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精选10篇)
——[德]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读书笔记
孙良媛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510642)本书简介及感想
柯武刚、史漫飞主编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像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的其中一个分支学科:制度经济学。这一学科的中心原则是: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在满足人类丰富而多变的目的上它的效能依赖于各种规则。规则可以限制人们可能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的规则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以至连人类的生存和繁荣也完全要依赖于正确的制度和支撑这些制度的基本人类价值。
在读了柯武刚、史漫飞主编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以前,我所读的一些社会类或经济类的专著,都是由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尤其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研究员)主编的。这些专家和学者主编的书籍在指导思想上,始终严格地遵循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的国内官方思想,对一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始终坚持反对和批评的态度。在读了德国学者主编的制度经济学专著后,我才第一次接触到外国的专家学者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并且,这些外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观点和看法与中国国内的官方主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存在明显的差异。
2关于动力机制的问题
柯武刚、史漫飞总结了三种能使人们为他人利益而努力的途径,分别是:(1)爱、团结、其他各种利他主义;(2)胁迫;(3)自利动机。并且指出第一种动机制只在家庭、小部族等的小群体中才能有效地作用。而在冷战时期,各社会主义国家却把这种动机制当成社会主义信条,大范围地运用于全社会这一巨型的群体,由此导致经济效率低下等的众多问题。他们在书中写到:“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口号下允诺的共同分享制度,导致大范围的偷懒和由此而来的低生活水平。改造人民的努力,造就纯出于利他主义而无私地为他人辛勤工作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都已完全失败。” 相比于第一种动力机制,柯武刚和史漫飞认为在全社会这一巨型群体中,第三种动力机制——自利,更能有效、持久地发挥作用。“很显然,只有当所获得的报偿能使人们继续为别人服务并且他们不会被迫与别人分享自己挣得的报酬时,才能激励人们从自我利益出发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拥有对私有财产的权利,„„只有在具备一整套保护私有财产的制度(规则)时,„„有用知识才能被开发出来„„”
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为人民服务”、“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的集体主义信条,不断地重复出现在各种会议、文献、专著甚至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中。然而,“为人民服务”、“学雷锋”作为生产或服务模式,究竟能为生产者提供多大的激励动力,却是有目共睹。柯武刚和史
[德]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7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同上书,第74页。同上书,第75页。
漫飞等外国学者,鲜明地提出以自为自利作为激励人的一种动力机制,与中国大陆的主流官方思想形成鲜明对比,无疑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关于历史哲学的问题
在理解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社会观视社会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整体被视为大于其单个部分的总合,„„所有人都从属于这个实体,并必须在这个实体中服务。” 而另一种社会观,也就是柯武刚和史漫飞这两位学者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是自利、自主和平等的个体,他只具备有限的认识能力和有限的知识。„„在原则上,所有人都
②是平等的。在需要集体主义的场合,自下而上地发动这类行动是更可取的。” 柯武刚和史漫飞认为:
“社会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个人的本体性;而且,社会中心的知识总是太有局限。根本不能协调复杂的演化系统。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演化,无人了解其路径,也无人能预见这种路径。而当个人有创造能力时,他们就能影响历史。因此,假设诸如‘历史铁则’
③那样的东西是不合理的。”
与柯武刚和史漫飞的观点正好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却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从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原始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后,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因此,社会的发展是可以预见的,中国大陆的社会科学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理论一向都是深信不疑,并认为这一唯物主义史观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涉及这一历史哲学领域的出版物,都是在这种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展开论述,而柯武刚和史漫飞却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读者表明“历史决定主义”的“历史铁则”是根本不存在的,这又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综观全书,在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问题上,柯武刚和史漫飞始终赞同个人主义。他们指出,在信奉集体主义的社会中,如果个人追求的利益与统治者所定义的社会利益不相符的时候,统治者就很容易地以“群体利益”或“国民利益”的名义来压制个人。而在信奉个人主义的社会,人们一般都重视自由、平等的个人之间横向的和自愿的协调,一般都相当怀疑自上而下的集权主义政策,偏爱法治甚于人治。在本质上,这种哲学观念预期,人们并不服从权威,靠自愿的契约与他人合作,柯武刚和史漫飞进一步指出,集体主义是需要强制手段来贯彻的,“集体主义需要强制这一判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在强行贯彻集体主义设计的时期中,有千百万人被杀戮,更多的人被监禁,还有许多人在本世纪由集体主义国家挑起的战争中丧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柯武刚和史漫飞认为,集体主义是导致诸如苏联“大清洗”运动和德国法西斯战争的原因。
与柯武刚和史漫飞对个人主义的高歌赞扬截然相反,在中国大陆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个人主义”经常被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并列在一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界的重要批判对象,中国官方思想一向认为,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下级应服从上级,个人主义被定性为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之一,应坚决抵制。中内外对个人主义的一褒一贬,反映出中国大陆与国外在价值观上的巨大
②
③
④
⑤
⑥④⑤⑥ [德]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17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同上书,第179页。同上书,第181-182页。同上书,第190页。同上书,第190页。同上书,第188页
差异。关于中国的农业问题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土地性质的问题上,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一向认为,承包后的农村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即公有。而柯武刚和史漫飞认为现在中国的农村土地实质上是私有的。“1970年代未1980年代初,在中国领导当局推行农业非集体化时,在过去总是尝试由集体持有
①的财产中发生了规模大的事实私有化。” 另外,对于1950年代末期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后来的经济
困难中,有不计其数的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但对于死亡的具体人数,中国大陆的各方专家学者却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而柯武刚和史漫飞却在书中指出:“据估计,这项‘社会工程学’试验的结果是约3000万人饿死(Becker,1996)。它重演了苏联1930年代强迫集体化的结果,且有过之而无不
①及。”柯武刚和史漫飞在书中还提到一件以往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绝少提及的事件,在1970年代后期,四川发生了粮食骚乱。四川的粮食骚乱发生后,当地政府在农业的经营体制上作出了一些改革,②并且取得不错的成效,他们认为,四川的这次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是人民公社体制瓦解的开始。这
与中国大陆学界长期认为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开端的观点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对于一名在大学中修读农林经济管理的学生来说,柯武刚和史漫飞这些外国学者的观点确实值得关注。总结
