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精选10篇)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1

数学与信息学院

学科教学(数学)

唐涛

312045104005 摘要:教学策略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空间想象能力作为中学数学“三大能力”一直课程专家设置课程,一线教师教学实践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探讨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学生在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之中遇见的问题,归纳提炼了五大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立体几何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策略;空间想象能力

无论是知识的教学还是方法的教学最终落脚点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数学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三大能力”都是我国数学教育关注的重点。但是传统的教育大纲忽视应用,突出逻辑的地位,甚至认为“数学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社会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愈发受到重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素质教育,更是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不同能力的培养的侧重点有所改变。高中立体几何课程历来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而《新课标》更加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观念的建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退至次要地位。立体几何课程改革引入大量的实物模型、计算机模拟与演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什么是空间想象能力

中学数学所研究的空间是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空间,具体地讲,它包括一维(直线)二维(平面)三维(立体)图形所反映的空间形式。所谓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对于几何图形而言,包括识图想图作图截图等对图形的解析与建构能力。即对点线面体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形状结构性质及其关系非常熟悉;能根据实体模型以及几何图形在大脑中识记、重现基本图形的形状和结构,并能分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能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实体模型或用语言式子来表示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基本图形与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根据几何图形发现、推导出图形的性质并能创造出合乎一定条件性质的几何图形,进行空间想象创新思考与实践。我们在平常的数学学习中会发现,有些同学很擅长解决几何问题,而有些同学对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这两类同学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前者空间想象能力比后者强。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平面几何向空间几何转换困难

由于学生从初一就已经开始接触点线面等基础知识,到初中毕业,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头脑建构起包含点线面,基本平面图形,平面几何相关的基本定理等在内的心理图示。但是思维能力仅仅停留在二维平面。从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之间的关系来讲,不论是图形还是概念拓展变化,对学生都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易建立空间概念,难以形成较为准确、直观的几何模型。比如,有的同学对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的理解始终存在着障碍,已有认知结构很将三维的立体图形同二维的平面图形恰当的联系在一起。

2.2 逆向思维能力不强

要顺利完成由平面图形向空间图形的转化, 必须借助于较强的逆向思维能力, 但对初学立体几何的高一学生来说, 这种能力明显不强, 这自然也影响他们对立体几何知识的分析和抽象能力的提高。

2.3 对概念缺乏本质理解

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学生即使初步建立起对立体几何相关概念知识的理解,但由于第一章的内容相对基础,许多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往往会忽视第一章的重要性,导致对抽象层次更高的概念、定理的本质仍然缺乏理解。表现在解题过程中说理论证含糊,过程模式化,机械化,生搬硬套。

2.4 对空间的基本几何图形的形状、结构不熟悉

学生初学立体几何往往不能正确画图, 不能离开实物或图形在头脑中重现基本图形的形状, 并且不能分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有些学生在空间几何这一章快要学完的时候,甚至还不能独立完成正方体、长方体等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立体图形的画图。

2.5 对空间图形缺乏辨析能力

学生不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 并且不能分析其中基本图形与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学生掌握立体几何知识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结合

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教学对学生逐步形成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1 加强几何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是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来源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知与认识。因此应加强立体几何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将具体的现实空间与抽象的几何概念相统一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应加强几何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具体措施为,运用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引入几何概念探讨几何图形的性质,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的机会以发展空间观念,重视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老师通过对金字塔的语言描述唤起学生头脑中相应的表象。再通过观察棱锥的直观模型使学生获得对棱锥几何体的整体形象认识。在此基础上画出的直观图就成为棱锥概念的形象表示。以后一提及棱锥大脑便浮现出相应的图形。可见在几何概念形成过程中直观模型起了重要作用。再比如:“在空间中两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此时在二维面上无法表示出这三条直线的形象,如果形成的表象不清晰则可以借助于三支铅笔来展现三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以获取正确解答。

3.2 重视有关空间图形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

无论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好“双基”的过程也是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只有理解并掌握了“双基”才有助于在头脑中再造有关的空间形式,并将其用图形正确表述出来。其中基础知识包括:常见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及结构,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等。虽然这些知识的基本构架仍然是点线面三要素,但与初中的平面几何相比却又本质的的差别。教师在概念、定理、和公理的教学中还应按认识规律、空间想象能力形成规律进行教学。像三垂线定理。已知直线,斜线和它的射影,可以画出已知直线的各种位置,垂线与平面垂直的通常画法与特殊情况。这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起较好作用。

3.3 引导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画法

要使学生摆脱对直观模型的依赖必须进行画图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画法规律,对于形成学生的几何型空间想象能力至关重要。如果看图者不清楚空间图形是按照什么规则画出来的,那么他也就无法正确理解作图者通过图形要表达什么思想,也不可能正确地想象出图形所表达的空间形体。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教师要注意讲清空间形体与直观图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结合教学内容展开,使学生对正投影基本原理逐步有一个全面认识,从而使空间图形平面图正投影图画法有了理论依据,明白空间几何元素在投影后保持不变的规律,这是我们画直观图的基本依据,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另外,还应明确指出,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画图的虚实线规则的区别。平面几何画图时,原题中已有的线都画为实线,添加的辅助线都画为虚线。而立体儿何画图时,无论是原题中已有的线,还是添加的辅助线,只要是被平面遮住的部分,要画为虚线或不画,其他都画为实线。使学生看图时,能根据这个规则,分析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相关位置,画图后,也要根据这个规则检查所画图形是否正确。如图甲表示的平面图形是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平行四边形,而乙、丙都是空间图形,由于虚实线的部位不同,表示两个平面相交的位置不同。

