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高效执行力提升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者高效执行力提升

管理者高效执行力提升 篇1

技术材料部赵利德

参加公司举办的《关于中层管理技能与高效执行力提升》培训,感觉收益不少,其中结合公司实际以及自己浅显的知识就执行力的三个来源发表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制定方向明确的目标。公司的规划年年有做,而且均以经营为重点,非常详细,非常全面,本人认为公司的规划方向明确。但在部分人员执行的时候有时考虑的是局部利益和本位主义思想,或者在计划指标分解下达的时候就与原先的计划或思路有些偏差,造成基层单位的本位主义,削弱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二、制定严密可行的计划。严密的执行计划在制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部分人员的知识面较窄、对基层单位了解不够全面,或者甚至是未征求基层单位的意见,或者基层单位的意见本身就带有片面性,个别人员的工作中心集中在揣摩领导的意思,而很少按照公司的利益来制定计划,造成计划在制定时已偏离了公司计划的初衷。

三、切实有效的激励。公司现时的激励制度整体上讲非常完善,对完成公司的目标存在一定的作用。

管理者高效执行力提升 篇2

但是, 应当清醒认识到, 在农机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我区农机系统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为“四缺乏”:一些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 政策水平、业务能力不高, 缺乏上进心;一些干部对工作应付思想严重, 得过且过, 缺乏紧迫感;受农机案件的影响, 一些干部畏难情绪严重, 不敢、不愿承担责任, 工作落实不到位, 缺乏责任感;一些干部作风不够扎实, 不深入调查研究, 工作没有新思路、新办法, 缺乏创新精神。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机系统一些干部事业心不强, 执行力不够, 致使系统效率不高, 各项工作正常推进受到影响。农机系统干部思想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正在成为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绊脚石”。

增强事业心, 提升执行力, 打造高效团队, 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勇挑重担、敢于创新、乐于奉献、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 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是实现广西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紧迫感

当前, 我区农业机械化整体上处于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阶段, 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三农”发展对农机化需求旺盛, 我区农机化发展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农机化系统广大干部, 必须千方百计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推动我区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 广西农机化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

2011年底, 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 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我区是33.6%, 提高3.8个百分点, 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1.6%。全国今年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56%以上, 全区的目标是36.6%, 提高3个百分点。从增速上看, 我区的后发趋势明显, 增速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差距上看, 我区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差距呈缩小趋势。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的认识到, 我区农机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 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要求。

(二) 农机化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农业产业化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一项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任务。2011年,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打造农业千百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 (桂发[2011]2号) , 启动实施农业千百亿产业“339”工程, 我区农业产业化步入发展快车道。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是实施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 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 在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农机化强农惠农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连续八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 形成了农业补贴政策、农业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服务扶持政策等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断增加, 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良好。

(四)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

近几年来,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 不断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 农机化工作由部门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 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自治区、市、县级有关领导经常深入农机部门检查指导农机化工作, 协调解决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自治区领导陈际瓦、陈章良等多次对农机部门指导, 今年自治区政府主持召开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 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部署全区农机化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并给予大力支持, 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五) 我区农机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随着补贴资金和实施规模的扩大, 我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发生了一些农机补贴案件。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 自治区农机局认真总结近年来农机补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 加强与纪委、检察部门的沟通,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 不断完善补贴机制, 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农机化工作环境更加良好。

(六) 农机作业条件不断改善。

完善的机耕路、连片平整的田块、统一的作业标准等是农机高效、低耗作业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实施土地整治, 为农机化作业创造条件。广西实施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2010~2012年投入资金39亿元, 建成11.3万hm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适应农业机械化耕作的高标准农田。广西兴边富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将开始实施, 土地整治范围包括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百色市和崇左市共5个地级市29个县 (市、区) 。“十二五”期间, 自治区计划投入资金130亿元, 实施土地整治面积总规模达33.3万hm2, 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大幅改善农田基础设施,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土地适度流转规模经营和土地整治, 为农业机械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增强事业心

疾风知劲草。越是困难越能锻炼强者, 越能提高我们的信心和勇气, 越能体现事业心和工作能力。《公务员法》规定:“对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的, 可以处分、辞退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对干部提出了“六戒”要求。农机化系统广大干部, 必须按照《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和郭书记的要求, 竭尽全力尽责履职。当前, 尤其要树立“三种精神”, 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

(一) 力戒埋怨情绪, 树立事业为重的奉献精神。

现实生活中, 有的同志看到别人进步了, 往往埋怨自己没机遇, 甚至认为组织用人不公;看到别的单位发展快, 就埋怨自己单位基础差, 或者认为上级关注和投入不够;看到人家工作条件优越, 就埋怨自己单位环境差、工作苦、待遇低等等。尤其是当前各地发生了一些农机购置补贴案件, 对一些干部思想造成了一定影响, 有些同志对工作有了一些情绪。有的认为, 农机补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 干多错多, 甚至会导致渎职, 不如少干慢干;有的认为, 补贴工作量大、推进难度大, 日夜加班加点还经常被批评, 吃力不讨好;有的认为, 争取补贴资金越多, 投入的人力、财力越多, 地方工作经费又难保障, 不如不要还省心省力。部分干部工作有一些情绪, 可以理解。但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强烈的事业心, 缺乏对“三农”深厚的感情, 缺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国家公务员应具备的奉献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干其事, 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 是《公务员法》赋予我们每一个公务员、每一个农机干部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按《公务员法》的规定和要求, 多一分责任感, 少一分吃亏感;多一分奉献心, 少一分索取心;多一些苦干, 少一些埋怨, 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埋头苦干, 无私奉献, 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二) 力戒满足现状, 树立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构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三农”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目前全区农机化水平低, 农机装备结构欠合理, 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 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尚未有效解决, 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对广大农机干部是严峻考验, 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及受农机案件的影响, 实施进展缓慢, 跟不上农时季节需要, 推进难度大, 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大难题。少数党员干部对此认识不足, 有畏难情绪, 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的安于现状求稳怕乱, 不愿做开拓性的工作;有的遇到难题绕道走, 前怕狼后怕虎, 缩手缩脚, 不想干、不敢干, 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努力。要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每个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组织把我们安排这个岗位上, 我们就要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努力推动全区农机化事业发展, 为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每一位农机干部的光荣使命, 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必须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重任的气魄、开拓进取的精神, 知难而进, 迎难而上, 在积极进取中提高能力素质, 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

