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与实践环节集中进行,对课堂内容的构建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对实施效果的评价关系到是否继续进行该类教学模式的重要参考依据。针对高职高专学校教育中理实结合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对后续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教学质量 效果评价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一定培养目标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1]。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高校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通过分析目前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的实践教学现状[2],发现有以下问题:①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学生学习很多课程,但只能应付单科考试,不能融会贯通,不能学以致用。②高校教学已经认识到传统普通教育的弊端,从传统的普通教育模式正在向实践教学模式转化,转化过程中盲目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课题不匹配,形成无理论指导的盲目实习,或存在与实际应用脱节现象。③教学过程中授课方式容易落于俗套,缺乏创新素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技能不能达到课程设置要求,教学模式学科化,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边缘化。④实践教学资源与管理方式有待更新,对教材的要求更高,需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都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发展的瓶颈。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⑤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确切的评价方法,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
在评价教学效果时,由于牵涉众多因素,难以直接用一个指标来评判,选取层次分析法对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指标进行归纳分析,作为效果评价的依据,分别对采取理实一体化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1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迪(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3],是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近年来发展的系统分析则又是另外一种方法(定量化),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价的方式确定各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决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进而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可行性。将教学效果作为决策目标,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分项指标作为中间要素层,分项指标包括各分项指标下的影响因素。通过权重及分项赋值评价出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构建的层次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教学效果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结构图
对各分项指标两两之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层次分析法各标度含义
■
根据两两不同指标评分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矩阵和一致性检验,计算分配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表2教学效果评价各指标权重值
■
2.2 评价结果 通过对实施不同效果的学生及理实一体化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5份,有效问卷188份,对各指标进行满分100的打分统计,各指标平均分数统计如表3所示:
由表3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前后的效果评价,实行前得分为81.68,实行后得分为89.24,教学效果有了8.41%的提高,该种教学模式可以推广。结论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 学生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考核方式的改变得到了更多学生的认同,保障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2 教师 从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与学生有更多对专业知识探讨的机会,活跃了课堂秩序,寓教于乐。
3.3 教学资源 促使学校教学设备的完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的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院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高职高专院校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但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直在摸索着发展中,需不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改进后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达凯,范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58-159.[2]洪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实践教学体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201+208.[3]李如忠.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水环境动态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9:42-46.
作者简介:
一、铣工课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条件
1) 教师的教学水平。铣工课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也要求教师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学生难以理解重点理论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解答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学生基本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并参与实践教学, 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给予学生实践学习指导。2) 教学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完成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 将实验室或者实习车间作为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相应铣削工位上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在这种具有真实性的环境中学习, 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 从而对重点教学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铣工课教学中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学资源和成本都会随着提高, 但是, 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 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认为课堂教学和工作岗位没有直接的关系, 进入工作岗位会重新学习, 所以, 会使学生失去课堂学习的动力。2) 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中职学校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观念的起步比较晚, 尚未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 教学思想落后, 部分教师没有对教学目标形成正确的认识, 依然将理论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就导致学生掌握的铣削知识来源于课本, 在社会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问题。3) 缺乏科学的教学观念。在铣工课中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师教学观念没有进行及时更新, 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观念,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的参与性, 被动接受教师讲述的理论知识,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1) 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 充分了解铣工课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参与实践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转变教师的角色。中职学校铣工课教学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实践型人才, 为铣削工业培养专业人才。所以, 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要对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了解, 根据职业特点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解决学生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从而铣工课教学的重要目标。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铣工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高, 所以, 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首先, 教师要熟练使用教学工具、设备, 明确教学设备和工具的保养维修方法, 加强教学设备和工具的管理和维护。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教学设备和工具, 使学生真正明白铣床的加工程序和内涵, 避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损害。例如, 在铣刀工作过程中, 不可以在刀具转向相同的方向清理铣削产生的铁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这些重点知识, 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教学设备和工具。其次, 教师要及时了解铣削行业的新技术和理论, 并将这些新技术和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3) 创设实践教学环境。在铣工课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为学生创设实践教学环境。铣削加工都是在特定铣床上完成的, 在课堂上完成实践教学的目标比较困难。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深入相应工作岗位, 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按照教教师要求进行操作, 在实物操作中使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除此之外, 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针对性, 这对学生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要科学、合理的创设实践教学情境,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真正融入实践教学中, 从而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铣工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4) 案例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通过案例教学才能达成这一目标, 因此, 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需要融入案例教学。现阶段, 铣工课相关教材涉及到大量的案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这些案例。例如, 在讲某种零件铣削加工的时候, 结合试验场地, 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己在铣床上加工零件。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到获取操作经验, 这对实现铣工课的目标具有促进作用。5) 编写校本教材。结合我校的实际, 本人编写了一本适合我校学校教学和实习用的《铣工》校本教材, 课本内容主要结合了案例进行教学, 即具体的零件都有具体的加工方法。即某一零件从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夹具选择;进给量选择;具体的加工方法和质量的检测等。从2002年开始使用至今已用了几届, 学生及相关老师反应良好, 对我们中职学校比较适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理实一体化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铣工课教学,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参与性, 使学生在操作中对重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这对实现铣工课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春江, 关玉琴, 燕晓红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 2012.