甲 乙 丙

画图规则的掌握除应联系实际加强练习外,还应注意使学生首先掌握最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的直观图的画法。在学生对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图形表示过关后,还要通过上练习课引导学生明确空间图形平面图画法的要求(如前所述),要点并掌握画法规律,以使学生通过实践在画图能力方面有一个飞跃。画直观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立体图形的性质理解,借助图形推理论证,也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掌握绘制直观图的方法,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例如,画出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几部分的各种图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又训练了空间想象能力。直观图的作图方法比平面几何图的作图方法要复杂得多。“斜二测”和“正等轴测”是教材中画直观图的两种基本方法。“斜二测”,具有立体感强,作图方法简便的特点,适用于直线形空间形体如四面体、六面体、棱柱、棱锥等, “正等轴测”画法,在坐标面上画圆的投影时,方法比简便,适用于画圆柱、圆锥等空间形体的直观图。

当然画图训练应有层次性。首先训练学生画平面图形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画好后引导学生将直观图与实际模型作对比。再根据直观图想象其实际形状。这样做对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丢掉模型具有显著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根据语言表述画出相应的图形。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的是在坚持正面教育同时,还要不断就板演作业中典型错误或不规范画法加以纠正。让学生在试误中加深正确的认识。

3.4 通过对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转化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在立体几何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好本章的关键所在。本章的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转化。教材中出现的定理和性质大多是以文字形式给的。比如:四个公理,线面平形、线面垂直的性质及判定定理等均是以文字的形式给出的。证明之前必须先把它们转化为图形语言,再转化为符号语言,这是学习立体几何的

基本要求,不可等闲视之。

2)空间问题与平面问题的互相转化。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往往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要注意总结转化规律,例如通过平移、补行、展开、作截面、射影等手段,将空间问题转化到同一平面上来。比如在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我们往往是平移其中一条直线使得两条直线相交,进而求出夹角。

3)“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互相转化。立体几何问题的有关证明中,“面面垂直”通常转化为“线面垂直”,而“线面垂直”通常转化为“线线垂直”;“二面角”和“线面角”通常转化为“线线角”,“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通常转化为“点面距离”。倘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能渗透“转化思想”那么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的“转化”能力必将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5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空间想象力

由于立体图形的三维特性,许多认为设计的问题很难甚至没办法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演绎其内涵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在多媒体教学中, 我们将课本上的习题“从一个正方体中截去四个三棱锥后, 得到一个正三棱锥, 求它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根据题意设计成动画情景,即“一个正方体依次被切去了四个角, 把切去的部分放到屏幕的四角, 中间剩下一个三棱锥,求三棱锥的体积”。学生根据画面的演示, 可以想到剩余部分是由整体减去切掉的。有了思路后, 再从画面中清晰地推导出每个角的体积是整体的1/6, 进而得出所求体积为整体的1/3。这样,通过画面的演示,不需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就能找到求解方法, 并在无

形中树立了间接求体积的概念。

通过多媒体教学, 我们发现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多媒体教学使课上教学省力;它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 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教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其次,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 加强了知识间的连贯性。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地突出教学重点,浅化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进度加快,节省教师反复讲解的时间, 相对增大课堂容量, 突出各部分知识的连贯性, 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6 让学生学会“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思维品质

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有着密切的联系。立体几何中的许多定理、公式和法则都是平面几何定理公式法则在空间中的推广,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必须注意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时平面几何的局限性会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产生一些干扰和阻碍作用,如果仅凭平面几何的经验,用平面几何的结论套用到空间中的物体,有时会产生错误。例如,在平面几何中命题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都为真命题,但在立体几何中就不是真命题。因此,平面几何的定义定理对空间图形需要经过证明才能应用。

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它又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的。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力求在讲授立体结合相关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M].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版,2007,2 [2] 沈思奇.高中名师互动教案[M].陕西旅游出版社,第1版,2009,12 [3] 傅维力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版,2011,1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2

在新课标中关于小学几何教学内容中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位置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加工、创造想象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几何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特点是对于在人脑中构成的研究对象的空间表象,进行认识、加工、改造。所以它的本质是在头脑中进行“想象和创造”。

2.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客观世界中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的知识,包含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位置的知觉,在培养空间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从而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2.1 能借助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来认识客观事物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能认识用语言及数学式子所表达的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2.2 能熟练地从较复杂的空间图形中抽象出基本图形并分析其基本元素的关系。

2.3 能对已有的空间表象进行加工、创造,从而产生新的空间形象。

3.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3.1 加强识图训练,丰富空间表象。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具有抽象性特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图形。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几何图形,教学时注意数形结合,在教算术的同时应让学生观察图形和认识图形。指导学生对模型、实物,以及直观图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比较、对照和识别,认识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让学生能看得懂直观图,能分解出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并能画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例如,认识长方形时,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实物(门、窗、课本等)观察,用直尺度量长方形的四条边,用三角板度量长方形的四个角,得出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角都是直角。然后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位置的长方形,以及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比如梯形),给学生识别,进一步掌握长方形的特点。

