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险表(精选7篇)
1.1 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OBS) , 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 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所给出的标准, 表外业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表外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 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 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 但构成银行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交易活动。包括4类:第一类是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或类似的或有债务, 如跟单信用证担保、票据承兑担保、备用信用证、有追索权的债券转让以及附属机构的融资支持等;第二类是贷款或投资的承诺业务, 包括贷款限额、透支限额、循环贷款承诺、销售与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循环包销便利、发行商业票据等;第三类是创新型金融工具业务, 如外汇期货业务、货币与利率互换、金融期货与期权合约等;第四类是投资银行类业务, 如证券包销、证券代理等。广义的表外业务则是指所有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经营活动, 即除了狭义的表外业务之外, 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对表内业务数量不产生影响的无风险业务。表外业务的实质是在保持资产负债表良好外观的情况下, 扩大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 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本, 从而提高资产收益。
1.2 银行表外业务的特征
(1) 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一个经济事项是否在会计报表中反映, 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传统的资产定义为:因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的定义为:企业因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现实义务, 这种义务的结算将会引起含有经济利益的企业资源的流出。表外业务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不能完全符合上述定义, 因其立足点在于未来可能产生的权利和义务, 即并不来自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 而是来自将来发生的交易事项, 因此, 尽管表外业务可能在未来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 但是很难满足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 无法用传统会计准则中的历史价值原则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 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有资金。商业银行在从事表外业务活动时, 通常并不运用自身资金, 而是依靠银行信誉、金融信息及人员, 利用其特有的场地、人力、金融技术等, 为客户提供服务、给予承诺、提供担保等, 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从而实现对自身非资金资源的充分利用。当然, 为客户提供承诺和担保, 会给银行带来潜在的义务, 贷款的发放或资金的收付义务是否会变成现实还有赖于以后情况的发展。
(3) 自由度大, 透明度低, 监管难度高。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以来, 不断创新产品品种, 形式变换多样, 充分体现了银行在业务操作上的灵活性。银行既可以提供无风险中介服务, 又可涉足高风险的衍生工具市场;既可以作为交易者进入市场, 又可以作为中间人;既可能在场内交易, 又可以进行柜台交易;既可能是无形市场, 又可能是有形市场。业务安排取决于商业选择及客户需要。除了一部分表外业务以脚注的形式标注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外, 大多数表外业务都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使得其规模和质量不能得到真实体现, 难以揭示银行整体经营水平和风险状况, 透明度低, 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如股东、债权人、金融当局和税务当局难以了解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 这也给监管带来了难度。
(4) 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表外业务种类繁多, 业务范围广泛, 加之表外业务的开发、推介、经营涉及银行内部众多部门和环节, 分散、面广是表外业务的一大特点, 正是这些特点, 决定了表外业务法律风险的非集中性。一项表外业务常常集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于一身, 各种风险之间的抵补或替代关系极为复杂, 此外, 表外业务包括中介服务类的表外业务和或有类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在中介类表外业务中主要扮演代理人的角色, 承担的风险较低;而在或有类表外业务中银行承担的风险则相对较大, 但是或有类业务中不同的业务品种风险系数又是不同的, 这导致表外业务的风险呈现出大小不一、程度不一的特点。所以银行很难对其风险进行准确测量, 风险控制的难度也因此而加大, 无论哪个环节的风险爆发, 都有可能导致银行自身的经营危机。
2 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作为银行业务的一种, 表外业务同样面临着各种风险。结合表外业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 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表现为:
(1) 信用风险。表外业务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表外业务的服务对象未能履行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 从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最常见的风险, 各种表外业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风险。例如, 担保类的表外业务, 当客户出现违约或资金断链等情况, 无法履行合同时, 银行则不得不用自有资金进行垫款, 代为赔偿, 从而造成损失, 发生信用风险。
(2) 操作风险。表外业务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欠缺的或失败的内部流程、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自由度大, 形式多样, 受限制较少, 银行从事表外业务不像传统业务那样受到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 不受银行信贷规模和资金的制约,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加大了银行违规违约操作的风险。同时一些高质量的表外业务, 如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 对人员和系统的要求比传统业务更高, 在系统和人员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阵, 更增加了出现操作风险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范围很广, 运营、法律、流程、结算、人员、系统、执行、管理、内控等风险均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
(3) 市场风险。表外业务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 (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 的波动而导致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 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例如在远期、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中, 当利率、汇率等因素发生不利于银行的变动时, 就会使银行面临市场风险。在金融自由化、国家化、证券化的趋势下, 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4) 流动性风险。表外业务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表外金融工具不能以市场价格或接近市场的价格迅速转让变现, 而使银行面临资金头寸短缺或低价转让资产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一方面, 很多工具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 在市场上难以定价或出售, 流动性有限;另一方面, 在市场发生危机时, 人们都想转嫁风险, 同时抛售金融工具, 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
(5)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期和长远的影响。一些商业银行认为表外业务, 特别是金融中介服务业务不动用银行的资金, 只是收取中介费用, 不承担任何资金的风险, 因此对银行来说, 不存在任何风险。然而, 如果银行在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的过程中, 出现操作失误、服务态度不好或者柜台人员业务不熟练, 特别是对一些理财或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不了解, 不能正确解答客户的问题, 那么必然会大大影响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使银行声誉受损甚至导致客户的流失。上述风险是各类表外业务均可能面临的风险, 但由于不同表外业务的服务对象、操作模式、技术要求、市场环境等均有所不同, 因此每类表外业务面临的风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中介类业务主要面临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担保、承诺类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其他两类业务相对大一些;与金融衍生类业务关系最为密切的风险是市场风险。
由于表外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因此表业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透明度较差、风险分散不确定性高、自由度较大、潜在风险大、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突出。正是由于表外业务风险的上述特点, 使得某种程度上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要求更高, 难度更大。中国农业银行已于2010年7月15日和16日分别在A股和H股成功上市, 至此我国的“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登陆资本市场, 商业银行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更为深远地影响国民经济。表外业务的高风险性是
参考文献
[1]王晓枫.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研究[J].金融会计, 2002 (4) :15-17.