(三) 力戒漂浮作风, 树立真抓实干的求实精神。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机关作风是党风政风的具体反映, 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精神面貌、领导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农机购置补贴、甘蔗和水稻种植、收获机械化等工作, 都是当前“三农”发展的重点工作, 需要农机部门、农机干部必须具备扎实的工作作风, 才能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广大农机干部要从自身做起, 坚决克服工作漂浮的问题, 以过硬的机关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 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 亲自督导, 对难点问题现场办公、亲自解决, 对重要活动积极参与、亲自组织, 切实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 带领干部攻坚克难。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勇于改革创新, 敢闯敢干, 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举措, 真抓实干, 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提升执行力

关于执行力, 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看法不尽一致。通用公司前总裁韦尔奇认为, 团队执行力就是“企业奖惩制度的严格实施”, 联想集团前董事长柳传志认为, 团队执行力就是“用合适的人, 干合适的事”, 余世维博士则认为, 个人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综上所述, 执行力就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 就是当上级下达指令或要求后, 迅速做出反应, 将其贯彻或者执行下去的能力。

良好的执行力是干事创业的基础, 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事业成功的直接推动力。但目前我区农机系统的执行力还不够强。团队执行力不强的原因是“五不”:一是一些干部不知道干什么。有的单位没有明确的能够落实的战略规划和可操作的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 有的规划和计划反复改, 加上沟通不畅, 干部只好靠惯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二是一些干部不知道怎么干。对干部的培训不够, 缺乏针对性, 一些干部的业务工作能力不高, 不知道如何下手。三是有时候干起来不顺畅。主要是单位后勤保障, 尤其是工作经费和建设经费普遍缺乏, 影响了干部的工作干劲。四是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激励措施不够、不具体, 客观上影响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五是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主要是评估不够科学, 考核指标不够合理, 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 致使内驱力不强的干部出现懈怠工作现象。个人执行力不强的原因是“两不”, 即个人能力不够强和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一) 提高我区农机化系统团队执行力, 关键是“两管理五举措”。

两管理即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管理, 五举措即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流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

1. 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就是各项指标具体、准确, 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能够分解的任务要层层分解, 直到不能再细分。

2. 方法可行。

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方法应当具体、可行。各单位要通过决策、支持、反馈三个环节, 制定并下达方法。对把握不准的方法, 可先行试点。

3. 流程合理。

流程在形式上往往没有问题, 而是在执行中表现出不合理。这就要求决策者、管理者要适度放权, 部门之间要强化支持功能、服务功能, 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好。

4. 激励到位。

激励要力度到位、描述到位、兑现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用好目前各项激励措施的同时, 要千方百计争取、掌握更多的激励资源。

5. 考核有效。

做到真考真用真罚, 真正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严格执行处罚措施, 推进农机化系统团队执行力不断提升。

(二) 提高我区农机系统个人执行力, 关键是“两提高六举措”。

“两提高”就是提高自身素质、端正工作态度, “六举措”就是努力学习、强化实践, 积极进取、脚踏实地、只争朝夕、开拓创新。

1. 努力学习。

毛主席老人家说过:“三天不学习, 赶不上刘少奇”。在信息时代, 学习尤为重要而紧迫。老农机人需要学习, 学习新知识、感知新需要、提出新举措。刚到农机化系统的新农机人更应强化学习, 尽快变成内行。

2. 强化实践。

实践出真知。农机化系统的干部, 要经常深入农村、农机合作社、种养大户, 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 开展调查研究, 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敢于实践, 对把握不准的工作, 敢于试验试点;对行之有效的做法, 敢于宣传推广。我们不仅应该懂得使用农机具, 还应该懂得种养加工;不仅应该懂得管理推广补贴农机具, 还应该懂得引领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3. 积极进取。

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 进取心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农机化系统的干部, 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 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 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 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 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

4. 脚踏实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分工各有不同, 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 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 真正静下心来, 一件一件抓落实, 一项一项抓成效, 干一件成一件, 积小胜为大胜, 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5. 只争朝夕。

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树立“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 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 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6. 开拓创新。

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要求。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农机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农机化系统干部, 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 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作风, 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 推进农机化系统个人执行力有效提升。

四、打造高效团队

以人为本, 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当今世界竞争已经发展为系统性竞争, 系统性竞争关键在于团队。我们要通过加强制度、队伍和文化建设, 努力打造一个团结高效的农机化管理服务团队。

(一) 加强队伍建设。

毛主席老人家曾说过“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是团队高效运作的基础。要完善干部提任、使用、教育培训制度, 推进基层农机化体系建设, 为提升农机化团队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完善干部提任制度。

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 严格按照程序办事, 落实群众“四权”,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 进一步扩大民主。用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发现人才、选准干部。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纪监督和组织监督的作用, 构建监督网络, 形成监督合力。加大考试录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 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激励、发现干部, 通过选育管用环环紧扣、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尽快形成廉者上、贪者下, 能者上、庸者下, 敢者上、弱者下的机制, 培养一大批公正廉明、团结合作、能干敢干、群众满意的农机化干部。