在识图训练中,要让学生抓住图形的基本特征,先认识图形的各个方面,然后综合起来形成对图形的整体感知、认识。要求看到直观图能感知图形的真实形状,能想象出看不到的部分的形状。有时候需要把直观图分解,抽出其中一部分,认识清楚后再回归到整体,比如求图1中长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

利用图形的转化也是培养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例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是通过图形的切割、组合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圆柱的侧面积也是转化为长方形计算。总之,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和实物模型,培养小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初步的想象能力。

3.2 坚持画图训练,提高构图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图形是交流空间想象的重要工具,而识图和画图是两个重要的认识过程。它们都要通过空间想象来完成。关于直观图的画法,学生开始会感到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或想象所画几何图形中元素的位置、大小等结构,然后再构思想象画图。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先画简单的图形,如线段、垂线、平行线、角等,再画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然后画一些立体图形,如圆柱、长方体等。通过画图练习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由直观图形能想象出对象在空间中的实际形状,以及基本元素的位置关系,能根据实物画出一些简单的直观图形。

3.3 重视想象训练,发展创造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所以小学生对空间形式的直观感觉是很难的,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意思地培养空间想象过能力从实物模型到想象过渡,最后脱离模型,在大脑中不仅仅能对已有的素材加工,甚至能创造出新的空间形体。有关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可在有了一些识图、画图的基本能力之后训练,也可以与前两种训练交叉配合进行。在低年级侧重前两种训练,在高年级更应突出第三种训练。构造训练想象训练举例:

例1:先把右图沿虚线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用其他方法也能拼成正方形吗?(小学数学教材思考题)

例2:用方格纸剪成面积是4的图形。其形状有以下2种,哪一种图形拼成面积是16的正方形?

例3:以下哪种图形能围成正方体?

类似的练习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创造能力。

4. 总结

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抓好双基教学,即识图画图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空间想象创造能力;加强对空间图形的看、画、想三方面的训练,看、画是基础,想象是目标。多媒体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具有色彩丰富,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等特点,在几何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为什么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不好几何,这和小学阶段没有学好几何基础知识,未能形成空间观念不无关系。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有抓好双基教学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为小学生升入初中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意竹, 张卫国等编著.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赵启泰, 赵国宏, 王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岑国健.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教学版, 2011, 1.

[4]陶文.中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与培养[J].小学数学教师, 2010, 4.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吴正宪与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3

一、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是逻辑思维与几何知识及相关技能经验的融合。心理学认为空间想象能力是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这两种大脑活动的习惯总称,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综合、重现、创造出一个整体形象的空间想象和思维的能力。数学领域对空间想象能力的理解是以深度知觉为基础,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空间形状、结构、度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来认识立体实物或平面图形,再将其转化为直观图,在此过程中大脑经过抽象和重新构造的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空间立体图形的能力,其过程就是空间事物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形态转换能力。制图学对空间想象能力的理解是指对物体的结构形状和几何要素的有形表象,在三维形体与二维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能力。对中职数学而言,空间想象能力是指能对简单几何体和立体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正确分析,能在实物与图形之间、平面与立体之间正确转化,有效处理几何图形的一种能力。包括识图能力、绘图能力和图形的变换能力三个层次。

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策略

(一)物形结合,丰富空间表象。感性认识是空间想象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物、模型和图片都是空间想象的感性材料,实物是形成空间想象的客观基础,模型、图片可以丰富学生空间表象储备,可以促进学生构建几何表象的能力。而图形是对空间形象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推理所形成的空间想象的外在形态。因此,在中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中要做好物形结合。将数学问题从几何上形象化、视觉化,引导学生通过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头脑中建立空间的感性认识,形成空间形状,进而抽象为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达到看“物”想到“形”,看到“形”想到“物”的“物”与“形”自由转化的水平。学生几何概念的形成往往借助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和分析才形成具体表象,从而获得感性认识,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然后通过图形的组合、变换来加深理解。而根据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寻找相应的实体模型,可使学生摆脱模型进行空间图形的分析和想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把“物”与“形”结合起来,更能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观绘结合,夯实空间想象基础。观察能力和绘图能力是空间想象能力的基本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敏锐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准确地弄清几何体及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娴熟的绘图技能可让学生正确地画出图形,准确地表达几何图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图能力有机地结合专业培养,是有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培养观察能力和绘图能力,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或专业学习中形状简单的物体观察其特征画出截面平面图形,再画出直观图形。如用课本可以引导学生画出长方形,再画出长方体。其次,可让学生动手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组合观察,然后画出其直观图。同时要在课堂上进行经常性的画图示范,重视画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画图方法,采用一体多角度,多种维度的画图训练让学生自觉养成重视作图,总是能选择最适合的角度来作图,自觉抽象和构造的习惯。

