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8篇)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篇1

写作,是一项非常艰辛的脑力活动。每当看到学生面对作文题愁眉苦脸时,每当看着学生拿着作文题久久凝思却无从下手时,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呢?虽然中学语文界对作文教学一直没有一个固定而行之有效的模式,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必然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此,笔者就这十年教学过程中所总结到的一些写作训练方法,写出来与语文界的同行们一起探讨和研究。

写作;教学方法

G623.24 A

一、语言的训练是提高写作的第一关

我们知道,无论是大家,或是热爱写作之人,但凡要写出一篇上乘之作,首先要过语言基础这一关,语言是写作的根本,就好像高楼大厦的建起,须起于垒土,没有一块块的砖,是难以筑起摩天大厦的。这样,我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语言知识,为了让学生都能积累优美的词句,我规定他们每天都要抽出三十分钟,去抄诸如余光中、余秋雨、林清玄、张晓风、周国平等人的散文当中的精彩句段。这项工作是繁杂而枯燥的,大多数学生都很难持之以恒,为此,我采取时间上的定时“逼”和及时的激赏,“逼”就是把抄名家名篇作为一个固定的作业来检查,没有抄的同学,予以一定的惩罚,始终相信只有严格,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无穷。但一味的严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任务的沉重和无趣,因而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还会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就这样,学生慢慢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汲取优美词句的习惯。然而后来发现,仅仅是抄,效果并不大,一个学期后,有的学生就跑来问我,抄了这么久,“老师,我的文章的语言为什么还是这样干巴巴的,没有一点点色彩,为什么我还是写不出那些优美的词句来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也曾感到迷惶而不知所措,难道抄美文是在浪费时间,难道我的方法是错误的?的确,一段时间后,我也感到抄并没带来最直接的效果。为了找到其中的缘由,为了能更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我自己试着写“下水”作文,试着去抄一些美文,发现正如学生感觉的一样,文章语言没有很大的提高。于是,我就开始琢磨,除了抄美文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我得出,如果抄完之后,就原句也能模仿地写写,那样效果会很快凸显出来。因为当你抄完后,句中的华美语言还在脑中作短暂停留,这个时候,如果能趁热打铁通过自己的记忆把它写下来,就会记得非常牢,从而“占为己有”,也许这就是模仿的作用吧!于是,我要求学生抄和写同时完成,没过多久,果然奏效,学生的文章语言增色不少。

二、素材的搜集铸就的是文章的灵魂

当最关键的语言关过了之后,接下来学生要做的就是,文章素材的搜集,如果语言是基础,那素材就是血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血肉那就不丰满不鲜活。因而,我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读者》《意林》等杂志,通过上网浏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感人事件,把其中的人物及他们所展示出的高尚的道德品性,都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以备后用。经过长时间的搜集,学生的肚里都有货了,写起文章来再也不是愁眉苦脸了,再也无须搜肠刮肚了,而能洋洋洒洒。我们班有个同学以前的文章总是干枯无趣,没有一点新鲜丰满的感觉,自从加大了阅读量之后,素材在文章中是俯拾即是。我曾推荐给他《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复旦大学原教授蒋天枢如何拖着年迈的身体,为老师陈寅恪文集的出版而日夜奔波,最后当老师的家属要把文集的稿费给他一份时,他道出了一句朴实却又感人至深的话“这是学生应该做的”。后来学生在中考中用了此材料,取得了高分。

三、结构的明晰是敏锐思想的表现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在评改学生的文章时,发现他们语言不错了,文章的素材也丰富了许多,但感觉到他们的文章的结构却显得没有条理,层次感不清晰明确。针对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每次写文章前都要在纸上列好写作步骤,对于步骤的批改我会把它与文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这样强化式地训练让学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写文章一定要有所酝酿,有所规划,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让人看得舒心,看得惬意。