2. 完善干部使用制度。

进一步理清工作职责, 细化人员分工, 实行人员定岗, 岗位定责, 职责上墙。岗位职责具体化,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能、权限、责任及失职追究措施。坚持用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 给发展潜力大的人才压担子, 进行多岗锻炼, 增加阅历, 积累经验, 促其尽快成才。探讨建立干部福利制度, 完善干部工休制度。

3.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构建干部终身教育体系, 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支持鼓励在职干部脱产进修深造。按照《公务员法》等法律制度规定, 定期组织对干部的教育培训, 着重提高广大干部的沟通说服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攻坚破难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

4. 推进基层农机化体系建设。

努力推动建立独立设置、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管理的乡镇农机站, 完善县、乡两级农机化管理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办公运作的经费保障机制, 构建完整的区、市、县、乡四级农机化管理体系, 提高农机化系统的工作能力和运作效率。

(二) 加强制度建设。

良好而完善的制度体系, 是团队高效运作的保障。近年来, 国家和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与农机化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为农机化工作开展及其团队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机化法律法规规定是比较完善的, 但具体的制度性规定还是不够, 或者还存在一些漏洞, 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 强化制度建设。

1. 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建设。

今年上半年, 我们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批示要求, 结合农机化发展实际, 重点推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水稻插秧机管理、适当调整甘蔗联合收割机补贴程序、调整部分高补贴额产品补贴额、试行定额补贴、开展补贴资金结算到县和全价购机试点、实施农机补贴产品经销准入制等八项制度。这些制度执行时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但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要深入总结, 不断完善, 稳步推进。

2.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我们推行了农机化系统反腐倡廉大教育大培训行动。自治区每年对市、县三级农机化管理机构领导集中开展反腐倡廉专题培训, 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农机化管理机构每年都要对本机构的干部开展反腐倡廉专题培训, 促使农机化干部讲党性, 重品行, 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3. 完善农机化投入机制。

我们千方百计增加各地的业务工作经费。力争适当调整各级农机购置补贴配套资金使用方向, 主要是减少部分农机具累加补贴资金, 用于增加基层农机化部门工作经费。

(三) 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打造高效农机化团队、发展农机化事业, 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加强农机化文化建设, 推进农机化系统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理念文化建设, 须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 总结提炼我区农机化精神。

组织系统性讨论, 尽快提炼出能够贴切体现我区农机化系统精神的口号。

2. 推进农机化系统标准化建设。

按照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理念文化建设要求, 参照ISO9000标准, 开展广西农机化系统CI设计。

3. 创新我区农机化发展理论。

组织系统性研究, 探讨构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 围绕农机化需要开展品种选育、推行农艺、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发展农产品储藏物流, 推进我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理论。

4. 大力宣传农机化精神。

推选全区农机化十大先锋人物, 推进创作《广西农机化之歌》, 使农机化精神传遍八桂大地, 推动尽快形成一个廉洁、务实、合作、高效的农机化团队。

5. 建设广西农机化展馆。

提升学生执行力,促进班级管理 篇3

执行力,是目前在企业管理领域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将执行力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学生的执行力则主要是指学生把要求(如班级规章制度)分解并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效力和能力。学生的执行力情况固然与能力高低有关。但如果班主任引导得当,学生的执行力就会增强,并有利于班级管理。

形成良好的执行环境和体系

班主任要想提升学生的执行力。首先就要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和体系,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性。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需要,让学生在科学的体系下学习生活。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后,都有发挥能力、自我实现、获取尊重的需求。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尊和自主的需要,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需要受到赞赏和好评,期望得到独立表现的机会。这是学生内在需要,也是形成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内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会产生很强的认同感,愿意积极投身到班级中来。这需要班主任用眼、用心、用爱来倾听与沟通,在点点滴滴处关注学生,肯定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众所周知,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一定规范的制约。班主任上任后,都会在规章制度上下工夫,可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求其原因,恐怕是所订制度要么太笼统,照搬学校的有关规定,多是原则性要求,没有或少有具体、可行的细化规定;要么制度内容太过理想化、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做到,成为空架子。班主任应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让每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意见,经全体学生同意,制定出班集体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下,产生出班委、组长等职务人员,安排好各项日常工作人员。并同时明确岗位、职责、相关目标与衡量标准。每位学生均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而且大家心中有数:什么时候做,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样,全班形成一个科学体系,利于学生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做正确。

关注过程控制。做好执行评价与改进

执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评价和持续改进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没有合理的过程。就没有必然的结果;没有科学的评价和持续改进,就不会实现执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关注过程控制,做好执行的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班级管理就是一个个的细节管理。我们可以从一个教室内的布置,地面卫生情况,值日用具的摆放,饮水机上的灰尘及其下面积水情况,讲台上的整洁与否等细节,判断出这个班的管理是否细致;我们可以从一个班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考风、考纪这些细节,看到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还可以从一个班级自行车摆放是否整齐、学生排队就餐的秩序问题,甚至能从一个班级学生的衣着、发型和头发的颜色等细节,初步判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或管理是否得力。所以,班主任要多观察、多思考,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也重视细节,养成好的习惯,提升执行力。

有了制度不是万事大吉,在执行中要靠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由于学生往往自觉性、自制力不够,班主任就要注意引导、强化养成训练。班主任要严格按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能随意放松要求。平时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操行评分,班主任一高兴,学生做件好事,就加个5分、10分;学生犯错违纪,班主任一时火起也扣个5分、10分,甚至更高。这种现象破坏了制度的权威性,使之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也容易造成学生经常跑来请示,使之失去了真正的参与性。班务工作该怎么干。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该如何处罚,做好了哪些应该做的事该如何奖励,应按规章办,而不是取决于班主任的心态,这样由班主任承担的角色就可以转到制度这位新的无形的“小老师”身上去了。学生就能明确要求与目标,参与积极性更大。班主任主要是当好“参谋”,抓住并解决主要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抓好学生的学习、个别学生的针对性管理,这就完全改变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原有局面,极大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真正体现了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自律、独立的个体。

