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型家庭教育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忽视型家庭教育(精选11篇)

忽视型家庭教育 篇1

被忽视的情感——感恩之情

被忽视的教育——感恩教育

新疆喀什伽师总场中学陈永松

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现时代,世人都为自己的工作、职位、权利、金钱而奔走劳累。难免少了几分淳朴与善良,多了几分浮躁与功利……各种不良的思潮纷至而来,已侵蚀了青

少年朴直而又纯洁的心灵,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整体下滑的趋势,国人已公认不讳,现实严峻,令人堪忧,发人深省。是什么使现在的许多青少年变得有些冷漠无情、丧失诚信与正义、追求享乐与索取,不愿劳动与奉献……这样逐渐就变得道德失范呢?

仔细回味,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我们都没有离开“考试评价”这根指挥棒。所以我们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很多时候只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成绩的优与劣,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人性的教育引导与熏陶。感恩,即感谢恩情、恩德之意,它是世间一中淳朴真挚、最能唤起人性的一种情感,所以“羔羊跪乳、乌鸦返哺”的感恩之举,让世代的人们感动。可我们的学生却是:“优秀”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是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智慧换来的,老师好像没有什么功劳,学习不理想的学生,认为是老师没有尽责。所以他们与老师见面如同陌路,他们很少去找自己的原因!可叹啊!很多学生认为父母养儿育女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可他们却很少想到父母的期盼与心愿,所以每当父母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甚至是乞求流泪,希望他们努力上进,学习尽力而为……可结果怎么样呢?他们选择的是充耳不闻、逃避、麻木……可怜天下父母心哪!现在的孩子缺吃、缺穿的少,可缺道义、责任、良心、孝心、正义、上进心的孩子在增多了。

人性的回归,得从从学会感恩开始。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对学生人性的一种熏陶和培养与升华。是一种人性唤回人性的情感教育。它是教育学生人性的一种自然回归。让他们懂得人要有情有义才能立于天地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育教导之恩;朋友的扶助鼓励之恩;感恩自己生活啊美好的时代;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祖国,甚至与对瞧不起、冒犯过自己的人也要感恩之情(此时是一种宽容,他毕竟又使你学到一些东西)。

感恩不以金钱计,最好的报答是把心怀的感恩之情外化,表现在自己努力上进,战胜困难敢于挑战,尽心做事,认真做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最后上升为国家民族责任之大义的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

我们在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和资源,拓宽渠道、形式多样的抓紧、抓实“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宽阔的胸怀,使他们真正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爱心、孝心、上进心的有情有义之人。

忽视型家庭教育 篇2

一、何为教育机智

什么是教育机智?长期以来, 教育理论界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论者也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日本教学论专家吉本均说, 教师的教育机智, 是联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媒介”。[3] (p327) 还有学者认为:教育机智的本质乃是教师智能的机敏性和灵活性, 是教育艺术中的一种。它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 只能在钻研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教师只有用创造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 以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 去设计、实施、评价、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 提供新鲜经验, 进行理论概括, 才能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

“教育机智是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蓄积的结晶, 它所构成的根本素质是教师的完美个性, 或者说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 广泛的继承和借鉴, 不断的吸收和扬弃, 并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 才能具有教学的洞察力和应变力, 机敏和智慧。”[3] (p327)

教育机智“它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景中迅速恰当地行动的能力, 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即席创作”。[4] (p39)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教育机智就是一种教学的应变能力, 是构成教学艺术的核心要素, 但它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在后期的长期研究教育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之后得来的, 是教育者智慧的结晶。

二、失败的和成功的教育机智案例

首先, 我们看一个失败的案例: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小桔灯》时, 原想通过课文中八九岁的小姑娘就很懂事来衬托她共产党员父亲的崇高品质, 想通过设置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这个出发点是好的, 但他却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八九岁的孩子就会做这么多的事, 说这样深刻的话, 懂得这么多道理, 说明了什么?”学生对此争论了半个多小时, 焦点落到了文章这样写可不可信。对于此, 教师没有因势利导, 给予适当的点拨, 美其名曰是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但争论中一直未提到小姑娘的爸爸, 明显偏离了教学思路的轨道。这在教学中也是难免的, 面对此如果该教师能够沉着冷静, 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就不至于教师无所适从, 急得直冒汗了。究其失败的原因, 关键在于该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导向性不明, 讨论偏离了“定向”、“定度”的控制要求, 加之教育主观控制无方, 致使无效信息增多, 有效信息减少, 从而导致了教学的失控状况。试想:如果这位老师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教学效果就截然相反了。

接着我们看一个成功的运用教育机智的案例:于永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一位同学问我“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话音一落, 个别学生笑起来。这笑显然带有冷嘲的性质。我灵机一动, 说:“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位同学是想考考我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位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然后写下来。”于是, 抽象的词语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活的画面, 然后又形成了一段生动的文字。学生们对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的刻画生动而深刻。一段段文字生动而形象地诠释了“饱经风霜”的意思。从此, 于老师每教这一课, 都保留了这个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环节, 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试想:如果于老师不能体察提问题同学的内心, 不能站在他的立场上讲话, 他会怎样?即使于老师解释了, 使他的问题有了一个概念化答案, 但是, 个别学生的嘲笑会不会在他心灵上蒙上一层久久挥之不去的阴影?[5]

对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思想无法克隆, 创新无法复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想给教师的应变能力一个固定的模式是不可能的, 教育机智从何来呢?

