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1:2013高考广东作文题及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语文科评卷组长 陈少华 :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每个考生应该能够在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对捐助与接受的多个方面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虽然人人都可以有话可说,有针对性地说,但要说得精彩说得有份量,还要看考生的思想见识与表达水平。
广东省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是一则关于捐助的小故事,从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反映,既有对其行为的肯定,也有对他的提醒,即帮助别人也要注意方式和加强沟通,以体现捐助的本意。从受助者的角度来看,第一家心存感激并接受了捐助,在困难的时候学会接受帮助和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我,这是一种成熟理性的处事态度。第二家以等价偿还这一方式来接受捐助,从中隐约可见古人所说的“苟非己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修身准则,这是一种立身处世要严守本分,不贪便宜、知恩图报的人生态度,也可能是多数人会做的选择。第三家认为捐助含有施舍的性质,因此明确拒绝,虽然故事本身看不出捐助者有这方面的主观意图,毕竟“不食嗟来之食”自古就当作施舍。人要有尊严,人穷志不短,困难的时候要自食其力。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考生既可以选取其中的任一人物进行立意,也可以从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对比立意。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考生可以展开联想,以适合自己的文体,写出精彩的立章。
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
“人之初,性本善”,而《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这也是慈善的根源。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
一份慈善就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当土地悄然焕发生机,天空亦会变得晴朗。
现代哲学对慈善理解为一种心灵赎罪,尤其是富人行善。在财富积累中,难免会伤害了其他人生存的利益,富人行善是一种偿还他人的心理,是为剥削他人利益的忏悔。而对于接受慈善的人,若处境困难,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境,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的人心中的罪恶,或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再者,只有人接受善心,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事业中,所以接受一份善心,改变自己的处境,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理应是个好选择。
一份慈善如滴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接受一份善心,为了付出更多的善心。
感恩与感谢是人对慈善应有的心,而偿还与报答则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美国石油大王哈默,他接受他人救济,但他要以劳动去换取,他纵使落魄,仍保持人的尊严,或许是他日后出人头地的一个原因。反观今天,有不少社会上的助学的私人基金都要求受捐助对象日后加入基金会,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行善,接受慈善,又不会伤害他人的尊严,更在将来让更多人行善。由此看来,接受一份善心,而回报一份善心才是慈善事业中最好的结局。
一份慈善如一泓清泉,有顺流而下滋养万物,当然也有坚石相阻,拒之门外的。
有人接受慈善,也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能自立自强,有骨气地活着,我们应当尊重这样的存在。那面对行善的人请礼貌地说一声“谢谢”。不接受一份施舍是可以理解的一种选择,但伤害一份善心却是一种罪恶。坚石可以阻隔这泓清泉,但至少它不会污浊这一湾泉水。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接受与否,但行善的人都应理解,这样善心才能延续。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选择接受,谢谢你释放了一个心灵。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懂得偿还,谢谢你为世间增添了善良与美好。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选择拒绝,请你礼貌地说声“谢谢”,莫摔碎了慈善这颗清澈的水晶。
点评:立意深刻。(得分:24+22+10=56)
做智慧的捐助者
一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慷慨,热衷慈善,积极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如今,这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受助者有不同的态度,或感激的接受,或声明会偿还捐助,或直接拒绝富翁的好意。面对此情此景,还会像当初那样 坚定地对贫困家庭进行捐助吗?
