学

D、环境测量学

56.促进婴儿肌肉动作的流畅性、()等都是婴儿动作技能训练的效果。

A、促进身体的活动平衡协调能力

B、促进婴儿的美感

C、促进婴儿的认知能力

D、提高婴儿的抽象思维 5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职业道德社会功能的重要表现。

A、克服利益导向

B、遏制牟利最大化

C、增强决策科学化

D、促进员工行为的规范化 58.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是指宝宝在()等方面的活动能力。

A、手指、手掌、脚掌、脚趾

B、手指、手掌、手腕

C、手指、脚趾、舌头

D、手指、手腕、脚趾、脚踝 59.()不属于婴儿语言准备期。

A、3-5个月

B、5-7个月

C、7-9个月

D、0-2岁 60.对于出生当日的婴儿要打()。

A、风疹疫苗

B、乙肝疫苗

C、乙脑疫苗

D、麻疹疫苗

61.对于出生时的婴儿要打()。

A、乙脑疫苗

B、脊髓灰质炎三混合疫苗

C、卡介苗

D、麻疹疫苗 62.给1-3岁的婴儿喂药如是片剂()。

A、可直接喂

B、直接喂加一些糖

C、可以用两个勺子将药片捣碎,加一些糖

D、骗婴儿说这是糖果 63.1岁以内的婴儿要连续打()脊髓灰质炎三混合疫苗。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64.哺乳期的母亲食物搭配应注意()。

A、多吃水果和蔬菜

B、多吃鱼汤等高蛋质食物

C、食物中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D、多吃高热量食物 65.下列哪组食物不适合做婴儿代乳品()。

A、羊奶、甜炼乳

B、牛奶、羊奶

C、乳儿糕、甜炼乳

D、奶粉、羊奶

66.捏、拼、()组成了婴儿精细动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A、抓、拿、摸、投掷、撕、握、插等

B、抓握、捏取、压搓、折叠、捆绑、对击、点指等

C、抓、拿、摸、平衡、投掷等

D、拿、摸、爬、走等

67.故意冷淡法操作的目的是()。

A、针对婴儿的合理要求故意不理睬,促使其停止要求的有效方法

B、对婴儿的一些恶作剧故意装作看不见,使其停止无聊行为

C、没有什么目的 D、为逗婴儿玩

68.()是营造探索性学习空间的常用方法。

A、电视,电脑,录音机

B、图书,食物

C、巧手角,图画角,阅读角,自然角

D、书架,玩具架 69.对于满1个月的婴儿要打()。

A、麻疹疫苗

B、乙肝疫苗

C、风疹疫苗

D、卡介苗 70.正确的添加泥糊状食物的原则()。

A、添加速度不要过快,一种食物要适应一个月左右

B、可以同时添加2种以上

C、从少到多,从细到粗

D、添加速度可以快一些,大约在3-5天左右

71.在日常接待工作中,符合平等尊重要求的是根据服务对象的()决定给予对方不同的服务方式。

A、肤色

B、性别

C、国籍

D、地位 72.用消毒沙布盖在伤口上,再用绷带缠紧的止血法是()止血法。

A、创可贴粘贴

B、冷缚

C、加压包扎

D、冷热交替

73.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常用参数是()。

A、年龄和智力

B、血色素和体重

C、体重和身长

D、年龄和身长

7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语言规范具体要求的是()。

A、语感自然,不呆板

B、用尊称,不用忌语

C、语速适中,不快不慢

D、多使用幽默语言,调节气氛 75.()为正竖托抱的适宜训练时间。

A、时间越长越好

B、1分钟左右

C、15分钟

D、10分钟 76.()是0~3岁阶段主要发生的交往关系。

A、亲子关系和群体关系

B、群体关系和玩伴关系

C、亲子关系和玩伴关系

D、群体关系 77.婴儿被褥晾晒的次数掌握()。

A、一个月一次

B、15天一次

C、每周一次

D、每天都要晾晒

78.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符合爱岗敬业要求的是()的观念。

A、树立职业理想

B、强化职业责任

C、干一行爱一行

D、多转行多受锻炼

79.()有利于骨的钙化,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80.观察喂水法,要掌握()。

A、看一看、闻一闻、动一动

B、看婴儿的面部表情

C、要特别注意婴儿有无喝水的需要

D、婴儿有无缺水的表现

二、判断题(第81题~第1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满分20分。)81.()把与婴儿生活有关的人、动作、物品名称和使用的动词联系起来是帮助婴儿理解语言的主要方法。

82.()对于出生当日的婴儿要打流行性脑膜炎疫苗。83.()环境中的铜是造成儿童中毒的重要原因。

84.()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助人为乐,有求必应。85.()婴儿室内装饰不要太鲜艳和过杂,这样有利于婴儿情绪安静。86.()自制果汁时要选择含水分较多的水果榨成汁,如西瓜、西红柿等。87.()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常用参数是体重和身长。

88.()成人尊重、关心和爱护婴儿主要表现在做了伤害别人的事也不批评。89.()学习生长监测的目的是掌握测量婴儿体重、智力的方法。

90.()体积小的植物性异物,可用手将耳廓向后上方提起,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91.()婴儿骨骼肌肉、抓握与捏取的成熟度是通过两手抓握到到食指与拇指对捏等表现出来的。

92.()科学的三浴可以调整婴儿的内脏功能增强抵抗力。

93.()正常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24小时每公斤体重入水量在逐渐增加。94.()1-3岁婴儿固体食物的种类不可过多过杂。

95.()培养婴儿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是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96.()人体内有8%左右的铅是通过头发及指甲脱落排出体外。97.()游戏喂水法是为了让婴儿多喝水。98.()器官异物处理不包括肌腱软组织损伤。99.()婴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60厘米左右。

育婴师妈妈班培训 篇6

培训内容:

0-6个月母乳喂养

6-12个月添加辅食

1-3岁习惯培养(二便、睡眠习惯)

培训人数最多30人

授课时间:30分

座位安排:教室和学员围坐成圆圈

具体方法:讲解、示范、询问、参与、交流等

培训目的:了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培训过程

1、学员快速抢答关于(母乳喂养)重要性的知识

2、教师归纳答案

3、示范(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4、有学员谈谈(母乳喂养)的知识和经验

5、教师总结正确答案或学员进行个别提问

6、学员总结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于培训内容相关的,如(奶粉、奶瓶)等教学用具

育婴员培训

时间:培训的开始时间、截止时间、总共需要多少时间、各项活动时间具体安排

地点:培训班的上课地点和实习地点

内容:裴玄办的课程安排及授课教师

目标:培训班要实现的目标,标准化培训要实现的目标

评估:培训拟用何种方法进行评估

结业:结业的方式,如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

组织管理:培训过程的有关要求

总结:对培训班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班的筹备与工作流程

育婴师心得体会 篇7

篇一:育婴师心得体会

一名幼儿园老师,现在正在对小托班的幼儿进行全面的教育,而对3岁之前的托班幼儿,我了解得非常少,虽然看过、听过许多关于0-3岁婴幼儿早教的书籍和讲座,但是感到非常困惑,觉得大都是智力开发的内容,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太合适。为了让托班幼儿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参加了育婴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育婴师心得体会:

在育婴师培训期间,我发现育婴师注重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动作技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实际就是婴幼儿的家庭教师。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生长发育特点,知到了好多的护理手段是以此作为基础的。老师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婴儿生理、心理、营养、保健、教育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国际上关于婴儿综合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发展态势。

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传播科学育婴的理念,传授育婴的科学知识,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国内外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指导成人和婴儿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开展游戏活动。我掌握了怎样分不同年龄段科学的喂养、护理、照看宝宝,和怎样对宝宝进行上述四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宝宝今后入托、入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篇二:育婴师心得体会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从事育婴工作已有四年了,回顾四年里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我有喜,有悲,有累也有汗,但更多的是欢乐。这份欢乐是孩子们给我的,我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因为有爱而满心欢喜,因为有爱使我深入每个孩子的心灵,虽然有时也会因为孩子的调皮而埋怨,因为它们的不听话而失态,因为工作忙碌而很累,但是每当看到孩子天真的笑脸时,我又很快乐,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我会怎样。。?”“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样。。?”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我想,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心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的孩子将是最棒的孩子。

在工作中,我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不溺爱孩子,也不冷淡或歧视孩子。其次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虽然有的孩子很小,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孩子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育婴师,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整齐的仪容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

由于我刚开始带的孩子都是一岁到一岁半之间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也较差,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很爱哭,那么我的重点就放在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方面,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可以能够独立进餐、会正确使用自己的毛巾、杯子、学会了刷牙、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等等。

在空余时间,我阅读一些自己订制的育婴杂志,去图书馆翻阅一些有关育婴资料,去书城购买各类书籍和音像资料进行观看学习,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地。

作为新世纪、新时期的育婴师,我还要继续学习、拓展视野、更新观念、这样才能跟得上新时代的步伐,尊重幼儿,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之窗,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争取做一个更加优秀的育婴师。

篇三:育婴师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吴江市首届高级育婴师的培训,虽然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但是我觉得每天都是收获多多。

一、理论的提升

虽然作为一个从教多年幼儿教师,但在0—3岁这个领域还是一个空白,正像老师所说的:一个好的幼儿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育婴师。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从《育婴师工作的职业道德和基本要求》乃至到《婴儿洗澡》,以及一些婴儿急救的措施和方法等,让我在理论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授课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授课老师都很敬业,他们认真仔细地教学、规范的演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儿童医院的孙主任,她不但用自己看过的病例来讲授,还充分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为大家一一解答疑难问题。她说的一句朴实的话,让人回味:我希望你们在我这里多问一点、多学一点,那是对我讲课最大的奖励,我想这也是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

三、学以致用是关键。

老师常教导我们:你们不但要自己不但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更要学有所用!通过学习了小儿的生活照料,使我了解了小儿的饮食、乃至小儿的睡眠、二便、三浴具体操作方法。没有实践对象,我就想方设法帮邻居的孩子洗澡、还主动向他们指导自己知道的育儿知识。另外我尽量把学到的一些小知识和同事共享,比如:番茄和黄瓜不能同时吃,洗手的七步法等让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增强了知识的储备。

所以我想只有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是此次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中级育婴师基础知识 篇8

一、基本要求

(一)鉴定要求

与育婴师初级相同

(二)复习重点难点 1. 与育婴师初级相同 2. 基础知识

(1)婴儿发展生理方面的大小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等。

(2)婴儿发展心理方面的变化。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

(3)婴儿发展中新特征获得的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步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等。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二是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三是婴儿时期要完成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5)儿童生长速度与年龄的关系。婴儿期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极端的。新生儿以天为单位计算,1-3个月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6)我国对儿童期限的阶段划分。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前、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7)心脏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而变化的情况。婴儿时期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稍大,但其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新生儿心脏重约20-23克,占体重的0.8%;1-2岁达60克,较新生儿时期增加两倍多,占体重的0.5%。出生第一年心脏重量增加最快,7-9岁及青春期时增长速度再次加快。

(8)人体的食物加工厂。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9)婴儿生理性流涎的原因。?

