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谚语和顺口溜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腊八节的谚语和顺口溜(精选4篇)

腊八节的谚语和顺口溜 篇1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的腊八节,这一天虽然没有被规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仍然有着其自己独特的节日意义,小编收集了一些腊八节的谚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过一个祥和快乐的腊八节! 谚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老北京俗语 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 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寒鸦 俗名:白脖子老鸹、白颈子老鸹。 分类:雀形目、鸦科、鸦属 体形中等偏小,有一白色领圈、胸、腹等亦白色,余部全黑,易与其他鸦类区别。后颈、颈侧、上 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 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耳羽杂有白色细纹。鸣声很单调,较短促而尖锐,喧闹不堪。

腊八节的谚语和顺口溜 篇2

一、日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1.直译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在我国文化传到日本后, 日本人不仅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 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谚语, 其日语表达或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汉语, 或是删减、增加、更改个别字, 或是根据日语的表达方式借用汉语相应谚语的部分用词或通过释义创造出来, 因此这些谚语在形式虽然与汉语不尽相同, 但意思基本上是完全对等的, 此类谚语在翻译时可采取直译的方法。

2.意译

日本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谚语。此类谚语的构成受到了日本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此类谚语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汉语的话, 有时会使中国读者无法理解或接受。这时就不要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对等而影响内容的正确表达, 而应该采用意译的方法, 将其喻意翻译出来。

3.等值译法

如直译和意译一样, 等值译法也是日语谚语翻译时常被使用法。等值译法又常被称为借用法、代替法或对译法, 是将源语谚语翻译成与目的语相似或意思相近的谚语。有一部分的日语谚语与汉语谚语无论在文化内涵、形式还是感情色彩等方面都很相似, 这时若采用等值译法, 保留源语的风格和形式, 较易为读者所接受。但是采用此方法的话必须慎重考虑, 一部分的日语谚语虽看起来和汉语谚语相似, 但实际上在语感细微之处可能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且在翻译日语谚语时应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征。因此, 在翻译不太包含有民族特征和历史典故的日语谚语时可以采用等值译法。

二、日语谚语翻译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 文化作为社会现象, 是一定的人的群体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认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深层这三个不同的层面。表层文化, 又称器物文化, 指的是有形的、可感知的物质及精神的产品, 如饮食、服饰、器具等;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 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礼仪风俗、行为准则等;深层文化指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不同导致语言的差异, 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翻译谚语时, 译文大都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犯了就词译词的毛病, 没有很好的进行文化处理。这也成为学生学习日语的一大盲点。因为翻译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转换过程, 它涉及到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 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也负载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因此, 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翻译的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翻译的过程。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 谚语、流行语就更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

1.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人们心目中关于某类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 是人们对该类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由于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的差异, 中日两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不尽相同。比如, 中日两国对“鬼”的感觉是有所不同的。活跃在日语谚语中的“鬼”与中国的“鬼”是不同的, 它不是死人的灵魂, 而是一种妖怪, 在日本人的心中, 鬼有邪恶的一面, 但同时也存在神的一面, 它在给人类带来灾难, 对人类进行惩罚的同时也会保护人类。所以在日语谚语中鬼的寓意虽有负面的成分, 但也有富有生活情趣, 让人感到温存亲切的成分, 它的寓意具有混合性、多元性。

此外, 从有关“猫”等有关动物的谚语中, 我们还可以窥探出中日两国人民对其价值的评价是不同的。在日语中, 有关“猫”的谚语基本上都是贬义的, 猫或被当做目不识珠的无能之辈, 或被当做馋嘴贪吃的无用之才, 或被当做素养不高的庸才, 或被当做忘恩负义的不耻之徒。而在汉语中对“猫”的评价并没有如此强烈的负面色彩。

2.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指主体获取、加工、输出信息的方式, 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一般说来, “中国人习惯于从宏观上、整体上看待事物, 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应用, 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环境。重辩证思维、重意合, 表现在语言上, 汉语常用大量涵义概括指代笼统的抽象名词去说明事物, 阐述道理。而日本人重形合, 注重即物性、直观性、实用性, 对具体事物较为关心, 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谚语中有明显的体现。

另外, 中日两国也都擅长形象思维, 但中国是以农耕或畜牧为主的大陆国家, 而日本是靠海为生的岛国, 孕育汉语和日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 使同一事物在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给人的具体形态是不一样的。这在自古流传下来的充满智慧的谚语上有明显的反映。