纵观全书,柯武刚和史漫飞在书中论述了他们对制度经济学的理解,和对政治及社会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他们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与中国大陆的学界与在不少差异,读完这本书后,使我对外国学者的一些思想产生了初步的了解。① [德]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51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斯密《国富论》的主要论题就是强调以人的能力、聪明和实用主义来增加财富或财产,把发挥人的能力和智慧看成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再他看来,劳动价值论的主要作用是按照人的生产能力来确定财富的来源,他这种思想,是在批判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所主张的按照土地肥力或财富存储来确定财富来源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斯密把财富创造的主要途径归为生产劳动。斯密借助劳动价值论向人们说明,他们的经济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而不是由国家资源禀赋的命运或对黄金白银的控制来确定的。在对商品价格决定的讨论中,斯密把商品价值表述为可以在市场上支配的劳动,并假定商品可以顺利卖出,可以按照现行工资雇佣劳动,支配的劳动不仅随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量而变化,而且随着工资的变动而变动。斯密试图把商品的价格解释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的总额,即人们获得的工资、利润和租金的总额。
李嘉图的研究生涯源于对《国富论》的研读和批评。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他指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少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须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并不是每个生产者在生产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而是必要劳动量,但他认为是生产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他认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又由劳动时间来决定;只有直接劳动才创造新价值,而间接劳动只是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必要劳动,是指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然而,李嘉图体系存在两大难题:①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②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李嘉图认为,在一个给定的经济时期,劳动可以各个产业之间进行分配,并为产出和以工资、租金、利润要求价值的权利确定约束。当某种收入范畴提高,在所分配的劳动不变时,必使其他两种收入降低。
马克思把价值看成表现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的生产者和占有着之间的社会关心的特殊范畴。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本意图不是价格形成的动态学,而是确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本质是什么,价格如何反映存在于这种经济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他的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理论,而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是一种价格形成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可以分两个层次,在表面层次上,我们看到的是商品流通,这个领域是以自由和自愿选择为特征的领域。马克思理论的第二个层次的分析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剩余价值即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没有流通领域。马克思从社会财富的元素-商品开始进行分析,把价值定义为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的抽象劳动。他认为价值是价格的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以劳动力商品为基础,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理论。
现在国内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都是在本质上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即把劳动价值论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经济关系的本质概括。
有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来源于劳动者的活劳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反对劳动价值论或认为劳动价值论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经济现象的观点,都是集中地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这一核心观点。
有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在于以商品生产社会中的价值决定为特征,强调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的劳动。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种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把劳动看成唯一标准。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抽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通过自然的,自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运行的,这个规律就是价值规律。有些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运用到社会中主要是分析社会生产关系,并不是为实际定价确定的一个标准。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简单商品交换中,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分析是以物物交换的简单的商品生产为背景的。但是马克思只是以物物交换为分析和逻辑的起点,这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抽象分析的传统是一样的。
有学者认为物化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不过这种观点只是资本创造价值的翻版。已经不在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基本内涵。
也有学者致力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结合,他们认为,劳动价值论可以说明供给上面的问题,而边际效用价值论可以说明需求方面的问题。从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市场运作的分析层面来看,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真正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到底是一种批判的理论,它批判的价值所在应该是发展,一旦批判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工具就失去了意义。
西班牙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曼德尔曾经指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东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用这种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态度,严重地妨碍了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在内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人们往往满足于用一些《资本论》摘要来重复马克思的教导,而这些摘要越来越和现实脱节。马克思主义者们没有能力把马克思在前一个世纪完成的著作适用于20世纪后半页。”
理论是在人们对自己实践活动的对象进行反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之所以要对自己实践活动的对象进行反复认识, 之所以要创立理论, 其直接目的固然是为了正确地揭示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对象的特点、本质和运动规律, 但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最主要内容, 是深入而详尽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的。然而, 自马克思经济思想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 国内外经济理论工作者几乎毫无例外地仅仅从经济关系即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的视角切入, 整理、概括、总结、提供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成果, 被局限于经济关系方面, 被局限于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表述, 被局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不合理性、历史局限性、暂时性和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不可避免性的阐明。这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并不相适合, 表现出一系列错位。说实在的, 在我国, 绝大多数经济理论工作者确实赞成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 多年来他们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但迄今为止, 摆在他们面前那些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 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总体上错位, 致使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难以发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有的指导作用, 从而使他们陷入一种困惑状态之中。