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推荐8篇)
今天是七月十七日,距离支教结束的日子也有好几天了。一直以来,都没能静下心仔细回想在村里与小朋友们相伴的场景。不知道是我不愿意回想,还是说一回到家就自动开启了懒人模式。总之,一踏上家乡这片熟悉的土地,我内心的怯懦与逃避就解除了封印,它们一直在我耳边不断地暗示我,声音低沉:“停下吧,停下吧,你脑海中一切难忘的回忆、心中汹涌不息的感情,一旦化为笔下的内容,就像耗完的烟烬,苍白而无力。”
所以我该怎么做?我又该从哪里写起这段故事?从一开始的相会,还是随性而发从某个深有感触的片段写起?我不知道,统统都不知道。木心有句话,大意是:‘当一个人讲起一件事情,反反复复周而复始怎么说也说不清时,那他可能就是真的爱上了。’当时我对这句话不以为然,认为这其中的道理简直荒唐可笑。可是现在,作为当初轻蔑的回报,我终究也成为一个失语的人了。
在说其他事之前,我想先谈谈支教期间给我带来最深影响的两首歌。一首是「天空之城」,一首是「倔强」。回到家之后,这两首歌依然在不断的塑造我的心性、净化心外的浮躁。不管是得空休闲,还是外出散步,只要听到它们就好像从清冽的泉眼中汲取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其实,与这两首歌也算是老相识。但少年时代仅仅局限于好听的认知在经历一系列刻入心扉的回忆后,它们已经与我心产生了难以言喻的深刻连结。每次播放天空之城,眼前就出现一片幻象:混浊的空气中,隐约可见一条幽长小路,路的尽头就是我朝拜的圣地——天空之城。我的拉普达,很难描述清它到底代表着什么,但我愿意以我一生寻找它存在的每个间隙。可能我身形肥硕,反应迟钝,挤在狭窄小道上呼吸困难,会撞得头破血流,摔得遍体鳞伤。可是有什么关系呢?飞蛾在黑暗中扑向火焰的片刻是毁灭也是光辉,这个片刻之瞬成就了美的永恒。
而我是美的俘虏,也是倔强的践行者。
闲扯了这么多,是时候回归正题了。
回想起支教期间一幕幕我经历的、我感受的,温暖与感动一直袭上心头,咽得我说不出话。可是身边的雾霭也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每次写下这一笔,总会留出下一笔的漫长空白。情感上的不连续,让我时刻都想逃离,无法坐定,甚至宁愿把所有的美丽都深藏在过去,时间吞噬也无妨。
不能这样,如果这样,还有什么资格做一个追梦人。
所以这次,我想尝试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叙述这一段支教的岁月:一座安宁的小村庄里,迎来了十一个年青人,村里人热情招待、照顾周全,以最好的礼遇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年青人们被安排住在村中闲置了很长时间但设备最为齐全的疗养所里。这十一个人一开始大都互不相识,更谈不上多么熟悉,他们带着各自的想法聚集在此地,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传播满满的正能量。初见小村,村里的景色简单又自然,清一色的农家小院、茂盛却又杂乱的植被、浅土色湍湍流淌的河流、路边玩耍的黝黑孩童,还有满眼的绿色、无边的田野……这些和城市里完全不一样的风景充斥在这群初来乍到的年青人眼中。他们体验着这些不同,适应着这些不同,感受着这些不同,最终慢慢融入到乡村生活的原始与简朴中。
年青人的友谊总是最好建立的,相处的日子一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他们开始熟络起来。于是你可以看到他们相互取笑的场景,他们体育竞技的场景,他们夜间卧谈的场景,还有男生朝着误闯“禁地”的女生怒吼的场景以及女生不以为然肆意调笑催促的场景……没有了现代化科技的束缚,青春的荷尔蒙毫无芥蒂的旺盛起来。
他们尽情的玩闹、尽情的释放,他们也认真的备课。教数学的小伙,仔细地挑选每一道交给小朋友的数学题,题目是否太难?还是太简单?一切的过程都在心中暗暗揣度;教音乐的女生,把一首歌曲反复听了若干遍,挑歌、定歌、抄歌词、记歌词,安静的呆在床边一角梳理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教手工课的两个女孩子,趁着休息时间演练上课的每个对话、每个手势,熬着夜赶制手工模版,顶着正午的烈日出去采摘树叶……每个人都尽心尽力,以一名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而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有所抗拒,慢慢的开始学会珍惜老师们的付出与用心。
第一天的上课是最尴尬的一次,统共只来了七个孩子。孩子们又小又生疏,即使来了也不愿和老师配合。他们感到些许意外,情绪上颇受打击,但还是按着悉心准备的教学方案进行下去。在他们的努力下,渐渐地,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多。渐渐地,孩子们变得活跃、乐意开口,从开始的不配合变得愿意参与老师的课堂互动。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偏爱的课程,有了自己中意的老师。孩子们甚至会悄悄记着老师放学回家的路线,一路尾随老师身后,或者不动声色的超前,在老师们的居住所来个“意料之外”的“偶遇”。
时光的齿轮一直在转动。习惯了阳光不加掩饰的肆意倾泻,习惯了卡车开过卷起的阵阵尘土,习惯了乡村生物猛烈的“热情招待”,习惯了路边便池时不时冒出的“自然气息”,这条从宿舍到教学楼曾经看起来路途遥远的小道,如今也快要走完了。
孩子们不知情,依旧在放学后跟在喜欢的老师后面,嬉笑吵闹着要去老师住的地方玩耍。老师们仍然扮着黑脸,吵着吓着赶走路上逗留的孩子快些回家。
分别进入倒计时,一天,他们在小会议厅里,利用现有的资源,布置了一个小型电影院,播放的电影就是宫崎骏的《天空之城》。电影播放,孩子们都出奇的安静,小孩子大孩子都被动画里的纯真世界所吸引,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开心地笑着。时间恍若静止,那天的氛围静谧柔和,彷佛就已经身处于天空之城。
分别的前一天,万里无云,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上了音乐课。课堂上,男老师们演唱了排练过多次的五月天的「倔强」。面对台下的小观众,站在台上的老师还是有些紧张了,合音有些生涩,声音也不够稳定,合唱没有达到最完美的效果。演唱完毕,孩子们热烈的掌声骤时连成一片。有失误又怎么样呢?掌声填补了所有的瑕疵。
音乐课也结束了,拍照,留影。
没有过多的煽情,虽然心里的一股冲动已经快要逼近它的沸点。大家还是微笑着,露出了自己最灿烂的表情。
他们,把属于青春、属于阳光的笑脸全都定格在了七月最美的时光里。
为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团队来到陕西华县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 开展了以“爱心支教, 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支教实践活动。
此次“彩虹桥”支教团队, 带队教师1名, 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学生13名, 其中9名为免费师范生, 其他4名学生均对教师教育有浓厚兴趣。笔者查阅前三届“彩虹桥”支教团队人员构成, 发现其成员大多为免费师范生。“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俨然成为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学生特别是部分免费师范生在实习与工作之前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与阵地。
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的实践探索
“借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载体, 可以有方向、有目标地弥补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并能实现从小社会到大社会、从书本到实践、从理论到实证、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1]。暑期社会实践重要的是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尽量做到避虚就实、突出特色、形式丰富。“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不仅包括暑期支教, 而是集爱心支教、社会调研、新闻实践、专业考察为一体, 有助于免费师范生磨炼自身能力、发现自身不足, 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探索。
1. 爱心支教———锻炼教学管理能力, 认识自身不足。
今年是“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进行的第四个年头了, 这座沟通高等教育大学与基础教育薄弱小学的“彩虹之桥”四年中一直没有中断。在支教期间, 团队成员除辅导暑假作业, 开设语、数、外等基础课程外, 还为孩子们开设了历史文化、音乐、体育、手工等内容丰富的课程。支教团队在整整8天时间内为6个班开设了330节课。为了达到教学效果, 团队成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每一节课, 用自己带来学习工具结合孩子们身边事例, 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 为孩子们打开了一片陌生而令其好奇的知识世界, 并且在生活上给予孩子们鼓励和帮助。
