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1

前言

在发展经济的新时期,我国和国际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也使得我国受到的影响也来越强烈,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来讲,既是一次发展经济的机遇,也是在新时期发展的巨大压力。为了使我国市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依然可以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我国对工商管理越来越重视,并且通过工商管理也确确实让市场得到了保障,因此在当前这个发展经济的新时期,十分有必要对工商管理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

一、工商管理概述

1.概念简介

工商管理就是站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进行科学管理,以此来保证市场在这个区域内能够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工商管理中包含很多学科的知识,例如经济学、法律、市场管理、社会科学、心理学等,也正因为如此才令工商管理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1]。工商管理共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其一为工商企业管理,其二为工商行政管理,二者在管理对象上有着很大不同。顾名思义,工商企业管理针对重要主要对象为企业,而工商行政管理针对的是整个市场,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严格来讲,本次所分析工商管理更像是工商行政管理。

2.特点分析

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工商管理的身影,结合工商管理涉及的多种学科,工商管理共体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工商管理的综合性,所有行业都有工商管理的身影,特别当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深入以后,市场的发展个更加多元,行业类别也越来越丰富,因此也使得工商管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综合。其次是工商管理的.秩序性,工商管理的实施基础是国家法律,法律是严谨和秩序明确的,因此开展工商管理也必须按照一定秩序并使用严谨的态度进行。最后是工商管理的权威性,开展工行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并且每一个管理程序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进行支持,因此虽然法律限制着工商管理,但同时也让工商管理充满了权威性。

3.职能介绍

我国对工商管理非常重视,尤其是当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以后,工商管理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以下两方面的职能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对市场进行调控和维护,为了让市场适应新的发展时期,我国一直在通过工商管理调控市场,为市场提供了很多保障政策,而且在这个调控的过程中,工商管理的调控职能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也就是说市场要保持正常的秩序,工商管理的调控作用不可缺少,如果没有了调控,市场必将混乱并最终崩溃。其次是对市场的监督,调控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市场更有秩序、更健康的发展,监督目的则是让市场更公平、更和谐的发展,和调控进行对比的话,更像是从细节上对市场进行的管理。

二、新时代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规范了市场主体

工商管理就是预依据国际法律法规对市场实施的规范化管理,能够让市场主体在一定秩序下开展经营活动,从而使市场更有序的发展。同时通过工商管理还可以市场的准入制度更加合理,我国市场准入有着多层和严格的审批程序,企业要想进入市场,必须先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然后工商管理部门才开始对其进行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会严格审查企业的资质,最后才能判定企业是否有资格进入市场。这种严格的审查方式,能够保证市场上不出现素质低下的企业,这提升市场的质量有很大帮助。另外这种方式也不是否定了一些企业,它更像是对企业所进行的培养,企业在的得知自身不足以后就可以通过改善达到要求,这对企业里来讲也有非常大的好处。

2.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督

我们都知道在工商管理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职能,通过这几项职能能能够对市场实施最合理、最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比如通多对企业的监督,可以促使企业在规则之内进行竞争,这个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强化以后也可以轻松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再比如工商管理中非常重视商标的管理,这有效保障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通过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的管理,使市场秩序得到了保障,市场因此得以健康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成熟,市场中难免会有一些违规现象出现,通过严格的工商管理可以对这些违规现象进行有效遏制,从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

3.保证了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开展工商管理的主要目的除了监督和管理市场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对市场进行调控。我国调控市场的方式为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调控能够为企业创造更优良的市场环境,令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市场的秩序也能够更加规范。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市场环境也会因为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候这种变化会给我国市场带来发展契机,但更多的却是发展的压力,此时工商管理的巨大作用就发挥了出来,通过有效管理能够保证我国市场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4.完善了市场体系

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处在完善的道路上,因此暂时存在一些缺陷,但通过科学的工商管理能够加速体制的完善,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对于企业来讲,政策和资源是其发展的两个必备因素,而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的完善正是从这两方向出发。首先是政策,政策的实施是为了创造更优良的市场环境,通过工商管理则可以让政策实施得更加彻底。其次是资源,通过工商管理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避免浪费。

三、结语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2

一、工商管理的职能与特点

1. 工商管理的职能

工商管理是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方式, 倘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能时不彻底不全面, 将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工商行政管理发挥市场“主管”和“裁判员”的作用, 能够有效保证市场参与者公平竞争,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市场体系, 促进各企业之间、企业与工商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 稳定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 工商管理的特点

工商管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实施管理行为、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维护社会经济市场秩序, 为企业创造良性竞争环境。工商管理的涉及面广泛, 在市场监督与管理过程中以有形监管和无形监管的形式, 监管市场经济主体的入市、竞争、交易, 维护市场经济交易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工商管理的监管方式多, 通过舆论宣传、管理部门调解、法律制裁强化对市场的监管;工商管理与消费者关系密切, 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工商管理的行为和职责与消费者的权益息息相关, 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工商管理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联系

工商管理需要顺应经济发趋势, 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工商管理监管。工商管理脱离实际市场经济环境将无法存在, 没有工商管理市场经济也健康发展。工商管理制度的发展促进着企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也推动着工商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