【摘 要】理实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使得理论教学更直观,实践教学更准确。这样一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适合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本文将通过分析中等职业教育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而从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教材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建设等方面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线中职办公软件 理实一体化 教学改革
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当今各类职业学校的热门话题,很多职业学校都在尝试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即理实一体化教学。简单讲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实训机房即课堂,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因此,下面将从几方面对理实一体化建设进行探讨。
一、中等职业教育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教育下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资源的配置,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分别授课,岗位重复设置,人员利用率低;理论和实践知识存在交叉重复,浪费了教学时间和经费,降低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企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近几年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多于实践操作,逻辑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脑多于动手,这种反差使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产生职中学不到真正技术的思想,中职教育面临严重的流失生源现象。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已越来越不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现在职教课改所提倡和鼓励的,它更加灵活实用易为学生所接受。
二、中职办公软件理实一体化建设措施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应该做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教材的审慎编写和选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合适的培训场所建设。
1.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能够适应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由于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特别注重使个人在某一职业中较在其他职业中更能够胜任的所有课程,在学生接受了这些课程后将成为具备某一职业的入行技能的操作人才。分专业工种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因此对这些专业工种活动的科学分析则是一体化教学课程设计的基础。一体化教学课程设计,就是把有关的专业知识综合成专门技术的实用知识体系而不去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由此诱导并督促学生去反复练习强化熟练以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但一体化课程并非把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简单地捏合在一起,而是围绕着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这一核心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既减少了科目的设置,又避免了课程内容相互重叠和分量过重的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适应现代企业用工的需要。《OFFICE办公软件》这门课,内容主要涉及WIN2007操作与OFFICE2007操作几个方面,所以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应力求理论与实践同时并进、相互渗透。
2. 理实一体化教材开发要加快
传统的授课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把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考虑很多。由于理实一体化实训要求打乱之前的学科体系,所以传统的教材很难使用。理实一体化教材应满足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针对性、有效性、适时性的原则。理实一体化教材要本着够用的原则,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为依托,提取教学模型后,将本专业知识点进行重新规整,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将知识掌握,而这些知识又是今后步入企业的重要知识技能。
3. 制定理实一体化管理制度
课堂管理是教师保证课堂授课效果的手段,课堂管理搞不好,课程讲授质量就无从谈起。搞好课堂的管理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保证了教师讲授课程的顺利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与传统教学的课堂管理还存在不同。由于一体化教学中包含着理论教学等相关内容,又有机房操作等设备教学,这让教师的课堂管理纷繁复杂,所以一体化教学的管理是一个课题。对这一课题我认为,可以通过制定一体化教室管理制度、机房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机房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规章制度来克服与解决。
4. 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建设的投入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它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要具备实操训练的条件,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是理实一体化实训的要求。中职办公软件理实一体化场所要有足够的多媒体设备,比如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座椅等,设备的摆放还应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当前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的投入,合格的、数量足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的建设不能短时间建设完成,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硬件条件,发挥聪明才智来完成一体化教学。
5.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个有利于教师队伍发展的机制,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是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前提。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紧缺、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不高。通过挖掘内部潜力,为教师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营造空间,才是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多快好省”地提高技能水平的有效措施。
应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了保证教改顺利实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初期,对于模块或项目化教学,可安排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时限一学期。经一学期的“磨合”“切磋”,从第二学期开始,再由专业理论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单独承担教学任务。由于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在实践环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并熟悉行业岗位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这种高标准的要求,自然会逼着专业技术课教师主动向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利用有机会接触实训设备的有利条件,自觉“投师学艺”,学习操作,提高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实习指导教师也会主动钻研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都会自觉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6. 完善考核奖励机制,为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为了促使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有持续动力,应将过去普教化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转变为突出能力本位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第一,对主动学习操作技能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及学习、钻研专业理论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表彰,肯定其积极性;第二,对能独立承担“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在绩效津贴的发放、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实行倾斜;第三,对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成绩突出者,树其为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鼓励其专业进步,提高其社会地位,从而为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结语
总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学栋 .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Z].2011(3).
