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监督汇报材料(精选6篇)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监管工作,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省安监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冀安监管办[]25号),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监督检查。接到通知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立即进行安排部署,并制定
了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年”活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对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现将此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专项督查工作的领导,确保该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使之落到实处。局领导还利用机关全体会议时机,多次强调要认真深入开展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各科室进行了分工,明确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由办公室负责检查;各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使用等情况由监督一科、监督二科和监察支队负责检查,进一步落实了责任。
二、调查摸底,掌握全市劳保用品生产经营及使用有关情况。
为使专项督查工作顺利开展,我局事先向工商部门进行了了解,对我市劳保用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基本掌握了相关情况。目前,衡水市有劳保用品生产经营单位近40家,涉及劳保用品主要有安全帽、工作服、手套、口罩、安全网及其他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等。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企业数量众多,危化企业、非矿山企业、工商贸企业、冶金制造、建筑施工等各个行业都有使用,各企业使用的劳保用品也不尽相同。
三、落实措施,不断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这次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监督检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1、企业有关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台帐资料不完善。有些企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报废等情况没有形成书面台帐资料,不能从台帐上直观反映企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2、少数企业劳动防护用品保管比较混乱。少数企业没有专门的劳动防护用品放置仓库,多种防护用品混放在一起,没有分类摆放,保管比较混乱。
3、个别企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更换不够及时。个别企业职工所使用的防护服、防护鞋、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比较陈旧,企业没有为职工及时更换新的防护用品。
4、个别企业的劳动防护用品费用投入不足。个别企业由于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等原因,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数量较少。
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我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我市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1、加强宣传,提高企业劳动防护意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安全生产劳动防护意识和自觉性。
2、加强监管,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抓好整改。充分发挥监管职能,督促企业完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台帐资料,设立专门仓库、安排专人分类放置劳动防护用品,按规定提取劳动防护用品专项资金,及时更新企业职工的各类劳动防护用品,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3、加强探索,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安监、质监、工商、建设、总工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制,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及时查处企业各种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使用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劳动防护,关心职工生命”的安全生产良好氛围。
本次检查对象为全市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采取抽查的形式, 随机抽查部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和原材料。
本次专项监督检查的内容为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 (强度、坍落度) , 进厂原材料 (细集料、粗集料、粉煤灰、水泥、矿粉、外加剂等) 是否合格。
本次专项监督检查由市散预办主办, 委托江西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具体负责抽样、检测工作。该站委派工作人员采取现场随机抽样检查方式, 抽取受检企业的产品和原材料, 市散预办工作人员全程监督。
本次专项监督检查活动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和发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及原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 确保向市场供应合格的商品混凝土。
75省道南延工程开发区段一标段项目部
2010年9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我们项目部自2010年3月进场以来,按照开发区工程指挥部和驻地办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这一主题,在抓计划运行、质量管理的同时,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做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文明施工上台阶,同时促进了生产的运行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单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向各位领导、专家作简要汇报。
工程概况:
75省道南延段开发区工程一标段起点桩号K76+294,终点桩号K79+643,全长3.35Km,公路一级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3.5m。软基处理长2.572km,桥梁8座,其中:中桥1座,小桥7座。借方23.7万方,挖方3.4万方,塑料排水板34.45万米,水泥搅拌桩25.21万米,预应力管桩1.06万米,土工格栅18.1万平,混凝土 1.67万方,圆管涵749米/15道,箱涵74米/2道。
合同工期24个月((2010.7.29~2012.7.28)),工程质量目标优良,工程造价7802.8万元(有效合同价7098.9万元)。
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加强危险源点的排查监检,经过排查,项目部共有5个危险源点,分别是1个路基施工队和一个桥梁队伍的油罐、重型机械、电 2
源、车辆、职工宿舍及食堂。项目部及时进行了登记,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明确了危险源点的管理责任人和监控责任人。
2)安全员通过巡查定期排查事故隐患,发现问题能及时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对有些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截止目前,共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通过复查,全部整改到位,达到了整改的目的。