1. 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我国市场经济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市场范围不断扩大、消费者消费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和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这些经济方面的进步为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工商管理以对企业监督和管理为主要工作任务, 通过构建工商管理机构, 监督企业经营和交易情况,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由此得知, 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 工商管理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完善的工商管理制度对经济的调节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优化, 利益主体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仅靠市场机制自身对经济进行调节, 根本无法促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工商管理对市场活动开展引导、监督和管理, 能够弥补市场自身的不足, 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保障市场经济主体公平交易, 进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 工商管理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体系是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 市场体系构建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国家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 调节商品的供应与需求, 引导并调节各企业的发展方向, 达到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目的。工商管理是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方式,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主体展开培育和监管, 能够将经济资源合理配置, 引导稀缺的经济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经济部门, 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2. 工商管理强化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交易和垄断行为, 可以改善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 营造出诚实有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企业商标的工作, 对于假冒商标、伪劣商品、虚假违法广告等给予重重的打击, 这对于维护知识产权、净化市场广告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商标注册管理、市场竞争管理、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工作, 也直接促进着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3. 工商管理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是市场主体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者是决定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命运, 因此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必须重视的任务之一。工商管理部门严格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 加大力度对商品质量的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同时, 通过对消费者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增强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观念, 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 工商管理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工商管理工作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的作用, 应对工商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调整和不断创新。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朝静.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商贸, 2013 (27) .

[2]云鹤, 胡剑锋, 吕品.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 2012, 11 (2) .

[3]刘婉苗.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职能研究[D].兰州大学, 2012.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经济市场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5-000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5.005

工商管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深入发展而形成的一项国家宏观调控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市场各个领域与国际市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虽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但各个方面的挑戰也随之而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的职能,稳定社会发展形势,强化其经济促进作用,促进社会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先后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了工商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不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还要合理利用工商管理带来的好处。同时,我国的负责工商管理的基本机构也应完善相关的管理设施

资源。

1 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特点

1.1 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

在工商管理实务工作当中,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 帮助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一旦工商管理部门出现职能作用不到位或者执法力度不够的情况,市场经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混乱,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效益,从而间接阻碍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平稳发展。

1.1.2 保持市场经济的监管力度,保证市场经济有秩序的发展。一直以来,工商管理部门是我国经济市场最好的管家,从这点可以看出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所以,工商管理部门要认清自身的重要性,不辜负国家与人民赋予的权力,承担起市场经济管理和秩序维护的任务使命。

1.1.3 不断完善经济市场主体结构,引导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工商管理部门之间建立公平的合作关系,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这既能保障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执法工作,也可以支持市场经济顺利有序的发展。

1.2 工商管理的特点

1.2.1 在我国,工商管理通过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并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行政管理不同,工商管理部门不受资金限制,它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以促进创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环境为目的。在建立具有统一性、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市场大前提下,更是要体现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

1.2.2 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服务手段繁多。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一般坚持行政奖罚与行政指导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值得注意的是,合理地利用社会舆论是展开行政调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从而更好地为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

1.2.3 工商部门与我国的经济市场主体以及消费者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直接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因此工商管理能否完美发挥其基本职能,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1.2.4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日常性,让工商管理工作趋于常态化,对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准入进行了规范

在我国,一般以层层审批、严于审查为原则的企业审批登记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很多企业都主动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申请注册以获取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资格。尽管如此,工商管理部门也要严把市场主体准入的资格标准,做到层层审批、严于审查,同时还要规范审批的程序,对提高企业登记注册的管理质量、培养比较优良的市场经济主体都具有促进作用。工商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进而保障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最终使我国市场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2.2 对市场的监督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强化

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监督工作必不可少,而工商管理部门对于监督工作起着主导作用。工商管理部门一般对市场竞争管理和商标注册管理等方面实施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可以使得市场的主体在进行交易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时候得到相应的规范,对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开展一些针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工作,极力改善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进而营造出一个公平、良性的市场投资环境。同时,一个企业的商标权能否得到完全保证,对企业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还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工商管理部门要能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证企业商标权的归属正确的一方,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权和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市场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2.3 对市场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完善

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工商行政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能和权利,通过培育市场经济主体和对市场主体运行的严格监督,尽可能促进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以及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促进资源有效合理的分配。资源对于市场来说一般都是比较珍贵的,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能够确保市场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解决,依靠市场体系的作用,合理利用市场价格调控手段,使稀缺资源能够顺利流通至真正需要的地方。不但可以提升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2.3.2 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地指导和实施。站在微观的角度上来说,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市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通过对市场的指导和实施,方能体现其意义和作用。由此可见,市场俨然成为宏观主体和微观经济的中介。我国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多种宏观调控手段,使得市场的商品供求关系达到平衡,与此同时合理地运用价格形成机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引领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不得不说,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确保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顺利的实施,另一方面强化了市场监督部门的控制手段和执行能力,这对于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工商管理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工商管理部门对于自身的基本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并且积极研究全新的工商管理模式和方法,以便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来提高部门的管理效率。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对于工商管理工作的要求,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机构体制,完美实施工商管理基本职能,不断深化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有效监督,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婉苗.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职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 李和玉,蓝时尧,顾桥.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大力培养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J].地质职工教育,2013,5(1).

