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读后感(推荐8篇)
文章讲述了作者家门前的一块没有一点儿用的十分丑陋的石头,先是遭人嘲讽,后来因为一位天文学的到来,才知道它是一块十分有价值的陨石。村里人都十分惊讶:这么珍贵的石头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呢?因为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的丑石。表面上一无是处,可要是真正把自己表现出来,却是很优秀的。我们班里就有这样的一块丑石,他是位个子高高的男生,没什么地方出类拔萃。可再一次校艺术节闭幕式上,他居然表演了拉丁舞,跳得还不错。他那潇洒的动作,使我们对他刮目相看。这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丑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表面上平淡无奇,不代表自身
今天,我读了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丑石》。
文章讲述了作者家门前的一块没有一点儿用的十分丑陋的石头,先是遭人嘲讽,后来因为一位天文学的到来,才知道它是一块十分有价值的陨石。村里人都十分惊讶:这么珍贵的石头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呢?因为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家门口的一块黑悠悠的又丑又占地方的大石头,大家都不喜欢它,想把它搬走,可是它太大了谁也搬不动。有一天,一个天文学家来到这里,在他家门口停了下来并说:这是一块二三百年前从天上落下来的陨石,是无价之宝。后来用车把丑石小心翼翼地运走了。
丑石的这种不屈于误解、寂寞而顽强的`生存着精神,在生活中也有。
比如北大宣传片《星空日记》中的男主角,从小梦想着摘星星,上中学的时还被老师和同学们嘲笑。当考上北大面临选系的时候,他本想选天文系,可父亲却让他选经济系,最后只好上了经济学院。有时也在偷听天文系王老师的讲课,有一次被王老师现了,王老师说他们自己这一代人就是在所有人的嘲笑下才到了北大的。他想了想还是先在经济学院吧,到了大四终于转到了天文系,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在经济学院考了第一,所以收到了一个公司的招聘,然而他没有去报到,而是去参加了一个比赛,他的发明让所有评委都震惊了,他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说明只要努力坚持就会成功,男主角就像丑石一样,默默地等待着自己的舞台。
张明亮
贾平凹的《丑石》被收入中学课本和各种散文选集,流传颇广,影响不小。《丑石》的“丑石”,它百无一用,“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文章的结尾,就因为被天文学家发现是块“陨石”,于是它就“伟大”了,于是它就“美到极处”了。
何谓“以丑为美”?凭什么会“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只因为它是 “陨石”?这是什么逻辑?
“以丑为美”,人们说顺了嘴,大都不问缘由、径下判断,视为必然或当然。其然岂然哉!“丑”之为“美”,有一个由美之丑的逻辑“过度”(彼此要求“搭桥”贯通),不能说越丑越美、极丑极美、甚至丑即是美。台湾著名艺人凌峰在一次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自我介绍,通俗而幽默,其意蕴足堪玩味——
在下凌峰……我是以长得难看出名。……这两年,我们大江南北走了一道,男观众对我的印象特别好,因为他们见到我有点优越感,本人这个样子对他们没有构成威胁,他们很放心,(大笑)他们认为本人长得很中国,(笑声)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了。(笑声、掌声)一般说来,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良好;有的女观众对我的长相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笑声)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球黑。(笑声)但是我要特别声明,这不是本人的过错,实在是家父母的错误,当初并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生成这个样子。(笑声、掌声)但是,时代在变,潮流在变,审美的观点也在变。如果你仔细的归纳一下会发现,现在的男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你看上去很漂亮,看久了以后,他没有男人的味道,这一种就像我的好朋友刘文正这种;第二种你看上去很难看,看久了以后是越看越难看,这种就像我的好朋友陈佩斯这种;(笑声)第三种,你看上去很难看,看久了以后你会发觉到,他有另一种男人的味道,这种就是在下我这种。(笑声、掌声)鼓掌的都表示同意了!鼓掌的都是一些长得和我差不多的,(笑声)真是物以类聚啊!(笑声、掌声)
书要耐读才是好书,人要耐看才有“味道”。钱钟书认为,一白不能遮百丑,黑亦何妨于美。《管锥编》曰:“雪肤未必花貌,白之甚者不妍而反丑”,因为白也有“几般白”,若“呆白”、“死白”之类,怎能称之“白雪公主”?《围城》里鲍小姐挖苦方鸿渐:“你就喜欢苏小姐死鱼肚那样的白”。评鉴“丑石”,怎敢例外?