本次参与支教的9名免费师范生基本上是第一次真正意义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授课, 不少人还担任了班主任从事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何克服刚刚走上讲台的胆怯心理, 如何管理好自身的课堂, 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都是摆在这些免费师范生面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是, 我们的免费师范生运用专业教育理论及自身聪明才智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 同时在工作中也找出了自身不足, 认识到自身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2. 社会调研———了解农村教育现状, 增强沟通能力。
本次社会调研以两种形式展开, 一为问卷法。问卷主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分为学校卷、家长卷、学生卷, 问题细致而全面;一为访谈法。支教团队组成家访小分队对相关学生进行家访, 其中包括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表现顽皮的学生、表现孤僻的学生家庭, 这样的访谈更具代表性。此次调研一共进行了三天, 基本了解到了他们将来从教地的基础教育情况。学校的基础教育硬件设施随着国家的大力投入而不断完善, 但是师资力量依然薄弱;基层艰苦的环境与较差的待遇留不住优秀教师;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更倾向于追寻更好的教育资源, 将孩子送到县城或市里的学校;“撤点并校”虽然集中了优势的教育资源, 但是带来了孩子上学路途遥远等问题;家长普遍重视教育, 但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辅导与帮助;留守儿童家庭儿童更容易出现不合群现象及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农村儿童的兴趣受到地区环境制约得不到培养与发展, 等等。
了解这些问题既能让将来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免费师范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更能发挥他们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研究并给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进行社会调研的同时, 免费师范生走进不同家庭, 深入了群众, 学会与人沟通, 与家长进行坦诚地交流, 增强了免费师范生与社会、与家长沟通的本领。这些能力的养成在免费师范生将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是难能可贵的, 且在调研过程中增进了与家长的互信与了解, 增进了与学生的师生情谊。
3. 新闻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锻造团队协作精神。
新闻实践也是此次“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向外实时报道“彩虹桥”支教团队点点滴滴的支教生活, 使活动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更加积极地关注这些基础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 更加积极地支持此类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共推出新闻稿三篇, 第一篇为活动启动仪式;第二篇为日常教学活动开展报道;第三篇为活动结束新闻。三篇新闻分别在陕师大学生处网站、华县政府网、数字史学网上报道, 引起一定反响。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官方微信“风追司马”推出三期主题微信, 第一期为活动启动仪式;第二期为“我为祖国教育事业做点事”;第三期为“主题班会———我有一个梦想”。三期主题微信的总浏览量达千余次, 反响良好。学会写新闻、学会在“微时代”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具有正能量的新闻传播都是对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闻发表、主题微信推出的背后是整个团队共同的付出, 写新闻、编辑新闻、修整图片、联系新闻单位……每一次新闻的发表或主题微信的推出都彰显了团队巨大的凝聚力, 这对免费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会与同事合作、学会奉献他人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教育意义的。
4. 实地考察———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核心价值。
本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之余, 支教团队还考察了坐落在当地高塘镇的渭华起义纪念馆。渭华起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武装起义, 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在纪念馆内支教团队运用历史学的专业视角仔细端详了关于起义的各种珍贵史料, 包括文书、实物等。考察完毕后, 与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亲切交谈, 了解到此纪念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少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将其列为自身的廉政教育基地、德育基地。支教团队也无不受到这种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的感召。
通过这次活动, 支教志愿者了解并重温了红色经典, 成员参观过后纷纷表示, 这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与教育, 坚定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并且更加坚定自身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点事”的信念。免费师范生的成长需要这种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的鼓舞, 免费师范生将来更需要奉献自我, 不畏艰苦地服务于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
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的重要原因
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真经’, 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为主题。而历史文化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做到了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宏大主题与自身的特殊情况相结合, 实事求是, 以服务基层教育, 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为职责。
历史文化学院“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之所以对免费师范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在于把握好了以下三方面。
1. 将时代旋律与免费师范生的自身特长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一再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 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 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应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 离不开社会与家庭的努力, 更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