作者简介:卢长征(1980-),男,山东菏泽人,蓬莱市刘家沟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工商管理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4

一、工商管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促进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对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秩序等许多方面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中国市场经济活动变得更加有秩序、规范、合理。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准入标准是基于工商管理部门在商品出入时的严格把关和验收、各个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批手续,目的是为市场中每一个单位进行公平合理、安全有效的登记备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单位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备案,申请后便可以更方便的获得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位置,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其申请注册备案时,必须严格审查和验收,根据工商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批程序,提高每个单位之间注册备案的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及时培养出市场经济活动中优秀的市场人员。工商行政管理在中国市场经济活动中进行注册备案的及时行为,对构建社会主义制度化、规范化的市场准入体系提供了重大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中国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推动中国经济稳而快的发展着。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解析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中国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规范市场活动中每一个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从而使市场中每一个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营和交易符合市场规章制度,为市场中每一个主体创造出良好秩序的市场经营氛围和环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为市场中每一个主体提供公平合理、诚实可靠、信誉良好的市场环境,带动市场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每一个主体之间的商标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积极保护每一个主体的商标权,严厉打击侵害市场经济主体商标权的违法活动,保护每一个主体的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自身的主要职能,透过在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各类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活动制度的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经济活动中监督和管理,带动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避免资源存在不必要的浪费和闲置,引导稀缺经济资源流向其最需要的市场中去,提高市场经济全面的发展。工商管理在经济发展中强化了法律制度,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市场经济活动有效的发展,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5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姓名:xx

学号:xx

班级:xx

专业:xx

学期:xx

任课教师:xx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为实行计算机科学化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以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被应用到中国工业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探讨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和目标以及它对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作用、信息系统的风险与对策分析等几个方面影响,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应用 发展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步入中国工业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的结合给当前企业管理思想带来的新的变化,它对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带来效益上的极大提高,特别是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了积极而明显的变化,进而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了企业的战略实施,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信息系统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 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信息系统,是与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存贮以及信息利用等有关的系统。所谓MI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1.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管理信息系统是继管理学的思想方法、管理与决策的行为理论之后的一个重要发展,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必须能够根据管理的需要,及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帮助决策者作出决策。

(2)综合性从广义上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一个组织在建设管理信息系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作用

1.3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

(1)参与市场竞争的工具;

(2)对企业经营运作机制和结构的影响;

(3)促进内部革新的催化剂。MIS的建设是一种在需求、开发和应用中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效益将在不断建设、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增强,最终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2.1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有着间接的和直接的作用,从间接方面讲,它提高了企

业的无形资产和形象的知识含量,从直接方面来讲,它通过对企业管理人观念、常规管理活动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两个贡献来作用管理人的观念:一是对管理人个人的贡献,二是对企业的贡献。对管理人个人的贡献是指提高管理人的办公效率,可从实用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考虑,“实用”考虑是指供管理人使用的办公软件必须简单、易用和好用,“心理”考虑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满足管理人的权威感、名誉感和优越感。

2.2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运用信息技术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改善竞争地位的过程。从短期看,信息化建设能否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既取决于信息技术应用是否是以改善企业竞争地位为导向及其应用的持续性,还受制于信息技术创新、竞争对手的行动等因素。从中长期看,信息化建设能否转化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则取决于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管理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基础架构、信息技术应用与扩散过程和产业竞争基础变化的一致性。企业信息系统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通过三个层面表现出来:一是信息系统应用对企业的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活动所形成的竞争优势的影响;二是信息系统应用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三是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2.2.1信息系统应用的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

与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相对应,信息系统应用必须致力于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响应速度,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典型的成功企业是零售业中的沃尔玛。

(2)差别化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简单的只拥有结构和组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成功的管理一个企业必须在其中投入一些技术。单纯的管理信息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将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融合起来,扩大管理的范围和深度,建立起对变化反应敏捷、灵活的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为三种效应:

(3)效用增进效应

IT基础架构可以大规模地降低信息通讯和处理的成本,并基于此形成特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当然,这里的效用增进并不涉及IT对业务流程的改造而产生的更为经济和更高效率的运营成果。

(4)依赖效应

如果IT基础架构成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和业务规划的基础性、支撑性平台,这就意味着,那些缺乏这一IT基础架构的企业,将无法实施某些竞争战略和业务规划。此时,就可以说,企业竞争能力对IT基础架构产生了依赖效应。

(5)使能效应

所谓使能效应,即IT基础架构的建立与实施,可以为企业带来全新的业务运营模式和商业机会。比如,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化就带来了电子商务。3 信息系统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3.1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风险问题的提出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种种好处,特

别是信息系统给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在竞争中的优势,固然信息系统的建设确实给企业带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信息化,我们也就发现了其在信息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因此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

(1)动机风险

所谓动机风险,即企业引入信息化的动机,也是企业进行信息的目的,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风向标,正确的动机不一定能带来正确的结果,但是错误的动机肯定不能带来正确的结果。目前很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用信息化提升管理、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是:a.为了所谓的“领导工程/面子工程”,迫于行政或舆论压力;b.为了炒作,以期在资本市场获利;c.为了向老总或者高层提供“信息简报”。

