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共9篇)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篇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成为我们青少年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

由于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它可以成为我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也会对我们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网络色情信息泛滥、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网上交易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泛滥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该如何对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一、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基本情况,掌握网络对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影响,更好地推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展开了“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调查问卷

1.你经常上网吗?

a.经常(23.3%)b.偶尔(63.3%)c.很少(13.3%)

2.每次上网的时间,一般是多少?

a.1小时以内(6.7%)b.1~3小时(82.2%)c.3小时以上(11.1%)

3.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聊天(25.2%)b.浏览资讯(44.7%)c.玩游戏(18.4%)d.学习(10.7%)

4.对于网络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如何看待?

a.留言支持(3.4%)b.留言反驳(3.4%)c.不加理会(18.4%)d.进行讨论(11.2%)

5.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你会怎样处理?

a.点击察看(12.2% b.不予理睬(61.1%)c.删除(25.6%)d.举报(11.2%)

6.在网上聊天时,用假的个人资料是很平常的,是自我保护的方法,你的观点是?

a.非常同意(7.9%)b.基本同意(44.9%)c.说不清(41.6%)d.反对(5.6%)

7.如果网上有人需要帮忙,你怎么办?

a.帮助(3.3%)b.出一份力(14.3%)c.拒绝(11%)d.看情况而定(71.4%)

8.在网络中可以不经允许,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你的观点是?

a.同意(7.8%)b.不清楚(4.4%)c.有点反对(20%)d.非常反对(67.2%)

9.在网上,使用者可以不考虑法律后果,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你的观点?

a.同意(4.7%)b.说不清(4.7%)c.有点反对(22.4%)d.完全反对(68.2%)

10.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你有什么好的看法?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角度来考虑。

阅读了《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本站编辑还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调研报告栏目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青少年正不知不觉得将网络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经常上网占23.3%,偶尔上网的占63.3%,只有13.3%的青少年很少上网。每次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占6.7%,1~3小时之内在青少年中占82.2%,说明青少年在上网时间控制有比较强的自制离,还有11.1%的青少年每次上网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25.2%的人上网主要是聊天,44.7%的人是浏览资讯,18.4%的人是玩游戏,也有10.7%的人是上网学习。可见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青少年的上网行为,面对网络文化的种种反应以及网络道德却呈现多元化。

从问卷调查分析可知,82%的青少年不理会网络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只有少部分的人留言支持、留言反驳或参加讨论。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时,61.1%的青少年表示不予理睬,12.1%的青少年会因为好奇电击察看,也有25.6%的青少年立即删除,只有1.1%的青少年会主动举报,这说明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在网上聊天时,用假的个人资料是很平常的,是自我保护的方法,对此7.9%的青少年非常同意,44.9%的青少年基本同意,还有41.65的青少年认为说不清。因此,如果网上有人需要帮忙,71.4%的青少年要看情况而定,只有少部分的青少年表示帮助、出一点力或拒绝。在分析可以看出,67.8%的青少年反对“在网络中可以不经允许,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更有68.2%的青少年完全反对“在网上,使用者可以不考虑法律后果,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说法。这反映出,作为社会文明使者,践行社会道德、社会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青少年,在网络还是具有相当高的思想道德。但部分沉溺网络的青少年,也折射出网络道德的失衡。

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力度,寻求多种途径解决大中小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问题。现在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已被社会各界提上了日程。网络文化的纷繁复杂,考验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即不是虚拟的伊甸园,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随着鼠标的移动,也有黑暗的角落。作为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分辨力,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在学习网络提供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其实际运用意义,将网络作为自身腾飞的翅膀。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挑战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抢占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对策有如下几点:

1、正本清源,净化信息环境。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学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对“黑网吧”、“黄网吧”、“地下网吧”要坚决取缔,特别是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各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侵蚀青少年思想。