婴儿唾液腺发育差,分泌量极少,口腔比较干燥。出生后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显著增多,由于口底浅,故常发生流涎,称为生理性流涎。(10)婴儿出牙的时间。婴儿4-10个月时开始出牙。(11)婴儿乳牙全部出齐的时间。2岁左右乳牙长齐。(12)形成龋齿的原因。

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容易被腐蚀形成龋齿。一旦发生龋齿,发展很快,在短时间就可以穿透牙髓腔,引起疼痛。(13)泌尿系统的结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14)婴儿头部骨缝闭合的时间。婴儿的头骨缝要到4-6个月才能闭合。(15)婴儿前囟和后囟的闭合时间。后囟在3个月左右闭合,前囟在1-1岁半闭合。(16)儿童肌肉发展的顺序。婴幼儿肌肉发育是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先发育颈部的肌肉,然后是躯干,再四肢。先发展大肌肉群,如腿部、胳膊;再发展小肌肉群,如手部小肌肉。(17)婴儿神经系统的特点。脑发育迅速,大脑功能发育不全,神经髓鞘化;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小脑发育晚,植物神经发育不全。(18)不同时期脑发育的重量。刚出生时新生儿脑重量平均为350克,1岁时可达950克,6岁就接近成人水平,达1200克(成人是1400-1500克)。(19)婴儿皮肤的特性。保护功能差;代谢活跃;体温调节能力差;皮肤渗透作用强。

(20)婴儿生理性远视对近距离看物的影响。婴幼儿晶状体的弹性好,调节能力强。尽管是生理性远视,对于较近的物体仍能看得比较清楚。(21)婴儿耳的发育特点。咽管短、平;对噪音敏感。(22)感觉的概念。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23)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24)婴儿最早出现的感觉种类。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25)感知动作思维的概念。感知动作思维是指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感知的事物和操纵事物的动作的思维方式。(26)具体形象思维的概念。具体形象思维是一种依靠事物或情景的表象及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活动。(27)3-6岁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形式。从3岁左右开始,在感知动作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具体形象思维,并在3-6岁孩子的思维活动中逐步占有主导地位。(28)两岁半婴儿能集中注意的时间。2岁半的婴儿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29)0-3岁占主导地位的注意类型。在整个0-3岁阶段,无意注意占有主导的地位。(30)玩伴关系与亲子关系的关系。玩伴交往关系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排斥亲子关系,但不能由亲子关系代替。(31)情绪、情感与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激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会激发婴儿积极的探求欲望与行动,寻求更多的刺激,获得更多的经验。(32)影响婴儿情绪的主要原因。婴儿的情绪更多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不是被稳定的主观心态来左右。(33)气质的特征。早期婴儿气质的特征是儿童个性发展的最原始的基础,其特点具有先天的物质,父母是无法选择的。(34)言语发生期的三个阶段。包括呀呀学语,开始听懂别人的话和自己说词的三个阶段。(35)言语初步发展期的三个阶段。包括词汇的发展,句式的掌握和口语的表达能力三个阶段。(36)营养行为包含的内容。营养行为包括择食行为、喂养行为、进食行为。(37)婴儿热能需求量的基础。婴儿热能的需求量主要以自身热能的消耗量作为基础。(38)营养素的定义。营养素是指维持人类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一般来说包括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39)蛋白质缺乏的影响。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将阻碍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发育,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导致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失调。蛋白质缺乏所致营养不良,严重时会有生命危害。(40)脂肪的缺乏与过量对婴儿的影响。脂肪摄入不足会引起某些皮肤病(如湿疹),还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及婴幼儿生长迟缓。(41)碳水化合物过量对婴儿的影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则转化成脂肪储存,造成肥胖,产生腹泻。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蛋白质减少,两者摄入比例失调,则造成免疫能力降低,肌肉发育差,肌张力低下,表面看去较胖,但体质健康水平低下。(42)钙缺乏的影响。小儿长期缺乏会使骨骼、牙齿发育不正常,可引起佝偻病和手足抽搐。一般表现是痉挛、关节痛、牙齿疏松不坚硬、骨骼生长缓慢、神经容易兴奋和激动。(43)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矿物质名称。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矿物质名称是:钙。(44)碘的作用。碘主要用于制造甲状腺素。(45)碘缺乏的影响。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小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呆傻等。(46)维生素的含义。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有机化合物,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的之一,它

不能供给热量,也不能作为机体组织的成分。(47)水缺乏的影响。脱水可造成婴幼儿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48)婴儿期的教养原则。在婴儿的每一项生活内容中都有保健与教育两重任务。、(49)大脑发育的集中表现。智力是大脑发育的集中表现。(50)决定婴儿之间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决定婴儿之间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程度。(51)婴儿教育的特点。婴儿通过感官来进行学习,会主动进行学习,注意力不易集中,需要反复教育。(52)婴儿教育原则的内容。尊重婴儿发展权利的原则;促进婴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保教并重的教养原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婴儿个性发展的原则。(53)良好的教育环境包含的内容。良好的环境教育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54)历史上规范儿童权利内容最为广泛认可的法律文件。《儿童权利公约》是迄今历史上规范儿童权利内容最丰富、最全面、最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55)提出“儿童健康|”新概念的法律文件。《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了“儿童健康”|的新概念:保留了关于降低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等重要指标;把“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加强儿童心理卫生和保健教育”确定为主要目标。(56)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二、相关知识

(一)鉴定要求

根据《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的有关要求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考生在本书“相关知识”中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以及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今后从事育婴职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1. 掌握选择配方奶的相关知识与方法。2. 预防食物过敏及添加泥糊状食品的方法。3. 培养婴儿二便的方法。4. 保证婴儿睡眠质量的方法。

5. 掌握婴儿常见疾病与护理的知识与方法。6. 掌握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知识与方法。7. 婴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8. 掌握选择、设计婴儿精细动作训练和游戏的方法。9. 掌握婴儿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10. 选择和设计婴儿语言训练和游戏的方法。11. 婴儿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的知识与方法。12. 设计一日个别化教学计划的方法。

(二)复习重点难点

根据《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要求,对“相关知识”部分的理论知识重点或难点内容进行解释

与说明,给出涉及到的关键概念、步骤、操作等。1. 饮食

(1)适宜婴儿食用的奶类。婴儿适合食用初乳和配方奶。

(2)不适宜婴儿食用的奶类。不适合婴儿食用的奶类有原奶、炼乳和酸奶。

(3)初乳的特性。初乳呈柠檬黄色、碱性反应,每日初乳总量为10-40毫升。初乳比成熟乳所含蛋白质多出几倍,矿物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较少。

(4)配方奶的特性。各种品牌的奶或奶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包括乳糖、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能够满足婴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处于不同疾病状态时的需要,调制简单、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婴儿健康和营养的需要。

(5)喂养不足的原因。喂养不足的原由有:婴儿休息不好;常哭闹;每次吃奶不能吸空奶瓶或乳房,没有得到充足的食物等。

(6)喂养不足的症状表现。喂养不足的程度与持续时间决定婴儿的症状;如便秘、入睡、烦躁不安、不停地哭闹、体重不增或增重不足、皮肤干皱、面容像“老人”等。

(7)喂养过度的原因。喂养过度的原因;给婴儿喂养的数量过多,质量过密。

(8)喂养过度的症状表现。喂养过度常见症状:溢奶、呕吐等。一般来说,婴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够成熟,不能接受过量食物。如果过量喂养,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过多,会引起腹胀、过度增重、肚子不舒服等。

(9)正确的区分溢奶和呕吐。溢奶是指喂奶后不长的时间内有少量的奶或咽下的食物溢出。如果进食后有大量的食物吐出是呕吐。

(10)预防溢奶的方法。预防溢奶的方法;每次喂奶后让婴儿向右侧趴着或竖立抱起,轻拍其背部,帮助排出吞咽下的空气。

(11)造成婴儿便秘的原因。婴儿便秘的原因主要是摄食或饮水过少;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含量过高。

(12)预防婴儿便秘的方法。A. 增加婴儿的饮水量。B. 适当在奶中加些糖。C. 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D. 每天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

E. 建立科学的喂养规律,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13)引起婴儿肚子疼的原因。

造成肚子疼的原因:过分饥饿时喂奶、进食、吞咽空气;过度喂养;过量进食含碳水化合物过高的食物(土豆、面、白薯等);生活环境中出现紧张、着急、生气或被吓等因素。(14)婴儿肚子疼的症状表现。

婴儿肚子疼的表现为:突然发作、哭闹剧烈、可发作持续几个小时。面色潮红或苍白、肚子胀、发紧、双腿卷曲到肚子,脚冰凉,双手紧握拳。(15)解除婴儿肚子疼的方法。

A. 让婴儿直立或俯卧们爬在成人膝上,或在肚子上放个暖水袋可帮助缓解。B. 用甘油栓灌肠通便、排气、可以缓解疼痛。C. 喂奶前后用手轻轻拍打婴儿背部使之“打嗝”,帮助排气。

D. 喂奶时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母亲要有宁静愉快的心情,找出母亲食物中的过敏物质。E. 避免喂养不足或过度喂养。

(16)对不同年龄段婴儿喂奶量的限制。新生儿头两周需要的奶量相对较少,5-6个月时每次进奶量达到最高值,5-6个月后虽然每次进奶量仍高,但奶对满足婴儿总的营养需求的作用和意