信息工程系
刘国中老师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组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训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很易被学生接受,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那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耽误学生的学习。下面结合我在本期课程中的教学实际谈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一、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性较强。因此,作为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一是要对理论知识相当熟悉,二是要能熟练动手操作。我在讲授《汽车起动系》这一章节时,由于教材比较笼统,没有更多的图片,对有些知识点的讲述不详细,为此,我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实物图片。为了使提高教学效果,我预先对汽车起动机进行了分解、组装,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另一方面,对于教学时间的区别要做到合理分配,将理论讲授的时间与动手操作的时间分配好,。本堂课我首先花了10分钟的时间对起动机的理论部分进行了讲授,然后在讲到起动机的构造、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时,我安排了1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展示机构的具体构造,并让学生上台来操作。由于形象、具体,学生亲身体验、感知,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二、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汽车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动觉功能,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次教学中,我除了在PPT课件中加入起动机的实物图片外,还增加了一段实车拆装的视频,增加了学生的感观性。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运用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等其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三、加强课堂控制管理
理实一体化教学,一般是实训设备放在学生面前,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完善的教学设施,至少是二、三人一件实物),有时也不可能保证人手一件,像这次教学中,只台一件起动机,所以只能安排3-4名学生动手,其他学生在旁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同学。那么,总有些不守纪律的学生,乱拿工具并扰乱课堂纪律,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为了克服上述情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维持好课堂秩序。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轮流操作、观摩。
四、言传身教,规范教学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理实一体化教学,更侧重教师的操作、示范。如在汽车起动机的拆装和汽车内饰件拆装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将拆装步骤板书在黑板上,讲清拆、装的顺序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然后按规定的实训步骤,给学生操作示范一遍。操作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该用哪些工具,该怎样使用工具,然后边讲边按顺序拆卸,拆下一个零件,就说出零件的名称,让学生在一旁记住,并将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整齐地放置在工件盘里,让学生意识到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规范操作。
通过演示,学生既认识了零件结构又大体清楚拆装步骤,既便于学生思考,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则巡回指导,并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积极开展小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AUTOCAD应用技术实训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在做实训练习时,不想动手,我就采取分组的形式,一个好学生配二个基础差点的学生,或让他们自己组团,三人一台电脑,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中完成练习或者作业,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我一直担任机械制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基本上是以讲、练为主,在每一学年后期留有一至两周的时间进行零件图的测绘,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总结下来有利有弊,利的是对于基础部分来说,讲、练为主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掌握机械制图的绘制与识读基础,如正投影法及基本体的视图画法,轴测图及组合体的画法等;但在图样的表达上,讲、练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学生在接受程度上也有不同,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很简单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又有些听不懂不想学,而到后面的零件图及装配图上更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去年开始在讲完基础部分后,逐步引进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将自己开展的一次“项目教学活动”过程简单的汇报如下: 例如螺纹的测绘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例如:
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始。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此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老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上先提出要求:4-5人一组;把螺纹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如螺纹的作用、用途、常见螺纹的分类等,并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观看一组螺纹图形;启发他们从哪里入手来做这个项目。
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工作。例如:安排他们与项目的有关人员、专家等谈话(实地考察)。老师提供资源(利用多媒体及相关的录像、相片、故事和音乐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老师为学生进行调查提供各种建议。在此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工作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在这一阶段,由学生自己搜集一些不同种类的螺纹,并自己给这些螺纹分类,做一份档案,并且尝试着自己来测量螺纹的尺寸并画图,在这个过程中,各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检查所画图形的正确性。
第三阶段:活动的结束。由老师安排一次项目活动总结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让他们有目的地展示自己开展活动的全部成果,让学生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并分享他人成果的快乐。并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或对该项目活动的后续发展)。
结束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总结汇报,每组同学把自己组内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并做介绍自己是怎样完成的,查找了哪些资料,画了哪些图形,由其他组的同学提问检查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因都是同学们亲手制
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我体会到:
1、项目教学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项目教学不可能替代全部的正规教学。因为传统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能力。
2、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要注意自己地位与角色的转变。因为项目教学是为因材施教提供真实的实施环境,教师的地位在项目教学中是经常变化的。当学生学习新技能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当学生运用已学技能时,教师是导航员;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是观察员;当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时,教师又需要充当协调员。它要求教师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经常需要临时调整。
3、项目教学选题的要求:
①项目怎样结合教材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②项目是否与生产实际或经营活动相结合,是否给学生有实际操作机会或环境,达到教学目的? ③项目能否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相互学习?项目能否激励学生在校内及校外收集有关资料,激发学习自觉性?