四、兴趣让学生将写作进行到底

当学生在语言、素材、结构上都有显著提高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有了兴趣,就会事半功倍。作文的训练亦当如此,众所周知,写好文章,根本途径还在于多练,但又不能强迫学生去练,这样会适得其反。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迸发出强烈的写作欲望,我想到了在网上发表学生的文章的方法。学生定期在我的博客上发表习作或我把学生好的文章上传到网上,然后全班同学来评,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度,也给予了学生以充分展示自我,抒写自我的平台。通过网上发表习作的方式,学生学习语文,勤练写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虽然同学们平时学习非常紧张,但大家对每周的习作看得都非常重,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上网,让大家好好评一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上来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磨炼,从初一到初三,这三年中,我与学生一路走来,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有挫折,也有成功,有喜悦,也有迷惑,我们共同收获了写作中的乐趣,写作水平有着真实地提高。课堂上,当我读着学生优美的词句时,当我看着学生的文章在各大报刊和杂志上发表时,当我看到同学们面对写作时沉着从容的神态时,一切都让我感到欣慰。写作课,是一门难教的课,是一门没有具体可操作方法的课,如果流于形式,那么写作也就成了一个很枯燥的事,为了变枯燥为鲜活,我与学生一起努力了三年,三年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语文,写作,其实一样能富有魅力。只要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我们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写作教学一样能精彩无限。

包燕,女,任教于南昌市心远中学。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篇2

一、选取能激发写作欲望的题目

多年来,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学生们,那就是作文题目布置下去后,学生们常常认为没话可写,勉强完成,应付差事。长此以往,作文水平很难提高。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所布置的作文题目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不出他们的创作欲望,自然写作热情提不起来,写不出好的文章。因此,教师在上作文课前,一定要选取一个能吸引学生的题目,只有学生乐意去写,才能保证作文教学的顺利完成。那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比较关键,如果不顾学生的喜恶,一厢情愿地布置一些自己认为很满意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去写,那么到头来只会增加学生的抵触情绪,或者草草应付,或者干脆不做。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消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选题应不限文体的形式,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地进行作文训练,在写真事的基础上自由发挥。选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写各种不同的或能引起争论的题目。比如说,我在讲授完《沁园春·长沙》后,让学生以“恰同学少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开始学生不理解这个标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提示说:“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想他年轻时候的朋友,那么你们也有过青春,你们的青春到底留给了你们些什么?”经过这么一提示,学生写作文的热情非常高,全班的作文都写得不错,甚至有的同学写了五、六张纸。所以并不是学生不想写,只是有的作文题目跟学生离得太远了,让学生无法下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题目的出现,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二、找准切入点让学生走好第一步

传统的做法是强调学生写日记,但日记的练习与学生作文是同步的,谈不上“引路”的问题。用看图作文的形式来训练学生写话、写段、写文,再命题作文是以前语文教材作文教学内容的大致编排,可以说是将图画引入到作文中,用图画为学生作文引路。近年来,浙江郑宏尖开展了“音响作文”,将声音引入到作文中来;湘西民师附小(现海南)教师腾昭蓉更是开展了“童话引路”教改实验并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明显用童话来为学生作文引路。从看图作文到童话引路是一次飞跃,引导学生“上路”的由作文以外的角色(图画)变成了作文门内的角色(童话);此外,全国各地“故事引路”“科普引路”等实验愈来愈多。我提倡以书信、新闻、剪报、儿童诗、古诗等来为学生引路。其实这种引路均是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走好。只有学生对学好作文有信心,才能积极地去学,才能学好。因此,在上新班的第一堂作文课时,首先是要告诉学生作文并不难,“我手写我口”,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你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谁不会说话呀,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从而清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引路”的实质是运用“先放后收”理论。北京师大中文系刘锡庆教授指出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放”得很不够,而“收”得又过早、过苛。“命题”过多,“限制”过多;在“怎么写”的问题上“框框”也不少;“批改”上改得过多、过死,不仅是做无用功,而且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始终未“放”,始终在“收”,收得过酷,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思想、心灵都飞腾不起来。刘教授所说的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的突出表现就是带来心理障碍。因此,刘锡庆教授认为开始时要让学生写放胆文。写放胆文的一种新尝试就是“引路”,至于用什么来引,我想教师应当各有其法。机械地学习别人的方法不仅不一定切合现实情况,还会在整个作文教学圈子里形成“教有定法”的怪现象,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三、选取具有时代特征的素材