(二)业务增长迅速,增幅显著快于信贷投放。2012年末,玉溪市银行机构表外业务余额比年初增长42.0%,高于同期贷款增速25.8个百分点。
(三)理财产品以个人、短期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为主。2012年,玉溪市银行机构累计发行理财产品款数同比增长58.996,累计募集资金同比增长33.7%。从客户对象看,发售的理财产品主要为个人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占全部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76.896。从收益类型看,主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占全部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63.996。从期限看,主要为6个月(含)以下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占全部理财产品募款资金的66.1%。
(四)中小企业成为银行承兑汇票签发的主要对象。2012年,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向中小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增长23.0%,中小企业累计签发额占同期银行承兑汇票签发总量的78.5%,占比比年初提高23个百分点,一定程度满足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五)委托贷款供给方以政府部门和企业为主,主要由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发放。2012年末,玉溪市委托贷款余额中政府委托贷款、企业委托贷款分别为65.1%和32.5%,另外还有担保及投资公司供给少量委托贷款。12月末,全市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余额占全市委托贷款余额的87.1%。 二,表外业务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因监督和管理措施不到位而带来的表外业务违约风险。调查显示,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重表内、轻表外的情况比较明显,银行机构开展表外业务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在组织结构上还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在业务操作程序上,许多业务品种没有完整统一的操作方法;在风险管理上,将表外业务等同于中间业务,没有考虑自身承担的风险值,未按风险的大小和信用等级定价;在会计和统计处理上,未编制专门报表反映表外业务的风险类别、经营效益和经营支出等。监管和管理措施不到位,使得表外业务风险日益凸显。2012年末,全市委托贷款逾期率为3.896,高于全市不良贷款率2.8个百分点。
(二)关注因表外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而增加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表外业务虽然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总额,但表外业务的开展,都依托了银行机构的信用进行。在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受限和房地产调控双重压力下,政府和工业园区寻求信托产品融资,这种信托融资期限较短(1-3年)、本金大、资金成本较高,未来3-5年内财政还本付息压力较大。要关注这类资金压力向银行机构转移,形成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委托贷款资金来源广泛复杂,有自然人、实体企业、担保公司、投资公司、集团公司等,而这些资金又可能由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信贷资金构成,在运行机理上实际形成了一个资金环链,在经济运行下行期间,容易在某个环节出问题而增加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三)关注因管理薄弱,而带来的资金流向国家限制性发展行业弱化宏观调控效果风险。部分企业由于行业发展限制或资金用途限制等原因,无法通过信贷渠道获取资金,转而通过银行机构表外业务进行融资。与贷款审查相比,银行机构对表外业务的交易背景真实性、风险识别和风险选择等方面管理相对薄弱。要关注部分表外业务融资可能流向国家限制性行业,弱化宏观调控效果。
(四)关注员工逆向选择而导致的操作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目前银行机构对表外业务普遍未建立信用评估制度、风险评估制度,未明确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业务操作部门、监督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不能相互制衡和约束,在业绩考核达标和利润增长的压力下,银行机构员工在表外业务发展过程中,容易做出逆向选择,将信贷资金转向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票据中介公司以及民间高利贷市场,形成银行机构的操作风险。 三、规范表外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建议监管部门完善监督指标体系。应根据银行机构的实际业务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指标体系,制定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转换系数,确定表外业务的风险等级考核办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建立银行機构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健全表外业务会计统计报表,强化金融机构表外业务报告制度,加强表外业务的总体监测分析,防止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建议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资金投向出台统一规范管理办法。严格限制表外融资投向国家限制性行业,严禁投向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领域,明确规定资金投向、用途、利率等不得违反管理规定。
(三)建立健全银行机构表外业务内控制度。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业务部门应做好表外业务的统计工作,定期向风险管理部门、内审部门提交相关数据;会计部门要建立表外核算账簿和或有负债报表制度,定期对证、帐、表进行核对;内审部门要加强表外业务的稽核频率和力度,防范操作风险。 银行柜面工作浅析 一、微笑是文明优质服务的引言 微笑,是自信的一种表示,是无声的语言,她传递着友好的信息,她是人们交往中最丰富、最有感染力、最有征服力的表情。柜台是银行的窗口,柜台员工的精神面貌代表着银行的管理水平和形象,微笑是员工心灵的窗口,是职业风范有效展示形式。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和客户进行最真诚有效的沟通。 二、技能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矗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银行一线柜台员工,没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娴熟的操作技巧,就无法为客户提供完善快捷的服务,就干不好本职工作。不论是新进的年轻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应该注重加强业务技能水平的学习和提高,要深知技能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只有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更好的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赢得客户的信赖。 三、知识是提高服务能力的坚强保证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服务理解为态度,即态度好就等于服务好。其实不然,服务有其更深刻的内涵,服务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遵纪守法的合规意识和善解心意、准确、快捷、高效的服务技能,而知识是提高服务能力的坚强保证。 四、沟通是做好服务的有效手段 用心体会,善待客户,这是做好服务的根本。客户如果得到满足,他会把他的喜悦向别人传递;如果他的心情极糟,他也会把造成的原因向别人倾诉。这种效果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以n次方的形式进行扩散。柜面服务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不仅是某个个人的形象,而是代表相应支行的整体形象。所以工作中要以换位思考的角度去观察、体验客户的心态。以真诚换取客户的真情,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争取把工作做得最优最好。 五、团结是提升整体服务形象的无形力量。