2、大力建设校园网,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大力建设校园网,使之成为网络上的“学生之家”,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这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的新方向。近年来,学校的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网上校园,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技巧、考研须知、心理咨询、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就业辅导等栏目,开设校园网“思想论坛”,给青少年们一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了解青少年道德动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要开发网络道德建设课件,把深奥的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开发思想政治电子教材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达到吸引学生,寓教于乐的目的。要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两促进。如,目前学校学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可以通过网络整合起来,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增强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净化网络环境。如在青少年广为喜爱的校园bbs里,挑选有责任心又有网络技术特长的同学担任版主,对校园bbs进行管理,删除有不良思想的言论和文章。在校园网上安装有关过滤软件,过滤网上的有害信息,净化校园网络。

3、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改变以往信息道德教育只在信息技术课中介绍,而内容倾向于信息安全的尴尬局面。

网络道德建设课程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进行无缝整合,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贴近青少年的实际,网络道德的内容的讲授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建立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也使得一部分青少年热衷于“昏天黑地”的“网络生存”,较少与社会(他人)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各大学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青少年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青少年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青少年们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5、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成为当务之急。

新形式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观念陈旧,对网络的发展和潜在的能量缺乏认识,就将错失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最好途径,从而使工作无法很好地进行。培养复合型人才担当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迫在眉睫,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新动向,自觉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篇2

一、网络道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著名传媒大师爱德华·麦克卢恩曾说过:“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环境。当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无疑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 人们原有的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计算机伦理道德是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健康发展的道德障碍。”网络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其快捷便利的方式和丰富的信息为人们开阔视野、搜集资料、对外交流等提供了有效的学习途径;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消极的效应, 尤其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的冲击尤其严重。大体说来, 青少年受网络影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

(1) 道德情感冷漠化。网络是一个由图文构成的虚拟世界, 正是这种虚拟性使网络有了巨大的诱惑力。在现实生活、学习中遇到的较大压力, 使他们转向了“虚拟情人”“虚拟朋友”甚至“虚拟父母”, 在网上找到了“精神家园”, 并以此缓解情绪, 求得内心的平衡。加之网络的虚拟性,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理直气壮”地撒谎, 这就加剧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成“网络漂移症”。这个高唱“诚信”的年代, 在网络面前却如此渺小。

(2) 学习方向的迷失化。据调查,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以其特有的生动、形象、直观的图文和丰富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少家庭出于学习的目的为孩子配置了电脑, 一些唯利是图的商贩更是把网吧的目标瞄准了学校附近。尽管一再强调:“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 但一眼望去, 网吧里未成年的学生比比皆是。

(3) 失范现象严重化。杜拉凯将失范现象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从网络道德失范的情况看, 一类是破坏他人网上信息安全、信息独享等犯罪类。另外, 还有偷阅、篡改或窃取他人机密数据资料, 甚至在电脑网络上进行犯罪活动的人。

二、对青少年“网络社会”的道德教育探析

基于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所带来的众多冲击, 我们应努力构建一个易为青少年接受的德育信息平台, 在德育工作中加强网络德育, 引导上网的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 增强抗诱能力, 进而培养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 提高道德的自我教育能力。

(1) 必须推进德育创新。德育的出发点, 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 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 网络德育要在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也应当大有可为。网络德育的根本目的, 是构筑精神支柱, 发掘创造潜能。青少年是德育主体, 不是灌输客体。网络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 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要善于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 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2) 尊重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一般地说, 当代青少年在个性心理上, 自我意识趋于早熟, 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独立感、自信心和好胜心, 不愿意别人小看或轻视他们, 不轻易接受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指令。思维的迅速发展、学校里的学习和对社会的接触, 使青年学生具备对事物进行论证性思维的能力, 从而也提高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 出现了更多创意成分。他们一般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机械地接受传递全部的教育信息, 而是对信息采取“个性化和选择、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不同个体会不同程度、不同状态地接受或抵制信息传递。一厢情愿地强迫、急功近利的“灌输”, 往往会造成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

(3) 追求德育的自然化和情境化。所谓自然化和情境化, 即是要求网络德育的信息输出, 应融于学校网络教学的一切活动中, 在看似自然的表面下昭示教育的内涵, 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 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主动地去实现教育的目的。真理是赤裸裸的, 但赤裸裸的真理有时却难以为人们所接受。激发需要, 就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创设情境, 渲染氛围。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 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 才能为他们所了解。”