作为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有满腔的抱负;有着改变世界、创造奇迹的美好愿望;有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英雄气概,他们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在心中勾画着自己的光明前途。所以当国内外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他们倍加关注,这时语文教师要及时地把握时代脉搏,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去写,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索。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责任重大,就会感到人生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会有真情实感,内容自然充实丰满。在教学中,每遇到国内外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我都及时让学生去写作这方面的文章。当以美英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野蛮的狂轰滥炸,造成无数伊拉克平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致布什总统的一封信》,因为学生对这方面的报道了解很多,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这次作文,学生们的热情很高,文章写得有理有据。

四、让学生模拟当事人

中学时代是一个浪漫的时代,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一夜之间长大成人,成为社会的栋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让学生模拟扮演社会中的某些角色,去写作一些应用文,无疑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去搜集这方面的例文,通过加工吸收到自己的文章中来。在我的作文课中,学生曾扮演过很多角色,上至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下至平民百姓,他们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地写出了符合当事人身份的文章,这样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又使他们真正过一把成人瘾。

五、用启发式的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本领,启发式指导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好的作文应观点新、材料新、构思巧。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同一作文学生愿意怎么写、写什么,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能强求一样。作文同其他作业相比,它所要求的智力活动无疑要复杂得多,教师的启发指导应以“求异”为主,鼓励学生在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尽量“变异”,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教师只要求学生的文章能符合题目要求,至于表现形式则越多越好。启发式的指导,教师的任务是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在学生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教师的最大作用在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何启发学生选取新奇的写作材料呢?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异想”,没有“异想”哪有“天开”?针对一篇作文的命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独辟蹊径,不落窠臼地开拓创新,眼睛不要总盯着别人已经用滥了的材料。

六、发挥“编辑室”功能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一个“编辑室”,学生轮流充当不同的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去修改文章,进而提高各种写作技巧。老师可以协助学生提出一些编辑要求。当他们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作文时,也会产生把作文写得好一点的愿望。当然,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的途径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和潜在的优势,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作文训练和培养,才能使萌发特殊才能的幼芽不至于被淹没。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由发挥,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以加强基础为手段,积极引导,扬长避短,使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摘要: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路径一直是作者在实践教学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实践中作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认真探索了六个方面的路径方法, 以期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方面与同行切磋。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浅析 篇3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作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改革。改革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敢于放手,从学生自身生活出发,作文要求有真情实感;从学生阅读出发,作文要求有新意,从学生实际出发,作文要求美。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我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以来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经验,对初中作文教学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望和大家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共同为中学作文教学想办法、找出路。

一、深入细致挖掘教材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中的文章之所以被选入教科书,是因为它非常具有代表性,或者是非常典型,教材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实施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那么,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个优势资源,把教材上的一个个文本作为施教的基础,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细致分析,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意图、情感的表达方法,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围绕中心来展开描写等,在具体的课文学习中把写作方法的指导贯穿进去,这样教材上的文章就成了学生行之有效的模仿对象,学生写起来觉得有话可说,也就会觉得写作不是那么难了,久而久之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上去。

让学生掌握构思立意的方法,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值得我们鉴赏与学习的地方。作文构思立意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从日常的课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方法。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课,大家都比较熟悉,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一共进行了四次描写。通过这四次不同层面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作者把那种深厚的父子情深表达得深刻而细致。教师在讲解这里时就不能粗略地简单讲讲就过,要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是几个片段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入挖掘,和学生共同探讨它的精彩之处,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能领悟出一些写作的规律与技巧。或者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可以让学生作为写作依据的例子。比如:《孔乙己》中,在孔乙己最后出场时用环境的萧瑟来暗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虽然写作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用心去钻研、去探索,做一个有心人,一定可以找到好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努力为学生创造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容易被激发起来,这样的教学情境会促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说、大胆地说、随心所欲地说。教师要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表演,听听录音、看相关的视频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并且有话可说。口语交际是一个听说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说的双向互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爱说、会说。这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让学生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