发挥班干部在执行中的带头作用

虽说班级中班主任是当然的领导者,但在具体的管理班级过程中,班干部的作用不可小视,他们是管理者,对一个班级的发展起作用的管理者。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执行中的带头作用。通常我们会看到:在执行过程中,标准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目标越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制定的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这些都与班主任、班干部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有关。班主任在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有效督促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对班干部的相关培训工作,让班干部在执行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班干部产生后,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培养并逐渐放手。清楚布置工作任务时要有明确的时间表,一定要让全班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结束;树立顺序的概念。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在随后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让班干部逐渐独立组织介绍会、郊游等活动,调动他们的热情,在组织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班干部在成长的同时,需要在教师帮助下尽快树立威信,这样班干部才能较快地投入工作。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赞美班干部。在不同场合赞美班干部的工作,在众人面前赞美班干部的成绩,这都是促进班干部成长的催化剂,也有利于树立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当班干部在管理上遇到实际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给班干部最有力的支持,这最能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班会、晨会、单独谈心等方式缓解班干部的压力,在必要时给班干部“打气”,从而树立他们的威信。

如何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篇4

作者:郑义坤

最近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公司出了一本书叫做《改革领导人》,作者在深入调研百家世界知名成功企业后指出:企业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做出更高的业绩,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企业是否拥

者。这些人能将高层的意愿、基层的工作动能和市场现实这三股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他们是企业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尽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是中层管理者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有人曾把企业形象的比做一个人,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犹如人的大脑,要把握方向、构筑愿景、策划战略;中层则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指命和完成操作,并指挥四肢既基层有目的地选择执行途径、优化工作流程,将高层的领导意图和战略决策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中层管理者看成是老板的“替身”,是老板的“喉舌”,也是支持大脑的“脊梁”。如果支持大脑的“脊梁”发生了病变,势必造成肢体和躯干的活动障碍,甚至出现整体的“瘫痪”。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坚和脊梁,其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必须看到,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对中层管理者在观念、能力、作风、品行、绩效、结构等素质上的要求与计划体制下是完全不同的,要想切实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就必须认真研究影响执行力提升的因素,积极搭建提升执行力的平台,努力寻找提升执行力的途径,使决策者、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赋于一身的中层管理者真正成为企业的“脊梁”。

一、痛定思痛解剖自我认真查找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随着烟草行业“电话访销、网上配货、划卡结算、集中配送、现代物流、同级监管”等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矛盾的焦点也不断增加,“看人不对事”、“念经不撞钟”、“媚上不忌下”、“报喜不报忧”等“办公室政治”在企业内部开始滋生蔓延,因而,出现“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报表渲染推进、以回报替代执行、以总结充当成效、以宣传忽悠创新”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部门与部门、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推委、扯皮不断,跑冒、内耗不乱,管理、执行依旧,开拓、创新浑然”等弊端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企业患上了“末梢神经麻痹症”,对“大脑”发出的执行指令便表现出“行动上的迟缓、贯彻中的拖拉、推行上的折扣”,必然会产生影响执行力发挥的“病变”。

1.1、中层管理者缺乏常抓不懈的韧劲;表现为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

一、虎头蛇尾,工作之初往往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宣传、有动员、有部署、有安排,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推动,开始的热情逐步冷却,便少了检查、忘了督促、丢了推进、掉了考核、失了总结;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常常是决策、计划、方案一大箩筐,可就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未能将已拟订的决策、计划、方案有目的地落实到具体的目标、岗位和员工头上,也就更谈不上根据决策、计划、方案、目标、岗位和工作进展制定出严格的时间表和规范的赏罚措施。这样的中层管理者必然要患上一种“组织末梢神经麻痹症”,导致执行越到基层,越是拖拖拉拉,不痛不痒、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1.2、内设机构不科学,管理层结构配置不合理,“苦乐不均”现象严重;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对照现代企业职能机构设置状况,现行专卖管理系统职能部门设置过多,职能配置不科学,存在大量职能交叉和重叠。加之受社会环境、管理水平、上级要求和实际人员配置中的“因人设岗”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整个中层管理结构配置不合理,为提升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带来一系列隐患。一是工作上的“苦乐不均”和“鞭打快牛”现象在个别部门较为严重。二是部门的责、权、利不均衡,无法制定出相对比较公平、科学、合理、实用的绩效考评体系。三是领导者认人为亲的观念仍在作祟,同职级别的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得不到同等的礼遇,常常是受恩宠者飘飘然、被冷落者忿忿然。

1.3、政策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绊了执行力的腿;(1)管理者出台政策制度时仅靠拍脑袋、玩激情,缺乏详细的研究、反复的论证和认真的推敲,结果导致政策和制度经常性的朝令夕改,让执行者无所适从。最终出现真的有了好的政策和制度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地执行。因为,“狼来了”喊的太多了。决策一旦形成,领导者就应率先全力以赴,切忌在工作中“走走停停”、“拖拖拉拉”。

(2)政策和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指导性、针对性、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管理者企图通过各种报表的填写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或通过各种考核制度企图达到改善执行力的目的。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企业每制定一项制度就等于给执行者头上戴上了一个“紧紧箍”,同样也增加了执行者内心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员工敷衍了事,使企业的规定流于形式。

1.4、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和政绩上的个人崇拜对执行力的影响;现实中的客户经理和市管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其职能和效用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和重叠,目的都是提供客户服务,收集供求信息,维护市场稳定;同样,运行中的集中配送和按订单供货其实质性作用在占80%的农村市场能发挥多少?现在的销量和利润是与日俱增,可有多少是通过市场宣传、策划、调控、运作和抢占而得来的?扪心自问,通过集中配送和按订单供货,企业的凝聚力、网络的支撑力、客户的向心力到底增加了多少?居高不下的管理费用、有增无减的人海战术、层出不穷的变换模式在没有专卖机制的情况能这么搞吗?当大家都看到问题又都不愿说的时候,就只能推诿、懈怠、甚至应付式地执行,必将导致执行力低下。