④项目能否让学生有机会围绕此题表演、或用其它方式如制作模型、撰写文章、数据表格、绘制图画、口头报告等来反映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和他人一同享受成果的快乐?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
李振湘
【摘 要】本文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情境化教室建设、情境化专业教案设计、情境化学案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设、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资料库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汽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将教学过程比作教师的一桶水灌溉给学生一杯水的过程。而传统教学中总是认为教师只要具有一桶水就能给学生一杯水,如果教师具有一桶水且毫不保留的将这一桶水在课堂中“倒”出来了,但学生却不能得到一杯水的时候,那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了。其实不然,在早期就有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教育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火焰”。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关注自己是否拥有了一桶水,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得到一杯水。其实这也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问题,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中就出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教师用水桶尽情尽量向学生杯中倒水的境界。这就是有的初为教师的人认为只要具有一桶水就是一名教师的理念。其实这仅仅只是做一名教师的一个基本条件而已,可以认为是首要条件,但绝对不是能够当好教师的唯一条件,因为可能我们一桶水尽管尽情的倒出来了,而学生不一定就得到了半点水,可能学生的“杯子盖”还没有拧开,学生的“杯子口”我们也没有了解到底有多大,最终导致教师辛辛苦苦所倒的“水”大部分或者全部流到学生“杯子”之外了。第二种境界就是很多教师不仅仅就是将自己桶中的水倒出来就了事,而是想了一些办法,首先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将“杯子盖”拧开了再“灌溉”,有时还会考虑找一些“灌溉”的方法,让自己倒出来的“水”尽量多的流入学生的“杯中”,这时候教师突然发现想让自己倒出来的“水”尽量多的流入学生的“杯中”有时还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甚至感觉到做一名尽职尽责的教师好难,好辛苦,不免就更多了几分埋怨,埋怨起自己的学生不好学,不配合老师的教学。然而不管我们怎么埋怨,辛苦就是难以从本质上改善教学的效果。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各种现代教学体系演义了一场场伟大的教学革命,第三种特别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境界应运而生,即创设情境,理实一体,引导学生自己找水喝!那就是教师不再用“水桶”尽情尽量向学生“杯中”倒水“灌溉”。而是想办法激发出学生的“饥渴”感,让学生不得不渴望自己拿着“杯子”深入教师的“水桶”中掏水“喝”。这样的教学使教师不再感觉之前的一厢情愿带来的辛苦,而学生也开始因情愿的学习不再感觉有之前的难受。教师要达到这种教学境界,除了要备好“一桶水”之外,还应该更多的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等等。能够利用好广泛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以及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综合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教学表达的艺术性,创造出勾起学生“饥渴”感的学习情境(我们称为情境教学)。我们通过努力,进行了理实一体情境化教学改革。1 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内涵
“理实一体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它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汽车基本知识和巩固汽车拆装、维修、调试、检测等基本技能,最终达到培养目标,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教师队伍、学生培养与生产实践需要无缝对接。汽车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建设情况(1)情境化专业教室建设
通过专业教学和汽车生产、维修企业相结合,营造现代汽车服务企业第一线真实的职业环境。建设各实训教学基地应尽可能接近企业的工作条件及环境,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相整合。建成的结构类理实一体教室,硬件配置既有理论教学的条件,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可利用课件教学,又配置有与教学项目相应的拆装工具、检测设备等实训操作所需的设备设施。
我校先后投资1000多万,引进先进的汽修实训设备,重点建设了理实一体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维修综合技能实训室10间、电工电子实训室2间、汽车维修仿真教学实训室3间和1个汽车维修厂。我们建成的专业教室就是集维修车间、多媒体教室、资料室于一体的多功能专业教室。
建成非盈利一站式汽车服务中心,由本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教师轮流顶岗,通过网络、汽车维修厂、上门服务三条渠道对外提供技术服务。
依托毗邻比亚迪公司的地理优势,以“嵌入”的运作方式建成“前厂后校”、“厂中有校”的校外实习基地。(2)情境化专业教案设计
教师按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引入“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将知识分解整合成“学习任务”。如:汽车底盘中“齿轮齿条转向器”项目学习中,典型工作任务是“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拆装、检修和调整”,分解成为六个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操作独立悬架配备的转向系台架,分析转向系作用、组成、原理”、任务二“制定方案,拆卸并分解齿轮齿条转向器”、任务三“结合图形与实物学习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作用、结构、原理”;任务四:“制定方案,装配齿轮齿条转向器”;任务五“结合图形与实物,分析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调整内容及调整方法”;任务六“结合图形与实物,分析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检修内容及方法”。所有学习任务都采用行动导向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学习(观察实物和图形、查阅资料、实践尝试等)完成。整个过程都让学生忙活起来,而教师“闲下来了”。教师“这桶水摆放在那儿”,随时等着学生来“讨水喝”(碰到学生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适当指导、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等等)。而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学习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加容易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前先完成基础的“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都要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教师评价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3)情境化学案设计
学生学案由学生的学习工单和学习资料两部分组成。学习工单内有要求学生分栏目填写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料上有与学生操作一致的总成解剖图和三维图,并附有必要的图形说明。以方便学生查找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4)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教师既要传授专业基本知识,还要能够进行诸如维修工厂的现场实践操作,并且还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设计并组织好情境化教学过程。为了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新教师第一年安排到实训室,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培养或派到企业进行培养;每年定期(一般在寒暑假时间)安排中青年教师到汽车生产或维修企业实习,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到对口企业兼职,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在生产企业进行的教学项目,聘请企业专家与本校教师共同指导或管理学生实训,这样既优化了师资,也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教学师资配备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要求更高,课堂上要求有三名具备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专业教师,所以专业教师的消耗非常大。