(4) 努力实现网络德育的互动化和民主化。信息化时代正在动摇成年人的知识权威地位。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放下“为师”的架子, 在网络德育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应该说, 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平台, 也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平等和民主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手段。网络上的论坛和聊天室的匿名性, 使德育工作更容易为人所接受。这是因为那些对政治不感兴趣、对德育工作有逆反心理的这部分人, 无法获知德育工作者的真实身份, “淡化”了受教育的色彩, 从而化解了他们的抵触情绪。只要德育工作的内容正确、形式生动, 就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青少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健康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祖国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因此,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关系到祖国的长治久安,青少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祖国的未来,必须具有健康人格,青少年时期基本上处于中学阶段,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完善自身体系,重视人格教育。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瓶颈

1.青少年心理不健全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儿童向成人的国度,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处于半成熟时期,由于知识的储备量较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独立性较差,判断力不准确等,所以此时的青少年在面对如何选择未来的职业,如何对待朋友,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时,其心理上是充满矛盾的。青少年学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势,他们思想开放,保守意识不高,敢说敢为,做事不计后果。这些不良行为将会使他们难以承受各种问题带来的困惑,进而导致他们心理的不稳定,各方面都有待提升,并且提升的空间较大,可塑性较强。

2.思想意识差

青少年正处于人格、价值观方面的塑造期,对事物、是非的辨认能力不足、模糊阶段同时,同对道德相关方面理解不足,极其会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所影响。他们认为独立就是不受任何人管制,凡事都由自己做主,不考虑后果。随着岁数的增长对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对生硬的教育方法也敢于表示反感,更喜欢“小团体”或“自由”行动。但是,他们思想简单,缺乏辩证的方法和丰富的社会经验,观察问题易片面和偏激。导致考虑问题不全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

1,建设和谐校园

人际关系建设是社会各个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在校园集体中也不例外。在学校文化中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线的教学工作中。无疑会很好的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效果。首先,我们要从整体上保证我们的校园文化是和谐互助、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其乐融融的氛围。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学校领导和领导之间、教师和领导、学生和老师、老师之间及学生之间都要保持好的氛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此观念根植于内心,时刻保持微笑状态,尊重领导和同事,爱护学生和同学,整个校园的和谐氛围就会蔚然成为,显而易见会提高学校整体的人际关系。其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比如作为学生要尊敬老师,作为老师更要爱护学生,老师和学生互敬互爱,彼此可以成为良师益友。再次,领导和老师也要处理好领导和下属的关系,为学生做好榜样,引导学生积极的处理人际关系。作为领导不但要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多多体恤老师的工作和生活,在下放权利的同时也要监管他们。同样,作为老师要积极配合领导分配的任务,并及时汇报,积极促进事情的发展良态。我们更应该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投入情感,从情感出发才会感化人心,内人深处充满了爱意,才会给予社会爱的回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能够在这充满爱的校园里潜移默化,一定会结出充满爱的结果,并会很好的塑造身心健康的青少年,塑造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情操。

2.开展心理思想教育活动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国不断的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作为一线教师可以下意识的将心理学的理论为支撑来教导和启迪学生,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比如目前学生的压力也有所增加,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家庭上的,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沉默低落、郁闷不欢、闷闷不乐、甚至上课无法集中精力,思维反映迟缓的症状。我们可以将教师装扮为更加光亮、鲜艳绿色,有利于缓解紧张疲劳的情绪,同时也有利于通透心境,调整状态,大量的实践证实了其简单有效的可操作性、和辅助性作用。