历史学专业的免费师范生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时代价值的光荣使命。而“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以“爱心支教、传承文化”为主题, 做到了将时代旋律与自身特长相结合, 有利于目前作为准教师的历史学免费师范生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 锻炼本领, 增长才干。
2. 让教学实践与免费师范生的专业学习相促进。
根据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 免费师范生的工作是有保障的, 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服务于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明确的。“培养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3], 而如何促进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部属师范大学开设的教育实践课程外, 便是免费师范生下基层、到中小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在免费师范生接受师范教育培养期间, 通过密切联系中小学的培养内容和活动形式能更为有效地发展师范生的教育智慧和实践能力, 缩短师范生的教育生涯适应期”[4]。
而当前免费师范教育在教育实践方面有所欠缺, 大多数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教学实践活动仅为大四时的教学实习活动, 明显不足以更好地促进免费师范生专业成长。平时加强与地方中小学的沟通与交流, 让高等院校的免费师范生走进基础教育课堂, 去听课、评课、甚至走上讲台更接地气, 更有利于其在学中教、在教中学, 更有利于其专业成长。“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连续在陕西华县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开展四年做到了教学实践与免费师范生专业学习的相互促进。
3. 使实践环境与免费师范生的工作环境相一致。
教育部关于免费师范生的相关政策规定:“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 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两年。”意味着不少免费师范生将来要去农村支教两年, 这对于免费师范生可能是比较短、无足轻重的一段时间, 但对于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地区, 这就是希望。如果免费师范生下基层到农村, 仅有的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的两年时间中很多时间用在适应农村教育环境上则将会使这一政策大打折扣。如果免费师范生能体现对农村基础教学环境有所了解与感知, 则必将有益于日后的农村支教。“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选择的支教地点就是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 虽然支教活动是短期的, 但是支教团队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感受是深刻的。
四、系统优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
免费师范生政策经过数年的推行, 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免费师范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 免费师范生的成长也不断受到大家的关注, 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角度促进免费师范生的成长,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三化”。
1.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化。
目前暑期不少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实践地点不断改变的状况, 表面上看, 这样可以了解很多地区的社会状况, 却不利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效用的发挥, 走马观花似的暑期社会实践不能完全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当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大学生下基层进行社会实践是了解社会状况的, 更是帮助解决当地实际问题的。如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与某一固定地点结成对子, 一则能在双方不断地了解中增进互信, 便于活动的开展;二则便于大学生对基层的问题进行跟踪式观察与研究,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在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开展四年之久, 受到当地学生、家长、学校的欢迎, 支教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 不少免费师范生在此得到了教学上的锻炼与情操上的陶冶, 此处已经成为部分免费师范生锻炼自身能力的实践基地。同时他们对当地的了解更加深刻, 为当地政府、学校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2.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化。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一域, 各种活动要综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受到大学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 如果社会实践活动局限在某一方面, 那么, 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同样暑期支教活动如果只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利于全面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彩虹桥”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集爱心支教、社会调研、新闻实践、社会调查于一体, 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让免费师范生贴近社会, 比较全面地锻炼免费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关于免费师范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局限于支教, 而应该结合团队面临的实际情况, 使暑期社会实践更加丰富多彩, 这样才能全面锻炼免费师范生。
3.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化。
暑期社会实践是有目的、有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契合自身专业, 使其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彩虹桥”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为“爱心支教, 传承文化”, 做到了与历史师范专业的结合;社会调研为丝绸之路沿线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做到了与教育专业的结合;实地考察为渭华起义纪念馆参观, 做到了与历史专业学习的结合。免费师范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注意与自身专业相结合,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锻炼自身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云龙, 等.构建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1) .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 2014—07—09 (15)
[3]陈家念, 沈星灿.浅谈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2 (19) .