于是,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求助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机械搬运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政策。当然,近些年来, 在我国之所以出现照搬照抄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迄今为止经济理论工作者所能提供的马克思的经济思想, 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错位, 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方面的思想, 并不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全部, 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马克思毕生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最主要贡献,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详尽、深入地解剖。但是, 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主义生产决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产, 同时也是人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是物质资料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生产的统一。马克思在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 不仅在研究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方面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 而且在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方面也取得了极为巨大的成就。前者表现为深入而周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不合理性、固有矛盾和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规律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等等。后者则表现为撇开任何历史规定形式的人类一般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一般原理、一般趋向、一般规律,等等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数量上决不少于从经济关系方面的研究成就。马克思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成就, 大体上可以分为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研究成就两大部分。
从宏观经济来讲, 马克思的理论成就有: 关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各自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思想; 关于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自有的特点、呈现的趋势、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保护、合理使用这些资源的思想; 关于上述各种资源储备的必要性、来源、数量规定性的思想; 关于市场、市场各种机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的思想;关于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关于社会补偿产品、社会必要产品和社会剩余产品及其各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思想; 关于社会再生产中的众多比例关系及其各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思想; 关于对外贸易的必然性、作用以及影响对外贸易的因素、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关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多种作用的思想; 关于社会经济管理的必然性、职能、体制、手段的思想, 等等。在微观经济方面, 马克思的理论成就有: 关于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质量上、数量上、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优化、高效率结合及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思想; 关于企业资本循环和周转及它们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想; 关于企业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及其转换的必然性和必要条件的思想; 关于协作、分工及各自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的思想; 关于企业管理的职能、必要性、方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思想; 关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利润、利润率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增加利润、提高利润的条件、途径和方法的思想, 等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发展的空间很大,值得国内经济学者深入研究,对于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品概述(数字编号代表该段落的小节号):
一
1、引——
2、我们的批评往往带有局限性,在我们注意一个作家的个性的同时,这种特点实际上包含了“传统”——
3、传统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一种历史意识,对历史整体的领悟,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4、诗人与传统发生关系,并且,他的成功的创作给传统提供了调整的可能和机会,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的责任重大,延续历史、改变历史——
5、艺术作品在与传统的比较中既有创新之处,也应该符合一定的传统规范——
6、诗人不能不懂传统,或者只是满足于了解历史的某人或者某一历史时刻,他必须了解文化传统和历史传统。这种传统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
7、8、所以如今的人更应努力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历史的意识和整体感,并且不断发展它——
9、所以艺术家应该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归附历史的整体感之中——
10、转下一段,关于消灭个性与传统意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诗歌和它的作者之间的关系。
二
1、好的诗歌应该是让感情重新组合的好的工具,而并不在于它多么有“个性”——
2、情感应该和心灵分离,才能更好地把握激情——
3、被组合的情感(诗人所处理的对象)由感情和感觉组成,或者是情绪,或者是感觉,或者是两者的综合作用,或者只由单纯的感觉——
4、情感结合的方式不尽相同,同时诗歌的好于怀,不在于诗人个人的情感如何,而在于诗歌中艺术作用的强烈程度。这里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组合方式——
5、个性对诗歌也许无用,诗人把个人经验通过心灵进行艺术的组合,诗人的个性不一定就是艺术作品的个性——
8、感情对于诗人来说可以是单一的,但是对于作品,应该是复杂的。诗人不是寻找新的感情,而是把普通的感情和许多经验进行重新的组合,来表现实际感情中没有的感觉——诗歌应该是逃避感情和逃避个性的。
三从鉴赏回到鉴赏,鉴赏诗歌也不应只注意其感情,甚至也不能只注意技巧,而是要看到感情是通过什么样的组合被重新创造的。对诗人来说,诗人要做到非个人的,就必须全力投入到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几个关键词:
1、传统:传统并非指代文化遗产,艾略特的论述中,传统的意义广泛,它含有历史的意识,并且,历史不仅具有过去性,也具有现代性,是一种整体感。具有这种意识的作家可以称之为有传统性的,具有传统型的作家应该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实践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传统,或者说历史的整体感在新的、伟大的作品面前得以出
现新的调整,虽然这种调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艾略特认为,艺术是不会进步的,只是精炼化或者复杂化。诗人应该坚持学习以培养这种历史感。
2、情感:卞之琳的翻译中,情感不同于感情和感觉,指被诗人心灵所重新组合产生实际世界中没有的情感的原本的情感。应该包括了感情和感觉。
3、心灵:就是重新组合情感的工具,产生感觉、词句、意象等。心灵也是诗人能力的体现。好的诗人可以使诗歌的艺术作用更加强烈。
4、感情、感觉:感情,也是情绪,指诗人自我的感觉,有个性的成分。感觉,指因作者特别的词汇、语句、或意象而产生的各种感觉,是作品本身带来的,与诗人个人感觉不是一回事,两个也不尽相同。作品可以是两者的结合,也可以是单纯由感觉带来。
5、个性:艾略特认为,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个人性的东西在作品中应该是排斥的。作品不是为了寻找新的感情,而是把普通的感情重新组合,而不是标新立异。但是个性和艺术家自我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
评论:
放逐情感在现在也许是很普遍的看法,但是在上个世纪初,持这种看法的最初的一些人,如艾略特,就已经把这个话题给与了相当具有深度的论述。他从传统与个人才能的角度展开他的观点。艾略特认为,好的作家是不能与传统割裂开来,他们存在于传统之中,并且用自己的作品给传统以一定程度的调整,过去的作品因此而改变了意义。从这个角度讲,作家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诗人应该不断发展这种历史意识,并且要不断的牺牲自己,消灭自己的个性。诗歌的好坏并不在于诗人的个性如何,而在于诗歌是不是重新组合情感的好的工具。诗人个人的情感和诗歌中的情感不是一回事,诗人应该用自己的心灵组合情感,表现实际情感中没有的情感。因此,诗人应该逃避情感。
简单的说,诗人应该具有历史意识,这就需要其不断逃避个性,就创作来说,应该逃避情感;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说,只是注意到了诗歌中的情感是不可取的,至少应该对诗歌的技巧有所了解,并且知道情感在技巧中是如何被重新组合的,并且能够把组合而成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情感展示给读者看。