曾有一位知名畅销书的作家,财力极殷实。那一年,他开始对山区的贫困儿童进行长期资助。作家每月坚持汇款,对资助事宜极认真仔细。被资助的孩子开始向他致了一封感谢信,后来却再无回音,直到后来孩子大了些,竟写信请求增加资助数额。事实上,此前的资助金对于一个贫困区的少年足够了,作家有些奇怪,这才向联系人打听孩子的境况,一番周折后才知,少年后来因学习上的失意,误入歧途,胡乱挥雇善款,到最后资助的钱已不够花。原来作家只顾捐助,忽略了与受捐助人的交流与引导,使原本的慈善带着少年走向的歧途,作家悔恨不已。
这或许是大多数国内(国内大多数)慈善的现状。多数慈善家盲目将捐款送往贫困区,却往往忽视被捐助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们收到了钱,却不知如何使用。或许我们的爱心仍浮于表面,我们妄想用捐助解决问题。然而慈善与其它事业一样,需要心血投入。
让我们将视野移向国外,在一些国家,慈善观念和社会机制或许相对完善,一位名叫麦克菲的富翁,凭借自己的勤劳与独特的经营之道创办了美国有名的连锁超市。当一位因家贫无力支付大学费用的麻省理工男孩向麦克菲请求资助,麦克菲回信告诉他,并向他提前支付一年的工资。多年后,已成为创业的男孩在自己公司的开业典礼上,回忆起当年的那位智慧的慈善家,不禁感慨道:“是他的正确的捐助的方式造就了今天的我。”其实,在男孩大学期间,麦克菲常与他联系,两人交谈十分欢快,男孩常未因自己的贫穷与被帮助人的身份感到自悲。
更有慈善家给多名儿童寄圣诞卡,并对回信的孩子进行资助,并给予其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古人言:“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正赞扬了一种巧妙的捐助方式。
在物质发达的今天,慈善成为更多人的话题。而富豪们的捐助方式对受捐助者有极重要的影响。直接捐助大笔数额,不仅会对敏感的人造成伤害,甚至会给受捐者带来安于享乐的错觉。合适的捐助方式能巧妙地给人帮助,同时助其自强、自立。若我们成为富豪,在捐助的同时应多与受捐助者交流,平等看待受捐助者。捐助能毁掉一个人,更能帮助一个人。中国慈善方兴未艾。富翁们,请将你们的财物与关怀一起
拨撒人间!
点评:优点方面,事例一正一反,夹叙夹议,叙述清晰,议论到位,语言表达语中有巧。缺点方面,提出的问题不能与全文有机结合。另外三个错别点扣一分(得分:54分)
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点评】
“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地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作者不被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确实,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讲师 徐珊
让爱双向流动
中国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臵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点评】
写考场文章以立意为先。这篇文章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其立意境界很高,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呼吁“让爱双向流动”。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并且一直传递下去。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围绕着“让爱双向流动”,作者在第二段,从施舍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双向流动的意义。第三段,运用了两个事例,作者从受助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流动的价值。第四段从反面例子入手,表达了单向的爱的痛苦。最后发出呼吁: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不足的地方是用例略有不当之处,可以选更恰当的例子。另外,第四段的反面例子写得略嫌仓促,分析未够透彻。
阅读下面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 成为富翁。他为人慷慨, 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 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 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 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 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 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 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 拒绝了。
要求: (1) 自选角度, 确定立意, 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 (2)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 不少于800字。 (4)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解题】
2013年广东卷作文继续采用新材料, 并体现出广东卷一贯的“稳中有变、稳中求变”的特色, 由原来的“材料引出写作范围”变为“材料引出写作要求”, 没有了以往的“结合自己的感悟、体验作文”, 新增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这其实是对写作范围作了更明晰更准确的要求, 与整份试卷的科学性准确性表述吻合, 明确地传递给考生的信号是:你可以思接千载, 但绝不可漫无目的。
材料内容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捐助”与“受助”。以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妙云为代表的专家组认为, 材料的几点关键信息是: (1) 富翁捐助贫困家庭; (2) 家庭一感激, 高兴地接受; (3) 家庭二犹豫着接受但要偿还; (4) 家庭三谢谢好意, 认为是施舍, 拒绝了。而材料的含意是:第一, 慈善, 富翁是慈善而非施舍, 不是嗟来之食, 必须做正面评价, 可以与别的富翁对比, 谈对慈善的认识, 慈善的意义、慈善的本质、慈善的方式等, 也可谈慈善的最高境界是爱心, 接受爱心和传播爱心也是突破口, 还可谈财富的含义, 精神富翁和物质富翁等;第二, 如何接受?材料给出几个家庭有 (1) 受之无及的家庭一, 可引出话题:自尊、接受也是一种美、要自强自立等; (2) 受之必还的家庭二, 可引出:获得与偿还、该接受就接受、人生需要互帮互助等; (3) 只谢不受的家庭三, 可引出话题自尊、人穷志不穷、自力更生等; (4) 富翁与三个家庭的关系, 引出富人与穷人关系的思索。
“自选角度”究竟有哪些?以陈妙云教授为代表的专家组认为:第一, 富翁角度;第二, 家庭一角度;第三, 家庭二角度;第四, 家庭三角度;第五, 家庭一与家庭二对比;第六, 三个家庭对比议论。同时, “含意”可得出如下三个角度:第一, 慈善;第二, 受助, 如“论应该接受”“知恩图报”“论不应该接受捐助”;第三, 贫富, 如富人应该如何做、穷人应该如何做。不管如何, 角度都必须在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范围内。
【范文】
接受慈善
广东清远考生
“人之初, 性本善”, 《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 这也是慈善的根源。有人致力于行善, 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 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
一份慈善就如同春雨, 润物细无声, 当土地悄然焕发生机, 天空亦会变得晴朗。
现代哲学对慈善理解为一种心灵的赎罪, 尤其是富人行善。在财富积累中, 难免会伤害了其他人生存的利益, 富人行善是一种偿还他人的心理, 是为剥削他人利益的忏悔。而对于接受慈善的人, 若处境困难, 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境, 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人心中的罪恶, 或许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再者, 只有人接受善心, 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事业中。所以接受一份慈善, 改变自己的处境, 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 理应是一个好选择。
一份慈善如滴水, 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接受一份善心, 为的是付出更多的善心。