义已开始减少。婴儿每天进食蒸发乳应不超过384毫升,全奶应不超过1136毫升。

(17)换乳期的概念。由单纯母乳喂养为主向固体食物喂养为主过渡的生长发育时期称为换乳期(或食物转型期)。

(18)泥糊状食品的作用。通过添加半固体食物以满足婴儿热能及各种营养素需要的食物称为辅助食品。泥糊状食品不是“副食”,是婴儿由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过渡阶段的主要食物。

(19)满足婴儿最佳生长需要的三种食物段。婴儿达到最佳生长,需要三三种食物段进行科学喂养:生后立即开始母乳喂养(一级火箭),换乳期及时给予配方奶衔接和泥状食物添加(二级火箭);固体食物期到自然食物均衡膳食的合理喂养(三级火箭)。任何一级喂养偏差都将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在下一个阶段无法弥补。

(20)吸吮和吞咽与咀嚼功能的区别。吸吮、吞咽是婴儿先天就会的生理功能,但咀嚼功能发育需要适时的生理刺激,正确的“吃”需要训练和培养。

(21)咀嚼功能对婴儿语言能力发育的直接影响。咀嚼功能发育完善对婴儿语言能力(构音、单词、短句)的发育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换乳期泥状食物添加不及时或不科学,对婴儿语言发育、认知能力和智商发展会产生障碍。

(22)引起婴儿食物过敏的主要的原因。婴儿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变异缺陷或功能的发育迟缓。

(23)能够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种类。能够引起过敏的食物:牛奶、小麦粉、蛋白类、巧克力、豆类、贝类等。另外食物添加剂也可引起过敏反应。例如谷安酸单纯能引起风疹、黄色食品可引起哮喘、苯甲酸酯可引起荨麻疹等。

(24)降低婴儿食物过敏最好的方法。只有母乳喂养才能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的全部营养,而且可大大降低过敏的发生率。有过敏体质的婴儿应将哺乳时间延长到对食物过敏的自发消失期。

(25)开始训练婴儿食用泥糊状食品的时机。婴儿3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添加泥糊状食品的训练。(26)添加泥糊状食品不当可引起的后果。婴儿在接受一种新食物时常有拒食、不合作表现,家长不要采取粗暴逼食的手段,这样会加重婴儿厌食心理,甚至造成吞咽难。

(27)添加泥糊状食品的原则。添加泥糊状食品要掌握先素后荤,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渐进原则。水果、蔬菜、大米应作为首选择食物。

(28)添加泥糊状食品的方法。添加食物要循序渐进,经过试食一适应一喜欢的过程后再转入新食物,这样可以发现婴儿有无食物过敏,减少盲目性带来的不良后果。

(29)为婴儿选择泥糊状食品应注意的问题。婴儿不易食用过量的糖、脂肪、化学添加剂、盐和味精,泥糊状食品最好不加盐和味精等调味品,尽量选用高钾低钠的食物补充婴儿营养。

(30)给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时量的掌握。添加泥糊状食品要定时定量,新食物试食量要从少到多,开始为5-10毫升,如无过敏反应可增至30-40毫升。同一类食物一次不要喂得太多,过量进食可诱发食物过敏。

(31)给婴儿添加泥糊状时应注意的问题。不要把泥糊状食物作为可有可无的食物。添加辅食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天。不要在婴儿有肺炎和消化道疾病时进行。不要在婴儿更换生活场所或保姆时进行。2. 饮水

(1)婴儿出现水代谢紊乱时的表现症状。脱水可造成婴儿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摄食水分过多可稀释消化液,引起消化不良,过分水量进入人体可发生水中毒。

(2)婴儿每天的需水量。婴儿期每天的需水量应为700毫升(成人期每天的需水量应为2000毫升)。

(3)健康的婴儿每天水的消耗量与体重的百分比。健康婴儿每天消耗的水量约为体重的10%-15%。

(4)影响水在体内交换的因素。水在体内的交换取决于蛋白质和电解质浓度。由于生长速率不同,摄入液量的0.5%-3%用于生长发育。如果急性丢失体内水量的20%可迅速致死,如果无水摄入几天便可死亡。

(5)影响体内水平衡的因素。水平衡与摄入的液量,膳食中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肾分泌的固体物质负荷,代谢和呼吸速率及体温等因素有关。

(6)婴儿身体每日排除水分的途径。肺部呼出的水量为14ML/417KJ,皮肤为28ML/417KJ,汗液的排出的水分为20ML/417KJ,大便中的水分8ML/417KJ,尿液中的水分为50-80ML/417KJ。

(7)婴儿饮用的主要水源。水的来源主要是饮水,也包括汤、各种流质食物、各种饮料及摄入的固体食物等。

(8)不适宜婴儿饮用的水。不适宜婴儿饮用的水是:饮料。

(9)给婴儿喝饮料的危害。饮料含糖量较高,过量饮用可导致肥胖,也不易于消化和吸收。如果天天饮用,可造成婴儿腹泻,并且增加患龋齿的危险性。过量饮用饮料,还可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摄入,最终导致婴儿生长的发育迟滞。因此,饮用饮料一定要适量。

(10)饭前给婴儿喂水的危害。饭前喂水可使胃液稀释,不利于食物消化,也会影响食欲。可在饭前半小时喝少量水,增加口腔内唾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

(11)冰水对消化系统的危害。不要给婴儿喝冰水。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消化或引起肠痉挛。

(12)睡前给婴儿喂水的危害。睡前不要给婴儿喂水。婴儿还不能自己完全控制排尿,喝水多了容易遗尿和影响睡眠。

3.睡眠、二便与三浴

(1)婴儿睡眠对生长的影响。睡眠时机体内以合成功能为主,可为机体的生长发育储备足够的能量和原料;睡眠时机体的循环、呼吸、泌尿等多种生理活动以及新陈代谢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全身的骨骼、肌肉也处于松驰的状态,既减少了机体能量的消耗,也使整个机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2)婴儿情绪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睡前玩的时间过长,过度疲劳,过度兴奋,或白天受到惊吓,心情恐惧,情绪焦虑等,精神不能很好地被抑制下来。

(3)婴儿饮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饮食不当。晚饭吃得过多,吃的食物不易消化,或者吃得过少,因饥饿不能入睡。

(4)良好睡眠环境的条件。

A.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经常开门、开窗通风,新鲜的空气会使婴儿入睡快、睡得香。B. 室温以18-25度为宜,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睡眠。C. 卧室要在睡眠的气氛,如拉上窗帘、调暗灯光、保持安静、减少喂养。D. 被褥要干净、舒适,与季节相符。不要穿太多的衣服睡觉。E. 让婴儿单独睡一张小床。

F. 室内禁止吸烟,以免空气,造成婴儿被动吸烟。

G. 睡前(避免)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引起婴儿过度兴奋。(5)良好的二便习惯对婴儿成长的影响。培养婴儿良好的二便习惯,有利于帮助婴儿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一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6)训练婴儿自主二便宜开始的时间。1岁半-2岁的婴儿可以培养主动坐盆的习惯。(7)培养婴儿良好二便习惯的方法。

婴儿在1岁半到两岁之间,生理和心理器官发育逐步成熟,具备了训练二便的基础。如婴儿的膀胱控制能力,能够听懂和配合成人的抱姿与口语提示(如尿尿、吹口哨等),在观察和了解婴儿的情绪后,提出训练的时间和方法。

运用婴儿喜欢模仿的特点,由成人给做出示范动作或凭经验抓准婴儿二便的间隔时间,提前几分钟进行提醒。

使用专为婴儿设计的比较安全的便盆,并将便盆放在离游戏较近的位置。

培养婴儿二便的卫生习惯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引导婴儿自己完成。如学会向成人表示便意、自己脱裤子、使用卫生纸、洗衣手等。只要有点滴进步,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不要让婴儿有太大的压力,以免造成紧张、焦躁不安或抑制的心理反应。

控制二便包括定时大小便宜、较早控制大小便、主动坐盆等良好习惯。定时大便最好在早餐前进行,开始时可能便不出来,只要每天定时给婴儿把便,就可以逐渐形成习惯。睡觉时提前给婴儿排尿,以免尿床或影响睡眠。

(8)婴儿便后进行清洁的注意事项

A. 大便后用卫生纸把婴儿屁股擦净,女孩子一定要从前向后擦,避免引起尿道炎、膀胱炎。B. 每天晚上要用温水给婴儿洗屁股。C. 二便后不要忘记给婴儿洗手。D. 每次便后,要将便盆清洗消毒。

(9)人体皮肤的功能。皮肤是人体感觉痛、温、触、压等刺激的感受器,除具备感觉功能外还有防御、排泄、调节体温和吸收功能,其制造维生素D的功能更是其他器官不能替代的。

(10)婴儿皮肤的特性。婴儿期皮肤薄嫩,适应外界能力差,需要加强锻炼,使之适应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的特点。

(11)三浴锻炼对婴儿呼吸系统的作用。三浴可使婴儿在与空气、阳光的接触中增强呼吸道粘膜、皮肤及神经系统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加上一定量的运动和游戏,可达到增加婴儿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锻炼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改善体温调节的功能等目的。

(12)三浴锻炼对婴儿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三浴可以提高婴儿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反应和灵敏度,增强体温调节功能,以适应气温变化,增强对寒冷的适应性。3. 卫生(居室、个人、四具)

(1)四具的清洁对婴儿健康的影响。保持婴儿卧具、餐具、玩具、家具的清洁是促进婴儿健康成长,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2)正确选择消毒剂的标准。正确选择和购买消毒剂,要购买国家(省级)卫生部门批准,带有卫消字的腐蚀性小的消毒用品。

(3)保存消毒液的方法。保存消毒液时不要放在温度较高或直接日晒的地方。

(4)使用消毒液应注意的事项。消毒只是多种预防措施中的一种方法,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个人卫生等良好的习惯更为重要。

5.生长监测

(1)人体测量学的概念。人体测量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个基本方法。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参照人群的建立与选择;界值点的确定与应用;不同统计学方法表达生长发育参数时的区别;生长发育曲线的制作以及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中的应用。

(2)人体测量参数的用途。人体测量学常用参数广泛用于判断儿童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3)婴儿生长监测的方法。婴儿生长监测主要包括:体重测量,身长测量,头围和胸围的测量。(4)人体测量学的常用参数。学用参数有: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上臂围。