1.5、岗位绩效考核粗略,难以发挥激励、促进作用。一是岗位管理忽视科学、详细的绩效考评体系建设,只能对中层管理者进行所谓的“德、能、勤、绩、廉” 简略性地定性考评,考核结果有失公允。二是单位行政管理粗放,规章制度建设极为粗陋,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很难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约束。三是现行考核办法设置单一,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无法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予较为准确、恰当的评判。四是重年终考评,忽略日常考评,考评的效用缩水。五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考人普遍的好人主义思想,不愿意正确评判被考评人员的是非功过,考核流于形式,挫伤相当比例人员的积极性。

1.6、领导职务晋升不公平、不公正,中层的管理者普遍缺乏追求进步的动力和热情;职务晋升始终是人类激励最重要的手段,然而,现行实践中的职务晋升制度使其激励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一是尽管设置了任职的最高年龄限制,可领导职务相对事实上的“终身制”没有打破,无法激励起中层的管理者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的工作热情。二是在领导职务晋升条件上的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诸如年龄、学历、身份、机构规格、推荐测评等),导致部分年龄段管理者(35岁以上)、“用钱买文凭”、“花钱拉关系”,制约了大部分中层的管理者追求进步和热情。三是大量的上级下派挂职干部的任职,一方面不仅阻止了占92%的基层人员通过努力向上晋升的可能性,也打击了基层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1.7、领导职务晋升机制不完备,制约了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由于缺乏规范成熟的中层管理者晋升考核办法和考核体系,在中层管理者晋升考核过程中,单位组织者往往就把相关部门的中层管理者和所谓的员工代表葱葱拉入考核阵营,使其成为演讲答辩、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的关键人选;何况,整个晋升考核过程笔试仅占20%,而演讲答辩、民主评议要占80%,当一个人的政治命运无法摆脱这80%所捆扰时,又何来执行的勇气?于是乎生活中多“投入”、工作中留“后路”、交往中建“堡垒”便成了中层管理者日常主要工作,从而导致研究“行情、商情、世情、人情”变术的人多了,钻研“学习、工作、增效、创新”发展的人少了;难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制约了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1.8、中层的管理者的“自我绩效”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严重;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

由于中层管理者受自身心态、素质、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为了体现自身的权力,千方百计地笼络一批管理者,处世不讲客观依据,工作中时常是对人不对事,拉山头、搞宗派。只凭个人好、恶来判断工作中的是与非。更有甚者,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管理者总认为自己是给老板打工的,企业的效益、形象、发展只不过是领导的“面子、形象、政绩和阶梯”,企业效益的增减、形象的好坏、发展的快慢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保障我到月拿工资、季度得福利、年终有奖金也就OK了,于是乎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一切归罪于“班子不团结,领导不支持,同事不好处”,见到好处时,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发现问题时,或视而不见、装聋作哑,或归罪于上级、下属、同僚、环境,或归罪于变化、速度、政策、收益,根本谈不上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通常是“保位”在先,“尽职”在后,其努力的最终方向不是如何做好工作,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风吹两边倒”说的就是中层管理者。

1.9、中层的管理者心胸狭窄、推过揽功现象司空见惯;由于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的管理者听不进别人的反面意见,且害怕别人功劳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因而就对成绩突出的同事或下属采用一味压制做法,使得团队无法建立起一种互相合作、互相信任的气氛;有时为了张扬他们所谓的个性,不顾流程,忽视职责,忘却制度,四处伸手,习惯与同事或下属争功抢名;当工作顺利时则四处张扬自己是如何的足智多谋,当工作稍遇挫折便四处喊冤说同事或下属又是如何的愚钝刁蛮,更有甚者,“同流者、同道也,同贪者、朋友也,同污者、知己也”思潮在个别中层管理者思想中极为盛行,当同事或下属发生与他不同意见时,或者与他发生了工作上的争执时,这位主管就会马上把他打入另册,并四处造谣豁众,说什么别人“不支持他”“不服从他”之类的话,搞得同僚只能“敬而远之”。

浅析提升医院管理执行力 篇5

1医院管理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一是医院管理者自我感觉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我们许多从事医院管理的同志包括医院领导甚至医务人员,平时对自己的,自我感觉是比较好的,但是与实际发现的问题相比,差距比较大,如制度落实不严,医院管理偏向“人治”。

二是对医院管理研究与医疗业务研究力度上有差距,医院的管理人员大多来自业务岗位,平时在医教、研方面研究医疗业务的时间多了些,研究管理的时间少了些,即为重业务轻管理,管理抓得不够细,不重视纠正偏差,不注重细节。

三是对开展高科技新技术新项目与对医院基础质量管理这两方面,在重视程度上存在差距。医院领导都很重视高科技、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这也是必要的,但是忽视了对基础质量的管理。特别是一些“三基三严”的培训,缺乏实际效果。制度执行状态有模糊,如考核制度的落实,有的医院仅仅走过场,搞形式。

四是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与患者期望程度有差距,普遍认为我们医务人员沟通能力较弱,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容易引发一些医患矛盾。医务人员在服务理念上还跟不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理念老化,一定程度上缺乏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医院管理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是管理者自身的原因。管理者决定了整个团队执行力的强弱,一个医院的管理者决定了一个医院的执行力,假如管理者责任不明确,怕承担责任,导致相互推诿扯皮,假如管理不到位,就容易产生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假如管理者走形式主义,医院的规章制度、文件也就失去意义。