感恩与感谢是人对慈善应有的心, 而偿还与报答则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他接受他人救济, 但他要以劳动去换取, 他纵使落魄, 仍保持人的尊严, 或许是他日后出人头地的一个原因。反观今天, 有不少社会上助学的私人基金都要求日后受捐助对象加入基金会, 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行善, 接受慈善, 又不会伤害他人尊严, 更让将来更多人行善。由此看来, 接受一份善心, 而回报一份善心才是慈善事业中最好的结局。
一次慈善如一缕清泉, 顺流而下滋养万物, 当然也有坚石相阻、拒之门外的。
有人接受慈善, 也有人不食嗟来之食, 能自立自强, 有骨气地活着, 我们应当尊重这样的存在。那面对行善的人, 请礼貌地说一声“谢谢”。不接受一份施舍是可以理解的一种选择, 但伤害一份善心却是一种罪恶。坚石可以阻隔这缕清泉, 但至少它不会污浊这湾泉水。
芸芸众生,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接受与否, 行善的人都可以理解, 这样善心才能延续。
面对一份善心, 若你选择接受, 谢谢你释放了一个心灵。
面对一份善心, 若你懂得偿还, 谢谢你为世间增添了善良与美好。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高考实验题在化学学科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分值每年都在20%以上,特别是2007年占43.3%。高考复习中,对实验的复习必须特别重视。
二、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主要知识点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某些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内容。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探究性实验。
三、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是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高考实验试题中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基本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了解,也有对错误操作的辨认。高考有时是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或某些“学生实验”的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例题,借以考查学生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将实验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而进行设问。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一是要求直接报告数据;二是进一步要求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以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既有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处理,又有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处理,如2012年第33题等。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高考实验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十分明确,要知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如,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除去尾气,怎样检验气体的纯度,怎样防止倒吸等。
四、广东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
广东高考实验题多以实验设计、实验问题解决为中心,将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考查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试题中设置了以具体实验装置图、坐标图、生产工艺流程、数据、表格等形式的题干,题干中出现的是新问题情景,需要在考生读懂信息、重新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答题,该类题目意在考查信息阅读、分析、整理、组合、应用的综合能力。
1.突出实验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如,仪器的使用与选择、实验目的、原理的分析与理解基本操作的运用与设计实验的技能素质)。
2.突出考查化学实验与其背景化学知识点的联系和交叉的多重性(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相结合)。
3.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的能力(如,以实验方案设计、评价、改进,以实验的拓展、推广为特征的探究性实验)。尤其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实验题命题在形式上体现探究性实验题成为主流题型;内容上以无机实验题为主阵地,落脚点则为填写化学方程式、选择仪器装置、评价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阐述操作目的、描述实验现象及作出结论;在原理上,源于课本,不同于课本,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类型上,有性质探究、化学原理探究、制备实验探究、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探究;情景实验设计综合、制备实验综合、定量实验综合等。在设置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五、学生解答实验题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对实验仪器的作用不了解。
2.文字表述不完整、不规范。如,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不到位,答非所问,不按要求答题,有时还有错别字出现。
3.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题意不清,对重要信息提示不敏感,难以发现突破口。
六、实验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与新课标教材实验理念的变化保持一致,树立以课标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理念。树立教材是范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理解教材中实验编写者的意图,教学中结合个人的理解认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使用教材,不唯教材,来源于课本,但要超越于课本。教学中应该注意注重课本、基础,考查体现综合性。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素材选取保持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能力)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考查,试题的考查方式由浅入深;试题的考查重点是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同时应该注意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命题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探究环节和要素的考查将得到体现(如新情景、问题意识、假设、推断、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等)。
平时训练时应该重视以下情况:
1.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卷面干净整洁。
2.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力求结果准确。
3.针对解题错误、习惯性错误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陈宗申.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2(Z2).