我校34名汽修专业教师中,企业聘请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9名,另外还有5名专业教师在企业一线兼职,每学期长期有1——2名青年教师驻企业锻炼。寒暑假时间要求每名教师累计在企业锻炼时间两个月以上,这样保证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紧跟汽车新技术和企业管理新技术的更迭。(5)教学资料库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开发适合“理实一体教学”的教材、课件或教辅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使培养过程更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和掌握技能的规律。汽车维修专业教研组组织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成立“汽车理实一体教学资料开发小组”,经过几年努力,开发出了一批实用性强的“理实一体教学”指导书和课件,开发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模版”。现在“汽车理实一体教学资料开发小组”正准备编写出版汽修专业“理实一体教学”教材。(6)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由汽车维修专业教研组负责,教研组成立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项目组,下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项目课程开发小组。“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项目组负责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建设与改造规划,设备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以及教学项目开发与实施。每周定期召开“理实一体教学”研讨会,各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基地使用的具体情况提出管理意见,完善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在每学期期末将新学期实训项目及要求、学生人数和实训时间等报至学校实训处。学校实训处实行统一安排。对于服务性教学基地(汽车维修厂),实行统一管理,满足教学和社会服务两大需要。加强实训过程管理,强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强化。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专业培养较方便,但学生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仍存在强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室建设中充分考虑学生基本能力强化的问题,实训基地建成的汽车综合技能实训室和汽车维修厂为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提供了条件。(7)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在教学考核评价中,每学期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结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及组织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学生的学习成果分过程考核评价和终极考核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评价中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纪律观念和理解掌握知识技能水平等等。而终极考核评价是对学生掌握整个项目知识技能程度的考核。
“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革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将思维能力训练和动手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探索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兼顾了学生知识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培养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涵,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1 文理兼收后面临的问题
1.1 文科生在专业选择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妥协性
文科选择理科专业时仓促而又无奈, 有许多学生并不是热爱和喜欢这个专业的, 他们往往看中的是理工科不错的就业前景, 或者是被父母和家庭强迫报考的理工科专业。这样录取的文科学生, 他们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1.2 文科生较差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功底导致专业基础课学习困难
高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是几乎每个学科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但是文科生数学基础差, 高考数学分数低是不争的事实, 理工科对高等数学要求又较高, 很多课程都要求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如工程力学, 理论力学等课程。在后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由于文科考生薄弱的数学基础最终导致后续课程学习困难。文科生中甚至有一部分拒绝学习后继的课程。
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学是很多专业基础课 (例如, 电工电子技术, 工程力学和工程材料等) 的理论基础, 但是高中阶段很多文科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 接受的物理化学知识少的可怜, 离高校理工专业对理化基础知识的要求相差很远。文科学生薄弱的理化知识必然导致, 他们在学习和高中阶段课程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程时会遇到很多阻力。
1.3 文理生思维习惯在专业学习中差距明显
对文科生来说高数是枯燥和抽象;对理科生来说英语单词是难记和乏味。部分文科学生甚至有畏难情绪, 对某些理工课程拒绝进一步学习, 甚至彻底放弃学习某门理工课程。文科考生喜欢记忆一些条条框框, 而理科却喜欢逻辑推理, 这是文科和理科学生最明显的差异之一。
1.4 文科生动手能力差
虽然高中阶段, 文科学生也开设了各类实验课程, 但是一方面学生自己认为文科生不需要动手能力的锻炼, 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对文科学生也网开一面, 最终导致文科生的高中实验课程流于形式, 甚至部分学校把教学资源转让给理科学生, 文科学生根本就不上实验课程。在文理兼收的班级里, 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动手能力的差距就凸显出来, 理科觉得的很简单的实验内容, 文科生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2 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教学过程改革
(1) 针对文科生学习动机不明确的问题,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与实践结合的环节由于很多文科生是冲着理工科的就业好才报考的, 再加上供文科生选择的专业很有限, 他们往往对专业不了解甚至是迫于无奈才报考某个专业。这就导致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这个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上班之后, 在哪里可以用到这个知识点”的讨论, 这样可以激发文科生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知道学习每个知识点都是有用的, 从而使文科学生逐渐认可自己所学的专业。
(2) 针对文科生数学和理化基础差的问题,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我帮你学高中知识”环节。由于很多文科生, 在高二就只学历史地理, 不再学习物理化学知识, 直到大学学习专业课程时用到高中的理化知识才意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如果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按部就班的开展课程, 势必导致文科生无法接受, 甚至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内容。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开展“我帮你学高中知识”环节, 让理科的学生给文科生讲解高中的基础知识, 弥补文科生知识的欠缺, 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 而且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情, 消除了文理科学生之间的隔阂。
(3) 针对文科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高中理化实验部分。由于文科在高中阶段理化实验做的不到位, 甚至部分学校文科专业根本没有开始实验课程。文科生的这一缺陷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表现突出, 在课堂出现了很多基本仪器仪表不会使用, 基本的实验原则不清楚的尴尬局面。为了弥补文科生这一不足, 在教学环境增设“高中实验”回顾环节, 这不但弥补了文科生欠缺的动手能力, 也加深了理科生的认识深度, 可谓一举两得,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很好。
2.2 教学条件改革
(1) 增加高中理化的实验设备。
根据高校课程的衔接需要, 配备部分高中学实验设备。例如, 根据电工电子课程的需要, 增加高中的电学实验设备, 以供文科学生动手练习使用, 可以有效弥补文科学生动手能力的不足。
(2) 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增加高中必要的理化实验项目。
根据高校课程的需要, 编写高中实验指导书, 为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高中实验做准备, 减少教师的资料准备时间, 协助教师顺利完成实验。
2.3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价必然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知识的考核。
根据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基础的差异, 在考核内容的多样性上下功夫, 根据文科理科学生的不同分别出两套试卷, 一套考基础知识的记忆, 一套考理论知识的推理和判断, 这样文科理科都有用武之地。这种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供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