但是,我们中学教育要建立一个完善思想政治体系,要为请好年塑造健康的品格,这些往往是不够的。我们要搜集、研究讨论、多元化的教学经验,来加以完善我们的不足。这个过程必定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够完成,必定是长期性和系统新的,但是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懈怠。更要将体系的而建设和学生人格的塑造平衡好,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我国的教育水平也会取得更上一个阶段,也能为初中教育的提高提供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丽艳.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J].传承,2008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 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 息公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 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据统计,到1997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 94个国家和地区联入了I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 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 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 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 题。道德范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本文探讨了 计算机网络发展对道德的复杂性影响。1 道德意识方面(领域)1.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 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 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型I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 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I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 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 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 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 网络世界。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 面上。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 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 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 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 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 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1.2 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 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 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眼下的I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 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 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 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 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 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 务和责任,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1.3 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 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 了数码化的存在:Degital Being。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 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尤其是Internet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 参加、多向交流的技术,使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 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

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 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2 道德规范方面 2.1 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 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 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 之约束力明显下降。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 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2.2 使道德规范在量的规范上不断扩张 从历史的运动来看,人类社会规范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表现为道德规范的适 用对象的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世界的发展对形成和发展道德标准,制 定新的规范开拓了新领域,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网络中,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 为和其它的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 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从电子邮件使用的 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到字母的大小写,电子邮件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范。例如美国华盛顿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电脑伦理十诫”,南 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等等。(注:参见 :文献[1],第12~14页。)所有这些规范都是对原有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 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2.3 网络道德规范向法制化转化 具体的道德规范在量上的积聚并不是无止境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向法律法规的转 化。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道德规范显得软弱无力,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力求规范团体和个体在网上的行为和关系。例如美国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和“隐私权保护法”,新加坡的 “Internet管理体系”(注:升文:《全球追捕网上黑客》。北京青年报,1997-10-01(B))。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 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并在97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 中也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3 道德行为方面 3.1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产生新特点 Internet直接介入“交际”领域,为人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网上空间,为现代人 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所:其一,网上空间具有虚拟性,可以“相识不相见”,从而免除交往者的奔波之苦;其二,网上空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且覆盖广袤。上 网者可以定向抵达一点,也可以同时抵达多点,从而形成颇具规模的“交际圈”,为 人们在更大的范围内交友、择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其三,网上交友可以“匿名 进入”,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交谈者可以对对方的真实身分一无 所知。这也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分进行交往,使交际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正是由于Internet的自身特点,使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了新特点:既直接 又间接。直接:网上提供许多聊天或交谈渠道,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同时性谈话。间接:所有谈话都是通过屏幕上的字母和语句来完成,听不到对方声音和语气,看不 到表情。Internet为人们“撒谎”和“说真话”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3.2 出现大量不规范行为 杜尔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 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注:〔美〕杰克•D•道格拉斯等:《越轨社 会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3页。)在网络发展初期,新旧道德 规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钩,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 处于既不受旧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例如:某个人通过某个ISP或B BS传播了侵权或违法的信息,那么ISP业者或BBS站长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过错的 责任还是无过错的责任?如是过错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才算有其过错呢?这引起了多 方争议。至今,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2)规定冲突的行为。在网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篇5

年思想道德现状及思想道德建设

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青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和责任。根据我局年初总体工作安排以及县关工委《关于对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开展调研活动的安排意见》,我局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建设文体基础设施等四方面入手,着力营造和提供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的文化体育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按照县关工委要求,对本局年初以来,贯彻落实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措施作具体汇报:

一、贯彻落实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精神

为贯彻落实县关工委《关于对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开展调研活动的安排意见》,我局及时组织召开局属单位负责人和机关全体会议,专题传达学习、部署落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及其本部门工作目标任务。大家在讨论中表示,要紧紧抓住这次时机,进一步提供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载体和产品,严厉打击影响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的违规文化体育经营行为和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体育环境和氛围,切实承担起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职责和义务。