3)建立了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交接底责任人,交底书由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同时签字,截止目前,共下发安全技术交底20份。
二、安保体系运行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1)健全了安全保证体系并上墙,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安全员。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一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分析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布置安全工作的重点,做到安全关口前移,力求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制定了目标和实施计划,并针对目标制定了实施措施,并贯彻实施;结合项目生产实际,建立了32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用电消防制度、奖惩考核制度、持证上岗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应急救援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
3)和各施工队、项目部员工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同时要求各施工队和班组或个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以此约束职工的行为,在职工思想中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
三、持证上岗情况
加强新职工上岗前的三级教育管理,增强了新职工的安全意识。我们针对10年4月份项目部安全检查中发现部分特殊工种无操作证的实际,要求对特殊工种加强检查力度,没有操作证的尽快参加相应的培训和学习,取得操作证。保证了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的目标。同时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安全员也做到了持证上岗。
四、安全教育和职工保险落实情况
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竞赛活动,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内部的安全会议,每月进行一次全员的安全会议。并针对特殊工种进行特殊工种的专项培训和新入场职工的三级教育。并将安全竞赛贯穿于劳动竞赛的全过程,在开展劳动竞赛的同时开展安全竞赛,使安全竞赛和劳动竞赛同开展、同奖惩。现在劳动竞赛又拉开了序幕,项目部将坚持质量、安全、进度相统一的原则,力争取得圆满效果。同时项目部为考察职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程度,准备进行了一次安全知识竞赛。
项目部职工购买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临时用电方案,及安全施工方案,经监理部门和指挥部认可后严格按照安全施工管理方案进行施工,并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六、设备管理和日常检查
1)健全了设备登记台帐,对每台设备落实了直接责任人和监管人,将每台设备的操作手作为直接责任人,各施工队长作为监管人,加大设备监管力度和设备检查力度,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
2)制定了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不断加大设备监管力度,不定期地对各施工队进行设备检查,保证了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施工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从根本上保证了设备的出勤率和利用率。
3)加强施工起重机械的管理,使用前,由台州市技术质量监督局等有关单位进行了检验,确保万无一失。并在起重作业时派有专人指挥。
4)建立了安全检查台帐,项目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安全员及安全分管领导不定期的对现场进行巡查,查出问题及时督促他们进行整改,并保证整改到位。
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
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0个(分别为:建设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触电事故应急预案、人身伤害应急预案、中毒事故应急预案、高空坠落应急预案、机械伤害应急预案、防汛防旱应急预案、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临时设施防倒塌事故应急预案)。同时项目部严格遵守事故发生上报制度和落实事故四不放过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将及时上报。
八、安全经费使用
制定了安全经费使用计划,将清单总额的百分之一作为安全费用。在中便桥设置了减速板、减速标志、交通安全等警示标志30块,随着施工进一步展开,将进一步增加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等危险部位,都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所有平面交叉路
口、施工工作点设置安全警示牌,并购买了其它的安全器材。
在工程指挥部、驻地监理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项目部全体职工不懈的努力,我合同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领导、专家这次检查给了我们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乘这次检查的东风,找出差距,整改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项目部全体员工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力争安全、优质、高效完成75省道工程的建设任务。
根据省、市、县20xx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各项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四季度实际,我镇组织召开了各级关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专题会议,组织并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开展消“杂”专项治理
(一)组织集中清除街道、人行道上、门市外的废物、砖块、砂石废品,临时摊点摆放设施,水沟、路边绿化带内的杂草杂物三次,组织各类人员x人,分三次,清除各类影响环境卫生的杂物x吨,还街道和人行道整洁,清爽面貌。
(二)对农户院坝内及周边堆放的杂物货物枈草,进行必要的清除,逐步规范农具堆放。
二、进一步规范车辆停放
对xx沿线因道路改造损坏的停车位,逐步进行恢复,对乱停放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严格管理,进一步的使其更为规范。
三、更进一步的开展对占道经营的专项整治
以城管中队为主积极协调各个社区,对我镇场镇范围内因各种历史因素遗留下来的“倚门经营”和占道经营,无门市的流动商贩,逐步的规范进市场,进行分类摆摊设点。
四、开展好市场保洁专项治理工作
根据我镇市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的以更高的要求,搞好市场内的环境卫生,细化到逢场和不逢场时的保洁要求和人员安排,做到逢场天有足够的保洁员随时保洁,加强市场监管,严禁车辆乱停放,规范摊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搞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专项治理
第一部分:学校贯彻省厅会议精神。
1.5月24日学校召开了行政办公例会,中层以上领导参加。王端 盛校长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校园安全问题”的会议精神和曹厅长关于“师德建设”的专题讲话,并对“集中整治阶段”的工作做了全面布置。
2.5月26日学校下发了“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师德师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2013年17号文件)