二是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
根据文科理科学生的特点, 任课教师将文科理科学生搭配分组。文科生发挥记忆力好的优势, 主要负责回答教师的提问, 并完成实训报告。理科生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 主要负责动手完成实训环节, 打分时教师要强调合作精神, 按团队打分, 不再为每个学生单独打分。
3 文理兼收专业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再思考
文理兼收是个新生事物, 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其一由于文科考生的高中阶段欠账太多, 在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需要教师给学生补充大量知识, 这就给教师带了额外的工作量。其二由于在“理实一体化”中补充大量的高中知识, 如何有针对性的补充高中知识, 删减合并原有课程的知识点,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对部分理工科专业进行了改革, 采用文理兼收的模式招录考生。由于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在知识体系和知识能力差异很大, 这给理实一体化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 对文理兼收专业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文理兼收,理实一体化,实践
参考文献
[1]陈雅萍.对高职文理兼收的分层次教学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14) :222.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 编程 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47-01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社会在前进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社会的需求逐渐不能满足。因此,对现代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理实一体化作为是当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较好模式,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车间(或实验室)即课堂,课堂即车间(或实验室),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良好的结合,打破实践教学以及理论教学之间的界限,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高技能水平的人才。
1.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然性
在对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的相关课程进行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运用,可以促使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活动的良好融合,将实践课程以及理论课程合为一体,而且,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开展的时候,可以对实训设备以及相关的教学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促使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相关的实践训练的合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得以实现。另外,在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运用的时候,还可以对课程开展的时候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进行减少,促使教学的直观性得以增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相应的提高,调动了他们在课程开展中的参与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2.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2.1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在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在课堂上将创新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作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参与,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提出,并积极组织师生互动活动,对问题进行解答。另外,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任务驱动模式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开展,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人员可以组织学生对进行小组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專业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在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程进行开展,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提取需要的信息,根据信息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以及实施,制动评价计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进行较好的掌握。
2.2教学材料的开发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在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运用的时候,还要注意对教学材料的开发以及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双师型教师首先需要对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对其中的有效性进行强调,注意坚持够用原则,将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的书籍材料以及学校数控车间的实训设备、数控系统之间进行整合,去除其中的重复部分,运用一定的方法让它们之间实现良好的融合。另外,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其中所含有的在不必要的以及相对比较深奥的知识进行酌情删减,并且注意对一些不同科目的资料进行优化组合,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教材应围绕技能训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应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成为实践性、实用性一体化教学教材。
除此之外,在对实际课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对项目教学法进行采用,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对教学课程进行开展,对相关的技能要求、专业理论知识要求以及操作规范进行合理利用,从而使实训课程的质量以及效果得到相应的提高。
2.3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评价模式
在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在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运用的时候,还要注意对相关的评价考核模式进行创建和完善,在相关课程完成之后,就要对其及时开展评价活动,评价教学效果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样以项目教学为例:以一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要求学生编写正确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并对过程加以说明。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目的能够更加的明确。除此之外,在学生学习的期末,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具有综合性以及总结性的课程考核,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以及解决,从而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对自身解决问题的全面性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提高。
2.4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
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高的,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否则教学方案难以出台,教学过程难以控制,教师很难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性以及探索性的教学工作而存在的,在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对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的相关课程进行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运用,可以促使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活动的良好融合,将实践课程以及理论课程合为一体,促使教学的直观性得以增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促使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钱爱萍.浅谈《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理实一体化教学[J].职业,2011,24(19):192-193.