三、教育机智从何来

首先, 要做到“三熟”。即熟悉教材、教法和学生。这是教师教好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 钻透教材, 熟知教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中发生的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情况各不相同, 而学生的个性也存在差异,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正确地分析起因, 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其次, 对于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机智的不可雷同性。教育和工厂是不一样的, 工厂制造出规格的同一的产品, 是工厂的成功, 教育如果培养出同一的学生, 那是教育的失败。怎么可能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去解决动态的教育过程中发生在人身上的鲜活的问题呢?“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 因为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是的, 任何一个杰出的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 其教育模式、风格乃至具体的方法技巧都深深地打着他的个性烙印。也就是说, 他们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的环境文化、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因素, 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教育专家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苦苦“学习”于漪、魏书生却老也成不了第二个于漪、第二个魏书生的原因。我这样说, 当然不是反对向优秀教师学习, 而是想说, 向优秀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 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而且, 其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因此, 我非常赞同程翔老师的观点:“我们必须以自身为基础来吸取消化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学习于漪老师, 并非把自己变成于漪老师;我们学习魏书生老师, 也并非把自己变成魏书生老师。其实, 即使你想变成于漪、魏书生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峰, 别人是不可企及的;你只能重新创造一座属于自己的高峰。这个高峰就是结合的产物。”[6] (p62) 的确, 有些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传承的, 有些知识和能力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产生。

最后,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做到如鱼得水, 左右逢源, 就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 提升业务能力,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也可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但是, “正如俄罗斯谚语所说的‘自己的衬衣穿起来最贴身’, 借鉴毕竟是借鉴, 它决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研究”。[2] (p26) 同时, 我们也不完全拒绝向名师学习, 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什么?当然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 而是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 能够生成教育机智的丰富的教育思想。的确, “思想的缺席, 是最可怕的缺席, 思想的缺席是灵魂的缺席。我们太多的沉浸在热潮中, 一种热潮来了, 往往就是思想的缺席, 因为只有一个声音, 只有一种话语, 只有一种热情。从众固然不孤独, 但是没有了自己, 没有了思想, 我们都在大家的、时尚的思潮中淹没了自我的个性”。[4](p21) “列宁曾经讽刺唯心主义是‘没有头脑的哲学’非常尖锐、深刻。头脑本身是物质的, 没有物质, 哪来的意识?没有头脑, 哪儿来的思想?哪儿来的什么主义?教师要学会运用教育机智, 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经过亲身体验, 才能生发出教育机智来, 才能悟出教育机智究竟为何物。”[7]

教育机智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下引导者智慧的产物,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机智在操作上的机械重复性几乎为零。而且, 不管是从当前的教育报刊杂志上看到的教育案例, 还是在一些特级教师教学实践中成功的教育机智的案例, 大都属于一种个案性的教育机智, 对此, 我们既需要冷静地思考与探索其背后隐藏着的可总结、迁移的宝贵经验, 又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调整、揣摩, 切不可“照单全收”, 否则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续润华.《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若干热点问题探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文彦, 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于永正《课堂艺术人生》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家庭教育“学校化”不容忽视 篇3

家庭教育日渐“学校化”,追根溯源,主要在于家长的教育观念的问题。

第一,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家庭教育只是为学校教育打基础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助手和必要补充,但“补充”不是使家庭沦为学校教育的从属,且“补”的不单是智育,更应是孩子的健康人格、志趣爱好、生活习惯。古人云:有才无德,行不远。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最终的成功,不仅仅是其本身的智力因素,而是他们优秀的品德、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在起主要作用,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但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下,许多家长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而忽视了生活技能的训练和个性、能力的培养。有位独生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学校学习的佼佼者,后学校准备送他出国深造,但他却忧心忡忡,“到国外学习,谁照顾我的生活呀!”原来他从小到大只管学习,其他一切都是由母亲包办,上大学时,他母亲每周都要亲自到校给他整理内务,洗衣服鞋袜。这样的“人才”又能走多远呢?