(三)数形结合,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形是数的直观反映,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数是形的深刻表述,具有概括和抽象思维的特征。数形结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结合的过程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日常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的训练,强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间的转化以及图形变换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结合专业,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数学教学要尽可能把数学内容与专业课或专业技能紧密结合,通过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专题。一方面,数学的教学要与专业课同步。在一次与模具专业课老师的交流中发现专业课上学到车制螺丝、螺丝帽要用到角度但数学课还未学习到三角,园林专业的园林制图课程需要立体几何知识,但中职数学却但立体几何放在了第九单元。由于教学的不同步,体现不了数学对专业学习的价值,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因此要主动与专业课教学交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与专业课教学同步,共同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把数学知识融入到解决问题中。如工艺美术专业,可让学生对圆柱、圆锥、球体、台体等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观察,和绘画,从而认识各种几何体的结构概念,使数学课和美术课自然地融合到一起。而在数控专业的数控应用计算中则需重视图形的构造和计算。

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实践与反思

(一)“四结合”策略的实践。根据“四结合”策略,我在汽修专业一年级四个班里开展了教学实践。这四个班是平行班,各个班在人数、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自我能感上无明显差异,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均相当,专业教师和数学教师都完全一样。实践中1班和2班作为对照班,在3班和4班开展“四合”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其中1班和2班严格遵照教学大纲,按照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认知规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3班和4班采用“四合”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顺序进行调整,有选择地重点对专业内容和技能进行教学。如在基础模块中把立体几何与直线和圆的方程进行整合作为第1单元。三角函数与函数整合作为第2单位,增加了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等内容,提高了对学生识图、画图和图形能力的要求。注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直观教学法、积极 借助多媒体技术,围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根据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采用“四合”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结果表明:第一,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奠定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基础。3班和4班的学生比1班和2班的更认真学习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浓,自觉性和主动性更高。这些从课堂纪律,课堂的参与广度和深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学习任务的完成中都可以看出。第二,提高了专业学习的效益。从专业课教师的反馈中表明课堂教学采用了“四合”策略的两个班要比没采用的顺畅得多,专业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刻全面,专业技能更加牢固,这从专业课的考试成绩和技能竞赛的成绩就可体现。第三,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素质,发展了空间想象能力。由于采用了“四合”策略,学生更加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收获也更多,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能力也高于其他两个班的学生。这些从学校举办的中职数学应用竞赛,及期中和期末考测的合格率、平均分中均可验证。

(二)“四结合”策略的反思。在实践“四结合”策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存在的困境,值得我们去反思、破解。一是教材。目前中职学校在不同的专业中使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没有针对专业有所侧重,不重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必须按专业、按内容来重新整合,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也要使学生受益,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是重视。现在中职学校基本只重视专业课,不重视基础文化课,缩减文化课时,对文化课教学资源投入少,教学要用到的实物、模型、挂图等少得可怜,对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培训也相当缺乏。作为数学教师应该积极争取学校的重视,加大对基础文化课建设的投入,提高文化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如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媒体使用能力等,充实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资源。三是交流。中职学校老师的交流研讨是以专业为根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造成文化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要改变这种现状,数学教师就应主动开辟交流阵地,及时了解专业教学对数学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提高培养的效益。

新课标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4

一、教师应树立阅读教学新理念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就是教师应树立的阅读教学新理念。

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应再是老师的理解与认识的传达,更不应只是教学参考书的照本宣科,而是要重视阅读主体——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书籍对于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阅读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精神的自由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与撞击。从这一意义出发,阅读教学必须注重阅读主体,即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二、课堂应讲究阅读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三步读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给学生提出朗读的基本要求或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比如,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一是要准确、清楚,使用普通话;二是要自然流畅,节奏停顿恰当合理,语气畅达;三是要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是默读,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如不动唇、不指读、注意搜集信息等。通过这种初读,要求学生能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能初步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初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等。

2、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通过朗读,学会自己感悟、品析文章内容,这是精读课文的关键。所以,对文本的重要语段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以达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甚至有自己创造性体验的教学目的。

一篇文章的中心、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人物性格的鲜明体现、情节的高潮等,往往是重要语段所要体现的,所以,精读重要语段就显得特别重要。

3、品读课文,佳句赏析。

阅读文章,找出其妙处,从欣赏的角度仔细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其语言的表达效果,这是阅读的较高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帮他们学会捕捉品析的角度。比如常见的品析角度就有:句子表达方式的判定、句中字词的品析、句中标点作用的分析、句子形式的欣赏、句子内容的赏析、句子表达优劣的比较、句子修辞手法的认识、句子内涵、含义的揣摩、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等等。具体到赏析语言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体味句子是否用到修辞手法,是否是特殊句式,某些词用得是否传神等。

三、应注重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1、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及传统教法的影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上较为严重地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接受轻探究、重练习轻阅读、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新课标中对初中生阅读量的规定和要求,使得我们必须拓展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因此,老师要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多下功夫。比如,可以经常向学生推介新书,经常讲一些名人大家的读书趣事,还可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名著讲座等。

2、要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为了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老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和学生一起列出初中选读书目,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男生贾里》《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下五千年》《冰心诗集》等。另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杂志报纸有很多,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小小说选刊》等等,这些报纸杂志上的时事报道、时文、美文,不仅能丰富学生们的阅读种类,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其综合素养,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

3、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条件。

课外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缺少充裕的读书时间和能够阅读到的书籍。因此,应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和构建低负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任务及作业力求在课内完成,让学生在自习及课余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要在语文课内的阅读、写作、实践活动等课型中,力求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有机、有序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方法指导和心得交流。