作者简介:高存勇,男,197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湖北省黄石二中,研究方向:高中化学。endprint
一、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实验试题分值及比例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高考实验题在化学学科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分值每年都在20%以上,特别是2007年占43.3%。高考复习中,对实验的复习必须特别重视。
二、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主要知识点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某些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内容。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探究性实验。
三、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是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高考实验试题中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基本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了解,也有对错误操作的辨认。高考有时是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或某些“学生实验”的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例题,借以考查学生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将实验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而进行设问。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一是要求直接报告数据;二是进一步要求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以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既有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处理,又有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处理,如2012年第33题等。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高考实验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十分明确,要知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如,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除去尾气,怎样检验气体的纯度,怎样防止倒吸等。
四、广东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
广东高考实验题多以实验设计、实验问题解决为中心,将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考查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试题中设置了以具体实验装置图、坐标图、生产工艺流程、数据、表格等形式的题干,题干中出现的是新问题情景,需要在考生读懂信息、重新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答题,该类题目意在考查信息阅读、分析、整理、组合、应用的综合能力。
1.突出实验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如,仪器的使用与选择、实验目的、原理的分析与理解基本操作的运用与设计实验的技能素质)。
2.突出考查化学实验与其背景化学知识点的联系和交叉的多重性(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相结合)。
3.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的能力(如,以实验方案设计、评价、改进,以实验的拓展、推广为特征的探究性实验)。尤其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实验题命题在形式上体现探究性实验题成为主流题型;内容上以无机实验题为主阵地,落脚点则为填写化学方程式、选择仪器装置、评价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阐述操作目的、描述实验现象及作出结论;在原理上,源于课本,不同于课本,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类型上,有性质探究、化学原理探究、制备实验探究、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探究;情景实验设计综合、制备实验综合、定量实验综合等。在设置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五、学生解答实验题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对实验仪器的作用不了解。
2.文字表述不完整、不规范。如,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不到位,答非所问,不按要求答题,有时还有错别字出现。
3.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题意不清,对重要信息提示不敏感,难以发现突破口。
六、实验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与新课标教材实验理念的变化保持一致,树立以课标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理念。树立教材是范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理解教材中实验编写者的意图,教学中结合个人的理解认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使用教材,不唯教材,来源于课本,但要超越于课本。教学中应该注意注重课本、基础,考查体现综合性。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素材选取保持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能力)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考查,试题的考查方式由浅入深;试题的考查重点是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同时应该注意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命题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探究环节和要素的考查将得到体现(如新情景、问题意识、假设、推断、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等)。
平时训练时应该重视以下情况:
1.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卷面干净整洁。
2.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力求结果准确。
3.针对解题错误、习惯性错误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陈宗申.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2(Z2).