让学生勤动笔去写,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这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勤练笔可以让学生在平时把自己的所感、所见、所想、所闻写出来,坚持天天都有新发现,天天都有新感悟,其中写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教训,这样积累得素材多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不会再感到无话可说,没什么可写了。作文材料的源泉来源于生活实际,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积累得素材多了,写作的老大难问题就会大大地改善了。

四、让学生多阅读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还会为学生积累许多写作的素材,学习许多写作的方法。在阅读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积累了写作素材,另外还提炼了自己的思想,并且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记录的好习惯,要把自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其中那些优美的语言,含义深刻的语句,细致入微的描写等地方摘录下来,同时有能力的学生还要多背诵,多模仿,进行写作练习。把平时积累的这些素材作为自己以后写作的素材来借鉴,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大有帮助,还从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提高文化修养,可以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可以学到一定的写作技巧,激发写作情感。

五、把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灵性、缺乏生动活泼的气息。教师在传授写作技巧和基本功之后,要组织或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知感悟生活,并让学生在习作中提炼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生活的真实、感情的真挚,再配以过硬的写作技能,学生才能写出结构严谨、章法到位,情真意切的美文来。

总而言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但它又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有效的写作平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俗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学的作文教学添砖加瓦,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初探 篇4

【关键词】 写作教学;以读促写;观察生

活;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097―01

《?Z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实践应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践,这里的“写”包括写字、写话,更重要的是写作。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作实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汲取语文写作素材的营养,从而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使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一、以读促写

语文实践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践,读的功效不可小觑。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如有些学生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却无法“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这就是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笔者充分发掘语文课本的教育功能,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当然,这远远不够。课后,教师还应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多阅读中外名著,如《伊索寓言》《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等,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以读促写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储备大量材料,从而文从字顺地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其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二、观察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透露的真理就是:优秀的作品都是在实践中创作出来的,都是人们对生活的感受。所以,优秀的文章自然也是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领悟。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了解大自然,体味生活,进而用语言描绘自然,展现生活中的美。观察是引发写作欲望的源头,人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很享受观察对象带来的刺激和触动,从而激发大脑的写作欲望。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在春天来临之际,学校应组织学生们去郊游,学生在郊游中观察自然的美好,闻闻花香、听听鸟语,游玩于山水之间,亲近自然万物,观察花草虫鱼的样貌,认识一下波光粼粼的河水,感受大山的宏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与自然交际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语言,培养写作思维,从而加强写作训练。如想要进一步加强训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即兴写一篇郊游感受,以《小池》这首诗为例训练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开拓,使其写作得到有效的训练。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学生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

三、狠抓练笔

有了生活素材和阅读积累还不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光靠一学期七八篇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还须辅以各种各样的小练笔,来积累学生的写作经验。1.鼓励学生写日记。笔者要求学生每周写一至两篇日记,内容不限,可以摘抄名人名言和优美的词、句、段,也可以记录一天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事、景、物,还可以发表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小练笔资源。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练笔的资源。如,学习《早》这篇课文,文中有一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的陈设,是按方位顺序介绍的。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写个小练笔,按方位顺序、有重点地介绍自己房间的陈设或教室的布置。3.要求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观后感。如,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后,可以问问学生:你感受最深的内容有哪些,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假如把这本书传给你将来的孩子,会在扉页上题什么话等等,都可以写。如果学生看到有意思的电视节目或电影,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后感,谈自己的感受、评价影视中的人物等。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多练笔,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总之,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教师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5

【摘要】:作文是学生思想品德、思维能力、词汇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大家都知道,“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假话、空话充斥了孩子的笔端。原本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成为了令人厌恶、恐惧的苦差事!怎样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积累 训练 创新能力 评价 作文是学生思想品德、思维能力、词汇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大家都知道,“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假话、空话充斥了孩子的笔端。原本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成为了令人厌恶、恐惧的苦差事!怎样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学会观察,注重积累。