第二,家长认为学校教育可以“代替家庭教育”。17世纪德国教育家福录培尔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我们的家长却似乎放弃了这个神圣的教育孩子的任务,认为家庭只是管孩子吃喝的生活单位,学习的事一切听老师的,平常老师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照办,只要孩子掌握了书本知识,能考上大学,有了较高的文凭就行。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只要智力发展了,各方面素质自然就能随之发展。这种观点显然是行不通的,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犯罪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出现,往往与缺乏家庭必要的、有效的早期品德教育有直接关系。

第三,“家校通”助长家庭教育“学校化”的风气。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钱焕奇教授在讲座时说,“目前盛行的‘家校通’短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家庭教育‘学校化’的风气,‘家校通’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考试成绩等全部传达给家长,就像时刻给家长的一个‘紧箍咒’,而现在不少学校通过‘家校通’告诉家长每天要陪孩子完成哪些作业,更像是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家长在无形中成了老师的‘助教’。”家长平常工作也忙,没有多少时间,因此家庭教育往往简单地成了督促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就罢了,且有的家长哪怕心里觉得老师有时提出的要求并不合理,却出于种种顾虑,不敢表达心中的不满,也只能一味地唯“老师的命令”是从,这样,孩子即使回到家里,感觉过的也是“学校生活”。

以上种种认识;其本质都是混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而家庭教育显然不同于学校教育。

其一,学校教育是有严密计划、程序的,强调组织性;家庭教育则随机性较大,比较灵活。

其二,学校教育注重群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有统一的要求、进度;而家庭教育则着眼于孩子个体,较之学校的集体教育更有人情味,更自然,且没有教学进度统一的要求。

其三,学校教育主要是寓教育于教学,而家庭教育则主要是寓教育于生活。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进行教育。你们是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的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这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意义。”

其四,学校教育注重发挥组织规章制度的作用,而家庭教育的参与者之间有血缘关系,比较亲密,因而家庭教育注重发挥言理与情感的作用。

如果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混为一谈,家庭教育跟着学校跑,欲进入学校教学的轨道,结果只能是家庭教育成了邯郸学步——模仿学校学不像,本该自己发挥的作用却没发挥好。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它们应分工协作,互为补充,而不应父母成了“助教”,学校却不得不为学生补上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那一课。

家庭教育应首先是“心”的教育,家长所传承给孩子的是良好的道德与品行,而非单一知识的传授。国学大师徐复观说得好,“骨肉之间的关系,是生命以内的关系,此外的经济、政治,‘乃至知识,都是生命以外的关系。”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走出“家庭教育学校化”的误区,将对子女进行“心”的教育放在首位,从小培养子女优秀的品德,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卓越的心灵。

教育心得-爱不容忽视 篇4

教育心得-爱不容忽视

一天早上,我若有所思的向教室走去,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脆脆的问候声,时时从耳边飘过,而我只是应付式的在回答。突然一个小朋友,拦住了我的去路,追问着“史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呀?”“没有!”我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回答,还亲亲的摸摸她的头,向她回报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那为什么我喊了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他似信非信、满脸的疑惑不解,我带惭愧连忙解释道:“刚才,史老师在想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喊我,我听见了,来不及和你说话呀,真对不起”。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一转身,飞也似的向娃娃家跑过去,向正在玩玩具的孩子玄耀着说:“史老师是非常喜欢我的”。

一在整天我的心里都是沉沉的,每天早上小朋友进来都是开开心心的,如果因为我的声音小或者关注不到影响孩子一天的心情那我简直太内疚了,孩子甜甜的一声“老师早,”他们肯定希望我们同样或者加倍的去关注他们,我们做老师的肯定不能忽视。

我想了想我们的晨间接待,我们可能在孩子进来的时候都热情了打了声招呼,但是这是孩子真正喜欢听的.吗?可能不是,我想他们真正喜欢听的是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老师能多和他们聊聊天,问问他们在家的情况或者今天他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希望老师能够表扬一下,称赞一下,特别是我们应该重点和他们交流,不能忽视。

这几天我都是在门口等待幼儿的到来,我发现由于我早上都用心和他们交流,尽可能给他们多一点的关心和问候,原来早上来会哭闹的几个孩子都开开心心的扑向了我的怀抱。

孩子的生命教育不容忽视 篇5

自杀、杀人、虐待动物……近日,在荧屏报端,一个个黑色的字眼频繁地和青少年联系在一起。

10月10日,在上海市奉贤中学校内,一名19岁的高三学生在洗手间内,用水果刀连刺一名同班同学6刀,伤者由于伤势过重不治而亡。调查发现,行凶学生的动机只是因为对方的成绩优于自己。据了解,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以来,上海已连续发生4起中学生极端行为引发的悲剧。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上海4名初中生,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跳楼这种十分极端的方式,欲结束自己年少的生命。

9月1日凌晨,一名14岁女孩从杨浦区某幢楼4楼跳下。9月1日清晨,浦东一名15岁男孩从8楼跳下受重伤。9月1日,江桥实验中学初二一男生因成绩排在年级倒数第一,无法接受“留级”的事实欲跳楼,后被老师和民警劝下,而他事先已在家留下遗书。9月2日上午7时左右,住在仙霞路一名12岁男孩,从家中6楼阳台跳下身亡。