作者简介:高存勇,男,197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湖北省黄石二中,研究方向:高中化学。endprint
一、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实验试题分值及比例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高考实验题在化学学科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分值每年都在20%以上,特别是2007年占43.3%。高考复习中,对实验的复习必须特别重视。
二、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考查主要知识点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某些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内容。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探究性实验。
三、广东省高考化学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是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高考实验试题中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基本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了解,也有对错误操作的辨认。高考有时是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或某些“学生实验”的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例题,借以考查学生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将实验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而进行设问。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一是要求直接报告数据;二是进一步要求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以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既有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处理,又有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处理,如2012年第33题等。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高考实验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十分明确,要知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如,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除去尾气,怎样检验气体的纯度,怎样防止倒吸等。
四、广东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
广东高考实验题多以实验设计、实验问题解决为中心,将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考查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试题中设置了以具体实验装置图、坐标图、生产工艺流程、数据、表格等形式的题干,题干中出现的是新问题情景,需要在考生读懂信息、重新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答题,该类题目意在考查信息阅读、分析、整理、组合、应用的综合能力。
1.突出实验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如,仪器的使用与选择、实验目的、原理的分析与理解基本操作的运用与设计实验的技能素质)。
2.突出考查化学实验与其背景化学知识点的联系和交叉的多重性(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相结合)。
3.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的能力(如,以实验方案设计、评价、改进,以实验的拓展、推广为特征的探究性实验)。尤其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实验题命题在形式上体现探究性实验题成为主流题型;内容上以无机实验题为主阵地,落脚点则为填写化学方程式、选择仪器装置、评价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阐述操作目的、描述实验现象及作出结论;在原理上,源于课本,不同于课本,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类型上,有性质探究、化学原理探究、制备实验探究、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探究;情景实验设计综合、制备实验综合、定量实验综合等。在设置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五、学生解答实验题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对实验仪器的作用不了解。
2.文字表述不完整、不规范。如,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不到位,答非所问,不按要求答题,有时还有错别字出现。
3.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题意不清,对重要信息提示不敏感,难以发现突破口。
六、实验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与新课标教材实验理念的变化保持一致,树立以课标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理念。树立教材是范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理解教材中实验编写者的意图,教学中结合个人的理解认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使用教材,不唯教材,来源于课本,但要超越于课本。教学中应该注意注重课本、基础,考查体现综合性。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素材选取保持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能力)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考查,试题的考查方式由浅入深;试题的考查重点是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同时应该注意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命题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探究环节和要素的考查将得到体现(如新情景、问题意识、假设、推断、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等)。
平时训练时应该重视以下情况:
1.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卷面干净整洁。
2.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力求结果准确。
3.针对解题错误、习惯性错误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陈宗申.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2(Z2).
一、基础写作
2008年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说明文:项目介绍)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你很荣幸地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名志愿者,负责编写奥运比赛项目的英语介绍。
[写作内容]:请根据以下中文提纲,编写射击项目的英语介绍:
背景:射击最初只是生存工具,19世纪末才发展成为一项体育运动。
1896:第一次成为奥运项目
1904:中断
1928:中断
1932:重回奥运会
1968:第一次允许妇女参加奥运射击比赛
现状:稳步发展,1896奥运会只有三项射击项目,现今有17项。
Version 1 three shooting events at the 1896 Olympic Games to 17 today.Version 2 sport.Shooting became an Olympic event in 1896.Yet, twice in history(1904, 1928)shooting was at the Olympics.to the Games in 1932, and women were first allowed the
2009年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应用文:采访报道)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你是校报小记者,最近进行了一次采访。以下是这次采访的情况:
时间:上周末
对象:眼科医生(eye-doctor)王教授
主题:我国中小学生近视(short-sightedness)问题
基本信息:(1)发生率:略高于50%
(2)人数:世界第一
专家解读:(1)原因:很复杂
(2)治疗:没有哪一种药物能治愈近视
(3)建议:不要过度用眼;多参加户外活动
(4)特别提示:如何握笔也和近视有关
[写作内容]:根据以上情况写一篇采访报道,并包括如下内容:
1.采访的时间、对象和主题;
2.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率及人数;
3.专家解读。