学会观察对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著名作家莫泊桑从小就喜欢写作。他曾把自己准备写的短篇小说的故事讲给老师福楼拜听,这些故事都是他坐在屋子里编的。福楼拜听了以后,告诫莫泊桑:“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故事,你每天骑马到外面去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莫泊桑是个聪明的人,他立即领悟了福楼拜的意思,那就是要他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练好这个写作的基本功。莫泊桑遵照福楼拜的劝告,天天跑出去观察,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练出了敏锐的观察能力,终于写出了生动的小说《点心》。学会观察,这就是莫泊桑从福楼拜那里学来的一个写作秘诀。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要如何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学生经历的事也不少,可他们却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让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认真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做一个时时处处观察生活和自然的有心人。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观察时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皮肤触摸,用嘴尝,以获取完整而深刻的观察印象。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及时做好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认真地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写作时进一步使用。写观察日记也是观察记录的一种,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文章作好准备,还会使观察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其次,明确观察目的。小学生观察的兴趣十分广泛,对周围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观察时往往漫无目的,忽视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比如学校组织活动,在学生进行观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主要观察活动是怎样进行的,人们在活动中有哪些行为,活动时场面怎样,结果如何等。这样进行观察后再要求写,学生就不会觉得没内容可写了。

再次,讲究观察技巧,灵活运用各种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效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要全面观察,直接获取对事物的整体印象,客观地认识社会生活。第二,可以多角度观察,认识事物的特征。第三,要反复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另外还可以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

最后,观察训练要有层次。在训练学生观察力的过程中,学生应多选择身边事物进行观察。教师从指导观察静物开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先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具,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等。要求学生运用从里到外或由外到内,从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对物体进行全面细致地、有条理地进行观察。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较复杂的静物观察,如教室、办公室、学校、自己房间的陈设和结构等,要求学生按方位顺序观察,把其间的摆设一件一件地看清楚。

除了要学会观察外,丰厚的积累也是写作的重要基础。“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想写好作文就需要积累许多材料,作文用词要准确,就必须经过词汇的积累;作文感情要真挚,就必须经过感情的积累;作文构思要新颖,就必须经过长期对各种结构、素材及提炼方法的积累。所以只要在大量阅读的积累基础上,才能让文字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班上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都是平常爱看书的学生,他们词汇量大,思维敏捷,语言表达准确,而这些都得益于他们的多读和思考。多读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着作者的思想脉搏,能使人语言表达条理清楚,思维敏捷。

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在班上布置了一个读书角,让学生将自己的藏书摆放在上面,供大家阅读。我也会适当推荐一些名著给学生。除此之外,我还会组织一些朗读比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意识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基础。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事物,不断搜集和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感到无事可写的现象,而且还往往可以触发他们的灵感,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加强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动笔去写了,这时,先可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片段性训练。这就像练习跑步一样,要先练起跑,再练加速跑,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短跑的全过程,而片段作文可使同学们通过写局部、写片段来训练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了,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如果学生学会了如何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又学会了如何写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那么,他写一个顺便熟悉的人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因此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小练笔活动,使大小作文配套练习,相得益彰。当然,有了写作知识不等于有了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渡方法之一就是多做仿写练习。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作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范文的分析、引导。对于仿写,可从仿写句子和片断,再过渡到篇,模仿写作技法和谋篇布局。

钱梦龙老师曾说:“创造往往以模仿为先行,而模仿又必须以创造为目标。”我们常说:“文贵有新意。”没有创造哪来的新意呢?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作文教学中应当着重下功夫的所在。那么我们教师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指导呢?