(5)给幼儿测量体重的方法。每次测量前排空大小便,测量时应去除鞋帽、衣服(在室温适宜、不会着凉的情况下,尽量脱去衣服,只留短裤;如果不能脱去衣服,在计算体重时应减去衣服重量)。每次测量体重时要连续测3次,用两个相近的数字的平均数作为记录数字。体重数字记录到小数点

后两位。

(6)给幼儿测量身长的方法。脱去鞋袜,尽可能穿单衣裤。测卧式身长时仰卧,双眼直视正上方,头、肩胛间、臂,双足跟贴紧测量板,双膝由测量人员压平。测量人员目光读取头顶垂直延线的数值。测立式身高时,直立、头、户胛间、臀、双足跟贴紧测量板。测量人员目光读取头顶水平延线的数值。每次测量身长(身高)时要连续测3次,用两个相近的数字的平均数作为记录数字。身长(身高)数字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

(7)给幼儿关胸围的测量方法。头周长沿着眉音与循视枕凸(即后脑勺最突出处)处,围绕头部一周的长度。

(8)给幼儿胸围的测量方法。胸围是双侧乳头往双侧肩胛骨绕胸部一周的长度。

(9)婴儿头围增长的参考值。出生时,头围34厘米;6个月时,头围42厘米;1岁时,头围46厘米;2岁时,48厘米;5岁时,头围50厘米。

(10)婴儿头围增长平均值。第1-6个月,平均增长共8-10厘米;第7-12个月,平均增长共2-4厘米;第二年内,平均增长共2厘米;第3、4年内,平均增长共1.5厘米。

(11)婴儿胸围增长的参考值。出生时,婴儿胸围32厘米;第一年胸围增长12厘米;第二年增长3厘米;第三年增长1-2厘米。

(12)婴儿生长监测的目标。婴儿生长监测的学习目标是:正确记录婴儿生长发育曲线。

6.预防接种

(1)婴儿预防接种的意义。预防接种可提高婴儿接种率和免疫水平,可以抑制传染病的流行。(2)婴儿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发热、早产儿、营养不良、体重在2.5千克以下,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及恢复期品质性疾病的婴儿应暂缓接种,等恢复以后再补种。

2.有明确过敏史和免疫功能缺陷的婴儿不能进行接种。

3.打过预防针后,最好在接种场所休息15-30分钟,接种后如出现高招或其他接种反应,要请医生及时诊治。

4.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连续接种多次才有效,所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日期进行预防接种,否则会半途而废。

(3)婴儿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打针后2-3天内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4)患疾病婴儿的接种。患有以下疾病的婴儿不宜打预防针。A.接种部位皮肤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B.发热,体温超过37.5度。

C.患急性传染病或传染病愈后未满半个月。D.患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

E.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癫痫及脑发育不全。F.营养不良者,患严重的佝偻病或贫血。G.患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H.有哮喘病、荨麻疹、接种疫苗后有过敏史。I.传染病流行期间有密切接触史。

J.患腹泻,每日大便次数超过4次以上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5)须减少婴儿接种的不良反应。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婴儿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有病或不舒服,暂时不要进行接种。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

(6)预防接种的学习目标。预防接种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对接种反映进行及时处理的方法。(7)预防搁后的不良反应。大多数疫苗接种后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由于每个婴儿的体质不同,接种后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过敏反应较少。

(8)婴儿接种的原则。每个婴儿都必须按照儿童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家长要高度重视,配合社区保健站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7.常见疾病的护理

(1)婴儿营养不良的预防措施

A. 合理安排饮食。选择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满足婴儿身体中各种组织——肌肉、骨骼、皮肤、神经等生长发育的需要。

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包括:奶类(牛奶、羊奶)、畜肉(牛、羊、猪肉、禽肉)、蛋类(鸡蛋、鸭蛋、鹌鹑蛋及鱼、匙等)、豆类(黄豆、青豆、黑豆)和果类(芝麻、瓜子、核桃、杏仁)。由于各种食物中氨基酸和营养素的含量不同,所以在为婴儿添加辅食时要根据地区资源、特产和婴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提供蛋白质高的食物。还可以把几种廉价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提高蛋白质在身体内的利用率。B. 辅食多样化。做到保证各种营养素的综合摄入、杜绝和纠正偏食和挑食。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混合膳食,才能满足婴儿各种营养素、均衡膳食、促进健康的目的。

多样化食物包括:谷类和薯类;肉、鱼、禽、蛋、大豆粝;奶及奶制品;水果和蔬菜类。在每天每餐的膳食中,最好包括四类食品,同一类食物的品种轮流选用,注意多样化,还要把几种不同功能的食物搭配得当、制作适宜。如动植物食品搭配、荤素菜搭配、粗细粮搭配、干稀搭配、生熟搭配等。C. 婴儿喂养切莫“填鸭式|”。烹饪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D. 合理安排婴儿的生活起居,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包含习惯、排便习惯及清洁的习惯。(2)营养物的种类。营养物包括食物(如粮食、肉、蛋、油等)和药物(如维生素A、D)两大类。

(3)缺铁性贫血。贫血的种类很多,婴儿在6个月-2岁时比较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原因:婴儿生长发育快;体内储存的铁已经基本用完;奶类食品含铁量不足。

特征:体内很多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人体多种代谢紊乱,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如影响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肌肉运动功能。还会出现智力发育障碍和免疫功能下降,体质虚弱并极易患感染性疾病,对婴儿健康的危害极大。预防措施:

A. 及时给婴儿添加辅食。B. 要根据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力,在膳食中注意补充一些含铁比较丰富的食品,多吃动物肝、瘦肉、鸡蛋、绿色蔬菜等。C. 如发现婴儿有精神不好,食欲差,经常乏力,面色、口唇、指甲苍白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D. 确诊后要积极配合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铁制剂。在多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同时,还应多吃一些酸性食物,如山楂片、维生素产,这样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4)婴儿缺乏维生素B2的症状。婴儿缺乏维生素B2的主要表现:口角炎、舌炎;口唇干裂、发红、疼痛;舌面光滑、肿胀、舌色红紫;眼疼、怕光、发痒、流泪。

(5)婴儿缺乏维生素C的症状。婴儿缺乏维生素C的主要表现:虚弱、无力、面色苍白、脾气急躁、爱哭闹、牙龈出血、全身骨头疼(此症状不只限于维生素C缺乏)。

(6)婴儿缺乏叶酸的症状。叶酸缺乏的主要表现:嘴唇、眼结膜、指甲发白;没精神;出现贫血的症状。

(7)婴儿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缺乏维生素D婴儿易患佝偻病,其主要表现为:早期没有特殊症状;烦躁、哭闹、睡觉不安、夜里时常惊醒;汗多有酸味儿;后脑勺有一圈头发稀疏或脱落、头发发黄、脆、易折;囟门增大、边缘变软、头颅成方形;出牙晚、牙齿不整齐、釉质不好;鸡胸、漏斗胸、罗圈腿、肌肉软、无力;说话晚、吐字不清楚。

(8)婴儿缺乏维生素E的症状。维生素E缺乏的表现为:嘴唇、眼结膜、指甲发白;没精神、出现贫血的症状;全身水肿,下肢较严重。

(9)婴儿缺乏维生素K的症状。维生素K缺乏的表现为:新生儿(生后)全身各部分出血,常见于生后2-5天,吐血、皮肤出血或淤斑。

(10)婴儿缺乏碘的症状。碘缺乏的表现为:婴儿体格和智力发育受到妨碍、迟缓,甚至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11)营养对婴儿的重要性。营养是保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营养可以促进体格生长和智力的发育。

(12)婴儿眼的保健

A. 不能让婴儿长时间看某些物品,两周岁以内的婴儿最好不看电视。B. 发现眼睛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切忌滥用眼药水。C. 婴儿应有专用毛巾和脸盆,用流动水给婴儿洗脸,以防感染眼病。D. 发现婴儿有故意“对眼”的行为要立即阻止。

E. 注意不要让婴儿接触尖锐有伤害的玩具,当心眼外伤。F. 2-3岁的婴儿应开始学习做视力保健操。(13)婴儿耳的保健。

A. 气候发生变化时要注意添加衣服,预防感冒。B. 慎用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以免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C. 婴儿睡觉侧卧时,要当心不使耳廓扭卷受压。

D. 给婴儿洗澡时注意不要让流入耳道内,以免引起炎症。

E. 最好不要给婴儿挖耳垢,少量耳垢有保护耳膜的作用,如果耳垢过多,可去医院取出。(14)婴儿口腔保健

A. 注意防止婴儿摔倒跌伤口唇或牙齿。B. 让婴儿经常咀嚼物品。C. 婴儿睡觉时张口呼吸,容易引起上唇翘起、下颌骨下垂、牙齿排列不齐、啮 不正等特殊面容,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D. 婴儿牙齿基本长齐后,应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以预防蛀牙。(15)须掌握婴儿用药的剂量。

婴儿6个月前体重估计:月龄*0.6+出生体重(千克)

7-12个月体重估计:出生体重(千克)+6*0.6+(月龄-6)*0.5 1岁-10岁体重估计:年龄*2+8(千克)药物剂量:(每日或每次)=药量/千克(或日)*估计体重(千克)(16)测量体温的部位。测量体温的部位为:腋窝、口腔和肛门。

(17)婴儿的维生素中毒。维生素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又是调节生理机能的要素,来源于食物,但它不能供给热量。人体每天需要各种维生素的量极少,但缺少了某一种维生素就会发生疾病。

(18)婴儿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维生素D中毒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低烧、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呕吐、便秘、多尿等。

8.预防铅中毒

(1)学习预防铅中毒的目的。识别并避免铅中毒的危险。

(2)铅中毒对人体的损害很严重。铅是一种多亲和性毒物,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血管和消化系统。

(3)根据血铅含量来诊断婴儿铅中毒。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为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0.483,不管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血液生化变化。

(4)铅尘是危险铅的暴露源,铅尘大部分来自含汽油的燃烧,部分来自于工业污染和含油漆的风化。

(5)血铅水平的分数。

(6)铅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铅尘进入婴儿体内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正常的手、口动作和在玩耍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摄入体内。

(7)避免婴儿铅中毒的方法。

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增多,机动车急剧增加,造成了环境中(空气、土壤、水源、尘土)含铅量猛增。B. 居室油漆,教具、家具、文具、玩具的含铅油漆等都是含铅的污染源,由于婴儿口——手动作较多,很容易吃进大量的铅。C. 铅污染不仅严重破坏自然环境,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果长期接触,将会造成婴儿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贫血、容易感染疾病。