Version are short-sighted, in the world.He also pointed that the are eyes and do more activities.He how to hold a pen short-sightedness.2010年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应用文:墙报通讯)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以下是一则关于中国政府决定禁烟的报道的主要内容。
内容:公共场所禁烟
实施时间:2011年1月1日起
实施范围:全国
目标:所有室内公共场所无烟
措施:张贴禁烟标志
相关数据:
(1)吸烟人数:约3.5亿
(2)分布:男性75%;女性:25%
(3)受二手烟影响人数:约5.4亿
(4)因二手烟死亡人数:超过10万/年
二手烟:second-hand smoke
[写作内容]:请根据以上内容给学校英语墙报写一篇通讯,内容包括:
1.禁烟决定的内容及实施的时间和范围;
2.目标和措施;
3.相关数据。
Version second smoke.2011年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说明文:图书介绍)
第一节:基础写作
以下是一本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相关报道
基本信息:
⑴书名: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⑵作者:Amy Chua,美籍华人,耶鲁大学教授
⑶出版时间:2010年
⑷内容:作者用中国传统方式教育两个女儿的故事
⑸效应:引发中美教育方式孰优孰劣的讨论
相关报道:
⑴中文版:2011年初开始在中国销售
⑵意外反应:多数中国妈妈不赞同作者的做法
⑶最新消息:17岁的大女儿已被哈佛和耶鲁录取
耶鲁:Yale哈佛:Harvard
[写作内容]:根据以上信息写一篇图书介绍,内容包括:
1.图书的基本信息
2.图书的相关报道
Version 1 Version 2 and professor at Yale, who tells stories in her book she educated her two daughter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ay of educating is better than the American way.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ook began to sell Amy Chua‟s report says that Amy‟s elder daughter, 17,2012年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说明文:人物介绍)
第一节 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你接受了一项写作任务,要为英语校报写一篇人物介绍。
【写作内容】: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一位传奇人物
姓名:Allan Stewart
国籍:澳大利亚
出生日期:1915年3月7日
世界纪录:2006年获硕士学位时年龄最大
学习态度:挑战自我,永远为时不晚。
第一个学位:1936年获得
第二个学位:医学博士
第三个学位:80多岁时决定学习法律,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
第四个学位:2012年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善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受到老师表扬。
*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博士:doctor
Version:
Here is a Allan Steward, who March 7, 1915.He of being the oldest holder of a master‟s degree.He
2013年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应用文:时事快讯)
你接受了一项写作任务,要为英语校报写一篇时事快讯。
[写作内容]:请根据以下信息,写一篇关于移民火星的快讯。
志愿者的选拔:到2015年,在全球选出约30名去火星的志愿者
志愿者的条件:至少18岁
做好不回地球的准备
愿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专家观点:火星条件太艰苦
面临严寒气候、孤独和恐惧
志愿者观点:厌倦地球生活,想体验火星生活
如果成功,就是人类英雄
火星:the Mars
[写作要求]:只能用5句话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连贯
Version: the fact that they can‟t
二、读写任务
2008年广东高考英语读写任务(发言稿:学校生活)
第二节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Hi, I am Mike.I just went through my first year of college.The toughest part on me at first was the general adjustment.1 went to a very small high school where my mom was a teacher and she did practically everything for me.But at the college I needed to know some basic life skills, such as balancing a check—book, laundry, and the things you have to be able to handle that I never thought of in the high school!It was really tough for me at first and I got badly homesick.Once that first semester was over and I got used to the college life, I loved it—good facilities, helpful instructors.and a good library.The Students‟ Union organizes various parties every week.I also go to cinemas and concerts, and often spend Saturday nights in pubs and clubs.One thing I think is important is to get yourself active in things.I was on the dance team in college and met a ton of people that way ••• it was so much easier to make friends when you had a common ground.[写作内容]
学校最近组织了一次中美学生交流活动,你参加其中的“大学校园生活”讨论。听完Mike的发言之后,你准备写一份发言稿,题目是“Preparing Myself for College Life”,内容要点包括:
1.以约30个词概括Mike的发言要点;
2.然后以约120个词谈谈你理想的大学生活,内容包括:
(1)对中学生活的感受;
(2)理想的大学生活;
(3)中学生活和大学生活的差别,以及你打算如何适应。
[写作要求]:在作文中可以使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参考范文:
Mike‟s mother did almost everything for him when in high school, which brought him a hard time adjusting to the first-year college life.However, afterwards he got accustomed to it because of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colorful activities there.some activities.I have learned in a boarding school,,associations
2009年广东高考英语读写任务(说明文:人与动物)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Jackie is perhaps the most easily annoyed koala(考拉)at the Feather dale Wildlife Park in southern Australia.All the koalas there are unhappy and complaining.You would be too if you were used to night activities and someone kept waking you up all day while you were trying to sleep it off.That‟s right—sleep it off.The average koala is always half asleep because it feeds on the leaves of a special kind that makes it sleepy.The reason Jackie and her fellow koalas are repeatedly awoken from their deep sleep is so they can be hugged and photographed by tourists,who make the trips to Feather dale 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other national parks for just that special experience.Whatever department in the Aussie government in charge of such things is now moving to make the practice illegal,which is understandable.How would you react,my friend,if you were trying to sleep off a dozen times and some round,furry creature smelling of grass kept waking you?