身边的许多人就会摩拳擦掌想去山区体验一把血泪人生,都天真地认为这是锻炼自我的一个好途径,
回来后又有大把吹牛的资本,还能在心中为自己记上大大的一笔——我做好事啦!
可是去了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你只给你自己带来了满足,你不觉得这对孩子们自私到了残忍吗?” 这是我从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话。
说到大学生暑期支教,近年来讨论颇多,其中负面评论不少,而且渐多。但这种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个问题更多出在志愿者的招募遴选以及后期培训上,与暑期支教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用这种情况否定暑期支教活动存在的意义并不成立。
大学生群体想要参与支教,不利用假期是不现实的。同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各个公益组织控制自身运营成本,还可以培育更多公益的火种,何乐而不为?暑期支教活动没有错,错在缺乏正确的引导。如果可以进行一些健康的引导,暑期活动会成为平时支教活动的良好补充。成功的支教活动都源自于之前数月的设计和准备,因此我们在3月来谈这个话题不算太晚。
下面以我参与的榕树根公益项目(项目小站)为例,谈谈如何做好暑期短期支教活动。榕树根公益项目(项目小站)在云南省德宏州致力于景颇族文化保护和儿童教育的工作,扎根当地已经三年,组织过几次假期大学生支教活动,项目现在实行当地常设志愿者+暑期特别活动的运行模式。
对落后地区的孩子来说,比起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在相处中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更有意义。所以在项目活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把建立“自信”和“民族认同”的思想贯穿始终。外界捐助的资金,我们用来修建活动中心,购买活动材料,利用自然教育、艺术课、表演课,包括举办城里娃与山里娃共度假期的夏令营等手段,帮助当地学龄儿童认识自己擅长的领域,建立学习兴趣。外界捐来的书籍、文具等,我们不直接发给学生,而是建立图书馆、书画室,建立借阅制度,志愿者引导带领孩子学习使用。方方面面,我们都主动避免直接资助的情况产生。做互助者,不做施舍人。对孩子们技能与知识的教授是学校老师与长期志愿者的任务,如果把暑期支教活动定位在“提高学生数理化成绩”,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
既然是短期支教,时间不宜太长,孩子们假期都要休息,时间以一两周左右为佳,对志愿者和孩子都比较适宜。
2011年暑期,我们在云南省德宏州营盘小学举办的为期一周的自然生活暑期活动非常成功,我以此为例,讲讲如何具体设计、准备、组织一次暑期支教活动。
首先,志愿者的招募必须至少提前半年进行,并进行数次与活动相应的培训,活动设计也需要结合志愿者本身的特点而改进,以保证活动和志愿者可以配合得天衣无缝。现在基本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志愿服务组织(我指的是一些诸如“志愿服务中心”的高校服务机构,例如:北语志愿服务),这些组织往往与一些公益组织建立了长期的联系。
大学生由于缺少经验、资源和人脉,很难组织一次成功的支教活动。比起组织者,大学生更适合担任志愿者。大学生如果想参与一次成功的支教活动,想从中真正地得到些收获,最好选择靠谱的公益组织。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产生负面评论的支教活动,本身错在缺乏正确的引导,只有靠谱的公益组织才能正确地引导志愿者。
如何找到靠谱的公益组织,我最推荐的方式是“熟人介绍”,你可以请做过支教活动的同学帮忙推荐你到相关的公益组织。对于公益组织而言,熟人介绍也是招募合适志愿者最好的方式。可以选用同行介绍的朋友,以及通过老志愿者介绍的新志愿者,“代代”相承,一般来说比较好用。
我们此次活动在开营之前的半年开始招募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基本都是熟识的朋友推荐的。我们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每月两次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为讲课,把设计好的课教给志愿者,之后再一起改进,再设计活动内容,进行课程试讲等工作,如此循环半年。活动开始前一周,在云南昆明集合,由长期志愿者进行当地生活的辅导,并最终确定项目流程。
其次,活动内容必须经过设计,最好有较强的娱乐性。假期活动不要每天都呆在教室里,不要做违背孩子天性的事情。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总是很短,所以在安排紧凑的课程之间穿插有趣的游戏必不可少。在游戏后总结讨论中适当引导,还能培养孩子善于思考总结、表达和陈述自己的感受。
我们为期一周的活动紧紧围绕娱乐性这一大前提进行。第一天,开营仪式,随后孩子们和志愿者相互认识、分组,进行破冰游戏,孩子们带着志愿者去自己的村寨游览,志愿者学习各种植物的载瓦语(当地景颇族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说法,孩子们学习植物的学名,并且采集一些好看的树叶和花瓣,下午利用这些树叶和花瓣进行手工课。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也都是独特的,通过手工制作,他们可以尽情展现与众不同的自我。
第二天,摄影活动。我们设计了“小小摄影师”的课程,志愿者带着自己组的孩子去学校周围的山上拍照,教会当地孩子数码相机的简单操作,拍下“我眼中的家乡”,用景颇孩子们自己的视角展示景颇村寨的真实画面。
第三天,在学校周围捡各种塑料垃圾,清洗干净,传达垃圾分类处理的概念,最后再带着孩子们一起把五颜六色的垃圾碎片粘贴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四天,休息日,总结前三天的活动,对后续活动进行针对性调整。
第五天,用谷歌地球软件带孩子们看看家乡和世界上其他的地方,志愿者也展示了自己的家乡。最后带着孩子利用谷歌地图绘制一幅学校周边的手绘地图,留待第二天寻宝游戏使用。