“丑石”之可纳入“审美”,一言以蔽之曰:“耐看”,可供玩赏也。贾平凹的《丑石》,仅俱“〔天文〕科学价值”(客观)而已,与“审美”(主观)无涉,径直说 “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显然鳖斯踢也。研究癞蛤蟆的生物学专家当然认为癞蛤蟆有〔生物〕科学价值,你能说癞蛤蟆“美到极处”?
“科学的价值判断”跟“审美”,是“知觉”迥异的两码事。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分析说:“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祗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祗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劲拔的古树。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丑石”纳入“审美”,有特定的美学要求。“石谱五字经,丑漏皱瘦透”(叶浅予《拾石记》)丑、漏、皱、瘦、透,就是“典则”。“丑”为总则,“漏、皱、瘦、透”,则是其必俱的形和态。试读白居易的《双石》——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总起一联,概括其“丑”而且“怪”。“孔黑烟痕深”,有“孔”乃“透”;“罅青苔色厚”,有“罅”必“漏”;“老蛟蟠作足”,是曰“皱”;“古剑插为首”,是曰“瘦”。如此“丑石”,很能激发想象,更可引起联想。“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最妙的是“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洼樽”是指我的酒杯呢,还是指“坳泓”之石呢?“玉山”是指“峭绝”之石呢,还是指“老夫”“我”呢?石我两忘,诗人与“双石”均陶然而醉——此之谓“移情”,即深情入境矣。最后四句,问而未答,欣然默许,“我”与“双”石,成了“三”友(李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石态即人心,诗人以“丑石”寄托其“一肚皮不合时宜”的孤高和兀傲,即所谓“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白居易《太湖石》)是也。
1985年《丑石》诗歌民刊在福建霞浦成立,最初的《丑石》是不定期出版的油印诗刊,刊载的作品基本上是霞浦的地方诗人。《丑石》诗刊经过不断地发展之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诗群流派,同时也从地方发展到福建以至于全国,成为全国性的民间诗歌刊物,曾被誉为中国五大民间诗报刊之一。丑石诗歌网在2003年成立,形成了规模更大的丑石诗群,出现了汤养宗、谢宜兴、刘伟雄、叶玉琳、伊路等丑石诗群代表诗人。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不太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基本介绍
这篇借物说理的散文,借助了一个公认为平凡的对象——一块顽石,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无知,并不能掩盖和抹杀那“默默忍受”多年,而“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在形象的贬值里,精神增值了!我们不能仅凭事物的外表,去评论它的价值。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只有用心灵看到的才是真的。
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全文赏析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不太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作者介绍
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原籍陕西商洛,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贾平凹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 长安 》杂志编辑,西安
市文联创研室主任、文联主席等,现供职于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著有长篇小说《 高老庄 》《 废都 》《 怀念狼 》《 贾平凹文集 》(14卷)、中短篇集《 制造声
音 》、纪实文学《 我是农民 》等。其中,《 废都 》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浮躁 》获
1987年第八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满月儿 》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腊月·正
月 》获1984年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爱的踪迹 》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你不是个好儿子》、《落叶》、《丑石》等文章编入小学教材。
详细介绍
4.1 写作背景