[写作内容]:
1.以约30个词概括这段短文的内容;
2.然后以约120个词就“该不该禁止游客和动物拍照”进行议论,内容包括:
(1)人们在参观动物园时为什么喜欢和动物拍照;
(2)假如你处在那些动物的处境,你会有什么反应;
(3)你认为是否应该禁止游客和动物拍照。
[写作要求]
1.在作文中可以使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参考范文:
The passage narrates that koalas who are repeatedly awoken from their deep sleep are unhappy and complaining for tourists taking photos.The author appeals to us to be more kind to animals.to sleep, don‟t you suffer restless and fidgets.tourists‟ taking pictures with animals,2010年广东高考英语读写任务(夹叙夹议:社会现象)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In junior high school, one of my classmates, Ethan, was addicted to TV.This boy simply knew everything about such pop shows as who‟s the Boss?
Then one day Ethan‟s mother made brim an offer in order to draw him back to his school subjects.She promised that she would give him $200 if he could go a full month without watching any TV.None of us thought Ethan could do it, but he did quite well.His mom paid him $200.He went out and bought a TV, the biggest he could find.In recent years, hundreds of schools have carried out experiments with paying kids with each for showing up or getting good grades.All school kids admire this trend.But it upsets adults.Teachers say that we are rewarding kids for doing what they should be doing of their own will.Psychologists warn that money can actually make kids perform worse by making the act of learning cheap.The debate has become a typical battle over why our kids are not learning at the rate they should he despite decades of reforms and budget increases.[写作内容]
1.以约30词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以约120词对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的现象进行议论,内容包括:
(1)你对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的看法:
(2)你的父母(或其他亲人)是如何鼓励你学习的;
(3)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学习
[写作要求]
1.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语篇连贯。
参考范文:
What should people really do encourage their kids to concentrate their time and energy on studying lessons and doing well? People‟s opinion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about this problem.Some schools, teachers and parents give their students or kids money most of the young.I don‟t think it is an effective way,I‟ll
2011年广东高考英语读写任务(记叙文:日常生活)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按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When Sam first got to his boarding school with his parents, he was very happy.He thought he would be able to go home every weekend.When he was told he would not, he started crying because the thought of not seeing his parents was driving him crazy.He was given uniforms and all other things that he would need for the term.He started crying when it was time for his parents to leave.He was then taken to the dorm, where he saw other children happy.He tried as much as he could to fit in but could not because his mind was at home.He started feeling homesick(想家)and wanted to go homes as soon as possible.He got sick soon because he could not eat the school food.He could not concentrate in the classroom.All he could think was being at home with his family.He had no mobile phone or other means to get in touch with his parents.He was angry and felt lonely.He thought his parents hated him and that was why they left him in a boarding school.[写作内容]
1.以约30个词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以约120个词讲述一次你(或你的朋友)想家的经历,内容包括:
⑴时间、地点和起因;
⑵想家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⑶你(或你朋友)是如何应对的。
[写作要求]
1.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何时,语句连贯。
参考范文:
The passage told us that a student, Sam was sent to a boarding school, in which he very missed his parents, so he got sick and could not focus his attention on his lessons.in another city.Here, I studied for two years.Although my me, I still felt homesick.At first, I couldn‟t sleep well, because I didn‟t
2012年广东高考英语读写任务(记叙文:学校生活)
第二节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My husband received a letter a month ago from a young woman who had been his student when she was in middle school.She was writing because she wanted to thank him for having a great influence on her life.In the letter she wrote, “You were the teacher who helped me discover my talent for math.Before you came to teach us, I had been terribly poor at math, and had never thought that I would be interested in it.To my surprise, you magically showed me the beauty of math.I guess that was the turning point of my attitude towards it.Gradually my interest in it began to grow.Thanks to your encouragement, I made continuous progress in math, and finally made up my mind to study it in the university.Today I am working as an accountant at Valley Medical Center in California.You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Thank you!”