第六天,寻宝游戏(类似定向越野),每个志愿者负责一个点位,标注在每个小组的地图上,设定好顺序。孩子们必须按照地图的指示按顺序寻找藏在学校周围的考官们,考官会检验孩子们这几天活动中学的内容,比如植物名称、手工、摄影等等,通过的小组获得一个标记,集齐所有标记并最早返回学校的小组获胜。当然,大家全都有奖品。
第七天,汇报展示及闭营仪式,邀请学生家长和老师来学校一同参与,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有多棒!此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在北京举办了暑期活动作品义卖会,展览义卖了一部分孩子的绘画作品和北京艺术家捐赠的作品,所得资金四万余元,全部反哺公益项目及当地小学。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有几点需要事前注意:志愿者与孩子在互动的过程中,要将关系定位在“双向互助”,不要把自己定位为“老师”或者什么高高在上施舍爱心的人,志愿者带给孩子们一些东西,但孩子们教给志愿者的更多,要是非说老师,当地的孩子们更是志愿者的老师。其次,志愿者不要乱下承诺。最后,永远不要对外界卖悲情故事。现在很多支教项目变成了靠卖眼泪、悲情故事,赚志愿者同情才得以存活,这种道德绑架是非常不健康的。我们做支教项目不是因为当地有多惨,而是因为真的爱儿童教育这件事情,真的爱那里的孩子。
在连云港海州区锦屏镇刘顶村素质拓展基地的支教活动7月19日结束了,每位老师都为学生们买了礼物,在他们身后的贴纸上写下对他们的祝福,由于时间安排紧,我们早学生一步离开,有的学生偷偷藏起来了,当我在搜素她时候却增么也找不到,后来得知怕看着我们走,刚上车,就热泪盈眶了,朝夕相处这么多天,舍不得,难以忘记一起做游戏,一起包饺子,一起参观科技馆,教他们下棋,鼓励协助他们穿过障碍物,每一次他们的成功都让我们无比开心,一起爬山却突来阵雨簇拥在一起带来的温暖......日子不长,情却很真,也许我们并不能教他们多少知识,但我们教他们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也可以感受家庭温暖,成为社会上的人才。7月20日我又赶到了徐州新沂的支教地点双山村,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熟悉,虽然经过一年的发展有了一点变化,还是2012年支教时的那个小树林,有的地方修了水渠,建了新房、小亭子,走到教室,首批到这边的支教队员正在上课,第一眼我就看到上一年我教的学生,还有其他我熟悉的学生,仍然记得2012年学生为我拔掉白发,数了一下有10根,我终于明白了做老师的辛苦和忧虑,今年就教其他的的小学生,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那样的调皮打闹,有的时候我也会故意装作生气严厉一点,不然就没有威严了。同时,我也带他们上体育课,给他们讲点篮球的知识,并且用篮球带着他们玩传球游戏,比赛投篮,他们虽然因为太小不能够用常规的投篮方式,我就叫他们抛球投篮,学生们不知疲倦地上体育课,虽然阳光挺热。身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我也更多的把采访等机会让给了其他人,扛起难扛的担子。8月15日我的支教生活最终结束,支教的记忆会刻在我的脑海里一辈子,借这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想说“不在其位难解其事”,做学生的时候很难理解老师的辛苦、心血和对学生的期待。
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么一群人,首先是感谢我校对我们支教行动的大力支持,感谢连云港海州区领导和徐州新沂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感谢老师的关心指导,其次,要感谢我们南京高校爱心联盟支教团的队友,有人生病了,有人受伤了,有人水土不服,是他们与我携手共度难关,是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决心使得我们最后克服了所有困难,是他们孜孜不倦地教学和青春的朝气给我们支教团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精彩,最后,要感谢当地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大力信任和支持,他们的认可是我们不断前进地动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秉承着“仁爱精勤”的校训,组织了一支支教小队,在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教育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分别以“微梦想,大中国”,“青春正能量,感悟十八大”“梦飞山间,与梦同行”的主题进行这次的支教活动。此次支教活动。立足专业,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以农村小学为服务对象,争取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短短的十天支教生活已经结束了,但是那些孩子们可爱天真的笑颜时时在我脑海中闪现。我们怀揣着作为一名小小教师的梦想,一路上带着几分热情与几分激动走进了益阳怀化 县江南镇完小。
2013年7月15日,我们一行人达到了目的地——益阳安化县江南镇完小。受到校长的热情欢迎,并请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菜肴。之后安排我们入住完小的学生宿舍,因为是孩子们住的地方,没有电扇,房间到处是垃圾,小孩子不要的衣服和鞋子。我们一起打扫宿舍,有的拖地,有的打水,没有一个人抱怨。尤其是在气温达到37、38度还没有电扇的情况下,大家毫不犹豫的开展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
招生那天,我们贴上画好的海报,拉起横幅,好多家长带着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报名登记。当天我们就举行了升旗仪式,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再看看那一张张既严肃又天真的稚嫩的小脸,突然觉得自己的肩上沉甸甸的,心里却柔软一片,多可爱的孩子们啊。