(2)管理变革风险

信息化文首先是一个管理问题,其次才是技术问题。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变革,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信息化建设要从我们的管理变革开始,而管理变革必然伤及企业的核心,其风险性是必然的。

(3)组织风险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涉及范围广、知识综合性强、涉及的部门广,是一个全员参与的项目。企业信息化化建设项目除了涵盖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外,成功的信息化项目还表现在全员的参与,其项目组织的难度之大,细节之多是一般项目很难比拟的,因此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组织风险是显然的。

(4)技术风险

信息的安全性、唯一性、集成性和共享性是所有关键技术中的难点,它涉及设计数据、生产控制数据、营销数据、财务数据及管理数据等等,如何去整合这些数据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去关心的。

(5)服务商选择的风险

企业建设信息化的技术方案确定后,即将面临的风险就是服务提供商的选择,企业在选择信息化服务商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服务商选择不当,给整个信息化的建设带来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6)合同风险

企业在选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后,在签订相关合同时企业往往只注意到价格等因素,而忽视了其它的如服务等细节问题,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将会直接影响整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果。

3.2 应对企业信息化中风险对策

(1)用变革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思想来指导整个信息化的建设;

(2)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3)按照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整个信息化项目的管理;

(4)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的监理机制;

(5)创建电子商务模式财务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良好环境

(6)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模式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

(7)制定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模式财务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项目实施完成后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强制实行。要规避风险,企业就应

在信息系统构建之时,应将企业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上来,系统而又细致地进行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系统的构建,这才是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所在。

结论

综上所诉,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作用、信息系统的风险与对策分析等几个方面影响,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作用。企业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并在日常业务中进行使用,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当然,管理信息系统也存在一些风险,但企业只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信息系统的构建,并用相应的对策解决,相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知强.管理信息系统.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6

[2]仲秋雁刘有德.管理信息系统[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小瑞芒德·麦克劳德.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6

企业存货资金闲置现象较为普遍,如何能够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针对物资设备各部门的储备资金占用过大,积压物资较为严重的问题,每年必须集中一个月份进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物资和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或变卖成为货币资金,对库存物资,财务部门对每个仓库都下达库存资金定额,超过或降低部分按银行同期利率奖罚。

二、加强往来账目清理工作,减少费用支出

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清欠,如清欠工作遇到困难应立即上报上级领导,经讨论研究采取相应整治措施,严禁资金流失。其次,对清欠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动脑去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账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避免或减少坏账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对于货款回收问题,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机制,提高销售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减少贷款极其利息。

企业的资金使用大部分用于购进材料与设备上,因此,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因此合理采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在采购部门设立比价采购小组,采购组长由采购业务部门主管担任,明确采购小组的职责、权限及采购程序。比价小组要对采购的物资向供应商询价、压价,列表比较,筛选后选择供应商,并把确定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申请表上,证明询价工作已经完毕,等待企业价格管理办公室的审批,企业的价格管理办公室(价管办)直接受公司董事会的直接领导,全面负责企业的价格管理工作,由比价小组呈报“物资采购价格审批单”,价管办人员进行继续询价、压价,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网上调查和信息收集等,确实做到货比三家,核实无误后下批价格审批单,将比价工作落到实处。如果是大宗货物、批量货物要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这种采购方式往往能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在购进货物的运输上,在合同签订时要求采购员原则上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如有特殊要求,需报批价管办审批。

三、加强生产管理、产成品资金管理

企业财务部门必须熟悉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与生产部门一起制订合理的制品计划,并作为对分厂考核的一项内容,并与生产、技术部门一起研究生产物流的合理性,要合理布局,尽可能缩短工艺流程,使在制品降低到最低程度,生产部门要按单件小批生产,用以销代产的原则严格控制资金的占用,避免在产品资金占用过长而增加资金的投入量。同时,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减少废品损失,减少或避免资金的积压和浪费。对产成品资金要加强管理,对产成品库存量应制定统一标准,一旦超过标准,及时分析原因,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四、调整资本结构,加强企业借款合同管理

虽然国家为支持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推行了系列债转股措施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改善了企业生产条件及资金结构,但企业仍然有较高的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存在,其数目仍然很大,资产负债率约占70%,根据标准财务比率和国际上用来测算工业化国家企业债务与资本金合理比率的经验,以自有资本占50%—60%,负债占40%—50%是比较合理的,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达到资产负债率60%以内,在现有负债总量前提下,向社会发行募集股份,以求增加资本金及企业持续经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减少负债是比较困难的,但在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的利息支出上每年利息费用支出很多,财务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政策下的倒贷措施,尽早还旧贷,贷新贷。这几年来,国家一降再降贷款利率,使还旧贷,贷新贷后减少一定的贷款利息,减少财务费用支出,使资金真正的“活”起来,相对提高经济效益。

五、积极利用国家现有政策、优惠政策,加快资金周转

国家鼓励企业出口时,也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是企业一项存利,财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税务部门联系,汇报出口情况,当年出关的货物尽快办理核销单,争取

当年出关当年退税,既增加经济收入又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六、严格控制管理费用,节约资金