另外,班级还可以设图书柜,让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来充实,使班内学生可以互通有无,相互交换图书阅读,扩大图书阅读。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进行班与班之间的图书换读。如此,就可大大弥补学校馆藏图书的不足,改善学生课外阅读的环境。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5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估算更是备受青睐。那么,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能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国家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比笔算用得更为广泛。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实用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 为“喜欢估算”。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呀,还不如准确计算呢,那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无从谈起。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有没有细心地发现。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 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准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能有概括性、 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学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估算到超市购物需要的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一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2千克鸡蛋大约能称几个,赛前估计奥运会中国能拿多少枚金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这类有关物体的质量、 数量 、长度等的估算问题。面对上述问题时,没有必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或暂时无法得出准确的结果时,估算不失为“一剂良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呢?首先,教师要有估算意识。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如在学习“千克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尝试估算日常生活中有关物品的质量 ;学习“米和厘米的认识” 以后,可让学生尝试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宽度或厚度;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试着估算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个……

总之,教师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尽量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契机组织学生观察 、分析;再通过交流估算方法、 技巧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显估算应用的价值。

二、结合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估算虽然是一种大概的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的,那种没有根据的、臆 想乱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那么如何进行估算才能更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呢?小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的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体就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一些估算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

(一)近似估算法。根据实际情景把两个数估成整十 、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这样能方便估算出一个大致的得数或范围。

(二) 规律估算法。就是运用各种运算规律 、性质判断运算结果,如判断9.4×0.18=1.692的结果正确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个因数(0除外)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结果肯定比这个数小’的性质,轻松地对结果作出推测和验证,用这种估算的方法就很适合验算一道题是不是计算正确。

(三) 联系实际估算法。如人数 、租车的数量一定是整数,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比自行车速度快等。

(四) 据零求整法。如一张报纸有多少个字,一个操场大约能站多少名学生……例如,我在教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给学生建立10000的概念,就准备了很多的黄豆,想通过实物加深学生对万的认识,那10000粒黄豆到底有多少呢?学生乍听到要数10000这个大数时都会被唬住,但如果这时渗透估算的方法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先数出10袋100粒的黄豆放在一个合适的透明杯中,不多不少正好装满,这就是1000粒。那要数10000粒黄豆这样数下去该多慢呀?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地看到10000粒黄豆呢?一个孩子回答到:“用这个杯子满满地装上10次倒在一起大约就是10000粒。”他的办法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同,很快大家就看到了大约10000粒黄豆……在这个实验中那些黄豆并不是准确的10000粒,也是一种估算,根据单量估算出相应数量,“据零求整”,整个实验不仅让学生感受10000的大小,同时在实验中渗透给学生一种量化估计的方法,便于他们以后进行较大数量的估测。

再如,随着计量单位的出现,在学过米、 厘米 、克和千克以后,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单位概念,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填写恰当单位:黑板长4—— ,课本宽18——,一条大青鱼重2——,一辆大卡车载重2——,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孩子们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再让学生估计学校的旗杆有多高?老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就会以以前练过的东西为参照来判断,感觉容易多了。

三、创设情景,增强估算应用意识

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能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例如,带学生参观新的教学楼的教室和准备装修用的地板砖,让学生估算要装修新教室的地面,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学生有的用手比着量,有的用步子跨着量,有的想出了先估算教室横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竖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将横竖能摆的地板砖的块数相乘就知道大约需要多少块地砖了。甚至有些学生还发现了自己家的房子在装修时有的地方整块的地板砖摆完了离墙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多准备些来填补空缺,所以他建议在实际购买中还要多买几块砖来以备填补地面接触墙处。

在“五一”黄金周放假前,许多孩子都有和家人出游的计划,借此契机,我设计了一个“理财小能手”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出行前先估算出这次旅行大概要花费多少钱,比如说,车费多少、餐费多少、景点门票多少、 纪念品费多少等等,合计大约是多少。旅游结束后,与你的估算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又增强了他们估算的应用意识。

四、感悟方法,鼓励策略多样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首先,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就是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如果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的。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对信息作出整体把握,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让学生掌握调整策略。在估算中由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例如286+312,有的学生把286估成290,312估成310,290+310=600,结果约是600;有的学生则把286估成整百数300,312估成310,300+310=610;估算策略不同,结果也会不同。再次,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6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学习,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既尊重了学生,又能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在互议互评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整节课我都注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激活学生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乐说、敢说、善说。

二、联系实际说教材

这篇习作是长春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九单元的一篇习作《梦的翅膀》,它是课文和拓展阅读的延伸。学生通过本单元两篇主体课文和两篇拓展阅读的学习,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感悟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会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体谅;能够明白好礼物不在于价值高低,而在于是否能表达自己的心意,符合对方的需求,演讲稿《五年级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材料——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习作,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想象。

新课标指出: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开放与生成的过程。教师应紧扣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以及对作文修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目标评价,提高习作的能力。为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回顾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2、把事情的经过说明白。

3、通过互赏互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中修改习作,分享经验,进一步拓展思路,从而培养勇于交流、乐于欣赏、善于发现、精于提问、勤于修改的良好习作态度和敢于想象、说真话、吐真情的习作习惯。

三、灵活多样说教法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7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就要突出“双基”教学