二、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一是切实加强文化体育市场管理。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为重点,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全力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检查频率,严厉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对第一次查获有违规行为的网吧予以罚款处理,对经查实累计两次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一律作停业整顿处理,第三次查获直接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切实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校园周边、繁华路段出版物市场的治理,以“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为抓手,严肃查处危害青少年的读物和视听产品,加大对教材、教辅市场的检查力度,鼓励各类健康有益的青少年课外读物的流通,引导青少年自觉进行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自一月份以来,我局开展网吧、电子游戏厅、出版物市场(书报刊、音像)专项检查累计74次,出动检查人员180人次,检查经营场所328家次,查获并收缴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读物、“口袋本”读物以及盗版教材、教辅读物300余册,非法音像制品200余张,取缔兜售非法音像制品的游商地摊2处,9家电子游戏厅受到罚款和停业处理。通过严格管理、从重处罚,从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我县文化市场环境,净化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二是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1、我局每年联合学校组织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培养广泛的文化兴趣爱好,并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2、特别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联合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广泛开展文物宣传展示工作,让青少年详细了解文物的来历和祖国的珍贵文物,了解伟人及名人的成长经历和为国家、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使他们受到了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图书馆以推荐优秀图书,免费借阅和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等方式,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活动,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目录打印成册,广泛宣传,为青少年搞好服务。文化馆以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主,如每年举办元宵节灯谜晚会、庆“六•一”少儿书画展等。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活动场所。使青少年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3、加强对青少年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以实施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全面调查县域民间特色文化,对一些流传至今且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品种进行了重点挖掘、整理与保护,并加大宣传力度。

三是积极开展有关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等,组织开展健康有益、文明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例如全县乒乓球赛、篮球赛等。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广场、社区、学校、家庭文体活动,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

四是全面抓好青少年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适宜青少年参加的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免费开放各类已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协调有关乡镇完成了16个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按照“四有”标准,建成了38个文化大院并配发了设备。实行了总分馆制,新建“农家书屋”49家。10个行政村的健身广场纳入“百镇千村农民体育工程”,配备了活动器材。进一步改造民族体育场,建设了全省第一个草坪门球场,新建了封闭式室外篮球场,更换了篮球馆地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坚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工作服务理念,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件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展适宜于青少年参加的各类主题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道德实践与教育。

二是积极提供思想道德教育场所。组织推动图书馆(室)、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等场所积极主动地为青少年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三是加大优秀文化产品生产推广力度。精心策划、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各类青少年读物和视听产品。同时要采取有力

措施,推动少儿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加强少儿文艺创作、表演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少儿文艺骨干力量,组织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多创作思想内容健康、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少儿作品。加大少儿文艺创作资金投入力度,扶持优秀儿童剧目(作品)的创作与生产。

四是努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加强网吧监管,在巩固专项整治成绩的基础上,对违规网吧予以从重、从严、从快处理,决不手软。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严格审查面向青少年的游戏软件内容,防止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游戏软件产品流入市面。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台球室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严厉打击流动摊贩、个体游商非法兜售出版物活动。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不得开设电子游戏厅、网吧等经营场所的规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有序、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总结 篇6

人民街街道党工委2012年上半年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我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力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现作如下总结: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期落实和加强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既是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工程”、“希望工程”,也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工程”和“实事工程”。通过学习文件、传达精神、征求意见和召开座谈会等,使我街道领导干部对落实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二、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我办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本单位的工作重点和目标管理,切实制定适合本街道实际的工作方案,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构,为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根据具体情况聘请了多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会义务监督员”,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

2、完善考核体系。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考核要求,我办继续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街道党委目标管理内容,实行目标考核。

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1、利用 “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国庆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一二.九纪念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教师节”、“母亲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2、在青少年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开展此 项活动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

举措,我办今年3月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各项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月5日组织辖区学校百余名团员、少先队员参加了“民族精神代代传”行动日活动,引导辖区各族青少年通过开展学雷锋、植绿护绿、环保清洁、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系列活动,把民族精神的深刻主题和丰富内涵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牢记党的性质、任务、宗旨,进一步坚定“三个离不开”思想,加强了对青少年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民族精神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孩子的内心。

四、进一步净化、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1、加大对网吧的整治力度。按照取缔非法、控制总量、加强监督、完善制度的原则,抓好网吧的建设。实行实名制登记上网制度,推广绿色上网软件,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认真落实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有效打击违法行为。

2、继续开展扫黄打非。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厅、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音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中小学周边两百米内不得有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严厉查处各种违规经营。坚决查处各种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和各种伪科学的出版物,查处含有诱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恐怖、残忍等有