二是医院制度的原因。制度是医院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推行规章制度的目的在于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从而提高组织的协调和管理的有效性。有些管理制度不严谨,有些管理制度不合理,导致不能有效执行,一些医院没有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在制度的制订方面全盘照搬,生搬硬套,结果导致“水土不服”。企业管理认为,制度的执行不是关键,关键是制度的制定要考虑周全。

三是医院执行环节的原因。患者不会理解医院内部的有关程序,只关心执行的结果,如患者在医院就诊的流程是否方便,手续是否简捷,服务是否规范等问题。如果执行过程过于繁琐或囿于条款,将严重影响执行。也就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四是医院执行监督环节原因。监督就是追踪考核,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所有善于执行的人都会注意监督组织所制定的制度以及计划和落实情况。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没有监督,其二是监督的方法不对,医院管理执行往往只偏重经济效益的反馈和评价,而忽视了管理全过程剖析和监督,忽略了执行的细节到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出现使“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3提升医院管理执行力主要措施

执行力的三个核心就是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行流程,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运营就是把事做正确,人员就是用正确的人。在此,我们主要从执行过程进行分析,即执行前、执行中、执行后执行环境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1必须有好的管理团队医院的发展需要资金、学科、人才,更需要一个以院长为核心的高层、中层管理团队。一方面要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协作的整体良好的执行氛围,严格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执行程序的人要对“事”负责,淡化个人的作用,自觉遵守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大局意识,全院一盘棋,克服科室本位主义思想,当发生不协调时,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同时敢于承担责任,史蒂文·布朗认为:“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个人就得勇于承担责任”。

医院领导在管理过程中要获得好的执行力,必须以身作则,一手抓发展战略,一手抓管理执行力,领导是战略执行的最重要的主体,但并非事必躬亲,应重视下属执行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医院高层的事业心,激发医院中层的上进心,激发医院普通员工的事业心。

3.2必须建立完善的医院运作管理体系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管理日趋规范,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管理营运体系。实践证明现代医院管理运行体系将推出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是十分有益的。

一是实施ISO9000族标准主要是规范各部门职责,

建立文件化(记录)体系,以人制为法制,文件可指导、评价、追溯、改进各级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克服习惯性、随意性、经验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提高效率。

二是推行ISO9000族标准后将采取目标式管理,明确各部门质量目标,可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各级人员职责,理顺上下与部门及岗位之间的关系,规范医疗过程,减少资源浪费及不必要的成本,消除扯皮、推诿现象。

三是医院推行ISO9000族标准是全员参与过程,使医疗机构高、中层管理人员亲自参与标准的策划,编写文件运行,改进了医院的各项管理。

四是推动ISO9000族标准将引导医务人员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和控制所有与患者和医疗服务质量有关的过程,充分掌握患者的需求,改善整体服务体系,提高竞争力,同时不断地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对不符合要求的有关规定及作业流程,可采取自我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隐患,减小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五是实施ISO9000族标准不仅获得外在效益,能够证明本机构具有持续提供优质服务能力,同时能展示医院学科技术实力,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者高效执行力提升 篇6

领导力:《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提升》培训方案孙志强

培训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现场演练等科学的培训方式,课堂氛围生动、轻松,并有充分的演练时间,便于学员的现场提高,从而提高工作中的执行能力与工作效率。

课程目标:

帮助学员理解与接受工作执行的理念,发现执行不力的误区,掌握执行工作的常用的方法与技能,强调主动沟通、团队协作、过程控制,进而提高工作执行力与任务的完成能力。

适合对象:中层管理者

培训时数:培训为期一天,共6小时。

培训内容: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破冰活动:规则与执行

第一部分为什么组织中会存在执行难的痼疾?

1.为什么从策略到绩效存在巨大黑洞

 沃尔玛特的成就在哪里?

 计划、任务执行的问题

 遥远的征程——策略到绩效的路

 绩效不高与执行能力的关联

2.执行力不强的具体表现

 游戏:高层建筑比赛

 执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障碍

 解决突发问题的应变措施不够

 高度:企业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自己将标准降低、甚至完全

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 速度:企业的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工作产生逃避、延误,有些工作甚

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 力度:企业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监管或监管理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员工懈怠,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 测试与自我审查:你的执行力量在哪里减弱?

3.执行不力耽搁了谁?

 游戏:四国大战

 案例:执行难的主要症结

 执行不力造成的后果

 与执行不力的后果相关的利益关系人

 如何在管理组织中定为自身的执行角色

第二部分执行力与职业化管理者基本角色相关的七大重要行为

1.深入了解组织与员工

 了解组织文化

 了解员工的个性、价值观念

 了解任务与执行导向对组织与员工的影响

2.尊重与遵照客观的事实作出决定

 “三拍”作风的执行问题

 如何认定客观事实

 除了上帝,我们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数据

 数据量化分析工具应用

3.设定明确的目标与重要紧急级别

 如何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的目标

 目标分解的4种基本管理工具应用

 练习:用分叉树法进行目标分解

 要事第一的矩阵分析

 将你的工作、任务归类

 四个象限事务安排

4.执行跟踪系统

 执行跟踪系统工作节点

 执行跟踪工作的阶段性

 跟踪与总结、改善

5.明晰、公正的评价奖励机制

 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员工激励

 员工评价的360法

 员工评价的KPI法则

 员工评价的MBO法则

6.将组织经验传播到员工身上

 组织经验的总结与传播

 成为下属的教练

 指导下属的流程分析

 管理工作坊:下属指导

7.提高自我认知

 从四个方面提高自我认知程度

 克服弱势、发挥优势

 自我认知的提高与执行力提高的关系

第三部分执行力与职业化管理者基本角色相关的七大重要行为

1.完成个人综合素质与岗位、绩效要求的匹配

 AB点的澄清

 你的职责是什么?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拟定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 正确理解企业发展战略

 在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上寻找自我的价值

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需求的双赢

3.做事一定要做到位

 善始善终

 对每件事情确立自我满意的标准

 自我的绩效过程控制

4.主动改善

 当你的经理向你提出问题时,表示为时已晚

 改善让谁直接获益?