创新的前提是“双基”, 离开“双基”谈创新好比是空中楼阁, 海市蜃楼, 只有让学生熟练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才能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疑,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通过教师的情境激发 (语言、图片、视频等) ,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提出问题, 进而产生探讨的愿望。学源于思, 思起于疑,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 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已知,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 增强能力, 把问题引入课堂。即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 作为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认识的内驱力, 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调动其历史思维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一节时, 学生急于知道的是“五四”运动的过程, 尤其是对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感兴趣。而实际上, “五四”运动是在十分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这部分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材料。为此, 我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 激发他们探讨的愿望。首先, 我给同学们补充“府院之争”及我国派十五万华工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的过程, 着重指出中国也是个战胜国。然后, 又着意讲解在“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被重新瓜分的辛酸历史,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提出了如下疑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也是战胜国, 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被当作战败国被瓜分?”从而取得很好的激疑效果。历史教学中的激疑过程,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有意识地设一些疑点。要让学生意识到时时有疑, 处处有疑。

三、讨论释疑, 是引导学生步入创新殿堂的通途

1. 讨论解疑, 深化史实、事件。

释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 也是教师教学才能充分展示的过程, 更是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至历史殿堂的过程。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使学生由有疑到无疑, 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解答疑难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教师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 适当补充史实, 拓展教材内容, 提供背景资料, 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等各种能力, 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运用概念, 合理地进行推理, 正确地作出判断, 逐步形成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 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历史的能力。通过讨论、启发等手段引导学生, 使其思维过程合理化, 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 教师还应给以补充、指正。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不同见解, 只要言之有理, 应予以肯定、鼓励。如: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 为什么英、法、美与德、日、意在二战前走上不同的道路?此问关键是说明它们是否经历过较为彻底的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暴。英、法、美三国经历了这样的斗争, 对旧的一套落后的东西破得比较彻底 (尤其是美国历史上没有封建社会) , 因而资本主义民主与法制比较巩固、健全。这三国的法西斯势力尽管也蠢蠢欲动。但是成不了气候。而德、日、意三国历史上没有经历过上述形式的斗争, 德、意是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全国后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是经过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明治维新向资本主义转化的。这三国都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缺乏资本主义民主与法制, 一旦时局动荡, 法西斯势力就可能迅速膨胀, 夺取或控制政权。通过这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对比分析, 触及到了历史问题的本质, 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又培养了创造才能, 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内因和外因、主观和客观、纵向和横向等多层面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勇敢创新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畅所欲言,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例如, 一个学生在《新文化运动》一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为什么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攻击的对象?”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其他同学的质疑,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认识到, 孔子虽然是我国的大教育家, 但他的思想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 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工具, 所以激进民主主义者并不是单纯抨击孔子本人, 而是反对当时的封建政治、封建文化。这样, 通过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分析, 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疑义, 大胆创新的能力。

3. 讨论存疑, 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存疑”, 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学贵存疑”, 也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学海无涯, 要不断进入新的境地, 就必须常常“存疑”, 保持浓厚的兴趣。应当指出, 这种保留的疑问, 具有整体联系的显著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能够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相对独立的问题应当及时解决, 如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长期居于世界的前列, 为什么到后来落伍了呢?对于时空跨度较大, 具有连续性特点的问题, 应当步步存疑, 设置悬念, 通过不断向纵深探索, 达到整体的把握。例如, 在教学《鸦片战争》时, 对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就不必要过早明确提出。因为鸦片战争虽然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 但从中国近代史上来看, 却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 因而它具有连续性, 应当通过以后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学习, 逐步悟出连战连败的根本原因。还有些问题, 一时不须解答清楚或暂时无法解答得完美的, 也可以存疑。在《“五四”爱国运动》一节中, 有学生提出:“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撤销了曹汝霖等的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不是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吗?为什么却说是反帝反封建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呢?这个问题难度较大, 学生暂时还不明白“五四运动的胜利”和“反帝反封建的胜利”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那就让学生存疑。等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节时, 再明确指出:“从此中国结束了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赢得了独立和主权, 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这时引导学生回忆整个革命过程, 与前面的“初步”照应起来, 不仅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还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机联系起来。孔子曰:“温故知新”, 历史教学中的“存疑”就是对原有知识的反思从而不断产生探索的愿望, 不断形成新的发现, 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不断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品质。

四、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 在历史小论文中, 教师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引导学生展开多层面的联想。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 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横向联想: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经常开展这类活动,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要: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 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已知,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 增强能力, 把问题引入课堂。即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 作为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认识的内驱力, 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调动其历史思维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高中 立体几何 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

1高中立体几何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形成的基本特征分析

1.1几何知识负迁移效果明显

所谓知识负迁移作用,指的是学习者在接纳内化新知识的过程中受既有知识储备与方法经验的影响而形成的认知偏差。高中阶段学生在进行立体几何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经过以往相应平面几何内容的学习后,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知识理论体系,对于几何问题的想象与分析往往会以平面几何内在规律为出发点。这种固化的学习思维与想象力习惯,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消化立体几何中二维向三维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变化,经常混淆一些平面几何中适用而在立体几何中并不适用的定理与方法,对于相应立体几何问题的想象与判断存在方向性的错误。