相聚在同一个基层网点一起工作和学习,是种缘份,同事间互帮互助,团结共事,既要自己进步,也要关爱年轻同事的成长,帮助她们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充分发挥着团队力量,只有心系集体,注重团队,才能将各项工作做的更好。只要保持团队精神,在日常业务中团结互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进而提升大同北都农商行的整体形象。 六、满意是服务工作不懈追求的目标。 优质细小服务体现在平时每笔的业务和细微的细节中,“世上无难事”,只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心、诚心、信心、耐心、细心处理第一笔业务,接待每一位客户,就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树立牢固的优质服务思想观念,掌握优质服务技巧,主动扑捉优质客户信息,通过为客户办理业务发现和识别优质客户,给行长或客户经理对客户做进一步的完善、跟踪和维护工作提供方便,才可能达到1+1>2的效果。因此,优质体现在平时每笔细小的业务和细微的细节中;优质体现在与客户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中;优质体现在与内部部门和同事和和谐交往中。 在大同北都农村商业银行这个集体当中,真诚待人、认真做事是每个员工永远不应改变的性格和处事原则。要认真贯彻“客户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坚持“信誉至上,客户为本”的服务原则,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学习知识,真诚为客户排忧解难,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工作中体现和升华大同北都农商行的服务。
(文/燕跃)
科 科
室 办公室 负责人 李林 科室职责 完成中心目标管理工作,包括计划的制定、推进、总结、考核等;党建工作;纪检监察工作;本科室主体责任推进、落实;委机关相关处室的协调以及各处室工作的安排、实施、完成;人事管理;后勤管理;本科室人员的管理;办公设备及用品的管理。
风险点 风险等级 防控措施 具体责任人 1.公招工作
高 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组织有序,公开透明。
李林 黄英 2.职务工资晋升、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劳资工资管理退休人员审批及职工考核
中 严格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聘任相关制度规定,及时上报晋升、考核等审批表。
李林 黄英 赵蕾
3.车辆管理、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三公经费的使用
高 严格执行《单位车辆管理制度》,规范使用程序,禁止公车私用,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厉行节约原则》使用三公经费,并严格控制。
李林 石花莉 赵蕾 黄英
4.预(决)算编报准确、及时,程序规范,满足单位工作需要
高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的流程图进行预算编制;决算编报严格按照财政要求进行。
石花莉 5.审核经费使用的合理、规范,账务处理准确,保证资金的安全
高 严格执行单位财务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财务事项管理制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等,规范程序,严格把关,对程序不合规的,原始单据不合法的,有权不予办理。
石花莉
6.政府采购程序规范,备案及时
高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编写政府采购预算,必须在预算批复下执行,采购方式、范围、程序、备 李林 赵蕾
石花莉 7.会计资料保存完整,档案管理规范。
中 严格执行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会计的账表册以及原始单据保存完整,规范有序。
石花莉 8.现金、银行账户
中 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制度,根据领导、财务人员、科室负责人、经办人员签字审核后,办理收付款项;做好现金盘点工作,不坐支,不挪用,并保证账实相符;严格按照财政规定开户、销户 黄英 9.工资的核算、增加、减少、发放
中 加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技能,准确、及时计算并发放工资。
黄英 10.社会保险的基数调整、个人
中 严格执行人社局的相关规定及时调整 黄英
扣缴,公积金的缴交以及个人扣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及个人扣缴 社保缴费基数并扣缴个人部分;严格执行公积金管理条例,做好公积金的缴纳、基数调整。
11.中心固定资产增加、使用、维护、清查盘点和报废处置等日常管理
高 严格执行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行台账管理、标签管理、盘点管理、处置管理,保证中心资产的完整。
李林 石花莉 赵蕾 12.党费的收缴工作
中 按规定收缴党费,并及时上交不截留。
赵蕾 13.收文及时、文件保密、资料归档;
中 加强责任心,及时接收、处理以及归档并严格执行单位的《保密工作制度》。
李 林 赵 蕾 14.办公用品使用的管理
中 严格执行单位财务制度购买办公用品,规范购买程序,购买有申请使用李 林 赵 蕾
有签字;大额资金使用由中心办公会集体决策。
廉洁承诺
日期:
****年**月**日
分管领导 审核
签名:
日期:
备注:高级风险点在分管领导管理的基础上,由科室负责人防控;中级风险点由科室负责人负责防控;低级风险点由具体责任人负责防控。
项目名称
审计时间 审计小组 组长
进驻
成员
撤出
调
查
项
目 执行情况 廉 政 纪 律 情 况
1、有无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宴请和各种形式的钱物
2、有无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旅游、高消费娱乐活动
3、有无借用被审计单位的资金
4、有无私自占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
5、有无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与审计工作无关的要求
6、有无在被审计单位报销任何费用
7、其他事项:
业 务 情 况 1、使用文明、规范语言
2、工作(服务)态度
3、其他情况:
被审计单位意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领导:(签章)
(单位盖章)
****年**月**日 注:1.请被审计单位如实填写本回执表,并对所填内容真实性负责;
2.本表可以复印,一人一表,每表请在相应审计人员名字上打勾或画圈;
3.本表填好后,请封存送至审计处王永平。
地址:办公楼 114 房间
查找和确定廉政风险点 着力抓好廉政风险管理防范
——通化市工商局纪检组长 何文生
(2009年8月13日)