关于情感的重新组合,艾略特提供了几种可能的方式,但是这里面的论述仍然显得单薄。艾略特所说的组合、集中等实际讲的是诗歌的想象力,他把这种能力归结为类似天才的本领,同时,也强调,这
种能力的得来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吸收。因此广博的学识和广泛的阅读是有必要的,这不会使诗人陷入僵化和呆板。想象力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诗歌情感与形式的桥梁。
关于消灭个性的问题,艾略特在《叶芝》中有继续的论述,作者可以运用自己强烈的个人经验,表达一种普遍的真理,并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目的是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的象征。但是叶芝的象征更多的是对神秘主义的思考,并且为自己的神秘主义建立象征体系,他的诗学意义上的象征和神秘主义意义上的象征的关系应该如何看待,这是一个问题。同时,消灭个性对现代诗歌创作仍然是大有启示作用。事实上,个人经验和情感被隐藏的同时,诗人的个性和其创作的个性并不会消失,而是被隐藏的更深,或者更能够成为普遍真理的表达。表面的客观和隐藏的个性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这也许正是更好的拓展个性的契机。
艾略特给后人的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历史意识是不能或缺的,这几乎成为现代诗人是否成熟的标志。艾略特的这篇短文本身的历史意义也不容忽视,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这篇文章使原有的诗歌秩序发生了变化。
应该说,艾略特的观点也许在之后的“学院派”的身上得到了更为明显和强烈的体现:关于放逐情感,我们可以从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人身上看到它的影子,如徐迟的一些论述,还有卞之琳的知性的诗歌创作都是如此;关于诗人在历史中的位置,王家新在《回答四十个问题》中提到,只有从文学中才能产生文学,从诗中才能产生诗,一个诗人如果脱离了“重写”和“被重写”,他就不对文学构成意义,并且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的阅读系统;欧阳江河将诗歌写作致力于成为一种向经典性写作的努力,好的诗歌应该能超脱时代的限制,这实际上就是传统在新的契机下被重构和重新解读。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浪漫主义在当时的浮华的文风的反动,也为新批评甚至整个二十世纪诗歌评论奠定了基础。西方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特征在于冲破束缚他们现时发展的传统信条。但他们用以发展自身的力量源泉依然是从传统中来。在之前的浪漫主义时代,诗人被放在缪斯的地位,是“人类立法者、洞察者和预言者”(雪莱)。艾略特背道而驰,把诗人从这种神龛上拿了下来,作者将为一种工具,或者是匠人。作品不再是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进而消除了传统中的个性的偶然性,作品超越了个人的偶然性,因为,批评也就从对作家的研究转向了文本,从而使文本脱离作者而获得了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艾略特是新批评的最有力的奠基人。
非个性化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1917年以来,非个性化理论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理论就是批评的依托,尺度,和标准。
信息爆炸的时候更需要有一个选择进入的策略。
研究原点。一定要有底子。
艾略特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的。这些东西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要从整体上理解他的理论,论文,记住论点凝聚的一些话。现代人的前提太多了。怎么能够把它区别。
专著1:费孝通—《江村经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1936年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调查资料编写而成的学术著作。又译《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阐明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江村经济》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江村经济》一书共有12章,第一章前言主要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着重论述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第二章调查区域开篇说明了界定调查区域的重要性与方法,介绍了开弦弓村的地理状况、经济背景、村庄分布、人口统计以及选择开弦弓村作为调查区域的原因。
第三章家主要介绍了家的组成以及由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形成的扩大的家,结成婚姻的重要目的在于传宗接代,人口控制,父母与子女关系,子女教育,婚姻的安排,家中儿媳妇的地位,表亲婚姻与“小媳妇”等问题。
第四章财产与继承阐释了所有权问题,包括“无专属的财产”、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家产,着重村民的家产的组成、使用、传递以及继承对婚姻和继嗣、赡养义务履行的影响。
第五章亲属关系的扩展主要分析了由于父系亲属、母系亲属、名义上的收养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和村庄的亲属关系基础等问题。
第六章户与村主要介绍了户、邻里宗教和娱乐团体、村政府、保甲制度这些地域性群体,探讨了其巩固社会纽带,协调共同利益的作用。
第七章生活介绍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对消费的控制、住房、衣着、运输、营养、娱乐、礼仪开支、正常生活的最低开支等八个子内容。
第八章职业分化简单地介绍了基本职业—农业、专门职业—各种手工业、渔业三种职业以及村民的从业人数分布与状况。
第九章劳作日程介绍了开弦弓村的计时系统、三种历法、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第十章农业一章描述了农田的具体安排、种稻的劳动安排、农业中的科学与巫术、共同劳动、互助的组织等。
第十一章土地的占有着重论述了农田的所有权、雇农及小土地出租,不在地主制、完全土地所有制等与土地相关的制度。
第十二章蚕丝业一章介绍了蚕丝业手工业的变迁,分析了促进变迁的条件和变革的力量,通过养蚕的改革计划和合作工厂的形式促进蚕丝业革新,最后谈到了政府对蚕丝业的支持和改革面临的困难以及对亲属关系的影响
第十三章养羊与贩卖一章内容极简,介绍了养羊业与羊的贩卖问题。
第十四章贸易着重分析了村庄通过小贩、零售店、航船,消费者的购买、销售代理人、航船、工业收购等形式实现农产品、工业品的内外交换与购销、将乡村市场与城市市场联成一体。
第十五章资金一章主要介绍了村民由于积蓄亏空而产生的资金借贷需求,并可以通过互助会、航船代理人、信贷代理人、高利贷、信贷合作社等形式获取资金。
第十六章中国的土地问题点出了中国土地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潜在的巨大的社会危机。
《江村经济》一书内容丰富且完备,充分阐释了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几乎深入到了农村生态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农村肌体的每一个细胞。正是由于作者选取的调查研究区域是一个村,所以才能把农村各个方面的问题调查清楚,解释清楚。可以说开弦弓村是当时的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典型代表,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反映出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即使放在今天的中国农村,书中的一些解释与论述依然十分具有启发意义,比如贫困地区依然存在的溺婴问题、农村地区的资金融通问题,对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城市化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也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稍后加以详细论述。
《江村经济》一书看似很凌乱,实际上是形散神聚,农村土地问题作为一条主线实际上是贯穿全文的,一些社会关系的产生、变化,经济关系的变更,人们思想观念的特点与改变都或多或少与农村的土地问题有关。可以举若干例子加以说明,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农民分到的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有限,受制于劳动工具与科技水平,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而且农民还要交一些地租或赋税,光靠土地的产出是不足以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的,而农闲时节,又会有大量的劳动力赋闲,所以丝织业—农村手工业得以产生,一方面农民有内在经济动力去从事手工业,以赚取收入补贴家用,否则可能会饿肚子,另一方面又有足够的劳动力可供使用。二者一拍即合。而土地问题是关键。再举一例,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可供给的人口也是有限的,即使中国人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土地的有限产出也会间接地影响人口的再生产,人们也会下意识地控制人口,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农村的溺婴现象,尤其是女婴。所以说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土地问题,完善土地制度是关键,我国农村近些年推行的土地流转制度、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土地是农村物质生产的载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阅读过程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每一种社会现象、经济现象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物质生产还是起着绝对的作用,支配着整个乡村的发展。在推行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不可避免要脱离农业生产,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已经失去了土地。所以一定不要忽略农民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与基础,要将农民真正纳入到城市经济生活的链条之中,如果农民脱离了社会生产又缺乏社会保障,则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高楼大厦并不代表城市化,农民都上楼也不是城市化,而是伪城市化。只有当整个城市经济系统可以供养新加入的农民群体,这样的城市化才是科学的、安全的,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最少的。