关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五、不断加强阵地建设

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有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强社区青少年教育阵建设,利用街道、社区图书室,开展青少年“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教育活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继续推进“爱心行动”工程

为进一步深化观爱“留守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行动,结合我办实际抓好“幸福留守”活动,为“留守学生”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进一步抓好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改造、建设工作。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街道、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流动家庭未成年人、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教育工作,切实加强管理、救助和保护,从实际出发,为流浪、孤残未成年人办实事好事。认真做好我镇轧钢厂农民工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的就学工作。

人民街街道党工委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案 篇7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和部署,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深入贯彻落实2018年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作,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师生的文明程度和素养,打造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推动芳香镇沅城市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及工作措施

根据中央、省、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要求,明确具体任务,确定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制定本单位任务分解表。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锋 副组长:张琴霞

组 员:周凤英 蒲萍 王环 梁小平王万香 许淑珍

2、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完善“学校育人”、“家庭育人”、“社区育人”、“社会关爱”四个体系。

3、要积极组织开展“传承中华美德,继承优良家风”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以优秀文化“六进”工程(书法教育进课堂、中华诗词进课堂、经典阅读进课堂、经典诵读进课堂、文明礼仪进校园、心理辅导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为载体,结合学校自身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创造典型经验、宣传成功做法,努力打造工作品牌,在各级报刊宣传推广。

(二)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24”字渗透到未成年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中国梦读本,认真开展主题班会队会活动,手抄报或墙报评比活动,开展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认知认同,确保中小学生熟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达到100%。组织开展“携手同行,共创文明”的学雷锋活动,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语文等有关学科教学;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班(队)会和主题升旗仪式,增强小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举办“我的中国梦”征文、演讲、文艺表演、书画展示等系列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共同理想;深入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到每节有主题、有方案、有载体、有特色。坚持不懈地抓好“清明祭英烈”、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和“向国旗敬礼”四项活动。

3、开展美德少年身边榜样学习活动。组织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宣传展示美德少年典型事迹。开展评选“公益小明星”和评议推荐身边小英雄、小模范活动,用美德少年的良好品行感染、教育、影响身边的未成年人,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

4、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开展以孝敬、诚信、友善、节俭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坚持每日一诵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比赛,使中华经典诵读成为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

5、加强未成年人公益广告设置宣传。按上级要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进校园、进教室,并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在报纸、电视和电台少儿栏目的显著位置、重要时段,要求刊播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利用学校微信群、LED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等载体,广泛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各界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识。

(三)抓好学校教育

1、组织开展“三爱三节”活动。继续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实施“文明校园”创建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举办文明礼仪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创建和评比活动。各班级要积极组织开展学守则、守礼仪、讲文明主题教育,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黑板报,举办一次知识竞赛,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3、上好德育课和少先队活动课。各班级要100%落实思想品德课和少先队活动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思想品德课和少先队活动课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文明言行引导工程。一是言语举止文明有礼。引导中小学生不讲粗话、不说脏话,远离不文明行为,将文明礼貌用语和良好行为举止带到校园、社区、家庭、人际交往中;二是公共场所文明有礼。在公共场所自觉做到文雅得体,礼让他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三是交通出行文明有礼。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违规横穿马路,不跨越交通护栏,不踩踏花草,争当文明行路人;四是旅游观光文明有礼。自觉遵守旅游文明公约,做到懂礼仪、守秩序,礼貌谦让,尊重习俗,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争做文明游客;五是网上交流文明有礼。

5、继续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小学生为主体,带动家长熟知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长95%以上能熟悉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劝导“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翻越栅栏、践踏花草、随地吐痰、随处吸烟、乱丢杂物”等不文明行为为主要内容,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文明创建宣传活动,并引导学生把文明及要求带回家,带动和推进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为广大青少年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浓厚氛围。

6、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主题实践活动。德教处要面向全校学生、家长和教师,征集好家规家训、好家风故事,编印好家风故事集。开展诵读家训名篇佳句、讲述好家风故事活动,举办好家风故事演讲比赛,举办“好家风伴我成长”书法比赛。