年初以来,通化市工商局严格按照省局《关于廉政风险点管理防范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在系统内广泛开展了以提高廉政风险意识、增强廉政风险能力、分析排查和确定廉政风险点、建立防范廉政风险工作制度措施等工作为重点,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管、行政收费和行政确认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全市工商系统廉政风险管理防范工作,全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的目标迈进。下面,将我局廉政风险点管理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一汇报。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2009年3月21日,我局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上,认真传达了省局工作会议精神,并将廉政建设风险管理防范工作作为通化局纪检监察8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会议结束后,又专门抽出时间组织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传达各级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同时,认真解决部分干部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上存在的模糊认识。一是认为“反腐倡廉是领导干部的事,与我无关”的思想,认为自己职权有限,既不想贪污、又不想受贿,肯定不会有问题,根本用不着防范与管理;二是认为“我们已经取消 1 ‘两费’,没有什么风险而言”,甚至还认为“我的工作岗位即不管钱、又不管物、更不管人,没有廉政风险点”等片面想法;三是一些单位或部门觉得搞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是对同志的不信任,一定程序上会挫伤工作积极性,而且务虚、琐碎,难显政绩。为此,我们结合当前系统正在开展的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查找廉政风险点,管好风险点,筑牢廉政防线的重要性,认识廉政风险点,并管好这个风险点是预防干部职工和关键岗位人员少犯错误,减少错误,保障广大干部的清正廉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同时,为抓好廉政风险点的排查管理工作,市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机关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县(市、区)局局长参加的廉政风险点排查管理领导小组,纪检监察室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真正把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列入“一把手”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查找廉政风险环节,确定廉政风险点的定位
为切实抓好查找排查廉政风险点管理工作,市局纪检监察部门结合系统工作实际,以及以往的案例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先后召开全市系统纪检组长参加的工作会议、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和党组会等会议,多次到试点单位进行调研,经反复酝酿,最后经市局党组会研究分析确定,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通化市工商局查找排查风险的重点内容。
1.思想建设方面的风险。主要针对干部队伍个体而言,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官僚主义;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阴奉阴违,我行我素; 2 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等。
2.机制制度方面的风险。主要针对部门而言,主要表现为:制度本身存在漏洞或缺乏可操作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贯彻落实不到位;制度过时未及时修订;制度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不能形成制度合力。
3.履职尽职方面的风险。结合工商工作职能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行政许可环节,因不注重学习导致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不够,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潜在证照办理过程中材料审查不严,不按法律规定程序办事,服务态度不佳、工作效率低下、发生工作差错等风险;以及在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出现的行贿或人情照等情况,而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二是在执法监督环节,因工作责任意识不强、业务不熟、方法简单,潜在经济户口管理,特别是食品安全等热点行业监管措施不到位,对群众消费维权举报处臵不力,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能依法执法和文明执法,执法缺位或滥用职权,在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上不能坚持原则,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的廉政风险点。三是在“两会”会费收取环节,因票据管理使用不规范,收费不开票据、乱收费、搭车收费,以及收费不及时结报等风险。四是队伍管理环节,因对干部队伍管理不严、教育不够、监督不力,潜在个别人违反法规纪律和禁令制度,影响工商形象;或部门和干部职工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可能收受礼金礼品而导致发人情照、办人情案的风险。五是在事务保障环节,因人生观、价值观不端正、思想麻痹大意、内控机制不严,潜在贪污、截留、挪用、侵占相关资金、费用和公物或索取回扣的风险;以及财务人员不按财务制度办事,这也是滋生腐败的廉政风险点。
三、建立科学工作机制,提高廉政风险管理防范能力 廉政风险点排查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惩防并举,3 注重预防的方针,上至局领导,下至每个干部职工,针对工作岗位、职责权力等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抓好廉政风险点管理防范工作。
1.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查找岗位风险点。首先,要求每个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职责,重点围绕有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财物管理权的部门和环节,围绕管人、管钱、管物、管项目的重要岗位,将注册登记、市场巡查、违法行为查办、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作为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重点;其次,做到从市局到分局,从单位到个人,采取单位查、群众评、领导提、组织审等方式,发动全市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进行廉政风险点的分析、查找。第三,用法律、法规和制度对照检查,分析并查找出自身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制定防范措施。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2.确定和评估廉政风险等级,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根据各廉政风险点不同的行为特点,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科学合理地评估廉政风险的等级,对不同等级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明确不同的监控人和责任人,实施动态式管理。一是将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以及重大行政执法行为,视为一级风险点。二是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审批、自由裁量权使用、罚没物品入库及处理、公车管理使用和维修、公务接待、行政许可受理和审查、日常巡查监管、行政处罚案件核审等视为二级风险点。三是将年检验照、投诉举报、来信来访,办公用品采购,公物管理,服务规范等视为三级风险点。一级风险点由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重点监控;二级风险点由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部门负责人重点监控;三级风险点由纪检监察部门、部门负责人随时掌控。对这些风险点要加强动 4 态管理,随时调整风险等级。同时,还要对那些一般性的、廉政风险小的岗位加强管理,坚决杜绝顾此失彼等现象的发生。