据省城某媒体报道,3月30日晚,济南市南部山区某中学15岁的女生刘某被人杀害在校园厕所内。案发后,济南警方经过四昼夜奋战将嫌犯抓获。令人想不到的是,嫌犯竟是受害人的同桌,而且是一句简单的玩笑话引发了这一惨剧。

与同学产生一点小摩擦,就蓄意杀人;学习压力太大,心理承受不了,就跳楼自杀……,这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通常被解释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对此,有专家指出:青少年自杀和暴力事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事实上,青少年生死观念的淡薄、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更令人担忧。

他们为何如此漠视生命

教育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成长于这种环境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日前在杭州进行了一次关于青少年生命意识教育的演讲,他分析:“现在的孩子不怕死,是因为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价值没有知觉。”他说,生命教育中有两个难题,一个是青春期教育,一个是生死观教育,前者全国已经有不少城市做得颇有成效,但生死观教育却还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潮,追求尊重,追求个人自由,认为生命是自己的,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许多青少年过分强调了生命的自我意识,认为自我的生命与他人无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不知道生命的神圣性,不知道生命是有责任的,这就导致了青少年自杀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郑晓江教授强调,以往,人们往往从心理疾病来解释自杀事件,但调查显示,全国的综合医院每年有200万急诊自杀未遂病人,诊疗期间接受过精神科评估或治疗的不到1%。许多自杀的青少年表现为冲动性自杀行为。他说,是同学关系、两性关系等人生问题导致青少年走上绝路。教会孩子面对“生死”比心理干预更重要。

加强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研究室主任翟静说,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与成人相比,青少年的心理更娇嫩、更脆弱,更容易受到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产生心理疾患的比例更高。有的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宝贵,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凸显了生命教育的缺失。她呼吁,与知识教育相比,没有什么比生命教育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这关系到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的希望和未来。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起点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生命的唤醒、激扬、涵养和完善。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对“生命教育”采取回避态度,或闪烁其词,这其实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事实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生命教育已经很普及。在瑞典,老师会让孩子投入大自然之中,体悟四季转换、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会让孩子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给他们讲人的出生,会组织孩子观看剖宫产全过程录像,让他们体会妈妈孕育一个生命是多么艰难,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此外,小学生还被允许到医院太平间与遗体接触,让孩子们懂得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漠视生命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可以说,这些老师在教育孩子时注重传达一种贯穿始终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和信念,让孩子从老师共同参与的对死亡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领会了科学精神,体验了对生命的感动。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深切地理解生命教育是体验与思考并重、生命感动生命的互动性的教育过程。而在我国无论是家庭或是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知识也只是被当作生理卫生知识来讲授。

郑晓江教授讲述了他在台湾看到的一种生命教育:让普通学校的学生到残疾人学校,跟残疾的孩子一起过一天,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他说:“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孩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教育孩子懂得,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

《教育,我们忽视了什么》读后感 篇6

晚上闲来无事,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从教已经第三年了,我虽然已从幼稚逐渐走向了成熟,但是对于现在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我还有所疑惑。坐起身,目光掠过床头的一本书,一个标题吸引了我:《教育,我们忽视了什么》。我想:或许我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出我想要的答案。

《教育:我们忽视了什么》这本书汇编了江苏省中学“师陶杯”全部获奖论文,在讲述教育“尴尬”的同时,也体现着教师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和教育理想的追求。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中的张爱军老师写的《教育:我们忽视了什么》,这是他基于毕业班学生状况的现实思考的成果。我看了之后深受感触。张老师从毕业典礼上学生的热闹和教师的落寞引起的发差现象为缘由,继而再现了现在毕业班学生的`一些“状况”,而后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想法进行分析、总结出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总会以过去的学生作参照加以对比,把过错全部归因到学生身上,总是以怀疑和否定的眼光审视孩子的做法和想法,最后导出他的结论:教育,我们究竟忽视了什么。

的确,我也刚带过初三,有过这样的体会:学生对家长的敌视,与老师的对立,与同学的不友善等等,还有毕业之后,学生们热闹地忙着写毕业留言时,老师默默地坐在办公室里整理着自己的东西……这些情景有点在我身上发生过,有的没有。面对这些情况时,我也曾犹豫过: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满意?平时辛辛苦苦的传授知识、教育他们,他们却不知道感谢,甚至在毕业的时候不都来问候一声。但我并没有多想,我本能地把责任都推给了学生,认为是他们没有“良心”,“忘恩负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学生的错,老师怎么做都是为了学生好,殊不知有的时候方法使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教育的主体是“人”,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育的关键字在于“育”上,而我们很多老师却光注重于教,忽略了育人的功能。