此外,还有一点使我感触颇深的,那就是作者的实地调研精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出真知。坐着空想是没有成效的。重大的科学突破要依赖于实践,尤其是社会科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后还是要多加培养自身的实地考察与调研的能力。
专著2:费孝通—《乡土重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乡土重建看似是一本书,实际上费孝通的一系列的论文集,而这些论文的观点大多与农村、乡土重建有关。只是侧重点与角度不同而已。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一文的主要观点: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替换。中国传统处境的特性之一是匮乏经济,正和工业所处的丰裕经济相对照。匮乏经济中形成了自我一种独特的价值体系,主要的态度是知足。传统匮乏经济的形成有许多条件。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其次,我们可耕地的面积受着地理的限制。知足、安分、守己这一套价值观念和传统的匮乏经济相配合,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的社会性质相配合的,而且是相互发生作用的。面对西学和西方科技的引入,西方生活方式的引进,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发展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势必会对社会变迁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也是需要进一步注重与改善的。固步自封,不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思想僵化,注定要落后,必定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乡村·市镇·都会》主要论述了三个观点:第一,对中国乡村和都市关系有相成和相克两种看法。相成:都市是农产品的大市场。都市愈发展,市场愈大,农产品价值越高,乡村里人得利也愈多。乡市之间的商业愈繁荣,双方的生活程
度也愈高。相克:从历史来看,中国都市的发达似乎并没有促进乡村的繁荣,相反,乡市之间被封锁后,后方的乡村的确有一度的喘息。这是中国经济畸形发展的一面。第二,传统市镇并非是生产基地。市镇没有多少产出可以去和村里的生产者交换贸易。市镇需要粮食,需要劳役,但他们不必去交换,他们有地租和利息可以征收。市镇寄生在乡村的物质生产之上。第三,乡村无法从都市受益,乡村将农产品、手工产品、人员输送到城市,但是乡村的血液却慢慢枯竭,乡村在供奉着都市。
《论城·市·镇》探讨了人口与城乡的关系,衙门围墙式的城和贸易里发达出来的市和镇。人口与城乡的关系主要是说明人口的聚居进而形成乡村、市镇和都市。衙门围墙市的城则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附属于“城”的工商业如何发达,在以地主为主要居民的社区里,它的特性还是在消费上。这些人口之所以积聚的基本原因是依靠政治以获得安全的事实上。贸易里发达出来的市和镇介绍了市和镇是如何因贸易而兴起的。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一文从小农经济的坚韧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的经济没有崩溃而是瘫痪。本文的一些观点其实与毛主席的一些文章的观点有些相似。比如《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可以存在》等,其核心观点还是在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与自给自足性,尤其是在山区和贫穷落后地区,根据地可以在外部封锁的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发展。
《基层行政的僵化》分析了传统皇权的无为主义、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自治单位完整性的破坏、政治双轨的拆除等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基层行政的僵化一方面是因为加强了中央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堵住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把传统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关系破坏了,而并没有创制新的办法来代替旧的。
《再论双轨政治》论述了民主与宪法对维护政治系统稳定的重要作用以及地方人才对政治发张与进步的推动作用。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分析了地方人才的流失对乡土的冲击与接受新思想与新知识的乡村子弟却很难重回农村施展才能与抱负的尴尬局面。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一文阐明了合理的土地分配与良性发展的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对维持村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的重要作用,而一旦传统有机配合的脱栓就会造成农民生活的凄苦。此文还论述了地主阶级合理的出路。乡村经济的衰落必然会导致地主阶级的没落,原因很简单,地主阶级是寄生在乡村经济母体下的子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地主阶级只有另谋出路,适应新的局势,另建他们的生活基础,否则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探讨了乡村经济的衰落会导致地主阶层特权的动摇,寄生阶层的保守性、传统文化的束缚都会阻碍地主阶层的转型与蜕变等问题。地主阶层的生存与繁荣不是靠他们个体的能力,而是靠微妙的制度上的搭配。地主阶层要想获得新生,不仅要放弃有形的特权,而且必须把从特权里所养成的那一套生活方式,包括志趣和态度,一同抛弃。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一文主要内容是:现代技术的下乡为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供了一条道路。电和内燃机的使用使现代工业分散成为可能,这也为乡村工业的复兴创造了条件,毕竟在乡村从事大规模的的工业生产是不现实的和无效率的。铭记一段历史教训—新技术常常会成为少数人的特有机会,造下社会新的分化形态,利用新动力和新技术的人数愈多也愈能保证它不会危害社会,得到正当的利用。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分析了乡土工业的规模、手工与机器的配合、乡土工业的成本等问题。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首先介绍了传统乡土工业的两种形式并介绍了家庭工业的合作组织与服务工厂两种新的工厂组织形式。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通过对资本从哪里来,有没有资本,为什么会没有资本三个问题的探讨乡土仍然是重建资本的来源,因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民又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节约储蓄的保证》的主要意见是中国并不是贫乏到毫无积累资本的能力。但是得先培育和爱护乡土力量,把传统的土地制度改革了,更从传统勤俭的美德下手,在所得归所有者支配的奖励下,从乡土基层着手开始积聚资本,充实生产,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才有着落。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一文即是对全书的一些总结,也是对各家的批评建议的总结与答复,勇于接受批评,相互探讨,更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读完乡土中国之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感悟最深的还是作者对中国农村问题的深刻认识。对我们思考三农问题与农村与城市互动的关系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首先,谈一下农村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在乡土重建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这样的观点:乡村支撑着城市的发展,为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血液,为城市提供着资本、劳动与原材料。中国的农民最苦。建国以前,农民的苦日子就不谈了。建国以后,农村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建国初期,我国百废待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在于我国工业的落后与军事工业的需要,但最重要的经济动因是重工业可以实现内部的循环与增长,而发展轻工业则需要有发达的内外部贸易体系,而我国又处于西方国家的包围与封锁之中,发展外贸谈何容易。所以发展重工业成为首选。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供应工业的粮食从哪里来,资本从哪里来,劳动力从哪里来,还是从农村来,乡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撑工业成为了定局。这也注定了农村经济肌体营养的严重缺乏与滞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贫困。这也正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的得到了大发展,国家富裕起来后,中央要出台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政策方针。乡村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已严重不足,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
其次便是农村工业的发展问题。俗话说:无工不富。乡村的未来发展还是要依赖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深加工,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乡镇企业。一方面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就地安置,减少社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农产品有了销路,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产品经过加工后,产值自然也会成倍增加。这也是作者为什么极力提倡复兴乡土工业的原因之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虽然勉强算作走在大众的前列,但始终感觉自己理论修养不够深化,尚需读很多书来充实自己。这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得不承认很难读懂,所以只有一些浅显的感想。