我们上午给孩子们上课,下午的时候是素质拓展,就是给孩子们上一些活动课。我主要给三四年级的学生上健美操的课程。素质拓展课分为:手语舞、课本剧、太极拳、舞蹈。。。这些都是有孩子们自己选择的,所以我很荣幸的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给喜欢健美操的孩子们上 课。
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听话,交了一些简单的动作之后,我们就想小孩子嘛,肯定很喜欢玩。所以我们就在练完健美操后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起了游戏。我问他们都喜欢什么游戏,他们有的说玩老鹰捉小鸡,有的说玩丢手绢、捉迷藏、蒙瞎子等等。我就说,那我们一个一个玩好不好啊,孩子们兴奋的大叫,好。我故意说,我听不见啊,他们就都跑到我身边 冲着我的耳朵喊,好。。。
和孩子们玩的很开心,那种甜甜的感觉充溢在我的心田,直到睡梦中耳边都仿佛飘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一天下来,真的很累,有的时候我累得气喘吁吁地问,你们累不累啊,要不要休息会在玩啊?他们会异口同声的说,不累。孩子们的精力真是充沛,我的体力却告诉我,我不行了。但是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颜却不忍心拒绝,只能继续和他们一起玩。这种感 觉,真的是痛并快乐着啊。
支教快结束的时候,我不小心摔伤,最后一天的排练全靠我的好朋友在支撑。文艺汇演 时,我站在二楼看着我的那群孩子们,一个个就像一只只小精灵一样,跳着蹦着,跳出了在 我看来最动人最可爱的舞步。临走时,孩子们都问我怎么样了,身体好点了么,有个小姑娘 还对着我的伤口吹气,想要替我把痛吹走。我笑着和他们说,没事了,快好了。有的孩子在 静静的落泪,我就安慰说,明年我们还会过来的,不要哭哦,一哭就不漂亮了。
拍了几张合照后,孩子们送我们到车站,直到我们上车他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通过与学校老师和学生谈话,我们了解到除了极少数学生的家长留在家中做生意外,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处于一个无人管教、学习荒废、精神散漫的状态,使得这些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甚至不太愿意与他人沟通。在与他们聊天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有些学生心里迫切的想要与我们接近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再加上地区资源贫乏,经济发展落后,师资力量较弱,好的老师根本不愿意到这里来,孩子们接受能力很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像北张这样的地区很多孩子上了初中或者高中之后就外出务工,教育状况令人堪忧,亟待改善。
在文水县北张中学的十多天里,义工联盟支教团队每一个成员始终遵循“一切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知识教授和方法引导并重,努力给北张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课程上以语、数、英为主,同时开设了音乐、美术等课程。支教开始前,14位成员划分成不同的学科教学组,组内进行教学规划和资源共享;支教过程中,“老师”们互相听课,并对各自教学情况进行反馈总结。每天晚上召开例会,大家相互指出教学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
教学上,团队还进行了开办特色讲座等新的尝试。了解到北张乡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低下的实际情况,支教成员认为德育、美育同样重要。“老师们”按照各自专业、优势或喜好拟定讲座主题,采用多样的形式,希望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并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队员周标精心准备了数千字的讲座材料,进行了一场题为“理想与奋斗”的演讲,获得了学生们的普遍肯定与喜欢。我们的支教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及家长,教学规模也由最开始的三个班扩大到四个班——小升初两个班和初一升初二两个班。
8月2日,在北张中学的最后一天,支教团队组织了趣味运动会和简单的支教总结会。运动会包括五项接力、三人两足、夹气球跑、摸石头过河、定点投篮等趣味活动。小升初和初一升初二的孩子们被看护的“老师”分别带到操场两边,各分两组,同年级内进行比赛。“三人二足”当属赛场最强看点,孩子们团结一致,拼尽全力。未参加此项目的同学组织拉拉队,为各自小组加油鼓劲。孩子们在比赛场上收获了感动和快乐,学会了努力和团结!
总结会上,支教团队代表南开大学向北张中学捐赠了建立南开书屋的百本书籍。北张中学校长也表达了对南开支教团队的感谢,并赠予题有“爱心助学 情暖人间”的锦旗。
分别时,很多孩子触情落泪,纷纷寻求队员们的签名和联系方式,孩子与老师们用一个个拥抱表达自己的不舍与留恋,用一张张布满笑容与泪水的面庞铭记自己的感动与热情。“一次支教实践,是与孩子、队员、老师、环境等多方面的接触与交流,定有很多的感触以及宝贵的经验。”负责人胡雪说。支教团成员范自铭这样总结道:“支教开始前和结束后,身边一些朋友表达了对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一些想法。当然,学生支教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是真正实践之后,其实一些问题并没有出现或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严重,而我们给孩子带去的很多真的是很有意义的。投入其中,发挥优势、排除困难,才有实效。这大概就是实践的魅力吧!”