平凹散文创作始于80年代初,在这之前,他主要精力放在小说创作上,偶尔也零星有过一点散文面世。从1981年起,他开始了进攻散文方面,落款写在静虚衬的一系列散文的发表,标志他在散文园地里也想露一手。事实上,如《丑石》等在读者中也迅速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倒并不是因为他当时已是一个颇负声望的小说家,从而沾一点光,使得散文也随之有了身份。要说沾光,倒是沾了当时的政治气候的大环境的光,因为当时正在对文革以及以往的一些冤假错案所造成的大大小小的丑石在落实政策,所以诸如他的《丑石》之类的散文的面世,无疑能激起不少的人的共鸣。就其散文创作而言,尚缺乏个必,师法的痕迹较为明显,多少还有些书呆子味,把生活简单化了。
4.2 赏析
中国的文学家似乎对石头情有独钟,《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化自一块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仙石。曹雪芹的不朽之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他笔下的石头其实是一块通灵宝玉。而贾平凹的《丑石》中所写的却的的确确是一块石头,一块真正的“丑石”。
《丑石》的故事很像现代版的“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了一块玉璞,他断定其中藏有美玉,先后将其献给厉王和武王,均被玉匠认为只是块石头,他因此获罪而失去了双脚。直到文王继位,才“剖开顽石方知玉,淘尽泥沙始见金”,终于以和氏璧的真面目示人,使它成为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相比之下,丑石的命运似乎更悲惨一些。因为和氏璧虽不为普通玉匠所识,却还有卞和的加意珍惜,而丑石却从天上陨落到地上的那一刻起,便遭到了人们的白眼和咒骂。村民们没有一个人喜欢它,大人嫌它丑而无用,既不能用来垒墙,也不能用来铺台阶、洗石磨;孩子们也因为它身上的绿苔、黑斑而渐生厌恶之情,想合伙搬走他。对于世俗的种种误解、冷眼,丑石已默默地承受了二三百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因为丑石的异相、丑陋才表明它不同寻常的来历:“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即使陨落凡间,它也保持自己的高傲、顽强,而不像一般妁顽石那样用来做墙、做台阶,用来雕刻、捶布,而是在误解中执着地生存。
贾平凹的这篇散文语言直白、朴实,没有在结构上刻意求新,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平平淡淡地将一块石头的遭际娓娓道来。但就是这块丑石却能引起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它不像一般的散文,仅能给我们带来轻松和愉悦,它分明是一篇包含极深人生道理的哲理散文,引人深思。很多人将这篇文章看作贾平凹的夫子自道,其实从那块“丑到极处”又“美到极处”的丑石身上,我们何尝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平凡的我们有时会因为自己没有倾国倾城之貌,没有显赫的家庭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殊不知一个人真正的动人之处并不在于外表和出身,而是来自内在的涵养以及人格的魅力。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即使自己相貌和出身略逊 于他人,我们也不必因此而自卑。因为每个人体内都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潜能,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会有一番作为和成就。李白曾豪迈地吟咏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我们也应相信天造之才,各有其用,只要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就会拥有美丽、完美的人生,因为自信的人身上会闪耀动人的光彩。
人生之路并非全由鲜花、掌声和赞誉铺就,在我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之前必得经过一番砺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丑石在人间的遭遇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过程呢?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的人必先有一番挫折。每个人必须认清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此而不懈努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学会忍受寂寞,要有丑石的坚韧和顽强,即使受到一时的冷落也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去迎合和俯就世俗的标准。丑石就是因为没有汉白玉的细腻,无法刻字雕花;没有大青石的光滑,无法浣纱捶布而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品读课文,重点放在了让孩子们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丑石之丑,孩子们基本能找到内容,但能按条理归纳出来的极少。汇报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丑石“美”的理解上,反复让孩子们品读“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这句话,引导孩子们通过文字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一遍一遍的朗读,孩子们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了,从最初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的“惊奇”,到“赞赏”,到“遗憾”,到“愧疚”……其实很多时候,对一段文字的理解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沉下心来,走进文本,才能真正进一步理解作者,感受作品。而这也正是这帮孩子们最欠缺,又最不愿意去做的事。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次地引导,一次次有意识地训练,才能有些许的收获,别无它法。