摘 要:汽车维修市场的日益壮大,为汽修专业的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理实讲授法、理实指导教学法、理实实验教学法、理实对比教学法、理实归纳教学法、理实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达到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汽修教学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家用汽车市场的悄然崛起,家庭汽车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汽车维修市场的日益壮大,为汽修专业的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途径。我校针对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的要求,打破以往的“先理论,后实践” 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教学为核心,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一、理实讲授教学法
理实讲授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结合实物向学生传授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的方法。汽车专业知识是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知识。汽车部件、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抽象。传统的汽车专业课教学方式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论知识而无法与实践结合。
例如在讲到差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时,由于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部件的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于学生对齿轮认识,对于直线行车和转弯行驶时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的工作状态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是听得一知半解。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一边拆卸差速器,一边介绍差速器的结构,在差速器构造讲授的基础上对照实物介绍其工作原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差速器在车辆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时,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的工作状态。因此,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时采用理实讲授法,可使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理论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理实指导教学法
理实指导教学法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技术指导,让学生从实际操作经历中获得知识与感悟,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自我发展。
汽车部件总成的拆装、检测是汽车维修过程中的主要工作环节,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必修课。汽车维修手册作为专业维修资料无论从原理、结构、电路图、还是零件的拆装步骤,甚至详细到拆下每一颗螺丝都会使维修人员一目了然,是维修过程的重要依据。车型不同,维修要求、技术规范不尽相同。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汽车维修手册通过理实指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理实实验教学法
理实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教学设备、诊断仪器,通过控制试验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理实实验教学法在汽车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检测与维修的教学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桑塔纳3000空气流量计的检测与维修”为例:空气流量计是将吸入的空气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ECU),作为决定喷油的基本信号之一。
通过理实实验教学法即能让学生通过桑塔纳3000空气流量计的检测,掌握空气流量计检测方法,判断空气流量计性能的好坏。又能使学生理解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四、理实归纳教学法
理实归纳教学法是通过一系列汽车故障让学生从中观察、体验,从而归纳出某种故障的现象、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该故障成因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维修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疑难故障,甚至同一故障现象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这给维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汽车电控部分的故障可以借助先进的诊断设备进行诊断,而汽车机械方面的故障仍需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进行排除。擅于根据故障现象、特征分析故障的成因是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汽车机械故障教学中,教师可使用理实归纳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故障现象的归纳,确定故障点。
五、理实情境教学法
理实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教学仪器或多媒体创设出特定的情境、环境或氛围,真实的或模拟的,遵循认知的客观规律,通过情境的再现,引出新知识,诱导理解,试用并演习,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目的。
六、寓教于学,寓教于用。
理实情境教学法一般用在汽车综合故障排除。教师提前设置故障,引导学生按照咨询车辆的状况(询问汽车故障特征、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试车自感、下车目测各真空软管和线束连接器连接情况有无漏油、漏气等情况,然后利用解码器读取故障码,根据故障码的提示进行检查排除故障,试车再次检查汽车的运行状态,清除故障码的诊断流程进行故障诊断。通过理实情境教学法加强了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学目标。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应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从事专业工作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一定要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以理论为指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实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只有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本上的专业知识和维修工作实实在在地融汇在一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汽车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教学相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湖南: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
一体化教学就是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的实践技能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提倡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以技能学习为主导,通过学生的实践掌握真正的专业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靠想象和实践,而制造完全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与“实”结合,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
2.优化教学内容
学校教师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求为主线,以模块化实践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从而优化教学内容。以机械设计及制造教学“机械轴”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轴的不同类型。其次,让学生了解轴的`使用场合,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轴上零件的拆装过程,增强轴上零件的定位意识,实现理实结合的教学目标。
3.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流程
强化知识的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生要反复实践,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确保学生更快,更扎实的学习,只有学好了理论才能更好地付诸实践。
二、机械设计技术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适用够用为原则。重点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标准、加工工艺、材料选择、使用维护;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删减那些过深、过时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培养的是技能型、适用型人才,重点教会学生怎样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公式、定理、设计方法以及技术标准来计算、查找、确定所需要的参数;运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来进行结构设计,解决工程设计的实际问题,这样即符合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2.改革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机械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技术基础和其他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训练学生查阅标准、规范、手册和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将原来理论教学结束后数周的课程设计融入理论教学的各个模块中,课程设计完成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拿来进行分组讨论,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的特点,主要参数的确定,工程图的表达,相互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
3.采用模块化教学
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甚至可以把几门相近的课程融合一体,将培养目标相同的相关的教学内容集中到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培养目标明确化。例如,在学习带传动这个模块时,把电动机的选择加入进去,因为电机的动力往往是通过皮带轮和联轴器来连接输出装置输出的,《学生工作任务书》要求学生学习这个模块后,计算带式输送机减速器需要的输入功率,分配各级传动的传动比,确定电机转速,根据功率和电机转速选择电动机,V型带型号及数量的确定,带轮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带轮工程图的设计。
4.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利用各种软件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如利用实物、模型进行课堂演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机械基础实验室和实训车间让学生参观了解各种机构的运动形式和特点及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机械设计为线索,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总结
现在制造业已经进入了“工业4.0”时代,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适应飞速发展的机械工业。各类技工院校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规、标准缺失,而中国又人口众多,高技能人才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加快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教育的质量将是整个职业教育机构和管理部门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国家、为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强大的后劲。
参考文献:
[1]方贵盛.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刘祥伟.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船舶职业教育,