1.2立体几何识图画图水平不足

立体几何部分知识学习过程中,最为直观的变化是学生相应识图与画图能力的三维化。在此过程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对应规律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难点部分。这一环节中学生面对的问题往往是一些“看上去明显错位的两条线段却相互平行”、“目测并不垂直的直线却要证明相互垂直”等挑战学生以往识图画图经验的内容。实际上,识图画图是高中生进行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学生初期接触此部分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是情理之中的,教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工作应以此为重点。

1.3立體几何模型认知与应用能力较弱

空间模型的研究分析是对高中空间几何知识与方法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学生全面提升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环节。高中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经历着一系列空间模型知识的储备,同时以此为基础完成相应空间几何知识的迁移与转化。教学实践表明,大部分立体几何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都是在借助大量观察感受相应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形成相应规律与方法的认知掌握。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中,应对相应立体几何模型进行优化整合,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模型对相应定理与规律进行详细全面的阐述,从而促使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1.4立体几何知识储备不足

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所有科目学习的必备条件,对于高中学生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学生接触空间几何内容初期相应概念,定理,定义以及固定解题方法的储备相对薄弱,其想象力发挥的空间较为有限。教师在相应知识与方法的传授过程中,除了详细准确的讲解课本内容,同时也应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储备中内容向规律的拓展,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立体几何知识方法体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应的几何内容予取予求,更好的把握想象力发挥的方向。

2高中立体几何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1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积累空间经验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立体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应首先对相应教学内容与素材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立体几何空间经验。教师应在传授相应立体几何概念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空间认知,扩充他们的空间词汇,使之对几何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通过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空间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积累空间经验。这一积累过程应循序渐进,重视典型内容与典型例题的积累效果,做到教学内容少而精,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想象力发挥方向,而不会承担过大的课业压力。

2.2合理使用模型,拓展学生想象力发挥空间

恰当地运用模型,是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前提。这里所说的模型,并不仅指教学使用的立体几何教具,而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书本、笔、手指、桌角、墙角等空间几何形体。善用这此现成的模型,可以使许多问题变得比较直观,容易解决。这写模型的选取和应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形象、直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2.3指导识图画图,提供学生空间想象力实施手段

学生识图画图能力是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想象走向纸面的手段,识图准确、图画精确,能够全面学生的立体几何问题解决能力。现阶段,高中数学科目立体几何教学环节,通常会设置相应的识图与画图课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部分课时,根据具体立体几何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识图画图方法与技巧的传授。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规范的识图画图流程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相关提示内容准确的获取立体几何信息,准确描绘反应出相应点线面的位置与关系特征。

2.4完成几何知识迁移,规范学生空间想象力发挥方向

平面几何知识向立体几何知识的迁移,是帮助学生强化相应定理与方法应用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立体几何部分学校效果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对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的内容加以对比分析,全面整合二者间的相近性、相似性、以及相异性内容,通过对比展示讲解或者模型应用解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相关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使学生能够在立体几何学习过程中不再混淆性质与定理,能够从更为合理的角度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力的应用对相应的空间几何问题进行预判与分析解答。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结合立体几何教学要求与目标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策略展开授课活动。结合当前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特征,教师应针对学生知识迁移、识图画图、模型认知、规律定理学习应用等环节加以研究分析,通过积累空间经验、合理使用模型、指导识图画图以及几何知识迁移等方式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此全面提升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菲.高中立体几何解题困难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张英.新旧课程下高中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蔡志宾.培养高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9

广水市实验高中 孙建华

摘 要:新课改已经广泛推行,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多融入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提高“语文素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文素养 生活情趣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当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广泛实验。湖北省新课程改革也启动一年多了,面对目前的语文教材模块化的内容设置,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对新课型的反应,我想谈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第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过去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第二,新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学习方式的多元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要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新课程标准的这些改革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又兼顾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说明: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可见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就目前的教育改革来看,应该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首先、以课文和现实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包身工》时,我就问学生“课文中包身工的生活,你们有体会吗?,他们为什么会过那样的生活呢?”学生在预习完了过后,都觉得不可思议,讨论纷纷。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包身工命运的悲剧在于社会制度的黑暗,同时,也跟他们知识浅,文化低有关,思想上还没有觉醒。通过这种讨论课型,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很多学生表示要好好学习,创造美好的生活。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自然风光,人情冷暖,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只要带着对生活的浓浓的关爱,那么,你所阅读的一切书籍读物的内容就都会打上你对生活理解的烙印,语文知识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也要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趣。读书,是增加语文底蕴,丰富头脑“内存”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阅读有趣的书时兴趣盎然,都是因为“乐此”,才“不疲”。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培养阅读能力未必一定要从读名著开始,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知识性与启发性,那么完全可以从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生活,热爱求知,热爱读书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以生活为源点,对生活的热爱会激发我们无穷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是一个意志磨练的过程,当我们“乐其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变成了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呢?习惯在没有养成的 时候,你多少要下一些自我强制的工夫,即要靠自己刻苦训练,不靠别人教导。学习语文不再只是听讲、作笔记和写作文那样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而应是自觉的、有兴趣,能动的惯性运动。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熟读精思的习惯,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多背诵、多积累的习惯,看书做笔记的习惯,读书、写作相结合的习惯等等。

熟读精思可以让学生自己参透很多深刻的疑难问题。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许多著名的作家能写出不朽的文学作品,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焕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无不是读书深入思考的结果。鲁迅的文章睿智、深刻的底蕴,绝不是某个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思索,从而迸发出无数不朽的篇章。