财务人员应吸取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其中,最重要一点是使费用与个人利益挂钩。这样,各单位、部门就能够转变观念,制定出合理的出差方式及路线。将工资、资金与办公费用是否超标挂钩,也可以节约大量资金。

七、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

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功夫。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长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最多的资金。

另外,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及时反映资金的流向和存量情况,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7

一、工商管理的职能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进行参与, 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准入的控制、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等。如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将会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 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 实现市场监管的强化, 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维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注重市场监管的强化,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第三, 对市场主体进行培养, 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 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工商管理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实现工商管理体系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 实现了市场主体准入的规范化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管理、经济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现了我国市场主体准入机制的规范化。当前, 我国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为企业登记审批制度, 其主要的特点与措施就是进行严格的审查与审批工作。随着我国市场准入机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只有通过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之后才能够获得市场准入许可, 实现了对优良市场主体的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 对市场准入机制的制定与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实现了良好经济秩序的维护与持续国民经济的发展。

2. 实现了市场有效监督的强化

在市场主体行为规范与市场监督管理强化方面,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商标注册、市场竞争管理等多种监管措施, 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与市场竞争环境。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有效监督强化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针对不正当竞争与垄断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反不正当竞争监管与反垄断监管等措施, 实现投资经营环境的完善, 实现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的营造, 提高我国市场主体的活动, 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第二, 针对企业商标权强化保护力度。对于企业与商品而言, 商标是非常重要的标志, 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企业的商标权进行有效保护有利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通过对企业商标权保护的强化, 能够对充分地保护企业的该项权益, 进而维护市场秩序。第三, 实现行业分类监管体系的强化。行业分类监管的基础为信用等级与行业风险, 通过行业分类监督能够实现整个工商监管体系更加的完善与有效, 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四, 实现对虚假违法广告打击力度的强化。针对虚假违法广告加大整治力度, 实现广告市场环境的净化, 进而实现对市场主体广告行为的有效规范, 为诚信市场环境的形成奠定基础, 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 实现了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主体的培养与监督, 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与壮大, 同时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市场发挥着中枢的作用, 实现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实现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避免出现资源限制或者浪费的情况, 从而为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才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通过市场调节手段之一———价格对经济资源的流向进行调节, 促进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二, 促进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与实施。市场属于微观经济活动场所,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只有通过市场的传导与实施才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 市场实现了宏观管理主体与微观经济活动之间的连接。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对商品的供求情况进行调节, 形成价格调节机制,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进行间接的引导与调节, 最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实现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与实施提供保障, 提高市场监管主体控制能力的提高, 为经济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在不断的优化与整合, 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 促进了工商管理效率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整顿市场秩序的工作要求, 要实现工商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与工商管理职能的科学事实, 强化工商管理的作用。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工商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工商管理的职能, 在此基础上对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指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所发挥的具体的促进作用, 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商管理,基本职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连辉, 苗博凯.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9 (64) :132-133.

[2]周燕.工商行政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J].企业导报, 2014, 07 (54) :29+12.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工商管理,作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协调着国家内部的经济运作,另一方面促进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经济干预手段,与其他需要实质性操作的政府部门不同的是,工商管理主要是依赖自身管理行为来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以一种监督和管理的形式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纠正市场经济不正当竞争,规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上,不仅为我国各企业的发展了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更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扫清一切阻碍。

一、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在探讨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前,我们先要知道,工商管理的含义。工商管理的全称是工商行政管理,主要是以研究营利性组织的经济活动状态为主要目的。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企业的管理方法,管理技巧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是否科学有效,其涉及的范围广泛。以无形监督和有形监督两种方式确保着市场经济交易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对经济活动中出现违法违规的不良行为予以及时惩治和规避。

2.工商管理,作为当今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伴随我们的时间其实并不见短。早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周朝时代就已初见雏形,即使后来朝代更迭,权名更换,它的特殊性和功能性决定了它的地位不容撼动,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它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谈论任何发展都是缺乏现实意义的。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经济交往频繁的今天,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制度加以指导和规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的职能,是强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3.工商管理的改革和完善需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的繁荣与否受制于工商管理的工作是否到位,两者的发展和进步都是息息相关的。工商管理不能是脱离实际的机械运作,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据当下市场环境灵活应对。当整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时候,企业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便需要从完善工商管理制度出发。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依赖于企业工商管理制度的发展,工商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也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推动。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成就、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制定科学有效的工商管理制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進作用

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想适应复杂的经济趋势,并在世界市场里占据一席之地,没有工商管理的协助是很难办到的。尤其是在企业利益主体之间矛盾越显突出的今天,市场机制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传统的经济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这项举措的实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纵观经济体系中工商管理的发展历程,在管理系统的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不断演变、日臻完善的过程中,它不仅在保证市场经济稳健长久的发展,强而有力的监控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在某些程度上,还为推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对市场经济的高效有序运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2.工商管理不仅在完善经济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规范市场环境、控制市场主体的准入上也起着监督作用。工商管理就像一个检查关卡,在稳定经济大局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监管中做到严进严出,将一切不符合工商管理制度的单位拒之门外,防止不法企业流入经济市场搅乱整个市场的秩序。这不仅保障了合法企业拥有一个良性竞争环境,也保证了我国经济发展有条不紊的前行。