在书里,作者韦伯主要讨论的两个重要概念便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而他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正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
我分开来整理:所谓“资本主义精神”,韦伯通过考察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亲亲和关心。得出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他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性的文明来了解,认为它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得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他领域,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态,弥漫于近代欧洲,这就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另一方面,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是与新教伦理是分不开的。这种伦理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所谓天职,即是上帝安排的任务,作为新教核心内容。没有这些精神,也可能产生资本主义的某些特征,但不会产生完整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所以,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现代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皆为新教占主流的国家,而传统天主教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等,论经济实力与影响力,只能算二流国家。作者主要用新教加尔文教所信奉的“预定论”来说明。其次老师强调这本书关于社会生活中工作的目的与意义。书中认为,在西方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勤恳工作,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纪律,并不是为了单纯糊口或害怕工头惩罚,而是内心信仰使然。我感觉比较有趣的是,富人也不可不劳而食,因为,即使他们无需靠劳动挣得生活必需品,他们必须同穷人一样服从上帝的圣训,上帝的神意已毫无例外地替每个人安排了一个职业,人必须各事其业,辛勤劳作。而且要有所奉献,于是我们明白为什么西方多慈善家的原因之一。而我们,我认为我们的社会里极度缺少这种类似于信仰的东西,它们有时候甚至可以以胜过法律的效率来约束人或者鞭策人。我经常不能理解一些基督信徒的那些自残行为,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所以相比西方人来说,中国人缺少信仰,虽然我们有鼎鼎大名的五千年优秀民族传统精神,但在现实中可以说我们并未与之完全生活在同一个层面。仔细想一想我们努力工作辛苦学习为了什么,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我笑了,一切追溯的源头还是自己。于是我们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尤为重要。
再次作者认为牟利和贪婪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哪个社会或哪个人都有牟利和贪婪的欲望,资本主义反倒是有节制和规则的牟利,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上述观点也可以解释这一点。
在第一章中,韦伯引用了“新教徒在近代经济生活中拥有较多的所有权和管理地位”的现状,论述了新教徒不管是作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不管是作为多数还是作为少数,都表现出一种特别善于发扬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
在第二章中,顾名思义韦伯探讨的就是“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引用了大家所熟知的美国前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诸多名言,得出最后的结论就是“富兰克林所有的道德观念都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即把赚钱纯粹当作目的本身。作者又谈及个人的职业精神——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新教本来只能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加以考虑,即:新教形成了一个先于纯粹理性哲学发展的阶段。
第三章中,作者通过路德所信奉的“履行神意安排给人的特定义务是上帝的专门旨意”得出了路德的职业观念依旧是传统主义的。他所谓的职业是指人不得不接受的、必须使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的事。同时作者对宗教改革作用进而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荒谬教条主义的论点予以了驳斥。提出了本书研究任务是要弄清楚宗教力量是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
第四章韦伯逐一介绍了历史上禁欲主义新教的四种主要形式:1.加尔文宗;2.虔信派;3.循道派;4.从浸礼运动中分裂出来的一些宗派。受限于本人宗教知识的浅薄,在读到这一章节后,我感到了明显的力不从心,错繁交织的宗教间关系弄得我是云里雾里,一头雾水。印象中只是对加尔文宗还有些许感触,即人死后只有一部分能够得救,其余则被罚入地狱。但这是上帝已经预定好了的,上帝已经选定了哪些人可以得救,哪些人不能得救,而这上帝的选择又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世俗的善与恶支配。就这一点而言,显然与佛家的“种善因得善果”有所区别。而其他一些虔信派,循道派之类的,我不否认我是通过一些网络媒介进行了学习和了解。
第五章韦伯论述了禁欲主义新教的基本宗教观念与它为日常经济活动所设立的准则之间的联系。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资本主义精神态度的基本要素与清教世俗禁欲主义的内容是相同的。
哈利于一岁时父母去世,被送到他的姨夫那里寄养,但他那肥胖的姨夫对哈利态度极坏,让他当家里的奴隶。
直到他十一岁那天什么都变了,哈利收到了霍尔沃兹一封邀请信。在这里所有人都认识他,用现在的词来形容他就是童星。他可以吃到丰盛的饭菜,可以睡在舒适的床上,他有了一根凤凰尾羽和冬青木制作的魔杖,一把超酷超炫的光轮2000飞天扫帚,以及两个好朋友——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十分快乐的时光。但是他也知道一个与他不共戴天的敌人——伏地魔。他想利用霍尔沃兹得到最高机密——魔法石来复生。为了阻止他,他们深夜溜进三楼禁区,通过一系列艰难险阻,最终夺回了魔法石。至此,伏地魔想重生的欲望彻底破灭了。哈利成为全校的名人。
哈利是一个平凡而又弱小的孩子,之所以能打败黑魔头,除了友情,勇敢,天赋之外,还有那有那被黑魔王害怕死的父母留给他的那个深藏不露的印记,那就是:他的父母对他深沉的关爱。
即使他的父母早已离他而去,但他们却用着自己的方式去保护他,让他健康地长大。在伏地魔想要去杀死哈利·波特时,强大的爱的力量,使他无法动弹,这便是爱的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至今(2012年)已经走过了六十余载,然而,对于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来说,这段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快速,其中却也包含了不少挫折与弯路。《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一书主要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兼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武力独著,本书深刻而简要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并在书中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与党的关系的见解与启发,全书简明扼要,对于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与党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观点与凭据。同时,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本书研究时间跨度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949年-2006年,第一项内容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从新中国成立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
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我国是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社会变革目标,千方百计地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当1956年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发现事与愿违,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优越性。在第二个时期,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我国又开始从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向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过渡。可以说,57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就经济体制的演变而言,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最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本书研究的第二个内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特点。建国以后,为了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概括地说,57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型的、以追求经济独立、高速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的道路。而57年来的经济体制变迁,也基本上是受上述的政府权威和三个目标所制约的。换句话说,57年来,我国基本上是实行着“赶