首先,题目创新。我在作文教学中,尽量少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多让学生自主命题。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可以给学生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我在给学生出题目的时候,首先考虑命题能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能不能让学生展开联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认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如果学生实在不感兴趣,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自己命题自己写。这样,命题、自命题的作文形式,为每个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成长提供了机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其次,内容创新。创新作文,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那么,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要求学生把生活中搜集、整理的材料,进行想象发挥,充分而准确地提取源于生活的素材。例如在一次改写作文中,我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写出与原作品截然不同的情节来,有的同学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这一情节进行了改编,写武松遇到老虎时,一番搏斗后,武松正要打死老虎时,老虎眼中却流出了眼泪,于是武松心软便放了它,后来武松又一次经过景阳冈时,不料被一帮山贼团团围住,危急时刻,老虎却冲了过来,救了武松。这样的改编赞扬了武松的仁慈和老虎的知恩图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语言新颖。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语言上力求新颖,让学生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等方面下功夫。并且在指导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的借鉴和模仿一些优秀作文,反复修改锤炼。通过训练,在学生的习作中,逐渐显现出许多新颖的语言。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

三、指导修改,恰当评价。

“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无数有成就的作家用实践证明了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使他们养成自己修改的好习惯呢?

首先,完成习作后,要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这样一读,什么地方丢字多字,什么地方不流畅,都听出来了,有的地方读起来觉得拗口的,就先让学生多读几遍,自己试着查找问题,进行修改。

其次,可采用同学互平法。俗话说“当居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学生写的作文,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的情况。正因为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评论一番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而且在这样的互评方式中,对他们彼此的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接着,还有老师讲评法。作文中有时存在的问题学生们可能也无法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再有类似的病句则是让学生在讲评后自查,是否自己的作文还存在着这样的不足。再让他们依照此法自己加以修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记忆也深刻了。

接下来在批改环节中,教师也要采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批改“好作文”老师固然开心,然而不少学生的作文是不尽人意的,有的简直是“不堪入目”,那么对于这些作文你怎么办呢?是找到学生大声呵斥一顿,埋怨几句,或是叫学生来循循善诱呢?我想应该要多鼓励,少批评。有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那或许是一处新颖的构思,一个优秀句子,又或是一个好词„„教师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的真情实感得到充分表达,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作文能力。批语则要以鼓励性为主,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不想写作文了。所以,即使给学生指出缺点,也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以委婉、热情期待的方式指出,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决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篇6

第一课时

指导课

课前谈话:

清明刚过,今年是咱们国家第一次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期,这个假期你是怎么过的?(学生谈,踏青

郊游

扫墓:是啊,每逢清明,学校里都要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去扫墓,缅怀革命先烈)一

清明漫谈,引出谈话焦点

同学们,课前我们谈到了清明节,这是一个怀念故人的时节,年年此日都流泪,岁岁坟前奠斯人;这是一个勾起人们无限感伤的时节,天人相隔思念却永不能再见。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会去缅怀那些战争年代里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牺牲的烈士;我们也会(老师)想起在和平年代里为了他人而献出生命的英雄。(课件出示照片),认识他吗?大声说出他的名字。是的,他就是勇救轻生女子而献出生命的军官孟祥斌(板书)二

走近英雄,交流搜集资料

1.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他的?(生谈:电视

报纸

网络)看来,同学们已经在课前对于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同学还把相关的资料也带到了课堂上,那咱们就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搜集的资料吧!

2.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一定对孟祥斌有了更多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英雄,去关注他身前身后的点点滴滴。

(1)哪位同学能先谈谈他的事迹?补充他牺牲前后的经过?(学生谈)

孟祥斌,生前为解放军驻金华某部司令部副连职机要参谋。2007

年11月30日,一女青年在浙江金华市通济桥轻生跳江,带着妻子和3岁女儿路过的孟祥斌见状,迅速跳入江中,用尽所有气力将女青年推上救助船获救,他却因在冰冷的水下时间过长,体力不支,沉入江中,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

(2)面对这样一位英雄,我们不禁要问,生活中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谁能说一说对孟祥斌其人的了解。① 山东人,1979年出生 ② 努力上进

③孝顺 1997年,孟祥斌高中毕业后被一所高校录取,面对高额的学费,想想贫困的家境和体弱多病的父母,他毅然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投身军营。