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防范机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阶段的工作任务,及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各项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使制度真正成为工商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和干部必须遵守的刚性要求,不再有弹性执行的空间。截止目前,我们相继修订和完善了通化市工商局《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暂行规定(试行)》、《规范检查收费处罚行为暂行规定(试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试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规定》、《关于加强公务接待活动中有关廉洁自律的暂行规定》等44项制度。
4.多措并举,确保风险防范管理落实到位。一是公开廉政风险点内容,让干部职工有针对性地查找和确立自身廉政风险范围。二是分层督察。要求各县(市、区)工商局、基层工商分局(所)都要成立督察组,分级、交叉进行督察。同时,要加强与廉政监督员、政行风监督员的沟通与联系,组织开展调查问卷、行政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征求意见等活动,着力建立干部廉政测评、预警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监督。上半年市局聘请市政府政行风监督员组成4个明察暗小组对全市7个县(市)区局和10个直属分局的年检验照、执法办案、服务态度、工作纪律等10个方面进行了明察暗访;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余份,座谈会一次,其中,征求意见45条,梳理归纳出意见和建议12条。三是建立健全廉政公开制度、廉政告知制度、廉政提醒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等,始终让基层工商人员处于群众监督之中。四是要进一 5 步完善政务督查督办机制。通过对廉政风险点实施防范管理,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工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促使干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理念,切实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推进干部廉洁从政和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总之,查找风险点,确定风险点,管理风险点,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强化监督,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的要求,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总体思路,全面抓好反腐倡廉和队伍建设工作,为促进和服务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一、表外业务概念
所谓表外业务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OB) 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 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 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 所以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通常我们所说的表外业务主要指的是狭义的表外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担保类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 包括担保 (保函) 、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 包括贷款承诺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 (包括外汇) 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二、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一般在银行收入中占比达30%以上, 而国内商业银行则远低于这一水平。过去我国银行业只经营传统的存贷业务, 表外业务仅限于设置表外科目用于反映和控制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获得了一些发展。由于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收益, 还可提高银行社会化服务水平, 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份额也在逐渐加大。但是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 运作透明度不高, 因此其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较难预测和评估, 而且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 暴露的问题也比较多。
首先,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表外业务大都比较单一, 而且业务对象比较局限。一般是与贸易服务密切相关, 主要是贷款承诺,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保函和信用证, 而票据发行便利、资产证券化、互换、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都没有开展。而目前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企业是部分国企和部分外企, 这类企业有政府相关的支持和银行相关条款的支持, 且这部分企业与银行有良好的关系, 其相关款项能为银行带来大量存款, 因此银行更愿意为此类企业贷款, 而忽视中小企业的表外业务的开展。
其次,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目前,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同时银行也没有设立相应的部门进行专门的从事管理。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有政府的支持, 而主要业务仍集中于存款贷款, 通过产品创新来扩大业务范围并没有在相关部门中形成观念, 且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竞争, 有时甚至是恶性竞争, 没有为发展表外业务建立良好的环境。
再者, 我国中央银行监管重表内轻表外的情况依然存在。对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规定只散见于一些其他的法规条例中, 同时我国对表外业务监管与国际惯例还有较大差距。随着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0, 我国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下, 如何处理各机构之间的协调, 避免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 是摆在监管当局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表外业务风险