超型”发展战略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书中对这部分主要分中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探索,1978年以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政府职能和作用的转变三部分展开说明中国经济发展与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上面三部分发展做线,深刻阐述了在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共产党所起到的重要领导作用。由此,自1978年以后,邓小平提出的从改革入手,推动发展战略的转变对过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校正,它在传统体制造成的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导致了80年代需求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其中尤以获得自主权的农民发挥的作用最大,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实现了毛泽东始终追求而没有实现的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和进行农村工业化的目标,而且为城市的改革和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成功的榜样和充足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公社的取消,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大量引进外资,使得工业化中的投资主体已经呈现多元化,政府的角色也逐渐由唯一决策和实施者向领导和协调者转变。特别是1992年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不仅国有经济的改革在1997年以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民营经济也快速成长,在“十五”期间,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和多种经济成分保存发展的格局,而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也在2001年加入WTO后加速,特别是2003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和办法更为明确具体。
书的最后一部分主要围绕执政的历史经验的历史总结来展开。回顾新中国五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既有令人振奋的辉煌,也有叫人痛惜的失误。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总结吸取,以提高执政能力。书中阐述了一下几个观点与总结:社会主义观念和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握历史契机的关键;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不符合中国经济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
第三课 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第二框题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河北省安新县三台镇中学田领峰
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框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讲了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第三框主要从实践的角度讲了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的几种类型。本框内容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如何规范经济行为,在全课中具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学好本框对理解全课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这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作为学生他们并不十分了解经济问题,更不理解他们今后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该如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这是本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好这部分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 、懂得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一方面要遵守经济活动中各种规则,另一方面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2 、青少年养成依法参与经济活动的习惯,培养遵纪守法观念
教学重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教学难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用具:多媒体 自制教具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训练巩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而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消费。就象进行体育活动、各类游戏活动一样,经济活动要有秩序地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法律在规范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板书)
法律是如何规范经济行为的呢?我国法律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规范经济行为:
一是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二是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请大家想一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哪些人呢?
放映图片:选择山西假酒案;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钱塘江堤塘工程案等图片内容。请学生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将会造成多大的危害。思考:在这些案件中究竟是哪些人违反了法律?引出经活动的参与者(板书)有哪些?
请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思考回答:[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板书) ]
大家看了刚才的图片后想一想经济活动中的这些参与者应该怎样开展经济活动呢?
思考后回答(要遵守法律规则,依法规范经济行为。导入下文)
(一)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板书)
请大家想一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你是一个生产者,你要想赚最多的钱,那么你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销售者,你的最大愿望又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消费者,你的最大愿望又是什么呢?先请学生讨论,然后分别回答。
请大家想一下,如果我们只想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各行其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样就会出现录像中大家看到的那种伪劣商品大泛滥,货不真价不实,给国家财产、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等等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
学生讨论回答(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经济活动 )
我国目前制定了哪些有关的法律?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请学生回答。
1.“平等”
(投影)出示一则材料:某地有一家国营家具厂,是当地政府的龙头企业,利税大户,但其产品规格、样式早已赶不上时代潮流。因此,这家家具厂的产品常常受到外地名牌产品和本地个体、私营企业优质产品的冲击,导致因其产品卖不出去而利税大减。当地政府便采取种种措施(如加倍收取管理费用等)压制其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于是,当地消费者不得不买该厂的家具,因为当地的交通非常不便。
问: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想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上述材料中发生的这种现象却让当地消费者买不到它,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某个主管部门以非法手段保护其所属企业,而压制其他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教师评价:对,大家再想一想,作为同样一个产品的生产厂家,有的被保护,有的却被限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地位不平等造成的。这种不平等使我们消费者买不到好的产品。大家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等,它们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怎样?
学生讨论回答:(平等 板书)
什么是平等呢?
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指出:地位、身份的平等,反对非法手段。
2.“公平”
投影出示一则材料:某地为了鼓励当地农民养猪,规定凡外地到本地卖猪肉者,须交10%的管理费。问:在上述材料中,为什么外地物美价廉的猪肉不能到本地区销售?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这个地区有特殊规定:外地产品要加倍收取管理费用。 )
那么,这种行为公平吗?这种竞争正当吗?经济活动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学生讨论回答:(不是,经济活动应当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
很正确,那么什么是公平(板书)呢?你能归纳出其核心内容吗?