1. 顶岗支教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构建的重要性
近年来, 顶岗支教形式已作为新的教育实习方式在全国普遍推广开来。在顶岗支教的过程中, 师范生几乎全程参与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因此, 就这一形式的诞生和发展来说, 不仅为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足够的平台, 同时也能为师范生他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奠定可贵的发展基础。
(1) 实践性知识是师范生从事教育领域的必备基础。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反复提炼、总结, 施用于教学过程中, 经检验为有效的教学知识, 是教师的宝贵经验, 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师范生在顶岗支教过程中实践性知识的构建, 同样也是师范生教学经验累积的过程, 是师范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检验途径。
(2) 实践性知识构建是师范生成长为教师的必经之路。师范生在正式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之前, 通常需要到相应的岗位进行实践学习, 在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 反复检查自身素养与岗位之间的差距, 并进行调整, 最终形成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的知识体系——实践性知识体系。实践性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 师范生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实践中, 将自身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反复试炼和总结, 最终得出一套适合教学的有效经验, 这是师范生过渡到教师的必经之路, 同时也是提升师范生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2. 顶岗支教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构建的有效策略
(1) 框架的合理构建。顶岗支教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构建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切不可盲目和草率。在顶岗支教的过程中, 师范生首先应明确自己需要吸收哪些知识, 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这都是师范生应思考和准备的框架, 只有初步构建好框架和基础,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高效吸收知识和经验, 促进自身的快速成长。在构建框架的过程中, 我们还需注意框架的合理调整, 只有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调整总结经验并及时更改和完善, 才能真正做好实践性知识构建的工作, 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2) 抓住检验机会。除了框架的合理构建外, 顶岗支教过程中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有效构建, 还需适时抓住实践的机会, 不断检验实践性知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顶岗支教实习的过程中, 师范生会碰到各类的教学问题, 接触到多种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众多教学实践信息实际是双刃剑, 利弊均在:如果师范生有明确的实践目标和信息选取路径, 便能很好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实习教学中不断锤炼和积累;但如果师范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的话, 面对如此多的信息, 只可能让师范生更加迷茫和慌乱, 没有规划和科学的指引。只有合理取舍、重点突破、反复检验的实践性知识才能成为指导性知识, 因此, 在顶岗支教过程中, 师范生还应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框架, 对有用的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 对无用或不需要的知识进行舍弃, 最大限度保证实践性知识构建的质量。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顶岗支教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有效构建, 不仅直接关系到师范生个人素质及专业素质的发展, 更是直接影响到顶岗支教的质量和效率。作为师范生来说,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性知识构建的重要作用, 并梳理明确的学习目标, 需适时抓住实践的机会, 不断检验实践性知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为顺利从事教师职业做好准备的同时, 也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袁丽, 陈林.“顶岗实习”教师培养的政策分析及其争议[J].教师教育研究, 2014, 26 (06) .
实习支教自主学习能力实践途径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基础教育研究领域还是高等教育研究范畴,自主学习历来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科学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人们日益感受到在学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局限与陈旧,认识到只有通过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的不间断的自主学习,才能适应从事某一工作岗位或转岗、再就业的要求,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完善自身,实现人生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素质变得尤为重要。对高校来讲,如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怎样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讲,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必须改变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更多地采用自我定向的学习方式亦即自主学习来获得、掌握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正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所言:每一个人都因该养成自学的习惯,没有自学习惯,一出校门就完了,将来就会一事无成。在人的一生中,进学校靠别人传授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犹如妈妈扶着孩子走路,在一生中极短的时间一样。学习也是绝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
二、实习支教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契机
自上世纪90年代,实习支教在忻州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展实施,开辟了实习与支教相结合、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相结合的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学实习,为相应号召,全国几十所高校也陆续探索以实习支教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新疆师范大学于2006年9月开始结合学校、学生和地方的实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中率先开展实习支教试点工作,为学生搭建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截至目前,已先后组织了十二批共计6014名学生和107名实习指导教师分别赴阿勒泰、和田、阿克苏、喀什和吐鲁番地区的22个县市的300余所中小学进行实习支教。通过近七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实习支教改变了学习场所以教室课堂为主,学习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学习方式以被动学习为主的传统学习模式,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发挥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地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也切实体会到由于新疆基层受援地区特殊的教育、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实习支教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尤其在自主学习语言、自主学习教学、自主学习生活、自主实践和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能力有提高明显,这正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必备能力。
三、实习支教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途径
为了保证实习支教效果,有效提高实习支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疆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实习支教岗前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培训、教师教育能力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等,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实习支教前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实习生掌握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奠定自主学习的基础。实践证明,经过实习支教前期的岗前引导、中间的过程实践、后期的总结反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卓有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自主学习语言能力。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师范生来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障碍。因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交流主要以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维吾尔语)为主,实习支教学生只有适当掌握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双语”教学,才能保证实习支教的效果。因此,我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大二学期,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初级维语”公共课,授课时间共72课时,目的是使师范生在实习支教之前具备一定的维吾尔语基础,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和生活方面的语言需求。但从目前我校师范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来看,不尽如人意。据粗略统计,能到达课程教学目标的学生不到15%,究其原因有维吾尔语学习难度大、学习时间较短、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动力等。但在实习支教过程中,由于存在语言障碍,实习生会面临师生无法交流、教学无法开展、沟通无法实现的状况,90%以上的支教学生会主动学习维吾尔语,他们或利用教材、或向当地老师甚至学生学习,从字母发音到单词背诵,从日常用语到专业名词,经过一学期的实习支教,大部分学生的维吾尔语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有的同学甚至迅速成长为掌握维汉两种语言的“双语”教师。