正如所有资产负债业务一样, 尽管被列为表外业务, 但是表外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行未来的获利能力和偿付能力, 当某一或有事件发生时, 它们将会由表外转至表内成为银行实际的资产和负债。这种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由于其不确定性, 往往伴随着比表内业务更大的风险。概括起来, 表外业务的风险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表外业务服务的对象违约, 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各种表外业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风险, 如担保业务中, 被担保的客户因某种原因破产, 无法履行合同义务, 担保银行便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 在票据承兑、有追索取的贷款出售等业务中, 银行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信用风险。
(二) 利率、汇率风险
利率、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 导致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中蒙受损失的风险。在互换交易、期权交易及远期利率协议等衍生金融工具中, 利率、汇率发生于银行不利的变动, 都会使银行面临这种风险。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证券化的趋势下, 利率、汇率风险对银行收益的安全性威胁日益增大, 如在贷款承诺协议期间, 借款人可以按照固定利率或可变利率获得一笔贷款。但在这期间里若市场利率上升, 银行的资金成本升高使贷款协议利率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利差变得非常小或者成为负值, 而借款人必然会在有利的利率下最大限度地使用贷款, 银行将承受较大的损失。
在后危机时代, 人民币面对较大的升值压力, 且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将会不断加强从而也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因为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
(三) 流动性风险
流动风险是指可转让金融工具不能以接近市场价格很快出售而遭损失及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转化成现实资产和负债时, 银行面临头寸短缺的困难。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 通过资产证券的发行, 银行融通了新的资金, 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 但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风险。因为当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 投资者、银行都想到转嫁风险而抛售证券, 反而使流动性风险加大。另外, 表外业务大多使用创新金融工具, 它们的市场往往还未充分打开, 遇到条件不利时, 要承受市场流动性的严竣考验。同样, 在信用证业务中, 商业银行也面临债务人违约, 或有负债变成现实负债的流动性风险。
随着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加, 国际游资涌入国内金融市场, 对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一定冲击, 一旦汇率不稳定加剧, 国际游资的频繁进入和撤出也将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四) 清算风险
清算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每日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 在规定的清算时间内, 应收款项不能及时清收, 而面临经营计划被打乱, 陷入头寸短缺的困难。
(五) 经营风险
表外业务的经营风险是由于银行对该类业务不熟、经营不慎, 管理不健全或不能适应突发性市场变化而使自身遭受损失的风险。上文提到, 表外业务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业务其发展在不同银行、不同地区是不平衡的。多数涉内机构对表外业务的基本知识缺乏全面了解, 在经营管理中必然难以对其风险有较周密的防范。
四、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我们一定要正视我国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 要把握谨慎原则, 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
第一, 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说, 商业银行在经营表外业务之前, 要加强贷前调查, 进行主动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选择。要进一步强化贷前风险经理的责任意识。另外, 商业银行出具的保函, 尽量不采用无条件赔付方式。尽量争取保函规定的业主的书面索偿与付款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同时要尽量争取在保函中明确保函的有效期。
另外, 商业银行要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计量和风险缓释管理, 发挥经济资本工具作用。要充分发挥内部评级、资产组合等信用风险管理基本工具的作用, 提高经济资本对风险管理的分析、监控和决策支持作用, 以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为核心引导结构调整, 进行客户选择和市场拓展。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树立价格底线意识, 针对客户和产品特点制定差别化的价格底线, 在价格底线之上积极营销客户, 达成共赢。
再者, 商业银行自身要充分发挥监测系统作用。主动运用组合风险分析系统, 通过风险管理工具中的违约风险暴露、违约损失率、经济资本、风险回报等, 测算客户的风险收益和综合贡献, 为差别化定价、综合信贷方案设计、贷后风险缓释措施制定等业务经营和管理提供量化支持。还要通过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 监控客户的财务指标、授信持续条件和行业限额等整体风险状况。
当然, 最重要的是, 商业银行自身要加强表外业务的创新, 不要仅仅把表外业务当作附属, 而要真正通过表外业务创造利润。
第二, 从国家立法的角度制度说, 政府要加快金融法制建设, 保证表外业务有法可依。我们必须在健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 尽快制订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美国和日本的表外业务的发展有依赖于良好的法律规章,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予以借鉴。当然, 在立法过程中, 立法原则既要符合国际惯例又要考虑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 要鼓励银行开发新的经营品种, 引入现代化的交易方式, 允许银行逐步拓宽业务领域, 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宽松的法律政策空间。同时, 要依法管理商业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为表外业务的展开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 从外部监管的角度说, 要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央行应建立、强化各类有风险的表外业务的报告制度。要尽快研究制定针对表外资产业务记账的记账原则, 以确保银行提供的表外业务财务信息具可比性和有效监督性。在此基础上, 可要求建立关于表外业务的单独的资产负债表, 以更好的管理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的发展给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在处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表外业务存在的风险, 承认并认识表外业务的特殊性, 加强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 加快表外业务产品的创新, 使我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 由此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经历了从空白到如今逐步发展的过程。