3.审美情趣的差异

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审美倾向, 既有个性特征, 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中日两国的民族文化同属东方文化, 总体说来, 两个民族的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审美情趣方面两国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中国文化的审美心理是宏大取向, 而日本特有的岛国风土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情趣, 芳贺绥将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归纳为:追求小巧细致, 崇尚简洁、余韵, 爱好残缺美, 喜好风流与风雅。日本人钟爱樱花, 樱花花期一般只有十天, 这种转瞬即逝的美是日本人审美意识最合适的象征, 同时它也体现了日本人的无常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谚语是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浓缩。通过对日汉谚语翻译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只有了解了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谚语的正确含义, 准确地做好翻译等工作, 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记录和储存文化, 并使文化的传播成为可能。总之, 不同的民族之间,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 使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角度也不同, 所以, 译者永远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处理是否得当至关重要。译者应当是了解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使者, 不懂文化就不能真正领会语言, 更不用说把它译成另外一种文字了。

摘要: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 是各民族文化的浓缩。通过对日语谚语翻译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并从中折射出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腊八节诗句谚语 篇3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

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

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

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清·道光帝《腊八粥》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清·李福 《腊八粥》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

北齐·魏收《腊节》

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篇4

关键词:英汉谚语,直译,意译,归化,异化

在我国翻译史上, 异化和归化之争发端于我国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 现代史上又有分别以“信”“顺”为代表的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大规模论战。美籍学者韦努蒂则在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提出“异化论”, 针对某些弱势语言译入英语的情况, 将其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策略甚至是反对文化霸权的武器。异化和归化由此上升到政治高度。而孙致礼和王东风两位先生则认为异化和归化相当于直译和意译。但蔡平先生主张“直译、意译”不等于“异化、归化”, “直译、意译”是语言层面的比较, “异化、归化”则包含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的比较。

事实上,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 两者并非彼此排斥, 而是相互补充。在实践中, 直译、改译、增译等方法都可能被采用。某些文体采用意译多一些, 另一些文体则可能直译多一些。关于直译和意译, 译界已达成共识, 两者并不等同于死译和胡译。布朗绍曾说过:“翻译总得涉及差异, 也掩饰差异, 同时又偶尔显露差异, 甚至经常突出差异。”汉语与西方语言 (如英、法、德、俄等语言) 在语文习惯和文化内涵上差异很大。以谚语 (Proverbs) 的翻译为例,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相当数量的谚语, 但风俗习惯和地理位置不同所造成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致使在译文语言中很少可以找到意义完全相同、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谚语。如何处理谚语翻译中源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及语言差异?下面将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谈英汉谚语的互译。

一、从归化的翻译谈英汉谚语互译

“看一个翻译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 完全取决于文化形态的重构, 翻译在这一形态中得到生产和销售, 什么是归化或异化, 只有在考虑到改变译入语文化的价值关系时才能得到界定。”而归化法有“两种前提:一是忠实原则下的归化, 二是非忠实前提下的归化。前者总体上是规定性的, 后者则是描述性的;前者是原语中心论的, 后者则是译语和译语文化取向的。”理论上, 归化的翻译主张“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实践中, 则强调通俗易懂, 避免多义或歧义。习惯认为, 当原文与译文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不能通达的情况时, “要用译语文化替代原语文化”, 即把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的外语词汇改头换面, 或套用译语中与之意义相似的现成的表达法, 把它们变成译语文化语境下读者耳熟能详的形象。

例如:

(1) M oney talks.有钱能使鬼推磨。

Fightfire with fire.以毒攻毒。

N 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2) 骄兵必败。Pride goesbefore a fall.

五十步笑百步。The potcalls the kettle black.

花开堪折直须折。G ather ye rosebudswhile ye m ay.

如果上文英语谚语分别翻译成下面的句子, 汉语读者能读懂。

“M oney talks.”钱说话。

“Fightfire with fire.”以火攻火。

“N 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不冒险, 无所获。

而汉语谚语分别译为下面的句子, 聪明的英语读者也能理解。

骄兵必败。Pride soldiers inevitably lose a battle.

五十步笑百步。O ne who strides with fifty steps m ake fun of those with one hundred steps.

“花开堪折直须折”译为:Pick the flowerin itsbloom.

但例句中的翻译处理既传达了源发语的意义, 又符合目的语的文化和审美要求, 译文流畅顺达, 理应首选。毋庸置疑, 在缓和语言、文化矛盾方面, 归化的翻译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 它有效替代了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而言既通顺又易懂。但过分强调通顺, 归化翻译也暴露出其缺陷:一是产生对原文语义的截流, 二是失信, 有时甚至扭曲原文的含义。因为后两者均属谚语翻译的败笔, 不被采用。下面只列举语义截流的现象。

例如:

(1) Like knows like.归化翻译为“英雄识英雄。”

(2) 吃一堑长一智。归化翻译为“Y ou can’t gain knowledge without practice./W isdom com esfrom experience.”