不可忽视的爱国主义教育 篇7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国情感

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教学要借鉴这一点,注重创设情境,做到“教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这样才能起到以情动人的作用。

1. 再现真实情景。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获得鲜明、准确、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教学《钱学森》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钱学森的事迹以及他对祖国作出的卓越贡献,可以播放了火箭发射的录像和“嫦娥一号”升空的画面。这些情景给学生极大的感染,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钱学森的崇敬之感油然而生。教师再通过学课文、品课文、读课文,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以激发。

2. 浮现想象情境。

想象是心灵的翅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进入情境,强化感受,由“动情”进入到“悟理”的状态。例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时,“我们爱你……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这一句抒发了作者对祖国高尚品格的赞颂。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由这些品格,你想到了中国历史上哪些爱国人物及他们的爱国事迹?学生由此联想到了一尘不染的于谦、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想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想到了三元里人们的抗英斗争,想到了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烈……通过想象,学生被这些爱国爱民的英雄人物事迹和品格所打动,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读起来格外自豪、格外振奋。

二、加强感染力,培养爱国情感

叶圣陶说:“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朗读是调动学生情感最有效、最快捷的办法。

1. 范读感染。

要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涟漪,教师先要从教材中体验到文中的情感,先感动自己。然后教师再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以朗读的方式,撞击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当我以悲痛、缓慢、低沉的语调读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中肖邦临终一幕时,自己已是哽咽,学生凝滞不动,有人偷拭泪水,文情、师情、生情交汇到一点,肖邦至死不渝的强烈爱国之情,让师生永生难忘。

2. 诵读感悟。

教师要善于抓住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例如,《郑成功》一课中,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这一句教学时,指导学生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朗读,体会郑成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学生读得掷地有声,也懂得了祖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道理。

三、领会蕴义,升华爱国情感

阅读教学要注意抓住课文表达中心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丰富内涵,感悟教材的深刻含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品出“道”的真谛,升华学生的情感。

人物的心理最能揭示人物的精神品质。例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一段心理活动:“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我引导学生:你从这段话里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明白了:为祖国争光,为中国人争口气是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这一句话激发了学生对詹天佑的敬佩这情,也懂得了为国争光的道理。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心灵可以在语言中得到体现。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教师引导学生思索:肖邦弥留之际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学生感悟到这一句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是爱国极至的表现。学生深受感染,爱国激情升腾在心中。

人物的思想品质更多的是通过行动来表现。例如,《詹天佑》一文中,“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白天,他攀山越领,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工作精神。“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这一句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与工人们同甘共苦的精神。而这一切都是一股内在精神力量支撑他这么做,这一切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中国人的尊严。学生从中受到启迪,点燃了心中的爱国火焰,同时也明白了行动是最好的爱国证明,立下了为祖国富强而读书的志向。

四、开展活动,强化爱国情感

课外书籍、社会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如开展“祖国有我心中”诗歌朗诵会,爱国故事擂台赛,“写好方块字,做好中国人”的书法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将爱国主义精神渗入到学生深层意识领域,并引导学生付诸行动。

感恩教育不容忽视 篇8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一连串报道触目惊心: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向狗熊泼硫酸;研究生张亮虐猫泄恨;一大学生因与父母呕气,而对父母行凶;一高中学生因要钱不给而杀害辛苦抚养他的祖母……沈阳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13年,先后帮助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成为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来没有一个大学生来信,更别谈探望了。

去世不久的深圳歌手丛飞——“感动中国的人物”,他耗资300万,资助178个贫困生,当他病重住院时,受他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却没有去看望他!

我与做过多年班主任的许多同行们座谈交流,他们无不感慨伤感,自己培养的一茬茬学生,一个个得意弟子,大多一去而音信全无,极少有学生打电话、写信、寄贺年卡、明信片等,更别提登门拜访了。我对此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考上大学的学生真正能与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保持联系的,不足百分之三十。

我也曾与几十位学生家长交流座谈,他们大都摇头叹息:“孩子在外上大学,除了打电话要钱要物外,很少有关心父母冷暖、体谅家庭困难的。”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句话,学生的忘恩现象,令人震惊,发人深思。