D. 注意搞好家庭环境和个人卫生,如经常扫除,用湿布去擦家具和物品,不要让灰尘满屋飞扬。E. 坚持饭前洗手。如果本地是铅污染严重地区,婴儿长期有铅接触史,应及时找医生,进行检查和规则的治疗。

(8)铅中毒的注意事项。如果发现儿童的血铅高,一定要到儿童期铅损伤全国防治组(由中华儿科学会,中华儿童保健学会,中国医师协会领导)的指定单位进行检查和治疗。

9、预防意外伤害

(1)预防意外伤害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预防婴儿意外伤害。(2)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因素。A. 婴儿疲劳、生病或者饥饿。B. 母亲处于月经前期、疲劳或怀孕。C. 婴儿特别好动。

D. 全家人准备外出度假。E. 夫妻不合,经常吵常。

F. 婴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去玩耍。G. 没有按安全规定做事。

H. 使用的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3)干预婴儿意外伤害。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通过电视、报纸、小册子、家长会、专门讲座等各种渠道和形式,利用最近发生的案例进行宣传教育,特别是教给人们一些预防意外伤害的知识和方法。

(4)监测婴儿意外伤害。建立常规的事故记录和报告系统。

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家庭中发生的事故,都应有现场记录(包括相片、录像等),其中包括时间、地点、伤害部位、伤害程度(包括死亡)、损伤原因及来源、相应的心理学、社会学因素、环境因素及预防。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影响,采取的治疗和处理措施。这个记录要按系统和需要逐级上报和抄送有关单位,以便于分析和指导。

(5)要注意预防婴儿意外伤害。经常检查家庭中不安全的因素,防止婴儿发生意外伤害。(6)房间安全意识

A. 家里的药物应放在婴儿无法打开的瓶子里,最好锁在柜子里。B. 保持好药品和化学品容器上原有的标签,不要把有毒物质装在曾经装无害药物和食品的瓶子里,如柠檬或果法瓶等。C. 尽可能把药物放在远离婴儿食物的地方。

D. 不要到处乱放喷雾剂瓶,因为瓶口可能会被婴儿好奇按下,受到伤害。E. 在有火的地方安放防护栏。

F. 保证婴儿接触不到有电线的设备。

G. 保证电线的完好性,不要扭结,因为扭结可能会损坏电线。H. 所有的电源终点都要有安全插座。

I. 用毛巾盖好暖气片或暖气管,或者用家具挡好。早些告诉婴儿,暖气片是热的,不能摸。J. 挡好所有的上层橱柜,附近不要留有可以爬上去的东西。

K. 不要让婴儿接触到针、别针、火柴、打火机、锋利的刀剪,把这些东西都要锁好。L. 给婴儿买防火的衣服。

M. 家具一定要结实,固定好,以防孩子把家具弄翻。

(7)浴室安全常识

A. 确保浴室和厕所可以从外面打开门。B. 把药物、剪刀和刀片放在婴儿够不到的地方。C. 不要随处乱放香水和化妆品。D. 盖好便池的盖子。

E. 给婴儿放洗澡水时,要先放冷水,以免烫伤。把婴儿放在水里前,一定要先用手试好温度。F. 在浴盆旁加上安全抓手。G. 使用防滑垫和防滑地板。H. 尽可能早些教婴儿学会游戏。I. 所有窗子都要有栏杆和安全抓手。

J. 浴室柜橱上要安上打不开的锁头,而且放在婴儿够不到的地方。K. 不要把柜橱安在便池的上方,避免婴儿爬到便池上打开柜橱。L. 不要让婴儿自己呆在浴池里。

M. 电(热)加热器应安在婴儿够不到的墙上。

N. 不要把便池洗剂和漂白粉混在一起,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O. 把清洗剂、漂白粉和消毒剂都锁在柜子里。

(8)起居室安全常识。A. 在沿墙的边缘布置电线。B. 拔去不用电器的电源。C. 不要在矮桌上放置热物或重物。D. 不要让婴儿接触到易碎的东西。E. 使用网状的壁炉防护栏。

F. 在门上装安全玻璃,如果是落地窗,要保证婴儿(摔到玻璃时不会破碎)不会碰碎。G. 不要热水或含酒饮料放在婴儿能够到的地方。H. 不要随处放置打火机和火柴。I. 把电视机放在婴儿够不到的地方。J. 家里不要养有毒植物。

(9)卧室安全常识

A. 所有的窗子上都要安锁,也不要在窗前摆放家具。B. 家具角一定为圆形,如果不是圆角,要安上塑料防护桌角。C. 把婴儿的玩具放在较低的位置。取玩具时不用费很大的劲,减少婴儿登高的想法。D. 不要把玩具乱放在地板上。

E. 不要乱设电线,避免把衣物或被子弄到上面引起火灾。F. 如果婴儿的卧室在楼上,一定要安上楼梯安全护栏。G. 购买防火衣物。

H. 最好使用壁灯,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电线。I. 不要把婴儿放在床边玩。

J. 不要把婴儿单独放在活动的桌子上。

(10)厨房安全常识。A、地板最好是防滑的。B、所有的工作面要有良好的照明。C、地板上不能太乱。

D、窗户和玻璃门上,要安强化安全玻璃。E、柜子最好是拉门,并且要上锁。F、关好所有的抽屉,尽可能锁上(好)G、尽快清除所有溅出的液体。

H、保持所有工作面的清洁,及时清理上面的锐器。I、给饭锅安好保护架。

J、在没人照管时,不要把热锅等东西放在炉子上。

K、不要隔着加热器或炉盘拿东西,以免弄倒炉上的锅。L、使用电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M、不要使用台布,会爬的婴儿容易抓住台布,可能把上面的东西拉下来。N、把火柴放在安全,低温的地方。

O、做饭时,不要让婴儿在身边玩耍。要在可以听到成人说话的地方玩耍。P、不要把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层的物架上。Q、把衣服放在远离炉火的地方。R、在炉旁备一块防火毯,做防火用。S、不要让婴儿拿到塑料袋。

T、不要把电熨斗打开后离开,婴儿可能会把熨斗架弄翻。U、把婴儿和玩具放在远离做饭的地方,最好放在游戏护栏、婴儿垫或椅子里,距离在50厘米以外。V、把所有的清洗用剂,包括漂白粉,放在婴儿够不到的地方。

(11)楼梯安全常识

A. 在楼梯的两头安上安全门。B. 不要在楼梯上和楼梯附近放置物品。保证门厅、楼梯和走廊照明良好。C. 电源开关位置方便合适。D. 栏杆要结实、间隙小。

E. 楼梯两边应该设有护栏,栏杆要结实、间隙小,避免婴儿掉下来。F. 楼梯上的地毯要固定好,防止滑动。

(12)我国意外伤害的DALYS损失总比例。调查表明:发生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的26.1%。目前意外死亡已占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死因。如果不加以控制,将成为儿

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13)交通事故所占比例。交通事故所占比例2.0%。(14)跌伤所占比例。跌伤所占比例为2.2%。

(15)其他意外损伤占比例。其他意外损伤所占比例为5.5%。

10、动作技能训练

(1)婴儿大动作发展与心理发展水平的关系。“生命在于运动”。婴儿的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动作和心理有着密切关系,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支配下,通过动作来完成的。动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发展,特定的运动方式可以使整个脑部“串联起来”,动作发展是测定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婴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是:

0-1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包括:躺、坐、爬、站等。

1-2岁时由移动活动向基本运动机能过度。包括:爬(障碍爬)、走、滚、踢、扔、接等。

2-3岁时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向各种动作均衡发展。包括:走(向不同方向走、曲线走、侧身走或倒着走)、跑(追逐跑、障碍跑)、跳(原地跳、向前跳)、投掷、玩运动器具等(荡秋千、蹬童车)。

(3)婴儿大动作发展的顺序。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在躯干,最后是下肢。其顺序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发展。

(4)设计选择游戏的种类与婴儿情绪密切相关。游戏和训练的目的是让婴儿在参考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愉快和欢乐,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增长知识。

婴儿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对不同类型的游戏和运动项目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如果在睡眠较好、吃得较好和情绪比较饱满的状态下,适宜选择比较激烈的、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翻滚游戏或捉谜藏等跑、跳游戏。这种游戏能够引起婴儿大脑的兴奋,促使脑干神经活跃起来。如果在婴儿感觉困倦、身体不适宜或情绪不佳的状态下做这种游戏,只能使婴儿感到害怕、紧张和厌烦。最好选择一些安静而平和的游戏,使婴儿感到和舒适。如与婴儿一起说歌谣、做拍手游戏。

(5)根据婴儿自身发展水平控制游戏与训练的速度。婴儿动作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时反应要比成人迟缓一些,在游戏训练中,要配合婴儿动作发展的步调进行。如进行爬行游戏训练时,拿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到前面,让婴儿来取,还没等他费尽力气伸手来拿时,成人就把玩具塞到他手里。这样一方面达不到训练的效果,而且还忽视了婴儿训练过程中的主动性。应给婴儿留出充分的时间,尽量鼓励他完成这个动作,自己伸手拿到玩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想要做的事。

游戏与动作技能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在开始阶段,速度训练不是游戏的目的。通过游戏训练和摆弄玩具来认识物体的性质,发展婴儿的注意力和感知觉、认知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游戏训练中,要尽量使用适合婴儿动作的操作速度,把动作发展训练转化为婴儿的自身能力。

(6)婴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性划分。婴儿大动作发展分为:原始反射支配时期、步行前时期、步行时期3个阶段。

(7)上下斜坡的爬行训练。在有上下斜坡的地方爬行,每爬行一步,身体就会感受到一次地心引力的变化,这种爬行过程可使前庭平衡系统得到充分的训练。

(8)婴儿大动作的发展需要创设专门的运动空间。婴儿6个月以后,通过连续翻滚、移动身体的位置,够取到远距离的玩具或食物,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同时,也有机会学习调动自己肌肉的能力,如颈肌、腰肌和四肢肌肉的运动,使之做到互相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如翻滚促进婴儿身体双侧灵活协调,锻炼前庭和小脑的平衡功能,为今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独立生活能力奠定较好的基础。