根据表外业务近些年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业务比较单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 表外业务缺乏有效管理等。同时, 本文列举和阐述了表外业务经营的相应风险, 比如利率和汇率风险, 信用风险等。最后, 本文从银行本身、立法方面和外部监管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针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相应管理对策。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吴淑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J].财政研究, 2004 (5) [1]吴淑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J].财政研究, 2004 (5)
[2]夏鲁惠.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控制[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1) [2]夏鲁惠.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控制[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1)
[3]吴振宏.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 (5) [3]吴振宏.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 (5)
关键词:高等学校 廉政风险防范 研究述评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中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这不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损坏了高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切实预防和减少高校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已成为不容回避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各级党政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2008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在全市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全市各行业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提出了目标与要求;2009年,北京市委教工委和市教委据此联合发布《关于在首都教育系统推进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北京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始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有了一批研究成果。现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正逐步深入,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然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研究特别是高校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研究已达到何种程度?研究的理论水平处于何等层次?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入、完善?本文把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研究放在整个国家廉政风险防范研究中加以考察,利用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分析,对该领域研究状况作初步述评。
廉政风险防范研究文章相关分析
1.文章发表时间分析
从文章发表时间可以看出我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研究的速度与规模。研究者将“廉政、风险”“廉政风险、防范”和“高校、廉政风险、防范”分别作为“主题词”“关键词”和“篇名”对文章进行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相关文章检索结果(2006.1~2011.8)
检索条件主题词(篇)关键词(篇)篇名(篇)
廉政、风险291 30 184
廉政风险、防范97257
高校、廉政风险、防范202
在切合“廉政风险防范”主题并兼顾检索结果完整性的前提下,笔者以“廉政风险、防范”为主题词检索出的97篇文章作为统计分析基础。发表文章数量按照时间顺序如表2所示:
表2:文章发表时间分布
发表文章总数(篇)其中发表在
核心期刊论文数(篇)核心期刊论文
占总数百分比(%)
2006100%
2007000%
20085120%
200919211%
201039513%
20113339%
合 计971111%
由表2数据可知:自2009年之后,我国廉政风险防范的研究呈递增趋势,且增长幅度较大,这与国家在多个行业领域中推行廉政风险管理工作的实践有较大关联性。从核心期刊所占比例来看,2008年在核心期刊占20%,之后虽然文章总数有所上升,但在核心期刊所占的比例下降了,从一个侧面可以理解为高水平论文数量不足。
2.文章主题分析
对文章主题和内容分析,可了解“廉政风险防范”研究的方向和热点,从而对该领域研究有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把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统计:文章涉及领域(见表3)、文章代表性观点和主题的归纳分析(见表4)。
表3:文章涉及领域分布情况(降序排列)
序号文章领域文章数占文章总量
(97)比例(%)
1工商1819%
2国土资源1111%
3行政机关99%
4高校77%
5纪委55%
6财政44%
7北京市经验44%
8农村33%
9税务33%
10医疗33%
11审计22%
12法院22%
13电力22%
14海关22%
15交通运输22%
16药品监管22%
17计划生育22%
除上述文章涉及的领域外,还各有1篇文章对安全监管、报业、城管、城乡建设、工程建设、广播、航天、金融、民政、企业、食品监督、水利、园林绿化、招投标、政府投资、质量监管16个行业、领域进行了研究。总共涉及33个行业、部门和工作事项。其中,被研究较多的是工商、国土资源、行政机关、高校和纪委这5个行业、部门,共有45篇文章(占所有文章的46%)。
表4:文章主题分布情况(降序排列)
文章主题文章数占文章总量(97)比例(%)前十位
机制体系建设3334%1
工作报道1819%2
风险防范管理及防控机制1010%3
信息系统及技术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中的运用77%4
文章主题文章数占文章总量(97)比例(%)前十位
长效机制建设77%4
岗位廉政风险研究66%6
权力规范及监督66%6
理论研究33%8
问题及对策研究22%9
制度研究11%10
监督制约机制11%10
纪委作用11%10
研究成果摘登11%10
专家点评11%10
合 计97100%
通过表4可以看出,当前“廉政风险防范”研究中,研究者对防范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视,有43篇文章研究机制体系建设、风险防范管理和防控机制(占所有文章的44%)。除此之外,研究者也关注具体工作领域的成果、报道和经验总结,这方面有18篇文章(占所有文章的19%),但对于理论、制度等研究关注不足。
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研究分析
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有关数据库以“高校、廉政风险、防范”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查找到2篇文章,但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另有5篇文章的内容与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有关。本文对这些文章中的代表性观点及其相应主题进行了总结。