③ 孟祥斌从小就很有正义感,遇到弱小的同学受到别人欺负,他总是挺身而出,保护被欺负的同学。乐于助人孟祥斌同学家境贫困,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但当他看到比自己生活更困难的同学时,就会拿出平时省下来的钱接济他们。④ 妻子眼中

⑤ 身体不好,有脉管炎,不能接触凉水 „„

(3)老师也搜集到了一张孟祥斌的全家福照片。(课件出示)看,这就是孟祥斌一家人,看到这张照片,你会想些什么?是啊,慈祥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孩子,这是多么和谐多么幸福的家庭!孟祥斌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深爱着家人,女儿诗妍的名字中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曾说,诗

是希望女儿有才气,妍是想女儿长得漂亮。但是,为了就一个轻生的女子,英雄孟祥斌走了,走得那样义无反顾,走得那样坦坦荡荡,留下了年迈的父母,柔弱的妻子和年仅三岁的女儿,让我们把目光再聚焦到当时的场面,去经历那催人泪下的一幕幕。三.播放录像,畅谈感动话题 1. 播放录像片断,引起情感共鸣。

2. 老师看到,你们和我一样被深深地感动了,有的同学眼含泪花,告诉老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谈,引说被谁感动了?是什么让你如此感动?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儿提着鞋子喊爸爸回家 一双双红皮鞋 老大爷的话 妻子的眼泪 人们午夜送别 „„

此时,所有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情感,那就是感动,英雄的十九感动着我们,感动了金华,也感动了全中国。有位歌手专为他创作了一首歌曲,叫作这一次,咱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方向创造歌曲《这一次》

这一次你纵身一跃

滔滔婺江见证壮烈 这一次你奋力的托举托起生的希望震撼人间 把生给了别人 用死铸就军魂 古老的通济为你呜咽 金华山水把你铭记英雄就在身边 英雄并不遥远 你用军人的脊梁 挺起一座丰碑 一座永恒的丰碑

四.引发思考,学会感悟人生

同学们,英雄已逝,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你们已经会思考问题了,在感动之余,对这件事,你有没有更深地思考?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对“值”与“不值”的争论,战友的话,推荐委员的话 对生命的思考——珍惜生命 五.积极构思,初步下笔成文

1同学们都在诉说着对这件事的感动,也表达了深层次的思考,我想,有很多同学,也许还有许多话想说,就让我们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吧。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几个写作角度,供你们参考。2出示习作提示。

第二课时 写作课(略)

第三课时 讲评课

一. 佳作欣赏,借鉴提高。经过构思,同学们已经完成了习作,并且在小组内选出了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这节课咱们就来欣赏佳作。(提出要求:实物投出作文,由作者本人朗读,小组长说推荐的原因,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评说优点,也可以提出建议,老师参与评价,并用笔划出好词好句或者病句错字等。)刚才我们集体欣赏了四位同学的佳作,也诚恳地提出了修改意见,对照

他们的习作,你还有什么想法?(回去修改)咱们下面听课的老师都是语文界的精英,想不想让他们给你的习作提出好的建议?好,就请同学们到下面去请教老师们吧,限时五分钟。

3谁来说一说老师给了你哪些建议?(生谈)

文章不厌百回改,相信有了老师们给你的建议后,你会修改得更好刚才下面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课堂上修改了。

针对这件事,老师也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歌,与大家共勉。二 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篇7

一、当前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教师自身写作能力和水平的不足。写作教学是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它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较高的写作能力和水平。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许多中学中,语文教师大多都学历不高或者所学专业与教学以及文学无关。教师自身的水平与素质不高,自然也就使其无法承担起较高目标的教学重任,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无法在这种程度的师资力量的教学下得到更好的提升。