我们知道,西方许多国家有感恩节,很多人在用餐前者要祷告感谢上帝的赐予;邻国日本,很多孩子最崇拜的是自己的父母。而我们中华民族素以知恩图报、忠孝信义著称,自古以来就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倡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感天动地,今天,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陈健为感恩而守护金训华烈士墓地三十七年的动人故事更是有口皆碑!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的忘恩现象十分严重!这究竟怎么啦?是人性的自然退化,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许你要说,家庭溺爱当是孩子们忘恩现象的罪魁祸首。是的,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一味溺爱,只知为孩子付出,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缺乏必要教育管束,以至孩子发展到唯我独尊的程度,家庭的因素不可排除。也许有人说,这是社会环境影响所致。不错,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拜金之风盛行,金钱高于一切,人情越来越淡化,以至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而心灵之间的空间距离却拉大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但毋庸讳言,学生忘恩,学校教育的责任、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也不容推卸。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天天喊,但高考、中考甚至小升初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抓教学,抓智育,而忽视德育,淡化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学校追求的在教育机构中的排名,评价教师、评选先进、分发奖金等一切都按考试成绩来。因此教师、班主任便埋头教学,忙碌于备课、上课、练习、考试、批改、评讲,眼睛盯着的、心里想着的总是成绩、名次,争分夺秒,寸步不让。学生们也便一头扎进题海之中,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全心全意追求的是分数,是上线,是名牌学校。只要成绩一好便一好百好。这样老师的心里只有教学,学生的心里只有学习,什么提高思想素质,早就置之脑后了。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难道这不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吗?扪心自问,肩负着教书育人之责的学校、教师,在“育人”方面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做了哪些工作?当我们在责怪学生忘恩的同时,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责任吗?针对学生的忘恩现象,我们究竟做了什么?感恩教育,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吗?

给孩子爱的教育不容忽视 篇9

“爸,你来给评评理,我把我的零花钱都捐给灾区小朋友了,对吧?可是小可就是不肯捐,小气!”儿子拽着我,数落侄女小可的`不是。小可却振振有词:“伯伯,我的钱是要攒起来买芭比娃娃的,那么多人都捐了,也不少我一个呀,再说,我爸爸妈妈都捐过了。”儿子抢过话头不依不饶地说:“我爸爸也捐了呢,我不也捐了吗?每人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嘛!”

我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两个小不点,就说你们先吃饭上学去,等我想明白了,再给你们解决。当天傍晚,我领了儿子去找小可,三人一行来到一处废弃的铁道上散步。

“小可,你和哥哥比比,看谁在这铁轨上走得又快又远。”我说。于是,两个孩子一人一根铁轨,并排扭着身子走起来。可是,走快了就失去平衡,慢了又怕落后,所以两个人频频从铁轨上跌落,渐渐地就都失去了兴致。

“小家伙们,这走铁轨是有诀窍的,让我来教你们吧。”我把他们分别扶上铁轨,说,“来,现在伸出你们的手,手拉手往前走。”儿子和侄女伸出手来,相互依靠,搀扶着往前走,这样就走得很稳,很远。俩孩子相视嬉笑起来。

“你们明白了吗?伸出你的手,不仅是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我们每天上学,坐车,通信等等,都在接受不同的服务和帮助。现在,四川的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要不要伸出手去?”

“大伯伯,我明白了,明天我就把我的小猪储钱罐捐出去,我也要帮助别人!”“好样的!”我称赞道,“伯伯知道小可是个有爱心的小天使。”

不容忽视的错误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0

不容忽视的错误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的内心非常的不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对所有的物品,都没有了珍惜的意识,虽然看似很小的一件事,但是,我发觉,孩子们急需培养管理物品方面的意识。离园活动时,我请小朋友玩捏橡皮泥。孩子们很开心,拿好橡皮泥后便快速回到座位上开始兴致勃勃的玩耍。当我侧过身看时,发现哲哲小朋友还停留在那张柜子前。于是,我问:“哲哲,怎么了?为什么你不来玩橡皮泥?”“哎呀,我还在找我的橡皮泥呢。”过了一会儿他说:“呃,老师我的橡皮泥好像没了”。“不是昨天早上刚玩过吗?你再仔细看看,我帮你一起找找,会去哪呢?”这时孩子的爸爸来了。哲哲忙跑上去叫道 :“呵呵,老爸你来了啦。”他爸看小朋友都在玩橡皮泥,便问哲哲:“你看,小朋友都在玩橡皮泥,你怎么跑到里面去嘞?为什么不玩呀?”“呃,老爸,因为我找不到我的橡皮泥。”当哲哲说到这里时,我忙补充道:“真不好意思,我待会再找找,一定在的。”没想到哲哲边拍拍他老爸的肩膀说:“嘿嘿,老爸,我忘了放哪了。老师,没事,待会儿回家的时候让我老爸再买一盒大大的就好了。我爸有很多钱的哦。你要不要,我让老爸给你也买一盒大的。”东西没了,孩子好象无所谓的表现。更没想到他老爸接着说:“嗨,老师,这个没关系的,小孩子东西是要没的呀,没了就没了嘛,又没几个钱,我下次多买几盒备用。家里的橡皮我早就给他买了一大包,一次性买够,省得下次一回回再买。孩子会丢东西太正常了,我自己都还这样嘞。”“这个别放心上,老师你别找了,我只要他读好书,多买点东西无所谓。哈哈哈哈。”说完走了……