3.在工商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保证内部控制顺利进行,需要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工商管理部门的多项工作当中,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顾客是上帝,消费者对企业生产的产品买不买账,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能够有效的控制经济发展风险,使社会经济发展不偏离轨道,平稳的前行。这不仅对企业起着一种监督和促进的作用,更是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把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工商管理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企业的发展不仅具有重大意义,也对控制我国经济发展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由于工商管理不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困扰。工商管理作为不可或缺的宏观调(控)手段,它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充分认识工商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科学有效的方式运用。对维护社会经济市场秩序的长治久安与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都有着重要意义。是维护人民的经济利益,提升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吴朝静.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商贸,2013,(27)

[2]赵振明.探究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经济息,2013,(21)

[3]陈文秀.探讨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经济视野,2014,(1)

作者简介: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9

摘要:现阶段,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逐步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意义重大,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经济节约起到重大的监管作用。在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 严谨科学的内控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论文针对现阶段企业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分析研究, 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为我国企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内部控制; 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 企业发展;

1 引言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残酷, 企业体制改革也逐渐实现市场化与经济化。当前经济形势下, 加大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创新就尤为重要。提升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 建立完善内控制度, 切实把内控工作落实到企业经济管理中去, 为企业财务资金的节约与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2 内部控制是保证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科学应用的前提条件

首先, 内部控制是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运用的重要基础条件, 并对其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运用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财务运行的有效控制, 该控制体系的完善与执行力度代表该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其中, 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与运行更加透明化、效率化。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内部控制的衍射与延伸, 可以说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实质阶段, 二者相辅相成, 并起到相互制约的效果。因此, 企业只有完善并加强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才能为下一步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奠定基础。另外,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主要和企业自身的实际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 内部控制体系也是企业发展与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的重要体现。管理会计工具的方法运用可以结合内部控制体系, 将体系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细化与量化, 分别从内部财务管理与外部财务管理两方面进行改革与优化。其中, 内部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正常财务运行情况, 例如员工工资发放、相关所需原材料与物品的购买投入、企业内部定向资金的流向等。而外部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在外部市场进行的资金投入、各种债务关系、正常外部资金流转等。所以, 管理会计工具对所有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细化, 以企业发展为出发点, 始终以“服务企业”的理念方针进行科学理。

3 内部控制贯穿管理会计全要素

3.1 企业应用环境

首先, 应用环境是指企业为其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的基本指导与实际工作场景。其中包括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体系相关的价值体系, 由组织管理框架、管理控制模式、资源利用保障机制、网络信息数据系统等组成。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国内的市场发展、经济金融、相关法律、各种行业等。应用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求较为完善, 需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形成有机整体, 其体系包括企业各级组织机构划分、相关工作人员的配置、各区域管辖职权的划分等。

其次, 还要求管理会计必须在政策要求下实施。在进行管理会计应用时, 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展方向, 找出适应企业规模、经营特点等应用环境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1]。

3.2 管理会计应用

管理会计应用时, 企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 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在企业发展与业务层面进行集中分析研究, 结合合项目规划、决策定夺、控制优化与相关评价等方面, 开展相关服务企业管理所需的诸多应用。当然, 管理会计应用的开展也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与环境的不同, 产生相对差异化与特点化。这种差异与特点的产生主要根据企业的项目规划、决策定夺、控制优化与相关评价的变化而变化。例如, 某大型企业500万资金的运行属于经营决策或业务决策的范畴, 而相对的小型企业则属于战略性决策。因此, 管理会计要依照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并按照不同决策类型而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决策支持方式、资料信息传输与相关上报方式[2]。

3.3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运用

首先,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运用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 结合企业实际财务情况与发展需求, 制定相应的运用方案与实施计划, 并加强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运用的重视程度, 并对具体方法进行了解掌握, 其主要包括财务预算控制管理、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本量利的研究分析、平衡计分卡模式与相关技术与生产流程。在项目规划、决策定夺、控制优化、相关评价每一项活动中管理工具与方法的选择必须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科学确定。

其次, 管理会计供给与方法应给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财务状况与运行机制, 该方法的运营应该从企业人员、管理与运行三方面进行提升优化。

最后, 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应该建立相对的立体化管理体系, 即集团对相关子公司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 子公司有对下属的相关部门进行逐一管理。

4 实现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的高度融合

4.1 充分考虑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内部控制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标准化的日益实现, 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综合运用起到促进作用。在目前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 大力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对其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与外部投资运作起到细化、量化的促进作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主要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战略, 采用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措施与手段, 对其进行特定的财务运行管理, 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综合发展。

4.2 充分考虑内部控制应用环境

首先,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应该充分考虑其内部控制环境的实际情况。不同企业之间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同, 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的实施前提。

其次,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存在差异, 如:单一式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组合式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等。因此, 采用何种方式应该取决于内部控制环境与技术要求。另外, 内部控制环境的制约与条件也对其管理会计工具方法造成影响。例如, 管理会计相关数据报告的频率和模式要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的数据与交流方式相衔接, 应该严格对各部门、层级的控制权进行合理划分与构建, 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会计报告应用权限。

5 结论

随着企业改革的加快, 针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内控制度尤为重要。因此, 应该加强企业员工重视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并提高相关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 切合实际的将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去, 充分将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实质发挥出来, 为构建企业体制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与内控制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沙秀娟, 王满, 钟芳, 等.介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工具重要性研究---基于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 2017, 13 (4) :66-72.