3.5月31日下午16:40~17:40第一报告厅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王端盛校长向全体教师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校园安全问题”的会议精神和曹厅长关于“师德建设”的专题讲话,并宣读了“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师德师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校文件,就学校的各项活动开展的时间、要求、目标等作了动员和说明。
4.这一阶段的许多工作安排在6月13日-6月30日,如民主评议、教师自查、自评报告(6月17日上交自查、自评报告)
5.学校设有师德建设办公室,我是办公室主任。我会严格按学校 的文件要求开展工作,请检查组的领导督查、指导。
第二部分:琼教师〔2012〕31号文关于<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活动指导方案的通知>的工作情况汇报。
1.2012年6月20日,学校根据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海 南省农垦实验中学教师师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琼垦实中字[2012]32号)
2.按方案要求,活动分四个阶段开展,目前进入第二阶段。我校第一、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有:见工作安排。
3.关于坐班制:学校从2012年12月就提出话题:讨论坐班制。我校的实际是:教师都住在校园内,教师办公室都配有个人专用办公电脑。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上班时间教师多数会在校园里,教师没课时多数时间都在办公室工作。,因此,我校实行“坐班制”难度不大。让教师讨论“坐班制”,一是要明确坐班是全省的要求,二是结合我校实际,出台坐班的相关规定。
4.师德建设进行第二阶段,“五查五评”正在进行中,我校师徒德方面总体是好的,主要优点有:(1)坐班自学性高;(2)没有有偿家教现象;(3)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青年教师成长快(4)教师队伍给社会一个良好的形象,社会对农垦实验中学教师队伍的评价高。(5)学习积极性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有:
一、惠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惠农专项资金的全方位监督管理不够
惠农专项资金所涉各个单位和部门以及乡镇村 (居) 民委员会。一是在落实和发放惠农资金的过程中, 方式较为灵活多样, 有的是单个业务部门落实和发放, 有的是由部门调查核实后由乡镇财政所负责“一卡通”发放, 因而造成宣传与政策执行口径不一, 落实过程走样。二是在惠农专项资金的管理中涉及的管理部门多, 有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民政等。由于多头管理, 拨款手续繁多, 造成财政部门很难实行对惠农专项资金的全方位监督管理。
(二) 对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惠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不力
由于资金性质层次多, 涉及面广, 既有中央专项资金, 也有省、市、区以及乡镇的项目配套资金, 资金的使用者即惠农政策的受益者, 既有企事业单位, 也有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个人。近年来, 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都只注重对企事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而忽略对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检查, 致使部分惠农专项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督管理之外。
(三) 对财政预算安排以外的惠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不严
因资金来源渠道多, 既有财政专项资金和金融政策贷款, 也有单位、个人、农民自筹资金及其他引进资金, 既有国家投入, 也有地方投入。而财政部门一般只限于对财政预算安排之内的资金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监督检查, 对财政预算安排以外的其他各项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跟踪检查涉及较少, 给少数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有的单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 将涉农项目资金用于购车, 甚至弥补机关经费不足, 有的单位以“领导批示”为由, 将涉农专款用于与项目完全无关的支出, 有的基层乡镇政府无视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规定, 将农田水利建设“民办公助”资金, 用于搞其它建设, 有的将省拔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补助资金用于安置人员等。
(四) 对惠农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处罚不到位
近年来, 财政部门通过对惠农专业资金的监督检查发现, 在惠农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挤占、挪用、借用、滞留、拖欠惠农专项资金;多报、虚报、擅自变更资金计划用途;擅自改变农业贷款资金投向;不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规定, 配套资金不到位, 未实行专户核算;项目计划编制不规范,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 因相关单位领导不重视, 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而处罚不到位, 以致监督检查绩效难以体现。
二、惠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制度因素制约
主要包括:
(1) 财政资金未能规范使用, 政策执行“变形”。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财政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跟踪监督不及时, 即使事后发现了不按规定违规使用资金的问题后, 也没有对违反规定的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予以相应的处罚措施。 (2) 政府各部门管理惠农专项资金职能交叉重叠。从目前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看, 就涉及政府财政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以及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民政、科技等部门。这些部门的多头管理容易出现同一类型项目由多个部门管理, 缺乏统筹整合和集中实施的效能, 影响投资效果。 (3) 惠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政府管理部门特别是乡镇财政自身资金不足, 其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都依赖于上级财政, 部门单位想方设法向上级财政争取项目资金。一旦争取到资金, 就将资金挪作他用, 只重申报、重合规, 而轻管理、轻绩效。同时, 地方政府在对涉农专项资金检查中发现问题时, 都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往往是以不能“损害地方利益”为借口而“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4) 财政监督管理不到位。由于各级政府以及相关涉农部门在涉农政策执行方面的事权、职责、分工缺乏科学合理的界定与划分, 不是责权不分, 就是争权夺利。
(二) 人为因素影响
主要包括: (1) 财政部门与相关部门配合政策执行缺位, 缺乏应有的监督制衡机制。如良种补贴资金, 农业部门对种植面积核实基本处于“缺位”状态;财政部门对惠农政策的执行, 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管理缺位, 部分农民没有将补贴资金用于粮食生产, 有的甚至没有领取。如沼气推广与沼气补助资金, 农村改水资金, 存在有的部门虚报、造假, 套取资金搞自身建设现象。 (2) 涉农资金“政出多门”。资金由部门分割, 分散使用, 财政部门无力通过集中投入、重点投入来整合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3) 在涉农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人大、监察、财政、审计等机关或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都有对财政惠农专项资金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检查的职能。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 造成各监督主体之间职责分工不明, 信息交流不畅, 重复检查和检查缺位的现象。