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对于现如今的孩子,在培养物品管理方面的意识着实让人担心。仔细分析现象的背后,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其内在隐含的各种原因。首先是孩子本身对于自我管理意识缺少的一种表现。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长的溺爱和放纵造成的。正是家长的这些,才会导致孩子失去了自我锻炼、服务的.机会。其次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本身就缺少这种行为意识的能力。他们需要的是成人能给予更多的引导。可事实并不然,往往我们的家长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不仅助长孩子内心的一种“事事无所谓”现象,而且还存在一种意识上的根本错误。

不可忽视的爱情教育 篇11

那个风度翩翩、教我们合唱指挥的中年教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对我们说:“对我们普通人来讲,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只有两件:一是婚姻,二是事业。如果一个人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回到家里与爱人相知相守、相亲相爱,来到单位能独当一面、学生喜欢、同事敬重,哪怕这个人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也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如果一个人事业有成,却没有甜蜜的爱情,他的人生无论如何粉饰,都是有缺憾的。倘若一个人在单位工作不踏实,同事领导看不起,回到家里又和爱人争吵、冷战,导致家庭怨声不绝。这个人的一生无疑是失败的,即使家财万贯也是失败的。”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爱情和事业同样重要。遗憾的是,我们接受的教育往往重视学业而忽视爱的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巴拉塞尔士说: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情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

我希望我的学生有见识、有眼光,懂的多一点。我知道一切教育都是为了提供“知识储备”,否则就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召开了一个又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的班会。由“什么是爱情”,来歌颂爱情的纯洁高尚;由“一棵开花的树”,谈到爱的要素;用“说给花季少女的10个小叮咛”去提醒学生苹果还没有熟,必定又酸又涩;由“讲给青春少男的10个小戒律”告诉学生,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什么是大家绝对不能做的……

比如我曾写过《男人味儿是什么味儿》,谈到男人的胸襟、理想、责任心,当男生不认真值日的时候,我们便根据班规,让他们在讲台上背诵《男人味儿是什么味儿》;我还写过《女人味儿是什么味儿》:“……女人味儿,不外乎温柔、善良、阳光、热情、从容、淡定,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成熟而不失纯真等。前卫不是女人味,不要以为穿上件古怪的服装,烫个爆炸头,戴几个耳钉,外加一件露脐装,就有女人味儿了。这样的味儿是一种‘怪味儿。有钱的女人不一定有女人味儿。物质堆砌不出来女人味儿,化妆品只能造就女人的皮肤。有的女人浓妆艳抹、穿金戴银,但她一开口就让人感觉铜臭有余而情调不足,情调不足则索然无味。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女人肯定有味道,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阅读吧……”女生若涂脂抹粉,仪表不符合校规要求,便要背诵《女人味儿是什么味儿》。学生对这样的处罚是不排斥的,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审美能力,知道了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

同学们知道我比较开明,男女生互有好感甚至早恋的事并不刻意隐瞒我。比如,班里蒙蒙和小斌有早恋倾向。蒙蒙学习习惯很好,小斌却经常在课堂上睡大觉。我没有“棒打鸳鸯”,却在小斌违纪时感叹:“现在上课睡大觉,将来你的家人就免不了饿肚子。你对家庭实在是太不负责了……”如此几次,蒙蒙就向小斌提出“分手”,原因是“小斌整天不好好听课,就知道玩、睡觉……”这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我并没有强行拆散他们。而小斌也会因此进步,因为他想拥有男人味儿,增强自己的魅力。

再如,小华是一个敏感、单纯、有理想的男生,专业课成绩不错;女生古莲聪明漂亮、乐感好,却有抽烟、打架的习惯,学习也不认真。有时候,那些成绩优秀的男孩子会被身上有“邪气”的女生吸引。小华和古莲便如此,他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我深知“王母娘娘”不好当,便继续在班里引导学生理解“女人味儿是什么味儿”。

一个月后,小华约我谈心时没头没脑地说:“老师,我感觉人与人之间太可怕了,全都是心口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思考了一下,问:“你现在和古莲的关系如何?”小华答:“其实我有时候心里烦她,表面却还是对着她笑……”我说:“原来你说的‘心口不一,是你自己对古莲的态度啊!”他很诚恳地点头,又苦恼地问:“老师,我是不是很虚伪?”我很肯定地回答:“你不虚伪,你只是太善良,你不愿意让古莲伤心。不过,你不喜欢她却欺骗她,这是对她最大的不公平。只要有真诚、尊重、宽容,你们还是可以像一般朋友一样很好地相处。”小华对我的回答很满意,最后却又问:“老师,您跟我说实话,古莲到底是不是个坏女孩儿?”

我的脑子飞快地转着:我若说古莲是好女孩儿吧,她分明抽烟、打架、不认真学习……但是我怎么能随便说自己的学生是坏女孩儿?古莲若听到这样的评价,还不得很生气,甚至破罐子破摔?