 主动改善是确保工作执行的前提

5.规范导向与细节导向

 让自己的行为可控制、可复制

 规范的行为带来预期的执行成果

 细节决定成败

6.借助企业文化,修正个人价值观

 企业文化是务虚的吗?

 企业文化背后是什么?

 修正价值观的行为

7.让结果和数据成为工作的衡量标准

 找借口的习惯

 责任在哪里?

 结果和数据比你会说话

第四部分克服执行过程中的障碍

1.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 方向错误

 沟通不畅

 计划进度拖延

 环境变化

 人员变化

 内部矛盾

2.如何应对执行障碍

 不断检核任务目标

 强化沟通技能

 任务分解、执行与监控

 应变措施与危机处理

 职责再分配

 寻求第三变通方案

第五部分提高个人执行力的方法

1.效能与效率

 效率原则强调速度

 效能原则强调方向

 协调产出与产能的平衡是管理者提高执行力的首要问题

2.激发执行力动机

 克服拖延、逃避的作风

 激发个人成就动机

 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日事日必、日清日高

3.与团队成员协作

 主动寻求与上级的沟通、汇报

 团队内部资讯传递方法的改善

 团队内部角色定位

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 篇7

企业管理执行力不强的原因

许多企业围绕如何建设强有力的执行团队, 曾尝试很多方法:组织培训、目标考核、建章建制、管理达标、贯标认证、拓展训练、管理咨询……但实际成效让人实在失望。其原因是:管理者示范引领作用不强、制度执行不到位, 执行者自律意识不强、工作拖拉、效率不高, 过分强调客观、推托责任、本位主义、没有大局观念、管理粗放等。具体表现在:

1.责权不对等的经营机制

面对“您认为您的所属团队责任、权利和利益是否对等”?回答是“当然, 那还用问”;面对授权时是否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时, 绝大多数答案是“那当然了”。这恰恰是执行力弱化的症结所在, 也是影响企业执行力的第一大难题。

企业高层管理者普遍信任“忠诚度高”的员工, 并乐于给这部分人授权, 且秉承“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的信条, 对其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控制。发现问题、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时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他对我这么忠诚, 他已经尽力了。这回宽容一次, 他会感恩和发奋努力的, 下次将未完成的业绩补回来。但是, 这种缺乏监管的权力会导致其自我放任。事实上, 与高层管理者的期待相反, 他不但不会“感恩戴德”、“戴罪立功”, 反而会想方设法找到更多借口, 千方百计推脱应负的责任,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些“忠诚度高”的骨干带领的团队在执行规章制度、完成目标任务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授权必须是建立在公司良好的制度规范基础上的, 前提确实是信任可信任的下级, 并对合适的人授予适当的权力, 掌握适合的尺度, 严格考核机制, 奖罚分明, 变“人治”为“法治”。同时, 对执行团队实行的有效监督管控, 保证责权利对等, 这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最基本前提。

2.“对人不对事”的行为规则

领导对员工很少“就事论事”地直接提出意见, 而是“先对人再对事”, 先入为主, 对号入座, 处理问题尽量考虑“当事人”的感受。领导与员工、员工与领导、员工与员工之间不能坦诚地表达对工作的看法。“在领导面前, 职工错了;在权力面前, 制度错了;在现实面前, 理想错了”。在原则规定、是非曲直面前中庸之道畅行, 大家一团和气, 这是导致执行力低下的第二个原因。

领导者获取信任的三个条件是:让人感到你可靠, 说了无忧;让人认为你有大志, 提了有价值;让人觉得你有超越自我的精神, 讲了有用。信任存在的前提是对事不对人, 失去信任就是对人不对事。我们不能回避“对人不对事”的客观存在, 它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执行力, 导致即使工作业绩很好, 表达不力, 也不会被领导赏识。即使能力低、执行力差, 只要与领导关系好, 就前途光明。长此以往, 越来越多的员工把精力花费在如何讨好上级喜欢上, 管理执行力低下可想而知。

3.缺乏团队合作

几乎每个人都有成为某个团队领导者的梦想。至于当上后所带出的团队是“母鸡团队”还是“凤凰团队”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头有权了”。当团队中有些人的能力超过自己时, 他就会在上司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强过有些人”, “某人能力虽强, 但人品不可靠”, 甚至捏造诬陷、恶意诽谤等等, 借机表现出对上司的忠诚, 还能说明自己的能力超过别人。这种品行的人, 不愿意作为团队成员配合协调工作, 热衷于相互拆台, 献媚害人, 对企业的执行力带来严重影响。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和各个岗位, 都是保证这部机器高速运转的零件, 只有大家认真履职, 忠诚敬业, 高效务实,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

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措施

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受社会环境、历史传承、企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要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 必须“对症下药”, 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影响执行力的各种不利因素。

1. 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前提

对企业的领导者而言, 执行力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诸多优良素质的综合体现, 包括创新性、突破性的思维方式;总揽全局、深谋远虑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勇挑重担、有担当敢于承担责任的务实作风;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身教重于言传, 要求下级做到的, 领导者必须先做到。

员工是企业提升执行力的决定因素。虽然企业经营与管理离不开广大员工, 但是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中, 高层管理者往往是企业执行力的第一推动者, 他们的言谈、行为、举止, 对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在制度面前, 要率先垂范, 领导要带头执行, 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执行力。