7、充分利用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坚持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师生齐唱国歌,精心安排国旗下讲话,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举行隆重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8、开展学“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学“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教育,要联系实际,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增强教育效果。要不断丰富和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使教育活动常讲常新。要开展以学“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内容为主题的读书、演讲、征文比赛活动及读书手抄报展览、班级黑板报评比等各类活动;要利用班会课、团队课及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教育活动,如座谈会、讲座等活动;配合好“五老”报告团、讲师团开展“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专题报告会。

9、加强小学生法治教育。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开设法治知识课程,利用法治课、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仪式教育等开展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采取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模拟法庭等各种形式深化法治教育。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深入中小学对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法治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

10、积极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坚持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层层评选师德标兵。举办一期“争当好教师”演讲比赛。以“和谐互助”为主题,举行德育专项研讨会活动,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开展向社会宣传教师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会教、爱教、乐教的工作态度,使全社会关心、理解、认可、支持教师工作。

11、真情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坚持“两个为主”(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公办中小学为主,实现“三个一样”(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免费),做到零障碍;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帮扶留守儿童,拓展留守儿童活动阵地,健全完善留守儿童档案。注重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坚持教职工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及时掌握其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所遇困难。创建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充实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幸福健康成长;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界、文明单位等对困难家庭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加强孤残儿童和边缘儿童教育管理,实行关爱和帮扶工程。

12、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开足体育课程,开足体育课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每天安排课间操,创造条件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学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定期举办各类单项体育比赛。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体育测试率达96%以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3、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备教师,均衡编班,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设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继续开展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制度和城乡教师支教助学、结对帮扶、教师交流等活动。

14、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完善校务公开栏,学校财务、教育收费、教师职称评聘、学校人事调整、评先评优、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都必须予以公开。严格执行物价、财政和教育等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建立永久性收费公示专栏,对所有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公示,自觉接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监督。

15、积极配合、协助各有关部门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实行文明创建“订正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确保创建文明城市任务落实到位。

(二)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标要求,逐一梳理指标体系中的内容,将指标体系条块化,以“五大建设”为主线(即:以“养成教育建设”为主线、以“传承中华美德”为主线、以“师德师能建设”为主线、以“艺术教育”为主线、以“安全法制建设”为主线),根据本方案细化各班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方案和活动计划,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切实做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常抓不懈。

(三)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回头看”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查找问题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强化督查考核,学校领导小组要经常次督查,督促指导学校按时间节点完成创建各项任务的落实。建立健全通报制度,及时解决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将创建工作纳入对学校年度考核指标,对推诿扯皮,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进行责任追究。

永登县红城镇宁朔小学

青少年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篇8

摘要:网络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产生了一些道德问题。因此探讨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的道德修养问题是规定网络社会秩序,保证网络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字:网络社会、道等修养、健康、高尚

一、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据CNNIC2003年7月的统计报告,目前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6800万,其中18-24岁占39.1%其中学生占有比例最多,达到了30.1%。网络凭借“强时效性、广泛的覆盖面、海量的存储能力、强烈的互动性传播的灵活性、多媒体段并存”等吸引了一批有一批大学生。可见,“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堵上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却反道德约束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盛会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所说:“我们还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升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络得到的失范会影响显示人改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生发展的遗憾。”因此将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实践当重要的。

网络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而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是最熟悉网络的群体之一,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成为净化空间的积极力量。

二、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道德意识?

1.社会主义意识:网络的发展打破了物理空间上的疆域限制,在信息疆域上实现了全球一体化,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道德、风俗习惯在相互交流中必然发生激烈的碰撞,因此,在网络社会里道德应该具有兼容性,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同时一下恶意的政治信息也打破了过去的自然屏障在网络社会中恣意横行。这些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有极强的渗透和辐射影响。因此,立场自由的社会中,大学生首先要对网络中存在的不公平的竞争态势和文化环境有清醒的认识。既不因噎废食,弃网络不用,又要认清国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兴利除弊。在充实利用网络积极方面的同时又要注意抑制其消极的一面。