(2)教师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的落后。很多教师在进行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时都会硬性地对学生的写作格式作出规定,比如教师规定学生在写抒情文时必须先写景再抒情,写记叙文时必要先叙述再点题,写议论文时必须先讨论再举例,写说明文时必须先总写再分写等。这些固定的写作模式固然是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所总结出来的专门针对应试写作的经验,然而却会使得学生的写作活动变得过于模式化。这是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往往只会注重怎样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应试写作成绩,而不注重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够重视。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的时候都只是敷衍应付,很多教师可能连学生的作文内容都没有认真看完,只是匆匆几眼大体扫过便打个分数了事,并且评语很少,指导建议更是没有。甚至有些中学语文教师只是随便找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来代为批改作文作业,对几篇比较优秀的作文才会进行认真评价。但其实,正是那些写作水平不高、作文质量一般的学生才更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教师给予的意见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他们也更渴望于得到教师的关注。目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二、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1)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布置《关爱地球,保护环境》这一题目的作文写作之前,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等的图文视频,让学生深入到这些情境当中,激发出他们对于保护地球环境这一内容的深思,使他们主动并有兴趣来写这方面的作文。也即是说,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来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氛围,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因为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写作有了兴趣,才能够更加热情积极地去进行写作。

(2)通过引导学生多做阅读来扩充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只有脑中拥有了更多的知识与素材,才能够在写作时表达出更多的感悟,以及更灵活地在写作过程中引经据典地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在布置《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这一题目的作文写作之前,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关于梦想的书籍,以及去查阅一些名人通过不懈努力完成梦想的事迹,从而让他们能够把这些内容灵活运用到作文的写作当中。

(3)开展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写作。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应当以真实为根基,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作文中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更加真实动人,从而做到以情造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多让学生去体会课堂外的世界,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游园或者爬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得到适当的精神放松,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而春游归来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游记作文,让学生将春游时真正的情感体悟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写作。

中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单单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指导学生去正确认识世界与体验人生,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品德与优秀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摘要:在中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写作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目前在我国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当中仍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抑制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生写作水平的培养与提高。本文主要针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浅析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 写作教学 激发兴趣 积累素材 自改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43

写作是进行自我认识以及认知世界的一个过程,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改下革新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运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目前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感觉写作非常困难,从而丧失了信心。因此,语文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按照写作能力的不同进行划分,使每个小组都能够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小组长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教师布置一篇命题作文,如《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由小组长带领着小组成员展开交流与讨论,围绕着作文题目、作文主题、写作要求以及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探讨,每个成员都可以将自己心中的梦想分享给大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予写作热情不高、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更多的启发。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互相交流意见与建议,然后再进行写作,可以进一步丰富写作的内容,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二,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教学除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开展读书活动、手工制作、参加演出、欣赏电影、公益劳动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这样在写作时就能够充分地表达真情实感,也能够做到“有话可说”。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学会灵活运用

积累素材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积累一定的素材,那么在写作时便会显得空洞乏味,无从下笔。因此,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发现并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立足课堂,用好教材。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许多精彩经典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经过众多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其内容、语言以及结构都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来挖掘写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总结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语言运用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领会文章的深刻内涵,从而将这些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此外,教材中的课文包含了大量的名人故事、诗词典故、寓言故事等,这些都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学生在写作时引用这些名人典故、历史故事,同时借鉴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加深作文的内涵。

第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录下来,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将好的词句或者段落摘抄下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素材展示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的素材分享给大家,并布置专项的写作训练,利用好的素材进行写作实践练习,从而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素材。

三、指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进行自改作文

修改是为了从整体上提高作文质量,使内容更加完美,这也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

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内容的修改。在学生进行修改时,教师为其制定一个修改的标准,即从文章的主题、观点、引用材料方面进行修改,看文章的主题是否与作文题目相符合,是否明确,观点是否鲜明,是否有含糊不清的观点存在,所引用的素材是否真实,是否与作文的主题相符合。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形式的修改。从文章的结构、层次、语言、字迹书写、标点符号运用等方面进行检查修改,要保证文章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字迹清晰且书写规范。按照以上的标准进行作文修改,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作文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耿红卫,张丽娟.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2]曾磊.从生命美学来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J].文学界(理论版),2010(11).

上一篇:质量保证体系基础知识下一篇:2022元旦、春节文化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