2. 建设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执行力文化

建设企业执行力文化的根本任务, 是提高整个员工队伍的执行力水平, 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其最终目的是凝心聚力, 激发企业全体员工的创造力, 从而建设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具有较高执行力、工作高效的团队。要从企业各自的实际出发, 突出企业自己的特色, 搭建“不讲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 营造“不讲任何借口”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 使其融合在企业文化里、烙印在员工心里, 成为企业每个员工的职业操守、信念和精神力量, 从而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率的工作作风, 做好每一项工作。

3.利用各种手段培育执行力文化

培育执行力文化的核心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企业全体员工的所做所为, 使之能够切实地把企业的发展愿景、目标任务落实到本职岗位与日常工作中去, 营造一种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环境和氛围。在思想上, 要有讲政治、顾大局、积极主动、敢于担当责任、具有团队的意识;在技能上, 着力解决愿执行、会执行的问题;在机制上, 通过提薪、奖励、晋升、表扬等手段弘扬正气;通过减薪、批评、处罚等手段来激励约束员工, 将执行力融入实现发展战略、完成目标任务的全过程。这对提升企业执行力, 培育核心竞争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形成有高效执行力的管理流程

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标准化, 是指企业发展战略设置、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分解、岗位设置、岗位描述等的标准化, 包括岗位责任、权限配置、信息传递、业务流程、决策机制等, 实际上是规范化的内部运作机制。通过推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业务流程跨部门、点到点的协同, 使企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推行企业内部的最佳实践以优化流程, 提高企业的效益, 避免因流程的复杂化而引起的操作失误, 重构绩效考核指标保障企业流程、组织和战略的目标一致。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偏差有良策, 运作流程畅、高效, 增强企业的管理执行力, 提高市场竞争力。

5.科学的绩效考核是提升执行力的动力

管理者高效执行力提升 篇8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策略

执行力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是有效利用资源,并引导企业内部员工实现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执行力延伸到高校行政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高校决策而言,主要内含高校严格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开展管理教育工作,综合评估高校落实战略决策的能力;二是针对管理者而言,执行力代表各个级别的管理者根据公共目标落实高校各项管理制度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由此可见,执行力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高校要将执行力融入到实际行政管理活动中,以实现快速且内涵式的发展目标。

一、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客观要求

1.实现战略目标。为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目标,除制定合理有效的高校发展战略外,还应具备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执行力。在当前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扩大规模的目标,就要根据现有条件和水平,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做好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监控工作,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高校执行能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将发展战略与执行力有机融合,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才能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综合水平提升。

2.提高工作效能。在高校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提高行政管理执行力是强化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行政效能的增强,可创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发展动力,突破传统行政管理瓶颈,促进高校的行政建设。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过低的执行力难以落实高校上级管理层的决策,使得战略目标与实际管理工作脱离,且难以最终实现高校的经营管理目标。

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1.建立决策机制,保证执行效果。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具有其客观必要性。为实现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明确高校的办学目标和管理方向,进而对高校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提高决策机制的科学性,了解教育市场发展走势,在外部环境的视角下客观审视自身优势和不足,以提升管理目标和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性。

其次,坚持人本化管理原则。更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引入民主管理理念,并且将其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高校行政管理中;强化被管理者的意见和反馈,优化决策议题和决策方案,进而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对过失管理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提供高校决策机制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有效防止滥用决策权力的情况发生。

2.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执行效率。执行力是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基础上的。为落实各项管理决策,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实现执行力的提升。其管理措施为以下几方面:

(1)优化管理流程。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高校要强化人员流程、运行流程以及战略流程。在人员流程方面,一方面要结合绩效指标对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将管理人员和高校发展战略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其建立合理的运营联系和依附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高校人员培训体系,建立领导层培养机制,实现高素质高校管理队伍的组建。对此,高校要明确流程目标与主题,考虑到管理流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将相关制度融入其中,进而建立一套与执行力匹配的行政管理体系。在此过程中,要重视管理人员间的个体差异,完善激励制度、奖惩制度评价制度,将定量考察与定向考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体现出评价制度的公正性。

(2)优化运行流程。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的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明确行政管理运行流程,在运行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各个行政工作的操作流程,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依照运行流程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进而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3)优化战略流程。战略是高校长久稳定发展的主要依据,为了在现时代教育市场中谋求更好的发展,高校要进一步优化战略流程。要根据高校现有行政管理模式和发展水平进行发展战略的制定,同时要对当前教育市场进行一系列调研工作,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走势,使得高校发展战略与市场运行情况紧紧贴合,提高发展战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3.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为保障高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高校亟需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行政管理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考察,提高高校与国家政策制度的沟通程度,营造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进而有效提高高校综合管理执行力。

首先,要在每一项任务完成过程中,确定每项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策略,加强对任务完成进度的控制,根据预期计划对各个管理工作和管理任务进行跟踪考察,以寻求计划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差距。

其次,做好行政檔案的管理工作。利用书面方式或电子方式对高校行政管理和评价进行记录,做好相关资料的储存工作,使得高校行政管理评价过程可进行验证,进而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监督作用。

最后,高校要拓展监督途径,在发挥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管作用的同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并将民主理念融入监督管理中,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各个措施和方针的落实。同时,高校高层管理者要公开听取教职工对高校管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促进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全方位提升。

4.提高人员素质,促进高校发展。为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要对各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高素质管理队伍。对此,高校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管理者引入门槛,考察管理人员语言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为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二是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多元化培训活动,高校应定期组织职业化训练并长期坚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水平,培养管理人员职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而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

由上所论,本文通过对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研究,在审视和分析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客观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决策机制、保证执行效果、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执行效率、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人员素质、促进高校发展等有效措施,不断强化高校行政管理结构,进而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翁朝葵.试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责任心和执行力的提升[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212-213.

[2]程佳鹏.论新时期高校办公室如何提升行政管理执行力[J]. 经营管理者,2015,20:237.

[3]易琳.高校管理人员行政执行力提升路径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2:127-128.

上一篇:校本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企业文化整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