于是,我很肯定地回答:“古莲不是一个坏女孩儿,她是一个有很多毛病的好女孩儿,我们都希望她早日改掉那些毛病……”

小华和古莲后来分手了,两个人依然十分信任我。这就是真诚的作用吧!

我的学生真诚待我,让我不能不保留和他们一样纯真的心。我曾说,女人味儿的调味料包括“成熟而不失纯真”,现在想来,我的成熟固然源于学生的“逼迫”,我的纯真岂不也是拜学生所赐?

召开爱情教育主题班会的三个原则

认识到爱情在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后,我开始与学生探讨什么是真正成熟的爱。召开爱情教育主题班会是我常用的教育手段。在召开爱情教育主题班会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避免班会流于表层,引导学生理解爱的真谛。因为我们和学生一起探讨的不仅仅是很有趣味的故事,还要让学生在探讨故事的同时了解一些关于爱的知识。爱情教育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我们要通过班会、书信等,让学生试着去理解爱的真谛。

比如,第三次班会是“叶与树的爱情”,我用网络上一个配图短文作为引子,师生一起展开丰富的联想,在歌唱、朗诵、讨论中明白关心、责任、尊重、认识等在爱情中的作用,明白相爱的人之间若没有尊重,责任心很容易异化为对别人的控制或奴役。现实里有很多妻子就是这样,明里说自己爱丈夫、为丈夫负责,事实上管得太多,无形中是在控制丈夫,这就让丈夫反感。在班会的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不要把尊重当成惧怕。以前有很多女人怕丈夫,现在有很多男人怕老婆,这都是不太好的。正如弗洛姆所说,尊重别人不是惧怕对方。尊重就是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因此,尊重绝无剥夺之意。现在男人怕老婆,把自己的个性都给磨灭了;女人也为自己能改造老公而自豪,其实这难以得到真正的爱。如果我爱那个人,我感到自己应该能和他达成一致,能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变成我希望的样子。所以,有的人总想控制别人(包括孩子),那是缺乏爱的艺术的表现,必然导致所爱之人(包括孩子)的不满……”

第二,要让班会形式多样,可以有小品、舞蹈、歌唱、朗诵等。舞蹈、歌唱的作用自不必说,这是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小品的作用,大家也不要小看。很多事情发生在现实生活里,大家熟视无睹,不能引起深思。但这些事情一旦用小品表现出来,就让观众感觉特别好笑或特别可悲。下次再遇到类似情景,马上就能想起演过的小品。另外,小品如今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品没有说教。能意会的,小品就绝不言传。

我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最不喜欢说教。被人耳提面命本来就显示着信息接收者弱势的地位。而我们的孩子——成人就更不必说了,都渴望自己去发现真理、感悟真理、触摸真理。

在这里,我有必要来讲解一下触摸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区别。我们当老师的,通常都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所谓掌握,本意是攥在手心。这里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我已经把知识放到你手心了,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抓住(记住),别让它跑掉(遗忘)。然而经验告诉我们,由别人送上门来的东西我们往往掌握不住,自己努力抓到手的东西才会攥住不放。自己努力去感悟、抓住的知识,便是“触摸知识”。

第三,在策划班会的时候,老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应对“意外”的出现。比如,现在学生的价值观和我们很不一致。他们常常把一些观点糅合到一起,产生一个自认为合理的价值观。举个例子:两年前,我在班里让学生欣赏歌剧《白毛女》视频,杨白劳被逼自杀时,喜儿在那里呼天抢地大哭。有的同学看到这里开始跟着吧嗒吧嗒掉眼泪,有的同学就想不通时,说:“这杨白劳也真是的……现在人们常说,欠债的是大爷,要账的是孙子。要死也该黄世仁去死啊!而且,你把喜儿嫁给黄世仁有什么不好?他又没结婚,又有钱,傍个大款多好啊!……”其实不少学生就是这么想的。歌剧欣赏到这里必须停下来,转而进行一场关于价值观的讨论。

现在学生的许多观点都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我们不要怕学生说实话,说了实话老师才能对症下药。在这个活动里,既然出现了这样的言论,讨论价值观问题便刻不容缓,成了最紧要的事情,而歌剧视频则可以延后再欣赏。

同样,在我们的爱情教育主题班会里,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若是这个“意外”无关紧要,不必多虑;倘若这个“意外”涉及了价值观问题,那就必须当场解决,甚至要衍生出另一个班会。

我们组织爱情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想让孩子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引导。但是,现实中的很多主题班会,老师都退居二线了。学生有些观念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是片面的,老师如果不引导、不调控,想让学生自己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很难。我们这里的引导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你那条路走不通,你要沿着我给你指出的路走才行。”这样的引导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学生绝对会抵制的。高明的引导者应该先查清楚孩子正朝哪个方向走,搞清他们的具体路线(感情路线和思维路线),然后陪他们一起走,暗中拉他们一把,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调整方向,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上一篇:全国先进集体下一篇:介绍春节作文800字七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