投影出示其涵义。 (投影)公平,它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上公平买卖,公平竞争,即时应当等价交换、公平合理,正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在市场交易中要兼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坚决反对不公平的交易行为。
谈到等价交换,插入一个小幽默:“老外买鱼”,用来说明经济生活中缺斤短两现象就违背了公平原则。
讨论:目前,国内有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降价促销的手段吸引顾客,例如“彩电大战”“空调大战”等。一些实力相对薄弱的企业苦苦支撑。同学们认为这种竞争有没有违背“公平”的原则?
教师讲:不正当竞争有可能或者已经侵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为己谋取私利,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为法律所。
强调指出:公平、不能有特权。并举教材上的其他例子简要说明。
3.“诚实信用”
(投影)漫画:广告效应(也可以让学生看第38页左上图)
(投影)幽默漫画:奇痒药方――虚假广告宣传害死人
(投影)诚实信用,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诚实待人,恪守信用,不得弄虚作假,损人利己。
例:湖南省汝县三江口农林牧种源公司,先后将6万余公斤假冒“63系列”杂交稻种,卖给广西、安徽、福建和浙江等区、省的20多个县(市),造成400多公倾良田绝收或欠收。近几年来,各地热水器致人死地;啤酒瓶自爆伤人;化妆品损伤肌肤;假酒致残害命等产品质量案件不断发生。据统计,仅1995年,全国消费协会就受理投诉案44万起,共计金额达亿―3000亿元。
教师讲:如果经营者违反经济活动的`原则,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就会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要求学生阅读第38页辅助文)
对,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多大的危害,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被假冒伪劣商品坑害的事情,有的话请谈谈你的感受。(请几个有此经历同学谈一谈)
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我们深恶痛疾的, 那么经济活动中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原则呢?
学生回答诚实信用(板书)后教师强调指出:不能弄虚作假,要言而有信。
4.法律规则的作用
教师归纳小结:三个规则及其要求,然后请同学结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谈谈法律规则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二)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板书)
我们已经知道了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规则, 就应该依法办事。那么我们怎样具体地去做呢?
1.生产者
投影出示一组图片资料(取自钱塘江堤塘工程事故;山西假酒中毒案的有关电视图片资料)请学生分析其中的生产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
学生讨论回答:(他们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害。)
根据上述材料,大家说说生产者在经济活动应遵循哪些要求?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他要求,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违法经营者,并谈谈体会。
2.销售者
请学生阅读课文,说明销售者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投影出示一组图片资料(重庆綦江虹桥垮塌的现场报道及案件审理情况资料;部分地区学生喝豆奶中毒事故的有关图片;有些商家打出“跳楼价、卖血价等欺骗消费者的照片)请学生说说其中的销售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
学生讨论回答:(他们推销劣质产品和过期产品,搞欺骗性销售,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
教师评价: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的销售者,其地位非常重要,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哪些要求呢?
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它一些要求,举例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违背这些要求的现象,并谈谈对这些现象的认识。
3.消费者
结合《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说明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可请学生适当举例说明消费者受保护的一些例子。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应该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教师归纳小结:要求
全课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法律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既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同时也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各种经济犯罪现象作斗争。下一课我们将专门介绍如何依法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板书)。
布置作业:教材第45页“探究与实践 第二题”
(投影 出示练习)
一、判断题:
1、平等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换中要公平。
2、在经济活动中,消费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3、生产产品掺假、掺杂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平的原则,必须依法予以追究。
二、选择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指( )
A、生产者 B、销售者 C、消费者 D、领导者
2、生产者必须依法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约束生产者经营行为的规定有( )
A、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B、限期使用的产品,要标明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
C、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D、不得以有奖促销手段推销质次仿高商品
教师评析。(略)
答案:一、1、× 2、× 二、1、ABC 2、D
三台镇中学田领峰
权力是一种责任,为顾客创造满意的价值。那么企业的顾客是谁?是我们的供应商、我们渠道商、我们的消费者。那我们的这些顾客需要的满意价值是什么呢?供应商需要的是诚信的合作,相对优势的合作;渠道商需要的是诚信的合作,良好的服务,产品的竞争力,有效的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是诚信的合作,优质的产品,价格低廉。所以我们手里的权利就是尽一切努力在自由竞争市场中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价值创造。
权力是一种责任,为老板股东回报满意价值。老板、股东顾名思义就是企业所有者或投资者,那么他们需要满意价值就是有持续竞争力的稳定团队、打造知名品牌、及最大投资回报。所以我们手里的权利就是打造精益化、标准化、持续化战斗力的团队,从而创立品牌,以致带来最大价值回报。
权力是一种责任,为下属员工提供满意的价值。员工就是我们企业里一起工作的同事,他们需要的满意的价值就是最高的收入、愉快工作的环境氛围、成长的空间及平台。所以我们手里的权力就是帮助员工提升技能、提高效率,获得高收入;创造一个生活、工作的优良环境,搭建一个沟通交流、互动的开心空间;规划、帮助员工成长。提供更多更高的平台。正如大前研一所讲的公式: 100――X= 自己的工作,对待下属我们要因材施教,要做教练型管理者,要识别下属目前的能力,即通过培养可达到的能力来授权和培养。其实一个卓越的管理者不只是自己创造多少业绩,而是能培养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业绩,就像世界名牌大学一样,之所以称之为名牌是因为培养了无数的元首、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
【读书笔记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推荐阅读: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个人感想07-28
《盗墓笔记》读书笔记个人所感07-27
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06-27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11-03
《意林》读书笔记个人领悟06-26
《大学》读书笔记个人感想07-24
愤怒与憎恨的读书笔记07-01
与父亲有关的读书笔记09-15
《斑羚飞渡》读书笔记感悟与体会06-03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读书笔记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