总结时,让孩子们说说文章的写法,可能有人预习了,说出这是先抑后扬,于是今天的日记就要求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写一段文字。具体效果还要等下周收上本子才能知道了。
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堑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掬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院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夹.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这是一篇收入中学课本的文章。这是一个关于一块石头的故事。一块丑陋不堪的石头的故事。之所以被称作丑石,一是因为形状的怪异,二是因为所谓的不堪造就。但那是世俗目光的印象和评价,完全出自一种低级的功利主义的偏狭考虑。在这样的评价体系里,石头的定位只能够做墙基,做石阶,做磨盘,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更好的出路。所以,当带着这样的目光的人一旦看到一块石头,他的脑子里立刻就会很具体地想到墙,想到石阶,想到磨盘。因为在他的眼界里,这就是石头的全部功能。在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恰恰是由于他自己的狭隘,埋没了石头的更多更好的出路,而不是石头本身就只有那么几种可怜的用途。
另外,所谓的美丑,不能用外在的形象做为考量的唯一依据。不错,形状美的,规则的的石头是可以做很好很实用的墙基,很好很实用的阶石,很好很实用的磨盘,诸如此类,但往往也就仅此而已。而丑的石头,表面上看虽一无是处,以至不堪造就,但它却是一块来自天外的奇石,在它的身上,蕴涵着宇宙许多不为世俗目光所能够看到的极有价值的秘密。这样的石头,它的美往往被它的丑所遮掩,它的.内在价值也往往被它的外在形象所蒙蔽。没有慧眼的人是永远也不会知道它的大美原来是包含在它的大丑之中的。
我想,我们自己就时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把美的说成是丑的,把丑的说成是美的。这一则表明我们的目光受限于自己有限的世界观,一则表明我们过于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为此,我们不知道在宇宙中,有远比我们所认知的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事物其实还不为我们所知晓。也许,可怕的还不是无知,有比无知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偏见。
看来,石头还不是世间最坚硬的东西,也许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甚至是心灵远比石头来得坚硬。有于这种坚硬,我们会习惯于将一颗曾经的行星简单地看作是一块石头,一块甚至连普通的石头也还不如的石头。这不仅是石头的悲哀,更是人的悲哀。为什么行星运行的轨道都可以是完美的曲线,而我们的眼睛以至思维在有的时候竟不知道作必要的拐弯?这种单向度的认知方式不知道会怎样遗漏多少有价值的美丽存在。虽说最后那一块石头还是被人揭示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和价值,但阅读的结果却很难使人感觉轻松。因为被忽略的美的现实难说就不是一个十分普遍的存在。在这世界上,毕竟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这仅仅是由于人的愚蠢?问题看来还没有这么简单。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立的个性,人类作为自然的一员,不应一味地利用它们,也没有资格这样做,要追求更高的境界:理解。人类越多理解自然,越会感到自己的愚固和浅薄。丑石是天外陨石,是自然中的一员,理解它我们会懂得“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石丑吗?是的,它很丑。丑石可爱吗?它真得很可爱;它是因为丑才可爱,丑才真,而这种丑只是它的外表,它的内质是美丽绝伦的。美丑对立是一个清醒的观点,没有缺陷的美不是真正的美。
我更喜欢叫它“丑石”,因为它以丑为美。我忘不了丑石划过天宇的美丽,更忘不了它躺在污土荒草里的丑陋。
【丑石读后感】推荐阅读:
丑石读后感600字11-08
《百年孤独》读后感字读后感06-10
朝花夕拾读后读后感10-31
《边城》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06-12
六年级读后感:安徒生童话读后感05-24
初中生优秀读后感:《顶碗少年》读后感09-21
高二年级读后感:孟子的读后感700字10-30
大学新生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31
《简爱》读后感_世界名著读后感1500字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