[2]高晨, 汤谷良.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 2017, 45 (8) :68-75.

★ 内部控制制度

★ 学校内部控制制度范文

★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 内部控制报告范文

★ 企业内部管理短信平台

★ 电力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工程管理控制的作用

★ 会计内部控制毕业论文

★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10

1湖北省基于科技进步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公众对环保的渴求为我国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及产品绿色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湖北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科技进步助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颇受市场青睐,激发企业以科技进步节能降耗、改进传统工艺,开展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城乡居民可观的消费潜力让循环经济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充分显现。从单个企业、产业集群到生态化循环产业链,湖北省均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巨大的内需市场优势发展循环经济。

2科技进步促进湖北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湖北省依托11家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89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循环经济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了大批循环经济型骨干企业。全省2013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2014年上半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循环经济型企业超过200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超过700亿元,循环经济型产业已成为湖北省新兴的千亿支柱产业。

2.1科技进步成为循环型工业体系加速器

湖北省推行循环性生产方式,积极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钢铁、汽车、石化等支柱型产业和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带动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工程;技术革新提升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三废得到了有效遏制。技术革新推进园区循环改造,形成了协作共享的循环经济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和服务链。以创新驱动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加快产业领域内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产业转移与承接。促进工业要素资源有效配置,推进工业循环经济与低碳产业良性发展。

2.2科技进步成为循环型农业体系的助推器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农业立体种植、秸秆综合利用、土地用养结合、农业生物技术及转基因技术领域成果显著,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迅速普及。农业绿色技术、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技术、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小型分散污染物处理技术、农村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广泛。新产业技术革命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化了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组合,带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进步增强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了生态环境危害,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2.3科技进步成为城市循环经济发动机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湖北省正依靠科技进步打造两型之城、智慧之城、生态之城,着力构建都市循环型工农业体系及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在生态城市创建中,湖北省被国家列为生态省建设试点,中法合作共建的可持续生态新城项目落户湖北。各城市以科技进步为载体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生态产业、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景观、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生态工程建设与公共管理、城市服务、人口资源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借助科技进步、顶层设计与重点示范齐头并进,以武汉市为重点,分阶段实施、滚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能特色产业基地,完善智慧城市物质支撑体系;强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的管理及服务,湖北省智慧应用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2.4科技进步优化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湖北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优先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发挥九省通衢交通优势,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技术应用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宜昌三峡物流园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武汉等地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旅游、金融业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科技进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知识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引导服务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湖北省已形成生态环境感知、环境污染监控、生态舆情监督、绿色交通监管、公共设施监控等智能互联感知网络,武汉市已建立应急联动系统和生态园区、绿色社区及个人服务系统。

2.5科技进步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全省依据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围绕新信息技术、光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襄阳、宜昌、孝感等国家高新区建设为龙头,以荆门等省级高新区为辐射,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产业附加值,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相继实施了多个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集中示范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等。以建设科技产业基地为基点,打造18条省内特有的激光、光通信及器件、数控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循环链,延伸构建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进步使面向循环经济的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向规模化、纵深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2.6科技进步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湖北省稳步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重视资源循环产业集群式发展,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项目有序进行,探索出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网络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2013年全省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2475万t,替代标煤约600万t,替代木材约9000万m3,减少碳排放500万t;回收利用废钢铁850万t,可替代铁矿石1000万t以上。目前,全省已打造6个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武汉城市矿产交易网络平台促进碳减排及排污权交易创新。许多企业机关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设工程、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工程,努力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最大化和废物零排放。

2.7科技进步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强劲

科技进步已成为湖北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地根据资源禀赋条件、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差异、循环利用产业独特定位及各自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循环经济建设。以循环利用产业聚集巩固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工程及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为重点,促进国家级、省级原始创新基地建设,推动企业、社会、城市和生态环境4种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协调发展。湖北专门实施科技培育工程、科技转化工程和科技载体工程,各行各业规模化、链条化、集群化承接产业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效率提升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3基于科技进步的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障碍

3.1循环经济型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有限

企业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微观基础,但湖北省多数企业并未真正成为循环经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及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活动中,国际技术溢出、国内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均明显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围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及回收利用等方面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多,缺乏独步全国或全球的技术及产品优势,企业原始创新、引进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并进的局面有待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不佳,已有循环经济型技术及产品不具备从国内溢出到国外的实力,导致循环经济技术收益率不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溢出未成为企业效益提升的主渠道。

3.2循环经济型科技人才不足

循环经济创新型人才总量少且整体水平不高,人才优势未转换成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已有科技人才技能欠缺、平而不尖,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技术领军人才屈指可数,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骨干力量和高绩效优秀团队数量不多。全省循环经济类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和龙头企业人才辈出,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循环经济科技人才严重缺乏。人才外流较严重,循环经济领域后备人才明显不足,人才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及生活环境有待优化。