2.社会责任感: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的,数字化的网络正是因为有了人的参与,使它成为独立于外的社会环境。但网络社会仍是以人为支柱,离开了人,就没有网络的发展,也不可能实现虚拟环境的社会化。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而网络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互联共存尤其需要大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否则网络就不能发展。

3.互敬互助意识。网络社会在信息上达到了全球一体化,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道德和风俗习惯在网络社会相遇,不同宗教、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同性格、经历的人在网络社会交流,相互之间彼此尊重就成为维护网络社会道德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社会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律,尊重他人。

4.诚实守信意识。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他是维系人际合作,从而保证社会存在发展的纽带。因此,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除了要保持诚实守信外还要谨慎人情消息来源的渠道和准确性。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社会的诚信度。

三、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提高道德素养的方法。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善于网上学习,使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上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淫秽和暴力等内容,我们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维护网络社会环境的良好发展。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应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积极产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有利于网络社会几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并且,在网络社会交往的同时要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个人的认识安全。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毒事件的网络学习会很大促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但长时间沉迷网络,尤其是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大学生为国家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自觉辨明是非,理性对待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环境中,个人的道德和自律成为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自身道德自律精神的加强对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促进我们两的网络道德品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告之星网站《重新认识网络》;

【2】 《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研究》杨军;

【3】 《网络道德失范以及挑战现在的道德教育》刘微;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篇9

表5:你最崇尚下列哪一种工作方式:比例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工作67%埋头苦干,争取早日出人头地14%与世无争、悠闲度日13%投机取巧,钻营人情世故0%其他方式6%

表6:你认为“成功者”最主要的标志是:比例拥有较高的职位和地位25%拥有可观的收入17%拥有高尚的人格20%恋爱婚姻生活美满幸福24%拥有丰富的学识9%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5%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尽管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中,我们重视了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分类分层教育,使工作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党对青少年工作的新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1、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的表面性。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往往过多注重表面形式,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传授层面,广大青少年为学习而学习,更多地停留在“入耳”层面,没有很好地“入脑”、“入心”,也没有很好地将思想道德认知同工作、生活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之传统的教育手段过多地注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命令主义,缺乏创造思维和强有力的生命力,结果导致工作拓展难度增大。

2、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被动性。思想道德习惯养成的形式、内容趋向组织化、行政化、单一化、运动化,不少道德行为规范还没有成为青少年持之以恒的工作、生活原则。故在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调动广大青少年主动参与践行的积极性上还不够。

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体调动的行政性。青少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运用行政动员方式过多,工作对象的覆盖面还不够,尤其在青工、闲散青少年以及普通青少年群体中缺乏鼓动性和活跃性,只能借助组织行为去调动部分群体,存在着目标群体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均衡性,且缺乏对目标群体的分层分类指导,容易出现“一刀切”现象。

4、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整合的简单性。应该说,全区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还是很多,但横向与横向之间、横向与纵向之间、条块之间缺乏沟通和资源共享。即便整合,也是活动硬件设施考虑较高,软件方面考虑较少,在工作中借力不够。同时,团干部的社会拓展能力也需提高。四、思考与对策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青年群体分化的多层次性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已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共青团组织要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促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渗透力、覆盖面和有效性,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1、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主要表现:

(一)青少年时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阶段。学校是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础阶段,人的道德养成关键是要从小就要打好基础,掌握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从小打好道德认知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青少年需求反馈系统、信息系统和重点样本调查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的新趋势。

(二)适应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特点的教育内容是关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青少年不同阶段的道德养成需求,提供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重点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通过开展思想道德现象大讨论、征集道德文明警语等形式,培养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开放性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是依托。网络和社区已成为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次调查中有72%的青少年有过上网经历,同时也有 83%的青少年表示目前我区的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短缺或对其功能设置和管理不太满意。我们要借助“社区青少年学校”、“青山共青团”网站等载体,以多种传播方式激活青少年的认知模式,使思想道德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并通过体验活动等,加大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开发利用,在社区中建立分散多样、就近就便的活动中心,吸引青少年经常参与,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上一篇:最感人的爱情诗句下一篇:班级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