为了满足婴儿各种动作综合发展的要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一个“运动场”。具体方法: 把婴儿床围上坚固的栏杆,高度超过70厘米,床的外面不要摆放家具,床内不要放过大的玩具,以免婴儿爬上玩具翻过栏杆,坠落地面。

如果居住条件有限,可利用家具围出一块“运动场”,用墙角、床边、沙发、椅子围出一块活动场地,地面铺上塑料地板、地毯或席子,任婴儿做翻滚、爬行训练。居住面积较大的可以单独开辟一个房间作为“运动场”。房间内不要放热水瓶、茶具、花盆等物品,电源插座要放在婴儿摸不到的地方,让婴儿自由地屋内翻、滚、爬。(9)攀登架对婴儿运动发展的促进。攀登架可锻炼婴儿左右足交替攀登,使上下肢肌肉发达、灵巧;同时还培养了自信、向上、勇敢的性格,体会运动性玩具的乐趣。(10)婴儿大动作评价的原则。

A. 把握评价的客观性。

婴儿由于母体提出的静态环境、动态环境不同,存在着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将延续到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因此,在测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个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差异性和综合因素,所以不要轻易判断婴儿的动作发展迟缓或智力有缺陷。

B. 注意测评结果的科学性。

婴儿大动作的表现有时会受到情绪影响,在测评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工作人员的指令完成,所以在测评中一定要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测评,经过反复印证才能测出婴儿的真实水平。测评结果的评述既要考虑到测评标准上的平均数值,又要兼顾到婴儿的现场表现。

C. 提出教育建议的针对性

教育建议的撰写要简单、明确、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的接受能力,重点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1)大动作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A. 动作训练时要注意上肢下肢同时进行刺激。B. 大动作训练时要随时用表情和语言与婴儿进行沟通。C. 大动作训练应做到时间短,次数多。

D. 大动作训练要做到循序渐进、动静交替、繁简搭配。

(12)婴儿两手动作的发展顺序所标志的意义。婴儿两手的动作发展顺序,标志着人的大脑神经、骨骼肌肉和感觉统合的成熟程度。

(13)手的主要功能。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手上的肌肉的力量,形成手与手的配合,手指与手指间的有机配合,手指、手腕关节的活动状态,完成如推(指推、指腕推、指腕臀推)、拉(指拉、腕拉、指腕臂拉)、提(指提、腕提、手腕提)、夹、捏、抠、抱、绑、捆、拧、搬、撕、揭、贴等近百种

动作。常规的教育开发,只关注到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其中腕部、中指、无名指、小指、尤其是无名指的功能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于进一步开放。(14)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

A.0-6个月婴儿主要是多做抓、握动作,促使婴儿经常用手抓出现在他眼前的东西。

可及时提供婴儿拍打、推拉、抓握练习的玩具,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诱导和训练。如在婴儿床上方悬挂不同材料做的或能够发出声响的玩具。

B.7-12个月婴儿主要是训练手部的操作能力,训练婴儿能够用手拍打、取物、抓握和松开,扔东西和拿着物体进行敲击的能力。

可及时为婴儿提供简单的玩具,教给婴儿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提供各种规格、各种质地的球,有利于训练婴儿手和口的肌肉发展;婴儿在放进、倒出、抛掷、敲击的容器中摆弄物体或积木。物体形状、质地、颜色可以刺激婴儿的器官,促进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C.1-2岁婴儿主要是学会玩比较复杂的玩具,学会拿东西的各种动作,开始把物体当作“工具”来使用,并且游戏过程中能够初步动作分辨能力和现象能力。可以婴儿提供应用运用腕力转动的有齿轮的玩具、可拧动的瓶子与瓶盖、穿大型木珠、螺丝转、木条插等可以训练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供电话、小娃娃、拼插玩具能够激发婴儿的想像力;套叠玩具(套碗、套桶、套蛋等)、图形镶嵌等可以引导婴儿在游戏中感知大小、观察分辨图形。同时还可以通过训练婴儿端起碗来喝水,拿小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D.2-3岁婴儿主要是训练手指协调和控制的能力。

(15)手指协调和控制能力的训练。可为婴儿提供各种组合玩具(桌面玩具或地面玩具),运用泥胶、拼图、图画、纸张等材料,通过手指画(糨糊画)、撕揉纸团、面粉团等手工艺活动以及玩沙、玩水等游戏活动训练,加强婴儿的感官刺激,赋予美的享受。

(16)选择设计婴儿精细动作游戏需遵循的规律。

A. 屈伸规律:如手臂屈伸、腕部屈伸、手指屈伸、膝部屈伸、踝部屈伸、脚趾屈伸。B. 左右规律:如手臂左右运动、腕部左右运动、手指左右运动、膝部左右运动(向屈伸)、踝部左右运动、脚趾左右运动。C. 旋转规律:如腕旋转、指旋转、踝旋转等。D. 对称规律。

E. 速度规律:如两手对捏、双手拿杯、双手鼓掌、双手串珠、双脚夹物等。

F. 五指共用规律:精细动作练习的目的一定要体现出速度,但在开始训练时应以熟练为主,运用多种方法把学过的内容掌握好。速度训练的内容出现不可过早,以免操之过急。

(17)五指共同规律。一般手指练习主要关注拇指、食指、中指、很少刺激无名指、小指。因此,要加进无名指、小指的练习内容。如拇、食指捏物,拇、无名指捏物,小指捏物的训练。

(18)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注意事项。

A. 婴儿精细动作练习不要过分追求技能的结果,它是强化脑的功能。B. 必须在大动作的发展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得到发展。C. 精细动作的训练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做到生活化、具体化。

11、智力开发

(19)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过程。认知在婴儿时期称为适应性行为,是婴儿对外界物质刺激的综合反应。

(20)提高婴儿认知能力的主要途径。婴儿的认知能力主要指感觉和知觉;依靠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收集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的作用,变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知觉,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将知觉整合变为感知。如婴儿用手去摆弄物体、抓握等就是通过触觉去感知和认识事物。

(21)婴儿手的精细动作训练的意义。加强手的精细动作训练,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22)婴儿手的精细动作训练的主要方式。智力与一个人的感觉、知觉、学习能力有密切关系。认知能力的强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婴儿双手精细动作是智力发展的基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敲一敲、动一动等方式来认识和了解事物。

(23)婴儿最常用的认知方式。婴儿最常用的认知方式是动作,如抓、握、嚼等,通过这样的动作来了解世界和事物。

(24)培养婴儿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培养婴儿的思维能力,要采取形象直观的教育方法进行。(25)婴儿认知能力的主要内容。婴儿认知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空间概念、早期空间概念及空间知觉的发展、大小概念、几何图形和颜色概念、自我身体的概念认知、记忆力的发展等。

(26)婴儿空间概念的主要内容。空间概念的发展始于感知反应,最早的感觉是触觉。出生至3个月主要靠嘴巴的触觉来感触,接着是视感觉和听感觉;1个月能够盯着进入眼帘的东西;两个月以后追视,4个月具有了视觉分辨能力,可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2-3个月的婴儿会做出闭眼睛的反应,这是物体知觉。声音、光亮的刺激会使婴儿转头去寻找声源或光源。会爬的婴儿有了深度意识等,会走以后,空间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3岁婴儿可以掌握上下、内外方位的概念;4岁掌握远近、顶、旁等方位概念;5岁掌握中间、底、跳过、前面、后面等概念;6岁掌握左右、相反等方位概念。

(27)婴儿期记忆的特点。新生儿对刺激的习惯化,这是短时记忆。2-3个月时,开始了长时记忆。4个月可以认识别人与物,6个月能够区别生、熟人,1岁有了回忆,会寻找藏起来的东西,2岁以后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婴儿时期机械(照相)记忆模式以无意记忆为主,遗忘率很高。

(28)婴儿认知能力训练游戏的主要内容。认识数字、认识图形、认识颜色、练习画画、认识自然现象等都是常用的训练婴儿认知能力的游戏。

(29)引导婴儿认识自然现象的主要方法。通过观察太阳、月亮分辨白天、黑夜,通过观察下雨、下雪、刮风来认识各种自然现象。

(30)婴儿阅读的意义。科学研究表明:帮助婴儿阅读是一种简单的、经济的、可行的教育方式,因为给婴儿阅读可以在智力上、感情上、身体上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帮助婴儿更好地理解词汇和概念,并填饱婴儿的大脑,光线不要太强烈。

(31)婴儿阅读光线要求指标。婴儿阅读时,光线不要太强烈。(32)亲子阅读的常用方法。一是在讲故事的前,预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婴儿回答,使其认真地、有目的地听,激发阅读的兴趣。二是讲到故事结尾时故意停止,告诉婴儿故事的答案在这本书里,或让婴儿自己编上结尾,充分调动婴儿阅读的积极性,养成从书中获取知识的好习惯。三是挑选择婴儿喜欢的图书或连环画,带着婴儿大声朗读,让其体验阅读的快乐。

(33)婴儿认知能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认知能力要注重训练过程,不要过分追求训练结果。不要过分看重婴儿期认知评价。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要客观、实际。

(34)个体言语发生的主要器官。个体言语发生的器官包括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以及口腔、鼻腔和咽腔,对婴儿来说,发出多音节语声有赖于这些部位的组织和运动功能的成熟。

(35)语音形成的生理基础。语言基本万分的音素(语音)是在口腔与鼻腔、咽腔以及其中各部位的协调运动中形成的。

(36)口语表达包含的主要内容。口语表达包括发音、音调、语法、语意等,非口语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身体动作表达。在婴儿期,非口语表达主要依靠眼神、身体姿势以及动作,婴儿的语言就是指面部表情、发音、懂话和说话。

(37)婴儿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语言发展都要经过单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婴儿理解成人语言也是依照名词——动词——其他词类的顺序进行。语言是人学习中获得的,无论是懂话还是说话,只有在不断向周围环境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提高。

(38)语言理解能力建立的基础。语言的理解是建立在婴儿的感知经验、概念建立以及对符号、口语理解的基础之上,而注意力又是获得感知经验、建立概念、口语理解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39)测量婴儿语言理解能力的主要指标。概念的建立、掌握词汇的多少,是语言发展后个重要指标,采用词汇、阅读理解和一般信息可以直接测量语言理解水平,也是测评个体智力水平的单项指标之一。

(40)婴儿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婴儿语言发展分为单字句阶段、电报句阶段、简单句阶段、复合句阶段四个阶段。