二是提高了自主学习教学的能力。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新疆经济欠发达,农村教师的数量、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一体化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少数民族教育基础薄弱,“双语”教学在经受历史遗留问题困扰的同时,还面临着新的矛盾和困难,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师资数量缺乏、汉语水平低、汉语教学能力低的“一缺二低”现象。我校实习支教学生根据当地中小学的需要,积极承担多个班级、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大部分支教学生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比如经常会出现一个同学既上中学的课程也上小学的课程、既上文科类课程也上理科类或艺术类课程的情况,大部分学生每周课时量超过15学时,很多学生还出现包班制(一位老师带一个班的全部课程,并担任该班的班主任)的情况。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教学需要,很多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课程需要二次学习、听课、查资料备课、写教案,经自己内化,再进行课堂教学,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不同门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支教学生也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完善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可以说,实习支教解决了师范生在市区教育实习上讲台机会少的问题,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我学习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是提高了自主学习生活能力。我校实习支教学生绝大多数都在乡镇中学实习,这些学校的各项条件(尤其是基本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相差很大,不具备城市中的现代化生活条件,这对于支教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打水、做饭、取暖、住宿等诸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面对上述艰苦条件,在实习支教初期都不适应。但随着实习支教生活的不断深入,学生们逐渐地开始主动适应环境。许多学生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生活经历:第一次从井里打水、第一次生炉子、第一次买菜做饭等等。在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后,他们的生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列,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了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尤其南疆地区,春季多大风、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夏季高温干燥;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气温温差大;冬季降雪少而干冷。对不适应此类气候的实习支教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感染鼻炎、支气管炎、皮肤病等。这些都需实习支教学生予以克服。
四是提高了自主学习实践能力。我校实习支教学生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他们的特长,并参与基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类活动。我校汉语言专业的部分支教学生负责当地学校的校园刊物的征稿、编辑、排版和印刷等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美术专业的学生给学校办黑板报,开创性地为当地孩子举行儿童绘画展,让很多孩子萌发了想当画家的理想;音乐专业的学生结合“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主题节日编排各类节目,让学校的此类活动空前丰富多彩;化学专业的学生主动整理学校经久未用的实验室,第一次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的神奇和奥妙;双语较好的同学义务给当地老师辅导汉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汉语歌曲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汉字书写大赛、汉语讲故事比赛,等等,受到了当地学校的好评。我校部分有能力和教有余力的实习支教学生还兼任了受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团委、校长办公室的部分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使实习支教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五是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在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外界的关注甚少,对落后贫困地区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一学期的实习支教生活使大学生深入地了解了我区基层的经济社会条件,看到了基层中小学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艰苦,增进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感情。从孩子上课那期盼的眼神中,读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从当地学校领导和孩子家长的关切中,感受到了基层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孩子为他们送行时的眼泪和哭泣声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对比中感受着幸福,自艰辛处学会了珍惜,于反省时学会了感恩。他们在当地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对他们生活的亲切关怀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朴的关爱之情;在与少数民族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同志豁达开朗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乌鲁木齐“7·5”事件以后产生的心理阴影,也加深了维护民族团结意识。有的学生看到班里的孩子没有学习文具就自费给孩子们买铅笔和作业本等文具,有的看到学生午饭只吃馕饼就拿自己的午餐和学生分享,有的支教生看到孩子们汉语水平差就义务给他们补课。很多实习支教学生返校后,还动员自己身边的同学给实习支教学校的孩子捐衣捐物,还有同学利用微博发动社会的力量给孩子们寄去所需的学习用品。这种通过学生自己了解、自己感受、自己体会达到的自我教育目的是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难达到的。
四、问题和展望
新疆尤其是南疆农村地区独特的教育、文化、生活环境对实习支教学生无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挑战和机遇并存,以实习支教为平台,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效果显而易见。但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大学生消极对待实习支教工作,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方法不到位、自主学习资源匮乏、自主学习力不从心、缺乏相应的指导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省部级教育部门、高师院校、实习支教指导教师、实习支教地区教育部门、实习学校多方积极配合,鼓励大学生无论是在语言、教学、课外活动、生活等方面都需要实习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不断学习、摸索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同时高校要组织专家进一步研究实习支教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律、策略、机制,为全面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予以引导,为其后续就业、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推荐阅读: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论文06-14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日记06-25
暑期社会实践之支教总结07-13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支教版10-17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关于支教06-25
支教协会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10-03
2023暑期社会支教实践活动总结报告09-26
支教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05-31
大学生乡镇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1-22
暑期山区义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