关键词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理实一体化 实施 提高 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17-03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时间、地点、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和实训车间融为一体,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要求进行专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主要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常识及常用电力拖动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低压电器的使用、安装与调试,能完成各种机床电路的规范安装、调试与维修,并掌握相关的技能。由于该课程内容多、重实践,所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较多的课时,并且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而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将授课的重心放在技能的训练上,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按“理实一体化”要求调整和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中职学校对电工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理论知识精讲,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思路,对原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全部放进实训室进行,由传统的“理论+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学、做、评”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因此,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整合为四大模块19个项目进行一体化教学,每个项目都给出相应的技能操作规范及知识点,使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技能点,并且通过实际线路的安装,掌握安装规范和故障判断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沟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力拖动线路控制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技能点:
(一)安全用电常识
1.安全用电常识及触电急救。教学主要知识点:安全电压、电流;触电形式;触电急救方法。教学技能点:模拟触电的形式;触电急救模拟。
2.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学主要知识点:电工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教学技能点: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旋具、钳具、验电笔、电工刀)。
3.常用仪表的使用。教学主要知识点:万用表、钳形表的正确使用。教学技能点:万用表的使用;钳形表的使用。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安装、调试与维修
1.安装与检修手动正转控制。教学主要知识点:三相电源的常识;低压电器的识别测试与安装(断路器、熔断器、按钮、接触器、电动机);电路安装知识。教学技能点:三相电源的电压测量;低压电器的质量判断;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2.安装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热继电器的常识与安装调试;接线图的识读。教学技能点: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安装与检修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倒顺开关常识与安装。教学技能点: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4.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电路原理。教学技能点:线路安装与检修。
5.位置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学主要知识点:行程开关的原理与安装;位置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位置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6.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教学主要知识点:自动往返原理。教学技能点: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7.顺序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顺序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顺序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8.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检修;QX3型自动Y-△启动器原理及使用。教学技能点: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QX3型Y-△自动启动器控制电路的安装。
9.单向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机械制动原理;电力制动原理;电容制动及再生发电制动常识。教学技能点:单向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10.双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电动机变速原理;双速电动机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
(三)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安装、调试与维修
1.CA6140车床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教学主要知识点:控制变压器的原理及质量判断;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CA6140车床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2.Z305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教学主要知识点:中间继电器、组合开关的使用与检修;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Z305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
3.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硅整流器、电磁吸盘、欠电流继电器、接插器的使用;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4.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磁离合器的使用;铣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技能点: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5.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路原理。教学技能点: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
(四)变频器调试系统
变频器线路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变频器常识与工作原理。教学技能点:变频器控制线路安装。endprint
在以上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自觉清洁工位的习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可以采取分段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第一阶段主要讲解模块1,采用:“讲、演、练、评”的模式进行教学,先由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要点,然后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自己练习一遍,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巡回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果同一个问题有3位及以上的学生存在问题,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整体提示一遍,让学生能顺利的进行下一步骤。最后是评价,评价的过程采用鼓励为主的评价模式(学生都有虚荣心,都希望自己的成绩是“优秀”,如果严格评分,许多同学的分数都不会理想,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鼓励式评分,学生可以得到他们满意的成绩,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动手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该阶段要注重电工操作规范的讲解与要求,学生在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时候,老师提醒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的纠正过来,少数的学生在多次提醒后,也能规范操作,并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主动清理工位、整理工具的习惯。
第二阶段讲解模块2第4、5、6、7项目,采用:“项目任务布置→必要知识点讲解→学生按任务书安装电路→自行检查→教师检查→通电试运行→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打破原书先讲元器件,再讲电路安装的模式,应在用到新器件时再讲解新器件的电气符号、作用、型号、安装要求及质量判断,这样学生学习完器件后立刻使用,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理论讲解与实际检测同步能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元器件。布置任务时,配套给出任务书,在任务书上给出电路图与接线图及安装的具体步骤,学生只要按照步骤安装就能顺利的完成整个线路的安装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安装完成后学生利用万用表先自行检查,刚开始时,学生基本上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好的也只是检查有无短路及外观检查有无出错,但是当老师检查时,学生都会注意去观察老师检查的位置与检查方法,无形中会让学生学会故障判断的方法(如果老师在检查时一面查一面讲解效果会更好),通电试运行最好在教师的监督下,由学生完成,既锻炼了学生,也保证了安全。当电动机按照要求旋转起来的时候,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对本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第二阶段后,从第8个项目起可采用:“项目任务布置→必要知识点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安装步骤及电路接线→教师检查、纠错→电路安装→自行检查→教师检查→通电试运行→知识拓展→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果每次都是由老师给出安装步骤及方法,学生会产生依赖,拿到新的电路就无法解决。让学生分组讨论安装步骤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增加学生间的友谊,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解决1个电路后,学生会逐步地掌握电路安装图的识读与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本组设计的步骤及安装图绘于黑板上,指出每一组存在的问题,学生再按照正确的步骤及线路安装,就能正确地安装完成电路。在通电试运行后由老师对知识进行拓展,既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使学生学会故障判断的方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评价时该阶段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评定学生的成绩。
通过以上“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讨论及实践后,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基础中等的学生能顺利的完成任务,优秀的学生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学到电力拖动方面的技能与知识,没有了上课睡觉、耍手机的现象,解决了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差的现象,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汪高法.电子技术基础[J].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施,2008.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理实一体教学任务书10-21
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10-20
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06-10
工学一体化教学09-07
教学案一体化11-07
一体化解决方案合同05-31
《劝学》一体化教学案05-24
高职一体化教学会计07-05
民汉一体化教学10-21
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07-14