1.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建设
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王瑞芳认为,现阶段高校基本明确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总体框架、阶段步骤和具体内容,初步形成了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制度。但是,还存在制度体系缺位、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对权力监督难等问题。
推进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措施。闵金元认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应从风险点查找、防控措施制定、检查考核3个角度进行。查找风险点要在明确岗位职责基础上,以规范工作为目标,从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查找问题。高校要督促各单位把涉及风险的权力过程公开,全方位接受监督,重要岗位要积极组织轮岗交流;以单位定期自查、阶段性检查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组织对各单位检查和考核。王瑞芳建议,从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3个角度推进工作。范春梅认为,首先应当教育先行,向广大干部宣传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意义和内涵;其次从岗位职能切入查找可能产生权力腐败的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和制度机制3类风险,制定实施防控措施,严格管理。师长青从查找风险点、构筑廉政风险制度防线和廉政风险监控体系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他建议从环境风险、制度风险、权力风险、管理风险、人员素质风险、政策风险、 岗位风险方面查找风险;将廉政风险防范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各单位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全校各单位和全体管理干部明确提出廉政风险防范的目标责任;明确风险相关责任人、风险对应的防控措施,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库,根据风险所处环节的特点,定期对高风险点进行监控。
2.具体工作领域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罗怡平从研究生招生工作角度对廉政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生招生腐败带有较强的交易隐蔽性。关于此类风险,首先要从岗位职责角度出发,理清业务流程、明晰风险环节,其次要明确风险岗位责任人、分管人和廉政任务,制定防腐应对策略。王富则从后勤管理工作角度对后勤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进行分析,认为后勤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涉及面较宽、内容较多,容易出现漏洞。为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其所在高校成立了后勤处廉政风险防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廉政风险的查找、审核和上报的工作流程,制定具体的廉政风险管理表格,加强日常廉政风险点防控工作的监控和有序管理。
3.高校纪委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中的作用
关于高校纪委如何正确定位、做好组织协调、协助学校党委做好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工作问题,范春梅认为,高校纪委需要在决策层面、构建惩防体系、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反腐倡廉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源头治理、调研工作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研究趋势分析
通过以上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与国家、政府在惩治与预防腐败工作中政策影响力的相关性,体现了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对这项工作本身的反思。综合统计分析,笔者认为在加大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研究上应注重如下方面:
一是更加注重把建立廉政风险防范体系放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中探讨其功能的有限性(边界)。
二是基于高校实际开展的研究逐步增多,研究要充分考虑高校历史文化传统、制度文化环境等影响因素。
三是更加重视研究廉政风险防范体系中各有机构成要素的应然和实然状态,即教育、制度、监督等之间的现实关系。
四是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研究成果对其他行业、领域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将逐步显现。
五是研究的理论水平将不断提高。据笔者所知,从2011年开始,北京市教育纪工委联合北京市20余所高校,针对重点防控领域——“三重一大”及民主科学决策、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基建(修缮)项目管理、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招生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进行重点研究,相信依托高校的研究优势,不久将会持续不断地涌现一批有针对性、指导性、较高理论水平的成果,为指导高校领域的廉政风险防范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照。
本研究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度党建研究课题(DJ20100202)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瑞芳.陈文莉.郭曰铎《高校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分析与对策》[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闵金元《对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3]范春梅《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4]师长青《狠抓廉政风险防范管理》[J].中国检察,2010,(11).
[5]罗怡平《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防腐路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6]王富《后勤党总支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0,(1).
[7]范春梅《高校纪委组织协调:涵义、内容与原则》[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廉政风险表】推荐阅读:
财务廉政风险点防控表11-07
应县廉政风险防控06-15
廉政风险及表现形式05-27
廉政风险工作实施方案07-03
地税局廉政风险防控07-06
廉政风险防控会议记录07-19
廉政风险预控机制建设方案09-16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制度11-03
街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自查报告06-09
办公室主任廉政风险点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