从上文的例句可以看出, 译语通俗易懂, 但源发语中的“like”和“堑”都有不同程度文化语义的缺损, 使读者失去了欣赏源发语语言文化色彩的机会。

二、从异化的翻译谈英汉谚语互译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人们把翻译看做译入语对原作的同化过程, 所以在确立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时, 把求同作为基点, 追求同而排斥异。在我国, 早有古代翻译理论家就认识到翻译的异化功能:以“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凸显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指出译语在翻译过程的异化;以“胡语尽倒”强调不同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以“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味, 乃令呕秽也”指出不同语言文体上的差异;以“翻也者, 如翻锦绮, 背面皆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 指出译语与原语的差异。我国现当代学者也很重视翻译中的异化问题: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 实际上是倡导异化;钱钟书标举化境, 提醒译者不要因为中外语言习惯的差异而使译文生硬牵强, 是针对异化采取的措施;许渊冲针对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提出“优势竞赛论”, 也涉及翻译的异化。在西方, 二十世纪兴起的语言学美学影响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与理解, 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的变化, 引发了语言学若干认知模式和方法论的变动, 从而导致一些相关学科如哲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的转向。西方诸多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中,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 不是“求同”而是“存异”, 反对译文通顺, 提倡异化。其目的不是消除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而是表达这种差异。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 一些含有典故的谚语常采用异化的译法。

例如:

(1)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 onk m ay run away, butthe tem ple can’trun away.

(2)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A fire on the city wallbringsdisasterto the fish in the m oat.

(3)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A 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so a long task provesa person’sheart.

(4) Eye foreye, tooth fortooth.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5) O utofsight, outofm ind.眼不见, 心不念。

(6) Easy com e, 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

当然, 为了照顾读者的认知能力, 可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如:“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可译为“G olden colored on the outside, but rotten inside”。这句话出自一则寓言, 此处的“金玉”含义不同, 需加注介绍:“This is from a fable, ‘W hatthe tangerine hawker said’.The golden colorrefersto the skin ofthe tangerine.”

为了照顾英语读者, 该谚语的归化翻译为:“A llthatglitters is notgold and beware of the skeleton in the closet.”

更多的例子:

(1) 各人自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

异化翻译:Sweep the snow from yourown front door;leave the frost on the other m an’s roofto thaw.

归化翻译:M ind yourown business./Poke notyournose into otherpeople’sbusiness.

(2) 木已成舟。

异化翻译:The wood is already m ade into a boat.

归化翻译:W hat’sdone isdone.

(3) There wasneveryetfairwom an butshe m ade m outhsin a glass.

异化翻译:从来没有一个美女不是对着镜子做她的鬼脸。

归化翻译:顾影自怜。

(4) The younger rises when the old doth fall.

异化翻译:老的一代没落了, 新的一代就会兴起。

归化翻译:前仆后继。/长江后浪推前浪。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译语的异化是源发语语言和文化对目的语的侵蚀, 目的语固有的语文习惯在外来语语文习惯的冲击下“不断地相机破例, 作出妥协”。最初, 译语与目的语语文习惯的某些差异可能会给读者的感官造成审美障碍;但久而久之这种障碍会被人们所习惯, 从而变成新的审美趋势。人们在阅读翻译作品时, 会享受由译语异化带来的异国情调和美感。以汉语为例, 异化翻译无疑在吸收外来语言的表达方式, 丰富目的语文化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如汉语中出现的“cold war-冷战, iron curtain-铁幕, superm arket-超市, internet-因特网, to have a party-开派对, to break the record-打破记录”等外来词汇, 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的表现力。

然而, 异化翻译并非十全十美, 它忠于原文, 但破坏了目的语文化的规范, “译者不仅可以不受目标语言和文本习惯的限制, 而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不流畅、不透明的语言风格”。异化译文难免有时不通顺甚至晦涩难懂, 出现如曹明伦先生所说的“大量中国读者压根儿读不懂的译文章节”。可见, 异化的“度”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事实上, 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不能简单地排除任何一种译法, 而应熟谙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 根据不同情况恰当地选用某一种译法, 或综合运用两种译法, 才能取长补短, 克服归化、异化译法各自的缺陷, 使译文尽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意译和直译、归化和异化翻译在目的语文化中起着不能互相替代的作用, 因此, 两种翻译将永远并存, 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1]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中国翻译, 2002 (5) .

上一篇:中考语文语病复习专题下一篇:2022中国道路运输企业竞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