What a wonderful gift to a retired teacher!My husband has received many letters from students over the years.This one was special, for it arrived at this time in his life when he is in very poor health.【写作内容】
1.以约30个词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以约120个词就老师影响学生的话题谈谈你的想法,内容包括:
(1)上文使你想起哪位对你帮助最大的老师;
(2)举例说明该老师对你学习或成长的影响;
(3)你怎样看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参考范文: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 retired teacher in poor health received a thanking letter from one of his students, an accountant working at a medical center, to whom she attributed her success and expressed her gratitude.whose always from his colleagues didn‟t give me up when I a teacher should be the wind beneath the wings of students, them fly higher and faster.2013年广东高考英语读写任务(说明文:平凡工作)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按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To many people even the word „work‟ sounds unpleasant, not necessarily because they are lazy.The same man, who dislikes his job in the factory or even in the office, may work hard at the weekend, painting the house or digging the garden.What is the reason, then? In most cases, it is because these people simply do not enjoy the job they are doing.It does not give them any real satisfaction.It may be quite easy, like making up wooden boxes, but it is very boring.Very often they are doing a job which is just a small part of a much larger one, such as attaching a door handle to a car.But the part they play in actually making the car is so small that they can never say: I have made something!
Yet in modern society somebody has to do ordinary jobs such as cleaning streets because this is the way society is organized.No matter how ordinary a job is, it plays a part in society and therefore deserves our due respect.Society cannot function a single day without the „‟dull and boring‟ jobs.[写作内容]
1.以约30个词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以约120个词谈谈你对平凡工作的想法,内容包括:
(1)描述清洁工工作的艰辛
(2)假如没有清洁工,环境会变得如何?
(3)你对平凡工作的看法。
[写作要求]
1.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语篇连贯。
参考范文:
2.以约120个词谈谈你对平凡工作的想法,内容包括:
(1)描述清洁工工作的艰辛;
(2)假如没有清洁工,环境会变得如何?
(3)你对平凡工作者的看法。
2012 年广东英语高考任务型写作
2.以约120个词就老师影响学生的话题谈谈你的想法,内容包括:
(1)上文使你想起哪位对你帮助最大的老师;
(2)举例说明该老师对你学习或成长的影响;
(3)你怎样看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2011广东英语高考任务型写作
2.以约120个词讲述一次你(或你的朋友)想家的经历,内容包括:⑴ 时间、地点和起因;
⑵ 想家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⑶ 你(或你朋友)是如何应对的。
2010 年广东英语高考任务型写作
2.以约120词对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的现象进行议论,内容包括:
(1)你对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的看法:
(2)你的父母(或其他亲人)是如何鼓励你学习的;
【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优雅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的选择拒绝。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自治?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坚决丢下慈善这件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人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
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发现了“苦力”的价值的基础上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运动中,与其称他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为所有农民、苦力的老师、朋友。他曾说:“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不愿安居太师矣,空谈误国计,而是扎根到农民中,探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善举开化与教育。
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要成为坚固的岛屿,需要慈善的力量来修补脆弱的堤坝,而要让慈善有力前进,就必须行善者脱下救世主的眼镜,带上捐助对象的眼镜,扎根到他的世界中,问一句:“你需要什么,我们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么?”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们以对的方式共同前进。
让爱双向流动
中国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
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当
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
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我可以进来吗?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
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捐赠漠视受赠者的尊严。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定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他们是被帮助了吗?还是他们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
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时,千万提醒自己:不要伤害了受赠者脆弱的尊严。
我们在帮他人,同时也是在帮自己。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放低姿态,请小心呵护受赠者的尊严吧!
当慈善遭遇傲骨
随着首富比尔 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
点亮万家灯火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
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作文指导1:2013高考广东作文题及分析】推荐阅读:
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01-20
作文 高考材料作文指导训练及06-29
202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10-25
2018高考模拟卷作文题目及审题指导一02-08
2024年高考作文题及分析剖析03-08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12-15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07-25
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07-22
广东15高考作文范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