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有所获的成就感。如《致橡树》中的“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我们对“土地”一般的理解就是“立场”、“信仰”“人格”等,但有学生就提出来新观点了,认为“土地”还可以理解为“家人”、“工作”等,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和掌声。多背诵、多积累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能使我们更熟悉文言诗句,增强语感,增强感悟能力,积累文学素养。这些背诵的知识,犹如储存在头脑仓库中的丰富物质,一但应用时便犹如源头活水般涓涓涌来,就不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看书做笔记的习惯也是一个好习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堂上,学生要学会跟随老师的讲解,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内容作点评,把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言简意赅的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记难认字的音,难解词的义,关键句的作用,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评点,这对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例如学习《捕蛇者说》揭示主旨的句子:“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可在旁边批注“对苛捐杂税的强烈不满和愤怒”等语,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仅在课内,在课堂以外读书也应保持这样的好习惯。若把看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会获益匪浅。

读书、写作相结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法宝。许多同学常常是把学习语文课文和学习写作当作两回事,导致课文、作文“两张皮”,哪个都不得要领。殊不知许多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上乘精品之作,是写作中难得的极好范文。若能养成常写读书心得、随笔等习惯,那就是真正做到了读书与写作的珠联璧合,、融会贯通了。著名作家三毛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常常是如饥似渴地读书,又常常是文思不可遏制地泉涌笔端,直到深夜。一篇篇闪烁着深邃的思想和洋溢着文学才华的文章,经常是在读书与写作相伴中诞生的。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到既广泛地阅读名篇佳作,又勤于练笔,那么写出好文章自然不是难事了。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思维 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提出问题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问题意识淡漠,不善于思考和主动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数学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启发式教学运用的不够。据相关调查,只有21%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初中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还很有限,而可塑性又极强,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和意识就变得非常迫切。

一、应用“螺旋递进式”问题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启示我们,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将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使学生置身于渴望得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以数学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创新的环境和机会。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往往呈现螺旋发展的态势,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新的问题情境,为进一步的学习又提供了契机。所谓“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模式,也就是根据问题解决活动的发展态势,由问题引入知识,再由知识产生问题,通过进一步解决问题再产生新的发现,或者引起对前面问题的质疑,倒回来重新思考,因此把它看成是一个螺旋式的逐渐递进的过程。可见,这种问题模式重视以问题驱动教学,不仅要在新课导入部分创设问题情境,而且把数学问题贯穿于课堂始终,通过不断引发新的数学问题,使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携手并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层层深入的探索精神。

案例: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以后,教师首先给出了一道常规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2,底边长为14,求周长。

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己编问题。

生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周长是多少?

生2: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如果腰长是3,则周长=3*2+6=12;如果腰长是6,则周长=6*2+3=15。

师:两种情况都成立吗?

生3:第一种情况不成立,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所以腰长不能取3。

师:回答的非常好。所以在分情况讨论的问题中,一定要注意数的取值范围。那么,大家现在可以思考,如果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y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最小不能低于多少?

教师由常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产生新的问题,由此逐步深入,层层递进,通过这种“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提供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动手操作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更是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辅助行为,实际的操作活动能够带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初步进入理论思维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使他们的眼、手、脑、口并用,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学要领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有关的算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知识,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初中数学实践性活动,它是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纽带带动知识,活动的开展为问题的发现、知识的产生以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使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单向向立体、多向转变。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才能深层次的思考,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体验等活动,就能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逐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后,教师安排了如下实践活动:提出问题,如何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

实践操作: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利用现实中具备的条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考过程中发现一系列问题,小组在交流探讨中设计好操作方案并利用恰当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结果解释:小组成员汇报活动过程和结果,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有以下三种: (1)先用卷尺测出人的身高,再分别测出人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以及旗杆影子的长度,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 (2)找一根标杆,用视线调整其位置,构造相似三角形,测相关距离,求的旗杆高度。 (3)找一面镜子,利用镜子的反射原理,构造出相似三角形,通过测出相关距离,求的旗杆高度。

总结:教师首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大胆猜想和创新思维表示肯定和鼓励,并通过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结合所学内容和学校的环境条件,给学生布置了实践和应用型的研究性课题。学生经过分组和策划,利用现有的工具,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获得真实的数据,并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构建问题交流方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空间”

数学问题的交流包括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解决问题,也包括教师启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自主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进行交流。新课程强调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教学切入口,这种教学是建构性的,即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这样的教学环境常常具有知识的生成性和探索问题的开放性以及手段的多样性。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根据不同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问题交流方式,给学生足够的问题空间,空间越大,学生越能自由的、不受约束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且也能给不同学生发言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单一的“教师一学生”单向交流,要能够做到教师学生双向互动为特征的双向交流,更要倡导师生之间、不同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因为学生之间在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相似度往往使他们之间的沟通比和教师的沟通更直接、更真实、更有效。学生在相互之间产生互动,激发灵感产生创造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恰如其分的切入学生的争论,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调节,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以求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萍.“问题解决”教学实验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研究,2008(11)

2、王延文、王光明.初中数学教育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5)

上一篇:阅读二模拟试题下一篇:村干部环境卫生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