(41)婴儿简单句阶段发生的时间。1岁左右用户个字的声音表达许多意思时称为单字句阶段。如说“水”,可能是要喝水,也可能是看到桌子上有水,还可能是水龙头在流水。了解单字的意思,需要根据婴儿的音调、情景进行判断。

(42)语言早期功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婴儿语言发展是以生理的成熟度为基础的,因此要加强婴儿肺、咽、唇、舌四个主要发音器官的锻炼。语言功能训练包括伸舌、动唇等动作。

(43)激发婴儿说话需求的常用方法。在满足婴儿吃、喝、睡等基本需要后,要因势利导,与婴儿做发音游戏,与婴儿面对面进行交流,做一些夸张的口型和动作,让婴儿反复进行模仿训练。如妈妈、爸爸等。

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婴儿边做动作练习发音。开始由成人一边说一边表演动作,让婴儿进行模仿,然后由成人说,婴儿自己来表演。如笑一个、拍拍手、把球扔过来等,反复练习,可以使婴儿自然而然地把动作和名词联系起来。

(44)帮助婴儿增加词汇的主要方法。通过户外散步、到公园玩的机会,引导婴儿认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如花草树木、交通工具、各种动物,主动告诉婴儿想要知道的一切。指导时要加重语气,突出每次新出现的词汇,多说几遍,并且鼓励婴儿把听懂的话说出来。扩大词汇量、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是紧密联系同时进行的。

(45)对2-3岁幼儿进行儿歌练习的音节控制。最好由3个音节的儿歌学起,要带着表情教婴儿一句一句学唱,边唱边打拍子,边配合一些动作,以增强韵律和快乐感。如:布娃娃,笑哈哈,大眼睛,黑头发,爱干净,又听话。

(46)“儿语”的主要特点。“儿语”的特点是:一是发音清晰,吐字缓慢;二是运用高频语音,带有感情;三是句子短而重复多;四是一旦有所应答即给以强化,形成相互的交流。

但是采用“儿语”的时间不宜过久,婴儿掌握了母语的基本语法(主——谓——宾的句型)后,就要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自然交流。

(47)婴儿语言发展的差异性的主要表现。每个婴儿开口说话的时间不同,最早会说的语言也不同,发音的清晰度不同,家长不要过分着急,更不要与他人相比。说话迟早与生理发育(大脑、器官)和后天环境的刺激有关系。如果2岁以后仍不会说话,要去医院检查婴儿的听力和语言发展方面的问题。

(48)婴儿语言训练应重视的重要问题。经常用语言来调节婴儿的行为,扩大交往,并随时随地把接触到的事物名称、特征告诉婴儿,以促进语言的快速发展。

12、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

(48)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行为的控制,使个人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婴儿从出生起,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同样有与人交往、信任、独立、自尊的需求。婴儿又是一个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人,其生理、心理的成熟度和社会行为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49)婴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表现。婴儿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主要表现在生活处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保持良好情绪和格发展等方面。

(50)婴儿生活处理能力包含的主要内容。婴儿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行走、吃饭、穿衣、梳洗衣等行为技巧,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

(51)鼓励婴儿学会穿脱衣服的方法。

A. 训练婴儿配合穿衣时要发出“伸手”、“举手”、“抬腿”等口令,让婴儿逐渐熟悉并用这些动作配合穿衣、窗裤。如果听不懂就用手势做示范动作,并对合作进行表扬,以后他就会主动伸臂入袖子中,伸腿穿裤。B. 训练要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穿脱衣服的技巧。1岁左右可以开始进行脱衣训练,最好从夏天学会穿背心、短裤开始,随着天气的变化,再渐渐增加衣服并增加难度。两岁以后逐渐学会穿脱鞋袜,在成人的帮助下完成穿衣,3岁时能够自己系钮扣。C. 为了鼓励婴儿穿脱衣服的兴趣,防止把衣服穿反,可以买些前后有标记的衣服,如在胸前或膝盖上有动物图案,使婴儿便于识别前后。

D. 训练过程中,成人可以协助完成不同的动作,但不要包办代替。要反复训练,耐心指导,帮助婴儿掌握基本要领。如穿衣服要先套头再伸袖子,系扣子要从下往上,如何分清鞋子的左右等等,同时要求婴儿把脱下来的衣服摆放整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52)鼓励婴儿学会独立进餐的方法。

3-4个月的婴儿就可以训练自己抱奶瓶喝奶,5-6个月可自己拿饼干往嘴中喂食,9-10个月学会捧杯喝水,1岁半左右的学会自己拿勺吃饭,两岁以后就可以学用筷子吃饭。

婴儿会坐以后,每次进餐时最好让婴儿单独坐一把椅子,将手洗干净之后,安静地等待就餐。培养婴儿独立就餐的好处:一是使婴儿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吃饭,有充足的咀嚼和品尝味道的时间;二是可以在训练吃东西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快乐和感受;三是有自己主动挑选食物的机会,能够增强食欲。

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吃饭时手的动作还不协调,还不能用勺或筷子准确地把饭送到嘴里,有时会洒到身上、桌面上、地上,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怕麻烦,要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婴儿来进行模仿,也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进行引导,不要以各种借口包办代替,剥夺婴儿锻炼的机会。

(53)口腔清洁的防护措施

漱口和刷牙保护口腔清洁卫生的重要措施。1岁左右的婴儿就可以学习漱口,开始时漱不好,经常会把漱口水咽下去,因此要用温开水漱口。两岁以后20个乳牙萌出后就要学习刷牙。可以带婴儿一起去买喜欢的牙刷、牙膏,让婴儿练习自己挤牙膏,培养刷牙的兴趣,使之坚持每天刷牙。

刷牙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将牙齿里外上下都刷到,时间不要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刷完后不宜再吃东西,尤其不能吃糖或含糖的食物。

(54)训练婴儿大小便的步骤

大小便训练可以从“把”开始。在婴儿睡醒时或吃奶半小时后,用“嘘”或“嗯”的声音培养排尿及排便的条件反射。经过10天左右的训练,就能见效。在把尿及排便的过程上,成人要与婴儿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婴儿识“把”就是建立一种条件反射,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婴儿满月后就要开始把大小便,养成排便的条件反射。8个月以后开始练习蹲盆大小便,1岁左右坐盆时要有人帮忙,两岁以后可以逐渐培养独立蹲盆大小便。两岁半以后要培养婴儿大便时自动解开裤子,便后自己用手纸擦屁股。反复练习学会使用手纸和压按冲水的按钮。

(55)训练婴儿大小便的注意事项

A. 把盆便放在固定的地方,使婴儿熟悉并随时可以使用; B. 便盆要经常消毒,保持清洁; C. 大小规格要与婴儿的臀部正合适,如果不舒适就会使婴儿产生反感;

D. 每次坐盆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为3-5分钟,长时间坐盆会容易使婴儿脱肛; E. 坐盆时不要玩玩具或吃东西;

F. 排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6)婴儿在参与家庭劳动中培养独立性。

两岁左右的婴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有所认识,两手也比较灵活,可以适当地参考一些家务劳动,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时的事情。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婴儿的劳动意识和习惯,掌握劳动的技能。由最初的自儿服务,自己穿衣、吃饭、洗手等慢慢过渡到他人服务。可以模仿成人擦桌子、扫地、摘菜的动作,也可以训练婴儿把散乱的玩具收拾整齐,将积木摆放到盒子里,把看过的图书放回原处。总之要根据婴儿特点设计训练内容,养成热爱劳动、做事有条有理的行为习惯。

(57)培养婴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注意事项。选择设计的内容要符合婴儿生理心理特点;训练方法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切忌把训练当作刺激或惩罚的手段。

(58)婴儿期缺少伙伴或被同伴拒绝后常有的情绪表现。婴儿时期缺少伙伴或被同伴拒绝,容易造成情绪上的伤害,出现羞涩、恐惧、自卑、孤独等不良心理症状。因此,要重视培养婴儿社会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是一种驾驭生活、完善自我的能力。

(59)婴儿“分离痛苦”发生的时间。婴儿学会站立、行走、学会讲话之后,接触人和物的范围逐渐扩大,能够在一段时间与依恋的人分离、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玩耍。两刚时90%以上的婴儿会发生分离痛苦,3岁时的婴儿大概只10%发生分离痛苦,而且比较容易平息。婴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通过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和小伙伴的交往中逐渐产生的。

(60)婴儿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的途径。社会适应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通过不断地与人们进行交往,促进了感知觉、动作和语言、个性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积极发展,智力也相应地得到发展,聪明和智慧是靠环境和与人的交往中获得的。如果婴儿被剥夺了与

人交往的机会,智力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交往能力综合了各种心理能力,因此交往能力发展水平是智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61)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四阶段。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是:认识自己,认识“我的„„”,从别人评价到自己评价,自我表现与克服害羞等四个阶段。

(62)婴儿认识自己的几个阶段。

A.0-4个月为“妈妈阶段”。对妈妈的镜像微笑、点头、发出叫声,而不是对自己的镜像感兴趣。B.5-6个月为“同伴阶段”。把自己的镜像当作另一个同伴对待,有时伸手到镜子后面去找镜子中人。

C.7-12个月为“伴随行动”。看见镜像中自己张嘴的动作,也跟着学。、D.1岁以后为认识“自我阶段”。会对着镜像中的自己指眼睛、鼻子,对自己发生兴趣。E.12-15个月能够把自己所做的动作和别人的动作分开,能从照片中认出自己。

(16)婴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A.婴儿会从别人的语言评价中理解“乖”和“不乖”的含义,知道发脾气、抢别人的玩具、爱哭闹是“不乖”的行为,从成人的评价中逐渐学会简单的判断。B.2岁以后能够分辨“好人”与“坏人”,学会评价别人“乖”与“不乖”。C.3岁左右常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了解自己,如“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我会讲故事”,并能够从小伙伴对自己的态度中了解自己,同时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小伙伴的行为做比较,增进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

(63)克服婴儿害羞的具体方法。

A. 抱着婴儿同陌生人说话,甚至让陌生人抱一抱。B. 婴儿学会称呼大人后,鼓励婴儿与陌生人打招呼,每次称呼都要受到表扬。C. 鼓励婴儿经常表演儿歌、唱歌、搭积木、拼图等,每次要给予称赞,鼓舞信心。D. 经常带婴儿到街心公园参加与同伴的活动,与同伴一起背育儿歌,做游戏等。