3.3企业间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联盟有待完善

湖北省企业间已形成激光加工、光纤材料等国家级技术创新联盟2家,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家,精密制造、智能交通及其它各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7家。但由于目标架构、技术路线、资源整合等方面不协调或不匹配等原因,一些联盟形同虚设,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主要靠少数大型企业单兵作战,企业间联合攻关局面尚未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不能为技术攻关、产业链延伸等提供持续的技术积累,导致国内企业及产业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技术创新联盟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贡献不突出。

3.4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多元化科技投入

政府科技投入方式单一,效率不高,覆盖面窄,只有少数单位受益。政府投入未及时向引导基金转变,常以行政审批手段将财政拨款用于单个企业而非公共平台。对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大,偏好于资助国家战略层面的项目和核心共性技术及有市场前景的技术研发。企业面临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窘境,许多企业自筹资金不足,面临金融机构惜贷、民间融资难、外资或风险投资扶持力度弱、互联网金融贷款慢等难题。以XX资助为引导、企业资金投入为根本、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

4基于科技进步的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4.1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循环经济型技术创新溢出水平

科学的基本任务不是积累与整理知识,而是对自然与历史的真理空间不断开拓。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进步之源,是提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产出和溢出水平的根本因素,因此要尊重基础研究规律,打破急功近利的思维定势。政府应以战略眼光对基础研究进行超前部署。努力追踪科技发展前沿和循环经济市场需求,力保科研规划及资助与高科技变化相适应;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支持力度,优先资助具有战略前瞻性、全局带动性的循环经济基础研究,使基础研究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政府还应优化配置基础研究资助模式,扩大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提高基础研究中竞争性项目的资助力度,协调竞争性支持与稳定性支持的比例;扶持国家各类实验室及科学研究中心等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建设,使科学家全身心地投入基础研究。加强多学科人才的交叉融合,推动多学科合作研究,鼓励国际交流,全力构建符合大数据、大科学时代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体系。

4.2加快湖北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创建湖北省特色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组建省级核心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强化循环经济技术组合、技术集成、技术平台及成果转化,加快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重组应用。大力发展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优先发展多学科交织、跨行业共进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依托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推动长江流域循环经济的管理与服务创新,完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二是构建动态高效、基于大数据的循环经济技术平台。融合大数据、智能生产和无线网络等新技术,强化循环经济技术平台建设,为循环经济领域内数据规模快速扩展及类型不断增长的技术产品提供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借此技术平台合理配置循环经济科技资源,重塑循环经济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构建系统科学的循环经济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普及,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内循环经济技术标准,引导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探索适合湖北省情和企业实情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改变循环经济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及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标准匮乏的现状,依托标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4.3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劲提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湖北省各级政府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供技术创新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成为循环经济领域内的技术创新主体、研发投入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另外,企业要把资源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及利益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争当技术创新主体;将对资源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利益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合理配置技术资源,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战略,构建以自主创新为主、跟随模仿创新为辅的循环经济技术路线,切实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企业应借助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对技术研发路径、技术要素组合、其它创新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发展顺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及服务,打造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技术链、供应链及产业链。

4.4构建多样化跨国技术创新联盟

湖北省各企业要明确产学研合作方向,组建多元化跨国技术创新联盟,使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突破重点国别与地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横跨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联盟。根据循环经济各类项目或技术要求,依托国内外循环经济产业园、科技园、生态工业园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国内外其它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技术中心建立科技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活动;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产品技术、服务供应链的耦合。依托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纵连横与“走出去”和“请进来”,企业持续吸纳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开展全球化产学研合作,实现企业自有资源与海内外先进科技资源的对接,互补技术资源,分散研发风险,降低研发成本,获得规模创新效应。

4.5建立科学公正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设立科学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评价指标及其分类化标准。湖北应遵循3R原则,结合国家制订的重点领域循环经济清单,借助先进的技术指标、评价参数及统计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生态效率法鉴定技术优劣,提高技术早期预警与防控能力,以前瞻性、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评估体系推动完善循环经济整体评价标准体系;二是将循环经济技术评估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借助法律法规明确技术评估及相应机构的职责权限,使循环经济技术评估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循环经济项目评估及准入制度建设;三是强化循环经济技术评估主体建设,培养高水平技术咨询师、技术评估师、评估机构等。努力培养熟练掌握国内外先进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专业化运作模式的人才,扶持循环经济技术评估机构发展壮大,尽早结束目前国际技术评估机构一统我国评估界天下的窘况。

4.6加强循环经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开发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型科技人才分类培养,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参股分红,以项目形式投入市场运营,创建科技人才“项目+团队+市场”的开发模式,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及服务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建立科技人才协同联动机制,做好科技人才、科研单位与市场的“对接服务”。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科技人才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试点成立企业科技人才区域联盟,整合区域人才资源,打造强有力的科技人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人才的服务意识,遴选优秀科技人才深入企业、市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科学规范的目标绩效评估系统,完善保障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优化科技人才评价长效机制,创新科技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引入市场考评和社会考评体系;加大对国内外高水平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考评和项目资助公开力度;增加财政支出,奖励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及科研单位;加大科技人才反腐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科技人才推进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7完善循环经济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上一篇:小组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党员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