三、惠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措施及对策
(一) 强化监督管理, 创新监管新机制
具体表现在: (1) 分工负责, 形成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合理确定岗位, 明确工作职责, 形成相互配合, 相互制衡机制。二是制定相关配套制度, 规范资金管理行为。三是建立信息公开栏, 打造阳光透明财政。在发挥财政部门自身监督管理作用的同时, 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审计、监察、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实现监督主体多元化, 监管内容多元化和监督方式多元化。 (2) 明确范围, 规范监督检查内容。一是进一步明确检查范围。各级财政、民政、国土、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农业、林业、畜牧、农机、水利、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村 (居) 民个人等计划、划拨、使用、管理惠农专项资金的, 都必须纳入监督检查范围。二是进一步规范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资金是否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资金运行是否安全并全程公开;资金投入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律规定;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足额, 有无延误拨付, 滞留闲置, 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和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有无截留、挤占、贪污、挪用、串用、虚列、套取骗取、冒领或私存私放行为;是否账外设账;对于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必须实行政府采购的强农惠农补贴资金项目, 是否办理了政府采购, 达到公开招标的, 是否采取了公开招标;其他有关应检查项目。 (3) 组建专班, 委派财政监督专员。一是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助、农村低保资金等直接补贴给农民个人的资金指定专班人员负责, 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对政府提供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乡镇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项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乡镇财政所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杜绝截留、平调、拖欠和挪用。二是委派财政监督专员重点加强对农民培训、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农林水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水库保险加固、农村沼气建设、农村扶贫、后期移民等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督与管理, 在事前、事中、全方位对项目计划的执行、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资金的合理使用进行全程监督, 防患于未然。
(二) 建立健全制度, 完善监管新体系
具体表现在: (1) 建立健全政府公示制度。对各种政策性补贴款、扶贫款、移民款等发放使用情况, 各类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情况, 通过文件、会议、公告、新闻媒体网络、移动通讯、固定电话等方式, 以各基层财政所、村 (居) 民小组为单位, 定期、定点对强农惠农资金补贴的政策、项目、标准、审批条件, 补贴人员的基本情况、补贴发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公示, 接受全社会监督, 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 接受群众投诉和监督。 (2)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各级农业、林业、扶贫、移民等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组织实施的项目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制度, 将涉农惠农专项资金的相关指标体系、质量体系、效率、效益体系等通过合理的评价标准, 对其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和拨付的重要依据。同时对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定量定项评价, 形成绩效评价结论, 确保各类项目有计划按规定要求实施到位。二是各级纪检、监察、农监、财政、审计、监督、综改等部门要建立规范的监督检查制度, 加强对各项资金的跟踪监督与管理, 适时组织开展执法检查。 (3)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是科学合理地划分责任。特别是地方各级政府要清楚的划分界定涉农事权、涉农财力保障等方面的职责。二是明确各级有关部门和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直接经办人为第二责任人。三是以政策执行绩效为导向, 建立考核奖惩、问责机制, 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三) 加强协调配合, 优化监管新环境
具体表现在: (1) 争取领导重视, 部门配合。一是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 支持财政部门和国家惠农专项资金管理各部门、各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 确保国家“三农”政策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二是争取惠农专项资金所涉及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 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更好的落实执行。 (2) 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财政监督部门要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如实上报, 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其它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各级政府领导更要加大督办力度, 督促整改到位, 防止屡查屡犯。 (3) 实行“三公”执法, 树立绩效意识。行政执法既是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财政, 实现财政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又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 因此, 财政监督执法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执法活动,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是要以农民对政策执行效果“满意不满意, 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财政监管。二是要当好政策宣传员, 深入贯彻执行好各项财政惠农政策, 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 同时, 扩大农民对惠农政策执行的“参与度”, 通过农民的直接参与, 有效监督, 确保惠农政策的执行, 惠农专项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监督与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专项监督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关于开展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09-21
监督检查汇报材料07-10
专项督导汇报材料10-15
内科内部监督检查汇报材料06-15
第二次质量监督检查汇报材料07-20
干部监督调研汇报07-18
隧道专项汇报05-23
专项督查汇报09-10
电厂技术监督工作汇报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