(64)训练婴儿学会分享与宽容的方法。

2-3岁婴儿模仿性较强,成人的态度和行为会对婴儿产生重要影响。有些家庭把独生子女摆在特殊位置,过分强化婴儿对“我的”概念的理解,养成了自私和独占行为,好东西都是自己的,不许别人动自己的玩具,别人只能服从自己的意愿。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以示威胁。如果不改变这些行为,在社会环境中就很难适应。

婴儿在家中要享受平等待遇,有好东西时要学会与别人分享;鼓励婴儿给大家分食物、分玩具和用具;如果与别人发生争吵,建议婴儿做出适当礼让。在点点滴滴的熏陶中,让婴儿懂得共同分享、礼让别人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帮助婴儿成为在社会和集体中受脸欢迎的成员,感受在社会和群体中的快乐。

(65)训练婴儿社会交往的技巧和主要内容。

A. 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见到同伴要主动打招呼,说话语气要热情;邀请别人为自己做事要说“请”,做完事情要说“谢谢”,麻烦别人时要说“对不起”。B. 学会尊重和理解。

C. 到别人家做客时,要向婴儿介绍基本情况,告诉应该如何称呼,应遵守哪些行为规范,提醒婴儿不要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进餐时要等大家一起吃饭等。

(66)训练婴儿学会尊重和理解的方法。别人说话时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或在别人说话时插话。

(67)利用游戏提高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主要方法。

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因此会形成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婴儿在这种快乐融洽的气氛中敢于大声说话,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培养语言交往能力。

在游戏中,婴儿通过抓握、够取等动作,练习手眼协调能力,学会更细微的操作。如穿珠、套碗等。在操作玩具的基础上学会操作工具,如拿筷子、握笔画写、用刀剪、编织、弹奏乐器等。在与同伴的共同操作中,能够激发兴趣,互相促进。如攀登、骑车、球类等游戏,有利于促进手的动作与全身的协调能力。

婴儿在搭积木等游戏中不断尝试失败,有利于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勇气。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会形成许多新的人际关系,常在一起玩就要学会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善于同情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才能得到玩伴,处处为自己打算就会受到孤立,游戏有利于锻炼和提高人际关系和交友的技巧。

(68)利用游戏提高婴儿社会交往能力应注意的问题。游戏对婴儿来说十分重要,要多给他们留些时间,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69)婴儿与人交流的主要手段。情绪和语言一样,是婴儿进行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70)婴儿情绪的表达形式。情绪表达有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3种形式。(71)婴儿情绪反应的特点。

A. 婴儿的先天情绪反应只有在与成人的应答中,才能发挥其适应的作用,其中成人的感情反应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新生儿以哭声反映他的饥饿、疼痛、寒冷等状态,以此来呼唤成人对他的注意和照抚,帮助离开那些对他来说是危险的有害刺激。新生儿在睡眠中出现反射性微笑,是身体舒适的反应。B. 婴儿在生存和生长中迅速进入社会化进程。情绪信号不仅主在生理需要的情况下,逐渐地发挥作用,而且日益增长着心理和社会的含义,例如,4个月婴儿不仅在饥饿时哭泣,而且以哭泣作为呼唤成人陪伴的武器;微笑不仅意味着机体生理动作处于平衡状态,而且是力衅维持成人与之接近的手段。刚刚学步的婴儿与母亲的感情依恋驱使他们在房间里追随着母亲;陌生人接近的警觉和恐惧使他们躲藏或寻求庇护。随着婴儿的成长,情绪日益在社会意义上支配、控制与调节婴儿的行为。

(72)婴儿良好情绪的主要表现。

A. 有自发的内驱力,会主动做事和主动学习,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尽力做到最好。B. 能够抑制个人冲动,控制个人情绪,会宽容和忍耐,能够排解不愉快的情绪,养成乐观的性格。C. 能够遵守纪律,关于与人合作。

D. 具有自我意识,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够正确估量别人。E. 有同情心,关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能够团结其他人。

(73)培养婴儿良好情绪的主要方法。

A. 注意观察婴儿的情绪变化。B. 经常让婴儿获得快乐。婴儿从出生到半岁和1岁期间是情绪萌发期,经常快乐的婴儿会对新鲜事物敏感,趋向于探索外界,为智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如婴儿看到新鲜玩具、听到响声就会引起追视、趋近和抓握,4-9个月婴儿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快乐,每认识一种新的东西,都会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动机。除了生理上的满足外,还可以使婴儿产生“我能行”的自我肯定,有助于婴儿个性的健康成长。C. 让婴儿慢慢学会控制情绪。D. 让婴儿学会忍耐和宽容。

E. 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是培养良好情绪的环境因素。家庭和睦、成人对婴儿温和亲切,会使婴儿情绪稳定而快乐;家庭不和睦、成人比较急躁,婴儿情绪也容易出现波动。

(74)让婴儿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婴儿出生后3-4个月就能察觉到成人的表情,1-2岁时性格基本定型。要让婴儿学会控制和尽快排除不愉快的情绪。例如当婴儿经常把玩具放进嘴里,如果大人做出反对的表示,并告诉他不能吃,他就不再放进嘴里,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大人赞扬和反对的态度不断地诱导着婴儿形成首先观和价值观。

(75)让婴儿学会忍让和宽容的方法。为了让婴儿学会忍让和宽容。可以告诉他“粥很烫”,并让他伸出手摸碗边找到烫的感觉;在婴儿刚会起路时学会摔倒后不哭;在遇到别人抢夺玩具时学会暂时让步;在别的小朋友哭的时候产生同情心,学会安慰和宽容。成人的表情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婴儿情绪的发展。

(76)观察婴儿情绪变化的方法。如皱眉、纵鼻、噘嘴、哭和笑及身体活跃的感情信息;还包括吸吮、吞咽、睡和醒、呼吸等生理信息;也包括注视、倾听、转向人和物的感官活动。婴儿在学会爬行和步行以后,成人和婴儿间情绪信号的交流是婴儿学习、经验获得和认知发展的媒介。

13、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

(77)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方法。人与人是不同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称为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个人本身内在的各种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就是个体内在的差异。个体之间和个体内部差异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只有针对个体特点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个别化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思想观念的体现。

(78)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定义。个别化教学是通过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只有精心设计好每日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一日教学活动是个别化教学的基础,是个别化教学计划的精髓。

(79)一日教学活动在个别化教学中的地位。个别化教学是通过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对婴儿来说游戏即教学。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活动,每个游戏,才能有效地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

(80)个别化教学的定义。个别化教学:这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是对婴儿进行教育训练时不可缺少的方法,一对一的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

(81)小组(团体)教学的定义。小组/团体教学:(3人以上为小组,7人以上为团体)小组/团体教学是对婴儿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

(82)小组(团体)教学的优点。这种教学可以为婴儿之间互相模仿和交流提供条件,也利于婴儿的社会性发展。

(83)领域教学的定义。领域教学:根据婴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行为培养等几大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设计制定促进婴儿发展的游戏方案,并依照方案实施教学。

(84)综合教学的定义。综合教学:教学活动和游戏方案涵盖婴儿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教学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内容要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各个方面的教育综合组织为一体。

(85)婴儿智能发育测评表所包含的测评领域。婴儿智能发育测评表所包含的测评包括: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言语、情绪与社会行为。

(86)测评结果的科学利用。经过测评,可以获得婴儿在各个领域能力发展的最高点,这个最高就是教育训练的起点。以这个起点为基础,向育婴儿员或家长提供教育训练/游戏的建议。例如: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游戏案例。

(87)设计一日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小步伐原则。婴儿各领域游戏与教育活动的开展有赖于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的成熟。生理、心理发育成熟是循序渐进的基础。婴儿各领域能力发展的规律是循序渐进的。比如:穿衣服,分解成若干步骤,根据婴儿的能力,决定阶梯的跨度。

(88)设计一日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强势带弱势的原则。对于个体来讲,自身各个领域的发展有强势有弱势。在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时,利用各个领域活动的相互渗透和交互作用,强势带弱势,促进弱势的发展,比如某个孩子运动能力为强势发展,语言能力为弱势发展,则在运动训练当中增加一些语言训练、一些语言指令,以增强语言能力的发展。

(89)婴儿模仿学习的方式对育婴师提出的要求。婴儿的重要学习方式是模仿学习。榜样的作用十分重要,成人及婴幼儿中的强势地位对弱势地位的婴幼儿影响很大。因此育婴师要扩大正面强势的影响,消灭负面强势的影响。利用正面强势带弱势。

(90)一日活动的类型。一日活动包括特别活动,单元教学活动,团体活动,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教学活动等类型。

(91)特别活动时间内的活动安排。用特别活动时间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其活动内容相对固定,在一个周期反复进行几种特别项目的训练,如:通过几种不同的音乐来控制婴儿的教学常规,教会与婴儿进行互动。

(92)单元教学活动涵盖的内容。单元教学活动是个别化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93)确立单元活动的题目的过程。将每个山风物长短期目标归纳整理,概括为一个总目标并命名即活动题目。这个题目代表一个单元的活动。一个单元可以几天完成,也可以十几天完成。完成单元的时间因人而异。单元确定后,再订出教学计划,确定每日的教学活动。单元教学活动涵盖的内容有感官知觉、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内容。

(94)团体活动的表现形式。育婴员通过音乐、美术、劳动技能以及戏剧等形式,带领多位婴儿家长参加团体的游戏活动。活动中要加入每个婴儿相应的短期目标。婴儿的游戏活动,无论什么形式,其核心内容都是基本领域的内容。即便是音乐课程,也是以基本领域为载体,辅以节奏、韵律,让婴儿在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中成长。

(95)感官课程编制的核心。感官课程是以感知、认知为核心编制而成。(96)美劳游戏编制的核心。美劳游戏是以精细动作为核心编制而成。(97)需要进行一对一教学的前提。一对一的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之一,针对那些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和特殊需要的婴儿,要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活动。

(98)婴儿情景教学活动常见的形式。婴儿教学活动是一类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对婴儿的情景教学活动常见的形式有:户外活动、午点时间、入厕、吃饭等。

(99)一日教学活动表应涉及的基本内容。一日教学活动表应涉及的基本内容包括: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会,生活处理等。

上一篇: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下一篇:形容人外貌的好词好句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